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线参数方程组的演变——几种常见超越曲线参数方程的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张雨[1](2021)在《海底隧道水力流态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提出
陈想[2](2021)在《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作为一种特殊的流体,贯穿于土木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在不同的工程阶段,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风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在勘察阶段,主要研究风向、风速对工程的影响;在设计阶段,则需要重点考虑风所形成的场的作用效果,也即重心是分析风场对毗邻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将重点介绍的内容。在施工阶段,针对不同类型的建(构)筑物,风的研究也不尽相同。如桥梁施工中,既要研究风的振动频率以避免桥梁产生阻尼共振,又要考虑风荷载对桥梁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而在隧道工程中,主要研究风的流动以确定合理的隧道通风与排烟方式等;在建筑室内外设计时,也往往需要考虑风的动力学扰动;由此可见,无论是土木施工,还是建筑设计,都需要密切注意风对建筑可能产生的特殊影响。一般而言,风的流动状况(如风速、风向与风压等风环境参数的变化情况)将对建筑规划设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往往需要优先考虑风对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作用效果。在建筑住宅设计中,主要是指建筑通风与散热等基本的要求。一般而言,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可以为使用者提供较高的舒适度,既实现了建筑物功能的最大利用,同时也符合近些年来建筑设计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基本准则。因此,建筑风环境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是意义深远的。本文在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条件等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武汉市西北部某高校校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调研所获取的工程测绘资料,选取Standard k-ε湍流模型,在经典Navier—Stokes方程的知识背景下,借助Fluent软件对该校区及其周围一定范围内所形成的风场进行CFD模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查阅武汉市近十年的气候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风绕校园已有建筑流动的基本动力学规律以及所形成的风场的流动特征;(2)根据已有研究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在拟定的工况下(按照标准的住宅建筑平面尺寸及层高等设置)研究讨论四种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效果;(3)金银湖校区已有建筑的风场模拟。通过划分不同的风剖面,依次对Z、X、Y三个方向的校区建筑进行风环境模拟,并研究分析校区已有建筑在不同的高度处(如人行高度1.5m处等)的风压和风速变化情况;(4)同上所述,基于不同的风剖面,分别对不同的校园新建项目建设方案进行CFD模拟。参照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系数数值,重点研究金银湖校区入口以及各栋建筑迎风面、背风面处的风速,在经过不同接触面时,其折减快慢程度。综上所述,经CFD数值模拟可得,在三种拟建方案中,方案一沿不同建筑高度处的风速总体趋于平稳且在1.248m/s以内。总体正负风压值分别稳定在-0.891Pa、0.385Pa内,正负压差基本在规定限值5Pa内。自人行高度以下0.5m处至人行高度1.5m处,其风压基本稳定,数值变化小。在同等情况下,可适当优先考虑方案一的风环境优化效果。而方案二、三的风流动频率将较方案一更大,对校园已有建筑风环境影响较大。且方案二、三的迎风与被风面正负风压差超过规范限定的5Pa,应予以适当调整以优化整体校园风环境。
万凯遥[3](2021)在《静态电压稳定分岔分析及全导数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需求的迅猛增加,世界各地出现了由电压崩溃引起的大规模停电事故,隐藏在背后的电压稳定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当今,电压稳定分析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中区别于功角稳定的一大重要且必要的内容。电压崩溃现象可由分岔理论给出合理的解释;其中鞍结分岔(Saddle Node Bifurcation Point,SNBP)和极限诱导分岔(Limit Induced Bifurcation Point,LIBP)被指出是导致电压崩溃事故的重要原因。基于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分岔点的主要方法可划分为直接类和非直接类。这两大类方法分别在收敛及准确性和计算速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需求。为此,本文以静态电压稳定分岔分析与计算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该领域的新理论和技术,以实现准确、稳定、快速地分析及计算SNBP和LIBP。所涵盖的创造性成果及意义如下:(1)针对连续潮流(Continuation Power Flow,CPF)求解SNBP需多次潮流计算致使计算量大的问题,推导了全导数方程。基于全导数方程,引入P’Q节点。P’Q节点是已知节点功率对电压全导数及无功功率的节点;利用SNBP处节点功率对电压全导数为零的特点,采用节点转换方法将SNBP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一次潮流计算问题;为简化编程,提出增补节点法。进一步,考虑了多负荷增长多机调节情形下SNBP的求解问题。所提潮流算法的收敛性受初值的影响远小于崩溃点法(Point of Colapse,POC),计算效率较CPF大幅提高。多个标准系统的仿真证明了上述结论的正确性。(2)将P’Q潮流算法的概念一般化,构建全导数扩展计算系统。采用牛顿法求解该计算系统的方法称之为边界导数直接法(Boundary Derivative Direct Method,BDDM)。为解释BDDM优于POC的收敛性,类比于电力系统多时间尺度分析法,提出双尺度收敛性分析法。其具体含义为将方程收敛过程拆分为扩展方程以及系统平衡方程两个收敛尺度,认为系统平衡方程收敛速度快,因此可在分析扩展方程收敛轨迹时可忽略平衡方程收敛过程的影响。双尺度收敛性分析法的意义在于它将超空间牛顿法的收敛性分析简化为可视空间下的收敛性分析,大幅降低了收敛分析的难度。借助双尺度收敛分析法解释了 BDDM的发散算例。基于双尺度收敛性分析法的假定条件,给出了改进POC算法,显着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利用切向量指标(Tangent Vector Index,TVI)能够识别系统薄弱节点的特征解决BDDM部分算例发散的问题,同时,所构建的算法能够在迭代过程中识别系统电压薄弱点的转变过程。(3)针对BDDM无法计算LIBP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直接法。混合直接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基于双尺度收敛性分析法提出将BDDM迭代中间解近似为收敛点的假设;其次,在迭代段内将系统的不等式约束方程做线性化处理,以此判定优先越限的系统参数;最后,采用特定的扩展计算方程直接计算参数越限产生的LIBP。整个计算系统通过一次BDDM主迭代以及若干内置迭代则能够追踪系统在不可控参数变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LIBP及SNBP。文中引入发电机无功功率互补约束,考虑了因其特殊性导致部分已抵达限制的参数在系统不可控参数变化过程中限制解除从而诱发极限诱导动态分岔的情况。以标准CPF的计算结果为参照,计算结果表明混合直接法相较于内点法具有更好的计算表现且计算效率不易受系统规模的影响。(4)由于新能源的出力具有随机性,系统模型中的功率参数可能不是定值,而是一个概率密度函数或者区间,因此,所计算的分岔点也会产生相应的波动。将优化类仿射算术区间算法结合BDDM给出了一种计算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岔点波动区间的算法。相比于区间算法与CPF结合的方法,所提算法计算效率及准确性更高。考虑系统功率随机性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另一解决方案是构建静态电压稳定域,本文结合渐近数值法与POC扩展计算方程给出了静态电压稳定域面的快速高阶分段拟合方法。相较于逐点法提高了计算效率,相对于现有的低阶拟合方法,拟合范围及精度都大为提高。
