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有别”:日本人的重要社会文化规则

“内外有别”:日本人的重要社会文化规则

一、“内外有别”——日语重要的社会·文化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耿芳[1](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贾一村[2](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认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张婷婷[3](2020)在《关于日本政治交际语境中致歉表达的说话者内心情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政治交际语境中的日语致歉表达作为考察对象,以实际交际过程中自然发生的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证据,在客观地按照具体语境信息对各种表达方式加以归纳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日语语言学界话语研究领域专家泉子·K·メイナード(Senko K.Maynard)提出的场域交涉理论,从情感(pathos)视角分别剖析各类致歉表达策略背后所隐含的说话者的内心情感。研究发现,日本政治交际语境中使用率颇高的情感表白型致歉表达背后所隐含的是以博得民众的信任为初衷、建构谦和的政治家形象为宗旨的功利化目的;位居次位的直接道歉型致歉表达则发挥了操控话语权,建构政治家权威身份的语用功能;而使用频率最低的请求原谅型致歉表达虽然可谓以"和睦相处,和谐共进"作为终极目的的真诚致歉,却含有要求说话者放低姿态获取听话者的同情、包容的弦外之音。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被日本政界官员乐此不疲地使用着的致歉表达看似谦卑有度,实则暗藏玄机,凸显出现代日本政治交际中的表里双重性特点。

唐唯雯[4](2020)在《《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学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以《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为研究对象,依据人称指示语和语用视点理论等语用学理论,考察了与直子相关的感情心理动词在《挪威的森林》文本中的语用特征和语用功能;分析了其语用特征的形成背景,探讨了在实际语用交际中感情心理动词的使用启示。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整理了与心理动词人称制约有关的先行研究,提出了先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首先界定了感情心理动词。在此基础上,调查统计了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将其进行了归类。第三章从语用学这一角度,对《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特征及语用功能进行了阐述,得出了以下结论。(1)《挪威的森林》中与直子相关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特征:(1)直子为第一人称的感情心理动词句中,感情心理动词用于感情主体直子描述自己的感情、感觉和情绪等。(2)直子为第二人称的感情心理动词句中,交谈双方,即直子和渡边的关系非常亲密,且说话人渡边对理解和把握直子的感情心理状态具有足够信心,此时渡边可断言直子的感情、心理感受。(3)直子为第三人称的感情心理动词句存在以下三种情况。1.当交谈双方——即渡边与玲子与交谈中涉及的第三方直子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说话人渡边或玲子对理解和把握感情主体直子的感情心理状态有足够信心时,渡边和玲子可断言直子的感情、心理感受。2.当直子以第三人称视点进行表达时,说话人由于无法亲身体验感情主体的内心世界,所以只能通过观察其外部表现推测其感情心理状态,采用「感情形容词+がる」、与推量助动词相结合、「テイル·テイタ」等句法形式来体现其客观性,避免主观断言。3.谈话双方渡边和玲子与谈话中涉及的第三方直子之间存在密切的人际关系时,未使用「ようだ」、「そうだ」、「みたいだ」、「だろう」、「でしょう」等推量助动词构成的暧昧表达,反而采用了「ル·タ形」、「テイル·テイタ形」来断言直子的感情心理状态。此时,说话人渡边和玲子立场的客观性被大大地削弱,呈现出较强的主观性。(2)《挪威的森林》中与直子相关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功能:(1)当感情主体直子以第一人称视点叙述自身的感情心理状态时,可以发挥“表达·倾诉”的语用功能;在具体语境下,直子对自身感情心理状态的自述还包含了“言外之意”。(2)当感情主体直子以第二人称、被提及的第三方出现在对话中,或直接参与对话时,渡边使用感情心理动词描述感情主体直子的感情、感受、情绪、心理状态,表达对直子的理解、关心和同情。(3)感情主体直子作为第三人称时,说话者渡边、玲子以第二、三人称的视角陈述感情主体直子的感情心理状态时,可以发挥“传达·理解·同情”的语用功能。第四章为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结论,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孟娇娇[5](2020)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尖锐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需要以崭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同时,为了树立党和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对外广播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国家层面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制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方针、建设对外广播宣传的机构,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政策主张,对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成就也进行了大力宣传。不仅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国,也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这一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进下,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借鉴。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以及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意义和经验进行了全面探讨。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机制和内容,深入总结其中蕴含的对外广播宣传的经验启示,不仅有利于促进对外宣传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还可以为当前中国共产党更好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论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背景、基础,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机制、内容以及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和经验。