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陆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瑞晶[1](2021)在《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已经于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标志着长期困扰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基本终结,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为主要特点的“后脱贫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生态文明时代贫困地区长远发展的考虑,提出要通过在农村践行新发展理念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来启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小康和生态美好的有机的统一。因此,在“后脱贫时代”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由之路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村生态经济体系。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生态经济重要论述为指导,将新时代生态经济的结构体系学理化为生态技术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经济制度体系和生态文化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也构成了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立足于“后脱贫时代”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实证调研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山西省脱贫农村进行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并提炼出现代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或应然模式,即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但是由于山西省刚刚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农村的生态经济还存在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以及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等问题。“后脱贫时代”的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首先是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要以山西省脱贫地区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和脱贫农村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为任务清单,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政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实现生态农业战略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创新。技术创新还需要依托山西省生态农业技术创新机制、组织及其联合体等平台去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其次,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需要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一方面是要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核心促进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另一方面是要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旅融合。农村生态经济建设要抓住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契机,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科技的有机统一,创新调整生态产业生产要素,实现生态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进而创设新兴的生态产业发展平台。再次,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下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要注重制度建设,主要包括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全方位地生态产业扶持政策、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等内容。
马刚[2](2020)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社会资源,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由于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土地资源具有总量的有限性以及稀缺性等固有特性,使得土地资源不可能按照人的意愿增长。因此对地方土地资源进行研究,评价其土地承载力,以此来规划地方的土地使用,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这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区域内的4市47县(市、区)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指标、农业生产数据等,运用Arc GIS等手段,通过综合指标法与生态足迹法,分别对47县(市、区)的建设用地承载力和耕地承载力进行评价。最后通过构建分级标准,对研究区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区分与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建设用地承载力。在47县(市、区)中有7个县(市、区)呈现高承载力,从行政角度来看,这些县(市、区)主要集中在临汾市,从地形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山地地区,由于这些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土地开发程度较低;使得承载力水平较高。有22县(市、区)呈现低承载力,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并且基本上位于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土地开发程度较高;使得人地之间的矛盾较大,承载力较低。耕地承载力。耕地承载力的研究结果与建设用地承载力具有一致性,共有7个县(市、区)呈现耕地生态盈余,且基本为山区县。22个县(市、区)呈现生态赤字,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并且经济较为发达。综合土地资源承载力。通过构建分级指标标注,对建设土地承载力以及耕地承载力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区域内的综合土地承载力。共有39县(市、区)呈过载状态,6县(市、区)呈可载状态,另有2县(市、区)呈临界状态。其中渭南市与运城市所有区县都呈现过载状态,三门峡市除卢氏县呈可载状态以外各区县都呈过载状态,临汾市较为特殊,其中5县(市、区)呈现可载状态,2县(市、区)呈过载状态,其余呈现过载状态。从地形与经济角度来看,所有呈现可载状态的县都位于山区地区,且经济较落后;而过载状态的县(市、区)基本上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通过综合研究分析,土地过载现象已经比较普遍,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过载现象比较普遍,在今后的开发中应该对这些地区进行更加优化的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桑子俞[3](2020)在《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西沿黄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升级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是本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黄河华夏文明旅游带”和“黄土高原风景道”,2017年山西省旅发大会提出山西要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可见黄河旅游发展迎来了新的时代机遇。