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C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璐瑶[1](2021)在《基于DNA模板的铜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铜纳米簇是指由几个至几十个铜原子通过物理和化学结合力聚集成相对稳定的簇。与贵金属纳米簇相比,铜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更加丰富,这使铜纳米簇具有易获取、成本低等优势。除此之外,铜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兴的荧光纳米材料,与传统的荧光材料相比具有合成迅速、尺寸超小、生物相容性好及对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质。因此,铜纳米簇在金属离子检测、生物传感、荧光成像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研究。本文分别采用发夹DNA和双链DNA作为模板,快速合成了荧光铜纳米簇,基于不同的检测原理构建了检测沙眼衣原体靶基因和叶酸的荧光传感新方法。本文第一章阐述了沙眼衣原体靶基因和叶酸等生物分子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介绍了产生荧光现象的原理、荧光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与响应机制以及生物传感器的优越性能;并着重介绍了新型荧光铜纳米簇材料的合成、DNA作为合成模板的优势以及铜纳米簇在生物传感中的检测应用。本文第二章设计了一种发夹DNA,将其作为模板合成铜纳米簇,该合成的铜簇呈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12 nm。基于沙眼衣原体靶基因存在的条件下使发夹DNA的构象发生变化的原理,建立了快速、灵敏、高特异性的检测沙眼衣原体靶序列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其他病原体的序列对沙眼衣原体靶序列的检测无明显干扰。荧光响应信号与沙眼衣原体靶基因含量在5.0×10-8~9.5×10-7 mol/L范围内成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39,检出限为18.5×10-9 mol/L。所建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已经成功应用于He La细胞裂解液中沙眼衣原体靶序列的检测应用,为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第三章以硫酸铜为前体、以抗坏血酸钠为还原剂、双链DNA作为模板,采用“自下而上”法合成了一种高荧光强度的铜纳米簇,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荧光分光光度计(FL)、透射电镜(T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手段对铜纳米簇的性质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叶酸猝灭铜纳米簇荧光的机理,铜纳米簇的荧光猝灭效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升高,因此我们提出动态猝灭的可能机制。同时发现叶酸于345 nm的紫外吸收峰与铜纳米簇的激发光谱重叠,叶酸可基于内滤效应选择性的猝灭铜纳米簇的荧光。基于以上原理,我们构建了一种快速、灵敏检测叶酸的新型荧光传感器。在探索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下,铜纳米簇的荧光变化值(△F/F0)与叶酸浓度在1.25×10-6~50×10-6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相关,检出限为0.34×10-6mol/L。将该荧光传感器实际应用于血清及药品中的叶酸检测,取得了较好的加标回收率,提示该方法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陈虹亮[2](2021)在《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感染可引起沙眼、输卵管炎及不孕等多种疾病,还能促进HPV多个亚型混合感染,增加宫颈癌的发生率。此外,生殖道CT感染可导致机体阴道菌群结构发生显着变化,这种改变是否会反作用于CT感染的发生与发展目前还尚未清楚。近年来,女性不孕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CT作为不孕症的重要病原体,关于不孕女性群体CT感染的流行病学的相关资料甚少。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收集5006例不孕女性、健康体检女性及妇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临床样本,研究不孕女性CT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分布、CT与HPV共感染特征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然后应用16S rRNA测序等手段分析CT阴性、CT感染不孕女性患者及其治疗后阴道菌群的多样性;随后从细胞水平探讨不同组间CT感染患者阴道内差异优势菌及其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的影响;最后通过建立小鼠生殖道感染模型,从动物水平进一步探讨组间差异优势菌对衣原体感染后小鼠下生殖道、肠道衣原体清除的影响,以及在小鼠生殖系统、肠道病理损伤及其诱导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从人群、细胞、动物三个水平对不孕女性CT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为明确不孕女性CT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微生态调节干预治疗CT感染以及丰富CT的致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1.应用PCR扩增样本中CT质粒ORF2基因片段,对5006例临床样本进行CT筛查,再利用巢式PCR扩增CT DNA筛查阳性样本Omp1 VS1~VS2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测序后,根据Omp1 VS1~VS2基因序列的多态性进行CT分型。2.应用导流杂交与PCR扩增相结合技术,对21种HPV基因型,包括 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6、68 高危型 14 种、HPV6、11、42、43、44,CP8304(81)低危型6种及疑似高危型HPV53进行基因分型。3.以666例不孕女性患者为病例组,年龄为匹配因素按1:1比例进行病例对照匹配,分析体检中心、生殖中心及妇科门诊女性患者CT、HPV及其共感染率;以236例CT 阳性患者或778例HPV 阳性患者为病例组,年龄及临床科室为匹配因素进行1:1的病例对照匹配,分析CT、HPV感染率的相关性。4.应用 NEB Next(?)UltraTM DNA Library Prep 构建 DNA 文库后,采用二代高通量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对健康CT阴性、不孕CT阴性、不孕CT 阳性女性患者及其治疗后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基因组16S rRNA扩增子测序,联合运用QIIME、MUSCLE、SILVA132、Cytoscape和Graphviz等软件对各组阴道菌群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NMDS、UPGMA和Network关联等进行分析,并利用qRT-PCR对不孕CT 阳性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中15种差异优势菌属进行验证。