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

新建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

一、新上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赖媛媛[1](2015)在《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我国的肉类和禽蛋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奶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三,肉类的消费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国畜牧业的物流发展缓慢,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物流主体规模小、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偏低、专业第三方物流力量薄弱;物流技术条件不佳、专用物流技术和设备投资不足、冷链技术薄弱、信息化程度低,未形成联动的物流体系。种种不足使得我国畜产品物流成本高、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影响了人的健康生活。因此,如何在降低畜牧业物流成本、提高畜牧业物流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畜品流通的质量安全,成为我国畜牧业物流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力图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结合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畜牧业发展实际,构建出适应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畜牧业物流体系。论文首先对国内外畜牧业物流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对畜牧业物流、畜牧业物流体系、冷链物流、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物联网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和阐述。借助系统论、供应链理论和大物流理论的指导,找到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畜牧业物流宏观环境分析、畜牧业流通主体分析、畜牧业流通渠道分析找出我国畜牧业物流存在主体规模小、物流技术条件不佳、信息化程度低、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未形成联动的物流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并入剖析了以上问题的形成机理,为畜牧业物流体系的构建找到切入点。并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的畜牧业物流体系的比较分析,总结其畜牧业物流在参与主体、流通渠道、服务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上的特征,又进一步分析了其物流体系的运作环境,为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再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了解了我国畜牧业流通主体不同的物流需求。得到的结论为:养殖户/场等畜牧生产者对基本的生产资料运输、配送等物流服务有较大的需求,同时希望通过网络平台、信息平台和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掌握市场信息。畜产品加工企业对冷链服务及管理信息系统有较大的需求,希望获得物流技术培训、标准化培训和质量认证培训。畜产品零售组织非常看重产品质量的保证。消费者则重视畜产品质量信息、价格信息、产地信息的获取,对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有迫切的需求。因此,在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上,应突出信息化、网络化和质量追溯等要点。之后,根据畜产品流通主体的物流需求,从畜牧业供应物流体系、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体系和废弃物流体系三个层面进行畜牧业物流体系的探讨。饲料流通上实现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协同;良种流通上实现良种繁育组织与第三方物流组织相配合的专业化物流体系;生产销售环节实现以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和以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双重流通体系,废弃物流环节实现牲畜粪便的饲料化、化肥化和能源化处理。并探讨了各物流体系的实现途径,进而分析其实现要素。从物流信息技术、冷链技术、信息平台、标准化体系四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构成现代畜牧业物流体系的要素结构。讨论了RFID、GPS、GIS在畜牧业物流体系中推广和应用、畜牧业冷链体系的建立、畜牧业公共信息平台和物流追溯系统的构建、畜牧业物联网体系的实现和畜牧业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最后,提出了畜牧业物流体系建设的推动措施。包括加强政府规划和法律法规的制定、鼓励畜牧业物流组织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物流标准化建设、冷链体系建设和物流信息化。并对全文研究内容、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总结。

宁大为[2](2015)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然而城乡二元化社会结构下,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个别地区发展中过分侧重经济GDP的发展,而忽视了绿色GDP的发展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环境立法的不够完善,环境监管和惩处力度不足。这些原因使得农村环境出现了一些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从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入手,对城镇化的概念和发展;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等概念;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等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以上述概念和理论为基石,对我国农村总体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概述,这些问题包括生活垃圾任意倾倒、生活污水、废气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固废污染日趋严重;工业污染影响农村饮水和食品不安全;农村生态系统恶化。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总体问题的研究,结合相关资料和实际调查对本文研究区域泰安市的农村环境现状进行了概述,包括了生活垃圾处理;农药、化肥污染控制;农业固废处理状况;工业污染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这五个方面。第三部分,通过对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调查,对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内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目前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为:农村环境问题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和处罚力度不足;农村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偏低;农村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第四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提出的问题以及第三部分分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业的科技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城乡建设;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任红红[3](2015)在《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言的小说以其“个性化叙事”呈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莫言的小说在多元叙事技巧的革新中,以结构和视角的不断变幻与尝试,从关注乡村世界里平凡的个体,男人、女人、婴童、青少年,到关注这个空间里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以及这些个体的信仰和情感等,以对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文学想象和诗性的语言,发现了汉民族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和这里的主体——农民。小说通过个体故事的不断呈现和强化,从整体上书写了作为人类的一个群落的文化模式。因此,莫言通过短、中、长篇小说建构起来的乡村世界里的一切有其自足性,这些通过文学叙事出现在文本中的人物符号和文化因子,表征了汉民族乡村世界强有力的文化事实。论文首先将莫言的小说放置在汉民族主流文学的参照系中,通过比较研究这些作品中书写的乡村世界和莫言的人类学深描中的乡村世界,探寻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和表现。这一部分在系统认知和梳理文学人类学视域中的文化研究的不同范式的基础上,先确立本论文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视角,关注的是作为人类族群之一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农民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状况、个体的成长,以及农民与动物的关系、乡村动物崇拜和他们的超自然力信仰等层面。并指出莫言小说中深描的这些地方性知识,以文学叙事的形式发现了乡村的同时发现了农民。在确立了这一研究视域之后,论文通过对多部“乡土文学”文本的细读,着重分析和系统梳理了汉民族主流文学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指出莫言的小说在虚构与想象的文学叙事中,走出现代性启蒙话语的书写视域,建构了自足的乡村世界独特性。其次,汉民族乡村家庭成员的关系是复杂多元的,莫言在几乎所有书写乡村的小说中都涉猎了这些关系。在这一部分。论文通过对莫言小说叙事中乡村世界的家庭伦理关系详细梳理的基础上,以其中的夫妻、父子、母子关系的书写为具体的研究视域,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夫妻关系。莫言小说中书写的几乎所有乡村夫妻关系的缔结仍然离不开父母包办、尽孝、传宗接代的婚姻“义理”,这种因顺从而“有序”缔结的婚姻虽然相对比较稳定。但农民夫妻间只有义理却无爱的情感关系模式,使夫妻关系在“有序”的结合和相守中潜藏着“无序”的婚外情感和家暴的普遍性,论文在梳理和研究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其深层的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深入研究了莫言在对乡村记忆的“伦理召唤”中,通过小说呈现的父子关系的和谐与不和谐,并深入分析了造成不和谐的父子关系的深层文化原因。论文对莫言小说中深描的母子关系的研究,在和以往主流文学作品对此概念化书写和想象的对比中,认为莫言的书写将父权文化遮蔽在“深闺”的乡村母亲前置,让她们在养家、育儿的辛劳中自己言说自己.以关注人类的情怀关注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论文也深入分析了小说深入细致的文学想象与虚构中显现的乡村母亲的智慧和德性的价值和意义。第三,通过对莫言多部小说地解读,研究莫言通过多部小说深描的特定年代乡村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娱乐游戏、情感、性相、人生选择等个体成长中遭遇的众多方面,系统研究了莫言小说以文学的“轻”、书写方式的“轻”,书写乡村世界里一直以来被主流文化遮蔽、没有话语权的“轻”的群体,给读者默思的空间的同时思考文化赋予这些群体的“重”。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这些群体被书写的独特性,和这些群体自由和不自由的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缺失,及其中彰显的汉民族文化对这些群体成长影响的深层文化结构。第四,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农民和动物的关系,即农民与六畜的关系和乡村动物崇拜。论文在对汉民族农耕文化和六畜关系的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莫言的小说对农民和六畜关系的深入书写和以往主流文学对此的有限想象和书写的对比研究,深入研究了莫言小说中对农民和六畜亲密关系人类学书写的独特性。