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静[1](2021)在《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桑黄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富含活性多糖、三萜、酚类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三萜作为桑黄子实体和菌丝体中重要的代谢产物之一,因其优良的抗炎和抗肿瘤活性而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桑黄三萜的代谢调控策略及相关机理探究均较为匮乏。基于此,本论文以液态发酵高产桑黄三萜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高效促进其合成的发酵策略,并进行相应的机理探究。首先,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对碳氮源种类、添加量、初始pH、接种量、种龄以及培养周期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葡萄糖60 g·L-1,玉米浆粉10 g·L-1,初始pH为4,接种量为15%,种龄为4 d,培养周期为8 d的条件下,桑黄液态发酵菌丝体中三萜的产量236.8 mg·L-1,是未优化前(78.1 mg·L-1)的3.0倍,为后续的桑黄液态发酵生产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添加高(0.2 g·L-1)、低(0.04 g·L-1)两种浓度;水、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四种不同溶剂的桑树木屑提取物,筛选可以促进桑黄液态发酵高产三萜的天然外源因子,并进一步进行GC-MS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可以显着提高桑黄三萜的产量,相比于DMSO对照组分别提升了24.8%和18.6%,利用GC-MS分析分别从中鉴定出74和42种物质,通过结构对比及相关文献查阅,选择了其中八种潜在的诱导因子进行外源添加验证,并成功追踪到其中的高效促进因子油酸酰胺,在添加2 g·L-1油酸酰胺时可得到最大三萜产量324.7 mg·L-1,比对照高出1.4倍。基于油酸酰胺是一种典型的脂肪酸衍生物,我们进一步选择七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探究其对桑黄液态发酵合成三萜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五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三萜合成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亚麻酸效果最好,三萜产量为573.3 mg·L-1,是对照的2.5倍。此外,在相同碳链长度条件下,三萜产量随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关于外源亚麻酸诱导三萜合成的机理探究分别从对营养物质的供给、对菌体形态的调控、对菌体细胞膜的调控及对三萜合成途径的调控等不同层面展开。首先采用HPLC监测亚麻酸的消耗情况,结果表明亚麻酸在加入初期会被迅速消耗,的确可以作为营养物质被桑黄菌丝体所利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亚麻酸对菌体形态的影响并对其丙二醛(MDA)含量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外加亚麻酸可以显着增强菌体的褶皱程度及其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其次采用GC-MS测定脂肪酸组分变化,并将实验组与空白组的细胞内溶物渗透量进行比较,发现外源亚麻酸的添加可以显着增大桑黄菌体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因此,提高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通透性,造成其细胞内溶物的渗透量增多。此外,分别采用RT-q PCR技术及ELISA酶量测定法对桑黄三萜合成途径中的五种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应酶含量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外源亚麻酸的添加可以在特定时间点下显着增大上述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其对应酶含量,该结果也暗示着不同种类酶及基因的表达可能存在时间特异性。上述机理探究实验为进一步阐明桑黄三萜的合成机理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胡可人[2](2021)在《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三花枫(Acer triflorum)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槭属(Acer)落叶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作为秋色叶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受到分布范围和种子深休眠特性的限制,三花枫目前还未能有规模化栽培,对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还未成体系,其籽油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的价值也尚未得到开发。通过对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的研究,我们可深入了解三花枫的遗传变异规律,为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以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观赏树种的多用途开发以及神经酸原料植物的可持续发展,还需探索更多有潜力发展的树种,对三花枫的籽油特性进行测定对于判断其能否成为观赏与经济兼用植物,即神经酸来源植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辽宁、吉林地区20个三花枫单株为研究对象,采集翅果并测定形态和品质性状,分析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揭示其变异规律,阐明各形态、品质性状之间以及各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种仁的含油率及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分析三花枫籽油多样性特征和变异规律,探究三花枫籽油特性与种实表型性状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结合种实表型性状和籽油特性分析结果,筛选出优良三花枫种质,并为三花枫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在单株间存在着极显着差异,19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11.66%,种实表型性状中的形态性状尤其是果实形态性状稳定性较差,不同单株的遗传差异及对环境的适应差异导致了单株间以及各性状间变异程度的不同。三花枫种实的形态和品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性状类群,两类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每类性状内部则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除张开角、连接角、果厚和种子大小指数外,绝大多数形态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在品质性状中,地理生态因子的变化主要对翅果百粒重产生影响。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果实形态变异对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起主要作用。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三花枫种实的表型性状并非完全按照地理位置聚类,其表型性状变异具有不连续性和不稳定性,地理生态因子仅为其中一部分影响因子,表明个体间存在非环境影响的遗传差异,使得我们对三花枫优良种质的选择则更有意义。(2)三花枫的种仁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含量在单株间存在极显着差异,平均含油率为36.31%,主要由两种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和六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花生一烯酸(C20:1)、芥酸(C22:1)、神经酸(C24:1)]组成,不饱和脂肪酸的平均总含量为91.98%,神经酸的平均含量为4.69%。在13个籽油特性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含油率(12.40%),最小的是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0.47%),神经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为6.37%,三花枫具有筛选高油种质资源的基础,其籽油有着稳定的高不饱和特性,神经酸含量的稳定性相对于其他性状来说居于中等,既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含量,同时也让三花枫不乏筛选高神经酸种质的潜力。三花枫种仁的含油率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性状,与脂肪酸组分含量之间不存在显着相关性,而不同的脂肪酸组分之间则有着丰富的相关性;籽油特性与部分种实表型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各地理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显着,相较于环境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对籽油性状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经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花生一烯酸、芥酸、神经酸性状对籽油变异起主要作用。(3)经过对种实各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筛选出WN181、GGC215、GGC260三个的翅果较大且种仁较为饱满的单株;综合各项籽油特性,筛选出WN181(OC:40.35%,NA:4.37%,EA:11.80%)、WN190(OC:38.44%,NA:4.47%,EA:12.15%)两个“高油低芥”单株,以及GGC260(OC:48.52%,NA:5.07%,EA:13.10%)、GGC215(OC:38.21%,NA:4.85%,EA:12.70%)两个“高油高神”单株;综合种实表型性状和籽油特性,最终筛选出WN181、GGC260、GGC215三个可开发为油料和神经酸来源树种的优良种质。
李雪玲[3](2021)在《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鱼类的营养价值和组成成分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鱼类自身因素(品种、性别、生活阶段、部位、健康状态和繁育状态等),以及环境因子(温度、光照和盐度等)和饵料等外源因素[1-4]。因此,本实验以灰海马为研究对象,探究内源因素(生活阶段和健康状况)及外源因素(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的影响。海马为名贵药材,探明不同阶段的营养即活性成分含量对养殖海马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价值。研究设置了三个实验: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2、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3、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为了比较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的营养品质,本文对幼海马(5.88±0.45 cm,性别未分化)、生长中期雌雄海马(雌:9.48±0.37 cm,雄:8.84±0.52 cm,性别已分化但未繁殖)和成熟雌雄海马(雌:12.10±0.48 cm,雄:12.33±1.68 cm,性别已分化已繁殖)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的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氨基酸组成相同,均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含量有所差异,生长中期雌海马的EAA/TAA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2)随着海马生长,海马体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有变化。5组海马中,生长中期雌海马和性成熟雄海马缺少C18:0,幼海马和性成熟雌海马缺少C18:1n9t。生长中期雄海马体内脂肪酸种类最多,共有25种脂肪酸,其余4组均含有24种脂肪酸。幼海马ARA、DHA、PUFA和n-3 PUFA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海马(P<0.05),它们的含量随着海马生长呈递减趋势。(3)灰海马体内含丰富的锌和硒,不同生活阶段海马锌硒含量存在显着差异:成熟雌海马锌元素含量最高(100.22±7.53 mg/kg),显着高于幼海马(81.41±6.81 mg/kg)和中期海马(雌:86.64±0.47 mg/kg,雄:79.98±0.24mg/kg)(P<0.05);生长中期雌雄海马硒元素含量(雌:7.64±0.17 mg/kg,雄:7.74±0.29mg/kg)显着高于幼海马(5.47±0.21 mg/kg)和成熟海马(雌:3.70±0.15 mg/kg,雄:4.40±0.29 mg/kg)(P<0.05)。(4)不同生活阶段海马体内核苷类物质组成相同,均检测到3种核苷酸和6种核苷,核苷类物质含量随着海马生长呈下降趋势,幼海马的胞苷、尿苷、腺苷和胆甾醇含量均高于生长中期和成熟期海马。整体而言,幼海马和生长中期海马的营养、药用价值优于成熟期海马。