论文共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予以研究。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围绕论文选题的背景,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以及关于该问题研究的相关状况进行阐述。同时,对于论文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之处也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二章:新中国开展对外广播宣传的历史背景。本章主要从新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以及扞卫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这两个方面强调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广播宣传工作是迫切且必要的。第三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章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毛泽东早期关于宣传工作的一系列思想成为新中国初期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重要理论指导。而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广播宣传的探索和创办则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实践指导。第四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原则和工作机制。这一章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管理机制、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工作机制等内容加以详细论述,诠释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方针原则和工作机制。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这一章主要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语种、节目设置以及广播的具体内容,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就、国家参与的重大事件以及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对党的外广播宣传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六章: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意义和经验。本章主要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开展的意义以及给我们党之后进一步完善对外宣传工作带来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外广播宣传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塑造了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基础,配合了新中国党的对外宣传工作。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广播宣传工作又给我们进一步推进对外宣传事业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即:重视对外广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对外广播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国外先进的广播经验。

栾冬雪[6](2019)在《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章衔接功能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篇章语言学主要研究内容为篇章各部分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以及通过何种手段使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作为构筑篇章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衔接是语言学家探究篇章语言学规律的一个重要前提。而指称形式是篇章衔接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指称形式一般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三种。其中,人称指称中只有第三人称代词具有内在的篇章衔接功能。首先,本文从语法衔接手段和词汇衔接手段两方面论述了篇章衔接手段,界定了日语第三人称代词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概念意义,并指出将「コソア」系列指示代词也纳入本文研究范围;其次,选取东野圭吾的日语原版小说《白夜行》及刘资君的汉译本为对照文本,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总结日汉两种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篇章衔接功能的异同;最后,从日汉代词称谓系统的结构差异、语体因素、指称的文化属性三方面论述了差异产生的内在机制。

赵祥云[7](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提出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吴福平[8](2018)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自由和自由意志,同时必须要有批判和反思的精神和能力。批判和反思可以为自由意志筑起一道“防火墙”,可以防止自由意志溢出现实世界或者是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之外,进而失去交往的合理性和行动的合理化。这也正是本研究以自由意志(求善)、反思(求真)和批判(求美)作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的根本原因。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唯有马克思主义在对古典哲学和资本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让“自由”进入了有血有肉的人的历史的实践长河,也让我们认清了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文化观表明,共产主义社会昭示的真、善、美的理想是真正的、内容意义上的文化原动力。在此基础上,首先是致力于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其次,构建了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图,试图揭示文化原动力的核心要素:自由意志、批判和反思在“超”(S)文化态”、“合”(I)文化态、“和”(H)文化态、“纯”(P)文化态等四种“文化形态”,以及在学习力、革新力、凝聚力、传播力等四种文化软实力中的传导机制和基本规律,揭示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的传播路径和作用机理;其三,运用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模型,通过对柏拉图“理想国”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动力的分析,试图进一步奠定国家文化动力分析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同时,对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多元文化动力、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意志精神文化动力、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动力以及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动力的核心要素、运行机制、传播路径展开了深入剖析和探索性案例研究。