此外,论文研究了莫言小说中深描的乡村动物崇拜,通过对小说中对此的想象和书写,着重研究了乡村里的蝗虫、狐狸和狼等动物在给农业生产带来危害,农民却对它们有敬畏之心,因为恐惧而敬畏,因为敬畏而崇拜的文化心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在主流文化尊崇周孔礼教,视儒家文化为宗教的时候,乡村里的农民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巫术思维,视动物为图腾,在乡村广阔的地域中与动物和谐相处。因此,莫言通过小说展现了乡村生态人类学的和谐图景。第五,论文研究了小说中深描的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乡村世界里的农民不但有自己崇拜的动物图腾,而且在根深蒂固的孝文化和家族文化的规约下,虔诚地保持着祖先崇拜。论文研究了莫言笔下以“场景再现法”完整呈现在多部小说内部的汉民族乡村世界里的祖先之灵信仰的丧葬礼仪式,以及特定的日子里祭祀祖先的各种仪式具有的浓郁传统文化色彩。莫言没有像鲁迅、茅盾、巴金、陈忠实、贾平凹等作家一样仅仅书写官宦、士绅、地主家族有关祖灵祭祀的典礼和仪式,而是用人类学深描的笔法,再现了乡村世界里的普通农民的祖先之灵祭祀的丧葬礼和其他仪式。除此之外,论文系统深入的研究了莫言小说中的乡村鬼魂信仰和禁忌等其他超自然力信仰。莫言通过对乡村世界里的超自然力信仰的人类学深描,打开了走进乡村神秘信仰的大门,在被主流文化遮蔽、主流文学不屑书写的文化语境中,在各民族作家关注并书写自己民族文化的全球化文学语境中,深入展现了乡村世界的风俗与信仰。虽然莫言的小说以其不经意的追忆,以不必转换文化视角和做田野调查的便利,在小说中以文学创作者的身份做了人类学家做的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深描。但小说中丰富的人类学因子是在小说本身的语言、文字、故事中以文学的形式展现的。因此,论文的最后部分研究莫言小说的独特叙事艺术和以上各部分研究内容中展现的乡村世界人类学书写的紧密契合,探寻莫言小说的文学史价值。莫言的人类学书写以其关注边缘、书写边缘和日常经验的视角和立场,为汉民族当代文学创作的范式转换做出了贡献。莫言对乡村世界的人类学深描,在全球化语境中和当代世界文学舞台上的各民族作家一起,建构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同时,莫言对汉民族乡村世界的书写,在当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语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价值。

廖梓龙[4](2013)在《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包头市水文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通过野外调查、抽水试验等实际工作,运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ArcGIS9.3及Viusal-MODFLOW4.1为研究工具,建立包头市地下水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包头市在自然条件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运动规律,并制定地下水调控方案,建立适合的地下水开采管理区划,以促进包头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动态模拟是研究包头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核心,根据统计资料和野外调查结果,将包头市水文地质条件概化为一个统一非均质各向同性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系统。识别时期水位拟合平均误差小于lm的观测点占已知观测点数的100%;验证时期水位拟合平均误差小于lm的观测点占已知观测点数的81.40%,水位拟合良好,说明建立的数值模型反映了包头市地下水流场的实际情况,可以用于预测预报包头市地下水流场未来的趋势和变化。然而,从区域水均衡计算结果可知,2009年包头市城市规划区无论是潜水还是承压水,均处于负均衡状态。从区域水均衡补排项的组成结构可知,在补给项中,山前侧向补给和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来源,在排泄项中,人工开采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巨大,甚至占据了所有的承压水排泄量,致使承压含水层原有的天然排泄方式消失。在补给项中的山前侧向补给量和降水入渗补给量主要受到气候变化(主要是降水量)的影响,而在排泄项中,潜水含水层和承压水含水层都受到人类不合理开采活动的强烈影响。因此,研究以降水量为指标的气候情景变化与以灌溉量、城镇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等为指标的人类活动干扰对包头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在降水量变化影响中,丰沛的降水量缓解了包头市地下水位的下降;而在枯水年情景中,在哈德门沟中前部、昆都仑河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农业灌溉区等地出现多个较大面积的降落漏斗。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对潜水位影响最大的是毛灌溉需水量,其次是生活取水量和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而在承压水位变化中,影响最大的是生活取水量,其次是毛灌溉需水量和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不同情景下的耦合模拟结果表明,无论是丰水年还是枯水年,由降水变化导致的补给项改变对地下水位降幅变化影响非常大,在降水较少时,人类开采活动对地下水位的干扰愈加明显。通过地下水调控潜力分析可知,在近中期.内,其缺水状况通过上述农业灌溉调控、工业用水调控、城镇生活及第三产业用水调控、雨洪资源利用等措施可以得到解决,在远期规划水平年内,其缺水问题的解决,还要考虑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竣工后,黄河客水资源可能增加的取水指标,增加黄河取水量。根据调控潜力计算结果,结合包头市城市规划区近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实际情况,建立“节水型社会稳步建设类”、“考虑其他调控水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类”、“节水型社会快速建设类”三类方案,从地下水水位埋深恢复的时间及变幅综合来看,维持并巩固现有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成果是保护包头市城市规划区地下水资源的唯一出路,也是避免因地下水超采而导致含水层疏干、地裂缝等地质问题的可靠保证。地下水资源系统是包头市经济社会复合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选取变幅范围标准、降深标准、经济标准、技术可行性标准、环境效益标准五类标准作为地下水调控方案优选标准,优选结果表明,方案B-1“50%的农业灌溉调控+工业用水调控+生活用水调控”为近期地下水最优调控方案,即在平水年情景下的节水型社会稳步建设方案;而方案B-2“50%的农业灌溉调控+工业用水调控+生活用水调控+考虑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洪资源利用”为远期地下水最优调控方案,即在平水年情景下的考虑其他调控水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方案。此外,为了应对未来水突发事件而引起地下水调控方案的改变,选择枯水年、丰水年两个不同降水情景下的地下水调控备选方案A-2、C-2作为地下水最优调控方案的补充和延伸。根据地下水调控研究成果,将包头市城市规划区划分为恢复区、禁止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适度开采区四个地下水开采管理区,并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加快替代水源建设,大幅提高城乡供水保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五项内容作为地下水调控保障措施,最后简述了地下水调控的三条实施步骤,即宣传动员、查处治理、总结整改。

孙敦振[5](2010)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农村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政府职能与时俱进,而作为最基层的乡镇一级政府,直接面向农村与农民,其职能的设置与履行的状况关系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当前,农村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项农村的综合改革不断推进,特别是农业税的取消后,乡镇政府的职能设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依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客观规律,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就成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中所出现问题的关键。传统的乡镇政府的职能体现出管制和管理的特点,而新型的乡镇政府必然是服务型的政府。笔者在对“撤乡并镇”后组建的新型乡镇——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索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力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本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并指出了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理论概述。对乡镇政府职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进行了概括性介绍,明晰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运用的理论工具,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打下了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结合乡镇政府职能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文提出可行性建议作出一个初步的工作。诸如:我国乡镇政府存在着行政理念相对滞后,职能转变缺乏及制度创新不足,乡镇民主权利保障制度不足,乡镇法治建设不够,乡镇财政制度不够完善、财政困难,乡镇公共服务机制方面存在不足,乡镇公民的参与机制不足,乡镇政府职能机制的缺位、越位与错位,乡镇政府利益协调机制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个案调查与分析。阐述了师寨镇的乡镇组织,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实践,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状况,师寨镇新设置的职能机构,师寨镇政府的执行力状况,总结了师寨镇职能转变的特点和启示。第五部分,以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为路径,笔者提出了树立乡镇政府服务理念、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建立民众考核为主的乡镇运行机制、建立服务型财政体制、完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机制以及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名片”、“成立农村文化服务中心”等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梁修群[6](2010)在《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河南地处祖国腹地,历有中原、中州之别称。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自有宋以来,由于战争不断,加之自然灾害频仍,这个曾长期是中华古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中原大地渐渐变成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凋敝,民生多艰的状况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的改变,“河南”二字也曾一度成为贫穷、落后、愚昧之代名词。改革开放后,饱受艰辛的近亿中原儿女,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也和全国人民一样,焕发出空前的活力,掀起了一场改天换地、再造中原辉煌的伟大实践。在“中部崛起”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之时,河南迅速推出了“中原崛起”这一发展战略,以此为纲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共图发展。在实施“中原崛起”的发展战略中,河南人民清醒的认识到,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河南实际,找优势、查差距,看不足,切不可再犯“左”的错误,刮浮风,搞冒进,贻害百姓,贻误发展之良机。