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分析中国股市的发展规模(论文文献综述)
杨子荣,张梓润[1](2021)在《金融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基于34个经济体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面度量金融体系发展程度尤为重要。本文从规模、活力、效率、稳定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五个维度,将金融体系整体的发展程度指数化,并利用跨国样本实证检验该指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越发达的经济体,其金融发展指数越高,但金融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特征,各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各有其侧重点与比较优势。各经济体政策制定者在制定金融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构建多层次、综合发展的金融体系,以保障金融体系的融资供给与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匹配。
贾妍妍,方意,荆中博[2](2020)在《中国金融体系放大了实体经济风险吗》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体系平稳运行可以通过吸收风险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发生风险则会通过溢出而拖累经济发展。基于此,本文利用二级行业指数构建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溢出网络,从行业视角出发探讨金融体系在中国经济金融系统中的风险吸收和放大作用,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整体来看,中国经济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源头在于实体经济。金融体系在中国经济金融系统中具有风险吸收的作用,体现了金融体系的专业风险管理功能。金融体系风险吸收作用与实体经济风险(1)呈正相关关系,与金融体系风险呈负相关关系。此外,金融体系风险大于(小于)实体经济风险的程度越高,金融体系的风险放大(吸收)作用越强。第二,从金融子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视角来看,银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最密切、风险吸收能力最差。第三,从金融体系内部的关联来看,金融体系内部网络关联存在非对称性,多元金融业对银行业和保险业有更强的风险溢出效应,保险业对银行业有较强的风险溢出效应。这些结果本质上与金融体系功能的发挥、金融体系内部的关联以及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有密切关系。
周悦[3](2020)在《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体系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完美配合。金融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虽是相辅相成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备受重视。一方面,金融体系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资金,可以改善实体经济的融资效率;另一方面,金融体系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实体经济贡献了一部分产出。鉴于金融体系在实体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本文将选择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三个维度,分别研究这三个维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适配性,然后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分析了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体系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动态适配效应,最后探析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适配方式。本文在分析中较多的采用省际层面的数据,因此比以往学者的研究考察得更加全面和详尽。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和第2章为绪论和文献回顾,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并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进行界定,提出将选取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三个维度。进一步阐述了以往学者对金融体系及三个维度与实体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研究结论与实际发展相悖,本文对此进行了说明与分析。在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研究进行凝练梳理后,发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金融体系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别,因此在我国提出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背景下,本文将对我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适配效应进行研究,并探寻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方式。第3章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现状及关联性研究。在阐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的适配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选取金融体系中的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做进一步研究是合理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后,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度较高;在样本观测期内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弱,金融规模的增长与其拉动实体经济的能力不匹配。基于研究发现的问题,后文分别对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和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关联效应进行分析,以发挥它们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补齐金融体系运行的短板。第4章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结构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将金融结构分为宏观金融结构和金融行业结构两部分,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省际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的金融市场结构和证券业结构对实体经济发展有直接的正向作用。通过间接效应分析发现宏观金融结构存在溢出效应,也就是地理位置邻近的区域为金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性,实现了金融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相邻地区的金融资源也存在竞争性,相邻地区会效仿更完善的金融结构,甚至产生恶意竞争,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从总效应来看,宏观金融结构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都有显着影响,但金融行业结构的影响不显着,无论是对本地区还是相邻地区的实体经济贡献度都较小。那么在构建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方式时要更多地考虑宏观金融结构的影响,提升金融行业结构的整体水平。第5章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效率动态效应视角。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省际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比较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估计结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动态系统GMM模型估计系数更显着,保险赔付比率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性较强,而金融机构存贷比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其原因是保险业发展相对缓慢,保险业效率提高对实体经济的边际效应较大。而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能力较强,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但当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融通资金的方式就不能局限于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利于目前实体经济的发展,本章为搭建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方式指明方向。第6章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规模门槛效应视角。本章对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分别进行门槛效应回归,结果发现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无论是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还是省际面板数据结果都表明金融规模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从全国层面来讲,当金融规模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的区域时,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最大的,一旦超过这个区间,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仍保持正向促进,但边际效应就会降低。从省际层面来讲,当金融规模低于一定门槛值时,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是存在抑制作用的;而当金融规模处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增长是正向促进的;当金融规模超过门槛区域时,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边际效应会降低。分析全国和省际结果的区别,主要是由于我国省际之间金融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金融规模存量也有着显着的差别,对于欠发达地区融资成本高,金融规模尚未达到门槛值,实体经济发展受阻;而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数量多,金融规模存量较大,甚至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量,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边际效应已超过了最高点。因此在分析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时要注意省际金融规模的差异。第7章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关联效应视角。本章采用PVAR模型分析了省际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动态关联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宏观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动态关联度较强,但其中的金融产业规模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呈负向作用。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呈正向动态关联关系,当金融效率提高时,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但是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呈负向冲击效应。在对实体经济冲击金融体系的分析中,结果发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称的。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带来的影响是短暂的、时效性有限,而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带来的影响是持续的、时效性较长。在结论、启示和展望部分,基于以上计量分析结果,本文提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动态适配效应,它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动态调整的,要提高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结构适配性,发挥宏观金融结构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协同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将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优化金融效率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适配效应;协调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适配性,过量的金融规模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向冲击;均衡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实体经济也应该适当反哺金融发展;优化金融监管体系,为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营造安全的环境。