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源热泵与高效环保节能(论文文献综述)
陈健勇,李浩,陈颖,赵军[1](2021)在《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文中认为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采暖、热水和烘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围绕空气源热泵空调的循环构建、除霜和系统控制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各行业的典型应用,重点分析了空气源热泵空调在我国北方"煤改电"项目中的贡献,系统平均循环性能系数可达2.13,节能效果明显。最后总结了空气源热泵空调推广应用面临的政策不完善、公众不熟悉等问题,提出需从部件、循环、除霜以及系统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进一步提升空气源热泵空调的性能,同时可与储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在"双碳"的新形势下发挥巨大作用。
潘奕璇[2](2021)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城市文明不断进步,随之改变的是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和居住条件的需求。除此之外,城市发展还面临着巨大而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自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破坏也将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寒冷地区作为国家能源消耗量较大的地区,针对城市能源短缺问题,推进住宅建筑在寒冷地区的节能设计与研究,不仅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能源问题,同时也得到了市场和民众的认同。然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节能住宅标准和做法基本是建立在单体建筑的设计与施工当中,区域规划的节能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一味地进行单体节能设计与改造并不能完全适应未来城市实现全面超低能耗的要求,因此必须从总体规划出发,寻求区域性的节能新途径。本文在遵循以前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的基础上,力求以较新的设计理念,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来解决寒冷地区未来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实际住宅建筑问题。首先通过查阅收集大量中外相关理论文献与资料,对寒冷地区相关住宅建筑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力图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寻找能够适应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超低能耗设计优化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评价,为未来城市超低能耗发展提供优化解决方案。全文分为六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我国目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发展的历程与概况,以及发展超低能耗住宅建筑对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参考西方国家与我国现如今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优秀设计案例,提出了寒冷地区的住宅建筑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应秉持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以节能性设计为主,辅以节能性材料来完成整个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设计过程。建立从建筑单体出发,进而影响总体规划设计的新思路,为超低能耗标准下区域优化方案做基础。第二部分重点研究阐述在寒冷地区超低能耗设计背景下的住宅建筑基础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地项目考察,详细阐述分析当前我国在进行超低能耗设计时的具体节能措施与建筑做法,为未来最终实现超低能耗城市建设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选择相关的计算软件,对研究项目中的住宅建筑按照现行节能标准从模型建立、参数设置、结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涉及与计算,并分析当前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做法以及其节能效率,为未来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住的住区设计提供借鉴思路。第四部分针对第三章研究项目中同一建筑单体重新进行超低能耗标准下的相关设计分析,从住宅建筑单体的外墙、屋顶、门窗、细部构造等不同节点,分析住宅建筑在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做法。第五部分根据对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具体节能设计,对住区整体规划进行优化,对总图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相关软件日照分析计算,对住区建筑进行重新排列设计,分析对比总体规划中当前节能标准下与超低能耗标准下的容积率、绿化率等各项指标,为城市在未来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中提供有效可行的优化改造方案和总体布局规划思路。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全文针对寒冷地区,从节能角度出发对建筑单体到总体布局进行优化改造,为未来住宅建筑超低能耗发展提供较新的设计规划思路。
赵鑫[3](2021)在《基于V2B模式的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动汽车与能源系统的交互耦合是实现未来我国碳中和的主要研究方向,分布式能源系统作为现阶段主流的能源系统,可以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但仍有冷热电废能的出现。为了有效的解决废能问题,V2B(Vehicle to Building)和水源热泵系统逐渐被引入分布式能源系统中,V2B作为交互利用电能的一种途径,可以有效辅助调节系统电力波动;水源热泵系统既可以提供冷能又可以提供热能,可以有效的辅助系统调节冷热波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以V2B模式运行的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系统(CCHPWSHP-V2B),将三者耦合互补,将经济、环保、节能作为评估指标,对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和适应性评价。本文首先建立了CCHP-WSHP-V2B系统模型,同时,以大连市气象数据作为系统负荷模拟的数据基础,对CCHP-WSHP-V2B系统进行了冷热电负荷模拟,并以传统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作为对比系统,分产系统(SP)作为参考系统,进行运行工况分析。其次,描述了CCHP-WSHP-V2B系统模型的能量流方程,将年成本节约率作为优化目标,用典型日计算法,进行冷热电最优调度分析,结果表明,CCHP-WSHP-V2B系统相较于CCHP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冷热电废能问题。通过对评估指标的计算得知,CCHP-WSHP-V2B系统的年成本节约率为25.47%,一次能源节约率为36.09%,二氧化碳减排率为43.06%,均优于CCHP系统。最后,对CCHP-WSHP-V2B系统的用电价格、天然气价格、建筑类别分别做敏感性分析,以年成本的大小给出了不同建筑类型的匹配方案,得出多种主要建筑类别的最适合电动公交耦合方案,为电动公交并入CCHP系统给出了普适性建议。
