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来的新型发电厂(论文文献综述)
陆福禄[1](2021)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快速增加。由于能够实现废物转化为能源,焚烧成为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但是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WTE)的能量效率偏低,经济成本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WTE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烟气的低温余热和垃圾焚烧后的高温底灰固体颗粒的高温显热的直接排放造成的热损失。因此,本文针对WTE中存在不同温度段的废热,根据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余热回收原则,开展了结合能源产品供应和不同余热回收技术的优势,设计合适的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对散失的热能进行余热回收的研究,对于提高WTE的能量效率和经济性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首先,考虑地区能源需求的前提下,针对某WTE中存在以高品位能量向低品位能量传热的能量不匹配利用,以及低温烟气余热浪费的问题,设计了有机朗肯循环(ORC)和热泵循环的组合系统,用以回收低温烟气和膨胀机出口乏汽的余热。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基于能效经济法的经济分析,以研究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后,WTE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将高品位能量全部用于发电后,WTE的总电效率上升为28.4%,提高了6.5%。此外,组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约为0.5-0.6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其次,针对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高温底灰固体颗粒的显热回收研究较少,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蒸汽朗肯循环(RC),ORC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ARC)相结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梯级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和低温烟气的余热,实现冷电联产。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分析,其中以净现值(NPV)法对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后WTE的最终收益和动态投资回收期(DDP)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可持续性系数(SI)和生态效率系数(EE)对WTE的环境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和低温烟气的余热后,系统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7.66%和35.65%;WTE的NPV增加了12.91 M$,DDP缩短了4.79年,系统的EE值增加了11.28%。最后,对于RC系统在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废热中存在较大热损失的缺陷,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在回收高温废热方面的优势,以S-CO2系统替代RC系统,并增加了区域供热的热能输出,新的S-CO2,ORC和ARC系统实现了冷热电联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余热回收系统后,新WTE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6.92%和16.02%。经济分析结果表明,WTE的NPV增加了10.75 M$,DDP缩短了0.68年。此外,对系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大小,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使用NSGA-Ⅱ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综上所述,对WTE中存在的余热进行能量回收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还可以增加WTE的经济性能和环境性能。因为WTE中存在温度范围较广的余热能,结合不同余热回收技术的优势,设计合适的能量梯级回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余热的回收率,降低换热过程的(火用)损失。
陆昊[2](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高学伟[3](2021)在《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要实现未来“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而火电机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主导地位。亟需解决火电和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问题,大型火电机组更多需要担负起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深度调频调峰的任务。实施电能替代供热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减少碳排放、促进能源清洁化意义重大。利用电锅炉储热供暖还可以降低电网调节压力,增加供热能力,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暖热力系统都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多参数、强耦合的复杂热力系统。本文通过研究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和数据驱动建模相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为热力系统建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热力系统安全、环保和经济运行提供理论支撑。论文围绕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数字孪生理论、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以及大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及信息物理系统的异同;以火力发电厂为例,研究了流体网络机理建模及求解方法;对Hadoop系统的MapReduce与Spark计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实时数据处理Spark Streaming与Storm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搭建了适用于数字孪生及大数据在热力系统建模领域应用的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在该集群上实现了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以及大数据分布式计算,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驱动建模理论,包括支持向量回归建模、极限学习机建模、智能辨识优化算法以及即时学习等基本理论。(2)针对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的研究,提出一套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采用“主成分+互信息”的方法获得输入和输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确定权重因子,然后利用“欧式距离+角度”定义一种加权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改进遗传模拟退火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工况划分;进行工况预测时,采用一种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快速识别方法构建相似工况训练集,即根据两级搜索的策略实现了在线快速识别:初级识别是确定预测工况在历史工况库中所属的类别提取预测类工况,次级识别是采取基于综合相似度度量函数的相似工况识别方法,在历史数据库中针对预测类工况的快速识别;局部模型建模方法是在Spark计算框架下,对SparkSVMHPSO算法、Spark ELM算法以及基于SparkHPSO的多参数辨识等数据驱动建模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以SCR脱硝系统出口 NOx预测、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源侧及荷测负荷预测为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有效性。为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建模及系统工况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3)针对数据孪生建模的研究,提出一套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与机理模型多参数辨识协同融合的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在建立热力系统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关键的设备模型参数利用多参数多工况拟合的离线智能辨识方法,得到可以模拟实际系统全工况下动态变化趋势的离线智能参数辨识模型;以离线智能参数孪生模型为主,根据相似度阈值进行判断,采用自适应模型参数更新策略,实现数字孪生模型的在线协同;为进一步提升孪生模型预测的精度和鲁棒性,采用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方法,提升关键工况以及动态变化过程的逼近程度。基于这一理论构建的数字孪生模型,能够基于系统运行数据持续进行自我修正,在线跟踪设备运行特性,从而具有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特点,能够全面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为系统工况迭代优化提供可靠的模型输入和结果校验工具。以燃煤电站SCR脱硝系统和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4)最后,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实时跟踪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配和工况寻优的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并以电锅炉储热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耗成本分析和负荷分配策略,利用数字孪生模型系统,对电网负荷、电锅炉系统、储热系统进行预测计算,模拟不同运行方案、不同工况下系统动态运行,得出最优的供热调节和负荷分配方案。以火力发电厂SCR脱硝系统为例,根据建立的自适应、自演进的智能化SCR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结果表明,利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算法比传统的PID控制效果更精确,运行更稳定。证明了所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意义和行业示范价值。