加之山西黄河旅游资源的优势,及旅游产业广泛关联性、生态性和永续性等特性,使得黄河旅游成为了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但有关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转型作为一个专题进行研究还是一项空白,甚至有关黄河旅游资源升级利用、旅游扶贫、产业融合、资源整合的优秀研究也是凤毛麟角。本文以山西黄河旅游板块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国内外优秀研究成果、相关案例和立足研究区区位条件及产业状况等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核密度、标准差椭圆和最近邻指数等方法,从黄河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了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现状,并探究构建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带动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地域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种类丰富,共有3个大类――黄河水体、黄河主题和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的协同旅游资源,21个亚类,总计189种;山西黄河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分布广泛但又具有明显的集聚特点,形成了2个集聚中心――临县、万荣和3个集聚片区――偏关-河曲、临县-柳林、运城沿黄四市(河津、万荣、永济和芮城);(2)山西黄河旅游产品开发存在旅游资源利用和景区开发不充分、点强线弱、产品单一、旅游服务较差、体制机制不畅、合作困难和产业融合难度大等突出问题;(3)山西黄河旅游的重点客源市场有晋陕豫冀四省以及京津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等;深秋、冬季和初春时节是黄河旅游淡季,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来访游客数量较多;黄河旅游消费者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他们的旅游经验较多,在旅游活动中注重深入接触黄河文化,同时游客群体在收入上存在较大分化;游客多是通过“自助”方式多方查询获得的完整的黄河旅游信息。(4)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助力地区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黄河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提炼;旅游公共服务体建设;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黄河旅游品牌建设;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1)山西黄河旅游形象可以凝练为“中国根·黄河魂”,忻州黄河旅游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长城—黄河—古堡”,吕梁-临汾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瀑布曲峡、黄土风情”,运城片区旅游形象可提炼为“古中国,黄河情”,依托黄河旅游资源及产品还可架构优化出9条黄河旅游线路;2)黄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包括旅游公共交通、公共信息、公共环境、公共安全和公共救助五方面内容;3)黄河旅游适宜加强与文化产业、休闲康养产业、商务与会展业、低空航空业、工业和煤炭产业、特色农业、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以及手工业的融合;4)黄河旅游品牌建设应以“中国根·黄河魂”为品牌形象,借助新媒体进行直达消费者的宣传,应根据旅游者特点选择营销渠道和注意旅游产品价格灵活化,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加快核心景区提质升级;5)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首先要补齐重点旅游服务项目短板,其次是构建全域联动的旅游目的地,以及梳理核心城镇间的等级和协作关系,最后是重视人才和培育区域自我发展能力。
常泽巍[4](2020)在《基于卫星遥感的运城市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文中提出扬尘源颗粒物由土壤、交通道路、施工工地、物料堆场等排放源本身附着在地表的颗粒物质通过外力作用进入到大气环境中形成,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建立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对于识别城市扬尘污染源贡献,定位高污染区域和制定对应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基于运城市13区县(市)的土壤扬尘源、道路扬尘源和施工扬尘源进行研究,以2017年为基准年,采用《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提供的排放因子法,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收集和卫星遥感等方式获取各类扬尘源的活动水平,建立运城市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结合污染源空间地理信息,利用ArcGIS软件(版本10.3)进行网格化处理,绘制了 1km×1km高分辨率的扬尘源颗粒物排放量空间分布图。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清华大学Landsat5-TM遥感影像解译的全国30米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得出运城市土壤扬尘源活动水平数据为8593.49km2;对OpenStreetMap网站提供的全球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路网图进行解译并参考《运城市2018年统计年鉴》,得出运城市铺装道路总长为16005.88km;对运城市招标网上公示的有关建设项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结合运城市住建部门和相关施工单位提供的部分数据,将统计到的相关信息与运城市统计年鉴公布的信息进行比较和修正,得出运城市施工工地总面积为1140.85万m2。(2)依据《指南》的排放因子法和相关计算参数,确定了三类扬尘源的排放因子,并以此计算2017年运城市总扬尘源颗粒物TSP、PM10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248022.87t、51894.78t和12217.71t。其中,三类扬尘源TSP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6946.72t、道路扬尘225846.82t、施工扬尘15229.34t;三类扬尘源PM10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625.20t、道路扬尘43351.40t、施工扬尘7918.18t;三类扬尘源PM2.5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17.90t、道路扬尘10488.24t、施工扬尘1711.57t。三类扬尘排放量差异较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道路扬尘>施工扬尘>土壤扬尘。道路扬尘源是运城市首要扬尘污染源,对TSP、PM10、PM2.5总排放量的贡献占比分别为91.06%、83.54%、85.84%。(3)针对运城市典型区域——盐湖区域,建立了盐湖区域2017年土壤扬尘源和堆场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7年运城市盐湖区域总扬尘源颗粒物TSP、PM10和PM2.5排放量分别为238.79t、35.08t和5.92t。其中,二类扬尘源TSP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204.95t、堆场扬尘33.84t;二类扬尘源PM10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18.44t、堆场扬尘16.64t;二类扬尘源PM2.5排放量分别为:土壤扬尘0.50t、堆场扬尘5.42t。土壤扬尘是盐湖区域扬尘源TSP的最主要来源,而其对PM2.5的贡献则较低,而料堆产的堆场扬尘PM2.5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1.55%,对盐湖区域大气环境状况的影响不容忽视。
