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创新与国企创新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先彬[1](2021)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 ——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文中指出
袁英敏[2](2021)在《资源型国有企业包容性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和绿色化程度不足。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其他企业的风向标,做好国有企业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包容的协调统一,对于实现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中,资源型国有企业(简称资源型国企)在资源环境和政策体制的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增长的绿色化和包容性尤为迫切。2012年经合组织指出,包容性绿色增长是一种可以同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感的前景乐观且切实可行的新型增长方式。但是,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处于起步阶段,其内涵及特征还未形成共识,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尚未明确。为了挖掘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界定了资源型国企及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概念,明确了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内涵,并梳理了资源型企业和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相关研究,为本文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依据企业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在已有文献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识别出影响因素集,从政策法规、经济市场、社会公众、企业自身和管理者认知五个维度提出研究假设与模型。再次,根据研究假设开发出测量量表,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模型进行拟合与修正,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最后,依据检验结果,本文提出了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实现路径。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第一,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实现的关键因素是管理者认知,其次是政策法规,然后是社会公众和经济市场;第二,影响管理者认知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企业自身和社会公众;第三,根据假设检验结果,提出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实现路径:政策驱动型、公众监督驱动型、技术创新驱动型和管理者认知驱动型实现路径。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和社会公众层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借鉴。
贾琪[3](2021)在《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文中提出新能源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政府通过不同方式补贴扶持产业发展,近几年,补贴政策在不断变化,对新能源企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下降,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调节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将补贴方式进行具体划分,研究不同补贴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是否在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对分析政府补贴作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上述现实背景,在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相关理论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新能源企业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关系,按照补贴方式将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分为研发补贴、项目补贴、税收补贴、生产补贴以及其他补贴,分别对企业价值进行回归分析。参考以往学者的研究,对企业价值采用托宾Q值和股价进行衡量。同时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从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产出两个角度检验中介效应。通过对2008-2019年我国A股新能源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总体上能促进企业价值,并且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研发补贴对企业价值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项目补贴和税收补贴的对企业价值影响不显着,生产补贴对企业价值产生负向的影响,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都有积极的意义,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企业价值提升,但技术创新产出对企业价值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并且技术创新投入在研发补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技术创新投入并未表现出中介效应。
潘薪辰[4](2021)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这一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国家经济发展而言,起绝对性支撑作用的当属国有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水平,将会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现状与转型前景。但是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创新绩效水平较低,解决此问题重要的一环便是混合所有制改革,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正式开启了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虽然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已有长久的历史,但新一轮的改革不仅仅只是针对国有企业长期以往的股权性质进行改革,同时也从政策性负担等多种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因此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从内部产权、政策性负担多维度提升创新绩效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借助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对国内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绩效相关的研究归纳总结,同时融合了我国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与制度背景理论基础,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作用。实证检验上则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与倾向得分匹配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影响,通过对比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创新绩效水平的变化,来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效果,此外,因为不同企业承担的政策性负担和混合主体多元化不同,所以本文还探究了政策性负担、混合主体多元化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影响。在此次研究中,凭借实证分析,最终总结出了以下结论;(1)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前比较,企业创新绩效会提高。(2)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与没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比较,其创新绩效会提高。(3)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政策性负担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水平越低。(4)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混合主体多元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绩效水平越高。此外,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比伟进行股权激励的企业创新绩效水平高。本文价值在于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划分为横向影响和纵向影响从两个维度,同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其进行探讨,并从企业内部产权结构调整和外部政策性负担两个视角来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影响机理。在实践上从创新绩效的角度为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提供了新的研究数据。
