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师人格魅力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谢茂平[1](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研究 ——以重庆市三所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杨成松[2](2020)在《民办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是否承担的起立教育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在培养的师范生时,务必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科学施教,保障条件,确保师范生的培养质量。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对民办高校A校师范类生培养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途径、效果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发现了A校对师范生师德教育比较重视,师范生对普遍认同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对师德教育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总结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学习名师榜样,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二是坚定办学方向,落实党对教育的领导,三是坚持成果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同时也发现A校在师德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德教育效果未达预期、内容不全面、课程不完善、途径较单一、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同时也发现存在诸如师范生对从事教师职业带有功利性,部分教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等问题。分析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的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市场经济改变了教师的价值观念,信息多元对师德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校方面的原因有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落实不到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文化氛围不浓,师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个人方面的原因有师范生学习师德知识积极性不高,师范生重教学技能而轻视师德素质,部分师范生看重教师的职业利益。最后,基于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现师范生师德素质的健康发展,培养“四有”好老师等因素考虑,提出了诸如设置思想政治类、教育法规类、职业道德类、教育理论类、中国传统文化类、教育技术类课程六大类课程以完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实践服务、打造校园文化,教师言传身教方式来拓宽师德教育途径;通过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范生师德实践教学监控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容、强化师德课堂质量保障的主题责任、完善师德课程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推动社会评价师范生师德素质等方法来完善师德教育评价。
黄婉薇[3](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思政课教师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群体,其师德建设意义重大,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教师师德水平的发展。当前我国思政课教师的总体师德水平是积极的,但仍存在师德失范的现象。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关系到思政课教师队伍师德水平的全方位发展,还影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综合建设。基于此背景,本文论述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状况的现状,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从古至今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通过整理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理论内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理论渊源进行论述,分析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意义。并从实际出发,对思政课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主要从对思政课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方面的现状,剖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主要是考评机制与培育能力有待优化、引领性发挥受多元价值观影响以及部分思政课教师职业获得感不强,并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方面提供完备的理论支撑,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发展。
楚管迪[4](202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亲和力”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也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育穗”期,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亲和力这一理念,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目标,饱含着人文关怀的思想情感,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个体悦纳感不佳等现实困境的理论利器,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新时期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须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教育者坚持育人为本原则,通过优化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使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认同感以及悦纳感的一种情感力量。总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工作是在朝着好的态势前进,碍于社会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消解、新型网络媒介的多元挑战等社会因素以及高校内部因素的影响,仍存在着一些尖锐的问题。表现在,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感不足,使其不够“可信”;教育者素质不全面,魅力有待增强,使其不够“可亲”;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使其不够“可近”;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使其不够“可爱”;教育环境实用性过强,人文关怀薄弱,使其不够“可悦”。通过对现状以及原因的综合分析之上,提出了解决亲和力不足的策略:改进不协调症结,增强教育目标的认同感;重视魅力素养,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颖度;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研究,既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在有力地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指导思想。
李京晏[5](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文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崇高的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成功开创,正是源自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国而言,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这更需要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勠力同心,从而实现强国之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加强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尤其重要。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是否有信仰,信仰是什么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充分肯定新时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仰的弱化、信仰的功利化、信仰的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影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因素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理论素养、大众传播媒介等几个因素。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激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占领网络教育的重要阵地,使其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合力,在这样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中,使新时代大学生能够树立并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信仰。