5.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琥珀酰丙酮、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及肉碱水平;乳酸酶电极法检测其乳酸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其乳酸同分异构体L(+)乳酸和D(-)乳酸水平。6.分别以惰性、格氏、卷曲、詹氏、粘膜、罗伊及唾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或0~20 mM不同浓度的L(+)乳酸和D(-)乳酸在不同pH条件下刺激CT E型菌株或HeLa细胞,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不同条件下衣原体包涵体形成单位(IFU),分析其剂量及酸度效应关系;利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活性的影响。7.分别在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加入终浓度10 mM的L(+)乳酸、D(-)乳酸,以无机HCl为平行对照刺激CT,应用IFA检测不同条件下衣原体IFU,分析乳酸同分异构体对CT拮抗作用的特异性。8.构建Cm生殖道感染小鼠模型,分别以2×109 CFU卷曲乳酸杆菌、罗伊乳酸杆菌、惰性乳酸杆菌及三种酸杆菌1:1:1混合物在Cm感染后接种小鼠生殖道进行干预,并通过qRT-PCR对乳酸杆菌干预是否成功进行验证。9.将35只4~6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SPG、Cm、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 组,每隔 3~7 d,收集小鼠阴道拭子和肛拭子样本,应用IFA法检测阴道拭子和肛拭子脱落细胞中不同时期衣原体的排菌量;ELISA法检测各时期阴道拭子中TNF-α、IFN-γ、IL-1β、IL-6及IL-10细胞因子水平;10.Cm感染后80 d,分离小鼠生殖系统、肠道组织,H&E染色后评估小鼠输卵管、子宫角、大肠及小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g G、Ig G1及Ig G2a亚类抗体水平;取小鼠脾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细胞水平,并以1 × l06 IFU经UV灭活的Cm刺激小鼠脾细胞,分别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内CD8+/IFN-γ、CD4+/IFN-γ、CD8+/IL-4及CD4+/IL-4 水平,ELISA 法检测细胞上清 TNF-α、IFN-γ 及 IL-10细胞因子水平。结果:1.本研究发现CT总体感染率为4.7%(236/5006),不孕女性CT感染率为3.5%(23/666),体检中心及妇科门诊就诊女性患者CT 感染率分别为 3.8%(38/1006)、5.2%(175/3334),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CT基因型流行以E型(30.1%,69/229)、F 型(23.1%,53/229)和 J 型(17.9%,41/229)为主,CT和HPV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相关性(r=0.08,P=0.67)。2.青年女性(≤25岁)CT感染率显着高于>25岁年龄组女性(10.4%VS 4.0%,P<0.001),年龄和HPV感染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OR=0.496,P<0.001;OR=1.710,P<0.001);CT 感染是女性宫颈低级别病变的危险因素(OR=3.25,P=0.018),HPV感染是女性宫颈低级别、高级别病变或癌的危险因素(OR=6.89,P<0.001;OR=15.86,P<0.001)。3.通过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对CT阴性、CT感染患者及其治疗后等25例临床样本进行测序,共获得1,949,887条原始序列,经过质控筛选后获得1,639,766条高质量的序列,平均每个样品65,591条序列可用于后续数据分析,并且各样本Goods overage指数值均超过98%,提示测序深度合理,覆盖了样品中98%以上的细菌种系型,可以真实地反映样品中所含微生物的情况。4.不孕女性CT 阳性组衣原体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不孕CT阴性组及其他组(P<0.05),而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不孕CT阴性组(P<0.01);不孕女性CT 阳性组乳酸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着低于不孕CT阴性组(P<0.01),而经治疗后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恢复,其相对丰度显着高于不孕女性CT 阳性组(P<0.01)。5.本批次CT和Cm在不同稀释度下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39×108 IFU/mL、5.15×108 IFU/mL;惰性、格氏、卷曲、詹氏、粘膜、罗伊及唾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乳酸浓度均显着高于MRS对照2~20倍(P<0.001),并显着高于琥珀酰丙酮等其他代谢产物(P<0.01),提示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均以乳酸为主要成分。6.本研究中7种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使CT感染力下降30%~90%,该拮抗作用呈剂量、时间及pH依赖模式,其中卷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作用较强,可使CT感染力下降约85%(P<0.01)、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相对较弱(下降约45%),另外,各乳酸杆菌代谢产物pH调节到7时,其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均显着下降(P<0.01)。7.卷曲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D(-)乳酸浓度显着高于其在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的含量(9.8 mM VS 0.6 mM,P<0.01),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加入终浓度为10 mM D(-)乳酸较加入L(+)乳酸或单独惰性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其拮抗作用均显着增强(P<0.001);D(-)乳酸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显着高于L(+)乳酸或无机HCl(P<0.01),D(-)乳酸对CT感染力的拮抗作用呈剂量、pH依赖模式,提示D(-)乳酸是抑制CT感染的重要成分,合适的pH在D(-)乳酸拮抗CT感染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乳酸杆菌代谢产物中可能还有其他成分对CT感染的拮抗具有协同作用。8.