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正淡出印刷业?(论文文献综述)
岳翃[1](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王宇[2](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徐思凡[3](2019)在《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其媒介理论的着名命题——“媒介即讯息”。该命题强调了长期以来被研究者忽视的“媒介”的重要性,并以其独特的神喻式表达方式提示了有关媒介的丰富思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指出真正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乃是不断发展变革的媒介,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内容,这使得人们重新审视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及其原因。美国媒介环境学者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花费十七年时间写出的巨着《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则从欧洲近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印刷媒介为近代欧洲带来的巨变——它是欧洲走进现代的“动因”,有力地证明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由于麦克卢汉神喻式的表达方式,人们对这一命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解。他关于“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带有一定的“技术决定论”倾向,极易使人们忽视“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重要性。然而,中国社会并没有产生类似西方的社会巨变,与爱森斯坦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印刷媒介反而给宋明社会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稳定,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印刷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宋明理学。因此,本文将从内容重要性的角度来反思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命题。本文重点梳理了中国印刷媒介从唐末至宋明的发展史略,并结合科举制度史、宋明理学史来阐释权力对印刷媒介内容的利用与控制。经过深入研究,本文现有以下研究发现:首先,媒介本身的技术属性固然重要,但其在内容方面的影响力仍旧不容忽视。在内容方面,西欧印刷媒介承载了大量有关变革甚至革命的内容,而中国印刷媒介则被用来传播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随着宋明理学的广泛传播,异端言论渐渐失去了生存的舒适土壤,任何有违正统的言行都会招致大众的反对。其次,中国印刷媒介的发展与儒学复兴运动相伴而生。在印刷媒介的助力下,儒学重新占据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流位置。宋初儒学一反汉唐儒学的繁杂与琐碎,大胆地吸收佛老思想,建构起思辨性更强的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得益于科举制的推动作用,印刷媒介成为宋明理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从而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其三,统治者对王朝稳定的追求改变了中国印刷媒介发展轨迹。在印刷媒介诞生之初,统治阶级并不了解这种新媒介所具有的优势,直到五代末期,政府才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典籍刊刻活动。进入两宋以后,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印刷媒介之于政治的重要性,他们成立了专门的官方出版机构,出台各类相关法令,严厉打击不利于王朝统治的出版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从整体上看,中国印刷媒介承载着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宋明理学思想而不是引发社会动荡的变革性内容,这间接地促进了宋明社会的稳定,体现了权力和内容对印刷媒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对麦克卢汉“媒介窃贼,内容鲜肉”的比喻做出过度解读,走上技术决定论的道路;又要考虑“媒介即讯息”命题在中华文明中的适用性,批判地审视不合乎我国媒介发展特点的媒介理论。
刘青山[4](2018)在《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6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尽管两院院士群星璀璨,但胡锦涛只提到了一位院士的名字:"前不久过世的王选院士,是我国院士的杰出代表,他献身科学、敢为人先、提携后学、甘为人梯,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榜样。"作为知名科学家,王选是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被称为
刘青山[5](2018)在《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文中提出王选认为,高新技术的关键领域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6月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作重要讲话。尽管两院院士群星璀璨,但胡锦涛只提到了一位院士的名字:"前不久过世的王选院士,是我国院士的杰出代表,他献身科学、敢为人先、提携后学、甘为人梯,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光辉榜样"。
