一、气田废水中的COD_(Cr)值自动电位滴定分析方法验证(论文文献综述)
魏英豪[1](2020)在《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在石油炼化企业,氯离子含量作为影响炼油系统腐蚀速率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技术人员的重视。原油和水中的氯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会导致设备腐蚀、管道堵塞以及催化剂中毒等问题,危害炼油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及时准确的测定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对延长设备和管道的使用寿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原油成分复杂,难以实现其内部氯离子的在线检测,因此考虑将炼油装置排出的含硫污水作为检测样本,选择其中的氯离子含量作为表征炼油系统氯离子浓度的参考指标。国内炼化企业测定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通常采用摩尔法、汞量法和电位滴定法等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先人工采样,再将样本送到实验室检测,具有检测流程复杂、耗费时间长、需要多次测量等缺点,无法及时发现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超标的问题。考虑到这种情况,本文以实现炼油系统中氯离子含量在线检测为目的,在研究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氯离子在线检测系统,以期能用于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的现场在线检测。本论文涉及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选用微乳液作为稳定剂,使用氯化银比浊法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的方法。这种方法先用正丁醇、曲拉通、环己烷和水溶液制备微乳液,然后向含硫污水中加入硝酸试剂、微乳液和硝酸银溶液获得稳定的氯化银悬浊液,再用光谱仪采集悬浊液在可见光波长420nm处的光谱数据,通过建立光谱数据和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关系模型进行标定,最后通过分析待测样本的光谱数据实现氯离子浓度的预测。这种方法实现了含硫污水中氯离子浓度在0.1~6mg/L范围内的检测,检出限是0.018mg/L。相较于传统的胶体溶液,微乳液对悬浊液的稳定性提升更为显着,具有稳定可靠、流程化程度高,适合在线检测等优点。(2)提出了拉曼光谱结合氯化银比浊法测定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本方法选用丙酮作为稳定剂,在硝酸酸化的条件下,先用硝酸银试剂与氯离子含量已知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氯化银胶体,然后用拉曼光谱仪采集反应后溶液的拉曼光谱数据,再建立氯离子含量与反应后溶液拉曼光谱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最后通过定量模型预测待测样本中的氯离子含量。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炼油厂含硫污水中0.1~4mg/L范围内的氯离子浓度检测,检出限是0.015mg/L。相较于氯化银比浊法,这种方法光谱特征峰明显,添加的试剂较少,精密度、检出限等指标要优于氯化银比浊法,但是仪器价格昂贵,测得的范围也较小。(3)确定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完成了溶液传输通路、光谱采集通路和光谱处理系统的设计与搭建。确定了蠕动泵、传输导管、光源、光谱仪等关键器件的选型,设计并制作了转接头、螺旋反应管。完成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程序开发,实现了检测样本光谱数据的采集、氯离子浓度的预测显示和人机交互功能。(4)对基于光谱法的氯离子检测系统进行了整体运行测试。利用摩尔法和氯离子检测系统测定了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含硫污水中的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和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实验确定了氯离子检测系统的稳定性、精密度和检出限等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氯离子检测系统可以用于炼油厂含硫污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测得浓度范围是0.1~6mg/L,反映拟合程度的决定系数为0.998,反映系统定量检测所能达到最低浓度的检出限为0.018mg/L。该系统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长期稳定工作,满足炼油厂含硫污水在线检测的功能需求。
姜超[2](2020)在《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文中指出氯元素对促进汞的形态转变及提高汞的脱除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离子,将烟气脱汞与脱硫废水处理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减少燃煤电厂污染物的排放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实际电厂汞迁移与排放特性出发,通过管式炉燃烧实验与流化床燃烧试验明确燃煤加氯后汞排放的特性,并利用量子化学模拟阐释汞-氯基元反应的过程与机理。本文探究了实际电厂燃煤机组汞迁移与排放的规律,某电厂机组的汞排放主要以气相为主,汞排放中气态汞占比为71.2%,飞灰占比为22.4%,其余为燃煤底渣以及脱硫石膏,汞质量平衡达到94.3%。烟气经过由脱硝(SCR)+电除尘(ESP)+湿法脱硫(WFGD)+湿式电除尘(WESP)组成的污染物脱除系统后,烟气中大部分汞被脱除。电厂脱硫废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氯离子与硫酸根离子,CODcr值较高并且多种重金属可在废水中被检测到,但其浓度很低。结合电厂实测数据,利用管式炉对燃煤及燃煤加氯后煤中汞排放进行探究。随着管式炉温度的升高,煤样中汞的析出率逐渐提升,当氯添加入煤后,进一步促进了煤中汞的释放。当温度达到1100℃时,三种煤种中汞的析出率分别为86.8%、87.1%和86.6%。燃煤添加0.015%Cl、0.030%Cl和0.045%Cl后,煤种A中汞析出率提高为93.3%、94.7%和96.5%,煤种B中汞析出率提高为90%、92%和96%,煤种C汞析出率上升至87.1%、90.1%以及92.8%。通过缓慢程序升温与固定温度实验将各个煤种中汞的赋存形态进行探究,燃煤加氯后,促进了煤种A中Hg SO4的析出,煤种B中Hg S赋存态汞更易析出,对于煤种C而言,氯的添加促进了煤中Hg S与Hg O的析出。原煤燃烧烟气中零价汞占比远远大于氧化态汞,氯的添加极大地提升了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比例。燃煤添加氯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底渣中Pb、Zn、Cu与Cr向气相或飞灰中迁移。搭建流化床燃煤炉并与脱硝、除尘、脱硫装置联用,用以研究汞的沿程排放以及迁移。燃烧温度同样对煤中汞析出有着显着的影响,燃煤添加氯后,燃烧器出口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有所下降,硫氧化物浓度逐渐升高,随着加氯量的提高,烟气中氧化态汞的比例也得到提升,在800℃下,添加0.015%Cl、0.030%Cl和0.045%Cl后,烟气中氧化态汞占比由32.54%上升为37.79%、40.91%和44.26%。烟气经过SCR脱硝装置后,烟气中的含氯物质与脱硝催化剂结合,在催化剂表明形成含氯活性位点,使得烟气中Hg0被氧化而形成氧化态汞。因此经过SCR脱硝系统后,烟气中氧化态汞占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绝大部分颗粒态汞经过除尘器后被去除,氧化态汞则在脱硫装置中被脱硫浆液吸收,由于氧化态汞具有水溶性,因此脱硫系统对氧化态汞具有很高的去除效率。整个系统汞排放主要以气态零价汞为主,排放浓度优于排放标准的要求。对于固态产物中汞含量而言,旋风飞灰中汞含量>布袋飞灰中汞含量>底渣中汞含量。最后利用量子化学计算软件,探究了5个汞-氯基元反应的反应过程机理,获得了各个基元反应反应物、过渡态与产物间的能垒,在此基础上明确了5个基元反应的反应过程,对5个温度点下各个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计算,拟合得到ln K与1000/T的数学表达式,利用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298K-1500K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常数的表达式。
邓磊[3](2018)在《高压脉冲-O3-Fenton联合氧化处理钻井液废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钻井液废水是油气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水。钻井液废水具有CODcr高、色度高、悬浮物浓度高、盐度高、pH值高、成分复杂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周边土壤、水体等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川庆钻探某井聚磺泥浆体系的钻井液废水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了化学混凝法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条件;然后利用高压脉冲放电系统联合臭氧、Fenton两种高级氧化法对预处理后的钻井液废水进行了降解实验,主要研究了高压脉冲放电法、臭氧氧化法、Fenton氧化法三种工艺单独及联合氧化处理钻井液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最后将联合氧化工艺用于处理重庆涪陵某油气田钻井液废水,研究结论如下:(1)化学混凝条件:PAC投加量为5g/L,PAM投加量为10mg/L,pH值为7,搅拌速率为300r/min;出水pH值为7.64,水体呈金黄色,CODcr由14256mg/L降至2367mg/L,BOD5由1205mg/L降至587mg/L。(2)高压脉冲条件:放电电压35kV,放电频率80Hz,脉冲宽度60ns,空气流量2L/min,连续放电120min;出水CODcr为446.1mg/L,BOD5为212.6mg/L。(3)臭氧氧化条件:臭氧投加量为1.8g/h,废水初始pH值为9,反应时间为30min;出水CODcr为741.2mg/L,BOD5为362.5mg/L。(4)Fenton氧化条件:n(H2O2)/n(Fe2+)为10:1,废水初始pH值为3,反应时间为90min;出水CODcr为825.9mg/L,BOD5为387.3mg/L。(5)联合氧化工艺条件:第一段工艺为高压脉冲-臭氧,臭氧投加量为1.2g/h,废水pH值为9,反应30min;第二段工艺为高压脉冲-Fenton,H2O2投加量为6mL/L,Fe2+投加量为5mmol/L,废水pH值为3,反应60min。两段工艺高压脉冲反应条件均为放电电压35kV,放电频率80Hz,脉宽60ns。出水水质CODcr为71.8mg/L,BOD5为25.6mg/L,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的相关限值。通过改变两组联合氧化工艺的反应顺序,从处理时间及效果上对比,高压脉冲-臭氧/高压脉冲-Fenton联合氧化工艺结果优于高压脉冲-Fenton/高压脉冲-臭氧工艺。(6)采用联合氧化最佳工艺条件用于处理重庆涪陵某油气田钻井液废水,出水水质pH值为7.53,CODcr为62.3 mg/L,BOD5为17.8 mg/L,SS为21.5 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的相关限值。