秦承敏[4](2021)在《基于阻容模型的负荷预测及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范围内能源关系紧张,以传统化石能源消耗为基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全球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应对当代的能源挑战,近期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排放量中和的目标,由此看出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传统的能源供应中,通常是独立的能源系统运行,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较低,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如何有效地打破不同能源系统之间的屏障,建立一个完整、互补、全面的能源系统,调节和优化多种能源的产出,已经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加入可再生能源的区域性能源体系,考虑多种能源互补运行,在满足区域负荷侧的能源需求的前提下。针对机组的出力进行优化调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目前多数暖通空调系统供能设备配置与负荷不匹配,未能准确估计末端负荷需求,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针对此问题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建筑负荷预测现状,国内外学者常用的建筑负荷预测方法有白箱方法、黑箱方法和灰箱方法。然后对多能互补区域能源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区域能源系统的研究多是集中在电力方面,而且系统中多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区域能源系统中针对冷热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2)基于传热学和电学的相似性,建立建筑的等效电路模型用于预测建筑负荷,模型考虑室外天气条件和建筑内部蓄热体的影响,通过遗传算法辨识不同建筑类型的数据,求解电路中参数,进行单体建筑负荷预测,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通过典型建筑负荷叠加得到区域总负荷。(3)针对系统中的燃气锅炉、海水源热泵、冷水机组、蓄能装置以及水泵,分析设备的建模方法,建立供能设备能耗模型。(4)对区域中设备出力进行运行优化,考虑以经济性和环保性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系统相应的约束条件,利用求解器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以实际项目为例,冬夏季各选取四个典型日对设备启停以及出力进行运行优化,然后对优化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刘扬[5](2021)在《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减排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兼顾天然气稳定、连续、热值高、运输便捷和太阳能清洁、可再生的优势,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研究太阳能间歇性和随机性影响且用户负荷需求不确定变化下的天然气辅助聚光光伏光热(PV/T)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的冷、热、电三能输出在切换拓扑结构下的能量输运模型,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多能流热力场的耦合机制;探寻可最大限度消纳间歇性和随机性太阳能量的冷、热、电负荷主动调控机制和稳定控制方法,突破多扰动下天然气辅助聚光PV/T三联供系统主动调控的机理与方法。以期为高效、清洁、低成本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丰富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拓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应用场景。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探寻不同追踪模式的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为了提升PV/T性能,采用聚光技术之后,需要设置追踪装置辅助配合。追踪方式分为单轴追踪和双轴追踪。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倾角和使用合适的聚光器,可达到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太阳能的效果。一般来说,聚光太阳能电池板的热、电性能优于非聚光太阳能电池板。追踪系统会显着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辐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板的光伏和光热性能。因此,追踪技术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不同轴向的单轴追踪系统和双轴追踪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得到结论,在北京地区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东西轴向系统的性能最优。其次,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热电输出能量场模拟和实验结果,将聚光PV/T技术与热泵技术耦合,构建了全工况下的热电联供系统。采用(?)分析方法,研究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揭示联供系统全工况能量转换与梯级利用机制。从能源梯级利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建立低倍聚光PV/T系统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分析其采暖季全工况下的热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其全工况下系统热力特性。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实验探究该热电联供系统的耦合机制及运行性能。热电联供系统的水源热泵机租的COP实测值比额定值高31%。然后,分析多时空尺度下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能量转换机制,探索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能量场的耦合机理。