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粉煤灰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一、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韩凤兰,戴闻斌,李玲玉,董赛阳,朱敏涛[1](2021)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粉煤灰进场快速检测和性能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选取4家粉煤灰供应商的16批次粉煤灰进行了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的测试和分析,随后分别以粉煤灰的化学成分数据、物理性能数据以及物理化学综合数据训练BP神经网络模型,对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对粉煤灰28 d活性指数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偏差不超过4.0%,为粉煤灰进场快速初步检验提供了新思路。

宋中南[2](2020)在《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遵循“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概括总结当代建筑三个基本特征,深刻分析绿色建筑发展中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与建筑功能和居住环境宜居性密切相关的新型建材与应用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发;提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绿色建筑宜居性提升解决方案,并在中国建筑技术中心林河三期重要工程中进行了综合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环境效益,达成了既定的技术创新目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深入研究了轻质微孔混凝土制备及其墙材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了装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微孔混凝土复合外墙大板。其中对微孔混凝土水化硬化过程中托贝莫来石形成条件的阐明属业内首次,多功能复合外墙大板工业化生产及其成功应用为业内首例,为绿色建筑的宜居性围护结构提供了范例。(2)试验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植生混凝土的制备与铺装技术以及试验方法,研发了适合各类工程条件下的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实施的透水性铺装达到高透水率、高强和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在环境降噪,热岛效应消减,水资源保护和提升环境的宜居性方面效果显着。(3)针对绿色建筑对高效节能屋面的要求,论文深入研究了白色太阳热反射隔热降温涂料和玻璃基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与性能,将反射降温、辐射制冷、相变吸热和真空隔热四种机理集成为一体,并揭示透明隔热涂料在近红外范围内高吸收和在远红外区域低发射的隔热机理。开发成功了生态环保型高效降温隔热涂料,对降低室内冬季取暖和夏季制冷的能耗有显着效果。(4)论文不仅对光触媒涂料的空气净化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探索了C掺杂锐钛型TiO2提高了TiO2触媒剂的光催化活性的新途径,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该涂料对甲醛的去除率可达95%,对NO的去除率可达93%,对细菌的杀灭率可达98%,可显着改善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5)通过系统研发和各项成果集成,形成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屋面和墙面热工、空气净化和生态铺装技术为一体的宜居性提升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多项重点工程,表明论文的研究成果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丁平祥[3](2019)在《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文中提出目前,建筑物逐渐朝向超高层、多造型、大跨度、轻质化方向发展,这些特殊建筑物对混凝土材料各方面性能提出较高要求。UH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材料,其具有较高强度、韧性和耐久性等优异性能,在某些方面能够满足建材业对混凝土材料性能需求。同等强度下,UHPC相较于普通混凝土容重有所降低,但是目前使用UHPC容重基本上在2300 kg/m3以上,使用在一些对自重要求较为严格的特殊建筑物中容重较大。常用来降低混凝土容重的方法是,将轻集料等体积取代混凝土内较重骨料,以两者之间密度差来降低混凝土容重。本文结合轻集料混凝土和UHPC混凝土设计理念,制备出轻质UHPC,围绕轻集料引入对轻质UHPC工作性能、强度变化趋势,结合微观测试数据,系统分析轻集料对轻质UHPC各方面性能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结合轻集料混凝土配合比和UHPC配合比设计,得出轻质UHPC配合比,通过破碎高强页岩陶粒部分取代石英砂降低混凝土容重。本文共设计了11组试验,轻集料取代率为0~50%。通过分析掺量、粒径和掺入方式对新拌浆体扩展度、试块强度以及容重影响规律,得出最佳掺加比例为轻集料取代石英砂30%,轻集料粒径为40~60目,加入方式为加入料浆内,制备出扩展度为634 mm,强度为101.6 MP,容重为2175 kg/m3轻质UHPC。避免轻集料加入对UHPC工作性能下降幅度过大,在配合比设计中加入粉煤灰微珠。为系统分析粉煤灰微珠与硅灰之间不同掺量对浆体扩展度、试块强度影响,选择轻集料取代率为0%组分进行试验,共设计8组试验来观察粉煤灰微珠对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结果发现,粉煤灰微珠与硅灰在一定比例下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粘度,提高强度。通过硫酸镁溶液进行快速侵蚀试验,25d轻质UHPC质量损失率较低,为1.64%,具有较好的抗侵蚀能力;采用NEL法进行氯离子渗透试验,轻质UHPC氯离子渗透等级为Ⅳ级,处于低等级氯离子渗透性,具有较好抵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借助SEM、XRD微观测试手段,分析轻集料加入对混凝土内部影响,结果表明,轻集料在UHPC内形成的“壳层”效应,在混凝土内能够增加内部水化产物量、减小界面过渡区宽度、减缓UHPC随轻集料掺量增加强度降低幅度。

王奕仁[4](2019)在《锂渣的火山灰活性评价及其复合胶凝材料微结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锂盐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使得我国锂盐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工业副产品锂渣,其堆存量逐年增加。与矿渣和粉煤灰相比,锂渣的利用率较低,主要用于建材行业的掺合料和辅助性胶凝材料,少量用于制备新材料,实际利用率仅为1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关于锂渣的矿相组成、活性组分含量及其反应活性评价等基础研究成果较少且尚不明确,其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对水泥的水化历程影响、微结构变化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等缺乏系统性的规律研究。同时,突破传统激发方法,探寻新型高效的锂渣活化技术,也是扩大锂渣在水泥行业的消纳范围和提升消纳能力的关键研究内容。本课题基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低活性锂渣的预处理与高效活化技术研究”为研究背景,选取三种代表性产地的锂渣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其形貌特征及物相组成与含量,尤其是活性组分含量;量化表征了锂渣在复合胶凝体系的反应程度,系统研究了锂渣的火山灰活性及其反应动力学,探究了锂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显微形貌和产物结构组成,确立了孔结构特征与材料微结构及宏观性能的变化关系,最后针对大掺量锂渣复合胶凝材料的低水化活性,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活化剂来提升其水化活性并初步探明其活化机理。锂渣中主要矿物相为深灰色不规则状或圆饼状晶态铝硅酸盐Al2Si4O10(OH)2,灰白色的不规则状碱金属/碱土金属复合相CaCO3、KAlSi3O8和CaAl2Si2O8,黑灰色无定形态的Al2O3·4SiO2以及灰色棒状的石膏相CaSO4·2H2O,还含有少量的SiO2、NaAlSi3O8和亮白色圆粒状含铁相。采用背散射图像定量法得到锂渣中无定形相的含量在39.7842.65%,碱/碱土金属复合相在6.469.83%,晶态铝硅相在34.4144.74%,石膏相在3.967.10%,其他相在2.638.88%。如果能够改进锂渣的生产过程,使得结晶相转变为更多的非晶相,这将有助于提高锂渣的活性。锂渣反应程度的测定方法中,盐酸法适用于测定锂渣的反应程度,且具有普适性。锂渣早期火山灰活性较低,7 d后逐渐表现出火山灰活性,28 d后水化活性增长缓慢。其反应率7 d在6.3011.58%之间,28 d在14.0819.45%之间,90 d在16.2221.46%之间。锂渣的火山灰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速率常数k的大小(0.00140.0028)反映了火山灰活性的高低。锂渣在7 d前的反应率较小,水化产物中凝胶含量较低,颗粒结构松散,对体系强度贡献较低,7 d后逐渐表现出的火山灰活性开始对体系的强度贡献快速增长,后期水化产物结构变得致密,但仍有锂渣颗粒未发生反应。