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组小鼠生殖道感染Cm输卵管积水的发生率、肠道衣原体清除速度较Cm组无明显改变(P>0.05);Cm+Mix组小鼠下生殖道衣原体带菌量与Cm+Mix-P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Cm+Mix与Cm+LC组下生殖道衣原体带菌量较低Cm组显着减少(P<0.05);Cm+Mix组小鼠输卵管扩张及炎症程度评分均低于Cm组(P<0.05);所有实验组除个别小鼠小肠、大肠出现少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外,其他均无典型炎症反应,各组小鼠小肠、大肠炎症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9.Cm、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组 TNF-α、IFN-γ、IL-1β及IL-6水平较SPG对照组均显着升高(P<0.05),而IL-10水平较SPG组无显着差异(P>0.05);此外,Cm+LC、Cm+LR、Cm+LN、Cm+Mix及Cm+Mix-P组小鼠阴道分泌物中TNF-α、IFN-γ 及 IL-1β 水平显着低于 Cm 组(P<0.01),但 IL-6水平较Cm组无显着差异(P>0.05)。10.Cm+LC、Cm+LR、Cm+LN、Cm+Mix 及 Cm+Mix-P 组小鼠均产生较高水平的衣原体特异性Ig G、Ig G1及Ig G2a,且Ig G2a和Ig G1比值均>1,但与Cm组各种亚类的抗体水平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Cm、Cm+Mix及Cm+Mix-P组小鼠脾细胞CD4+/IFN-γ和CD8+/IFN-γ细胞水平显着高于SPG组(P<0.05),而 Cm、Cm+LC、Cm+LR、Cm+LN、Cm+Mix 及Cm+Mix-P组CD8+/IL-4和CD4+/IL-4细胞水平与SPG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不孕青年女性生殖道CT感染率较高;CT基因型流行以E、F、J型为主,与HPV基因型分布无显着相关;年龄和HPV感染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CT和HPV与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存在相关。2.不孕女性CT感染患者阴道菌群以惰性乳酸杆菌为主要成分,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显着减少,经治疗后其阴道内乳酸杆菌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3.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其中D(-)乳酸是发挥拮抗作用的重要成分,pH是其拮抗CT感染的重要因素。4.混合乳酸杆菌干预可以促进下生殖道衣原体清除、减轻其输卵管扩张和炎症反应;然而单独或混合乳酸杆菌干预对小鼠生殖道感染Cm输卵管积水发生率、肠道衣原体清除及其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类型均无明显改变。
梁斯佳[3](2021)在《纸基分析技术及装置的研发》文中认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自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在完善临床诊断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建设健康环境,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塑造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杜绝毒品等民生领域不断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发展相关研究,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简单快速可靠的现场筛查检测分析技术与装置不仅可以成为监管取证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为重大应急公共卫生事件快速提供预警。目前应用于上述领域的检测分析技术有: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等,此类分析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极低的检测限,但是需要依靠体积庞大且昂贵的实验室级别仪器,且样品前处理操作复杂,整体检测分析时间较长,时效性不易做到实时监测,检测成本高。相比上述实验室级别分析技术,纸基分析技术以其低成本、操作简单、检测耗时短、便携等优点更适用于建立实验室环境之外的分析检测,甚至可以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低成本临床诊断解决方案。但是纸基分析技术仍面临部分分析原理不明晰、样品浓度过低灵敏度和检测限难以满足检测需求、针对特殊分析物的专用分析技术较少、现场筛查检测分析平台装置便携性不强等问题,造成了制约其应用的瓶颈。经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调研,本文以纸基分析技术为切入点,以解决该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目标,开展了以下工作:纸基FASS(Field Amplified Sample Stacking)场放大样品堆叠富集原理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基于动电堆叠技术的高灵敏纸基SERS(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检测新方法研究;单边硫代模板的高灵敏EXPAR(Exponential Amplification Reaction)与纸基核酸富集分析方法的研究;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荧光免疫纸层析检测分析装置的的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如下:(1)建立了耦合四种物理场(电势场、电导率场、流体场、浓度场)的一种纸基场放大动电堆叠FASS的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求解,对纸基动电堆叠原理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实验验证仿真结果。(2)提出了一种利用动电堆叠快速高效制备纸基SERS的高灵敏分析方法,首次提出采用场放大动电堆叠FASS技术的纸基SERS纳米金基底制备技术方法与装置,并对罗丹明6G和结晶紫进行了分析,相比其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制备时间大幅度减少,检测限优化3个数量级。(3)构建密度泛函理论的仿真体系,对硫代前后的碱基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硫代后的寡核苷酸获得电子的能力降低,化学稳定性增强。这导致与互补的脱氧核苷酸形成氢键的能力变弱,最终降低了结合互补的可能性,从理论上验证了利用单边硫代模板提高EXPAR灵敏度的可行性。(4)开发了一种采用单边硫代模板的高灵敏EXPAR分析方法,首次采用硫原子代替模板5’端一侧碱基脱氧缩合处磷原子,抑制了非特异性扩增提高EXPAR灵敏度。相同条件下利用单边硫代模板的EXPAR检测限从10-12 mol/L优化至10-15 mol/L。(5)开发了一种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纸基分析技术适配智能手机的现场筛查毒品检测装置,该装置采用3D打印技术模块化设计,利用开发的专用APP对试纸条荧光图像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利用该装置开展了甲基苯丙胺标准品和吸毒人员毛发检测方法的研究。该装置对甲基苯丙胺的检测限低至3.34×10-9 mol/L,线性范围为3.91×10-9 mol/L至1×10-6mol/L,稳定性(CV=2.35%)可以满足现场筛查的要求,10 min内完成整个检测过程。