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86例(论文文献综述)
于建荣[1](2021)在《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拟观察比较温针灸与常规针刺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以研究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肌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定。为临床应用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以及针灸中心门诊部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共76例作为入选病例。首先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逐一进行编号,然后再按照提前在SPSS23.0软件中产生的随机数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治疗方法选用温针灸,对照组治疗方法选用常规针刺。常规针刺方法为肩周局部腧穴采用提插泻法、远穴采用平补平泻法,温针灸操作方法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灸,两组均予以健康宣教及安全评价。每周连续治疗6天,休息1天,3周为1个疗程,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拟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关节活动度及肌力(Manual Muscle Testing,MMT)等方面的数值变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肩痛视觉模拟评分: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评分均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疼痛改善显着。2.肩关节活动范围评分: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评分均增加(P<0.05),并且治疗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肩周做上举、外展、内外旋等综合活动度方面改善显着。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评分均提高(P<0.05),并且治疗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穿上衣、梳头、系围裙等日常生活活动方面改善显着。4.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各自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比较,评分均增长(P<0.05),并且治疗组增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等方面的综合比较更为显着。5.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愈率为86.11%,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显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显愈率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总有效率相比,无差异(P>0.05)。说明在改善患者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治疗组显愈程度较对照组高。结论:1.温针灸与常规针刺均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有一定的疗效,都可止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2.温针灸组较常规针刺组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疗效更佳。
农国勇[2](2020)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变化的机理。客观、科学地探究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有效性及5-羟色胺含量变化对肩周炎的影响,为今后选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更有效的途径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针灸组30例,采用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西药组3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针灸组先予运动针法,即针刺主穴肩痛穴、颈痛穴、阳陵泉穴以及相应配穴合谷穴、列缺穴、后溪穴、外关穴,针刺的同时配合患侧肢体作前屈、外展、内旋等运动,30min后出针;出针后再予壮医经筋刺法,即运用拇指指尖或指腹作浅、中、深层次触诊,由轻而重,以摸、按、拿、循、触、弹拨、推按、揉捏等进行肩关节局部探查确定筋结点后,用毫针刺入筋结点,得气后迅速出针。每日治疗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西药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每次75mg,晚餐后服用,每日治疗1次,治疗5天后休息2天,以5次为1疗程,共2个疗程。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以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比较:针灸组VAS评分(1.60±2.04)、西药组VAS评分(5.00±2.86),针灸组Melle评分(1.90±2.17)、西药组Melle评分(5.03±2.26),针灸组血清5-羟色胺含量(0.28±0.01)、西药组血清5-羟色胺含量(0.52±0.06)。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含量均降低,针灸组降低更明显。由上可知,两种方法均对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有改善作用,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在改善肩周炎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血清5-羟色胺含量方面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相比,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组总有效率为96.67%,单纯西药组为66.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论: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能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治疗肩周炎患者疗效明显。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可有效抑制相关肽免疫反应活性的表达,抑制炎性反应从而阻碍5-羟色胺生成,最终降低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