刘超[6](2019)在《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作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重要指示,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建立一支“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学校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针对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状,在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新要求。本文以梳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系列讲话等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内容,以期实现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具体为:第一部分分析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背景。从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需要出发,重点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大学办学中的主渠道作用;新时代学校新使命的要求,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主线,满足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等角度进行论述。第二部分追溯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具体品格要求也不相同,中国历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热爱教育事业、师生关系平等、治学严谨等也是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塑造的理论来源。第三部分结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主要以“六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为核心,从内到外、从情感到方法进行了解读。第四部分分析了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论述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论述,既是基于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论价值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价值则体现在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利于铸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有利于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等。总之,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而且直接为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和可靠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供了根本遵循。
蔡志红[7](2019)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落实,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研究法。首先,对角色、教师角色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专业课程,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政治性突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自然也有别于其他教师。其次,从国家的要求、学生成长的需要以及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要求与职责进行了详细地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学习者、积极的研究者、优秀的宣讲者和卓越的引导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内在要求。再次,通过理想与现实的比较以及文献整理分析,对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期待与角色要求,查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角色与身份不符、行为脱离角色要求等问题,并进一步剖析其原因。最后,根据角色理论,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如何提升他的角色品德素质、角色知识素质、角色能力素质、角色心理素质,从而提高他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切实扮演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赋予他的重要角色,切实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完成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孙霞[8](2017)在《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中思想政治课是我国特设的一门旨在培养高中生思想品德及政治观念的课程,它更关注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考虑,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均有赖于学校、教师在遵循主体性、实践性、协调优化性、时代性及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发利用隐性课程资源。按照隐性课程资源的来源,能够并应该利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包括显性课程资源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物质类、制度类和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四大类。做到对四类隐性课程资源的全面、系统地开发利用将有利于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显性课程难以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教材”和非专门德育类活动的德育功能未能充分实现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为此,学校和高中政治教师应从教材观念、教材内容的加工、呈现、巩固、升华上实现对教材目录、正文、辅助文及非专门德育类活动的德育功能的有效、全面地开发利用。物质类隐性课程资源为学校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具有悦人性、情感性和象征性的物质更富德育价值。为此,学校应加强教育宣传、探索研究、科学规划和调适养成,开发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物质资源。以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制度类隐性课程资源具有规范管理的作用,制约并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当前,中学制度建设中存在着自主性、公正性、激励性、平衡性不够等问题,影响制度德育价值的实现,基于制度建设的人性善恶、行为模式、理性能力假设,中学在制度建设中应做到规范、系统,注重以人为本、激励为主、动态平衡和开放包容。最后,以教师人格魅力和班风为代表的精神类课程资源对教育具有发展、科学、美学和人文价值,为充分发挥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努力做到从“情”“德”“识”“技”“思”五个方面全面培养教师人格魅力,班主任则要做到从班主任角色作用、班级共同奋斗目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班级人际关系、学习风气、舆论导向及学生养成教育几个方面培养优良班风。