郭延勇[4](2021)在《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随着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日趋完善,环保监督体系愈加严密。我国能源领域市场化深入推进,其发展态势向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等方向转移。从煤炭供需来看,受交通运输、煤矿安全等多重因素影响,煤价下降空间有限。传统垄断的经营方式已不适于当下的发展需要,火电厂经营发展正面临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因此,要想能够在火电行业竞争中避免被迫出局,火力发电企业就必须在预判市场行情及把握电厂本身特征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本文凭借核心能力、资源基础观及价值链等理论,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采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SWOT以及QSPM矩阵等分析工具,详细解析了 LC电厂的发展战略,同时归纳出了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本文以LC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发现,电力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大都侧重于理论层面,鲜有涉及当下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可实践的火电厂发展战略研究。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发现,火电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也揭示了火电行业来自市场竞争、节能环保等方面带来的挑战。通过内部资源与能力分析得出,LC电厂具备的资源、能力能够使LC电厂深挖内部优势,弥补劣势短板。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LC电厂应该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实施措施围绕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以及提供多维度综合能源服务等诸多方面来进行,保障措施是从人力资源、财务资金、信息技术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来为LC电厂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进行保驾护航。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 LC电厂在电量、热能、供冷、工业蒸汽、氢能等方面多能供应的多元化发展战略。2.提出了 LC电厂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通过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提供多维度综合服务等具体举措来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利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财务资源以及组织制度等具体措施来保障LC电厂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序进行。
朱浩[5](2020)在《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文中研究说明资源热力电厂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特点成为许多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主流。在过去,资源热力电厂在设计上主要强调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而近年来,国内外都出现了一批设计较为新颖的资源热力电厂,这些项目在满足建筑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在外观形象、地域特色、科普教育等公众参与的属性上进行了优化设计。这种价值的转变,来源于公众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与公民意识。同时,国家进入十三五发展阶段以来,强调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作用,当下的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更为强调公众参与属性:对城市而言,是促进民众参与环保教育的桥梁;对社会而言,又是宣传当地环境保护事业、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窗口。相对于一般的工业建筑,资源热力电厂是兼具科普教育性、功能复合性、形象展示性的全新综合体,在建筑美学与文化层面上,建筑师也拥有了对其进行优化提升的广阔空间。基于此背景,本文分为六个章节对论题展开研究:(一)绪论一一介绍论题的研究背景和缘起,确定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内容,分析相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制定研究框架和方法;(二)基础研究——介绍资源热力电厂本体特征,分析公众参与行为对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影响,通过国内发展回顾探讨设计中的价值转变,并通过介绍新型设计模式阐述当下进行创新设计的可操行。(三)案例分析与调研——对近年来国内外一批较为新颖的电厂案例进行背景与设计策略手法分析,并通过对比研究,归纳出可供参考的技优化设计技术路线。最后以实地调研深入当下案例,搜集影响策略制定的不足与细节点。(四)优化设计策略的探讨——基于基础研究,提出了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原则与设计策略。(五)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笔者在研究生阶段参与的工程项目进行介绍,以验证本文观点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六)结论
王玉龙[6](2020)在《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现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典型治理挑战。尽管近年来城市转型逐渐推进,指向对邻避现象背后“增长主义”城市发展逻辑的终结,但后者诱发的邻避现象却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普遍化”“常态化”“地方化”等新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成为制约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使得转型城市面临“新邻避情境”。邻避现象的新态势反映了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城市空间利用中,多元主体围绕空间的生产与利用所形成的冲突,由此邻避冲突可以说是城市转型中一类典型的空间冲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邻避现象逐渐超越其群体性抗争行动特征带来的“维稳”主题,成为制约城市产业布局与升级、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显见转型阻力,并导致城市转型中地方政府治理目标同治理效能间的异化。这要求立足于转型期邻避现象的问题呈现、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基于社会发展而非社会维稳的冲突治理,以考察转型城市“新邻避情境”的治理议题。邻避治理逐渐超越如何回应和化解冲突本身,而指向如何通过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推进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即在当前城市转型的空间重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转型与发展。考察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是分析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起点。当前城市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过程。品质化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是当前城市转型的主要进路,前者指向“生产怎样的空间”,后者则指向“怎样生产空间”的问题,这是考察邻避型空间冲突必须回应的时代背景。