基于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通过对用户侧的热负荷、冷负荷、生活热水、以及系统用电的预测与评估,剖析三联供系统全工况热力特性,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系统输出能量场模拟结果,剖析天然气、低倍聚光PV/T以及热泵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异质能源互补的三联供系统的热力输运计算模型。最终,实现系统全工况的稳定连续运行,既可提高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化效率,又能够提高天然气热力系统的运行热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天然气燃烧不可逆损失。最后,从系统优化角度出发,以前述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法。利用TRNSYS软件与GenOpt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低倍聚光PV/T面积、蓄热水箱容积以及控制策略中的三个限定温度,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建立耦合系统优化目标,探究系统收益、成本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最终,优化后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年度CO2减排率为35%。
杨禹尧[6](2020)在《连栋薄膜温室空气源热泵加温试验及热环境分析》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以温室为主的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节能高效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温室传统的加温方式为燃烧加温,耗能较大且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CO2、CO、SO2、NOx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严重。热泵系统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新型节能技术,受到了大众的青睐,在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阴沙农场的圆弧形连栋薄膜温室中应用空气源热泵配合管道送风对温室进行加温处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在连栋薄膜温室中选取供试温室北侧中部2跨4开间作为试验温室,并在试验温室西侧选取同等尺寸作为对照温室,均采用聚乙烯薄(polyethylene,PE)进行全封闭,试验温室屋脊为南北走向,东西单个跨度为8.0m,共2跨,南北单个开间为4.0m,共4个开间,肩高3.0m,脊高5.0m。随后对所选温室进行测点布置和空气源热泵系统调试,一切正常后开始测试并采集数据,每隔一周采集一次数据,并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调试,保障各仪器正常运作。收集数据对比分析,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本次试验空气源热泵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值为1.76,与相同条件下电锅炉相比节能46%,与燃气锅炉相比节能51.04%;与燃煤锅炉相比节能60%;通过图表分析得出:测试期间试验温室与对照温室相比连续晴天空气源热泵在白天升温效果为5.9~9.5℃,湿度低13.4~30.8%;夜间升温效果为3.8~4.3℃,湿度低17~20.2%;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源热泵在白天的升温效果为10.6~12.2℃,湿度低34.69%;夜间升温效果为3.1~3.8℃,湿度低19.3%。说明空气源热泵配合管道送风加温系统有良好的温室供温能力和除湿性。建立CFD的温度场计算模型并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得出模拟与实测的平均误差为7.6%,验证该模型可用于研究空气源热泵配合传热风道对温室进行供温的温度场、气流场分布情况。随后设置不同进出风口开口口径、不同的开口角度下温室内的温度场、气流场分布,得出进风口开口为垂直水平面向下、出风口开口为垂直水平面向上、开口口径为100mm的情况下温室内的温度分布最均匀,供温效果最好。
曹佳玲[7](2020)在《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能源以及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需要。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环保、节能装置,整个热泵所消耗的能量仅为输出的能量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有大量城市在建或已获批建设地铁,地铁站建筑越来越多,地铁站空调系统所需的能源也与日俱增。若能将地铁站建筑与热泵因地制宜的结合起来,将能有效的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本论文对严寒地区哈尔滨的沿江地铁站的空调冷热源系统展开研究,分析江水源热泵系统应用与地铁站建筑的可行性。首先通过对哈尔滨的气候特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质、水温、水量等分析,得出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江水是比较合适的天然冷热源,论证了以江水作为沿江地铁站的冷热源的可行性。只是在具体实际应用中可能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其次,根据地铁站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利用DeST软件模拟地铁站运行全年逐时动态负荷,设计三种不同江水源热泵系统以及江水取水方案,分别为直接式、间接式和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利用TRNSYS软件对三种系统以及对比的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全年系统运行的仿真模拟,并对系统能耗和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从整体效益上分析江水源热泵系统在地铁站应用比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优越性。并搭建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与防除垢实验台,分析研究流速、泥沙中值粒径以及含沙量对结垢影响和超声波系统对防除垢的影响。最后,从经济性、节能性以及环保效益等方面分析对江水源热泵系统的优越性,选出最适合地铁站建筑的是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总之,超声波系统可以解决江水源热泵系统的结垢问题,为江水源热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指导,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也为寒区地表水源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冀[8](2020)在《严寒地区空气源结合水源耦合式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传统供暖方式存在低效、高耗能、环境污染严重等多种弊端,因此,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热泵技术,热泵系统具有节能、清洁、高效等多种优点。