锂渣水化活性越大,生成凝胶含量越多,对体系强度的贡献越大。综合评定,锂渣的火山灰活性低于矿渣而高于粉煤灰。在不同C/LS值的锂渣体系中,C/LS值为0.25时,锂渣化学反应量较高,活性已被CaO充分激发,生成的C–(A)–S–H凝胶含量最多;随着C/LS值持续增大,锂渣反应量下降,过量的CaO会阻碍锂渣中活性组分的表面接触反应和与Ca2+扩散渗透反应,同时会以Ca(OH)2晶体的形式夹杂在水化体中间,在长期养护过程中Ca(OH)2逐渐溶解,形成大孔道,使硬化浆体的强度下降。在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中,早期少量锂渣能够促进水泥水化,加速C–S–H凝胶的生长。锂渣掺量≥40%试样中锂渣反应程度较低,水化产物未能较好地填充浆体中的孔隙。水化后期各试样结构均变得密实,水化产物较好的填充于孔隙;但相对于锂渣掺量≤20%的试样,锂渣掺量≥40%的试样随其掺量增多结构致密性明显下降,且反应程度变低。锂渣掺入改变了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的类型,由富钙的C–S–H变成富铝的C–A–S–H,种类组成从单一变得复杂,形貌由纤维状变成球簇状。少量的锂渣只改变了C–S–H相的化学组成。大掺量的锂渣改变了水化产物类型以C–(A)–S–H相为主,且存在高Ca和低Ca两种C–A–S–H相。锂渣掺入降低了C–A–S–H凝胶的Ca/(Si+Al)值,且随锂渣掺量增大,Ca/(Si+Al)值出现各自的区域分布且逐渐减小;C–A–S–H凝胶的Al/Si值约在0.42,表明C–A–S–H凝胶中的Al不会随着锂渣掺量增多而持续增大。锂渣复合胶凝材料的临界孔径随养护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锂渣掺量20%的试样孔隙率均低于纯水泥试样,锂渣掺量≤20%能够减小复合硬化浆体中凝胶孔尺寸,降低孔隙率;锂渣掺量≥40%增加了复合硬化浆体中的少害孔(间隙孔),孔隙率先减小后增大,这是体系中形成的钙矾石通过“晶体生长”和“孔隙形成”机理产生膨胀作用造成的。对于孔隙分布含量研究,早期锂渣掺入增加了浆体中>100 nm的大孔数量,但少量锂渣能够促进水泥水化,生成部分水化凝胶填充孔隙;大掺量锂渣会使其硬化浆体的孔结构粗化,大毛细孔增多。中期各试样的大孔含量减少,凝胶孔含量增加,即>100 nm的大毛细孔明显减少,<10 nm的凝胶孔明显增加,4.550 nm的间隙孔大幅增加。后期锂渣掺量≤20%时能够细化硬化浆体孔径,凝胶孔增多;锂渣掺量≥40%时增加了硬化浆体中4.550 nm间隙孔含量,总孔隙率增大;锂渣掺量60%的硬化浆体中临界孔径在少害孔范围,其他试样均在凝胶孔范围。锂渣对强度的贡献作用主要体现在早期锂渣颗粒的物理“填充效应”和后期锂渣的化学“火山灰效应”改变了浆体的微结构。运用分形理论结合压汞法得到锂渣复合硬化浆体孔结构的孔表面分形维数在2.822.94之间,相关系数在0.99,孔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孔表面积不规则,孔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孔表面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相关性极差,与平均孔径和中值孔径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与孔表面积存在一定关系,即表面分形维数随平均孔径和中值孔径的减小而增大,孔比表面积随分形维数增加而增加;与<20 nm和>100 nm的孔径分布呈现出良好的正和负两种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增加,<20 nm的无害孔比例明显增加,而>100 nm的有害孔比例显着减少。锂渣和水泥颗粒对聚合铝均表现出强烈的吸附趋势。聚合铝对液相离子的络合能力为SiO(OH)3->Al(OH)4->Ca2+>Fe3+>Mg2+。在碱性环境中,聚合铝与液相中的硅铝离子通过配合与吸附作用形成络合物,通过粘附卷扫作用沉淀金属阳离子,降低了液相离子浓度,活性矿物继续溶解,补充溶液中所消耗的SiO44-、AlO4-,提高了锂渣中玻璃体的溶出含量,从而提升锂渣的水化反应程度。聚合铝的掺加能够显着提高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早期抗压强度、化学结合水含量,对后期强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聚合铝加速了诱导前期锂渣与水泥中矿物相的溶解,加快了加速期水化产物成核以及生长的过程,增加了减速期水化产物的成核总量,促进了锂渣在水泥复合胶凝材料中二次水化放热。早期水化产物中出现大量的AFt、C4AHx及相对较多的Ca(OH)2,后期体系中Ca(OH)2的大量消耗,促进了锂渣在水泥复合体系中的火山灰反应,提升了锂渣的水化反应活性。

莫胜民[5](2018)在《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关键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透水混凝土是指由粗骨料与水泥基胶结料经拌和形成的具有连续孔隙结构的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因其孔隙率较高的特点因而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若将城市建设所使用的传统硬化路面换成透水混凝土路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雨后大量的路面积水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用粉煤灰、硅灰替代透水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不仅可以促进工业废料循环再利用,还可以改善透水混凝土的部分性能,这对推动我国透水混凝土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且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相契合。本文以普通透水混凝土为基准,通过使用粉煤灰、硅灰等量替代水泥制备透水混凝土,研究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硅灰对透水混凝土的轴压力学性能、拉弯力学性能以及透水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总结如下:(1)单掺粉煤灰的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粉煤灰掺量为525%范围内时高于基准透水混凝土,且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增加逐渐降低;所有单掺粉煤灰的透水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均低于基准透水混凝土,且抗折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单掺硅灰可以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却不能提高其抗折强度,硅灰掺量在30%范围内时,25%的硅灰掺量为其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的最佳掺量;(2)单掺粉煤灰的透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单掺硅灰的透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均大于基准透水混凝土,但硅灰的掺入对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SEM电镜扫描,发现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火山灰效应,对应胶结区内的凝胶更加密集;硅灰对透水混凝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微集料填充效应,对应胶结区内的凝胶更加密实;(4)单掺粉煤灰的透水混凝土,25%的粉煤灰掺量为其孔隙率(连通孔隙率和全孔隙率)以及透水系数的最佳掺量;单掺硅灰的透水混凝土的连通孔隙率与透水系数随硅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粉煤灰、硅灰的掺入减少了透水混凝土的离析与泌水。

张琛琪[6](2018)在《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我国正在全面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传统现场拌制砂浆已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业的发展要求,推动高质量机制砂干混砂浆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大量废弃物的排放问题,还能减少由于河砂过度开采带来的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符合我国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新目标。因此,本文选择了湖南省永州市生产的石炭系灰岩机制砂,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的最佳粒径级配,在此级配下配制出不同胶砂比和胶凝材料组成的机制砂干混砂浆,并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进行了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如下:1、试验研究了不同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将筛分后的机制砂按1.180.6、0.60.15、0.150.075、≦0.075粒径分为六个粒组(J1J6),对不同粒组配制的干混砂浆分别进行了稠度、保水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粘结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当机制砂的四种粒径区间所占质量比依次为25%、50%、10%、15%时即J3组粒径级配下的干混砂浆综合性能最佳。2、试验研究胶砂比以及胶凝材料中粉煤灰取代率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胶砂比的减小,机制砂干混砂浆的拌和用水量先减小后增加,在胶砂比为1:4时,用水量最少,分层度和含气量和凝结时间不断增大,表观密度减小;胶砂比一定时,随着胶凝材料中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的增加,机制砂干混砂浆拌和用水先减少后增加,在取代率为10%时,拌和用水最少;分层度先减小后增加,含气量和表观密度减小,凝结时间增加。机制砂干混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长不断增大。胶砂比为1:3时,粉煤灰对干混砂浆强度有较大的贡献作用,胶砂比为1:4、1:5、1:6时,随着胶凝材料中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的增加,28d抗压强度总体呈降低趋势,后期由于粉煤灰火山效应强度涨幅明显。随着胶砂比的减小,机制砂干混砂浆抗冻性能降低,收缩率减小,胶砂比1:6时,抗冻性不满足要求;胶砂比一定时,随着粉煤灰取代水泥量的增加,抗冻性、收缩率降低,取代率10%时,抗冻性能最佳,取代率为20%时收缩率仅为空白试件的1/31/2。

