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类变形的运输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陆景宜[1](2020)在《带耗能支座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冲击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建筑结构遭受偶然冲击的事件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建筑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新型的聚氨酯泡沫填充非对称褶板耗能支座以及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分别研究其耗能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此外,本文将耗能支座和组合板相结合,以形成新型带耗能支座的组合板防护结构体系,并研究其抗冲击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通过落锤冲击试验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聚氨酯泡沫填充非对称褶板耗能支座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变形过程分可为三个阶段。通过对比不同参数耗能支座的冲击响应可发现,非对称褶板耗能支座的各项耗能指标相对于对称褶板耗能支座均有显着提高,该类新型耗能支座解决了现有耗能支座耗能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在耗能支座中填充聚氨酯泡沫,同样可显着提高各项耗能指标;增加褶板的几何参数k能增加耗能支座的能量吸收值和比吸能值;增加褶板厚度可提高耗能支座的能量吸收值和吸能效率值。此外,本文建立了考虑材料应变率效应的理论计算模型,用于预测支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耗能性能。(2)本文基于LS-DYNA针对不同形状锤头冲击下的两端简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进行有限元研究,得到了组合板的变形模式、冲击力与支反力时程曲线和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在半球形锤头冲击下,组合板的变形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凹陷变形;而在平锤头冲击下,组合板的变形可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凸出变形。根据冲击力与支反力时程曲线的特征将组合板的冲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相比半球形锤头冲击的情况,组合板在平锤头冲击下,会出现较大的冲击力惯性峰值。对于半球形锤头冲击的组合板,平钢板在冲击位置处发生撕裂破坏;对于平锤头冲击的组合板,冲击部位混凝土底面发生层裂,自由边界处混凝土发生剥离现象。此外,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的组合板冲击响应可发现:在材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相比普通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本文提出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在冲击荷载下整体变形和总变形量均降低,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且增加压型钢板的波高和厚度,能使组合板抗冲击性能进一步得到提高。(3)本文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针对不同锤头形状和动量的冲击荷载下,对带耗能支座组合板的变形模式、冲击力与支反力时程曲线和内能时程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冲击作用下带耗能支座组合板的两类变形模式。结果表明:半球形锤头冲击下,组合板会出现局部凹陷变形;在平锤头冲击下,组合板会出现局部凸出变形,冲击力会出现明显峰值。在初始动能相同的情况下,落锤的初始动量过高或过低均会使模型组合板的中心整体变形增大。此外,研究发现设置耗能支座能够有效减小组合板的中心整体变形和支反力值,本文提出的新型防护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但耗能支座的刚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其能量吸收值,继而降低该防护结构体系的抗冲击性能。
和毅伟[2](2020)在《某型小汽车运输铁路专用车车体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使用铁路运输汽车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目前我国的小汽车铁路运输专用车主要有JSQ5和JSQ6两种车型。但上述两种车型应用时间较短,技术积累有限,且一旦发生断裂之类的失效问题会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车体的结构强度、动态响应特性和结构轻量化设计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开展了车体的强度分析和疲劳寿命预估。使用Solid Works软件构建出小汽车运输车的车体三维模型,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对结构进行必要的简化处理,并切割出1/2和1/4车体的简化模型,建立出基于实体单元的车体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车体结构进行静强度分析,根据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计算出7种载荷以及6种组合工况,观察各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各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都在许用应力范围内,即静强度分析满足要求。利用垂向静载荷对车体进行刚度校核,最大挠度为3.83mm,满足刚度要求。然后根据《规范》计算出垂向、纵向、横向的动载荷范围,并得到最大主应力为149.27MPa、最小主应力为82.78MPa,又选取8个疲劳校核点,计算出各点平均应力和应力幅值,根据修正后的Goodman-Smith疲劳极限线图进行疲劳校核,疲劳校核点均在疲劳极限线图内部,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再根据相关疲劳寿命计算公式对车体进行寿命预估,结果表明车体满足使用寿命。其次,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开展了车体的动态特性分析。在模态分析中,对车体开展了前18阶约束状态下的模态分析,车体为全钢铆焊结构,前六阶的振动频率对应刚体位移,为此频率为0,只列出7~18阶模态振型情况,其中第18阶模态频率响应变形程度最大,一阶垂向弯曲频率为19.08Hz,不小于相关技术要求的固有频率,满足动力学要求。然后对车体进行谐响应分析,研究垂向载荷对车体振动的影响,设定频率范围为0~400Hz,频率间隔为2Hz,简谐激励设定为空载和重载两种情况,并得到车体的频率响应位移图,结果表明,车体第7、13、16阶模态容易被激发,产生共振现象。最后,开展了车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利用ANSYS Workbench中的Shape Optimization模块对车体进行拓扑优化。研究当车体质量依次减少2.5%~25%时的结构特征,得到需要优化的部分,并对车体进行模型重建,得到优化后的车体结构,相较于原车质量减少了6.18%,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最后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强度刚度验证、模态验证和谐响应验证,验证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冯腾飞[3](2019)在《软岩顶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特厚煤层矿井安全生产是煤矿开采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特厚煤层层厚大,中部存在夹矸、煤岩体强度低且节理发育,回采巷道顶板为特厚煤层,顶煤厚度高达十米以上,巷道支护受到软岩顶板特厚煤层条件限制,锚索锚固段悬吊在坚硬岩层作业无法实现,特厚煤层巷道支护缺乏有效控制手段,解决软岩顶板特厚煤层巷道支护问题、设计合理巷道支护方案是特厚煤层安全开采的保障。本文以莲盛煤矿9号特厚煤层为研究工程背景,从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巷道围岩应力分析、围岩粘弹性变形、支护结构参数变化、锚杆锚索对围岩产生的附加应力场、优化方案模拟实验等多个角度对莲盛煤矿9102回采巷道稳定性进行分析,探究支护结构对特厚煤层巷道稳定性影响,利用理论计算设计支护方案并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为工程现场巷道支护提供科学指导,对其他软岩顶板特厚煤层巷道支护也有一定参考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室测试分析表明莲盛9号特厚煤层节理丰富,岩石单轴压缩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为主,伴随劈裂破坏,破坏后煤样残渣较碎,煤岩体强度低,普氏分类为VIa级,属于相当软弱岩石。(2)采用弹性理论平面问题分析了圆形巷道周边应力分布情况,表明巷道侧压系数对巷道周边应力分布有直接影响。