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卫生现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杨攸[1](2021)在《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文中指出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产业的推陈出新。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为主导产业的时代,手机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帮助人们获取信息,从而成为最便捷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随着人们广泛地使用手机,手机成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高中生群体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此类现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采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为研究工具,探究高中生的自尊与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下与手机成瘾之关系:(1)在人口学变量上,手机成瘾与各维度差异明显:从年级上看,高二手机成瘾情况最甚,其次依次为高三,高一;从性别上看,低效性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即男生的平均值低于女生;从户口所在地上看,戒断性维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农村的平均值低于城市。(2)在人口学变量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在年级上,高一年级在父亲/母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高于高二;城市学生在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在母亲过度保护、母亲拒绝上的得分皆高于非独生子女;住校生在父亲情感温暖上的得分显着高于不住校的学生。(3)在人口学变量上,自我控制及各维度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年级自我控制差异显着,高一大于高二;农村学生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健康习惯、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城市学生;非独生子女在自我控制和冲动控制、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住校生在节制娱乐上的得分高于不住校的学生。(4)自尊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男生得分高于女生。(5)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之间紧密关联:手机成瘾与自尊、自我控制显着负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显着正相关;自尊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与自我控制、父亲/母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自我控制与父亲情感温暖明显正相关,与父亲/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母亲拒绝明显负相关。(6)自我控制在父/母过度保护、父/母拒绝和手机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均显着,且自尊调节了父亲过度保护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
杨晨,李胜巧,杨丽,张体苑,林海波[2](2021)在《昆明市某普通高中毕业班学生抑郁障碍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高中毕业生抑郁障碍现状,分析影响抑郁障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人口学资料、Kutcher青少年抑郁量表(KA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作为调查问卷。结果参与调查的学生为75名,抑郁障碍的检出率为28.00%,KADS总分与高中生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与父母共同居住时长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抑郁障碍危险因素为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独生子女与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时长,社会支持利用度及主观支持等。结论抑郁障碍影响因素为母亲文化程度、父母关系、独生子女与否、与父母共同居住时长,社会支持利用度及主观支持。
金凤[3](2021)在《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重庆市中学生总健康素养及功能性、互动性、批判性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并探索其影响因素;获得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基础数据,了解其流行状况和普遍特征;在关注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的基础上,探索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相关性,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11—12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4个区(县)作为调查区(县)。每个调查区(县)各抽取2所完全中学,城乡各半,共8所。在每所学校的初一到高三每个年级随机抽取4个班,以抽到班级当天在校的全部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利用自编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青少年健康素养评价量表、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共回收问卷9338份,清理数据后,纳入研究的有效问卷9072份。通过例数和百分比进行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不同特征中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和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差异的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素养水平与各类健康危险行为发生情况的关系。采用两步聚类法分析男、女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及特点。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关系。结果(1)重庆市中学生总健康素养具备率为67.66%,功能性、互动性、批判性3个维度健康素养具备率分别为74.90%、50.29%、71.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九龙坡区(OR=1.187)、初中生(OR=1.323)、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176)、与母亲关系好(OR=1.421)、家庭经济好(OR=1.254)、学习成绩好(OR=1.152)、与老师关系好(OR=2.416)、健康教育课程1周2节及以上(OR=1.542)的被调查者具备总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高(P均<0.05),父亲教养方式为溺爱型(OR=0.762)的被调查者具备总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低(P<0.05);九龙坡区(OR=1.306)、城镇学校(OR=1.124)、与母亲关系好(OR=1.630)、与老师关系好(OR=1.487)的被调查者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高(P均<0.05),男生(OR=0.845)、母亲文化程度为不知道(OR=0.744)、母亲教养方式为专制型(OR=0.748)的被调查者具备功能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低(P均<0.05);綦江区(OR=1.455)、初中生(OR=2.133)、男生(OR=1.397)、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187)、与父亲关系好(OR=1.643)、母亲教养方式为民主型(OR=1.302)、家庭经济好(OR=1.572)、学习成绩中等(OR=1.126)、与老师关系好(OR=2.552)、健康教育课程1周2节及以上(OR=1.790)的被调查者具备互动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高(P均<0.05)、城镇学校(OR=0.833)的被调查者具备互动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低(P<0.05);九龙坡区(OR=1.197)、城镇学校(OR=1.109)、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OR=1.286)、家庭经济好(OR=1.285)、学习成绩好(OR=1.215)、与老师关系好(OR=2.184)、健康教育课程1周2节及以上(OR=1.387)的被调查者具备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高(P均<0.05),巴南区(OR=0.864)被调查者具备批判性健康素养的可能性更低(P<0.05)。(2)重庆市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发生率为77.39%;缺乏锻炼行为发生率为82.67%;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为38.22%;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为44.91%;物质成瘾行为发生率为14.21%;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率为5.