宋景东[9](2017)在《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导师。研究生导师的专业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在由新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研究生导师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由于学科及个人特点的不同,研究生导师的具体专业发展路径会不尽相同,但也有共性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教学相长”(1)的关系。此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胜过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在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中,导师汲取学生身上的禀赋特质,在积极的反思和持续的建构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直白地讲,学生自身的专业发展也促进、推动甚至鞭策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研究生能否推动导师专业发展?如何去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的哪些素质发展?哪些研究生能够推动导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是一个饶有趣味更具有价值的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范式,选择一位研究生导师及其师门弟子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立体采撷、客观全面、突出要旨、注重伦理”的研究立场,综合运用观察、访谈和文献等多重研究方法,再现一部“教学相长”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教育生活史,揭示“以生为师”、“倒逼反推”维度中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建构“学生反哺”、“师生共生”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应然模式。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导论和第一章,主要交代了研究缘起、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等,在综述文献、厘清概念的同时,着重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设计。同时,本部分还详细地聚焦本文的研究对象,对叙事者的生活背景进行立体透视,使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认知更为全面、丰富和深刻。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二、三、四、五章,这是论文的主体。主要结合研究对象专业发展的时间顺序向前推移,竭尽全面地采撷研究对象在不同阶段与学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交往。并对这些交往的“琐事”进行还原和深描,重点挖掘故事背后的“因果”,以及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反思和成长。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是对前文“琐碎叙事”的理论升华,也是论文的重点。基于第二部分对研究对象个体专业发展历史的梳理,深入挖掘内隐于表象的事物本质,进一步回答前文提出的系列追问,并对“教学相长”视阈下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予以理论观照。本研究认为:首先,作为“群”这一范畴的学生,研究生不仅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超越性,更具备其他“群”范畴学生所不具备的宽广视野、学术水准、洞悉能力等特殊品质,这些品质在“后喻时代”得以放大,进而促使导师向研究生学习成为可能。其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在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效用。对以“师门”为单位的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建构,则不能强求千篇一律,而要坚持随机生态、多元并包。第三,研究生能够促进导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能力体系等方面的提升,推动着导师朝向“社会化”、“教育化”、“个性化”的方向迈进。第四,研究生反哺导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师生交往,这种交往不仅局限于学术性活动,“泛学术性”活动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且两种交往都需要建立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之上。第五,研究生推动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在于导师的内在矛盾,导师的个体觉醒、持续反思、主观幸福是发现“实然我”与“应然我”之间差距的根本动力;生活场域与个体的交互也是导师激发学习进取、重构自我的重要驱动力。
顾敏玉[10](2017)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立德树人”的课程,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并不成熟的前提下,德育教育更为重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品行和修养,并用其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和影响学生。人格魅力是一个复合词,指的是一个人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其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具有独特吸引人的力量。关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对全面贯彻九年义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更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的影响,比如教师自身的相应能力的欠缺,学校教学方针的不完善,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完整,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升教师人格魅力的对策包括加强教师队伍魅力建设,培养教学语言魅力,提升教师亲和魅力,完善教师自身魅力修养。同时,学校要加强完善教学评课和评价体系,学校和社会更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二、高校教师人格魅力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师人格魅力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2)民办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三)概念界定 |
1.师德 |
2.师范生 |
3.师德教育 |
4.民办高校 |
(四)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 |
2.研究思路 |
3.研究方法 |
一、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现状调查——来自A校的调查 |
(一)个案简介 |
(二)研究过程 |
(三)调查结果 |
(四)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1.师德教育效果未达预期 |
2.师德教育的内容不全面 |
3.师德教育的课程不完善 |
4.师德教育的途径较单一 |
5.师德教育的评价不科学 |
二、民办高校校师范生师德教育问题的成因 |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
1.市场经济改变了师范生关于教师职业价值的认识 |
2.信息多元对师德教育提出新要求 |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
1.师范专业内涵建设有待加强 |
2.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浓 |
3.师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
(三)个人方面的原因 |
1.师范生学习师德知识积极性不高 |
2.师范生重教学技能而轻师德素质 |
3.部分师范生看重教师职业的经济利益 |
三、民办高校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对策 |
(一)完善师德教育课程体系 |
1.思想政治类课程 |
2.教师法规类课程 |
3.职业道德类课程 |
4.教育理论类课程 |
5.教学实践类课程 |
6.教育技术类课程 |
(二)拓宽师德教育途径 |
1.实践服务强化师德 |
2.校园文化培育师德 |
3.言传身教铸就师德 |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1.探索创新教育模式 |
2.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3.加强师范生师德实践教学监控 |
(四)优化师德教育评价 |
1.明确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容 |
2.强化师德课程质量保障主体责任 |
3.完善师德课程质量激励与约束机制 |
4.积极推动社会评价师范生师德素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民办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之处 |
1.4.4 研究不足 |
2 相关理论内涵概述 |
2.1 高校思政课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思政课的内涵 |
2.1.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内涵 |
2.2 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相关概念释义 |
2.2.1 关于师德的内涵 |
2.2.2 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的示范引领作用解析 |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师德观 |
2.3.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 |
2.3.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师德的思想 |
3 新时代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意义 |
3.1 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
