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人餐桌越来越安全(论文文献综述)
杜未未[1](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指出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李晓宁[2](2020)在《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近郊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商品楼小区,众多居民从内城迁往城郊的商品楼住宅区。这些新兴城市社区是居民交流关系生成的重要文化空间,本文以北京的方庄小区为个案,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生动的个人叙事,主要从日常交流实践的视角探究社区居民的居住关系。地处南二环与南三环之间的方庄小区是北京市政府于1984年正式批准开发建设的高层集合住宅小区。1992年全部完工的方庄是当时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住宅区,也是北京市最早对个人和外籍人士销售商品房的住宅区。它所代表的是在各个城市周边开始发生的城市居民与郊区农民集聚于同一社区的新型居住关系。方庄小区是由原地的农民、个人置业者、带有企业和单位分配住房政策性质的集团购房者所共同组成,这种居住关系的生成,意味着全体居民将要经历一个社区认同与文化融合的公共文化实践的过程。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不是像原来所在村落那样成为一种绝对的需要,不同的年龄群体或者性别群体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构成各自的日常交流方式。在社区公共生活秩序的建构中,不同的交往行为具有不同的意义。本文设置了几个基本问题来进行研究:家庭生活需求的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个人娱乐需求满足中居民的日常交流实践,服务性的社区公益活动的参与和社区认同,基于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对于社区认同的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家庭的日常生活虽然不依赖但也不能完全离开居住社区。从个人层面来看,拥有不同的业余爱好与修养背景的居民结成形式多样的趣缘群体。参与个人喜爱的兴趣团体成为个人融入社区的重要方式。此外,社区新型居住关系的建构离不开居民自觉自愿进入公共领域从事公益活动,做出各种实际的奉献。居民自发创作关于社区生活的文艺作品包含居民的真实感受与想象,这些文艺作品激发了人们关于社区的想象,从而增进了对社区的认同。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着形式多样的日常交流实践,这些交流既满足着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满足着个人娱乐休闲的需要。居民在社区公益活动参与中获得个人成就感与社区认同感,活动参与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社区生活催生人们的文艺创作,这些包含真实与想象的创作促进对社区共同体的想象,从而达成认同。不管个人生活还是家庭生活都无法脱离社区,基于不同需求的交流实践构成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虽然方庄小区具有特殊性,居民构成关系呈现多元特征,因其成立时间较早,人们经历了比较充分的社区公共生活秩序以及文化建构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值得我们去研究。我们注意到家庭在社区日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到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在未来城市社区的发展过程中,民俗学以城市居民小区为单元进行研究是可靠且具有操作性的一种方法。从文化交往的意义,关注居民如何积极建立互动合作和相互服务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传统的居住关系在蜕变为一种新型居住关系过程中,仍然保留了传统生活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精神。如何通过交流实现认同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将个案置于整个中国城市发展中,民俗学应该关心人们的文化需求以及他们如何创造自己满意的生活,他们不断提出新需求从而建立了当前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与日常生活交流方式。
张南[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果说人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那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考察无疑是富有意义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常生活变迁驶入“快速路”,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即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力图通过展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迁,分析引致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原因,进而来系统阐释、总结70多年来新中国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伟大成就、政策沿革和改革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变化明显。解放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穿着统一化,五十年代的中山装、人民装到列宁装、布拉吉,六十年代的老三样和老三色,“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装和军便装,长期的计划供应使城市居民穿着风格单一朴素。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影响着服饰变迁。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服饰风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时尚潮流不断变化和更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呈现出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发生很大变化。