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香港一样生存

像香港一样生存

一、Survive as Hong Kong(论文文献综述)

侯文宜[1](2021)在《文学史视野中的百年晋域女性文学》文中研究指明对于自然进化中生态世界的构成,常常令人惊叹其神奇,举凡生命现象,大都是雌与雄、牝与牡的相辅相成。人类同样存在雌雄两性关系,就像我们平常所言男与女、他与她。关于这一点,最早可见于战国时六经之首的《周易》,所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周易》的"男女",无疑泛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阴阳关系,

马跃[2](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文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党保持蓬勃生机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代表青年、赢得青年、依靠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寄希望于新时代中国青年,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赋予极高地位,号召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堪当时代重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力奋斗,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从外部条件来看,我们当前面对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范围各种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更趋激烈。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来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提升党对青年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消除西方资产阶级思潮的毒瘤,避免“颜色革命”与“和平演变”。再加之新时代青年出现新的特征变化,以及青年发展存在滞后性的现实要求,党和国家要推动全社会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号召党团组织把青年工作做实、做细,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对于继续丰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重大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宏观的论证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对国家、民族、党以及世界的作用;微观的分析青年作为独立的社会群体在新时代下所表现出的新特点。采用历史研究与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为什么要承担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分析新时代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与方向。采用比较分析法,分析新时代青年身上的优缺点;青年与基层群众的区别与联系。采用数据分析方法,以表格对比的形式分析新时代党员队伍结构发生的显着变化。最后,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青年理论指导青年工作,助力青年成长成才。论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深入剖析国外学者青年研究理论与派别,形成对青年学的初步认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青年研究的现状综述,为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理清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和来源。第一部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所涉及的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诠释。分别对青年、青年观、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进行逐一解读。第二部分,探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来源,其分为理论来源和文化来源。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也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青年观。文化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也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支撑。第三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第一部分,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面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国情要求、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党要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和新时代青年呈现出新的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应运而生。第二部分,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的形成经历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的孕育阶段、实施人才战略的萌芽阶段、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探索阶段、以及形成与发展阶段。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并丰富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科学性提供了实践基础保障。第四章,重点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包括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和先锋力量,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二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通过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这六点要求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以理想信念激发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年,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四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新时代要加强党对青年的全面领导,阐述共青团组织在新时代的改革再出发,共青团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团的工作主线,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团的政治责任,将强“三性”去“四化”作为新时代的团改目标。深入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为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和价值意蕴做铺垫。第五章,重点凝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三方面的理论特征。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提出“党管青年”原则,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以及“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体现出了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第六章,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体现出的价值意蕴。理论价值体现为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第七章,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从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层面,全方位多措并举,开展践行活动。一是要举国家之力,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二是要聚社会合力,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三是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四是要践个人之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新时代青年运动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总之,通过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根据习近平自身的青年生活经历、多年执政经验与治国理政的青年工作中探索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体现出创新性。二是论文关于近代青年运动文化自觉性的文化来源探究,尤其是分析了五四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影响,体现出创新性。三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四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研究具有创新性。五是分别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方面提出要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路径选择体现出了创新性。