陈铭慧,李万瑶[3](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提出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金鹰[4](2019)在《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门诊及住院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将6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肩部主观症状、肩关节功能和肩关节活动的变化。根据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评定标准以及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是否有差别。结果1.根据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2.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解剖比较,经统计分析均P>0.05,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3.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有显着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可见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临床观察指标说明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对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的症状及体征,有显着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2)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在改善粘连期肩周炎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方面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手法。
黄灏[5](2019)在《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鸡尾酒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文观察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鸡尾酒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病人来源为本院及附属院区骨四肢科病例中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粘连期肩周炎的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向患者说明用药及手术方案,征得病人签字同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患者。治疗组麻醉下手法松解后肩部注射鸡尾酒药液,对照组仅仅在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术,两组麻醉方式均选择臂丛麻醉。鸡尾酒药液为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曲安奈德50mg(1ml:40mg)、罗哌卡因10ml(10ml:100mg)及肾上腺素0.1ml(1mg:1ml)构成。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术后均予镇痛泵镇痛两天,两组术后均指导功能锻炼,分析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肩关节主观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并根据以上评分,判定治疗的综合疗效情况,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给予分析。结果:入选的40例患者均完成了整个治疗过程,无一例脱落,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位、病程等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术后1月、3月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月、3月的C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患者痛苦小、症状缓解快的优点。此次研究结果表明,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鸡尾酒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独使用手法松解术,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少,手术时间短,值得被临床推广。
周宇桐[6](2019)在《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肩宁六针治疗组)和对照组(毫针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记录治疗前后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表(Constant-Murley)评分,并进行总体疗效观察和评定。结果:最终观察组完成28例,对照组完成27例。1.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总体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常规针刺。结论:1.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毫针常规针刺。2.肩宁六针取穴少且均在手部,取穴精、操作方便、疗效佳,在临床治肩周炎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林文源[7](2018)在《平衡针配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平衡针与董氏奇穴具有特定疗效,属于奇穴之运用。本研究旨在透过平衡针配董氏奇穴的客观观察,来探讨此法运用在肩周炎的可行性与推广性。方法: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肩周炎患者60例,分组方法依随机原则进行,选取30例订为试验组,施以平衡针配董氏奇穴疗法;另选取30例订为对照组,施以传统针刺疗法。同时,以肩部的疼痛和功能活动做为指针,观察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本研究平衡针配董氏奇穴疗法结果,具九成三的综合疗效、百分百的首次治疗镇痛疗效,九成的改善功能疗效。显示在肩部疼痛的改善、肩部功能活动的改善、以及实时镇痛与改善肩部功能活动的效果上,平衡针配董氏奇穴疗法皆比传统针刺疗法优异。此外,在远期的整体疗效上,两种疗法均有良好的效果。结论:1、平衡针配董氏奇穴疗法,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二方面可以改善其活动功能·同时,对于肩周炎病人的肩部实时镇痛效果与远期疗效,都有相当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的疗法,其对患者的人身安全性高,操作稳定性亦强,而且经济便利。