褚心[5](2021)在《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尽快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型的必由之路。国有企业既是市场的重要主体,又是创新的重要主体,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实现“创新型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由于我国国企存在所有者缺位、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公司治理僵化等问题,导致其创新动力与能力不足,因此,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激发国企创新动能刻不容缓。混改的关键目标在于国企通过引入多种形式的非国有股东改善国企公司治理,提升国企创新水平。仅从股权层面进行混改对公司治理改善效果较为有限,目前混改的重点已从非国有股东股权融合层次过渡到董事权力融合层次。多数非国有股东认为参股国企至少要能委派个董事才能具备实质性管理权,充分发挥其治理效应。此外,近年来,非国有股东在混改中超额委派董事现象屡见不鲜,这本质上也是非国有股东通过控制董事会决策强化对国有企业管理权的途径,保障自己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董事治理优势不同,非国有股东委派执行董事或者非执行董事无疑具有不同的治理效果。因此,本文利用2013-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从董事会层面,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资源基础理论,实证检验了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有助于发挥其实质性治理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地根据市场机制开展创新活动。此外,相比于没有超额委派董事的企业,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相对于委派非执行董事而言,非国有股东委派执行董事参与治理对国企创新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2)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水平的提升是通过降低政府干预、提升高管薪酬敏感性实现的。(3)进一步地,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制度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以及一般商业类国企中更加明显。
马芳[6](2020)在《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北振兴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3年以来,东北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东北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仍然不尽人意。2016年10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明确提出了组织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关省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对口合作实施至今已三年,两地对口合作政策执行情况如何、制定了哪些实施细则、各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两地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振兴效果如何、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哪些经济效应、还有哪些因素制约着对口合作的进展、如何更好地推进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特别是东北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对此开展研究,研究对全面评估对口合作政策、促进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政策实施时间较短,涉及的地域、层级、领域很广,目前对两地对口合作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很多学者仅在东北振兴或在对口帮扶的基础上对对口合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其他研究不同,本文是在对两地大量的实地调研及向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咨询、深度访谈、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等方法进行研究,形成了以合作现状总览、合作效应实证、制约因素分析为主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解读东北和东部地区的对口合作政策,系统梳理对口合作政策实施以来东北地区主要领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领域对对口合作在两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作为代表进一步实证分析对口合作对东北经济的促进作用。从对口合作的视角分析了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对两地如何进一步落实中央提出的对口合作政策,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合作进而推进东北振兴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1.到2020年,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已基本完成预定目标。即形成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构建了多产业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了合作相关政策,并形成了有效的保障措施。2.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拉动效应显着。东北地区在对口合作后经济总量增长趋势明显。对口合作明显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尤其是国企改革。对口合作对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效果不明显,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很大促进作用。对口合作使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对科技产出的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的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经济拉动效应不显着。东部地区的机制体制改革也未因对口合作而出现明显的进步,其中,国企改革的效果对机制体制改革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效果显着,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效果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的科技产出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作用显着,但对科技投入促进作用不显着。对口合作对东部地区平台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通过三个重点合作领域的实证分析说明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促进作用。对口合作对东北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业、汽车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明显,这说明对口合作是一项有利于促进东北振兴的政策。5.从对口合作视角分析制约东北振兴的主要因素:两地经济基础及合作效应的差异导致东部地区合作意愿不强。机制体制方面,对口合作的实施在东北基层政府受到阻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某些行业中仍存在着以利益输送为基础的“隐性限制”,招标内定、企业垄断、隐性门槛等状况仍然存在。东北国企运营管理能力薄弱,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东北地区制造业存在内部结构矛盾;农业合作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面临问题;东北本地的金融业表现整体疲软,削弱了两地对口合作的效果。在科技创新方面,东北地区创新性研究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人才存在结构性问题;人才就业观念有待转变;东北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弱。