赵歆璐[6](2017)在《明代版刻字体研究》文中认为字体是鉴定古籍一项重要的依据。不同时代甚至不同地区,版刻字体都体现自己的特点。明代刻书遍及全国,延续时间长,刻印书籍的种类多,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的刻书字体,研究明代版刻字体的演变轨迹,总结规律,利用版刻字体来断定古籍版本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明代版刻字体受明初政治需要的影响,同时也受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的影响,各个时期的字体有明显的变化。本文将明代版刻古籍按照字体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洪武至弘治时期、正德至隆庆时期、万历时期以及天启崇祯时期。结合具体古籍资料分析研究每个时期字体的特点和其发展的规律。明代版刻字体分为软体字系统和硬体字系统,在软体字系统中又分为赵体字系统、颜体字系统、馆阁体字系统,硬体字系统里又分为嘉靖宋体系统、长方形宋体字系统、正方形宋体字系统。在这两种有完整系统性的字体之外还有一些俗体,这些俗体一是赵体颜体的混杂、二是不标准的馆阁体,还有一些随意的软体字。对上述字体的特点,以及标准形式和变化形式进行研究,找出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第一批至第四批)为统计来源,对其中明代刻本不同的字体进行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时期刻书字体的变化,总结和发现明代版刻字体的基本规律,为明代古籍版本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齐福斌[7](2016)在《包装印刷转型升级与数字印刷》文中提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同时,我国印刷业的发展同样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包装印刷在我国印刷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包装印刷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印刷业发展的大局。在我国印刷业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时期,包装印刷同样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调整和转型升级,由中低
李保强[8](2016)在《报纸印刷拐点真的来了吗?》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十年里,金融危机和新媒体的崛起都对报业和报纸印刷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报纸印刷总量基本处于"横盘"状态,2014年报纸印刷总量尚不及2004年。如果把十年作为一个周期,1994年至2004年,报纸印刷超常发展;2004年至2014年处于调整状态。2014年至2024年,是否将迎来一个新的周期?回溯过去几年,报纸印刷总量增速呈现明显递减态势,几年间已经为负值。根据目前相关信息,2015年
苏亮[9](2015)在《近代书局与小说》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围绕对近代书局小说出版活动的论述,揭橥19世纪70年代到清末40年间,书局的产生、发展和小说变迁之间的相互联系,重在突出书局这一不同于传统书坊的出版实体在近代小说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主体板块以时间为纵线,共划分四个阶段。通过把握每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分别从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对以上海为中心,分布全国各地的300余家近代书局出版千余种单行本小说的情况作宏观描述,并以数家有代表性的书局为典型案例展开具体分析,力图做到点、面、线三位一体的结合。以下是构成本论文的几大部分:绪论部分从对本论文命题立意出发,引出“书局”一词的历史来源和对近代书局的概念界定。在了解本论题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明确基本研究思路,初步呈现写作构想。进而对书局产生之前的坊刻小说时代尤其是近代前30年间,书坊刊行小说的情况予以总体回顾,为论文主体部分展开论述作好铺垫。第一章讲述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间,处在起步阶段的书局率先应用以活版铅印和照相石印为主的机器印刷技术,进入仍囿于传统观念的小说市场。特别突出英商美查开办的上海申报馆和点石斋石印书局的首开风气之功。同时,就新兴而起的书局如何扩大侠义公案小说的传播予以阐释。第二章从甲午战后讲起,讫止于梁启超发起“小说界革命”。这是晚清小说走向繁荣的转折阶段,也是书局在出版理念和经营模式上突破传统的关键期。本章在客观陈述当时通俗小说出版量持续增长的状况后,着重论述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是怎样完成转型,又是如何对翻译小说进行成功推介的。第三章首先把多家以小说出版为特色的书局作为研究点,以点带面论述晚清小说尤其是翻译小说最繁荣的6年里小说市场的格局。接着从书局在小说出版活动中同各方的合作与竞争两个层面,分别对本阶段小说的编译、发行情况进行阐述,其中涉及小说版权的保护、稿酬制度的建立、小说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等问题。第四章讲述宣统朝小说市场全面回落,本土小说出版尚有复苏迹象。尤以改良小说社和小说进步社的小说出版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兼论易代之际的几家书局与本阶段时事小说陡增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现象和考论“古盐补留生”的小说出版个案,阐明小说市场的出版乱象是清末书局遗留至民初尚待解决的痼疾。结语部分打破阶段划分的界限,重新归纳近代书局在小说编辑、印刷、发行三个出版环节发挥的作用和带来的变化,进一步提出本文论题对当下出版实体的文学生产、传播活动的研究意义。附录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根基,涵盖近代70年间,全国400余家出版机构的126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包括出版机构个体与整体在不同阶段的各种小说出版信息的罗列和统计。