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定量供应、凭票购买,到现在日渐丰富的百姓餐桌、不出国门吃遍世界,中国城市居民饮食消费已经从以粮食为主的温饱消费向肉蛋奶、水产品、瓜果蔬菜等多样化饮食消费转变,从追求数量充足为主转向更加注重营养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从满足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健康,呈现出饮食消费日趋合理、饮食方式逐渐多样、饮食观念日益多元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住房水平逐渐改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的福利住房制度,对城市住房的建设和分配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这一时期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住房非常拥挤,共用厨房、卫生间居多。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加快住宅建设的速度,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解决住宅供需矛盾,九十年代初国家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自由到市场上购买商品房,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同时为了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政府陆续兴建了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呈现出居住质量逐渐提高、家居装饰个性化多样化等特点,同时也凸显出住房不平等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解放初期,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的街道上行驶着公共汽车。一般的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车,自行车很少。六七十年代,自行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主要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仍较短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中的各种交通工具才迅速增多起来。到20世纪末,家用汽车开始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网约车也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低碳出行、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新时尚,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成为新宠。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呈现出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等特点。总体来看,70多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一直在变化发展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地域、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性、政治色彩淡化等特征。
吴优亭[4](2020)在《不适之地—北美华人移民小说中的身份与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移民已成为世界性的跨文化现象。移民海外不只是物理空间上的位移,它还是母体文化向异质文化转移的过程,移民从断根到生根必然会经历诸多不适。本文以跨文化适应策略作为理论基础,以《金山》.、《喜福会》以及《北京人在纽约》等三部文学作品为个案,对华人移民如何克服“文化不适”并重构自我的文化身份进行分析。由于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具有社会道德现实复杂性的独特优势,因此其在跨文化研究中也具有不容小觑的价值。论文指出,在不同时期华人所处的身份危机和文化挑战都有所不同。张翎的《金山》描写了方家四代人不同的文化适应类型、自我与“他者”的形象以及作者历史叙事下的多元身份认知;谭恩美的《喜福会》呈现了华裔母女在白人社会中身份认同的错位、跨文化冲突与和解、以及作者中国叙事下华裔身份的再确认;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则反映了大陆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境遇、双重文化下的困惑与挣扎、以及作者传奇叙事下的文化心理隐喻。笔者发现,虽然第一代华人移民和华裔面临的身份困惑、采取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不尽相同,但华人的身份认同依然呈现出共性与张力;作家的移民叙事也从再现文化冲突到对多元身份的探索;通过文学隐喻来理解跨文化适应的诸多问题,对于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有一定的价值。
付秀莹[5](2020)在《他乡》文中认为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匡洁[6](2019)在《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游记是旅行者对亲身旅行经历的描写与记录,涉及旅行者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位移,是建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大众的读物,游记可以反映普通民众的文化潜意识。因此,游记视角下德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可以揭示德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期待与诉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旅华游记构成了德国人对华认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来华的旅行者主要是受中国政府官方邀请的德国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众旅行掀起了普通德国人的旅华热潮,此间出版的旅华游记是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来华德国人的旅华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从来华德国人零散的中国话语中总结出典型的中国形象类型,并挖掘其形成、演变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