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色列科学家发现GBD基因可使植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论文文献综述)
梁栋[1](2021)在《扑草净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Y-1的降解机制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扑草净(Prometryn)作为一种典型的三嗪类除草剂,因其杀草谱广、高效且药效持久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农田中即便是微量的扑草净残留也会对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抑制作物生长,最终导致减产,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因此,扑草净的过量施用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其程度取决于后茬作物对扑草净的敏感程度。此外,农田土壤中残留的扑草净也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这一系列由扑草净残留引起的问题己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强化是以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为核心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因其高效、无污染、低耗能等优点而逐渐成为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了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降解扑草净的微生物,然而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降解菌株的筛选与降解途径的分析,关于微生物中与扑草净降解相关的功能基因仅有三嗪水解酶(TrzN)的编码基因被报道,可见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此外,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以及生物强化技术尚未被用于扑草净降解菌株的研究。因此,阐明扑草净的微生物代谢机制、鉴定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挖掘降解菌株基因组中的功能基因以及分析在生物强化过程中土着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为扑草净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可为研究其它三嗪类除草剂降解机理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分离的一株高效扑草净降解菌株Pseudomonas sp.DY-1为材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研究了菌株DY-1的最适降解条件,结果表明,菌株DY-1的最适降解条件为32.6℃,pH 7.9,接种量为5.8%。在该优化条件下,菌株DY-1在40 h内可将浓度为50 mg/L的扑草净降解完全。此外,对菌株DY-1降解特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不仅可耐受并降解浓度高达500 mg/L的扑草净,同时其在NaCl浓度为1000 mg/L的高盐浓度下仍然具备降解活性。在菌株DY-1以其它三嗪类除草剂为底物的降解谱实验中,观察到菌株DY-1对西草净(Simetryn)、敌草净(Desmetryn)、莠灭净(Ametryn)和嗪草酮(Metribuzin)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对菌株DY-1降解扑草净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进行鉴定。检测到3个保留时间分别为8.07 min、12.93 min和8.4 min,质荷比分别为258 m/z、274 m/z和212m/z的产物峰。根据扑草净的分子结构特征,结合各化合物的特征碎片离子峰,将这3个产物分别鉴定为扑草净的亚砜、砜和羟基衍生物,并由此推测了菌株DY-1降解扑草净的主要途径。在降解过程中,扑草净首先被氧化生成亚砜扑草净,再经由第二步氧化作用生成砜扑草净,最后水解生成终产物2-羟基扑草净。采用PacBio RS II测序平台对菌株DY-1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注释分析。菌株DY-1的基因组大小约为5.89 M,包含1个环状染色体和1个质粒。该基因组的总GC含量为62.94%,共含有5543个基因,平均长度为942 bp;含有71个tRNA,16个rRNA以及4个ncRNA。采用全基因组挖掘技术分析了菌株DY-1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菌株DY-1的染色体中包含多种参与环境胁迫响应和有毒物质抗性等有利于菌株适应外界环境的基因,这些基因对细菌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菌株DY-1全基因组注释信息为基础预测了可能的扑草净降解基因。该基因全长1530bp,编码509个氨基酸。经多序列比对,表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为一种Ⅰ型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Baeyer-Villiger monooxygenases,BVMO),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H37Rv中的乙硫异烟胺单加氧酶Eth A具有52.67%的同源性。以菌株DY-1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全长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至Escherichia coli BL21(DE3)。重组菌经IPTG诱导和Ni-NTA柱纯化后,SDS-PAGE显示所得特异性条带大小约为60 k Da,与预计结果相符。使用纯化蛋白与300μM扑草净溶液配置反应体系进行反应,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验证,结果显示反应进行1 h后该蛋白的扑草净降解率可达80%左右。借助λ-Red重组酶系统进行的基因敲除实验表明,敲除株在反应开始的10 h内几乎无法检测到降解活性,表明该基因在菌株DY-1降解扑草净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基因可被鉴定为新的扑草净氧化酶编码基因。将菌株DY-1投加到含有50 mg/kg扑草净的土壤中以构建扑草净污染土壤的生物强化系统,21 d后检测到土壤中扑草净的降解率为78.1%。该菌株应用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扑草净降解效果受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菌株接种量等因素的影响,菌株DY-1在温度为30℃,土壤含水量为20-30%,接种量为1×108 CFU/m L的条件下可达到其最佳降解效果。此外,外源营养物质的添加也能够促进土壤中扑草净的降解。使用菌株DY-1的培养液对受扑草净药害的玉米幼苗植株进行灌根试验,处理10 d后观察到玉米植株长势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该菌株对扑草净的药害具有明显的解除作用。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生物强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动态监测,建立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投加菌株DY-1促进了扑草净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投加菌株所属的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成为体系中的优势种群,增加了土壤微生物对扑草净的耐受与降解能力。