2、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为探究不同状态海马营养成分及功能性组分的含量异同及组织分布规律,本文以灰海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健康和肠炎,雌、雄以及头部和躯干灰海马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两种最重要的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结果显示:(1)灰海马粗蛋白质量分数(干重)较高(61.09-70.52%),粗脂肪质量分数(干重)较低(0.95-3.90%);健康与肠炎海马、雌海马与雄海马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均无显着差异,海马头部粗脂肪、粗蛋白均显着低于躯干,灰分则反之。(2)甘氨酸、胱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在不同健康状态、性别和部位上均无显着差异,其余13种氨基酸在不同健康状况和不同性别海马中无显着差异,但躯干含量显着高于头部。(3)灰海马含有丰富的C18:1n9c和DHA等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含量均符合理想脂肪酸的标准(PUFA/SFA>0.4)。不同健康状态和不同性别海马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差异,除C24:0和C22:1n9头部与躯干无显着差异外,其余脂肪酸头部含量均显着低于躯干。(4)灰海马头部硒含量(0.88-0.95 mg/kg)显着低于躯干(1.16-1.32 mg/kg),锌则无显着差异。(5)雄海马尿嘧啶核苷显着高于雌海马,雌海马中肌苷含量高于雄海马。头部腺嘌呤、鸟苷和胸苷含量显着高于躯干。海马体内还含有大量的具有温肾壮阳功效的胆甾醇,其头部胆甾醇含量(1828.93-2164.62 mg/kg)显着低于躯干(1893.82-2555.56 mg/kg)。本研究显示患肠炎对海马药用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3、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采用双因子实验,探究了温度(23℃、25.5℃、28℃)和饵料(成体卤虫、桡足类、成体卤虫+桡足类、冰虾)及其相互作用对灰海马(体高5.10±0.48 cm)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微量元素锌、硒)和功能性组分(核苷、核苷酸和胆甾醇)的影响。为了更准确地揭示不同温度和饵料养殖下的海马营养价值,采用主成分分析对灰海马氨基酸、脂肪酸和核苷类物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如下:(1)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的氨基酸组成无影响,但对氨基酸含量具有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氨基酸品质综合得分和AAS、CS、EAAI评分均显示23℃冰虾组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最高。(2)温度和饵料影响灰海马体内的脂肪酸组成,除23℃处理组灰海马体内未检测到C12:0外,其余处理组均检测到24种脂肪酸。灰海马的脂肪酸含量受温度和饵料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当摄食冰虾时,随着温度上升,灰海马的EPA、DHA、PUFA和n-3 PUF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从多不饱和脂肪酸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综合得分最高的是23℃冰虾组。(3)灰海马体内的锌、硒含量受温度和饵料的影响显着,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摄食冰虾的海马体内锌、硒含量显着高于摄食卤虫的海马(P<0.05),23℃冰虾组海马的含硒量最高,25.5℃卤虫+桡足类组海马的含锌量最高。(4)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的功能性组分含量有显着影响,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影响显着(P<0.05)。23℃处理组的海马体内尿嘧啶、腺嘌呤和胸苷含量显着低于25.5℃和28℃处理组(P<0.05)。当摄食卤虫+桡足类时,28℃水温养殖的灰海马体内尿嘧啶、鸟嘌呤、胞苷、尿苷和鸟苷显着高于23℃和25.5℃水温下养殖的灰海马(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8℃卤虫+桡足类组综合得分最高。整体而言,23℃冰虾组海马的营养价值最高。
彭小进[4](2021)在《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文中指出黄檗(Phellodendron amu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药源植物,其树皮,树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组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目前,对黄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树皮内生物碱以及树叶和果实内精油的分离等方面,且采用的提取方法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黄檗为原料,设计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温和条件下黄檗植物材料的全组分溶解,并对溶解液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精油,种子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进行组分分离,同时研究了其分别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建立了[C4C1Im][OOCCH3]/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技术路线。首先,设计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实现了温和条件下黄檗木质部的全组分溶解,并通过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对可能影响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溶解的阴离子类型,阳离子烷基侧链的长度,稀释溶剂的类型和离子液体摩尔浓度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且在动态流变学等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对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可能的溶解机理进行还原。结果表明,最佳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为2.0 mol/L的[C4C1Im][OOCCH3]/DMSO,木粉最大负载量为4%,溶解反应温度为70℃,溶解反应时间为60 min。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主要通过阴离子与纤维素分子之间形成新的氢键以断裂原植物材料中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实现纤维素分子链的解离,阳离子与半纤维素分子乙酰基和木质素分子链之间的醚键等反应实现了植物材料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溶解,三种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的溶解导致了植物细胞壁结构的塌陷,进而为植物细胞内容物的流出创造了条件。其次,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进行分离,并分析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单因素优化,Plackett-Burman(PBD)模型和Box-Behnken(BBD)模型对可能影响黄檗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因素进行优化和筛选并分别确定其通过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树皮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1.99 mol/L,液固比26 mL/g,超声辐照温度75℃,超声辐照时间4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01 mol/L,液固比25 mL/g,超声辐照温度79℃,超声辐照时间30 min,超声辐照功率8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得到树皮和树叶中生物碱分离的平均得率分别为4.22±0.20 mg/g和2.47±0.12 mg/g。而且,通过与其他生物碱分离方法进行比较,以及对生物碱类化合物在离子液体溶剂体系中的稳定性,可回收性和可重复性进行评价,充分证明了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用于生物碱分离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种子中的精油和种子油进行分离,并对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产物进行评价。经过单因素优化,PBD显着性筛选和BBD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条件,其中精油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6 mol/L,液固比24.90 mL/g,超声辐照时间23.46 min,超声辐照温度7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为离子液体摩尔浓度2.17 mol/L,液固比25.15 mL/g,超声辐照时间57.86 min,超声辐照温度60℃,超声辐照功率70 W和粒径250 μm。最佳条件下,分离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分别为15.38±0.76 mg/g和393.57±19.03 mg/g,这与BBD模型预测的精油和种子油得率15.50 mg/g和401.13 mg/g高度吻合。同时,比较分析了该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与其他分离提取方法得到的精油和种子油的差异,结果表明离子液体溶剂体系有效的促进了精油和种子油得率的增加,且不会对精油和种子油组分产生负面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提取溶剂。借助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对黄檗木质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进行分离,并借助传统的苯-醇方法制备同源的综纤维素,α-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为标准参照物,有效的提高了再生材料的可识别度。根据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向黄檗木质部的离子液体溶液中依次添加丙酮/水(1:1,v:v),95%乙醇和去离子水实现了黄檗木粉的离子液体溶解液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最大程度的分离。其中再生纤维素材料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85.96%,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质量分数为79.16%,而再生木质素组分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97.35%。而且,在植物材料溶解,再生和分离过程中,纤维素的结晶类型由纤维素Ⅰ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且再生材料的热稳定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极大的降低了生物质材料高值化利用的难度。最后,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再生半纤维素和再生木质素为原料,研究了其在柔性传感器,工业化学品和紫外防护等领域的应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纤维素为基质,通过添加多壁碳纳米管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等导电填料实现了再生纤维素表面双层导电网络的构建,促进了其在柔性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再生纤维素与多壁碳纳米管之间通过氢键进行连接有效的削弱了多壁碳纳米管之间的团聚效应,而石墨烯则通过π-π相互作用连接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促进了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均匀分散。结果表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质量比为15:3:2的复合材料具备最佳的电导率和抗拉强度,且复合材料的标准化电阻在周期性形变状态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这证明再生纤维素/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柔性应变传感器。以分离得到的再生半纤维素材料为基质,在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中,借助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1-磺酸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O3S(CH2)4C1Im]HSO4)实现了糠醛的制备,有效的提高了糠醛的得率和转化率。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实现了糠醛的制备和萃取同时进行,有效的避免了糠醛在水相中的降解,均相催化剂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的引入为体系提供了足够多的酸性位点,加速了再生半纤维素的降解。通过优化得到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的最佳条件为:甲基异丁基甲醇/水双相体系,强酸性离子液体[HO3S(CH2)4C1Im]HSO4催化剂,双相体系组成(甲基异丁基甲醇.