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本质的认识,有助于扬长避短,吸收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成果,丰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我国当前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学理基础和文化支持。

蔡星星[9](2017)在《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与体制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 ——基于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新阶段,制度的创新与社会秩序的确立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难题。虽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已经基本确立,但是在制度转型的过程,由于外在制度的缺失,为了应对复杂的外部不确定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微观经济活动中,其生产经营有必要开启内在制度的模式。利用中国传统关系网络与市场关系网络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制度,促进中国经济在转型时期的稳定发展。论文首先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合社会网络理论来探究中国社会关系网络与民营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进而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探讨这种融资结构网络对温州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说明中国传统关系网络的稳定功能。理论方面,为了说明中国传统关系网络的拓展模式,论文对传统“差序格局”理论进行了延伸,首次构造出中国私人与中国民营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用以阐明传统关系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仁义礼智信”为指导原则的,从而可以突破血亲关系限制,实现人与人之间相处善道的关系网络系统。它是一个均衡的网络系统,在其内部可以实现“利我”与“利他”的统一,从而构建起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信任体系。企业成长理论认为转型时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对信任资源的整合,一旦信任关系得以建立,企业的关系网络便可以在市场中得到无限的延伸。因此,由传统关系网络参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的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信任的特殊路径。中国民营企业的关系网络包括企业家私人关系网络与企业自身的关系网络。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自身关系网络会超越企业家私人网络在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难以消除企业家私人关系网络对企业关系网络的影响。理论上,这种关系网络可以通过公司制改革,完全去除血亲关系的影响,但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的现状是,并不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适用于公司制改革。因而,在转型时期企业关系网络运行机制表现为两个特征:一方面民营企业要努力延长企业家个人关系网络的范围和质量。另一方面则利用自身关系网络,在网络的非嵌入节点寻找关键客户,建立与其牢固的关系,将非嵌入型节点转变为嵌入型节点,从而消除转型时期不确定性因素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这种组织制度安排实质是将血亲等关系融入到生产关系中,实现对信任资源的整合,从而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在实证方面,由于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普遍具有中国传统关系网络的特征,文章以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为例,借助抽样调查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三部分论述。从而验证以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为代表的传统关系网络具有稳定的网络结构。第一部分,主要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温州2010-2015的经济数据与温州121家企业高管人员的现场访谈与调研,发现温州民营企业关系网络的特点:(1)温州民营企业企业主拥有自己的圈子文化;(2)温州民营企业的关系网络具有灵活的伸缩能力,且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在关系网络中占据重要地位;(3)温州民营企业私人关系网络的扩张具有局限性,而且企业自身关系网络的扩展也受到企业主私人关系网络与血亲关系的束缚难以实现自由扩张。因此,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便具备了内外有别、远近亲疏、自我封闭的特性。第二部分,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与PAJEK软件,结合温州上市公司及其合作伙伴(239)的数据进行测算,同时利用问卷调查进行个案分析与验证,阐释温州融资关系网络的风险防范功能。数据显示,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并不是积聚成块,而是存在大小不等的派系,具有结构性阻断风险传播的功能。温州民营企业擅长借助私人关系网络的行为,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险防范机制:(1)私人关系网络的规模受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的限制,借贷规模存在边界性;(2)网络成员间的信任程度依血亲关系的密切度因人而异,人际关系网络展现出小团体自我封闭的特性,同时也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形成网络的自我约束机制;(3)网络内的核心企业可以对网络风险提前干预,保证融资网络的安全。(4)网络内成员的合作关系以及核心企业事先干预的能力,可以形成对商业银行的保护屏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商业银行的借贷风险。