方佳成[2](2021)在《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据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男性和女性将合计出现约1930万和1000万的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其中的1800万例和930万例将来自实体瘤。然而,对肿瘤治疗的系统评估数据显示,欧洲药物管理局在2009-2013年度批准的大多数抗癌药物未能对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产生重大改善。因此,需要继续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疗效。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和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是发展迅速的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它们通过特异性识别在恶性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之间差异过表达的靶标抗原,达到辨识肿瘤和消融肿瘤的目的。ADC和CAR-T实现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其所识别的靶标抗原是否具备足够的肿瘤特异性。因而,鉴别出理想的靶标抗原至关重要。理想的靶标抗原由恶性细胞特异性表达,然而肿瘤特异性抗原屈指可数。肿瘤相关抗原在肿瘤细胞上表达升高,在正常细胞上限制性表达,这一特性使得它们亦能够作为有效定位恶性肿瘤的靶标分子。目的:以发现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为出发点,着力于打造肿瘤相关抗原发现新平台,构建全面的泛实体瘤肿瘤相关抗原图谱,为癌症研究人员和广泛的科学与医药界科研工作者提供研究便利。方法:1.使用经统一处理的TCGA和GTEx的RNA序列数据,对19种类型实体瘤中的20242个HUGO基因进行差异分析;通过将阈值设置为Benjamini-Hochberg adjusted p值为0.01,log2Fold Change为1.0,保留那些在肿瘤细胞群中显着差异表达的HUGO基因;结合蛋白质亚细胞定位信息,排除不具备胞外结构域的蛋白;使用集成了GTEx,HPA和FANTOM5的m RNA表达信息和HPA和HPM的蛋白质丰度信息的数据集,获取在正常组织中受限表达的蛋白分子;使用公开的Blood Spot平台,发现那些在骨髓Lin-CD34+CD38-CD90+CD45RA-HSCs和Lin-CD34+CD38-CD90-45RA-MPPs中限制性表达的蛋白分子。2.将RNA测序的读段计数数据转换为TPM格式,并将每个基因在其配对适应症和正常组织中的TPM值作为差异表达分析的输入数据。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算并绘制每个候选靶标分子在特定适应症中的表达相比其在各个人体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的差异表达谱。3.提取并整理TCGA中泛癌表型数据中的癌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和TNM分期信息;通过挖掘MC3(“多中心多癌种突变识别”)TCGA MAF(“突变注释格式”)数据,确定靶标基因的非沉默体细胞突变(SNP和INDEL)。结合m RNA表达数据,汇编用于评价靶标基因的异质表达模式的综合数据集。4.从TCGA下载并提取靶标基因组变异数据,从Onco KB收集致癌或功能性基因组变异信息,注释并统计靶标基因的变异类型及发生频率,确定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的携带特异性驱动变异的功能性靶标。5.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CDH1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进而运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共定位分析、结合亲和力检测、抗体测序和可变区序列进化关系分析等,多重表征抗体的各项指标。通过偶联mc-Val Cit PABC-MMAE,制备CDH17靶向型ADC。结合体外杀伤实验与细胞内化评估,完成效应分子的初筛验证。6.通过构建KM12SM和COLO205结肠癌细胞系CDX动物模型,综合评估chi2E21-MMAE和chi2F12-MMAE的体内抗肿瘤活性。通过制备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并对给药的荷瘤小鼠的心/肺/肝/肾/结肠/直肠/脾脏进行HE染色,评估CDH17靶向型ADC对小鼠的组织毒性。7.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CD3+T细胞,制备LYPD3靶向型CAR-T细胞。通过对CAR-T细胞进行分化检测,确定其向效应细胞持续分化的能力。通过体外细胞杀伤实验和细胞因子分泌检测,研究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的特异性杀伤作用。通过对荷瘤小鼠循环血中的CAR-T细胞进行计数和检测肿瘤组织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揭示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小鼠体内发挥持久抗肿瘤作用的机制。结果:1.开发专门的算法和汇编整合有泛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信息的综合数据集。2.系统地识别肿瘤相关抗原。通过我们的肿瘤相关抗原发现平台,筛选得到75个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分子。特别是BACE2、CDH17、CELSR1、CELSR2、COL17A1、COL23A1、CRIM1、DSC3、GPR87、LYPD3、MUC17、NOX1、PTPRN2、SCTR、TRPM8、VCAM1等分子值得做进一步的临床前研究。3.基于CDH17蛋白定向开发的ADC分子可以在体内显着消融KM12SM和COLO205异种移植瘤,并对高表达CDH17蛋白的结肠癌病人来源的异种移植瘤表现出一定的肿瘤抑制效果。chi2F12-MMAE在体外对高药敏度的COLO205显示高水平的细胞毒性(IC50=60.9p M),chi2E21-MMAE和chi1A13-MMAE对COLO205的抑瘤水平相当(IC50:925.8 p M vs.998.3 p M)。两次单药静脉注射(Q2W)chi2E21-MMAE或chi2F12-MMAE,均能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M12SM在小鼠体内的生长,但无法完全清除肿瘤。在COLO205 CDX模型中,按同样的给药方式静注chi2F12-MMAE,1.5 mg/kg剂量的第一针治疗可以起到平缓异种移植肿瘤增长的效果,且两周后的第二针治疗亦能继续起到溶瘤效果;3 mg/kg的中剂量治疗组有部分小鼠的肿瘤在后期出现反弹;6 mg/kg的高剂量治疗可以根治异种移植瘤。4.CDH17靶向型ADC在小鼠体内具有相对可控的组织毒性。制备了能和人鼠CDH17蛋白交叉反应的ADC分子677-MMAE,观察到在677-MMAE给药组小鼠的结直肠的局部组织中有炎症反应,聚集了大量的淋巴细胞;但在其它组织中没有出现炎症反应。此外,在观察期内,小鼠对chi2E21-MMAE、chi2F12-MMAE或677-MMAE的体内耐受良好,用药期间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5.LYPD3靶向型CAR-T细胞能够在小鼠体内对PC9异种移植肿瘤发挥持久的抗肿瘤作用。且小鼠对LYPD3-CAR-T的耐受良好,在观察期内未有小鼠死亡个例出现,亦没有观察到10%以上的减重。进一步调查发现,LYPD3-CAR-T细胞不仅在小鼠外周血中大量存在,还在高响应LYPD3-CAR-T治疗的PC9异种移植瘤组织中大量浸润。此外,LYPD3-CAR-T治疗组的小鼠脾脏内出现大量CD3+T细胞,但在对照组中却没有。CAR-T细胞的记忆表型对于激发持久的免疫应答至关重要。数据显示,LYPD3-CAR-T细胞在输注前,其中的Tn/Tscm细胞和Tcm细胞比例分别高达52.4%和21.7%,具有良好的向效应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通过开发肿瘤相关抗原识别算法和整合来自19种实体瘤和正常组织的大型转录组、蛋白质组和基因组数据,完成了泛实体瘤相关抗原的探索。通过考察CDH17靶向型ADC和LYPD3靶向型CAR-T细胞在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例证了CDH17和LYPD3蛋白分别作为ADC和CAR-T靶标开发的可行性。