与归纳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本文将“德国人旅华游记”界定为“德国旅行者对亲身旅华经历的记录,涵盖旅行描写、旅行报道、旅行日记、旅行考察报告等多种本文类型”,并收集了80本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随着1949年以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德国人旅华阶段:1、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2、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的创作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第一阶段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三阶段以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为主。从作者性别上看,大多数为男性,仅有少量女性。第二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华德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与综述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启蒙运动早期、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一战后至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从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变化过程,中国形象始终作为他者参与德国的发展,是德国文化的自我投射。第三章以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民主德国旅行者与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构成“颂华派”,积极赞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人的勤奋与道德、中国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化,而另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则作为“贬华派”批判北京的单调统一、上海的衰落、中国人着装与思想的统一化以及工农业建设的落后等。这些旅行者在中国都仅停留数周,因此,他们未能通过中国旅行检验和反思自己所持有的固有观点,反而是强化了原有认知。第四章以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依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们常用双重眼光观察与评价中国并试图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建构了多元、矛盾和混杂的中国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与“自力更生”政策,观察中国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试图证明变革中的中国不是联邦德国的威胁,而是联邦德国的合作伙伴。第五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因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等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基本不再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为重心,对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经济发展与教育现状仅有少量描写。他们大多渴望远离都市化的北京与上海,向往遥远的中国小城,期待在与中国的相遇中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想要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只是短期来华旅行的游客,因而他们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描写大多基于有限的个体化体验,常常未能进行深度的文化阐释。国家关系、旅行者的身份与兴趣、旅华时间的长短、德国大众的期待视野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他们观察与描写中国的目的仍在于德国自身,期待从中国找到可以佐证或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社会期待与个人愿望的事物。纵向来看,他们从用中国的发展状况证明本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转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用遥远的中国满足自我逃离现实、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确认则始终影响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进步、自由与文明的评价。上述研究既可以挖掘、理清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的书目、作者及其旅华时间,开辟新的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亲历者的中国观察、描写与评价,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德国人关注中国的视角及其背后隐藏的期待与诉求,对推动中德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Nattanon Teerapanyawatt(许源海)[7](2019)在《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很多外国人开始重视汉语,开始学习汉语,泰国来华留学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来华泰国留学生要在中国生活较长一段时间,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中国饮食文化。本文以广州高校泰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本文使用定性访谈法来进行研究,访谈种类为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访谈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包括对中国菜的认知、对中国饮食观念的认知和对中国饮食礼仪的认知。