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c2=226.027)、缺乏锻炼行为(c2=110.196)、非故意伤害行为(c2=116.122)、故意伤害行为(c2=171.523)、物质成瘾行为(c2=60.330)、网络成瘾行为(c2=53.973)的发生率较低(P均<0.05);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c2=14.522)、非故意伤害行为(c2=15.815)、故意伤害行为(c2=10.768)的发生率较低(P均<0.05);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c2=453.993)、缺乏锻炼行为(c2=256.684)、非故意伤害行为(c2=113.293)、故意伤害行为(c2=327.224)、物质成瘾行为(c2=101.356)、网络成瘾行为(c2=105.405)的发生率较低(P均<0.05);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不良饮食行为(c2=189.920)、缺乏锻炼行为(c2=97.496)、非故意伤害行为(c2=145.533)、故意伤害行为(c2=125.984)、物质成瘾行为(c2=35.970)、网络成瘾行为(c2=45.652)的发生率较低(P均<0.05)。根据两步聚类法将男生6类健康危险行为分为3种聚集模式,结果显示,在4320名男生中,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1346人(31.16%),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1974人(45.69%),模式3(高危险行为组)1000人(23.15%);根据两步聚类法将女生6类健康危险行为分为3种聚集模式,结果显示,在4752名女生中,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863人(18.16%),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1781人(37.48%),模式3(高危险行为组)2108人(44.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168.681)、功能性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19.373)、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368.715)、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133.006)的男生危险行为聚集模式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71.892)、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149.643)、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不同(c2=71.598)的女生危险行为聚集模式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发生不良饮食行为(OR=0.477)、缺乏锻炼行为(OR=0.512)、非故意伤害行为(OR=0.596)、故意伤害行为(OR=0.594)、物质成瘾行为(OR=0.685)、网络成瘾行为(OR=0.465)的风险更低(P均<0.05);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中学生发生不良饮食行为(OR=0.288)、缺乏锻炼行为(OR=0.345)、非故意伤害行为(OR=0.717)、故意伤害行为(OR=0.447)、物质成瘾行为(OR=0.525)、网络成瘾行为(OR=0.308)的风险更低(P均<0.05);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中等的中学生发生不良饮食行为(OR=0.836)、非故意伤害行为(OR=0.654)的风险更低(P均<0.05)。男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模式3(高危险行为组)为参照,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男生属于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2.513倍,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男生属于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1.254倍,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男生属于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5.824倍,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中等的男生属于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1.422倍(P均<0.05)。女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模式3(高危险行为组)为参照,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女生属于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1.990倍,总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女生属于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1.309倍,互动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女生属于模式1(低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3.115倍,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高的女生属于模式2(中等危险行为组)的可能性是水平低者的1.280倍(P均<0.05)。结论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互动性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态势较为严峻,尤其是不良饮食行为和缺乏锻炼行为发生率较高,须引起重视。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可能是各类健康危险行为以及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健康素养水平可能为防控健康危险行为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邵丽晶[4](2021)在《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了解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2.了解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对性侵犯的认知状况和预防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3.对今后开展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的预防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在ZJ、JX、GX、HB、HN、SC、GZ和XJ八个省份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各抽取1-3所初中和1-3所高中作为项目研究现场,抽取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的《儿童性侵犯调查表》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其对性侵犯的认知状况、预防行为状况和性侵犯发生现状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性侵犯发生现状:本研究共调查了农村留守初中生3478人,农村留守高中生2337人。农村留守中学生中性侵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农村留守初中生中性侵犯事件的发生率为10.8%,农村留守高中生中性侵犯事件的发生率为21.0%。(2)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初中生中,女生(OR=0.709)、非独生子女(OR=0.734)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保护因素,由母亲看护是初中生性侵犯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OR=1.406)。高中生中,双亲均外出务工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危险因素(OR=1.449),与看护人关系一般/差是性侵犯认知状况的保护因素(OR=0.778)。(3)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初中生中,性别为女(OR=0.514)和非独生子女(OR=0.752)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保护因素,双亲均外出务工(OR=1.341)、看护人为母亲(OR=1.324)和与看护人关系一般/差(OR=1.879)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危险因素。高中生中,性别为女(OR=0.402)、看护人为祖辈(OR=0.696)和其他(OR=0.666)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保护因素,双亲均外出务工(OR=1.449)和看护人与孩子的关系一般/差(OR=1.532)是预防性侵犯行为的危险因素。(4)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农村留守初中生中性侵犯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看护人与孩子的关系一般/差(OR=1.716),保护因素为性别为女(OR=0.629)、非独生子女(OR=0.494)、生活在直系家庭(OR=0.626)以及性侵犯预防行为水平高(OR=0.269)。在农村留守高中生中,女生(OR=0.589)和性侵犯预防行为水平高(OR=0.324)是性侵犯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中性侵犯发生率较高,中学生的性别、预防行为水平、与看护人的关系和家庭结构都与性侵犯发生率显着相关。