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opsis法在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安晓慧,王艳,王文思,方兴[1](2021)在《辽宁省2015-2019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与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并综合评价辽宁省2015-2019年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 MSS)运转情况和质量,为加强麻疹和风疹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5-2019年辽宁省通过MMS报告的麻疹风疹监测病例个案数据库和MSS主要运转指标,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对MSS的5项指标进行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结果 2015-2019年,辽宁省48小时内完整调查率在90.13%~99.62%之间,血标本采集后3日内送达率在96.9%~99.85%之间,血清检测结果4日内报告率在94.05%~98.71%之间,监测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在87.30%~98.72%之间,排除麻疹风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在1.50/10万~2.83/10万之间。全省2016年麻疹监测质量最好,2017年最差;抚顺、沈阳、鞍山麻疹监测质量较好,铁岭、营口、葫芦岛监测质量较差。结论辽宁省MSS保持了高质量运转,除个别指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达到监测方案要求。运用TOPSIS法能客观反映MSS运转情况,可应用于麻疹监测综合评价中。
关欣[2](2021)在《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我国康复医院的数量逐年快速增加,但是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标准。康复医疗质量管理是康复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标准和必备工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国内外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现状研究的基础上,从康复医院的主要性质和功能出发,立足于康复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构建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研究,为加强康复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善,促进我国康复医院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工具。本研究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结合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科学方法,构建了一套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符合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可作为康复医院日常质量监测自评,或卫生行政部门对康复医院进行康复医疗质量监督的工具,促进康复医院质量全面提高。本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国内外文献和管理性文件、标准、指南等资料的调研,分析国内外现有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为论文中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第二部分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访谈讨论,形成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始框架,在此基础上形成第一轮专家调查问卷。第一轮调查问卷对象为来自全国4个省市的14所非营利性康复专科医院或具有康复医学专业的综合医院的25位专家,涵盖医院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和康复临床科室管理等领域。采用德尔菲法对25名专家进行函询,综合分析专家反馈意见,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最终确定入选指标,构建了包括数量指标、质量与安全指标、效率指标和管理指标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利用Yaahp12.5软件构建判断矩阵,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三部分选取一家非营利性三级康复医院作为实证研究医院,结合该院2015年获批为三级康复医院,并于2017年和2019年两次进行康复医疗管理模式改革的特点,利用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2015年、2017年和2019年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数据,回顾性评价该院3个改革阶段的康复医疗质量情况。结果表明该院从2015年到2019年的康复医疗质量呈阶梯式递增趋势,3个年度比较,2019年康复医疗质量为最优,符合该院康复医疗管理模式改革预期和实际情况。第四部分分析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对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展望。
王琴,陈俊磊,杨秀惠,蔡志坤,吴瑞红[3](2020)在《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合评价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福建省2009-2019年7项麻疹监测质量评价指标数据,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计算各年综合评价指标Ci值,采用秩和比(RSR)法对Ci值进行分档排序。结果 TOPSIS分析显示,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质量Ci值在0.065(2010年)-0.801(2019年)之间;RSR法分析显示,2010年麻疹监测质量较差,2009年、2011年、2014年、2012年、2017年、2018年、2015年、2016年中等,2013年、2019年较好。结论福建省麻疹监测系统总体运转良好,TOPSIS法结合RSR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麻疹监测质量。
何思然[4](2019)在《云南省2000~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残留麻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残留麻痹流行病学研究,掌握云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残留麻痹发生的影响因素,探讨分析部分残留麻痹病例病原学特征,为最终实现消灭脊灰和降低AFP病例残留麻痹比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收集2000~2017年云南省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的AFP病例残留麻痹资料,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将AFP病例分为AFP病例残留麻痹和AFP病例非残留麻痹,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云南省15岁以下AFP病例儿童发生残留麻痹的危险因素。2.采用Excel2010进行数据整理、时间特征分析及相关图表的制作,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3.