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外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林前[2](2020)在《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刑法规制》文中指出耳熟能详的点对点传输协议,移动电子支付和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有创新人士灵感迸现地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金融上,于是P2P网络借贷诞生。该行为具体是指的是发生在对等主体间的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借贷活动。P2P网络借贷行为被学界划分为广义狭义,通过一切可以促进融资借贷信息流通传递的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点对点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为广义,可使用特定的第三方P2P借贷平台,也可以是使用普通的信息传输媒介完成借贷信息的交流。狭义则是将借贷中所使用的互联网技术限定为中立第三方建立的网络借贷服务平台。具体流程可以表述为,资金需求者提交需求申请,由平台审核后发布,出借人浏览并投标。英国的Zopa是P2P网络借贷的始祖,主要依赖英国的征信体系,根据风险等级匹配借贷双方,可管理资金,正在融资转向数字银行。中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是为出借人提供自动投标,介绍散标和债权转让。对借款人则是有实名认证,中国国籍以及年龄限制要求。平台尽力审核信息真实性,但不保证全部都无误,也不会为出借人提供担保。对比之下,两国的背景不同使得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页不同。借贷平台依据背景可来自银行,国资企业,风投公司,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各自也有各自特征。P2P网贷平台的法律性质是了解平台从事合法行为的基本前提,学界的相关学说有金融机构说,中介机构说,复合机构说,其中以中介机构说符合国家立法目的。P2P网络借贷近几年状况不佳,多项数据出现明显下降,借款期限增加,综合收益率短期内增加,但长期仍然会下降。触犯刑法的平台占比高,且有增长的趋势,金融风险高位运行,金融管理秩序不稳定,波及人口多,损失数额大,刑法有规制的必要。综合分析与P2P有关的刑事裁判文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占比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为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平台与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天生存在高度契合,重点在于非法性认定。2019年最新规定明确非法性指的是违背由国家级别的金融法规。通过非法性的判断就能有效区分P2P平台业务是金融创新还是非法集资犯罪行为。出借人的违法性主要在于借贷全程存在提供虚假信息或者突破民间借贷的行为。平台行为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主要是发放贷款和其它超出行政监管法律允许的业务。其中非法集资类犯罪有线上线下监管的差别性,刑法规制的谦抑性问题,非法经营罪则是有平台性质变化等问题。建议刑法考虑到线上和线下的区别以保证对民间借贷的及时监控。坚持作为民间借贷的信息中介的定位是非法经营罪的出罪标准。
黄绮莉[3](2020)在《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台湾教育哲学继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哲学,与大陆教育哲学一脉相承。但是由于两岸制度、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两者的发展道路并不相同。在一代又一代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下,台湾教育哲学引介西方教育哲学理论,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指导一线教育工作,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为探究2000年以来台湾教育哲学的发展状态,本文以该时间段中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方法为切入点,使用文献计量学和访谈法对其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以下六部分:首先为引言。对研究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进行阐述,并对有关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台湾教育哲学等研究和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最后对论文的内容和框架进行简述。第一部分为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在对核心概念教育哲学和学位论文进行界定后,以诠释学和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进行研究设计,交代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对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的年度数量趋势、地区分布、学校分布和作者系所分布等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第三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四部分为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首先对该段时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数量趋势进行概述,然后结合其与第二部分的整体情况叙述,总结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所呈现的特征,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反思。首先对本文所归纳的2000年-2019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的特征和所分析的原因进行总结,然后在进行反思后,结合访谈内容尝试寻找可供未来研究进行完善的方向。
