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开发防止鱼贝类罐头食品黑变的添加剂(论文文献综述)
郭思亚[1](2019)在《人工养殖鲟鱼鱼肉制品开发及其品质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养殖的鲟鱼主要用于采卵,并将其加工为鱼籽酱等高档食品,但对于采卵后的鲟鱼鱼肉,主要以较低的价格出口或国内消费,精深加工产品相对较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鲟鱼深加工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相对较少,未能充分体现鲟鱼资源的利用价值。因此,为了提高鲟鱼的市场价值、丰富鲟鱼制品,在对四川省水产品市场调研基础上,本文以采卵后的鲟鱼为原料,重点对其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采卵后鲟鱼鱼肉的去腥工艺研究。在比较了不同配方清洗工艺对鲟鱼鱼肉脱腥效果的影响基础上,研究了清洗条件以及掩盖条件对鲟鱼鱼肉脱腥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去腥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清洗物料比为11.1%,清洗时间为45.0min,掩盖物料比为12.4%,掩盖时间为15.0min,在此条件下,鲟鱼鱼肉的脱腥效果最佳,处理后的腥味值仅3.468分,降低了92.487%。鲟鱼鱼肉的蒸煮损失率为10.641%,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分别为2960.523g、1113.090、842.513g。(2)休闲鲟鱼肉干加工工艺研究。通过分析腌料中的盐含量、腌制时间、熟化油温、熟化时间对鲟鱼肉干感官评分的影响,并综合考虑鲟鱼肉干的质构、色泽。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制作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腌料中的盐含量为1.1%,腌制时间17.1min,熟化油温为171.2℃,熟化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肉干的感官总分最优,其值为74.5分,硬度、弹性、胶着性、咀嚼性分别为7872.262g、0.952、5211.438、6197.774g,a*值为20.373,b*值为26.989,L*值为25.703。(3)烤鲟鱼自热快餐制品制作工艺研究。比较了烤制的鲫鱼和鲟鱼在不同介质中自加热温度变化,通过分析得出:在烤制过程中,升温速度为ν鲫鱼>ν鲟鱼,烤鱼的最高温度为鲫鱼(73.45℃)<鲟鱼(79.82℃)。烤鱼自热快餐制品中的烤鱼及配菜在自加热过程中温度均可以达到70.00℃以上,在经过30.00min后,烤鱼和配菜的温度均在60.00℃以上。(4)鲟鱼鱼头方便营养汤料制作工艺研究。使用木瓜蛋白酶处理辅助粉碎鲟鱼鱼头,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5℃、酶用量为2万U/g、酶解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鲟鱼鱼头粉碎度最高为93.31%±2.30。使用风味蛋白酶酶解鲟鱼鱼头汤,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5℃、酶用量为2万U/g、酶解时间为6h,在此条件下,鲟鱼鱼头汤的鲜味值最高(9.33±0.25分)。研究了配料添加量对鲟鱼鱼头营养汤料感官品质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川芎添加量为0.10%、白芷添加量为0.15%、玉米芯添加量为20%,在此条件下,鲟鱼鱼头营养汤料感官评分最高(85.50±2.14分)。
孙晓佳,李婷婷,赫彬彬,梅永超,王当丰,谢晶,励建荣[2](2019)在《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活性的抑制作用》文中指出以报告菌株紫色杆菌CV026为检测模型,探究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特性的影响。采用酶标法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效果,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分泌信号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抑菌浓度下,富马酸钠可以显着降低紫色杆菌CV026紫色菌素的产生量(P<0.05);当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富马酸钠对紫色菌素的抑制率达50.95%,且不影响CV026菌株的生长。富马酸钠能有效抑制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群集与泳动、胞外蛋白酶活性等相关腐败特性,且质量浓度与其抑制作用呈正相关。另外,由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可知,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信号分子的分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因此,富马酸钠具有较好的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可作为新型群体感应抑制剂用于水产品贮藏保鲜。
陈山[3](2016)在《海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开发》文中认为水产品具有季节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单纯依靠出售鲜活产品,无法将产业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必要寻找精深加工技术,提供食用安全、物流方便、保存容易的高附加值产品,达到促进水产养殖行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本课题以鲍鱼、海参、罗非鱼为原料,探究其高值化利用技术及开发相关产品。研究了即食鲍鱼的关键加工技术。结果表明,80℃预处理150-180min,食盐用量1-2%,复合磷酸盐保水剂用量0.4%,二阶段灭菌工艺为80℃灭菌50 min和130℃灭菌20 min时,即食鲍鱼成品的外观品相、保水性和咀嚼性均较好。研究了即食海参的关键加工技术。结果表明,pH值5-6和温度50-60℃时,海参自溶率达到最大,因此加工过程要尽量避开海参容易发生自溶的pH值和温度区间;低于3%浓度时,海参自溶率会随盐浓度提高而降低。在90℃℃预处理120min、食盐用量1.5-2%、二阶段灭菌工艺为100℃灭菌30min和130℃℃灭菌20min条件下,即食海参成品外观品相、抗自溶性和咀嚼性均较好。探究了即食罗非鱼的关键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酵母具有较好的脱腥效果。在酵母浓度为1.5%时,生鱼片先经30℃脱腥处理20min,再经120℃烘烤30min后,即食罗非鱼无异常腥味,外观品相和咀嚼性均较好。探究了罗非鱼鱼糜的关键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二段式加热工艺能有效避开凝胶劣化温度带、可促进鱼糜凝胶化,0-10℃的清水漂洗有助于提高鱼糜弹性和白度,0-10℃擂溃30 min有助于提高鱼糜弹性和凝胶强度。当食盐用量3%、淀粉用量6%、复合磷酸盐保水剂用量0.4%、预定型温度30-40℃时,所得到的鱼糜弹性、保水性和凝胶强度均最佳。研发了混合酸提取鲍鱼腹足胶原蛋白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混合酸为1:1(V/V)的1 mol/L醋酸-0.4mol/L盐酸。单级静态间歇提取最佳工艺:温度50℃、时间4h、料液比1:12,胶原蛋白的提取量为6.9 g/100 g、浓度为1.34 mg/mL;单级动态间歇提取最佳工艺:时间1 h、料液比1:10、提取液流速40 mL/min,胶原蛋白的提取量为10.7 g/100g、浓度为2.04 mg/mL;与单级动态间歇提取相比,在相同条件下,三级动态连续逆流提取效果明显,胶原蛋白提取量可提高至16.9 g/100 g、浓度达3.12 mg/mL。考察了复合酶水解制备胶原蛋白肽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酶为1:1的中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酶用量为2000 U/g、水解时间3 h、温度50℃、pH值7.0,胶原蛋白肽的得率为47.7 g/100 g、水解度为26.8%。