冯传法[7](2018)在《水泥基材料疏水及表面超疏水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对水泥基材料的渗透是影响其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抗渗要求较高的工程。本文结合结构-功能一体化理念,针对水泥基材料的水渗透特点,分别对水泥基材料基体疏水和表面超疏水展开研究。本文克服了液态油酸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分散问题,将油酸(OA)负载于粉煤灰(FA)上,制备了具有疏水功能的油酸-粉煤灰(OA-FA),以OA-FA为功能集料制备了具有较好抗渗性的疏水水泥基材料(HCBM)。同时本文对砂纸采用翻模法制备了硅胶阴模(SGM),结合了氯氧镁水泥中针棒状518相穿插搭接的水化生长特性,在氯氧镁水泥表面构造了超疏水结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对于水泥基材料的基体防水抗渗,本文以油酸作为疏水功能改性剂,粉煤灰作为集料载体,将末端带有疏水烷基链的油酸复合到粉煤灰上得到了OA-FA,将OA-FA引入到水泥基材料中制备了具有良好防水抗渗性的HCBM。很好的解决了油酸在水泥基材料中难以分散的问题。FTIR图谱分析发现,OA-FA既包含了油酸的特征峰,又包含了粉煤灰的特征峰。引入OA-FA的HCBM表现出了优异的疏水功能,受OA-FA自身疏水性及由OA-FA构成的粗糙结构的双重作用,接触角从0增大到87°;气体渗透系数降低了87%;而且9d的毛细吸水测试结果表明在12%引入量时最低,相比较空白组,降低了63%,证明OA-FA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水泥基材料的疏水性。表面超疏水改性是提高水泥基材料防水性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了SGM的微纳米软限域功能,结合氯氧镁水泥中针棒状518相的水化生长机制,在氯氧镁水泥表面构筑了符合Cassie-Baxter模型的多尺度微纳米气固复合面结构,厚度在50100μm之间。最大接触角达到了154.6°,滚动滞后3°。通过Cassie-Baxter方程计算,SSHMOC的实际固-液界面所占界面比仅为f1=0.05,相比普通氯氧镁水泥降低了95%。SSHMOC的超疏水表面结构受氯氧镁水泥材料自身特性的影响,对于服役环境较为敏感,本文探索了影响其耐久性的因素。高湿度环境、浸水以及水冲刷都会破坏其多尺度微纳米气固复合面结构。随环境湿度从RH50%增加到RH100%,由于518相的水解导致其超疏水结构被破坏,接触角从150.1°降低到了81.5°;同时发现了Mg(OH)2的存在,也证明了518相在高湿度环境下发生了部分分解。随浸水时间增加到28d,接触角从150.1°降低到30°,28d时其超疏水结构基本消失。随水冲刷时间增加到10min,其接触角降低到122.4°。相对于耐水性差的氯氧镁水泥,SSHMOC的耐水性有所改善,但提升有限,对其超疏水结构进一步改性,延长其耐水时间是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王程[8](2017)在《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在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半刚性基层材料仍将作为一种主导性基层应用于我国高速公路和一般公路路面结构中。然而,在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控制和环境等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材料存在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垃圾产量惊人,由此引起的建筑垃圾堆积与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增加。针对上述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大量新建道路对基层材料要求较高以及水泥需求量较大的现状。依托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工程,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将废旧粘土砖磨细并与其它工业废渣复合配制成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并开展“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在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应用价值,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首先针对建筑垃圾的分类及技术特点,分析了建筑垃圾在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的适用性。研究了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对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影响机理,推荐了基于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泥稳定碎石主要力学性能满足道路工程对基层承载力的要求,同时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掺入可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收缩性能及抗冻性能。因此,用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替代部分水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中是技术可行的。依托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工程,对室内研究成果进行了试验路铺筑,结果表明,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泥稳定碎石具有施工技术可行性。对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泥稳定碎石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表明,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掺入可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由于建筑垃圾堆积而占用的土地和生产水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显着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研究成果对于提升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耐久性能,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废料,缓解由于建筑垃圾堆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具有积极的意义。

高润东,许清风,李向民,贡春成[9](2015)在《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试验研究了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包括单掺低品质硅灰、单掺低品质粉煤灰、双掺低品质硅灰和粉煤灰。宏观上测试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微观上用SEM观测了胶结层的微观结构、用EDS观测了胶结层的化学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替代部分水泥是可行的;单掺低品质硅灰效果最佳、掺量可在6%左右单掺低品质粉煤灰次之、掺量可在15%左右;单掺低品质硅灰透水混凝土和单掺低品质粉煤灰透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左右,孔隙率均不低于20%,透水系数均不低于20×10-2cm/s,可以满足一般轻交通路面的应用条件。