最后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孙青青[4](2020)在《金融脆弱性对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我国金融脆弱性综合指数的构建、以及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等问题,具体按照如下分析脉络展开:首先,基于现有文献研究,对金融脆弱性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分别从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金融自由化、信息不对称、制度不完备、投资者非理性五个角度讨论了金融脆弱性的成因。研究了度量金融脆弱性的四种方法和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同时论述了金融体系对于实体产业的正向和反向的作用机制,展示了金融脆弱性向实体产业风险传导的路径和结果,以及金融脆弱性导致金融资本脱实向虚,不断背离实体经济时,其对金融业产生的影响。其次通过四次实证进行分析,第一,筛选出适合中国当今国情的15个金融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该期间我国的金融脆弱性综合指标,可以看出我国金融脆弱性程度呈阶段性发展;第二,根据Wurgler的资本配置模型,对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量,可以看出我国整体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水平显着有效,同时进行产业细分,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资本配置是有效的,而第三产业资本配置无效;第三,对Wurgler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进行修改,测算金融脆弱性对我国整体产业以及三大产业间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发现金融脆弱性对我国整体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对第三产业产生了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引入的控制变量经济增长水平和区域经济开发程度都对我国实体产业资本配置产生了抑制作用;第四,进一步研究金融脆弱性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将第三产业进行细分为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6个行业,同时带入Wurgler的资本配置模型进行回归,发现在不加入金融脆弱性这一变量时,只有住宿和餐饮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为正,其余为负。再加入金融脆弱性这一变量时,发现其只对金融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了促进作用,这与本文所述的金融脆弱性会使得金融资本驱逐产业资本,导致金融资本在虚拟经济领域逐利和空转,金融业出现过度膨胀发展,而实体产业部门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这一理论相符合。最后结合上述分析提出建议,第一,提高第三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我们可以在纯公共产品行业中引入私人部门,增加民间投资,适当降低资本准入标准,打破行业垄断现象,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同时还可以积极适当的引入外商投资,来促进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发展。第二,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指标体制,谨慎对待金融创新和金融创新的产物,依次逐步开放金融资本的流入。第三,加快金融市场化进程,通过弱化政府的经济职能而不断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加大各种金融要素的市场化进程,最后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来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第四,不断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产业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产业的发展,适当调控金融业发展的总规模,使得其不能超过为实体产业服务的规模界限;其次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合理优化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对实体产业有效供给,以服务实体产业为目标。
杨丽君[5](2019)在《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进入新平庸,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传统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缺乏可持续性,技术创新要素的供给乏力,金融资源很难自发流入技术创新领域。金融原本因实体产业发展的金融所需而生,却不具备专为实体产业发展提供金融供给的“执着”。因此,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金融发展发挥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极其重要。金融资源的流动应能满足淘汰落后产业,去过剩产能,培育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的结构优化调整之需,应合理配置高度稀缺的金融资源。论文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及理论分析,明确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金融发展的内涵,比较指标的测算方法,选择能够体现各自内涵的指标及测算方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先分别采取三项分项指标测度和比较: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再采用灰色动态关联分析法将三项分项指标与经济增长相耦合后得出综合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以便综合比较与计量分析。创新性地绘出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的三轴图,比较三者的长期和动态变化趋势。金融发展采用三项分项指标描述:金融总量、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剖析美国、日本、英国、以色列和欧盟等发达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历程,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适宜分别阐述。本文综合考虑地区差异与空间联系建立计量分析模型,模型检验前进行系统的数据检验与诊断,采用不同模型与检验方法并比较优劣,选择最优模型和最佳检验方法,保证模型的稳健性以及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紧紧围绕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尝试构建一套系统性、条理性、层次清晰的研究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内涵、界定指标及指标测算方法,分析影响机理,据此选择模型变量并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内容前后对应,理论分析为实证分析提供支撑,实证分析再反过来为理论分析提供佐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四点:一是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过程中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并存。新常态下,应基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需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深化,金融发展要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充分相融。二是中国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不同地区存在“单赢”之势。应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缩小地区差距,发挥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作用,实现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不同地区的“共赢”。三是“先污染,再富裕”是低质量发展道路的简单复制,也非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摒弃急功近利,沉下心来走高质量的“不污染,就富裕”之路。四是金融高度发展不会必然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金融化也会陷入“金融诅咒”。要避免金融发展陷入自我封闭循环,实现金融发展与以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实体产业发展之间的开放循环,加快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金融发展的国际市场对外开放。
齐浩志[6](2018)在《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业服务于实体经济是金融业的天职与宗旨,但是否存在一个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最优金融结构,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课题。自20世纪中期开始,经济学家们发现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金融发展深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与“金融结构”无关。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将金融体系划分为“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两种金融结构,试图寻找出一种最优“金融结构”,但至今未有定论。兴起于21世纪的新结构经济学认为,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要素禀赋与结构是给定的,从而决定了该阶段的最优产业结构和企业规模分布。因此,能够支撑该阶段最优产业结构、满足企业规模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金融结构。这为重新审视金融结构提供了角度和方向。就实质而言,在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中,融资方式与企业规模、融资效率与企业风险处理等方面被认为存在显着差异,致使在不同“金融结构”的安排下,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显着差异。正是根据上述关于金融最优结构理论发展的脉络,本文主要讨论基于两个不同视角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首先,本文利用2006-2015年期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和“银行业结构”两个视角,使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次,本文文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出发,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利用金融结构规模、金融结构活力和金融结构效率等三个指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本文从“银行业结构”视角出发,使用面板门限模型,利用中小银行和小银行规模占比的两个指标,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框架下,对于股票市场和银行业的发展不应盲目赶超发达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该阶段自身需求和存在的问题,适度安排和及时调整与实体经济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本文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本文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为“最优金融结构”提供了新的解释。过去的主流理论,一般都以发达国家为模板,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安排,这样的改革多以失败告终。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其融资需求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在任一经济发展阶段下,只有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金融结构”才是最优的策略。因此,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出发,寻找与之相适应的“最优金融结构”。其次,在实证方法方面。本文通过面板门限模型的使用,可以内生的识别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非线性关系。这为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且处于急速转型中的中国各地区的金融结构政策制定,提供了量化依据。中国各地区可以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时因地的制定动态金融结构政策。再次,在经济机理方面。本文尝试识别出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内在关联机制。过去的研究,大多只是从数据和统计意义上评估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但二者之间关联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却很少探讨。