同时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的现场筛查农药残留检测装置,该装置可适配上转化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可在10 min内完成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周朴帆[4](2019)在《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金、银两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构建了金纳米颗粒银染色和银纳米簇荧光竞争检测沙眼衣原体两种方法,为沙眼衣原体检测提供新的途径。第一章:分析沙眼衣原体TrpB保守基因序列,设计两条特异性的寡核苷酸链,一条进行巯基修饰与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的金纳米颗粒结合得到信号探针,另一条用生物素标记作为捕获探针。靶序列与两种探针在包被链霉亲和素的酶标板内形成牢固的带有金纳米颗粒的核酸复合物。加入银染色液后金纳米催化银离子还原并聚集在96孔板底部。结果可通过酶标仪读取或直接肉眼观察。检测体系信号强度与靶序列浓度成正比。对杂交时间、杂交温度、银染色时间、探针浓度进行条件优化,提高金纳米银染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与其他生殖道病原菌无明显交叉反应。金纳米银染检测体系最低检测核酸浓度为55 pmol/L。49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61%,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相比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第二章:设计两条DNA银纳米簇链构建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通过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两条互补的低荧光银纳米簇探针,两条DNA银纳米簇探针会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银纳米簇对使荧光急剧增强。靶序列与银纳米簇发生竞争结合,致使靶序列含量与荧光强度呈反比,结果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对银纳米簇的稳定性、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重复性较好,与其他生殖道病原菌无明显交叉反应。银纳米簇探针检测体系最低检测核酸浓度为0.29 nmol/L,46例临床标本检出率为56%,与荧光定量PCR法相比检出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金、银两种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性,建立的沙眼衣原体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廉,是沙眼衣原体的临床病原学诊断的更佳途径。
褚军[5](2017)在《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加重鸡H9N2亚型禽流感发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psittaci,C.psittaci)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之一,感染后以巨噬细胞为转运工具向全身各器官传播,欧美国家优先把C.psittaci列为潜在的生物武器。近年来,我国家禽呼吸道病呈现季节性流行,临床死亡率达到30%-40%,引发抗菌素的滥用和食品安全危机。发病鸡群中常常分离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鹦鹉热衣原体和大肠杆菌。康复鸡群中鹦鹉热衣原体、偏肺病毒和鼻气管鸟疫杆菌呈现较高的血清阳性率。因此,探索鹦鹉热衣原体、H9N2禽流感H9N2在家禽持续性呼吸道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防控家禽呼吸道疾病提供理论基础。衣原体多型外膜蛋白家族(Polymorphic membrane proteins,Pmps)存在于所有衣原体种属中,并已证明沙眼衣原体Pmps蛋白家族中的PmpD是毒力因子,但是禽鹦鹉热衣原体PmpD是否具有类似的作用,是否抑制巨噬细胞功能并在衣原体免疫逃逸中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科学假说:(1)C.psittaci通过分泌PmpD-N直接抑制巨噬细胞功能而降低巨噬细胞杀灭C.psittaci和H9N2的效率;(2)分泌的PmpD-N通过与Toll-like受体结合激活TLRs/MyD88/NF-KB信号通路,诱导Th1/Th2的失衡而下调巨噬细胞的先天性免疫功能,衣原体实现免疫逃避而扩散感染。为了验证以上科学假说,本课题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C.psittaci与H9N2单独、混合感染对SPF鸡致病力的影响;(2)体外试验验证C.psittaci与H9N2单独、混合感染对巨噬细胞HD11的影响以及TLRs相关信号通路的表达特点;(3)C.psittaci分泌的PmpD-N作用巨噬细胞HD11后相关TLRs/MyD88/NF-KB信号通路表达特点以及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特点。同时,以siRNA干扰和信号通路的拮抗剂验证以上结论。试验1:C.psttaci与H9N2单独、混合感染对SPF鸡致病性的影响。以不同致病力C.psittaci感染SPF鸡,试验发现高致病力C.psittaci感染后鸡群新城疫抗体水平显着下降(P<0.01)。C.paittaci和H9N2同时感染、先感染Cp.ittaci后感染H9N2,鸡群体重、免疫器官指数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死亡率和免疫器官损伤加重(P<0.01),靶组织中H9N2病毒载量显着性增高(P<0.01)。这种感染模型不但复制了家禽严重的呼吸道病和诱导较高的死亡率,而且发现高致病力的C.psittaci可以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下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从而有助于H9N2病毒的继发感染。试验2:C.psittaci与H9N2单独、混合感染对巨噬细胞HD11功能的影响。以鸡巨噬细胞HD11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顺序感染C.psittaci或H9N2。结果显示,初次感染C.psittaci会显着提高H9N2病毒感染细胞的死亡,降低HD1]细胞的吞噬能力和iNOS活性(P<0.01)。同时,C.psittact感染会显着下调H9N2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P<0.01)。试验3:鹦鹉热衣原体PmpD-N蛋白对HD11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首先构建了pmpD-N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pmpD-N,将重组质粒导入HD11细胞中,RT-PCR方法证明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pmpD-N的HD11细胞能够编码PmpD-N蛋白的mRNA;Western Blot证实pmpD-N基因在HD11细胞中得到表达。其次,分别以PmpD-N和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pmpD-N与HD11细胞作用,以LPS为阳性对照,利用荧光抗体染色技术测定衣原体的感染量,以荧光微球法测定HD11细胞吞噬功能,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O的含量。