权梦琪[4](2020)在《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东铁路是贯穿我国东北的第一条铁路,它使东北突破了以辽河和驿路为轴线的传统发展模式,进入以铁路为轴线的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文章选取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空间句法等方法,基于ArcGIS数据平台,分析沿线城镇体系和19个重点城镇的形态特征,以期对保护近代中东铁路城镇遗产,使沿线城镇顺应时代需求、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建议和参考。首先,阐述了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独特的形成背景和重要保护价值。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发现对中东铁路的研究集中在干线的工业遗产和建筑遗产领域。因此,对本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保护和城镇体系与形态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总结了五个时期中东铁路沿线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以近代城镇的组成部分为线索,提出铁路附属地出现的背景和原因,并阐述建立在附属地基础上的都市计划内容,总结商埠地与附属地新城相斥又共荣的发展模式。宏观层面对南段沿线的城镇体系研究总结。选取城镇空间网络布局、车站等级体系、规模体系和职能体系四个层面进行阐述。总结其受明清驿路和地理要素影响的线性布局特征,首次理清南段沿线车站数量、演变历程和对城镇的影响。规模上发现沿线城镇已经形成了梯级金字塔的首位型结构特征。沿线各城镇呈现“北工南港中矿”的分布规律。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在规模、职能上均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观层面,探究铁路对沿线城镇形态的影响。首先概括了既有城镇与铁路新城不同类型空间关系的特征。从总体层面对附属地市街规划的平面形式、空间结构和空间网络特征进行总结。进而深入到街道和街廓层面,研究不同类型道路骨架结构特征、街道空间尺度和街廓的形态特征与异同。反观当下的南段沿线城镇,基于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构建沿线城镇遗存数据库;分类总结不同保存状态城镇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系列遗产的保护策略,构建遗产廊道统一管理体系,为带动东北轴线的复兴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研究结论提出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主体建设的产物;在空间、规模和职能上都已构成完整的城镇体系;是近代城市形态演进和突变的集合体;但存在遗产价值被明显低估,整体保护意识弱的问题。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中东铁路遗产的整体保护与应用提供借鉴。
王光辉[5](2019)在《从高考地理命题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文中指出地理学科在中学教育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国家培养地质、海洋、森林、矿产、考古等科学领域的合格人才。地理教学质量好坏,会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地理知识水平,地理教育者肩负着对青少年普及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要高效完成这一任务,要求教师不但要补充、更新地理知识,还要不断钻研地理教学理论。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实施多学科渗透教学能从一定程度上发挥地理学科自身所具备的综合性、全面性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能从多个方面去考虑问题,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这其实就是从更深层面贯彻“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样还是我们国家各个阶段关于教育教学的一致目标。想要完成这个长远目标,要求我们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继续实施教育研究与教学理念的革新。我国在高中阶段开设了很多不同的课程,而地理这门学科因其文理兼备的特殊性,能成为将各学科紧密联系起来的纽带。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地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和生物、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美术等学科的知识进行合理渗透,这样能够在确保地理学科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加多元化的基础上,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考地理命题以及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本文先是从地理这门学科本身的特征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角度去阐述高中地理多学科渗透的研究价值,表明在高中阶段实施地理学科的多学科渗透有益于基础教育。另外,对国内外相关教育课题进行分类归纳、总结概括,提出它们在渗透内容、渗透程度上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健全。基于之前的教学研究结论,本文着重将新课标高考试题以及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梳理出地理学科渗透所涉及的学科类型及相关知识,并且总结出它们的渗透特点。同时,为了全面了解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学科渗透的现状,本人通过调查问卷对高中地理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调查,用定量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从教育管理层面、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提出应对多学科渗透的策略。
王爽[6](2019)在《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文中提出在未来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中小企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于推动科学知识转变为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从企业的发展能力与数量情况来看,国内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对于扩大我国就业渠道与促进新型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协调发展、调整产业结果的新增长点。但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及归纳演绎法,探讨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方面的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国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中得到启示:依托知识产权产生未来的现金流量,融资保证是无实物资产,知识产权融资有别于传统的债务性融资等特点;并以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的现状进行分析,得知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限制,融资机构和平台的缺失,政府在知识产权市场化扮演的角色等。同时,阐述了在新常态下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原因分析,主要从政府角度、金融角度、企业自身角度、社会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阐明了需要推广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对策分析,主要在于提高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准确性、公正性;加大政府对知识产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和完善政府相关政策;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和流动平台;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方面提供可供借鉴的意见,并使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得到较好发展。
