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法处理冷轧含铬(Ⅵ)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鲁琴瑶[1](2021)在《超声波及其联合法处理冷轧废水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钢铁企业迅速发展,冷轧废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如果不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将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对冷轧废水进行处理是钢厂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钢厂对于不同种类的冷轧废水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比如含油废水的处理通常采用絮凝沉降法,含铬废水通常采用还原沉淀法,酸性废水通常采用中和法等等。超声波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极其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形成加速反应的特殊通道。本文介绍了在施加超声波作用的同时联合其它方式进行冷轧废水的处理方法,使冷轧废水得到净化。其中,对于含油废水,采用超声波联合絮凝法的方法降低其油类物质和COD含量;对于含铬废水,分别采用超声波联合还原沉淀法和超声波联合铁氧体法去除废水中的铬离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酸性废水和含铬废水协同处理法,达到了以废治废的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详细研究了超声波联合不同絮凝剂对含油废水中油类物质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絮凝剂为PAC时,在PAC投放量160 mg/L、超声波功率100W、处理时间30 min、温度40℃的工艺条件下,废水中的油类物质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6.32%;在PAC投放量50 mg/L、超声波功率40 W、处理时间30 min、温度30℃的工艺条件下,废水中的有机物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1.2%,超声波联合絮凝法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9.29 k J.mol-1。(2)分析了超声波分别联合铁氧体法和亚硫酸盐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优化条件。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实验研究结果的比较,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认为采用铁氧体法更适合处理含铬废水,其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硫酸亚铁的加入量为Fe2(10)/Cr6(10)=7,超声波作用功率为40 W,超声波作用时间为30 min,反应温度为40℃,添加1ml浓度为10%H2O2,p H值为10,在此条件下出水六价铬的浓度为0.40 mg/L,总铬浓度为1.18mg/L。符合钢铁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3)根据铁氧体法的工艺原理,在超声波的作用基础上,利用酸性废水中的废酸以及二价铁离子进行综合处理含铬废水,研究其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废水与含铬废水投加比例14:1,反应温度控制为30℃,控制p H=11,超声波作用时间为40 min,超声波作用功率为40 W,在此条件下出水六价铬的浓度为0.42 mg/L,总铬浓度为1.06 mg/L。符合钢厂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
张东[2](2020)在《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中回收硫酸和铬(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不锈钢生产第一大国,在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多种有价金属的废硫酸酸洗液。本文针对不锈钢酸洗废液中再生硫酸浓度高、金属离子浓度大且成分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先采用溶剂萃取法或扩散渗析法回收硫酸然后在低酸度下采用高温水解法高效回收Cr(Ⅲ)的工艺路线,实现了硫酸及Cr(Ⅲ)资源的高效回收、清洁再利用,同时废物产生量减少、成本降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取得结论如下:(1)研究了溶剂萃取法废酸溶液中酸的回收。研究表明,采用“40%TEHA+50%异构十三醇+10%Exxsol D110”组成的萃取体系在30℃、O/A=2:1条件下,经过3级(理论)萃取,硫酸萃取率达79.8%;用水做反萃剂,在30℃、O/A=1:1条件下,经过3级(理论)反萃,硫酸的反萃率达85.5%,产品酸可返回至酸洗生产线。(2)采用扩散渗析法实现废酸中自由酸的回收。研究表明,选用DF120型阴离子交换膜回收硫酸,在水料流量比为1:1、废酸进料流量为8.5 m L/min的条件下,硫酸的回收率可达73%,产品酸浓度较高,可返回至酸洗生产线。(3)确定了废酸中Cr(Ⅲ)的回收工艺。研究表明,采用高温水解法回收Cr(Ⅲ),在初始酸浓度30 g/L、温度230℃和时间24 h的条件下,Cr(Ⅲ)的水解率可达81.8%,水解后废酸酸度升高。同时对比了不同的中和沉淀法回收铬的效果,实验发现中和法处理再生模拟废酸,碱耗高且污泥产生量大,后期处置困难。(4)建立了酸洗废液再生高效率循环以及铬回收的完整工艺路线,将酸的总回收率由原工艺的90%提高到95%以上,并实现了铬的高效回收。同时对比了简单的中和沉淀处理工艺,发现新工艺具有硫酸和Cr(Ⅲ)回收率高、废物产生量小、成本低等明显优势。“两步法”处理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在实现硫酸和Cr(Ⅲ)高效回收再利用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废物排放,且有效降低了工业运行成本,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赵雪[3](2017)在《多硫化钙—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工业迅速发展所带来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在众多污染物中,由于铬具有高致癌性,被世界各国作为重点污染整治对象。在被污染的水体中,铬通常以Cr(Ⅵ)和Cr(Ⅲ)的形式存在,其毒性Cr(Ⅵ)大于Cr(Ⅲ),但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探求一种新型处理方法,将其共同去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文针对含铬废水处理这一问题,以某电镀厂排放的电镀废水与酸性废水的混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相结合、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相结合、化学还原与物理吸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水工程基础理论为基础,室内实验监测数据为依据开展研究。