本文发现,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该阶段产业结构、企业规模、企业特征对金融服务要求存在差异。具体而言,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来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要匹配该阶段的要素禀赋、产业结构等因素,要有效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银行业结构”视角来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需要与该阶段企业规模、企业特征等要素相匹配,能够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后,本文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的一些结果,表面上似乎与我国提倡发展股票市场和中小银行的政策不一致。比如: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下的金融结构,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并对经济增长未产生促进作用;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同样没有增加经济绩效。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本文的结论与我国经济政策并非相悖。主要原因如下: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当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股票市场规模相对于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大幅减弱。从实证结果的趋势上看,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表明了我国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政策是正确的。只是,在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应该加快解决股票市场出现的诸多问题,使股票市场的发展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结构,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当经济发展至更高阶段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在银行业资产规模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抑制程度有所增加,但不明显。这说明随着经济增长,银行业结构更倾向以大银行为主,这一结果与前文理论分析一致。主要原因:银行业结构应与企业规模分布相关,大银行服务于大企业、中小银行服务于小企业。当经济发展阶段较低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中小银行更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当经济发展至更高阶段时,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中小银行无法满足其融资需求,而大银行更能满足。最终,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企业规模分布由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银行业结构也会由中小银行为主转变为大银行为主。与之相反,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战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企业分布以大企业为主,相对应的银行业结构也以大银行为主。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崛起,这些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大银行无法支撑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此,我国提出大力发展中小银行是正确的,目的是完善我国银行业结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属于补短板的政策性行为。然而,中小银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追求资产规模扩张、没有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资金一直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另一方面,资金没有进入到具有竞争力和高效率的产业部门。
董迪[7](2018)在《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业改革和开发程度的深化,金融稳定越来越受到关注。从全国金融结构角度整体上来看,银行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参与程度都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了绝对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引起了我国金融结构的巨大变化,这点从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的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可见一斑。本文主要从区域金融结构的视角探讨区域金融稳定。区域金融结构,一般指一个区域内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但这一指向有失狭隘。这一名词即可指金融机构体系的结构,但也或包括更丰富的内容。与指称一个区域内金融机构体系结构不同,本文所称“区域金融结构”,主要是指三个方面内容,即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状态、金融体系内金融创新的结构,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的地区间相互影响状态(即溢出效应)等。而本文所称“金融稳定”则是使用了被世界银行和美联储广泛使用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讨论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就金融稳定相关研究来看,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市场情况,在国家层面来进行的,这主要是由于相关研究源自于对金融危机产生机理的考察。西方学者在研究金融稳定上,多是通过考察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从金融不稳定的角度,通过否定式判断逐一列出金融稳定的实现条件。近年来,金融稳定在我国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多注意,多名学者对金融稳定进行了量化测度与实证研究,但依然主要是以我国国家整体作为考察对象。而本文着眼于同一经济体内部,在宏观货币、财政政策相对固定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程度差异的现实情况,拟分析由此所形成的金融稳定程度差异,进而总结区域金融稳定内涵及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拓展金融稳定的研究对象,完善金融稳定相关理论的分析框架与适用范围。本文的“金融稳定”则是使用了被世界银行和美联储广泛使用的金融稳定状态指数,并充分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优化。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讨论区域金融结构对区域稳定性的影响。除绪论和结论外,论文的主要研究共分为5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概括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介绍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章主要是分析区域金融稳定内涵界定与影响因素。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具体梳理的前提下,提出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定义,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其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关于区域金融稳定的内涵界定;第二部分分析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第三部分分析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其他内外部因素。第2章主要是对金融稳定进行测度。综合梳理已有的金融稳定相关测量方法,并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与本章研究内容及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金融稳定评估指标体系及度量方法,并以此来计算衡量全国以及地区范围的金融稳定,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全国以及地区范围的金融稳定政策提出了相对应的意见和建议。第3章主要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契合程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针对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而研究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本章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在不同经济产业结构的区域,其金融稳定受到金融结构变化和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的影响作用。第4章主要讨论区域金融内部的创新对区域稳定的影响。本章分析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区域金融创新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尤其是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的角度下,区域金融稳定受到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及区域金融创新的影响,分析了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第5章主要讨论区域金融结构与区域金融稳定空间溢出效应。本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考虑样本地区变量的空间相关性,从而分析研究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变化具有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有着明显的影响。最后为结论,对前文关于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的相关理论及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改善区域金融结构以维持区域金融稳定的政策建议。最后,针对本文的一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从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区域金融稳定发展良好,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性得到改善,但同时需注意小范围风险的发生。从全国2010-2016年的金融稳定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稳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通过政府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使得中国金融稳定在这之后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从2016年各区域金融稳定指数的综合得分来看,东部在保持其领先地位的同时,其他地区的金融稳定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中西部地区的外贸保持较快增长,金融机构(银行业)的规模占全国的比例有所提升;东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较猛,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债券融资规模也进一步得到提升。2.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越高时,区域金融稳定越高。通过全国2011-2016年的样本数据,并基于金融体系的资源配置功能视角分析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对区域金融稳定影响,结果表明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正向地影响区域金融稳定;对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高的区域来讲,金融结构变化和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影响要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低的区域;同时,区域金融稳定也受区域金融结构变化和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度滞后效应的影响,即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持续时间较长。3.区域金融创新程度越高时,区域金融稳定越高全国2011-2016年的样本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稳定受到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区域金融稳定不仅受到当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前一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研究还发现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越高时,区域金融创新程度对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越强烈,对于区域金融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契合程度越高的区域,其金融稳定不仅受到当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受到了前一年区域金融创新程度的正向影响。