在理论上说,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性认知特征和政治性过程特征,内在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的张力,空间生产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揭示,成为解释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邻避型空间冲突从概念上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将冲突的起点从设施的属性拓展至设施推动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以及这一过程对地方空间“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二是将冲突的性质拓展至多元主体所展开的空间抗争;三是将冲突的治理延伸至城市尺度的发展价值实现和空间治理。在邻避空间的生产中,基于不同空间利用方式中产权关系的差异,可区分为“增量型”和“存量型”两类具体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两类情境下的邻避空间生产在空间利用方式、主要设施类型等方面的情境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冲突影响和治理挑战也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在邻避空间生产中,多元主体的认知差异和行动冲突发生的逻辑也有所差异,进而两类情境下的冲突治理往往意味着地方政府差异性的治理路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关注。“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表现为通过设施的规划建设决策,将邻避空间嵌入到既有的地方空间社会结构之中,由此引发空间抗争,也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邻避型空间冲突形式。由于“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截面式”特征,因此综合考虑情境特征、设施类型、案例特征等因素,选择四起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增量型”冲突主要围绕“建设决策”这一焦点展开,“公众—政府”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其重要的抗争形态。空间抗争的权利诉求集中在经济利益与决策参与等方面,针对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财产补偿、了解决策过程。空间抗争的权力诉求集中于建设决策制定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否认程序的正当性以拒绝由此产生的地方空间生产结果。空间价值诉求则强调新建设施所推动的地方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通常涉及决策程序同政策质量、精英利益与公众需求、决策立场与地方实际等方面的脱节。针对空间冲突所采取的治理行动,也面向差异化空间诉求形成了多元的治理举措,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主要寻求地方公众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塑,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信息供给下的认知重塑,而面向权力抗争的冲突治理则试图瓦解和重构抗争权力的动员基础,面向价值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空间生产决策程序正义的论证。总的来说,“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及其治理,主要在于对相关的发展决策进行解释辩护以争取公众认同与地方支持,弥合政府、公众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将设施运营方、建设方纳入治理伙伴,利用后者提供的建设优化、技术解释、运营保障寻求有效的空间治理。“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等因素,许多原本地处城市偏远地区的既有设施逐渐被城区建设所包围,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演变为邻避空间,成为当前转型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新趋势。由于“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演化特征,因此选取一起地方上的“呼吸之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存量型”冲突主要围绕“设施运营”这一焦点展开,并且随着从日常性污染到安全事故暴发的风险加剧,空间冲突的表现与抗争逻辑也不断升级,集中表现在空间冲突从针对生产运营活动结果、以健康权为代表的空间利益抗争、频发但议题和冲突规模有限的“常态化”抗争向“激烈化”冲突转变,后者在权利维度上,表现为地方公众对当前空间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空间结果的权利诉求,包括对所受空间影响的知情权、对空间冲突主体的监督权、以及推动空间结果调整的政策参与权等;在权力维度上指向地方公众、企业、地方政府等空间主体分别利用话语、经济、决策等权力资源,试图推动最大化满足自身空间需求的空间建构;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对空间结果非正义性的价值争论。对“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治理,地方管理者主要试图将空间冲突纳入企业运营优化为枢纽的治理框架下,通过应急性的监管、处罚以快速回应和平息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与舆论不满;采取日常性、常态化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机制,以识别冲突风险并及时动态回应;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客观上削弱邻避空间的地方影响,以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空间重塑消解空间冲突的动员基础。邻避空间生产的差异化情境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主体关系、差异性的主体空间认知和多维度的公众抗争指向,地方政府因此面临着复杂性的治理要求和治理挑战。复杂性的治理情境也随之导致了空间主体间复杂的行动方式,多元主体在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互动中,交织着管理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双重驱动,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也由此涵盖了基于结果的空间概念差异弥合、基于过程的共识塑造机制建设、基于发展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多重导向。对邻避型空间冲突中的治理工具考察发现,一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仍存在“干预性有余,协同性不足”“管理导向有余,发展导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变革,也推动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邻避空间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结果导向下弥合空间概念差异,在过程导向下构建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在发展导向下实现城市融入与身份认同,并由此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改革趋势,切实转化为面向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是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邻避空间治理中的基础性优势,在差异化治理情境下保障规划工具所发挥的治理效能;二是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以邻避空间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充分转化,完善邻避设施空间生产的决策机制,优化邻避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在决策优化中的治理潜力,提升邻避治理能力;三是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在邻避空间生产中推进地方公众基于“效益共享”的空间概念建构,建构依托回馈机制的效益共享空间关系,推进共享发展的空间要素重构。
杜德春[7](2020)在《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报告是基于对“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英中翻译任务的一份报告。所翻译的源语材料是国际能源署(IEA)为2019年二十国集团能源部长级会议而编写的一份报告。译者主要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Wordfast、Xbench以及Google Translate等完成了这一翻译任务。本报告采用定性分析,只针对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案例分析和翻译总结。译者所翻译的文本属于科技英语的范畴。科技英语中多用复合句,甚至会出现多重复合句的情况,因此复合句的翻译是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基于这一特点以及对所翻译材料的具体情况分析,译者着重选取了其中的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由六章组成。第一章是概论部分,主要介绍对翻译任务的要求、翻译文本的特点分析、本报告的结构以及方法论。第二章主要介绍译前准备,包括文字识别、项目创建、术语库和记忆库创建、文件分析以及伪翻译处理等。第三章是对翻译过程的介绍,包括译后编辑、质量保证以及译文导出等。第四章是本报告的重点部分,针对该翻译任务中的有关翻译处理案例进行分析。译者基于对所选翻译文本的分析和总结,着重对源语材料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类讨论。基于该翻译任务的具体情况,将定语从句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译为前置定语、译为主句、译为状语从句以及译为从属小句。其中部分大类中又进行了小类的细分,译为前置定语这一类别又分为译为“所+v.+的”结构做前置定语以及“v.+Obj.+的”动宾结构做前置定语。译为状语从句这一类别又分为目的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以及让步状语从句。译为从属小句的类别又分为完全重复或部分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以及总结性重复先行词引导分句。第五章是译后反思与提高部分,通过对比译者译本与校对后的译本,总结翻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该部分,译者主要选取了三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与“并且”的辨析、逻辑关系的误用以及“对+obj.+进行+v.”结构,从而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也为其他译者或翻译爱好者作为提醒,避免出现类似错误。第六章对本报告进行了整体总结。本报告对科技英语翻译从业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对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本报告仅仅是基于所选翻译项目的案例,对定语从句处理方法的进行了定性总结和分析,因此,可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利用相当大的扩展语料库进行类似的定量统计分析,其代表性和适用性则应更好。