史闳贵,李维,禹志韫,林慧梅,刘荣兵,张宝峰[8](2016)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43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与分析肩周炎采用综合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86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按照随机法原则将86例患者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43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43例患者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VAS评分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9%(P<0.05);研究组治疗后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肩周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丁道宝[9](2011)在《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肩周炎又称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或五十肩,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生在50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临床以肩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局部肌肉萎缩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是肩关节周围痛,有时放射到上臂,夜间疼痛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洗脸、背手、梳头和穿衣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目前,西医疗法主要为消炎止痛,虽然取效迅速,但副作用大,疗效难以持久,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非药物疗法(针灸、推拿)被广泛应用于对本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中医认为,肩周炎属“痹症”范畴,为风寒湿三气杂至,阻滞经脉,影响机体气血运行,筋脉肌骨失于濡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进而引发肩周的慢性反复性疼痛。针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无毒副作用,操作简易,疗效确凿的特点。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但目前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标准尚欠规范化,由于临床疗效标准的不统一给疗效评定带来很大困难;(2)设置对照多系自身对照,而不同疗法进行对照则较少见;(3)临床研究以简单疗效比较为主,观察不够系统规范,无法体现出不同疗法的优越性:(4)单一疗法较多,综合疗法较少。肩三针是肩髃、肩髎、肩前的合称。肩周炎的疼痛大多以经脉循行区域为特点。而肩三针的取穴是对肩周炎多经症状的高度概括治疗,加以三针齐刺,故临床取之效专而力宏。临床单独应用肩三针和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为进一步发挥传统中医综合疗法的优越性,对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应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通过对运用肩三针结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功能(肩外展、肩前屈、指椎间距、指耳间距)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综合判定肩三针结合推拿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以期对此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并为多种疗法配合使用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肩周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成3组:针刺组、推拿组、针推结合组,针刺组采用肩三针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针推结合组采用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变化程度、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变化程度进行检测,然后进行统计分析。(1)第一组(针刺组):采用肩三针疗法治疗。①取穴:肩髃、肩髎、肩前;②针具:天协牌28号2.0寸一次性使用的不锈钢针,苏州天协针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③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暴露患侧肩部,医者用75%的酒精棉球将局部进行常规消毒后。取穴采用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则,术者双手持28号2.0寸的不锈钢针毫针,与皮肤呈90度角快速刺入约1~1.5寸,得气后施行平补平泻法,留针约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2)第二组(推拿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①松筋活血:患者取坐位,肩部自然下垂放松,术者站立于患者患侧,用拇指指腹或掌根部在痛点上按揉。手法由轻到重,反复操作约5min;②疏通经络:体位承上,选取肩井、肩髃、肩髎、肩前、天宗等穴,每穴按掐1min左右。③动摇关节:体位承上,术者一手与病人患手相握,用力抖动,且边抖边作肩关节展收、屈伸等运动。另一手搭于患侧肩部,作肩部揉搓,动摇关节幅度由小到大,切忌暴力强摇关节。摇毕,双手卡住上肢、肩部,自上而下用搓法、揉法疏理筋肉;④弹筋拨络:患者取坐位,术者于肱二头肌长头键、短头肌、或冈上肌键等处,用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提拿弹拨,用力由轻渐重,起到解除粘连的作用。(3)第三组(针推结合组):采用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针刺取穴、操作及推拿操作分别同针刺组、推拿组。(4)以上各组均有运动康复配合,嘱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保暖、避风寒,治疗期间注意保护肩关节。以上治疗1次/天,十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疗程后进行评定各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变化程度、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变化程度。结果:1.针推结合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推拿组。(P<0.01),针刺组与推拿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差异(P>0.05)。2.治疗前,肩部疼痛程度两两秩和检验比较,P>0.05,差异无显着性意义;治疗后肩部疼痛程度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3.治疗前,肩周炎关节功能分级的两两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经治疗后,肩周炎关节功能分级的两两秩和检验比较,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前,肩周炎关节活动功能(肩外展、肩前屈、指椎间距、指耳间距)两两秩和检验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P>0.05);经治疗后,肩周炎关节活动范围的两两秩和检验比较,第三组与第一组、第二组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第一组与第二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针推结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为多种疗法配合使用治疗肩周炎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2.针推结合治疗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3.针刺组与推拿组治疗肩周炎不具有显着差异。