王浩然[4](2021)在《基于耦合迭代算法的唯象学热变形本构模型参数确定与修正》文中指出热变形本构方程对于热成形工艺有限元仿真至关重要。针对材料热变形的复杂性,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本构模型并进行了多次修正,但并没有一个通用的修正方法。此外,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对于预测精度也至关重要,但参数确定的方法很少受到学者的关注。现有的参数确定方法仍然延续了传统的求解思想,即通过简化模型、降低拟合难度来确定参数。这种简化的求解方法必定会降低预测精度。本文以7种金属材料的热应力-应变曲线为研究对象,基于唯象本构模型,提出了新的参数确定方法和具有通用性的修正方法。为了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价,选用数学统计量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ARE)和误差平方和(SSE)对预测精度作为评价标准。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提出将线性回归与迭代算法相耦合,以建立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本构模型参数求解方法,即回归-迭代法。基于Arrhenius-type和Hensel-Spittel两个本构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对于两个本构模型言,回归-迭代法使得7种材料AARE值减少量都位于17%以上,SSE值减少量都位于33%以上。(2)在使用回归-迭代法确定参数的过程中,将本构模型转换为数个回归模型,通过对其中具有一定特征的回归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一种可用于Arrhenius-type本构模型参数确定的加速方法,并基于7种材料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修正之前,计算量可以减少60%以上。(3)提出了一种将一维搜索与迭代算法相耦合的本构模型修正方法,即搜索-迭代法。基于该方法通过对于关键变量进行修正,使得预测精度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选取三种受温度和应变速率影响较大的应力-应变曲线,分别建立相应的Arrheniustype和Hensel-Spittel修正本构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原始本构模型,两个修正模型使得AARE值最大减少量达到58%,SSE的最大减少量达到76%。(4)提出了一种以本构模型函数关系为基础,以一维搜索与迭代运算相耦合为求解工具,进行本构模型构建的方法,即函数-迭代法。该方法不直接对模型中的参数的进行求解,而是基于原本构模型所呈现的应力与实验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重新构建本构模型。选用Johnson-Cook及其修正本构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验证,结果显示:两个模型AARE和SSE值的减少量分别都超过30%和60%。
王晓鸿[5](2021)在《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对于结构轻量化、集成化和多功能一体化的关注迅速提升。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作为一种兼顾材料、结构、功能等因素的功能性构型材料,不仅可以提供优异的力学性能,还具有实现热控管理、能量吸收、抗冲击、减振降噪等多功能一体化的潜在优势,使其成为航空航天领域首选的新型结构材料之一。目前关于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设计、制备以及相关力学性能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对于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考虑芯子细观构型,基于净热流法和蒙特卡洛法,建立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预测模型,计算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给出了细观结构尺寸(如芯子的高度、芯子杆直径、芯子杆倾斜角、芯子杆截面形状)、温度、固体表面发射率等因素对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揭示点阵夹层结构的传热机理。研究表明,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表现出对环境温度和固体表面发射率的依赖性。当上面板温度从373 K增加到1473 K时,其等效导热系数增加了8.7倍。此外,以减重为衡量依据,改进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的芯子杆几何构型。相比于原结构,改进型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都有明显提升,这将为点阵夹层结构最终实现承载/防隔热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考虑芯子辐射发射的影响,基于净热流法,建立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的理论预报模型,计算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给出结构几何参数、温度、固体表面发射率等因素对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温度大于1273 K时,芯子辐射效应对结构整体传热量的贡献超过10%,故不可忽略;在较高温度下,固体材料表面发射率对辐射导热系数的影响更为显着。为了结构优化设计和提升结构隔热效率,设计了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不考虑面板热阻的条件下,建立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理论分析模型,计算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给出梯度系数和结构几何参数对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对实际传热过程的分析,在考虑面板热阻的条件下,建立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理论分析模型,计算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的等效导热系数,给出梯度系数和结构几何参数对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辐射能量守恒理论,建立非均匀热载荷作用下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和C/SiC纵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理论分析模型。采用改进的蒙特卡洛法求解结构的辐射传递系数,采用变分法实现对两类点阵夹层结构温度场的预报。建立了这两类点阵夹层结构稳态传热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梯度分布和结构几何参数等因素对这两类点阵夹层结构下表面温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不增加结构质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芯子杆件的梯度分布来提高夹层结构的隔热性能;在相同的非均匀热载荷分布形式下,增大芯子高度和减小芯子杆倾斜角都可降低结构下表面的平均温度。基于等效理论,将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效为功能梯度材料夹层结构。建立功能梯度材料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模型。采用Ferrari’s法实现对流-辐射边界条件下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温度场分布的预报,采用热网络法获得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研究热物理、几何参数对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温度响应和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总厚度不变的前提下,梯度芯层厚度的改变将改变结构温度场的分布,且减少梯度芯层的厚度可提升结构隔热效果。
乔铁良[6](2021)在《PDC钻头激光熔覆再制造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再制造技术是以修复技术为手段,针对废旧零部件进行局部表面快速修复,使废旧产品得到再次开发和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具有热影响区小、覆层结合强度高和精度易控制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再制造产品的修复中。路径规划在激光熔覆机器人修复过程中直接影响零部件的修复质量。如何对激光熔覆机器人进行合理的激光熔覆路径规划,并简单高效生成熔覆修复路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破损PDC钻头的三维点云数据,对熔覆再制造机器人的路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并对熔覆修复后的钻头进行质量检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于激光熔覆修复最优工艺参数选取的问题,建立熔覆道几何形貌特征(高度、宽度)与工艺参数(激光功率、送粉速率、扫描速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响应面的中心组合设计(CCD)方法建立回归预测模型,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显着性检验,研究工艺参数与输出响应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工艺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导确定最优工艺参数,为实现最佳的熔覆路径规划奠定基础。2.基于蓝光三维扫描仪采集破损PDC钻头整体的点云数据,结合布尔运算,对破损PDC钻头点云数据进行缺陷区域点云数据的提取。为了实现数据的精确处理,利用点云库(PCL)进行点云去噪处理。针对没有原始CAD数据的缺损零部件,应用点云库欧式聚类分割缺损面算法,实现对凹陷区域的提取,最终获取路径规划所需要的缺损点云数据。3.结合激光熔覆工艺参数与缺损点云数据,对缺损区域表面进行熔覆路径规划。利用点云切片技术获取熔覆路径道;通过KD树范围搜索算法等距离求取加工点;借助K邻域拟合点云数据进行法向量估计;采用三次B样条拟合切片路径之间的加工点;最终获得基于机器人基坐标的点云数据加工熔覆路径。4.