毛丽佳[7](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施鹏程[8](2019)在《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餐饮行业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市场份额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变化。其具体变化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运营模式,纵向发展形式越来越普遍,同时兼顾横向衍生产业的扩充;其次,资本运营更深地渗透到了到餐饮行业,参股、兼并等成为餐饮行业洗牌重组的常规组合形式,人才和技术成为竞争的主要焦点;另外,日新月异的网络互联网信息平台使得信息的交流更加顺畅快速,不断革新的信息技术开拓了创新发展之路,促成了更多的产业形态和新型营销模式。这些都是助推沙县小吃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也为沙县小吃的营销模式创新打下了基础。当前正是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调整阶段更应该重视消化和吸收,适当地放缓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将前期增长带来的问题消化解决掉,沙县小吃也需要跟随市场经济的改变实现转型升级,所以研究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优化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分析、调查问卷与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概述了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然后,对沙县小吃产业的兴起背景进行了描述,对沙县小吃的产业特征展开了SWOT分析;接着,对沙县小吃产业现行扶持政策及取得了成效展开分析,进而对沙县小吃产业的扶持政策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沙县小吃产业扶持政策需要改进的六个方面: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实施名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健全标准与认证平台;优化沙县小吃产业布局;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从优化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提出了促进沙县小吃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建议。
张泽[9](2019)在《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动性共变(Commonality in Liquidity)是指市场中存在某些共同因素影响全体股票的流动性水平,使得不同股票的流动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进而流动性变化表现出的趋同现象,亦即个股的流动性倾向同时改善或同时恶化。流动性共变的存在表明个股的流动性至少部分是由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决定,因此,这种不可分散的风险被视为股票定价的一个重要因子,且这种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造成整体流动性的变化,使流动性风险成为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另一方面,由于不可分散特征,流动性共变也被认为是导致股价脆弱以及股市下跌时常常出现的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在股票市场中,流动性非常脆弱,当市场出现危机时,由于流动性共变现象的存在,流动性会迅速减少甚至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进而进一步引发市场的快速下跌。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市场不同,我国股市同涨同跌现象更为严重,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共变要比国外更为严重。作为主要的新兴市场,我国股市分别在1996 年 12 月、2001 年 7 月、2007 年 5 月、2009 年 8 月、2010 年 4 月、2013 年 6 月、2015年6月出现没有任何征兆的暴跌情况。特别是2015年至2016年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经历了千古跌停的严重“股灾”事件,上证指数由2015年6月15日的5179.19点跌到7月8日的3507.19点。相应地,个股跌幅超过30%的上市公司达2139家,个股跌幅超过50%的上市公司达1390家,更有多达1400家的上市公司选择停牌避险,沪深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几乎枯竭。截至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又跌至2638.30点。这次的股灾主要表现为交易性流动性危机和系统性流动性危机两个方面,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以我国股市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流动性共变问题的必要性。基于上述分析,为确保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以及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和治理措施时能够更深刻的认识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影响,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成因以及风险溢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分析。我国沪深股市的流动性共变存在性检验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显着的流动性共变。