结果显示PmpD-N与HD11作用后显着降低衣原体的感染和吞噬能力(P<0.01),并不提高NO的分泌水平(P>0.05),显着上调细胞因子IL-6、IL-10以及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和TLR5的mRNA表达水平(P<0.01),其中以TLR2上调水平最为显着,MyD88和转录因子NF-κB的mRNA表达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提示PmpD-N激活了 TLR2/MyD88信号通路并诱导Th2型细胞免疫应答。试验4: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PmpD-N下调HD11功能的验证。分别以PmpD-N、pEGFP-N1-pmpD-N 与 HD11 细胞作用,以 LPS 为阳性对照。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TLRs、MyD88的表达特点,以Confocal技术检测NF-κBp65激活向细胞核迁徙特点,以EMSA检测p65与特异性DNA靶向结合情况,分析NF-κB进入细胞核后启动目的基因转录的情况。利用RNA干扰和NF-κB抑制剂PDTC,验证信号通路分子被干扰或阻断后PmpD-N刺激对HD11功能影响的变化。结果显示TLR2、MyD88表达显着上调(P<0.01),p65向细胞核内迁移并与相应的启动子基因结合后启动基因的转录,证实激活了 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采用RNA干扰技术干扰TLR2、MyD88和使用抑制剂阻断NF-κB后,由PmpD-N刺激HD11细胞产生的IL-6、IL-10水平显着下调(P<0.01),PmpD-N诱导HD11细胞后Th1/Th2平衡出现新的状态。综上所述,本研究整体动物试验不但为家禽呼吸道发病提供了良好的发病模型,且首次证实,鹦鹉热衣原体和PmpD-N通过直接下调巨噬细胞功能导致鸡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更有利于禽流感H9N2的发病。体外试验和验证试验显示PmpD-N下调巨噬细胞功能还可以依赖于间接途径:通过调控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和诱导Th1/T2失衡,下调HD11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有利于衣原体在HD11细胞中的存活实现免疫逃逸。
刘原君[6](2011)在《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沙眼衣原体(C.t)泌尿生殖道感染是近年来国内外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引起男性尿道炎和女性粘液脓性宫颈炎,临床症状轻微隐匿,但迁延难愈,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近年来临床治疗失败和耐药C.t株的报道越来越多。噬菌体phiCPG1是目前发现的第二种衣原体噬菌体,其能够和衣原体的原体结合从而感染相应的宿主衣原体,使衣原体停留在网状体阶段不能发育为成熟的具有感染性的原体,产生的原体减少,而出现异常增大的网状体。这些巨大的网状体和被γ干扰素抑制发育的衣原体形态相似,这说明该噬菌体有潜在的临床治疗价值。Vpl蛋白作为噬菌体最大的衣壳蛋白,可能在噬菌体感染衣原体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原核表达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的衣壳蛋白Vpl,并将其作用于沙眼衣原体,以期发现噬菌体的衣壳蛋白Vpl对沙眼衣原体的影响,发现Vpl蛋白在沙眼衣原体中的结合位点,为理解噬菌体对宿主衣原体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为临床上解决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用豚鼠结膜炎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的衣壳蛋白Vpl(浓度为53μ g/ml)与沙眼衣原体的标准株或临床野生株室温孵育3小时,接种至单层致密McCoy中,在沙眼衣原体的培养过程中均加入Vpl蛋白,碘染色包涵体计数和透射电镜观察Vpl蛋白对沙眼衣原体生长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了Vpl蛋白对细胞系McCoy的细胞毒性作用,液体培养基稀释法检测Vpl蛋白对大肠杆菌BL21和DH5α的抗菌作用;为间接检测Vpl蛋白和沙眼衣原体能够结合,用MOMP和纯化原体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兔抗MOMP和兔抗EB的多克隆抗体,同时用抗Vpl的单克隆抗体和抗MOMP的多克隆抗体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Vpl蛋白和沙眼衣原体,以Far-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Vpl蛋白是否能够和衣原体外膜蛋白Pmp家族及MOMP蛋白结合。[结果]本实验室体外重组表达的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l能够抑制沙眼衣原体的生长,对沙眼衣原体标准株E和D型的抑制率分别为78%和72%,对沙眼衣原体临床野生株的抑制率为30-70%,而该Vpl蛋白对非衣原体的其他生物体如大肠杆菌BL21、DH5α和真核细胞McCoy的生长没有影响。透射电镜结果显示Vpl蛋白能够抑制沙眼衣原体的正常发育,使包涵体内出现异常增大的网状体。将重组的MOMP蛋白和纯化沙眼衣原体EB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后,获得了高效价的抗体(1:12800),但在细胞免疫化学实验中抗MOMP的兔血清相对抗EB的兔血清特异性更强,因抗EB的兔血清也和没有包涵体的McCoy细胞结合。运用制备的抗MOMP多克隆抗体和抗Vpl单克隆抗体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Vpl蛋白和沙眼衣原体存在于细胞内的同一部位。体外实验Far-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Vpl蛋白能特异结合D型沙眼衣原体标准株的外膜蛋白PmpI.[结论]我们构建的噬菌体衣壳蛋白Vpl对沙眼衣原体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Vpl蛋白在沙眼衣原体膜表面的结合位点为PmpⅠ蛋白。首次通过实验方法证实Vpl蛋白在噬菌体对衣原体的粘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证实了Vpl蛋白是噬菌体的重要毒力因子,为理解噬菌体对衣原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临床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兰建华,张涛,王爱莲[7](2005)在《NGU患者沙眼衣原体不同检测方法探讨》文中提出
张书梅[8](2005)在《C-C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存在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97年至今,笔者应用C-C法检测性病门诊有尿道炎症状或有不洁性交史患者的沙眼衣原体(CT)抗原,认为国内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尤其普遍采用的C-C法有待完善,对男性拭子导致的假阳性,必须引起重视。