今后要在农村地区适时地开展学校性教育课程,增加学生们的性知识和预防行为水平,尤其要重视男生和高中生的性教育,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农村地区留守中学生的看护人要注意加强对孩子人身安全的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彭艳蛟[5](2020)在《人际压力对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干预》文中提出当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睡眠质量较差的问题,探索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因素进而寻找改善的途径,对其身心健康发展极为重要。中学阶段面临的主要压力之一——人际压力常常干扰着中学生的睡眠质量。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模型指出,压力不仅会直接影响个体睡眠,而且会导致个体产生负性情绪体验,负性情绪体验又将进一步损害个体的睡眠质量。因此在探索压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时,有必要进一步探索人际压力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同时将负性情绪也纳入研究范畴。以心理灵活性为核心的接纳与承诺疗法能够改善个体的睡眠质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暗示了心理灵活性在人际压力影响睡眠质量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本研究以中学生为对象,设计了两个研究探讨人际压力影响睡眠质量的过程中负性情绪和心理灵活性起到的作用。研究一通过问卷法对1674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心理灵活性综合评估问卷、负性情绪量表以及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人际相关条目,探索人际压力影响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内部机制,并考察负性情绪和心理灵活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二通过接纳与承诺疗法单次团体对13名高一学生进行了干预,探索能否通过提升心理灵活性改善个体的负性情绪进而改善睡眠质量。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中学生睡眠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平均值为6.78分,得分大于等于8分的被试共556人,睡眠质量较差的个体占总人数的33.7%。(2)睡眠质量在年级上有显着差异,F=17.78,p<0.01。初三学生的睡眠质量得分显着地高于其他年级,高三学生的睡眠质量得分紧随其后,高一学生睡眠质量最好。睡眠质量在性别(t=3.73,p<0.01)、是否独生子女(t=2.78,p<0.01)和家庭来源(t=2.16,p<0.05)上均有显着差异,女生、独生子女和来自城镇的学生睡眠质量更差。(3)人际压力正向预测负性情绪,a=0.50,SE=0.21,p<0.01;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同时进入回归方程,人际压力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显着,c’=0.05,SE=0.02,p<0.05;负性情绪正向预测睡眠质量,b=0.56,SE=0.02,p<0.01。负性情绪在人际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显着,ab=0.28,Boot SE=0.02,95%的置信区间为[0.24,0.3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ab/(ab+c’)=84.85%。(4)人际压力和心理灵活性的交互项对负性情绪的预测作用显着,t=-5.59,p<0.01;心理灵活性较低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对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β=0.46,p<0.01;心理灵活性较高的中学生,人际压力对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β=0.24,p<0.01。(5)负性情绪和心理灵活性的交互项对睡眠质量的预测作用显着,t=-3.34,p<0.01;心理灵活性较低的中学生,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正向预测作用显着,β=0.52,p<0.01;心理灵活性较高的中学生,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正向预测作用减弱,β=0.39,p<0.01。(6)接纳承诺疗法单次团体干预组被试的心理灵活性后测得分高于前测得分,t=2.61,p<0.05;其负性情绪后测得分低于前测得分,t=-2.41,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前后测差异不显着。(7)接纳承诺疗法单次团体干预组在心理灵活性上的后测得分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t=2.67,p<0.05;干预组的接纳和认知解离水平前后测差值也显着高于对照组,t=2.25,p<0.05。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中学生睡眠质量整体水平不容乐观,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学生睡眠质量明显不佳。其中毕业年级学生的睡眠质量问题最为突出,女生、独生子女和来自城镇都是睡眠质量差的风险因素。(2)负性情绪在中学生人际压力和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人际压力既能直接预测中学生睡眠质量,也通过增加其负性情绪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睡眠质量。(3)中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在人际压力通过负性情绪影响睡眠质量的过程中调节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心理灵活性可以有效调节人际压力状态下中学生感知到的负性情绪,同时调节负性情绪对个体睡眠质量的影响。心理灵活性高的中学生在面对人际压力时,能够产生相对更少的负性情绪;且心理灵活性高的中学生在感受到负性情绪的时候,其睡眠质量受影响的程度能够得到一定缓冲。(4)接纳承诺疗法单次团体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改善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提升中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对其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本研究中,研究一采用的是横断研究,研究二通过有效操纵心理灵活性使被试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改善,虽然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直接检测到睡眠质量的改善,但鉴于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提升心理灵活性对睡眠质量改善的有效性是值得期待的。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追踪研究设计,进一步验证提升心理灵活性对睡眠质量改善的效果。
胡旺[6](2020)在《中学生求助特征及其在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中学生求助(意愿、对象、方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求助在校园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为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南昌市内已经建立好的三个研究现场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为南昌大学附属中学、湾里一中、洪都中学,均为完中。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非自杀性自伤判断条目、中文版Olweus欺负问卷及自制中学生欺凌求助问卷对上述三所中学的48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6.0和PROCESS 3.3进行一般数据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在4434名研究对象中,女生的求助意愿得分高于男生(P<0.001);担任班干部、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求助意愿得分较高(P担任班干部<0.001,P非独生子女<0.05);初中生求助意愿得分低于高中生(P<0.001);经常被长辈责骂、体罚的学生求助意愿得分较低(均有P<0.001);调查对象与“母亲”亲缘关系报告为亲生母亲时,其求助意愿得分高于其他亲缘关系(P<0.05);(2)女生求助于家人及老师的得分均高于男生(P求助家人<0.01,P求助老师<0.05);经常被长辈责骂、体罚的学生求助于家人及老师的得分均较低(均有P<0.01);初中生求助于朋友的得分低于高中生(P<0.001);(3)经常被长辈责骂、体罚的学生,其采用面对面交谈、打电话及纸张写信方式求助得分均较低(均有P<0.05);(4)相比初中生,不管是在求助意愿方面还是求助对象方面抑或是求助方式方面,高中生更倾向于进行求助(OR值为1.1792.128,均有P<0.05);(5)在过去一年内校园欺凌总报告率为19.0%,其中欺凌的报告率为2.2%,被欺凌的报告率为13.3%;不管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被欺凌,经常被长辈体罚的学生中报告率较高(均有P<0.05);不论是校园欺凌还是校园被欺凌,独生子女中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均有P<0.001);(6)在过去一年内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总检出率为33.3%。