吴芳芳[3](2021)在《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工具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特点有目共睹,优秀的翻译工具也因此受到语言服务商的肯定,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翻译实践。诚然,机器翻译还有进步空间,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机器翻译的译文还不足以达到客户要求。而逐渐兴起的译后编辑可以有效修正机器翻译的勘误。机器翻译结合译后编辑的模式(MTPE)既能保留机器翻译的高效,又能保有人工翻译的质量。因此,在世界各地,许多语言服务商已经广泛使用该模式进行翻译。本文是一篇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实践而产出的实践报告,源文本是一本名叫《基因开关》(The Switch)的科普类书籍。根据赖斯和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科普性文本,同时兼具感召功能。源文本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及术语,行文严谨、逻辑清晰,适合采用MTPE模式进行翻译。因此,笔者在SDL Trados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利用谷歌机器翻译引擎Google Translate预翻译文本,然后对机器翻译的译文进行译后编辑和校对。基于本次翻译实践,笔者在翻译多维质量标准MQM模型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两个角度总结了谷歌翻译的错误类型,包括欠额翻译、未翻译、错误翻译、错误语法、理解困难;并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从准确性和流畅性角度给出译后编辑的策略,包括补充、替换、重组句子结构、调整语序、重写,并辅以例句加以解释说明。
刘怡[4](2021)在《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观是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目前学术界对先秦时期动物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史、动物文化史以及动物伦理学等方面,但有关先秦儒家动物观的内容、特征、实质等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先秦儒家动物观旨在探索先秦儒家如何认识动物以及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不仅要把握人类对动物的基本认识,而且要探索动物在人类社会生活、政治、经济、道德、信仰等领域的作用和地位,考察动物与人类的互动关系。先秦儒家对动物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动物的起源和动物的特征。先秦儒家从天地化育的宇宙论模式、动物的生殖以及化生现象等角度考察了动物的起源。动物与人类共享同样的起源方式和生殖模式,两者共存于统一的宇宙体系当中。动物与人一样,都是天地化育的产物,都是由血气构成的“血气之属”,都是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情感、有语言的生命体。但动物和人类有本质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物是无仁无义、无社群组织、无劳动创造能力的生命体,只能依靠本能而生活,而人类独具有理性与道德的能力,能够建立有人伦秩序的国家与社会。先秦儒家所论人禽之辨一方面肯定了动物与人类在生物特征方面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确立起两者在道德领域内的差异,这深刻影响到两者的地位和关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道德世界和信仰世界中。在两者的生活联系方面,动物能够广泛运用于饮食、衣物饰品、商品贸易、运输畜力、礼物交换、祭祀牺牲等活动中,是保障人类社会秩序的基本物质条件。动物管理是合理使用动物的重要条件。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到《周礼》动物职官体系的设置,动物管理逐渐纳入到人类社会制度体系中,使动物管理与人类社会管理相得益彰。在具体的治理方式上,先秦儒家主张人类对动物的管理应当遵循礼制的约束和道德的要求,这与西方动物福利论可能产生某种共鸣。在动物的法律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并没有赋予动物独立的法律地位,但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了人类对动物的职责和义务。人兽冲突实质上是礼法分歧,是一项政治管理问题。人类也是动物的保护者。先秦儒家注重从利益需求、王道政治、礼仪规范、仁义道德等方面提出保护动物的思想。动物的合理使用、有序管理、妥善保护,是先秦儒家王道政治的重要表现,也是圣王明君实现国泰民安的展现。动物与人类在道德方面有密切关联,这主要表现在动物的道德形象、道德地位及其道德教化等方面。在道德形象方面,禽兽是无仁无义的象征,但某些动物却可以因其生活习性、情感特征而升华成为仁禽义兽,由此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寓意和道德含义。这种变化为动物敞开了道德领域的大门。在道德地位方面,先秦儒家尽物之性、仁民爱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当关爱动物,一方面扩展了道德的视野,使动物成为了儒家扩充仁心、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又确立起人与动物的道德阶梯。仁民爱物与西方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敬畏生命的哲学不同,实是一种拓展式的伦理,本质上仍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先秦儒家认为圣王明君不仅应当关爱动物,而且能够以仁爱道德驯化动物。儒家的乐教理论能够实现百兽共舞、游鱼倾听的场景,不仅能有效遏制动物的残暴之心,而且能实现人类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表面上看,这是对动物兽性的遏制,实质上反映出儒家仁义道德的教化作用。动物还能够进入人类的信仰体系中,这主要集中在动物神灵、动物献祭与动物占卜等方面。动物神灵是人类神灵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儒家拒斥精怪,排除淫祀,将动物神灵集中在农业动物神与灵禽瑞兽的范围内,表达出对农业的关注和对人文道德的重视。先秦儒家坚持动物献祭的仪式,同时悬置人神关系,在献祭对象、祭品样式、献祭仪式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动物牺牲由沟通神灵的媒介演变成象征礼仪秩序的符号。动物与占卜的关系主要涉及到龟甲占卜、占梦术、占星术等。先秦儒家批判了占卜的神秘成份,但继承了占卜的思维方式,经此转化,动物由沟通人神的工具转变为天道的承载者。先秦儒家虽然深受原始巫术的影响,但更强调人文的信仰,倡导神道设教。动物在先秦儒家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领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构建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元素。先秦儒家动物观基本确定了儒家动物观的面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确定了中国古代动物观的基本状况。通过动物而思,我们不仅可以透视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而且能够深入理解先秦儒家对人与动物伦理关系的思考。