首先,通过室内静态单因素试验,分别探究反应时间、投加量、溶液pH、初始溶液浓度等因素对Cr(Ⅵ)及Cr(Ⅲ)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到还原剂与吸附剂的最佳反应条件。然后,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还原剂-吸附剂联用处理酸性电镀废水的试验,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最后,采用动态试验方法,考察吸附剂种类、吸附剂填充量及水力停留时间对Cr(Ⅵ)及总铬穿透曲线的影响,分析得到动态处理时达到最优效果的工艺条件,为处理含铬废水的实际工程提供实验指导和理论依据。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比较分析几种还原剂对含铬废水中Cr(Ⅵ)去除效果,CaSx具有反应速度快、pH适应能力强、去除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确定CaSx为最佳还原剂。试验结果表明:增加药剂投加量、增大反应时间、降低溶液pH、稀释含铬废水均有利于CaSx还原含铬废水中Cr(Ⅵ)。(2)多种吸附剂相比,粉煤灰合成沸石对Cr(Ⅲ)的吸附效果明显较其他吸附剂占优。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中总铬浓度满足排放标准。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Cr(Ⅲ)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进行描述。在结构上,粉煤灰合成沸石表面粗糙,比表面积较大,利于Cr(Ⅲ)的吸附;去除效果方面,在吸附剂投加量相同的条件下,粉煤灰合成沸石对Cr(Ⅲ)的去除率高。基于以上分析,吸附剂选用粉煤灰合成沸石。(3)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CaSx-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试验进行BBD响应曲面法优化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靠,CaSx投加量为理论投加量的1.8倍,粉煤灰合成沸石投加量约15 g/200 mL电镀含铬废水,pH=3.87,在此条件下,实测Cr(Ⅵ)去除率为99.98%,总铬去除率为99.94%,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4)CaSx-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动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剂种类、吸附层高度、进水流速等因素对总铬的穿透曲线影响显着,在相同条件下,天然粉煤灰吸附层穿透时间较短,合成沸石吸附效果较好;以合成沸石作为吸附剂,吸附层高度与其穿透时间成反比;进水流速越大,吸附层穿透时间越短;而以上这些因素对Cr(Ⅵ)的去除影响不大。
周栋,高娜,高乐[4](2017)在《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冶金、电镀和制革等行业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铬元素,含铬废水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理化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国内外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对今后含铬废水处理的技术走向进行了预测与展望,认为以废治污、联合处理技术开发及技术的工程转化可能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孙艳涛,刘适博,李婷婷,崔运成[5](2015)在《水中铬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根据研究表明Cr6+离子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其在水中的含量。寻求处理效果好、经济性能高的处理方法和处理材料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简要叙述了常见水中铬的处理方法,为环境测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任杰[6](2014)在《降解冷轧含油废水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轧含油废水是排放量大且污染严重的工业废水,若直接排放会对水体、空气、生物造成巨大危害,如何高效的处理冷轧含油废水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有多种方法处理该废水,其中生物法具有简单有效、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低等优点,是小型钢厂处理冷轧含油废水的首选方法。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经过富集培养得到可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复合菌群,本以其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营养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确定复合菌群最佳作用条件;从复合菌群中分离出5株能够以轧制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得单一菌株,并进行了菌种鉴定;考察pH对单一菌株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pH条件;比较分析了单一菌株和复合菌群对冷轧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富集得到的复合菌降解冷轧含油废水过程中,pH呈先急剧下降后稳定的趋势。经人工调节使pH稳定在7.0后,废水中细菌数量呈先对数增长后基本稳定的趋势。菌液接种量对冷轧含油废水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最佳菌液接种量为2.7×108个/mL。(2)氮源和铁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较大,磷源、镁、酵母浸粉次之。复合菌群作用的最佳营养条件为:氮源种类为(NH4)2SO4或NH4Cl,NH4Cl6g/L,C/N3.3-4.9,PO43-1.85g/L,MgSO40.15g/L,FeSO4·7H2O0.02g/L,酵母浸粉0.01g/L。环境因子中pH、温度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最大,光照、溶解氧次之。复合菌群作用的最佳环境条件为:pH7.0,温度32.5℃,溶解氧7.06mg/L,正常光照条件。