通过分析得出,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情况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次;二是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非常热情、好客;三是中国饭店呈现出负面印象;四是中国人不注重饮食卫生与安全;五是中国人食用奇怪的食材。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有以下两个:一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菜的印象由负面转为正面;二是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过程按照时间和认知变化可以分为来华之前、在华期间和毕业回国之后三个时间段。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的成因有以下几个:一是在泰国的中国菜已本土化,留学生对中国菜的认知主要来自媒体、书本和口传;二是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很少,使用频率更低;三是小饭店就餐经历导致中国饭店呈现负面印象。中国饮食文化对泰国留学生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继续使用中国的待客之道;二是选择性使用中国饮食礼仪;三是回国之后喜欢做或者吃中国菜。对此,本文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来华前泰国留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力求对中国饮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二是增加饮食文化体验活动;三是提高中国饭店的用餐环境及卫生状况。泰国学生只有多接触中国社会及中国饮食文化,才能提升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也才能更快地适应中国饮食文化。
张柠[8](2018)在《三城记》文中认为卷一沙龙一2006年年初,我们的主人公顾明笛,从上海东山公园管理处辞职,把人事档案放到市第二人才交流中心,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这一年他26周岁。也正是这一年,顾明笛突然决定离开上海,要出去闯荡一番。顾明笛祖籍江苏句容,祖父辈开始定居上海。母系姓竺,祖籍浙江上虞,外祖父竺燕生年轻时就到了上海,推销绍兴绸缎,生意正要发达起来的时候,上海就解放了。因为还没有发大
蒋瑞涵[9](2016)在《汉语国际教育餐饮文化专题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中餐饮文化专题为研究对象,对几部常用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涉及餐饮文化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对教材编写中餐饮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设性建议;并设计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留学生对中国餐饮文化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餐饮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综合前人时贤的观点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中餐饮文化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设计出餐饮文化教学的教学案例一份。论文由五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阐述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目的、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及研究方法、研究理论和依据。第二章通过综合各家观点,对餐饮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第三章以现行多部汉语国际文化教材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涉及餐饮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中外餐饮文化的异同、对中国餐饮文化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中餐饮文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现状。第三章通过对留学生餐饮文化学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提出餐饮文化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四章根据前几章提出的餐桌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教学策略,设计出教学案例一份。
黄斌欢[10](2014)在《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围绕“珠三角”一个特殊的农民工群体即“泔水养猪人”展开,探讨以其为核心的泔水养猪业的生成机制、历史变迁及所面临的制度与社会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些因素如何汇聚、推动并限制了其劳动形态的具体面貌。在对劳动过程理论进行再考察的基础上,文章认为,从社会的角度切入对劳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推进我们对当前中国纷杂的劳动形态的理解,为丰富和扩展劳动的理解框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的材料基于作者2005至2014年间在珠三角地区和广西桂中市南镇的民族志调查和实地工作,以及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泔水养猪业的文件材料及媒体报导的搜集;据此,希望在不同主体互动的视角下,以泔水养猪为案例对我国的社会生态进行一次民族志观察。泔水养猪作为我国农民传统的实践做法,与珠三角世界工厂所聚集的大量人口这一具体情境相结合,发展出城市郊区的泔水养猪产业;这一产业从而也成为解决珠三角各大城市餐厨垃圾难题的现实办法。围绕泔水养猪业,城市生态循环系统得以建立,由此,养猪人成功地将泔水养猪业嵌入于城市产业体系之中。在具体的劳动过程中,来自农业的生产方式在现代都市中找到了延续的别样途径。传统的劳动习惯、社会团结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养猪劳动的面貌。在社会治理的压力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倾向于以科学知识取代原有基于历史实践所形成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而社会大众、市场主体、媒体等主体,同样在其自身的利益驱动下,参与到对于养猪者的驱逐过程中来。