近年来,空气源热泵在我国部分地区被广泛应用,但在较为严寒的地区使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改良空气源热泵技术,扩大空气源热泵应用范围,满足热泵在严寒地区的制热需求。本文提出空气源结合水源双级耦合热泵供热系统,以较为严寒的酒泉地区实际建筑为供热对象,并就双级耦合式供热系统和单/双级切换式供热系统的运行控制方案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TRNSYS软件模拟平台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系统的运行工况数值模拟和结果分析,模拟结果得到了实测数据的验证。最后,基于PSO算法,对单/双级切换式系统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和节能环保效益分析。本文主要研究任务和内容如下:1.以酒泉当地实际建筑为模拟对象,利用TRNSYS软件搭建了建筑热负荷计算模型;对整个供暖季的建筑热负荷进行了模拟,为后文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热负荷依据。2.基于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两种运行模式,利用TRNSYS软件搭建了两种系统仿真模型;对两个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于双级耦合式系统,研究了中间水箱水温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于单/双级切换式系统,研究了室外切换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将两系统模拟所得最佳工况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系统综合性能各有优势。3.将双级耦合式系统与单级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模拟运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双级耦合系统比单级系统性能优越;将模拟所得数据与当地实测所得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不同严寒地区城市当地气象条件,进行双级耦合式系统模拟运行分析,结果说明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严寒地区应用可行。4.本文最后基于PSO算法,将TRNSYS软件与GENOPT程序互联,以单/双级切换式系统为优化系统,结合酒泉地区气象数据,进行系统优化,最终实现了使系统能耗达到最小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该系统做了经济效益分析、节能和环保效益分析,表明了该系统良好的经济性、显着节能优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以后空气源结合水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严寒寒冷地区的推广与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也可为今后其他热泵互联采暖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周玮[9](2019)在《热泵在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寻找低碳、节能的清洁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传统的建筑物供暖供冷系统能耗高、效率低,因此高效、绿色、节能的热泵技术得到快速应用推广。论文以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为例,在对区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估算了区域的冷负荷和热负荷,针对研究区能源分布特征,选用电厂余热作为研究区供能来源,井提出三种供冷供热方案,经过比选确定电厂循环水余热热泵作为研究区供能方案,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方案的供能规模,供能分区、布局、泵站和管网技术等,最后对项目的能效和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价,井提出对应措施,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规划统计了不同建设用地地块面积,在对研究区气候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本次研究区域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时长。根据不同建筑类型的使用特点,选取典型单体建筑。分别计算了夏季空调设计冷负荷和冬季空调设计热负荷;并利用逐时动态能耗分析软件计算了典型建筑的全年逐时冷热负荷。经计算,研究区内年总供冷量为212.38×104GJ,年总供热量为59.78×104 GJ,供能总量为272.16×104 GJ。(2)针对儒乐湖新城区域的能源分布特定等情况,研究比选了研究区的供能方案。讨论了电厂余热供能的可行性和优势,设计了3种电厂余热供能技术方案进行技术和比选,综合考虑供能稳定性、可靠性、经济性、节能环保性、安全性、技术优越性等因素,最终确定供能方案为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水源热泵供能方案。(3)根据计算的研究区供冷供热负荷,确定供冷供热方案。井进行功能区和能源站的划分布局:研究论证了循环水管网、能源站和配套冷热水管网的技术方案和关键参数和主要配置,最后提出利用能源站工统补水的方案。(4)系统在建设期间和运行期会产生轻微的环境污染,可采取增设污水处理设备和隔声屏障等措施进行处理。系统全年运行费用估算为25807.85万元,比常规方案节约20.3%。
杨云龙[10](2019)在《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能源问题不断恶化,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视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技术手段有两条:一是开发新能源,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近年能源消耗速度过快,余热回收成为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课题以十三五国家“辅助服务类区域低品位余热梯级系统及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对高校浴池产生的废热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适用于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的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高校浴池作为公共机构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流密集、能源消耗大、余热量大。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部分的高校浴池废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洗浴废气没有高校浴池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既造成了污染又浪费了能源。