王云[4](2016)在《可逆气态膜过程用于浓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文中研究指明气态膜分离技术目前虽已得到广泛研究并正在实现工业化应用,但在处理特定料液体系时仍存在膜易被污染,长期操作稳定性差、无法获得理想目标产物、吸收剂消耗大且产品无法回用等问题。聚四氟乙烯(PTFE)具有优异的疏水性能,耐酸、碱和氧化性强,是理想的微孔疏水膜制作材料。本研究针对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提出一种吸收剂可再生气态膜过程,分别选用溴化钠和磷酸二氢铵作可逆吸收剂;同为严格避免料液和吸收液泄露造成相互污染,分别采用PTFE中空纤维双套型膜组件和单膜组件作为实验用膜接触器,考察可逆气态膜法浓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过程中料液流速、吸收液流速、温度、料液进口浓度和吸收液浓度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及其操作稳定性,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传质过程进行描述,同时验证吸收液蒸馏再生得到高浓溴水和浓氨水的可行性。浓海水提溴实验结果表明:逆流操作条件下,可逆气态膜总传质系数K和提溴率η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5℃时K可达1.10×10-5 m/s,η可达46.18%,多级膜组件串联η可达95%以上;而料液流量和含溴量、吸收液流量和浓度对K影响不大。对吸收完成液进行分析测定发现,与料液溴含量相比溴素在吸收液中被富集了33倍以上。吸收完成液直接蒸馏后塔顶馏出液经溴-水分离可得浓度75%以上的高浓溴水,这几乎避免了酸碱消耗,蒸汽消耗也不到传统提溴工艺过程的1/5,塔底溴化钠溶液可重新用做提溴吸收液。可逆气态膜长期提溴操作实验显示PTFE膜具有良好的传质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废水脱氨实验结果表明:25℃时,传统单膜组件总传质系数K可达1.37×10-5 m/s,单程氨氮脱除率η可达97.5%以上,新型双膜组件总传质系数K可达9.6×10-6 m/s,单程氨氮脱除率η可达93.5%以上。虽然双膜组件总传质系数小于单膜组件,但其组件构型有利于保持料液和吸收液之间形成的负温差,从而有效抑制渗透蒸馏现象,在低酸浓度时也可维持较高传质系数,相比单膜组件其膜性能更加稳定。可逆气态膜过程可以把废水氨氮值降至5 mg/L以下,吸收完成液经蒸馏再生可得到浓度5%18%的氨水和磷酸二氢铵溶液回用,蒸汽耗量不到单纯蒸馏过程的1/3。可逆气态膜长期脱氨操作实验显示PTFE膜传质性能稳定,能够满足此要求。可逆气态膜过程在提取或脱除挥发性组分的同时能够实现挥发性组分和吸收剂的循环利用,本研究为PTFE可逆气态膜法用于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基础。
赵建敏[5](2012)在《稳态气膜法脱除、回收、富集化工料液及废水中氨氮研究》文中认为“十二五”期间首次将氨氮及氮氧化物纳入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内,含氨氮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支撑气膜技术是一种处理含氨氮废水的有效方法,其比表面积大、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而且可得到纯度较高的铵盐副产物;同时支撑气膜也存在寿命低、壳程非理想流动、副产物浓度低等缺点,不适宜处理垃圾渗滤液等成分较复杂的氨氮废水。稳态气膜组件即使用含有双套中空纤维微孔疏水膜的组件,可很好弥补上述缺陷。本课题的目的旨在考查温度、料液流速及料液初始浓度对稳态气膜传质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实际废水中常含有的几种盐,考查盐对传质性能的影响及稳态气膜在副产物浓度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研究稳态气膜处理实际氨氮废水——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稳态气膜法处理人工配制的模拟氨氮废水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料液流速及料液初始浓度,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传质系数几乎以指数形式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考察盐对传质性能的影响时,钠盐及铵盐如NaCl、Na2SO4、NaNO3、NH4NO3、NH4Cl、(NH4)2SO4均具备不同程度的盐析效应,其中(NH4)2SO4的盐析效应最强,当(NH4)2SO4浓度从0增长至25%时,膜侧传质系数Km为不加盐时的2.1倍,总传质系数增长25%;CaCl2则表现出较强的盐溶效应,CaCl2浓度增加会显着增加溶液的粘度,导致料液侧传质系数KL急剧下降。稳态气膜处理垃圾渗滤液时,有效的预处理是整个氨氮脱除过程的重要步骤。经混凝、气浮、臭氧化处理后,对疏水微孔膜孔有害的浮油、大分子物质基本被除去;COD明显下降;Cd、Cu等重金属小于或接近于检出限。稳态气膜法脱氨循环实验及连续性实验结果均表明,料液被连续处理四次或经四级组件后,脱除率基本达96%,氨氮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危害及抑制作用基本移除;组件稳定性较强,不仅处理实际废水连续运行一月未出现任何泄露,而且传质系数和实验室用清水配制的氨水做脱氨实验时的传质系数值相接近。稳态气膜组件克服了传统膜接触器的某些缺点,在脱氨效果、稳定性及副产物浓度方面均显示出较好的效果。例如相同实验条件下,稳态气膜法所得铵盐浓度比支撑气膜法高约7%。
李建昌[6](2011)在《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是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其中的有机成分,即易腐生物质。相对于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处理方式,该技术在处理垃圾治理环境的同时,获得清洁能源,具有显着的能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和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而被认为是资源化利用最合理、最有效的途径。然而,由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复杂多变,加大了厌氧消化处理的难度,致使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此,本文依据目前国内外的一些相关报道,针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富含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脂肪和蛋白质的特点,研究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其目的是通过水解酶预处理促进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降低底物的复杂性、增强底物厌氧消化的适应性,提高底物厌氧消化的产气效率。从而为水解酶预处理技术应用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探索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在研究中,本文首先建立以水解度为指标函数的水解酶动力学分析法和厌氧消化Modified Gomperts Model拟合分析法。其次采用水解酶动力学分析法,研究了淀粉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脂肪酶、蛋白酶以及混合水解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度的影响。最后采用Modified Gomperts Model拟合分析法,研究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的以水解度为指标函数的水解酶动力学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分析评价各种水解酶用量、底物浓度、水解时间和温度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度的影响。(2)根据厌氧消化Modified Gomperts Model拟合分析法,获得了相关厌氧消化动力学参数指标,并以此参数指标,分析和评价了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影响,为厌氧消化的研究和数据的深入分析提供一种新方法。(3)料种比和消化浓度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料种比在1.5:1-2.5:1和VS浓度为4%-8%时,较为适合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4)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酶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厌氧消化产气过程与水解酶密切相关。各种水解酶的酶活增加日产气量也增加、酶活降低日产气量降低,且酶活的高峰期也正是日产气量的高峰期。(5)α-淀粉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α-淀粉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在pH值中性下,酶用量80U/gVS、底物VS浓度8%、水解时间60min和水解温度80℃,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9.15%。