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商治[1](2021)在《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上修筑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广州白云区某工程项目为典型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该场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差。在遵循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的原则下,选用高压旋喷桩对场地岩溶空洞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本文以该项目为依托工程,通过地质勘查资料、现场检测、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并引入理论计算、室内配合比试验、微观结构分析、土工试验以及稳定行分析等手段,建立了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应用框架。主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现场实地踏勘的基础上,考虑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评价的复杂性,综合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半定量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依托工程39#地块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依托工程39#地块场地的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发生坍塌的可能性小,但当挖填方施工结束后或者在整体施工结束后的运营阶段,土洞和溶洞易使地面产生塌陷,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利影响。(2)在土工试验结果以及高压旋喷桩设计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不同配比,两种养护条件下高压旋喷固结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对原状土样和高压旋喷固结体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及场地地下水的影响,加固时水泥浆液可采用每延米35%胶凝材料用量配比设计。外部胶凝材料的加入使原状土结构的表面增加了很多细微的颗粒,这些细微的颗粒起着连结和胶结原状土体的作用,且这种连结和胶结作用随着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多而越发明显。(3)对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工艺流程以及施工工艺参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采用多种手段对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效果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塔楼范围内土洞和溶洞经高压旋喷桩处理后均得以填充,土洞和溶洞填充物的密实度较高,无钻孔泥浆漏失问题的存在。高压旋喷桩处理过的地基关键区域取芯率明显提高,土洞及溶洞发育区域的取芯率均高于90%,证明经过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后,地基的完整性、稳定性以及连续性均得以显着提高。
魏子钧[2](2021)在《动静荷载作用下岩溶塌陷易发区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一带一路”、“高铁走出去”等战略思想推动下,高速铁路建设进一步发展,岩溶地区的高速铁路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或已经投入运营中,但据统计,已经建成的高速铁路线路途经岩溶中-强发育路段达4800公里,其中位于岩溶塌陷高易发区路段长度达到2000多公里,随着我国岩溶区铁路里程日益增长,研究岩溶塌陷易发区隐伏土洞对铁路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灾变机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以沪昆高铁(贵州段)潜伏岩溶区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开展静、动荷载作用下岩溶塌陷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岩溶塌陷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结合实地调研和依托工程地质资料,分析了沪昆高铁贵州段隐伏岩溶段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并结合地调结果中岩溶地貌形态和岩溶发育分布特征,剖析了研究区路基工点岩溶塌陷灾变机理、影响和控制因素。(2)开展了沪昆高铁贵州段路基段列车振动传播规律的现场监测试验,对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的加速度进行了监测,从时域和频域分析了高速铁路运行时路基周边环境振动波的传播和衰减规律。(3)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岩溶区高速铁路下伏土洞路基稳定性分析的流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强度折减法计算分析了不同土洞规模、路堤填筑高度、土洞位置、地下水位变化等显着性因素对高速铁路路基及土洞稳定性的影响。(4)建立了岩溶区高速列车-无砟轨道-路基结构耦合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振动对岩溶环境的振动影响,分析了不同列车轴重、列车运行速度、土洞埋深、土洞与路基相对位置及双线铁路列车相向运行等条件下列车振动沿路基深度方向动力响应规律及对土洞和路基稳定性的影响。
宋光啸[3](2020)在《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灾变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岩溶地区分布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原先的水文地质环境,使得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覆盖型岩溶区地下岩溶通道错综复杂相互连通,城市地下空间建设中深基坑不定时抽排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逐渐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提高了地下水水力坡度和水位上下变化频率,加速了地下水对土体的潜蚀作用,增加了地面塌陷发生的风险。本文依托贵港市建成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研究了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的致灾规律。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岩、土、水等不同控制条件下的塌陷规律开展了研究,分析了地面塌陷的演化过程和塌陷形式,同时对塌陷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控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室内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分析了塌陷过程,研究了地面塌陷模式与溶洞开口大小、地下水位上下变化高度和上覆土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试验结果,定义了岩溶地面塌陷易发系数。