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发展民族核电为己任(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芳[1](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陈彦羽[2](2020)在《国际人权法视域下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两架飞机撞向纽约世贸大厦,如同电影般的灾难场景令世人震惊。随后,美国主导北约启动共同防御条款发动反恐战争。联合国通过第1373号决议要求成员国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采取行动。全球反恐掀起高潮,各项反恐法律、政策、措施纷纷出台,其中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政府权力打击恐怖主义。然而,国际社会很快意识到,在美国反恐影响下,部分国家的反恐措施危及到基本人权,美国的无限期拘留、英国的限制令、甚至联合国安理会制定的资产冻结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人权原则。9·11过去十九年,美国反恐不仅没有彻底消灭“基地”组织、塔利班,反而催生了更多的矛盾。中东地区政局不稳,无数平民于战火中丧生。欧洲宗教冲突加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隔阂加深。国际社会逐步达成共识:不惜一切手段的反恐必将越反越恐,反恐必须坚持尊重人权、基本自由和法治。论文以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为研究对象,从国际人权法的视域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在研究内容上,选择与人身自由权、财产权、隐私权有密切联系的羁押、搜查扣押冻结、监听几种刑事强制措施,围绕着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对基本权利的干预,以及如何在国家安全与人权保障之间平衡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论文遵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法解释学方法、价值分析方法及案例分析方法。首先,论文对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出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干预基本权利的本质属性,并重点研究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对人权的干预及人权对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制。由此得出,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之间相互制约且相辅相成的关系。其次,论文从人权法视角深入剖析几种具体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之间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9·11后,在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的关系中,存在降低羁押法定要件、强调预防性、对外国人采取无庭审拘留,不确定拘留等突出问题。在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的关系中,呈现出公共场所反恐搜查常态化、搜查扣押加剧种族歧视,安理会冻结制度不符合财产权保障的法律要求等问题。在反恐监听与隐私权的关系中,表现出混肴侦查监听与情报监听、降低隐私权保障标准、模糊监听范围、区别对待本国公民与外国人等问题。这些问题突出了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冲突。再次,论文从人权法视角,以人权保障的价值、准则、目标为出发点,寻求解决上述冲突的方案,为具体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合理扩张提供有效路径。在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的关系中,应明确不同类型羁押的认定标准,完善反恐战争中人身自由权保障的法律规范,对外国人坚持平等与不歧视的原则。在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的关系中,必须坚持程序机制、限制搜查扣押中的自由裁量权,完善联合国安理会的资产冻结制度。在反恐监听与隐私权的关系中,必须厘清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关系、确定反恐监听中隐私权保障原则、明确反恐监听的隐私权保障界限、制定或完善外国人监听立法。复次,论文对我国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展开研究,分析了我国羁押、搜查扣押冻结、监听在反恐中的具体适用及差异性,并提出构建反恐未决羁押制度、将搜查扣押冻结定性为强制措施、完善宪法的隐私权防御功能、细化反恐立法等建议。最后,论文给出研究结论和启示。9·11后,主要国家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由限权到授权理念转变背后是国家在安全与自由之间价值博弈的结果。反恐刑事强制措施降低证据标准、扩大适用范围、简化法定程序,这些变化符合西方国家反恐需求,与此同时,人权法的确立及人权理念的根植确保了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授权免于失控。反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反恐执法必须遵守人权法,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必须坚持合法性原则、不可克减原则、比例原则、平等和不歧视原则等人权原则,在具体实施中还应注意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倡导文明相容的人权观且立足于本国的反恐形势和法治水平。
吴钊阳[3](2020)在《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形态和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和节省经营成本,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结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来应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以跨组织边界多智能体协作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但现实情境中协同创新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管理理论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等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持续成长,用资源禀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片面,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企业是不断成长的,意味着企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而随着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资源的认识,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适时调整相应措施来优化协同创新中的内外部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已然成为当前管理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探究中挖掘出研究问题,概述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基础和企业成长等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分析,结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协同创新网络在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以及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假设,具体围绕:(1)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企业成长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影响趋势如何变化?