傅渊源[10](2011)在《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常见肩部劳损性疾病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规律、解剖学基础、体表骨性标志与压痛点以及穴位与压痛点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疗,特别是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2.研究肩胛冈、肩峰角、肩胛切迹的解剖学特征、解剖学分型、定位和其临床意义,以期为肩部疾病的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3.研究肩胛上神经的走行特点,为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及为肩背痛及肩胛上神经损伤性疼痛的临床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临床研究:对90例肩部劳损性疾病患者的肩部压痛点分布规律及其体表定位进行研究,作局部压痛点指压检查和解剖定位以及肩峰撞击试验,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量化评分。2.临床研究:对90例肩部劳损性疾病患者,分别按照以现代人体解剖学体表标志为基础的解剖学压痛点和以传统经络腧穴分布为基础的压痛穴位点进行描述,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3.基础研究: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冈以及肩峰角的形状、走形及定位方法等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4.基础研究:对200例成人干燥肩胛骨的肩胛切迹形状、走形及对以肩峰角为标志来确定肩胛切迹的定位方法进行解剖学分型研究。5.解剖学研究:在7具成人防腐及1具新鲜肩部尸体标本上,对肩胛上神经的走行、毗邻结构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细致观察,研究肩胛上神经的走行及分布规律。结果:1.肩部常见劳损性软组织压痛点主要分布于上斜方肌、冈下肌、肩峰下、喙突、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与肱骨小结节间、肱骨小结节以及肩胛骨外侧缘等处,且以上斜方肌、冈下肌、喙突、肱骨小结节和肩峰下等处的压痛最明显。肩峰下病变均有肩袖下撞击痛。2.肩部常见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及体表定位与穴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肩井、臑俞、肩髎、天宗和肩髃等穴位有与之相对应的局部解剖结构。肩部痛点的确定基本取决于肩部体表解剖的掌握及相应解剖学知识的理解。3.肩胛冈部位表浅,走形恒定。长度为(118.67士5.06)mm,基底长度为(82.04士5.58)mm,冈中隆凸宽度为(12.92士3.79)mm,冈中隆凸高度为(18.34士3.99)mm;肩峰角多为钝角,突起明显,位置恒定,主要分为三型,肩峰角(119.9士8.53)°,其中C型占68.00%,肩峰角(124.6士6.49)°;L型占22.50%,肩峰角(104.8士5.54)°;双角型占9.50%。4.肩胛骨的肩胛切迹可分为U型、大弧型、V型、O型及部分骨化型等5型为主,其中以U型居多(52.50%);肩胛切迹宽度为10.52士4.27mm,深度为6.12士2.24mm。肩胛切迹到肩胛冈的垂线交点到肩峰角的距离为43.13士4.82mm,从交点至肩胛切迹的深度为31.43士4.0lmm。5.肩胛上神经走行时与骨面相贴,其中向内侧发出2-3肌支进入冈上肌。主干继续向下走行绕过冈盂切迹进入冈下窝,向内侧发出3-4肌支进入冈下肌。结论:1.各种肩部软组织劳损性疾病压痛点的分布有其规律,且与一些穴位有一定的联系。以肩部体表骨性标志及相应的局部解剖学结构为基础的软组织压痛点定位法,具有定位准确、快速的优点。喙突、肩胛冈、肩峰角、结节间沟等肩部骨性标志对准确确定肩部软组织压痛点具有重要的定位作用;了解并掌握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分布规律及其解剖学基础,对于肩部劳损性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对肩部疼痛明显,但肩部检查无明确压痛点,特别是肩部外展活动受限的患者,一定要进行肩峰下撞击试验,以明确患者的疼痛是来自于肩峰下组织结构的病变,还是来自于肩部其它软组织结构的病变。肩峰下撞击痛可用于判断有无肩峰下病变。3.肩部的体表解剖学标志是确定以解剖学为基础压痛点的重要依据,解剖压痛点和压痛穴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肩井对应上斜方肌、天宗对应冈下肌、肩髃对应肩峰下、臑俞对应肩胛骨外缘等。临床应以肩部体表解剖学为基础,结合经络穴位理论来确定压痛点。4.肩胛冈上缘及肩峰角走形恒定,部位表浅,定位清析,而且简单易明,可作为肩部疾病的诊治定位标志;从肩峰角沿肩胛冈上缘水平向内约4 cm,再垂直向上约3 cm即为肩胛切迹,此为封闭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之最佳位置。然而,使用针刀治疗此综合征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清楚骨性标志、掌握施刀位置及操作手感,否则容易伤及其组织下之血管和神经。5.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经肩胛上切迹处受卡压引起的冈上肌、冈下肌麻痹,萎缩及肩周疼痛和运动受限的一系列症状,是肩部疼痛的原因之一。肩胛上神经在肩胛骨区的走行和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关系是造成肩胛上神经易发生卡压及受到损伤而产生肩背痛的解剖学基础。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8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8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中止标准 |
1.8 伦理学要求 |
2 研究方案 |
2.1 研究设计 |
2.1.1 样本量估算 |
2.1.2 随机分组 |
2.1.3 对照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对照组 |
2.2.2 治疗组 |
2.3 功能锻炼 |
2.4 健康宣教 |
2.5 不良情况记录与处理 |
2.6 观察指标 |
2.6.1 一般观察指标 |
2.6.2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
2.6.3 安全性指标 |
2.7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2.8 统计学处理方法 |
2.9 研究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性别、年龄、部位、病程)比较 |
3.2.1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
3.2.2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
3.2.3 两组患者患肩部位比较 |