3.1.1 为推动社会进步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
3.1.2 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
3.2 是推动高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在要求 |
3.2.1 关系到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
3.2.2 是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需要 |
3.3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选择 |
3.3.1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牢价值根基 |
3.3.2 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筑牢思想阵地 |
4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
4.1.1 问卷的设计 |
4.2 关于思政课教师师德引领作用现状分析 |
4.2.1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认识的状况 |
4.2.2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情感的状况 |
4.2.3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意志的状况 |
4.2.4 关于思政课教师道德行为的状况 |
4.3 面临的主要问题 |
4.3.1 使命意识有待增强 |
4.3.2 为人师表的师德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
4.3.3 言传与身教未能达到高度一致 |
4.3.4 在教书育人中缺乏足够的沟通 |
4.3.5 教育教学思维的创新性需要提高 |
4.3.6 思政课课堂转化率不是很高 |
4.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4.1 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4.4.2 社会环境对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4.4.3 思政课教师对其自身师德示范引领性的影响 |
5 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发挥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的基本路径 |
5.1 发挥高校在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建设的主渠道作用 |
5.1.1 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性建设机制 |
5.1.2 加强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培育及示范引领性引导 |
5.1.3 改善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建设的校内环境 |
5.2 营造利于师德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社会氛围 |
5.2.1 加强社会对师德示范引领的舆论力度 |
5.2.2 加强全民的道德教育 |
5.3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修养 |
5.3.1 坚持思想建设与以德施教相统一 |
5.3.2 坚持理论提升与实践教学相融合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内研究现状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相关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亲和力的涵义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依据 |
一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
二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实依据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要素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的亲和力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亲和力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的亲和力 |
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亲和力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一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
二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够“可信” |
二 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够“可亲”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够“可近” |
四 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不够“可爱” |
五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够“可悦” |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教育目标与教育者之间存在不协调,认同度不高 |
二 教育者素质不完善,魅力有待增强 |
三 教育内容偏深偏旧偏空,不够贴近学生 |
四 教育手段单一、不灵活,不能满足学生期待 |
五 教育环境过于实用化,人文情怀薄弱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提升策略 |
第一节 改进不协调症结,提升教育目标认同感 |
一 兼顾多重目标,增强教育目标科学性 |
二 关注学生实际,提升教育目标针对性 |
三 紧跟社会发展,注重教育目标时代性 |
第二节 重视魅力水平,增强教育者的亲近感 |
一 夯实心灵美,增强教育者人格魅力 |
二 掌握语言美,增强教育者表达魅力 |
三 注重仪表美,增强教育者形象魅力 |
第三节 贴近学生实际,打造富有亲和的教育内容 |
一 与现实相结合,确保教育内容实用性 |
二 以学生为根本,增强教育内容人文性 |
三 精选教育素材,增加教育内容趣味性 |
第四节 满足学生期待,增强教育手段新度 |
一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 |
二 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推动理论与实际的相融合 |
三 注重网络教育方式,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结合 |
第五节 营造亲和氛围,增强教育环境悦纳感 |
一 围绕人文主题,塑造校园文化环境 |
二 重视情感作用,营造思政课堂情境 |
三 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 |
(二)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因素 |
(三)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路径 |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解决的问题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蕴 |
一、信仰的内涵、特征及作用 |
(一)信仰的内涵 |
(二)信仰的特征及作用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 |
三、我们党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顶层设计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相关规定 |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论述 |
四、新时代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战略意义 |
(一)个人健康成长的精神之需 |
(二)进一步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必然要求 |
(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之需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调研概况 |
二、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分析 |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认知、认同状况 |
(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必要性的认同状况 |
三、新时代大学生在信仰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信仰的弱化 |
(二)信仰的功利化 |
(三)信仰的多元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影响因素 |
(一)学校教育的影响 |
(二)家庭环境的影响 |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
(四)大学生自身理论素养的影响 |
(五)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
第三章 加强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 |
一、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二)推动构建大思政格局 |
(三)学校课堂走进社会,促进校社良性互动 |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
(一)家庭教育的首因性 |
(二)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性 |
(三)家庭教育的终生性 |