利用数学模型计算了不同轴比、侧压系数条件下矩形巷道周边切向应力分布情况,为之后巷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3)针对巷道粘弹性变形,通过巷道流变曲线分析巷道围岩粘弹性变形特征,将巷道围岩破坏情况划分为三种类型,利用Burgers体流变模型分析了围岩粘弹性受力与变形情况。(4)利用FLAC3D软件分析巷道周边应力及变形情况,确定巷道围岩应力变化过程及塑性区破坏范围,提出了消除顶板拉应力、提高巷道两帮承载能力是巷道控制难点及支护重点。(5)设计锚杆锚索双承载层支护体系,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锚杆、锚索支护参数对巷道围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锚杆长度、间距对特厚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效果显着,锚索间距、预紧力等其他因素次之。(6)针对特厚煤层巷道支护问题,利用弹性理论平面问题、巷道粘弹性变形解析、模拟分析巷道应力变化及塑性区破坏范围、正交试验确定支护参数显着性等手段,最终提出了锚索+锚杆+W钢带+金属网联合支护形式,采用锚杆锚索双承载层结构控制围岩变形。(7)利用FLAC3D模拟软件验证了支护方案对巷道围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支护结构中,巷道中部位置锚杆、锚索结构稳定是巷道围岩控制的关键。
冀红梅[4](2019)在《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激发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同时也带动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拉开了我国大规模乡城人口流动和迁移的序幕。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和人才,提高了要素生产率,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也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从1982年的657万人增加到了 2018年的2.88亿人,多年来其规模持续增长。在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工作方式和居住地点的转变,然而,受限于城乡二元制度,进城务工的农业转移人口并没有直接、彻底地转变为市民,而是在城镇社会结构中处于隔离状态,在城市内部形成了新的二元结构,这种不完全的城镇化严重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严重影响了人口市民化的质量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进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平等的市民身份和权利的诉求,日益强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国家“十三五”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政策,又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当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中新生代占比超过了 50%,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已成为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也是人口市民化的主体。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加快推进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先需要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进行科学的研判。本研究以Tiebout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CDMS)2016》,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呈现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现状,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偏好为逻辑起点,探寻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证明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以足投票”的选择机制。农业转移人口早期外出务工是以就业为目的的临时性进城,赚到收入后返乡消费,这种“候鸟式”流动的需求偏好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利益。当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相当一部分出生、成长在城市,即使是由农村初次流向城市的群体,也表现出对城市强烈的向往,他们积极向城市文明聚拢,希望成为城市的一员,这种市民化迁移方式的需求偏好表现为追求平等的身份和权利,进而从心理上认可、融入城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破除农村退出障碍、城市进入障碍,以及近些年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各大城市实施人口竞争政策,我国已经具备了人口自由流动的条件。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迁往何处、在何处定居成为一名真正的市民,是个体对流入地条件综合评价并进行理性选择的结果。只有流入地能够满足他们对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求时,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才会选择在该城市定居。第二,分析了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关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是政府重新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的过程。流入地政府真正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是人口市民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在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需求端来看,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不完全相同。本文选择问卷中“是否愿意长期在流入地城市定居(5年以上)”作为“市民化意愿”的替代指标,并以其为被解释变量,在控制人口学、流动、就业、收入与支出等变量的情况下,实证检验了流入地公共服务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模型回归结果显示: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业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显着提升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与工作相关的社会保险降低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与市民身份相关的社会保险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的发生比影响不显着。第三,探索了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由公共经济学供求均衡理论可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不仅要关注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更要聚焦公共服务的需求侧,只有实现公共服务的供求均衡,才能使公共服务总量匹配、质量提升、布局完善,进而使受益对象达到效用最大化。目前针对农业转移人口公共服务的政策设计,基本上是从政府视角出发,带有较强的自上而下“强精英性”和自下而上的“弱参与性”逻辑。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供给政策,应该以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为依据,量体裁衣精准施策。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子女年龄、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家庭收入与支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身份、流动时间、流动范围等,都可能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城市的公共服务产生影响。在梳理和分析以上三个问题的同时,本研究还对新生代和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当前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特征,并进一步结合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加快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原则、优化路径和具体策略等政策建议。