3.2.4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3.3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比较 |
3.3.1 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 |
3.3.2 肩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分比较 |
3.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比较 |
3.3.4 Constant-Murley(CMS)评分比较 |
3.4 疗效判定标准 |
3.5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1.1 中医命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肩周炎的中医治疗 |
1.3.1 内治法 |
1.3.2 外治法 |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2.1 肩周炎的病名 |
2.2 主要病因 |
2.3 主要病理变化 |
2.3.1 盂肱关节及周围组织病变 |
2.3.2 肩周滑膜囊病变 |
2.3.3 肌腱与腱鞘的退行性病变 |
2.3.4 其它肩周组织的病变 |
2.4 肩周炎的西医治疗 |
2.4.1 西药口服疗法 |
2.4.2 物理疗法 |
2.4.3 痛点局部封闭及关节腔注射疗法 |
2.4.4 手法松解术 |
2.4.5 手术治疗 |
3 选穴依据 |
3.1 肩周经脉 |
3.2 选穴原则 |
3.2.1 近部选穴 |
3.2.2 远部选穴 |
3.2.3 对症选穴 |
3.2.4 辨证选穴 |
4 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理论依据 |
4.1 中医理论依据 |
4.1.1 “针”与“灸” |
4.1.2 温针灸中医理论 |
4.2 西医理论依据 |
4.2.1 镇痛机理 |
4.2.2 热刺激机理 |
5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
6.2 一般资料分析 |
6.3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
6.3.1 VAS评分结果分析 |
6.3.2 ROM评分结果分析 |
6.3.3 ADL评分结果分析 |
6.3.4 CMS评分结果分析 |
6.4 临床疗效评判分析 |
结语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1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情况 |
2 参与课题情况 |
3 获奖情况 |
(2)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针灸组 |
2.2 西药组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 |
3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4.3 两组治疗前后Melle评分比较 |
4.4 两组治疗前后5-羟色胺含量比较 |
4.5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
4.6 安全性观察结果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1.1 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肩周炎的治疗概况 |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2.1 概念 |
2.2 肩周炎的病因特点 |
2.3 西医对肩周炎的治疗现状 |
3 运动针法选择依据 |
3.1 运动针法的概念 |
3.2 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 |
3.3 选穴依据 |
4 壮医经筋刺法选择依据 |
4.1 壮医经筋刺法的概念 |
4.2 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 |
5 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 |
6 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作为对比的依据 |
7 选择5-羟色胺作为观察指标的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VAS评分、Melle评分结果分析 |
8.2 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下降结果分析 |
8.3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9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9.1 问题 |
9.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近十年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临床对象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1. 中医诊断标准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西医临床分期标准 |
(三) 病例纳入标准 |
(四) 病例排除标准 |
(五) 剔除标准 |
(六) 退出及脱落标准 |
(七) 脱落病例的处理 |
二、研究方法 |
(一) 样本量估算 |
(二) 试验设计 |
(三) 随机方法分组 |
(四) 治疗方案 |
(五) 疗效评价 |
(六) 统计学处理 |
三、临床资料统计分析 |
(一) 患者性别分布比较(人) |
(二) 患者年龄分布比较(岁) |
(三) 患者病程比较(月) |
四、治疗结果统计分析 |
(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比较 |
(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的比较 |
(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Neer功能评分总分的比较 |
(四) 两组疗效的比较 |
(五) 安全性分析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 粘连期肩周炎的发病机制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的研究 |
(二) 疗效分析 |
1. 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
2. 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
3. 运动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疗效 |
(三) 研究方法分析 |
(四) 治疗方法分析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六)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5)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鸡尾酒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一般资料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试验药物 |
1.3 诊断标准 |
1.3.1 中医诊断标准 |
1.3.2 西医诊断标准 |
1.3.3 临床肩关节周围炎分期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术前工作 |
2.3 麻醉方法 |
2.4 手术方法 |
2.5 术后处理 |
2.6 功能锻炼 |
2.7 不良事件处理 |