三、激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我教育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阅读 |
(二)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四、占领网络教育的重要阵地 |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 |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网络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思政课及教师的界定 |
(二)教师品格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 |
三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之处和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背景 |
一 新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要求 |
二 新时代学校新使命的要求 |
三 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 |
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列宁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三)建国以来国家领导人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 中国历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论述 |
(一)古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二)近现代教育家对教师品格的论述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内容 |
一 政治要强 |
二 情怀要深 |
三 思维要新 |
四 视野要广 |
五 自律要严 |
六 人格要正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意义 |
一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
(二)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 |
二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的实践价值 |
(一)为办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 |
(二)有利于铸造新时代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
(三)有利于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角色、角色构成要素与教师角色 |
(一)角色 |
(二)角色构成要素 |
(三)教师角色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政治性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综合性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权利和角色义务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要求 |
一、自觉的学习者 |
(一)完善知识结构 |
(二)坚定专业信念 |
二、积极的研究者 |
(一)加强学科建设研究 |
(二)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
三、优秀的宣讲者 |
(一)要坚持理论灌输 |
(二)要重视启发引导 |
四、卓越的引导者 |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
(二)塑造人格魅力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现状及分析 |
一、角色与身份不符 |
(一)身份认同度低 |
(二)角色意识不明确 |
二、行为脱离角色要求 |
(一)角色转变滞后 |
(二)角色素质有待提高 |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素质提升途径 |
一、提高角色品德素质 |
(一)政治素质过硬 |
(二)思想素质优良 |
(三)道德素质高尚 |
二、提高角色知识素质 |
(一)专业知识扎实 |
(二)教育教学知识深厚 |
(三)相关学科知识广博 |
三、提高角色能力素质 |
(一)增强宣传表达能力 |
(二)增强课堂教学能力 |
(三)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
四、提高角色心理素质 |
(一)情感真挚 |
(二)性格良好 |
(三)意志坚定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目的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深度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内容方面 |
(二)研究方法方面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类型 |
(一)显性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 |
(二)物质类隐性课程资源 |
(三)制度类隐性课程资源 |
(四)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 |
二、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现实依据 |
三、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一)适应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时代性原则 |
(四)协调优化原则 |
(五)实践性原则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显性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一、显性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类型 |
(一)教材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 |
(二)非专门德育类活动 |
二、显性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 |
(一)“教教材”现象普遍存在 |
(二)非专门德育类活动的德育功能开发利用不充分 |
三、显性课程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想状态 |
(一)教材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想状态 |
(二)非专门德育类活动开发利用的理想状态 |
四、教材背后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
(一)树立教材开发意识 |
(二)坚持“四化”教学设计 |
(三)动态呈现教学内容 |
(四)设置创造性作业 |
(五)注重实践 |
五、非专门德育类活动开发利用的宿舍案例分析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物质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高中思想政治物质类课程资源概述 |
(一)物质类课程资源的类型 |
(二)物质类课程资源的特征 |
二、高中思想政治物质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
(一)加强宣传资源的德育功用 |
(二)探索开发有特色的资源 |
(三)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
(四)强化资源的有效管理 |
(五)案例展示及分析 |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室资源的开发利用 |
(一)多样化设置座位 |
(二)充分发挥黑板的演练功能 |
(三)营造教室后方“第二课堂” |
(四)墙角的出彩开发 |
(五)创设“会说话”的墙壁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制度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高中思想政治制度类隐性课程资源概述 |
(一)学校制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学校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三)现代学校制度制定的路径 |
二、制度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 |
(一)加强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
(二)制度建设以人为本 |
(三)挖掘制度的伦理价值和激励作用 |
(四)保证制度的动态平衡与开放包容 |
(五)案例展示及分析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一、高中思想政治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概述 |
(一)精神类课程资源的价值 |
(二)两种典型的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 |
(三)两种典型精神类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师人格魅力的开发利用方法 |
(一)耐心经营师生关系 |
(二)静心修炼道德品行 |
(三)用心钻研专业知识 |
(四)虚心培养教学技能 |
(五)留心反思教学历程 |
(六)案例展示及分析 |
三、班风中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法 |
(一)正确认识、发挥班主任角色作用 |
(二)树立班级共同奋斗目标 |
(三)建立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
(四)及时协调班级人际关系 |
(五)培育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及舆论导向 |
(六)抓好规范养成教育 |
