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会议纪要 (APDW 2004)

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会议纪要 (APDW 2004)

一、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 2004)会议纪要(论文文献综述)

杨曼曼[1](2018)在《加味芍药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加味芍药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湿热蕴结型患者的疗效及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中医证候疗效、内镜下肠黏膜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病房和门诊临床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的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在研究过程中脱落和失访共计8例,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均以8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第8周界点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内镜下肠黏膜疗效,并评价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镜下黏膜像疗效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8、TNF-α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除西药组有2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外,未发生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余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有临床价值的异常改变。结论:1.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组能改善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候疗效水平和主次症状。2.两组均能够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肠黏膜的修复、愈合。3.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组可能通过抑制IL-8、TNF-α表达水平达到促进炎性细胞凋亡的作用,进而实现对UC患者的抗炎效应。4.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组的不良反应小,安全性较高。

孙妍,卢艳如[2](2017)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的近、远期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5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经胃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和H.pylori检测确诊为H.pylori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60岁)99例,随机分为A组、B组。A组给予正规的根治H.pylori四联疗法(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B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比较两组治疗结束4周后及随访12个月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结束4周后两组炎症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临床症状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696);12个月后A组炎症程度比B组明显好转(P=0.006),临床症状也较B组有明显改善(P=0.041)。结论对H.pylori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老年患者进行正规的根除H.pylori,近期疗效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提高远期疗效,且对预防胃癌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徐霞[3](2014)在《三皮汤对实验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IL-4、IL-6表达的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三皮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小鼠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0只BALB/C小白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三皮汤组,每组为10只。以恶唑酮建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后。正常组小鼠腹部涂抹100%乙醇溶液0.2mL,其余各组涂抹3%恶唑酮无水乙醇溶液0.2ml,1天后重复涂抹一次。正常组和模型组正常进食和水。SASP组和三皮汤组分别给予SASP和三皮汤灌胃治疗,每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包括小鼠体重、饮食、大便等情况),二十天后处死所有小鼠,剪取脾组织检测其重量的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和脾脏组织细胞因子IL-4及IL-6的含量。取病变结肠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1.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SASP组和三皮汤组小鼠症状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2.模型组小鼠免疫器官脾组织出现明显萎缩,SASP组和三皮汤组小鼠脾组织重量较模型组有所增加;3.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脾脏组织IL-4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IL-6水平则明显升高,治疗后三皮汤组血清及脾脏组织IL-4含量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1),IL-6含量显着下降,与模型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三皮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有确切疗效;2.三皮汤能降低小鼠血清及脾脏组织IL-6及升高IL-4的含量;可能是三皮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之一。3.3三皮汤能调整细胞因子如IL-6及IL-4间失衡,缓解肠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

孙建明[4](2012)在《粪便钙卫蛋白、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疗效的预测价值》文中认为背景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以显着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发热、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为特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大约15%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会发展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患者须住院并给予激素治疗。但是,大约30%-40%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激素治疗无效,需要进行外科手术,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可增加死亡率。因此,及时预测治疗疗效是非常重要的。目前,Mayo指数和Truelove-witts标准被用于激素治疗失败并且需要二线治疗患者的评估,其中最主要的是肠道黏膜的内镜表现,但频繁重复的侵入性内镜检查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这个标准有侵入性、主观性强,在临床上推广困难。因此,寻找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手段来预测激素治疗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血清学指标如CRP、ESR、ALB等在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程度方面的准确性不太理想,而粪便分子生物学指标物在判断炎症性肠病炎性活动程度及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作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M2-PK是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并生成ATP,其二聚体形式在代谢旺盛的增殖细胞中大量表达,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是中性粒细胞胞质的主要成分。粪便钙卫蛋白、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是在判断炎症性肠病炎性活动程度方面研究较多的分子标志物,并证实它们的水平与炎症性肠病炎性程度相关。上述粪便分子标志物可否在临床中用于预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激素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有报道认为在儿童重度溃疡性结肠患者中,M2型丙酮酸激酶可作为预测激素疗效的粪便分子标志物。本文通过分析上述三个指标在成人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对激素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目的探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粪便中钙卫蛋白(calprotectin,Cal)、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ac)、M2型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水平的变化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2年2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确诊并接受激素治疗的46例重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大便标本。根据激素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26)和无效组(n=20)。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两组研究对象粪便钙卫蛋白、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的水平,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CRP、ESR、ALB水平。结果1.粪便M2型丙酮酸激酶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594.50IU/ml(458.18-654.21),治疗有效组为214.90IU/ml(144.20-48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钙卫蛋白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62.10ng/g(50.60-88.60),治疗有效组为53.66ng/g(45.14-57.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粪便乳铁蛋白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333.01μg/g(217.50-552.10),治疗有效组为236.24μg/g(199.63-24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RP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47.00mg/L(21.00-67.50),治疗有效组为4.00mg/L(1.20-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29.00mm/h(15.25-40.00),治疗有效组为18.00mm/h(15.00-2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水平在激素治疗无效组为30.10g/L(25.58-37.60),治疗有效组为37.30g/L(32.80-4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OC曲线分析粪便M2型丙酮酸激酶最佳截断值为301.55IU/ml,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C反应蛋白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结论1.粪便M2型丙酮酸激酶是较为理想简便的预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治疗疗效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其预测价值优于血清学指标;2.粪便钙卫蛋白及粪便乳铁蛋白对激素治疗疗效无预测性。