其中,男生NSSI的检出率低于女生(P<0.001);初中生检出率高于高中生(P<0.001);担任班干部的中学生,其检出率亦高于未担任班干部者(P<0.001);不论是经常被长辈责骂还是经常被长辈体罚的学生,其NSSI检出率均较高(均有P<0.001);(7)校园欺凌和校园被欺凌均与NSSI呈正相关;中学生求助意愿与NSSI呈负相关;在求助对象上,除求助朋友外,求助家人和求助老师均和中学生NSSI呈负相关;而在求助方式上,不论以何种方式求助均与中学生NSSI呈负相关;(8)求助意愿在校园被欺凌对NSSI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3.25%;求助家人在校园被欺凌对NSSI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6.00%;求助老师在校园被欺凌对NSSI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25%;面对面交谈求助在校园被欺凌对NSSI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1.75%。结论:(1)南昌市中学生求助行为、NSSI行为、校园欺凌行为具有不同的特征;(2)中学生求助行为、校园欺凌及NSSI之间相互存在显着相关;(3)中学生求助意愿、求助对象及求助方式的影响因素大同小异;(4)中学生求助意愿、求助家人、求助老师及以面对面交谈方式求助,在校园被欺凌和NSSI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任正[7](2020)在《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了解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并从个人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行为生活方式、自评健康状况、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角度探讨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同时深入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减少抑郁症状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赣州市8所初中共3081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特征、家庭基本特征、行为生活方式、自评健康状况、抑郁症状、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等。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应用IBM SPSS 24.0、AMOS 23.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检出率19.9%。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抑郁症状者分别占15.8%、3.1%和1.0%。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总体得分为1.59±0.62,各因子中,一般抑郁得分为1.54±0.63,与学业有关的抑郁得分为1.72±0.74,与人际有关的抑郁得分为1.47±0.74。2.性别、年级、对精神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关系、饮食规律、饮食习惯、是否采取过节食措施、锻炼身体频率、自评学习压力、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与男生相比,女生更不易出现抑郁症状(95%CI:0.551-0.899);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分别是初一年级学生的1.623倍(95%CI:1.164-2.262)、2.254倍(95%CI:1.615-3.145);对精神生活不满意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对精神生活满意者的1.556倍(95%CI:1.209-2.001);与父母关系疏远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与父母关系不疏远者的1.527倍(95%CI:1.183-1.971);饮食不规律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饮食规律者的1.450倍(95%CI:1.100-1.913);荤食为主者、素食为主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荤素搭配者的1.457倍(95%CI:1.036-2.050)、1.605倍(95%CI:1.027-2.509);采取过节食措施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没有采取过节食措施者的1.450倍(95%CI:1.106-1.902);不锻炼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锻炼频率在≥3次/周者的1.562倍(95%CI:1.116-2.186);学习压力大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学习压力不大者的1.803倍(95%CI:1.413-2.300);睡眠质量不良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是睡眠质量好者的3.243倍(95%CI:2.237-4.521);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得分每增加一个单位,抑郁的风险分别提高1.067倍、0.941倍、1.165倍。3.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以积极应对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为中介变量时,家庭基本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54。自评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839。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36。积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055。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最大。4.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以消极应对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为中介变量时,家庭基本特征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157。自评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为0.836。负性生活事件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总效应值为0.153。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为0.066。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症状影响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最大。结论:1.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初中学生抑郁症状有待改善。2.性别、年级、对精神生活满意度、与父母的关系、饮食规律、饮食习惯、是否采取过节食措施、锻炼身体频率、自评学习压力、睡眠质量、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方式是抑郁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3.影响初中学生抑郁症状的路径有多条;家庭基本特征、自评健康状况既可以直接影响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负性生活事件、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产生间接影响,负性生活事件不但能直接影响抑郁症状,还通过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症状。
方衡[8](2020)在《基于述情障碍团体辅导对高中生抑郁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以此为理论基础设计一套针对述情障碍干预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探讨基于述情障碍干预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缓解高中生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郑州市某高中高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共1196人参与问卷调查,采用TAS-20量表、CES-D量表评估研究对象的述情障碍以及抑郁得分,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方法对高中生的抑郁状况进行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数据结果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研究结果:1.高中生在TAS-20评分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CES-D得分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2.CES-D总分及各因子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之间均呈现出显着性相关(p<0.01),述情障碍三个维度对CES-D得分产生30.2%的解释力度;3.在实施团体心理辅导之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CES-D、TAS-20前测得分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也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接受干预后,干预组的TAS-20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CES-D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追踪测量的结果表明,两组成员的TAS-20得分、CES-D得分评分呈现出显着性差异(p<0.01)。研究结论:1.高中生的述情障碍程度存在性别差异,高中生抑郁症状表现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2.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述情障碍与抑郁呈正相关,并且抑郁对述情障碍具有正向影响关系;3.基于述情障碍的干预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高中生抑郁以及积极情绪、抑郁情绪、躯体症状因子的干预是有效的,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效果。4.基于述情障碍的干预设计的团体心理辅导对于高中生述情障碍及各维度的干预是有效的,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效果;