然而,新的基于科学知识的餐厨垃圾处理方案在实践中一再失效。养猪人由是与地方政府之间展开了漫长的拉锯战,其基于市场位置的结构性力量,成为他们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文章结论认为,劳动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形态,乃是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的劳动之所以呈现如是面貌的核心原因。中国劳工之所以呈现为当前的面貌,同样需要考虑劳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即波兰尼所说的嵌入性问题。而影响劳工面貌以及阶级形成的进一步要素,则埋植于在劳工进入新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原有的社会保护机制能否得到有机传承,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发挥社会保护作用。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已成常态的状况下,劳工的社会保护不仅需要国家制度的安排,更需要劳工自身的团结与抗争。
二、北京人餐桌越来越安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人餐桌越来越安全(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 |
五、资料的来源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北京城郊不同的居住关系 |
第一节 北京内城居住关系 |
一、北京城市空间格局 |
二、胡同里的四合院和大杂院 |
三、邻里之间的生活互助 |
四、邻里之间的信仰结社 |
第二节 近郊菜农村落 |
一、近郊农村 |
二、作为生产共同体的村落:蔬菜种植 |
三、作为生活共同体的村落 |
第三节 北京住宅:从平房到高楼 |
小结 |
第二章 从蒲黄榆到方庄小区 |
第一节 搬迁上楼:村落共同体的解体 |
第二节 北京首个商品楼住宅区 |
一、方庄地区的建立 |
二、方庄地区的居民组成 |
三、空间资本化与城市居住空间的高楼化 |
小结 |
第三章 小区中家庭之间的交流 |
第一节 以舞为媒:“越跳越熟,越跳越亲” |
一、舞队之中 |
二、舞场之外 |
第二节 共享养娃与家长社交:“快乐小陶子”公益绘本读书会 |
一、扎根社区的亲子阅读 |
二、社区之内的居民交流实践 |
三、走出社区的儿童集体活动 |
小结 |
第四章 休闲模式与社区认同 |
第一节 方庄民间艺术馆 |
一、从地下群租房到方庄民间艺术馆 |
二、串珠手工艺术班 |
第二节 美娘合唱团 |
第三节 书画协会 |
一、“这是我的另一个家” |
二、以书画结友 |
第四节 围圈踢毽 |
一、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踢毽 |
二、结伴踢毽 |
第五节 社区邻里节 |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公共服务的社区参与 |
第一节 寻找地方历史、手绘方庄地图 |
一、寻找“蒲黄榆”的由来 |
二、手绘方庄地图 |
第二节 “十姐妹”志愿环保服务队 |
第三节 治安巡逻队 |
第四节 八老议政团 |
第五节 “掌上四合院” |
一、掌上四合院 |
二、从网络社群到面对面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社区的想象与建构 |
第一节 作为心理认同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想象的共同体”:社区生成的重要方式 |
一、社区小报《方庄生活》 |
二、网络互动 |
三、参与和旁观:个人叙事的社区活动 |
第三节 社区的真实与想象:围绕社区生活的文艺创作 |
一、文字书写:现代社区的重要认同方式 |
二、观看与记录:方庄的光影记录 |
三、歌唱“我们的社区” |
四、画中“方庄”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49-1956) |
一、“国服”日渐流行 |
二、“工装”备受推崇 |
三、苏联服饰风尚 |
(一)列宁装 |
(二)布拉吉 |
(三)苏联大花布 |
四、短暂的绚烂 |
(一)爱劳动穿花衣 |
(二)旗袍的余晖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57-1978) |
一、老三色和老三样 |
二、“缝缝补补又三年” |
(一)布票比钱重要 |
(二)“补丁”最常见 |
(三)窘迫下的创造 |
三、“十亿人民十亿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服饰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时尚与禁忌 |
(一)喇叭裤的开端 |
(二)的确良,“的确靓” |
(三)西装回潮 |
(四)街上流行红裙子 |
二、多元与个性 |
(一)多样化、个性化 |
(二)讲究品牌和休闲 |
(三)倡导环保和健康 |
三、“传统”的复兴 |
(一)旗袍的苏醒 |
(二)“唐装”的世界时尚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服饰变迁的特点 |
一、从政治挂帅到自由个性的服饰风尚 |
二、从缺衣少穿到多样化的服饰消费 |
三、从主动接受到相互影响的服饰交流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49-1956) |
一、“标准米”和“标准面” |
二、粮食计划供应 |
(一)粮食统购统销势在必行 |
(二)从“凭证买粮”到“定量供应” |
三、饮食状况轻微改善 |
(一)粮食产量增多 |
(二)副食条件改善 |
(三)饮食支出减少 |
四、西式饮食的消退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57-1978) |
一、“大办食堂” |
二、“方寸粮票” |
三、“饥饿年代” |
(一)节食度荒 |
(二)“低标准瓜菜代” |
四、“十年饮食”发展缓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饮食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基本实现温饱的过渡 |
(一)票证时代的延续 |
(二)西式饮食的回归尝试 |
二、饮食购物全面升级 |
(一)“菜篮子”渐丰 |
(二)大型超市的发展 |
(三)“网”罗天下美食 |
三、“舌尖上的安全”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饮食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饮食消费日趋合理 |
二、饮食方式逐渐多样 |
三、饮食观念日益多元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49-1956) |
一、“龙须沟”换新颜 |
(一)清理城区垃圾 |
(二)疏浚河湖水系 |
(三)掏挖修整下水道 |
(四)改造棚户区 |
二、“以租养房”的福利 |
三、“工人新村”遍地开花 |
(一)职工住宿条件差 |
(二)兴建工人住宅新区 |