(2)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进行了双溶洞联合致塌灾变规律研究。研究了双溶洞联合致塌的过程与塌陷形式,分析了两相邻溶洞不同开口大小和溶洞间距条件下的塌陷规律。分析不同试验条件下土洞的发育和连通过程,总结了土洞孕育规律和土体塌落形式。(3)通过颗粒流离散元数值计算软件PFC2D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不同试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控制条件下的塌陷过程与结果,并分析了不同试验工况下地面沉降位移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塌陷过程中物理场的演化规律,其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符合较好。(4)针对贵港市某岩溶地面塌陷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导致其塌陷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其塌陷的实际情况,验证了塌陷易发系数的有效性,同时根据实际灾害情况提出了预防与治理建议。
黄光明[4](2020)在《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心地带,是中国福建绿色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地区,目前正规划实施“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建设,推动三明市区与沙县、永安同城化空间整合,跨区域发展。在参与工贸区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工程分布于岩溶发育地区,关于岩溶塌陷的研究尤为重要。上世纪70年代以来,区内关于岩溶塌陷的报导就屡见不鲜,这些岩溶塌陷事件不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严重阻碍当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调查并分析区内岩溶特征、进而研究岩溶塌陷的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对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选址、岩溶塌陷防治以及地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详细的地表岩溶地质、岩溶水文地质和岩溶塌陷测绘调查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钻孔资料,以及对灰岩溶蚀试验、地下溶洞物理探测试验、覆盖层物理力学指标等分析测试,对三明工贸区岩溶发育特征、岩溶塌陷及岩溶区的相关环境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新的成果认识:1.研究区内灰岩按岩性地层分为船山组微晶灰岩和栖霞组含燧石灰岩,按其埋藏条件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埋藏型灰岩区。岩溶地貌共分三类:三明万寿岩为代表的岩溶孤峰地貌;永安大湖盆地为主的岩溶残丘与洼地组合地貌;三明盆地为主断陷盆地与地下岩溶组合地貌,总体表现为岩溶丘陵洼地的亚热带岩溶地貌组合特征。2.永安大湖盆地内的地下溶洞在横向上发育并不连续,整体表现为集中在标高30~10m、-10~-25m、-70~-100m灰岩段岩溶发育,溶洞以0.5~3.0 m规模为主,随着埋深加大,溶洞数量迅速减少,其发育形式主要应为岩溶管道型。按照岩溶发育程度强弱特征将永安大湖盆地划分为三个岩溶分区:增田—霞鹤岩溶强烈发育区、岭干—湖峰岩溶中等发育区和益溪—浦岭岩溶微弱发育区。永安大湖盆地岩溶发育处于壮年期阶段。3.三明盆地地下岩溶溶洞大致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似层状发育:上部溶洞发育,发育溶洞标高197.5~103.3 m段内,洞径规模一般集中在3~5 m,最大20 m;下部溶洞标高109.0~84.5 m段内,洞径规模一般集中在1~3 m,最大13 m,一般少充填或无充填。按照岩溶发育程度强弱特征将三明盆地划分为岩溶强烈发育区。4.研究区岩溶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分为四类:(1)岩溶发育受岩性成份、结构及微裂隙发育情况决定;(2)地质构造与岩溶发育关系密切,不仅控制着岩溶发育的方向,而且还影响着岩溶发育的规模和大小,岩溶率在断裂带上出现明显的增高趋势;(3)地下水文网的特征是岩溶发育的主导因素。在地表水、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区,其岩溶发育程度明显较强;(4)新构造升降活动使地下水的循环交替条件发生变化,灰岩中溶蚀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与方向也会改变。5.首次采用微动探测法探测地下充水溶洞,并论证其适宜性。认为本研究区可采用高密度电法和微动探测法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大范围的探测,利用少量钻孔结果作标定,并进行对比映证,以此来指导岩溶区工程勘察、为钻探孔布置提供物理依据,减少钻探工程量缩短探测周期。6.区内灰岩的溶蚀速率并不是恒定的,表现出了与地下水温度变化一致的波动规律,受地下水的温度影响最大,随地下水温度升高而溶蚀速率加大。另影响灰岩溶蚀速率因素较多,灰岩的溶蚀速率还受灰岩结构、裂隙发育情况及地下水流速影响,灰岩中微裂隙相对发育的溶蚀速率就大。7.通过对万寿岩、永安鳞隐石林层状溶洞内的沉积物测年和发育过程分析,并与七仙洞阶梯状溶洞对比,显示区内从中更新世以来至少经历了四次隆升期和三次间歇期,但总体活动强度较弱,并表现出了间歇性和差异性上升的新构造运动征。8.岩溶水文系统相比其它水文系统更为复杂,在覆盖型岩溶区抽排地下水过程中易产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岩溶区地下水的生态保护应实行从补给区到排泄区全流径过程管理,特别是应加强补给区的管理,严禁在岩溶水补给区建设垃圾填埋场、高污染行业工业区等。9.三明工贸区内的岩溶塌陷从成因上可分为自然塌陷和人为塌陷,多集中在永安大湖盆地和三明盆地内的洼地内。研究区内的岩溶塌陷机制存在以下四种模式:(1)溶蚀—重力致塌模式;(2)潜蚀致塌模式;(3)土体流变—压差场—盖层失托增荷效应致塌模式;(4)荷载致塌模式。10.利用改进指标系统的突变级数法对区内岩溶区进行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大湖镇中心地带如坑源村、湖峰村一带属于极易塌陷地区,坑源村以北、至罗家坪以南一带的大湖盆地边缘属于易塌陷地区,其他隐伏岩溶区则属于岩溶塌陷的较稳定或稳定地区。三明盆地中除陈大镇一带属于极易塌陷地区,其余埋藏型岩溶区属于岩溶塌陷的较稳定或稳定地区。这也是研究区首次使用突变级数法进行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11.岩溶塌陷对区内城市建设的影响可分为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对岸防工程的影响、对地质遗迹保护的影响和对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影响四个方面。岩溶塌陷的防治思路可根据塌陷形成的基础条件、塌陷触发条件或塌陷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郑映旭[5](2020)在《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的影响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密度逐渐加大,城市的交通流量呈现指数暴涨,地上路面交通及高架桥等已经不能满足饱和的城市出行。因此,地下交通的发展逐渐扮演着重要角色,地铁出行慢慢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广州城市是中国的地质博物馆,广泛分布着岩溶区域,而在岩溶地层中修建地铁工程有着极大的风险,盾构施工过程中引起溶洞变形坍塌,进一步引起管片隧道变形,地表沉降,溶洞的突泥、涌水等施工事故已成为当前地铁施工最怕遇到的地质灾害之一。