杨洁[3](2021)在《现代都市“闲逛者”的东方构型 ——刘以鬯写作风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刘以鬯于1918年生于上海,1948年离沪到港,2018年逝世。他带着内地的生命经验扎根香港近70年,始终在香港文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香港这座都市着书立言,甚至被誉为香港文学的化身。在他身上上海与香港的现代主义写作以及相伴的现代都市情感于1949年紧紧勾连。随着和平的归来与英国殖民政府政策的变更,使香港迅速成长并成为可以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相匹敌的现代化大都市,人口的迅猛增加与街景的快速流动为刘以鬯带来了更加成熟的现代性都市体验,刘以鬯得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香港与十九世纪巴黎拱廊街的波德莱尔一样去迎面都市的“转瞬即逝”,从而呈现出本雅明理论中现代都市“闲逛者”的东方构型。所谓构型(formation,或译为构形),按照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的界定,指的是“那些体现在精神生活和艺术生活中的富有成效的运动和趋势”[1],“运动和趋势”正体现了构型的构成性特征,即构型是在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一个静态的完成了的结构形态。作为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或者科学的有意识的运动与趋势,它们往往因其有形产品或生产过程被识别。在文学艺术作品中,“风格”可以看作是构型的的体现或结果。本文认为刘以鬯的写作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代都市“闲逛者”的东方构型。法国理论家布封说“风格即人”;罗兰·巴特认为风格是作家孤独的自我。论文以刘以鬯的写作风格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刘以鬯写作内外的研究,探讨其与本雅明“闲逛者”对现代救赎途径探索的一致性。本文将从刘以鬯写作风格的形成原因,塑造的典型人物,风格本身极其影响四部分进行分析。首先,现代化进程与都市发展是现代都市“闲逛者”形成的必要条件,而现代主义的流变与五四精神的继承是闲逛者能够在香港重回街头的基础。第一章主要阐释“闲逛者”本雅明的东方构型能够发生的成因。现代性与都市的互动关系,这是现代都市写作的发生条件,人群与街道是闲逛者的容身之地,这是都市孕育“闲逛者”的原因,也是现代情绪的来源。而中国现代性的流变建立在上海与香港两座城市的历史流变上,现代主义从上海的新感觉派到香港以刘以鬯为代表的都市写作的继承过程是这一流变的结果,现代都市写作双城记的实现过程中,刘以鬯所秉承的五四精神内涵,是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重要思想条件,为“闲逛者”注入了个人主义与世界主义的理想与责任。以上作为刘以鬯写作风格形成的背景;第二章主要审视那些走到街道上的“闲逛者”们,揭示繁华都市面貌下都市人的精神问题,探讨城市生活的非人性与人类经验的消亡。刘以鬯将自我投身于他笔下的人物中,主要分析颓废的酒徒,迷失的林澄,物化的丁士甫以及孤独的淳于白四个人在街道上的遭遇,这些自我群像既是刘以鬯不断在街道上确认真正自我的线索,也是他不断地认识和接受香港街道,探寻繁华街道表象背后都市问题的过程。通过刘以鬯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了其“闲逛者”式的存在方式与审美要求;第三章主要分析刘以鬯在现代都市香港的写作策略。“闲逛者”在本文中作为“风格”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章主要结合本雅明的“废墟”、“灵韵”、“闲逛者”、“收藏”等几个角度分析刘以鬯的都市写作。首先围绕本雅明现代性废墟的观念分析刘以鬯的废墟都市描写,废墟是救赎可能性的基础,其次在灵韵与大众之间选择,这个本雅明研究的重要维度也是刘以鬯始终在谈论以及写作涉及的话题,然后都市写作中的闲逛者视角和震惊体验的记录,以及最后重建回忆与私人收藏在刘以鬯小说中的展现,以上都是本雅明对于现代救赎提出的重要途径;第四章主要写刘以鬯以外的香港与内地的都市闲逛遭遇。与刘以鬯一脉相承的香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都市小说,从也斯、西西到都市歌者遍地开花,刘以鬯小说与王家卫电影的互动关系,都能够从对刘以鬯闲逛者式的写作风格的影响上去讨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内地都市小说中出现的闲逛者形象以及他们的沉默,怀旧与温情是否能够对现代都市人“对症下药”值得继续思考。作为香港纯文学的重要人物,在几十年的文坛更新换代中,刘以鬯始终都在文坛发挥作用,并发现了也斯、西西等作家,成为几代香港作家的引路人,从而使香港都市写作成为气象。刘以鬯何以在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与个人的个性特征和审美倾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闲逛者式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如何在其写作内外呈现?在对于写作风格地研究中,探寻作家的人生体验与时代背景以及创作过程中无法把控或者避免从而贯穿始终的个性和品位,以此建立对刘以鬯更加深度的理解,并对于现代都市写作具有借鉴意义。

古远清[4](2020)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新形态与局限论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具有"起点"或"重新出发"的意味,并不像某些人所说的是一片空白,或有文学也是香港文学的一部分。它是一种与台港不同更与大陆有异的特殊形态的文学:具有流动性和国际性,作家们没有被纳入体制,纯是个体写作,没有或少有台港文学常见的文学主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不仅使澳门文学初步定型,而且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资源由以文学报刊为主导的写实文学,以商业利益为依托的大众文学,以华文(白话文、文言文还有粤语)、葡萄牙文和英文为媒介的多元文学组成,构成"三足鼎立"的文学景观。

冷文玥[5](2020)在《跨文化书写:罗卓瑶电影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罗卓瑶各个人生阶段的移民选择、迁徙体验、从业经历与她相应阶段创作的影片结合起来,阐释其电影的身份认同、文化环境、时空等问题,深入探讨罗卓瑶电影中反复出现的移民题材,从广泛的跨文化视角对罗卓瑶导演代表作品进行研究分析。此外,本文引入女性主义观点,剖析罗卓瑶电影中的性别建构特征。同时本文还探讨分析罗卓瑶的叙事手法、视听语言特色,总结与归纳出罗卓瑶的导演艺术特色。同时,本文还关注不同时期的生产环境(包括资金来源、团队构成、电影工业环境等)对她创作的影响,放眼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之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三地电影合作,思考世界范围内电影与文化、社会的交织,探讨中国艺术电影、女性主义电影的生存空间。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安排如下。前三章以七十年代末至目前罗卓瑶在世界范围内的迁徙轨迹与创作主场为轴,详细分析香港时期、澳大利亚时期、中国大陆时期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作品。第一章将罗卓瑶香港阶段的作品按题材分为早期电视单元剧、都市浪漫喜剧片、移民题材影片、文学改编影片四类进行研究。第二章探讨罗卓瑶移民后在澳大利亚创作的三部作品,剖析她在新环境、新身份背景下,创作风格与身份认同的转变。第三章眼于罗卓瑶回归中国电影市场的尝试,解读两岸三地合拍片《如梦》、参与“香港四重奏”策划的中外合作短片《赤地》、内地与香港合拍片《暴走神探》。本文后两章在此基础上横向探讨其涉及的跨文化、性别建构两大主要问题,试图完成对罗卓瑶电影作品相对全面深入的探究。第四章从影片中主人公身份的迷失与挣扎、常见的文化杂糅现象、不同的城市与地域景观三个方面总结罗卓瑶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对话现象。第五章剖析罗卓瑶电影的性别建构,进行女性主义角度的研究,第一节分析罗卓瑶影片中独特的对称型两性结构,第二节解读罗卓瑶参与的跨国合拍女性主义情色片《情色地图》,重点分析她负责的《云吞汤》部分,第三节探讨罗卓瑶电影里的非传统女性形象,即“越界”的女性,从而延伸至对女性导演进行女性主义电影创作的讨论。