虽然部分风险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转移至银行,但是国有银行也可以凭借其庞大的资产与管理优势,最终化解风险,避免风险向社会的蔓延。从而决定了温州民营企业借贷风险传播的有限性以及融资关系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第三部分,则是借助风险传染的动态理论模型与MATLAB软件对温州的融资网络结构进行仿真测度与分析,再次验证:(1)当网络内的企业发生个体风险时,网络的传染比率处于低位水平,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是稳定的。(2)“中心企业”在关系网络内具有重要的风险控制作用。因此在未发生全国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温州民营企业以血缘亲缘关系为基础的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是稳健的。从而说明传统关系网络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外在因素对这种关系网络系统的干扰,在逐步完善外在制度的同时,文章提出了依托熟人网络建立互助制公司与依托“中心企业”熟人关系网络进行银行信贷担保的策略与主张,以及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应当充当的角色等政策建议。

李延坤[10](2016)在《“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05年9月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标志着日俄战争结束,条约规定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权利转让予日本,其中包含“关东州”的租借权。由于教育目的的不同,日本帝国主义在“关东州”实行的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中日差别教育。一种是始于1906年为日本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内地延长主义教育”逐步转向“现地适应主义教育”为方针的殖民主义教育,并辅以《教育敕语》和“皇道精神”,灌输殖民统治思想意识,把“满洲”当成自己家园建设的殖民统治者;另一种是始于日俄战争期间的1904年底为中国人开设的学校,实行的是以“普及日语教育”为中心、灌输奴化思想、进行精神征服的殖民奴化教育,最终目的是让中国学生丧失其民族意识,成为安于现状、忍受被奴役、顺从殖民统治的劳动者。日本政府在“关东州”采取优先发展日本人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一贯制教育、有选择地发展中国人的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严格限制中国人的中等普通教育等的教育方针,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教育现状。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教育,从宏观视角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教育行政、方针、制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又从微观层面对“关东州”中日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师资及学生等具体情况进行细致的探讨及系统的梳理,从而认清日本侵略者在殖民地进行教育的目的和本质及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和危害。本文共分8章论述,外加结论。第1章:绪论。选题意义、学术综述及基本理论的考察。第2章:从宏观上对日本在“关东州”的教育方针、行政管理及教育法规进行考察与分析,系统梳理两种教育的形成、教育体系的建立及教材的编辑与使用。第3章:小学教育。首先,考察日本人小学校规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特点并通过统计数据对小学校教育的具体措施,如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材使用、师生状况及汉语加设规程等问题进行微观研究。其次,对中国人公学堂及普通学堂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微观考察。公学堂以南金书院、大连公学堂及旅顺公学堂为主要考察对象,在微观上对其成立背景、学校更名、教学活动等具体情况及公学堂规则的修改和其它规则的特点及差异进行研究;普通学堂系统考察蒙学堂、小学堂和私塾的改造,微观分析蒙学堂规则、关东州书房规则及普通学堂规则的内容,探明其变化的原因及其必然。第三,与口述史结合,微观阐述中日小学教育的差别。第4章:中学教育。中学普通教育主要包括日本人中学校(5所)及高等女学校(7所),中国人中学普通教育男女各一所,其中男校发展步履维艰。通过对学校规则内容、课程设置及具体措施的微观研究,阐明日本侵略者开设中等普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最后微观阐述中日中学普通教育的差别。第5章:职业教育,也称为实业教育。日本人的实业教育包括商业实业学校教育及工业学校教育。中国人的职业教育包括公学堂内的初等职业教育,后期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农业、商业及工业等实业学校。通过对上述职业学校的规则内容、教育方针及教学活动,尤其是对限制中国人职业教育的发展,转而扶植日本人职业教育的微观分析以及对中日职业教育差别的陈述,阐明日本在“关东州”开设职业教育的本质及目的。第6章:师范教育。首先介绍“关东州”初期日本人师资情况及教员的任用与培养,考察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教员培养部规则的内容并分析其特点;其次考察中国人教师培养情况,从公学堂的师范部及教员养成所到师范学堂,系统地分析其教学规则、教学活动、教师培养的经纬及师范教育的特点,通过微观分析,究明日本进行师范教育的真正意图。第7章:大学教育。日本人的大学教育分为专门学校教育和大学教育两部分,殖民政府没有对中国人单独开设高等教育。首先对日本在“关东州”进行高等教育的目的进行微观考察,然后对高等教育的规则、方针及政策进行微观研究,通过具体分析其教育目的、实施特点及意义,辨明其大学教育的实质。第8章: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阐述“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给该地区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明确殖民教育的性质。结论:对本论文进行归纳总结。

二、“内外有别”——日语重要的社会·文化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外有别”——日语重要的社会·文化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视角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汉语语气研究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3 日语语气研究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2.5.1 人际功能研究
        2.5.2 人际隐喻研究
        2.5.3 汉语语气研究
        2.5.4 日语语气研究
        2.5.5 语气对比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3.2.1 系统
        3.2.2 功能
        3.2.3 精密度
        3.2.4 盖然率
        3.2.5 体现
        3.2.6 例示
        3.2.7 语境
    3.3 语气系统
        3.3.1 语气类别系统
        3.3.2 语气语势系统