对于轧制油含量为4g/L的冷轧含油废水,经过复合菌群1d的降解,油降解率为50.0%,较优化前提高了30.0%;经过复合菌群4d的降解,油降解率达74.0%。(3)采用稀释涂布法,从复合菌群中分离出5株能以轧制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单一菌株。采用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确定5株菌株分别为Ensiferadhaerens、 Ochrobactrum grignonense、 Pseudoxanthomonas mexicana、Raoultella ornithinolytica B6、Enterobacter aerogenes,均为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变形菌门。其中O. grignonense和P. mexicana具有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在冷轧含油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4)研究表明复合菌群对轧制油降解效果优于各单一菌株并且对pH的耐受能力强于各单一菌株。5株单一菌株作用的最佳pH不同,pH为7.0时,菌株B、D、E对油降解效果最好,经过4d的降解,油降解率分别为64.5%、47.5%、52.0%;pH为8.0时,菌株A、C对油降解效果最好,经过4d的降解,油降解率分别为50.3%、44.0%。单一菌株的适宜pH范围不同,菌株A、B、C、D、E的适宜pH范围分别为7.0-9.0、7.0-9.0、6.0-8.0、6.0-8.0、6.0-8.0,在其适宜pH范围内,经过4d的降解,各单一菌株的油降解率分别达到47%、52%、36%、36%、40%。
曲余玲,毛艳丽,王涿[7](2014)在《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针对目前轧钢废水处理现状,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热轧废水和冷轧废水处理工艺,如絮凝法、沉淀法、稀土磁盘法、超滤法等,对轧钢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曲余玲,毛艳丽,张东丽,王涿[8](2013)在《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轧钢废水的处理,对于钢铁企业减少污水排放和新水补充量,提高废水循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轧钢废水包括热轧废水和冷轧废水,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热轧废水和冷轧废水处理工艺及其现状,并展望了轧钢废水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左鸣[9](2012)在《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产生的废水具有极大的毒性和危害性。本文以广东清远市某电镀工业园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该电镀工业园废水出水指标COD、Cu2+、Ni2+、CN-、Cr6+均不能稳定达到国家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本课题对其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使其可以在成本投入较低的情况下稳定达标排放。本文设计研发了四套优化工艺。优化工艺(I)——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在酸性废水中投加铁屑,废水的pH值明显上升,产生的Fe(2+)随着原水的酸度的增加而增多。投加铁屑后的酸性废水可以处理含铬废水,同时减少石灰和硫酸亚铁投加量,进而减少污泥产生量。优化工艺(II)——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将原有混合处理改为分流处理,共分为三股废水,分别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和含镍铜废水。采用硫酸亚铁-石灰法去除六价铬离子,投料比m(FeSO47H2O):m(Cr6+)=20:1,初始pH值为34,沉淀pH值为10;采用碱性氯化法去除氰离子,部分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11和3:1,完全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8和10.76:1;采用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镍、铜离子,分三段反应进行:硫酸亚铁破络反应、石灰法沉淀反应、硫化物沉淀反应pH值分别为3、910、10,投料比m(FeSO47H2O):m(Cu2+)、m(FeSO47H2O):m(Ni2+)、m(Na2S9H2O):m(Cu2+)分别为9.72:1、7.68:1、3.8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六价铬、氰、铜、镍离子均稳定达标,去除率达到99%以上,去除效果明显。优化工艺(III)——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AF对CN-、Cu2+和COD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对于有效容积为3L的BAF反应器,最佳进水流量为2L/H,即停留时间为1.5小时,此时,CN-、Cu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0%、50%和60%,在进水CN-、Cu2+和COD不大于1.5mg/L、1mg/L、200mg/L时,可以稳定达标。综合CN-、Cu2+和COD的处理效果,BAF在第14天之后挂膜成功。而对于设计进水量为25m3/h的BAF工程系统,处理效果与实验室研究所得基本一致,同时,漂水投加量从8‰(总的漂水投加量与含氰废水的体积比)降至6‰,硫化钠投加量由2‰(Na2S9H2O投加量与含镍铜废水的体积比)降至0.5‰。达到了既降低成本又使出水有机物COD达标的目的。优化工艺(IV)——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出水达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BAF的放置位置继续减少运行成本。7mg/L为BAF中微生物所能承受的CN-浓度的最高极限值,此时需要投加3‰的漂水,才可以将CN-平均浓度为65mg/L的原水去除到7mg/L左右,经BAF生化处理后,CN-去除率达到65%,出水CN-浓度为2.3mg/L。而在COD达标的情况下,需要投加1.5‰的漂水即可将平均浓度为2.3mg/L的CN-处理后达标排放。即总共只需要4.5‰的漂水,相比优化工艺(III)减少了1.5‰的漂水投加量,而相比优化工艺(II)则减少了3.5‰的漂水成本,将近一半。