并对两所热源分别应用集中供热和污水源热泵的高校浴池进行现场实测,测得浴池运行期间的平均流量为20.4m3/h,地漏排水温度稳定在28-34℃范围内。夏季浴池供水蓄热水箱温度总体要更加稳定,最低温度为55.8℃,最高温度为62.4℃,其余时间段在56-61℃范围内小幅波动;冬季供水水温与夏季相比要低一些,最低温度为47.2℃,温度分布基本稳定在47.2-56.8℃之间。结合前期调研测试的基础,构建高校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形成复合热泵双源联合运行的策略,在保证浴池热水的供应的基础上,回收洗浴产生废热量,与此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为浴区除湿降雾和为夏季空调提供冷源。经计算污水源热泵机组选择了型号为HCRB(A)-Y100机组2台,空气源热泵机组选择了型号为MKZⅡ-2131机组1组。应用TRNSYS仿真模拟结果表明:系统机组输出温度可以满足高校浴池的浴区供水要求,系统运行总能耗大小为1.52?106kWh,污水源热泵机组的年累计供热量为4.80?106kWh,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年累计供热量为1.28?106kWh。污水源热泵机组的平均COP为5.25,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平均COP为3.26。通过TRNSYS模拟结果和余热技术基本理论,结合系统实际运行情况情况可以计算得到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余热利用率结果为78%,对高校浴池复合热泵、集中供热和污水源热泵三种系统的节能效益、经济环保效益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经济效益最优,集中供热系统最差。将能耗转化为标准煤量的办法比较节能环保效益,得到本文设计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要明显的优于其他两种系统。并且为今后公共机构余热利用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二、水源热泵与高效环保节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源热泵与高效环保节能(论文提纲范文)
(1)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研究现状 |
1.1 循环构建 |
1.1.1 准二级压缩热泵循环 |
1.1.2 双级压缩热泵循环 |
1.1.3 复叠式压缩热泵循环 |
1.1.4 多源耦合热泵循环 |
1.1.5 空气源热泵空调-蓄热/冷系统 |
1.2 除霜 |
1.3 系统控制 |
2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应用场合及节能减排 |
2.1 空气源热泵空调制冷的应用 |
2.1.1 汽车空调 |
2.1.2 房间空调 |
2.1.3 多联机空调 |
2.1.4 节能措施 |
2.2 空气源热泵空调制热的应用 |
2.2.1 农林牧渔 |
2.2.2 采矿 |
2.2.3 制造烘干 |
2.2.4 建筑 |
2.2.5 交通运输 |
2.2.6 住宿和餐饮 |
2.2.7 卫生和社会工作 |
2.3 空气源热泵空调对节能减排的贡献 |
2.3.1 空气源热泵空调在农村的覆盖情况及经济性 |
2.3.2 空气源热泵空调的碳足迹 |
2.3.3 节能与减排 |
3 空气源热泵空调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
3.1 面临的挑战 |
3.2 发展趋势 |
4 结论 |
(2)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然环境与能源问题 |
1.1.2 住宅建筑能耗现状及发展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1 国外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
1.3.2 国内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研究概况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点 |
1.6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基础理论 |
2.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概述 |
2.1.1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相关理论 |
2.1.2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的分类 |
2.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2.2 被动式住宅建筑 |
2.2.1 被动式住宅建筑概念 |
2.2.2 被动式住宅建筑发展历程 |
2.2.3 被动式住宅建筑核心技术 |
2.3 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措施 |
2.3.1 围护结构的节能措施 |
2.3.2 门窗结构的节能措施 |
2.3.3 地面层与地下结构的节能措施 |
2.4 其它技术措施 |
2.4.1 太阳能光伏技术 |
2.4.2 地源热泵技术 |
2.4.3 节能采光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阶段住宅建筑节能计算实例 |
3.1 项目概况 |
3.1.1 项目简介 |
3.1.2 青岛地区气候特征 |
3.1.3 设计理念与目标 |
3.2 建筑设计及相关节能措施 |
3.2.1 建筑方案设计 |
3.2.2 建筑气密性设计 |
3.3 住宅建筑模型节能计算 |
3.3.1 节能计算软件的选择 |
3.3.2 住宅建筑模型建立 |
3.3.3 相关参数设置 |
3.3.4 围护结构节能计算 |
3.3.5 节能计算结果 |
3.4 本章总结 |
第4章 超低能耗标准下住宅建筑节能设计 |
4.1 研究项目模型变参数分析 |
4.1.1 变参数节能计算 |
4.1.2 超低能耗标准参数设置 |
4.1.3 变参数模拟计算与结果分析评价 |
4.2 研究项目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
4.2.1 外墙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
4.2.2 屋顶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
4.2.3 窗户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
4.2.4 细部节点构造超低能耗标准方案设计 |
4.3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计算分析与评价比选 |
4.3.1 设计方案建筑运行能耗计算 |
4.3.2 建筑能耗分析与评价 |
4.3.3 经济性指标分析与评价 |
4.3.4 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
4.3.5 投资收益分析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体布局方案优化与分析 |
5.1 超低能耗设计方案总体规划分析 |
5.1.1 超低能耗标准下总体规划分析与比较 |
5.1.2 总体规划日照分析 |
5.2 住宅群体层数优化设计方案 |
5.2.1 建筑高度对日照影响 |
5.2.2 层数优化方案 |
5.2.3 层数优化方案后的日照分析 |
5.3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方案 |
5.3.1 日照优化设计原则 |
5.3.2 总体布局优化设计 |