文小桐[9](2020)在《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文旨在了解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的现状,分析探讨中学生焦虑情绪的潜在类别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轻初中生异常焦虑情绪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本次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江西省于都县、上饶县、都昌县、丰城市、抚州市东乡区、遂川县六县各选一所初中调查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样本学校获得初中每个年级各班级的人数,根据各年级总人数在随机数字表中确定一随机数字,根据班级人数累积计算确定抽取的样本班级,班级内所有学生均参与调查。参考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系统(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System,YRBSS)问卷调查农村初中生基本信息及健康危险行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调查农村初中生焦虑现状。调查资料经核查后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运用SPSS24.0进行整理与分析,运用Mplus 7.4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做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本研究共发放965份调查问卷,最终有效问卷900份,问卷有效率为93.26%。通过潜在剖面分析可知,173名初中生为轻度焦虑情绪型,占比为19.22%;504名初中生为中等程度焦虑情绪型,占比为56.00%;223名初中生为严重焦虑情绪型,占比为24.78%。本次调查900名初中生男女比例为1.08:1。初中生焦虑情绪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男生有中等程度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女生更小,OR男=0.579,OR值的95%C.I为(0.389,0.860);学习压力非常大的初中生有中等程度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学习压力非常小者更大,OR学习压力非常大=7.563,OR值的95%C.I为(3.026,18.902);学习压力大的初中生有中等程度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学习压力非常小者更大,OR学习压力大=6.980,OR值的95%C.I为(3.126,15.584);吸烟者有中等程度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大,OR吸烟=2.483,OR值的95%C.I为(1.177,5.239);饮酒者有中等程度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大,OR饮酒=1.810,OR值的95%C.I为(1.210,2.709)。男生有严重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女生更小,OR男=0.215,OR值的95%C.I为(0.131,0.353);学习压力非常大的初中生有严重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学习压力非常小者更大,OR学习压力非常大=10.681,OR值的95%C.I为(3.610,31.601);学习压力大的初中生有严重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比学习压力非常小者更大,OR学习压力大=5.243,OR值的95%C.I为(1.925,14.280);吸烟者有严重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大,OR吸烟=3.972,OR值的95%C.I为(1.760,8.965);饮酒者有严重焦虑情绪的可能性更大,OR饮酒=2.171,OR值的95%C.I为(1.330,3.543)。结论:江西省农村村中生异常焦虑情绪较高。本研究发现女性、学习压力越大、吸烟、饮酒、过去7天体育活动越少、过去7天不吃早饭越频繁的初中生有异常焦虑情绪的可能性越高。建议初中生适当参加室外活动,学校在开设心理咨询室的同时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适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社会通过新闻媒体等宣传方式,减少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让家长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校园及社会环境。
王瑶涵[10](2020)在《正念团辅训练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自我调节等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心理问题的多发期。关注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寻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法,是心理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认为没有心理疾病很大程度上代表个体心理健康的传统观点不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主张从心理健康积极状态和心理不健康消极状态两个方面同时考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念训练起源自佛教中的禅修,能够调节个体情绪、改善个体认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目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中国高中生群体中的应用还比较少,尚未有研究者开发出基于此模型的、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方案。本研究以武汉市某高中的899名学生为研究样本进行调查,考察高中生的正念水平、生活满意度以及抑郁水平。根据生活满意度(以4分为界)和抑郁程度(以90百分位数为界)将学生划分为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的四类人群,在此基础上对易感者和有症状但满足者两类人群进行筛选和访谈,最终确定参与干预研究的被试共23人(其中实验组12人,对照组1 1人)。对实验组进行正念团辅训练,对对照组进行心理适应团辅训练,均为期8周,每周1次,每次50分钟。训练结束后,考察两组成员正念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变化情况,采用SPSS20.0录入并分析数据,得到以下结果:(1)依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四分法”区分出的本研究对象——武汉市某高中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非“完全心理健康”组占总体的38.9%。(2)本研究中,高中生正念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着正相关,与抑郁存在显着负相关;生活满意度与抑郁存在显着负相关。(3)实验组在干预实施前后正念总水平、生活满意度水平显着提高,抑郁水平显着降低;对照组在干预实施前后生活满意度水平显着提高,正念总水平和抑郁水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的正念团辅训练对提升对易感者和有症状但满足者两类高中生的正念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水平、降低抑郁水平,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是有效的,可为今后干预研究提供操作参考。
二、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卫生现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卫生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研究背景 |
2.文献综述 |
2.1 手机成瘾 |
2.1.1 手机成瘾的概念 |
2.1.2 手机成瘾的测量 |
2.1.3 国外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1.4 国内对高中生手机成瘾的研究 |
2.2 父母教养方式 |
2.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 |
2.2.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2.2.3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2.3 自尊 |
2.3.1 自尊的概念 |
2.3.2 自尊的测量 |
2.3.3 自尊的相关研究 |
2.4 自我控制 |
2.4.1 自我控制的概念 |
2.4.2 自我控制的测量 |
2.4.3 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 |
2.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手机成瘾四者间的关系 |
2.5.1 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相关研究 |
2.5.2 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
2.5.3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作用 |
2.5.4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控制间的调节作用 |