在平台建设及其他方面,东北特色小镇建设遭遇瓶颈;合作中两地间信息数据互通不畅;产业园区功能存在竞争冲突。东部地区对东北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6.促进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增强两地干部交流、转变思想意识,制定对口合作PPP项目规范,提升东北国企混改质量,大力促进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两地对口合作产业升级转型方面:激励两地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政策扶持两地非公经济融资,以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发展,加强两地开展文化旅游合作,以两地制造业为基础与“互联网+”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健全两地人才培育与流动机制,调动两地校企合作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两地合作自主研发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加强两地合作平台建设方面: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两地进一步合作交流,补齐两地农村、农业对口合作平台建设短板。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从对口合作视角系统梳理了东北振兴所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对东北振兴问题的研究文献浩如星河,但是全面而系统的阐述东北经济发展状况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填补了这一项空白,为其他的研究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参考材料。2.对区域经济理论的有益补充。中国区域间对口合作大都是发达地区以帮扶为主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形式,很少有学者对此种区域合作进行过系统研究。尽管现阶段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但尚不是落后地区,本文对新时代下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的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开创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新领域,丰富了区域经济理论。3.建立区域对口合作分析框架。本文以体制和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等四个方面作为对口合作分析框架,研究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现状、经济效应、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抓住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以及东北振兴的关键。4.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本文通过构建效应分析计量模型,将两地对口合作前后对比及东北地区在三个重点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别对东北振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与人才流动、平台建设及农业、汽车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等方面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对两地经济发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论。
谢臻[7](2020)在《中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工资激励效应视角》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高技术产业,作为创新的重要行业支持,其创新效率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地区创新水平。为了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各地普遍采取了建设产业园区等加快推进该产业专业化集聚的做法。但近些年来,产业的集聚模式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逐步由以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聚模式向以产业社区为代表的新型产业集聚模式转型升级。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式大多只关注生产功能,劳动者在该模式下获得的多是工资方面的激励;而新型产业集聚模式却在关注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还尤其关注生活功能,并积极为劳动者提供精神等其他方面的激励。那么,产业集聚模式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何在?或者换言之,在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方面,传统的产业集聚模式是否存在局限性?鉴于在传统和新型产业集聚模式下,工资激励对劳动者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需要一种基于工资激励视角的产业集聚理论和研究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结合起来,从劳动者工资激励角度重新构建了专业化集聚和创新效率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全新的影响机制即“工资激励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证实了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总体影响以及“工资激励效应”在该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工资激励效应”出现产业和地区异质性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1)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与创新效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存在一个专业化集聚最佳规模,使得产业创新效率达到最高;(2)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存在“工资激励效应”,即专业化集聚程度的增加会降低劳动者所受到的工资激励强度,进而抑制创新效率的提升;(3)消除“工资激励效应”之后,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得以改善,专业化集聚最佳规模也得以扩大;(4)不同产业中,非国企主导型产业专业化集聚产生的“工资激励效应”更明显;(5)不同地区中,非密集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产生的“工资激励效应”更明显。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最佳规模,即创新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专业化集聚规模,但“工资激励效应”的存在使得该规模被低估;(2)存在“工资激励效应”时,不能够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最佳作用效果,即受到“工资激励效应”影响程度更大的传统产业集聚模式在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3)对于不同类型的细分产业和地区,创新效率受到“工资激励效应”影响的程度也有所差异,其中,受“工资激励效应”影响程度更大的产业和地区,应该优先推动传统产业集聚模式的转型升级。本文有以下四方面的创新:(1)根据综合激励理论构造了工资激励强度这一指标,在数值上等于劳动者工资报酬与劳动边际产出的比值,从而将劳动者的回报和付出结合起来,以体现他们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以劳动者工资激励为视角重新构建了专业化集聚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证层面证实了专业化集聚“工资激励效应”的存在及其在影响产业创新效率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补充和完善了现有的产业集聚理论,还为当前产业集聚模式发生转变这一实际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3)基于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进一步研究了专业化集聚“工资激励效应”出现产业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的原因和具体表现,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新的异质性分类标准,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对策建议;(4)根据实证结果,计算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最高时所对应的专业化集聚最佳规模,并分析了“工资激励效应”存在和不存在时该规模的变动情况,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提供数据层面的支撑。