黄龙文[5](2018)在《轮轨滚动接触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基于轮轨技术的铁路运输在现代交通运输中仍然居于主要地位。轮轨接触受力及疲劳破坏一直是轮轨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轮轨表面轮廓都是由多段不同半径的圆弧曲线和直线段组成,发生接触时的几何关系和力学性能较为复杂。目前,对静止状态、车轮直线运行以及通过弯道时的轮轨接触力学性能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预测也没有形成公认的计算方法。本文以普通客运列车车辆标准LM型踏面车轮和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轮轨接触位置、轮轨接触力学性能及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通过对轮轨接触的几何分析,构建了轮轨表面轮廓方程,通过对轮廓数学方程的数值求解,建立了考虑轨底坡时确定接触点位置的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对轮轨接触位置的精确计算。通过MATLAB编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了轨底坡分别取0、1:40和1:20时钢轨和车轮的接触点随轮轨相对位置的变化规律。(2)针对轮轨接触存在曲率变化过渡点的接触力学问题开展研究,采用轮廓几何干涉代替轮轨间的接触变形,将车轮表面离散化处理为若干薄层,利用Hertz线接触理论计算单个薄层的载荷和应力,构建了能计算任意形状接触斑内最大正应力和接触斑尺寸的“薄层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实现了轮轨接触面存在曲率变化过渡点的情况下对接触应力的精确计算。针对具体工况进行了算例研究,设计建立了具体的试验装置,对两接触体发生接触时,接触面内存在曲率过渡点的接触问题进行了试验测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3)结合“薄层模型”计算轮轨接触正应力的方法,构建了能计算直线线路上轮轨任意形状接触斑内正应力、切应力以及粘着区与滑动区分布的方法。对接触面进行离散化处理,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实现了对车辆直线运行时接触面以下基体内部力学性能的计算。通过具体的算例,计算得到直线线路上轮轨接触面最大正应力、最大纵向切应力以及纵向切向载荷随轮对中心横移量变化的规律,对不同轮轨相对位置下车轮接触面以下各点处的Mises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计算研究。(4)构建了计算和分析曲线线路上的轮轨接触面和接触体内部力学性能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曲线路段上的车辆受力分析模型,结合分析直线线路上接触面和接触体内部力学性能的方法,实现了对曲线路段上各轮轨接触面正应力、切应力和粘滑区分布的计算,实现了对曲线路段轮轨接触面以下基体内部Mises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的计算。通过具体的算例,计算研究了曲线路段上的轮轨接触面应力、基体内部Mises应力和最大剪切应力随接触位置变化的规律。针对曲线路段上列车过弯道速度、弯道曲率半径、轴重、外轨超高值等因素对外侧车轮接触面应力和内部应力的影响进行了实例计算和分析。(5)分析了轮轨在实际运行过程的接触随机性特点,通过对车轮表面轮廓的离散化取点,采用正态分布函数,建立了利用正态分布计算车轮表面各点发生接触的概率的方法。结合疲劳损伤积累假说以及疲劳曲线方程,构建了计算车轮表面各接触点疲劳寿命损伤和预测各点疲劳寿命的方法,并针对具体线路进行了算例计算研究,实现了对轮轨接触疲劳寿命的理论计算。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取得的成果可为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力学性能的进一步研究,以及对轮轨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皇甫昭宇[6](2017)在《北京市货车交通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北京作为现代化的特大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货车作为物流配送的主要工具,受到诸多的城市货车交通管制政策的影响。文中对北京市本地牌照和外地牌照货运车辆在号码限行、区域限行、时间管制、安全检查方面的交通管制政策进行了调研,对各种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的货运车辆管制政策,提出改善北京市货运车辆交通管制政策的建议。
宋明星[7](2016)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三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三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叠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叠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三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三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叠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成仲鹏[8](2015)在《高速铁路大跨度节段拼装梁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文中认为高速铁路中的桥梁主要采用简支箱梁结构,对于40m以上大跨度简支箱梁桥,目前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法施工,由于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和对设备要求的特殊性,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且发展十分缓慢。如今我国高铁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对该工艺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总结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西成客运专线汉江特大桥为背景,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力学仿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节段预制拼装施工过程中拼装线形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梁体的成桥线形。文中对施工过程中影响梁体线形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将线形控制分为三个阶段:节段预制阶段、拼装阶段以及预应力张拉阶段。通过进行三阶段线形控制,以保证梁体拼装线形满足设计要求。移动支架造桥机在整个拼装施工过程中是主要承重结构,其受力和变形性能直接影响梁体的施工质量以及拼装线形。在施工之前对造桥机进行预压试验,通过实时测量各控制截面挠曲变形和主要受力杆件的应力,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其强度与刚度是否满足最大施工荷载的要求。通过在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对桥面线形进行测量,得出线形控制效果良好,满足要求。预应力张拉之前,整个梁体重量通过吊杆多点支撑在移动支架造桥机上。随着预应力的张拉,梁体开始逐渐承受自重,同时吊杆力减小,造桥机发生反弹。由于梁体与造桥机刚度不协调,为了防止梁体在自重、预应力和吊杆力作用下上缘产生过大拉应力造成梁顶接缝处开裂,在张拉过程中要对梁体进行受力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在张拉过程中对悬吊系统进行卸载,以减少造桥机对梁体的上托力。最后利用MIDAS Civil软件对64m节段预制拼装梁的收缩徐变效应进行分析。分析对比节段拼装和整孔预制梁后期徐变效应,分析表明节段拼装梁前期收缩徐变效应较整体预制梁的小,而其后期变形较大;其次还对影响混凝土时效变形的因素分别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随着湿接缝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增大或二期铺装过早,结构前期徐变变形较小,后期相对较大。此外环境湿度对于结构收缩徐变也是一个敏感的控制因素。