李陈君[10](2012)在《零价铁处理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国内外最常采用化学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零价铁是一种强还原剂,具有来源广、还原势高、反应速度快和比表面积较大等优点,因此研究利用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普通零价铁粉(Fe0)和纳米零价铁(NZⅥ)来处理实际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考察了这两种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因素,总结了这两种处理法的处理效果和优缺点;并探究了Fe0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反应机制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酸液投加量是影响Fe0和NZⅥ除铬反应最关键的因素,二者的最适酸液投加量分别为1.2%(pH值约为0.93)和0.4%(pH值约为1.60),Fe0和NZⅥ对总Cr和Cr(Ⅵ)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去除率均在99.99%以上,出水能达标排放。纳米零价铁处理法较之普通零价铁粉处理法,反应更高效,酸液和铁粉投加量均有减少;而普通零价铁粉处理法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Fe0去除废水中Cr(Ⅵ)的反应机制主要是Fe0对Cr(Ⅵ)的还原作用及含铬金属氢氧化物在Fe0表面的沉积作用。Fe0对废水中Cr(Ⅵ)的还原反应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酸液投加量的增大、Fe0投加量的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二、微生物法处理冷轧含铬(Ⅵ)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法处理冷轧含铬(Ⅵ)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波及其联合法处理冷轧废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含油废水的处理 |
1.2.2 酸性废水的处理 |
1.2.3 含铬废水的处理 |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分析表征 |
2.2.1 X射线衍射仪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
2.2.4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2.2.5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2.3 分析方法 |
2.3.1 含油量测定方法 |
2.3.2 有机物测定方法 |
2.3.3 铬离子测定方法 |
2.3.4 铁离子测定方法 |
第3章 超声波联合法处理冷轧含油废水 |
3.1 实验原料 |
3.2 处理含油废水中油类 |
3.2.1 不同超声波功率条件下聚合氯化铝和氯化镁添加量对去油率的影响 |
3.2.2 温度对超声波联合法去油的影响 |
3.2.3 时间对超声波联合法去油的影响 |
3.3 处理含油废水中有机物 |
3.3.1 PAC投放量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3.3.2 超声波功率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3.3.3 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3.3.4 温度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
3.3.5 超声联合絮凝降解对废水有机物的动力学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联合法处理冷轧含铬废水 |
4.1 实验原料 |
4.2 制定铬标准曲线 |
4.3 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 |
4.3.1 硫酸亚铁加入量对含铬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2 温度对含铬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3 反应时间对含铬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4 超声波功率对含铬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5 pH值对含铬废水净化效果的影响 |
4.3.6 双氧水投加量对铁氧体的影响 |
4.3.7 铬-铁氧体的SEM图以及能谱分析 |
4.4 亚硫酸盐法处理含铬废水 |
4.4.1 亚硫酸盐投放量的影响实验 |
4.4.2 超声波功率的影响实验 |
4.4.3 超声波作用时间的影响实验 |
4.4.4 反应温度的影响实验 |
4.4.5 pH值的影响实验 |
4.4.6 动力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酸性废水与含铬废水联合超声波法的协同处理 |
5.1 实验原料 |
5.2 工艺流程 |
5.3 工艺原理 |
5.4 各因素对含铬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1 含铬废水与酸性废水比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2 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3 温度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4 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4.5 超声波功率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5.5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
5.5.1 模型可信度分析 |
5.5.2 多个因子交互作用 |
5.5.3 参数优化 |
5.6 产物的特征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中回收硫酸和铬(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硫酸废液中硫酸的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1 中和法 |
1.2.2 浓缩法 |
1.2.3 离子交换法 |
1.2.4 溶剂萃取法 |
1.2.5 膜分离法 |
1.3 铬及铬资源概况 |
1.4 含铬废液中铬的回收及研究现状 |
1.4.1 沉淀法 |
1.4.2 膜分离法 |
1.4.3 离子交换法 |
1.4.4 吸附法 |
1.4.5 溶剂萃取法 |
1.4.6 其他方法 |
1.5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溶剂萃取法回收不锈钢酸洗再生废液中硫酸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萃取反应过程 |
2.3.2 萃取工艺研究 |
2.3.3 反萃工艺研究 |
2.3.4 有机相循环使用效果 |
2.3.5 萃取法回收硫酸工艺原则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扩散渗析法回收不锈钢酸洗再生废液中硫酸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扩散渗析膜性能指标 |
3.2.2 扩散渗析操作方法 |
3.2.3 数据处理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进料流量对硫酸回收效果的影响 |
