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的感光过敏与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1](2018)在《奶牛常见植物中毒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要点》文中研究说明奶牛因摄入大量欧洲蕨后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的中毒症;栎树含有单宁,奶牛在吞食栎实(秋季)或青树叶(春季)几天后引起中毒症。紫杉含致心脏中毒的生物碱、紫杉碱及氰化物;千里光含千里光碱,引起奶牛急、慢性肝脏疾病;油菜和羽衣甘蓝的S-甲基半胱氨酸亚砜转化为有毒物质后可致溶血性贫血;马缨丹含有三萜,能引起牛的肝炎,导致感光过敏、黄疸、瘤胃停滞和弛缓;软木茄通过其代谢产物1,25-二羟维生素D3,促进肠道中钙吸收,导
刘良波[2](2014)在《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病因及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牧绵羊面部湿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特定草场放牧绵羊的一种群发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面部炎性水肿、皮肤渗出与坏死为特征。本病在位于天山北坡低山区蒿属荒漠草场——新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放牧绵羊中已发生多年,每年5~8月份为高发季节,造成大批绵羊发病死亡,给当地牧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其发病草场区域一直被定为“禁牧”或“高危”草场,但其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发病机理一直不明。为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该发病草场的地理位置、牧草种类与分布、绵羊品种及发病年龄、发病季节与气候因素、临床与解剖特征等相关流行病学因素的系统调查,初步探明影响发病的因素及相关性;通过对采集草场的可疑有毒植物、感光牧草、土壤样品及发病羊口腔、胃肠内容物感染真菌及其毒素的检测,确定真菌与本病发生的相关性;通过检测自然发病绵羊和真菌毒素感染绵羊血清肝功能酶,肝脏病理组织学分析与观察,并结合真菌毒素感染小鼠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初步探明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发病机理。其研究结果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发病地区位于天山北坡中段的山前低山带,地理位置为N44.016~44.022,E85.792~85.800,海拔925~1039m,是山前倾斜洪积扇平原,属典型的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180~220mm,年均气温为8.5℃,是当地重要的春秋草场,绵羊发病只在潮阴、低洼、避风的特定草场区域发生,此区域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与定居。多发生在5~8月份,雨水多、地表温度和湿度适宜,有利于真菌的生长;以6月龄内细毛羊多发,羔羊发病率在20~50%之间,以面部(耳,眼睑)及颌下炎性水肿为特征。揭示本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季节性及羊群易感性,三者之间具有相关性。2.病理学研究表明,发病绵羊以面部湿疹为特征,病羊肝脏表面呈黄白色斑状坏死灶,切面有结节性硬变及纤维化,肝组织学显示肝淤血、肝细胞和胆管严重坏死、脂肪变性。发病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为94.93~260.78U/L,明显高于健康羊的16.47~61.59U/L,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也明显高于健康绵羊(P<0.01),而发病羊和健康羊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揭示发病羊属于肝源性面部湿疹,肝病理学、肝功酶活性与发病密切相关。3.从发病区域牧草、土壤及发病绵羊消化道都检出真菌,其中,纸皮思霉、链格孢菌、镰刀菌和曲霉4种真菌的分离率较其它真菌高,纸皮思霉分离率为最高。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也表明,在发病区域链格孢菌属、纸皮思霉属、镰刀菌属、曲霉属、青霉属的图谱丰度和饱和度较高,而以纸皮思霉属真菌丰度和饱和度最高,与分离培养结果相一致。表明发病区生态中的优势真菌与绵羊面部湿疹发生具有相关性。4.分离株真菌毒素的动物感染模型试验表明,真菌毒素毒力LD50曲霉>纸皮思霉>镰刀菌>链格孢菌,试验组小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2和TNF-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试验组绵羊血清中的GGT活性为60.73~190.19U/L,明显高于对照组26.17~60.29U/L,ALT、TBI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绵羊(P<0.01),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ST活性差异不显着(P>0.05)。灌服各类真菌毒素的绵羊未表现典型的面部湿疹,采集试验组绵羊血清辅酶活性较高的试验羊进行病理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发现有肝肿大、表面有斑状坏死灶,切面纤维化硬变,肝组织学显示肝淤血,肝细胞和胆管严重坏死,脂肪变性,与自然发病基本相同。表明分离株真菌毒素是造成发病羊肝损伤的主要原因,肝细胞损伤及GGT活性升高是引起绵羊肝源性面部湿疹的主要机制。本研究结果探明了天山北坡低山区蒿属荒漠草场群发性绵羊面部湿疹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发病机理,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车凤敏[3](2013)在《羊感光过敏的诊断与防治》文中研究表明羊感光过敏简称羊光敏症,是指由于羊皮肤含有光动力物质,使浅色皮肤对太阳的照射反应过强造成的皮肤损伤。其特征是羊的无色素皮肤部分发生皮炎或过敏性红斑,并出现神经症状。该病死亡率不高,但如不及时诊治,往往导致大批死亡。1病因分析光动力物质可通过皮肤吸收,也可经胃肠道吸收进入羊体内,并以原有的分子结构分布到皮肤组织内。有病例表明,白色山羊光敏症就是由于采食荞麦后,在太阳的照射下行走而中毒。苜蓿、三叶草、蒺藜以及芸香也与光敏症有关。例如有的地区发生的