·水=1:1,v:v),液固比40 mL/g,酸性催化剂的摩尔浓度0.10 mol/L,微波辐照时间40 min和微波辐照功率385 W,最佳条件下的糠醛得率和转化率分别为332.85±16.64 mg/g和51.36%。通过动力学拟合和Arrhenius方程对再生半纤维素催化制备糠醛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强酸性均相催化剂[HO3S(CH2)4C1m]HSO4将再生半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解聚制备糠醛反应的活化能降低了30.36%,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双相体系中糠醛得率的增加,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再生半纤维素水解制备糠醛的酸性催化剂。以分离得到的再生木质素材料为基质,结合物理防晒剂二氧化钛,通过季铵化反应和生色基团的包合制备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并评价了其紫外线防护能力。通过再生木质素的包合极大的降低了由于二氧化钛光催化产生的自由基数量,二氧化钛为核的球形结构以氢键与再生木质素的生色基团酚羟基连接有效的降低了纳米微球的颜色,促进了其在紫外防护化妆品领域的使用。以防晒指数和光催化活性为优化目标,对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中再生木质素和二氧化钛的质量组成进行优化,优化得到的最佳质量组成为再生木质素:TiO2=1:2,最佳组成的再生木质素@TiO2纳米微球的防晒指数为37.92,具备较强的紫外防护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紫外防晒剂。本研究在绿色溶剂离子液体溶剂体系[C4C1Im][OOCCH3]/DMSO中实现了黄檗资源的有效溶解,并顺利的完成了植物体内各个部位的生物活性组分的分离及应用,为黄檗植物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王晓岩[5](2020)在《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采自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蒙古白丽蘑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包括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测定,并且对蒙古白丽蘑不同成分(总多糖、总蛋白、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化合物及两种甾醇类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内、体外肿瘤抑制实验,探讨其作用机理,对效果最好的组分进行高通量血液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并探讨蒙古白丽蘑的总多糖、甾醇类化合物及水提液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通过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法、索氏抽提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灼烧法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如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灰分及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蛋白质含量为总蛋白含量为43.56%,总多糖含量为35.58%,总灰分含量为9.2%,粗纤维含量为1.09%;氨基酸含量与金针菇、杏鲍菇及滑子蘑等9种常见食用菌相对比,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含量在蒙古白丽蘑中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蒙古白丽蘑重金属含量低,符合国家+++标准,为一级食用产品,食用安全。应用GC-MS及LS-MS等方法,对蒙古白丽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分析。GC-MS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31种匹配度高于85%化学成分,所有检测出的化合物均以极性较小的易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为主;经LS-MS分析,得到化合物共50种,其中检测出酚类化合物9种、脂肪酸类化合物12种、核苷酸类化合物3种、醌类化合物8种、糖类成分6种及甾体类成分4种几个化合物类群,另外还有其他类化合物8种。应用正向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方法对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其几种甾体类化合物为麦角甾醇过氧化物、麦角甾醇、(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等9种化合物。本研究对蒙古白丽蘑化学物质基础特点有了整体性了解,为其活性研究提供基础。由于蒙古白丽蘑的不合理的人为采集及环境条件的恶化,使蒙古白丽蘑栖息地收到破坏,该物种濒临灭绝。应用深层发酵方式量产其发酵菌丝体,尝试在应用上替代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为有助于保护该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前期基础上,对其高密度发酵罐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为黄豆粉16.55g/L,玉米浆粉33g/L,蔗糖在初始条件下为33g/L,随着发酵时间的推移,逐渐增至9%;发酵条件为10L发酵罐条件优化下,在25℃条件下,初始p H调整为为6.5,发酵罐机械转子转速150 rpm,初始接种量12.5%,为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以此条件在50L及100L发酵罐进行放大培养,最终结果:50L发酵罐在216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17.84g/L;100L发酵罐在192h时生物量达到19.64g/L。随着发酵罐体的放大,可以明显的缩减发酵周期,为蒙古白丽蘑液体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其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化学成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发酵菌丝体分析得到的化合物共31个,分别为酚类成分、糖类成分、醌类成分、核苷酸、脂肪酸、甾醇类及其他成分,其中大部分化合物与子实体共有。蒙古白丽蘑不同组分抗肿瘤研究方面,通过脏器指数及抑瘤率计算、ELISA酶联免疫法、H&E病理切片、TUNEL、免疫组化荧光分析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蒙古白丽蘑总蛋白(TPLM)、总多糖(LMP)、甲酸(ELM)提取的小分子类化合物、总甾醇类(SLM)化合物及麦角甾-4,6,8(14),22(23)-四烯-3-酮、(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同时对两种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上蒙古白丽蘑组分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情况均有明显的抑制表现活性,其中以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及总多糖(LMP)活性最佳。并对SLM进行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SLM治疗后的H22荷瘤小鼠,与模型组相比,经肿瘤微环境影响机体代谢发生紊乱所产生强烈扰动的化合物在色氨酸代谢途径、5-羟色胺能突触途径、蛋白质消化吸收途径、亚油酸代谢途径、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等几个代谢通路中发生明显的回调状态,具有肿瘤抑制作用的表现。肠道微生物变化作用,SLM给药组中,普雷沃菌属及相关菌属为优势菌属(Prevotella),隶属该属多种细菌被证实具有促进脂质代谢、治疗代谢综合征、癌症等多种疾病。除此之外,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与拟杆菌属(Bacteroides)在SLM组中也大量富集,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多种重要作用,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对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水提液(WLM)及肿瘤抑制实验最好组总甾醇组(SLM)应用测量空腹血糖、ELISA法、糖耐量检测法、Western Blot法进行降血糖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总多糖(LMP)及水提液(WLM)均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治疗4周可以显着改善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作用。而SLM组降血糖作用并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蒙古白丽蘑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活性物质基础是总多糖(LMP)与水提液(WLM),可以用作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研发利用。
李皓[6](2020)在《六种食药用菌菌油特征化学成分分析与DPPH抗氧化功效》文中指出食药用真菌因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成分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行业,但关于食药用菌菌油的研究和相关产品还极为少见。由于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除了含有普通食用菌的脂肪酸成分之外,还可能含有其它生物活性化学成分,因此研究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用菌菌油将更有利于具有特定功效菌油的开发。本文以六种从野外采集的食药用真菌(松木层孔菌、炭球菌、白秃马勃、紫革耳、毛蜂窝菌和红贝俄氏孔菌)为研究对象,通过乙醚从子实体提取菌油,运用硅胶柱色谱进行纯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菌油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菌油的抗氧化功效,从而揭示出菌油抗氧化活性与其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揭示了白秃马勃和紫革耳粗脂肪的其它化学成分,旨在为开发具有抗氧化功效的食药用菌菌油新产品奠定基础。首先,利用乙醚连续回流渗漉提取六种食药用真菌子实体得到粗脂肪,粗脂肪经硅胶短柱进一步纯化,用正己烷-乙酸乙酯(90:10,v/v)混合溶剂洗脱得到纯化菌油。菌油得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炭球菌(0.97%)、红贝俄氏孔菌(0.70%)、紫革耳(0.32%)、白秃马勃(0.28%)、毛蜂窝菌(0.26%)和松木层孔菌(0.11%)。实验结果表明,菌油在六种食药用菌子实体中占比较低,有机溶剂提取法有利于从子实体中制取菌油。粗脂肪中的菌油含量较少,说明还含有其它化学成分。其次,运用GC-MS对菌油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松木层孔菌菌油鉴定出4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菌油的88.414%,其主要化学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有3种,相对含量为30.579%,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有6种,相对含量为49.714%;从炭球菌菌油鉴定出34种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为菌油的76.51%,其主要化学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有3种,相对含量为28.287%,4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相对含量为41.099%。从白秃马勃菌油鉴定出49种化合物,相对含量为菌油的73.562%,其主要化学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有4种,相对含量为51.06%,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有2种,相对含量为12.55%;从紫革耳菌油鉴定出了59种化学成分,占总菌油的86.626%,其主要化学组分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2种,相对含量为48.765%,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2种,相对含量为24.986%;从毛蜂窝菌菌油鉴定出了4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总菌油的45.067%,其主要化学组分中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相对含量为20.549%,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只有1种,相对含量为1.531%;从红贝俄氏孔菌菌油共鉴定出了65种化合物,占总菌油的88.07%,其主要化合物中有4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和4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它们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2.762%和22.585%。结果表明,不同菌油均以高级脂肪酸及其酯类成分为主,尤其是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及其酯类最为丰富,但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同时还含有其它特征化学成分。