王玉星[6](2019)在《影视武行群体生存状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的历史时期,为加快我国文化发展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5月7日印发并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将新发展理念贯穿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其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更好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提出中国主张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新时期我国影视创作提出新的要求。影视武行群体是构成一部武侠或功夫影视作品的重要人员组成。本研究以影视武行群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参与观察法、非结构式访谈法等社会学研究方法,并结合跟组一部影视作品从开始拍摄到结束的亲历、亲见、亲闻,对影视武行群体的经历、现实生存状态进行了客观描述与分析,并提出有利于武行群体良性发展的对策及建议。论文从武行的群体特征、物质生活状态、专业发展状态、身体健康状态四个部分,分别予以阐述。第一部分分析了影视武行群体的习武经历、教育经历及职业经历,在习武经历方面,影视武行群体习武缘由不一,自幼习武经历普遍;专业出身居多,武术技术水平全面。在教育经历方面,“重武轻文”的教育经历导致武行群体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也由此制约了当下武行群体的发展。在职业经历方面,女武行入行起步高,但发展方向单一;男武行入行需从底层做起,但职业前景开阔。第二部分分析了影视武行群体的物质生活状态,认为在经济收入方面,其薪资水平可观,但波动性较强;在福利待遇方面,保障制度缺失,行业管理失范;在娱乐活动方面,精神生活匮乏,社交范围受限。影响影视武行群体物质生活状态的因素包括:工作内容具有高危性,如伤病频发;个人素养不够全面,职业发展受阻,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长期规划。第三部分分析了影视武行群体的专业发展状态,普遍存在如下现象,即影视武行群体竞争力加大、群体行业归属感缺失、专业发展路径模糊。入行门槛的降低使得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影视拍摄需求的增加扩大了武行缺口;影视拍摄工作的特性降低了行业归属感,成为影响影视武行群体专业发展的因素。第四部分分析了影视武行群体身体健康状态,认为高危拍摄要求对身体机能形成挑战;超负荷工作导致作息规律紊乱;工作环境复杂导致亚健康状态。影响影视武行群体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自我意识松懈导致拍摄受伤;外界因素干扰导致拍摄受伤,如威亚衣、护具、绳索等造成受伤;自我挑战、自我价值的需求。最后,本研究通过对影视武行群体的相关经历分析,以及物质生活、专业发展、身体健康三方面生存状态的探析,提出改善影视武行群体生存状态的对策:即从政府以及官方媒体层面提高社会各界对武行群体的关注与重视;完善武行行业协会管理及安全保障制度;提高影视武行群体自身素养以及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引领武术表演毕业生步入影视行业。