利用激光熔覆再制造机器人平台进行钻头破损部位和平板零部件的实物熔覆,并对熔覆修复后的钻头进行质量检测,验证点云数据处理规划路径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季婷婷[7](2021)在《基于晶格Boltzmann方法的液滴弹跳数值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相流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生产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在能源的开发与储备、生命科学的研究与探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多相流中液滴弹跳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已经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打印、喷涂、自清洁等。液滴弹跳现象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还有许多未被研究和深入探索的领域,特别是对液滴弹跳现象定量分析的研究相当少,加之液滴微尺度、瞬息变化快、易于变形等诸多严苛条件,对于深入研究液滴弹跳现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对液滴弹跳现象的认识,阻碍了液滴弹跳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近年来,基于晶格Boltzmann的数值模拟方法备受学者们青睐,该方法算法简单、易于编程、所需内存小、并行度高、易于处理复杂几何边界,及时跟踪相间动态变化,特别适合于研究微小液滴的动态变化过程。为此,本文采用基于晶格Boltzmann的数值模拟方法对液滴弹跳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一种基于化学势晶格Boltzmann方法的液滴弹跳机制模型。该模型利用化学势来计算非理想力,避免了计算压力张量和张量散度复杂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数值计算的效率。在该建模的基础上还引入大密度比模型,结合化学势润湿边界条件,提高了模型的灵活性、准确性,同时该模型还具有高效性及鲁棒性,对于精准模拟液滴弹跳现象提供更加稳健的模拟环境。(2).使用本模型对液滴的弹跳高度、侧向弹跳距离、飞行时间、液滴内部动量模变化及反弹能力进行定量的研究。实验表明液滴的反弹行为取决于表面的疏水性和异质性程度。当液滴撞击均匀表面时,液滴垂直基板反弹至一定高度,且弹跳高度随着表面疏水性的增加而增加。当液滴撞击两种不同组分的异构表面时,液滴向疏水性较低的一侧横向反弹。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液滴弹跳现象与表面化学异构程度有关,且液滴弹跳高度和飞行时间与表面接触角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加深了对液滴反弹机制的认识。(3).对均质和化学异构表面上的液滴弹跳现象进行力学机制分析。研究了液滴左右动态接触角、接触线及非平衡杨氏力变化情况。通过一系列的数值仿真研究,揭示了化学异构表面液滴弹跳现象的原因。研究表明化学异构表面液滴侧向弹跳是由左右两边不对称的非平衡杨氏力造成的。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基于化学势的晶格Boltzmann方法,深入研究了液滴机理变化行为。该研究促进了对液滴撞击化学异质表面的回弹机制的理解,并为通过疏水和异质表面精确控制回弹液滴的侧向弹跳行为提供了指导策略。
王恺龙[8](2021)在《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数学课程是来华留学生预科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华预科留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理工类、医学类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和保障。研究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育,对于提高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了解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的现状,有针对性地解决其中的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量化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和质性研究方法(访谈、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从数学能力、数学语言、数学学习情况、数学教材以及数学教学情况等方面对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展开全面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阐释和归因;最后,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原理,针对以上内容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共分为四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从课程体系和定位、课时安排、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各方面介绍预科数学教育的现状;同时,在对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数学语言、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建构研究框架,界定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并确定研究问题。第二章对应本研究的调查设计阶段。根据研究框架确定的调查内容,本研究调查分为五项:第一,结合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预科数学教学大纲》编制数学能力测试题1 1份,分别测试来华预科留学生的三项数学能力,即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数学计算能力以及直观想象能力。题目涵盖的知识点全面具体,并按照难度进行了分层级处理。第二,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根据数学语言的性质,我们将数学语言分为数学专用汉语(即自然语言)和数学符号语言(即符号语言)两种,从数学内容(包括数字、代数式、运算指令、度量单位)的汉语读法、数学词汇的选择、语序的辨析、句意理解、数学词汇的联想、两种数学语言的转化等方面检测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第三,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为此,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课堂表现、学习习惯、解题策略、数学考试、学习动机、数学观、问题解决、数学信息技术能力以及学习投入等维度设计学情调查。第四,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材调查。在参考教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我们从教材语言、教材内容、教材练习、教材使用、意见建议等方面设计出预科数学教材调查问卷;第五,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结合预科数学课堂实际,编制预科数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师生互动交流、作业安排和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等维度。第三章对测试结果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辅助研究。首先是数学能力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来华预科留学生在数学基本概念方面存在理解不够透彻、相近概念难以辨析、变式题目无从下手、答题不规范等诸多问题。数学计算方面出现算理和计算术语含义理解不清(带分数、科学计数法、系数)、符号判断错误(经常忽略负号)、计算方法和策略欠佳(缺少简化计算的能力,计算工具使用不当)、计算完整性和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在直观想象能力检测中我们发现,来华预科留学生的几何感知能力和观察水平还有待提高,几何思维不够严密,不能很好地进行合理的几何推断;在图形处理时容易忽略细节和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没有掌握几何概念的本质,数形结合能力和几何技能也存在问题。其次是关于数学语言的测试结果。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专用汉语突出表现在:①较大数字难以读出,繁分数和对数只掌握部分读法;②不熟悉运算结果相关的词汇,无法正确分辨相近的运算指令词;③部分数学词语出现遗忘和混淆,词汇联想时过于关注图片表层,未涉及核心意义,也产生了一些临时生造的不规范词语;④面对较复杂的数学语句时,基本上无法将打乱后的词汇还原到正常语序。数学符号方面问题主要是:①忽略公式中的限制条件;③公式书写时的符号问题仍然突出。第三是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数据表明:①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求知意愿强烈,并且喜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②学生比较注重数学题目的最终结果。同时,在预习环节上存在比较大的缺失,没有及时进行错题整理和错因分析;③在进行数学计算时学生对计算器还有比较强的依赖性。解答选择题时,新生更倾向于直接根据题干信息解题,老生更倾向于观察题目中的选项,并使用解题技巧;④绝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考试存在焦虑感,比较在意考试结果;⑤学习动机以“应对预科结业考试”和“为高等数学课做准备”两项为主,从整体来看呈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特征;⑥学生对数学学科内容存在片面认识。绝大多数学生将数学学习的成败归因于自身努力的程度,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大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难题;⑦学生基本没有掌握电脑绘制函数图象的技能,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也很少接触数学学习软件;⑧学生在数学课程上投入的学习的时间较少。