陈文龙[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姣[6](2019)在《山西省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 ——以平陆县为例》文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为解决“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提出“健康扶贫”计划,并成为扶贫七大举措之一。山西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积极落实健康扶贫政策,目前已取得良好成效,稳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确保贫困人群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严重阻碍健康扶贫工作进程、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笔者基于此着手研究山西省健康扶贫优化路径。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贫困、贫困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健康扶贫等内容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健康扶贫对缓解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任务,承担起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的责任。为了详细了解健康扶贫的具体实施情况,笔者选取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和非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平陆县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实施效果、以及主客观层面扶贫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健康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行和落实,平陆县贫困村医疗资源得到扩充、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贫困人口逐步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缓解。在走访调查中,笔者也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对象识别偏差、资金筹集不足、医疗资源匮乏、主体之间沟通不畅以及重治轻防等,在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从精准识别、资金筹集、医疗保障、管理机制、模式创新这五个路径提出优化措施,助力于山西贫困地区健康扶贫政策的有效实施。
邸志峰[7](2019)在《资产视角下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政策扶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实行了各种针对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和“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扶持政策,而忽略了农户资产积累对家庭的影响。农户的致贫机理多样,测度农户贫困程度的体系不健全,很难适应山西省今后脱贫攻坚的需要,本文通过资产的视角研究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以及检验农村家庭是否存在贫困陷阱。基于山西省36个国定贫困县,对农户资产的截面数据进行调查研究,运用质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县域和不同类型农户的资产贫困指数进行测度,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各种因素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力。目的是为精准扶贫政策提供理论支撑,促进农户资本禀赋的提高,弥补我国对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的不足。
周雅莹[8](2019)在《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贫困问题以及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移民活动,也是组成“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可以有效缓解当地的环境压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的条件。为更好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积极动员搬迁农户,拓宽发展渠道,积极利用土地政策,增加农民收入,引导搬迁农民就业,目前已经全面开启了新一轮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而该政策对搬迁农户生计资本是否存在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对于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尽快的脱离贫困,同时对后续继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具有深远意义。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易地扶贫搬迁、生计资本等进行了概念界定,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生计资本理论、人口迁徙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选取湖南平江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沅陵县进行实地调研,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农户生计资本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和比较农户搬迁前后五种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再次,以溆浦县大江口易地搬迁安置点为案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易地搬迁后生计资本整体水平有所改善但并不显着,因此本文提出加大教育投入,营造社区文化等政策建议。
窦晓军[9](2019)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准扶贫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发展特色农业不仅是贫困地区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还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抓手,更是破解“三农”问题主要路径。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概括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成果,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平陆县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深入分析了平陆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及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平陆县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劣势等内部因素和机遇、威胁等外部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以及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等制约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发展布局,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等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平陆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为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黄婷婷[10](2019)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农村地区发展严重失衡。