付晓[7](2019)在《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78至1984年间的香港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二战后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是推动香港电影第二次转型的主体力量,深刻影响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现代化。本文以现代性作为对“香港电影新浪潮”进行整体研究的基本视角,同时运用文化身份探寻、性别政治分析和版本流变考证等多种研究方法,将“新浪潮”置于香港电影发展史的宏观脉络中,考察它的界定、发生、创新和影响。本文分为七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意义。其次,在梳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已有成果存在下列问题:对新浪潮的整体性研究欠缺,缺少界定新浪潮导演和作品的标准,对新浪潮创新性的阐释流于表面而未深入到价值内核,漠视对影片的版本考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的研究构想并概述了可取得的创新和突破。第一章,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界定新浪潮电影的导演、作品和版本,明确研究对象,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学界并未对新浪潮的导演和作品做出清晰的界定,缺乏一套学理性的评价和甄选标准,造成新浪潮的创作图谱虚焦化。对此,本章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界定新浪潮导演?如何甄选新浪潮作品?以及如何考证新浪潮作品的原作版本?由对以上问题的解答,绘制出清晰的新浪潮创作图谱。第二章,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电影新浪潮脱胎于电视新浪潮,此观点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传承性,但同时它又忽视了电影工业内部在新浪潮之前的先锋探索。正是电影工业自身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才给了新浪潮主流导演从“电视”跨界进入“电影”的时代契机。新浪潮的兴起,其背景应从电影和电视两方面进行分析。据此,笔者分别阐释20世纪70年代香港电影先锋探索潮与电视新浪潮的探索价值,指出前者在探索路径上为后者及电影新浪潮提供了参照和导向,电视新浪潮亦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电影新浪潮的创作风格。第三章,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过往的研究强调新浪潮之“新”在于“电影技巧的翻新”,这种表面的现象判断未能深入到价值内涵的发掘。新浪潮电影在“现代化”的物质外壳包裹下,还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电影,其“主体性”的现代价值通过“弑父”和“宿命”这两个既不同又相互关联的主题传达出来。其中,“弑父”指向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包括追求个体命运自主和社会主体性自由;“宿命”指向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有“困兽之境”和“无根之惑”两种体现。第四章,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新浪潮电影在审美表现上将现代化的西方电影语言本土化,形成主体性的“新浪潮美学”,它的创新体现在“半纪录”的写实新风格,“暴戾剪辑”的动作情感表现以及色彩美学的先锋实验等方面。形式上的“新浪潮美学”与新浪潮的现代价值内涵交相辉映,共同体现“人”的“主体性”。第五章,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研究。在制作上,阐述新浪潮首创的“美术指导”职务对推动香港电影专业化的贡献;在创作精神上,以“后新浪潮”部分核心导演的创作为例,阐释新浪潮精神的影响和传承;在类型进化上,以“卧底片”的历史嬗变为核心,论述新浪潮对主流电影类型的新拓展。结语部分,总结新浪潮的历史贡献、创新价值和启示意义。同时反思其不足:首先,在形式审美表征上,相对于“大陆第五代”和“台湾新浪潮”,缺少统一的“视觉标签”;其次,新浪潮融入主流后,强化了电影工业的商业化,使原本就式微的艺术类电影创作,处境更为艰辛。最后,期待当下香港电影“新的新浪潮”能继承并发扬“新浪潮”当年叛逆的青春本色,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再掀起一场壮阔的青春风暴!

余邡棋[8](2019)在《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字幕翻译需求增长,确保字幕翻译质量、提升翻译速度,成为融媒体时代视频国际传播的应有之义。近年机器翻译在算法上有喜人进步,其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其中就包括字幕翻译。国内商家已经开发了多款字幕翻译工具,如基于网页的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网易见外、人人译视界,以及视频翻译客户端字幕通等。而这些字幕翻译工具的翻译质量受到一些用户的质疑,相关翻译质量研究甚少,故本文旨在探索机器处理的英汉字幕翻译质量。本文的机器字幕翻译实验基于一次客户委托的实际翻译项目,项目包括两个演讲视频,内容分别为设计思维和水资源,主讲语言为英语,字幕翻译为英译汉,视频总时长为51分钟46秒,语音转录文字总数约为1万词。本文筛选最终确定博芬在线视频翻译与配音平台和网易见外作为实验平台,通过对比人工字幕文本与平台机器翻译输出,对机器翻译字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出机器翻译字幕处理和质检时,需要注意“屏幕符号信息”和“实词语义”两个方面的问题,并选取典型案例加以说明。除此之外,实验还发现,字幕翻译平台把语音转录和翻译这两个步骤切分得较为独立,用户在两者之间的切换、评论互动的操作功能流畅体验尚有提升空间。本实验报告显示,字幕翻译平台商家炒作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暂时无法独立输出高质量的字幕译文;而字幕机器翻译与人工校对的人机交互字幕翻译模式,能在保证字幕质量的情况下,极大提高字幕翻译速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不宜过度夸大机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反过来,从产出角度出发,市场倒逼人工译员接纳并在翻译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机器或科技,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内容和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龙群[9](2019)在《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思付诸实践的第一地区。中国属于单一制国家,只有一个国家主权,一个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各级地方政府由国务院统一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实行与国家主体不同的制度,但不改变中国单一制国家本质,可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体现了高度创新性。旅游是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数据表明,随着“自由行”政策的逐步实施,香港已迅速发展成为目前国内重要的出境旅游市场之一,但基于“一国两制”视角去探究内地居民关于香港的旅游体验之学术研究并不多见。笔者认为,边界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社会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关键。边界不仅存在于空间,还存在于心理上,“边界”概念在解释内地赴港旅游者与香港接待地居民之间主客交往过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提出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心理性边界的存在是否会成为内地游客到访香港的某种动机和旅游兴趣?第二,内地游客关于主客边界的感知呈现什么特征?且具体过程如何?第三,内地游客会采取哪些行动策略以降低主客交往的边界感体验?笔者将内地赴港旅游者关于主客边界的感知分为物理的、政体的、经济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等五个层面,综合援引旅游消费“享乐论”、代际理论、国家认同理论以及协商理论等,采用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有效问卷689份)和访谈文本数据(访谈样本17人),着重分析了内地赴港旅游者与香港接待地居民之间“相遇”、“去边界”以及“协商”等若干交往阶段,较理想地还原和揭示出主客关系的本质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同为中国人,却因曾经的历史原因导致双方之间客观存在某种心理性边界,这确实成为内地游客到访香港的动机和旅游兴趣之一。第二,内地游客对香港五个层面的边界感知从较强到较弱依序为政体边界感知、经济边界感知和文化边界感知、物理边界感知、社会边界感知,且与内地赴港旅游者长居地与香港之间的地理距离以及其“出生年代”、“学历”等人口学特征相关。第三,内地游客主客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包括“赴港前”、“跨越地理边界时”、“相遇中”等三个阶段。其中,“想去而不得去”使得“向往”变成“神往”,这形成内地旅游者与香港之间最初的边界感;内地游客跨越两地海关、接受过境检查时,“跨越地理边界”一方面会增强内地游客的新奇、兴奋、去边界等积极旅游体验,另一方面也会令他们对香港产生某种距离感;内地游客与香港(地、人)真正“相遇”实施旅游行为时,其心理性边界感知在政体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层面上有不同程度显现。第四,当感知到两地政体层面的边界时,内地游客会基于旅游消费主义、自我意识、国家认同情怀等三类心理状态的驱使而采取“避开”、“想去了解”或“直接拒绝”等行动策略;当感知到两地的文化边界时,内地游客会采取随环境而变等策略;当感知到两地的社会边界时,内地游客会受“过客式”旅游心态的影响而有意降低边界感。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重视内地赴港游客动机的新层面揭示;丰富和重新解释主客关系的“边界”分析框架;进一步论阐述旅游的社会文化实践意义,提出内地赴港旅游者存在从“旅游消费主义”到“国家认同情怀”之心理特征序列这一重要观点。在旅游营销及目的地管理领域,本文揭示出内地赴港游客的代际体验差异,强调重视两地民众关系的细致特征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边界概念的操作化还需要经历多个案例检验,原始数据缺失了中国东北地区,最终的理论提升也比较有限。笔者认为,香港并入中国高铁网,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进一步建设等,都将深刻影响内地民众赴港旅游行为,两地主客关系亦会呈现更多新的特征,但香港融入祖国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我们的学术研究应该为此做出更多的贡献。