在编制“中原崛起”发展战略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几乎都无异议地认为,作为中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化解“三农”矛盾应该是“中原崛起”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化解“三农”矛盾的总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在推进“中原崛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不仅涵盖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一经济问题,更包括广大农村的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由于工作关系,笔者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工作实践和思考探索,本文中所讨论的这六个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年不断实践和思考的积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这个系统工程中,经济问题首当其冲,没有经济问题的解决,就无从谈起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等等。而走农业现代化之路,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营的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其弊端就在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一家一户的的农业经营很难抵御现代市场经济的风险。在不改变我国现行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框架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就是一个极佳选择。通过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培育,就能有效地把广大农民经由经济纽带组织起来,这是我国新型的农业合作化。它不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通过行政手段推动的,暴风骤雨式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但是,它完全具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合作经济的新形式。土地流转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也是在不改变现行农业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农业集约经营、规范经营的有效探索。土地流转已在党的文件中被予以肯定,但现在仍缺少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法律支持。我们对河南各地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成效和问题已基本明朗,提出的一些建议以期有助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研究。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战略,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从农村走向城镇的农民工,是中国农民的先进代表,一方面,他们在中国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在工业文明、现代城市文明的洗礼中,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有了新的思维方式,学习了技能,许多人还有了创业的资本积累。他们返乡创业的成功率极高,往往具有示范性和带动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河南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研究河南农村问题,离不开对粮食问题的研究。但在目前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又能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是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认为,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的首要问题,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区,必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一点不容置疑。但是从国家政策层面上,也应该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种粮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这一问题对河南来说具有典型意义。在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问题——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我们发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势不可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子弟,绝大多数会选择在城市就业和生活;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也会选择到城市打工,而相当一部分在城市有生活保障的打工者会选择在城市长期生活下去,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妇女、老人和儿童;近年来,举家迁入城市生活的农民也呈上升趋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主体缺失问题,这也是我近年来极其关注的问题。河南人口众多,平原、丘陵、山地各种地理资源均有分布,受历史因素和资源环境影响,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各地选择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不尽相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疏理归纳出若干种建设模式,尽管尚未找出其中的规律性,我还是将其附录本文中,以期对指导同类型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参考意义。

靳延平[7](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李雪[8](2008)在《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是新农村建设和全省信息化建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差异很大,各省如何根据当地情况构建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论文研究主要运用发展经济学和信息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采用了系统分析方法和模式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对于黑龙江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及其理论基础,梳理了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时间日历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重大工程,探讨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障碍。系统地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起步基础和背景、发展动力、主要战略模式、战略重点、投入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对我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在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整理和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典型模式。本研究结合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农业生产特点,对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性探索:1.提出了构建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多元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模式。实行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农垦与地方区域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小城镇建设密切结合,以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多元化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模式。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战略选择上要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符合省情基础,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政府引导、需求主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出了战略选择的重点领域为信息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提出了战略实施的五项保障措施。2.提出了构建有效组织和配置、整合集成、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一是组织模式,包括五种组织类型;二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包括四种资源配置方式;三是省、市、县、乡四级信息资源整合模式;四是技术集成模式,包括四种集成技术;五是信息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模式。3.提出了构建多方参与和多方联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一是投入模式,包括三种投入方式;二是组织模式,包括四种组织类型;三是信息传播服务模式,包括两种信息传播服务途径。本文首次从全省层面对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过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深入调查访问和多种形式的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对于黑龙江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系统分析和构建得到了多数交流者的认同。研究结果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董祚继[9](2007)在《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自然物质,也是人类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之后最先接触到的客观对象。当土地被投入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之后,就成为任何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所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物质条件。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和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就构成了土地利用及其规划的永恒主题,其间的相互不协调性愈加凸现。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利用土地,合理且公平地分配和再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恩格斯),如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客观基础,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土地利用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利用土地的历史。有史以来人类利用土地的丰富实践为土地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坚实基础。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最原始的需求,就是丈量土地和分配土地。土地面积是有限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不断扩大,这是土地利用规划产生的动因。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调整土地利用方式,进而要求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土地利用规划应运而生。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发展。各国从其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制度出发,建立和发展了适合本国实际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经验和范例,值得系统地加以比较和借鉴。我国是文明古国,人民勤劳勇敢,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国土全覆盖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与教训,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发展和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规划实践迫切需要科学系统的规划理论和规划方法的指导。