李佳男[5](2021)在《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文中研究表明
李晓迪[6](2021)在《人工杨树林对盘锦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文中认为
曹勇[7](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郑夏,刘建亭,刘樟,王健君[8](2021)在《仿生控冰材料用于细胞及组织的冷冻保存》文中认为冷冻保存是将细胞、组织或器官等生物样品置于超低温环境中,使其代谢速率大大降低甚至停止,以达到长期存储的目的,并能在解冻后恢复其生理功能的科学与技术.冷冻保存是当前实现生物样品长期存储的唯一有效手段,是细胞治疗、再生医学以及器官移植等先进医疗技术充分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然而,由于细胞、组织中的含水量可高达70%~90%,在不添加冷冻保护剂的情况下,降温及复苏过程中伴随的冰晶损伤、渗透压失衡及溶质过度积累等必然会导致冻存失败.传统冷冻保存策略通过大量使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等能与水形成氢键的有机小分子置换出部分胞内水分,有效避免了胞内形成大冰晶及溶质过度积累等不利因素,使细胞得以成功冻存.然而,该类小分子已被证实破坏蛋白质结构、胞间连接,并且具有表观遗传毒性;同时,传统的冻存策略很难用于组织器官冻存.因此冷冻保存科学与技术急需冷冻保护材料(剂)的创新,以摒弃有毒小分子的大量使用,实现细胞、组织及器官的安全高效冻存.控冰蛋白是在极寒地区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高效冰晶成核与生长控制剂,可以保护生物不受冰冻损伤.揭示控冰蛋白作用机制将为仿生构筑高效控冰材料,开发新型控冰冷冻保存剂提供全新的思路.本综述将简单回顾冷冻保存的发展历史,评述传统冷冻保存策略的优缺点;从新型仿生控冰冷冻保护剂的研究出发,重点阐述近几十年来控冰蛋白控冰机制的研究进展、仿生控冰材料的创制及其在冷冻保存中的应用;最后将进一步展望仿生控冰冻存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杨学亮[9](2021)在《血根碱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根碱(Sanguinarine,SAN)是一种植物来源的苯并菲啶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炎、杀菌、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线粒体自噬可以调节线粒体质量,淘汰受损线粒体,过高或者过低的线粒体自噬水平都会严重影响细胞正常的机能,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疾病、心脏相关性疾病等都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究血根碱生物活性及其分子机制和其他生物学活性,本文研究了血根碱对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调节活性及其分子机制,并通过体内斑马鱼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了血根碱对斑马鱼心脏、神经系统和发育的毒性作用,本论文的目标是研究SAN对线粒体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以及对神经系统、心脏发育及其他器官的发育毒性。方法与结果:SAN对于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利用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CCP)处理转基因细胞系Hela-PINK1或Hela-Parkin建立细胞自噬模型;通过不同浓度的SAN进行处理,不同时间点在显微镜下观察PINK1和Parkin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和表达变化,以确定SAN对于线粒体自噬的处理浓度依赖性和处理时间依赖性。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进一步研究了SAN对于自噬标志蛋白LC3B、P62和线粒体外膜受体蛋白TOM20的蛋白表达影响,进一步明确SAN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CCCP能够引起线粒体自噬,导致PINK1稳定性增加,蛋白表达上调,并向线粒体迁移;增加Parkin蛋白在线粒体上的迁移和定位;同时上调了细胞自噬标志蛋白LC3B、P62以及线粒体外膜蛋白TOM20的表达水平;而SAN处理能够显着的抑制由CCCP诱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发生,抑制PINK1的表达和线粒体定位,并抑制Parkin在线粒体的共定位,并且抑制由CCCP引起的LC3B、P62等表达水平的变化。SAN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导致神经毒性选用24 hpf至144 hpf的斑马鱼评估SAN的神经毒性,选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一种传统的神经损伤造模剂)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处理组分别单独以SAN处理和SAN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一种ROS抗氧化剂)共处理斑马鱼,并通过显微成像和RT-PCR等方法进行了斑马鱼幼鱼神经元发育检测、脑部血管发育检测、脑部凋亡细胞检测、行为学检测以及神经损伤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基因表达水平检测。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研究SAN的毒性作用机制,我们选用PC12神经细胞,进行SAN的体外毒性研究,我们利用SAN和NAC处理PC12细胞,然后进行了Hoechst33342-PI双染的凋亡检测、Ed U增殖水平检测和ROS活性氧水平检测,除此之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AN和NAC处理PC12造成的α-syn、TH、caspase3、PARP、BAX、Bcl2、PINK1、Parkin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PTP阳性对照处理组的斑马鱼神经元发育迟缓并且呈现缺失的现象,脑部细胞凋亡水平上升,血管缺失,线粒体自噬和神经损伤相关基因表达异常;与MPTP处理组比较,SAN处理组具有类似的帕金森疾病症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而NAC加入后,神经元凋亡水平显着下降,表明ROS参与了SAN诱导的凋亡过程。体外毒性研究结果表明,SAN能够诱导PC12细胞凋亡和ROS水平的提升,增殖能力的下降。而添加NAC后,PC12细胞内ROS水平显着下降,细胞凋亡水也明显降低,这表明ROS介导了凋亡的发生。SAN通过线粒体自噬引发心脏毒性我们使用48 hpf至96 hpf的斑马鱼幼鱼评估了SAN在体内的心脏毒性,使用SAN和NAC处理48hpf斑马鱼,处理至96hpf,随后进行了胚胎发育检测、心脏发育的结构和功能检测、心脏组织病理学切片染色、血细胞染色、心脏部位细胞凋亡检测、肠下静脉(SIVs)发育检测以及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心脏发育、血管生成、凋亡等基因表达水平。