汪标[10](2018)在《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2006-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地香港合拍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一种中国商业电影的成功典范,它集合了内地电影与商业电影双方的资源优势,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从2006年的《霍元甲》、《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到2016年的《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湄公河行动》,内地香港合拍片无疑是中国商业电影的主流。同时,作为现在香港电影存在的主要形式,内地香港合拍片又具有浓厚的香港性,亦或称之为具有香港特征的文化身份表征。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机制是电影文本的文化身份塑形的模具,这一套内地与香港双方参与协商的机制开拓了内地香港合拍片这一多种力量拉扯的场域,也决定了内地香港合拍片所建构的文化身份的香港性特征以及这种香港性隐喻的中国性归属。简言之,内地香港合拍片是一种建构中国向心力的媒介,它受到制度与群体、组织等社会现实的掣肘,其表征的文化身份始终朝着中国这“想象的共同体”出发。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可以从时间、空间、群体三个维度找到的三种身份惯例,在时间、空间、群体的维度交汇点上可以找到移民、边缘者、市民三种香港性的身份,身份中带有失根性、边缘性、排他性的香港症候,这些症候是香港电影对于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基因遗传。毋庸置疑,内地香港合拍片继承了香港电影的香港性,并在电影文本中将这些香港性不断表征。内地香港合拍片不但建构了具有失根性、边缘性、排他性的文化身份,同时内地香港合拍片作为媒介也实现了文化身份寻根、回归中心、开放包容的媒介功能。内地香港合拍片从2006年到2016年这11年期间潜移默化的已然将香港性向内地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也就是在文化身份上向中国文化的同一性作出了皈依。一方面,这有利于内地香港合拍片在实现商业目的时传播一种文化身份认同,迎合受众的文化归属,实现文化传承的传播功能,另一方面,在娱乐的同时,将两岸出现的社会矛盾加以仪式化处理,诸如:新移民、大陆游客、被拐儿童等两岸存在的社会矛盾体都能在电影文本编码的过程中得到协商建构,内地香港合拍片关注社会现实的同时不忘对民族情绪的迎合,《战狼》、《红海行动》的出现也在意料之中,这种中国电影的主旋律电影变革已经在内地香港合拍片中酝酿多时。