李鸣[9](2015)在《核电站热交换管道热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在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发电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气,严重污染了环境。核电以其无污染、安全系数高以及便于布局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核电站中的热交换管道常会因为低温水和高温水在管道内部混合,使管道表面及内部温度发生周期性变化,引起管道的热疲劳损伤,成为核电站的安全隐患。热疲劳现象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目前还没有一种准确的定量评价热疲劳损伤寿命的理论,因此其试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设计一套合理的试验装置,可以准确模拟周期变化的温度场,在试样内部建立均匀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从而模拟热疲劳裂纹萌生及发展过程。通过进行热疲劳试验,可以对受热零部件的结构改进、材料选取、制造工艺以及寿命预测等方面提供有用数据。本课题设计了一种外约束热疲劳试验机,该试验机能够实现试样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并可对试样完全约束,由热疲劳试样、加热系统、冷却系统、控制系统、测温系统和试验机底座等部分组成。为更好的模拟核电站热交换管道实际工况,试样设计为中空薄壁圆柱形试样,利用圆螺母约束在试验机底座上。加热系统是该热疲劳试验机的核心部件,采用电磁感应加热。冷却采用强制水冷,加热及冷却时间均由基于时间的控制系统控制完成。本文在基于电磁感应加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探讨了感应线圈几何参数和感应加热电源系统的电参数对加热所得温度场的影响,并利用自制的热疲劳试验机进行了热疲劳试验,对感应加热所得温度场进行了验证,得到了热疲劳循环次数与热疲劳裂纹萌生长度关系的数据。同时利用断裂力学的理论,基于Paris公式得到了热疲劳裂纹扩展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本试验机的感应加热系统满足热疲劳试验的温度要求,能够在试样上产生均匀的一维温度场,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六根热疲劳试样进行热疲劳试验,获得了热疲劳裂纹萌生和热疲劳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预测热交换管道热疲劳寿命损伤的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对核电站热交换管道的维护具有参考意义。
孙旭芳[10](2013)在《基于交通行业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件工程在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实施和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时间较长,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软件工程理论体系,但是如何使得软件工程学之中的各种理论和工具落地,使得软件工程科学的理论知识实用化,可以解决实际软件项目运行中的问题是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交通行业管理干部培训平台(以下简称“1+32平台”)中信息化协作系统应用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深入分析当今软件工程设计与UML原理的基础上,对整体软件工程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研究,整体行文按照软件项目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主要内容为:1.阐述本项目系统的应用背景和规划现状,对整体系统的硬件网络结构和软件系统模块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平台的工程实施背景和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了细致的说明。2.对交通行业培训协作模式进行了阐述,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应用诺兰模型分析了培训协作系统的信息化阶段,同时按照管理学鱼骨分析法对培训模式进行构造,得出各级用户需求内容。3.完成1+32平台环境下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的软件系统设计和规划工作,具体内容包括:设计阶段,包括对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数据流分析、数据库建立、UML设计,得出系统用例图、活动图、泳道图以及顺序图等内容;主要软件研发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文档类型分析判别、工作流算法研究、并发业务数据效率提升解决方案、竞争机制业务设计及算法实现等。全文重点论述和分析了软件工程的设计和规划思想在交通运输行业1+32平台环境下,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的软件系统设计和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二、一类变形的运输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类变形的运输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带耗能支座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冲击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耗能构件的研究现状 |
1.2.2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抗冲击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氨酯泡沫填充非对称褶板耗能支座耗能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落锤冲击试验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落锤冲击试验装置 |
2.2.3 试件变形过程 |
2.2.4 力–位移曲线 |
2.2.5 耗能指标 |
2.3 有限元模拟 |
2.3.1 材料模型 |
2.3.2 有限元模型 |
2.3.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4 理论分析 |
2.4.1 塑性铰转动耗能 |
2.4.2 聚氨酯泡沫压缩耗能 |
2.4.3 理论计算模型的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冲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设计 |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5 变形与破坏模式分析 |
3.6 参数分析 |
3.6.1 压型钢板波高的影响 |
3.6.2 钢板厚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耗能支座对组合板冲击响应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带耗能支座组合板的设计与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变形与破坏模式分析 |
4.4 参数分析 |
4.4.1 落锤动量的影响 |
4.4.2 耗能支座刚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某型小汽车运输铁路专用车车体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铁路小汽车运输专用车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车体疲劳分析研究现状 |
1.3.2 车体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3.3 车体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车体有限元建模 |
2.1 车体结构特点及相关参数 |
2.1.1 结构特点 |
2.1.2 车体相关参数 |
2.2 车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
2.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1 有限元法基本理论及ANSYS Workbench软件 |
2.3.2 车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原则 |
2.3.3 车体几何模型的简化 |
2.3.4 定义材料特性 |
2.3.5 有限元模型网格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3 车体强度分析及寿命预估 |
3.1 载荷计算及边界条件施加 |
3.1.1 载荷计算 |
3.1.2 边界条件设定 |
3.2 有限元仿真及结果分析 |
3.2.1 载荷工况设定 |
3.2.2 静强度评定标准 |
3.2.3 车体垂向弯曲刚度 |
3.2.4 静强度分析结果 |
3.3 车体疲劳强度分析 |
3.3.1 疲劳强度评定方法 |
3.3.2 疲劳极限线图的绘制 |
3.3.3 车体动载荷计算 |
3.3.4 车体疲劳强度校核点的选取 |
3.3.5 疲劳强度校核结果 |
3.4 车体疲劳寿命预估 |
3.5 本章小结 |
4 车体的动态特性分析 |
4.1 车体模态分析 |
4.1.1 模态分析原理 |
4.1.2 模态分析流程 |
4.1.3 模态分析结果 |
4.2 车体谐响应分析 |
4.2.1 谐响应分析原理 |
4.2.2 谐响应分析流程 |
4.2.3 谐响应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车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
5.1 拓扑优化相关理论 |
5.1.1 优化设计基本概念 |
5.1.2 优化设计的分类概述 |
5.2 拓扑优化分析 |
5.2.1 利用Shape Optimization模块进行拓扑优化设计 |
5.2.2 添加约束及载荷 |
5.2.3 求解结果分析 |
5.2.5 车体优化改进结果 |