4.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仍然有着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并且相互影响较大。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我国省际金融问题相关变量的空间相关性,从而研究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从各个地区来看,我国的省际金融结构变化溢出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进行分析发现金融结构变化具有溢出效应对金融稳定有着明显的影响。从银行业、证券业以及保险业这三方面来看,目前我国金融结构变化的空间效应主要以银行业为主,而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在空间效应上体现的并不明显,从长远来看,这也不利于我国的金融体系保持稳定状态。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以不同金融结构的资源配置机制入手,尝试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契合的角度来论述金融结构变化与金融稳定间关系。以“比较金融体系”理论为基础,通过分别论述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结构各自的资源配置机制与产业结构的契合程度,从而揭示金融结构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和传导机制。构建这种理论分析框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一条有价值的思路。第二,本文将结合我国国情,从考察指标体系和指标合成方法两个方面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指数来客观衡量区域金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中指标体系不健全或合成方法不客观的影响,提升相关测度的客观性、针对性与准确性。第三,本文尝试从区域金融结构的三个角度来分析与区域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即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平衡状态、金融体系内金融创新的结构,以及区域金融结构的地区间相互影响状态(即溢出效应)等三个方面的结构。论文不足之处主要有:第一,本文在对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指标的选取时考虑了区域经济及金融相关数据收集的难度,主要选取的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或间接公布的数据,这有可能造成指标选取不够合理的情况,从而无法全面准确衡量区域金融稳定以及区域金融体系与区域产业的契合度。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及区域金融的发展,描述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质量的数据将会更加全面深入。第二,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度量区域金融稳定,主成分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对原始指标处理之后产生不具相关性的主成分,从而避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影响,同时还能在原始指标较多的情况下用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进行分析。但是主成分分析也有其缺点如其主成分的解释含义的明确性不如原始指标,有些情况下主成分可能不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因此,在衡量区域金融稳定上可以尝试采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同时,针对区域金融结构和区域金融稳定关系的实证方法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张家臻[8](2018)在《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文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中国金融系统的关键部门,其安全稳定运营是中国防范金融危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贷款质量保持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监管要求,抵御风险的能力全面提升。但是,目前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业的经营隐患尚存,其生存发展还是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一,大部分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存贷息差减少使得盈利空间缩小;其二,GDP增速放缓,许多中小企业利润下降,使得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其三,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的高速发展,增大了金融杠杆,使得金融机构间的关联度增加,提高了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其四,理财产品等金融创新业务的开展延长了资金链条,而过长的资金链会降低资金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周转效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反而会对金融系统造成负面冲击,增大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系统性风险是对金融稳定性产生威胁的风险,这种威胁会对金融系统的绝大部分运作产生损害,并给整个经济带来重大的负面冲击。从该定义看出,系统性风险不等同于“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不属于“不确定性”的范畴;其本质是“金融危机”或“金融市场的崩盘”。因此,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实质是避免银行业危机的发生。虽然我国迄今并未爆发银行业系统性风险,但是,银行业内部的失衡和不稳定因素始终存在,2013年6月的“钱荒”事件就是佐证。2017年初,中国银监会提出,银行业发展要“稳中求进,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有鉴于此,研究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系统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机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介绍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和性质,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机制;第二、构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模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第三、从宏观审慎视角,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提供政策建议。具体而言,系统性风险是宏观视角的具有全局性、传染性、复杂性和溢出性的风险,其中全局性和传染性是系统性风险有别于微观风险的最本质的特征。研究系统性风险要关注系统性风险的两个维度,即时间维度和横截面维度:其中系统性风险的时间维度是指金融系统脆弱性的增长,系统性风险从中不断地积累,对应系统性风险的成因;而横截面维度是溢出传染效应的负外部性对系统性风险的推动作用,对应系统性风险的作用机制。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金融脆弱性是风险传染的基础和条件,而风险传染是金融脆弱性的外在表现,传染水平的多少反映了金融失衡度的高低。防范系统性风险,除了要认清系统性风险的性质,对系统性风险水平进行精准的度量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度量系统性风险要充分考虑时间和横截面两个维度特征,并总结出它们的联系;由此依次构建横截面和时间维度模型量化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横截面维度,本文首次将Copula函数引入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研究,通过构建时变的Copula-ΔCoVaR模型计算了2011年1月至2016年9月我国16家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传染),还利用面板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横向比较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高于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工商银行的平均贡献最高;在纵向延展下,工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能够较好地刻画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变动,该指标对重大负面金融事件十分敏感,能够提前3—6个月对重大负面金融事件释放预警信号。影响因素方面,银行关联度和GDP增长率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显着;再通过与QR(分位数回归)-ΔCoVaR和GARCH-ΔCoVaR比较,确定了Copula-ΔCoVaR的稳健性。时间维度,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来度量中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考虑了银行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性两个方面的因素,将ΔCoVaR、SRISK等传染性指标纳入综合指数的计算。还对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贡献筛选基础指标,由此合成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指数FSI。利用FSI指数描述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或压力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FSI的走势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相吻合,并在“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钱荒—股灾”这些负面事件期间显着地上升;充分说明FSI能够准确反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变特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意识到了传统银行业监管的不足,监管当局有必要采用宏观审慎政策对系统性风险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管。宏观审慎政策引入了逆周期和外部性监管,是对微观审慎政策的改进与补充。宏观审慎的政策工具也有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两类,其中前者旨在熨平信贷周期,防止信贷过度繁荣引起金融失衡的积累。后者旨在降低金融关联,降低机构间负外部性对风险传染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监管当局还要注重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微观审慎政策等工具的搭配使用,各部门要统筹协调,相互合作;逐渐优化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做好对关键领域的风险防范和处置;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助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去杠杆;规范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让金融业回归服务实体的本源;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切实消除系统性风险的威胁,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