5.3.3 总体优化设计方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基于V2B模式的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能源研究现状 |
1.2.2 V2B技术研究现状 |
1.3 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 |
1.3.1 运行策略研究 |
1.3.2 最优化模型研究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及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2 CCHP-WSHP-V2B系统冷热电负荷模拟 |
2.1 CCHP-WSHP-V2B系统配置方案 |
2.2 CCHP-WSHP-V2B系统负荷模拟方法 |
2.2.1 气象参数 |
2.2.2 建筑参数 |
2.3 冷热电负荷模拟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CCHP-WSHP-V2B系统优化分析 |
3.1 CCHP-WSHP-V2B模型 |
3.1.1 CCHP-WSHP-V2B系统主要能量流方程 |
3.1.2 CCHP-WSHP-V2B系统设备参数 |
3.2 CCHP 系统和SP系统模型 |
3.2.1 能量流方程 |
3.2.2 系统设备参数 |
3.3 CCHP-WSHP-V2B系统负荷最优分析 |
3.3.1 电负荷最优分析 |
3.3.2 冷负荷最优分析 |
3.3.3 热负荷最优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CCHP-WSHP-V2B系统能源环境效益 |
4.1 CCHP-WSHP-V2B系统评价 |
4.1.1 二氧化碳减排率 |
4.1.2 一次能源节约率 |
4.1.3 年总成本节约率 |
4.1.4 能源环境效益结果 |
4.2 CCHP-WSHP-V2B系统敏感性分析 |
4.2.1 电力价格敏感性分析 |
4.2.2 天然气价格敏感性分析 |
4.2.3 建筑类型敏感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阻容模型的负荷预测及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现状 |
1.2.1 建筑负荷预测发展与现状 |
1.2.2 多能互补区域能源系统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负荷预测模型 |
2.1 建筑等效电路预测模型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典型建筑选取 |
2.3 遗传算法参数辨识 |
2.4 不同建筑参数辨识结果 |
2.4.1 辨识结果 |
2.4.2 结果验证 |
2.4.3 阻容参数敏感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能互补系统供能设备数学模型 |
3.1 燃气锅炉模型 |
3.2 海水源热泵模型 |
3.3 冷水机组模型 |
3.4 蓄能系统模型 |
3.5 水泵能耗计算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 |
4.1 运行优化调度模型 |
4.1.1 优化目标函数 |
4.1.2 约束条件 |
4.1.3 优化算法 |
4.2 算例分析 |
4.2.1 项目简介 |
4.2.2 能源价格 |
4.2.3 优化结果 |
4.3 运行优化结果综合评价 |
4.3.1 经济性能评价 |
4.3.2 节能性分析 |
4.3.3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5)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聚光PV/T技术 |
1.2.2 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技术 |
1.2.3 PV/T分布式三联供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低倍聚光PV/T追踪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对比研究 |
2.2.1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流程 |
2.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模拟研究 |
2.2.3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
2.3 实验结果分析 |
2.3.1 能量分析结果讨论 |
2.3.2 (?)分析结果讨论 |
2.4 双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研究 |
2.5 小结 |
第3章 低倍聚光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 |
3.1 引言 |
3.2 热电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
3.2.1 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
3.2.2 热力特性分析 |
3.3 热电联供系统实验论证分析 |
3.3.1 实验系统介绍 |
3.3.2 实验系统热力学模型 |
3.3.3 实验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运行介绍 |
4.2.1 三联供系统介绍 |
4.2.2 三联供系统各模块介绍 |
4.3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控制策略 |
4.3.1 供热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
4.3.2 制冷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
4.4 数据分析 |
4.4.1 基础数据分析 |
4.4.2 低倍聚光PV/T系统数据分析 |
4.4.3 辅助设备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
5.1 引言 |
5.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
5.2.1 决策变量 |
5.2.2 目标函数 |
5.2.3 求解算法 |
5.3 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
5.3.1 低倍聚光PV/T系统 |
5.3.2 辅助系统 |
5.3.3 二氧化碳减排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连栋薄膜温室空气源热泵加温试验及热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温室技术概况 |
1.1.2 热泵技术概况 |
1.1.2.1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
1.1.2.1.1 空气源热泵 |
1.1.2.1.2 地源热泵 |
1.1.2.1.3 水源热泵 |
1.1.2.1.4 复合型热泵 |
1.1.3 热泵在温室上的应用 |
1.1.3.1 种植业温室 |
1.1.3.2 水产养殖温室 |
1.1.3.3 畜禽养殖舍 |
1.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课题来源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空气源热泵在温室的管道布局和测试点设计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温室 |
2.1.2 空气源热泵加温系统 |
2.1.3 数据采集测点布置 |
2.1.4 现场测点布置 |
2.2 预期结果 |