    3.4 小结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1 引言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2.1 精密度对比
        4.2.2 句法手段对比
        4.2.3 词汇手段对比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3.1 精密度对比
        4.3.2 句法手段对比
        4.3.3 词汇手段对比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4.1 精密度对比
        4.4.2 句法手段对比
        4.4.3 词汇手段对比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4.5.1 精密度对比
        4.5.2 句法手段对比
        4.5.3 词汇手段对比
    4.6 小结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1 引言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2.1 精密度对比
        5.2.2 句法手段对比
        5.2.3 词汇手段对比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2.5 语场特点对比
        5.2.6 语旨特点对比
        5.2.7 语式特点对比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3.1 精密度对比
        5.3.2 句法手段对比
        5.3.3 词汇手段对比
        5.3.4 语场特点对比
        5.3.5 语旨特点对比
        5.3.6 语式特点对比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5.4.1 精密度对比
        5.4.2 句法手段对比
        5.4.3 词汇手段对比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5.4.5 语场特点对比
        5.4.6 语旨特点对比
        5.4.7 语式特点对比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5.5 小结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1 引言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2.1 精密度对比
        6.2.2 句法手段对比
        6.2.3 词汇手段对比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6.3.1 精密度对比
        6.3.2 句法手段对比
        6.3.3 词汇手段对比
        6.3.4 语音手段对比
    6.4 结语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7.1 引言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7.6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附录3 文中语料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关于日本政治交际语境中致歉表达的说话者内心情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研究综述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三)语料库数据来源说明
三、基于语料库的语料检索及实例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检索对象
    (二)语料检索与实例分析
        1.以“直接致歉型”中的致歉表达作为检索词的考察
        2.以“请求原谅型”中的致歉表达作为检索词的考察
        3.以“承认过错型”中的致歉表达作为检索词的考察
        4.以“情感表白型”中的致歉表达作为检索词的考察
四、结果讨论及动因分析
    (一)结果讨论
    (二)动因分析
        1.内外有别原则中的对内视角
        2.内外有别原则中的对外视角
五、结论和启示

(4)《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对象
    1.2 先行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 与心理动词的定义及分类相关的先行研究
        1.2.2 与心理动词的人称制约相关的先行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理论基础
第2章 感情心理动词的界定及其调查
    2.1 感情心理动词的界定
    2.2 《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
第3章 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学分析
    3.1 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特征
        3.1.1 第一人称
        3.1.2 第二人称
        3.1.3 第三人称
        3.1.4 特殊用例的语用学特征分析
        3.1.5 小结
    3.2 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功能
        3.2.1 第一人称
        3.2.2 第二人称
        3.2.3 第三人称
        3.2.4 特殊用例的语用功能分析
        3.2.5 小结
    3.3 语用特征的形成背景及语用交际的启示
第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抄録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中国开展对外广播宣传的历史背景
    2.1 新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
        2.1.1 两大阵营的舆论较量
        2.1.2 西方对华广播宣传渗透
        2.1.3 抵制西方反华宣传
    2.2 扞卫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塑造新中国国家形象
        2.2.2 宣传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2.2.3 团结社会主义阵营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1.2 列宁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1.3 毛泽东关于宣传工作的思想
    3.2 实践基础
        3.2.1 土地革命时期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办
        3.2.2 抗日战争时期日语广播的开办
        3.2.3 解放战争时期对外广播工作的初创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原则和工作机制
    4.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原则
        4.1.1 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
        4.1.2 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