刘珊[5](2011)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证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经验总结》文中指出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为导师唐旭东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总结。1.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随机、以叶酸为对照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建立完善的疗效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叶酸为对照的临床试设计,试验组根据辨证分别给予中药辨证方(Ⅰ号、Ⅱ号、Ⅲ号、Ⅳ号)加减治疗,150m1/袋,2/日;对照组给予叶酸,5mg/次,3/日。对照组和试验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后从病理组织学、胃镜下改变、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PRO)评价量表、临床症状4个方面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共计纳入55例患者,中药组37例,对照组18例,纳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FAS)分析53例;纳入符合方案集(Per protocol set, PPS)分析45例。研究结果如下:(1)疗效评价(FAS)①病理组织学:中药组及叶酸组均可以改善异型增生,中药组的异型增生消失率为46.9%,叶酸组为53.3%,治疗效果组问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170,p=0.460>0.05)。中药组萎缩和病理总积分改善趋势比叶酸明显。②胃镜黏膜评分:中药组改善血管透见、肠化结节、黏膜色泽及黏膜质地优于叶酸,改善黏膜皱襞疗效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765>0.05)。③PR0量表积分:中药组改善消化不良、心理及社会功能、总积分改善优于叶酸。④主要症状积分:中药组改善胃脘部堵闷疗效优于叶酸(p=0.033,<0.03、p=0.018<0.05),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症状总积分优于叶酸(p=0.034<0.05);叶酸治疗3个月时改善烧心疗效优于中药组(p=0.029<0.05)。(2)不良事件报告中药组共35例患者,报告不良事件7次,发生率为20.0%;叶酸组共计18例患者,报告不良事件3次,发生率为16.7%。研究中未发现明确与临床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组治疗胃癌前病变在临床症状(堵闷、症状总积分)、PRO量表积分(消化不良维度、心理及社会功能维度及总积分)、胃镜下黏膜改变(血管透见、肠化结节、黏膜色泽及黏膜质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优于叶酸。中药组和叶酸组对病理改善无明显差异。叶酸对临床症状(烧心)的改善优于中药。临床未发现明确不良反应,表明中药辨证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症状(胃脘痛、胃脘胀等)中药治疗效果明显,但未能显示出统计学差异,考虑与临床研究样本数量偏少有关。2.导师唐旭东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总结和数据挖掘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科研病例采集系统,结合导师问诊思路建立数据采集模板,重点从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总结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结果:共收录86个CAC患者,128诊次的完整病历资料。通过数据挖掘系统得出证型与药物、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侍诊所得及导师本人指导,系统整理导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经验。在症状与证型之间的关联性分析方面,将导师诊疗思路与西医相关理论(胃肠道运动的节律性、胃酸分泌节律等)相联系,探索形成颇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病的思维模式。结论:导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将胃肠道节律性运动与中医病因病机相结合,并将其用于指导治疗用药,获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独特的思维方法,有助于探索形成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病的新模式。