因此,本文将以广州地铁在岩溶区域修建为工程背景,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岩溶地区盾构隧道与溶洞的相互影响及溶洞坍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系统阐述,结合目前城市化建设的紧急需求,确立了本次研究的总体方向。2、分析岩溶的发育机理和过程,并总结了广州地区岩溶地质分布及地铁盾构岩溶钻探揭露的岩溶总结,再根据极限平衡法建立溶洞的坍塌理论,从理论上分析溶洞的稳定性。3、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及单因素变量法对多种不同条件下,在岩溶地区盾构穿越不同位置溶洞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岩溶地区盾构隧道的溶隧影响关系特性,得出不同隧道施工穿越溶洞的风险影响。4、盾构在掘进或者运营过程引起的溶洞坍塌,进而影响隧道及地表周边环境,通过对不同溶洞大小,溶洞位置及隧道埋深情况下的溶洞坍塌分析,得出其溶洞坍塌对隧道及周边环境的影响规律,提出相应的施工指导措施。5、总结岩溶地区盾构掘进技术及盾构机的选型及优缺点,对岩溶地区隧道建设采用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盾构施工方法在岩溶地区施工的防控措施。
冯祎[6](2020)在《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文中提出贵阳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是连接贵阳市白云区至龙洞堡区的骨干线,中心城区敷设形式主要为地下线路,全长43.8公里,总投资约194亿。塌陷是制约我国岩溶地区城市地下交通建设发展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贵阳市区岩溶地貌占总面积的71.8%,隐伏溶槽、溶沟、地下裂隙和溶洞发育。地铁隧顶设计标高常见于基岩与覆盖层接触地带。受岩溶作用影响,基岩表层多发育不同规模石芽与溶槽,形态复杂多变,难以精准预测。溶槽作为易汇水的凹切位置,所充填土体常呈软塑甚至流塑状态。当溶槽入侵隧道轮廓线时,极易导致隧道上覆土层发生塌陷。隧区覆盖土层成分以红黏土为主,其独有的水敏性和“上硬下软”的分布特征,会对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产生进一步的不利影响,给地铁的掘进施工带来极大难度。矿山法为贵阳地铁2号线主要施工工法,多配合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帷幕注浆实施预支护。由于溶槽带复杂的发育特征,超前小导管的支护体系在部分溶槽揭穿段的加固效果并不理想。帷幕注浆法支护性能更为优越,但工艺较为复杂,价格更为昂贵。研究地铁穿越溶槽带时的塌陷机理,预测具有塌陷隐患段落的塌陷范围和塌体形态,对岩溶地区合理采用隧道支护体系和塌陷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依托贵阳地铁2号线白南区间工程,对溶槽带塌陷机理及防治措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研究隧区红黏土覆盖层的空间分布和物理力学性质、基岩发育形态和水的影响,总结溶槽带的发育特点。(2)根据白南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塌陷拱理论和PLAXIS 3D数值模拟,提出地铁穿越溶槽带时诱发内部塌陷向地表塌陷的转化指标,并推导了两种塌陷模式下的三维塌体几何边界条件计算方法。研究区可将塌陷土洞埋深小于塌陷土洞计算高度的2.5倍作为内部塌陷模式转化为地表塌陷模式的判定标准。(3)根据溶槽带的发育特点和塌陷发育模式,总结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和帷幕注浆两种预支护体系的设计参数和工艺特点,并据此提出溶槽带中两种支护方法的选择建议:当计算未揭示地层为内部塌陷模式时,可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的方式实施预支护;若为地表塌陷模式,可采用帷幕注浆法进行加固。
林训伟[7](2020)在《大田桃源镇岩溶塌陷成因机制分析及演化过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对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群发性岩溶地面塌陷进行野外勘察,分析了研究区岩溶塌陷现状、影响和成因机制,而后对地面塌陷危险性、危害性进行分区,并提出初步的应对措施。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岩溶塌陷演化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岩溶塌陷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主要结论为以下几点:(1)对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群发性岩溶地面塌陷工程的区域地质条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勘察分析,掌握了如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其活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信息,初步分析表明,三明市大田县桃源镇群发性岩溶地面塌陷的内因是场地属于石灰岩岩溶发育区域,长期受地下水侵蚀,而外因是矿硐透水导致上覆覆盖层失去支撑。对塌陷区的基本情况进行大致了解后,可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指导。(2)采用高密度电法的物探探测手段,通过在现场布设6条探测线,对该地面塌陷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在L1测线和L4测线范围内大致探明了若干较为明显的地下空腔,较为直观地获取了研究区的岩溶地下空腔分布情况。共计存在5个潜在的岩溶地下空腔,其中最大的一个地下空腔剖面尺寸长度约为50 m,高度约为10m,是产生本次塌陷的重要原因之一。(3)基于所获取的基础资料,采用ANSYS/LS-DYNA大变形有限元程序,对岩溶地下空腔发育前后及不同阶段下的岩溶塌陷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下空腔不断潜蚀掏空而扩大,导致溶洞顶板厚度减小至一定程度后,突然发生失稳坍塌。通过探明塌陷的成因机制,可为治理对策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4)综合现场勘察、高密度电法物探探测结果,对地面塌陷危险性、危害性分区进行初步判定,并提出一系列合理的灾害应急措施,以便确保当地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付宇[8](2019)在《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文中提出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王晓煜[9](2020)在《绍兴地铁复杂岩溶探测与施工塌陷风险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绍兴市轨道交通一号线阳和路站~鉴湖镇站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超前地质钻孔以及地球物理勘探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法,查明了阳鉴区间岩溶发育规模和形态以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岩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开展了地铁施工岩溶塌陷不良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处治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