第四是教学情况调查结果。预科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部分学生的发言机会没有得到保证,对学生表现的反馈并未做到全面覆盖;②课后练习题过于统一,较少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过于依赖教材和课件,题目来源单一;③在数学知识的选取和数学语言的教学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教学内容以结业考试为主导,目的性比较明显,对数学语言教学的关注度还不够;④教学形式仍较为传统,以直接纠错为主,很少划分小组开展教学,教学风格较为稳定。对于预科数学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倾向于教师讲授,同时辅以随堂练习的模式,同时,对于分组学习、课下学习课上提问的新型课堂,学生也表现出较高的兴趣。最后是对预科数学教材的调查统计。学生普遍认为教材语言较难,存在阅读障碍。课后练习难度也偏大,学生表示应增加课后练习题的答案解析模块,以便了解解题过程,核对答案。教材内容方面,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不清楚数学概念和公式的来源。教材使用使用率不高,教材主要用于查找数学公式、定义,以及查看例题的解答过程。学生在教材的趣味性、练习题答案解析、概念公式来源和过程、说明性内容上给出了教材建议。第四章就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有必要实施过程性教学,以深入揭示数学概念、公式的生成过程,提升学生参与感。这部分通过教学设计(分式方程及其解法、对数的运算性质)展示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的讲解方法。其次,针对学生面对数学题目时出现的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给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对于预科数学教材,主要从数学知识讲解、例题和习题的设置、数学技能的培养等方面改进。具体包括:①改变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强化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作用;注重概念引入时的自然性,结合学生特点以问题链的形式推进数学知识;强调概念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部分内容需要搭配图象和图形;②增强例题的示范性,突出方法和思路;③加强课后练习与例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丰富练习形式,凸显练习梯度;④留出动手操作空间,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对于预科数学教学,提出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通过设计微课、进行翻转课堂实践更新教学模式。这部分内容同样以教学设计的方式呈现,在对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预科数学翻转课堂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流程和活动安排。
杨斯佳[9](2021)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式教学被许多一线教育者运用于教学中,“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中小学教育中,但缺少理论的指导,实践就很难良好发展下去,这项实践该如何上升为理论?在西方教育学中,以Marton教授为首提出的“变异理论”,以及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等可以提供理论依据,在国内,顾泠沅教授结合中国特色教学将“变式教学”分类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并引进了“潜在距离”的概念。实践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本文研究以“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这两个理论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并采取“单元教学设计”为课堂教学实施的载体,来进行“变式教学”。为“变式教学”的实施提供新的范本,同时为理论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怎么做”,“效果如何”,具体问题如下:1、变异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2、脚手架理论指导下的变式教学如何开展?3、单元教学设计下的变式教学如何设计?4、变式教学是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实施“变式教学”,领会“单元教学设计”的思想,保证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将章节与章节之间的内容重组,形成专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本文共设计六个研究课例,并实施教学,隶属于线性规划、圆锥曲线、简单几何体三个单元。课堂反馈良好。本次研究是在上海市一所市重点学校的高二年级开展,针对学习兴趣等情感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变式教学实施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成绩方面,则是通过变式教学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中的题目进行考察。同时也进行了个案研究,在实验组的班级选择了两位同学定期进行个别访谈,记录学习状态以及追踪学习成绩。基于以上的教学实践以及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在“变异理论”和“脚手架”理论指导下,以“单元教学设计”为载体的“变式”教学,在“概念性变式”中要构建合适的变异空间,在“过程性变式”中铺设适当的潜在距离。在教学实施中,提出三个教学策略:单元整体化策略,内容专题化策略和过程阶梯化策略。2、通过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施变式教学后有提高;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教学实施前后的成绩分析,实验组的成绩显着性高于对照组的;通过对个案的追踪调查,学习兴趣和信心有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显着性提高。所以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肖琳婧[10](2021)在《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问题解决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亦是国内外数学教育界长久以来的研究热点。而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针对问题所构建的一种认知结构,也是对问题中隐含的条件进行系统的表征过程。此外,解析几何的学习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因此,研究高中生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表征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践。本文主要从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进行展开。在文献研究方面,主要确定了问题表征、问题解决以及表征水平等核心概念,同时确定了本文所要运用的相关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基于文献设计了调查问卷和测试卷,然后在陕西省HY中学抽取了439名高二、三学生进行调研。具体研究了以下内容:(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的心理行为状况;(2)从“概念表征、性质表征、方程表征、几何表征和综合表征”等五种表征方式设计测试卷,评价不同学生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时表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数学表征的掌握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影响;(3)根据调查显示的结果提出表征视角下的解题教学原则,并结合教学原则以“圆锥曲线综合问题中的最值与范围、定点与定值问题”为例作出相应的教学设计,以及本研究的不足和后期的展望。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大部分学生都有学好圆锥曲线知识的信心和兴趣,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解题习惯;(2)高中生的问题表征水平总体层次偏低;(3)学生的概念表征和性质表征水平略高,而在方程表征、几何表征和逻辑表征时水平偏低;(4)男生和女生的表征水平存在显着差异,高二学生和高三学生的表征水平存在显着差异;(5)高中生表征水平的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存在一定的正相关。
二、直线参数方程组的演变——几种常见超越曲线参数方程的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线参数方程组的演变——几种常见超越曲线参数方程的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案 |
1.3.3 本文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流体基本理论 |
2.1 建筑风环境简介 |
2.1.1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对象 |
2.1.2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 |
2.1.3 建筑风环境问题概述 |