戴志平[4](2014)在《佛跳墙食品生产工艺及其货架期的研究》文中认为佛跳墙是一道中国传统名菜,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以经验为主导的佛跳墙传统烹饪做法具有制作周期长、人力消耗大、操作不规范和过程不环保等缺点,导致产品存在品质不稳定、产量少和保质期短等不足,难以实现产业化。本课题通过对原料预处理、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及货架期的研究,为实现佛跳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1、采用高温高压短时加工方式进行佛跳墙汤汁的熬制,取代文武火交替长时熬制的传统加工方式。通过理化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式进行熬制的汤汁在品质形成过程上具有相似性;以感官得分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获得汤汁熬制的最优工艺组合为:熬制时间1.9 h,熬制温度119℃,料液比2.4:1。2、采用罐头加工工艺进行佛跳墙产品的制作,取代传统的经验式烹饪做法。对佛跳墙所用主料进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海参耐热性最差;在保证罐头商业无菌的前提下,以海参感官硬度为评价指标,获得适宜灭菌条件为121℃,12min,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其他耐热主料的最低预煮要求。3、以佛跳墙耐热主料中的鲍鱼、鳖裙和鹿筋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工艺组合:水发温度分别为44.5℃、43.7℃和38.9℃;水发时间分别为12.5 h、11.1 h和11.7 h;预煮时间分别为16.1 min、10.5 min和9.6 min。通过对各主料的感官得分与其质构特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鲍鱼及鳖裙的感官得分与硬度、弹性、粘聚性和咀嚼性均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而与恢复性无显着相关性;鹿筋感官得分只与粘聚性和咀嚼性存在显着相关性。4、对佛跳墙主料中的鲍鱼进行初步的分级研究,采用人工评判及质构测定两种方式,利用SPSS分类分析表明:人工评判方式能较为准确地对加工原料进行分级,准确率为96.7%,但在Ⅰ级和Ⅱ级产品的适用原料判别上存在交叉;质构测定的方式能更准确地对所有鲍鱼原料进行分级,准确率达100%。5、采用加速实验,以感官评定结果为主要指标,利用Weibull危害分析法对采用最优工艺制得的佛跳墙产品进行货架期预测,结果表明30℃、35℃和40℃贮藏时的产品货架期分别为143 d、85 d和58 d。利用Arrhenius方程预测25℃贮藏时的产品货架期为296 d,符合企业对产品常温贮藏不低于180 d的货架期要求。同时贮藏期间产品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
郑瑞生[5](2013)在《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盐度、低含水率的传统即食鲍产品由于口味偏咸、偏硬,整体感官欠佳,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要求;而高温高压杀菌容易导致即食鲍产品出现流汁、质地发绵,影响鲍鱼的整体口感及营养价值。因此,本文研究高含水率、低盐度、适口性强的即食鲍产品安全控制及品质保存技术。首先研究冻藏温度对鲜鲍鱼品质特性的影响。再应用T-RFLP技术研究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微生物变化趋势,揭示加工过程的易污染环节及残留的特定腐败菌。并通过GC-MS分析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进一步验证即食鲍产品的特定腐败菌及其气味成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最后利用复合生物抑菌剂结合栅栏因子设置来延长即食鲍产品贮藏期限。主要内容及结果分述如下。1.冻藏温度对鲜鲍鱼品质特性的影响研究-20℃和-80℃两种冻藏温度下,鲍鱼的生化特性、物理特性、菌落指标、感官指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80℃下冻藏鲍鱼的含水率、盐溶性蛋白、ATPase活性、解冻及水煮后的各项感官指标均要优于-20℃冻藏。而TBA值、pH值、TVB-N、菌落总数均低于-20℃冻藏。-80℃冻藏鲍鱼的硬度、凝聚性及咀嚼性均好于-20℃处理,色泽更接近新鲜鲍鱼的颜色。总之,-80℃冻藏条件可以更好地延缓鲍鱼的品质下降,减缓蛋白质分解变性,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保证冻藏鲍鱼的感官品质和商品价值。因此,为保证即食鲍产品的原料品质,本研究在后续加工中所用鲍鱼原料均采用-80℃冻藏保鲜。2.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菌群变化规律研究应用T-RFLP技术分析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及残留的主要腐败菌。结果表明:常温腌制容易助长鲍鱼中腐败菌的生长;而流水清洗、低温腌制及高温烘烤有助于降低加工过程的微生物污染。高温烘烤可以杀死大部分非耐热菌,但仍残留一些耐热性强的细菌,如枯草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等。经过真空包装,抑制住好氧或需氧菌的生长。但对于厌氧菌而言,恰恰提供了一个比较适宜生长的环境,如梭菌、解糖肠球菌等。腐败鲍鱼中残留的主要菌群是梭菌属、芽孢杆菌属等,尤其是以梭菌属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对于真空包装即食鲍产品而言,梭菌是其最主要的腐败菌群,而芽孢杆菌也是其最重要的残留菌之一。有必要针对梭菌及芽孢杆菌采取后续杀菌或抑菌处理,以防止真空包装即食鲍产品的腐败变质。3.即食鲍产品挥发性成分变化及腐败菌生长特性研究根据GC-MS分析,不同处理的鲍鱼挥发性成分差异显着,主要成分有醇、醛、酮、烃、酸、酯、芳香族、含氮含硫化合物等物质。解冻鲍鱼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苯甲醛及1-辛烯-3-醇。而高温烘烤鲍鱼的烤肉香味显着增强,醇类物质、含氮含硫和酯类化合物是其重要的特征风味物质。腐败鲍鱼出现极恶劣的粪臭及酸败气味,具有明显的黑变、流汁等现象,主要的挥发性特征成分为吲哚、苯酚和丁酸。生孢梭菌感染的鲍鱼出现类似于腐败鲍鱼的变质现象,也有强烈的粪臭及酸败味道,这也验证梭菌是真空包装即食鲍产品重要的微生物污染源之一。枯草芽孢杆菌感染的鲍鱼未出现明显的恶臭、黑变症状,但仍出现部分酸败、流汁现象,其分泌的酶类物质可能成为即食鲍产品变质的重要因素。生孢梭菌耐盐性和耐酸性较差,枯草芽孢杆菌耐盐性和耐酸性较强。虽在强酸(pH<4)、高盐分(NaCl>10%)的条件下,两株芽孢菌的生长均能被有效抑制。但是高盐、强酸会严重影响即食鲍产品的感官及食用品质,有必要寻找其它高效、安全的杀菌方式。4.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尽量减少加工过程的污染。选取影响即食鲍产品安全品质的关键因素:NaCl添加量(X1),腌制时间(X2),热泵干燥时间(X3)、烘烤时间(X4)为自变量,感官评价(Y)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最终获得即食鲍产品加工的动力学模型:Y=-21.38+1.59X1+0.08X2+0.13X3+2.26X4-X1X2—X1X3+0.03X1X4+X2X3—X2X4—X3X4—0.39X12—X22—X32—0.09X42。确定 了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0.80%NaCl,4℃腌制130min,40±3℃热泵干燥125min,上温、下温分别为150℃和180℃,烘烤11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即食鲍产品实际感官评价值达到4.90,感官品质达到最优状态。5.生物抑菌剂应用于即食鲍产品贮藏保存研究首先以ε-PL(A)、Nisin(B)和溶菌酶(C)等生物抑菌剂为自变量,以生孢梭菌抑制率(R1)、枯草芽孢杆菌抑制率(R2)为因变量,通过响应面优化实验,分别得到这两种菌的抑制率的动力学模型:R1 = 124.20-401.24A-670.90B+56.70(C-1470.59AB-2873.45AC-5959.75BC + 2225.62A2 + 795 8.20B2+ 15554.86C2;R2=195.43-1469.78A-953.10B-1604.30C-2027.86AB+5872.68AC+7797.99BC+5877.71A2+7721.36B2+7009.48C2。由动力学模型得出最佳复配参数为:0.20 g/L ε-PL,0.05 g/LNisin,0.05 g/L溶菌酶,测得该参数下生孢梭菌实际抑制率为99.34%、枯草芽孢杆菌实际抑制率为99.28%。然后将复合生物抑菌剂应用于即食鲍产品贮藏过程的研究,分析在4℃和25℃环境下,鲍鱼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25℃贮藏条件下,未添加主添加生物抑菌剂的即食鲍产品保质期只有3d和6d。而在4℃贮藏条件下,未添加及添加生物抑菌剂的即食鲍产品保质期分别达到30 d和90 d。说明在4℃贮藏条件下,添加生物抑菌剂更有利于保持即食鲍产品品质及安全性,延缓即食鲍产品腐败变质。