岩溶区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研究区已有的工程勘察资料查明了本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针对研究区的工程地质特点,采用钻探加上弹性波CT的综合勘探手段,查明了下伏基岩中岩溶规模、分布范围、空间位置、垂向和水平方向的分布及规律,以及岩溶洞内的充填情况和充填物的物理力学性质;(2)以MIDAS/GTS有限元软件为分析平台,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岩溶与基岩面距离h、溶洞洞径大小D、溶洞充填程度w等多种工况,得到了不同溶洞赋存条件对隧道及土体的位移场和衬砌应力场的影响规律;(3)在分析绍兴市岩溶地质、覆盖层结构的基础上,开展了覆盖层岩溶塌陷机理研究,采用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对岩溶塌陷风险程度进行归一量化后再进行准确的评估,针对实际岩溶塌陷风险具体量化等级,来判断研究区上存在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危险程度,并制定完善的应对措施,防止施工期间发生风险。
王伟[10](2019)在《岩溶区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溶腔整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岩溶区桩基设计及施工时,遇到溶洞顶板厚度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情况,桩基需穿过溶洞并嵌入溶洞底板一定的深度,即“溶洞型桩基”。由于溶洞的存在,导致溶洞型桩基的“地层-桩基-溶洞”系统的破坏模式、荷载传递规律等与常规嵌岩桩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溶洞顶板临界厚度的确定、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等尚不完善,且保证溶洞型桩基机械成孔施工顺利进行的溶腔整治效果也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论文以岩溶区某工程建设项目为依托,系统开展了岩溶区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溶腔整治技术的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建立了单桩桩端溶洞顶板冲切破坏模式,提出了采用“临界厚径比(即:溶洞顶板厚度与桩基直径之比)”确定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概念,推导了不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折减系数条件下的厚径比与岩石软硬程度、岩体质量综合评分的关系公式,计算得出了不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下的临界厚径比,即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I级时2.5,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II级时2.5~3.0,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III级时3.0~3.8,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IV时3.8~5.0。(2)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单层、多层溶洞型桩基“地层-桩基-溶洞”系统的破坏模式,其中单层溶洞型桩基破坏模式为:溶洞顶板张拉破坏、桩周土体剪切破坏、桩端岩体挤压剪切破坏,前两种破坏模式发生在后者之前;多层溶洞型桩基呈现渐进破坏的特性,破坏模式可分为三类,即:单层顶板破坏型,多层顶板破坏型,全贯通破坏型。(3)溶洞顶板张拉破坏模式为下宽、上窄的对称旋转体,张拉破坏区域的宽度和高度主要受溶洞跨径的影响,当溶洞跨径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为张拉破坏区域的形成提供足够的临空面。(4)假定溶腔为无填充状态,溶洞型桩基承载过程中,溶洞顶板张拉破坏形成塌落拱,桩侧摩阻力计算时需忽略塌落拱高度范围内岩土体的贡献;塌落拱所引起的“拱效应”使上覆岩土体提供给桩身的侧摩阻力呈一定程度的增大趋势,桩基侧摩阻力计算时,需考虑一个大于1.0的“拱效应”系数Ψ。实际工程应用时,建议Ψ取值为1.0,作为安全储备。(5)为了确保溶洞型桩基机械成孔的顺利进行,针对不同的岩溶发育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溶腔整治技术,即:针对高度小于1.0m的溶腔,开发了一种可控式溶腔注浆充填整治技术,配置了注浆范围、注浆量可控的复合型浆液,浆液材料为水、水泥、粉煤灰、矿粉,外加剂为Na2CO3、钠基膨润土,提出了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指标;针对高度大于1.0m的溶腔,开发了一种溶腔灌注石渣混凝土整治技术,配置了浇筑范围、浇筑量可控的石渣混凝土,原材料为水、石渣、水泥、粉煤灰、矿粉,提出了不同溶腔情况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指标。
二、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概况 |
1.2.1 岩溶地区空洞的发育机理 |
1.2.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的特点 |
1.2.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 地基处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治理方法 |
1.4 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高压旋喷桩的加固机理 |
1.4.2 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分析与评价 |
2.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 |
2.1.1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2.1.2 稳定性的分析方法 |
2.2 广州某典型岩溶发育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场地工程地质概况 |
2.2.2 场地分析与评价 |
2.2.3 场地地基基础选型 |
2.3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2.3.1 场地稳定性的定性评价 |
2.3.2 场地稳定性的半定量评价 |
2.4 依托工程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 |
2.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
2.4.2 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及微观结构分析 |
3.1 原状土样土工试验 |
3.1.1 密度和含水率测试 |
3.1.2 液限和塑限测试 |
3.1.3 土的固结试验 |
3.1.4 土的直剪试验 |
3.2 原状土样微观结构分析 |
3.2.1 XRD射线物相分析 |
3.2.2 光学显微分析 |
3.2.3 电镜扫描分析 |
3.3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室内配合比试验 |
3.3.1 高压旋喷固结体配合比设计及制作养护 |
3.3.2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现象 |
3.3.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 高压旋喷固结体的电镜扫描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压旋喷桩在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