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乱占耕地、农村建设用地盲目扩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为促进国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各省市开展了试点村规划编制工作,学术界也进行了广泛研究和讨论。本文将国内外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行总结,梳理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结合皇城及周边四村的编制实践,开展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内涵、理论方法、规划目标、规划内容、技术要点等问题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确定,包括第1、2章。文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归纳,界定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概念,提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基于皇城及周边四村进行的实践研究,主要涉及第3、4、5、6章的内容。文章详细介绍了研究区规划范围、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规划目标确定、空间格局划定、内部详细规划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第7章,提出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要点,包括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模式、规划流程、成果要求等内容。第四部分为第8章,是文章的结论与讨论。主要阐明文章得出的结论,指出文章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对仍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作为详细型和实施型规划,其特点为可操作性强、公众参与度高、体现村域特色、图数一致;确定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理论、区位论、博弈论、公众参与理论、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论。基于山西省皇城及周边四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践,提出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空间格局划定+用途标定(含指标)+村庄内部详细规划”的编制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发展模式为“旅游+农业”的村域,明确了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确定了规划成果,为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法律规范时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为其他村域提供了借鉴。
二、平陆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陆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生态经济 |
2.1.2 脱贫农村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经济思想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经济思想 |
2.3 小结 |
第3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状评析 |
3.1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现实基础 |
3.1.1 全面脱贫后经济水平整体提升 |
3.1.2 脱贫项目奠定了生态产业雏形 |
3.1.3 生态经济的部分制度开始建立 |
3.2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目标愿景 |
3.2.1 绿色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动力 |
3.2.2 地方形成有特色的主导生态产业 |
3.2.3 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经济建设 |
3.3 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问题所在 |
3.3.1 农村绿色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
3.3.2 生态产业基本处于初级加工水平 |
3.3.3 民众生态文化知识水平整体较低 |
3.4 小结 |
第4章 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路径 |
4.1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 |
4.1.1 确定技术创新清单 |
4.1.2 整合多元研发力量 |
4.1.3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
4.2 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的纵深发展 |
4.2.1 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 |
4.2.2 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
4.2.3 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 |
4.3 强化农村生态经济的制度建设 |
4.3.1 生态农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度 |
4.3.2 全方位的生态产业扶持政策 |
4.3.3 生态经济人才培育制度体系 |
4.4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2)“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综述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技术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区位条件 |
3.2 自然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 |
3.3 区域土地利用现状 |
3.4 区域单元划分 |
4 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4.1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1.1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2 建设用地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 |
4.2 耕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与分析 |
4.2.1 耕地生态足迹计算 |
4.2.2 耕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
5 研究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与评价 |
5.1 分级标准 |
5.2 研究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旅游研究 |
1.2.2 流域旅游开发研究 |
1.2.3 旅游升级开发与推动经济转型研究 |
1.2.4 综述 |
1.3 相关案例 |
1.3.1 案例分析 |
1.3.2 对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的启示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3 研究区概况及转型需求 |
3.1 地理区位条件 |