(3)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是否呈现差异化且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三个问题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针对研究设计和理论模型,本文规范确定研究变量、编制量表,并进行企业访谈和调研问卷发放,最终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共计形成499份问卷。采用SPSS等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等。在数据经过可靠性检验后,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汲取资源的有效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通过其蕴含的不同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资源配置是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法进行数据建模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资源配置在“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生命周期在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在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自身资源的不同,协同创新网络的三种类型分别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4)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开展持续性创新活动,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会不断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随之演化。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通过资源配置又能显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加速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本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协同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解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本质,引入资源配置为中介变量探究了协同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配置和协调利用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资源、技能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2)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丰富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思路,完善和补充了协同创新的管理研究体系;(3)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作用程度的差异,深化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同时,企业从初创到逐渐成长,自身的资源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观点拓宽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创新的研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成长,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不变的;(4)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已有协同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纵深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地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
吴志成,温豪[4](2019)在《法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战略阐析》文中指出法国是战后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创建国与主导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外交传统和大国情怀促使法国积极融入全球治理进程,担当全球治理责任,甚至主导部分优势领域的治理,以此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强化大国地位与认同,应对国际体系变革风险。法国的全球治理战略主要体现在以安全治理为基础提升全球治理能力、以气候治理为重点履行世界大国责任、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以援助非洲为优先推行全球发展治理等,并呈现出以普世主义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战略追求和单边与多边主义并行的治理方式等特征。但是,法国全球治理战略的推行也面临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政治体制积弊、区域一体化进程受挫和大国地位削弱等多重挑战。
任灿[5](2016)在《我国核电发展的伦理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核电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我国核电发展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一是核电的优势与风险并存。核电在给人类带来经济、社会利益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生态风险,从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核电的广泛争议,发展核电很难形成社会共识;二是发展的公平与正义冲突。随着内陆核电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核电选址、产业布局等问题上如何做到公平正义,事关核电发展全局;三是公众的认知与参与缺位。人民群众对核电缺乏应有的认知,在核电立项、建设、运行和退役等各个环节的参与度不高,加之公众对核电普遍存在“刻板印象”,导致社会“反核”情绪高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严重制约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还将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回顾世界核电发展和我国核电发展的现状,在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核伦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核电发展的三大伦理原则:一是安全第一原则;二是理性发展原则;三是公平正义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期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指导性的伦理道德规范。本文从我国核电发展的价值难题、道德困境出发,尝试行地探索了核电发展的伦理路径。一是以“幸福”为旨,匡正核价值观。从核伦理学的目的性价值——“共同幸福”出发,用伦理价值的向度,对核电发展的目标、手段和结果进行和目的性的批判和引导;二是以“理性”为纲,落实核安全观。解读以“四个并重”为核心的中国核安全观,剖析其蕴含的辩证思维、民本思维和国际思维,进而指导我国核电有序健康发展;三是以“人民”为本,强化核安全观。以“人民主体论”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普及核情核理”“汇聚民意民智”两方面的实践。