再次,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菌油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六种食药用菌菌油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抗氧化活性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它们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EC50)由大到小分别为红贝俄氏孔菌菌油(89.77±3.77 mg/mL)、白秃马勃菌油(26.14±0.64mg/mL)、松木层孔菌菌油(20.88±0.08 mg/mL)、炭球菌菌油(9.94±0.23 mg/mL)、紫革耳菌油(5.71±0.52 mg/mL)、毛蜂窝菌菌油(4.35±0.12 mg/mL)。菌油抗氧化活性与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菌油抗氧化活性与其特征化学成分有关,菌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类和其它具有强抗氧化活性油溶性成分协同作用是菌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其中毛蜂窝菌菌油中脂肪酸及其酯类成分含量最少,仅为27.039%,但因含有较高含量的其它类油溶性化学成分,比如角鲨烯,故其抗氧化活性最强,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最后,白秃马勃和紫革耳粗脂肪用正己烷-乙酸乙酯(90:10,v/v)洗脱菌油后,继续用乙酸乙酯洗脱,乙酸乙酯洗脱组分再次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用正己烷-乙酸乙酯梯度洗脱,分离得到3个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3个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秃马勃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MB1和MB2,分别鉴定为乙酰基过氧化麦角甾醇(acetyl ergoterol5,8-endoperoxide)和过氧化麦角甾醇[(22E)-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从紫革耳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ZG,鉴定为麦角甾-7,22-二烯-3β-醇(ergosta-7,22-dien-3β-ol)。
刘栩州[7](2020)在《金针菇菇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金针菇菇脚是金针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由于其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直接丢弃或不合理应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先前的研究证明,金针菇菇脚应用在鸡养殖中效果良好,如可以提高生产性能、免疫机能和肠道健康水平等。我们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试验手段,解决金针菇菇脚作为一种纤维原料在猪生产中的应用问题。本研究一共包括五个试验,分别测定了金针菇菇脚的化学组成、有效能值和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并通过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生长试验,评价了菇脚对不同阶段猪的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全肠道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及菇脚对育肥猪肠道菌群多样性、肠道形态、胴体性状及肉质的影响。试验一,目的在于测定金针菇菇脚的消化能及代谢能,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选用12头初始体重为37.48±4.31 kg的去势公猪,随机分配到2个日粮处理中,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日粮包括1个基础日粮和1个金针菇菇脚待测日粮。结果显示,金针菇菇脚生长猪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是4.58和4.06 MJ/kg(干物质基础)。试验二,目的是测定菇脚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采用12头初始体重为32.56±1.67 kg,且回肠末端装有简单T型瘘管去势公猪,分为两个处理组,分别饲喂1个无氮日粮和1个含有40%金针菇菇脚的待测日粮。结果表明:金针菇菇脚粗蛋白标准回肠末端消化率是48.68%,必需氨基酸消化率是从17.50%到59.47%。试验三,选用150头初始体重为6.89±1.17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为28天。5个处理包括1个基础日粮和4个试验日粮。4个试验日粮分别添加2.5%、5%、7.5%和10%的金针菇菇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2.5%的菇脚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虽然,随着金针菇菇脚添加量增多,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都显着降低,但菇脚可以提高鲜粪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还可以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试验四,选用72头初始体重8.20±1.67 kg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试验期为56天。3个处理组包括1个基础日粮和2个试验日粮。2个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1.5%和3%的金针菇菇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5%或3%的的金针菇菇脚,在各个不同阶段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但同样会降低一些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而菇脚的添加可以提高鲜粪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还可以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生长激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同时降低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试验五,选用90头,体重为63.98±6.89 kg的生长猪,按照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三个处理,包括一个基础日粮,其余两个试验日粮分别添加2.5%和5%的金针菇菇脚,试验期为63天。结果显示,添加2.5%菇脚对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没有影响。尽管添加菇脚会降低平均日采食量和一部分营养物质消化率,但菇脚的添加能够提高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及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另外,菇脚还能显着降低试验猪的背膘厚,增加了背最长肌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且改善了肌肉的脂肪酸组成。在肠道健康方面,菇脚还提高了空肠黏膜的绒腺比,及结肠和盲肠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并促进有益微生物的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系统评价了金针菇菇脚的营养及饲喂价值,试验结果证明,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适当添加金针菇菇脚不会影响生产性能,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的健康及福利,还能改善肉的品质及营养水平。本研究为金针菇菇脚进一步应用提供数据参考,也为食用菌行业其他副产物的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
郑璐侠[8](2020)在《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提取类生化药物是一类来源于生物体,经分离、提取、纯化制得的药物,在临床上多年来应用广泛,在近期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亦发挥了有效作用。由于这类药物存在生物多样性和组成不确定性,部分已上市多年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完全确切,使得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成为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实现对上市药品科学监督的迫切需求。本研究隶属国家药典委员会十三五规划的组成部分,选择尿激酶、胰酶、磷脂、琥珀酰明胶4个特点各异的有代表性品种作为切入点,涵盖提取类生化药物的3大类型和2种主要剂型,采用包括色谱、酶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现代分析新技术,针对这类药物国内外法定标准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涉及纯度、溶出度、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热原、种属鉴定、病毒检测、效价测定、组成分析等多个具有生化特色的关键质控项目。经过系统的研究,开发了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相关方法学验证。将研究应用于上述品种的质量评价,首次发现了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制订的脂肪酸组成、甾醇组成、聚合酶链式反应、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4个新方法已获得药典会认可,首次收入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制订的相关品种的国家质量标准,正在上报药典会的过程中。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创新性地形成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和基本的技术通用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总结归纳出其质量控制要点,提出应结合具体品种的特性和剂型特点,采用组合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为我国和国际上此类药物的质量研究提供解决思路和指导。品种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创新性工作。(1)尿激酶首次采用分子排阻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两种技术分别建立了测定尿激酶原料分子组分比的方法,并发现原料中含有少量高分子量杂质,需加以控制。首次将离子交换层析技术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建立了去除注射用尿激酶中的人血白蛋白辅料干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在国际上率先解决了制剂标准中无法控制分子组分比的难题。同时,建立了生色底物法测定尿激酶原料及制剂效价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部分尿激酶原料和制剂产品的分子组分比不符合规定;部分企业不同批次间差异较大,工艺一致性差;个别企业存在原料和制剂分子组分比测定结果差异较大的不合理现象,有采用不合格原料投料的可能性。(2)胰酶基于本品效价高低不一的现状,首次将自身对照法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分析,创新性地建立了以胰蛋白酶效价为测定指标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将绝对效价修订为相对效价,解决了绝对效价法因牛胆盐试剂来源不同而导致的测定结果差异大的问题。建立了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胰酶原料进行种属鉴定和猪细小病毒核酸检测,可用于从源头对该品种进行质量控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各企业样品的溶出速率与进口参照制剂间一致性差,效价水平高低不一,国产样品总不合格率高达57%,临床有效性存疑。各家企业原料中均检出猪细小病毒核酸,生产企业未能严格执行新版生化药品GMP的要求。(3)磷脂以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蛋黄磷脂酰胆碱和大豆磷脂酰胆碱4种应用范围最广的磷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同时测定8种磷脂组分含量的方法和采用三氟化硼甲酯化-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20种脂肪酸组成的方法,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不皂化物后经衍生化处理-气相色谱技术同时测定9种甾醇的方法。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发现不同种类、来源的磷脂具有各自特征的磷脂、脂肪酸和甾醇组成,以这3类组成作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类结果与样品的种类和来源关系显着,可作为区分不同性质和来源磷脂的特征指标,并首次提出对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进行分型管理的理念。(4)琥珀酰明胶建立了采用分子排阻色谱与多角度光散射联用技术测定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绝对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直接方法。以细胞系法为基础,首次建立了HL60/IL-6的单核细胞活化反应测定法用于该品种的热原检测,为国际上首次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热原检测。