席庆[6](2013)在《栅栏技术在即食鲍鱼研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鲍鱼以其鲜美风味和高营养价值被评为海味八珍之首,产量也于近年来飞速增长,价格逐年下滑,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即食食品的需求的增强,开发即食鲍鱼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传统罐头鲍鱼的热杀菌技术有较长的贮藏期,然而产品的营养遭到破坏,色泽、质地以及感官品质较差。因此本研究在对皱纹盘鲍肌肉营养、质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腌制入味工艺以攻克鲍鱼入味的关键技术,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其栅栏模式优化,避免产品因高温杀菌而导致的营养流失、品质破坏,开发出具有一定货架期的安全优质的即食鲍鱼产品。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鲍鱼的产品结构,扩展产品延伸性,为鲍鱼的加工开辟出一条不仅效益高而且产品面广量大的途径,而且其技术成果可以为其它水产品的加工所借鉴,促进整个水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发展。主要研究方法与结果如下:(1)通过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肌肉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元素的测定,结果显示其粗蛋白含量(干基)高达78.05%,脂肪含量(干基)4.9%;其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3.8%,氨基酸价为83(Val),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8.0%;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锌、铁、硒等;皱纹盘鲍是氨基酸配比合理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贝类。将皱纹盘鲍肌肉蛋白分离,得到水溶性蛋白、盐溶性蛋白以及不溶性蛋白3个组分,其中不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占总蛋白的49.3%,其次为盐溶性蛋白(28.8%),水溶性蛋白(20.9%)最少;质构分析结果:硬度为16.2N,弹性5.2,为开发即食鲍鱼产品提供原料特性依据。(2)采用模糊综合感官评定,结合正交实验得到最佳腌制液调味配方:白砂糖,食盐,味精,食醋的添加量分别为9%,5%,2%,0.15%(w/w)。采用最佳腌制液调味配方对皱纹盘鲍进行腌制,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不同海藻糖添加量对腌制过程中鲍鱼的食盐内渗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食盐内渗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海藻糖的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以单因素为依据,采用响应面优化腌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腌制工艺参数为液固比1:1,海藻糖添加量为1.5%,温度36℃,时间1.5h。(3)在确定的腌制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柠檬酸调节pH作为一个栅栏因子,单因素实验表明柠檬酸添加量0.15%产品感官较好,又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通过栅栏因子-AW单因素实验确定其强度范围0.898-0.928。通过部分析因实验研究涂膜液中关键抑菌因子。结果表明nisin、乳酸钠抑菌效果最明显,最佳添加量分别0.35g/kg,1.6%。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设计建立数据集,以贮藏10天后的菌落总数以及感官评分为响应因子,建立了即食鲍鱼栅栏模式的神经网络模型,最终得到的优化结果为:AW为0.92,Nisin为0.39g/KG,乳酸钠1.6%,杀菌温度89℃,40min。此条件下所得即食鲍鱼产品符合水产食品卫生标准且有较好的质地和风味。(4)通过对本研究所优化的工艺制备的即食鲍鱼产品基本成分、质构以及卫生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品质较好,卫生安全达到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在贮藏过程中其品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产品菌落总数、电导率、TVB-N值逐渐增大,即食鲍鱼产品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变化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发现,TVB-N与感官评分相关系数最大,是贮藏过程中即食鲍鱼品质下降的关键因子。即食鲍鱼贮藏期间TVB-N变化的动力学模型:k=4.89×109×exp(-8.08×103/T),结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A0=A0ekt)可得该产品的货架期模型:SL(shelf-life)=3.61×10-9×exp (8.08×103/T)用此模型预测即食鲍鱼产品在25、37℃下的货架期分别为215、75天。
张军宁[7](2012)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其抑菌机理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茶多酚、壳聚糖、植酸、乳酸链球菌素、鱼腥草黄芩及蒲公英提取物对凡纳滨对虾主要优势腐败菌(SSO)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制。在单一抑菌剂筛选基础上,采用体外抑菌试验,进行了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的优化,并研究了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及对凡纳滨对虾的冷藏保鲜效果。本研究根据凡纳滨对虾自身的贮藏特性,使其抑菌和保鲜更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对虾冷藏保鲜的品质,改善了以往复合保鲜剂虽然抑菌谱广,但是保鲜效果不佳的缺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一抑菌剂的筛选以凡纳滨对虾的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不动杆菌、荧光假单胞菌作为供试菌,采用酶标仪与涂布培养的方法,检测茶多酚、壳聚糖、植酸、乳酸链球菌素、鱼腥草、黄芩及蒲公英提取物(水提物)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植酸和蒲公英提取物对三种菌的抑菌作用较强,培养10h后,0.10%的茶多酚对希瓦氏菌、不动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2.56%、90.48%和90.90%;0.10%的植酸对这三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3.35%、94.90%和23.98%;5%的蒲公英提取物(以总黄酮计,为0.61%)对这三种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9.13%、94.29%和5.41%。茶多酚、植酸和蒲公英提取物(以总黄酮计)能够杀死所有细菌的最低浓度,分别为0.10%、0.10%、1.25%(0.15%)。根据最低杀菌浓度以及参考用量,最后确定选用茶多酚、植酸和蒲公英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2%0.08%、0.04%0.08%、0.4%1.0%(0.05%0.12%)。2.复合保鲜剂的配比优化在单一抑菌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3因素3水平L9(33)正交试验,将茶多酚、植酸和蒲公英提取物进行复配,以三种腐败菌的培养液在600nm处的吸光值为评价指标,从中筛选出抑菌效果最佳的复合保鲜剂配比。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和凡纳滨对虾中的主要优势腐败菌,最后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为:茶多酚0.05%、植酸0.06%、蒲公英提取物1.00%(其中总黄酮含量为0.12%),抑菌剂的总浓度为1.11%。用1.11%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凡纳滨对虾,浸泡沥干后放入保鲜袋,置于冷藏条件4℃下贮藏。到达二级鲜度及腐败初期时,保鲜剂处理组的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 TVB-N值)、细菌总数均比对照显着降低(P<0.05)。感官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保藏期比对照延长了2-3d。3.