2.1.4 建筑风环境的评价体系 |
2.2 风的形成及其参数研究 |
2.2.1 风的形成机理研究 |
2.2.2 风级的划分及风的分类 |
2.2.3 风的基本物理参数研究 |
2.3 流体数值计算的基础理论 |
2.3.1 数值求解方法 |
2.3.2 流体运动方程 |
2.3.3 湍流计算模型 |
2.4 CFD流体模拟软件简介 |
2.4.1 Fluent可计算的流动工况 |
2.4.2 Fluent中的三种流体数值算法 |
2.4.3 Fluent用于流体数值模拟的优越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建筑布局对建筑群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
3.1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分析 |
3.1.1 地形地貌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2 地块形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3 气候条件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4 建筑绿化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5 建筑朝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6 现有建筑对建筑布局的影响 |
3.1.7 四种建筑布局的模拟计算参数 |
3.2 行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
3.2.1 模型计算区域的选定 |
3.2.2 模型外流场的建立 |
3.2.3 模型内流场的创建 |
3.2.4 创建模型计算边界条件 |
3.2.5 模型网格的划分 |
3.2.6 模型网格质量检测与输出 |
3.2.7 基于Fluent的网格核对与流场计算 |
3.2.8 CFD-Post云图处理与分析 |
3.3 围合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
3.3.1 围合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3.3.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3.3.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3.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3.4 斜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
3.4.1 斜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3.4.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4.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4.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5 错列式建筑布局对风环境的影响研究 |
3.5.1 错列式模型的建立与模拟 |
3.5.2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5.3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5.4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校园建筑群风环境数值模拟 |
4.1 算例概况 |
4.1.1 校区地理状况 |
4.1.2 气候与温湿度条件 |
4.1.3 风环境计算参数条件 |
4.2 校园已建建筑的测绘 |
4.2.1 测量仪器简介 |
4.2.2 测量方法与步骤 |
4.2.3 测量数据的记录 |
4.2.4 测量结果的展示 |
4.3 APDL参数化建模过程 |
4.3.1 建模前的计算假定 |
4.3.2 数值计算区域的选定 |
4.3.3 内流场模型的建立 |
4.3.4 外流场模型的建立 |
4.4 ICEM模型前处理 |
4.4.1 计算模型的校核 |
4.4.2 计算域边界的设定 |
4.4.3 模型计算流体域的创建 |
4.4.4 模型网格的划分 |
4.4.5 模型网格的检测与输出 |
4.5 基于Fluent对校区风场的模拟分析 |
4.5.1 模型网格的读取与校核 |
4.5.2 物理条件的设置 |
4.5.3 边界条件的设置 |
4.5.4 求解条件的设置 |
4.5.5 模型初始化设置 |
4.6 CFD-Post对已有风场的后处理分析 |
4.6.1 不同高度(Z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4.6.2 不同流向(X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4.6.3 不同流向(Y向)的风参数模拟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同拟建方案的风场模拟分析 |
5.1 拟建项目简介 |
5.2 方案一流场模拟与分析 |
5.2.1 方案一简介 |
5.2.2 方案一模型的建立 |
5.2.3 方案一的风场模拟分析 |
5.3 方案二流场模拟与分析 |
5.3.1 方案二模型简介 |
5.3.2 方案二的风场模拟分析 |
5.4 方案三流场模拟与分析 |
5.4.1 方案三模型简介 |
5.4.2 方案三模型的建立 |
5.4.3 方案三的风场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发展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静态电压稳定分岔分析及全导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压崩溃及其分析难点 |
1.1.3 静态电压稳定分析中的分岔类型 |
1.2 电压稳定指标 |
1.2.1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
1.2.2 戴维宁等值 |
1.2.3 L指标 |
1.2.4 雅可比矩阵派生指标 |
1.3 静态电压稳定分岔点的定位算法 |
1.3.1 连续潮流 |
1.3.2 崩溃点法 |
1.3.3 内点法 |
1.3.4 其他算法 |
1.4 含功率波动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 |
1.4.1 静态电压安全域 |
1.4.2 含功率波动的电压稳定指标算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当前方法的局限性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基于全导数方程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算法 |
2.1 引言 |
2.1.1 问题的引出 |
2.1.2 本章内容 |
2.2 全导数算法 |
2.2.1 全导数概念 |
2.2.2 P'Q节点的定义 |
2.3 含P'Q节点的潮流解法 |
2.3.1 节点转换P'Q潮流 |
2.3.2 增补节点P'Q潮流 |
2.3.3 简单系统验证 |
2.4 延展应用 |
2.4.1 延展方式一 |
2.4.2 延展方式二 |
2.5 算例分析 |
2.5.1 算法对比与分析 |
2.5.2 增补节点方法线路阻抗设置对算法的影响 |
2.5.3 初值及参数节点T的选择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导数扩展系统及其收敛性分析 |
3.1 引言 |
3.1.1 问题的引出 |
3.1.2 本章内容 |
3.2 全导数扩展计算系统 |
3.2.1 扩展方程一般形式 |
3.2.2 BDDM收敛轨迹分析 |
3.3 双尺度收敛性分析理论 |
3.3.1 理论方法的提出 |
3.3.2 理论应用一:发散算例的解析 |
3.3.3 理论应用二:改进POC算法 |
3.4 不收敛算例的解决方案 |
3.4.1 TVI的定义及计算 |
3.4.2 电压薄弱点判别BDDM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静态电压稳定极限诱导分岔的识别与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1.1 问题的引出 |
4.1.2 LIBP的分类与定义 |
4.1.3 本章内容 |
4.2 直接计算SNBP与LIBP的混合方法 |
4.2.1 混合直接法 |
4.2.2 LIDBLISB的识别与直接计算 |
4.2.3 发电机节点限制的特殊性 |
4.3 仿真分析 |
4.3.1 IEEE14节点系统 |
4.3.2 IEEE118节点系统 |
4.3.3 大型系统仿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含功率波动的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法 |
5.1 引言 |
5.1.1 问题的引出 |
5.1.2 本章内容 |
5.2 考虑功率波动的静态电压稳定仿射区间算法 |
5.2.1 仿射算术 |
5.2.2 优化类AA区间扩展潮流 |
5.2.3 优化类AA区间算法静态电压稳定分析 |
5.2.4 算例分析 |
5.3 静态电压稳定域的拟合算法 |
5.3.1 SSVSRB的高阶泰勒展开方法 |
5.3.2 渐近数值法 |
5.3.3 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以及(?)的稀疏形式及计算方法 |
附录B 定理2的详细证明过程 |
附录C 基于潮流方程海森矩阵的计算方法 |
附录D A,B,C矩阵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耦合迭代算法的唯象学热变形本构模型参数确定与修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本构模型的含义及分类 |
1.3 应力-应变曲线各异的物理基础 |
1.4 典型类型的本构模型 |
1.4.1 唯象本构模型 |
1.4.2 物理本构模型 |
1.4.3 神经网络本构模型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本构模型参数确定与修正方法概述 |
2.1 引言 |
2.2 本构模型的传统求解方法 |
2.2.1 不含有耦合项的本构模型 |
2.2.2 含有耦合项的本构模型 |
2.3 本构模型新的求解方法 |
2.3.1 回归-迭代法参数初始值的确定 |
2.3.2 本构模型表达形式的转换 |
2.3.3 回归-迭代法的终止条件 |
2.3.4 回归-迭代法的参数求解过程 |
2.4 关于本构模型新的修正方法 |
2.5 基于函数关系的本构模型建立 |