5.3 车体优化结果验证 |
5.3.1 优化后车体强度刚度验证 |
5.3.2 优化后车体动力响应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软岩顶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及研究现状 |
1.2.1 巷道围岩控制理论概述 |
1.2.2 锚杆支护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3 特厚煤层巷道支护研究现状 |
1.3 特厚煤层巷道支护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
2.1 矿井工程概况 |
2.1.1 矿井简述 |
2.1.2 巷道围岩条件 |
2.2 煤岩体物理力学性能实验 |
2.2.1 实验概述 |
2.2.2 实验过程及方法 |
2.2.3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2.3 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厚煤层巷道围岩应力及变形分析 |
3.1 引言 |
3.2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研究 |
3.2.1 围岩应力场基本概况 |
3.2.2 巷道应力场分布 |
3.2.3 特厚煤层顶板失稳破坏解析 |
3.3 巷道围岩弹黏性变形特征 |
3.3.1 围岩弹黏性变形分类 |
3.3.2 围岩弹黏性变形本构模型 |
3.3.3 9102回采巷道弹黏性变形解析 |
3.4 数值模拟分析巷道围岩受力特征 |
3.4.1 数值模拟情况概述 |
3.4.2 FLAC~(3D)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4.3 数值模拟过程 |
3.4.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5 特厚煤层巷道围岩控制难点及支护重点 |
3.5.1 巷道围岩控制难点 |
3.5.2 巷道围岩支护重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护结构对特厚煤层巷道稳定性影响 |
4.1 锚杆-锚索联合双承载层支护体系 |
4.1.1 锚杆支护结构与承载层分析 |
4.1.2 锚索支护结构与承载层分析 |
4.1.3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双承载层结构分析 |
4.2 数值模拟分析支护参数显着性 |
4.2.1 锚杆锚索支护关键因素分析 |
4.2.2 正交试验设计支护参数显着性模拟方案 |
4.2.3 正交试验模拟结果分析 |
4.3 特厚煤层巷道支护设计 |
4.3.1 支护参数安全性计算 |
4.3.2 顶板支护设计 |
4.3.3 两帮支护设计 |
4.4 设计支护方案附加应力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护方案的数值模拟及监测方案设计 |
5.1 支护方案数值模拟 |
5.1.1 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
5.1.2 数值模拟方案 |
5.2 支护方案模拟结果分析 |
5.2.1 支护方案巷道围岩应力分布 |
5.2.2 支护方案巷道位移 |
5.2.3 巷道支护结构分析 |
5.3 工程试验围岩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
5.3.1 测点矿压监测仪器 |
5.3.2 监测内容及方法 |
5.4 方案合理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Tiebout模型及其发展的研究 |
1.2.2 关于人口迁移流动与社会融合的研究 |
1.2.3 关于人口迁入对地方财政影响的研究 |
1.2.4 关于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 |
1.2.5 关于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研究 |
1.2.6 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主要的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 |
2.1.2 城镇化与市民化 |
2.1.3 城市定居意愿与市民化意愿 |
2.2 Tiebout模型的内涵 |
2.3 Tiebout模型的发展 |
2.3.1 财政分权 |
2.3.2 地方政府竞争 |
2.3.3 税收-支出资本化 |
2.3.4 财产税 |
2.3.5 财政分区 |
2.3.6 人口迁移 |
2.4 Tiebout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
2.4.1 Tiebout模型在地方政府竞争研究领域的应用 |
2.4.2 Tiebout模型在房地产市场研究领域的应用 |
2.4.3 Tiebout模型在城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 |
2.5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基于Tiebout模型的分析框架 |
2.5.1 公共服务供给: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政策指向 |
2.5.2 公共服务需求: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偏好 |
2.5.3 理论推演:Tiebout模型修正 |
2.5.4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点:流入地公共服务 |
2.6 本章小结 |
3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现状 |
3.1 数据来源与样本筛选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样本筛选 |
3.2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群体特征现状 |
3.2.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增速与分布统计 |
3.2.2 人口学特征统计 |
3.2.3 经济特征统计 |
3.2.4 流动特征统计 |
3.2.5 就业特征统计 |
3.3 享有公共服务的现状 |
3.3.1 随迁子女托育情况统计 |
3.3.2 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统计 |
3.3.3 就业公共服务享有情况统计 |
3.3.4 住房保障情况统计 |
3.4 城市定居意愿统计 |
3.4.1 城市定居意愿总体情况 |
3.4.2 不同区域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 |
3.4.3 不同经济带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定居意愿 |
3.5 本章小结 |
4 流入地公共服务对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方法选择 |
4.1.1 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
4.1.2 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
4.1.3 主成分分析 |
4.2 理论分析与假设 |
4.2.1 理论分析 |
4.2.2 假设 |
4.3 模型构造与变量说明 |
4.3.1 模型构建 |
4.3.2 被解释变量 |
4.3.3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 |
4.3.4 社会保险变量的主成分分析 |
4.3.5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4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4.4.1 随迁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服务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
4.4.2 参保流入地城市社会保险没有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
4.4.3 享有流入地就业公共服务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
4.4.4 享有流入地城市住房保障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 |
4.4.5 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获得流入地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随迁子女获得流入地城市义务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研究假设 |
5.1.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1.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5.1.4 结论 |
5.2 参保流入地社会保险(F_1)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研究假设 |
5.2.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2.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5.2.4 结论 |
5.3 获得流入地城市就业公共服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理论分析 |
