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技能学习、新学习理论与快乐体育(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1](2020)在《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党中央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改革开放的执行培育了国内宽阔的学术环境,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迈向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我国今后的兴衰成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鉴于一定的时间和社会背景条件下,参考学校体育实践经验,通过直接与间接的形式所产生的对学校体育的看法与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归纳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对我国学校体育有较大影响的增强体质体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以及“健康第一”体育思想这5个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这5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贯彻执行中产生影响、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以及问题的改革路径。并根据整理研究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主流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未来发展趋势,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立足于大背景对未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3.着重协调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肖非[2](2017)在《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文革”结束与改革开放,我国学校体育思想逐渐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理、社会的三维体育观转变。一些国外的优秀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开始引入我国,其中就包括人们喜闻乐见的快乐体育。然而,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快乐体育在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异化”问题,如“放羊课”的流行蔓延。辩证地分析快乐体育,认为:快乐体育本身没有错,快乐体育的异化主要是人为的异化,它是快乐体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本文以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教学及其异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将国内外有关快乐体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汇总,并结合我国教学实际对其本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全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明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阐述国内外有关快乐体育、快乐体育教学及快乐体育异化的研究现状,为本文奠定学术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四章为快乐体育教学引入我国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表征,包括快乐体育教学引入我国的背景、快乐体育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及快乐体育教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表征(如将“快乐体育”异化成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将“快乐体育”异化成“玩乐体育”);第五章为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的成因分析,包括主观原因:“快乐体育”内涵理解不够、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缺乏理论研究、自主创新不足及快乐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客观原因:快乐体育教学缺乏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第六章为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的反思及消解途径,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对快乐体育教学异化进行深刻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消解途径:把握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提高认识;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投入与分配合理,合作与创造并存;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快乐体育之风。
杨学东[3](2014)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索与实践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本文着重从(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2)采用竞赛式教学手法,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3)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4)让音乐走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浅见,积极开拓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许玲[4](2012)在《浅析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文中研究指明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促进学生健康快乐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
原敏芳,畅振山[5](2011)在《“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研究了参与式理论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对"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得出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可以用"参与式"教学法来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对各种体育活动产生兴趣并积极的参加,继而发展他们的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从而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吴书平[6](2011)在《浅谈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文中提出本文阐述了几个关于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快乐中掌握技术技能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的最高境界。
冯海波,杨国庆,刘维杰,骆杨,陈启浩[7](2011)在《体育教学中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关系的传统认识进行阐述后,深入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弊端,而后运用对立统一规律重新对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探讨,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最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建议。
冯海波,刘刚,吕慧敏,陈启浩[8](2010)在《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辩证关系新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关系的传统认识进行阐述后,深入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弊端,而后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重新对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详细的探讨,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最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教学方面的建议。