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评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制度进行分析比较,系统总结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验与教训,根据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趋势,构建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开展了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为未来时期土地利用规划学科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社会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其中许多变化来自土地利用规划,从而使土地利用规划发展被看作是一个高度综合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也随之不断创新和完善。通过对国外和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的比较与借鉴,揭示出一国和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因其基本国情、区情和社会经济制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共同需要,各国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目标、方法、程序、管理等也有许多相似性,可供我们借鉴和吸取。通过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的历史回顾,充分显示了其发展轨迹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变化的态势。改革开放前土地利用规划适应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农场、人民公社发展的要求,以工程布局、技术设计和现场铺图为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利用规划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以总体规划为主要形式,形成了“地域(用地)分区+控制指标”为主的规划控制方法,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规划理念和方法日益得到重视。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结果表明:(1)对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有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生态思想、人本主义、可持续性等思想观念,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土地利用国家干预论和非均衡经济条件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理论包括土地利用演化理论、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和土地利用运行理论。(2)土地利用规划日益成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政策视角出发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方法论基础和方法体系成为必然,但以利用设计为主体的土地利用规划仍然十分必要。(3)未来社会对土地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并呈多元化的特点,与有限的土地供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呈日益加剧趋势,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粮食、环境与发展关系问题是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难点和重点。(4)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应当集中体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各项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促进集约、高效、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段玉华[10](2007)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资金投入不足是目前制约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解决“三农”问题,财政走到了前台,惠农政策大都是财政政策。但通过金融渠道筹集农村发展资金方面做得很不够,农村的资金仍在大量外流,农业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整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要充分发挥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然而,由于职能定位、服务手段、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职能、健全机制,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论文主要框架与内容是:第一,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相关理论、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状况等基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二,在回顾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历史变迁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研究世界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体制和运作实践情况,为下一步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提出借鉴。第四,进一步深化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认识。提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总体原则和目标模式,并提出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配套措施。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本文认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贯彻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为主要任务的特殊金融活动,具有扶植性、调控性、倡导性和辅导性等特有功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存在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鉴于农业本身所固有的弱势和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不会消失,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作用都将长期存在。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发挥:(1)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不清,国家对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的区分模糊,农业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尚未形成合力;(2)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缺位,农发行业务范围受限。同时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倡导性、辅导性功能基本未得到应用;(3)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4)经营机制不完善,内部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机构布局不尽合理,人员素质较低等。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性质的固有矛盾;对政策性金融认识不到位,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法律法规保障;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督、评价和协调机制;政策性因素影响了资产质量。3、通过对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管理模式、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体制特征、资金来源和运用、功能应用、外部环境进行比较,结合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和启示至少有以下五点:(1)农业政策性金融无论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应予强化;(2)政策性保护功能要审慎使用,防止过度保护产生路径依赖;(3)发展是硬道理,政策性银行也是银行,必须要能够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使自身的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得到稳健、长期发挥;(4)必须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的形势要求,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应定位于政府支农的有效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的主要载体,在农村金融中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实现全方位金融支农。为此,需要按照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协调发展原则、业务动态调整和区域差异化原则、全方位功能实现等原则,深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5、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观点:(1)明晰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跳出原来的将金融业务简单划分为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主张将金融业务至少要划分为强政策性业务、弱政策性业务、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四个层次。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不定期确定金融业务性质和层次,据此制订不同的管理、监督、补偿、优惠方法;(2)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目的和手段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商业化经营只是手段,并非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性银行的本质区别,政策性银行的性质应该主要体现在贷款的产业投向及其功能实现上,而不应体现在贷款的运作方式上;(3)进一步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允许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主体之间适当竞争。扩大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允许开办(但不是必须开办)所有的涉农金融业务(包括政策性业务),国家对其政策性业务比例进行硬性规定。(4)区分不同性质、种类和区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深化财政、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合作机制,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运营模式,重点加大对粮棉油、化肥、糖等物资的购销储业务,中长期建设项目,农业小企业项目等新农村建设等的“瓶颈”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支持力度;(5)按照现代银行要求,加快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6)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配套措施,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加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探索监管新模式,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