赵娟[8](2020)在《新时代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部分国企为例》文中提出国企党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能变;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面对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要求,国企党建考核在人才队伍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努力探索,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许多有待加强的地方。如领导班子对党建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考核人才队伍不完善、考核方案的科学性不显着、考核结果运用不合理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国企党建考核并没有充分发挥党建考核工作应有的积极导向作用。究其原因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关于国企党建重要论述的理论把握还不够,也有对新时代国企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出现的新情况难以适应。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研究分析我国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现状,围绕国企党建考核受重视程度、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考核工作方案的科学性、考核后结果的运用和整改措施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调查,旨在为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论文建议,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党建考核机制;以人力资本发展为导向,加强考核队伍建设;以技术发展为支撑,创新党建考核形式;以执行落实为根本,强化党建工作实施。我国国企党建考核工作要坚定不移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合理定位、逐步完善、开拓创新,用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来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种挑战和困难,那么国企党建考核工作一定会有新气象、新作为。
吴丽君[9](2020)在《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专利“多而不优”,企业创新质量亟需提升,创新行为研究日趋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有文献研究高管政治联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研究悖论,没有区分政治联系方式是形成该悖论的重要成因。作为一种直接型政治联系方式,政治激励会对企业创新行为产生怎样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此外,仅有少数学者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结合现实背景发现,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存在显着差异,那么差异显着的社会责任表现对“二元”所有制结构企业创新行为有何影响?为厘清政治激励、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行为三者之间关系,本文遵循“动机-态度-行为反应-经济后果”的研究逻辑,基于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激励效价差异显着的事实,分别以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政治激励对两类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双元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探索两类企业“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创新绩效”之间差异性的传导路径。论文以印象整饰理论、高管激励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及政治联系作用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反腐败及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特殊制度背景,分析政治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创新行为作用机理及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传导路径。为分析政治激励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作用倾向,将社会责任行为区分为正常社会责任表现与异常社会责任表现,其中异常社会责任表现包括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与社会责任表现不足。研究发现:(1)高管政治激励是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差异显着的成因。高管政治激励能够显着提升民营企业超额社会责任表现,但并未显着抑制社会责任表现不足,存在社会责任表现“迎合倾向”。表明社会责任履行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是一项象征性或策略性行为,因此民营企业会出现一方面重视高级慈善责任,另一方面又忽视初级合法合规责任的“两极合流”现象。国有企业在政治激励驱动下,既能够促进超额社会责任表现,又能够抑制社会责任表现不足,进而整体社会责任表现水平较高。(2)高管政治激励与薪酬激励相结合能够提升民营企业双元创新绩效,而国有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依靠高管政治激励这一方式。高管政治激励与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绩效显着正相关,与实质性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不显着。薪酬差距显着提升民营企业的实质性创新绩效,政治激励与薪酬差距在提升民营企业实质性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互补效应。高管政治激励与国有企业策略性创新绩效、实质性创新绩效均呈正相关关系,“双重管制”在二者之间存在正向调节效应。(3)反腐败削弱了政治激励与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减弱了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行为的政治动机。反腐败对民营企业双元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性影响。相比较于实质性创新绩效,反腐败与民营企业策略性创新绩效显着正相关,这说明反腐败并未扭转企业对创新绩效“重量不重质”的现状。反腐败对民营企业实质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政治激励异质性,反腐败对无政治激励民营企业实质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反腐败-制度环境优化-实质性创新绩效提升”作用路径,而对有政治激励民营企业实质性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反腐败-政府补助降低-实质性创新绩效下降”作用路径。(4)不论是民营企业或是国有企业,政治激励通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水平来提升企业创新总绩效。但结合创新绩效的二元属性,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存在“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策略性创新绩效”传导路径,而国有企业则存在“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实质性创新绩效”传导路径。基于此,论文提出了建立社会责任履行良性机制、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完善反腐败制度,提高政府资源配置能力与企业创新质量等对策建议。该论文有图12幅,表53个,参考文献292篇。
杨崇莹[10](2020)在《混改视角下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有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国企随时代变迁而进行因时制宜的改革,自始至终也都是至关重要的。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同时允许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员工持股,我国的国企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下,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的一项重大改革,本身作为激励措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因其能够向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成为了继续深化混改的助力剂。过去的员工持股计划在企业中主要起到提高员工主动性、保留技术人才的作用,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有重要意义(Marianna,2006;Chang等,2015;孟庆斌等,2019;黄萍萍和焦跃华,2019)。在国有企业改革历程中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引入员工持股的方式,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向国有企业注入非公有制资本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成为了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项关键途径。