当利用α-淀粉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得出α-淀粉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pH值中性下,酶用量100U/gVS、底物浓度8%、处理时间60min和处理温度70℃,此条件下的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17.0%,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提高了21.4%。(6)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纤维素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20U/gVS、底物VS浓度8%、水解时间24h、水解温度60℃和水解pH5.6,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23.8%。当利用纤维素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得出纤维素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40U/gVS、底物浓度10%、处理时间24h、处理温度50℃和pH值为5.6,此条件下的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29.0%,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提高了25.7%。(7)木聚糖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木聚糖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20万U/gVS、底物VS浓度10%、水解时间12h、水解温度50℃和水解pH7.0,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2.2%。当利用木聚糖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得出木聚糖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pH值中性下,酶用量15万U/gVS、底物浓度12%、处理时间16h、处理温度50℃,此条件下的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15.4%,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提高了19.2%。(8)脂肪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脂肪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在pH7.5下,酶用量60U/gVS、底物VS浓度8%、水解时间12h和水解温度50。C,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34.8%。当利用脂肪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得出脂肪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pH中性条件下,酶用量80U/gVS、底物浓度10%、处理时间16h、处理温度50℃,此条件下的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14.6%,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提高了13.9%。(9)蛋白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蛋白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在pH7.5下,酶用量12.5×103U/gVS、底物VS浓度8%、水解时间12h和水解温度50。C,此条件下的水解度为14.3%。当利用蛋白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得出蛋白酶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在pH值中性下,酶用量10×103U/gVS、底物浓度10%%、水解时间12h、水解温度40℃,此条件下的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比未经处理的提高了16.8%,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提高了18.7%。(10)混合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对水解度的贡献最大为61.7%,其次是α-淀粉酶为17.2%,最小的纤维素酶仅有1.33%。当利用混合水解酶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预处理时,最大累积产气量和VS产气量、以及最大产气速率和VS产气速率所有指标参数受α-淀粉酶的影响最大,木聚糖酶次之,脂肪酶最小,因此在混合水解酶配方中,应优先考虑α-淀粉酶和木聚糖酶。以上研究在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酶预处理技术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张欣[7](2010)在《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在线监测方法和仪器是现代废水生物处理过程控制的关键基础。自动滴定测量仪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在线测量仪器,其开发及应用是国内废水生物处理领域亟待填补的空白。论文开发了一套自动滴定测量系统,并与实验室之前开发的混合呼吸测量仪进行集成,形成一种新型呼吸-滴定测量仪。设计多种试验对仪器性能进行了充分测试,并在实验室SBR反应器实现生物短程脱氮过程的监测和控制中进行了应用,得到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1)自动滴定测量部分主要有反应器系统,数据采集与保存系统和药品自动投加系统组成。自动滴定测量有两种实现方法:一种是使用1支pH电极测量系统pH值,对整个系统固定pH值进行“定点”滴定,称为“单pH电极批式滴定测量法”;一种是使用2支pH电极,分别放在测量室的入口和出口处,通过判断出口pH值和入口pH值的一致性对测量室进行滴定,命名为“双pH电极连续滴定测量方法”,这种滴定方式是对第一种的改进,使用范围更广,现实意义更大。两种方式的硬件系统组成相同,在LabView平台上对应开发了两种应用程序。(2)基于LabVIEW开发的呼吸-滴定测量软件提高了所开发仪器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滴定测量和呼吸测量的操作难度;采用7阶中值滤波技术消除干扰信号和5阶滑动均值滤波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通过pH读数延迟校正,提高了双pH电极连续滴定测量方法的准确度。(3)在清水中通过人为投加药品模拟系统质子变化,从“总量”一致和“速率”一致两个角度设计试验评估了滴定测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总量”一致试验结果显示:在1L反应器中,当pH设定值分别为7.93±0.03,7.5±0.03,7.0±0.03,6.5±0.03,6.0±0.03时,平均滴定误差除pH设定值为7.93时的误差为负数(-9.47%)外,其它均为正误差,数值在7.26-11.25%之间波动,重复试验的CV在2.41%-4.69%之间;将pH设定值固定在7.0±0.03,分别在0.5L,1L、2L和3L反应器中进行滴定试验,滴定平均误差分别为0.52%,3.18%、-5.08%和-9.16%,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CV在3.86%到5.4%之间。试验结果表明大反应器因动态效应显着,影响测试准确度,在较小的反应器中,滴定准确度和精确度均较高。(4)“速率”一致试验包括两台微量泵互跟踪滴定试验和蠕动泵投加造成系统动态变化的滴定试验:两台微量泵互跟踪滴定试验结果显示,滴定总量误差在-4.16%到2.51%之间,平均误差为-0.68%,滴定速率平均误差为0;蠕动泵投加造成系统动态变化的滴定试验结果显示,pH设定值为6.5、7、7.5、8和8.5下的滴定速率同投加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依次是-2.29%、-2.34%、-2.31%、-1.53%和-0.86%,滴定速率几乎与投加速率重合。这些结果证明了自动滴定测量仪能够及时准确地测量系统质子变化速率。(5)开发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的目的是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动态监测,通过应用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监测活性污泥硝化过程来验证两种滴定测量方式测试性能。对于单pH电极批式滴定测量方式,在1L的反应器中改变NH4+-N浓度分别为1.67、3.33、8.33、16.66和30.00mg/L下实测氨氧化量与质子产生量的比值与其理论值2的相对误差在2.09%6.34%之间;保持NH4+-N浓度16.66mg/L,在1、2、3和4L的反应器中实测比值相对误差在2.09%-18.57%之间,随反应器体积增大而明显增大。反应器系统中的碳酸氢盐和氨盐缓冲体系,特别是在较大容积反应器中的滴定动态效应是导致测试误差的重要原因。在硝化动态过程试验中,对活性污泥硝化过程定时取样、实测NH4+-N浓度,比较其与基于HPR或OUR计算的NH4+-N浓度间的一致程度,评估自动滴定测量装置测试硝化过程动态的性能。在初始NH4+-N浓度分别为20和25mg/L的间歇试验中,基于OUR计算的NH4+-N浓度与实际浓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7和0.9972,基于HPR计算NH4+-N浓度与实际浓度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和0.9992,表明OUR和HPR均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硝化过程的动态特性。(6)对于双pH电极连续滴定测量方式,在NH4+-N底物浓度分别为3、4.5、6、7.5、9和10.5mg/L下,基于OUR和HPR计算的NH4+-N浓度与实际浓度间均表现为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和0.9968,试验结果显示,pH、DO、OUR和HPR信号均能对硝化过程结束点做出明确指示,并且基于OUR和HPR的判断比DO和pH更加灵敏。(7)把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应用于实验室SBR好氧时段控制上,以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首先考察了应用双pH电极连续滴定测量方式在线测量HPR的可行性,结果显示HPR可同时用于硝化过程控制和NH4+-N组分浓度动态估计。之后采用pH和HPR作为主要控制信号,实时控制SBR以实现短程脱氮。经过约20d的运行后SBR内的亚硝酸盐积累率上升到了50%,进入了短程硝化反硝化状态;运行约40d后亚硝酸盐积累率达到88%并趋于稳定,成功实现了短程硝化反硝化,COD和NH4+-N去除率均在95%以上。(8)在SBR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稳定运行近4个月后,出现了污泥膨胀现象。NH4+-N去除率受到了明显影响。通过采取添加新污泥、加大曝气量、提高体积交换比等措施,污泥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约10d后亚硝酸盐积累率又回到了80%以上,系统运行约30d后,系统重新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反硝化。