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研究以凡纳滨对虾的主要优势腐败菌希瓦氏菌、不动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利用打孔法确定最小抑菌浓度,利用抑菌动力学、细菌生长曲线、细胞膜通透性、碱性磷酸酶(AKP酶)活性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来评价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对希瓦氏菌、不动杆菌、荧光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3%、0.13%、0.26%。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菌体细胞变小,细胞质从菌体中泄露,细菌培养液的电导率值增加,AKP酶活性升高。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希瓦氏菌、不动杆菌和荧光假单胞菌的生长曲线均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未出现对数生长期;抑菌活力分别在7h、6h和9h达到最大值,均达到0.8以上;电导率值和AKP酶的活性均明显增大(P<0.05)。表明保鲜剂处理使细菌细胞的内环境和细胞膜通透性受到破坏,抑制了菌体正常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起到抑菌和杀菌作用。
孙波[8](2012)在《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重要的水产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水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与人民群众健康息息相关,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立现代化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渔业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也是积极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确保水产品稳定、持续、安全供给,提高农渔民收入的现实需要;是提高我国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外向型农渔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科学开发用渔业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工具,对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明确了政府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应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供给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行为动机;通过系统管理论、组织理论、二元制结构理论等为建立区域化综合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系统回顾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历史趋势,对近年来发生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事件进行了案例分析;比较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系统分析。论文将研究重点定位于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公共产品存在问题的经济分析上,探讨了政府的监管责任。指出包括水产食品在内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很大程度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低收入人群消费能力不足、社会二元制结构导致了食品市场“劣质驱逐良质”现象的存在。提出加强对水产品生产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控制和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论文提出应建立有效整合水产品供应链各环节全部要素与利益相关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管理新模式。主要路径有:建立管理统一、分工负责、运转协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科技水平,建立食品安全科技支持体系;完善我国水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监管组织有效性,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自律能力。结合我国现阶段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实际,论文提出了建立区域化的综合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构想。主要思路包括:建立综合高效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包括组建综合性管理机构、建立政策法规控制体系、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完善宣传培训体系;优化以监控、预警、纠偏及评估为主要流程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建立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防护体系、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体系、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控制体系;强化化学投入品控制、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两大关键环节。
胡冬梅,孙涛,谢晶[9](2011)在《南美白对虾保鲜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介绍常用的几种南美白对虾保鲜剂,对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植酸及壳聚糖这几种生物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其中,生物保鲜剂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的作用而在南美白对虾保鲜方面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郭可汾[10](2010)在《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文中提出在我国实行多年的《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经多年修改、审议而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终于在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不仅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将为我国建立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法律屏障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尚不令人满意,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的背景下,对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本文分析的背景材料,首先就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和具体沿革以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新近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进行了分析,并对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通过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从三个方面为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经验借鉴,本文从管理机构、法律法规、标准、检测、认证、危险性分析、可追溯制度、产品召回制度和危险性预警系统等着手,对美、欧、日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积累的先进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