那么,在混改背景下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其原本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是否将会与混改带来的政策红利相辅相成,迸发出更显着的作用呢?员工持股计划发挥出对于混改国企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又是否有一定的内部要求和外部要求。在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和分类治理的背景下,研究员工持股计划是否能够促进混改企业的创新活动,以及产生激励效应的必要条件,对于保证我国国企改革的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结合混合所有制背景,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于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探析员工持股计划在混改企业中所产生的效用。进一步,本文引入行业因素和区域因素方面的调节变量,研究行业垄断性与竞争性、市场化进程水平高低不同时,员工持股计划作用于企业创新的影响差异,从而厘清该激励效应的实现条件。全文共包括七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本章首先厘清了员工持股计划与混合所有制的基本内涵,进一步归纳了员工持股计划、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在员工持股计划方面,梳理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动因及方案设计、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回顾了目前学者对于混改为企业带来的影响作用的研究成果;在企业创新方面,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角度,总结了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结合已有学术文献,本部分最后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评析。第三章为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员工持股计划,本章梳理了两项政策的历史渊源、沿革变迁与发展现状。第四章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本章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以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双因素激励理论为基础,随后提出了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第五章为研究设计。结合本文特性与以往学者的做法,本文选择合适的变量测度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混改国企企业创新的影响作用,进而引入调价变量,分析不同行业类型与不同市场化进程水平所带来的影响差异。第六章为实证结果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结果分析、进一步分析、稳健性检验。本文验证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创新水平的积极影响,以及竞争性行业、高市场化进程对于上述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第七章为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结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当下形势与政策的发展现状,本文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参考建议,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同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继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启示。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于未混改的国企,已混改国企的员工持股计划将增强企业创新。(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于垄断性行业,竞争性行业的员工持股计划将增强企业创新。(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较低市场化进程的地区,高市场化进程地区的员工持股计划将增强企业创新。
二、技术创新与国企创新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技术创新与国企创新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资源型国有企业包容性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资源型企业相关研究 |
1.2.2 包容性绿色增长相关研究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资源型国有企业 |
2.1.2 包容性绿色增长 |
2.1.3 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企业行为理论 |
2.2.2 社会认知理论 |
2.2.3 三重底线理论 |
2.3 研究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研究模型构建 |
3.1 基于研究文献识别的影响因素 |
3.1.1 影响企业经济增长的因素 |
3.1.2 影响企业环境保护的因素 |
3.1.3 影响企业社会贡献的因素 |
3.2 基于实践案例识别的影响因素 |
3.2.1 案例选取原则 |
3.2.2 中煤集团包容性绿色增长实践 |
3.2.3 中国石油包容性绿色增长实践 |
3.2.4 中国宝武包容性绿色增长实践 |
3.3 影响因素集构建 |
3.4 研究假设及模型 |
3.4.1 政策法规与包容性绿色增长 |
3.4.2 经济市场与包容性绿色增长 |
3.4.3 社会公众与包容性绿色增长 |
3.4.4 企业自身与包容性绿色增长 |
3.4.5 管理者认知与包容性绿色增长 |
3.4.6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4 资源型国企包容性绿色增长实现路径分析 |
4.1 研究方法及问卷设计 |
4.1.1 结构方程模型 |
4.1.2 测量量表开发 |
4.1.3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 问卷数据分析 |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4.3 影响因素识别及假设检验 |
4.3.1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与修正 |
4.3.2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与讨论 |
4.4 实现路径识别与分析 |
4.4.1 路径一:政策驱动型实现路径 |
4.4.2 路径二:公众监督驱动型实现路径 |
4.4.3 路径三:技术创新驱动型实现路径 |
4.4.4 路径四:管理者认知驱动型实现路径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建议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研究建议 |
5.2 研究创新点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资源型国有企业包容性绿色增长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 |
2.1.1 新能源企业界定 |
2.1.2 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目的 |
2.1.3 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方式 |
2.2 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的衡量 |
2.2.1 技术创新衡量 |
2.2.2 企业价值衡量 |
2.3 政府补贴、技术创新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相关理论 |
2.3.1 外部性理论 |
2.3.2 信号传递理论 |
2.3.3 技术创新理论 |
2.3.4 有效市场理论 |
第三章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3.1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的政策及现状分析 |
3.1.1 新能源企业政府补贴的政策及变化 |
3.1.2 新能源企业不同方式政府补贴现状分析 |
3.2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及假设提出 |
3.2.1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2 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3 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
3.2.4 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影响企业价值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理论分析 |
3.3 模型构建及变量定义 |
3.3.1 模型构建 |
3.3.2 变量定义 |
3.4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的实证分析 |
4.1 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共线性检验 |
4.1.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1.2 相关性分析 |
4.1.3 共线性检验 |
4.2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的回归分析 |
4.2.1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的回归结果 |