(三)“主人翁”的象征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57-1978) |
一、继续低租金的福利 |
二、“卫星城”的出现 |
三、“城市人民公社大楼”拔地而起 |
四、群居的苦乐 |
(一)“筒子楼”和单元房 |
(二)“干打垒”和大杂院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房荒”的记忆 |
二、福利分房的余温 |
三、房改的松动 |
(一)鼓励私人建房 |
(二)允许公房出售 |
四、住宅商品化之路开启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居住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居住质量逐渐提高 |
二、家居装饰彰显个性 |
三、住房不平等问题凸显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49-1956) |
一、城市道路的整修与扩建 |
二、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起 |
三、传统单一的出行工具 |
(一)短途基本靠走 |
(二)人力车的没落 |
(三)少量的自行车出现 |
四、缓慢的铁路出行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57-1978) |
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缓慢 |
二、曲折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 |
(一)背着“煤气包”的公交车 |
(二)有轨电车向无轨电车的过渡 |
(三)出租车发展艰难 |
(四)第一条地铁的开通 |
三、自行车日渐普及 |
四、“十年”交通发展举步维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1978 年至今)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翻天覆地 |
(一)铁路发展 |
(二)民航巨变 |
(三)公路规模扩大 |
(四)水运稳步发展 |
二、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日益完善 |
(一)方便快捷的城市公交 |
(二)“招手即停”的出租车 |
(三)三轮车的尴尬 |
(四)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 |
三、私人出行工具更新换代 |
(一)自行车王国 |
(二)摩托车轰鸣 |
(三)汽车驶入百姓家 |
四、城市交通问题凸显 |
(一)交通拥堵严重 |
(二)交通污染加剧 |
(三)交通事故频发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交通生活变迁的特点 |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 |
二、公共交通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
三、出行工具从传统向现代转变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特征和影响因素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特征 |
(一)变迁速度和程度的阶段性 |
(二)生活水平差异性日趋明显 |
(三)私人生活的政治特色淡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经济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根本因素 |
(二)政党政策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关键因素 |
(三)价值观变迁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
(四)科技的发展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助推因素 |
(五)地理区位是影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客观因素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不适之地—北美华人移民小说中的身份与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相关的界定 |
1.2.1 跨文化适应 |
1.2.2 身份认同 |
1.3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2 移民文化问题与小说叙事 |
2.1 文学与社会现实 |
2.2 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问题与移民叙事 |
2.3 北美华人移民叙事的文化价值 |
3 《金山》:民族身份的断裂与延续 |
3.1 《金山》文本解读 |
3.2 四代人的身份选择 |
3.2.1 坚守的第一代 |
3.2.2 游离的第二代 |
3.2.3 反叛的第三代 |
3.2.4 回归的第四代 |
3.3 中西融合视野下的身份认同 |
3.3.1 他者形象塑造 |
3.3.2 自我形象塑造 |
4 《喜福会》:族裔身份的探索与超越 |
4.1 《喜福会》文本解读 |
4.2 母女相抗:中西文化的二元对立 |
4.2.1 母女冲突探源 |
4.2.2 “文化飞地”与“林勃状态” |
4.3 母女和解:文化的融合与超越 |
4.3.1 华裔身份的转变 |
4.3.2 中国叙事与身份认同 |
5 《北京人在纽约》:伤痕累累的美国梦 |
5.1 多面纽约 |
5.1.1 “天堂”和“地狱” |
5.1.2 对美国生活的反思 |
5.2 双重文化下的困惑与挣扎 |
5.3 传奇叙事——弱势文化群体的心理补偿 |
6 总结与反思 |
6.1 永恒的身份追寻 |
6.2 移民文学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5)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6)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对象 |
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5.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概述 |
1.1 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文本类型的界定 |
1.2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作者群的统计与分类 |
1.3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维度 |
第二章 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106的中国形象 |
2.1 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从“赛里斯”到“契丹” |
2.2 启蒙运动早期:“孔教乌托邦”与“中国热” |