潘文岚[6](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相应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切已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与制约。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阈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地顺应世界生态文明运动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本文首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建国以来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思考及理论的演进划分为“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协调”,“从人与自然和谐到美丽中国建设”,“从美丽中国建设到中国梦的实现”三个重要阶段,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发展与成熟的历史进程。从而回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何以实现?”两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视域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三大重要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和谐观与发展观,以及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与生态政治理论重要启迪;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理论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三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把握和思想上的逐渐成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智慧的产物。从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构建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代会报告,直至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等理论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过程。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集古今中外相关理论自成一体,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美丽中国建设为目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为了最终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前提。而全面推行和实施绿色GDP核算则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变“唯GDP论”为以绿色GDP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算与评估指标,是彻底转变当前不合理的发展观、政绩观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辅之以不断健全的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体系,以完善的制度保障绿色GDP实现,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制度的保障之中,推动“两型”社会的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由于消费模式的转型与发展模式转型相辅相成,因此,任何只重视经济模式转变而忽视消费模式转变的做法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在此,引入生态足迹理论来充分论证消费模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对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的分析表明:我国日趋增长的消费生态足迹的主要来源于家庭日常消费、政府日常消费和固定资产形成三大消费,尤其要说明的是:我国当前如日中天的网络购物生成“间接碳足迹”的增加,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并相应地加以制约。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需要“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础行动”。顶层设计——不仅用宪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将生态文明纳入政府决策,已而从宏观上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确立绿色GDP核算,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中层落实——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决策制度、评价制度,落实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补偿制度,同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以制度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实现;基层行动——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同行动。在培育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化的同时,注重微观上消费模式的转型,促进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基本法的法律体系构建,加快出台绿色消费法、严格政府采购法并拟定合理的消费税,以保证并实现可持续消费,促进全社会基层民众自觉的、可持续消费的行动,是大力推行可持续消费的现实保障,更是实现消费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治自觉。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的政治问题,生态危机业已成为政治危机的导火索。因此,高度的政治自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激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有关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能效与环保标识认证制度,从而有力地推进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优先”,形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发展模式与消费模式的转型。要着力于绿色GDP2.0的研究,使之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环境代价”,开展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和生态绩效评估,为经济绿色转型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大众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可持续消费转变。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充分保证。