3.3.2 流量比对硫酸回收效果的影响 |
3.3.3 进料酸度对硫酸回收效果的影响 |
3.3.4 扩散渗析处理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工艺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锈钢酸洗再生废液中Cr(Ⅲ)回收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分析方法 |
4.2.4 数据处理方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中和沉淀法回收Cr(Ⅲ)工艺研究 |
4.3.2 高温水解法回收Cr(Ⅲ)工艺研究 |
4.3.3 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中Cr(Ⅲ)回收工艺流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多硫化钙—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含铬废水来源、危害及特征 |
1.1.1 含铬废水来源及特征 |
1.1.2 含铬废水危害 |
1.2 含铬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化学处理法 |
1.2.2 物理化学处理法 |
1.2.3 生物处理法 |
1.3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2.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含铬废水 |
2.2 试验材料 |
2.2.1 还原剂 |
2.2.2 吸附剂 |
2.2.3 试验材料的制备 |
2.3 试验试剂、仪器设备及方法 |
2.3.1 试验试剂 |
2.3.2 试验仪器设备 |
2.3.3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
3.还原剂处理含铬废水中Cr(Ⅵ)试验研究 |
3.1 还原剂种类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 |
3.2 CaS_x处理含铬废水中Cr(Ⅵ)试验研究 |
3.2.1 反应时间对Cr(Ⅵ)处理效果影响 |
3.2.2 CaS_x投加量对Cr(Ⅵ)处理效果影响 |
3.2.3 pH对Cr(Ⅵ)处理效果影响 |
3.2.4 含铬废水浓度对Cr(Ⅵ)处理效果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中Cr(Ⅲ)试验研究 |
4.1 吸附剂种类Cr(Ⅲ)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 吸附机理分析 |
4.2.1 物理性质分析 |
4.2.2 SEM分析 |
4.2.3 XRD分析 |
4.3 粉煤灰合成沸石吸附含铬废水中Cr(Ⅲ)试验研究 |
4.3.1 反应时间对Cr(Ⅲ)处理效果影响 |
4.3.2 粉煤灰合成沸石投加量对Cr(Ⅲ)处理效果影响 |
4.3.3 pH对Cr(Ⅲ)处理效果影响 |
4.3.4 含铬废水初始浓度对Cr(Ⅲ)处理效果影响 |
4.4 吸附动力学分析 |
4.4.1 吸附等温线 |
4.4.2 吸附动力学 |
4.5 本章小结 |
5.响应曲面法优化CaS_x-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试验 |
5.1 响应曲面法 |
5.2 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5.4 响应面分析 |
5.5 优化设计方案 |
5.6 本章小结 |
6.CaS_x-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动态试验 |
6.1 动态试验装置及方法 |
6.1.1 动态试验仪器 |
6.1.2 动态试验装置 |
6.1.3 动态试验方法 |
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1 吸附剂种类对铬处理效果影响 |
6.2.2 吸附层高度对铬处理效果影响 |
6.2.3 进水流速对铬处理效果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理化处理技术 |
1.1 反渗透法 |
1.2 离子交换法 |
1.3 电渗析法 |
1.4 吸附法 |
2 化学处理技术 |
2.1 化学还原沉淀法 |
2.2 铁氧体法 |
2.3 电解法 |
3 生物处理技术 |
3.1 生物吸附法 |
3.2 生物絮凝剂法 |
4 技术展望 |
(5)水中铬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吸附法 |
1.1矿物和金属氧化物类吸附剂 |
1.2水滑石类或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吸附剂 |
1.3碳类吸附剂 |
2膜分离法 |
3离子交换法 |
4还原沉淀法 |
5电解法 |
6生物法 |
6.1微生物法 |
6.2植物法 |
(6)降解冷轧含油废水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冷轧含油废水概述 |
1.2.1 冷轧含油废水来源 |
1.2.2 冷轧含油废水特点 |
1.2.3 冷轧含油废水危害 |
1.2.4 含油废水处理方法 |
1.2.4.1 物理法 |
1.2.4.2 化学法 |
1.2.4.3 物理化学法 |
1.2.4.4 电化学法 |
1.2.4.5 生物法 |
1.2.5 活性污泥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
1.3 油含量测定方法 |
1.3.1 重量法 |
1.3.2 荧光光度法 |
1.3.3 红外分光光度法 |
1.3.4 紫外分光光度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复合菌群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过程中 pH 与菌含量变化 |
2.3.2 菌液接种量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 营养条件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1 氮源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2 C/N 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3 磷源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4 镁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5 铁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6 酵母浸粉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3.7 外加碳源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4 环境条件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4.1 pH 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4.2 温度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4.3 溶解氧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4.4 光照对复合菌群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影响 |