刘岩[8](2007)在《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测量海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并建立了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海水COD的自动分析方法。该自动分析方法基于鲁米诺能够被臭氧(O3)所氧化而产生化学发光现象,利用流动注射采样技术,通过水样与基体空白的化学发光强度的差别来测量海水COD,方法彻底摒弃了传统手工分析方法操作繁琐、耗时、耗费大量化学试剂、易引入人为误差等的弊端,极易实现真正意义上海水COD的自动在线分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分析方法,在海洋水质分析监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通过实验确定了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海水COD自动分析方法的结构组成,以电解式臭氧发生器提供已知稳定浓度的臭氧溶液作为氧化剂,流动注射作为采样反应系统,化学发光作为检测手段。在结构基础上分析了电解式臭氧发生器产生稳定浓度和提高氧化能力的方法,通过加入臭氧溶液平衡室,在动态平衡条件下,使臭氧溶液在UV灯条件下,产生稳定组成氧化剂—O3和羟基自由基(HO□);分析了采样系统—流动注射的流动条件以及试剂浓度,包括羟基自由基消除试剂碳酸氢钠溶液、臭氧氧化发光试剂鲁米诺溶液、金属离子化学发光干扰屏蔽试剂钴离子溶液等;分析了化学发光检测与数据处理系统信号采集以及误差消除方法。在分析方法基础上确定了分析条件,并在分析条件基础上通过现场回收率试验检验了方法的准确度。实际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对比实验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优点,测定结果与标准法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适合于海水在线自动分析测试。
王俊荣[9](2005)在《高氯离子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水样测定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节能加热法测定化学需氧量中消除氯离子的干扰问题。首次提出了采用先不加硫酸银,只加重铬酸钾和浓硫酸,加热0.5小时后取出,冷却5分钟后加入0.3g硫酸银,继续加热回流1.5小时,测定总的表观COD,经氯离子标准曲线校正后测定高氯离子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水样的标准曲线消除氯离子干扰法,并对标准曲线法、汞盐络合法和银盐沉淀法3种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得出了不同水样、不同氯离子浓度下较好的消除氯离子干扰方法,最后对废液的处理和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节能加热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实验条件下(不加硫酸银时),加热0.5小时与加热2小时氯离子被氧化的程度之间无显着性差异,氯离子氧化率均为99%。氯离子的含量和测得的COD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加热0.5小时的COD—氯离子回归方程为:表观COD=0.2238 ρ(Cl-)—1.2(mg/L),相关系数为0.99990,斜率为0.2238mgCOD/L/mg[Cl-]/L,这与理论上的计算值0.2256mgCOD/L/mg[Cl-]/L是一致的。标准曲线法可用于氯离子浓度小于20000mg/L的高氯离子低浓度COD水样的测定。对标样进行测定,相对误差在-5.8%~5.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5.3%;对高氯废水进行分析,RSD%≤5.9%。该方法具有简捷、方便、不使用剧毒和贵金属试剂等优点,且实验稳定可靠,是准确测定高氯离子浓度水样的有效方法。汞盐络合法不能完全掩蔽氯离子的影响,仍有正干扰,且测定误差随氯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该方法可用于氯离子浓度小于4000 mg/L的高氯离子低浓度COD水样的测定。银盐沉淀法由于消耗大量的贵金属银,测定的实验成本较高,不适宜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的测定,而且在测定实际水样时,由于受悬浮物和某些还原性物质的影响,测定结果有负误差。
邢卫红[10](2002)在《陶瓷膜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提高膜渗透通量、降低陶瓷膜设备的运行成本为目标,以亚微米、纳米粒子的固液分离以及医药、生化工业的发酵液除菌分离为应用背景,分析了无机陶瓷膜在液相分离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以强化陶瓷膜过程为手段,解决膜应用过程中的成套装备问题,以实现陶瓷膜在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 在强化陶瓷膜过程的研究中,系统考察了湍流促进器结构、形状对膜的强化过程,认为缠绕式湍流促进器可显着提高膜的渗透通量,降低膜污染,并对其强化机理进行了阐述;研究反冲过程对膜系统的作用机理,并优化了反冲操作条件,为反冲技术的在陶瓷膜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膜污染和清洗方法研究中,针对油田采出水这一复杂体系,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分析(EDX)研究膜表面和断面污染物的形态和成分;采用电渗法和电泳法测定膜材料和废水之间的电位变化关系,认为硫和硅等在膜面发生特征吸附,导致膜污染加重,并随着污染物的累积,导致渗透通量持续下降;采用膜面预处理减弱特征吸附,可有效抑制膜污染的形成;采用酸、表面活性剂、碱并配以合适的脉冲清洗,有效恢复膜的渗透通量。通过对膜污染机理和清洗方法的研究,为陶瓷膜成套装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证。 在亚微米、纳米粒子的固液分离过程中,针对颗粒体系的微滤过程,考察膜孔径、膜厚度等结构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合阻力模型分析计算了颗粒体系膜污染的形成过程,认为颗粒体系微滤污染主要由堵塞和滤饼两部分组成;通过对钛白粉水洗液废水处理以及纳米TiO2粉体的洗涤浓缩过程的研究,建立了粉体洗涤过程的数学模型,优化了洗水过程;设计了年生产500吨的纳米TiO2生产过程中的陶瓷膜洗涤成套装置,实现了反冲过程的系统控制和洗水方式的自动控制,该装置已稳定运行两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结果已在钛白粉废水处理、纳米粉体的生产中推广应用。 在医药、生化工业的发酵液除菌分离中,对陶瓷膜用于肌苷发酵液的处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出絮凝预处理和陶瓷膜分离结合的肌苷除杂新工艺。实验表明,ZrO2膜处理肌苷发酵液的合适条件为pH=3、操作压力为0.1MPa、膜面流速3m/s、温度大于70度,此时可以获得平均渗透通量150L/m2h,但由于酸性条件、高温下肌苷降解,导致肌苷收率有所降低,但仍高于传统肌苷提取方法得到的收率;为进一步提高肌苷得率,缩短提取工序,实验研究了絮凝剂预处理发酵液,解决碱性条件下由于蛋白析出导致膜污染加重的问题,研究表明采用CaCl2絮凝并调节pH=11,可以获得平均渗透通量为180L/m2h,肌苷得率大于95%;比较了三种肌苷提取工艺得到的产品质量,采用预处理与陶瓷南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膜分离结合的除杂工艺得到的粗昔质量与陶瓷膜分离、离子交换及活性炭吸附工艺生产的粗普质量相当,均优于传统的提取工艺;设计了每小时处理12一巧吨肌普发酵液的陶瓷膜成套装置,采用部分内循环的方式降低设备的能耗,简化了肌昔提取方式,提高了产品的收率和得率,由于减少离子交换和活性炭吸附,使得工厂废水排放量降低30一40%,降低酸、碱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该应用技术和成套装备己在食品、生物化工、医药工业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陶瓷膜强化过程、膜污染和清洗方法的研究,亚微米、纳米粒子的固液分离以及医药、生化工业的发酵液除菌分离等行业的成套陶瓷膜装置的建设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极大地推动陶瓷膜技术的发展,夯实了我国陶瓷膜工程应用的基础,促进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二、气田废水中的COD_(Cr)值自动电位滴定分析方法验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田废水中的COD_(Cr)值自动电位滴定分析方法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炼油系统氯离子的来源与危害 |
1.2.1 炼油系统中氯离子的来源 |
1.2.2 氯离子对炼油系统的危害 |
1.3 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与氯离子检测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1 常用的氯离子含量测定方法 |
1.3.2 氯离子检测产品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比浊法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方法研究 |
2.1 光学类氯离子检测方法比选 |
2.2 比浊法氯离子检测理论研究 |
2.2.1 透射比浊法 |
2.2.2 散射比浊法 |
2.2.3 比浊法的选定 |
2.3 比浊法的氯离子检测实验 |
2.3.1 实验准备 |
2.3.2 实验方法 |
2.3.3 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曼光谱检测含硫污水中氯离子的方法研究 |