2.3 可能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空气源热泵配合管道的结构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3.1 数据处理 |
3.2 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研究 |
3.2.1 温室加温效果研究 |
3.2.2 空气源热泵对温室内温湿度影响 |
3.2.3 空气源热泵对温室内土壤温度的影响 |
3.2.4 进出风口温度对比 |
3.2.5 热泵COP计算 |
3.2.6 节能率计算 |
3.2.6.1 各种热源热值 |
3.2.6.2 节能率与燃料成本比较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CFD的温室气流场模拟及热泵传热风道结构优化 |
4.1 控制方程 |
4.2 几何模型 |
4.3 边界条件 |
4.4 模拟结果验证 |
4.5 数值模拟分析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地表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地表水源热泵研究现状 |
1.2.3 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研究现状 |
1.2.4 地铁空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
2.1 江水源热泵可行性分析 |
2.1.1 项目介绍 |
2.1.2 松花江水文研究 |
2.1.3 松花江哈尔滨段最大供热能力 |
2.2 系统设计 |
2.2.1 开式江水源热泵系统 |
2.2.2 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 |
2.2.3 两种系统对比 |
2.3 方案设计及设备选型 |
2.3.1 方案一 |
2.3.2 方案二 |
2.3.3 方案三 |
2.4 开式江水源热泵系统取水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模拟分析 |
3.1 地铁站负荷模拟计算 |
3.1.1 DeST软件简介 |
3.1.2 建筑物概况 |
3.1.3 模型建立 |
3.1.4 地铁站负荷统计 |
3.2 基于TRNSYS的系统能耗模拟 |
3.2.1 TRNSYS软件简介 |
3.2.2 系统主要应用模块 |
3.2.3 系统模型建立 |
3.3 模拟结果分析 |
3.3.1 能耗分析 |
3.3.2 性能系数分析 |
3.3.3 水温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江水源热泵换热器结垢与防除垢实验研究 |
4.1 实验方法与原理 |
4.1.1 江水源换热器结垢原理 |
4.1.2 超声波防除垢强化换热原理 |
4.2 实验系统 |
4.2.1 实验台设计 |
4.2.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流速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
4.3.3 泥沙中值粒径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
4.3.4 含沙量对江水源热泵结垢影响 |
4.3.5 超声波系统对江水源热泵防除垢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江水源热泵系统适用性分析 |
5.1 经济性分析 |
5.1.1 初投资分析 |
5.1.2 运行维护费用分析 |
5.2 节能与环境效益分析 |
5.2.1 节能性分析 |
5.2.2 环境效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严寒地区空气源结合水源耦合式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能源问题 |
1.1.2 我国环境问题 |
1.1.3 我国传统供暖方式 |
1.1.4 热泵系统简介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空气源/水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原理分析 |
2.1 两种热泵单独运行存在的问题 |
2.1.1 空气源热泵存在的问题 |
2.1.2 水源热泵存在的问题 |
2.2 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的互联方式 |
2.3 空气源/水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 |
2.3.1 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组成环节 |
2.3.2 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建筑热负荷模拟 |
3.1 严寒地区气候特点 |
3.2 TRNBuild程序简介 |
3.3 建筑模型的建立 |
3.3.1 建筑概况 |
3.3.2 建筑几何模型 |
3.3.3 建筑围护结构基本参数及室内设计参数 |
3.4 建筑热负荷模拟 |
3.4.1 气象数据的读取 |
3.4.2 建筑热负荷计算模型 |
3.4.3 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空气源/水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的仿真模拟与结果分析 |
4.1 系统设备的选型 |
4.2 系统关键模块的描述及设置 |
4.2.1 空气源热泵 |
4.2.2 水源热泵 |
4.2.3 循环水泵 |
4.2.4 蓄热水箱 |
4.2.5 控制器 |
4.2.6 地暖盘管 |
4.2.7 其余辅助模块 |
4.3 双级耦合式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其运行方案对比 |
4.3.1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与组态 |
4.3.2 基于不同控制方案下的系统运行结果比较 |
4.4 单/双级切换式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其运行结果 |
4.5 两系统最优工况对比分析 |
4.6 双级耦合热泵系统与单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模拟对比分析 |
4.7 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严寒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4.7.1 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
4.7.2 双级耦合热泵系统在其他严寒地区的适用性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PSO算法的空气源/水源双级耦合热泵系统优化以及系统效益分析 |
5.1 PSO算法概述 |
5.1.1 优化问题与群体智能 |
5.1.2 PSO算法 |
5.2 TRNSYS与 Gen Opt的结合应用 |
5.2.1 Gen Opt简介 |
5.2.2 Gen Opt与系统仿真模型的互联 |
5.3 系统优化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
5.3.1 优化变量和目标函数 |
5.3.2 优化结果分析 |
5.4 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5.5 系统节能和环保效益分析 |
5.5.1 节能效益分析 |
5.5.2 环保效益评估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热泵在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热泵技术的发展 |
1.2.2 热泵系统分类 |
1.2.3 热泵系统能效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社会经济 |