张鸣[10](2013)在《水泥基材料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与原理的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开裂损伤部位的智能化感知和即实时自修复是水泥混凝土微裂纹修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改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提高混凝土构筑物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混凝土材料科学、有机高分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相关理论与知识,创立了适用于水泥基材料的微胶囊自修复体系,分析了相关技术原理,提出了自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适用于水泥基材料裂缝修复的UF/E型微胶囊,它是以脲醛树脂为囊壁包裹以环氧树脂胶液组成的囊芯构成的直径为微米级的球形颗粒。通过正交试验,并基于微观分析和合成反应动力学,分析了表征UF/E微胶囊的粒径、囊壁厚度、表面形貌和包封率等技术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了微胶囊最优合成工艺路线与参数,将尿素和甲醛摩尔比为1.5:1.0的溶液在70℃下反应1h合成脲醛树脂预聚体,环氧树脂胶液芯材/脲醛树脂预聚体壁材的质量比为(1.0~1.2):1.0,酸化阶段适宜温度为50℃,囊壁形成的pH值为2-3,囊壁固化增强阶段的适宜温度为60℃。研发了一种可在水泥基材料中发生固化反应并具有良好胶粘性的环氧树脂基裂缝修复剂,它由E-51环氧树脂、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稀释剂、咪唑类固化剂(MC120D)等组分构成。基于Kissinger和Arrhenius方程,分析了E-51/BGE/MC120D修复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当BGE为E-51质量的17.5%、MC120D为E-51质量的20%时,修复剂的固化反应活化能最低,有利于在水泥基材料中常温固化;借助差热和红外技术探讨了固化反应机理,MC120D掺量为10~30%时,修复体系固化分两步进行,而其掺量超过30%时,固化反应一步完成;运用毛细动力和虹吸原理,分析了水泥基材料中微胶囊破裂、环氧树脂胶液流出并渗入到裂缝处与固化剂发生固化反应修复裂缝的界面性能要求。由此得到了环氧树脂基修复剂的最优组成。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试件由合成纤维、硅酸盐水泥、砂子、微胶囊和固化剂等组分构成。分析了含有微胶囊的水泥基材料的自修复机理,当水泥基材料开裂时,裂缝处的微胶囊破裂,环氧树脂胶液渗入裂缝内并与裂缝壁渗出的固化剂发生固化反应,形成具有强胶黏性的固化物,填塞缝隙,降低了孔隙率,阻断了连续孔缝,从而,修复了水泥基材料的强度和抗渗性,实现水泥基材料的自修复功能。建立了水泥基材料自修复性能评价方法,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压汞法(MIP)和氮吸附法(BET),以渗流结构参数、孔结构参数和吸附-脱附曲线特征等指标,评价水泥基材料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损伤程度,并得出外加荷载达40~50%σmax时,水泥基材料开始出现明显裂缝—损伤;以损伤水泥基材料的强度、氯离子渗透性作为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率的评价指标,探讨了掺有微胶囊的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顺序为:微胶囊掺量>微胶囊直径>损伤程度>修复龄期。得出获得最大修复率的条件组合是6.0%微胶囊掺量、微胶囊直径为230μm、预压力为60%σmax时的损伤程度、修复龄期7d。通过上述研究,创立了一种水泥基材料自修复的UF/E型微胶囊技术,并试验验证了该技术可使水泥基材料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分析了微胶囊修复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以实现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

二、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粉煤灰进场快速检测和性能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分析
2 粉煤灰的物理性能分析
    2.1 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SO3、f-Ca O
    2.2 强度活性指数
3 粉煤灰活性预测
    3.1 以粉煤灰的化学成分预测其活性
    3.2 以粉煤灰的物理性能预测其活性
    3.3 以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综合数据预测其活性
    3.4 3种预测方法对比分析
4 结语

(2)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宜居性与当代建筑发展的基本特征
        1.1.2 当代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基本发展特点
        1.1.3 绿色建材对建筑内外环境及宜居性的影响
    1.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2.1 研究目标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第2章 轻质微孔混凝土及其墙材制备技术研究
    2.1 引言
    2.2 CFC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2.2.1 胶凝材料
        2.2.2 骨料
        2.2.3 其他原材料
    2.3 CFC的配合比
    2.4 CFC水化硬化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4.1 CFC水化硬化的特点
        2.4.2 浇筑块体的不同部位与水化硬化
        2.4.3 矿物掺合料和细骨料的影响
        2.4.4 CFC的物理性能
        2.4.5 CFC的力学性能
    2.5 微孔混凝土的热工性能试验研究
        2.5.1 CFC导热系数与干密度
        2.5.2 CFC孔隙率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3 CFC抗压强度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5.4 CFC蓄热系数与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
    2.6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技术研究
        2.6.1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构造
        2.6.2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基本性能
        2.6.3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生产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2.7 微孔混凝土复合大板的应用示范
        2.7.1 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工程
        2.7.2 中建海峡(闽清)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
        2.7.3 武汉同心花苑幼儿园工程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建筑用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研究
    3.1 引言
    3.2 降温材料概述
        3.2.1 降温材料定义、分类、降温机理及测试方法
        3.2.2 降温材料热平衡方程
        3.2.3 降温材料的分类
        3.2.4 降温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方法
    3.3 白色降温涂料的研究
        3.3.1 原材料的选择
        3.3.2 配方及生产工艺
        3.3.3 性能测试
        3.3.4 结果与讨论
    3.4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的研发
        3.4.1 原材料及涂料制备工艺
        3.4.2 性能测试
        3.4.3 结果与讨论
    3.5 水性节能降温涂料的应用示范
        3.5.1 工信部综合办公业务楼屋顶涂料项目
        3.5.2 玻璃基材透明隔热涂料工程应用实例
        3.5.3 应用效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孔混凝土生态地坪及铺装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透水混凝土的制备及其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4.2.1 原材料的基本性能
        4.2.2 材料的配合比
        4.2.3 透水混凝土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4.3 透水混凝土试验和检测方法研究
        4.3.1 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试验方法
        4.3.2 测试设备
        4.3.3 测试方法
        4.3.4 强度试验
        4.3.5 透水性试验方法
    4.4 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4.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
        4.4.2 制备工艺
        4.4.3 物理力学基本性能
    4.5 透水混凝土地坪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1 透水混凝土路面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5.2 植生混凝土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研究
    5.1 引言
    5.2 超亲水自洁涂层的研发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5.2.2 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制备