3.1 拉曼光谱检测原理 |
3.2 实验器材和试剂 |
3.3 实验过程 |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拉曼光谱曲线分析 |
3.4.2 定量模型的建立 |
3.4.3 稳定剂的选择及用量 |
3.4.4 硝酸与硝酸银的作用及用量 |
3.4.5 氯化银胶体的稳定时间 |
3.4.6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4.7 炼油厂含硫污水测试实验 |
3.5 氯化银比浊法和拉曼光谱法的性能比较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氯离子检测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
4.1 系统方案设计与工作过程 |
4.2 光谱采集通路的搭建 |
4.2.1 光源模块 |
4.2.2 流动比色皿 |
4.2.3 光谱采集设备 |
4.3 溶液传输通路的设计 |
4.3.1 蠕动泵 |
4.3.2 转接头 |
4.3.3 传输导管和螺旋反应管 |
4.4 光谱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4.4.1 电源电路 |
4.4.2 USB接口电路 |
4.4.3 串口电路 |
4.4.4 LCD接口电路 |
4.4.5 TF卡接口电路 |
4.5 光谱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5.1 操作系统移植和程序开发流程 |
4.5.2 光谱处理系统软件方案的设计 |
4.5.3 人机交互界面的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运行测试与性能评价 |
5.1 系统运行测试 |
5.1.1 系统各部分的测试 |
5.1.2 含硫污水检测对比试验 |
5.1.3 共存离子的干扰与消除 |
5.2 性能测试 |
5.2.1 稳定性实验 |
5.2.2 精密度实验 |
5.2.3 检出限实验 |
5.3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和课题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煤中痕量元素 |
1.3 汞及其排放特征 |
1.4 燃煤烟气中汞的控制方法 |
1.4.1 汞吸附剂开发 |
1.4.2 汞的氧化 |
1.4.3 现有污染物控制装置脱汞研究 |
1.5 脱硫废水零排放 |
1.5.1 脱硫废水特征 |
1.5.2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路线 |
1.6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及项目发展 |
1.7 氯添加对汞脱除的研究 |
1.7.1 氯对燃煤烟气中汞脱除的研究 |
1.7.2 氯改性在活性炭上的应用 |
1.7.3 氯元素作为燃煤添加剂的应用 |
1.7.4 氯添加方案的比较 |
1.8 汞排放控制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1.9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某电厂汞排放特征及其脱硫废水水质特征 |
2.1 燃煤机组基本参数 |
2.2 机组汞排放特性 |
2.2.1 烟气采样方法 |
2.2.2 测点布置及测试工况 |
2.2.3 样品检测方法 |
2.3 燃煤机组汞排放特性 |
2.3.1 烟气净化系统对烟气中汞的脱除影响 |
2.3.2 机组汞平衡计算 |
2.4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 |
2.4.1 电厂脱硫废水处理流程 |
2.4.2 脱硫废水水质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式炉中氯添加对燃煤过程中汞析出规律研究 |
3.1 煤中汞析出的热力学分析 |
3.1.1 热力学模拟基本原理 |
3.1.2 热力学计算输入条件 |
3.1.3 热力学模拟结果 |
3.2 实验装置与汞测试系统 |
3.2.1 实验及分析方法 |
3.2.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
3.3 原煤中汞的析出特性 |
3.3.1 温度对原煤中汞析出的影响 |
3.3.2 原煤燃烧烟气中汞形态分布 |
3.4 加氯后煤中汞的析出特性 |
3.4.1 加氯后煤中汞的析出率与析出浓度 |
3.4.2 加氯后煤中析出汞形态分析 |
3.5 煤中汞的赋存状态 |
3.5.1 缓慢程序升温实验 |
3.5.2 固定温度实验 |
3.5.3 加氯后固定温度实验 |
3.6 加氯后煤中其他重金属析出特性 |
3.7 汞平衡计算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燃煤添加氯后汞排放控制的流化床试验研究 |
4.1 试验设备与原料 |
4.1.1 试验原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测点布置与工况安排 |
4.2.2 试验步骤 |
4.2.3 烟气测量 |
4.2.4 汞测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气态污染物的排放 |
4.3.2 温度与氯添加对烟气中汞排放规律的影响 |
4.3.3 SCR脱硝系统对烟气中汞析出的影响 |
4.3.4 布袋除尘系统对烟气中汞的影响 |
4.3.5 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汞的影响 |
4.3.6 飞灰底渣中的汞含量变化 |
4.3.7 汞平衡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汞与氯主要基元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
5.1 计算方法介绍 |
5.2 反应物、反应产物基态几何结构优化 |
5.3 Hg+Cl_2=HgCl+Cl反应机理分析 |
5.3.1 反应过程 |
5.3.2 能量变化 |
5.3.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4 Hg+HCl=HgCl+H反应机理分析 |
5.4.1 反应过程 |
5.4.2 能量变化 |
5.4.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5 Hg+HClO=HgCl+OH反应机理分析 |
5.5.1 反应过程 |
5.5.2 能量变化 |
5.5.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6 HgCl+HCl=HgCl_2+H反应机理分析 |
5.6.1 反应过程 |
5.6.2 能量变化 |
5.6.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7 HgO+HCl=HgCl+OH反应机理分析 |
5.7.1 反应过程 |
5.7.2 能量变化 |
5.7.3 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3)高压脉冲-O3-Fenton联合氧化处理钻井液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钻井液废水的现状 |
1.2.1 钻井液废水的来源 |
1.2.2 钻井液废水的成分 |
1.2.3 钻井液废水的危害 |
1.2.4 钻井液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 |
1.3 高级氧化法在废水中的应用 |
1.3.1 高级氧化技术 |
1.3.2 高级氧化技术的分类及应用 |
1.3.3 高级氧化法的联用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装置 |
2.3.1 高压脉冲放电反应器 |
2.3.2 臭氧发生器 |
2.4 实验方法 |
2.5 分析方法 |
3 混凝法处理钻井液废水研究 |
3.1 废水水源与水质 |
3.2 单因素实验研究 |
3.2.1 混凝剂PAC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2.2 助凝剂PAM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
3.2.3 混凝最佳pH值的确定 |
3.2.4 最佳搅拌速率的确定 |
3.3 正交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高压脉冲、臭氧、Fenton氧化钻井液废水研究 |
4.1 高压脉冲放电实验 |
4.1.1 放电电压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1.2 放电频率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1.3 脉冲宽度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1.4 放电时间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1.5 空气流量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1.6 高压脉冲放电实验小结 |
4.2 臭氧氧化实验 |
4.2.1 臭氧投加量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2.2 废水初始pH值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2.3 反应时间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2.4 臭氧氧化实验小结 |
4.3 Fenton氧化实验 |
4.3.1 n(H_2O_2)/n(Fe~(2+))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3.2 初始pH值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废水COD_(cr)的影响 |
4.3.4 Fenton氧化实验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联合氧化最佳工艺研究 |
5.1 高压脉冲-臭氧联合氧化钻井液废水 |
5.1.1 臭氧投加量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1.2 废水初始pH值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1.3 反应时间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1.4 高压脉冲-臭氧联合氧化实验小结 |
5.2 高压脉冲-Fenton联合氧化钻井液废水 |
5.2.1 H2_O_2投加量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2.2 Fe~(2+)投加量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2.3 废水初始pH值对联合氧化的影响 |
5.2.4 高压脉冲-Fenton联合氧化实验小结 |
5.3 联合氧化工艺处理钻井液废水 |