李浩然[9](2016)在《中国社会融资效率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全面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各项改革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是未来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为指导,明确阐述了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评价标准,构建了社会融资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章节针对社会融资效率中融资成本、融资收益以及融资风险的三个要素进行深入剖析,力图能全面科学地评判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效率。在此基础上探寻提高我国社会融资效率的途径,从金融产品创新、资本市场发展、信用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部分。主要分析了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背景,强调金融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理念,阐释中国社会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阐述制度背景并提出问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融资机制发展变迁入手,简述不同经济金融制度背景下,社会融资发展的特性与目标。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融资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社会融资规模为基础并将其拓展,客观认识和总结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与融资结构发展变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社会融资效率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三章搭建社会融资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阐述了社会融资效率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界定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与内涵,分析影响社会融资效率的因素;首次从社会融资成本、融资收益以及融资风险三个维度全面阐释社会融资效率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包含信息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配置效率、产出效率、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7个方面共23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为后面章节中对我国社会融资效率评价提供理论参考。第四章是我国社会融资成本与效率分析。本文将社会融资成本分解为信息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呈反向关系。依据第三章中提出评价标准和具体的指标,对不同融资方式下的融资成本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数据比较分析,以期客观认识近年来我国社会资金融通过程中的融资成本与效率问题。第五章为我国社会融资收益与效率分析。在本文的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中,融资收益与效率是同方向变化的。对融资收益的评价与考量包括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两个方面。本章首先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融资结构与实体经济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然后用具体的指标和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配置效率和产出效率的变化趋势。第六章是我国社会融资风险与效率分析。社会融资风险越高,融资效率越低。融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融资方式下所表现出来的信用违约风险,二是社会整体融资过度,融资杠杆过高,从而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本章采用具体的数据指标对融资风险的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七章为结论与建议部分。在前面论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理论、实证以及指标分析结果进行总结,然后结合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提升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的角度,对如何提高我国社会融资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关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只侧重规模和形式的发展。近年来社会融资总量大幅度提升,但依然存在结构性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仅仅依靠融资总量的增加将会弊大于利,需要增强融资供给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融资效率。2、社会融资效率是指金融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融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成本、收益与风险的质量,成本越小、收益越大、风险越小意味着社会融资效率越高。因此,提高社会融资效率,需要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强融资收益,减少融资风险。3、社会融资成本包括信息成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就信息成本而言,金融机构贷款市场中的信息沟通成本明显降低,提高了融资效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成本有所下降,但仍需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表外融资的信息成本较高,效率比较低。从时间成本来看,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的便利性有明显改善;金融机构表外市场中融资的时间成本有很大差异,通过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融资的便利度较差;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时间成本比较高,便利度和效率较差。通过分析现实中不同融资方式下的资金成本,发现资本市场持续性的股权融资成本最低,其次是债券市场,金融机构贷款成本总体较高,而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成本比较低,信托贷款表外融资成本最高。4、社会融资效率中的融资收益是指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发挥融资功能,从而使整个社会所获得的收益,包括产出效率和配置效率。社会融资总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投资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效果在逐渐减弱。就融资方式与结构来看,银行贷款对增加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比较明显,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尚未发挥出来,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与运行机制还不健全,这也正是未来加快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效率的核心所在。5、社会融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违约风险,以及实体经济融资杠杆不断升高,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风险越高,融资效率就越低。从指标分析来看,金融机构贷款市场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近两年有上升趋势;企业债券市场和信托贷款的违约风险逐渐暴露出来。此外,伴随着社会融资总量的快速增长,实体经济融资杠杆迅速提高,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较大,导致社会融资效率的损失。6、依据社会融资效率的评价标准,用具体的指标和数据对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同融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融资效率进行横向考察比较,认为金融机构贷款系统的运作是相对有效的,但是融资成本比较高,产出效率呈下降趋势;金融机构表外融资比较灵活,但是资金成本很高,风险较大,且监管很难;资本市场由于相关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投融资主体运作不规范,市场环境较差,导致融资效率不高。因此,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是提高社会融资效率的关键。7、结合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历程来看,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社会融资总量的增加对实体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作用有限。未来伴随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升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效率的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切实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二是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和效率;三是防范和妥善化解社会融资风险;四是促进信用制度的改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社会融资效率。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尝试:1、从理论上明确界定了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与内涵,从社会融资的成本、收益以及风险三个维度全面阐释了社会融资效率的评价标准,建立了包含信息成本、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配置效率、产出效率、信用风险、系统性风险7个方面共23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2、依照社会融资效率的三个评价维度和23个具体指标,分三个章节对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效率中的融资成本、融资收益以及融资风险,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与比较,相对全面科学地评判了我国社会融资效率,找到效率缺失的表现与原因。3、结合中国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背景,探讨了提高社会融资效率的路径。重点分析了“选择权贷款”在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中的应用价值与操作要点,以及对如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化解融资风险等方面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本文的融资效率评价中主要是针对金融机构表内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信托贷款融资中所表现出来成本、收益以及风险状况进行分析,而没有涉及民间融资、私募基金以及风险投资资金的筹集与运作。其次,在具体的效率指标分析中,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统计口径问题,不同效率分析的时间截点不完全一致。再次,本文构建的社会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具体的定量型指标,也有模糊的定性指标(如融资便利度),从而无法形成一个量化的总效率指数。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试图探讨如何将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进一步提高评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周德才[10](2015)在《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最近三十年来,世界金融经济先后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2009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一系列周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些事实凸显了金融对经济的深层影响和挑战,激发人们对金融与经济周期关系的深入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从金融增长周期角度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周期关系,缺乏一些从金融发展周期角度开展的探索。有鉴于此,从金融发展周期的角度出发,本文尝试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周期关系。在我国,这项研究之所以鲜有人问津,并不是因为它的研究没有意义和价值,而是由于我国经济统计特别是金融统计发展比较滞后,最近几年才有月度数据,之前大部分是年度数据,这就导致现有能够直接使用的经济数据,特别是金融数据的样本量非常少,从而达不到周期分析至少需要200个样本量的要求。于是,笔者专门花3个月的时间收集和整理大量的经济和金融数据,使得本文研究所需的样本数据的期限提前到了1992年1月,从而使得可使用的样本量达到了270个。在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下,本文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3个方面,对包括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保险机构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发展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测度,同时也对经济增长进行了测度。金融规模的测度是从金融深度和金融宽度两个维度展开;金融结构的测度则包括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融资结构四个测度角度;而金融效率又包含金融微观效率、金融中观效率和金融宏观效率三个测度层次。同时,本文还对我国金融发展状况与世界发达国和中等发达国家做了比较研究,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金融发展还是比较落后,与我国国民经济在世界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金融中介垄断造成金融发展的低效率。基于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全面综合系统的测度结果,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方面的共同成分构建金融发展指数,接着使用小波变换法将金融发展指数和经济增长指标分别分解成短、中、长和全周期四个序列。在此基础上,在考虑了控制变量的影响下,分别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交叉谱和VAR三种模型方法相互印证,实证检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存在性、领先和滞后关系以及影响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Granger因果检验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短、中、长和全周期上都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在交叉谱分析下,金融发展在短、长周期滞后于经济增长,在中周期和全周期上略微领先于经济增长;在VAR模型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都有显着的影响,其中金融发展在短和中周期上对经济增长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长周期和全周期上则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在短周期和长周期上对金融发展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在中周期和全周期上有显着地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一个特别重要的现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系数在中周期上非常大,在长周期和全周期的比较小,而在短周期特别小。针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不同周期波动分量上相关关系大小差别很大和因果关系复杂的现象,据此本章提出了均衡发展不同期限的金融市场以及均衡配置经济增长对不同期限金融融资需求的建议。