卡方检验分析率、构成比的组间比较;圆形分布法分析时间特征;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影响AFP病例残留麻痹的相关变量,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4.对部分病例的病毒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进行变异和重组分析。[结果]1.云南省2000~2017年共报告AFP病例4302例,99.04%的病例在麻痹60天后进行了随访,发现死亡病例124例,占2.88%;残留麻痹病例876例,占20.36%。云南省2000~2017年间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呈下降趋势,2001年残留麻痹率最高,2017年最低。2.AFP病例残留麻痹发生麻痹的时间较为均匀,无明显的季节性。3.云南省15岁以下人群报告的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平均水平为0.50/10万,昭通市最高,为0.92/10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最低,为0.25/10万。4.云南省2000~2017年登记报告的AFP病例残留麻痹者中有499例男童,377例女童,男女报告患者数按性别比为1.32:1。男女童间残留麻痹发生率分别为 18.68%(499/2671)和 23.11%(377/1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76例AFP病例残留麻痹中,各年龄组均有残留麻痹病例,<5岁、5-9岁、10-14岁AFP病例残留麻痹例数分别为554例、154例、168例,分别占63.24%、17.58%、19.18%;以<5岁组儿童占比最高;<5岁儿童中以1岁、2岁组儿童占比较高。6.876例AFP病例残留麻痹中,疾病谱顺位居前的病种包括GBS、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脑炎。7.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小年龄发病、散居儿童、麻痹时肌肉疼痛、麻痹程度严重、深部腱反射异常、粪便分离出脊灰病毒疫苗株、四肢麻痹为AFP病例残留麻痹升高的因素,其中初始麻痹时四肢均麻痹、检出脊灰病毒疫苗株是AFP病例发生残留麻痹的重要因素。8.876例AFP病例残留麻痹中采集到双份粪便标本的有857例,开展病原学检测发现,脊灰分离阳性病例中检出Ⅰ型脊灰病毒的病例占16.86%,检出Ⅱ型脊灰病毒的病例占57.83%,检出Ⅲ型脊灰病毒的病例占44.57%。9.5例重点病例分离到的PV中,有4株在nt472的回复突变与PV3野病毒序列已经完全一致;4株脊灰病毒在其生活周期内均发生了 1次以上的重组,显示疫苗株脊灰病毒之间的重组在类似病例中较为常见。[结论]云南省2000~2017年15岁以下儿童AFP病例残留麻痹率呈现下降趋势,报告发病率为0.61/10万,残留麻痹病例占AFP报告病例的20.36%。病例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昭通市AFP病例残留麻痹率较高,提示今后应加强昭通地区的监测工作并不断改善大卫生环境。女性、小年龄发病、散居儿童、疼痛时肌肉疼痛、麻痹程度严重、深部腱反射异常、粪便分离出脊灰疫苗株、四肢麻痹是AFP病例残留麻痹发生的主要因素。监测的AFP病例残留麻痹中主要疾病有GBS、横贯性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脑炎等。本研究从5例AFP病例残留麻痹中选取的5株脊灰疫苗株存在普遍的回复突变及重组现象,核酸突变的位点是重要的神经毒力回复的决定位点。
梁桢[5](2018)在《2013—2017年株洲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株洲市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评价AFP信息监测系统运行状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的方法,对株洲市2013-2017年<15岁儿童AFP病例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并对AFP监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株洲市2013-2017年共报告AFP病例126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80/10万。全年均有AFP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分布特征。男女病例数比为2.82∶1,主要集中在1<5岁组儿童(占63.49%)。全市各地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在1.82/10万10.22/10万。AFP信息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监测方案要求。结论株洲市AFP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应加强脊灰疫苗接种工作,继续维持无脊灰状态。
王嘉艺[6](2018)在《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相关监测系统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评价我国现有与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相关的三个监测系统(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肿瘤登记系统和死因监测系统),基于评价结果为我国未来建立针对的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或改进现有监测系统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国际官方组织曾发布的有关监测系统评价的指南或框架。以其中美国疾控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监测系统评价指南为参考,结合评价目的和我国拟评价监测系统实际工作现况,利用改良德尔菲法构建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现场评估法、资料检索法、高层信息采集法和问卷调查法四种数据收集方法对每个监测系统的各项指标做出评价。应用TOPSIS法对三个监测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文献检索法结果,整理得到部分国际官方组织曾发布的有关公共卫生监测系统评价指南。本研究共开展了两轮德尔菲法,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00%和94.74%,平均专家权威系数为0.835;第二轮咨询所有指标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578(P<0.01)和0.589(P<0.01);最终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2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四种数据收集方法,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对三个监测系统开展评价,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发现: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内容覆盖恶性肿瘤影响因素信息较多,电子化的监测手段数据上传较及时;肿瘤登记系统信息编码较标准,肿瘤发病信息较全面;死因监测系统运转时间较长,肿瘤死亡信息较全,监测地区覆盖面广且科研产出成果较多;三个监测系统共同的不足之处是恶性肿瘤危险因素信息尚不全面、缺乏肿瘤治疗相关信息、监测手段仍需进步及缺少法律制度保障等。在剔除标准不一的及时性指标后,三个监测系统TOPSIS法综合评价排序第一位是死因监测系统,第二位是肿瘤登记系统,第三位是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但由于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和评分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TOPSIS法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该排序结果并不能代表各监测系统实际运作价值和优劣之分。