夏梦露[9](2020)在《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铜藻(Sargassum horneri)含有多糖、膳食纤维、植物甾醇、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活性成分。目前国内外对铜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膳食纤维等大分子活性物质,而对于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类低极性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然而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结构及理化性质相似,采用传统方法对其分离提纯费时费力。因此,本论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液质联用分析以及高速逆流色谱等现代分离分析手段,探索和建立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效提取、分析与分离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建立了超声波辅助提取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考察了不同提取溶剂、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对提取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代表性物质花生四烯酸的峰面积为参考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出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优化得到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21 mL/g,超声时间为21 min,超声功率为500 W。此条件下得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峰面积与预测值仅差1.2%,表明该响应面模型及其结果准确、可信。2、研究建立了液质联用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铜藻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快速检测了铜藻脂肪酸提取物,分析鉴定了8个脂肪酸类化合物,有效避免了皂化、甲酯衍生化等预处理步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对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中的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α-亚麻酸在0.5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花生四烯酸在0.12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两个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在90%以上且RSD值小于6%;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中的α-亚麻酸含量为0.82%,花生四烯酸含量为2.45%。实验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灵敏度高、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能够准确定量分析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中的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3、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了铜藻中的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单体。通过测定分配系数,确定正己烷-甲醇-水(0.1%TFA)(10:6.5:3.5,v/v/v)作为逆流色谱的两相溶剂体系。系统考察了转速、流动相流速对色谱固定相保留率的影响。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中的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单次进样量可达500 mg。经HPLC检测,分离得到的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纯度分别为72.7%和80.8%。进一步通过半制备型液相色谱对目标组分精制纯化,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精制后的纯度分别为91.5%和96.6%。实验结果表明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半制备型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的制备色谱方法,非常适用于铜藻不饱和脂肪酸粗提物的分离和纯化。
杨楠[10](2019)在《黄芪种子脂肪酸在幼苗形态建成中的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黄芪从种子萌发到幼苗形态建成的过程是其完成从种子供养到光合作用供养转变的过程,也是其生活史中面对环境变化表现较为脆弱的阶段。本文以黄芪种子为材料,利用GC-MS研究了种子萌发以及形态建成过程中包括脂肪酸在内的贮藏物质代谢变化,同时利用UPLC-MS还研究了形态建成过程中黄芪幼苗黄酮和皂苷等活性物质含量变化,以期为深入了解黄芪种子萌发和形态建成的养分代谢规律提供参考。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在黄芪种子萌发及后生长过程,发现子叶贮藏的淀粉被优先利用,而脂质则主要在萌发后生长阶段被动员。脂肪酸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子叶中主要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则与它们相反,但总体变化幅度都较小。外源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均抑制了黄芪种子萌发及后生长。同时,脱落酸和茉莉酸甲酯抑制了贮藏物质动员,降低了其利用效率,还引发了早期贮藏物质碳的高消耗,阻止了子叶脂肪酸的去饱和及碳链延长。在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发现子叶脂肪酸组分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与暗形态建成过程相比,光照条件下子叶中α-C18:3比例增加了 28.62%,而C18:1则降低了30.96%。同时,子叶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FAD7和FAD2的转录水平在光形态建成过程中均有明显上调,表明它们可能参与了 α-C18:3和C18:1比例转变的过程。在细胞器膜脂组分研究中,与暗形态建成相比,光照诱导了质体膜C16:1、α-C18:3、线粒体膜C22:0、C24:0、C16:0、α-C18:3以及过氧化物酶体膜C16:0、C18:0的大幅度增加。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质体和线粒体中α-C18:3与子叶α-C18:3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表明光照诱导的子叶α-C18:3增加可能与质体和线粒体中α-C18:3增加密切相关。与子叶不同,新生组织中α-C18:3、C18:2和C18:1三种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在形态建成过程中逐渐下降,而C16:0和C18:0比例则持续升高,并且光照条件下α-C18:3的下降幅度以及C16:0和C18:0的升高幅度均小于黑暗下。此外,在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光照均诱导了异黄酮和皂苷的积累,并且其主要是由新生组织中芒柄花黄素和黄芪甲苷的含量变化引起的。与暗形态建成相比,子叶和新生组织中H2O2含量和POD活性在光形态建成中明显增加。异黄酮和皂苷等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变化可能通过调控组织细胞氧化还原水平参与了黄芪幼苗光形态建成中的脂肪酸氧化还原代谢过程。
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黄简介 |
1.1.1 桑黄的分类和命名 |
1.1.2 桑黄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1.2 桑黄人工培养方式的研究进展 |
1.2.1 段木栽培法 |
1.2.2 代料栽培法 |
1.2.3 液态发酵法 |
1.3 桑黄的药理功能及其活性组分 |
1.3.1 桑黄的药理功能研究 |
1.3.2 桑黄的主要活性组分 |
1.4 桑黄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三萜理化活性及产量研究 |
1.4.2 三萜生物合成途径 |
1.5 外源因子调控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相关研究 |
1.5.1 天然外源因子研究进展 |
1.5.2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调控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 |
1.6 立题目的与意义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路线 |
1.7.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2 论文研究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桑黄菌体量及三萜产量测定 |
2.2.2 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条件优化 |
2.2.3 天然外源因子诱导桑黄三萜合成的初步研究 |
2.2.4 GC-MS鉴定乙酸乙酯提取物与甲醇提取物的挥发性组分 |
2.2.5 桑树木屑提取物中部分组分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
2.2.6 不同种类脂肪酸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
2.2.7 亚麻酸含量检测 |
2.2.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桑黄菌体形态 |
2.2.9 丙二醛含量检测 |
2.2.10 桑黄菌体细胞完整性的测定 |
2.2.11 桑黄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的测定 |
2.2.12 桑黄三萜合成途径部分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2.2.13 桑黄三萜合成途径部分酶量的测定 |
2.2.1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培养条件优化 |
3.1.1 碳源种类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2 氮源种类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3 碳源添加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4 氮源添加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5 初始pH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6 接种量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7 种龄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1.8 培养时间对桑黄液态发酵产三萜的影响 |
3.2 桑树木屑提取物的促进作用及其诱导因子的探究 |
3.2.1 桑树木屑提取物的促进作用 |
3.2.2 GC-MS组分分析 |
3.2.3 潜在促进因子的验证实验 |
3.2.4 不同种类脂肪酸对桑黄三萜合成的影响 |
3.2.5 亚麻酸对桑黄液态发酵过程的影响 |
3.3 亚麻酸促进桑黄三萜合成的机理探究 |
3.3.1 亚麻酸的消耗曲线 |
3.3.2 添加亚麻酸对菌体形态的影响 |
3.3.3 添加亚麻酸对菌体细胞膜的影响 |
3.3.4 添加亚麻酸对桑黄三萜合成途径的影响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2)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三花枫研究概况 |
1.1.1 三花枫的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
1.1.2 三花枫的抗逆性研究 |
1.1.2.1 抗寒性研究 |
1.1.2.2 耐盐碱性研究 |
1.1.3 三花枫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 |
1.1.4 三花枫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4.1 观赏价值 |
1.1.4.2 药用价值 |
1.2 木本油料树种研究概况 |
1.2.1 整体概况 |
1.2.2 槭属油料树种研究进展 |
1.3 神经酸研究进展 |
1.3.1 神经酸的功能 |
1.3.2 神经酸的来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采集 |
2.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测定及统计分析 |
2.2.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测定 |
2.2.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统计分析 |
2.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测定及统计分析 |
2.3.1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测定 |
2.3.2 三花枫籽油脂肪酸组分含量测定 |