吕艳玲,徐熙亮,安国涛[4](2011)在《奶牛感光过敏的病因分析与诊治》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奶牛感光过敏的原因,主要有原发性感光过敏、继发性感光过敏和牛红细胞生成卟啉症。根据奶牛的症状,如皮肤水肿,继而出现红斑、疹块、水疱、渗液、溃疡、结痂,最后腐离脱落造成皮肤缺损,炎症扩展或有继发感染等,能很容易判断出奶牛是否感光过敏,从而对症下药。
陈家锦[5](2011)在《鸭感光过敏症病例报告》文中指出鸭感光过敏症是由于鸭采食含有光过敏物质的饲料,鸭体某部位对阳光照射敏感所产生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临床上以无毛部位的上喙、足蹼出现水疱和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2010年9月,福建省明溪县肖某和林某共饲养的1900羽番鸭出现上喙变形,影响采食,患鸭消瘦。经检查诊断为鸭感光过敏症,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张文军,邱立新[6](2010)在《羊蚜虫中毒病的研究》文中认为蒺藜是蒺藜科蒺藜属的一种有害植物,该牧草广泛分布于我镇的所有牧业嘎查,我镇十年九旱,雨季主要集中在七八份,由于蒺藜生长快而旺盛,同时寄生大量蚜虫,这时羊大量单一采食寄生有蚜虫的蒺藜而造成感光过敏.引起过敏的主要原因是蚜虫含有光能剂,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在肝功能障碍或胆管闭塞时,叶绿胆紫素使同胆色素一起,进入体循环而造成.
王成玉,李英杰,肖胜南,艾萍萍,赵海英,焦万亮,张冰[7](2010)在《奶牛感光过敏的治疗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王乃东,陈桂华,向佐湘,张志飞[8](2010)在《优质饲草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优质饲草的营养价值早已在养猪产业中得到认可,适时适量使用饲草可替代部分日粮,有利节约粮食、促其生长、提高免疫力。猪粪、尿回施于饲料生产田土则可实现循环利用,从而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此,对目前生产上主要的饲草种类在养猪上的生产应用及效果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饲喂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刘华栋,程光胜,赵连生,钟小艳,王豪举[9](2009)在《药物诱发肉鸭感光过敏》文中研究指明
蒋照彩,杨天义,匡继才[10](2006)在《猪感光过敏症的诊治》文中研究指明
二、动物的感光过敏与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物的感光过敏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奶牛常见植物中毒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欧洲蕨中毒 |
2 栎树 (栎实) 中毒 |
3 紫杉中毒 |
4 千里光中毒 |
5 油菜和羽衣甘蓝中毒 |
6 马缨丹中毒 |
7 软木茄中毒 |
(2)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病因及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绵羊面部湿疹的研究进展 |
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 毒素产生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
2.1 真菌毒素形成的本质 |
2.2 真菌生长并产生毒素的因素 |
3 临床特征 |
4 诊断与病理 |
5 治疗与防控 |
5.1 饮用水中加硫酸锌 |
5.2 氧化锌浆料浸透 |
5.3 氧化锌瘤胃内药丸 |
5.4 牧场喷洒杀菌剂 |
6 抗性育种 |
第二章 病原真菌生物学研究进展 |
1 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 |
1.1 形态学方法 |
1.2 生理生化鉴定 |
1.3 分子生物学方法 |
1.4 PCR-DGGE 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
2 真菌感染的免疫机制 |
2.1 常见免疫介质 |
2.2 其他免疫因子 |
3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
3.1 薄层色谱法(TLC) |
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
3.3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 |
3.4 免疫生物传感器技术 |
3.5 蛋白芯片技术 |
3.6 分子印迹技术 |
4 病原真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
4.1 曲霉病的动物模型 |
4.2 球孢子菌病的动物模型 |
4.3 孢子丝菌病的动物模型 |
4.4 镰刀菌病的动物模型 |
4.5 丝孢酵母病的动物模型 |
4.6 分支菌病的动物模型 |
参考文献 1 |
第二部分 论文试验 |
第三章 天山北坡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流行病学调查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放牧绵羊面部湿疹流行度量与易感羊群特征调查 |
1.2 发病区地理与环境因素调查 |
1.3 放牧绵羊面部湿疹发病季节及影响因素调查 |
1.4 绵羊面部湿疹临床特征及防治情况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放牧绵羊面部湿疹流行度量与易感羊群特征调查 |
2.2 发病区地理与环境因素调查 |
2.3 放牧绵羊面部湿疹发病季节及影响因素调查 |
2.4 绵羊面部湿疹临床特征及防治情况调查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天山北坡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的病理学研究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样本情况 |
1.2 试验材料和试剂 |
1.3 血液肝功能辅酶指标检测 |
1.4 真菌分离培养及真菌孢子检查 |
1.5 动物临床观察 |