随后,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与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具体监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机构进行了归纳;从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和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三方面对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认证认可的规定、我国水产养殖领域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我国水产品认可认证的发展现状;还对我国的水产品可追溯、水产品召回、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现状,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结合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带来的在监管方面的变革,就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从大菱鲆事件着手,以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作为实例,分析了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对大菱鲆养殖过程中与环境、投入品和初级产品有关的监管部门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对相关认证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日本开发防止鱼贝类罐头食品黑变的添加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开发防止鱼贝类罐头食品黑变的添加剂(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养殖鲟鱼鱼肉制品开发及其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四川省水产品加工现状 |
1.1.1 四川省水产品资源 |
1.1.2 四川省水产市场现状 |
1.1.3 四川省水产企业与国内其他省比较 |
1.1.4 四川省水产业存在的问题 |
1.1.5 四川水产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
1.2 鲟鱼鱼肉及其副产物的利用研究进展 |
1.2.1 鲟鱼概述 |
1.2.2 鲟鱼鱼卵加工利用研究现状 |
1.2.3 鲟鱼鱼肉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
1.2.4 鲟鱼副产物的利用研究进展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鲟鱼鱼肉去腥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前处理 |
2.3.2 去皮处理 |
2.3.3 清洗去腥处理 |
2.3.4 腥味掩盖处理 |
2.3.5 质构特性(TPA)测定 |
2.3.6 蒸煮损失率的测定 |
2.3.7 腥味评定 |
2.3.8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去皮处理对鲟鱼鱼肉腥味的影响 |
2.4.2 清洗处理对鲟鱼鱼肉腥味和品质的影响 |
2.4.3 掩盖处理对鲟鱼鱼肉腥味和品质的影响 |
2.4.4 响应面实验方案及结果 |
2.4.5 方差及显着性分析 |
2.4.6 数据拟合及可靠性验证 |
2.4.7 工艺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休闲鲟鱼肉干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原料前处理及去腥 |
3.3.2 腌制 |
3.3.3 熟化 |
3.3.4 感官评价 |
3.3.5 色泽测定 |
3.3.6 质构测定 |
3.3.7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腌制工艺对肉干品质的影响 |
3.4.2 油炸熟化对肉干品质的影响 |
3.4.3 响应面实验方案及结果 |
3.4.4 方差及显着性分析 |
3.4.5 数据拟合及可靠性验证 |
3.4.6 工艺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烤鲟鱼自热快餐制品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鱼肉前处理 |
4.3.2 烤鱼的制作 |
4.3.3 配菜的制作 |
4.3.4 油料包的制作 |
4.3.5 烤鱼快餐产品制作 |
4.3.6 介质的自热温度测定 |
4.3.7 烤鱼的自热温度测定 |
4.3.8 配菜的自热温度测定 |
4.3.9 快餐产品整体自热温度测定 |
4.3.10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介质的传热效果比较 |
4.4.2 水作为传热介质时烤鱼及配菜的加热效果分析 |
4.4.3 油作为传热介质时烤鱼及配菜的传热效果比较 |
4.4.4 油水混合物作为传热介质时烤鱼及配菜的传热效果比较 |
4.4.5 不同传热介质中烤鱼和配菜的传热效果比较 |
4.4.6 快餐产品整体自热温度测定 |
4.5 本章小结 |
5 鲟鱼鱼头方便营养汤料制作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工艺流程 |
5.3.2 鲟鱼头骨泥的制备 |
5.3.3 高压蒸煮辅助粉碎 |
5.3.4 木瓜蛋白酶辅助粉碎处理 |
5.3.5 胶体磨精磨工艺 |
5.3.6 恒温鼓风干燥 |
5.3.7 微骨粉的制备 |
5.3.8 风味蛋白酶酶解 |
5.3.9 汤包调味 |
5.3.10 鲟鱼鱼头粉粉碎率的测定 |
5.3.11 感官评分标准 |
5.3.12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木瓜蛋白酶酶解对鲟鱼头粉碎率的影响 |
5.4.2 风味蛋白酶对鲟鱼头汤风味的影响 |
5.4.3 辅料添加量对鲟鱼鱼头营养汤料感官品质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活性的抑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菌株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富马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及QS抑制活性的初筛 |
1.3.2 富马酸钠对紫色菌素产生及紫色杆菌生长的影响 |
1.3.3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1.3.3. 1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量的影响 |
1.3.3. 2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 |
1.3.4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集和泳动的影响 |
1.3.5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1.3.6 GC-MS测定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分泌AHLs的影响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富马酸钠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及QS抑制活性初筛结果 |
2.2 富马酸钠对紫色菌素产生及紫色杆菌生长的影响 |
2.3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
2.3.1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量的影响 |
2.3.2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 |
2.4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集与泳动的影响 |
2.5 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2.6 GC-MS定量分析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分泌AHLs的影响 |
3 结论 |
(3)海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海产品简介 |
1.1.1 鲍鱼的价值及加工现状 |
1.1.2 海参的价值及加工现状 |
1.1.3 罗非鱼的价值及加工现状 |
1.2 即食休闲食品 |
1.2.1 即食休闲食品概述 |
1.2.2 即食休闲海产品发展现状 |