4.2.2 不同方式政府补贴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 |
4.2.3 技术创新对新能源企业价值影响的回归结果 |
4.2.4 技术创新在政府补贴与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变量替换法 |
4.3.2 更换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相关建议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定义 |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 |
二、创新绩效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文献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治理文献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效应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创新绩效文献综述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文献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投入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创新产出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演进 |
一、改革原因 |
二、改革历程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二、公司创新理论 |
三、产权改革理论 |
四、政策性负担理论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创新绩效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政策性负担与企业创新绩效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混合主体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绩效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一节 变量选择 |
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政策性负担 |
四、混合主体多元化 |
五、控制变量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三节 模型构建 |
第六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前后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检验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未混合所有制改革其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检验 |
三、政策性负担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检验 |
四、混合主体多元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检验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一、变量替换稳健性检验 |
二、使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检验 |
第四节 进一步研究 |
一、股权激励问题 |
二、进一步研究的结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降低政策性负担,加快市场化改革 |
三、注重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引入多元化股东,形成健康的股东多元化机制 |
四、关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配套措施的作用,发挥股权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
第三节 研究限制和未来想法 |
一、研究局限 |
二、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5)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 |
1.2.2 非国有股东 |
1.2.3 企业创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创新 |
2.2 非国有股东与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 |
2.3 董事会特征与企业创新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委托代理理论 |
3.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2 假设的提出 |
3.2.1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
3.2.2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
3.2.3 非国有股东委派不同类型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证设计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2 变量定义 |
4.3 模型构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 |
5.2 相关性分析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5.3.1 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回归结果 |
5.3.2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回归结果 |
5.3.3 非国有股东委派不同类型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回归结果 |
5.4 机制检验 |
5.4.1 降低政府干预 |
5.4.2 提升高管薪酬敏感性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变量替换 |
5.5.2 PSM倾向得分匹配样本 |
5.5.3 排除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的干扰 |
5.5.4 工具变量检验 |
5.6 进一步分析 |
5.6.1 不同制度发展水平下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治理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
5.6.2 不同国企分类下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3 主要创新点和尚待改进之处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尚待改进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对口援助的理论发展 |
2.1.2 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合作的理论发展 |
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1 对口援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2.2.2 对口合作相关研究 |
2.2.3 东北振兴相关研究 |
第3章 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成效分析 |
3.1 对口合作实施总方案 |
3.1.1 对口合作实施方案解读 |
3.1.2 分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 |
3.2 体制、机制改革与合作模式创新成效分析 |
3.2.1 东北地区机制体制改革成效 |
3.2.2 对口合作发展模式创新 |
3.3 两地区产业协同发展、转型成效分析 |
3.4 对口合作区域科技创新成效分析 |
3.5 对口合作平台建设成效分析 |
3.6 其他领域合作成效分析 |
小结 |
第4章 对口合作对东北振兴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
4.1 对口合作推动东北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
4.1.1 实证分析方法和模型选择 |
4.1.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1.3 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东北振兴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4.2.1 体质机制创新的路径分析 |
4.2.2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4.2.3 体质机制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3 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分析 |
4.3.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3.2 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东北振兴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4.4.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
4.4.2 科技创新效应的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东北与东部地区互联、互通效应分析 |