而且,以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前后为分水岭,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共变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07年后,流动性共变程度总体上明显下降。另外,本章考察了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时变特征、规模效应及其流动性效应。结果发现,流动性共变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市场环境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流动性共变强度。特别在市场大幅下跌或爆发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程度明显增加甚至会出现峰值,而在上行的市场走势中,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共变则对这一变化不敏感。与国外发达市场的结论正好相反,我国股票流动性共变程度并非表现出随股票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增加的递增效应,而是表现出随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增加的递减效应。进一步地,本章还探讨了股市下跌时流动性共变的增强是否会造成流动性枯竭。结果发现,市场大幅下跌情况下流动性共变的增加会导致股票流动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且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流动性共变对股票流动性水平的负向影响程度也变得更大,这表明,股市下跌时,强烈的流动性共变甚至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发生。第二,需求侧视角下基金持股引发流动性共变的原因及渠道分析。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驱动流动性共变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需求侧视角深入探讨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需求相关并最终导致出现流动性共变。为此,本文构造高基金持股组合并计算该组合的流动性共变,实证检验了高基金持股组合流动性贝塔与基金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2010~2017年间,随着基金对股票持有比例的增加,股票与高基金持股组合之间的流动性共变会变得更为强烈,这一发现为基金的相关交易驱动流动性共变提供了证据支持。需求侧因素的解释认为,相关性交易是产生流动性共变的成因。对于基金而言,相关性交易,一方面体现为主动交易行为的共同变动,如羊群行为等,一方面是被动交易行为的共同变动,如面临投资者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压力。为此,本文从羊群行为和基金资金流变化两个方面进一步考察了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活动相关并导致流动性共变。结果发现,基金羊群行为对流动性共变有显着的影响,特别在基金存在卖方羊群行为时更为明显。资金流变化引起的流动性冲击的确是导致基金持股比例对股票流动性共变正向影响的重要驱动因素,基金处于明显的资金内流时这一正向影响更大。从基金持股的角度分析需求因素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假设了基金持股直接体现基金的交易,但这只是从单个基金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基金与基金之间即使不持有共同的股票仍会产生相关性交易,这就需要考虑基金与基金之间的持股结构,而前面基金的羊群行为和资金流变动并不能分析两个基金之间的持股关系。为此,本文借鉴Koch et al.(2016)的研究,对于每个季度任意两两配对的股票,计算持有其中任意一只股票的基金相应的持股比例,探讨“共有所有权(Common ownership)”和“相关流动性冲击(Correlated liquidity shocks)”两个渠道在基金相关性交易需求引发流动性共变中的作用。流动性共变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任意两只股票之间的流动性相关程度并未随共同持有这两只股票的基金所持有的相应的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强,而非重叠持有两只股票的基金相应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会对上述相关程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我国基金主要通过“相关流动性冲击”渠道,而非“共有所有权”渠道,导致基金的交易需求相关并引发流动性共变。第三,流动性共变成因的“供给侧”和“需求侧”解释的实证分析。在探讨金融中介面临的融资约束这一供给侧因素是否会引发我国流动性共变时,本文参考国外已有文献,分别从不同角度构造券商超额收益、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量以及金融部门杠杆水平作为其融资约束的代理指标,实证检验后发现,除券商超额收益对流动性共变所造成的显着负向影响支持流动性供给侧的解释外,其余三个变量对流动共变造成的影响则并不支持这一解释。因此,同Karolyi et al.(2012)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中介面临融资约束时流动性供给的变化很难被用来作为流动性共变产生的来源。关于流动性需求侧的解释,本文发现:(1)换手率共变和机构持股水平与我国流动性共变水平显着正相关,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行为的确会引发流动性共变;(2)与Karolyi et al.(2012)的发现相反,我国股市中投资者情绪与流动性共变显着负相关,表明投资情绪下降或悲观的投资者情绪会增加流动性共变强度;(3)无论是在投资者之间亦或是企业内外部之间,信息非对称程度的增加都会引发更为强烈的流动性共变,因此,信息非对称是引发我国股市出现流动性共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大量文献强调金融中介的融资限制是引发股市流动性共变的重要流动性供给侧因素(Brunnermeier and Pedersen,2009;Hameed et al.,2010),但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相关交易、投资者情绪以及信息非对称等需求侧因素更加能够解释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第四,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实证分析。Acharya和Pedersen(2005)理论模型指出,流动性共变风险是流动性风险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关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结论则并不统一。Anderson et al.(2013)指出,流动性共变风险与股票流动性水平高度相关,因此之前文献发现的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可能存在一定误导。基于此,本章参照Anderson et al.