二、新上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上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畜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
        1.1.2 我国畜牧业物流现状和问题分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3.1 现代畜牧业
        1.3.2 畜牧业产业化
        1.3.3 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1.6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6.1 主要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论文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物流与物流系统
        2.1.2 供应链理论
        2.1.3 大物流理论
    2.2 基本概念界定
        2.2.1 畜牧业物流
        2.2.2 冷链物流
        2.2.3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2.2.4 物联网
3 我国畜牧业物流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3.1 我国畜牧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3.1.1 畜牧业物流宏观环境分析
        3.1.2 畜产品流通参与主体分析
        3.1.3 畜产品流通渠道分析
    3.2 我国畜牧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3.2.1 物流主体规模小
        3.2.2 物流技术条件不佳
        3.2.3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3.2.4 畜产品物流成本高
        3.2.5 信息化程度低
        3.2.6 未形成联动的物流体系
4 美日畜牧业物流体系分析
    4.1 美日畜牧业物流体系特征
        4.1.1 参与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
        4.1.2 流通渠道的一体化发展
        4.1.3 物流服务社会化
        4.1.4 完善的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4.2 美日畜牧业物流体系的运作环境
        4.2.1 政府发挥重要作用
        4.2.2 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使用
        4.2.3 重视畜牧生产者的组织和培育
5 畜牧业物流需求分析
    5.1 养殖户/场的物流需求分析
        5.1.1 养殖户/场基本情况分析
        5.1.2 养殖户/场物流现状分析
        5.1.3 养殖户/场的物流需求分析
        5.1.4 养殖户/场物流需求与其基本特征与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2 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需求分析
        5.2.1 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现状分析
        5.2.2 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需求分析
        5.2.3 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需求与其基本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3 畜产品零售组织的物流需求
        5.3.1 畜产品零售组织的物流需求分析
        5.3.2 畜产品零售组织的物流需求与其基本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4 消费者物流需求分析
        5.4.1 消费者特征分析
        5.4.2 消费者物流需求分析
        5.4.3 消费者物流需求与其基本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6 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的具体构建
    6.1 我国畜牧业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
    6.2 供应物流体系构建
        6.2.1 饲料供应物流体系构建
        6.2.2 良种供应物流体系构建
    6.3 畜产品生产销售物流体系构建
        6.3.1 以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流通体系
        6.3.2 以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流通体系
    6.4 畜牧业废弃物流体系构建
        6.4.1 畜牧业殖污染现状
        6.4.2 畜牧业废弃物流体系构建
7 畜牧业物流体系的实现
    7.1 畜牧业物流体系的信息技术
        7.1.1 条码和RFID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7.1.2 GIS、GPS的推广和使用
    7.2 畜牧业冷链技术
        7.2.1 畜牧业冷链体系存在的问题
        7.2.2 畜牧业冷链体系的建立
    7.3 物流信息平台
        7.3.1 畜牧业公共信息平台构建
        7.3.2 畜产品物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
        7.3.3 畜牧业物联网体系构建
8 对策建议与结论
    8.1 对策建议
        8.1.1 加强畜牧业物流发展规划与协调
        8.1.2 强化政策法规建设和执法力度
        8.1.3 推动畜牧业物流信息化
        8.1.4 促进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
        8.1.5 支持畜牧业冷链体系的建设
        8.1.6 促进现代畜牧业物流组织的发展
        8.1.7 推动畜牧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8.2 结论与展望
        8.2.1 结论
        8.2.2 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水污染问题
        1.4.2 空气污染问题
        1.4.3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问题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的概念
        2.1.1 城镇化的概念与发展
        2.1.2 农村环境问题
    2.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2.3 小结
3 泰安市农村环境现状分析
    3.1 泰安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对比全国情况分析
        3.1.1 生活垃圾任意倾倒、生活污水、废气任意排放
        3.1.2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施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
        3.1.3 农业固废污染日趋严重
        3.1.4 工业污染影响农村饮水和食品不安全
        3.1.5 畜禽养殖业带来严重的“三废”污染
        3.1.6 农村生态系统恶化
    3.2 泰安市农村环境状况
        3.2.1 研究区域概述
        3.2.2 泰安市环境质量概况
        3.2.3 泰安市农村环境的改善
    3.3 小结
4 泰安市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农村环境问题法律体系不健全、监管和惩处力度不足
    4.2 农村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较低
    4.3 农村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不健全
    4.4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
    4.5 小结
5 农村环境改善对策与建议
    5.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5.2 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业的科技水平,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5.3 加快农村环境规划,统筹城乡建设
    5.4 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5 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绪论
第一章 莫言小说的人类学特征
    第一节 地方性知识与“农民的发现”
    第二节 启蒙现代性视域中未被发现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和农民
第二章 乡村世界家庭伦理关系
    第一节 乡村家庭成员的伦理关系
    第二节 人类学视域中的乡村夫妻关系
    第三节 乡村父子关系的深层结构
    第四节 乡村世界的母子关系
第三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婴童和青少年
    第一节 汉民族文学中失语的儿童和青少年
    第二节 乡村世界里的婴儿和儿童
    第三节 莫言人类学书写中乡村世界里的青少年
第四章 乡村世界里的农民和动物
    第一节 农民与动物关系书写的文学史回顾
    第二节 农民与家畜的密切关系
    第三节 乡村动物崇拜
第五章 乡村世界的超自然力信仰
    第一节 礼教夹缝中的乡村超自然力信仰
    第二节 乡村祖先之灵和鬼神信仰
    第三节 乡村超自然信仰的深层文化结构
第六章 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多元叙事建构乡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
    第二节 深描乡村的世界文学视域
    第三节 新时期文学语境中莫言人类学书写的文学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地表水资源
    2.4 气候
    2.5 区域地质环境
        2.5.1 地形、地貌
        2.5.2 地质构造
        2.5.3 地层岩性
    2.6 水文地质概况
        2.6.1 地下水的赋存情况
        2.6.2 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
        2.6.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2.7 地下水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7.1 局部地段地下水系统遭到一定的破坏,急需修复
        2.7.2 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未能做到优质优用
        2.7.3 地下水资源采补失衡
        2.7.4 地下水遭受污染,水质超标问题严重
        2.7.5 地下水开采井、开采量统计不清
第三章 地下水流数值建模
    3.1 研究范围及基本条件的确定
    3.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
        3.2.1 含水层结构的概化
        3.2.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的确定
        3.2.3 源汇项的处理
        3.2.4 模拟时间与初始水位
    3.3 地下水数学建模及求解
        3.3.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3.3.2 求解方法
        3.3.3 模拟软件
        3.3.4 网格剖分
    3.4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3.4.1 重力给水度(μ)
        3.4.2 渗透系数(K)
        3.4.3 地下水蒸发强度(ε)
        3.4.4 降水入渗系数(α)
        3.4.5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β)
    3.5 数学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3.5.1 模型的识别
        3.5.2 模型的验证
    3.6 区域水均衡
第四章 地下水流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4.1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4.1.1 降水量
        4.1.2 降水入渗量
        4.1.3 蒸发排泄量
        4.1.4 其他源汇项
        4.1.5 丰水年、枯水年两个不同情景下地下水流场的模拟
