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肩胛骨复位与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

推进肩胛骨复位与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推移肩胛骨复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文献综述)

孔佳俊[1](2021)在《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比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的不同,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09月至2021年01月苏州市中医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例,将筛选查出来的患者分成27例治疗组和23例对照组,记录收集两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骨折复位优良标准、临床愈合效果及愈合时间等变化,应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进行的50例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都得到了有效的回访,随访间期在1~14月,平均13个月。具体观察结果如下:(1)治疗后骨折断端复位情况评估:治疗后,LPHP内固定组优于手法复位组(P=0.031<0.05);(2)治疗后骨折患肢疼痛情况评估:治疗后,手法复位组优于LPHP内固定组(P=0.017<0.05);(3)医治后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评估:手法复位组优于LPHP内固定组(P=0.033<0.05);(4)总体疗效: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价未见明显不同,统计学无意义,但手法复位组与LPHP内固定组优良率分别是85.19%与82.61%,故手法复位组总体上较LPHP内固定组疗效好。论断:对于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均可以起到缓解术后疼痛、保证骨折断端愈合、恢复肱骨近端功能的作用,而吴门医派手法能够巧妙矫正骨折端的成角、重叠移位,达到解剖复位,塑形夹板固定临床又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因此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洪家坤[2](2020)在《基于ERAS理念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对比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工作中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手足骨科的65岁以上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其中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患者33例,行半肩关节置换术患者20例,所有患者取得术后12月及以上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切皮至缝皮完成时)、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1天、1周、1月及末次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1、3、6、12月及末次Constant-Morley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半肩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小于锁定钢板固定组;两组术后引流量无显着差异;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中术后1日两组无显着差异,术后1周、1月及末次VAS评分锁定钢板组高于半肩关节置换组;两组患者术后1月Constant-Morle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3、6、12月及末次Constant-Morley评分比较锁定钢板组好于半肩关节置换组。两组患者在外展活动度上无明显差异,锁定钢板组在前屈、内旋、外旋活动度上好于半肩关节置换组;在术后并发症上锁定钢板组(24.2%)明显高于半肩关节置换组(15%)。结论:1.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半肩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老年骨质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有效术式。2.半肩关节置换术较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症更低且更好的解决患者的疼痛,锁定钢板能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3.对于65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程度轻的老年患者建议优先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于骨质疏松程度严重的患者建议行半肩关节置换术。4.对于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时必须注重其内侧柱支撑的处理,这在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疗效方面至关重要。

邹鹏,张龙,王敏,黄小强,赵元廷[3](2020)在《两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成因。方法我科分别于2018年1月和2019年1月收治了2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病人,均采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复查病人肩关节X线片示肩关节形态、间隙及位置关系良好,内固定及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半年,肩关节Neer评分1例为优,1例为良。结论对于肩关节前脱位的病人,特别是合并肱骨近端裂缝骨折的病人,盲目粗暴手法复位往往造成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应提高对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认识,以减少其发生。

Bethune·Allianc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inOrthopeadics;ProfessionalCommitteeofOrthopaedicTrauma,BethunePublicWelfareFoundation;ProfessionalCommitteeofJointSurgery,BethunePublicWelfareFoundation;OrthopaedicTraumaGroup,Society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aInternationalExchangeandPromotiveAssociationforMedicalandHealthCare;OrthopaedicGroup,ProfessionalCommitte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eseResearchHospitalAssociation;CommitteeofOrthopaedicsandRehabilitationTechnologyTransformation,ChineseAssociationofRehabilitationTechnology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4](2020)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肱骨近端骨折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

唐佶颖[5](2020)在《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同期修复和延期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损伤,很多时候导致肱骨近端骨折的暴力不仅仅会导致骨折,还会累及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肌腱等软组织,最常见的是肩袖损伤。肩袖损伤在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时,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由于医生对于肩袖损伤的认识不足,术中不能发现破裂的肩袖并进行缝合修补,最终导致患者术后骨折愈合了,肩关节功能却明显受限。而骨折愈合后再进行肩袖损伤的修补,患者需要多进行一次手术,且疗效是否存在差别尚不明确。本研究希望探讨,对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全层破裂患者,进行同期和延期手术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这类患者的处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44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我院同期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和肩袖损伤修补,20例患者在外院进行骨折复位固定后延期在我院进行肩袖损伤修补。分别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SS评分(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shoulder Scores,UCLASS)对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结果:随访12-24个月,平均(17±4.0)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同期手术组患者的UCLASS评分在功能、主动前屈活动度、前屈力量、主观满意度方面均显着优于延期进行肩袖修补手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疼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全层破裂患者,同期手术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优于延期修复,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肩关节功能。