        4.1.3 坚持内外有别外外有别的原则
    4.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管理机制
        4.2.1 中央广播事业局统一领导
        4.2.2 国际广播编辑部具体负责
    4.3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工作机制
        4.3.1 对外广播稿件的搜集整理
        4.3.2 对外广播稿件的编辑审定
        4.3.3 国际广播电台的播音规则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主要内容
    5.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语种
        5.1.1 外语广播
        5.1.2 对华人华侨广播
    5.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节目设置
        5.2.1 国内新闻节目
        5.2.2 国际新闻节目
        5.2.3 固定专题节目
    5.3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基本内容
        5.3.1 阐释党的大政方针政策
        5.3.2 展示新中国的各项发展成就
        5.3.3 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和经验
    6.1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意义
        6.1.1 塑造了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6.1.2 奠定了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的基础
        6.1.3 配合了新中国党的对外宣传工作
    6.2 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的经验
        6.2.1 高度重视对外广播的地位和作用
        6.2.2 完善对外广播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
        6.2.3 加强同国外先进广播的合作与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章衔接功能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篇章衔接理论基础
    第一节 篇章衔接手段
        一、衔接的定义
        二、语法衔接手段
        三、词汇衔接手段
    第二节 第三人称代词的界定
        一、日语第三人称代词
        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
        三、日汉第三人称代词使用频率
第二章 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功能
    第一节 回指的定义及分类
        一、回指的定义
        二、回指的分类
    第二节 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特点
        一、日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特点
        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回指特点
    第三节 日汉语篇中的零形回指
        一、日语语篇中的零形回指
        二、汉语语篇中的零形回指
    第四节 日汉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
        一、日语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
        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回指的制约因素
第三章 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章衔接功能的内在机制
    第一节 日汉第三人称代词在语法和语用上的不同
        一、受定语修饰分析
        二、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差异
        三、第三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差异
    第二节 篇章衔接功能的内在机制
        一、日汉代词称谓系统的结构差异
        二、语体因素的影响
        三、指称的文化属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8)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序言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文化长征:一种文化研究的历史回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理论意义
        1.1.2.2 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文化和文化动力的内涵
        1.2.1.1 文化的内涵
        1.2.1.2 文化动力的内涵
        1.2.2 文化动力研究的基本路径
        1.2.2.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研究路径
        1.2.2.2 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路径
        1.2.3 文化动力研究的学科视野
        1.2.3.1 经济学视角
        1.2.3.2 社会学视角
        1.2.3.3 政治学视角
        1.2.3.4 人类学视角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1.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研究
        1.3.1.2 文化动力的功能性研究
        1.3.1.3 文化动力的规律性研究
        1.3.1.4 多国视角下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研究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技术路线
        1.3.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3.4.1 研究的重点
        1.3.4.2 研究的难点
        1.3.4.3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化动力研究:哲学基础与可能路径
    2.1 “'零'存在机制”及其存在论意义
        2.1.1 中西哲学中的“差别-联系”论
        2.1.2 “'零'存在机制”的哲学基础和数理内涵
    2.2 中西哲学中的“一”及“同一”
        2.2.1 从老子的“抱一为天下式”到西方的“同一”哲学
        2.2.2 “同一”哲学与西方理性精神的四次飞跃
        2.2.3 “同一”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四度提升
    2.3 虚数I与-I及老子的“道”
        2.3.1 群论的哲学内涵:多等于多,多即是一,一即是零
        2.3.2 虚数i与-i及《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新解