5.3.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3.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4 结论 |
5.4 获得流入地城市住房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1 理论分析 |
5.4.2 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
5.4.3 实证结果分析与假设检验 |
5.4.4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政策建议 |
6.1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遵循 |
6.1.1 坚持公平的价值追求 |
6.1.2 坚持效率的行动逻辑 |
6.1.3 坚持成本—收益的理念认识 |
6.1.4 坚持法治的管理体制 |
6.2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优化路径 |
6.2.1 破除人口流动障碍,健全“以足投票”机制 |
6.2.2 深化改革,构建适应人口市民化的财政管理体制 |
6.2.3 提高人口市民化成本测算的精确性,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 |
6.2.4 优化城市群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6.3 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具体策略 |
6.3.1 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融合,促进教育公平 |
6.3.2 加快社会保险整合,完善社会保障 |
6.3.3 夯实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质量 |
6.3.4 创新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居住条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轮轨滚动接触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研究 |
1.2.2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发展 |
1.2.3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研究 |
1.2.4 轮轨滚动接触的试验研究 |
1.2.5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的理论研究 |
1.2.6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研究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轮轨工作过程接触点位置精确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钢轨和车轮 |
2.2.1 钢轨的常见类型和选择 |
2.2.2 车轮的选择 |
2.3 轮轨表面轮廓结构和接触点的计算原理 |
2.4 轮轨接触点计算方法 |
2.4.1 车轮与钢轨表面轮廓的数学表达 |
2.4.2 接触点计算方法和计算流程 |
2.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轮轨静态接触法向应力计算方法及试验验证 |
3.1 引言 |
3.2 计算法向接触应力的薄层模型的建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轮轨轮廓的干涉处理和离散化处理 |
3.2.3 接触斑正应力的求解 |
3.3 计算模型的修正 |
3.3.1 轮廓干涉处理产生误差的修正 |
3.3.2 计算薄层载荷产生误差的修正 |
3.4 算例分析 |
3.5 轮轨接触正应力计算方法试验验证 |
3.5.1 试验目的 |
3.5.2 试验原理 |
3.5.3 试验装置 |
3.5.4 试验步骤 |
3.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轨直线滚动过程中接触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
4.1 引言 |
4.2 轮轨滚动接触面力学性能计算方法 |
4.2.1 模型假设 |
4.2.2 轮对横移量的引入和接触面正应力的计算 |
4.2.3 经典滚动接触理论的分析与对比 |
4.2.4 轮轨接触面切向载荷和切向应力的计算 |
4.3 轮轨接触体内部力学特性分析 |
4.3.1 弹性半空间表面受单一法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内部应力 |
4.3.2 弹性半空间表面受单一切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内部应力 |
4.3.3 接触载荷作用下车轮内部应力计算 |
4.4 算例研究 |
4.4.1 接触面应力和载荷计算 |
4.4.2 车轮内部应力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曲线路段轮轨滚动接触力学性能分析和计算方法 |
5.1 引言 |
5.2 车辆在曲线路段运行时的力学分析 |
5.3 轮轨接触面应力计算 |
5.4 接触面分布应力作用下车轮内部应力计算 |
5.5 算例分析 |
5.5.1 接触面应力和粘滑区分布计算 |
5.5.2 接触面以下车轮内部应力计算 |
5.5.3 弯道半径和行车速度对车轮接触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4 弯道半径和行车速度对车轮内部应力的影响 |
5.5.5 轴重和外轨超高对车轮接触面应力的影响 |
5.5.6 轴重和外轨超高对车轮内部应力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轮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轮轨接触位置变化的随机性特征分析 |
6.2.1 随机现象、随机事件和概率 |
6.2.2 影响轮轨接触位置的因素及其随机性特征 |
6.3 基于概率统计学的车轮表面接触点分布求解 |
6.3.1 常见的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类型 |
6.3.2 车轮轮廓接触点的离散化取样和编号 |
6.3.3 车轮表面各离散点的接触概率 |
6.4 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轮轨受力和接触应力 |
6.5 通过任意线路时车轮表面各点接触次数和接触应力计算 |
6.5.1 模型假设 |
6.5.2 任意线路中的车轮表面接触点接触次数和接触应力计算方法 |
6.6 基于“线性疲劳损伤积累假说”的车轮表面疲劳损伤计算 |
6.6.1 线性疲劳损伤积累假说 |
6.6.2 变应力作用下的车轮各接触点疲劳损伤计算 |
6.7 算例研究 |
6.7.1 轮轨基本参数和算例线路基本数据 |
6.7.2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 |
(6)北京市货车交通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北京市对货运车辆的交通管制政策 |
2 货车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影响的分析 |
2.1 交通管制政策中的区域限行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2.2 交通管制政策中的号码限行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2.3 货车车型交通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的影响 |
3 关于改善对货车交通管制政策的建议 |
3.1 适当放宽车辆通行限制 |
3.2 对公用货运车辆实行宽松的限行政策 |
3.3 夜间的货车交通管制进一步放松 |
(7)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2.2 国内学术界关于保障性住房的研究 |
1.3 研究对象、思路、方法 |
1.3.1 研究对象与范围、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视角与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住房制度改革历程中的发展 |
2.1 我国住房制度发展及改革历程 |
2.1.1 第一阶段:单位大院全社会保障阶段(1950—1978年) |
2.1.2 第二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摸索阶段(1978-1994年) |
2.1.3 第三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推进阶段(1994-2002年) |
2.1.4 第四阶段:住房制度改革深化阶段(2002-2007年) |
2.1.5 第五阶段:回归保障性住房民生的改革阶段(2007至今) |
2.2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供应体系 |
2.2.1 经济适用住房 |
2.2.2 廉租住房:住房保障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
2.2.3 公共租赁房:以扩大保障范围为目的的公租房的发展 |
2.2.4 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与城市综合环境提升 |
2.2.5 城中村改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发展及案例 |
3.1 相关国家和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发展情况 |