基于评价结果,建议从完整监测内容、发展监测手段、扩大监测范围、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加强政府保障等方面来努力建设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或改进现有监测系统。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参考了国际指南又结合了实际情况,且专家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好、指标权重计算合理,适用于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相关监测系统的评价研究。通过评价结果发现的三个相关监测系统各自的优点应继续保持,所共同体现出来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期早日健全我国的恶性肿瘤监测系统,为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王涛,陈曼瑶,刘铭,张丽,张德着,刘海燕,蔡毅媛,王宇[7](2017)在《贵州省2000-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监测质量,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方法运用Topsis法评价全省及各市州AFP病例监测质量。结果 2000-2015年全省AFP监测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监测质量最好,其次为2012年和2015年。2001年监测质量最差,其次为2009年和2000年。2000-2015年绝大部分市州AFP监测质量呈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趋势,对全省监测质量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 2000-2015年贵州省AFP病例监测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建议加强对监测质量较差地区的监管,提高AFP监测质量。
王侃,陆成全,王伟健,刘勇,田园[8](2017)在《锦州2012—201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评价》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辽宁省锦州市2012—2016年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锦州市AFP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为进一步维持无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系统中AFP监测系统,收集锦州市2012—2016年各地区上报的病例数,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合系统质量评价指标分析AFP监测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采用Topsis法综合评价锦州市AFP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结果锦州市2012—2016年上报AFP病例26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24例,疑似病例2例,男女性比例为17∶9,散居儿童居多为15例;AFP上报发病率均保持在>1/10万,平均发病率为1.442/10万。按照国家要求,AFP监测系统质量指标完成情况除2016年部分指标未达标外,其他指标均达标。Topsis方法分析锦州市历年指标完成情况结果显示,2012最优,2016年最差。结论锦州市AFP监测系统敏感性符合国家要求,但各年完成情况不平均,应及时加强监督管理,力求逐年有所进步。
安晓慧,方兴,姚文清,韩悦[9](2017)在《辽宁省麻疹监测系统质量评价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综合评价辽宁省2009-2014年麻疹监测质量。方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结合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RSR)对辽宁省2009-2014年麻疹监测系统的8项指标进行纵向评价和横向评价。结果 2012年之前,辽宁省麻疹监测系统总体运转质量不断提高,2012年之后,运转质量有所下降,2011年麻疹监测质量最好;盘锦、大连、朝阳、沈阳的麻疹监测质量为优秀,铁岭、辽阳、鞍山、营口、丹东、抚顺、阜新、本溪的监测质量良好,锦州、葫芦岛的监测质量为一般。结论运用加权TOPSIS法结合RSR法,能比单一指标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可在麻疹监测综合评价中运用。
陈艳[10](2016)在《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江都市1991-2010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质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尝试运用TOPSIS法对江都市1991-201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病例监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运用TOPSIS法对江都市1991-2010年AFP病例监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江都市的AFP病例监测系统总体运转质量以2010年度最佳,1991年度最差;1991-2010年总体监测质量稳步提高,2009年顺位下降较多。结论:TOPSIS法是一种易于掌握和运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可用于AFP病例监测系统质量评价,结果客观、直观、全面。
二、Topsis法在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opsis法在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2015-2019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与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1)指标分析及要求 |
(2)评价方法 |
(3)统计分析 |
结 果 |
1.MSS运转情况 |
(1)及时性指标 |
(2)敏感性指标 |
(3)特异性指标 |
2.MSS质量评价 |
(1)不同年度纵向评价 |
(2)不同地区横向评价 |
讨 论 |
(2)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研究 |
1.1 国外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1.1 美国 |
1.1.2 加拿大 |
1.1.3 德国 |
1.1.4 瑞典 |
1.1.5 希腊 |
1.1.6 荷兰 |
1.1.7 日本 |
1.1.8 各国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 |
1.2 国内康复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1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评估指标体系 |
1.2.2 康复医院基本标准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探索 |
1.2.3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和管理指南 |
1.2.4 康复质控中心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
1.2.5 CARF认证在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应用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1 研究思路 |
2.1.2 研究过程 |
2.1.3 统计分析 |
2.1.4 质量控制原则 |
2.2 评价指标体系初始框架 |
2.2.1 指标分类 |
2.2.2 指标筛选 |
2.3 问卷调查专家情况 |
2.3.1 专家的构成情况及积极系数 |
2.3.2 专家的权威程度 |
2.3.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4 评价指标体系 |