2.3.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含量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
3.1.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1.1 形态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1.2 品质性状差异性分析 |
3.1.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变异情况分析 |
3.1.3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4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3.1.5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
3.1.6 三花枫单株种实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
3.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多样性分析 |
3.2.1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差异性分析 |
3.2.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变异情况分析 |
3.2.3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4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性状与种实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5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分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6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性状间的主成分分析 |
3.2.7 三花枫单株籽油特性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特征 |
4.2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 |
4.2.1 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 |
4.2.2 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 |
4.3 三花枫籽油特性多样性特征 |
4.4 高品质籽油三花枫种质的筛选 |
4.4.1 高油种质的筛选 |
4.4.2 不同脂肪酸特性种质的筛选 |
4.4.3 三花枫籽油中的神经酸与芥酸 |
4.5 三花枫保护策略与合理开发建议 |
5 结论 |
5.1 三花枫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特征 |
5.2 三花枫种仁含油率与脂肪酸组分多样性特征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项目情况 |
(3)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灰海马简介 |
1.2 海马人工养殖现状 |
1.3 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研究 |
1.3.1 氨基酸 |
1.3.2 多肽化合物 |
1.3.3 脂肪酸 |
1.3.4 矿物元素 |
1.3.5 核苷和核苷酸 |
1.3.6 甾体类物质 |
1.4 影响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的因素 |
1.4.1 内源因素 |
1.4.2 外源因素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生活阶段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海马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实验方法 |
2.1.5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2.2.2 氨基酸营养品质分析 |
2.2.3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2.2.4 微量元素锌、硒含量 |
2.2.5 功能性组分组成及含量 |
2.3 讨论 |
2.3.1 氨基酸分析 |
2.3.2 脂肪酸分析 |
2.3.3 微量元素锌、硒分析 |
2.3.4 功能性组分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健康与肠炎灰海马不同部位营养及功能性组分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海马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方法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基本营养成分 |
3.2.2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
3.2.3 氨基酸营养评价 |
3.2.4 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
3.2.5 微量元素锌、硒含量 |
3.2.6 功能性组分组成及含量 |
3.3 讨论 |
3.3.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3.2 氨基酸分析 |
3.3.3 脂肪酸分析 |
3.3.4 微量元素锌、硒分析 |
3.3.5 功能性组分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温度和饵料对灰海马营养及功能性组分的影响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设计 |
4.1.2 实验海马 |
4.1.3 实验试剂 |
4.1.4 实验仪器 |
4.1.5 实验方法 |
4.1.6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氨基酸 |
4.2.2 脂肪酸 |
4.2.3 微量元素硒、锌含量 |
4.2.4 功能性组分 |
4.3 讨论 |
4.3.1 氨基酸分析 |
4.3.2 脂肪酸分析 |
4.3.3 微量元素硒、锌分析 |
4.3.4 功能性组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黄檗资源的植物化学组分研究进展 |
1.2.1 生物碱 |
1.2.2 精油 |
1.2.3 种子油 |
1.2.4 其他组分 |
1.3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1.3.1 酶辅助提取法 |
1.3.2 索氏提取方法 |
1.3.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3.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3.5 超临界流体萃取方法 |
1.4 精油的获得方法 |
1.4.1 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4.3 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4.4 无溶剂微波辅助蒸馏方法 |
1.4.5 离子液体辅助水蒸气蒸馏方法 |
1.5 种子油的提取方法 |
1.5.1 索氏提取方法 |
1.5.2 有机溶剂萃取方法 |
1.5.3 超声辅助提取方法 |
1.5.4 微波辅助提取方法 |
1.5.5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方法 |
1.6 植物细胞壁组分的研究进展 |
1.6.1 植物细胞壁组分分离方法 |
1.6.2 纤维素的应用 |
1.6.3 半纤维素的应用 |
1.6.4 木质素的应用 |
1.7 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研究进展 |
1.8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1.8.1 研究背景 |
1.8.2 研究内容 |
1.8.3 研究意义 |
2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促进植物组分分离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组分分离及细胞壁组成分析 |
2.3.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的测定 |
2.3.3 动态流变学性能的测定 |
2.3.4 方法验证 |
2.3.5 表征方法及机理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影响植物组分分离的因素分析 |
2.4.2 Kamlet-Taft溶剂化参数分析结果 |
2.4.3 黏度测定结果及动态流变学分析 |
2.4.4 方法验证结果 |
2.4.5 FT-IR光谱结果分析 |
2.4.6 再生材料的~(13)C NMR分析 |
2.4.7 XRD结果分析 |
2.4.8 不同物料的微观形态比较 |
2.4.9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溶解植物材料的机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黄檗生物碱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药品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2 生物碱组分的定量分析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3 单因素优化黄檗生物碱组分的分离 |
3.3.4 生物碱分离条件优化设计 |
3.3.5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3.3.6 方法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生物碱组分鉴定及定量分析 |
3.4.2 分离生物碱的离子液体溶剂体系的组成分析 |
3.4.3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因素分析 |
3.4.4 影响生物碱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3.4.5 BBD优化生物碱分离的最佳条件分析 |
3.4.6 验证实验 |
3.4.7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3.4.8 方法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同时分离黄檗精油和种子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药品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黄檗种子中精油和种子油的同时分离 |
4.3.2 单因素优化精油和种子油分离条件 |
4.3.3 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优化设计 |
4.3.4 方法比较和动力学模型的创建 |
4.3.5 精油和种子油的组分分析 |
4.3.6 种子油物化性质的鉴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因素优化结果分析 |
4.4.2 影响精油和种子油分离的显着因素分析 |
4.4.3 BBD优化精油和种子油的最佳分离条件 |
4.4.4 验证实验 |
4.4.5 方法比较及动力学分析 |
4.4.6 精油和种子油组成成分分析 |
4.4.7 种子油理化性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C_4C_1Im][OOCCH_3]/DMSO溶剂体系分离细胞壁组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药品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植物材料的溶解及细胞壁组分的再生分离 |
5.3.2 细胞壁组分标准参照物的制备 |
5.3.3 再生组分的鉴别 |
5.3.4 再生材料的表征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再生分离结果分析 |
5.4.2 再生分离材料的鉴定 |
5.4.3 XRD结果分析 |
5.4.4 SEM结果分析 |
5.4.5 TG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应变传感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原料 |
6.2.2 实验药品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6.3.2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传感器的制备 |
6.3.3 导电性能测定 |
6.3.4 力学性能测定 |
6.3.5 再生纤维素/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表征方法 |
6.3.6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表征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复合材料电导率的结果分析 |
6.4.2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分析 |
6.4.3 SEM结果分析 |
6.4.4 XRD结果分析 |
6.4.5 FT-IR结果分析 |
6.4.6 XPS结果分析 |
6.4.7 TGA结果分析 |
6.4.8 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2.1 实验原料 |
7.2.2 实验药品 |
7.2.3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再生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3.2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 |
7.3.3 糠醛制备的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7.3.4 Arrhenius方程的建立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半纤维素糖基结构鉴定 |
7.4.2 糠醛结构鉴定及定量分析结果 |
7.4.3 糠醛制备的溶剂体系组成分析 |
7.4.4 强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再生半纤维素制备糠醛的优化分析 |