1.6 动物剖检观察 |
1.7 病料组织学检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血清肝功酶测定结果 |
2.2 真菌分离培养及统计分析 |
2.3 病理解剖学观察 |
2.4 病理组织学镜检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天山北坡绵羊面部湿疹高发草场病原真菌分离及 PCR-DGGE 分析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牧草与土壤样品的采集 |
1.3 真菌分离与培养 |
1.4 分离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1.5 样品真菌总 DNA 的提取和测定 |
1.6 真菌 18S rDNA 目的基因的 PCR 扩增 |
1.7 DNA 片段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1.8 DNA 片段回收测序及相似性比对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样点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 |
2.2 该地区放牧状况 |
2.3 真菌的分离与培养 |
2.4 分离真菌的形态学鉴定 |
2.5 样品总 DNA 的提取 |
2.6 18S rDNA 的 PCR 扩增 |
2.7 PCR-DGGE 图谱及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天山北坡绵羊面部湿疹高发草场分离株真菌毒素的动物感染试验 |
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1.3 真菌培养 |
1.4 真菌毒素的提取 |
1.5 真菌毒素的纯化 |
1.6 真菌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 |
1.7 真菌混合毒素对绵羊的毒力试验 |
1.8 血清肝功能酶检测 |
1.9 临床及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真菌毒素提取及检测 |
2.2 真菌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检测 |
2.3 真菌毒素对绵羊攻毒试验临床观察结果 |
2.4 真菌毒素对绵羊攻毒试验病理解剖 |
2.5 真菌毒素对绵羊攻毒试验血清肝功能酶测定结果 |
2.6 真菌毒素对绵羊攻毒试验病理组织学观察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2 |
附录 1 DGGE 回收产物测序序列 |
作者简介及发表的主要论文、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3)羊感光过敏的诊断与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分析 |
2 临诊依据 |
3 防治措施 |
(4)奶牛感光过敏的病因分析与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分析 |
1.1 原发性感光过敏 |
1.2 继发性感光过敏 |
1.3 牛红细胞生成卟啉症 |
1.4 其它因素 |
2 诊断 |
3 治疗 |
(5)鸭感光过敏症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 |
2 病因 |
3 主要症状 |
4 解剖检查 |
5 诊断 |
6 防治措施 |
6.1 预防 |
6.2 治疗 |
7 小结 |
(7)奶牛感光过敏的治疗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
2 临床诊断 |
3 发病机理 |
4 治疗及预后 |
4.1 全身治疗 |
4.2 局部治疗 |
4.3 对继发感染的治疗 |
4.4 病牛的护理 |
5 分析与思考 |
(8)优质饲草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禾本科饲草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
1.1 多花黑麦草的应用 |
1.2 其他禾本科饲草的应用 |
2 豆科饲草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
2.1 紫花苜蓿的应用 |
2.1.1 15~35 kg小猪的饲喂 |
2.1.2 35~60 kg中猪的饲喂 |
2.1.3 60~120 kg大猪 (肥育猪) 阶段的饲喂 |
2.2 其他豆科饲草在养猪生产的应用 |
3 注意事项 |
3.1 控制日粮中饲草比例 |
3.2 防止猪感光过敏症发生 |
3.3 防止亚硝酸盐中毒 |
3.4 防止氢氰酸、龙葵素中毒现象发生 |
3.5 防止寄生虫污染 |
(9)药物诱发肉鸭感光过敏(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症状 |
2 病理变化 |
3 实验室检验 |
3.1 涂片镜检 |
3.2 病原分离 |
3.3 动物实验 |
3.4 生化鉴定 |
3.5 药敏试验 |
4 诊断和治疗 |
5 讨论 |
四、动物的感光过敏与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奶牛常见植物中毒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要点[J]. 刘伟. 饲料博览, 2018(09)
- [2]放牧绵羊面部湿疹病因及致病机理研究[D]. 刘良波.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3]羊感光过敏的诊断与防治[J]. 车凤敏. 养殖技术顾问, 2013(06)
- [4]奶牛感光过敏的病因分析与诊治[J]. 吕艳玲,徐熙亮,安国涛. 中国乳业, 2011(04)
- [5]鸭感光过敏症病例报告[J]. 陈家锦. 福建畜牧兽医, 2011(02)
- [6]羊蚜虫中毒病的研究[A]. 张文军,邱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上册), 2010
- [7]奶牛感光过敏的治疗与分析[J]. 王成玉,李英杰,肖胜南,艾萍萍,赵海英,焦万亮,张冰. 中国兽医杂志, 2010(07)
- [8]优质饲草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J]. 王乃东,陈桂华,向佐湘,张志飞. 湖南农业科学, 2010(11)
- [9]药物诱发肉鸭感光过敏[J]. 刘华栋,程光胜,赵连生,钟小艳,王豪举. 中国兽医杂志, 2009(02)
- [10]猪感光过敏症的诊治[J]. 蒋照彩,杨天义,匡继才. 云南畜牧兽医,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