夏天[8](2020)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面临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与迫切的能源转型需求,建立一个新型的清洁、高效、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成为当前能源发展的趋势。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电网的接入和电量的消纳成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发展的主要瓶颈,由于新能源开发高度集中于“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2015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加强电力外送、扩大消纳范围的同时开展就近消纳试点,努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把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消纳问题作为重点工作,分别于2017年11月和2018年10月制定了《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实施方案》、《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解决清洁能源消纳问题。受传统电力调度、交易方式影响,新能源参与市场的模式与方法仍不成熟,参与市场交易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评估与度量,而这些恰恰是促进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发电成本均发生较大改变,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下售电侧市场放开、开放电网公平接入等政策使得电力市场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因此,本文结合新能源消纳现状与电力市场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立足于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趋势,分析我国新能源消纳的现状,基于此,明晰影响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模型,为设计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政策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并 依据影响分析的结果,构建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2)梳理各类型电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分析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市场交易主体与模式的影响,从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角度分析设计新形势下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包括电量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交易市场的分析与构建,寻找改革环境下新能源消纳的创新性途径,构建“无形的手”——电力市场机制及交易模式,促进新能源消纳。(3)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利用概率分析等方法梳理分析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中面临的各类风险,量化分析各类风险对电力交易的影响,建立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并结合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开展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分析与设计,规避新能源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风险,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环境。(4)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首先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进行分析与设计;其次,分析碳排放交易市场、绿色证书与配额制等政策对新能源的消纳空间作用;最后,以第三章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基础,以第四章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为环境,以第五章电力交易管控机制为手段,综合全文构建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在“无形的手”——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有形的手”——政策,促进新能源消纳以及风电光伏无补贴平价上网,推动新能源的发展,缓解弃风、弃光现象。以甘肃省风光消纳情况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省份新能源消纳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新能源消纳面临系统负荷水平、电网输送能力、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特性及技术水平、预测精度、市场机制、政府优惠政策等因素影响。(2)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了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新能源消纳对电力市场影响主要体现在电源规划方面,2020-2030年电量盈余呈上升趋势。电动汽车、储能技术、外送能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以及需求侧管理均对新能源消纳产生重要影响;新能源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体现在节能调度方式下的各种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低于传统调度方式,且节能调度下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降低;新能源对生产者剩余的影响方面,社会生产者总剩余呈下降趋势。(3)从电能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及电力金融市场方面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改革与市场机制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得到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成熟阶段,以备用辅助服务为例,应采用联合出清、单边-集中+分散交易、日内+日以上报价周期的备用辅助服务交易模式。在成本分摊方面,Shapley值分摊策略是较为合适的分摊方式的结论。(4)依据市场风险管理理论对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及控制机制进行分析,并基于半绝对离差模型建立风险度量模型,从经济性管控、社会性管控、反垄断管控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建议。(5)对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管控政策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对政策优化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碳排放权、绿色证书及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得出以上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调整碳排放目标与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二是注意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搭配施行更能促进新能源消纳,三是稳步推进和实施碳排放政策和绿色证书政策,并结合消纳保障机制进一步优化政策。