5.3.1 高压脉冲-臭氧/高压脉冲-Fenton联合氧化工艺 |
5.3.2 高压脉冲-Fenton/高压脉冲-臭氧联合氧化工艺 |
5.4 本章小结 |
6 联合氧化工艺的应用 |
6.1 井场概况 |
6.1.1 原水水质 |
6.1.2 污水排放标准 |
6.2 工艺简介 |
6.2.1 工艺原理 |
6.2.2 工艺流程 |
6.3 工艺应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可逆气态膜过程用于浓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膜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
1.2.1 膜分离技术 |
1.2.2 气态膜技术 |
1.3 溴的生产现状 |
1.3.1 溴资源存在现状 |
1.3.2 溴与溴系产品应用现状 |
1.3.3 海水提溴方法概述 |
1.3.4 气态膜提溴技术 |
1.4 氨氮废水污染现状 |
1.4.1 氨氮废水来源 |
1.4.2 氨氮废水危害 |
1.4.3 氨氮废水处理技术 |
1.4.4 气态膜脱氨技术 |
1.5 气态膜所用吸收剂的选择 |
1.5.1 溴化钠用做气态膜法提溴吸收剂 |
1.5.2 磷酸二氢铵用做气态膜法脱除氨氮吸收剂 |
1.6 溴含量测定方法 |
1.7 氨氮浓度测定方法 |
1.8 本文工作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传质理论 |
2.1 传质过程机理 |
2.2 氨水溶液气液平衡 |
2.3 提溴时溴化钠吸收液气液平衡 |
2.4 理论模型 |
2.4.1 总传质系数K |
2.4.2 传质偏微分方程 |
2.4.3 膜传质系数K_M |
2.4.4 料液传质系数K_L |
2.4.5 壳程传质系数K_S |
2.4.6 提溴率η |
2.4.7 氨氮脱除率η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试剂、仪器与实验装置 |
3.1.1 实验试剂 |
3.1.2 试剂配制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装置 |
3.1.5 膜组件测漏 |
第四章 可逆气态膜提溴及吸收液蒸馏再生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操作条件对PTFE膜组件提溴性能的影响 |
4.1.1 料液流速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2 料液中溴含量对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3 吸收液流量和浓度对提溴性能的影响 |
4.1.4 料液中盐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4.1.5 操作温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4.2 提溴用膜组件的长期稳定性实验 |
4.3 提溴后可逆吸收液蒸馏再生可行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逆气态膜脱氨及吸收液蒸馏再生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不同操作条件对PTFE膜组件脱氨性能的影响 |
5.1.1 料液初始氨氮浓度对可逆气态膜脱氨过程的影响 |
5.1.2 可逆吸收液pH对可逆气态膜脱氨过程的影响 |
5.1.3 可逆吸收液浓度对可逆气态膜脱氨过程的影响 |
5.2 可逆气态膜脱氨过程长期稳定性实验 |
5.3 脱氨后可逆吸收液蒸馏再生可行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稳态气膜法脱除、回收、富集化工料液及废水中氨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氨氮废水处理现状 |
1.2.1 氨氮废水的来源、种类及危害 |
1.2.2 传统氨氮处理工艺 |
1.2.3 新型氨氮处理方法 |
1.3 膜分离技术 |
1.3.1 膜分离技术优点 |
1.3.2 不同膜材料用于氨氮脱除 |
1.3.3 膜蒸馏技术用于氨氮脱除 |
1.4 支撑气膜脱除氨氮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1 支撑气膜脱除氨氮研究现状 |
1.4.2 支撑气膜法发展趋势——稳态气膜法 |
1.5 盐对传质的影响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理论及计算方法 |
2.1 理论模型 |
2.1.1 传质基本原理 |
2.1.2 理论模型 |
2.2 计算方法 |
2.2.1 实验参数确定 |
2.2.2 料液粘度的确定 |
2.2.3 K_m 及K_L计算方法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3.1 实验药品、实验仪器及装置 |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1.2 实验装置——稳态气膜接触器的制备 |
3.2 实验设计及实验步骤 |
3.2.1 实验流程 |
3.2.2 实验设计 |
3.3 料液中氨氮浓度的测定 |
3.3.1 滴定法 |
3.3.2 纳氏比色法 |
3.3.3 蒸馏-中和滴定法 |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温度、料液流速、料液初始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1 温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2 料液流速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3 料液初始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1.4 总传质系数预测值与实验值比较 |
4.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 稳态气膜与支撑气膜稳定性比较 |
4.4 盐浓度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1 NaCl 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2 NaNO_3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3 Na_2SO_4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4 (NH_4 )_2SO_4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5 NH_4NO_3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6 NH_4Cl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4.4.7 CaCl_2对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五章 稳态气膜法应用于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脱除 |
5.1 稳态气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过程 |
5.1.1 水样提取 |
5.1.2 絮凝沉淀 |
5.1.3 气浮过程 |
5.1.4 臭氧化过程 |
5.1.5 超滤和微滤过程 |
5.2 稳态气膜法脱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 |
5.2.1 循环脱氨实验过程 |
5.2.2 连续脱氨实验过程 |
5.3 预处理及稳态气膜法脱氨结果与分析 |
5.3.1 原垃圾渗滤液NH 3 -N与COD cr值分析 |
5.3.2 混凝沉淀、气浮、臭氧化处理后垃圾渗滤液 |
5.3.3 循环脱氨实验结果 |
5.3.4 连续脱氨实验结果 |
5.4 实验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生活垃圾概述 |
1.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
1.1.2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 |
1.1.3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和组成的影响因素 |
1.1.4 城市生活垃圾的特性 |
1.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 |
1.3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处理基础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1 厌氧消化过程理论 |
1.3.2 厌氧消化甲烷形成理论 |
1.3.3 厌氧消化微生物 |
1.3.4 厌氧消化计量学 |
1.3.5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子 |
1.3.6 厌氧消化水解酶 |
1.3.7 厌氧消化热力学和动力学 |
1.3.8 厌氧消化工艺 |
1.4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预处理的研究进展 |
1.4.1 消化底物的物理处理 |
1.4.2 消化底物的化学处理 |
1.4.3 消化底物的生物处理 |
1.5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和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酶水解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方案 |
2.3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 |
2.3.1 实验装置 |
2.3.2 消化参数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的实验方案 |
2.3.3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酶酶活变化规律的实验方案 |
2.3.4 水解酶预处理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实验方案 |
2.4 分析测试项目和方法 |
2.4.1 原料组成分析 |
2.4.2 酶活分析 |
2.4.3 水解度的测定 |
2.4.4 厌氧消化产气量和甲烷含量分析 |
第三章 水解和厌氧消化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 |
3.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酶水解动力学参数分析方法 |