1.3 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肽 |
1.3.1 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肽概述 |
1.3.2 胶原蛋白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1.3.3 胶原蛋白肽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3.4 胶原蛋白及胶原蛋白肽的应用现状 |
1.4 鱼糜制品 |
1.4.1 鱼糜制品概述 |
1.4.2 鱼糜制品发展现状 |
1.4.3 凝胶化与凝胶劣化 |
1.5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总体思路和研究目的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即食海珍品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2.3.1 即食海珍品加工工艺流程 |
2.3.2 即食鲍鱼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2.3.3 即食海参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2.3.4 评价方法 |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2.4.1 即食鲍鱼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2.4.2 即食海参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罗非鱼休闲食品制备技术开发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3.3.1 罗非鱼休闲食品制备工艺流程 |
3.3.2 即食罗非鱼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3.3.3 罗非鱼鱼糜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3.3.4 评价方法 |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4.1 即食罗非鱼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3.4.2 罗非鱼鱼糜关键加工工艺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次品鲍鱼腹足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高效提取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设计和方法 |
4.3.1 次品鲍鱼不同部位主要成分分析 |
4.3.2 胶原蛋白与胶原蛋白肽提取工艺流程 |
4.3.3 酸法提取胶原蛋白酸介质的确定 |
4.3.4 单级静态间歇式提取胶原蛋白 |
4.3.5 单级动态间歇式提取胶原蛋白 |
4.3.6 多级动态连续逆流提取胶原蛋白 |
4.3.7 胶原蛋白肽制备工艺优化 |
4.3.8 分析测定方法 |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4.1 次品鲍鱼不同部位主要成分分析 |
4.4.2 酸法提取胶原蛋白酸介质的确定 |
4.4.3 单级静态间歇式提取胶原蛋白 |
4.4.4 单级动态间歇式提取胶原蛋白 |
4.4.5 多级动态连续逆流提取胶原蛋白 |
4.4.6 三种提取方式的比较 |
4.4.7 胶原蛋白肽水解工艺优化 |
4.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佛跳墙食品生产工艺及其货架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佛跳墙的研究 |
1.2.2 汤汁的工业化研究 |
1.2.3 佛跳墙主料的加工研究 |
1.2.3.1 鲍鱼的加工研究 |
1.2.3.2 海参的加工研究 |
1.2.3.3 瑶柱的加工研究 |
1.2.3.4 鳖裙的加工研究 |
1.2.3.5 鹿筋的加工研究 |
1.3 感官评定及质构分析在食品中的应用 |
1.3.1 感官评定方法的应用 |
1.3.2 质构分析方法的应用 |
1.3.3 感官评定与质构分析的联合应用 |
1.4 加速实验在食品贮藏中的应用 |
1.4.1 加速实验原理 |
1.4.2 食品品质衰败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
1.5 课题来源、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目的 |
1.5.3 课题研究内容 |
1.5.3.1 汤汁 |
1.5.3.2 主料 |
1.5.3.3 货架期 |
第二章 佛跳墙汤汁的加工工艺及其理化研究 |
2.1 前言 |
2.2 原料与设备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汤汁的制备 |
2.3.1.1 原料预处理 |
2.3.1.2 传统熬制方法 |
2.3.1.3 高温高压熬制方法 |
2.3.2 熬汤过程的理化研究 |
2.3.2.1 传统熬制设计 |
2.3.2.2 高温高压熬制设计 |
2.3.3 汤汁的加工工艺优化 |
2.3.3.1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3.3.2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2.3.4 检测方法 |
2.3.4.1 理化检测 |
2.3.4.2 感官评定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汤汁熬制过程的理化变化 |
2.4.1.1 传统熬制过程的理化变化 |
2.4.1.2 高温高压熬制过程的理化变化 |
2.4.2 汤汁的加工工艺优化 |
2.4.2.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2.2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佛跳墙主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原料与设备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非耐热主料及灭菌条件的确定 |
3.3.1.1 原料的准备 |
3.3.1.2 罐头的制备 |
3.3.1.3 耐热性评定及灭菌条件的确定 |
3.3.2 其他主料的预煮要求 |
3.3.3 耐热性主料的加工工艺优化 |
3.3.3.1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3.3.2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3.3.4 检测方法 |
3.3.4.1 商业无菌鉴定 |
3.3.4.2 感官评定 |
3.3.4.3 质构测定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主料耐热性分析 |
3.4.2 灭菌条件的确定 |
3.4.3 其他主料预煮要求的确定 |
3.4.4 耐热性主料的加工工艺优化 |
3.4.4.1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4.2 响应曲面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5 主料感官与质构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
3.4.5.1 鲍鱼感官与质构的相关性 |
3.4.5.2 鳖裙感官与质构的相关性 |
3.4.5.3 鹿筋感官与质构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佛跳墙主料分级的初步探究 |
4.1 前言 |
4.2 原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样品制备与分级 |
4.3.2 人工评判 |
4.3.3 质构测定 |
4.3.4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人工评判法 |
4.4.1.1 产品分级情况 |
4.4.1.2 评判值分布 |
4.4.1.3 典则判别函数 |
4.4.1.4 Fisher判别方程 |
4.4.2 质构测定法 |
4.4.2.1 参照样的质构值 |
4.4.2.2 典则判别函数 |
4.4.2.3 Fisher判别方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跳墙产品货架期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原料与设备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样品的制备 |
5.3.2 加速实验设计 |
5.3.3 检测方法 |
5.3.3.1 感官评定 |
5.3.3.2 理化分析 |
5.3.3.3 微生物检测 |
5.3.4 危害分析与货架期预测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加速实验结果 |
5.4.2 Weibull危害分析及货架期预测 |