夏中书[7](2014)在《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企业文化创建的实践为例,对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试图回答新建企业如何适应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将企业文化先行凸现,快速启动企业文化建设,短期内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建设框架和思路,并构建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重点对核心理念系统的创建、企业文化引入宣贯和企业文化落地提升三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系统地阐述“三和”文化的特征、内涵和功能,深入地分析“以核为先”“以合为贵”“以和为本”的内涵意义、功能作用,阐述“三和”文化的本质。同时,对“三和”文化的引入、宣贯、落地、提升进行深入阐述,将塑造核心理念系统,创建视觉识别系统,建立企业文化载体《和》杂志和公司歌咏队,构建企业美学,制定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作了系统的阐发。本文最后对国家核电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和思考,是本文的结论和观点。提出三个方面的启示与思考:企业的文化观点,企业文化的唯一性认识,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注重文化建设的三个关系,并给出了一般性建议。本着学以致用、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初创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张帆[8](2014)在《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受地震影响发生核泄漏事故,受其影响,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在一夜之间发生突转。国家调整《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强调,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发展核电,必须按照确保环境安全、公众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所有相关产业。要用最先进的成熟技术,持续开展在役在建核电机组安全改造,不断提升我国既有核电机组安全性能。全面加强核电安全管理,加大核电安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加快建设核电安全标准法规体系,提高核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能力,强化核电安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积极发展”的方针被“安全第一”所取代。《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研究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核电发展形势;安全文化的含义及其作用;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内在联系和关系;核安全文化的构成和人因问题的重要性;分析了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的现状以及影响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和安全文化建立的主要措施。核电企业努力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大程度地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并使之铭刻于心,深刻认识核安全与提高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安全文化的产生与核能界安全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安全管理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在诸多领域,尤其是核能界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核安全文化是核电管理的核心文化,是从事核电工作的所有单位与个人必须遵循的高于一切的处事准则。本文通过对上述内容具体分析,对新形势下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办法,这对规范新建核电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立和有效推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代艳丽[9](2013)在《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正如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指出,要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军工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广大“军工人”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所谓军工文化,是指以军工行业成员为主体,以军工信息和军工实践为客体,以军事工业场域为平台的特色行业文化。军工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服务军工、献身国防的爱国热情,严谨求实、自律敬业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自主创新的工作方式,追求卓越、无私奉献的工作境界。因此,军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类高校包括军工高校、与军工系统有共建关系的高校。在军工类高校开展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对发挥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军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文化场”,营造育人功能实现的重要文化环境;第二军工文化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重要文化资源;第三,军工文化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够为育人功能的实现提供重要载体。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分为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一般功能包括军工文化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熏陶功能、约束规范功能、文化传播与创新功能。特殊功能包括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离不开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军工文化育人载体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导向性、激励性、辐射性、渗透性等特点。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类型丰富,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工类高校通过育人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向广大学生广泛宣传军工文化所传递的正能量,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其保障机制不可或缺。在育人过程中,军工类高校要构建起以思想保障为灵魂、物质保障为基础、组织保障为前提、制度保障为手段、人才保障为关键的保障体系。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要遵循方向原则、层次原则、求实原则和榜样示范原则。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实际效果如何?我们选择了一所与核工业渊源深厚的高校——南华大学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研情况,大学生是十分愿意学习、了解、认知军工文化的。大学生在学习、了解、认知军工文化的过程中,能够在思想上引起共鸣,对军工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发挥育人功能,对于推进文化传承,实现文化创新,提高文化自觉,对于提升军工类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王启东[10](2010)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天灾频传,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于是联合国在1992年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在1997年于日本签署《京都议定书》,订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规范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2012年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低于1990年的5.2%。