2.8 评分标准 |
2.9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的比较 |
3.2 两组CMS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ROM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对粘连期肩周炎的认识 |
4.1.1 祖国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的认识 |
4.1.2 现代医学对粘连期肩周炎的认识 |
4.2 粘连期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
4.2.1 功能锻炼 |
4.2.2 中药内治法 |
4.2.3 中药外用法 |
4.2.4 针灸疗法 |
4.2.5 推拿手法治疗 |
4.2.6 中医综合治疗 |
4.3 现代医学治疗粘连期肩周炎 |
4.3.1 药物治疗 |
4.3.2 物理治疗 |
4.3.3 手术治疗 |
4.3.4 中西医结合治疗 |
4.4 麻醉下手法松解术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机理 |
4.5 鸡尾酒疗法 |
4.5.1 鸡尾酒疗法的由来 |
4.5.2 鸡尾酒镇痛的理论基础 |
4.5.3 鸡尾酒疗法的药物组成 |
4.6 “鸡尾酒”在本研究中的疗效分析 |
4.7 存在的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词缩略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临床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一般资料及随机与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病例完成情况(见表3) |
2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见表4) |
3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见表5) |
4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见表6)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2 西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3 全息理论 |
4 选穴依据 |
4.1 全息理论 |
4.2 远端选穴 |
4.3 局部选穴 |
5 肩宁六针与毫针常规针治疗肩周炎的分析对比 |
6 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随机数字表 |
附录 B:临床观察表 |
附录 C: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 |
附录 D:综述 |
参考文献 |
(7)平衡针配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肩关节周围炎的西医学研究 |
2 肩关节周围炎的中医学研究 |
3 肩关节周围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4 小结 |
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结果 |
讨论 |
1 奇穴的临床应用 |
2 平衡针配董氏奇穴治疗肩周炎的机理探讨 |
3 结果分析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43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关于疾病机理的研究现状 |
(一) 肩关节发病的解剖基础 |
(二) 肩周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二、既往疗法总结 |
(一) 西医疗法 |
(二) 中医疗法 |
三、肩三针机理研究 |
(一) 肩三针与中医的对应关系 |
(二) 肩三针与西医的对应关系 |
(三) 肩三针的临床运用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临床分组 |
(二) 治疗方法 |
(三) 观察指标 |
三、统计分析 |
四、结果 |
(一) 一般情况比较 |
(二) 肩关节疼痛改善比较 |
(三) 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四) 肩关节活动功能内容比较 |
(五) 肩关节疗效比较 |
五、讨论 |
(一) 中医对于肩周炎及其经筋、经络的认识 |
(二) 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有效的机理分析 |
(三) 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 |
六、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肩部常见软组织压痛点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肩部软组织压痛点体表定位分布与穴位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肩胛冈和肩峰角的骨性观测及临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肩胛切迹的骨性观测及定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肩胛上神经的解剖学观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一 肩痛调查表 |
学习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证明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8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D]. 于建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运动针法联合壮医经筋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农国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4]运动疗法结合“4+1”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金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鸡尾酒注射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D]. 黄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基于全息理论针刺肩宁六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周宇桐.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平衡针配董氏奇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研究[D]. 林文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1)
- [8]中西医结合治疗肩周炎43例临床观察[J]. 史闳贵,李维,禹志韫,林慧梅,刘荣兵,张宝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09)
- [9]肩三针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丁道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10]肩部软组织压痛点的体表定位及其解剖学研究[D]. 傅渊源. 南方医科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