赖洁莹,李瑜元,魏亚明,聂玉强,杜艳蕾,沙卫红,王红[6](2009)在《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在大鼠炎性反应肠道和正常脏器定植对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骨髓造血细胞(HC)移植在大鼠实验性结肠炎(EC)模型的炎性反应肠管和正常脏器的定植情况。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54只,完全随机分为移植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和非模型对照组(C组),每组均为18只。A组和B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建立EC模型,C组用生理盐水灌肠。用悬浮培养法在体外培养获得雄性SD大鼠的HC,移植前24 h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HC。A组造模后24 h将含HC的细胞悬液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B、C组则同法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每组于移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处死大鼠各6只,取全段结肠及肝脏、胃、胰腺组织送检,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的定植情况。结果BrdU阳性细胞在A组结肠组织各时间段均有定植(100%),移植后第14天和第21天的病变区阳性细胞比例显着高于同时间段非病变区(P<0.05)。A组的18例肝组织中有3例亦可检测到BrdU阳性细胞(16.7%),而胃、胰腺组织未检测到阳性细胞,两对照组均阴性。结论同种异体HC移植能在EC大鼠模型的肠道及肝脏中定植,HC的定植与EC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局部血供丰富情况均有关系。

周伟伟[7](2009)在《三皮汤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归属于中医“休息痢”、“腹泻”的范畴。其病机为邪毒(湿热毒或寒湿毒)壅遏于大肠,腑气不利,损伤肠络,化腐成疡,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现代研究表明,当UC发生时,肠道粘膜局部免疫紊乱,同时伴有全身免疫功能失调,其促炎细胞因子IFN-γ上调,可诱导和促进炎症发生;抗炎细胞因子IL-4下调,使其抗炎作用不足,而且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量均与UC疾病的炎症程度呈正相关。本实验欲研究三皮汤对UC小鼠脾组织重量、病变结肠观察组织学、血清和脾脏组织细胞因子IFN-γ及IL-4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三皮汤对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Normal group)、模型组(Model group)、三皮汤组(Sanpi decotion group)、柳氮磺胺吡啶组(SASP group),每组10只。参照Heller等的方法用恶唑酮(QXZ)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三皮汤组和柳氮磺胺吡啶组分别予三皮汤(0.55 g.ml-1)、柳氮磺胺吡啶(0.05mg.ml-1)灌胃。恶唑酮(QXZ)灌肠后每天对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第10d处死所有小鼠,取其病变结肠进行组织学损伤评分,取脾组织检测重量的变化,并采用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和脾脏组织细胞因子IFN-γ及IL-4的含量。结果:1.一般情况及DAI评分:模型组、三皮汤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小鼠灌肠后24小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腹泻、懒动、拱背、厌食;模型组小鼠均出现稀便,5只小鼠有肉眼血便,DAI评分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三皮汤组和SASP组小鼠在治疗第4天症状开始减轻,体重逐渐增长,DAI评分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治疗第10天,两治疗组小鼠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好转,食欲增加,未见粘液血便,偶有稀便,且三皮汤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SASP组,两组DA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2.组织学损伤情况:模型组小鼠肠壁可见明显的充血和水肿,沿肠系膜纵型剪开可见肠壁黏膜有散在的溃疡点和糜烂,病变主要在远端结肠,以直肠病变最严重。三皮汤组和SASP组小鼠肠粘膜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好转。光镜下病理形态:模型组小鼠肠粘膜可见糜烂和溃疡形成,病变主要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病变部位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三皮汤组和SASP组,;三皮汤组小鼠结肠病变有明显改善,肠粘膜无糜烂和溃疡,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SASP组小鼠肠粘膜未见明显糜烂和溃疡,仍有炎性细胞浸润。3.脾组织重量情况:模型组小鼠脾组织重量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皮汤组和SASP组脾组织重量较模型组均有明显增加。4.各组血清IFN-γ、IL-4含量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IL-4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皮汤组和SASP组IFN-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升高,且三皮汤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皮汤组与SASP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5.各组脾组织IFN-γ、IL-4含量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FN-γ含量明显升高,IL-4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三皮汤组和SASP组IFN-γ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升高,且三皮汤组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皮汤组与SASP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三皮汤对模型动物UC病变具有确切的改善作用,推测其现代医学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之间的平衡,改善免疫功能,促进UC的愈合。