3.1.1 香港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2 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3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1.4 英国的保障性住房制度 |
3.2 境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我国国情的比较分析 |
3.2.1 香港地区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2 新加坡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3 美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2.4 英国住房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障性住房建设影响因素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
4.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4.1.1 城市非平衡性 |
4.1.2 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 |
4.1.3 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 |
4.2 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的关系 |
4.2.1 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 |
4.2.2 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 |
4.2.3 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 |
4.3 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的分析 |
4.3.1 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 |
4.3.2 混合居住模式 |
4.3.3 空置房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度的形态构成分析 |
5.1 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形态构成:三大类型和六大子型 |
5.1.1 自我完善型: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 |
5.1.2 城市叠加型: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 |
5.1.3 斑块融入型: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 |
5.2 六大形态子型的特征分析 |
5.2.1 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2 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的存在条件和基本特点 |
5.2.3 自身带动城市新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4 依托中心城区叠合发展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5 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的基本特点 |
5.2.6 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的基本特点 |
5.3 影响三大形态类型的保障性住房发展的因素和潜在问题 |
5.3.1 自我完善型面临的问题 |
5.3.2 城市叠加型面临的问题 |
5.3.3 斑块融入型面临的问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保障性住房制度建构的宏观策略 |
6.1.住房保障法规和制度的属性 |
6.1.1 社会公平性 |
6.1.2 保障适度性 |
6.1.3 长期动态性 |
6.1.4 地区非平衡性 |
6.2 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 |
6.2.1 保障主体 |
6.2.2 保障房类型 |
6.2.3 保障标准 |
6.2.4 保障方式 |
6.3 保障对象的变化与预判 |
6.3.1 保障对象 |
6.3.2 农民工市民化 |
6.3.3 新就业大学生及各类人才 |
6.3.4 老龄化人口 |
6.3.5 住房保障长期趋势预判 |
6.4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与逐步完善管理机制 |
6.4.1 保障房建设多渠道资金筹集 |
6.4.2 保障房建设与管理框架搭建 |
6.4.3 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 |
6.4.4 完善的个人信息系统与分配公开制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 |
7.1 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非平衡性下的融合策略 |
7.1.1 空间布局的组团平衡 |
7.1.2 空间适配:降低居住与就业的分异现象 |
7.1.3 住区规模的组团平衡 |
7.1.4 混合居住的设计方式 |
7.2 公共交通导向 |
7.2.1 TOD模式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
7.2.2 公共交通相关设计要点 |
7.3 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空置房与城中村 |
7.3.1 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 |
7.3.2 城市中某些具备条件的空置房 |
7.3.3 小产权房和城中村改造 |
7.3.4 其他房源 |
7.4 复合界面:软化硬质边界 建立城市对话关系 |
7.4.1 社区功能构成的复合化 |
7.4.2 住区边界与城市的复合化 |
7.4.3 社区城市界面的复合化 |
7.5 三大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1 自我完善型保障房住区的设计策略 |
7.5.2 城市叠加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7.5.3 斑块融入型的城市空间设计策略 |
第8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及建筑的微观设计策略 |
8.1 保障性住房小区规划设计研究 |
8.1.1 布局方式与开发强度 |
8.1.2 交通组织与停车 |
8.1.3 缩小街区,功能混合 |
8.1.4 公共空间的营造 |
8.2 户型 |
8.2.1 保障性住房——小户型的基本特点 |
8.2.2 各面积区间的户型分类及其特点 |
8.2.3 单元组合 |
8.3 室内空间利用 |
8.3.1 人体行为与人体工学 |
8.3.2 单一空间尺度及综合利用 |
8.3.3 户型的改造与适应性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出版书籍、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附录C |
(8)高速铁路大跨度节段拼装梁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技术 |
1.3.1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原理 |
1.3.2 节段预制拼装施工优点 |
1.3.3 节段梁体预制工艺 |
1.3.4 节段拼装方法及设备 |
1.3.5 接缝形式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节段预制湿接缝拼装施工工艺 |
2.1 西成客运专线汉中汉江特大桥概况 |
2.2 节段箱梁预制施工工艺 |
2.2.1 施工工艺流程 |
2.2.2 钢筋工程 |
2.2.3 模板工程 |
2.2.4 混凝土工程 |
2.2.5 预应力孔道制孔 |
2.2.6 节段预制养护 |
2.2.7 节段移存 |
2.3 拼装架设 |
2.3.1 移动支架造桥机分类及拼装 |
2.3.2 节段拼装 |
2.4 湿接缝工程 |
2.4.1 湿接缝钢筋绑扎 |
2.4.2 安装湿接缝模板 |
2.4.3 混凝土浇筑及养生 |
2.5 预应力工程 |
2.5.1 钢绞线制作 |
2.5.2 摩阻试验 |
2.5.3 预应力张拉 |
2.5.4 预应力孔道压浆及封锚 |
2.6 小结 |
3 节段预制湿接缝拼装梁桥施工线形控制技术研究 |
3.1 箱梁预制阶段线形控制研究 |
3.1.1 节段局部坐标系 |
3.1.2 单独预制线形控制措施 |
3.2 移动支架造桥机荷载试验 |
3.2.1 移动支架造桥机概况 |
3.2.2 造桥机静载试验 |
3.2.3 结果分析 |
3.3 箱梁拼装阶段线形控制技术研究 |
3.3.1 线形控制方案 |
3.3.2 挠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3 预拱度设置 |
3.4 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线形调整 |
3.5 线性控制结果分析 |
3.6 节段拼装空间定位技术研究 |
3.6.1 控制点空间理论坐标计算 |
3.6.2 节段粗放定位技术研究 |
3.7 小结 |
4 节段预制湿接缝拼装施工中的受力与变形分析 |
4.1 节段梁体空间受力分析 |
4.1.1 吊装阶段梁体空间受力分析 |
4.1.2 拼装阶段梁体空间受力分析 |
4.2 预应力作用下结构受力与变形分析 |