2.6 计算过程的代码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热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析 |
3.1 引言 |
3.2 等温压缩试验 |
3.3 金属材料的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1 20Cr2Ni4A合金钢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2 40CrNiMo合金钢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3 Al6061 铝合金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4 AZ31 镁合金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5 AZ80 镁合金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6 Mg-Gd-Y-Zn-Zr镁合金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3.7 TC4-DT钛合金高温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4 温度与应变速率对应力的影响 |
3.4.1 对温度敏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4.2 对应变速率敏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4.3 对于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的应力-应变曲线 |
3.4.4 一般类型的应力-应变曲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回归-迭代法的Arrhenius-type模型建立 |
4.1 引言 |
4.2 Arrhenius-type本构模型 |
4.3 基于传统方法建立的本构模型 |
4.3.1 基于传统方法求解单一应变下的参数 |
4.3.2 基于传统方法建立7 种金属的Arrhenius-type方程 |
4.4 基于回归-迭代法建立的本构模型 |
4.4.1 基于回归-迭代法建立参数求解过程 |
4.4.2 基于回归-迭代法建立7 种金属的本构模型 |
4.5 传统方法与回归-迭代法的预测结果对比 |
4.5.1 基于两种方法求解预测应力值 |
4.5.2 基于两种方法求解预测应力值的对比 |
4.5.3 限制回归-迭代法提升精度的原因 |
4.5.4 回归-迭代法比传统方法精度提高的原因 |
4.5.5 回归-迭代法与传统修正方程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回归-迭代法的Hensel-Spittel模型建立 |
5.1 引言 |
5.2 Hensel-Spittel本构模型 |
5.3 基于传统方法的建立模型 |
5.4 基于回归-迭代法的建立本构模型 |
5.5 基于Hensel-Spittel本构模型不同求解方程的预测结果 |
5.5.1 基于不同方法得到的预测精度 |
5.5.2 Hensel-Spittel本构模型4 种不同表达式的对比 |
5.5.3 材料常数α作为应变函数和固定值的区别 |
5.5.4 传统方法和基于回归-迭代法的对比 |
5.5.5 基于方法4 获得的不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回归-迭代法效率的提升与本构模型的修正 |
6.1 引言 |
6.2 基于Arrhenius-type本构模型加速回归-迭代法 |
6.2.1 加速回归-迭代法的建立 |
6.2.2 加速回归-迭代法的特点 |
6.3 基于搜索-迭代法建立修正本构模型 |
6.3.1 建立Arrhenius-type修正本构模型 |
6.3.2 建立Hensel-Spittel修正本构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函数-迭代法建立新的J-C本构模型 |
7.1 引言 |
7.2 Johnson-Cook(J-C)本构模型及其修正模型 |
7.3 基于传统方法建立J-C本构模型及其修正模型 |
7.3.1 采用传统方法建立J-C本构模型 |
7.3.2 采用传统方法建立J-C修正模型 |
7.4 基于函数-迭代法建立新的修正本构模型 |
7.4.1 基于原始J-C本构模型建立新的修正模型 |
7.4.2 基于修正J-C本构模型建立新的修正模型 |
7.5 不同预测应力结果的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附录 |
(5)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夹层材料传热性能研究进展 |
1.2.1 连续型泡沫夹层材料传热性能研究进展 |
1.2.2 二维蜂窝/波纹夹层材料传热性能研究进展 |
1.2.3 三维均匀点阵夹层材料传热性能研究进展 |
1.2.4 三维梯度点阵夹层材料力/热性能研究进展 |
1.3 C/SiC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
1.3.1 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
1.3.2 C/SiC复合材料力/热性能研究进展 |
1.4 现存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 |
2.1 引言 |
2.2 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分析模型 |
2.2.1 C/Si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预测 |
2.2.2 热传输机理 |
2.2.3 热传导模型 |
2.2.4 热辐射模型 |
2.3 辐射传递系数的蒙特卡洛法计算模型 |
2.3.1 蒙特卡洛法求解辐射传递系数的计算原理 |
2.3.2 蒙特卡洛法求解辐射传递系数的计算步骤 |
2.3.3 蒙特卡洛法的随机数产生方法 |
2.3.4 蒙特卡洛模型验证 |
2.4 数值计算及讨论 |
2.4.1 模型验证 |
2.4.2 结构几何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4.3 固体表面发射率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4.4 温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2.5 改进型C/SiC四棱锥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 |
2.5.1 改进方案 |
2.5.2 相对密度 |
2.5.3 传热性能对比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芯子辐射效应的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 |
3.1 引言 |
3.2 考虑芯子辐射效应的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分析模型 |
3.2.1 热传输机理 |
3.2.2 热传导模型 |
3.2.3 热辐射模型 |
3.3 数值计算及讨论 |
3.3.1 模型验证 |
3.3.2 芯子辐射效应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3.3 结构几何参数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3.4 固体表面发射率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3.5 温度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 |
4.1 引言 |
4.2 C/SiC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分析模型 |
4.2.1 忽略面板热阻影响的传热分析模型 |
4.2.2 考虑面板热阻影响的传热分析模型 |
4.3 数值计算及讨论 |
4.3.1 模型验证 |
4.3.2 忽略面板热阻影响的传热性能分析 |
4.3.3 考虑面板热阻影响的传热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均匀热载下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 |
5.1 引言 |
5.2 非均匀热载下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研究 |
5.2.1 传热性能分析模型 |
5.2.2 传热性能的数值计算模型 |
5.2.3 数值计算及讨论 |
5.3 非均匀热载下C/SiC纵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研究 |
5.3.1 纵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的构型设计 |
5.3.2 传热性能分析模型 |
5.3.3 传热性能的数值计算模型 |
5.3.4 数值计算及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等效理论的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的传热性能 |
6.1 引言 |
6.2 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分析模型 |
6.2.1 传热物理模型简化及描述 |
6.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3 温度场的解析求解 |
6.3 横向梯度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等效导热系数模型 |
6.4 数值计算及讨论 |
6.4.1 模型验证 |
6.4.2 热物理量及几何参数对温度响应的影响 |
6.4.3 几何参数对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创新成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PDC钻头激光熔覆再制造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熔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2.2 激光熔覆路径规划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激光熔覆修复工艺参数的确定 |