二、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分析中国股市的发展规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分析中国股市的发展规模(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基于34个经济体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发展指数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架构设计 |
(二)指标选取 |
(三)指标权重赋值 |
(四)缺失值处理 |
(五)标准化处理 |
二、金融发展指数的跨国比较 |
(一)越发达的经济体,其金融发展指数通常也越高 |
1.与发达经济体相比,金砖五国的排名明显靠后。 |
2.在发达经济体内部,人均真实GDP越高的经济体,排名靠前的概率也越大。 |
(二)金融体系具有多层次性与复杂性特征 |
1.与发展中经济体相比,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更注重均衡发展。 |
2.与小型经济体相比,大型经济体的金融体系发展通常更全面。 |
3.一个经济体在追求金融体系活力与效率的同时,并不必然以牺牲稳定性为代价。 |
4.金融体系的规模、活力、效率、稳定性和金融服务可得性五个指标间存在正相关性,但相关系数较小,反映了金融体系的复杂性。 |
(三)不同经济体金融体系的发展各有侧重点与比较优势 |
1.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经济体,其金融结构越偏向于金融市场主导。 |
2.从法律起源看,与大陆法系国家相比,英美法系国家的金融结构更偏向于金融市场主导。 |
三、金融发展指数的合理性检验 |
四、结论及启示 |
(2)中国金融体系放大了实体经济风险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 言 |
二、 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机制分析 |
(一)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风险吸收机制 |
(二)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放大机制 |
第一,金融体系通过业务关联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的风险溢出作用。 |
第二,金融体系会通过机构间传染放大其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程度。 |
第三,金融体系风险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负外部性。 |
第四,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放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描述 |
(一)LASSO-VAR模型 |
(二)溢出指数构建 |
1.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效应 |
2.实体经济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溢出效应 |
3.两两行业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 |
4.金融体系风险吸收率指标 |
(三)行业风险变量的构建 |
(四)数据描述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一)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静态风险溢出 |
(二)中国经济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的阶段性特征 |
(三)金融体系内部风险溢出和实体经济内部风险溢出对比 |
第一,中国经济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实体经济。 |
第二,整体而言,实体经济风险高于金融体系风险。 |
(四)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动态风险溢出 |
(五)金融子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风险溢出 |
(六)稳健性检验(1) |
五、 结论与建议 |
第一,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实体经济发展。 |
第二,化解系统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金融体系。 |
第三,重点监测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风险溢出。 |
第四,鼓励金融行业多元化发展。 |
(3)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 本文的研究范畴 |
1.3.1 实体经济的界定 |
1.3.2 金融体系的界定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与研究述评 |
2.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2.2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2.3 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2.4 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关联性研究 |
3.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3.2 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
3.2.1 金融发展论 |
3.2.2 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
3.2.3 金融约束论 |
3.2.4 其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
3.3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性基本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度理论 |
3.3.2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3.3.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4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关联性实证分析 |
3.4.1 变量无量纲化处理 |
3.4.2 计算关联系数 |
3.4.3 计算灰色关联度 |
3.4.4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结构空间溢出效应视角 |
4.1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1 宏观金融结构发展现状 |
4.1.2 金融行业结构发展现状 |
4.2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分析 |
4.2.1 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
4.2.4 面板单位根检验 |
4.2.5 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 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4.3.1 确定最优空间计量模型 |
4.3.2 Hausman检验 |
4.3.3 空间杜宾模型检验 |
4.3.4 空间杜宾模型效应分解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效率动态效应视角 |
5.1 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5.2 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分析 |
5.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2.2 变量定义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金融效率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效应实证分析 |
5.3.1 系统GMM模型的构建 |
5.3.2 面板单位根检验 |
5.3.3 动态关系实证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分析:基于金融规模门槛效应视角 |
6.1 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6.2 金融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基本分析 |
6.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 金融规模的门槛效应研究 |
6.3.1 门槛模型的构建 |
6.3.2 基于金融规模时间序列门槛模型的构建 |
6.3.3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
6.3.4 金融规模的单一门槛效应分析 |
6.3.5 金融规模的双重门槛效应分析 |
6.4 省际金融规模的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
6.4.1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
6.4.2 面板单位根检验 |
6.4.3 基准模型回归分析 |
6.4.4 门槛效应结果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基于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时间序列门槛效应检验 |
6.5.2 基于金融业增加值占比的面板门槛效应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实证分析:基于动态关联效应视角 |
7.1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PVAR模型的构建 |
7.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关联性基本分析 |
7.2.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3 样本平稳性及协整检验 |
7.3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关联效应实证研究 |
7.3.1 PVAR模型基本分析 |
7.3.2 方差分解 |
7.3.3 脉冲响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启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致谢 |
(4)金融脆弱性对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文献综述 |
一、金融脆弱性的概念 |
二、金融脆弱性的成因 |
三、金融脆弱性度量的实证研究 |
第二节 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文献综述 |
第三节 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 |
一、金融对实体产业经济的影响机制 |
二、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的影响机制 |
三、金融脆弱性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四节 文献综述小节 |
第三章 金融脆弱性的测度研究 |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方法介绍 |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指标的选择 |
第三节 金融脆弱性综合指标的构建 |
一、模型检验 |
二、回归结果 |
第四章 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测度研究 |
第一节 测量方法介绍 |
第二节 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测度 |
一、整体产业效率测度 |
二、不同产业效率测度 |
第五章 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金融脆弱性对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与检验 |
二、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金融脆弱性对第三产业间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 |
一、模型检验与回归 |
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5)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实践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 文章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综述 |
2.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文献发展脉络 |
2.1.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内涵文献梳理 |