3.1.1 研究区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经济与交通区位条件 |
3.2 地区产业发展状况与转型需求 |
3.2.1 地区产业发展状况 |
3.2.2 地区旅游业发展情况 |
3.2.3 地区产业转型需求 |
4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现状 |
4.1 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 |
4.1.1 研究区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结构 |
4.1.2 黄河旅游资源 |
4.1.3 黄河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 |
4.2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和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
4.2.2 黄河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黄河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
4.3.1 黄河旅游重点市场分析 |
4.3.2 旅游需求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节律性特点 |
4.3.3 黄河旅游消费者特征 |
5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助力地区经济转型 |
5.1 黄河旅游功能分区、旅游形象和旅游线路提炼 |
5.1.1 山西黄河旅游功能分区及黄河旅游形象提炼 |
5.1.2 山西黄河旅游线路架构优化 |
5.2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5.3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 |
5.3.1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地区效应 |
5.3.2 融合产业和融合路径选择 |
5.4 黄河旅游品牌建设 |
5.4.1 树立“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形象 |
5.4.2 品牌营销 |
5.4.3 核心景区提质升级 |
5.5 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 |
5.5.1 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地区效应 |
5.5.2 核心城镇黄河旅游目的地建设路径 |
5.6 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模式凝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卫星遥感的运城市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扬尘源颗粒物污染概况 |
1.2 编制扬尘源排放清单的意义 |
1.3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及行政区划 |
2.1.2 经济发展概况 |
2.1.3 空气质量简况 |
2.2 气象资料调查及分析 |
2.2.1 气温 |
2.2.2 风速 |
2.2.3 降水 |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3.1 扬尘源分类分级 |
2.3.2 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估算方法 |
2.3.3 计算参数获取途径 |
2.3.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运城市扬尘源排放清单建立及其空间分布 |
3.1 土壤扬尘源 |
3.1.1 活动水平的获取 |
3.1.2 排放因子的获取 |
3.1.3 土壤扬尘源排放量及空间分布 |
3.2 道路扬尘源 |
3.2.1 活动水平的获取 |
3.2.2 排放因子的计算 |
3.2.3 道路扬尘源排放量及空间分布 |
3.3 施工扬尘源 |
3.3.1 活动水平的获取 |
3.3.2 排放因子的计算 |
3.3.3 施工扬尘源排放量及空间分布 |
3.4 运城市各类扬尘源颗粒物总排放清单及空间分布 |
3.5 不确定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运城市典型区域-盐湖区域扬尘源排放清单估算和空间分布 |
4.1 土壤扬尘源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 |
4.2 堆场扬尘源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 |
4.3 盐湖周边各类扬尘源颗粒物总排放清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老年人 |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
5.2.3 家庭层面 |
5.2.4 个人层面 |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
6.1.2 三个个案 |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
7.6.3 保障机制 |
7.6.4 援助机制 |
7.6.5 学习推广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6)山西省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 ——以平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4.3 个案研究法 |
1.5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1 主要工作 |
1.5.2 本文创新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贫困脆弱性 |
2.1.2 健康贫困 |
2.1.3 健康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 小结 |
第3章 平陆县健康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3.1 平陆县贫困现状 |
3.1.1 贫困人口多 |
3.1.2 经济基础薄弱 |
3.1.3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低 |
3.1.4 产业发展难 |
3.2 平陆县健康扶贫政策实施效果 |
3.2.1 调查方案设计 |
3.2.2 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
3.2.3 健康扶贫政策满意度分析 |
3.2.4 健康扶贫政策扶贫效应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平陆县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健康扶贫存在的问题 |
4.1.1 健康扶贫对象识别偏离 |
4.1.2 健康扶贫资金筹集不足 |
4.1.3 健康扶贫医疗资源匮乏 |
4.1.4 健康扶贫主体之间沟通不畅 |
4.1.5 健康扶贫重治轻防 |
4.2 健康扶贫突出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贫困对象识别方法不科学 |
4.2.2 资金筹资渠道单一 |
4.2.3 医疗人才投入机制不健全 |
4.2.4 缺乏联动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 |
4.2.5 健康管理方式存在误区 |
4.3 小结 |
第5章 山西省健康扶贫路径优化 |
5.1 精准识别路径 |
5.2 资金筹集路径 |
5.3 医疗保障路径 |
5.4 管理机制路径 |
5.5 模式创新路径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问卷调查 |
附录2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7)资产视角下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政策扶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 |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概述 |
2.1.1 贫困和脆弱性 |
2.1.2 资产 |
2.1.3 资产贫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2.2 贫困陷阱理论 |
3.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现状及帮扶成效分析 |
3.1 贫困县贫困概况 |
3.1.1 贫困人口分布及贫困发生率 |
3.1.2 贫困户收入构成及贫困深度 |
3.1.3 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 |