黄艳华[10](2014)在《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上海是我国近现代设计的发祥地,最早的报纸广告、霓虹灯广告、广播广告以及中国首个广告业同业公会均诞生于上海。在众多的设计类别中,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实践尤为突出,多样化的设计题材、瑰丽多姿的设计图式,勇于革新的设计先驱,具有混合特质的设计风格等,都成了本文意欲展现的风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并不局限于对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具体个案的分析、梳理,而是将设计所处的时代、都市、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变迁和历史事件相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在探寻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历史的逻辑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同时,有重点地展开不同的平面设计品类特征和演变规律的追查,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试图找出其发展的关键点、矛盾点,尽可能的呈现出平面设计发展的前后更迭、起承转合以及突出的阶段性标志。将设计行为放置到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展现出上海近代平面设计从形态、元素、结构到价值取向上与西方设计的不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上海视觉形式提供了从设计到文化的途径。俯瞰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版图,不难发现每一次平面设计的重要历史转折点都伴随着相应的城市的演进,如近代上海出版业的辉煌造就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繁荣;近代商战的博弈诱发了报刊广告设计、商标设计及包装设计的大发展;电影、戏剧等娱乐行业的兴盛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昌兴等。基于上述发展态势,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大致如下:全文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萌芽状态,包括“大上海的崛起”、“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的风行”、“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生的,必要的经济环境的形成、大众平面媒体环境的形成,以及近代上海设计格局初步形成三方面因素,从中寻找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肇因。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用详实、丰富的资料,展示出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主要形态。分别是“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图案字设计”、“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共计五个部分。运用从一般到个别这一研究方法,每一部分的分析都包含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某一主要门类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兼顾到具体典型个案的叙述,每一部分的叙述都力求既展现出这一类别设计在近代时期的主要样貌,同时通过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设计个案,呈现出这一设计类别在近代时期的独特性。最后一个阶段,尝试着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风格演进中,进一步总结出近代上海的“上海样”设计风格的形成。全文论述紧紧围绕着近代上海平面设计这一主题而展开,从发展原因到设计形式、内容、风格形成的探究;从近代都市环境到人与设计的互动关系的探寻。有层次的论述了上海近代时期,都市发展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与推动。最后,本文着重于探讨“海派设计美论”的经验与影响。主要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实践中所取得成果总结出,近代平面设计的拓荒性、实践性、先驱性等意义,以及由其奠定的上海独具的“海派”设计风格。并进一步指出,这一风格对于现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影响的重要意义。
二、方正淡出印刷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方正淡出印刷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
一、石碑文学说 |
二、哥特体学说 |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
二、装饰艺术风格 |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
三、传统装饰图案 |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
一、字样的来源 |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
一、字面率测试 |
二、字体灰度测试 |
三、横竖比 |
四、重心位置 |
五、中宫位置 |
六、阅读速度分析 |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作为技术发明的印刷术研究 |
1.2.2 中国学者对印刷媒介起源、发展和影响问题的关注 |
1.2.3 外国学者对印刷媒介与中国社会互动关系的探讨 |