(2013)提出的双重排序的组合构造方法构造流动性共变零投资组合,探讨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高流动性共变风险的投资组合可获得统计意义上显着的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样本期间内(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投资者会获得约年化3.82%的流动性共变风险补偿。因子模型的回归结果也表明,与Moshirian et al.(2017)的结论一致,作为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流动性共变风险被定价。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扩展组合持有期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是否可持续,结果发现,随着组合持有期的增加,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国股市流动共变风险溢价在长期上是不可持续的,属于一种短期的风险溢价。与已有国内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重点考察流动性共变随市场环境变化表现出的时变特征、规模效应特征以及流动性效应特征,以有助于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更好的了解流动性共变动态变化,从而帮助投资者更为准确地制定投资决策,监管者更高效地维护市场稳定。第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驱动流动性共变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侧视角,深入考察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需求相关并最终导致出现流动性共变,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基金的相关交易引发流动性共变的相应渠道作用机制。第三,基于流动性共变成因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理论解释,构造供给侧因素如金融中介面临的融资约束代理指标,需求侧因素如相关交易、投资者情绪、企业内外部人及投资者之间信息非对称程度的代理指标,全面而深入地考察我国流动性共变的驱动原因。第四,作为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之一,本文尝试对我国流动性共变的风险溢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双重排序法构造出控制流动性水平的流动性共变零投资组合,发现我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样本期间内,投资者会获得约年化3.82%的流动性共变风险补偿。
董甜甜[10](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外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2)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刑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一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综述 |
一、P2P网络借贷行为概述 |
(一)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定义 |
(二) 中外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对比 |
二、探讨对象的相关说明 |
(一) 明确本文探讨研究对象 |
(二) P2P网络借贷平台分类及其特征分析 |
(三) P2P网络借贷平台法律性质认定 |
第二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刑法规制的必要性 |
一、P2P网络借贷平台数据分析 |
二、P2P网络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数据分析 |
第三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刑法规制现状及问题 |
一、P2P网络借贷行为刑法规制的现状 |
(一) 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 |
1、规制对象为P2P网络借贷平台 |
2、规制对象为使用P2P平台进行借贷的借款人 |
(二)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
1、发放贷款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 |
2、其他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 |
二、P2P网络借贷行为刑法规制的问题 |
(一) 认定为非法集资类犯罪的问题 |
(二) 认定为非法经营罪的问题 |
第四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刑法规制的建议 |
一、对P2P网络借贷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规制建议 |
二、对P2P网络借贷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的规制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1. 学术缘由 |
2. 个人缘由 |
(二)研究目的、问题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问题 |
3.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 |
2. 关于台湾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 |
3. 关于台湾教育哲学发展的研究 |
(四)论文内容和框架 |
1. 论文内容 |
2. 论文框架 |
一、研究理论基础与设计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1. 教育哲学 |
2. 学位论文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三)研究设计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工具 |
4. 研究过程 |
二、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整体情况分析 |
(一)数量年度趋势变化分析 |
(二)地区分布情况:以经济发达区域为主 |
(三)学校分布情况:以台湾师范大学为主 |
(四)作者系所分布情况:以教育学系为主 |
三、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
(一)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主题整体状况 |
(二)研究主题的特征 |
1. 以个人取向为主 |
2. 以西方理论基础为主 |
3. 以联系实践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西方文化影响:西化、个人取向 |
2. 高等教育市场化:多元化 |
3. 台湾教育哲学本身的性质:实践性 |
四、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