为了进一步研究SAN的毒性作用机制,我们选用心肌细胞HL-1细胞系,进行SAN的体外毒性研究。我们利用SAN和NAC处理HL-1细胞,然后进行了Hoechst33342-PI双染的凋亡检测、Ed U增殖水平检测和ROS活性氧水平检测。此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AN和NAC处理后,PUMA、caspase3、PARP、BAX、Bcl2、caspase9、p-P38、p-Erk、p-JNK等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SAN可导致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包括心率下降、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细胞凋亡、SV-BA距离增加、肠下静脉充血。TUNEL法和AO染色结果表明斑马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RT-PCR结果表明,SAN可以改变在心脏发育和功能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如:sox9b,myl7,nkx2.5和bmp10;此外,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9,bax和bcl2也被SAN改变。体外结果表明:SAN能诱导心肌细胞系HL-1细胞凋亡和ROS水平显着增加。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APK途径(JNK和P38)显着增强,并参与SAN诱导的心脏毒性。我们的发现将更好地了解了SAN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血根碱引发的斑马鱼发育毒性为了对SAN的毒性作用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利用斑马鱼模型进行了系统性的发育毒性研究,选用了4hpf的斑马鱼进行SAN处理,处理至96hpf后,对发育毒性、死亡率、畸形率、孵化率进行记录,并且进行心脏发育毒性检测、肝脏发育毒性检测、神经元发育检测、行为学检测、抗氧化系统和斑马鱼体内氧化水平检测,斑马鱼体内凋亡细胞检测,以及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了和Nrf2通路、Wnt通路、凋亡、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AN处理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畸形率显着增加,心包水肿和脊柱弯曲;SAN处理组斑马鱼幼鱼的孵化率和体长显着降低;SAN还影响心脏,肝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进一步的研究表明,ROS活性氧水平显着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着降低,丙二醛浓度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在SAN处理组中检测到更多的凋亡细胞。另外,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在SAN处理组中,氧化应激,凋亡途径被诱导,而Nrf2和Wnt途径被抑制。综上所述,这些结果将有助于理解由SAN引起的毒性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尤达[10](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二、以色列科学家发现GBD基因可使植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色列科学家发现GBD基因可使植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扑草净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Y-1的降解机制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三嗪类除草剂概述 |
1.2 扑草净概述 |
1.2.1 扑草净的理化性质 |
1.2.2 扑草净的应用现状 |
1.2.3 扑草净的危害 |
1.2.4 扑草净的残留限量 |
1.3 扑草净降解的研究进展 |
1.3.1 扑草净降解的物理化学方法 |
1.3.2 扑草净的微生物降解 |
1.4 微生物基因组学 |
1.4.1 基因组学研究技术发展概况 |
1.4.2 微生物基因组学发展现状 |
1.4.3 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内容 |
1.5 生物修复研究概况 |
1.5.1 生物修复的定义和分类 |
1.5.2 生物修复的作用机制 |
1.5.3 生物强化技术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培养基与抗生素 |
2.1.3 试剂 |
2.1.4 溶液与缓冲液 |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1.6 PCR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扑草净降解菌DY-1降解特性的研究 |
2.2.2 扑草净降解菌DY-1的降解途径分析 |
2.2.3 扑草净降解菌DY-1的基因组学分析 |
2.2.4 扑草净降解菌DY-1的功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2.5 扑草净降解菌DY-1功能基因的敲除 |
2.2.6 扑草净降解菌DY-1应用潜力分析 |
2.2.7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强化机制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扑草净降解菌DY-1降解特性研究 |
3.1.1 温度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2 pH值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3 接种量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4 摇床转速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5 NaCl浓度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6 金属离子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7 菌株DY-1降解条件的优化 |
3.1.8 菌株DY-1的生长曲线与降解曲线测定 |
3.1.9 底物初始浓度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1.10 菌株DY-1的粗酶定位 |
3.1.11 菌株DY-1对其他三嗪类除草剂的降解 |
3.2 菌株DY-1降解扑草净的中间代谢产物鉴定及代谢途径分析 |
3.3 扑草净降解菌DY-1全基因组测序及注释 |
3.3.1 扑草净降解菌DY-1基因组数据质量统计 |
3.3.2 扑草净降解菌DY-1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 |
3.3.3 扑草净降解菌DY-1基因组特征分析 |
3.3.4 扑草净降解菌DY-1的功能基因注释 |
3.3.5 扑草净降解菌DY-1环境适应性的遗传基础分析 |
3.4 降解相关功能基因筛选与鉴定 |
3.4.1 功能基因选择与序列分析 |
3.4.2 扑草净降解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
3.4.3 扑草净降解基因的扩增与表达载体构建 |
3.4.4 扑草净降解基因的表达纯化 |
3.4.5 蛋白降解能力及降解特性分析 |
3.4.6 扑草净降解基因的敲除验证 |
3.4.7 目的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 |