2.2 自然地理 |
2.3 气象水文 |
2.4 工程地质 |
3 研究区冷负荷与热负荷估算 |
3.1 研究区建筑规划指标分析 |
3.2 研究区供暖和供冷时长 |
3.4 室内室外冷热负荷计算参数 |
3.5 设计日冷热负荷的计算 |
3.5.1 冷热负荷指标 |
3.5.2 同时使用系数 |
3.5.3 典型建筑设计日逐时负荷计算 |
3.6 全年逐时供冷、供热负荷分析 |
3.6.1 负荷计算软件 |
3.6.2 典型建筑单位面积全年逐时冷热负荷 |
3.6.3 年供冷供热量 |
3.7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供能方案比选 |
4.1 江源热泵技术研究 |
4.2 电厂余热热泵技术研究 |
4.2.1 新昌电厂余热资源分析 |
4.2.2 电厂循环水余热利用优势 |
4.3 不同电厂余热供能方案研究 |
4.3.1 方案一:利用电厂循环水余热的水源热泵区域供能方案 |
4.3.2 方案二:利用电厂蒸汽的区域供能方案 |
4.3.3 方案三:利用电厂蒸汽与循环水余热的区域供能方案 |
4.4 供能方案技术比选 |
4.5 本章小结 |
5 电厂循环水余热供能技术方案研究 |
5.1 供能系统组成 |
5.2 供能分区研究 |
5.3 能源站规划布局 |
5.4 循环水管网技术研究 |
5.4.1 循环水管网布置方案 |
5.4.2 管网形式及敷设方式 |
5.4.3 循环水管网水力计算 |
5.4.4 管网损耗估算 |
5.5 能源站及配套冷热水管网技术研究 |
5.6 补水水源设计方案 |
5.7 本章小结 |
6 热泵系统节能研究 |
6.1 节能概述 |
6.2 区域供冷(热)与节能优势 |
6.3 水资源节约利用 |
6.4 设备选型及运行 |
6.5 输送管网节能 |
6.6 运行管理节能 |
6.7 节能效益及主要能耗指标 |
6.8 热泵系统对电厂发电影响研究 |
6.9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10)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前言 |
1.3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1 能源与环境问题 |
1.3.2 洗浴污水余热浪费问题 |
1.3.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公共机构余热技术研究现状 |
1.4.2 热泵技术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热泵余热利用相关基础理论 |
2.1 .热泵技术应用及理论分析 |
2.1.1 热泵的定义及发展 |
2.1.2 热泵技术工作原理 |
2.1.3 热泵种类 |
2.2 热泵循环换热理论分析 |
2.2.1 热泵逆卡诺循环原理 |
2.2.2 劳伦兹热泵循环 |
2.2.3 热泵传热理论方程式 |
2.2.4 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 |
2.3 热泵循环热力计算 |
2.4 TRNSYS动态仿真模拟软件简介 |
2.4.1 TRNSYS模拟平台简单介绍 |
2.4.2 TRNSYS建模与应用 |
2.4.3 TRNSYS相关模块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3 高校浴池热泵应用情况调研与实测分析 |
3.1 调研测试内容及形式 |
3.2 某高校浴池实测内容及检测方法 |
3.3 调研与实测结果与讨论分析 |
3.3.1 调研结果与分析 |
3.3.2 普通高校浴池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
3.3.3 高校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浴池污水源-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的构建 |
4.1 浴池污水源-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原理 |
4.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策略 |
4.2.1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换热模式 |
4.2.2 浴池复合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 |
4.3 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设计选型与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TRNSYS动态模拟 |
5.1 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动态模拟 |
5.2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建模和连接 |
5.3 复合热泵系统TRNSYS动态模拟分析 |
5.3.1 复合热泵系统全年供热动态特性分析 |
5.3.2 复合热泵机组性能模拟分析 |
5.3.3 复合热泵系统能耗模拟分析 |
5.4 小结 |
6 高校浴池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系统效益分析 |
6.1 复合热泵系统余热利用率计算 |
6.2 经济效益分析 |
6.2.1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
6.2.2 其他系统的运行费用及初投资 |
6.2.3 费用年值计算 |
6.3 高校浴池复合热泵系统节能与环保效益 |
6.4 复合热泵系统的一种优化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水源热泵与高效环保节能(论文参考文献)
- [1]空气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 陈健勇,李浩,陈颖,赵军. 华电技术, 2021(11)
- [2]寒冷地区超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 潘奕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3]基于V2B模式的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D]. 赵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基于阻容模型的负荷预测及多能互补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 秦承敏.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D]. 刘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6]连栋薄膜温室空气源热泵加温试验及热环境分析[D]. 杨禹尧.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2)
- [7]寒区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与高效换热研究[D]. 曹佳玲.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8]严寒地区空气源结合水源耦合式热泵系统的应用研究[D]. 王冀.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9]热泵在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中的应用研究[D]. 周玮.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空气源-污水源复合热泵高校浴池余热回收系统研究[D]. 杨云龙.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