3.1.1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水解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3.1.2 酶用量对酶促反应水解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3.1.3 pH值对酶促反应水解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3.1.4 温度对酶促反应水解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3.1.5 水解时间对酶促反应水解度影响的动力学分析方法 |
3.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水解酶预处理厌氧消化动力学参数分析 |
第四章 料种比和消化浓度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1.3 评价指标 |
4.1.4 分析方法 |
4.2 结果及分析 |
4.2.1 料种比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4.2.2 消化浓度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4.2.3 料种比和消化浓度的组合影响 |
4.3 结论 |
第五章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水解酶酶活变化规律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1.3 分析测试项目 |
5.2 结果及分析 |
5.3 结论 |
第六章 淀粉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6.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α-淀粉酶水解 |
6.1.1 材料与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1.3 结论 |
6.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α-淀粉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2.3 结论 |
第七章 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7.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纤维素酶水解 |
7.1.1 材料及方法 |
7.1.2 结果与讨论 |
7.1.3 结论 |
7.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纤维素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7.2.1 材料与方法 |
7.2.2 结果与讨论 |
7.2.3 结论 |
第八章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8.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木聚糖酶水解 |
8.1.1 材料及方法 |
8.1.2 结果与讨论 |
8.1.3 结论 |
8.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木聚糖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8.2.1 材料与方法 |
8.2.2 结果与讨论 |
8.2.3 结论 |
第九章 脂肪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9.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脂肪酶水解 |
9.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9.1.2 结果与讨论 |
9.1.3 结论 |
9.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脂肪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9.2.1 材料与方法 |
9.2.2 结果与讨论 |
9.2.3 结论 |
第十章 蛋白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10.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蛋白酶水解 |
10.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0.1.2 结果与讨论 |
10.1.3 结论 |
10.2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蛋白酶预处理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
10.2.1 材料与方法 |
10.2.2 结果与讨论 |
10.2.3 结论 |
第十一章 混合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11.1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混合水解酶水解 |
11.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2 结果与讨论 |
11.1.3 结论 |
11.2 混合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
11.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2.2 结果与讨论 |
11.2.3 结论 |
第十二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12.1 结论 |
12.2 创新 |
1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总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废水生物脱氮 |
1.3.2 废水生物脱氮过程的pH 变化及原理 |
1.3.3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呼吸测量技术进展 |
1.3.4 废水生物处理中的滴定测量技术进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自动滴定测量仪的开发 |
2.1 自动滴定测量仪概述 |
2.2 自动滴定测量仪硬件系统 |
2.2.1 数据测量与采集系统 |
2.2.2 药品自动投加系统 |
2.3 自动滴定测量仪软件系统开发 |
2.3.1 软件程序流程设计 |
2.3.2 软件开发工具 |
2.3.3 数字滤波技术 |
2.3.4 用户界面设计 |
2.3.5 pH 读数一致性校验及延迟校正 |
2.4 滴定测量装置的初步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自动滴定测量仪的基本评估 |
3.1 “总量”一致性试验 |
3.1.1 材料和方法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速率”一致性滴定 |
3.2.1 两台微量泵互“跟踪”滴定试验 |
3.2.2 蠕动泵投加试剂模拟系统质子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应用自动呼吸-滴定测量仪监测间歇硝化过程 |
4.1 化学计量关系试验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2 硝化动态过程试验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双 pH 电极连续滴定测量方法的应用验证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自动滴定测量装置的优越性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呼吸-滴定测量监测控制 SBR 运行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用水来源和水质 |
5.1.2 试验装置 |
5.1.3 检验分析项目 |
5.2 SBR 全程硝化段的PH、DO 和OUR 在线监测 |
5.2.1 pH 和DO 变化规律 |
5.2.2 OUR 变化规律 |
5.3 SBR 全程硝化段的HPR 在线监测 |
5.3.1 HPR 变化规律 |
5.3.2 HPR 用于SBR 硝化段的NH4+-N 浓度估计 |
5.4 监测控制SBR 运行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 |
5.4.1 监测控制策略 |
5.4.2 SBR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启动 |
5.5 SBR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稳定性运行 |
5.5.1 污泥膨胀原因分析 |
5.5.2 短程硝化反硝化污泥膨胀的控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简介 |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D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E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教学实践 |
(8)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测量海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化学需氧量(COD)目前研究现状 |
1.1.1 传统方法:消解方式的改进 |
1.1.2 传统方法:催化剂的研究 |
1.1.3 传统方法:氯离子干扰的消除 |
1.1.4 分光光度法 |
1.1.5 库仑法 |
1.1.6 电化学方法 |
1.1.7 动力学法 |
1.1.8 火焰原子吸收法 |
1.1.9 流动注射分析 |
1.1.10 “微型实验室”技术应用于COD监测 |
1.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1 目前COD测量手段的特点 |
1.2.2 COD测量技术在海洋监测方法的应用现状 |
1.2.3 论文研究方向 |
第2章 基本原理 |
2.1 臭氧氧化反应机理 |
2.1.1 直接氧化反应 |
2.1.2 间接氧化反应 |
2.1.3 臭氧与无机物的氧化反应 |
2.1.4 O_3/UV高级氧化技木 |
2.2 臭氧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 |
2.2.1 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 |
2.2.2 臭氧氧化鲁米诺化学发光原理 |
2.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
第3章 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测量海水COD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 方法流程图的建立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结构图 |