        5.2.3 混凝土表面超亲水自清洁涂料的性能
        5.2.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产品性能检测
    5.3 光催化气体降解检测系统技术研究
    5.4 C掺杂TIO2的研制
        5.4.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4.2 制备工艺
        5.4.3 物相分析
        5.4.4 物质化学环境分析
        5.4.5 可见光响应测试
    5.5 负载型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5.1 TiO_2溶胶及粉体制备
        5.5.2 混晶TiO_2粉体的制备
        5.5.3 基于TiO_2溶胶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5.4 光催化性能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5.6 基于TIO2粉体的光触媒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6.1 TiO_2-磷灰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检测
        5.6.2 有机硅粘合剂-TiO_2分散液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5.7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制备及中试研究
        5.7.1 原材料及实验方法
        5.7.2 涂料制备工艺
        5.7.3 检测方法
        5.7.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性能
    5.8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的应用示范
        5.8.1 北京西四南大街会议中心
        5.8.2 北京橡树湾二期某住宅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能环保型材料在工程中的集成应用
    6.1 引言
    6.2 应用项目简介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建设目标及主要措施
        6.2.3 工程难点
    6.3 新材料及技术的集成应用
        6.3.1 微孔混凝土墙材的应用
        6.3.2 透水混凝土和植生混凝土铺装技术
        6.3.3 热反射和隔热涂料
        6.3.4 光触媒空气净化涂料
        6.3.5 立体绿化技术
        6.3.6 建筑遮阳技术
        6.3.7 光电技术
    6.4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概述及研究现状
        1.1.1 超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1.1.2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外发展及应用
        1.1.3 超高性能混凝土国内发展及应用
    1.2 轻集料在UHPC内使用可行性
        1.2.1 轻集料在混凝土内作用
        1.2.2 轻集料在UHPC内作用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试验方法
    2.1 材料性能
        2.1.1 粉煤灰微珠
        2.1.2 水泥
        2.1.3 减水剂
        2.1.4 硅灰
        2.1.5 石英砂
        2.1.6 钢纤维
        2.1.7 轻集料
        2.1.8 水
    2.2 配合比设计
    2.3 试验成型方法及测试方法
        2.3.1 成型工艺
        2.3.2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2.3.3 抗折强度测试方法
第3章 轻质UHPC配制及影响分析
    3.1 轻质UHPC配制分析
        3.1.1 轻质UHPC扩展度分析
        3.1.2 轻质UHPC强度分析
        3.1.3 轻质UHPC容重分析
    3.2 轻集料粒径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3.2.1 轻集料粒径对混凝土扩展度影响
        3.2.2 轻集料粒径对混凝土强度影响
    3.3 轻集料不同加入方式对性能影响
        3.3.1 轻集料不同加入方式对扩展度影响
        3.3.2 轻集料不同加入方式对抗压强度影响
    3.4 粉煤灰微珠对UHPC性能影响
        3.4.1 粉煤灰微珠对UHPC扩展度影响
        3.4.2 粉煤灰微珠对UHPC抗压强度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质UHP性能分析
    4.1 轻质UHPC耐久性能
        4.1.1 硫酸盐侵蚀试验分析
        4.1.2 氯离子渗透试验分析
    4.2 内部微观性能分析
        4.2.1 轻质UHPC内部SEM分析
        4.2.2 轻质UHPC内部XRD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锂渣的火山灰活性评价及其复合胶凝材料微结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锂渣的产出流程及特性
        1.2.1 锂渣的主要产生来源及产出工艺流程
        1.2.2 锂渣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组成
    1.3 锂渣的活性评价及其活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锂渣的矿物组成与活性组分
        1.3.2 锂渣的活性评价
        1.3.3 锂渣活性激发的研究进展
    1.4 锂渣对水泥基材料水化反应进程及微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1.4.1 锂渣对水泥基材料水化反应进程的影响
        1.4.2 锂渣对水泥基材料微结构的影响
    1.5 锂渣在其他建筑材料中的潜在应用研究
        1.5.1 锂渣在生态透水混凝土中的应用潜力
        1.5.2 锂渣在人工沸石合成中的应用潜力
    1.6 锂渣作为辅助性胶凝材料存在的问题
    1.7 课题提出与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3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料与方法
    2.1 试验原料与配合比
        2.1.1 基准水泥
        2.1.2 锂渣
        2.1.3 粉煤灰与矿渣
        2.1.4 化学试剂
        2.1.5 配合比
    2.2 试验方法
        2.2.1 背散射扫描电镜显微观察
        2.2.2 XRD测试
        2.2.3 选择性溶解法
        2.2.4 稀释碱溶液法
        2.2.5 水化热
        2.2.6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2.2.7 压汞测试
        2.2.8 ~(27)Al NMR分析法
        2.2.9 [SiO_4]~(4-)和[AlO_4]~-液相离子浓度的测定
        2.2.10 胶砂强度的测定
        2.2.11 化学结合水
        2.2.12 聚合铝吸附量的测定
3 锂渣的显微形貌及矿物相组成
    3.1 锂渣组成成分CaO-SiO_2-Al_2O_3 三元相图
    3.2 锂渣显微结构与形貌特征
    3.3 锂渣微区成分测定及统计分析
        3.3.1 深灰色铝硅相
        3.3.2 灰白色碱/碱土金属复合相
        3.3.3 黑灰色无定形铝硅相
        3.3.4 其他矿相
    3.4 锂渣物相的确定
    3.5 锂渣中主要物相的质量分数
    3.6 小结
4 锂渣反应程度的量化表征及其火山灰反应动力学
    4.1 选择性溶解方法的效果评价
        4.1.1 锂渣水化产物中不溶物的矿物组成分析
        4.1.2 锂渣水化产物中不溶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4.2 锂渣-Ca(OH)_2-H_2O体系中锂渣的反应程度
        4.2.1 盐酸法和EDTA/TEA法测定锂渣反应程度
        4.2.2 稀释碱溶液法测得锂渣反应程度
        4.2.3 三种反应程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4.3 锂渣的火山灰反应性及反应动力学
        4.3.1 锂渣的火山灰反应活性
        4.3.2 锂渣火山灰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4 锂渣反应程度对锂渣-Ca(OH)_2-H_2O体系强度的贡献
    4.5 锂渣-Ca(OH)_2-H_2O体系的放热特性及微观分析
        4.5.1 锂渣-Ca(OH)_2-H_2O体系的放热特性
        4.5.2 锂渣-Ca(OH)_2-H_2O体系的火山灰反应产物组成
        4.5.3 锂渣-Ca(OH)_2-H_2O体系火山灰反应产物微观形貌
    4.6 锂渣与其他硅铝质胶凝材料活性的比较
        4.6.1 锂渣与其他硅铝质胶凝材料的反应程度对比
        4.6.2 锂渣与其他硅铝质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对比
        4.6.3 锂渣与其他硅铝质胶凝材料的微观形貌对比
    4.7 不同C/LS值的锂渣-Ca(OH)_2-H_2O体系火山灰反应性
        4.7.1 不同C/LS值的锂渣火山灰反应活性
        4.7.2 不同C/LS值的锂渣火山灰反应动力学
    4.8 不同C/LS值对锂渣-Ca(OH)_2-H_2O体系强度的影响