    4.2 人类活动干扰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4.2.1 水利工程对地下水循环条件的改变
        4.2.2 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4.3 气候条件变化与人类活动干扰耦合影响下地下水流场的响应
    4.4 小结
第五章 地下水调控研究
    5.1 地下水流场动态分析
        5.1.1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5.1.2 半变异函数建模、预测及验证
        5.1.3 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
        5.1.4 地下水位变化趋势
    5.2 建立地下水调控方案
        5.2.1 调控目标与原则
        5.2.2 地下水调控研究
        5.2.3 地下水调控方案
    5.3 不同调控方案下地下水流场的预测与预报
        5.3.1 预测时段及初始水位
        5.3.2 边界条件的预测
        5.3.3 地下水开采量的预测
        5.3.4 地下水位动态预测与预报
    5.4 调控方案的优选
        5.4.1 优选的目的与原则
        5.4.2 优选标准
        5.4.3 优选方法
        5.4.4 调控方案的优选
        5.4.5 最优调控方案
        5.4.6 备选调控方案
第六章 地下水开发利用对策
    6.1 地下水开发利用思路
    6.2 地下水调控管理
    6.3 地下水调控保障措施
        6.3.1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6.3.2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效率
        6.3.3 加快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大幅度提升城乡供水保障力度
        6.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6.4 地下水调控实施步骤
        6.4.1 宣传动员
        6.4.2 查处治理
        6.4.3 总结整改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5)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理论概述
    2.1 乡镇政府职能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定位
    2.2 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工具
3. 乡镇政府职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
    3.2 乡镇政府职能的现状
    3.3 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4. 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4.1 师寨镇的乡镇组织
        4.1.1 师寨镇简介
        4.1.2 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历程
    4.2 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后的状况
        4.2.1 师寨镇新设置的职能机构
        4.2.2 师寨镇政府的执行力状况
    4.3 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特点和启示
        4.3.1 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特点
        4.3.2 师寨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启示
5.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
        5.1.1 树立乡镇政府服务理念
        5.1.2 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5.1.3 建立民众考核为主的乡镇运行机制
    5.2 建立服务型财政体制
        5.2.1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5.2.2 推行乡财乡用县管
        5.2.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3 完善公共服务合作供给机制
        5.3.1 巩固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5.3.2 加强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5.3.3 鼓励政府和社会相结合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5.4 乡镇政府创新
        5.4.1 政治工作方面的创新
        5.4.2 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
        5.4.3 文化工作方面的创新
        5.4.4 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6)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引言
    一、河南省情
    二、河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
    四、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概述
    二、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产生与发展的动因分析
    四、河南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实证分析
    五、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六、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对策思路
第二章 河南省土地经营流转方式探索
    一、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二、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模式
    三、土地经营权流转给河南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四、河南省土地流转的基本经验
    五、制约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三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探索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二、确保粮食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长的建议
第四章 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基本情况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机遇和意义
    三、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五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问题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二、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原因分析
    三、影响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应遵循的原则
    五、发挥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的思考与建议
第六章 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一、研究的背景及方法
    二、国内外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启示
    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
    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模式的建议
结论与讨论
    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二、以小城镇建设为切入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加快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保险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共担机制
    四、关于粮食问题的再思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7)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目的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1.4.1 研究特色
        1.4.2 研究的创新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2.6.1 国外的研究
        2.6.2 国内的研究
    2.7 小结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3.1 基本概念
        3.1.1 食品安全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3.1.4 行为主体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5.1 调查设计
    5.2 样本特征描述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6.1 数据来源
        6.1.1 样本点的选择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6.1.3 样本特征描述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6.2.4 饲料使用情况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9 结论和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参考文献

(8)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1.6 研究范围界定
第二章 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及其意义
        2.1.1 信息化的内涵
        2.1.2 信息化的特征
        2.1.3 信息化的意义
    2.2 农村信息化理论及其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村信息化理论
        2.2.2 相关基础理论
    2.3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及经验
        2.3.1 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时间日历
        2.3.2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时期划分
        2.3.3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工程
        2.3.4 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2.3.5 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及障碍分析
第三章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的比较分析
    3.1 国外一些主要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3.1.1 发达国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概况
        3.1.2 发展中国家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3.2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3.2.1 发展特点
        3.2.2 发展趋势
    3.3 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3.1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3.3.2 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本投入
        3.3.3 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3.3.4 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3.3.5 打造多层次的信息服务体系
        3.3.6 注重科研、教育和推广三结合
    3.4 国内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比较与分析