3.4.8 目的蛋白的三级结构预测与活性位点分析 |
3.5 扑草净降解菌DY-1应用特性研究 |
3.5.1 土壤中菌株DY-1的扑草净降解实验 |
3.5.2 土壤中菌株DY-1的不同含菌量对其降解效率的影响 |
3.5.3 土壤中扑草净初始浓度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5.4 土壤中不同温度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5.5 土壤中不同含水量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5.6 土壤中不同的外源营养物质对菌株DY-1降解效率的影响 |
3.5.7 菌株DY-1灌根对扑草净药害的解除作用 |
3.5.8 菌株DY-1对扑草净污染土壤呼吸的影响 |
3.5.9 菌株DY-1对扑草净污染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5.10 生物强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
4 讨论 |
4.1 菌株DY-1对扑草净的降解特性 |
4.2 菌株DY-1降解扑草净的途径 |
4.3 菌株DY-1全基因组测序 |
4.4 目的基因的表达与纯化 |
4.5 生物强化 |
4.6 微生物群落结构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学位论文 |
(2)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抗体偶联药物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1.1 ADC发展简史 |
1.1.2 获得监管批准的上市ADC |
1.1.3 临床试验中的在研ADC及其靶标图谱 |
1.1.4 抗体骨架和靶标的选择 |
1.1.5 连接子类型和偶联技术 |
1.1.6 有效载荷 |
1.1.7 ADC在体内的工作原理 |
1.1.8 ADC对难治性癌症的治疗 |
1.1.9 ADC的毒性问题 |
1.1.10 ADC耐药机制 |
1.1.11 未来展望 |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知识现状 |
引言 |
1.2.1 CAR-T发展简史 |
1.2.2 CAR-T细胞的工作原理 |
1.2.3 CAR和T细胞受体的结构 |
1.2.4 获得监管批准的CAR-T |
1.2.5 CAR-T细胞疗法的毒性 |
1.2.6 未来挑战、机会和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基于多组学构建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 |
引言 |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2.1.1 正常组织转录组和蛋白组的数据采集 |
2.1.2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数据的采集与编译 |
2.1.3 人体组织器官的重排与映射 |
2.1.4 正常组织的表达及其分级 |
2.1.5 基因在肿瘤及其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6 基因在肿瘤与其他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分析 |
2.1.7 肿瘤组织转录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的编译 |
2.1.8 功能相关突变的注释 |
2.1.9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1.10 肿瘤相关抗原与癌细胞功能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
2.1.11 基因集富集得分分析 |
2.1.12 临床试验的检索策略 |
2.1.13 统计分析 |
2.2 分析结果 |
2.2.1 组装综合数据集并通过算法识别肿瘤相关抗原 |
2.2.2 肿瘤相关抗原的表达谱与差异表达谱 |
2.2.3 肿瘤相关抗原的异质表达谱 |
2.2.4 预测肿瘤相关抗原的蛋白过表达率 |
2.2.5 癌症驱动基因变异全景 |
2.2.6 候选肿瘤相关抗原的组合评估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靶向CDH17 的新型ADC的制备及抗结直肠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动物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TCGA与 GTEx中 CDH17的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3.3.2 免疫原的设计与制备 |
3.3.3 制备靶向CDH17 的单克隆抗体的免疫方案 |
3.3.4 抗体可变区基因测序 |
3.3.5 鼠-人嵌合抗体的构建与表达纯化 |
3.3.6 抗体结合亲和力的测定 |
3.3.7 CDH17 靶向抗体偶联vc MMAE |
3.3.8 细胞内吞实验 |
3.3.9 细胞膜蛋白的提取 |
3.3.10 免疫沉淀 |
3.3.11 免疫沉淀产物的银染 |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
3.3.13 免疫组化 |
3.3.14 免疫荧光 |
3.3.15 流式细胞实验 |
3.3.16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3.3.17 体内抑瘤活性实验 |
3.3.18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DH17 在消化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3.4.2 CDH17 靶向抗体的多重表征 |
3.4.3 CDH17 靶向ADC的制备与表征 |
3.4.4 CDH17 靶向ADC在体外的抗肿瘤活性 |
3.4.5 CDH17 靶向ADC在 KM12SM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6 CDH17 靶向ADC在 COLO205 结肠癌异种移植模型中的抗肿瘤活性 |
3.4.7 荷瘤小鼠对CDH17 靶向ADC的耐受性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靶向LYPD3的CAR-T细胞的抗肺腺癌活性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动物 |
4.2 试剂耗材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TCGA与 GTEx中 LYPD3 m RNA数据的获取与分析 |
4.3.2 抗体人源化 |
4.3.3 慢病毒包装 |
4.3.4 CD3+T细胞的复苏与激活 |
4.3.5 CD3+T细胞慢病毒感染 |
4.3.6 CAR-T细胞分化与耗竭的检测 |
4.3.7 CAR-T体外细胞杀伤 |
4.3.8 CAR-T体内活性实验 |
4.3.9 细胞因子的检测 |
4.3.10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LYPD3 蛋白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
4.4.2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4.4.3 LYPD3 靶向的CAR-T细胞在PC9 肺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抗肿瘤活性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Part One Practice-based Research |
1 Introduction |
1.1 Procedure of the Project |
1.2 Source of the Project |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and the Book |