7.4.5 验证实验 |
7.4.6 一阶动力学结果分析 |
7.4.7 反应活化能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 |
8.2.1 实验原料 |
8.2.2 实验药品 |
8.2.3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制备 |
8.3.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制备防晒剂 |
8.3.3 防晒指数(SPF)测定 |
8.3.4 光催化活性测定 |
8.3.5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的性能表征 |
8.4 结果与讨论 |
8.4.1 紫外防护性能分析 |
8.4.2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光催化活性分析 |
8.4.3 再生木质素@TiO_2纳米微球性能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蒙古白丽蘑药理活性的研究 |
1.2 蒙古白丽蘑化学成分研究 |
1.3 蒙古白丽蘑生物学性质 |
1.4 蒙古白丽蘑发酵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与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分析 |
2.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并与其他9种食用菌营养成分对比研究 |
2.2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化学成分分析 |
2.3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高密度深层发酵条件优化 |
2.4 发酵菌丝体生物学鉴定 |
2.5 蒙古白丽蘑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营养成分及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不同组分抗肿瘤活性相关机理研究 |
3.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2 蒙古白丽蘑总蛋白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3 蒙古白丽蘑化学提取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3.4 实验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蒙古白丽蘑甾醇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相关机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4.3 蒙古白丽蘑ET与ED两种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及相关机制研究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的研究 |
5.1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高通量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蒙古白丽蘑治疗肿瘤高通量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的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蒙古白丽蘑降血糖作用研究 |
7.1 蒙古白丽蘑总多糖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2 蒙古白丽蘑水提液(W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3 蒙古白丽蘑总甾醇化合物(SLM)降血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
7.4 实验结果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略缩语表 |
附录 A 蒙古白丽蘑宏观形态 |
附录 B 市场常见蘑菇 |
附录 C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GC-MS离子流图 |
附录 D(1) 蒙古白丽蘑子实体LC-MS离子流图 |
附录 D(2) 蒙古白丽蘑菌丝体LC-MS离子流图 |
附录 E H22荷瘤小鼠 |
附录 F H22荷瘤小鼠脏腑器官及肿瘤 |
附录 G(1) 糖尿病模型鼠 |
附录 G(2) 糖尿病模型鼠 |
附录 H 深层发酵用菌种及生物反应器类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六种食药用菌菌油特征化学成分分析与DPPH抗氧化功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药用真菌 |
1.2 食药用真菌的综合利用及研究现状 |
1.2.1 食药用真菌的营养价值 |
1.2.2 食药用真菌的药用价值 |
1.3 食药用真菌菌油 |
1.3.1 菌油概述 |
1.3.2 菌油的提取方法 |
1.4 食药用真菌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1.5 菌油特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
1.6 本研究六种食药用菌的研究现状 |
1.6.1 松木层孔菌 |
1.6.2 炭球菌 |
1.6.3 白秃马勃 |
1.6.4 紫革耳 |
1.6.5 毛蜂窝菌 |
1.6.6 红贝俄氏孔菌 |
1.7 研究目的和创新性 |
第二章 六种食药用真菌粗脂肪和菌油的制备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野生食药用真菌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野生菌粗脂肪和菌油的制备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六种食药用真菌菌油的特征化学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菌油GC-MS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松木层孔菌 |
3.2.2 炭球菌 |
3.2.3 白秃马勃 |
3.2.4 紫革耳 |
3.2.5 毛蜂窝菌 |
3.2.6 红贝俄氏孔菌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六种食药用真菌菌油DPPH抗氧化活性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试剂 |
4.1.2 菌油DPPH抗氧化活性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松木层孔菌 |
4.2.2 炭球菌 |
4.2.3 白秃马勃 |
4.2.4 紫革耳 |
4.2.5 毛蜂窝菌 |
4.2.6 红贝俄氏孔菌 |
4.3 讨论 |
4.3.1 菌油DPPH抗氧化活性 |
4.3.2 菌油DPPH抗氧化活性与其特征化学成分的关系 |
4.4 小结 |
第五章 白秃马勃和紫革耳粗脂肪化学成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化合物分离纯化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B1 的结构鉴定 |
5.2.2 MB2 的结构鉴定 |
5.2.3 ZG的结构鉴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三章附图 |
第五章附图 |
论文中的缩略词表 |
本论文中鉴定的其它化合物结构式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7)金针菇菇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金针菇及菇脚简介 |
1.1 食用菌营养价值及行业现状 |
1.2 金针菇分类学地位及营养价值 |
1.3 金针菇的食药用价值研究 |
1.4 金针菇菇脚简介 |
第二章 纤维原料及金针菇菇脚在养殖中的应用 |
2.1 饲料工业现状 |
2.2 纤维的定义及分类 |
2.3 纤维对猪生产性能、营养消化率及血液指标影响 |
2.4 纤维对猪肠道健康影响 |
2.5 纤维对猪肉质影响 |
2.6 金针菇菇脚在鸡养殖中的应用 |
2.7 饲料原料的评价体系 |
第三章 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
3.1 有效开发金针菇菇脚对循环经济模式的促进意义 |
3.2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金针菇菇脚的消化能及代谢能测定 |
1.1 前言 |
1.2 材料和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第二章 金针菇菇脚的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金针菇菇脚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一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金针菇菇脚在断奶仔猪中的应用研究二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金针菇菇脚在生长育肥猪中饲喂效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三篇 结论与展望 |
1、本研究主要结论 |
2、本研究创新点 |
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特点 |
1.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1.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标准现状与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的立项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2.1 前言 |
2.1.1 临床用途 |
2.1.2 生产工艺 |
2.1.3 原料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1.4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2.2 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
2.2.1 仪器与试药 |
2.2.2 分子排阻色谱法研究 |
2.2.3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 |
2.2.4 三种测定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的方法比较 |
2.2.5 结论 |
2.3 注射用尿激酶分子组分比研究 |
2.3.1 仪器与试药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4 结论 |
2.4 尿激酶与注射用尿激酶的效价测定研究 |
2.4.1 仪器与试药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与讨论 |
2.4.4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胰酶肠溶片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3.1 前言 |
3.1.1 临床用途 |
3.1.2 生产工艺 |
3.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3.2 溶出度研究 |
3.2.1 仪器与试药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结论 |
3.3 胰脂肪酶效价测定研究 |
3.3.1 仪器与试药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种属鉴定和病毒检测研究 |
3.4.1 仪器与试药 |
3.4.2 种属鉴定 |
3.4.3 猪细小病毒检测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磷脂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4.1 前言 |
4.1.1 磷脂的结构组成 |
4.1.2 磷脂的功能和用途 |
4.1.3 磷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4.2 磷脂组成研究 |
4.2.1 仪器与试药 |
4.2.2 实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结论 |
4.3 脂肪酸组成研究 |
4.3.1 仪器与试药 |
4.3.2 实验方法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结论 |
4.4 甾醇组成研究 |
4.4.1 仪器与试药 |
4.4.2 实验方法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4 结论 |
4.5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
4.5.1 聚类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 |
4.5.3 结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与应用 |
5.1 前言 |
5.1.1 临床用途 |
5.1.2 生产工艺 |
5.1.3 制剂的质量标准现状和存在问题 |
5.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研究 |
5.2.1 仪器与试药 |
5.2.2 实验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结论 |
5.3 热原检测研究 |
5.3.1 仪器与试药 |
5.3.2 实验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3.4 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与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6.1 前言 |
6.2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评价策略 |
6.3 提取类生化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要求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分析 |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