该议定书为具有温室气体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2月6日正式生效,开启进入全球合作抗暖化的实践阶段。随着中国的“增长”、“崛起”和“发展”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是国际焦点,不仅受到世界各国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的关注,而且受到各方的重视和讨论。全球问题必须以宏观面来检视,本文从全球治理出发,以国际关系及国际法的视角考察,从历次主要国际环境会议和多方立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依议定书的规定有共同的责任,但不承当减量的义务。美国曾以中国没有承当义务为由退出公约,后虽然签下巴里岛路径图,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依然掣肘中国。欧盟也软硬兼施,加上原本和中国同盟的小岛国联盟,因国土即将淹没,面临生存问题,与中国也渐生芥蒂。且中国的环境生态脆弱,近年来天灾不断,面临国内外的压力,必须严肃正视。中国高经济成长带来高污染,污染排放量跃登世界第一。然而国内还有很多人的生活落后,脱离贫穷必须经济发展。在环保与经济成长冲突下,本文检视国际合作及法律规范,国内对环境治理全面检视实践面,以及未来的走向。考察中国目前成就,展望未来以达成可持续发展成为目的。这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生活的大革命,势必无可回避。
二、以发展民族核电为己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发展民族核电为己任(论文提纲范文)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际人权法视域下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 |
第一节 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概述 |
一、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概念 |
二、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特点 |
三、反恐刑事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
第二节 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干预基本权利的本质属性 |
一、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干预基本权利的理论分析 |
二、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干预基本权利的实证分析 |
第三节 人权保障对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一般性规制 |
一、反恐刑事强制措施核心理念必须坚持人权保障的价值 |
二、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基本原则必须遵守人权保障的准则 |
三、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制度设计必须实现人权保障的目标 |
第二章 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 |
第一节 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的界定 |
一、反恐羁押 |
二、人身自由权 |
第二节 反恐羁押干预人身自由权的法律实践 |
一、国际法律实践 |
二、典型国家法律实践 |
第三节 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保障的困境 |
一、降低反恐羁押法定要件削弱人身自由权保障效果 |
二、强调反恐羁押的刑事预防性提高人身自由权保障风险 |
三、混淆反恐模式凸显人身自由权保障漏洞 |
四、违反平等与不歧视原则造成人身自由权保障差异 |
第四节 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保障的平衡 |
一、明确不同类型羁押的认定标准 |
二、发展战争模式的反恐羁押 |
三、合法合理区别对待外国人 |
第五节 我国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保障 |
一、我国反恐羁押的具体规定 |
二、我国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保障的困境 |
三、我国反恐羁押与人身自由权保障的平衡 |
第三章 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 |
第一节 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的界定 |
一、反恐搜查扣押冻结 |
二、财产权 |
第二节 反恐搜查扣押冻结干预财产权的法律实践 |
一、国际法律实践 |
二、典型国家法律实践 |
第三节 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保障的困境 |
一、公共场所反恐搜查常态化引发人权担忧 |
二、反恐搜查扣押加剧种族歧视 |
三、安理会资产冻结制度难以实现财产权的有效保障 |
第四节 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保障的平衡 |
一、反恐搜查扣押必须坚持程序机制 |
二、限制随机搜查扣押中的自由裁量权防止种族歧视 |
三、安理会资产冻结制度应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 |
第五节 我国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保障 |
一、我国反恐搜查扣押冻结的具体规定 |
二、我国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保障的困境 |
三、我国反恐搜查扣押冻结与财产权保障的平衡 |
第四章 反恐监听与隐私权 |
第一节 反恐监听与隐私权的界定 |
一、反恐监听 |
二、隐私权 |
第二节 反恐监听干预隐私权的法律实践 |
一、国际法律实践 |
二、典型国家法律实践 |
第三节 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困境 |
一、混淆情报监听与侦查监听增加侵犯隐私权的风险 |
二、反恐监听降低隐私权保障标准缺乏正当性与必要性 |
三、隐私权天然的开放性使反恐监听更为复杂 |
四、本国人与外国人不对称的隐私权保障 |
第四节 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平衡 |
一、厘清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关系 |
二、确定反恐监听的隐私保障原则 |
三、明确反恐监听的隐私权保障界限 |
四、确立对外国人监听的隐私权保障立法 |
第五节 我国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 |
一、我国反恐监听的具体规定 |
二、我国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困境 |
三、我国反恐监听与隐私权保障的平衡 |
第五章 考察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考察结论 |
一、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强调授权功能 |
二、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的授权并未失控 |
第二节 启示 |
一、单一的执法手段无法彻底消灭恐怖主义 |
二、反恐国际法律框架所确立的反恐措施应遵守国际人权法 |
三、反恐刑事强制措施应维持安全与自由的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2.1.3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
2.2 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企业成长的内涵及阶段划分 |
2.2.3 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
2.2.4 企业的网络化成长 |
2.3 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资源基础理论 |