1.2.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An Overview of the Machine Translation |
2.2 Introduction to Google Translate |
2.3 Definition of Post-editing |
2.4 A General Review of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1 Domestic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4.2 Foreign Studies on Post-editing |
2.5 Introduction to Text Typology |
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Post-editing |
4 Error Categories and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1 The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Quality Metrics |
4.1.1 Background of the MQM Model |
4.1.2 Content of the MQM Model |
4.1.3 The Rationality of Using the MQM Model |
4.2 Error Classific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
4.3 Error Analy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QM Model and Post-editing Methods |
4.3.1 Accuracy |
4.3.1.1 Mistranslation |
4.3.1.2 Untranslated Content |
4.3.1.3 Under-translation |
4.3.2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racy |
4.3.2.1 Replacement |
4.3.2.2 Supplementation |
4.3.3 Fluency |
4.3.3.1 Grammar |
4.3.3.2 Unintelligibility |
4.3.4 Post-editing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luency |
4.3.4.1 Reorganiz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
4.3.4.2 Adjusting the Word Order |
4.3.4.3 Rewriting |
5 Conclusion |
5.1 Implications |
5.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Part Two Translation Project |
(4)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辨析 |
(一)动物 |
(二)动物观 |
四、研究综述 |
(一)动物学史的研究 |
(二)动物文化史的研究 |
(三)动物伦理学的研究 |
(四)总体评价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起源 |
第一节 天地化育万物 |
第二节 动物的生殖现象 |
第三节 动物的化生现象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生物特征 |
一、“血气”的解说 |
二、“血气之属”的生理特征 |
三、“血气之属”的心理特征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社会特征 |
一、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道德属性之别 |
二、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社会结构之别 |
三、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类劳动能力之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生活联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利用 |
一、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情况 |
二、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基本理由 |
三、先秦儒家利用动物的主要困境 |
第二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管理 |
一、动物职官与儒家制度规范 |
二、驯养动物与儒家统治艺术 |
三、人兽冲突与儒家礼法之争 |
四、动物管理与儒家政治理念 |
第三节 先秦儒家对动物的保护 |
一、儒家动物保护的主要措施 |
二、动物保护与儒家社会蓝图 |
三、儒家动物保护的生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道德关系 |
第一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形象 |
一、人类的禽兽化与禽兽的仁义形象 |
二、仁禽义兽与凶禽猛兽 |
第二节 先秦儒家论动物的道德地位 |
一、动物道德地位的依据 |
二、儒家动物伦理的发展历程 |
三、仁民爱物的等差秩序 |
四、仁民爱物的伦理困境 |
第三节 先秦儒家论“德化动物” |
一、恩及禽兽与德化鸟兽 |
二、百兽共舞与儒家乐教 |
三、万舞翼翼与墨子“非乐” |
四、沉鱼落雁与道家天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先秦儒家论动物与人的信仰联系 |
第一节 动物神灵与儒家信仰体系的建构 |
一、山川精怪 |
二、灵禽瑞兽 |
三、农业动物神 |
四、人兽变形 |
第二节 动物献祭与儒家祭祀礼仪的转向 |
一、动物献祭的传统 |
二、动物祭品的道德化 |
三、动物献祭仪式的变革 |
第三节 动物占卜与儒家天命观念的转型 |
一、龟甲占卜 |
二、动物与占梦术 |
三、动物与占星术 |
第四节 动物与神道设教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内容 |
二、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特征 |
三、先秦儒家动物观的主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仿生控冰材料用于细胞及组织的冷冻保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冷冻保存损伤机制 |
3 传统冷冻保存 |
3.1 慢速冻存 |
3.2 玻璃化冻存 |
4 自然界的控冰体系 |
4.1 耐寒生物 |
4.2 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 |
5 仿生控冰材料 |
5.1 仿生控冰材料的作用机制及控冰性能 |
5.1.1 小分子 |
5.1.2 聚合物 |
5.1.3 纳米材料 |
5.2 仿生控冰材料用于冷冻保存 |
5.2.1 降低及摒弃有机小分子冻存剂的使用 |
5.2.2 减少冻存过程中的分子及细胞损伤 |
5.2.3 在组织、器官冻存中的应用潜力 |
6 总结与展望 |
(9)血根碱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 |
第1章 绪论 |
1.1 血根碱简介 |
1.1.1 血根碱的化学性质 |
1.1.2 血根碱的研究现状 |
1.2 线粒体自噬 |
1.2.1 线粒体自噬的功能作用 |
1.2.2 细胞自噬及线粒体自噬的研究历程 |
1.2.3 线粒体自噬失调导致的相关疾病 |
1.3 斑马鱼简介 |
第2章 血根碱通过PINK1/Parkin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对象 |
2.2.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溶液配制 |