2.3.5 条件优化后复合菌群对冷轧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 |
2.4 小结 |
第3章 降解冷轧含油废水菌的分离与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分离方法 |
3.2.2.2 鉴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菌种分离 |
3.3.2 菌种鉴定 |
3.4 小结 |
第4章 降解冷轧含油废水的单一菌株性质初步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 pH 条件下同一菌株对冷轧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 |
4.3.2 同一 pH 条件下不同菌株对冷轧含油废水的降解效果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热轧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1.1 热轧废水处理工艺 |
1.1.1 絮凝-沉淀-过滤工艺 |
1.1.2 沉淀-絮凝-气浮-过滤工艺 |
1.1.3 稀土磁盘工艺 |
1.2 热轧废水处理现状 |
2 冷轧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2.1 酸碱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2.2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2.2.1 含油废水处理工艺 |
2.2.2 含油废水处理现状 |
2.3 含铬废水处理工艺及现状 |
3 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发展趋势 |
4 结语 |
(9)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电镀行业及其废水处理现状 |
1.2 电镀废水的来源、特性、分类及危害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特性 |
1.2.3 电镀废水的分类 |
1.2.4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3 电镀废水达标排放指标与标准 |
1.3.1 水质指标 |
1.3.2 水质标准 |
1.4 电镀废水传统处理方法——物理化学法 |
1.4.1 含氰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2 含铬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3 含铜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4 含镍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4.5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5 电镀废水新型处理方法——生物处理 |
1.5.1 生物处理法基本原理及特点 |
1.5.2 含氰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3 含铬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4 含镍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5 含铜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6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 |
1.6 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1 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
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主要构筑物与设备参数 |
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5 检测项目和测试分析方法 |
2.6 试验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 |
引言 |
3.1 试验方法与原理 |
3.2 试验水质 |
3.3 试探性试验 |
3.4 系统性试验 |
3.4.1 pH 值和 Fe~(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3.4.2 铬离子的去除对比试验 |
3.5 工程适用性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1 电镀工艺园污水处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1.1 原有工艺流程图 |
4.1.2 原有工艺说明 |
4.2 铬离子去除试验研究 |
4.2.1 硫酸亚铁还原 Cr~(6+)机理 |
4.2.2 试验水质 |
4.2.3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 Cr~(6+)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4 不同阶段 pH 值对除铬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5 铬离子去除试验总结 |
4.3 破氰试验研究 |
4.3.1 碱性氯化机理 |
4.3.2 试验水质 |
4.3.3 漂水投加量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pH 值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6 破氰试验研究总结 |
4.4 镍、铜离子的去除试验研究 |
4.4.1 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机理 |
4.4.2 试验水质 |
4.4.3 pH 值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4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5 Na_2S 9H_2O 投加量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6 镍、铜离子去除试验研究总结 |
4.5 优化工艺(Ⅱ)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5.1 工艺流程图 |
4.5.2 工艺说明 |
4.6 优化工艺(Ⅱ)工程实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装置 |
5.2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
5.3 试验水质 |
5.4 最佳进水流量的确定 |
5.4.1 不同进水流量对 CN~-去除的影响 |
5.4.2 不同进水流量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5.4.3 不同进水流量对 Cu~(2+)、Ni~(2+)、Cr~(6+)去除的影响 |