3.2 帮扶成效分析 |
3.2.1 “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
3.2.2 生活水平情况 |
3.2.3 政策落实情况 |
3.2.4 群众认可度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农户资产贫困脆弱性测度 |
4.1 资产贫困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资产贫困二级指标及构成 |
4.1.2 资产贫困测度指标体系 |
4.1.3 资产贫困脆弱性测度方法 |
4.2 资产贫困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
4.2.1 县级层面资产贫困指数测度结果分析 |
4.2.2 不同类型农户资产贫困测度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山西省国家级贫困县资产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指标选取 |
5.2 模型构建 |
5.2.1 山西省36 个国定贫困县农户资产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5.2.2 山西省36 个国定贫困县三类型农户资产贫困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6.本文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优化人才环境,激发人力资产内生动力 |
6.2.2 加快产业升级,保证自然资产持续发展 |
6.2.3 推进城乡发展,提升物质资产保障水平 |
6.2.4 整合支农服务,打通金融资本投资渠道 |
6.2.5 完善基础建设,撬动社会资产投向农村 |
6.2.6 强化责任落实,创新政务服务工作机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致谢 |
(8)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 |
2.1.1 易地扶贫搬迁的界定 |
2.1.2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类型 |
2.1.3 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方式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生计资本理论 |
2.2.2 人口迁徙理论 |
2.2.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三章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演变及其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演变 |
3.1.1 试点探索阶段 |
3.1.2 全面推进阶段 |
3.1.3 脱贫攻坚阶段 |
3.2 农户生计资本评估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估体系的建立 |
3.2.2 指标解读 |
3.3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机理 |
3.3.1 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变农户人力资本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影响 |
3.3.2 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变农户自然资本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影响 |
3.3.3 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变农户物质资本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影响 |
3.3.4 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变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影响 |
3.3.5 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改变农户金融资本对农户生计资本产生影响 |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特征 |
4.2 指标测度与对比分析 |
4.2.1 指标测度 |
4.2.2 易地扶贫搬迁前后生计资本对比分析 |
4.3 易地扶贫搬迁前后农户生计资本综合评价 |
4.3.1 量化方法 |
4.3.2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案例分析—以溆浦县大江口镇为例 |
5.1 样本区概况 |
5.2 溆浦县大江口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情况 |
5.3 溆浦县大江口镇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 |
5.3.1 人力资本维度的农户生计资本提升 |
5.3.2 自然资本维度的农户生计资本下降 |
5.3.3 物质资本维度的农户生计资本提升 |
5.3.4 社会资本维度的农户生计资本下降 |
5.3.5 金融资本维度的农户生计资本下降 |
5.4 易地扶贫搬迁对大江口镇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结论 |
第六章 易地扶贫搬迁对提升农户生计资本的政策建议 |
6.1 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本 |
6.2 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物质资本 |
6.3 营造社区文化,提升社会资本 |
6.4 优化生态环境,提升自然资本 |
6.5 整合财政资金,提升金融资本 |
6.6 引导移民就业,助力生计资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研究技术路线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关于特色农业研究 |
1.2.2 国内特色农业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县 |
2.1.2 精准扶贫 |
2.1.3 特色农业 |
2.2 特色农业的研究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理论 |
3.平陆县发展特色农业基础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3.1 特色农业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与自然资源 |
3.1.3 气候条件与水力资源 |
3.1.4 经济社会基础条件 |
3.2 特色农业发展必要性分析 |
3.2.1 发展特色农业有助于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 |
3.2.2 发展特色农业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3.2.3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
4.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平陆县农业发展状况 |
4.1.1 农业生产结构规模 |
4.1.2 农业生产条件 |
4.1.3 农业环境综合治理 |
4.1.4 农民生活条件 |
4.2 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
4.2.1 果业发展情况 |
4.2.2 蔬菜业发展情况 |
4.2.3 百合、中药材发展情况 |
4.3 平陆县特色农业产业扶贫情况 |
4.3.1 水果产业扶贫情况 |
4.3.2 干果产业扶贫情况 |
4.3.3 蔬菜产业扶贫情况 |
4.3.4 畜牧养殖业扶贫情况 |
4.3.5 电子商务扶贫情况 |
5.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区位和交通优势 |
5.1.2 经济发展优势 |
5.1.3 多级特色产业支撑 |
5.1.4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
5.2 劣势分析 |
5.2.1 自然条件限制 |
5.2.2 基础设施薄弱 |
5.2.3 科技贡献率低 |
5.2.4 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偏低 |
5.3 机会分析 |
5.3.1 涉农政策支持 |
5.3.2 互联网+农业发展趋势 |
5.3.3 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
5.4 威胁分析 |
5.4.1 对自然依赖性比较大,抗灾避灾能力弱 |