§2.1 试验设计方法与软件 |
§2.1.1 试验设计方法 |
§2.1.2 Design-Expert软件简介 |
§2.2 激光熔覆参数选取实验 |
§2.3 工艺参数的多因素试验分析 |
§2.3.1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高度的影响 |
§2.3.2 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宽度的影响 |
§2.4 工艺参数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3.1 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方法 |
§3.1.1 蓝光三维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
§3.1.2 点云数据的获取 |
§3.2 点云数据的预处理 |
§3.2.1 点云数据的空间索引 |
§3.2.2 基于布尔运算缺损点云的获取 |
§3.2.3 基于欧式聚类缺损面的提取 |
§3.2.4 基于点云去噪离群点的移除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激光熔覆再制造机器人路径的规划 |
§4.1 空间各坐标系的构建 |
§4.2 改进D-H参数法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4.3 基于点云切片技术路径的获取 |
§4.3.1 点云切片方向的确定 |
§4.3.2 点云切片间距的确定 |
§4.4 激光熔覆机器人路径规划 |
§4.4.1 机器人路径加工点规划 |
§4.4.2 基于法向量的路径姿态规划 |
§4.5 B样条曲线拟合路径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熔覆修复实验与质量检测 |
§5.1 熔覆机器人路径规划实验研究 |
§5.1.1 熔覆再制造机器人系统的组成 |
§5.1.2 破损钻头缺损表面路径规划 |
§5.2 熔覆的质量检测 |
§5.2.1 熔覆材料的选取 |
§5.2.2 熔覆实验参数的设定 |
§5.2.3 熔覆层表面形貌与厚度 |
§5.2.4 熔覆层组织截面形貌 |
§5.2.5 熔覆层硬度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研究成果 |
(7)基于晶格Boltzmann方法的液滴弹跳数值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4 论文内容 |
第2章 晶格Boltzmann方法基本理论及多相流模型 |
2.1 晶格Boltzmann方法基本要素 |
2.1.1 基本演化方程 |
2.1.2 平衡态分布函数和离散速度模型 |
2.2 晶格Boltzmann多弛豫时间模型 |
2.3 边界条件 |
2.3.1 周期边界条件 |
2.3.2 反弹边界条件 |
2.3.3 曲线边界条件 |
2.3.4 插值边界条件 |
2.4 晶格Boltzmann模型 |
2.4.1 颜色梯度模型 |
2.4.2 伪势模型 |
2.4.3 自由能模型 |
第3章 基于化学势模型的晶格Boltzmann方法 |
3.1 化学势多相流模型的建立 |
3.2 常用的状态方程 |
3.2.1 状态方程对应的自由能密度 |
3.2.2 状态方程对应的化学势 |
3.3 基于化学势的边界润湿条件 |
3.4 参数的量纲变换 |
3.5 内存并行计算及模型的算法实现 |
3.6 模型验证 |
第4 章 化学异构表面液滴弹跳的数值仿真研究 |
4.1 计算模型与参数设置 |
4.2 表面结构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 |
4.2.1 均质表面结构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 |
4.2.2 右低疏水性不变左疏水性增加表面 |
4.2.3 左高疏水性不变右疏水性逐渐增加的表面 |
4.2.4 左右疏水性同时改变表面 |
4.3 速度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 |
4.3.1 均质表面上初始速度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 |
4.3.2 异构表面上初始速度对液滴弹跳行为的影响 |
4.4 液滴弹跳能力分析 |
4.5 液滴动量分析 |
4.6 小结 |
第5 章 液滴受力机制分析 |
5.1 液滴润湿方程 |
5.2 均质表面液滴弹跳受力分析 |
5.3 异构表面液滴受力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其他获奖情况 |
致谢 |
(8)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来华预科留学生预科数学教育现状 |
1.5.2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研究综述 |
1.5.2.1 数学能力、数学素养的内涵研究 |
1.5.2.2 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的测评研究 |
1.5.3 关于数学语言的研究综述 |
1.5.4 关于数学学习非智力因素的研究 |
第二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设计 |
2.1 调查一: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 |
2.1.1 调查对象 |
2.1.2 调查方法 |
2.1.3 调查内容 |
2.1.4 调查设计 |
2.1.4.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题(试题1——试题11)的设计 |
2.1.4.2 数学计算题(1—3)的设计 |
2.1.4.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题的设计 |
2.2 调查二: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 |
2.2.1 调查的必要性 |
2.2.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2.3 调查三: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 |
2.4 调查四: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 |
2.5 调查五: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材调查 |
2.5.1 调查的必要性 |
2.5.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第三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调查分析 |
3.1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结论及分析 |
3.1.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调查结论 |
3.1.2 数学计算能力调查结论 |
3.1.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调查结论 |
3.2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结论 |
3.2.1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专用汉语调查结论 |
3.2.2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符号语言调查结论 |
3.3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3.3.1 课堂表现 |
3.3.2 学习习惯 |
3.3.3 解题策略 |
3.3.4 数学考试 |
3.3.5 学习动机 |
3.3.6 数学观 |
3.3.7 问题解决 |
3.3.8 数学信息技术能力 |
3.3.9 学习投入 |
3.4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学情况调查结论 |
3.4.1 师生互动交流 |
3.4.2 作业安排和处理 |
3.4.3 教学内容 |
3.4.4 教学方法 |
3.4.5 教学风格 |
3.5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材调查结论 |
3.5.1 教材语言 |
3.5.2 教材内容 |
3.5.3 教材练习 |
3.5.4 教材使用 |
3.5.5 教材意见和建议 |
第四章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对策及建议 |
4.1 提升数学基本概念感知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
4.1.1 过程性教学的含义及其与预科数学教学的关系 |
4.1.2 预科数学过程性教学设计 |
4.2 提升数学思维严谨性和灵活性的对策及建议 |
4.2.1 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及其特点 |
4.2.2 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建议 |
4.3 改进数学教材编写方式的对策及建议 |
4.3.1 改变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强化教材的启发性和引导作用 |
4.3.2 增强例题的示范性,突出方法和思路 |
4.3.3 加强课后练习与例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丰富练习形式,凸显练习梯度 |
4.3.4 留出动手操作空间,强化学生的数学技能 |
4.4 转变教学思路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
4.4.1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含义及其背景 |
4.4.2 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论依据 |
4.4.3 翻转课堂在预科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结语 |
附录 |
调查一: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测试题 |
A.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题 |