2.3.2 企业资源的内涵 |
2.3.3 资源配置的内涵和模式 |
2.3.4 资源配置的效率 |
2.4 资源配置视角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探索性案例 |
3.1 案例研究简介 |
3.2 案例研究方法 |
3.2.1 案例背景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
3.3 “京东方”案例分析 |
3.3.1 “京东方”公司概况 |
3.3.2 “京东方”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3.3 “京东方”案例小结 |
3.4 “东汽”案例分析 |
3.4.1 “东汽”公司概况 |
3.4.2 “东汽”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4.3 “东汽”案例小结 |
3.5 案例间分析 |
3.6 初始研究命题的提出 |
3.6.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2 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3.6.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4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1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2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 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 |
4.2.1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2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3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4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3 企业成长的调节作用 |
4.4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设计过程 |
5.2.3 问卷防偏措施 |
5.3 研究变量度量 |
5.3.1 自变量:协同创新网络 |
5.3.2 中介变量:资源配置 |
5.3.3 调节变量:企业生命周期 |
5.3.4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
5.3.5 控制变量 |
5.4 问卷的预调研 |
5.4.1 预调研分析方法 |
5.4.2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5.5 问卷定稿 |
5.6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6.1 样本数据收集 |
5.6.2 样本特征 |
5.7 分析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变量的效度检验 |
6.1.1 协同创新网络 |
6.1.2 资源配置 |
6.1.3 企业创新绩效 |
6.2 变量的信度检验 |
6.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机理的验证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5.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6.5.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6.5.4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讨论 |
6.5.5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法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战略阐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因 |
(一) 融入全球治理进程, 维护本国国家利益 |
(二) 承担全球治理责任, 强化大国地位与认同 |
(三) 深化区域一体化, 应对国际体系变革风险 |
二、法国全球治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
(一) 以安全治理为基础提升全球治理能力 |
(二) 以气候治理为重点履行世界大国责任 |
(三) 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
(四) 以援助非洲为优先推行全球发展治理 |
三、法国全球治理战略的特征 |
(一) 以普世主义为中心的治理价值观 |
(二) 以重振大国地位为目标的战略追求 |
(三) 单边与多边主义并行的治理方式 |
(5)我国核电发展的伦理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电发展现状 |
1.1.1 世界核电发展的五个阶段 |
1.1.2 我国核电发展的四个阶段 |
1.2 核伦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章 核电发展的辩证审视 |
2.1 核电的优势与风险并存 |
2.1.1 核电的突出优势 |
2.1.2 核电的生态风险 |
2.1.3 核电的普遍争议 |
2.2 发展的公平与正义冲突 |
2.2.1 产业布局的现状分析 |
2.2.2 核电选址的基本原则 |
2.3 公众的认知与参与缺失 |
2.3.1 公众认知水平的现状 |
2.3.2 公众参与程度的现状 |
2.3.3 公众反核情绪及其影响 |
第3章 核电发展的伦理原则 |
3.1 安全第一原则 |
3.1.1 生产安全 |
3.1.2 生态安全 |
3.1.3 安全应急 |
3.2 理性发展原则 |
3.2.1 发展理性 |
3.2.2 科技理性 |
3.2.3 经济理性 |
3.3 公平正义原则 |
3.3.1 善的优先 |
3.3.2 牺牲补偿 |
3.3.3 权利开放 |
第4章 核电发展的伦理探索 |
4.1 以“幸福”为旨,匡正核价值观 |
4.1.1 价值批判 |
4.1.2 价值引导 |
4.2 以“理性”为纲,落实核安全观 |
4.2.1 辩证思维 |
4.2.2 民本思维 |
4.2.3 世界思维 |
4.3 以“人民”为本,强化核群众观 |
4.3.1 普及核情核理 |
4.3.2 汇聚民意民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评述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理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引领 |
一、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文明意蕴 |
二、马克思、恩格斯和谐观中的生态文明意识 |
三、马克思、恩格斯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念 |
第二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发 |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予生态文明启示 |
第三节 生态政治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影响 |
一、生态政治的基本理论 |
二、生态政治理论的启迪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演进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历史积淀 |
一、儒家的生态智慧 |
二、道家的生态智慧 |
三、佛教的生态智慧 |
第二节 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协调 |
一、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定胜天”的生态理念 |
二、人与自然的和解——生态保护意识的萌发 |
三、人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勃兴 |
第三节 从人与自然和谐到美丽中国建设 |
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
二、基于马恩经典理论的科学发展观 |
三、蕴含生态文明意识的科学发展观 |
第四节 从美丽中国建设到中国梦的实现 |
一、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实施方略 |
二、实现中国梦的生态文明环境 |
三、中国梦引领生态文明新时代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
第一节 从唯GDP到绿色GDP转变 |
一、绿色GDP的概念与内涵 |