赵英杰[9](2020)在《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化石能源燃烧发电带来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亟需解决。化学链燃烧(CLC)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将其应用于化石能源燃烧发电过程,构建一种新型近零碳排放发电模式,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采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建立并验证了600MW的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流程模型,包括化学链燃烧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和二氧化碳压缩捕集子系统。探究了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关键参数:反应器温度、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以及烟气CO2循环比对单元和整体发电系统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优选了化学链燃烧单元工艺条件和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碳捕集率为90%,二氧化碳循环比为0.65,空气反应器温度为1223 K,燃料反应器温度为1157 K,载氧体与煤的质量比为55时,化学链燃烧子系统燃烧效?率(71.70%)和发电系统净发电效率可达到最优值34.80%(HHV)。采用夹点-?分析方法对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进行了设计优化,对最优换热网络方案下的发电系统进行了全局?分析,明晰了各个发电子系统的?损及?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换热网络设计下,最小换热温差为10 K,对应换热网络第一子系统(烟气余热回收部分)和第二子系统(蒸汽轮机回热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压缩系统)的?效率分别为82.15%和87.98%,换热网络总?损为246.32 MW。各发电子系统的?损由大到小依次是化学链燃烧子系统、蒸汽轮机子系统、余热回收子系统和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其值分别为594.6 MW、429.1 MW、268.7 MW和29.7 MW,对应的?效率分别是70.51%、74.76%、86.69%和95.46%。对发电系统以净现金值(NPV)、内部收益率(IRR)、单位发电成本(COE)等为指标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并与乙醇胺(MEA)为吸收剂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CC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比USC-CCS的净发电效率高出2.40%,单位发电量投资节省39.13%,单位发电成本降低13.95%,单位发电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9.68%,煤耗减少6.62%,二氧化碳捕集能耗减少32.05%。在考虑CO2捕集时,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相比传统的燃煤电厂在经济、能效和环保方面均具有优势。建立了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对其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潜值、成本以及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与当前主要煤洁净发电技术(超超临界燃煤电厂(USC)、乙醇胺(MEA)为吸收剂二氧化碳为捕集技术的超超临界电厂(USC-CCS)、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带有二氧化碳捕集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CS))进行比较得到:IGCC、USC-CCS、USC和IGCC-CCS加权后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比CLC(0.99毫人当量)的高出29.49%、33.15%、33.49%和38.92%;CLC的能源回报率(3.22)比IGCC、USC-CCS和IGCC-CCS电厂高出12.73%、16.46%和26.40%;CLC的全生命周期成本(0.987 g/k Wh)比USC-CCS低14.84%,比IGCC-CCS低4.15%;CLC的可持续性(SIPP=1.46)比USC-CCS和IGCC-CCS分别高出40.83%和43.03%。与USC-CCS和IGCC-CCS相比,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在环境方面、资源和能源消耗以及生命周期成本、可持续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张雨童[10](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二、未来的新型发电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的新型发电厂(论文提纲范文)
(1)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烟气与高温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的研究现状 |
1.2.1 烟气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
1.2.2 高温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余热回收技术及仿真分析方法 |
2.1 余热回收技术 |
2.1.1 有机朗肯循环 |
2.1.2 热泵循环 |
2.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
2.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 |
2.2 仿真分析方法 |
2.2.1 经济分析法 |
2.2.2 环境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RC与热泵循环系统在垃圾焚烧余热回收中的性能研究 |
3.1 ORC与热泵系统的模型介绍 |
3.2 系统热力学模型的验证 |
3.3 ORC和热泵工质的筛选 |
3.4 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1 ORC蒸发压力的影响 |
3.4.2 热泵蒸发温度的影响 |
3.4.3 热泵过热度的影响 |
3.4.4 环境温度的影响 |
3.4.5 热泵蒸发温度和过热度同时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4.6 系统组件的(火用)效率和总(火用)损失分布 |
3.4.7 系统能效经济分析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的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的建模分析 |
4.1 新型冷电联产系统介绍 |
4.2 新型冷电联产系统建模 |
4.3 模型验证 |
4.4 系统工质的筛选 |
4.5 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1 不同过热度下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2 不同冷凝温度下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3 不同过热度下O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4 不同吸收温度下ARC发生器温度的影响 |
4.5.5 不同蒸发温度下ARC发生器温度的影响 |
4.5.6 增加余热系统前后的(火用)损失分布研究 |
4.5.7 系统经济分析和环境分析的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建模分析与优化 |
5.1 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介绍 |
5.2 余热回收系统模型分析 |
5.3 模型验证 |
5.4 分析和讨论 |
5.4.1 S-CO_2系统最高温度的影响 |
5.4.2 S-CO_2系统最低温度的影响 |
5.4.3 S-CO_2系统再热器效率的影响 |
5.4.4 ORC系统蒸发压力的影响 |
5.4.5 α变化的影响 |
5.4.6 T4 和η_T的影响 |
5.4.7 T1 和η_(Re)的影响 |
5.4.8 T_(gen)和 T_e的影响 |
5.5 敏感性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
5.5.1 敏感性分析 |
5.5.2 多目标优化 |
5.5.3 (火用)损失分布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
2.3.1 储能技术类型 |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
3.4.2 敏感性分析 |
3.4.3 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写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能源电力发展背景与现状 |
1.1.2 智能控制优化研究现状 |
1.2 热力系统建模仿真及大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热力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2.2 电力大数据及其发展现状 |
1.2.3 热力系统仿真技术发展背景 |
1.3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 |
1.3.1 数字孪生的应用发展现状 |
1.3.2 数字孪生研究的关键技术 |
1.3.3 数字孪生发展面临的挑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孪生与热力系统建模理论 |
2.1 数字孪生的基本理论 |
2.1.1 数字孪生的定义与内涵 |
2.1.2 数字孪生与仿真技术之间的关系 |
2.1.3 数字孪生与信息物理系统之间的关系 |
2.2 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
2.2.1 流体网络机理建模理论与方法 |
2.2.2 数据驱动建模理论与方法 |
2.3 大数据的基本理论 |
2.3.1 大数据平台框架及相关技术 |
2.3.2 大数据存储管理与预处理方法 |
2.3.3 大数据分布式集群平台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研究 |
3.1 基于改进即时学习策略的自适应数据驱动建模方法 |
3.1.1 建模思路 |
3.1.2 基于改进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模糊聚类工况划分 |
3.1.3 基于多层次综合相似度度量的相似工况识别 |
3.1.4 基于Spark平台的数据驱动局部模型建模 |
3.2 SCR脱硝系统数据驱动建模应用案例 |
3.2.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
3.2.2 数据预处理和相似工况选取 |
3.2.3 局部建模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 电锅炉供热系统荷侧和源侧负荷预测建模应用案例 |
3.3.1 建模对象及背景介绍 |
3.3.2 荷侧供热负荷预测模型 |
3.3.3 源侧电负荷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理论及应用 |
4.1 热力系统数字孪生建模思路 |
4.1.1 数字孪生建模方法的提出 |
4.1.2 数字孪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流程 |