2.1.3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测度研究综述 |
2.1.4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未来研究方向 |
2.2 金融发展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2.2.2 金融发展文献梳理 |
2.2.3 金融发展文献述评 |
2.3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文献 |
2.3.1 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相关文献综述 |
2.3.2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梳理 |
2.4 金融发展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文献综述 |
2.4.1 金融发展之外的环境影响因素 |
2.4.2 金融资源之外的生产要素和消费因素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教训 |
3.1 美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1.1 美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1.2 美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1.3 美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2 日本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2.1 日本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2.2 日本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2.3 日本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渠道 |
3.3 英国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3.1 英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3.2 英国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3.3 英国金融发展支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不足 |
3.4 以色列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4.1 以色列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4.2 以色列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4.3 以色列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
3.5 欧盟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1 欧盟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状况 |
3.5.2 欧盟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历程 |
3.5.3 欧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阻力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1 金融发展指标分解及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模型 |
4.2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2.1 金融总量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两种途径 |
4.2.2 金融总量供需反映的两种金融发展循环作用 |
4.3 金融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 金融效率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 |
4.4.1 金融效率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具有同步性 |
4.4.2 金融效率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金融发展状况:基于三个维度的比较 |
5.1 中国整体相关发展状况阶段性比较 |
5.1.1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阶段性比较 |
5.1.2 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比较 |
5.2 省域维度相关发展状况对比分析 |
5.2.1 省域维度产业结构优化对比 |
5.2.2 省域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对比 |
5.3 五大热点地区相关发展状况差异分析 |
5.3.1 五大热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差异 |
5.3.2 五大热点地区金融发展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力差异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数据和变量说明及检验 |
6.1.1 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相关性检验 |
6.1.3 异方差等回归诊断 |
6.1.4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
6.1.5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6.2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6.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6.3.1 全面FGLS和OLS稳健标准误检验 |
6.3.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6.4 检验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优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经验 |
7.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综合实力的城市差异 |
7.1.1 长江三角洲地区相关发展情况比较 |
7.1.2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聚类对比分析 |
7.1.3 金融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综合实力差异 |
7.2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及检验 |
7.2.1 模型数据描述性统计 |
7.2.2 模型变量相关性等检验 |
7.3 模型实证检验比较 |
7.4 模型稳健性检验 |
7.4.1 替换因变量检验稳健性 |
7.4.2 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检验 |
7.5 检验结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致谢 |
(6)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金融结构的定义与内涵 |
(二)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
(三) 最优金融结构存在性 |
(四)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 |
三、研究内容与逻辑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研究展望 |
第一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 |
一、融资时序 |
二、产业风险与市场环境 |
三、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四、股市融资可得性分析 |
五、最优融资方式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经济增长与企业规模 |
一、融资时序 |
二、大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三、小银行融资可得性分析 |
四、最优融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金融结构演变、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金融结构的演变 |
一、计划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演变 |
二、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金融结构现状 |
一、全国层面金融结构现状 |
二、区域差异的金融结构现状 |
第三节 中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金融膨胀现象初步显现 |
二、我国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矛盾突出 |
三、我国金融结构风险集中度较高 |
四、我国金融结构空间布局不合理 |
五、我国现阶段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 |
六、我国现阶段银行业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一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一、计量模型设计 |
二、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检验——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一、计量模型设计 |
二、变量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第一节 股票市场与银行业的功能比较 |
一、股票市场的功能介绍 |
二、银行业的功能介绍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股票市场与银行业视角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第一节 银行业结构的功能比较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基于银行业结构视角 |
一、模型构建 |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相关文献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区域金融稳定的界定 |
一、金融稳定内涵 |
二、区域金融稳定内涵 |
三、金融稳定相关理论 |
第二节 区域金融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 |
一、区域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 |
二、区域金融创新 |
三、区域金融结构空间溢出效应 |
第三节 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其他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区域金融稳定的度量 |
第一节 金融稳定研究文献述评 |
一、金融稳定的定义 |
二、金融稳定的测度 |
第二节 金融稳定测度方法的对比分析 |
一、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
二、宏观压力测试方法 |
三、金融稳定状态指数方法 |
第三节 区域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 |
一、区域金融稳定度量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区域金融稳定度量指标体系选取 |
三、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度量方法选择 |
第四节 中国区域金融稳定评估 |
一、中国金融稳定总体评估 |
二、中国区域金融稳定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一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假设 |
一、文献述评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及数据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对金融稳定性影响 |
第一节 文献述评及研究假设 |
一、文献述评 |
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及数据 |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区域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空间溢出效应 |
第一节 文献述评 |
第二节 区域金融结构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一、Mora's Ⅰ指数分析 |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三节 区域金融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一、模型选取 |
二、样本数据与模型构建 |
三、检验结果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系统性风险理论的文献回顾 |
1.3.2 系统性风险度量方法的评述 |
1.3.3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系统性风险成因和传染机制研究 |
2.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理论 |
2.1.1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
2.1.2 系统性风险成因的理论研究 |
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成因 |
2.2.1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内因 |
2.2.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外因 |
2.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
2.3.1 风险传染的定义和性质 |
2.3.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机制 |