王俊,王俊洋[9](2010)在《浅谈农村小学体育的“自导自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小学体育也受到了重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体力教学,也蕴含了情感等的教育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有利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也结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体育活动的"自导自演"。
季亚萍[10](2009)在《快乐体育教学》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严肃体育"、"严肃体育教学"的状态或情景,正在无形的逐步消退、减弱或淡出,代之而起的是休闲体育、快乐体育等新颖的教学和锻炼方式,尤其是在快乐体育的探索领域,通过若干年体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实践摸索,快乐体育教学无论是从思想理念、素质教育、教学改革乃至体育观的重新确立、人格的塑造、心理和情感的积极体验诸方面,正在逐步成为一种可选择可应用的体育教学的新样式,那么,快乐体育教学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意义,以及它的发展到底面临着哪些梗阻,就这一问题,笔者愿意与同行和关心这一问题的人们,共同探讨和商榷。
二、浅论技能学习、新学习理论与快乐体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技能学习、新学习理论与快乐体育(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发展演变 |
二、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组成体系 |
三、执行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执行问题致因 |
五、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改革路径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思想 |
二、体育思想 |
三、学校体育思想 |
四、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
第二章 增强体质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专注增强学生的体质 |
二、教学方法突出运动密度和质量 |
三、教学评价凭籍生理指标变化度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目标单一缺乏层次性 |
二、教学内容脱离于运动技术 |
三、教学方法偏向于刻板枯燥 |
四、教学评价热衷于死板量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目标定向单一 |
二、教学大纲限定偏死 |
三、体育场地设施局限 |
第五节 增强体质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
二、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 |
三、发挥课外体育锻炼作用 |
四、结合全面教育增强体质 |
第三章 “快乐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融合心理愉悦感悟 |
二、教学实践关注学生快乐体验 |
三、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实际需要 |
四、教学方法突显学生内在感受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偏离乃至误解了“快乐”的内涵 |
二、“快乐”教学徒具其形而无其实 |
三、教师主导地位缺失“水课”成灾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抱有“病急乱投医”之侥幸心理 |
二、“快乐”内涵与外延局限于字面 |
三、快乐体育生态系统要素尚欠完备 |
第五节 “快乐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辩证理解“苦”“乐”内涵 |
二、把控学练过程感悟快乐体验 |
三、丰富教学方法助推快乐体验 |
第四章 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体现教育的延续性 |
二、教学实践注重学生兴趣培养 |
三、教学内容倾向基础知识铺垫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方法运用较为死板 |
二、教学指导未能及时充分 |
三、教学效果无法及时评价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教学模式构建有误 |
二、教学目标认知偏差 |
三、教学内容设置不当 |
第五节 终身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二、正确规划课程内容 |
三、丰富体育教学方法 |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
第五章 “全面发展”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为素质教育指出发展空间 |
二、体育观发展为三维体育观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价值“荒漠化” |
二、教学目标“过大化” |
三、教育实践“片面化”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价值取向偏向“竞技主义” |
二、教学内容轻视“软文化” |
三、教学实践偏离教育目标 |
第五节 “全面发展”体育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转变“片面化”的教育方式 |
二、结合社会发展建立体育目标 |
三、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
第六章 “健康第一”体育指导思想 |
第一节 形成背景及其基本内涵 |
一、形成背景 |
二、基本内涵 |
第二节 贯彻执行中产生的影响 |
一、体育教学注重传授健康知识 |
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
第三节 贯彻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一、教学理念理解错误 |
二、教学内容产生混乱 |
三、教学评价制定错误 |
第四节 问题生发的主要致因 |
一、体育教育理念困乏 |
二、课程目标设置过大 |
三、健康与体质关系混淆 |
第五节 “健康第一”思想之改革路径 |
一、端正学校体育的作用价值 |
二、厘清每个时代指导思想的涵义 |
三、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
第七章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结论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发展趋势 |
一、贯彻“以人为本”原则,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
二、进一步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
三、着重协调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发展终身体育 |
第二节 中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研究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快乐体育论研究 |
2.2 快乐体育教学研究 |
2.2.1 “体育教学”的定义 |
2.2.2 日本快乐体育教学研究 |
2.2.3 我国快乐体育教学研究 |
2.3 快乐体育的“异化”研究 |
2.3.1 “异化”的概念研究 |
2.3.2 学校体育的异化研究 |
2.3.3 快乐体育的异化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法 |
3.2.2 对比分析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访谈法 |
第4章 快乐体育教学引入我国及其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表征 |
4.1 快乐体育教学引入我国的背景 |
4.2 快乐体育教学在我国的发展 |
4.3 快乐体育教学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异化表征 |
4.3.1 将“快乐体育”异化成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
4.3.2 将“快乐体育”异化成“玩乐体育” |
第5章 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的成因分析 |
5.1 对“快乐体育”内涵理解不够 |
5.2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缺乏理论研究、自主创新不足 |
5.3 快乐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
5.3.1 快乐体育教学的哲学基础 |
5.3.2 快乐体育教学的生理学基础 |