张大伟,王爱国,郑世军,王龙,齐江明,王锟,王蕾,李东生[6](2020)在《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的治疗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R-HS)损伤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治疗8例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前内侧压缩,即关节盂后缘撞击肱骨头前侧形成R-HS损伤患者资料。男7例,女1例;年龄(44.5±12.3)岁(范围,30~70岁);左侧2例,右侧6例;急性损伤7例,陈旧性损伤1例;4例合并肩袖损伤,包括全层撕裂1例和部分撕裂3例。1例肱骨头R-HS损伤缺失面积< 20%,且未合并肩关节其他损伤者,在臂丛麻醉下行闭合复位,肩关节外展枕制动;7例肱骨头R-HS损伤缺失面积在20%~40%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选择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1例经前入路修复后盂肱关节仍有后脱位趋势,加用改良Judet入路);4例因复位困难选择改良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1例因合并肩胛盂后下方骨折而选择改良Judet入路。7例手术患者中,4例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PHILOS钢板固定,2例采用单纯空心螺钉固定,1例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McLaughlin手术锚钉修复。末次随访时,分别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对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进行评价。结果 7例手术患者中,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随访肱骨近端骨折均骨性愈合;1例于术后2周确诊肩关节感染,行肱骨头切除及抗生素骨水泥旷置,等待行肩关节置换,切口二期愈合。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6±8.4)个月(范围,9~3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123.8°±30.1°(范围,90°~180°),外展124.4°±34.2°(范围,80°~180°),外旋(中立位)36.9°±20.9°(范围,0°~70°),内旋(中立位)58.8°±10.9°(范围,50°~80°)。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83.5±12.1)分(范围,70~95分);VAS评分,其中7例为0~3分,1例为4~6分。1例手术患者术后9个月随访时CT检查虽显示肱骨头部分缺血性坏死征象,但肩关节活动良好,故未予以处理。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肩关节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R-HS损伤的患者应根据肱骨头R-HS损伤缺失面积采取相应治疗方式,对缺失面积< 20%者可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治疗,对缺失面积20%~40%者应采用手术治疗。

罗倩,沙一帆,王秋根,吴晓明[7](2019)在《闭合复位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在闭合复位老年肩关节前脱位的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原因并探索避免的方法。方法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肩关节前脱位复位过程中发生肱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5例患者在闭合复位过程中发生肱骨颈骨折,导致肱骨头、颈分离。这些患者的特征:(1)老年女性,低能量损伤,初次肩关节脱位;(2)复位前肩关节正位片:肩关节前脱位伴大结节骨折;(3)肱骨头内移至喙突下方或内侧;(4)均为无麻醉下采取Hippocrates足蹬法复位。结论闭合复位肩关节前脱位过程中发生肱骨颈骨折的原因与复位前遗漏盂肱关节脱位时伴随的肱骨颈骨折有关。老年肩关节前脱位有其特点,在治疗上应与年轻患者加以区别。对老年初次肩关节前脱位伴大结节骨折的患者应加以特别重视,复位前规范的影像学检查以除外肱骨颈骨折是避免此类医源性并发症的关键。

张强[8](2019)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主要讨论基于“中医骨伤科学”治疗骨伤科基本理论“动静结合”理论指导下,探索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无移位的单纯性肱骨大结节、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骨折、有移位的单纯撕脱骨折)及术后功能康复的最优方案,提高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提供简易可行的最优方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27例患者均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甲组13例患者手术方案为切开复位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内固定,乙组14例患者为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优良率、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度以及治疗后6周、12周、24周的肩关节功能(肩关节功能以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统计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分析。结果:两组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成功,平均随访时间一年。骨折复位优良率、断端稳定度等方面切开复位肱骨大结节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优于空心螺钉组,P<0.05。骨折临床及骨性愈合时间方面钢板组均明显短于空心螺钉组,P值均小于0.05,具有可比性。在两组患者早期锻炼时间方面,钢板组明显优于空心螺钉组。两组患者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患者疗效满意度的比较,钢板组平均评分均高于空心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患者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及患者疗效满意度较高,明显优于空心钉的治疗疗效。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与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肱骨大结节的有效内固定方式。对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应用肱骨大结节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

吴晓明,李林,东靖明[9](2017)在《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诊疗的关注点——肱骨颈隐匿骨折》文中指出老年性初发肩关节前脱位约占肩关节前脱位的20%~40%[1-6]。随着人口结构的快速老年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性肩关节前脱位发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4-5]。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时,发生肱骨颈骨折导致肱骨头和肱骨干之间完全分离的发生率较低:Robinson等[2]对3 663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发现只有3例老年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出现肱骨颈骨折(0.08%)。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率可能被低估。Atoun等[7]报告在治疗40岁以上初发肩关节前脱位时,发生肱骨颈骨折的比例高达5.4%。肱骨颈骨折后,肱骨头血供