(七)案例展示及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的迫切需求 |
(二)导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再确证 |
(三)对“技术理性”的再思考 |
(四)研究者的个人旨趣 |
二、文献综述 |
(一)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二)有关研究生导师的研究 |
(三)有关“教学相长”的研究 |
(四)有关教育叙事方法的研究 |
(五)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
三、研究主题与核心概念 |
(一)研究主题 |
(二)核心概念的厘清与辨析 |
四、“理论”借鉴 |
(一)可行性参考:玛格丽特·米德的“文化反哺理论” |
(二)研究方法借鉴:迈克亚当斯的“生活史研究要素论” |
五、研究价值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总体思路 |
(二)论文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呈现 |
(一)对象的选择:缘何是“柏门” |
(二)柏导其人:“一枝独秀” |
(三)柏门弟子:“百花争妍” |
三、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
(一)研究过程 |
(二)研究方法 |
四、技术、策略与研究伦理 |
(一)策略:研究者的处世哲学 |
(二)技术:研究者的学术风格 |
(三)伦理:研究者的道德良知 |
五、对叙事研究范式的前提反思 |
(一)内容:“故事”与“理论”的矛盾 |
(二)方式:“叙述”与“评论”的矛盾 |
(三)效度:“本我”与“外我”的矛盾 |
(四)推论:“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
第二章 初为导师:“教学相长”的萌芽 |
一、师道尊严:最初从教理念的生成 |
(一)神圣:对上一代学者的印象 |
(二)意气风发:携名校晕轮凯旋 |
二、“收效甚微”:前三届学生的教育实践 |
(一)“老实听话”的开山弟子 |
(二)关系尴尬的第二届学生 |
(三)“不学无术”的第三届学生 |
三、“后生可畏”:对师门未来“副导师”的观察 |
(一)“无心插柳”的栾峰 |
(二)“有意栽花”的逸卓 |
四、小结 |
第三章 遭遇瓶颈:“教学相长”的关节点 |
一、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外”滋扰 |
(一)家庭的遭遇 |
(二)单位的紧张 |
二、导师专业发展的“场内”困顿 |
(一)学术自卑:“科研到底有啥用” |
(二)师生冲突:“就当没带过这个学生” |
(三)教学遇挫:“还想让我怎么教” |
三、瓶颈消解 |
(一)学生助力:“无债一身轻” |
(二)个体反思:“认清我自己” |
四、小结 |
第四章 晋升博导:“教学相长”的新阶段 |
一、学术为本:科研型学生的反推 |
(一)“学术铁三角”的搭建 |
(二)“师门研讨”中的争执 |
(三)“师本”研究领域的确立 |
二、生态多元:不同背景学生的反哺 |
(一)“职业妈妈”孙靖如 |
(二)“高校行政”宋金均 |
(三)“政府官员”周立国 |
(四)“非学术型”学生的价值 |
三、德勤兼备:师门“红人”的榜样熏染 |
(一)一次长谈 |
(二)三篇论文 |
(三)若干琐事 |
四、情感升华:师生交往的校外延伸 |
(一)“送老”:泛舟水花湖 |
(二)“迎新”:徒步丁香山 |
五、小结 |
第五章 坦然前行:“教学相长”的高境界 |
一、自有后来人:师门文化的自觉延续 |
(一)“双骄”入门 |
(二)“红人”交班 |
二、再遇“问题生”:导师教育能力的验证 |
(一)“上天恩赐的”杜河 |
(二)一言难尽的孙菲 |
三、迎接新挑战:导师素养的再伸展 |
(一)“多民族化”:新疆学生的到来 |
(二)“国际化”:留学生的加入 |
(三)“个性化”:“90 后”博士的出现 |
四、人分情不散:导师幸福的核心要素 |
(一)答辩中的“捧场” |
(二)迎新中的“汇报” |
五、小结 |
第六章 反思与回应 |
一、学生何以能助力导师的专业发展 |
(一)“类”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二)“群”维度学生的超越性 |
(三)“后喻时代”学生的超越性 |
二、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学生群体解析 |
(一)“两极”学生对导师的助力 |
(二)“反哺型”学术共同体的建构 |
三、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
(一)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二)“泛学术性”的交往活动 |
(三)学生助力导师发展视阈中师生交往的应然样态 |
四、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 |
(一)见之于客观的意识 |
(二)外显与内隐的知识 |
(三)多重角色的能力 |
五、学生助力导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
(一)个体意识:导师专业发展的内因 |
(二)场域激发:导师专业发展的外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提升人格魅力的意义 |
2.1 人格魅力的含义 |
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和特点 |
2.2.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来源 |
2.2.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特点 |
2.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升人格魅力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树立教师权威 |
2.3.2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2.3.3 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
2.3.4 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
第三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3.1 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
3.1.1 知识结构陈旧,学识修为彰显不足 |
3.1.2 语言修养不足,教学美感有待培养 |
3.1.3 师生交流缺乏,教学关系有待优化 |
3.1.4 内外兼修不足,魅力气质亟待提升 |
3.2 教师人格魅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3.2.1 主观原因:教师注重应试教学忽视对自身魅力的提升 |
3.2.2 客观原因:教学方针缺乏指导,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
第四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的对策 |
4.1 择优劣汰,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师队伍人格魅力建设 |
4.1.1 思想政治素养的自我提升 |
4.1.2 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 |
4.2 加强塑造,培养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语言魅力 |
4.3 增强沟通,提升思想品德课教师亲和魅力 |
4.4 强化心理能力,完善思想品德教师的自身魅力修养 |
4.5 学校要加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评课和评价体系 |
4.5.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听课体系 |
4.5.2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评课体系 |
4.5.3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评价体系 |
4.6 学校和社会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4.6.1 学校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4.6.2 社会要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教学环境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高校教师人格魅力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格魅力研究 ——以重庆市三所中学为例[D]. 谢茂平.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2]民办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问题研究 ——基于A校的个案研究[D]. 杨成松. 西南大学, 2020(05)
- [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示范引领作用研究[D]. 黄婉薇.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楚管迪. 郑州大学, 2020(02)
- [5]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分析[D]. 李京晏.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品格重要论述研究[D]. 刘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研究[D]. 蔡志红.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8]高中思想政治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 孙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2)
- [9]教学相长: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宋景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4)
- [10]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人格魅力提升研究[D]. 顾敏玉. 信阳师范学院,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