        3.4.1 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比较
        3.4.2 服务主体、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及渠道比较
        3.4.3 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方式比较
    3.5 国内不同类型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典型模式
        3.5.1 发达地区典型模式
        3.5.2 中等发达地区典型模式
        3.5.3 欠发达地区的典型模式
第四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4.1 黑龙江省农村概况
        4.1.1 农村基本情况
        4.1.2 农业生产特点
        4.1.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概况
    4.2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概况
        4.2.1 全省农村信息化基础水平
        4.2.2 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成效
        4.2.3 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
    4.3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4.3.1 各地区农村基本情况分析
        4.3.2 各地市农村信息化基础情况
    4.4 发展水平区域分类
        4.4.1 发达地区
        4.4.2 比较发达地区
        4.4.3 中等发达地区
        4.4.4 欠发达地区
    4.5 黑龙江省基层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分析
        4.5.1 主要的信息服务模式
        4.5.2 不同模式的比较
    4.6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4.6.1 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
        4.6.2 覆盖地域广,农村信息化难度大
        4.6.3 组织体系建设尚流于形式
        4.6.4 缺乏与农业生产、科技服务的紧密结合
        4.6.5 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力度
        4.6.6 信息服务模式比较单一
        4.6.7 网络建设和发展缺乏资金投入
第五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
    5.1 战略模式构建的原则
        5.1.1 符合省情基础原则
        5.1.2 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原则
        5.1.3 政府引导、需求主导的原则
        5.1.4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5.1.5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
    5.2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模式
        5.2.1 全面推进与局部突破相结合战略
        5.2.2 农垦地方区域信息化无缝对接战略
        5.2.3 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战略模式
        5.2.4 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战略
        5.2.5 多元化发展战略
        5.2.6 跨越式发展战略
    5.3 战略重点
        5.3.1 信息资源建设重点
        5.3.2 农村信息服务重点
    5.4 战略保障
        5.4.1 确保资金投入
        5.4.2 加强组织协调
        5.4.3 推动队伍建设
        5.4.4 创造政策环境
        5.4.5 健全制度规范
第六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
    6.1 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利用模式构建的目的
        6.1.1 解决信息不充分、不对称问题
        6.1.2 提高信息资源的市场经济价值
    6.2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组织模式
        6.2.1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的主体
        6.2.2 现阶段的主要组织类型
        6.2.3 政学研产相结合的组织类型
    6.3 信息资源配置模式
        6.3.1 信息资源配置模式构建的目的
        6.3.2 按照农牧业区域布局和特色农业的资源配置方式
        6.3.3 依据农民信息需求的资源配置方式
        6.3.4 依据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均衡的资源配置方式
        6.3.5 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市场”协调互动配置方式
    6.4 省、市、县、乡四级信息资源整合模式
        6.4.1 省级信息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6.4.2 市级信息资源整合——信息一体化平台
        6.4.3 县乡级信息资源整合——县乡一体化平台
    6.5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技术模式
        6.5.1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集成
        6.5.2 农业信息发布技术集成
        6.5.3 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
        6.5.4 农业信息技术的扩散与传播
    6.6 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共建共享模式
        6.6.1 信息资源的共建
        6.6.2 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第七章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7.1 投入模式
        7.1.1 政府性、自助式、商业性投入方式
        7.1.2 “政府性+自助式+商业性”投入方式
        7.1.3 “政府性+科研院所+自助式+商业性”联动投入方式
    7.2 组织模式
        7.2.1 政府主导型
        7.2.2 社会参与型
        7.2.3 政企协合作型
        7.2.4 多方联动型
        7.2.5 基层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
    7.3 信息传播服务模式
        7.3.1 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分析
        7.3.2 “‘三电一机’+多方资源”的信息传播服务途径
        7.3.3 “‘三电一网两机一报’一体化”信息传播服务途径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1.6 研究方法
    1.7 论文的可能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一般研究
    2.2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
    2.3 关于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研究
    2.4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研究
    2.5 关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
    2.6 关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相关规划之间关系研究
第3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及其演变
    3.1 人地关系的产生及其历史分析
        3.1.1 人地关系的产生
        3.1.2 人地关系的演变
        3.1.3 人地关系中衰落文明的启示
        3.1.4 当代人地关系的空间差异
    3.2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3.2.1 规划
        3.2.2 土地与土地利用
        3.2.3 土地利用规划的产生和发展
        3.2.4 作为公共政策的土地利用规划
第4章 国外和台湾地区土地利用规划比较与借鉴
    4.1 规划理论
    4.2 规划体系
    4.3 规划目标
    4.4 规划程序
    4.5 规划方法
    4.6 规划管理
    4.7 境外土地利用规划简评
    4.8 对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启示
第5章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与发展
    5.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历史回顾
        5.1.1 建国以来中国土地利用规划实践的分期
        5.1.2 土地利用规划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5.2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方法的演进
    5.3 对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价和反思
        5.3.1 近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成效
        5.3.2 近两轮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5.4 转变规划观念和方法的哲学思考
        5.4.1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4.2 改进规划的思想方法
第6章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6.1 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的思想基础
        6.1.1 理想主义
        6.1.2 理性主义
        6.1.3 生态思想
        6.1.4 人本主义
        6.1.5 可持续观念
        6.1.6 权威主义
        6.1.7 实用主义
    6.2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论
        6.2.1 系统思想与土地利用系统思想
        6.2.2 土地利用系统的构成与特性
        6.2.3 土地利用系统模型
        6.2.4 土地利用系统控制
    6.3 土地利用国家(政府)干预论
        6.3.1 国家干预的理论渊源
        6.3.2 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6.3.3 土地市场配置和国家干预的利弊
        6.3.4 土地利用国家干预的方式和手段
    6.4 非均衡经济下的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6.4.1 均衡与非均衡
        6.4.2 土地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其状态
        6.4.3 现行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局限
        6.4.4 经济体制与土地资源配置
        6.4.5 非均衡经济运行中土地利用规划
    6.5 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关的其他理论
        6.5.1 人地关系理论
        6.5.2 公共管理理论
        6.5.3 人类生态学理论
第7章 公共政策视角的土地利用规划基本理论
    7.1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体系
        7.1.1 国内外有关规划理论构成的代表性观点
        7.1.2 研究规划理论构成的前提
        7.1.3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构成
    7.2 土地利用演化理论(本来怎样)
        7.2.1 土地利用自然演变理论
        7.2.2 土地利用价值规律理论
        7.2.3 土地利用社会、政治理论
    7.3 土地利用组织理论(应该怎样)
        7.3.1 人地协调论
        7.3.2 城乡统筹论
        7.3.3 域协调论
    7.4 土地利用运行理论(怎样实现)
        7.4.1 规划程序理论
        7.4.2 自组织理论