洪为松,周渭珩,裘新民[9](2004)在《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用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评价其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C-C快速法、PCR和VIDASCHL三种方法检测150例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标本。结果在150例患者中,阳性患者43例,阳性率为28.67%,C-C快速法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67%和100%,PCR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和98.13%,VIDASCHL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7.67%和97.20%。结论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
姜磊,李志坚[10](2003)在《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文中指出
二、C-C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C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NA模板的铜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中英文缩写符号与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沙眼衣原体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 叶酸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荧光及荧光传感器 |
1.4 铜纳米簇材料 |
1.4.1 铜纳米簇的合成 |
1.4.2 铜纳米簇的检测应用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基于发夹DNA模板的铜纳米簇用于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可行性分析 |
2.3.3 Hairpin DNA-CuNCs的表征 |
2.3.4 实验条件优化 |
2.3.5 方法的选择性 |
2.3.6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 |
2.3.7 加标回收实验 |
2.4 结论 |
第3章 基于双链DNA稳定的铜纳米簇荧光探针用于叶酸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光谱图 |
3.3.2 实验原理 |
3.3.3 CuNCs的表征及性质 |
3.3.4 叶酸猝灭dsDNA-CuNCs荧光的机制探讨 |
3.3.5 dsDNA-CuNCs合成条件优化 |
3.3.6 检测条件优化 |
3.3.7 特异性实验 |
3.3.8 标准曲线、检出限及精密度 |
3.3.9 加标回收实验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几种纳米材料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致谢 |
(2)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 |
1.3 菌株 |
1.4 主要试剂盒 |
1.5 主要试剂 |
1.6 其他 |
2 方法 |
2.1 样本采集 |
2.2 DNA提取 |
2.3 HPV分型检测 |
2.4 CT分型检测 |
2.5 阴道镜检查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女性生殖道CT和HPV感染率 |
3.3 不同年龄段、临床科室女性CT和HPV感染率分层分析 |
3.4 CT和HPV基因型分布特点 |
3.5 CT和HP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3.6 CT和HPV感染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不孕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菌群的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设备 |
1.3 菌株 |
1.4 主要试剂盒 |
1.5 主要试剂 |
1.6 其他 |
2 方法 |
2.1 样本收集 |
2.2 阴道分泌物检查 |
2.3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2.4 CT筛查 |
2.5 二代高通量细菌16S rRNA扩增子测序 |
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7 qRT-PCR检测阴道微生物群落中的优势菌群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白带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
3.3 16S rRNA测序结果 |
3.4 阴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
3.5 Network关联分析 |
3.6 阴道微生物群落中优势菌群q RT-PCR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乳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在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 |
1 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菌株 |
1.3 主要试剂 |
1.4 其他 |
2 方法 |
2.1 衣原体培养与传代 |
2.2 乳酸杆菌培养 |
2.3 乳酸杆菌的鉴定 |
2.4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浓度的检测 |
2.5 衣原体感染力及He La细胞活性检测 |
2.6 小鼠分组、生殖道Cm感染及处理 |
2.7 小鼠生殖道及肛拭子中的Cm含量的检测 |
2.8 小鼠生殖道和肠道组织病理检测 |
2.9 小鼠脾细胞分离与培养 |
2.10 脾细胞增殖实验 |
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CD4~+、CD8~+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 |
2.12 脾细胞上清细胞因子检测 |
2.13 小鼠血清抗体及亚型检测 |
2.1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沙眼衣原体 E型 Bour和鼠衣原体 Nigg菌株浓度测定 |
3.2 乳酸杆菌各种代谢产物浓度检测结果 |
3.3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对CT感染力的影响 |
3.4 乳酸同分异构体对CT感染力的影响 |
3.5 乳酸杆菌代谢产物及乳酸同分异构体对He La细胞活性的影响 |
3.6 生殖道分泌物中乳酸杆菌q RT-PCR检测 |
3.7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小鼠的一般情况的影响 |
3.8 乳酸杆菌干预对小鼠下生殖道及肠道衣原体清除的影响 |
3.9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引起的上生殖道及肠道病理反应的影响 |
3.10 乳酸杆菌干预对Cm感染小鼠生殖道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
3.11 乳酸杆菌干预对Cm特异性抗体及Ig G亚类抗体产生的影响 |