二、Survive as Hong Ko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urvive as Hong Kong(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概念与来源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青年与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2.2.2 列宁的青年观
    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2.3.1 毛泽东的青年观
        2.3.2 邓小平的青年观
        2.3.3 江泽民的青年观
        2.3.4 胡锦涛的青年观
    2.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文化根基
        2.4.1 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2.4.2 来源于近代青年运动的文化自觉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
    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形成背景
        3.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国情召唤
        3.1.2 国际范围争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的世情需求
        3.1.3 新时代需要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3.1.4 当前中国青年发展的滞后性
        3.1.5 新时代青年展现新特征
    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发展历程
        3.2.1 孕育阶段
        3.2.2 萌芽阶段
        3.2.3 探索阶段
        3.2.4 形成和发展阶段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主要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地位与作用
        4.1.1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4.1.2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与先锋力量
        4.1.3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力量
        4.1.4 新时代中国青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力量
    4.2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4.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2.2 树立远大理想、永葆爱国情怀
        4.2.3 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
        4.2.4 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4.3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教育与培养
        4.3.1 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
        4.3.2 以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年
        4.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
        4.3.4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涵养青年
        4.3.5 以综合素质教育实现青年全面发展
    4.4 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组织与领导
        4.4.1 新时代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权
        4.4.2 新时代共青团改革再出发
        4.4.3 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4.4.4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4.4.5 巩固与扩大青年群众基础
        4.4.6 强“三性”去“四化”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特征
    5.1 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5.1.1 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5.1.2 以中国精神为内在推动力
        5.1.3 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5.2 政治性和战略性的统一
        5.2.1 提出“党管青年”原则
        5.2.2 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培养
        5.2.3 青年干部的培养与任用
        5.2.4 提出“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5.3 实践性和规律性的统一
        5.3.1 做知行合一的新时代青年
        5.3.2 加强青年对外学习与交流
        5.3.3 围绕青年特点开展青年工作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价值意蕴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理论价值
        6.1.1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新时代延伸
        6.1.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6.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的实践价值
        6.2.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了时代自信
        6.2.2 为新时代青年发展指明了方向
        6.2.3 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指南
第7章 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
    7.1 举国家之力
        7.1.1 落实“青年首先要发展”战略
        7.1.2 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7.1.3 增强团对青年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服务能力
    7.2 聚社会合力
        7.2.1 统筹社会各方资源协同共育青年
        7.2.2 家庭要帮助青年系好“第一粒扣子”
        7.2.3 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促进青年健康发展
    7.3 提升高校育人水平
        7.3.1 高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7.3.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3.3 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7.4 践个人之行
        7.4.1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7.4.2 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
        7.4.3 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3)现代都市“闲逛者”的东方构型 ——刘以鬯写作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闲逛者”东方构型的成因
    第一节 都市——现代性的载体
    第二节 新感觉派到刘以鬯——现代主义的继承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之间——五四精神的延续
第二章 归来——重回街道发现“自我”
    第一节 痛苦颓废的“酒徒”
    第二节 迷失自我的“林澄”
    第三节 物化执着的“丁士甫”
    第四节 孤独游荡的“淳于白”
第三章 “闲逛者”本雅明式的现代英雄策略
    第一节 废墟的寓言
    第二节 诗与大众的矛盾中左右逢源
    第三节 在场与缺席中守护流动风景
    第四节 在私人收藏中重建潮湿记忆
第四章 作为“闲逛者”影响的可能性
    第一节 七十年代以后的香港都市写作
    第二节 “闲逛者”在王家卫电影中的呈现
    第三节 内地都市闲逛经验的失落与期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新形态与局限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始发期”的“澳门文学”
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澳门文学生态
    (一) 传统的坚持
    (二) 刊物的创办
    (三) 新军的成长
    (四) 港澳的互动
    (五) 格局的变异
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的特征及其局限
    (一) 写实性
    (二) 本土化
    (三) 温和性(2)
    (四) 民间化
        (一) 受内地极左思潮的影响
        (二) 缺乏历史感
        (三) 受欲望和物象所困扰