李琳[10](2017)在《肩胛固定旋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肩胛固定旋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应用目的:通过CT三维成像分析肩关节脱位机制,探讨肩胛固定旋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采用肩胛固定旋复法复位治疗我院闭合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28例。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4例;年龄区间1762岁,中位数为37岁;包括左侧11例,右侧17例;优势侧19例,弱势侧10例;运动伤13例,摔伤8例,车祸伤5例,坠落伤2例。原发性脱位20例,复发性脱位8例。脱位分型包括关节盂下脱位22例及喙突下脱位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其中伴随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3例。伤后至整复时间139 h,平均3.4h,中位数1.5 h。25例单纯脱位者,以前臂吊带悬吊固定患肩于内收内旋位3周;肱骨大结节骨折者3例中的2例手术治疗,1例予以超肩超肘石膏托固定患肩于内收内旋位4周,固定期间和固定解除后行患肢功能锻炼。观察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在院停留时间、肩关节疼痛改善及相关并发症,使用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价复位后3个月肩关节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复位成功。复位时间32110s,平均65s,中位数52s。在院停留时间36-148min,平均50min;复位前肩关节VAS疼痛评分(7.7±1.3)分,复位后VAS疼痛评分为(2.6±0.5)分。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区间为412个月,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1个月,所有患者在随访时间内均无臂丛神经损伤及医源性骨折等并发症发生。25例单纯脱位者3月后Neer肩关节评分评价疗效24例为优,肩关节再次发脱位仅为1例。伴随有肱骨大结节骨折的3例患者Neer评分2例疗效优,1例良好。结论:肩胛固定旋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复位轻柔,复位时间短且安全、成功率高,无明显并发症,需要牵引力量小,患者痛苦少。适应于所有肩关节前脱位患者,对年轻体壮者、年老体弱及麻醉禁忌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亦尤为适宜。符合肩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原理,值得临床推广。第二部分肩胛固定旋复法与Hippocrates法的前瞻性研究疗效比较目的:通过研究和比较肩胛固定旋复法和Hippocrates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复位有效率,复位时间,复位简便性,患者疼痛、并发症等,旨在为临床肩关节脱位急诊复位提供更好的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一2016年12月期间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急性肩关节脱位患者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男76例,女16例。年龄1678岁,平均35岁,中位数25岁。左侧30例,右侧62例;优势侧56例,弱势侧36例;运动伤34例,摔伤18例,车祸伤22例,坠落伤12例,其他6例。原发性脱位70例,复发性脱位者为22例。所有患者均无臂丛神经损伤,其中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者为8例。喙突下脱位21例,盂下脱位71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筛选后使用肩胛固定组(A组45例)或Hippocrates组(B组43例),分别统计其就诊至复位成功后的时间、复位时间、并发症例数,统计复位成功例数并计算有效率。并根据VAS评分系统记录患者复位前、复位后的疼痛评分;按照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统计所有随访病例复位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价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受伤侧别、脱位分型、就诊至复位时间、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3月Neer评分之间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肩胛固定组并发症例数及复发率要低于Hippocrates组。肩胛固定旋复组比Hippocrates组成功复位例数更多,复位有效率更高,复位时间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前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复位后的VAS疼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肩关节脱位的复位成功率方面均展示出了良好的结果,但肩胛固定旋复法要明显优于Hippocrates法。肩胛固定旋复法与Hippocrates法相比复位时间更短,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肩胛固定旋复法复位更有效,快速和容易应用。

二、推移肩胛骨复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移肩胛骨复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提纲范文)

(1)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认识
    2.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流行病学研究
    3. 肱骨近端的解剖形态以及常见分型
        3.1 解剖形态
        3.2 常见分型
    4.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损伤机制
    5.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现状
        5.1 保守治疗
        5.2 手术治疗
    6. 祖国医学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认识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临床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病例脱落及剔除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
        2.2 对照组:LPHP内固定治疗
    3. 疗效评价
        3.1 临床愈合时间标准
        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3.3 骨折复位优良标准
        3.4 肩关节功能评价标准
    4. 统计方法
    5. 统计结果
        5.1 一般资料
        5.2 术后2周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
        5.3 术后12月两组患者骨折患肢疼痛情况
        5.4 两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5.5 术后12月两组患者总体优良率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两种治疗方法的利弊比较
        1.1 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1.2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2. 吴门医派手法复位联合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治疗特点
        2.1 吴门医派手法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理论依据及特色
        2.2 塑形夹板外固定在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应用的特色及优势
    3. 并发症
        3.1 神经损伤
        3.2 血管损伤
        3.3 骨折不愈合
        3.4 骨折畸形愈合
        3.5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3.6 肩关节僵硬
    4. 展望与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典型病例