3.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3.1 问题提出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目的 |
3.4 研究意义 |
3.4.1 理论意义 |
3.4.2 实践意义 |
3.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
4.2.2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4.2.3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
4.2.4 自尊量表 |
4.2.5 自我控制量表 |
4.3 研究内容 |
4.4 研究程序 |
5.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共同方法偏差 |
5.2 问卷完成情况 |
5.3 描述性统计及人口学差异 |
5.3.1 描述性分析 |
5.3.2 各变量在性别上的差异 |
5.3.3 各变量在年级上的差异 |
5.3.4 各变量在户口所在地上的差异 |
5.3.5 各变量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
5.3.6 各变量在是否住校上的差异 |
5.4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
5.5 有调节的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1 自尊、自我控制对父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5.5.2 自尊、自我控制对母亲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的效应分析 |
6.分析与讨论 |
6.1 高中生手机使用及手机成瘾特点分析 |
6.2 高中生自我控制特点分析 |
6.3 高中生自尊特点分析 |
6.4 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
6.5 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控制和手机成瘾的相关分析 |
6.6 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
6.7 自尊在父母教养方式和手机成瘾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
7.教育建议 |
8.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手机成瘾指数量表 |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
自我控制量表 |
自尊量表 |
致谢 |
(2)昆明市某普通高中毕业班学生抑郁障碍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男女两组间抑郁情况比较 |
2.3 抑郁障碍的相关分析 |
2.4 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情况及单因素分析 |
2.2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具备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及聚集模式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流行现状 |
2.2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分析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关系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工具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系 |
2.2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缺乏锻炼行为的关系 |
2.3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非故意伤害行为的关系 |
2.4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故意伤害行为的关系 |
2.5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物质成瘾行为的关系 |
2.6 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网络成瘾行为的关系 |
2.7 男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关系 |
2.8 女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危险行为聚集模式的关系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中小学生健康素养具备率的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1.1 调查对象来源 |
1.1.2 抽样方法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设计 |
1.3.2 现场调查 |
1.4 质量控制 |
1.4.1 问卷质控 |
1.4.2 人员质控 |
1.4.3 现场质控 |
1.4.4 数据质控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章 结果 |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2.1.1 调查对象地区分布 |
2.1.2 农村留守中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 |
2.1.3 农村留守中学生主要看护人基本情况 |
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 |
2.2.1 农村中学生性侵犯总体发生状况 |
2.2.2 不同学年段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
2.2.3 不同性别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
2.2.4 不同留守类型农村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状况 |
2.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知晓率 |
2.3.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
2.3.2.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3.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2.3.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来源 |
2.3.4 农村留守中学生对获取性侵犯知识的态度 |
2.4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4.1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 |
2.4.2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
2.4.3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
2.5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
2.5.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2.5.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第3章 讨论 |
3.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 |
3.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 |
3.2.1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知晓状况 |
3.2.2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认知状况影响因素 |
3.2.3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相关知识来源 |
3.2.4 农村留守中学生对获取性侵犯的知识态度 |
3.3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 |
3.3.1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状况 |
3.3.2 农村留守中学生预防性侵犯行为影响因素 |
3.4 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影响因素 |
3.5 预防对策 |
3.5.1 学校层面 |
3.5.2 家庭层面 |
3.5.3 社区层面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之处 |
4.3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性侵犯研究现状及进展 |
一、儿童性侵犯的概念及分类 |
二、儿童性侵犯的发生现状、危害及影响因素 |
三、儿童性侵犯的防范措施 |
四、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儿童性侵犯调查表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人际压力对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青少年睡眠质量 |
2.1.1 睡眠质量的概念 |
2.1.2 睡眠质量的测量 |
2.1.3 影响青少年睡眠质量的因素 |
2.2 人际压力 |
2.2.1 人际压力的概念 |
2.2.2 人际压力的测量 |
2.2.3 人际压力对青少年的影响 |
2.3 负性情绪 |
2.3.1 负性情绪的概念 |
2.3.2 负性情绪的测量 |
2.3.3 负性情绪对青少年的影响 |
2.4 心理灵活性 |
2.4.1 心理灵活性的概念 |
2.4.2 心理灵活性的测量 |
2.4.3 心理灵活性对青少年的影响 |
2.5 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2.5.1 人际压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2.5.2 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2.5.3 人际压力与负性情绪的关系 |