(5)跨文化书写:罗卓瑶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香港时期(1979-1994)
    第一节 早期电视单元剧的创作
    第二节 喧闹的香港生活
    第三节 移民的故事
        一、漂泊者的血泪——《爱在别乡的季节》
        二、和解的夙愿——《秋月》
    第四节 回望传统:香港文学改编
        一、穿越时空的宿命——《潘金莲之前世今生》
        二、从影视美术设计谈《诱僧》
第二章 澳大利亚时期(1995-2008)
    第一节 《浮生》:定居的故事与身份的确立
    第二节 《寻找1967的女神》:外来者的澳洲想象
    第三节 《给阿里的信》:反思移民政策与澳洲公民身份认同
第三章 回归的尝试(2009-2015)
    第一节 《如梦》:水土不服的合作
    第二节 《暴走神探》:形式主义的落败
第四章 中西文化的对话
    第一节 身份的迷失与挣扎
    第二节 文化的杂糅
    第三节 城市与地域景观
第五章 性别建构
    第一节 两性的对称结构
    第二节 情色地图:女性心理的探索
    第三节 越界的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影视武行群体生存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
        1.1.1 引发学术界对影视武行群体关注,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1.1.2 促进影视武行群体保障制度建立,营造良好行业环境
        1.1.3 明确影视武行群体传播主体身份,推动武术传播发展
        1.1.4 客观科学反映影视武行行业现状,为入行者提供借鉴
    1.2 研究意义
        1.2.1 本研究有助于落实《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1.2.2 本研究有助于凸显影视武行群体的行业价值
        1.2.3 本研究有助于拓宽武术传播主体的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社会群体研究
        1.3.2 关于社会体育人群研究
        1.3.3 关于影视武行及其群体研究
    1.4 概念界定
        1.4.1 影视武行概念界定
        1.4.2 生存状态概念界定
    1.5 研究思路与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3 研究创新点与伦理说明
2 影视武行群体的经历分析
    2.1 影视武行群体的习武经历
        2.1.1 习武缘由不一,自幼习武经历普遍
        2.1.2 专业出身居多,武术技术水平全面
    2.2 影视武行群体的教育经历分析
        2.2.1 教育经历以武为主,文化知识水平欠缺
        2.2.2 文化素养基础薄弱,抑制武行专业发展
    2.3 影视武行群体的职业经历分析
        2.3.1 女性武行入行起步高,但发展方向单一
        2.3.2 男性武行从底层做起,但职业前景开阔
3 影视武行群体物质生活状态分析
    3.1 “物质生活”内涵阐释
    3.2 影视武行群体物质生活状态分析
        3.2.1 经济收入:薪资水平丰厚,但波动性较强
        3.2.2 福利待遇:保障制度缺失,行业管理失范
        3.2.3 娱乐活动:精神生活匮乏,社交范围受限
    3.3 影响影视武行群体物质生活状态的因素分析
        3.3.1 工作内容的高危性,导致意外频发
        3.3.2 个人素养不够全面,职业发展受阻
        3.3.3 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长期规划
4 影视武行群体专业发展状态分析
    4.1 “专业发展”内涵阐释
    4.2 影视武行群体专业发展状态分析
        4.2.1 多种客观因素致使行业竞争的激烈
        4.2.2 行业归属感失衡导致武行病态发展
        4.2.3 武行自我定位不清使发展路径模糊
    4.3 影响影视武行群体专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4.3.1 入行门槛过低,技能水平良莠不齐
        4.3.2 拍摄需求激增,暴露武行人员缺口
        4.3.3 心理状态失衡,行业的归属感流失
5 影视武行群体身体健康状态分析
    5.1 “身体健康”内涵阐释
    5.2 影视武行群体身体健康状态分析
        5.2.1 工种要求较高,身体机能透支伤病不断
        5.2.2 工作负荷过大,作息规律长期紊乱无序
        5.2.3 拍摄环境复杂,诱发身体亚健康的状态
    5.3 影响影视武行群体身体健康的因素分析
        5.3.1 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
        5.3.2 配合失误与器材损耗
        5.3.3 自我挑战与价值体现
6 影视武行群体发展对策
    6.1 重视发挥媒体舆论优势,提升相关部门对武行群体的关注重视
    6.2 建立行业协会管理制度,明确行业各方机构安全保障主体责任
    6.3 精确武行职业发展定位,逐步提高影视武行群体自身综合素养
    6.4 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引领“武表”毕业生步入影视行业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理论创新 第一章
    重绘新浪潮创作图谱 第一节
    新浪潮导演的界定 第二节
    新浪潮作品的甄选 第三节
    新浪潮电影版本考证 第二章
    新浪潮兴起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电影先锋探索潮(1970-1979) 第二节
    电视新浪潮(1975-1980) 第三章
    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价值阐释 第一节
    “弑父”:忤逆“父权”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宿命”:欲“弑”不能的主体困境 第四章
    新浪潮电影的形式探索 第一节
    “半纪录”风格的新写实 第二节
    “暴戾剪辑”的动作创新 第三节
    超越类型的先锋实验 第五章
    新浪潮对香港电影的影响 第一节
    制作专业化 第二节
    创作精神的传承 第三节
    主流类型的新拓展 结语对新浪潮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Definition of Subtitling
    1.2 Research Question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Previous Study on Subtitle Quality
        2.1.1 Translating Requirements of Subtitling
        2.1.2 Quality Assessment of Subtitles
    2.2 Machine-Translated Subtitles
CHAPTER THREE EXPERIMENT DESIGN
    3.1 Experiment Methods
    3.2 Subtitle Corpus
    3.3 MT Subtitling Systems
        3.3.1 VideoLocalize
        3.3.2 NeteaseSight
    3.4 Performance of MT Systems
    3.5 Human Editing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Experiment Results
    4.2 Experiment Analysis
        4.2.1 Semiotic Analysis on Screen Texts
        4.2.2 Linguistic Dilemma
    4.3 MT Subtitling Application
        4.3.1 Strengths
        4.3.2 Weaknesses
CHAPTER FIVE SUMMARY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CES
    Appendix1 Human Subtitling-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2 Human Subtitling-Maria E.Montoya
    Appendix3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4 MT output1_VideoLocalize-Maria E.Montoya
    Appendix5 MT output2_NeteaseSight-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6 MT output2_NeteaseSight-Maria E.Montoya
    Appendix7 MT output3_Google-Non Arkarapraserkul
    Appendix8 MT output3_Google-Maria E.Montoya
PAPER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IES