3.12 乳酸杆菌干预对Cm生殖道感染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Clear Victory for Chlamydia: The Subversion of Host Innate Immunity |
References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本研究受以下基金资助 |
致谢 |
(3)纸基分析技术及装置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纸基分析技术 |
1.2.1 PAD的加工方法 |
1.2.2 纸基材料的选择 |
1.2.3 PAD的检测方法 |
1.3 纸基动电堆叠样品预富集 |
1.3.1 等速电泳ITP |
1.3.2 等电聚焦IEF |
1.3.3 离子浓差极化ICP |
1.3.4 场放大样品堆叠FASS |
1.4 纸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分析 |
1.4.1 SERS简介 |
1.4.2 SERS-PAD特点及其制备方法 |
1.4.3 SERS-PAD的应用 |
1.5 纸基核酸分析技术 |
1.5.1 核酸分析反应 |
1.5.2 纸基核酸分析装置研究现状 |
1.5.3 纸基核酸分析技术的难点 |
1.6 免疫层析试纸分析技术 |
1.6.1 LFIA的原理与结构 |
1.6.2 LFIA的应用与发展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纸基富集动电堆叠原理的多物理场仿真研究 |
2.1 引言 |
2.2 仿真与实验 |
2.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3 仿真软件与物理量设定 |
2.2.4 物理模型仿真及求解 |
2.2.5 实际样品场放大样品堆叠富集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FASS动态仿真结果 |
2.3.2 电压对FASS富集的影响 |
2.3.3 电导率对FASS富集的影响 |
2.3.4 电渗率对FASS富集的影响 |
2.3.5 电泳率对FASS富集的影响 |
2.3.6 实际样品FASS富集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动电堆叠技术的高灵敏纸基SERS检测新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3 纳米金的制备 |
3.2.4 动电堆叠纳米金制备纸基SERS基底 |
3.2.5 纸基SERS基底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富集纳米金制备纸基SERS基底 |
3.3.2 富集纳米金制备纸基SERS基底条件优化 |
3.3.3 富集纳米金制备纸基SERS基底电镜表征 |
3.3.4 纸基SERS基底检测结果 |
3.3.5 与其他纸基SERS基底制备方法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纸基核酸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4.2.2 表征仪器与仿真计算软件 |
4.2.3 研究中所涉及的核酸 |
4.2.4 量子化学仿真计算条件 |
4.2.5 Tm值的测量 |
4.2.6 EXPAR核酸扩增 |
4.2.7 单边硫代模板的EXPAR扩增 |
4.2.8 复杂的样品中EXAPR反应 |
4.2.9 基于新型定位探针的高灵敏一体化检测方法 |
4.2.10 核酸富集PAD的设计与制作 |
4.2.11 核酸富集PAD荧光图像处理过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FT仿真硫代核酸的结果分析 |
4.3.2 不同硫代程度模板对EXPAR的影响 |
4.3.3 不同硫代位置模板对EXPAR的影响 |
4.3.4 硫代模板的稳定性 |
4.3.5 利用核酸FASS-PAD对高灵敏一体化检测方法的表征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毒品与农药残留纸基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及装置的研发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5.2.2 表征仪器与开发软件 |
5.2.3 甲基苯丙胺TRFIA试纸条的制备 |
5.2.4 适配智能手机的荧光试纸条检测装置的硬件设计与制备 |
5.2.5 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甲基苯丙胺检测装置专用软件APP开发 |
5.2.6 利用甲基苯丙胺TRFIA试纸条检测的操作方法 |
5.2.7 利用便携式甲基苯丙胺检测装置针对标准溶液检测的操作方法 |
5.2.8 利用便携式甲基苯丙胺检测装置针对吸毒者毛发检测的操作方法 |
5.2.9 便携式检测装置针对UPT农药检测试纸条的改进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甲基苯丙胺TRFIA试纸条的检测性能 |
5.3.2 甲基苯丙胺TRFIA试纸条和胶体金试纸条的检测性能比较 |
5.3.3 基于手机端便携式检测装置的性能检测 |
5.3.4 装置改进后针对有机磷农药的检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6.2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沙眼衣原体背景介绍 |
1.2 金纳米材料介绍 |
1.3 银纳米簇介绍 |
第2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探针特异性识别和银染信号放大的沙眼衣原体检测新方法构建 |
2.1 主要实验仪器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临床样本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其他试剂及耗材 |
2.2.4 实验试剂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理介绍 |
2.3.2 HeLa细胞培养 |
2.3.3 沙眼衣原体感染 |
2.3.4 模板DNA提取 |
2.3.5 引物设计 |
2.3.6 目的基因PCR扩增 |
2.3.7 PCR扩增产物纯化 |
2.3.8 核酸探针构建 |
2.3.9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2.3.10 金纳米颗粒标记巯基探针 |
2.3.11 杂交 |
2.3.12 银染 |
2.3.13 检测体系的条件优化 |
2.3.14 检测体系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 |
2.4 结果 |
2.4.1 金纳米颗粒和探针表征 |
2.4.2 杂交时间条件优化 |
2.4.3 杂交温度优化 |
2.4.4 银染色时间优化 |
2.4.5 生物素标记探针浓度优化 |
2.4.6 金纳米标记探针浓度条件优化 |
2.4.7 方法线性范围与灵敏度检测 |
2.4.8 肉眼结果观测 |
2.4.9 方法特异性评价 |
2.4.10 临床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测 |
2.5 讨论 |
2.6 结论 |
第3章 基于DNA模板的银纳米簇特异性识别和荧光竞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新方法构建 |
3.1 主要实验仪器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临床样本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其他试剂及耗材 |
3.2.4 实验试剂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理介绍 |
3.3.2 模板选择和探针设计 |
3.3.3 沙眼衣原体DNA提取以及靶序列制备 |
3.3.4 银纳米簇信号探针制备 |