(一)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1.2000-2008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2.2009-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整体状况 |
(二)研究方法的特征 |
1. 对方法的界定并不统一 |
2. 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 |
3. 以教育研究方法为主 |
(三)原因分析 |
1. 在量质之争中的坚持 |
2. 台湾教育哲学的学科属性 |
3. 文化思潮的交互影响 |
五、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新意与不足 |
1. 研究新意 |
2. 研究不足 |
(三)未来研究方向 |
1. 澄清教育研究与台湾教育哲学之间的界限 |
2. 阐明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学位论文目录 |
(二)2000-2019 年台湾教育哲学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检索情况表(仅含有效数据) |
(三)访谈提纲 |
后记 |
(4)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
2.1 中东铁路、南段相关研究 |
2.1.1 近代“官方”着本综述 |
2.1.2 现代专着综述 |
2.1.3 相关论文综述 |
2.2 城市形态学研究 |
2.2.1 国外城市形态学概况 |
2.2.2 近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概况 |
2.3 相关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2.3.2 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 |
3 中东铁路南段及其附属地发展沿革 |
3.1 中东铁路南段发展沿革 |
3.1.1 俄据时期 |
3.1.2 日俄纷争时期 |
3.1.3 日据时期 |
3.1.4 伪满时期 |
3.1.5 中苏共管时期 |
3.2 都邑计划及铁路附属地 |
3.2.1 俄国铁路用地和都市计划 |
3.2.2 满铁附属地的形成 |
3.2.3 日本都市计划 |
3.3 中国商埠用地 |
3.3.1 设立背景与机制 |
3.3.2 用地布局与建设的特殊性 |
3.3.3 商埠用地与铁路附属地 |
4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特征研究 |
4.1 铁路选址及城镇布局驱动因素 |
4.1.1 山川地势的影响 |
4.1.2 明清驿路的继承 |
4.1.3 特殊时代的需求 |
4.2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规模体系研究 |
4.2.1 车站等级体系—大中小城镇的共建 |
4.2.2 城镇规模等级—单核向多核的转变 |
4.2.3 车站与城镇等级规模 |
4.3 中东铁路南段城镇职能体系类型 |
4.3.1 港口运输型 |
4.3.2 矿产资源型 |
4.3.3 政治中心型 |
4.4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城镇发展模式特征与影响 |
4.4.1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特征 |
4.4.2 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发展模式的影响 |
4.5 小结 |
5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形态特征 |
5.1 城镇与铁路的空间关系 |
5.1.1 原野型 |
5.1.2 古城郊区型 |
5.1.3 古城吞噬型 |
5.2 城镇总体形态的特征 |
5.2.1 平面形式与空间结构类型 |
5.2.2 用地与功能布局 |
5.2.3 城市空间网络特征 |
5.3 城市街道与街廓特征 |
5.3.1 城市街道骨架结构研究 |
5.3.2 街道等级与尺度 |
5.3.3 街廓的空间形态 |
5.4 小结 |
6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6.1 城市保护现状与反思 |
6.1.1 基本完好 |
6.1.2 完全更新 |
6.1.3 自然演变 |
6.1.4 完全湮灭 |
6.2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遗产的整体保护建议 |
6.2.1 根据城镇体系构建遗产廊道 |
6.2.2 积极挖掘保护申报系列遗产 |
6.2.3 形成区域响应体系带动东北轴线复兴 |
7 结论 |
7.1 近代南段铁路沿线城镇是复杂的多阶段、多建设主体产物 |
7.2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近代已构成相对完整的城镇体系 |
7.3 南段铁路沿线城镇集中体现东北近代城镇形态的演变特征 |
7.4 反思与展望 |
7.4.1 本文的应用前景 |
7.4.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中东铁路南段沿线乘降车站汇总表 |
附录 B 附属地人口统计表 |
附录 C 研究整理历史地图原稿整理 |
附录 D 沿线城镇20世纪60-70年代卫星图 |
附录 E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从高考地理命题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多学科渗透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
(二) 多学科渗透是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 多学科渗透是适应高考制度改革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提高教师教学中多学科渗透意识,丰富教学内容 |
(二)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掌握知识脉络 |
(三) 丰富教材理论知识的研究,完善教材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学科渗透概念的内涵 |
二、学科渗透的理论基础 |
(一) 结构主义课程论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 思维三元理论 |
三、学科渗透原则 |
(一) 系统性 |
(二) 地理性 |
(三) 科学性 |
(四) 主体性 |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学科渗透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
一、高考地理命题中的多学科渗透 |
(一) 物理学知识的渗透 |
(二) 化学知识的渗透 |
(三) 生物学知识的渗透 |
(四) 其他学科知识的渗透 |
二、教学内容上的多学科渗透 |
(一) 地理与物理学知识的渗透 |
(二) 地理与化学知识的渗透 |
(三) 地理与生物学知识的渗透 |
三、思维方式上的多学科渗透 |
(一) 比较思维 |
(二) 抽象思维 |
(三) 概括思维 |
四、教学方法上的多学科渗透 |
(一) 地理实验 |
(二) 中学地理实验实例 |
第四章 高中地理与多学科渗透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调查 |
三、教师问卷分析 |
(一) 教师基本情况 |
(二) 教师对多学科渗透认知的分析 |
(三) 教师对多学科渗透教学接受能力的分析 |
(四) 多学科渗透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
四、学生问卷分析 |
(一) 学生基本情况 |
(二) 学生接受能力分析 |