二、绿色GDP的困境与突破 |
三、绿色GDP的保障与实现 |
第二节 发展模式转变与“两型”社会构建 |
一、“两型”社会的基本内涵及探索和实践 |
二、“两型”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环境政策、环境法律体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一、我国环境政策历史演进 |
二、对我国环境政策的评述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
第一节 消费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 |
一、生产-消费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
二、消费主义、消费异化影响环境 |
第二节 生态足迹理论视域下的消费 |
一、生态足迹理论缘起与内涵 |
二、中国生态足迹报告的警示 |
三、抑制我国生态足迹的扩张 |
第三节 大力促进可持续消费 |
一、对可持续消费的基本描述 |
二、可持续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
三、可持续消费的措施与设想 |
结束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
2.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2.2 企业文化的内容 |
2.3 企业文化的功能 |
2.4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
2.5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取向 |
3 公司概况及企业文化现状 |
3.1 公司成立背景 |
3.2 公司概况 |
3.3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
4 “三和”文化的功能、内涵和本质 |
4.1 “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本质 |
4.2 “三和”文化的提出与特征 |
4.3 “三和”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
4.3.1 “以核为先”内涵功能分析 |
4.3.2 “以合为贵”内涵功能分析 |
4.3.3 “以和为本”内涵功能分析 |
4.4 “三和”文化的本质 |
5 “三和”文化的引入与实践 |
5.1 塑造核心理念(MI) |
5.1.1 树立核心价值观 |
5.1.2 提炼企业精神 |
5.1.3 确立企业品格 |
5.2 构建行为识别系统(BI) |
5.2.1 建立“五化”管理理念 |
5.2.2 倡导“八字”工作理念 |
5.2.3 “三个忠诚”职业操守 |
5.2.4 行为文化的制度化 |
5.3 创建视觉识别系统(Ⅵ) |
5.3.1 LOGO设计 |
5.3.2 Ⅵ基础系统的设计 |
5.3.3 Ⅵ应用系统的设计 |
5.4 建立文化载体 |
5.4.1 创办《和》杂志 |
5.4.2 成立公司歌咏队 |
5.4.3 运用大型晚会等活动形式 |
5.5 形成企业美学 |
5.5.1 天人合一的和合之美 |
5.5.2 心游万仞的人性之美 |
5.5.3 阳春白雪的儒雅之美 |
5.5.4 厚重雄浑的企业之美 |
5.5.5 与时俱进的时尚之美 |
5.6 企业文化战略实施 |
5.7 企业文化初步成效 |
6 企业文化实践的启示与思考 |
6.1 企业的文化观点 |
6.2 企业文化的唯一性认识 |
6.3 初创时期企业文化的重点和难点 |
6.3.1 初创时期企业文化的重点 |
6.3.2 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 |
7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世界核电的发展形势 |
1.1.2 我国核电发展总体形势 |
1.2 安全文化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 |
2.1 企业文化 |
2.1.1 企业文化的概念 |
2.1.2 企业文化的内涵 |
2.1.3 企业文化的作用 |
2.2 安全文化 |
2.2.1 安全文化的概念 |
2.2.2 安全文化的四个层次 |
2.2.3 安全文化的发展 |
2.3 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
2.3.1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
2.3.2 安全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 |
3 核电企业安全文化的构成 |
3.1 核安全文化产生的背景 |
3.2 核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求及解释 |
3.2.1 对决策层的要求 |
3.2.2 对管理层的要求 |
3.2.3 对执行层的要求 |
3.3 人因失误管理 |
4 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的现状分析 |
4.1 红沿河核电简介 |
4.2 红沿河核电的企业文化 |
4.3 红沿河核电的安全文化 |
4.4 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现状调查 |
4.4.1 调查问卷设计与方法 |
4.4.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 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立的主要措施 |
5.1 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
5.2 安全物质文化建设 |
5.3 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
5.4 安全行为文化建设 |
5.5 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红沿河公司安全文化调查问卷 |
致谢 |
(9)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2 军工文化育人概论 |
2.1 军工文化的内涵 |
2.1.1 军工文化的概念界定 |
2.1.2 军工文化的基本内容 |
2.1.3 军工文化的本质 |
2.2 军工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
2.2.1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
2.2.2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文化来源 |
2.2.3 军工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2.3 军工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3.1 军工文化与军事文化 |
2.3.2 军工文化与校园文化 |
2.4 文化育人与军工文化育人 |
2.4.1 文化在军工文化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
2.4.2 文化育人与军工文化的关联度 |
3 军工文化育人的理论依据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思想来源 |
3.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军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论述举要 |
3.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提供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路径 |
3.1.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根本方法 |
3.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基石 |
3.2.1 毛泽东相关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借鉴 |
3.2.2 邓小平的文化育人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军工文化育人确立了科学的价值导向 |
3.2.4 科学发展观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丰富的人本底蕴 |
3.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军工文化育人的学理基础 |
3.3.1 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规律确立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原则 |