(9)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学术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思路
    1.4 论文框架
    1.5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1.6 内地赴港旅游概况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边界”核心概念的选取
    2.2 边界研究
        2.2.1 西方旅游学界的“边界”研究
        2.2.2 国内学界的“边界”研究
    2.3 内地赴港旅游相关研究评介
    2.4 国家认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3.1 研究对象
    3.2 概念界定
    3.3 概念的操作化
    3.4 理论分析框架
    3.5 测量工具的选取
    3.6 数据收集方法及实施
    3.7 数据分析方法
    3.8 访谈的信度、效度与伦理问题
第四章 问卷样本概述及信效度检验
    4.1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
        4.1.1 总样本
        4.1.2 曾访港游客样本情况
        4.1.3 未曾访港居民样本情况
    4.2 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4.2.1 建构效度分析
        4.2.2 内在信度分析
第五章 内地居民赴港旅游一般行为及边界感知特征
    5.1 内地居民的访港意愿
        5.1.1 未曾访港居民的意愿及原因
        5.1.2 地缘因素对访港意愿的影响
    5.2 内地居民赴港旅游的消费偏好
        5.2.1 基于总样本的分析
        5.2.2 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之间的差异
    5.3 内地居民的赴港动机
        5.3.1 赴港动机的分类
        5.3.2 珠三角地区居民的赴港动机
    5.4 内地居民的边界感知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回归分析的变量情况描述
        6.1.1 变量总体情况
        6.1.2 变量描述与转换
    6.2 五类边界感知的影响因素
        6.2.1 选取变量的方法
        6.2.2 预测型回归分析
    6.3 边界感知在影响因素上的具体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相遇中: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故事阐述
    7.1 物理边界感知
    7.2 政体层面的边界感知
    7.3 经济边界感知
    7.4 文化边界感知
    7.5 社会边界感知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地游客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及行动策略
    8.1 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
        8.1.1 游前对港的认知来源
        8.1.2 关口所引发的边界感
        8.1.3 边界感知的形成过程
    8.2 感知到边界后的行动策略
        8.2.1 政体边界:与自己价值观相左的现象
        8.2.2 文化边界:感知到差异后的言行举止
        8.2.3 社会边界:不愉快交往后的旅游意愿
    8.3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讨论
    三、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2006-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国内地方面研究
    1.2.2 中国香港以及国外方面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内地香港合拍片
    1.5.2 文化身份
1.6 研究框架与资料来源
    1.6.1 研究框架
    1.6.2 资料来源 第二章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机制
2.1 内地香港合拍片文化身份的建构者
    2.1.1 香港北上导演
    2.1.2 内地合拍片导演
    2.1.3 香港留守导演
2.2 内地香港合拍片文化身份建构分类
    2.2.1 自我建构
    2.2.2 被建构
    2.2.3 重新建构
2.3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相关制度
    2.3.1 内地香港电影审查制度
    2.3.2 CEPA(《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2.3.3 香港电影发展基金资助制度
    2.3.4 小结 第三章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表征
3.1 移民文化语境下的移民身份
    3.1.1 香港电影的发展与难民潮
    3.1.2 无根漂浮的移民身份
3.2 殖民文化语境下的边缘者身份
    3.2.1 现代性与殖民性的盘根错节
    3.2.2 自我流放的边缘者身份
3.3 市民文化身份语境下的市民身份
    3.3.1 笼屋与围城情结
    3.3.2 被消解的乡土
    3.3.3 充斥商业性的市民身份 第四章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特质
4.1 移民身份的失根性
    4.1.1 从西西《浮城》到《浮城大亨》
    4.1.2 客死异乡的港式结局
    4.1.3 漂泊中的家国情怀
4.2 边缘者身份的边缘性
    4.2.1 从兰若寺到龙门客栈
    4.2.2 边缘性的历时建构
4.3 市民身份的排他性
    4.3.1 香港人的生存空间意识
    4.3.2 不断再现的拥挤空间
    4.3.3 空间焦虑背后的市民身份 第五章 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功能
5.1 文化传承功能
    5.1.1 文化寻根
    5.1.2 文化自觉
5.2 文化仪式功能
    5.2.1 文化多元发展
    5.2.2 文化共同体建构
5.3 文化调节功能
    5.3.1 文化空间开放
    5.3.2 文化差异协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Survive as Hong Kong(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学史视野中的百年晋域女性文学[J]. 侯文宜. 名作欣赏, 2021(34)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观研究[D]. 马跃. 吉林大学, 2021(01)
  • [3]现代都市“闲逛者”的东方构型 ——刘以鬯写作风格研究[D]. 杨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澳门文学新形态与局限论析[J]. 古远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5]跨文化书写:罗卓瑶电影研究[D]. 冷文玥.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 [6]影视武行群体生存状态研究[D]. 王玉星.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7]香港电影新浪潮研究[D]. 付晓. 南京大学, 2019(01)
  • [8]英汉机器翻译字幕质量评估实验报告[D]. 余邡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内地赴港旅游者主客边界感知研究[D]. 龙群.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内地香港合拍片的文化身份建构研究(2006-2016)[D]. 汪标. 重庆工商大学, 2018(08)

标签:;  ;  ;  

像香港一样生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