    4.9 不同C/LS值的锂渣-Ca(OH)_2-H_2O体系的微观特性
        4.9.1 不同C/LS值的锂渣-Ca(OH)_2-H_2O体系反应产物组成
        4.9.2 不同C/LS值的锂渣-Ca(OH)_2-H_2O体系反应产物微观形貌
    4.10 小结
5 锂渣复合胶凝材料显微形貌及硬化浆体孔结构研究
    5.1 锂渣复合胶凝材料浆体显微形貌
    5.2 锂渣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组成的三元相图
        5.2.1 不同锂渣掺量下浆体水化产物组成的三元相图
        5.2.2 不同养护龄期的浆体水化产物组成的三元相图
        5.2.3 C-(A)-S-H凝胶的组成元素比例
    5.3 锂渣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的孔隙结构
        5.3.1 孔隙结构的表征
        5.3.2 孔隙率和孔隙尺寸
        5.3.3 孔隙分布
        5.3.4 孔隙表面的分形维数
        5.3.5 孔隙表面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及龄期的关系
        5.3.6 孔隙表面分形维数与其他孔结构参数的关系
    5.4 小结
6 聚合铝的络合机理及提升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研究
    6.1 胶凝颗粒对聚合铝的本征吸附特性
        6.1.1 聚合铝的特征吸收峰和吸附标准曲线
        6.1.2 胶凝颗粒材料对聚合铝吸附的影响
    6.2 聚合铝与不同离子表面络合能力及络合物分子结构分析
        6.2.1 聚合铝与不同金属离子表面络合值
        6.2.2 聚合铝络合物分子结构27Al NMR分析
    6.3 聚合铝对锂渣浆体液相离子浓度的影响
    6.4 聚合铝的络合-增溶机理
    6.5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硬化特性的影响
        6.5.1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胶砂强度的影响
        6.5.2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浆体化学结合水含量影响
        6.5.3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影响
        6.5.4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水化产物矿物组成的影响
        6.5.5 聚合铝对锂渣-水泥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背散射形貌的影响
    6.6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关键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透水混凝土的概念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透水混凝土
        1.3.2 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
        1.3.3 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原材料
    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2.2.1 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
        2.2.2 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
        2.2.3 硅灰&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试验配合比设计
    2.3 试件规格尺寸设计
    2.4 试件制作与养护
    2.5 试验概况
        2.5.1 轴压力学性能试验概况
        2.5.2 拉弯力学性能试验概况
        2.5.3 透水性能试验概况
    2.6 应变计的处理
第三章 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
    3.1 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3.1.1 圆柱体试件破坏形态
        3.1.2 轴心抗压强度
        3.1.3 应力-应变曲线
        3.1.4 弹性模量
        3.1.5 混凝土膨胀系数与泊松比
    3.2 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3.2.1 圆柱体试件破坏形态
        3.2.2 轴心抗压强度
        3.2.3 应力-应变曲线
        3.2.4 弹性模量
        3.2.5 混凝土膨胀系数与泊松比
    3.3 硅灰&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3.3.1 圆柱体试件破坏形态
        3.3.2 轴心抗压强度
        3.3.3 应力-应变曲线
        3.3.4 弹性模量
        3.3.5 混凝土膨胀系数与泊松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拉弯力学性能
    4.1 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拉弯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4.1.1 抗折强度
        4.1.2 荷载-挠度曲线、强度-应变曲线
        4.1.3 峰值挠度
    4.2 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拉弯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4.2.1 抗折强度
        4.2.2 荷载-挠度曲线、强度-应变曲线
        4.2.3 峰值挠度
    4.3 硅灰&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拉弯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4.3.1 抗折强度
        4.3.2 荷载-挠度曲线、强度-应变曲线
        4.3.3 峰值挠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
    5.1 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1.1 连通孔隙率
        5.1.2 全孔隙率
        5.1.3 透水系数
    5.2 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2.1 连通孔隙率
        5.2.2 全孔隙率
        5.2.3 透水系数
    5.3 硅灰&粉煤灰改性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5.3.1 连通孔隙率
        5.3.2 全孔隙率
        5.3.3 透水系数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全文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6)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对比
        1.2.1 传统砂浆的弊端与局限性
        1.2.2 干混砂浆的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机制砂的研究现状
        1.3.2 干混砂浆研究现状
    1.4 干混砂浆的生产工艺流程
    1.5 课题的意义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2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2.1 原材料的性能及相关指标
        2.1.1 母岩
        2.1.2 机制砂
        2.1.3 水泥
        2.1.4 粉煤灰
        2.1.5 纤维素醚
        2.1.6 水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机制砂细度模数、堆积密度测定
        2.3.2 干混砂浆的拌制
        2.3.3 砂浆稠度测试
        2.3.4 砂浆分层度试验
        2.3.5 砂浆流动度试验
        2.3.6 砂浆含气量和密度的测定
        2.3.7 砂浆凝结时间的测定
        2.3.8 砂浆保水性的测定
        2.3.9 砂浆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2.3.10 砂浆的抗折、抗压强度试验
        2.3.11 砂浆粘结性能试验
        2.3.12 砂浆干缩试验
第三章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
    3.1 试验方法
        3.1.1 原材料性能
        3.1.2 试验方案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稠度的影响
        3.2.2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保水性的影响
        3.2.3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3.2.4 机制砂粒径级配对干混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物理性能的影响
    4.1 粉煤灰微观形貌分析
    4.2 试验方案