    2.4 老子的“三”及“势成之”
        2.4.1 老子“三”的形式意义
        2.4.2 老子的“三”的内容意义
        2.4.3 老子的“三”和“势”
    2.5 基于“'零'进制”的“易图”推演
        2.5.1 “'零'进制”的基本内涵
        2.5.2 基于“'零'进制”的河图、洛书、五行及其生克解读
        2.5.3 基于“'零'进制”的周敦颐《太极图说》解读
    2.6 本章小结
3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1 文化原动力核心要素及其哲学基础
        3.1.1 康德“纯粹实践理性的动力”——“自由意志”
        3.1.2 黑格尔“对事物作思维着的考察”———“反思”
        3.1.3 哈贝马斯“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可批判性”
    3.2 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及其意义阐释
        3.2.1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模型构建
        3.2.2 文化原动力模型意义阐释
    3.3 本章小结
4 文化暴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1 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4.1.1 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文化的实践性定义和文化动力分类
        4.1.2 文化实践性定义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4.1.3 文化动力功能的“具体普遍形式”:文化价值与文化效用价值
        4.1.4 社会“异质性互动”与文化“公地悲剧”
    4.2 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路径及模型构建
        4.2.1 文化流变的四种形态
        4.2.2 基于两个对立价值维度的文化软实力新型分类
        4.2.3 以自由意志为核心,以批判和反思为两翼的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模型构建
    4.3 本章小结
5 “理想国”与“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5.1 柏拉图“理想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5.1.1 “理想国”文化原动力分析:哲人王是否可以承担起治理城邦的重任
        5.1.2 理想国”文化软实力分析:“哲人王”治下的“理想国”是否“理想”
        5.1.3 《理想国》“五种政制”文化形态分析:五种政制流变的内在必然性
    5.2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传机制分析
        5.2.1 老子为什么不推出“哲人王”来治理“小国寡民”社会
        5.2.2 “小国寡民”社会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美国、德国、日本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6.1 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美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1.1 美国文化原动力的建构与解构
        6.1.2 “财富供养自由”:美国文化形态分析
        6.1.3 “使人成其为人”:美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2 以“理性”铸就“辉煌”的德国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2.1 “理性”的建构与解构:德国文化原动力分析
        6.2.2 纳粹帝国产生的文化根源:德国文化形态分析
        6.2.3 “理性”何以铸造辉煌:德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6.3 以“大和”精神为核心的日本文化原动力传导机制分析
        6.3.1 “大和”不“和”:日本文化原动力分析
        6.3.2 军国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日本文化形态分析
        6.3.3 “内外有别”的“大和式”思维:日本文化软实力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及传导机制分析
    7.1 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原动力分析
    7.2 新中国以来国家文化形态分析
        7.2.1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种典型的“纯”文化态
        7.2.2 邓小平时期:一种高活力、高风险的“超”文化态
        7.2.3 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成功进入了“合”文化态
        7.2.4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功打造出和谐有序、稳中求进的“和”文化态
    7.3 新中国文化软实力分析
        7.3.1 “内敛-认异”的学习力
        7.3.2 “外张-认异”的革新力
        7.3.3 “内敛-认同”的凝聚力
        7.3.4 “外张-认同”的传播力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文化是否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主要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与体制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 ——基于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关系”的理论研究综述 2.2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理论综述 2.3
    中国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经济学价值 第3章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研究 3.1
    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网络的结构 3.2
    传统人际关系网络与市场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解释 3.3
    研究小结 第4章
    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关系网络为例 4.1
    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研究分析 4.2
    温州民营企业关系网络与融资关系网络的状况 4.3
    研究小结 第5章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分析 5.1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简介 5.2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结构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分析 5.3