罗超[8](2009)在《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334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分析胆囊壁增厚程度与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压力、肝功能情况的关系,探讨肝硬化时胆囊壁增厚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334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根据胆囊壁增厚程度对患者进行分组,统计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的变化与血清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压力以及腹水、脾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族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胆囊壁增厚程度(GBWT)呈明显正相关(rs=0.404,P<0.01),ALB、PV、STB、PT在胆囊壁增厚轻、中、重度组间均存在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后发现上述指标在组间均有差异(P<0.05),GBWT不同程度组之间腹水、脾大发生率有差别(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壁增厚程度与性别、族别、年龄不相关。胆囊壁增厚程度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腹水、脾大间比较均相关,且在根据不同程度胆囊壁增厚程度分组下进行比较发现组间有差异,即肝功能受损越严重胆囊壁增厚程度也越重,门脉压力越高胆囊壁增厚程度越重。

梁汝坚,梁若玲[9](2008)在《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三联"(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对幽门螺旋杆菌(Hp)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索较为理想的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幽门螺旋杆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或碳1414呼气试验(14C-BUT)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枸橼酸铋钾220mg、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0mg,2次/d。对照组50例,给予奥美拉唑20mg、枸橼酸铋钾220mg、替硝唑500mg、克拉霉素25mg,2次/d。两组"四联"疗程均为1周,随后分别再服用泮托拉唑40mg和奥美拉唑20mg,每天早上一次连续3周;总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停药4周以上复查。结果观察组Hp转为阴性45例,Hp根除率90·0%,溃疡愈合率96·0%;对照组Hp转为阴性42例,Hp根除率84·0%,溃疡愈合率96%,两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副作用观察组1例口腔溃疡,对照组1例轻度腹泻,两组分别有2例轻度头痛、失眠,1例恶心,2例食欲下降,均能完成整个疗程,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泮托拉唑与奥咪拉唑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临床疗效相当,提示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在抗幽门螺旋杆菌中疗效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方案。

赖洁莹,李瑜元,魏亚明,聂玉强,杜艳蕾,沙卫红[10](2006)在《骨髓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动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骨髓造血细胞(hematopoietic cells,HCs)移植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大鼠模型后其在大肠的定位情况。方法: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作SD大鼠CD模型。用悬浮法培养同种异体HCs,并用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经尾静脉注入体内,并以生理盐水为对照。于移植后第7天、第14天及第21天处死大鼠,取全段大肠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Cs的定位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移植组各时间段大肠组织均有BrdU阳性细胞定位,主要在黏膜上皮层,对照组阴性。结论:HCs可定位于大鼠CD模型的肠道中。