5.4.2 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 |
5.5 平陆县特色农业SWOT分析矩阵 |
6.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投资力度,提供政策扶持 |
6.1.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各项政策性补贴 |
6.1.2 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 |
6.2 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
6.2.1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规模化生产 |
6.2.2 完善农业用水配套设施,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 |
6.2.3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 |
6.3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
6.3.1 引入先进农业技术装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6.3.2 加强农民培训,引进先进人才 |
6.4 壮大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 |
6.4.1 实施“产学研一体化”,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
6.4.2 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促进资源整合共享 |
6.4.3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促进特色农业品牌化 |
6.5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发挥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作用 |
6.5.1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彰显资源优势 |
6.5.2 开发特色农产品,扶持特色农业发展项目 |
6.5.3 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促进农村三产融合 |
6.5.4 突出休闲农业园区建设,走平陆特色农业道路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致谢 |
(10)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村域 |
2.1.2 土地利用规划 |
2.1.3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 |
2.2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特点 |
2.2.1 可操作性强,落实地块用途 |
2.2.2 公众参与度高,便于协调各方利益 |
2.2.3 体现村域特色,规划分类体系详细 |
2.2.4 图数一致,基础数据精度高 |
2.3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基础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系统工程理论 |
2.3.3 区位论 |
2.3.4 博弈论 |
2.3.5 公众参与理论 |
2.3.6 协调发展理论 |
3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查研究 |
3.1 规划范围的确定 |
3.2 数据来源 |
3.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3.3.1 建立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 |
3.3.2 土地利用规划基数转换 |
3.4 基础资料调查 |
3.4.1 自然概况 |
3.4.2 社会经济概况 |
4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基础与规划目标确定 |
4.1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基础 |
4.1.1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4.1.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4.1.3 土地需求量预测 |
4.1.4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
4.2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确定 |
4.2.1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确定 |
4.2.2 土地利用目标确定 |
5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格局划定 |
5.1 “三生”用地空间格局划定 |
5.1.1 “三生”用地划定方法 |
5.1.2 皇城及周边四村“三生”用地划定结果 |
5.2 产业发展格局确定 |
5.2.1 产业发展格局确定依据 |
5.2.2 确定产业发展格局 |
5.3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
5.3.1 农业用地区 |
5.3.2 村庄建设用地区 |
5.3.3 对外交通用地区 |
5.3.4 其他用地区 |
5.3.5 生态用地区 |
6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内部详细规划 |
6.1 农业用地规划 |
6.1.1 粮食生产用地 |
6.1.2 设施农业用地 |
6.1.3 水果、干果生产用地 |
6.1.4 创意农业用地 |
6.2 中心村规划 |
6.2.1 居住用地 |
6.2.2 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用地 |
6.2.3 经营性建设用地 |
6.2.4 景观绿化用地 |
6.2.5 村内交通用地 |
6.3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
6.3.1 农用地整治 |
6.3.2 土地开发 |
6.3.3 村庄建设用地整治 |
6.3.4 土地复垦 |
6.3.5 土地生态整治 |
6.4 旅游用地规划 |
6.5 交通用地规划 |
6.6 工矿产业用地规划 |
7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要点 |
7.1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模式 |
7.2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 |
7.3 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成果要求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平陆县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脱贫农村生态经济建设研究[D]. 孙瑞晶.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 马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山西黄河旅游板块升级开发推动地区经济转型研究[D]. 桑子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卫星遥感的运城市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研究[D]. 常泽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6]山西省健康扶贫路径优化研究 ——以平陆县为例[D]. 王姣. 山西财经大学, 2019(12)
- [7]资产视角下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及政策扶持研究[D]. 邸志峰.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8]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的研究[D]. 周雅莹.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9]精准扶贫背景下平陆县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窦晓军.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黄婷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