    4.3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流动性的影响
    4.4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分层度的影响
    4.5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含气量的影响
    4.6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表观密度的影响
    4.7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力学强度的影响
        5.1.1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5.1.2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5.2 机制砂干混砂浆配合比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胶砂比及胶凝材料对机制砂干混砂浆耐久性的影响
    6.1 抗冻性
        6.1.1 冻融破坏的影响因素
        6.1.2 冻融破坏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6.2 收缩性
        6.2.1 砂浆收缩变形的影响因素
        6.2.2 砂浆收缩变形的试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经济性评价
    7.1 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7.2 干混砂浆市场分析
        7.2.1 产品分析
        7.2.2 未来全国建筑干混砂浆市场需求预测
        7.2.3 市场价格
    7.3 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优越性分析
        7.3.1 成本分析
        7.3.2 使用效率分析
        7.3.3 节能减排分析
    7.4 干混砂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4.1 存在的问题
        7.4.2 对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7)水泥基材料疏水及表面超疏水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水泥基材料防水抗渗研究现状
        1.2.1 水泥基材料基体防水抗渗处理
        1.2.2 水泥基材料表面防水处理
    1.3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现状
        1.3.1 超疏水的理论发展
        1.3.2 超疏水表面的发展应用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1.1 疏水水泥基材料制备原料
        2.1.2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制备原料
    2.2 OA-FA制备工艺
    2.3 硅胶阴模制备工艺
    2.4 疏水水泥基材料制备工艺
    2.5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制备工艺
    2.6 测试方法
        2.6.1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
        2.6.2 扫描电子显微图像分析
        2.6.3 综合热分析仪
        2.6.4 力学性能测试
        2.6.5 毛细吸水性能测试
        2.6.6 气体渗透系数
        2.6.7 接触角测试
第3章 疏水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3.1 前言
        3.1.1 粉煤灰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3.1.2 油酸的应用
    3.2 实验方案与过程
        3.2.1 OA-FA制备工艺
        3.2.2 疏水水泥基材料的制备工艺
        3.2.3 疏水水泥基材料测试预处理工艺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OA-FA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测试
        3.3.2 疏水水泥基材料的接触角测试分析
        3.3.3 疏水水泥基材料的毛细吸水和气体透过性测试分析
        3.3.4 OA-FA对疏水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的改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案与过程
        4.2.1 SGM制备工艺
        4.2.2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的制备工艺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的微观形貌
        4.3.2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的水接触角测试分析
        4.3.3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表面超疏水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超疏水氯氧镁水泥的服役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案与过程
        5.2.1 不同湿度下SSHMOC超疏水表面的服役实验
        5.2.2 SSHMOC超疏水表面的单面浸水实验
        5.2.3 SSHMOC超疏水表面的抗水冲刷实验
        5.2.4 SSHMOC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实验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湿度环境对SSHMOC超疏水表面的影响
        5.3.2 浸水对SSHMOC超疏水表面的影响
        5.3.3 水冲刷对SSHMOC超疏水表面的影响
        5.3.4 SSHMOC超疏水表面的自清洁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和专利
    参加科研项目

(8)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在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筑垃圾粉体材料在基层中应用研究现状
        1.2.2 建筑垃圾骨料在基层中应用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建筑垃圾材料在基层中应用现状总结与分析
    1.3 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掺建筑垃圾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分类及适用性
    2.1 建筑垃圾分类及特点
        2.1.1 分类及生产
        2.1.2 形貌及性能特点
    2.2 掺建筑垃圾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分类及性能要求
        2.2.1 一般半刚性基层材料分类
        2.2.2 掺建筑垃圾的半刚性基层分类
        2.2.3 各类半刚性基层材料性能要求
    2.3 掺建筑垃圾的水泥稳定碎石的特点及适用性
        2.3.1 建筑垃圾作为骨料的水稳碎石
        2.3.2 建筑垃圾作为其他材料的水稳碎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稳基层配合比优化设计
    3.1 原材料选择
        3.1.1 水泥、粉煤灰
        3.1.2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
        3.1.3 粗、细集料
    3.2 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稳基层配合比设计
        3.2.1 矿料级配设计
        3.2.2 胶凝材料剂量的确定
        3.2.3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初选
    3.3 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稳基层击实试验
        3.3.1 方案设计
        3.3.2 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3.3.3 击实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掺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的水稳基层力学性能研究
    4.1 抗压强度及抗弯拉强度试验
        4.1.1 不同龄期的抗压及抗弯拉强度测试结果
        4.1.2 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规律
    4.2 抗压回弹模量
    4.3 基于力学性能的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掺量确定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水稳基层收缩性能的影响研究
    5.1 水泥稳定类基层收缩机理
        5.1.1 干燥收缩机理
        5.1.2 温缩收缩机理
    5.2 半刚性基层收缩试验方法
        5.2.1 干缩试验
        5.2.2 温缩试验
    5.3 收缩试验结果与分析