5.5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的污染物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1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OD 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2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N~-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3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u~2+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6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试验总结 |
5.7 优化工艺(Ⅲ)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5.7.1 工艺流程图 |
5.7.2 工艺说明 |
5.8 优化工艺(Ⅲ)工程实践 |
5.9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 |
引言 |
6.1 BAF 对不同浓度进水中的 CN~-去除效果研究 |
6.2 在 COD 达标的情况下漂水投加量对破氰的影响 |
6.3 曝气生物滤池放置位置试验总结 |
6.4 优化工艺(Ⅳ)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6.4.1 工艺流程图 |
6.4.2 工艺说明 |
6.5 优化工艺(Ⅳ)工程实践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零价铁处理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铬元素及铬污染 |
1.1.1 铬元素及其用途 |
1.1.2 铬污染及其危害 |
1.2 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 零价铁处理含铬污水的研究进展 |
1.3.1 普通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
1.3.2 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铬污水的研究 |
1.4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用零价铁的来源 |
2.3 实验水样的来源及性质 |
2.4 实验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普通零价铁粉处理冷轧含铬废水 |
3.1 普通零价铁粉的粒径分析结果 |
3.2 普通零价铁粉处理冷轧含铬废水的条件实验 |
3.2.1 酸液投加量(H+浓度)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3.2.2 沉淀阶段 pH 值对铬去除的影响 |
3.2.3 普通零价铁粉(Fe~0)投加量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3.2.4 反应时间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3.2.5 反应温度对铬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6 振荡转速对铬去除效率的影响 |
3.2.7 沉淀时间对铬去除的影响 |
3.2.8 含铬废水最佳处理效果 |
3.3 普通零价铁粉处理法与现行除铬工艺的对比研究 |
3.4 普通零价铁粉处理冷轧含铬废水的反应机制探讨 |
3.4.1 反应机制研究的实验方法 |
3.4.2 反应机制研究的结果探讨 |
3.5 普通零价铁粉处理冷轧含铬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3.5.1 酸液投加量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5.2 不同普通零价铁粉投加量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 |
3.5.3 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的反应动力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纳米零价铁处理冷轧含铬废水 |
4.1 纳米零价铁的表征结果 |
4.2 纳米零价铁处理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的研究 |
4.2.1 反应初始 pH 值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4.2.2 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4.2.3 振荡转速对铬去除率的影响 |
4.2.4 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效果及经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结论 |
5.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中文摘要 |
详细英文摘要 |
四、微生物法处理冷轧含铬(Ⅵ)废水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波及其联合法处理冷轧废水研究[D]. 鲁琴瑶.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2]不锈钢酸洗再生废酸中回收硫酸和铬(Ⅲ)的研究[D]. 张东.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3]多硫化钙—粉煤灰合成沸石联用处理含铬废水试验研究[D]. 赵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4]工业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周栋,高娜,高乐. 中国冶金, 2017(01)
- [5]水中铬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J]. 孙艳涛,刘适博,李婷婷,崔运成. 当代化工, 2015(06)
- [6]降解冷轧含油废水微生物的分离筛选及性质研究[D]. 任杰. 青岛理工大学, 2014(04)
- [7]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J]. 曲余玲,毛艳丽,王涿. 鞍钢技术, 2014(01)
- [8]轧钢废水处理工艺及发展趋势[A]. 曲余玲,毛艳丽,张东丽,王涿. 2013年全国冶金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论文集, 2013
- [9]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左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零价铁处理冷轧高浓度含铬废水的效能及机理研究[D]. 李陈君.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