2.3.3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传染模型 |
2.4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截面维度的度量研究 |
3.1 系统性风险横截面测度的应用 |
3.2 ΔCoVaR方法与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 |
3.2.1 ΔCoVaR模型的概念及其应用 |
3.2.2 ΔCoVaR的理论方法和模型构建 |
3.3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实证分析 |
3.3.1 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
3.3.2 银行机构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度量 |
3.3.3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变特征 |
3.3.4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3.3.5 ΔCoVaR的稳健性检验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的度量研究 |
4.1 系统性风险时间维度的方法应用 |
4.2 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综合指数的构建 |
4.2.1 基础指标的选取 |
4.2.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4.2.3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指标 |
4.2.4 系统性风险综合指数合成 |
4.3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水平的实证分析 |
4.4 中国银行业系统压力期的识别和划分 |
4.5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宏观审慎政策对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
5.1 微观审慎监管的局限性 |
5.2 宏观审慎监管的研究 |
5.2.1 宏观审慎政策的含义 |
5.2.2 宏观审慎政策的监管工具 |
5.3 宏观审慎政策与中国的实践 |
5.3.1 《巴塞尔协议III》框架下的宏观审慎监管 |
5.3.2 《巴塞尔协议III》在中国的实施 |
5.4 针对中国银行业监管的政策建议 |
5.4.1 中国宏观经济和银行业发展概况 |
5.4.2 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的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和改进方向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中国社会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与评论 |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
二、关于金融效率的研究文献与成果 |
三、关于融资效率的研究文献与成果 |
四、文献总结与评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内容与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中国社会融资机制变迁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社会融资机制变迁:一个简单回顾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与财政主导型融资发展阶段:1953 年至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与国有银行主导的融资发展阶段:1979 年到1995年 |
三、市场化融资机制的确立:1996 年--至今 |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会融资运行特征分析 |
一、社会融资规模呈现快速增长 |
二、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不合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会融资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社会融资效率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 |
二、麦金农一肖的金融抑制与深化理论 |
三、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四、金融功能与金融发展理论 |
第二节 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和内涵 |
一、社会融资效率的定义 |
二、社会融资效率的内涵 |
第三节 社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 |
一、良好的经济基础是社会融资效率提高的根基 |
二、金融体系的发展决定了社会融资效率的高低 |
三、制度因素与社会融资效率 |
四、社会法律环境与融资效率 |
第四节 社会融资效率的评价标准 |
一、融资成本与效率评价 |
二、融资收益与效率评价 |
三、融资风险与效率评价 |
第五节 社会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社会融资成本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成本与效率分析 |
一、信息成本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 |
二、贷款融资的信息成本与效率 |
三、金融机构表外融资的信息成本与效率 |
四、直接融资方式下的信息成本与效率 |
第二节 社会融资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与效率分析 |
一、贷款融资的便利度 |
二、金融机构表外融资便利度 |
三、股权融资的便利度 |
四、债券融资便利度 |
第三节 社会融资过程中的资金成本与效率分析 |
一、贷款融资成本分析 |
二、金融机构表外融资成本 |
三、股票融资成本分析 |
四、债券融资成本分析 |
五、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社会融资收益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融资规模、融资方式与实体经济投资 |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的选取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二节 社会融资规模、融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 |
一、向量自回归模型 |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检验分析 |
四、实证结论 |
第三节 我国社会融资收益的指标分析 |
一、配置效率指标分析 |
二、产出效率指标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社会融资中的风险与效率评价 |
第一节 不同融资方式下的风险与效率 |
一、金融机构表内贷款融资的风险状况分析 |
二、金融机构表外融资的风险 |
三、股权融资的风险特性与现状 |
四、债券市场的融资风险 |
第二节 社会融资总量与金融系统性风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提升我国社会融资效率的建议 |
一、加快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提高融资供给质量 |
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功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三、防范和妥善化解社会融资风险 |
四、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社会融资效率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基本概念 |
1.1.1 经济周期概念 |
1.1.2 金融周期概念 |
1.1.3 金融发展周期概念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1.5 内容安排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及不足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2.1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2.1.1 国外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2.1.2 国内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综述 |
2.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价 |
2.3.1 金融与经济关系文献评价 |
2.3.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评价 |
第3章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
3.1 金融发展的概念界定 |
3.1.1 金融发展的内涵 |
3.1.2 金融规模的内涵 |
3.1.3 金融结构的内涵 |
3.1.4 金融效率内涵 |
3.2 经济增长的概念界定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测度 |
4.1 经济增长的实证测度 |
4.1.1 总产出(或总收入)的实证测度 |
4.1.2 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的实证测度 |
4.1.3 经济增长率 |
4.2 金融发展的实证测度 |
4.2.1 金融规模测度 |
4.2.2 金融结构测度 |
4.2.3 金融效率测度 |
4.3 金融发展指数测度与分析 |
4.3.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4.3.2 我国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实证分析概述 |
5.1.1 实证分析方法的简要介绍 |
5.1.2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5.1.3 小波变换法对金融和经济指标的周期分解处理 |
5.2 短周期序列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
5.2.1 基于小波变换法分解的短周期序列 |
5.2.2 基于单位根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2.3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2.4 基于交叉谱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5.2.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 中周期序列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
5.3.1 基于小波变换法分解的中周期序列 |
5.3.2 基于单位根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3.3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3.4 基于交叉谱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5.3.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5.4 长周期序列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基于小波变换法分解的长周期序列 |
5.4.2 基于单位根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4.3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4.4 基于交叉谱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5.4.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5.5 全周期序列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 |
5.5.1 基于小波变换法分解的全周期序列 |
5.5.2 基于单位根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5.3 基于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的实证分析 |
5.5.4 基于交叉谱分析法的实证分析 |
5.5.5 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
5.6 政策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从金融体系的适应效率分析中国股市的发展规模(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基于34个经济体的比较[J]. 杨子荣,张梓润. 经济纵横, 2021(12)
- [2]中国金融体系放大了实体经济风险吗[J]. 贾妍妍,方意,荆中博. 财贸经济, 2020(10)
- [3]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适配效应研究[D]. 周悦. 吉林大学, 2020(08)
- [4]金融脆弱性对我国产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D]. 孙青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5]金融发展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 杨丽君. 东南大学, 2019(06)
- [6]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D]. 齐浩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D]. 董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8]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度量和防范[D]. 张家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8(01)
- [9]中国社会融资效率研究[D]. 李浩然. 中央财经大学, 2016(12)
- [10]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周期关系的实证分析[D]. 周德才. 南昌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