(2)基于ERAS理念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略缩词
前言
理论基础
病例资料
诊断标准
纳入与排除标准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入院后及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操作
术后处理
抗骨质疏松治疗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结果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3)两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三、评价方法
结果
讨论
    一、合理的复位手法
    二、适宜的镇痛
    三、是否进行复位
    四、完善影像学检查

(5)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同期修复和延期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纳入及排除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临床资料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理
    2.5 评价指标
    2.6 统计分析
3 结果
4 典型病例
5 讨论
    5.1 肱骨近端骨折的概述
    5.2 肩袖的解剖
    5.3 肩袖损伤的病因及分型
    5.4 肩袖损伤查体及影像学检查
    5.5 肩袖损伤的治疗
    5.6 本文讨论的治疗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肱骨近端骨折中肩袖损伤诊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7)闭合复位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诊治流程
    三、复位方法
结果
讨论
    一、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形成原因分析
    二、认识高危人群的特点
        (一)重视老年初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
        (二)重视影像学上大结节骨折的警示作用
    三、并发症的预防对策
        (一)重视大结节骨折的警示作用
        (二)重视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8)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质量控制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术前准备
        2.3 手术方式
        2.4 术后处理
        2.5 术后随访
    3 疗效评价
        3.1 骨折复位程度评价标准
        3.2 骨折愈合标准
        3.3 早期功能锻炼时间
        3.4 肩关节功能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肱骨大结节解剖学特点、受伤机制、分型
        1.1 肱骨大结节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2 GTF的受伤机制及分型
        2.1 受伤机制
        2.2 受伤分型
    3 肱骨大结节骨折并发症
        3.1 肩袖损伤
        3.2 肩峰撞击综合征
        3.3 腋神经损伤
        3.4 骨折不愈合
        3.5 骨折畸形愈合
        3.6 异位骨化
        3.7 肩关节僵硬
        3.8 肱骨头缺血坏死
        3.9 感染
    4 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
        4.1 保守治疗
        4.2 手术治疗
    5 中医骨伤科学对肱骨大结节骨折的认识
        5.1 内治法
        5.2 外治法
    6 本研究的治疗特点
    7 小结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经典病案
致谢
发表论文

(10)肩胛固定旋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肩胛固定旋复法的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临床应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诊断标准
        3. 方法
        4. 复位标准
        5. 临床观察指标
        6. 典型病例
    结果
    讨论
        1. 肩关节脱位复位失败的原因
        2. 肩胛固定旋复法的复位技巧
        3. 肩胛固定旋复法的优点
    小结
第二部分 一项前瞻性研究比较肩胛固定旋复法与Hipporates法的临床疗效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2. 纳入标准
        3. 排除标准
        4. 资料与分组
        5. 治疗方法
        6. 复位后处理
        7. 疗效评价指标
        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1. 肩关节脱位历史沿袭
        2. 西医对肩关节的解剖关系与稳定因素的认识
        3. 肩关节前脱位的损伤机制
        4. 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认识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肩关节脱位的常见复位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附表一
    附表二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推移肩胛骨复位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论文参考文献)

  • [1]吴门医派手法复位塑形夹板外固定治疗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D]. 孔佳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基于ERAS理念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的疗效分析[D]. 洪家坤. 湖北民族大学, 2020(02)
  • [3]两例医源性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并文献复习[J]. 邹鹏,张龙,王敏,黄小强,赵元廷. 骨科, 2020(03)
  • [4]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肱骨近端骨折诊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 Bethune·Allianc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inOrthopeadics;ProfessionalCommitteeofOrthopaedicTrauma,BethunePublicWelfareFoundation;ProfessionalCommitteeofJointSurgery,BethunePublicWelfareFoundation;OrthopaedicTraumaGroup,Society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aInternationalExchangeandPromotiveAssociationforMedicalandHealthCare;OrthopaedicGroup,ProfessionalCommitteeof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ChineseResearchHospitalAssociation;CommitteeofOrthopaedicsandRehabilitationTechnologyTransformation,ChineseAssociationofRehabilitationTechnologyTransformationandDevelopment.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20(03)
  • [5]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同期修复和延期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D]. 唐佶颖.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6]创伤性肩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头反向Hill-Sachs损伤的治疗策略[J]. 张大伟,王爱国,郑世军,王龙,齐江明,王锟,王蕾,李东生. 中华骨科杂志, 2020(01)
  • [7]闭合复位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过程中发生医源性肱骨颈骨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J]. 罗倩,沙一帆,王秋根,吴晓明.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19(03)
  • [8]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疗效分析[D]. 张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诊疗的关注点——肱骨颈隐匿骨折[J]. 吴晓明,李林,东靖明. 中华骨科杂志, 2017(21)
  • [10]肩胛固定旋复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推进肩胛骨复位与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