2.4.1 评价指标体系形成 |
2.4.2 评价指标层次模型 |
2.4.3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
2.4.4 评价指标修改 |
2.4.5 评价指标确定 |
2.4.6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资料来源 |
3.1.3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3 结果分析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
3.3.2 可根据康复医院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评价指标权重 |
3.4 与TOPSIS方法比较 |
3.4.1 评价方法 |
3.4.2 结果 |
3.4.3 结果分析 |
3.5 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应用中反馈的相关问题与改进策略 |
3.5.1 关于适度指标的评价把握 |
3.5.2 关于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方法的灵活应用 |
3.5.3 关于评价指标的数据获取 |
3.5.4 关于康复医疗质量评价中发现的质量问题 |
3.5.5 结合康复医院具体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和改善 |
3.5.6 关于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咨询问卷 |
附录 B 基于AHP的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层次分析调查问卷 |
附录 C 层次分析调查问卷判断矩阵结果 |
附录 D TOPSIS法评价指标的正负理想解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主要简历 |
致谢 |
(4)云南省2000~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残留麻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创新点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2013—2017年株洲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流行病学特征 |
2.2.1 时间分布: |
2.2.2 地区分布: |
2.2.3 人群分布: |
2.2.4 免疫史: |
2.3 监测系统质量评价 |
2.4 病例分类 |
3 讨论 |
(6)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相关监测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一)文献检索结果 |
(二)改良德尔菲法应用结果 |
(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评价结果 |
(四)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 |
四、讨论 |
(一)文献检索结果分析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分析 |
(三)三个监测系统各项指标评价结果分析 |
(四)TOPSIS法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五)对我国建立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监测系统或完善恶性肿瘤监测系统的建议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贵州省2000-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分析方法 |
1.3 评价内容 |
2 结果 |
2.1 贵州省AFP病例监测质量 (表1、图1) |
2.2 各州市AFP监测系统质量 (表1、图1、图2) |
3 讨论 |
(8)锦州2012—201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TOPSIS法指标选取和数据处理 |
1.2.1 监测系统评价指标 |
1.2.2 数据处理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AFP病例监测系统报告情况 |
2.2 AFP报告病例地区分布 (表1) |
2.3 AFP监测系统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表2) |
2.4 Topsis法综合评价AFP监测系统指标完成情况 (表3) |
3 讨论 |
(9)辽宁省麻疹监测系统质量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资料来源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1.麻疹监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2.纵向评价 |
3.横向评价 |
讨论 |
1.两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的优势 |
2.评价指标的选择 |
3.麻疹监测质量排序和分档情况分析 |
4.本研究中的不足 |
(10)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江都市1991-2010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资源来源 |
1.2 评价指标 |
1.3 评价方法 |
2 结果 |
2.1 关于流行病学的特征 |
2.2 病原学检测与免疫情况 |
2.3 关于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 |
3 讨论 |
四、Topsis法在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2015-2019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分析与质量评价[J]. 安晓慧,王艳,王文思,方兴. 中国卫生统计, 2021(02)
- [2]康复医院康复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关欣. 军事科学院, 2021(02)
- [3]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评价[J]. 王琴,陈俊磊,杨秀惠,蔡志坤,吴瑞红.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20(04)
- [4]云南省2000~2017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残留麻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 何思然.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5]2013—2017年株洲市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J]. 梁桢. 江苏预防医学, 2018(04)
- [6]我国主要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相关监测系统评价研究[D]. 王嘉艺.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8(05)
- [7]贵州省2000-2015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分析[J]. 王涛,陈曼瑶,刘铭,张丽,张德着,刘海燕,蔡毅媛,王宇.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10)
- [8]锦州2012—2016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流行病学监测系统评价[J]. 王侃,陆成全,王伟健,刘勇,田园. 中国公共卫生, 2017(08)
- [9]辽宁省麻疹监测系统质量评价分析[J]. 安晓慧,方兴,姚文清,韩悦. 中国卫生统计, 2017(01)
- [10]运用TOPSIS法综合评价江都市1991-2010年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质量[J]. 陈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