4.5.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4.5.2 地区间互联、互通效应分析的实证结果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对口合作给东部地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分析 |
5.1 对口合作拉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
5.1.1 经济增长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1.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2 对东部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分析 |
5.2.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2.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3 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效应分析 |
5.3.1 效应分析的模型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3.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4 对东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 |
5.4.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4.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5.5 地区间共建合作平台建设的效应分析 |
5.5.1 效应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
5.5.2 实证结果及东部与东北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6章 两地对口合作重点产业效应研究 |
6.1 对口合作对双方农业的影响——来自农副食品加工业的证据 |
6.1.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1.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2 对口合作对双方制造业的影响——来自汽车制造业的证据 |
6.2.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2.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6.3 对口合作对双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来自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证据 |
6.3.1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6.3.2 实证结果及东北、东部地区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7章 对口合作视角下东北振兴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地区间发展差异对合作的制约作用分析 |
7.1.1 两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对口合作 |
7.1.2 对口合作在两地的经济效应差异明显 |
7.2 四大领域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体制机制改革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2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3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2.4 平台建设领域的制约因素分析 |
7.3 其他方面的制约因素分析 |
小结 |
第8章 提升东北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
8.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地区间对口合作 |
8.2 加快地区间对口合作产业转型升级 |
8.3 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两地间合作 |
8.4 加强两地间的合作平台建设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中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工资激励效应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目标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中介效应模型 |
1.2.2 Malmquist-tobit模型 |
1.2.3 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
1.2.4 分组回归方法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4.1 构造了工资激励强度指标 |
1.4.2 证实了专业化集聚的工资激励效应 |
1.4.3 提供了异质性影响的理论依据和分类标准 |
1.4.4 确定了专业化集聚的最佳规模 |
1.5 论文其余部分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专业化集聚的影响 |
2.1.1 专业化集聚对环境的影响 |
2.1.2 专业化集聚对企业的影响 |
2.2 专业化集聚对劳动者的影响 |
2.2.1 专业化集聚对劳动者工资报酬的影响 |
2.2.2 专业化集聚对劳动边际产出的影响 |
2.3 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
2.3.1 专业化集聚的集聚效应 |
2.3.2 专业化集聚的竞争效应 |
2.3.3 专业化集聚的拥挤效应 |
2.3.4 专业化集聚的异质性影响 |
2.4 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 |
2.4.1 地区因素 |
2.4.2 产业因素 |
2.4.3 劳动者因素 |
2.5 文献评述 |
3 理论分析 |
3.1 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总体影响 |
3.2 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分解 |
3.2.1 间接影响——工资激励效应 |
3.2.2 直接影响——不存在工资激励效应 |
3.3 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异质性影响 |
3.3.1 产业异质性 |
3.3.2 地区异质性 |
4 研究设计 |
4.1 模型设定 |
4.2 指标选取与计算 |
4.2.1 被解释变量——创新效率 |
4.2.2 核心解释变量——专业化集聚程度 |
4.2.3 中介变量——工资激励强度 |
4.2.4 控制变量 |
4.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4 描述性统计 |
5 工资激励效应下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基准分析 |
5.1 高技术产业重要指标测算结果与特征事实分析 |
5.1.1 创新效率 |
5.1.2 专业化集聚程度 |
5.1.3 工资激励强度 |
5.1.4 特征事实 |
5.2 平稳性检验 |
5.3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总体影响 |
5.4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 |
5.4.1 间接影响——工资激励效应 |
5.4.2 直接影响——不存在工资激励效应 |
5.5 内生性检验 |
5.6 稳健性检验 |
6 工资激励效应下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分析 |
6.1 异质性产业分类原因与标准 |
6.1.1 分类原因 |
6.1.2 分类标准 |
6.2 不同产业重要指标测算结果与比较分析 |
6.2.1 创新效率 |
6.2.2 专业化集聚程度 |
6.2.3 工资激励强度 |
6.3 国企主导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
6.3.1 总体影响 |
6.3.2 影响机制 |
6.4 非国企主导型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
6.4.1 总体影响 |
6.4.2 影响机制 |
6.5 不同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差异 |
6.5.1 总体影响差异 |
6.5.2 影响机制差异 |
7 工资激励效应下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地区异质性分析 |
7.1 异质性地区分类原因与标准 |
7.1.1 分类原因 |
7.1.2 分类标准 |
7.2 不同地区重要指标测算结果与比较分析 |
7.2.1 创新效率 |
7.2.2 专业化集聚程度 |
7.2.3 工资激励强度 |
7.3 密集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
7.3.1 总体影响 |
7.3.2 影响机制 |
7.4 非密集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
7.4.1 总体影响 |
7.4.2 影响机制 |
7.5 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差异 |
7.5.1 总体影响差异 |
7.5.2 影响机制差异 |
8 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规模 |
8.2.2 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模式 |
8.3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新时代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部分国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现状研究述评 |