1.2.4 媒介理论研究: 基于媒介环境学的探讨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以中国印刷媒介与宋明王朝的关系为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进行补充 |
1.5.2 从媒介与社会发展的角度丰富了华夏传播的研究成果 |
2. “媒介即讯息”命题的缘起、内涵与应用 |
2.1 命题的缘起与内涵 |
2.1.1 缘起: 麦克卢汉的生平和学术历程 |
2.1.2 内涵: 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解读 |
2.2 命题的应用: 媒介环境学派与印刷媒介研究 |
2.2.1 深化: 爱森斯坦的尝试 |
2.2.2 呼应: 站在电子媒介时代回望印刷技术革命 |
3. 前奏: 印刷媒介的诞生与儒学复兴 |
3.1 雕版印刷术和印刷媒介的诞生 |
3.1.1 前印刷时代的儒学传播媒介 |
3.1.2 雕版印刷术诞生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
3.1.3 孕育雕版印刷术的社会文化背景 |
3.1.4 中国印刷媒介的诞生、早期应用及主要特征 |
3.2 儒学复兴的尝试 |
3.2.1 科举制: 儒学与最高权力结盟的制度保障 |
3.2.2 文以明道: 儒学复兴的萌芽 |
4. 从边缘到中心: 成长中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
4.1 印刷媒介的兴盛: 繁荣的两宋出版业 |
4.1.1 序曲: 五代十国的印刷出版活动 |
4.1.2 奠基期: 北宋出版业的发展 |
4.1.3 兴盛期: 厚积薄发的南宋出版业 |
4.2 好风凭借力: 印刷媒介与理学的良性互动 |
4.2.1 于无色处见繁花: 理学的勃兴 |
4.2.2 “道统”的承续与传播: 理学家的出版实践 |
4.3 沉默的螺旋: 权力阴影下的印刷媒介与理学 |
4.3.1 “致君尧舜”: 理学的实践性与批判性 |
4.3.2 作为统治工具的印刷媒介: 皇权对理学势力的打压与理学的“内倾化” |
5. “正统”的胜利: 印刷媒介与理学正统地位的维系 |
5.1 “正统”的确立: 理学的意识形态化 |
5.1.1 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
5.1.2 正统的维系: 印刷媒介的政治角色 |
5.2 “心学”的崛起与沉寂: 中断的启蒙 |
5.2.1 思想多元化的起点: 从陈献章到王守仁 |
5.2.2 觉民救世: 泰州学派的启蒙实践 |
5.2.3 特立独行者的背影: 禁而不止的异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论文提纲范文)
两次跨界 |
掀起行业革命 |
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 |
(5)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论文提纲范文)
两次跨界 |
掀起行业革命 |
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 |
(6)明代版刻字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代版刻字体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三、关于明代版刻字体的概念和界定 |
四、明代版刻字体时代演变的基本认识 |
五、论文选题的研究综述 |
六、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代版刻字体的演变过程 |
第一节 洪武至弘治时期的软体字 |
一、赵体字 |
二、颜体字 |
三、馆阁体字 |
第二节 正德至隆庆时期字体的分化 |
一、由软体向硬体过渡 |
二、软体字仍有市场 |
第三节 万历时期硬体字的确立 |
一、万历时期形成固定的硬体字 |
二、俗体的盛行 |
三、宋体字成为明代后期书籍刻书字体的原因 |
第四节 天启、崇祯时期受汲古阁影响的字体 |
第二章 明代软体字系统 |
第一节 明代赵体字系统 |
一、标准的赵体字 |
二、不同形态的赵体字 |
第二节 明代颜体字系统 |
一、标准的颜体字 |
二、不同形态的颜体字 |
第三节 明代馆阁体字系统 |
一、标准的馆阁体字 |
二、不同形态的馆阁体字 |
第三章 明代硬体字系统 |
第一节“软硬兼备”的嘉靖宋体字系统 |
一、标准的嘉靖宋体字 |
二、不同时期的嘉靖宋体字 |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长方形宋体字系统 |
一、标准的长方形宋体字 |
二、不同时期的长方形宋体字 |
第三节 明末的正方形宋体字系统 |
一、万历前期的正方形宋体字 |
二、万历中后期的正方形宋体字 |
三、天启、崇祯时期的正方形宋体字 |
四、天启、崇祯时期的汲古阁正方形宋体字 |
五、崇祯时期的扁平型宋体字 |
第四章 明代版刻中的俗体 |
第一节 不同字体的交叉影响 |
一、赵体和馆阁体的混合体 |
二、颜体和馆阁体的混合体 |
第二节 不规范的馆阁体 |
第三节 随意的软体字 |
第五章 明代版刻字体演变基本规律 |
第一节 明代版刻字体演变规律 |
一、明代软体字系统演变规律 |
二、明代硬体字系统演变规律 |
第二节 明代版刻字体的数据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近代书局与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的命题立意与概念界定 |
一、命题立意:从晚清小说的繁荣说起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与写作构想 |
一、研究现状 |
二、写作构想 |
第三节 传统的形成与延续:书局诞生前的小说出版 |
一、古代坊刻小说概况 |
二、近代前三十二年间坊刻小说概况 |
第一章 起点:新与旧的碰撞 (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年1872—1894) |
第一节 申报馆的率先尝试与典范意义 |
一、缘起:时势赋予的先决条件 |
二、探路:从报载到单行本的尝试 |
三、推进:以报为媒搜访传统小说 |
第二节 石印书局兴起与小说翻印风行 |
一、石印技术与石印业初兴 |
二、石印小说:从文人走向大众 |
第三节 书局与侠义公案小说的出版 |
一、侠义公案小说及其早期传播 |
二、沪局、京坊在侠义公案小说出版中的关系 |
三、书局对侠义公案小说旧作的改造 |
第二章 转折:从传统中突围(光绪二十一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895—1902) |
第一节 通俗小说出版量的持续增长 |
一、侠义公案小说续书泛滥及其它 |
二、小报馆与海派狭邪小说的风行 |