2.3.2 实验分组以及细胞处理 |
2.3.3 PINK1/Parkin荧光成像 |
2.3.4 Western blot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SAN抑制了CCCP诱导的线粒体自噬 |
2.4.2 SAN通过PINK1/Parkin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 |
2.5 讨论 |
第3章 血根碱导致PC12 神经细胞凋亡并诱发斑马鱼神经损伤的发生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溶液配制 |
3.3.2 实验分组及处理 |
3.3.3 多巴胺神经元检测 |
3.3.4 脑部血管系统发育检测 |
3.3.5 斑马鱼TUNEL凋亡染色 |
3.3.6 行为学检测 |
3.3.7 RNA提取及real-time PCR |
3.3.8 Hoechst33342-PI双染凋亡成像检测 |
3.3.9 Ed U增殖成像检测 |
3.3.10 ROS活性氧成像检测 |
3.3.11 Western blot |
3.3.12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血根碱对斑马鱼多巴胺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
3.4.2 血根碱对斑马鱼脑部血管发育的影响 |
3.4.3 血根碱对斑马鱼行为学的影响 |
3.4.4 血根碱对斑马鱼线粒体自噬和神经损伤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3.4.5 血根碱对斑马鱼脑部凋亡水平影响 |
3.4.6 血根碱对PC12 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7 血根碱对PC12 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 |
3.4.8 血根碱对PC12 神经细胞ROS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3.4.9 血根碱对PC12 神经细胞线粒体自噬和神经损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3.5 讨论 |
第4章 血根碱诱发斑马鱼心脏毒性并导致HL-1 心肌细胞凋亡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和细胞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溶液配制 |
4.3.2 实验分组及处理 |
4.3.3 斑马鱼胚胎发育检测 |
4.3.4 斑马鱼心脏毒性检测 |
4.3.5 斑马鱼组织病理学分析 |
4.3.6 斑马血细胞染色(邻联茴香胺染色法) |
4.3.7 斑马鱼吖啶橙凋亡染色 |
4.3.8 斑马鱼TUNEL凋亡染色 |
4.3.9 斑马鱼肠下静脉(SIVs)发育检测 |
4.3.10 斑马鱼动脉、静脉血流速度检测 |
4.3.11 RNA提取及real-time PCR |
4.3.12 HL-1 心肌细胞Hoechst33342-PI双染凋亡成像检测 |
4.3.13 HL-1 心肌细胞Ed U增殖成像检测 |
4.3.14 HL-1 心肌细胞ROS活性氧成像检测 |
4.3.15 Western blot |
4.3.1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SAN引起斑马鱼心脏毒性 |
4.4.2 SAN对斑马鱼心脏形态发育的影响 |
4.4.3 SAN对斑马鱼心脏容血、回血能力的影响 |
4.4.4 SAN对斑马鱼体内凋亡水平的影响 |
4.4.5 SAN对斑马鱼肠下静脉(SIVs)发育的影响 |
4.4.6 SAN对斑马鱼动脉、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
4.4.7 SAN对斑马鱼体内心脏发育、凋亡、造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4.4.8 SAN对HL-1 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9 SAN对HL-1 心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
4.4.10 SAN对 HL-1 心肌细胞ROS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
4.4.11 SAN对 HL-1 心肌细胞凋亡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5 讨论 |
第五章 血根碱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凋亡以及Wnt和 Nrf2 信号通路诱导斑马鱼幼鱼的发育毒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溶液配制 |
5.3.2 实验分组及处理 |
5.3.3 发育毒性、死亡率、畸形率、孵化率检测 |
5.3.4 心脏发育毒性 |
5.3.5 肝脏发育毒性 |
5.3.6 行为学变化和神经发育毒性 |
5.3.7 T-SOD、CAT、MDA水平检测 |
5.3.8 斑马鱼ROS活性氧检测 |
5.3.9 吖啶橙染色 |
5.3.10 TUNEL染色 |
5.3.11 RNA提取及real-time PCR |
5.3.12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 |
5.4.1 SAN对斑马鱼发育毒性、死亡率、畸形率、孵化率的影响 |
5.4.2 SAN处理导致了斑马鱼的心脏毒性 |
5.4.3 SAN对斑马鱼的肝脏发育毒性 |
5.4.4 SAN处理导致了斑马鱼的神经发育毒性和行为学异常 |
5.4.5 SAN处理导致了斑马鱼体内ROS活性氧水平的升高以及T-SOD、CAT、MDA活性变化 |
5.4.6 SAN处理导致了斑马鱼的凋亡水平上升 |
5.4.7 SAN处理对斑马鱼Wnt、Nrf2 信号通路和凋亡、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
5.5 讨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参与项目 |
三、参加会议 |
四、获得奖励 |
(10)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四、以色列科学家发现GBD基因可使植物生长速度大幅提高(论文参考文献)
- [1]扑草净降解菌Pseudomonas sp. DY-1的降解机制及其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 梁栋.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泛实体瘤相关抗原图谱的构建及其在抗体偶联药物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上的应用[D]. 方佳成. 西北大学, 2021(12)
- [3]谷歌翻译错误类型及译后编辑策略 ——《基因开关》第一至五章翻译实践报告[D]. 吴芳芳. 浙江大学, 2021(08)
- [4]先秦儒家动物观探究[D]. 刘怡. 西北大学, 2021(12)
- [5]寒地大豆高产高蛋白栽培影响因素及遥感数据支持的技术集成[D]. 李佳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6]人工杨树林对盘锦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D]. 李晓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7]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仿生控冰材料用于细胞及组织的冷冻保存[J]. 郑夏,刘建亭,刘樟,王健君. 化学学报, 2021(06)
- [9]血根碱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及其毒性作用研究[D]. 杨学亮.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10]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