2.5.4 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
2.5.5 心理灵活性与负性情绪的关系 |
2.6 心理灵活性的操纵 |
2.6.1 接纳与承诺疗法 |
2.6.2 接纳与承诺疗法团体干预 |
2.6.3 单次心理干预 |
3 问题的提出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意义 |
3.2.1 理论意义 |
3.2.2 实践价值 |
4 研究一: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心理灵活性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工具 |
4.2.1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4.2.2 心理灵活性综合评估问卷 |
4.2.3 负性情绪量表 |
4.2.4 中学生人际压力量表 |
4.3 研究程序 |
4.3.1 问卷施测 |
4.3.2 数据处理 |
4.3.3 共同方法偏差 |
4.4 研究结果 |
4.4.1 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心理灵活性和睡眠质量的总体情况 |
4.4.2 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心理灵活性和睡眠质量的人口学差异分析 |
4.4.3 人际压力、负性情绪、心理灵活性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
4.4.4 人际压力影响睡眠质量过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
4.5 讨论 |
4.5.1 中学生人际压力、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和心理灵活性的特点分析 |
4.5.2 人际压力、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和心理灵活性的关系分析 |
4.6 小结 |
5 研究二: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单次团体干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假设 |
5.3 研究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研究工具 |
5.3.3 团体辅导方案制定与实施 |
5.3.4 实验设计与程序 |
5.4 干预结果分析 |
5.4.1 可行性分析 |
5.4.2 有效性分析 |
5.4.3 主观报告 |
5.5 讨论 |
5.6 小结 |
6 总讨论 |
7 心理教育建议、不足与展望 |
7.1 心理教育建议 |
7.2 不足与展望 |
8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致谢 |
(6)中学生求助特征及其在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求助的定义及测量 |
1.2 校园欺凌的定义及测量 |
1.3 非自杀性自伤的定义及测量 |
1.4 中学生校园欺凌和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现状 |
1.4.1 校园欺凌 |
1.4.2 非自杀性自伤 |
1.5 中学生求助与校园欺凌和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研究现状 |
1.5.1 中学生求助与校园欺凌 |
1.5.2 中学生求助与非自杀性自伤 |
1.5.3 校园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 |
1.6 现有研究的缺陷或不足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含量 |
2.3 抽样实施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
2.4.2 非自杀性自伤的判断条目 |
2.4.3 校园欺凌量表 |
2.4.4 求助问卷 |
2.5 预调查、正式调查及质量控制 |
2.6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3 中学生的求助分布特征 |
3.3.1 求助意愿 |
3.3.2 求助对象 |
3.3.3 求助方式 |
3.4 中学生求助的影响因素 |
3.4.1 中学生求助意愿 |
3.4.2 中学生求助对象 |
3.4.3 中学生求助方式 |
3.5 中学生校园欺凌的特征 |
3.5.1 中学生校园欺凌/被欺凌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
3.5.2 不同性别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被欺凌方式的关系 |
3.5.3 不同年级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被欺凌方式的关系 |
3.6 中学生NSSI的特征 |
3.6.1 中学生NSSI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 |
3.6.2 中学生NSSI类型与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关系 |
3.7 中学生NSSI与校园欺凌的关联 |
3.8 中学生求助在校园欺凌与NSSI中的中介作用 |
3.8.1 中学生求助与NSSI的相关分析 |
3.8.2 中学生求助与校园欺凌的相关分析 |
3.8.3 校园被欺凌与NSSI:求助的中介作用 |
第4章 讨论 |
4.1 中学生的求助特征及影响因素 |
4.2 中学生校园欺凌的特征 |
4.3 中学生NSSI的特征 |
4.4 中学生求助与校园欺凌、NSSI的关系 |
4.5 不足与展望 |
4.5.1 不足 |
4.5.2 展望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7)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抑郁概述 |
1.3 抑郁的测评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1.2 抽样方法及最小样本量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5 技术路线图 |
第3章 结果 |
3.1 调查对象个人基本特征 |
3.2 调查对象抑郁现状 |
3.2.1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总体分布情况 |
3.2.2 抑郁症状及各因子的得分情况 |
3.3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分析 |
3.3.1 个人基本特征与抑郁症状 |
3.3.2 家庭基本特征与抑郁症状 |
3.3.3 行为生活方式情况与抑郁症状 |
3.3.4 自评健康状况与抑郁症状 |
3.3.5 负性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 |
3.3.6 应对方式与抑郁症状 |
3.4 抑郁症状的多因素分析 |
3.5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
3.5.1 模型构建 |
3.5.2 模型检验及评价 |
3.5.3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调查对象抑郁现状分析 |
4.2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1 个人和家庭基本特征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
4.2.2 饮食、锻炼、学习压力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
4.2.3 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
4.2.4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
4.3 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的作用路径 |
4.3.1 家庭基本特征、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 |
4.3.2 自评健康状况、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的作用路径 |
4.4 对策与建议 |
4.4.1 重视健康促进学校建设 |
4.4.2 维护良好的家庭及师生关系 |
4.4.3 增强自身身体素质并保持良好的心态 |
4.5 研究不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述情障碍团体辅导对高中生抑郁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抑郁 |
二 述情障碍 |
三 团体心理辅导 |
第三节 问题提出 |
一 以往研究的不足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中生抑郁现状及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工具 |
三 研究假设 |
四 研究程序 |
五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 高中生抑郁、述情障碍的现状分析 |
二 高中生抑郁、述情障碍的具体特征与差异 |
三 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述情障碍团体辅导对高中生抑郁干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假设 |
三 研究工具 |
四 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设计总方案 |
二 自变量 |
三 因变量 |
四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四节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
第五节 研究结果 |
一 同质性检验 |
二 前后测差异分析 |
三 追踪测差异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高中生抑郁、述情障碍特点分析 |
一 高中生抑郁、述情障碍整体情况分析 |
二 高中生抑郁、述情障碍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二节 高中生述情障碍与抑郁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分析 |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量化评估 |
二 团体心理辅导的质性评估 |
第四节 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效果的原因分析 |