4.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方案设计 |
4.1.1 39#地块软弱地基状况 |
4.1.2 39#地块软弱地基处理设计 |
4.1.3 施工技术参数设计 |
4.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关键技术 |
4.2.1 准备工作 |
4.2.2 高压旋喷桩施工 |
4.2.3 引孔和旋喷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
4.2.4 高压旋喷桩施工应急预案 |
4.3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4.3.1 水泥浆液固结体检验 |
4.3.2 钻孔取芯检验 |
4.3.3 土常规试验检验 |
4.3.4 物探勘查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设计 |
5.1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工艺流程 |
5.1.1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稳定性评价 |
5.1.2 旋喷浆液配比设计 |
5.1.3 施工关键技术 |
5.1.4 岩溶空洞软弱地基处理效果检验 |
5.2 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设计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人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2:本人申请的国家发明专利 |
附录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4: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2)动静荷载作用下岩溶塌陷易发区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的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岩溶塌陷动荷载致塌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塌陷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研究现状 |
1.2.4 铁路列车轮轨振动作用下岩土体振动响应研究现状 |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工程概况与岩溶塌陷机理分析 |
2.1 研究区工程概况 |
2.2 研究区铁路沿线岩溶地貌形态及分布规律 |
2.3 研究区铁路沿线岩溶塌陷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岩溶塌陷易发区高速铁路路基周边环境振动监测 |
3.1 振动波传播特征 |
3.1.1 振动波的特点 |
3.1.2 振动波的衰减规律 |
3.2 现场监测概况 |
3.3 现场监测方案设计 |
3.4 振动监测结果与分析 |
3.4.1 振动监测结果时域分析 |
3.4.2 振动监测结果频域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4 隐伏土洞及路基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方法 |
4.1.1 ABAQUS有限元软件介绍 |
4.1.2 ABAQUS求解 |
4.2 静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定 |
4.2.2 模型建立 |
4.2.3 边界条件 |
4.2.4 网格划分 |
4.2.5 初始地应力平衡 |
4.2.6 模型验证 |
4.3 隐伏土洞及路基变形特征分析 |
4.3.1 不同土洞跨度的影响 |
4.3.2 不同土洞埋深的影响 |
4.3.3 不同路堤填筑高度的影响 |
4.4 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高速铁路路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列车荷载作用下土洞及路基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
5.1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5.1.1 列车模拟 |
5.1.2 轨道结构模拟 |
5.1.3 路基及地基结构模拟 |
5.1.4 边界条件设定 |
5.1.5 模型验证 |
5.2 岩溶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
5.2.1 路基动位移分布特征 |
5.2.2 路基振动加速度分布特征 |
5.2.3 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
5.3 不同工况下岩溶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
5.3.1 列车轴重 |
5.3.2 列车运行速度 |
5.3.3 土洞埋深 |
5.3.4 土洞水平位置 |
5.4 岩溶地区高速铁路双线列车相向运行路基动力特征研究 |
5.4.1 路基动位移分布特征 |
5.4.2 路基振动加速度分布特征 |
5.4.3 路基动应力分布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灾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单岩溶构造型地面塌陷灾变规律试验研究 |
2.1 岩溶塌陷模拟试验装置 |
2.1.1 试验装置功能 |
2.1.2 试验装置设计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目的 |
2.2.2 模拟土体参数 |
2.2.3 试验设计与测试方法 |
2.2.4 应变片布置 |
2.3 塌陷过程及形式 |
2.3.1 岩溶塌陷灾变过程 |
2.3.2 塌陷形式分析 |
2.4 溶洞开口大小对塌陷的影响 |
2.5 水位上升高度对塌陷的影响 |
2.6 上覆土层厚度对塌陷的影响 |
2.7 塌陷易发系数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岩溶构造联合致塌的试验研究 |
3.1 双溶洞塌陷模拟试验装置 |
3.1.1 试验装置功能 |
3.1.2 试验装置设计 |
3.2 试验设计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工况 |
3.3 双溶洞塌陷形式 |
3.4 相邻土洞连通位置 |
3.5 土洞发育过程 |
3.5.1 不同开口大小的影响 |
3.5.2 不同溶洞间距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研究 |
4.1 颗粒流方法基本原理 |
4.2 细观参数标定 |
4.2.1 土体力学参数 |
4.2.2 双轴压缩数值模拟 |
4.2.3 数值模拟细观参数 |
4.3 模拟工况 |
4.3.1 溶洞开口大小对塌陷的影响 |
4.3.2 水位上升高度对塌陷的影响 |
4.3.3 上覆土层厚度对塌陷的影响 |
4.3.4 双溶洞联合致塌数值模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区地面塌陷灾变规律与防控建议 |
5.1 贵港市某塌陷案例概况 |
5.2 塌陷过程与灾变规律的数值模拟 |
5.2.1 数值模型 |
5.2.2 塌陷过程与规律 |
5.2.3 易发性评价 |
5.3 防控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言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地貌 |
1.2.2 岩溶发育特征 |
1.2.3 岩溶塌陷发生机制 |
1.2.4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 |
1.2.5 发展趋势及问题 |