4.2 数字孪生机理模型的构建 |
4.2.1 管路模型 |
4.2.2 调节阀模型 |
4.2.3 离心水泵模型 |
4.2.4 换热器模型 |
4.3 数字孪生模型的协同与融合理论 |
4.3.1 数字孪生模型离线智能参数辨识 |
4.3.2 数字孪生模型参数在线自适应协同 |
4.3.3 基于移动窗格信息熵的多模型输出在线融合 |
4.4 数字孪生建模实例分析 |
4.4.1 脱硝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
4.4.2 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热力系统数字孪生模型的节能控制优化 |
5.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
5.1.1 热力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策略 |
5.1.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供热储热系统智能工况动态寻优 |
5.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优化 |
5.2.1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
5.2.2 基于数字孪生模型预测控制的喷氨量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依据、分析工具与相关研究进展 |
2.1 理论依据 |
2.1.1 核心能力理论 |
2.1.2 价值链理论 |
2.1.3 资源基础理论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五力模型 |
2.2.3 SWOT分析 |
2.2.4 QSPM矩阵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2.3.2 发电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2.3.3 文献述评 |
本章小结 |
第3章 LC电厂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五力模型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2.3 客户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
3.2.5 替代品分析 |
3.3 EFE矩阵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LC电厂内部环境分析 |
4.1 LC电厂发展历程及经营现状 |
4.1.1 LC电厂发展历程 |
4.1.2 LC电厂经营现状 |
4.2 LC电厂资源分析 |
4.2.1 品牌资源 |
4.2.2 人力资源 |
4.2.3 财务资源 |
4.2.4 信息资源 |
4.3 LC电厂能力分析 |
4.3.1 改革创新能力 |
4.3.2 成本控制能力 |
4.3.3 全员营销能力 |
4.3.4 技术改造能力 |
4.4 IFE矩阵分析 |
4.4.1 优势与劣势 |
4.4.2 IFE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LC电厂发展战略的选择 |
5.1 LC电厂的愿景、使命与目标 |
5.1.1 愿景 |
5.1.2 使命 |
5.1.3 目标 |
5.2 SWOT分析 |
5.2.1 LC电厂的优势 |
5.2.2 LC电厂的劣势 |
5.2.3 LC电厂面临的机会 |
5.2.4 LC电厂面临的威胁 |
5.2.5 SWOT矩阵分析 |
5.3 LC电厂发展战略的确定 |
5.3.1 QSPM矩阵分析 |
5.3.2 LC电厂发展战略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第6章 LC电厂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措施 |
6.1 LC电厂发展战略的实施 |
6.1.1 加强仓储管理,布局多能供应 |
6.1.2 积极开拓电、热等多元化市场营销 |
6.1.3 做强、做大电、热等多元生产经营 |
6.1.4 提供多维度综合服务 |
6.2 LC电厂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2.1 人力资源保障 |
6.2.2 财务资金保障 |
6.2.3 信息技术保障 |
6.2.4 组织制度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研究展望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念解释 |
1.2 研究背景 |
1.2.1 资源热力电厂的发展历史与新动态 |
1.2.2 公众参与视角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动因 |
1.2.3 研究源起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内容 |
1.4.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2章 资源热力电厂的基础研究 |
2.1 我国资源热力电厂建筑设计发展回顾 |
2.1.1 早期(1988-2002):产业萌芽与技术探索 |
2.1.2 中期(2003-2015):标准化下的迅猛增长 |
2.1.3 当下:挑战与突破 |
2.1.4 公众参与的价值在设计中的转变 |
2.2 资源热力电厂的基本特征 |
2.2.1 资源热力电厂的工艺流程 |
2.2.2 资源热力电厂的厂区功能分区 |
2.2.3 主厂房的功能分区与平面 |
2.3 公众参与需求对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的影响 |
2.3.1 科普教育需求 |
2.3.2 人性化需求 |
2.3.3 精神文化需求 |
2.3.4 社会经济需求 |
2.4 基于新形势的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4.1 “去工业化”思想的影响 |
2.4.2 传统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4.3 概念设计辅助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模式 |
2.5 国内热力资源电厂实地调研 |
2.5.1 实地调研情况分析 |
2.5.2 调研评价与可改进之处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案例分析与归纳 |
3.1 国外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实例分析 |
3.1.1 丹麦哥本哈根Copen Hill资源中心 |
3.1.2 丹麦罗斯基勒地区“能源之塔” |
3.1.3 法国伊西莱穆利欧垃圾焚烧发电厂 |
3.1.4 新加坡“超级树”垃圾处理中心 |
3.1.5 维也纳施比特劳远程供热中心 |
3.2 国内新型资源热力电厂设计实例分析 |
3.2.1 宁波市鄞州区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
3.2.2 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
3.2.3 深圳东部生活垃圾焚烧电厂 |
3.2.4 香港T-PARK污泥焚烧场 |
3.3 可供参考的优化设计技术路线归纳 |
3.3.1 单一功能到复合功能的转变 |
3.3.2 注重与场地与文脉的在地关系 |
3.3.3 注重建筑造型的个性化表达 |
3.3.4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 |
3.3.5 多样性绿色生态设计 |
3.3.6 注重电厂的环保科普职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 |
4.1 资源热力电厂的优化设计原则 |
4.1.1 整体性原则 |
4.1.2 地域性原则 |
4.1.3 形象性原则 |
4.1.4 科教性原则 |
4.1.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2 厂区规划优化设计策略 |
4.2.1 功能组合模式 |
4.2.2 空间布局与界面处理 |
4.2.3 交通规划策略 |
4.3 主厂房形象优化设计策略 |
4.3.1 主厂房形象的真实性 |
4.3.2 表皮材料分析 |
4.3.3 形象设计手法 |
4.3.4 主厂房形象设计的切入点 |
4.3.5 主厂房形象与厂区的协调 |
4.4 外部景观优化设计策略 |
4.4.1 资源热力电厂外部景观的含义 |
4.4.2 因势利导的景观构建策略 |
4.4.3 生态旅游模式的引入 |
4.5 科教展览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4.5.1 资源热力电厂科教展览内容 |
4.5.2 科普展览动线设计 |
4.5.3 科教展览空间优化策略 |
4.6 绿色生态优化设计策略 |
4.6.1 绿色生态设计含义 |
4.6.2 生态化开发模式 |
4.6.3 资源的有效利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总结——以花都第五热力资源电厂二期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场地分析 |
5.1.2 公众参与方式定位 |
5.1.3 设计概念...“高山流水、锦绣花都” |
5.2 厂区规划布局策略 |
5.2.1 现状问题 |
5.2.2 优化策略——景观化、集约化的整体布局 |
5.3 主厂房形象设计策略 |
5.3.1 造型处理手法 |
5.3.2 立面与细部处理方式 |
5.4 外部景观设计策略——就地改造的主题山水公园 |
5.5 工业科普展示空间的设计策略 |
5.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设计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城市转型期中的“新邻避情境” |
1.1.1 城市增长与邻避冲突的爆发 |
1.1.2 城市转型期与邻避现象的新态势 |
1.1.3 “空间转向”与城市新邻避情境的问题呈现 |
1.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2.1邻避冲突的现象解释与治理讨论 |
1.2.2 空间冲突: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叙事 |
1.2.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邻避解释:国内邻避冲突研究的新趋势 |
1.2.4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城市转型期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 |
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其空间特征 |
2.1.1 “生产怎样的空间”:面向发展的品质城市转型 |
2.1.2 “怎样生产空间”:城市转型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
2.2 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张力 |
2.2.1 空间生产结果的认知分歧 |