5.3.3 快乐体育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5.3.4 快乐体育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5.4 快乐体育教学缺乏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 |
5.4.1 中日两国快乐体育教学的经济背景对比 |
5.4.2 中日两国快乐体育教学的社会背景对比 |
5.4.3 中日两国快乐体育教学的教育背景对比 |
第6章 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的反思及消解途径 |
6.1 对快乐体育的教学异化的反思 |
6.2 快乐体育教学异化的消解途径 |
6.2.1 把握方向,树立科学发展观 |
6.2.2 深入研究,提高认识 |
6.2.3 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
6.2.4 投入与分配合理,合作与创造并存 |
6.2.5 加强体育文化建设,营造快乐体育之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和谐气氛的创设 |
2、竞赛式教学的应用 |
3、游戏的合理运用 |
(4)浅析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学校体育中开展快乐体育的必要性 |
二、快乐体育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
三、快乐体育成功教学法 |
1. 愉快教学法 |
2. 教学“引趣”法 |
四、快乐体育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5)“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 |
2“参与式”教学法的设计 |
2.1 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 |
2.2 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阶段设计 |
2.3 体育教学过程的阶段总结 |
3 结论与建议 |
3.1 结论 |
3.2 建议 |
(6)浅谈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 |
2 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的掌握是相互影响, 协调发展的 |
3 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 即快乐教育的实施 |
4 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技能掌握环境和快乐气氛 |
(7)体育教学中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三者关系的传统认识 |
1.1 时间、作用上的继起 |
1.2 方向的单一 |
1.3 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无力 |
2 三者关系的新认识 |
2.1 不再具有明显的继起 |
2.2 传导方向是循环的 |
2.2.1 了解和熟悉技能能够增强兴趣, 而强烈的兴趣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
2.2.2 掌握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基础, 而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技能的掌握情况。 |
2.2.3 浓厚的兴趣是增强体质的催化剂, 体质是兴趣长久的保障。 |
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
3.1 正确处理分解与整合学习的关系 |
3.2 重视兴趣的培养 |
3.3 重视技能与兴趣的配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4 结语 |
(8)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辩证关系新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三者关系的传统认识 |
1.1 时间、作用上的继起 |
1.2 方向的单一 |
1.3 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无力 |
2 三者关系的新认识 |
2.1 不再具有明显的继起 |
2.1.1 三者时间上无先后 |
2.1.2 三者作用上无大小 |
2.2 传导方向是循环的 |
2.2.1 了解和熟悉技能能够增强兴趣, 而强烈的兴趣有利于技能的掌握 |
2.2.2 掌握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基础, 而体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技能的掌握情况 |
2.2.3 浓厚的兴趣是增强体质的催化剂, 体质是兴趣长久的保障 |
3 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 |
3.1 正确处理分解与整合学习的关系 |
3.2 重视兴趣的培养 |
3.3 重视技能与兴趣的配合,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4 结语 |
(9)浅谈农村小学体育的“自导自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农村小学体育“自导自演”的快乐 |
2.1 成功体育的“自导自演” |
2.2 快乐体育的“自导自演” |
2.3 和乐体育的“自导自演“ |
3 限制因素 |
3.1 自我观念的限制 |
3.2 体育技术技能的限制 |
4 农村小学体育自导自演的发展策略 |
4.1 更新观念以建立良好的体育自导思想 |
4.2 领导者加大管理和宣传力度 |
(10)快乐体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快乐体育现身的时代背景及其衍进 |
2. 快乐体育的基本含义 |
2.1 获得知识的满足感。 |
2.2 技术技能提高后的喜悦感。 |
2.3 与群体合作时的荣誉感。 |
2.4 运动后的轻松愉快感。 |
3. 快乐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 |
3.1 在教学目标方面: |
3.2 在教学内容方面:快乐体育在教学内容上主张摆脱纯技术的教学。 |
3.3 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快乐体育教学, 强调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两者互为依托, 两者必须有机相结合。 |
3.4 在教学结构方面: |
3.5 在教法方面:快乐体育主张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 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 |
3.6 在教学组织方面:快乐体育主张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 强调信息的多向交流与教学环境的优化。 |
3.7 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 |
4. 快乐体育的实践意义 |
5. 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前景预期 |
5.1 快乐体育与增强体质的关系。 |
5.2 快乐体育与运动技术技能如何参照和相辅相成的关系。 |
5.3 快乐体育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
5.4 快乐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
6. 小结 |
四、浅论技能学习、新学习理论与快乐体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40年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研究[D]. 张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2]快乐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异化研究[D]. 肖非.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4)
- [3]初中田径教学中应用快乐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J]. 杨学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14)
- [4]浅析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J]. 许玲. 考试周刊, 2012(84)
- [5]“参与式”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原敏芳,畅振山. 搏击(体育论坛), 2011(12)
- [6]浅谈体育教学中快乐与技能掌握之间的关系[J]. 吴书平.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1)
- [7]体育教学中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关系[J]. 冯海波,杨国庆,刘维杰,骆杨,陈启浩. 浙江体育科学, 2011(01)
- [8]掌握技能、培养兴趣和增强体质的辩证关系新认识[J]. 冯海波,刘刚,吕慧敏,陈启浩. 体育师友, 2010(06)
- [9]浅谈农村小学体育的“自导自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 王俊,王俊洋.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01)
- [10]快乐体育教学[J]. 季亚萍. 现代企业教育,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