4.2.1 预应力作用下移动支架造桥机变形分析 |
4.2.2 预应力作用下吊杆力变化研究 |
4.2.3 预应力作用下支座反力变化分析 |
4.2.4 预应力作用下简支箱梁受力与变形分析 |
4.3 悬吊系统卸载方案研究 |
4.4 小结 |
5 节段预制拼装简支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
5.1 混凝土收缩徐变分析理论 |
5.1.1 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 |
5.1.2 徐变系数的数学模式 |
5.2 预应力混凝土徐变效应分析方法 |
5.2.1 基本原理 |
5.2.2 预应力桥梁收缩徐变有限元分析 |
5.3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节段拼装梁受力和变形影响研究 |
5.3.1 徐变系数 |
5.3.2 收缩徐变对节段拼装箱梁受力和变形影响研究 |
5.3.3 养护龄期对节段拼装梁变形影响分析 |
5.3.4 二恒上桥时间对节段拼装梁变形影响分析 |
5.3.5 环境平均湿度对节段拼装梁变形的影响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核电站热交换管道热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核电站发展现状 |
1.1.2 核电站工作流程 |
1.1.3 核电站热交换管道的热疲劳问题 |
1.2 热交换管道热疲劳研究现状 |
1.3 热疲劳寿命预测发展现状 |
1.4 热疲劳试验机发展现状 |
1.4.1 典型的实物热疲劳试验机 |
1.4.2 典型的试样热疲劳试验机 |
1.4.3 热疲劳试验机发展趋势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感应加热过程中的电磁场和涡流场 |
2.1 感应加热基本理论 |
2.2 感应加热中加热工件的电磁场 |
2.2.1 电磁感应电磁场相关理论 |
2.2.2 工件的电磁场分布 |
2.2.3 感应线圈的电磁场分布 |
2.3 工件的涡流场 |
2.3.1 涡流场基本理论 |
2.3.2 矢量磁势、标量电位唯一性的确定 |
2.3.3 热疲劳试验中的涡流场分布 |
第3章 感应线圈的设计 |
3.1 感应线圈的选材 |
3.2 感应线圈截面的选择 |
3.3 感应线圈几何参数的选择 |
3.3.1 线圈与试样之间的间隙对感应加热的影响 |
3.3.2 线圈壁厚对感应加热的影响 |
3.3.3 线圈的直径和高度选择 |
第4章 感应加热 ANSYS 有限元仿真 |
4.1 ANSYS 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及材料参数 |
4.2 ANSYS 分析的边界条件 |
4.3 感应加热过程模拟计算分析 |
4.3.1 电流频率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4.3.2 电流密度对感应加热效果的影响 |
4.3.3 冷却过程 |
第5章 热疲劳试验及寿命预测 |
5.1 热疲劳试验及方法 |
5.1.1 自制热疲劳试验机 |
5.1.2 感应加热温度场的验证 |
5.1.3 热疲劳试验 |
5.2 热疲劳寿命预测 |
5.2.1 应力强度因子 |
5.2.2 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5.2.3 热疲劳裂纹扩展寿命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交通行业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界定 |
1.1.1 协作模式的界定 |
1.1.2 工作流的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2.1 第一代办公自动化系统 |
1.2.2 第二代办公自动化系统 |
1.2.3 第三代办公自动化系统 |
1.3 选题背景综述 |
1.4 本次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 本次论文章节结构 |
第二章 信息化协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技术 |
2.1.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技术的定义与要素 |
2.2 办公自动化系统(OA) |
2.2.1 OA 概述 |
2.2.2 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主要技术 |
2.2.3 OA 发展的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程项目实施背景 |
3.1 “1+32 平台”建立的背景 |
3.1.1 大规模培训干部需要构建高效的培训体系 |
3.1.2 “1+32 平台”的职能和目标 |
3.1.3 “1+32 平台”运行情况 |
3.1.4 先进的技术支持系统是“1+32 平台”必备的基础条件 |
3.2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
3.2.1 建设目标 |
3.2.2 建设内容 |
3.2.3 建设规模及工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程实施总体方案 |
4.1 总体设计原则 |
4.1.1.技术手段先进 |
4.1.2.系统功能齐全 |
4.1.3.培训内容丰富 |
4.1.4.培训方式灵活 |
4.2 总体建设框架 |
4.2.1 平台管理系统 |
4.2.2 视音频采集及演播系统 |
4.2.3 教学资源建设及资源库系统 |
4.2.4 数据信息传输系统 |
4.2.5 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
4.2.6 运行保障系统 |
4.2.7 规定、标准体系保障体系 |
4.2.8 安全保障体系 |
4.3 总体网络框架 |
第五章 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
5.1 总体结构 |
5.2 体系结构的分析和设计 |
5.2.1 C/S(客户端/服务器端)开发模式 |
5.2.2 B/S(浏览器/服务器)开发模式 |
5.2.3 实际应用开发模式 |
5.3 本次项目的网络拓扑结构 |
第六章 交通行业培训协作模式分析 |
6.1 概述 |
6.2 “1+32”培训协作模式陈述 |
6.3 “1+32”培训协作机制现状分析 |
6.4 基于诺兰模型的培训体系信息化分析 |
6.5 培训管理模式再造与信息化需求分析 |
6.5.1 培训管理模式再造 |
6.5.2 关键成功因素识别与信息化模块确认 |
第七章 交通行业培训协作系统设计与实现 |
7.1 培训管理概念模式设计 |
7.1.1 培训管理数据流分析 |
7.2 数据库规划设计部分 |
7.3 交通行业培训协作模式 UML 设计 |
7.3.1 UML 统一建模设计阶段 |
7.3.2 UML 统一建模语言概述 |
7.4 本次项目 UML 整体设计 |
7.4.1 用例图设计 |
7.4.2 活动图及泳道图设计 |
7.4.3 顺序图(或者交互图)设计要点 |
7.4.4 顺序图(或者交互图)绘制和命名要点 |
7.4.5 本节小结 |
7.5 关键技术及处理方法 |
7.5.1 文档类型分析判别 |
7.5.2 工作流处理算法研究 |
7.5.3 并发业务数据效率提升 |
7.5.4 竞争机制的业务设计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数据库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图 |
附件二:培训信息化协作系统用例图设计 |
1.A 阶段用例图设计 |
2.B 阶段用例图设计 |
3.C 阶段用例图设计 |
4.D 阶段用例图设计 |
5.E 阶段用例图设计 |
6.F 阶段用例图设计 |
7.G 阶段用例图设计 |
8.H 阶段用例图设计 |
附件三:培训信息化协作系统活动图和泳道图设计 |
附件四:培训信息化协作系统顺序图设计 |
四、一类变形的运输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带耗能支座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抗冲击性能研究[D]. 陆景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2]某型小汽车运输铁路专用车车体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D]. 和毅伟.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软岩顶板特厚煤层回采巷道支护技术研究[D]. 冯腾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4]基于TIEBOUT模型的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D]. 冀红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
- [5]轮轨滚动接触力学分析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D]. 黄龙文. 华东理工大学, 2018(01)
- [6]北京市货车交通管制政策对物流效率影响的研究[J]. 皇甫昭宇.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7(11)
- [7]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02)
- [8]高速铁路大跨度节段拼装梁桥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D]. 成仲鹏.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9]核电站热交换管道热疲劳损伤与寿命预测研究[D]. 李鸣. 沈阳工业大学, 2015(07)
- [10]基于交通行业培训信息化协作模式的研究[D]. 孙旭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