2.2.2 空间生产过程的行动冲突 |
2.3 理念内涵:从邻避冲突到邻避型空间冲突 |
2.3.1 冲突的起点: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与空间价值开发 |
2.3.2 冲突的性质: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抗争 |
2.3.3 冲突的治理:城市尺度上的空间治理 |
2.4 发生情境: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增量”与“存量” |
2.4.1 基于产权关系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 |
2.4.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4.3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5 表现层次: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认知基础与行动表现 |
2.5.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认知冲突 |
2.5.2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行动表现 |
2.6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3.1.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概况 |
3.1.2 资料搜集与分析 |
3.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与路径特征 |
3.2.1 跨案例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情境描述 |
3.2.2 城市发展中“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的路径特征 |
3.3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 |
3.3.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共识断裂 |
3.3.2 共识断裂下的差异化抗争选择 |
3.3.3 以建设决策为指向的空间冲突路径 |
3.4 差异化冲突表达下的治理举措选择 |
3.4.1 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经济关系重塑 |
3.4.2 面向参与权抗争的信息供给与认知重构 |
3.4.3 面向权力抗争的空间资源撤离与动员瓦解 |
3.4.4 面向空间价值抗争的程序正义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4. 1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4.1.1 案例选择 |
4.1.2 资料搜集 |
4.2 从“相安无事”到“呼吸之争”的邻避空间演变 |
4.2.1 从“否”到“是”:城市发展中邻避空间的识别 |
4.2.2 从“无”到“有”:邻避空间中的认知分歧 |
4.2.3 从“弱”到“强”:安全事故下的共识断裂与抗争激化 |
4.3 “呼吸之争”中空间抗争的特征与逻辑 |
4.3.1 邻避空间察觉:聚焦空间利益调适的常规性抗争 |
4.3.2 安全事故触发:面向多维度诉求的空间抗争激化 |
4.3.3 以设施运营为核心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演化逻辑 |
4.4 以运营优化为枢纽的空间冲突治理选择 |
4.4.1 快速缓和抗争情绪的运营事故处置 |
4.4.2 规范企业生产的运营过程监管 |
4.4.3 弱化邻避空间影响的运营升级支持 |
4.4.4 消解动员基础的邻避空间更新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深化 |
5.1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导向 |
5.1.1 基于冲突情境分化的治理要求识别 |
5.1.2 邻避空间主体行动的双重驱动交织 |
5.1.3 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导向 |
5.2 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中的工具应用 |
5.2.1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情境差异 |
5.2.2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实效分析 |
5.2.3 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 |
5.2.4 转型期城市邻避空间治理的层次与工具选择 |
5.3 邻避空间治理的路径实现 |
5.3.1 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 |
5.3.2 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 |
5.3.3 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整理摘录 |
附录二: 部分微博评论文本整理摘录 |
附录三: 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主要相关治理工具的政策发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Overview |
1.1 Task Description |
1.2 Text Features |
1.3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
1.4 Report Structure |
1.5 Methodology |
Chapter 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 Character Recognition |
2.2 Project Creation |
2.3 Creation of Glossary and Translation Memory |
2.4 File Analysis |
2.5 Pseudo-translation |
2.6 Summary |
Chapter 3 Machine Translation Post-Editing |
3.1 Editing of Target Segments |
3.2 Quality Assurance |
3.3 Translation Export |
3.4 Summary |
Chapter 4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
4.1 Translation into Pre-modifier |
4.2 Translation into Main Clause |
4.3 Translation into Adverbial Clause |
4.4 Translation into Subordinate Clause |
4.5 Summary |
Chapter 5 Contrast between Translator’s and Proofread Versions |
5.1 Distinction between “而且”(erqie) and “并且”(bingqie) in Chinese |
5.2 Misinterpretation of Logical Relationship |
5.3 “对(dui)+obj.+进行(jinxing)+v.” Structure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amples of Source Text in PDF Forma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Appendix Ⅲ Translation Versions |
Acknowledgements |
(8)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电力市场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
1.2.2 促进新能源发展政策的研究综述 |
1.2.3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能源消纳关键影响因素和管制政策特性分析 |
2.1 典型地区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甘肃省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2 新疆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3 内蒙古新能源消纳现状与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现状及运营特性分析 |
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及特性分析 |
2.3.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现状概述 |
2.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管制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评价 |
3.1 新能源消纳影响因素分析 |
3.2 新能源消纳相关市场主体分析 |
3.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与建模 |
3.3.1 因果关系反馈环路 |
3.3.2 系统流图 |
3.4 算例分析 |
3.4.1 基本情况 |
3.4.2 仿真模拟 |
3.4.3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设计概述 |
4.1.1 各类型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
4.1.2 不同类型电力市场间的相关关系 |
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能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双边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跨区跨省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2.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现货电力交易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 |
4.3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与交易模式设计与分析 |
4.3.1 基于广义需求与供给的辅助服务市场需求优化模型 |
4.3.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模式设计 |