二、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 2004)会议纪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 2004)会议纪要(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芍药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和方法
    1.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一般资料
        2.3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和分析
    1.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两组结肠镜检查黏膜像的比较
    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比较
    5.安全指标观察
    6.随访
第三部分 讨论
    1.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1.1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2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
    2.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
        2.1 病名考究
        2.2 病因病机
        2.3 中医多种方式联合治疗溃结
        2.4 中医药对溃结免疫功能调节的实验研究
    3.导师对UC的认识
    4.加味芍药汤的配伍及药理研究
    5.疗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5.1 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能改善中医证候水平,促进肠黏膜恢复
        5.2 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能调节细胞免疫水平
        5.3 加味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有较好的安全性
    6.存在问题及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标准
    附录B 溃疡性结肠炎Roth分级标准
    附录C 溃疡性结肠炎肠镜疗效标准
附件
附表
    附表1 疗效指标表
    附表2 实验性指标
    附表3 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
    附表4 不良反应观察表
综述 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检测
    1.4 评分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治疗结果比较
    2.2 两组远期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3)三皮汤对实验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IL-4、IL-6表达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缩略词表
技术路线
前言
第一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和药物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一次性材料准备
    2 实验方法
        2.1 配置复制动物模型所需的试剂
        2.2 恶唑酮造模
        2.3 药物制备与灌药方法
        2.4 相关指标观察和检测
        2.5 动物标本取材
        2.6 各组小鼠血清标本IL-4、IL-6含量的检测
        2.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1 一般情况及DAI评分
    2 结肠病理组织
        2.1 肉眼观察结肠形态
        2.2 光镜下的病理形态
    3 脾脏重量
    4 各组血清IL-4、IL-6含量比较
    5 各组小鼠脾组织IL-6、IL-4含量比较
第三章 讨论
    1 恶唑酮(OXZ)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模型的评价
    2 DAI(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评分观察UC(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恢复情况
    3 Th1/Th2细胞因子IL-4、IL-6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血清及脾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意义
    4 三皮汤对实验性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4)粪便钙卫蛋白、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疗效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证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综述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类
    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
    4. 治疗与随访
    5. 研究的热点问题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现状
    1. 中医病名争鸣
    2. 病因病机撷要
    3. 中医相关治法荟萃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概况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设计类型
        2.3 研究人群
        2.4 治疗方案
        2.5 观测指标
        2.6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2.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8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研究受试者来源
        3.2 研究入组及完成情况
    4. 受试者基本情况
        4.1 基线可比性
    5. 疗效分析
        5.1 主要疗效指标评价
        5.2 次要疗效指标评价
    6. 安全性评价
        6.1 不良事件报告
        6.2 不良事件报告率组间比较
    7. 小结
        7.1 研究完成情况
        7.2 基线可比性
        7.3 疗效分析
    8.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经验总结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用药规律分析
    5. 人机结合,以人为本
    6. 讨论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三皮汤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词汇集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

(8)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33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资料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研究参数
    3.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Hp检测
    1.4 溃疡病胃镜下疗效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p根除率
    2.2 溃疡愈合率
    2.3 副作用
3 讨论

(10)骨髓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动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1.1.2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大鼠CD模型的建立
        1.2.2 HCs的体外分离、培养及标记
        1.2.3 细胞移植及取材
        1.2.4 病理学观察
        1.2.5 免疫组化检测HCs定位情况
        1.2.6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动物模型结果
        2.1.1 一般情况
        2.1.2 大体形态
        2.1.3 病理组织学
    2.2 细胞培养结果
    2.3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3 讨 论

四、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APDW 2004)会议纪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芍药汤治疗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D]. 杨曼曼.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8(01)
  • [2]根除幽门螺杆菌在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临床意义[J]. 孙妍,卢艳如.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7(06)
  • [3]三皮汤对实验性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IL-4、IL-6表达的变化[D]. 徐霞. 中南大学, 2014(02)
  • [4]粪便钙卫蛋白、乳铁蛋白、M2型丙酮酸激酶对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激素疗效的预测价值[D]. 孙建明. 泰山医学院, 2012(03)
  • [5]慢性萎缩性胃炎辩证治疗的疗效评价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导师经验总结[D]. 刘珊.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1(01)
  • [6]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在大鼠炎性反应肠道和正常脏器定植对照[J]. 赖洁莹,李瑜元,魏亚明,聂玉强,杜艳蕾,沙卫红,王红.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9(06)
  • [7]三皮汤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及对细胞因子IFN-γ、IL-4的影响[D]. 周伟伟. 中南大学, 2009(04)
  • [8]肝硬化合并胆囊壁增厚334例临床分析[D]. 罗超. 新疆医科大学, 2009(S2)
  • [9]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旋杆菌疗效观察[J]. 梁汝坚,梁若玲. 广东医学, 2008(06)
  • [10]骨髓造血细胞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动物研究[J]. 赖洁莹,李瑜元,魏亚明,聂玉强,杜艳蕾,沙卫红.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06)

标签:;  ;  ;  ;  ;  

第四届亚太消化疾病周会议纪要 (APDW 2004)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