一 干预对象方面 |
二 干预形式方面 |
三 干预方案方面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 家校并行,共同关注高中生抑郁 |
二 重视高中生述情障碍,加强情绪情感教育 |
三 开展多样化的团体辅导活动 |
四 将述情障碍团体辅导作为缓解高中生抑郁和述情障碍的有效手段 |
第六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附录B:团体辅导反馈表 |
致谢 |
(9)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焦虑情绪的定义 |
1.3 初中生焦虑情绪的现状 |
1.4 初中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象与方法 |
2.1 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 |
2.2 样本量计算 |
2.3 调查方法 |
2.4 调查问卷内容 |
2.4.1 农村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 |
2.4.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MHT) |
2.5 统计学分析 |
2.5.1 描述性分析 |
2.5.2 潜在剖面分析 |
2.5.3 单因素分析 |
2.5.4 多因素分析 |
2.6 潜在剖面分析 |
2.6.1 模型的提出 |
2.6.2 模型估计与模型识别 |
2.6.3 模型评价与潜在分类 |
2.6.4 个体后验概率分类以及分类结果验证 |
2.6.5 确定分类界值,明确分级标准 |
2.7 质量控制 |
2.7.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论证 |
2.7.2 调查员的选择与培训 |
2.7.3 学生问卷填写指导 |
2.7.4 建立问卷收集、质量核查制度 |
2.7.5 数据录入清洗 |
2.7.6 控制共同方法偏差 |
2.7.7 数据分析 |
2.8 伦理学证明 |
2.9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 |
3.1 基本情况描述 |
3.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 |
3.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潜在类别 |
3.4 不同焦虑情绪潜在类别初中生焦虑状况比较 |
3.5 样本县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比较 |
3.6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单因素分析 |
3.6.1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基本人口学特征因素单因素分析 |
3.6.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家庭因素单因素分析 |
3.6.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学校因素单因素分析 |
3.6.4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健康危险行为单因素分析 |
3.6.5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饮食行为习惯单因素分析 |
3.7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
3.7.1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赋值表 |
3.7.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基本人口学特征因素多因素分析 |
3.7.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家庭因素多因素分析 |
3.7.4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学校因素多因素分析 |
3.7.5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健康危险行为因素多因素分析 |
3.7.6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饮食行为习惯因素多因素分析 |
3.7.7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多因素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初中生就焦虑情绪的现状 |
4.2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基本人口学特征因素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
4.3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家庭因素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
4.4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学校因素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
4.5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健康危险行为因素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
4.6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饮食行为习惯因素与焦虑情绪的关系 |
4.7 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综合多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6.1 创新之处 |
6.2 局限与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正念团辅训练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2.1.1 心理健康定义及标准 |
2.1.2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
2.1.3 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 |
2.1.4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 |
2.2 正念的相关研究 |
2.2.1 正念的概念 |
2.2.2 正念的测量 |
2.2.3 正念干预方法 |
2.3 正念干预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
2.3.1 正念干预在普通群体中的应用 |
2.3.2 正念干预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 |
2.3.3 正念干预应用于青少年群体中的研究的局限 |
3 问题提出 |
4 研究方法 |
4.1 研究目标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设计 |
4.4 干预方案 |
4.5 数据采集 |
5 研究结果 |
5.1 高中生心理健康类型分布情况 |
5.2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 |
5.2.1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生活满意度、抑郁水平的描述性统计 |
5.2.2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与生活满意度、抑郁水平的相关关系 |
5.3 正念团辅训练方案的有效性检验 |
5.3.1 被试的同质性检验 |
5.3.2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5.3.3 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
6 讨论 |
6.1 高中生心理健康类型分布情况 |
6.2 高中生正念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现状 |
6.3 实验组、对照组的干预效果 |
6.4 不足与展望 |
6.4.1 研究的不足 |
6.4.2 研究的展望 |
7 建议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卫生现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甘孜藏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手机成瘾的关系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D]. 杨攸.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昆明市某普通高中毕业班学生抑郁障碍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J]. 杨晨,李胜巧,杨丽,张体苑,林海波. 心理月刊, 2021(11)
- [3]重庆市中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研究[D]. 金凤.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4]我国农村留守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邵丽晶.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5]人际压力对中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及干预[D]. 彭艳蛟. 西南大学, 2020(05)
- [6]中学生求助特征及其在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D]. 胡旺. 南昌大学, 2020(08)
- [7]赣州市初中学生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任正. 吉林大学, 2020(08)
- [8]基于述情障碍团体辅导对高中生抑郁干预研究[D]. 方衡. 郑州大学, 2020(03)
- [9]江西省农村初中生焦虑情绪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D]. 文小桐. 南昌大学, 2020(08)
- [10]正念团辅训练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视角[D]. 王瑶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