2.3 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停滞”与“黄祸” |
2.4 一战后至1949年:“儒释道”与中国革命 |
第三章 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3.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3.2 中国形象 |
3.2.1 中国的城市 |
3.2.1.1 作为共产主义天堂的北京与红色北京 |
3.2.1.2 人民的上海与衰落的上海 |
3.2.2 “正直、聪明和获得尊严的中国人”与“蓝蚂蚁” |
3.2.3 经济:进步与落后 |
3.2.4 教育:丰富多彩与贫乏落后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4.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4.2 中国形象 |
4.2.1 中国的城市 |
4.2.1.1 变化中的红色北京 |
4.2.1.2 心灵驶向反方向的上海 |
4.2.2 “非蓝蚂蚁”与“中国新人” |
4.2.3 政治:“接班人”与“中国牌” |
4.2.4 经济:“自力更生”与“现代化” |
4.2.5 教育:从政治化到“贝多芬” |
4.3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5.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5.2 中国形象 |
5.2.1 中国的城市 |
5.2.1.1 反差之城:北京 |
5.2.1.2 超级大都市上海 |
5.2.1.3 “浪漫的”小城 |
5.2.2 中国人的西方化与国民性 |
5.2.3 政治、经济与教育:从“三峡大坝”到“教育比赛” |
5.2.4 习俗:从饮食习俗到宗教信仰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书目 |
(7)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内涵及特点的研究 |
2.2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观念的研究 |
2.3 关于中国饮食礼仪的研究 |
2.3.1 中国与外国饮食礼仪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
2.3.2 宴会及家庭礼仪 |
2.3.3 筷子礼仪禁忌 |
2.3.4 饮酒礼仪 |
2.4 关于中国菜系及烹饪文化研究 |
2.5 关于饮食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 |
2.6 关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研究 |
2.7 关于跨文化适应的研究 |
2.7.1 关于跨文化适应阶段的研究 |
2.7.2 关于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及问题研究 |
2.7.3 关于刻板印象的研究 |
2.8 研究评述与展望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
3.1 研究方法 |
3.1.1 访谈对象 |
3.1.2 访谈提纲 |
3.2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情况 |
4.1.1 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停留在非常浅表的层次 |
4.1.2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非常热情、好客 |
4.1.3 中国饭店整体呈现负面印象 |
4.1.4 中国人不注重饮食卫生与安全 |
4.1.5 中国食用奇怪的食材 |
4.2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 |
4.2.1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菜的认知变化 |
4.2.2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变化 |
4.3 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认知的成因 |
4.3.1 对中国菜的认知主要来自媒体、书本和口传 |
4.3.2 接触中国饮食文化的机会很少,使用频率更低 |
4.3.3 小饭店就餐经历导致中国饭店呈现负面印象 |
4.4 中国饮食文化对泰国留学生的影响 |
4.4.1 继续使用中国的待客之道 |
4.4.2 选择性使用中国饮食礼仪 |
4.4.3 回国之后喜欢做或者吃中国菜 |
第五章 建议 |
5.1 来华前可通过多种途径初步了解中国饮食文化 |
5.2 增加饮食文化体验活动 |
5.3 中国饭店提高用餐环境及卫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访谈转写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三城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9)汉语国际教育餐饮文化专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
一、研究方法 |
二、理论依据 |
第四节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一、汉语国际教育中涉及餐饮文化知识的教材 |
二、关于研究汉语国际教育餐饮文化教学的论文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中餐饮文化教学的意义 |
第一节 有助于语言教学 |
第二节 有助于文化传播 |
第三节 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
第二章 餐饮文化与汉语国际教育教材 |
第一节“中国文化”教材中的餐饮文化内容 |
第二节 中外饮食文化差异及常见的文化误解 |
一、饮食观念的不同 |
(一)美味与营养 |
(二)用餐时的面子 |
二、饮食方式的不同 |
(一)“共餐制”和“分餐制” |
(二)餐具的选择不同 |
三、饮食内容的不同 |
(一)饮食结构不同 |
(二)对原材料的利用不同 |
(三)节日食品的不同 |
(四)饮品的不同 |
四、饮食礼仪的不同 |
第三节 对文化教材中饮食文化内容编写的建议 |
一、增强跨文化意识,淡化民族中心主义 |
二、突出实用性原则,坚持精讲多练 |
三、符合认知规律,注重教材编写科学性 |
四、内容形式相得益彰,增强教材趣味性 |
五、注重内容关联,加强内容系统性 |
六、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材针对性。 |
第三章 餐饮文化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留学生餐饮文化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式 |
三、数据统计 |
四、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饮食文化教学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实用性原则 |