3.3.2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军工文化育人的基本思路 |
3.4 “文化与主体相互构建”的理论为军工文化育人提供了借鉴 |
4 军工文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 |
4.1 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 |
4.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
4.1.2 军工文化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
4.1.3 军工文化必须围绕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工作 |
4.2 以服务国防现代化为目标定位 |
4.2.1 国防现代化的内涵 |
4.2.2 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是军工文化育人的重要目标 |
5 军工文化育人的一般功能 |
5.1 导向功能 |
5.1.1 传导主导意识形态 |
5.1.2 筑牢政治信仰 |
5.1.3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5.2 激励功能 |
5.3 凝聚功能 |
5.4 熏陶功能 |
5.5 约束规范功能 |
5.6 文化传播与创新功能 |
6 军工文化育人的特殊功能 |
6.1 理想信念的导向功能 |
6.1.1 军工文化促进大学生形成理性的政治价值观 |
6.1.2 军工文化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
6.2 道德教化的塑造功能 |
6.2.1 道德教化塑造功能释义 |
6.2.2 加强道德教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
6.3 创新素质的锻造功能 |
6.3.1 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
6.3.2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 |
7 军工文化为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提供有力载体 |
7.1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7.1.1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述 |
7.1.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 |
7.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类型 |
7.2.1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分类 |
7.2.2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具体类型 |
7.2.3 军工文化育人载体的选择与运用 |
8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机制 |
8.1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机制的要素分析 |
8.1.1 保障对象 |
8.1.2 保障过程 |
8.2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发挥的保障体系 |
8.2.1 思想保障 |
8.2.2 物质保障 |
8.2.3 组织保障 |
8.2.4 制度保障 |
8.2.5 人才保障 |
8.3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原则与步骤 |
8.3.1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原则 |
8.3.2 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育人功能中发挥作用的步骤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研究范围 |
第三节、相关文献评析 |
第四节、研究方法及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全球化治理理论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一节、全球化之概述 |
第二节、全球治理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二节、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三节、全球环境治理的各种组织及其对中国减排义务的影响 |
第四节、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第五节、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温室气体减排国际义务的规范分析 |
第一节、《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二节、中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现立场的国际法分析 |
第三节、《京都议定书》项下的减排国际义务 |
第四节、《京都议定书》项下中国承担的减排义务及展望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发展 |
第一节、中国关于减排国际义务的国际法理论和现实根据分析 |
第二节、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障碍与基本立场 |
第三节、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发展趋势:从巴里岛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 |
第四节、欧盟地区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五节、美国关于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第六节、小岛国联盟对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的立场及其国际法分析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履行《京都议定书》减排义务的制度建构、成就与展望 |
第一节、理论与实践之政策工具 |
第二节、环境税收制度 |
第三节、碳排放交易制度 |
第四节、清洁发展机制 |
第五节、可再生能源制度及其它代表性制度 |
注释 |
结论 |
第一节、潮流与变迁 |
第二节、理论反思与研究发现 |
第三节、前瞻评估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会议历程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索引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四、以发展民族核电为己任(论文参考文献)
- [1]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2]国际人权法视域下反恐刑事强制措施研究[D]. 陈彦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D]. 吴钊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法国的全球治理理念与战略阐析[J]. 吴志成,温豪. 教学与研究, 2019(07)
- [5]我国核电发展的伦理反思[D]. 任灿. 南华大学, 2016(03)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D]. 潘文岚.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7]初创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为例[D]. 夏中书.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8]红沿河核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 张帆.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9]论军工文化在军工类高校的育人功能[D]. 代艳丽. 中南大学, 2013(03)
- [10]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减排国际义务研究[D]. 王启东. 暨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