(三) 学生对多学科渗透认知的分析 |
(四) 存在问题分析 |
五、调查研究的结论与思考 |
第五章 对高中地理与多学科渗透教学实施的建议 |
一、积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开放包容新理念 |
(一) 重新发现和认识地理学科 |
(二) 树立地理教学中多学科渗透意识 |
二、加强多学科渗透理论研究,促进新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
(一) 加强地理学科与多学科渗透的理论研究 |
(二) 地理与多学科渗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
三、提升教师多学科渗透教学掌控能力 |
(一) 不断提升教师多学科渗透教学掌控能力 |
(二)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大科学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知识产权融资发展现状 |
1.2.1 国内发展现状 |
1.2.2 国外发展现状 |
1.2.3 现状总体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2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的一般分析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1.1 国外中小企业的定义 |
2.1.2 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 |
2.1.3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
2.2 知识产权的概念 |
2.3 知识产权融资相关概念 |
2.4 国内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经验分析 |
2.4.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明确是首要问题 |
2.4.2 尽量打破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限制 |
2.4.3 融资机构和平台是实现成功融资的基础条件 |
2.4.4 政府在知识产权市场化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
2.5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面临的机遇 |
3 国内知识产权融资主要模式的应用分析 |
3.1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应用分析 |
3.1.1 优势分析 |
3.1.2 劣势分析 |
3.1.3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主要应用范围 |
3.2 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应用分析 |
3.2.1 优势分析 |
3.2.2 劣势分析 |
3.2.3 知识产权证券化主要应用范围 |
3.3 知识产权融资租赁融资应用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主要范围 |
3.4 知识产权信托融资应用分析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知识产权信托融资主要应用范围 |
3.5 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应用分析总结归纳 |
4 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案例分析 |
4.1 国内知识产权融资案例简介 |
4.1.1 中国民生银行杭州分行―科创成长贷‖案例 |
4.1.2 杭州银行―鸿泉物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案例 |
4.2 案例所呈现出的知识产权融资问题分析 |
4.2.1 知识产权融资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不健全 |
4.2.2 技术交易市场不完善、知识产权价值不确定加大融资难度 |
4.2.3 知识产权变现能力不足以及担保体系短缺 |
4.2.4 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
4.2.5 在处理知识产权融资时银行的态度不积极 |
4.2.6 企业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动力不足 |
4.2.7 社会性质的服务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机构不专业、不健全 |
4.3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困境分析 |
4.3.1 从政府角度分析 |
4.3.2 从金融角度分析 |
4.3.3 从企业自身角度分析 |
4.3.4 从社会角度分析 |
5 推广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机制对策分析 |
5.1 提高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专业性、准确性、公正性 |
5.2 加大政府对知识产权融资的支持力度和完善政府相关政策 |
5.3 构建知识产权交易和流动平台 |
5.4 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融资等 |
5.5 积极促进科技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的商用化和成果转化 |
5.6 推动建立并完善向社会和市场普遍开放的知识产权银行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7)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一、产业政策研究成果综述 |
二、产业扶持政策及其优化对策的研究成果综述 |
三、沙县小吃产业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小吃产业 |
二、小吃产业的政府扶持政策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依据 |
一、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二、产业发展理论 |
三、政府监管理论 |
四、政策工具理论 |
第二章 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及其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沙县小吃兴起背景及产业特点 |
一、沙县小吃兴起背景 |
二、沙县小吃产业特点 |
第二节 沙县小吃产业SWOT分析 |
一、优势 |
二、劣势 |
三、机会 |
四、威胁 |
第三章 沙县小吃产业政府扶持政策及其成效 |
第一节 政府扶持政策与措施 |
第二节 政策扶持取得的成效 |
一、小吃产业初具规模 |
二、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
三、助推改革创新 |
四、促进城乡发生巨变 |
第四章 沙县小吃产业政府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产业标准化进展缓慢及原因分析 |
一、产业标准化进展缓慢 |
二、产业标准化进展缓慢的原因 |
第二节 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力度有限及原因分析 |