致谢 |
(9)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1.1 铜藻研究进展 |
1.1.1 铜藻及其应用现状 |
1.1.2 铜藻基本化学成分 |
1.1.3 铜藻药用价值 |
1.2 多不饱和脂肪酸 |
1.2.1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和分类 |
1.2.2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 |
1.2.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方法 |
1.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
1.3.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原理 |
1.3.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组成及分类 |
1.3.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不饱和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 |
1.4 逆流色谱的研究概况 |
1.4.1 逆流色谱的原理 |
1.4.2 高速逆流色谱的特点 |
1.4.3 高速逆流色谱的溶剂系统选择 |
1.4.4 逆流色谱的洗脱模式 |
1.4.5 高速逆流色谱在多不饱和脂肪酸分离中的应用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工艺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传统索氏抽提法提取工艺流程 |
2.2.2 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流程 |
2.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2.4 超声波辅助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2.2.5 响应面实验设计 |
2.2.6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的优化 |
2.3.2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3.3 响应面法优化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 |
2.3.4 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液质联用技术快速定性及定量分析铜藻不饱和脂肪酸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的制备 |
3.2.2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定性分析条件 |
3.2.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定量分析条件 |
3.2.4 方法学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质谱离子源的选择 |
3.3.2 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 |
3.3.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优化 |
3.3.4 方法学验证 |
3.3.5 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中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液质联用定量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铜藻中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 |
4.1 试剂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铜藻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的制备 |
4.2.2 分配系数(K)的测定 |
4.2.3 两相溶剂系统及样品溶液的制备 |
4.2.4 固定相保留率的测定 |
4.2.5 逆流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4.2.6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铜藻多不饱和脂肪酸 |
4.2.7 半制备型液相色谱精制分离条件 |
4.2.8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与检测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两相溶剂系统的选择与优化 |
4.3.2 逆流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 |
4.3.3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结果 |
4.3.4 半制备液相色谱精制分离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黄芪种子脂肪酸在幼苗形态建成中的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黄芪研究现状 |
1.1.1 黄芪的命名 |
1.1.2 黄芪的药用价值 |
1.1.3 黄芪的资源现状 |
1.2 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定义 |
1.2.1 种子萌发的定义 |
1.2.2 幼苗形态建成的定义 |
1.3 种子贮藏物质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
1.3.1 贮藏物质的利用 |
1.3.2 脂质合成过程 |
1.3.3 脂质代谢过程 |
1.4 脂肪酸合成和代谢研究现状 |
1.4.1 脂质合成途径研究 |
1.4.2 脂肪酸代谢途径研究 |
1.4.3 脂肪酸组分变化研究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1.6 技术路线 |
2 黄芪种子萌发及后生长过程贮藏物质代谢和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黄芪种子萌发含水量的测定 |
2.2.2 黄芪种子萌发实验 |
2.2.3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计算 |
2.2.4 幼苗长度以及胚鲜重和干重的测定 |
2.2.5 子叶贮藏物质消耗量(WMSR)和利用效率(SRUE)的计算 |
2.2.6 子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2.7 子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8 子叶和新生组织脂质提取和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
2.2.9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含水量变化 |
2.3.2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的影响 |
2.3.3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贮藏物质消耗和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4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子叶萌发及萌发后生长贮藏物质代谢的影响 |
2.3.5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与贮藏物质含量的相关性的影响 |
2.3.6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子叶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2.3.7 ABA和MEJA对黄芪种子萌发及萌发后生长新生组织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
2.4 讨论 |
3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脂肪酸组分以及脂肪酸代谢途径酶基因表达量变化 |
3.1 实验方法 |
3.1.1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实验 |
3.1.2 生长量指标的测定 |
3.1.3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
3.1.4 脂质提取及其脂肪酸组分测定 |
3.1.5 脂肪酸代谢途径酶基因的qRT-PCR分析 |
3.1.6 数据处理 |
3.2 实验结果 |
3.2.1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生长量变化 |
3.2.2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光合色素含量变化 |
3.2.3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子叶脂质含量变化 |
3.2.4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子叶脂肪酸组分变化 |
3.2.5 黄芪幼苗光形态建成过程子叶脂肪酸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
3.2.6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新生组织脂肪酸组分变化 |
3.2.7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脂肪酸代谢网络构建 |
3.3 讨论 |
4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不同细胞器脂肪酸组分变化 |
4.1 实验方法 |
4.1.1 幼苗生长过程子叶细胞器的提取与分离 |
4.1.2 细胞器膜脂的提取以及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实验结果 |
4.2.1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质体脂肪酸组分变化 |
4.2.2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线粒体脂肪酸组分变化 |
4.2.3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组分变化 |
4.2.4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细胞器脂肪酸组分变化异同情况 |
4.3 讨论 |
5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活性成分和过氧化氢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
5.1 实验方法 |
5.1.1 子叶和新生组织次级代谢产物异黄酮和皂苷含量的测定 |
5.1.2 子叶和新生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
5.1.3 子叶和新生组织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实验结果 |
5.2.1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子叶异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变化 |
5.2.2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新生组织异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含量变化 |
5.2.3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异黄酮类和皂苷类化合物总量变化 |
5.2.4 黄芪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过氧化氢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 |
5.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药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桑黄液态发酵高产总三萜的策略及其机理研究[D]. 黄静. 江南大学, 2021(01)
- [2]三花枫翅果及种仁关键性状多样性分析[D]. 胡可人.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3]生活状态和阶段、温度和饵料对养殖灰海马营养和功能性组分影响的研究[D]. 李雪玲.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4]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DMSO溶剂体系下黄檗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D]. 彭小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蒙古白丽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D]. 王晓岩.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六种食药用菌菌油特征化学成分分析与DPPH抗氧化功效[D]. 李皓.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2)
- [7]金针菇菇脚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刘栩州. 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8]提取类生化药物的关键质量指标研究及其应用[D]. 郑璐侠. 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2020(05)
- [9]铜藻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D]. 夏梦露.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10]黄芪种子脂肪酸在幼苗形态建成中的代谢研究[D]. 杨楠.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