1.3.1 国内现状研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基础理论 |
2.1 党建 |
2.1.1 党建的基本概念 |
2.1.2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 |
2.2 国企党建 |
2.2.1 国企党建的基本概念 |
2.2.2 国企党建的特征 |
2.3 国企党建考核 |
2.3.1 国企党建考核的基本概念 |
2.3.2 国企党建考核和机关党建考核的区别 |
2.3.3 国企党建考核和绩效考核的关联 |
2.3.4 十八大后国企党建考核要求 |
第三章 陕西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对陕西部分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问卷调查 |
3.2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陕西国企党建考核现状和问题分析 |
3.2.1 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2 基本指标的定量研究分析和体现的问题 |
3.2.3 国企考核现状的定性研究分析和体现的问题 |
第四章 完善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对策 |
4.1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党建考核机制 |
4.1.1 制定完善的考核和执行方案 |
4.1.2 完善党建考核结果警示制度 |
4.1.3 强化党建考核的奖惩制度 |
4.2 以人力资本发展为导向,加强考核队伍建设 |
4.2.1 重视党建考核人才的培养 |
4.2.2 扩大党建考核队伍 |
4.2.3 形成抓落实的责任氛围 |
4.3 以技术发展为支撑,创新党建考核形式 |
4.3.1 增强党建考核形式的科学性 |
4.3.2 创新党建考核评价体系 |
4.3.3 加大党建工作问责机制 |
4.4 以执行落实为根本,强化党建工作实施 |
4.4.1 强化党建考核结果运用 |
4.4.2 完善考核结果的整改机制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特色 |
2 文献综述 |
2.1 高管政治激励测度 |
2.2 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创新行为 |
2.3 反腐败、政治联系与企业创新行为 |
2.4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研究主题趋势分析 |
2.5 研究述评 |
3 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与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2 制度背景 |
3.3 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企业创新绩效分析框架 |
4 高管政治激励与企业异常社会责任表现 |
4.1 民营企业高管政治激励与异常社会责任表现 |
4.2 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激励与异常社会责任表现 |
4.3 研究设计 |
4.4 实证结果 |
4.5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5 高管政治激励与企业双元创新行为 |
5.1 民营企业高管政治激励与双元创新行为 |
5.2 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激励与双元创新行为 |
5.3 研究设计 |
5.4 实证结果 |
5.5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6 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双元创新行为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主要贡献与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混改视角下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思路与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员工持股计划的基本内涵 |
2.1.2 混合所有制的基本内涵 |
2.2 文献综述 |
2.2.1 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综述 |
2.2.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献综述 |
2.2.3 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 |
2.2.4 员工持股计划、混改与企业创新的文献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3.制度背景与现状分析 |
3.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 |
3.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渊源 |
3.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
3.1.3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
3.2 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分析 |
3.2.1 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程 |
3.2.2 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现状 |
4.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创新与混改的理论基础 |
4.1.1 委托代理理论 |
4.1.2 产权理论 |
4.1.3 双因素激励理论 |
4.2 研究假设 |
4.2.1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
4.2.2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影响企业创新的行业差异 |
4.2.3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影响企业创新的区域差异 |
5.研究设计 |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5.2 变量定义 |
5.2.1 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 |
5.2.2 解释变量:员工持股计划 |
5.2.3 分组变量:混合所有制改革 |
5.2.4 行业差异指标 |
5.2.5 区域差异指标 |
5.2.6 控制变量 |
5.3 实证模型 |
6.实证结果分析 |
6.1 描述性统计 |
6.1.1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子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 相关性分析 |
6.3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
6.4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影响企业创新的行业差异 |
6.4.1 实证回归结果 |
6.4.2 分组回归结果 |
6.5 混合所有制改革、员工持股计划影响企业创新的区域差异 |
6.5.1 实证回归结果 |
6.5.2 分组回归结果 |
6.6 稳健性检验 |
6.6.1 更换因变量度量方式 |
6.6.2 使用PSM模型进行检验 |
7.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与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技术创新与国企创新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创新 ——基于股权结构的视角[D]. 陈先彬. 广西大学, 2021
- [2]资源型国有企业包容性绿色增长实现路径研究[D]. 袁英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不同方式政府补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企业价值[D]. 贾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4]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来自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 潘薪辰.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5]国企混改中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D]. 褚心.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6]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经济效应实证研究[D]. 马芳. 辽宁大学, 2020(07)
- [7]中国高技术产业专业化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 ——工资激励效应视角[D]. 谢臻.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8]新时代国企党建考核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部分国企为例[D]. 赵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2)
- [9]高管政治激励、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双元创新行为研究[D]. 吴丽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混改视角下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研究[D]. 杨崇莹.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