B. 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
C.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题 |
调查二: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 |
A.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测试题(1) |
B.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语言调查测试题(2) |
调查三: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调查四: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调查五: 来华留学生预科数学教材调查问卷 |
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能力调查数据 |
1. 数学基本概念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测试结果 |
A. 集合测试题作答情况 |
B. 不等式测试题作答情况 |
C. 映射与函数测试题作答情况 |
D. 三角函数(1)测试题作答情况 |
E. 三角函数(2)测试题作答情况 |
F. 数列测试题作答情况 |
G. 直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
H. 圆测试题作答情况 |
I. 椭圆测试题作答情况 |
J. 双曲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
K. 抛物线测试题作答情况 |
2. 数学计算能力测试结果 |
A. 数学计算题(1)作答情况 |
B. 数学计算题(2)作答情况 |
C. 数学计算题(3)作答情况 |
3. 数学直观想象能力测试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变式 |
2.1.2 变异理论 |
2.1.3 脚手架理论 |
2.1.4 变式教学 |
2.1.5 单元教学设计 |
2.2 变异理论和变式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2.4 变式教学的理论指导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
2.4.2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
2.5 变式教学的原则 |
2.5.1 整体性原则 |
2.5.2 目标导向原则 |
2.5.3 暴露过程原则 |
2.6 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 |
2.6.1 单元整体化策略 |
2.6.2 内容专题化策略 |
2.6.3 过程阶梯化策略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变式教学前后测试卷分析 |
4.1.1 变式教学前测试卷分析 |
4.1.2 变式教学后测试卷分析 |
4.2 个案学习情况分析 |
4.3 问卷设计及分析 |
4.3.1 前测问卷结构设计 |
4.3.2 后测问卷结构设计 |
4.4 个案访谈实录 |
第五章 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课例 |
5.1 基本概念的变式 |
5.1.1 课例1 圆锥曲线求轨迹方程—“点差法”中的变式教学 |
5.1.2 课例2“将军饮马”问题在圆锥曲线最值问题中的变式教学 |
5.2 数学命题的变式 |
5.2.1 课例3 利用“祖暅原理”推导“旋转体体积”的变式教学 |
5.2.2 课例4 圆锥曲线问题中的“弦长公式”的变式教学 |
5.3 问题解决的变式 |
5.3.1 课例5“线性规划最优解”问题的变式教学 |
5.3.2 课例6 圆锥曲线中距离问题的变式教学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 |
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前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实验后的调查问卷 |
附录 C 前测试卷 |
附录 D 后测问卷 |
致谢 |
(10)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圆锥曲线的地位和作用 |
1.1.2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
1.1.3 问题表征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 |
1.1.4 数学表征有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表征 |
1.2.2 问题表征 |
1.2.3 问题解决 |
1.2.4 表征水平 |
1.3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1.3.1 研究的问题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基本情况分析 |
2.2 有关圆锥曲线内容的研究 |
2.3 有关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
2.3.1 数学问题解决模式的研究 |
2.3.2 数学问题解决思维的研究 |
2.4 有关问题表征的过程研究 |
2.5 有关数学问题表征的研究 |
2.5.1 数学表征的分类 |
2.5.2 学生数学问题表征的现状 |
2.6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3.1.1 概述发展 |
3.1.2 具体内容 |
3.1.3 SOLO分类理论是质性评价数学表征情况的理论依据 |
3.2 解题理论 |
3.2.1 罗增儒解题理论 |
3.2.2 波利亚解题理论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测试法 |
4.3 调查对象与时间 |
4.4 调查工具 |
4.4.1 工具的说明 |
4.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4.3 测试卷的构成与设计 |
4.5 测试卷调查过程 |
4.5.1 预测试 |
4.5.2 正式测试 |
4.5.3 信度分析 |
4.5.4 效度分析 |
4.5.5 水平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调查分析 |
5.1 高中生圆锥曲线学情的问卷调查结果 |
5.1.1 “直观感知”分析 |
5.1.2 “知识困难”分析 |
5.1.3 “解题方法”分析 |
5.1.4 “错误态度”分析 |
5.1.5 “错题整理”分析 |
5.1.6 “总结习惯”分析 |
5.2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测试结果分析 |
5.2.1 测试总体分析 |
5.2.2 高中生解决圆锥曲线问题表征水平与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分析 |
5.2.3 不同年级高中生在数学问题解决时表征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5.2.4 高中生表征水平的测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表征的解题教学设计 |
6.1 基于表征学习引导的解题教学设计原则 |
6.1.1 宏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1.2 中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1.3 微观层面的设计原则 |
6.2 表征视角下“圆锥曲线”的解题教学设计 |
6.2.1 教学设计一(解析几何中的最值和取值范围问题) |
6.2.2 教学设计二(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值问题) |
6.3 教学建议 |
6.3.1 优化教师提问方式 |
6.3.2 注重贯彻问题意识 |
6.3.3 积极反思客观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展望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高中生解决圆锥曲线问题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高中生圆锥曲线表征水平测试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直线参数方程组的演变——几种常见超越曲线参数方程的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底隧道水力流态特性研究及工程应用[D]. 张雨.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CFD的建筑群风环境模拟研究 ——以金银湖校区为例[D]. 陈想.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3]静态电压稳定分岔分析及全导数算法研究[D]. 万凯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基于耦合迭代算法的唯象学热变形本构模型参数确定与修正[D]. 王浩然. 燕山大学, 2021
- [5]C/SiC点阵夹层结构复合材料传热性能研究[D]. 王晓鸿.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1)
- [6]PDC钻头激光熔覆再制造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D]. 乔铁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7]基于晶格Boltzmann方法的液滴弹跳数值仿真研究[D]. 季婷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8]来华预科留学生数学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王恺龙. 山东大学, 2021
- [9]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变式教学的策略研究[D]. 杨斯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10]高中生“圆锥曲线”问题解决中问题表征水平的调查研究[D]. 肖琳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