1.2.6 研究区岩溶研究方面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课题研究工作概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及地质背景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 |
2.1.3 水系 |
2.1.4 地质背景概况 |
2.2 可溶性岩地层及埋藏分布特征 |
2.2.1 可溶性岩地层 |
2.2.2 灰岩地层分布与埋藏类型 |
2.3 岩溶区地下水特征 |
2.3.1 主要岩溶盆地岩溶水水文地质特征 |
2.3.2 岩溶区地下水补、迳、排特征 |
第三章 研究与试验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试验方法 |
3.2.1 室内外试验方法 |
3.2.2 物探方法 |
第四章 岩溶特征与发育规律 |
4.1 可溶性岩岩石学特征 |
4.2 岩溶个体形态与岩溶地貌 |
4.2.1 地表岩溶个体形态 |
4.2.2 地下岩溶个体形态 |
4.2.3 岩溶地貌 |
4.2.4 大湖盆地岩溶地貌演化过程 |
4.3 主要盆地地下隐伏岩溶发育特征 |
4.3.1 永安盆地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
4.3.2 三明盆地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
4.3.3 地下岩溶发育程度分区 |
4.3.4 岩溶发育阶段探讨 |
4.4 地下隐伏岩溶的综合物探探测 |
4.4.1 野外试验及物性特征分析 |
4.4.2 综合物探剖面探测应用与讨论 |
4.5 灰岩溶蚀速率的影响试验 |
4.5.1 试验地点及方法 |
4.5.2 试验结果 |
4.5.3 溶蚀试验结果分析 |
4.6 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岩性因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4.6.2 地质构造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4.6.3 地下水文网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4.6.4 新构造运动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
4.7 主要岩溶地质遗迹科学、人文价值 |
4.7.1 三明万寿岩 |
4.7.2 永安鳞隐石林 |
4.7.3 沙县七仙洞 |
第五章 岩溶塌陷特征、机制与影响 |
5.1 研究区岩溶塌陷现状 |
5.2 岩溶塌陷空间分布规律 |
5.3 岩溶塌陷形态 |
5.4 岩溶塌陷形成条件与发生机制 |
5.4.1 岩溶塌陷的形成 |
5.4.2 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3 岩溶塌陷的机制分析 |
5.5 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
5.5.1 岩溶塌陷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
5.5.2 岩溶塌陷对岸防工程的影响 |
5.5.3 岩溶塌陷对地质遗迹保护的影响 |
5.6 岩溶溶蚀对灰岩矿区生态治理的影响 |
5.6.1 灰岩矿区环境问题 |
5.6.2 灰岩矿区环境治理 |
5.7 岩溶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5.7.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
5.7.2 岩溶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及分区 |
6.1 主要岩溶区工程地质条件 |
6.2 岩溶塌陷易发性的定性评价 |
6.3 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及分区 |
6.3.1 岩溶塌陷易发性的定量评价方法比选 |
6.3.2 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突变基数法 |
6.3.3 基于突变基数法的岩溶塌陷易发性定量评价 |
6.3.4 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 |
第七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5)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的影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盾构隧道与溶洞的相互影响研究现状 |
1.2.2 溶洞坍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广州岩溶区发育机理及盾构隧道风险分析 |
2.1 岩溶地区发育机理及分布特点 |
2.1.1 岩溶的发育机理 |
2.1.2 岩溶发育影响因素 |
2.1.3 岩溶发育区的特点 |
2.1.4 广州地区岩溶分布及特点 |
2.1.5 广州地铁岩溶勘察统计 |
2.2 岩溶地区盾构施工风险分析 |
2.2.1 盾构机陷落风险 |
2.2.2 盾构机磕头或左右偏离风险 |
2.2.3 岩溶水风险 |
2.2.4 隧道掌子面突泥涌水风险 |
2.2.5 盾构截面地层上软下硬 |
2.3 岩溶的坍塌机理 |
2.3.1 岩溶塌陷的原因分析 |
2.3.2 岩溶塌陷的力学机理与极限状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地区盾构隧道的溶隧影响分析 |
3.1 有限元理论及模型建立 |
3.3.1 初始地应力计算 |
3.3.2 本构模型 |
3.3.3 模拟单元体的选择 |
3.3.4 水土流固耦合模型 |
3.2 模型假设及建立 |
3.2.1 模型的基本假定 |
3.2.2 模型的材料参数 |
3.2.3 模型的边界及尺寸 |
3.2.4 模型模拟工况 |
3.3 隧道施工上穿溶洞的影响分析 |
3.3.1 隧道变形影响分析 |
3.3.2 管片内力影响分析 |
3.4 隧道施工侧穿溶洞的影响分析 |
3.4.1 隧道变形影响分析 |
3.4.2 管片内力影响分析 |
3.5 隧道施工下穿土洞的影响分析 |
3.5.1 隧道变形影响分析 |
3.5.2 管片内力影响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地区溶洞坍塌对盾构隧道的影响分析 |
4.1 坍塌分析及模型假设 |
4.2 不同尺寸溶洞的坍塌影响 |
4.2.1 溶洞坍塌对隧道的影响 |
4.2.2 溶洞坍塌对地面的影响 |
4.3 不同位置溶洞的坍塌影响 |
4.3.1 溶洞坍塌对隧道的影响 |
4.3.2 溶洞坍塌对地面的影响 |
4.4 不同隧道埋深的溶洞坍塌影响 |
4.4.1 溶洞坍塌对隧道的影响 |
4.4.2 溶洞坍塌对地面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地层中盾构掘进处理技术分析及控制措施 |
5.1 盾构机类型和掘进技术分析 |
5.1.1 盾构机类型 |
5.1.2 盾构机的利弊分析 |
5.2 岩溶区域隧道施工方法及防控措施 |
5.2.1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方法分析 |
5.2.2 岩溶地区盾构施工的防控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岩溶塌陷的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的介质特点 |
1.2.2 岩溶塌陷的机理研究 |
1.2.3 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及气象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象特征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
2.4.1 断层 |
2.4.2 褶皱 |
2.4.3 地震活动 |
2.5 水文地质特征 |
2.5.1 地下水类型与赋存 |
2.5.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及动态特征 |
2.5.3 水化学特征及侵蚀性评价 |
2.6 不良地质作用 |