一、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力度有限 |
二、专业人才培养政策力度有限的原因 |
第三节 品牌推广、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及原因分析 |
一、品牌推广、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二、品牌推广、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 |
第四节 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及原因分析 |
一、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 |
二、行业信息共享平台不完善的原因 |
第五节 金融扶持政策不足及原因分析 |
一、金融扶持政策不足 |
二、金融扶持政策不足的原因 |
第六节 民生扶持政策不全面及原因分析 |
一、民生扶持政策不全面 |
二、民生扶持政策不全面的原因 |
第五章 完善扶持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加快标准与认证平台建设 |
一、行业标准建设平台 |
二、产品认证平台 |
第二节 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培训机制 |
一、健全人才培养引进机制 |
二、完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 |
第三节 实施名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 |
一、实施名牌推进战略 |
二、创新服务营销模式 |
第四节 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
一、明确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用性要求 |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长效机制 |
第五节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
一、财政资金扶持 |
二、银行信贷支持 |
第六节 优化沙县小吃产业布局 |
一、做好关联产业布局 |
二、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流动性共变存在性及特征研究 |
2.2 流动性共变成因的理论解释 |
2.2.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解释 |
2.2.2 融资约束解释 |
2.2.3 相关交易解释与情绪交易解释 |
2.3 流动性共变成因的实证分析 |
2.3.1 供给侧因素实证分析 |
2.3.2 需求侧因素实证分析 |
2.4 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 |
2.4.1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理论解释 |
2.4.2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实证分析 |
2.5 文献评述 |
3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性及其特征分析 |
3.1 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与流动性共变 |
3.1.1 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
3.1.2 高度信息非对称 |
3.1.3 系统性风险大 |
3.1.4 政府干预过度 |
3.2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性检验 |
3.2.1 数据与变量 |
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存在特征分析 |
3.3.1 流动性共变的时变特征 |
3.3.2 流动性共变的规模效应 |
3.3.3 流动性共变的流动性效应 |
3.4 流动性共变与股票流动性的关联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4.3 高基金持股组合的构建及其流动性共变特征 |
4.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成因及渠道分析 |
4.4.1 变量设定与样本选取 |
4.4.2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 |
4.4.3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影响的成因分析 |
4.4.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影响的渠道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成因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变量选取与定义 |
5.2.1 融资约束 |
5.2.2 相关交易 |
5.2.3 投资者情绪 |
5.2.4 信息非对称 |
5.2.5 控制变量 |
5.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样本说明与模型设定 |
5.3.2 描述性统计 |
5.3.3 实证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研究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流动性风险调整的L-CAPM模型 |
6.3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分析 |
6.3.1 流动性共变组合的构造 |
6.3.2 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的可持续性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现存问题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四、中外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p2p网络借贷行为的刑法规制[D]. 林前. 山东大学, 2020(02)
- [3]台湾研究生教育哲学选题与方法研究 ——以2000-2019年学位论文为例[D]. 黄绮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近代中东铁路南段沿线城镇体系与形态特征研究[D]. 权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从高考地理命题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D]. 王光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6]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融资研究[D]. 王爽. 浙江大学, 2019(01)
- [7]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研究[D]. 施鹏程.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D]. 张泽.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10]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