三、官书局进入通俗小说出版市场 |
第二节 改良派主导下的书局转型 |
一、集股经营的管理模式 |
二、职业编辑的集中涌现 |
三、版权保护意识的提升 |
第三节 书局对翻译小说的成功推介 |
一、翻译小说打入市场的条件成熟 |
二、林译《茶花女》的出版及意义 |
三、政治与小说联姻的积极促成 |
第三章 高潮:书局与小说市场的白热化 (光绪二十九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3—1908) |
第一节 本阶段之小说市场格局 |
一、政治呼声趋于消淡:从广智书局的转向说起 |
二、小说出版巨头崛起:商务印书馆的一枝独秀 |
三、同人办社昙花一现:小说林社的起起落落 |
四、书报兼营抢占市场:有正书局、乐群书局等 |
五、老牌书局自我调适:鸿文书局、新世界小说社等 |
第二节 书局与小说作者及同业的合作 |
一、书局与小说作者的合作 |
二、书局之间的合作 |
第三节 书局在小说市场的竞争 |
一、征集着译小说新作 |
二、丰富小说营销手段 |
三、加强小说版权保护 |
第四章 回落:书局在小说市场的退与进 (宣统朝1909——1911) |
第一节 退出:翻译小说出版锐减 |
一、翻译小说市场降温 |
二、商务印书馆的改变 |
第二节 进入:本土小说市场复苏 |
一、改良小说社的异军突起 |
二、小说进步社与标“新”小说 |
三、革命到来与时事小说陡增 |
第三节 延续:小说出版乱象难遏 |
一、打小说社旗号的“皮包编辑部” |
二、“古盐补留生”与小说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近代各出版机构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 |
附录二: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一) |
附录三:近代各阶段单行本小说出版情况汇总表(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前人研究成果 |
2、核心概念的界定 |
3、研究意义与时间界定 |
4、研究目的与方法 |
5、基本研究框架 |
近代平面设计的启蒙(1843-1905) |
第一章 “大上海”的崛起 |
1.1 大都会的诞生 |
1.2 近代上海工商企业 |
1.3 近代上海的商业市场环境 |
第二章 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风行 |
2.1 近代印刷术的变迁 |
2.2 近代传媒重镇的形成 |
2.3 视觉启蒙——图像的普及 |
第三章 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 |
3.1 近代设计观念的演进 |
3.2 近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
3.3 广告公司与设计团体 |
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1905-1949) |
第四章 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 |
4.1 月份牌解密 |
4.2 月份牌分期 |
4.3 作为广告招贴的月份牌画 |
4.4 月份牌美女图像意象建构解析 |
4.5 月份牌“摩登”效应——近代化的“助推剂” |
4.6 “圣化”到“世俗化”的审美趣味的转变 |
4.7 月份牌的创作队伍 |
第五章 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 |
5.1 近代商标设计发展的背景 |
5.2 商标图形设计 |
5.3 文字商标设计 |
5.4 爱国主义情怀下的商标设计 |
5.5 包装设计与材料 |
第六章 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 |
6.1 消费主义狂潮的到来 |
6.2 近代报刊广告设计的流变 |
6.3 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设计 |
6.4 抗战前夕画黑白画的人 |
第七章 “似字非图”的图案字设计 |
7.1 “百变千面”的期刊名称字体设计 |
7.2 广告设计中的图案字 |
7.3 《良友》与图案字 |
第八章 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 |
8.1 近代装帧之美 |
8.2 近代书刊的封面画 |
8.3 人性化阅读的排版 |
8.4 近代装帧设计先驱 |
小结 |
第九章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与影响 |
9.1 平面设计观念的近代化 |
9.2 平面设计风格的近代化 |
9.3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东方画报》标题设计演变图 |
附录二:《PostMercuryDirectory》广告公司信息抽查统计表 |
附录三:近代上海装帧设计家一览表 |
附录四: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史大事年表(1843--1949)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方正淡出印刷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2]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3]对“媒介即讯息”命题的再思考:印刷文化视域下的宋明儒学发展研究[D]. 徐思凡. 厦门大学, 2019(07)
- [4]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J]. 刘青山. 中国质量, 2018(10)
- [5]王选: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J]. 刘青山. 国资报告, 2018(05)
- [6]明代版刻字体研究[D]. 赵歆璐.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7]包装印刷转型升级与数字印刷[J]. 齐福斌. 今日印刷, 2016(05)
- [8]报纸印刷拐点真的来了吗?[J]. 李保强. 印刷杂志, 2016(01)
- [9]近代书局与小说[D]. 苏亮.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7)
- [10]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D]. 黄艳华. 上海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