        7.4.3 物质环境论
        7.4.4 社会文化论
        7.4.5 适应性管理
第8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和制定方法
    8.1 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8.2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土地利用规划前期研究
        8.2.1 问题界定
        8.2.2 规划目标和指标的拟定
        8.2.3 问题界定与目标拟定中的技术方法
    8.3 备选方案、预测、择优和合法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
        8.3.1 规划备选方案
        8.3.2 土地利用预测
        8.3.3 方案比较与择优
        8.3.4 规划的合法化
第9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监测和评估方法
    9.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与监测
        9.1.1 土地利用规划的执行
        9.1.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监测
    9.2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9.2.1 土地利用规划的评估
        9.2.2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
第10章 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思路的构建
    10.1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
        10.1.1 本世纪头二十年我国土地供需的总体态势
        10.1.2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导原则
        10.1.3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任务
    10.2 专题研究思路
        10.2.1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思路
        10.2.2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思路
        10.2.3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思路
        10.2.4 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研究思路
        10.2.5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思路
        10.2.6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思路
    10.3 规划修编难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协调问题
        10.3.1 两规协调研究现状
        10.3.2 两规协调宏观层面:健全空间规划体系
        10.3.3 两规协调微观层面: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10.4 规划体系建设
第11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目标
    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内容与方法
        11.1.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任务
        11.1.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
        1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11.2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
        11.2.1 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态势
        11.2.2 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格局
    11.3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目标和任务
        11.3.1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总体思路
        11.3.2 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目标与阶段
        11.3.3 土地利用战略选择与任务
第12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用地预测
    12.1 未来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12.1.1 经济增长预测
        12.1.2 人口发展预测
    12.2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12.2.1 指标预测法
        12.2.2 回归预测法
    12.3 耕地需求量预测
        12.3.1 耕地需求量预测
        12.3.2 耕地保护指标空间分解
    12.4 土地利用潜力和土地供需分析
        12.4.1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
        12.4.2 土地供求矛盾及其区域差异性
        12.4.3 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供需平衡状况
        12.4.4 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下建设用地供需平衡
        12.4.5 节约集约用地对土地供需平衡的调节
第13章 中国土地利用战略规划实证研究:战略分区
    13.1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的内涵
    13.2 实施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13.2.1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13.2.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13.2.3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13.2.4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要求
    13.3 土地利用战略分区方案及其土地利用方向
        13.3.1 都市经济区
        13.3.2 人口-产业集聚区
        13.3.3 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区
        13.3.4 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
        13.3.5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
        13.3.6 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区
        13.3.7 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区
第14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4.1 研究结论
    14.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学研究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涵义和理论边界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逻辑思路、结构安排
    1.6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
    2.1 公共产品理论
    2.2 经济起飞理论
    2.3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
    2.4 农村金融理论
    2.5 博弈论及神经经济学的新研究成果
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沿革
    3.1 建国以前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
    3.2 建国后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历史回顾
    3.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历史回顾
4 现有问题和成因分析
    4.1 中国农村资金短缺,金融抑制问题严重
    4.2 农业政策性金融存在的问题
    4.3 问题的成因分析
5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国际比较
    5.1 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5.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5.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总体比较
    5.4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6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设想
    6.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及金融需求
    6.2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
    6.3 农业政策性金融改革发展的原则
    6.4 构建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6.5 农发行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
    6.6 农发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6.7 区域化信贷政策
    6.8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内部综合改革
7 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保障机制
    7.1 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和补偿机制
    7.2 资金补偿中的博弈问题
    7.3 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法律地位和保障
    7.4 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监管新模式
    7.5 加强外部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四、新上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畜牧业物流体系构建研究[D]. 赖媛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10)
  •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D]. 宁大为.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6)
  • [3]莫言人类学书写中的乡村世界[D]. 任红红. 兰州大学, 2015(01)
  • [4]包头市地下水动态模拟与调控研究[D]. 廖梓龙.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3(06)
  • [5]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以江苏省徐州市师寨镇为个案[D]. 孙敦振. 江西财经大学, 2010(07)
  • [6]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 梁修群.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1)
  • [7]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8]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D]. 李雪.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 董祚继.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10]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 ——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 段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新建奶牛场应遵循三个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