3.3.5 沙眼衣原体TrpB基因的荧光检测 |
3.3.6 检测体系的条件优化 |
3.3.7 检测体系方法学评价及其应用 |
3.4 结果 |
3.4.1 银纳米簇探针表征 |
3.4.2 银纳米簇探针荧光强度评价 |
3.4.3 反应时间条件优化 |
3.4.4 反应温度条件优化 |
3.4.5 银纳米簇稳定性优化 |
3.4.6 方法的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3.4.7 方法特异性评价 |
3.4.8 临床生殖道分泌物样本检测 |
3.5 讨论 |
3.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金纳米颗粒的生物检测应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加重鸡H9N2亚型禽流感发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衣原体概述 |
1.2 衣原体新的分类 |
1.3 衣原体流行特点 |
1.4 衣原体在混合感染中的作用 |
1.5 衣原体免疫逃逸的机制 |
1.6 衣原体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psittaci与H9N2混合感染SPF鸡呼吸道疾病模型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C.psittaci与H9N2混合感染对HD11细胞功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鹦鹉热衣原体PmpD-N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方法 |
4.4 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PmpD-N对巨噬细胞HD11功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4 结果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PmpD-N刺激HD11后所依赖的信号通路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材料 |
6.3 试验方法 |
6.4 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八章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菌株、细胞株、沙眼衣原体株 |
1.1.2 试剂及液体配置 |
1.1.3 仪器及耗材 |
1.1.4 实验方法 |
1.2 结果 |
1.2.1 Vp1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
1.2.2 Vp1蛋白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检测 |
1.2.3 Vp1蛋白对大肠杆菌的作用结果 |
1.2.4 Vp1蛋白对McCoy细胞的作用结果 |
1.2.5 电镜观察Vp1蛋白对沙眼衣原体的抑制作用 |
1.2.6 沙眼衣原体临床株的基因分型结果 |
1.3 讨论 |
1.3.1 Vp1蛋白的表达 |
1.3.2 Vp1蛋白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 |
1.3.3 沙眼衣原体基因分型讨论 |
1.3.4 Vp1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菌作用 |
1.4 小结 |
二、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在沙眼衣原体外膜中结合位点的检测 |
2.1 对象和方法 |
2.1.1 菌株、细胞株、沙眼衣原体株、实验动物 |
2.1.2 试剂及液体配置 |
2.1.3 实验方法及过程 |
2.2 结果 |
2.2.1 重组MOMP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 |
2.2.2 C.t标准株的增量培养和纯化 |
2.2.3 ELISA法检测兔多克隆抗体的效价 |
2.2.4 Western印迹鉴定兔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
2.2.5 体外细胞培养的沙眼衣原体检测 |
2.2.6 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检测Vp1和MOMP蛋白 |
2.2.7 Far-Western检测Vp1蛋白和衣原体外膜蛋白的结合 |
2.3 讨论 |
2.3.1 抗体的制备 |
2.3.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同时观察Vp1蛋白和沙眼衣原体 |
2.3.3 Vp1蛋白在沙眼衣原体外膜中结合位点的检测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衣原体噬菌体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标本采集 |
1.3 方法 |
1.3.1 C-C快速法 |
1.3.2 PCR法 |
1.3.3 VIDAS CHL检测 |
1.4 结果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10)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培养: |
2.直接涂片镜检法: |
3.糖原试验: |
4.抗原抗体免疫检测法: |
5.聚合酶链反应 (PCR) : |
6.连接酶链反应 (LCR) : |
四、C-C快速法检测沙眼衣原体(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NA模板的铜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D]. 刘璐瑶. 南华大学, 2021
- [2]不孕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阴道菌群变化及其在生殖道感染中的作用[D]. 陈虹亮. 南华大学, 2021
- [3]纸基分析技术及装置的研发[D]. 梁斯佳. 浙江大学, 2021(01)
- [4]金、银纳米材料在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周朴帆. 南华大学, 2019(01)
- [5]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加重鸡H9N2亚型禽流感发病的机制研究[D]. 褚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6]衣原体噬菌体phiCPG1衣壳蛋白Vp1对沙眼衣原体的作用研究[D]. 刘原君.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6)
- [7]NGU患者沙眼衣原体不同检测方法探讨[J]. 兰建华,张涛,王爱莲.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08)
- [8]C-C法检测沙眼衣原体存在问题分析[J]. 张书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06)
- [9]三种方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比较[J]. 洪为松,周渭珩,裘新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03)
- [10]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检测[J]. 姜磊,李志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3(01)
标签:沙眼衣原体论文; 衣原体论文; 乳酸杆菌论文; 衣原体感染的症状论文; 荧光猝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