4.3.3 基于夏普利值的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机制设计 |
4.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与分析 |
4.4.1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设计 |
4.4.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金融市场机制分析 |
4.5 不同交易模式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甘肃实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力交易风险分析与新能源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1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分析 |
5.1.1 新能源并网条件下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识别 |
5.1.2 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度量模型 |
5.2 电力市场交易管控机制分析 |
5.2.1 现有的新能源电力交易管控体系与模式 |
5.2.2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对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影响 |
5.3 考虑电力交易风险度量模型的新型交易管控机制设计 |
5.3.1 新能源并网后电力市场交易的风险应对策略 |
5.3.2 新型电力交易管控机制的设计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管控机制政策优化模型研究 |
6.1 典型政策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1 碳排放交易市场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1.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对新能源消纳的促进作用分析 |
6.2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典型政策设计 |
6.2.1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设计 |
6.2.2 绿色证书市场与配额制的设计 |
6.3 基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1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模型的构建 |
6.3.2 模型参数设置及情景设计 |
6.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4 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优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全球节能减排概论 |
1.1.2 节能减排技术 |
1.2 燃煤电厂CO_2捕集方法与技术 |
1.3 化学链燃烧技术 |
1.3.1 化学链燃烧技术简介 |
1.3.2 化学链燃烧原理 |
1.3.3 化学链燃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 化学链燃烧技术耦合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目标 |
1.6.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模型与评价方法 |
2.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
2.1.1 原料输入与设定 |
2.1.2 物性方法选择 |
2.1.3 单元模型选择 |
2.1.4 模型假设 |
2.2 系统流程介绍 |
2.2.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 |
2.2.2 余热回收子系统 |
2.2.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 |
2.2.4 CO_2捕集子系统 |
2.3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建模 |
2.3.1 煤化学链燃烧子系统建模 |
2.3.2 余热回收子系统建模 |
2.3.3 蒸汽轮机发电子系统建模 |
2.3.4 CO_2捕集子系统建模 |
2.4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换热网络设计与优化方法介绍 |
2.4.1 夹点-?换热网络设计方法 |
2.4.2 流股热力学数据获取方法 |
2.5 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评价 |
2.5.1 系统能效评价方法 |
2.5.2 系统经济性评价方法 |
2.6 生命周期评价简介 |
2.6.1 全生命周期评价框架体系 |
2.6.2 生命周期评价目标和范围 |
2.6.3 生命周期评价清单分析 |
2.6.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换热网络设计集成与优化评价 |
3.1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
3.1.1 载氧体与煤质量比对化学链燃烧单元的影响 |
3.1.2 燃料反应器与空气反应器温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3 空气反应器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1.4 二氧化碳循环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3.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集成设计与优化 |
3.2.1 换热网络的冷热物流热力学参数获取 |
3.2.2 夹点-?方法对换热网络的设计 |
3.3 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的能效分析 |
3.3.1 氧煤比与反应温度对系统能效的影响 |
3.3.2 系统整体?效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技术经济评价 |
4.1 电厂投资成本 |
4.2 发电成本计算 |
4.3 二氧化碳减排能耗与煤耗 |
4.4 经济性能评价 |
4.4.1 原料成本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2 电厂运行时间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3 电力的售价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4.4 碳税对发电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5 COE敏感性分析 |
4.6 化学链燃煤电厂与传统燃煤电厂综合性能对比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 |
5.1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目标与范围 |
5.2 化学链燃煤发电系统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和假设 |
5.2.2 清单分析 |
5.3 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5.3.1 全生命周期资源消耗评价 |
5.3.2 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评价 |
5.3.3 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
5.3.4 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价和电厂可持续性评价 |
5.4 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比较分析 |
5.4.1 资源消耗的对比 |
5.4.2 能源消耗的对比 |
5.4.3 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对比 |
5.4.4 生命周期成本与电厂可持续性对比 |
5.5 全生命周期敏感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
2.3.1 Faithfulness |
2.3.2 Readability |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
3.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
4.2.3 Conversion |
4.2.4 Domestic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
4.3.1 Conciseness |
4.3.2 Accuracy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四、未来的新型发电厂(论文参考文献)
- [1]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D]. 陆福禄. 广西大学, 2021(12)
- [2]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3]数字孪生建模方法及其在热力系统优化运行中的应用研究[D]. 高学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LC电厂发展战略研究[D]. 郭延勇. 山东大学, 2021(09)
- [5]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新型资源热力电厂优化设计策略[D]. 朱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D]. 王玉龙. 山东大学, 2020(02)
- [7]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Accelerate Energy Transitions[D]. 杜德春.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促进新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及政策优化模型研究[D]. 夏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煤化学链燃烧发电系统能量网络集成与全生命周期分析[D]. 赵英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10]《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