    案例分析 5.4
    研究小结 第6章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结构的风险传染效应 6.1
    风险传染的动态理论模型 6.2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风险传染仿真模型 6.3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风险传染效应分析 6.4
    案例分析 6.5
    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局部脆弱性及其解释 6.6
    研究小结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7.1
    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局限性 7.4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10)“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综述
        1.2.1 国内研究状况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价值与学术创新
        1.4.1 学术价值
        1.4.2 学术创新
第2章 日本在“关东州”教育体系的建立
    2.1 日本在“关东州”的教育背景
        2.1.1 日本取代沙俄成为“关东州”的统治者
        2.1.2 日本拟建造以“关东州”为核心的特殊殖民地
    2.2 日本在“关东州”两种教育的形成
        2.2.1 对中国人子弟的殖民奴化教育
        2.2.2 对日本人子弟的殖民主义教育
    2.3“关东州”的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法规
        2.3.1 教育行政机构
        2.3.2“关东州”的教育法规
    2.4 教材的使用与编辑
    2.5 日本人学校教材
    2.6 中国人学校教材
第3章 小学教育
    3.1 俄据时期的“关东州”学校教育概况
    3.2 日本人的小学教育
        3.2.1 日本人小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3.2.2 《关东州小学校规则》的内容及其特点
        3.2.3 《关东州小学校中国语加设规程》的公布
    3.3 中国人的小学教育
        3.3.1 公学堂教育
        3.3.2 普通学堂教育
    3.4 中日小学教育的差别
        3.4.1 升学率
        3.4.2 教育管理
        3.4.3 教育方针
        3.4.4 学制
        3.4.5 师资任用
第4章 中学教育
    4.1 日本人的男子中学教育
        4.1.1 男子中学的教育情况
        4.1.2 关东都督府中学校
    4.2 日本人的女子中学教育
        4.2.1 女子中学的教育情况
        4.2.2 关东都督府高等女学校
    4.3 中国人的男子中学教育
        4.3.1 男子中学教育的背景
        4.3.2 旅顺第二中学校
        4.3.3 旅顺高等公学校
        4.3.4 旅顺男子高等公学校
    4.4 中国人的女子中学教育
    4.5 中日中等教育的差别
        4.5.1 教育管理
        4.5.2 教育方针
        4.5.3 学制及学校数量
第5章 职业教育
    5.1 日本人的职业教育
        5.1.1 职业教育概况
        5.1.2 职业学校
    5.2 中国人的职业教育
        5.2.1 职业教育背景
        5.2.2 职业学校
    5.3 中日职业教育的差别
第6章 师范教育
    6.1 师范教育的背景
    6.2 日本人的师范教育
        6.2.1 初期的教员情况
        6.2.2 日本人教员的培养与任用
        6.2.3 旅顺师范学堂附属小学校教员培养部
    6.3 中国人的师范教育
        6.3.1 初期的中国人教员情况
        6.3.2 公学堂的师范教育
        6.3.3 旅顺师范学堂
        6.3.4 各校的特点
第7章 大学教育
    7.1“关东州”大学教育概况
    7.2 日本人的专科教育
        7.2.1 专科教育的背景
        7.2.2 旅顺工科学堂的设置
        7.2.3 《旅顺工科学堂规则》及其修改
        7.2.4 教学、师资及学生情况
    7.3 日本人的大学教育
        7.3.1 旅顺工科学堂的升格
        7.3.2 《旅顺工科大学学则》
        7.3.3 课程设置及研究状况
        7.3.4 大学的停办风波
        7.3.5 学生状况
    7.4 中国人的专科教育
        7.4.1 关于中国学生招收与否的争议
        7.4.2 旅顺高等学堂预科的设置
        7.4.3 预科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状况
        7.4.4 旅顺工科学堂附属预科的设置
    7.5 中国人的大学教育
        7.5.1 预科及预备科的设置
        7.5.2 学生来源与毕业情况
第8章“关东州”差别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
    8.1“关东州”差别教育的特点
        8.1.1 教育行政机关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8.1.2 实行“内地延长主义”向“现地适应主义”转变的教育体系
        8.1.3 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教育
        8.1.4 重视日本人子弟的中国语教育
        8.1.5 普及中国人子弟的日语教育
    8.2 实施差别教育造成的影响
        8.2.1 教育主权的丧失对中国学生的危害
        8.2.2 中国人学校教育体系的缺失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内外有别”——日语重要的社会·文化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3]关于日本政治交际语境中致歉表达的说话者内心情感分析[J]. 张婷婷.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06)
  • [4]《挪威的森林》中刻画直子的感情心理动词的语用学考察[D]. 唐唯雯. 湘潭大学, 2020(02)
  •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广播宣传工作研究[D]. 孟娇娇. 吉林大学, 2020(08)
  • [6]日汉第三人称代词篇章衔接功能对比研究[D]. 栾冬雪.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8]文化原动力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 吴福平. 浙江大学, 2018(12)
  • [9]传统社会关系网络与体制转轨过程中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 ——基于温州民营企业融资关系网络的分析[D]. 蔡星星. 厦门大学, 2017(08)
  • [10]“关东州”时期中日差别教育研究[D]. 李延坤.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内外有别”:日本人的重要社会文化规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