三、针对性原则 |
四、趣味性原则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六、因材施教原则 |
第三节 餐饮文化教学方法 |
二、对比教学法 |
三、案例教学法 |
四、任务教学法 |
五、文化实践法 |
六、文化讲座法 |
第四节 餐饮文化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 |
二、教学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
三、内容由浅到深,入乡随俗 |
第四章 餐饮文化教学案例 |
餐饮文化课教学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劳动政治的新走向 |
1.2 非正式经济与不同社会的联结 |
1.3 非正式经济研究的政治化 |
1.4 都市中的少数族群 |
1.5 餐厨垃圾的争夺场域 |
1.6 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1.7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7.1 研究对象 |
1.7.2 进入田野 |
1.7.3 技术路线 |
1.7.4 篇章结构 |
第2章 从社会理解劳动:认知图式与劳动秩序 |
2.1 从经济/结构理解劳动及其反思 |
2.1.1 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2.1.2 从布雷弗曼到布洛维:劳动主体和特定的劳动主体 |
2.1.3 主体性与生产之间的复杂关系 |
2.1.4 资本主义生产背后未曾言明的“人观” |
2.2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形态:制度构成 |
2.2.1 劳动管理:非资本主义体系的管理方式 |
2.2.2 劳动力供给的限制:半无产阶级化 |
2.2.3 印度尼西亚的“过密化”再解释 |
2.3 非资本主义的劳动:理念差异 |
2.3.1 魔鬼信仰作为资本主义的伴生物 |
2.3.2 “没有历史的人民”的历史 |
2.3.3 资本主义的宇宙观 |
2.4 劳动的社会目的:逐步浮现的视野 |
2.4.1 西太平洋航海者的劳动观 |
2.4.2 大转型前后的劳动秩序的变更 |
2.4.3 “社会”的优先性 |
2.4.4 认知图式与劳动规制 |
本章结语 |
第3章 嵌入性生产体系:扎根城市市场体系的养猪业 |
3.1 推力:身后的家乡 |
3.2 城市餐厨垃圾及其处理现状 |
3.2.1 广东的餐厨垃圾 |
3.2.2 重构生态循环圈 |
3.2.3 土地的附属者 |
3.2.4 餐厨垃圾:饭店与养猪者的链条 |
3.2.5 泔水收运工具 |
3.2.6 泔水的处理设备 |
3.3 受欢迎的“问题猪”? |
3.3.1 不愿养猪的城市 |
3.3.2 受欢迎的泔水猪 |
3.3.3 养猪者的力量 |
3.4 建构新的产业结构 |
3.4.1 猪苗市场 |
3.4.2 饲料及赊账 |
3.4.3 重返市场 |
本章结语 |
第4章 嵌入性生产过程:农业劳作习惯在都市社会的植根 |
4.1 落脚:物质空间重构 |
4.1.1 猪棚的搭建:老家技术的延续 |
4.1.2 折腾:反复拆迁 |
4.2 劳动过程:农业劳作的延续 |
4.2.1 搵猪食 |
4.2.2 倒饭店 |
4.2.3 如何找到饭店 |
4.2.4 泔水的变动 |
4.2.5 煮泔水 |
4.2.6 泔水油分离 |
4.2.7 喂猪 |
4.2.8 猪草 |
4.2.9 小猪喂养 |
4.2.10 养殖周期 |
4.2.11 卖猪 |
4.3 放大的养猪风险与农作式应对 |
4.3.1 养猪如赌博 |
4.3.2 模糊的经验账单 |
4.3.3 在风险和稳定性之间 |
本章结语 |
第5章 劳动形态与社会团结 |
5.1 内部认同与族群边界 |
5.2 卖猪圈作为交往基础 |
5.2.1 卖猪圈的生成 |
5.2.2 旧习惯与新秩序 |
5.3 地理空间的再领域化 |
5.4 养猪与老家社会生活 |
5.5 劳动与社会团结 |
本章结语 |
第6章 作为公共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
6.1 非法身份 |
6.2 争地:猪圈争夺的利益支点 |
6.3 作为公共动员的地沟油事件 |
6.3.1 大众媒体与社会 |
6.3.2 市场角色 |
6.3.3 中央政府 |
6.3.4 地方政府 |
6.3.5 地沟油案件 |
6.4 从动员群众到动员政府 |
本章结语 |
第7章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政府与养猪人的治理之战 |
7.1 猪圈的争夺 |
7.1.1 同心圆扩散 |
7.1.2 弱者身份的作用 |
7.1.3 以身抗争 |
7.2 泔水的争夺 |
7.2.1 资源化与垃圾化的两难 |
7.2.2 技术不匹配与收运失效 |
7.3 另一种弱者的武器 |
7.4 科技与社会的双重变奏 |
本章结语 |
第8章 结论:未竟的政治斗争 |
8.1 文章的主要发现 |
8.1.1 养猪业的生态系统与产业结构 |
8.1.2 嵌入性的养猪劳动 |
8.1.3 政府治理养猪农的三重动力 |
8.1.4 国家力量在垃圾处理中的失败 |
8.1.5 围绕猪圈空间的争夺:多重逻辑的角力与转换 |
8.2 现实问题的回应:养猪人将往何处去 |
8.3 理论问题的回应:作为政治议题的泔水养猪业 |
8.3.1 政府的反作用 |
8.3.2 养猪劳动中的社会逻辑 |
8.3.3 非正式产业的多重博弈 |
8.3.4 嵌入性视角与农民工的阶级形成 |
附录一 南镇家庭史——对一个个案的考察 |
附录二 相关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北京人餐桌越来越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2]交流与认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小区居民关系的民俗学研究[D]. 李晓宁. 山东大学, 2020(07)
- [3]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变迁研究 ——以衣食住行为中心的考察[D]. 张南.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4]不适之地—北美华人移民小说中的身份与叙事[D]. 吴优亭. 浙江大学, 2020(02)
- [5]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6]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D]. 匡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泰国留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认知研究[D]. Nattanon Teerapanyawatt(许源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三城记[J]. 张柠. 当代, 2018(06)
- [9]汉语国际教育餐饮文化专题教学研究[D]. 蒋瑞涵.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10]非正式产业与社会团结:珠三角泔水养猪人研究[D]. 黄斌欢. 清华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