2.7 特殊岩土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槽带的发育特点 |
3.1 红黏土覆盖层特点 |
3.1.1 红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
3.1.2 红黏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
3.1.3 红黏土的反剖面特征 |
3.2 基岩发育形态 |
3.2.1 岩溶探测技术 |
3.2.2 区间基岩发育特征 |
3.3 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穿越溶槽带的塌陷机理 |
4.1 地铁穿越溶槽带时塌陷的发育机制 |
4.2 洞室塌陷形态与其计算理论 |
4.2.1 塌陷土洞的形成机理 |
4.2.2 普氏平衡拱理论 |
4.3 溶槽带中塌体几何边界条件的计算模型 |
4.3.1 内部塌陷模式 |
4.3.2 地表塌陷模式 |
4.4 塌体形态的影响因素 |
4.4.1 数值模拟试验 |
4.4.2 塌陷土洞高度的计算方法 |
4.5 实际案例与分析 |
4.5.1 塌体几何边界与塌方量的计算步骤 |
4.5.2 实际案例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穿越溶槽带的塌陷防治措施 |
5.1 溶槽带的塌陷防治措施分析 |
5.1.1 溶槽带塌陷防治的基本措施 |
5.1.2 溶槽带塌陷防治的主要问题 |
5.1.3 溶槽带超前支护体系的设计建议 |
5.2 研究区支护设计与分析 |
5.2.1 施工概况 |
5.2.2 支护方案设计参数 |
5.2.3 支护设计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大田桃源镇岩溶塌陷成因机制分析及演化过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塌陷类型 |
1.2.2 岩溶塌陷成灾机理研究现状 |
1.2.3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现状 |
1.2.4 岩溶塌陷治理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1.4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野外勘察方法 |
2.3.2 高密度电法物探研究 |
2.3.3 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 |
2.3.4 研究区的工程概况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三明大田县群发性地面塌陷区现状分析 |
3.1.1 场地地层与岩土体特征 |
3.1.2 场地地震及地质构造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3.1.4 地面塌陷现状分析 |
3.1.5 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3.1.6 小结 |
3.2 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岩溶地下空腔探测研究 |
3.2.1 地球物理勘探条件 |
3.2.2 高密度电法的结果解译分析 |
3.2.3 小结 |
3.3 岩溶塌陷演化数值模拟分析 |
3.3.1 无岩溶空腔情况下的场地应力和变形 |
3.3.2 岩溶地下空腔形成后的场地变形 |
3.3.3 岩溶地下空腔形成后的场地岩土体应变 |
3.3.4 小结 |
3.4 三明大田县桃源镇地面塌陷危险性分区与应对措施 |
3.4.1 地面塌陷发展趋势 |
3.4.2 地面塌陷危险性、危害性分区 |
3.4.3 初步应对措施的提出 |
3.4.4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发育特征 |
1.2.2 岩溶探测方法 |
1.2.3 岩溶塌陷风险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2 地质环境背景 |
2.1 气象水文特征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地层岩性特征 |
2.4 可溶岩分布特征 |
2.5 地质构造特征 |
2.6 水文地质特征 |
2.6.1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
2.6.2 地下水水位埋深特征 |
2.6.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6.4 地下水化学特征 |
2.6.5 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 |
3 城市岩溶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 |
3.1 城市岩溶探测 |
3.1.1 地球物理勘探 |
3.1.2 地质钻探 |
3.1.3 探测方法对比 |
3.2 岩溶发育特征分析 |
3.2.1 岩溶类型 |
3.2.2 岩溶形态特征 |
3.2.3 地下溶洞填充特征 |
3.2.4 岩溶发育程度 |
3.3 岩溶发育空间分布规律 |
3.3.1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
3.3.2 岩溶发育规模 |
3.3.3 岩溶发育深度 |
3.4 岩溶发育控制条件 |
3.4.1 水文条件 |
3.4.2 地形地貌条件 |
3.4.3 地质构造条件 |
3.4.4 岩性条件 |
4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1 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征 |
4.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分析 |
4.2.1 岩溶地面塌陷典型案例分析 |
4.2.2 岩溶地面塌陷成因 |
4.3 岩溶地面塌陷机理研究 |
4.3.1 地表水下渗致塌机理分析 |
4.3.2 地下水下降致塌机理分析 |
4.4 岩溶地面塌陷数值模拟分析 |
5 城市岩溶地面塌陷灾害风险评价 |
5.1 风险评价方法及研究思路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塌陷风险评价思路 |
5.2 评价因子选择与评价模型构建 |
5.3 岩溶地面塌陷危险性评价 |
5.3.1 评价模型建立 |
5.3.2 评价条件层及因子层权重计算 |
5.3.3 判断矩阵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3.4 评价因子量值划分 |
5.3.5 危险性评价 |
5.4 岩溶地面塌陷易损性评价 |
5.4.1 评价模型建立 |
5.4.2 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
5.4.3 易损性评价 |
5.5 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绍兴地铁复杂岩溶探测与施工塌陷风险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探测技术 |
1.2.2 岩溶稳定性评价 |
1.2.3 岩溶处治技术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论文的创新点 |
2 地铁隧道穿越区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研究 |
2.1 区域地质特征研究 |
2.1.1 区域工程地质概况 |
2.1.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 穿越区岩溶发育基本条件及特征 |
2.2.1 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 |
2.2.2 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2.3 岩溶探测方法的研究 |
2.3.1 城市地铁超前预报方法 |
2.3.2 常用的物探方法研究 |
2.3.3 钻探加弹性波CT法在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
2.4 穿越区岩溶发育特征 |
2.4.1 岩溶形态及规模 |
2.4.2 岩溶垂向分布特征 |