3.2.3 实验步骤 |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
4.1 理论化学需氧量 |
4.2 分析条件优化 |
4.2.1 添加试剂浓度优选 |
4.2.2 各试剂流量优选 |
4.3 COD工作曲线的测定 |
4.3.1 盐度对测定的影响 |
4.3.2 COD工作曲线的测定实验步骤 |
4.3.3 方法回收率试验 |
4.4 海水水样测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高氯离子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水样测定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1 COD标准测定法的改进 |
1.2.1.2 COD的间接预测 |
1.2.1.3 COD在线自动监测 |
1.2.2 高氯离子水样化学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2.1 氯离子干扰扣除法 |
1.2.2.2 银盐抑制法 |
1.2.2.3 氯化氢去除法 |
1.2.2.4 氯气吸收法 |
1.2.2.5 加 Cr~(3+)法 |
1.2.2.6 标准曲线法 |
1.2.2.7 密封法 |
1.3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浓度 |
2.1 方法原理 |
2.2 干扰及消除 |
2.3 方法的适用范围 |
2.4 仪器 |
2.5 试剂 |
2.6 测定步骤 |
2.6.1 样品预处理 |
2.6.2 样品测定 |
2.7 计算 |
2.8 精密度和准确度 |
2.9 注意事项 |
第三章 节能加热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
3.1 基本概念 |
3.1.1 化学需氧量(COD) |
3.1.2 高锰酸盐指数 |
3.1.3 生化需氧量 |
3.1.4 理论需氧量(ThOD) |
3.1.5 氧化率 |
3.1.6 高氯水样 |
3.1.7 表观 COD |
3.1.8 氯离子校正值 |
3.2 节能加热法测定化学需氧量 |
3.2.1 方法原理 |
3.2.2 干扰及消除 |
3.2.3 方法的适用范围 |
3.2.4 仪器 |
3.2.5 试剂 |
3.2.6 测定步骤 |
3.2.7 计算 |
3.2.8 精密度和准确度 |
3.2.9 注意事项 |
3.3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理论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
第四章 标准曲线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
4.1 氯离子干扰机理 |
4.2 标准曲线法消除氯离子干扰的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2 实验方法 |
4.3.2.1 测定氯离子含量 |
4.3.2.2 水样 COD测定步骤 |
4.3.2.3 计算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绘制表观 COD—氯离子标准曲线 |
4.4.2 含不同浓度氯离子标准溶液 COD的测定 |
4.4.3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五章 汞盐络合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
5.1 汞盐络合法消除氯离子干扰的原理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含不同浓度氯离子标准溶液 COD的测定 |
5.2.2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5.2.3 方法缺陷 |
5.2.3.1 消耗大量硫酸汞,造成二次污染和浪费 |
5.2.3.2 掩蔽后仍有少量氯离子存在,造成正误差 |
5.2.3.3 对高氯离子低 COD水样,稀释带来较大误差 |
第六章 银盐沉淀法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
6.1 银盐沉淀法消除氯离子干扰的原理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含不同浓度氯离子标准溶液 COD的测定 |
6.3.2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6.3.3 方法缺陷 |
6.3.3.1 消耗大量贵金属银,造成浪费 |
6.3.3.2 水样中存在悬浮物和某些还原性物质时,造成负误差 |
第七章 三种消除氯离子干扰法的对比实验 |
7.1 含不同浓度氯离子标样 COD的测定 |
7.2 含不同浓度氯离子实际水样 COD的测定 |
第八章 废液的处理及回收利用 |
8.1 COD废液的储存 |
8.2 COD废液的性状和组成估算 |
8.3 COD废液的处理及回收利用 |
8.3.1 银的回收利用 |
8.3.1.1 以氯化银沉淀收集分离银 |
8.3.1.2 Zn-H_2SO_4体系还原氯化银 |
8.3.1.3 以回收的银粉测定COD |
8.3.2 回收银后的废液处理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陶瓷膜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陶瓷膜在液相分离领域的应用现状 |
1.1.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1.2 在环保行业中的应用 |
1.1.3 在生化与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
1.2 无机陶瓷膜分离系统及工艺流程 |
1.2.1 开放体系 |
1.2.2 封闭体系 |
1.2.3 半开半闭系统 |
1.3 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
1.3.1 形成原因及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
1.3.2 控制方法 |
1.3.3 膜的清洗方法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强化陶瓷膜过程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湍流促进器强化过程研究 |
2.2.1 不同结构形式的湍流促进器强化效果考察 |
2.2.2 湍流促进器强化机理的分析 |
2.2.3 缠绕式湍流促进器结构参数的影响 |
2.2.4 缠绕式湍流促进器的应用 |
2.3 反冲技术强化过程研究 |
2.3.1 反冲系统 |
2.3.2 反冲条件的确定 |
2.4 湍流促进器与反冲的协同作用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陶瓷膜污染和清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膜污染的研究方法 |
3.2.1 阻力实验和计算 |
3.2.2 污染物成分及位置的分析 |
3.2.3 电位法研究膜污染 |
3.3 清洗方法的研究 |
3.3.1 清洗剂的选择 |
3.3.2 清洗方式对膜通量的影响 |
3.3.3 清洗剂交替使用与混合使用对膜通量恢复的影响 |
3.3.4 清洗方法的重复性考察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陶瓷膜在亚微米、纳米体系固液分离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二氧化钛悬浮液微滤过程的操作参数 |
4.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2 操作参数的确定 |
4.3 纳米TiO2粉体洗涤、浓缩过程 |
4.3.1 实验结果 |
4.3.2 洗涤过程的模拟计算 |
4.3.3 方法比较 |
4.4 成套装置的设计 |
4.4.1 设计要求及工艺参数 |
4.4.2 工艺流程与装备图 |
4.4.3 设备选型 |
4.4.4 设备使用说明书 |
4.4.5 运行结果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陶瓷膜在发酵液除菌分离中的应用与成套装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5.3 陶瓷膜过滤过程研究 |
5.3.1 膜孔径选择 |
5.3.2 操作参数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
5.3.3 肌苷降解因素的分析 |
5.4 絮凝法预处理研究 |
5.4.1 絮凝剂的选择 |
5.4.2 不同pH值下,絮凝剂对蛋白质去除率的影响 |
5.5 絮凝法与陶瓷膜的集成工艺 |
5.5.1 混凝过程对膜通量的影响 |
5.5.2 絮凝剂种类对膜通量的影响 |
5.5.3 絮凝剂用量对膜通量的影响 |
5.5.4 絮凝体系pH值对膜通量的影响 |
5.6 产品质量的比较 |
5.7 膜的再生方法 |
5.8 成套装置的设计 |
5.8.1 工艺参数与计算说明 |
5.8.2 工艺流程与装备图 |
5.8.3 设备选型 |
5.8.4 设备使用说明书 |
5.8.5 运行结果 |
5.9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发表论文情况 |
申请专利情况 |
获奖情况 |
起草行业标准情况 |
致谢 |
四、气田废水中的COD_(Cr)值自动电位滴定分析方法验证(论文参考文献)
- [1]氯离子光学检测方法研究及系统设计[D]. 魏英豪.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6)
- [2]脱硫废水零排放耦合燃煤汞排放控制的实验研究及量子化学模拟[D]. 姜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3]高压脉冲-O3-Fenton联合氧化处理钻井液废水研究[D]. 邓磊. 重庆科技学院, 2018(02)
- [4]可逆气态膜过程用于浓海水提溴和废水脱氨[D]. 王云. 天津大学, 2016(03)
- [5]稳态气膜法脱除、回收、富集化工料液及废水中氨氮研究[D]. 赵建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6]水解酶预处理对城市有机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D]. 李建昌.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自动呼吸—滴定测量系统开发及其在监测短程硝化反硝化中的应用[D]. 张欣. 重庆大学, 2010(07)
- [8]流动注射臭氧氧化化学发光法测量海水化学需氧量的研究[D]. 刘岩. 青岛科技大学, 2007(03)
- [9]高氯离子低浓度化学需氧量水样测定方法的研究[D]. 王俊荣. 山东大学, 2005(01)
- [10]陶瓷膜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技术的研究[D]. 邢卫红. 南京工业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