5.4.3 Arrhenius方程及货架期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鲍鱼概况 |
1.1 鲍鱼生物学特性 |
1.2 鲍鱼种类、分布及养殖概况 |
1.3 鲍鱼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
2 鲍鱼养殖及加工现状 |
2.1 鲜活鲍鱼 |
2.2 生鲍鱼片 |
2.3 冷冻鲍鱼 |
2.4 干制鲍鱼 |
2.5 鲍鱼罐头 |
2.6 即食鲍产品 |
2.7 其它鲍鱼副产品开发 |
3 水产品中特定腐败菌(SSO)种类 |
3.1 水产鲜品SSO种类 |
3.2 冷藏水产品SSO种类 |
3.3 真空和气调包装水产品SSO种类 |
3.4 加工水产品SSO种类 |
4 T-RFLP技术应用的研究 |
4.1 T-RFLP基本原理与方法 |
4.2 T-RFLP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4.3 T-RFLP的局限性及其解决方法 |
5 生物冷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
5.1 动物源生物杀菌剂 |
5.2 植物源生物杀菌剂 |
5.3 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源生物杀菌剂 |
5.4 酶法杀菌 |
6 栅栏技术在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
7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 |
7.1 立题依据、意义 |
7.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冻藏温度对鲜鲍鱼品质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鲜鲍鱼的基本成分 |
2.2 鲍鱼冻藏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
2.3 鲍鱼冻藏过程中菌落总数的变化 |
2.4 鲍鱼冻藏过程中感官指标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菌群变化规律研究 |
1 材料 |
2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1 主要试剂 |
2.2 仪器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即食鲍产品加工基本工艺流程及取样方法 |
3.2 鲍鱼微生物总DNA的提取 |
3.3 鲍鱼细菌总DNA的纯化 |
3.4 PCR扩增 |
3.5 电泳检测 |
3.6 PCR产物的纯化 |
3.7 扩增产物的酶切 |
3.8 T-RFLP酶切条带的检测、比对及数据分析 |
3.9 鲍鱼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3.10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鲍鱼中微生物总DNA的获得 |
4.2 鲍鱼样品中细菌16S rDNA扩增产物的获得 |
4.3 扩增PCR产物的酶切 |
4.4 鲍鱼不同加工阶段细菌的T-RFLP图谱分析 |
4.5 鲍鱼样品细菌T-RFs比对结果 |
4.6 不同加工阶段鲍鱼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 |
4.7 不同加工阶段鲍鱼细菌间相似性分析 |
5 讨论 |
5.1 T-RFLP技术的研究 |
5.2 真空包装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微生物变化研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即食鲍产品挥发性成分变化及腐败菌生长特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原料 |
1.2 试剂与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菌悬液的制备及感染实验 |
2.2 两种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研究 |
2.3 挥发性成分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处理的鲍鱼感官分析 |
3.2 不同处理鲍鱼挥发性成分总离子图谱 |
3.3 不同处理鲍鱼样品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结果 |
3.4 两种腐败菌生长特性研究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即食鲍产品加工基本工艺的调整 |
1.3 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单因素实验研究 |
1.4 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
1.5 实验方法 |
1.6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NaCl添加量对即食鲍产品品质的影响 |
2.2 腌制条件对即食鲍产品品质的影响 |
2.3 热泵干燥条件对即食鲍产品品质的影响 |
2.4 烘烤温度对即食鲍产品品质的影响 |
2.5 烘烤时间对即食鲍产品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 |
2.6 响应面优化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研究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生物抑菌剂应用于即食鲍产品贮藏保存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菌悬液的制备及菌种活化实验 |
2.2 生物制剂对两种芽孢菌株的抑菌研究 |
2.3 生物抑菌剂的响应面复合配方研究 |
2.4 优化的即食鲍产品加工工艺流程 |
2.5 即食鲍产品贮藏过程各指标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物制剂对两种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
3.2 复合生物抑菌剂应用于即食鲍产品贮藏过程各指标的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附录 |
致谢 |
(6)栅栏技术在即食鲍鱼研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皱纹盘鲍加工利用概况 |
1.2 即食鲍鱼的发展前景 |
1.3 栅栏技术研究概况 |
1.3.1 栅栏因子 |
1.3.2 栅栏效应 |
1.4 栅栏技术在水产品加工的应用概况 |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2 皱纹盘鲍肌肉的营养评价及质构特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皱纹盘鲍肌肉基本营养成分 |
2.3.2 皱纹盘鲍肌肉氨基酸分析 |
2.3.3 皱纹盘鲍肌肉的矿物质含量 |
2.3.4 皱纹盘鲍肌肉蛋白组成分析 |
2.3.5 皱纹盘鲍肌肉质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皱纹盘鲍腌制工艺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腌制调味配方的确定 |
3.3.2 腌制工艺参数的确定 |
3.3.2.1 温度对腌制过程中食盐内渗量的影响 |
3.3.2.2 海藻糖添加量对食盐内渗量的影响 |
3.3.2.3 响应面优化腌制工艺参数 |
3.4 本章小结 |
4 即食皱纹盘鲍栅栏模式的优化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栅栏因子-Aw 强度的确定 |
4.3.2 栅栏因子-pH 强度的确定 |
4.3.3 涂膜液配方的确定 |
4.3.4 神经网络优化栅栏因子综合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即食鲍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产品质量评价 |
5.3.2 产品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
5.3.3 产品货架期模型的建立及预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7)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其抑菌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对虾概述 |
1.1.2 凡纳滨对虾保鲜的意义 |
1.2 对虾腐败变质的原因 |
1.2.1 细菌作用 |
1.2.2 酶作用 |
1.3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1.4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1.4.1 茶多酚 |
1.4.2 壳聚糖 |
1.4.3 植酸 |
1.4.4 乳酸链球菌素 |
1.4.5 中草药提取物 |
1.4.6 复合生物保鲜剂 |