        5.3.1 干缩试验结果
        5.3.2 温缩试验结果
    5.4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各类收缩的影响
        5.4.1 对干缩性能的影响
        5.4.2 对温缩性能的影响
        5.4.3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水稳基层收缩性的改善机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水稳基层抗冻性的影响
    6.1 水稳基层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
    6.2 水稳基层抗冻性试验方案
    6.3 水稳基层抗冻性评价指标及试验结果
        6.3.1 抗冻性评价指标
        6.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6.4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对抗冻融性能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在实体工程中的应用
    7.1 依托工程概况
    7.2 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施工关键技术
        7.2.1 原材料性能检测
        7.2.2 配合比设计
        7.2.3 施工过程控制技术
        7.2.4 施工质量检测
    7.3 社会、环保及经济效益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进一步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9)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原材料
    1.2 配合比设计
    1.3 试件成型
    1.4 测试内容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透水混凝土的强度
    2.2 透水混凝土的孔隙率和透水系数
    2.3 胶结层的微观结构与化学组成
3 结论

(10)水泥基材料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与原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混凝土结构的劣化分析
    1.2 混凝土裂纹常规修复方式及其不足
    1.3 混凝土自修复原理
    1.4 仿生自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水泥基体自修复特性
        1.4.2 形状记忆合金的损伤控制
        1.4.3 基于空芯光纤和空芯纤维的自修复方法
        1.4.4 基于胶囊方式的自修复
        1.4.5 微生物混凝土裂纹的自修复
    1.5 自修复材料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1.5.1 修复体的选择与相容性
        1.5.2 修复体系与基体性能的匹配
        1.5.3 修复体系与裂纹的匹配
        1.5.4 制备工艺的适用性
        1.5.5 检测方法与评价方法
    1.6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2 裂纹可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荷载损伤评价
    2.1 裂纹可控水泥基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1.1 组成设计
        2.1.2 原材料与试件制备
        2.1.3 微观结构分析
        2.1.4 力学性能
    2.2 损伤程度评价
        2.2.1 荷载损伤机理
        2.2.2 损伤程度表征参数
    2.3 本章小结
3 UF/E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3.1 微胶囊制备原理
        3.1.1 微胶囊性能特点
        3.1.2 微胶囊合成方法
    3.2 原材料
        3.2.1 囊芯材料
        3.2.2 囊壁材料
        3.2.3 表面活性剂
        3.2.4 固化剂
    3.3 UF/E微胶囊的制备
        3.3.1 制备设备
        3.3.2 囊壁形成反应机理
        3.3.3 制备过程
    3.4 微胶囊的表征与选取
        3.4.1 微胶囊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4.2 囊壁的表面形貌及其影响因素
        3.4.3 囊壁材料在囊芯表面的包封率
        3.4.4 粒径及其分布
        3.4.5 囊壁厚度
    3.5 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3.5.1 微胶囊热重分析
        3.5.2 微胶囊热处理后的形貌
    3.6 本章小结
4 修复体系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4.1 修复剂组成与固化反应
        4.1.1 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4.1.2 修复剂固化反应机理
    4.2 囊芯在裂纹中的渗透行为
        4.2.1 表面与界面性能测试方法
        4.2.2 表面张力分析
        4.2.3 接触角与润湿性分析
        4.2.4 毛细动力性能分析
    4.3 微胶囊在损伤水泥基体中的行为
    4.4 修复剂与基体的界面粘结
        4.4.1 试验方法
        4.4.2 粘结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4.4.3 断面状态
    4.5 本章小结
5 微胶囊对损伤水泥基体力学性能的修复
    5.1 试件制备与预损伤
    5.2 修复体系对水泥基体的性能影响机理
        5.2.1 性能影响分析
        5.2.2 微观机理分析
    5.3 自修复材料强度与孔结构的关系
    5.4 微胶囊对强度的修复率及其影响因素
        5.4.1 强度修复率的定义与表征
        5.4.2 正交试验分析
        5.4.3 各因素影响规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微胶囊对损伤水泥基体抗渗性的修复
    6.1 试验程序
        6.1.1 试件制备与预损伤
        6.1.2 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
    6.2 微胶囊对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的修复机理
        6.2.1 荷载损伤基体的渗透理论
        6.2.2 微胶囊修复损伤水泥基体的孔隙率变化
        6.2.3 微胶囊修复损伤水泥基体的渗流结构分析
    6.3 微胶囊对水泥基体抗渗性的修复率及其影响因素
        6.3.1 抗渗性修复率的定义与表征
        6.3.2 正交试验分析
        6.3.3 各因素的影响规律分析
    6.4 微胶囊对单裂纹的修复
        6.4.1 单裂纹试件的制备与测试
        6.4.2 微胶囊对单裂纹基体的修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微胶囊修复体系与机理
        7.1.2 UF/E微胶囊制备原理与技术
        7.1.3 修复剂的组成与物理化学性能
        7.1.4 微胶囊对损伤水泥基体力学性能的修复
        7.1.5 微胶囊对损伤水泥基体抗渗性的修复
    7.2 展望
        7.2.1 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7.2.2 工程化应用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四、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神经网络的粉煤灰进场快速检测和性能预测技术研究[J]. 韩凤兰,戴闻斌,李玲玉,董赛阳,朱敏涛. 建筑施工, 2021(09)
  • [2]基于绿色建筑宜居性的新型建材研发与工程应用研究[D]. 宋中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3]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D]. 丁平祥. 湖北大学, 2019(05)
  • [4]锂渣的火山灰活性评价及其复合胶凝材料微结构特性研究[D]. 王奕仁.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
  • [5]粉煤灰、硅灰改性透水混凝土关键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莫胜民. 广东工业大学, 2018(12)
  • [6]石炭系灰岩机制砂干混砂浆性能的试验研究[D]. 张琛琪.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7]水泥基材料疏水及表面超疏水改性研究[D]. 冯传法.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8]建筑垃圾复合粉体材料在公路半刚性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研究[D]. 王程. 长安大学, 2017(02)
  • [9]低品质活性矿物掺合料透水混凝土试验研究[J]. 高润东,许清风,李向民,贡春成. 混凝土, 2015(06)
  • [10]水泥基材料用微胶囊自修复技术与原理的研究[D]. 张鸣. 中南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粉煤灰理化性质及其应用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