2.4.3 岩溶横向分布特征 |
2.5 穿越区岩溶充填类型 |
2.5.1 溶洞充填类型 |
2.5.2 溶洞充填物性质 |
2.6 本章小结 |
3 下伏溶洞对盾构隧道稳定性影响分析 |
3.1 研究目的及思路 |
3.1.1 研究目的及思路 |
3.1.2 计算软件介绍 |
3.2 计算模型与参数 |
3.2.1 模型构建 |
3.2.2 计算参数的取值 |
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1 下伏溶洞对盾构隧道的影响 |
3.3.2 下伏溶洞与基岩面间距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3.3.3 溶洞直径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 |
3.3.4 下伏岩溶洞穴充填程度对隧道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岩溶施工塌陷风险性评估 |
4.1 穿越区岩溶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 |
4.1.1 岩溶发育程度与塌陷的关系 |
4.1.2 上覆盖层与塌陷的关系 |
4.1.3 地下水与塌陷的关系 |
4.2 穿越区地质结构类型及塌陷模式 |
4.2.1 穿越区地质结构分类 |
4.2.2 岩溶塌陷模式 |
4.3 穿越区Ⅰ类地质结构类型的岩溶塌陷风险性评价 |
4.3.1 预测因子的确定及预测层次结构模型 |
4.3.2 因子权重的确定 |
4.3.3 因子的等级划分及取值 |
4.3.4 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
4.3.5 模糊变换 |
4.4 本章小结 |
5 岩溶处理技术研究 |
5.1 溶洞治理的思路及原则 |
5.2 不同塌陷等级岩溶处理措施及方案 |
5.3 现场岩溶处治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岩溶区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溶腔整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勘察研究现状 |
1.2.2 下伏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2.3 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2.4 溶腔整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 |
1.4.1 主要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溶洞顶板不同岩体质量等级临界厚径比计算 |
2.1 引言 |
2.2 溶洞顶板破坏模式及计算工况 |
2.3 溶洞顶板厚径比计算理论及规律分析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冲切破坏极限荷载上限解 |
2.3.3 溶洞顶板厚径比变化规律 |
2.4 溶洞顶板临界厚径比计算 |
2.4.1 计算简式的建立 |
2.4.2 不同质量等级临界厚径比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单层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
3.2.1 计算模型设计 |
3.2.2 模型建立及工况设计 |
3.3 单层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研究 |
3.3.1 桩基承载过程及破坏模式的分析 |
3.3.2 单层溶洞型桩基荷载传递规律的分析 |
3.3.3 桩基承载过程中溶洞顶板张拉破坏的分析 |
3.4 单层溶洞型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3.4.1 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3.4.2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 |
3.4.3 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的计算 |
3.4.4 溶洞型桩基桩身受压破坏的判断 |
3.4.5 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步骤 |
3.5 工程实例计算 |
3.5.1 工程概况 |
3.5.2 承载力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多层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值计算方案设计 |
4.2.1 计算模型设计 |
4.2.2 模型建立及工况设计 |
4.3 多层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研究 |
4.3.1 桩基承载过程及破坏模式的分析 |
4.3.2 多层溶洞型桩基荷载传递规律的分析 |
4.3.3 “地层-桩基-溶洞”整体破坏模式分析 |
4.4 多层溶洞型桩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4.1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
4.4.2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步骤 |
4.5 工程实例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可控式溶腔整治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可控式溶腔注浆充填整治技术 |
5.2.1 试验方案设计 |
5.2.2 外加剂种类的选择 |
5.2.3 复合型浆液配合比试验 |
5.2.4 技术控制标准及应用 |
5.3 溶腔灌注石渣混凝土整治技术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石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
5.3.3 技术控制标准及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岩溶地区地面塌陷的发生规律及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压旋喷桩加固岩溶空洞软弱地基的作用机理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D]. 商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动静荷载作用下岩溶塌陷易发区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分析[D]. 魏子钧.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覆盖型岩溶区地面塌陷灾变规律研究[D]. 宋光啸. 山东大学, 2020(12)
- [4]福建省三明生态工贸区岩溶特征及岩溶塌陷研究[D]. 黄光明.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的影响特性研究[D]. 郑映旭. 广州大学, 2020(02)
- [6]贵阳地铁2号线溶槽带塌陷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 冯祎.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7]大田桃源镇岩溶塌陷成因机制分析及演化过程模拟研究[D]. 林训伟.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以深圳某区为例[D]. 付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01)
- [9]绍兴地铁复杂岩溶探测与施工塌陷风险性评估研究[D]. 王晓煜. 绍兴文理学院, 2020(03)
- [10]岩溶区溶洞型桩基承载机理及溶腔整治技术研究[D]. 王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