1.5 凡纳滨对虾的优势腐败菌 |
1.6 生物保鲜剂抑菌机理的研究现状 |
1.6.1 茶多酚的抑菌机理 |
1.6.2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 |
1.6.3 植酸的抑菌机理 |
1.6.4 乳酸链球菌的抑菌机理 |
1.6.5 中草药的抑菌机理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单一抑菌剂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抑菌剂浓度的初步确定 |
2.2.2 抑菌效果测定 |
2.2.3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2.2. 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2.2.5 抑菌剂浓度范围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茶多酚、壳聚糖、Nisin 及植酸的抑菌效果 |
2.3.2 中草药鱼腥草、黄芩和蒲公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
2.3.3 蒲公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
2.3.4 抑菌剂浓度范围测定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3 复合保鲜剂对凡纳滨对虾的保鲜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 |
3.1.1 原料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试验 |
3.2.2 复合保鲜剂的配制与原料处理 |
3.2.3 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的确定 |
3.3.2 凡纳滨对虾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的品质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4 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原料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 |
4.2.2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活力测定 |
4.2.3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复合保鲜剂对希瓦氏菌的作用机理 |
4.3.2 实验结论一 |
4.3.3 复合保鲜剂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机理 |
4.3.4 实验结论二 |
4.3.5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作用机理 |
4.3.6 实验结论三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文章 |
研究成果 |
(8)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学术构想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 |
1.6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7 关键术语诠释 |
2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思考 |
2.1 公共管理理论 |
2.2 公共选择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4 系统管理理论 |
2.5 组织理论 |
2.6 二元制结构理论 |
2.7 市场制度的激励及失灵理论 |
2.8 水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
2.9 小结 |
3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分析 |
3.1 基于产业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
3.2 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
3.3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演化趋势 |
3.4 小结 |
4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经验借鉴 |
4.1 概述 |
4.2 美国 |
4.3 欧盟 |
4.4 日本 |
4.5 韩国 |
4.6 加拿大 |
4.7 小结 |
5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历史和现状 |
5.1 发展历史 |
5.2 公共监管体系 |
5.3 生产控制体系 |
5.4 小结 |
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与解决途径 |
6.1 水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事件案例分析 |
6.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
6.3 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 |
7 建立综合高效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7.1 建立综合性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 |
7.2 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
7.3 推进水产养殖基地标准化体系 |
7.4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宣传培训体系 |
8 优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运行机制 |
8.1 监控、预警、纠偏及评估控制体系 |
8.2 质量安全防护体系 |
8.3 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体系 |
8.4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控制体系 |
9 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点环节 |
9.1 重点管控环节之一——化学投入品控制 |
9.2 重点管控环节之二——质量安全追溯控制 |
10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论文创新点 |
10.3 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论文中的符号及缩略词说明 |
国内外主要有关水产品质量安全机构网站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研究背景 |
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背景 |
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沿革 |
0.1.3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0.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2.1 研究内容 |
0.2.2 数据来源 |
0.2.3 研究方法 |
0.2.4 研究目的 |
0.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
0.2.6 学术构想与思路 |
0.2.7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0.3 关键术语 |
0.3.1 食品卫生 |
0.3.2 食品安全 |
0.3.3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
0.3.4 无公害水产品 |
0.3.5 绿色水产品 |
0.3.6 有机水产品 |
0.3.7 良好农业规范 |
0.3.8 良好作业规范 |
0.3.9 水产养殖认证委员会 |
0.3.10 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
0.3.11 ISO 9000 |
0.3.12 ISO 14000 |
1 理论分析 |
1.1 基于不完备法律理论的食品安全法分析 |
1.1.1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 |
1.1.2 运用不完备法律理论对食品安全法的分析 |
1.1.3 食品安全法出台后可能面临的问题 |
1.2 食品安全法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适用 |
1.2.1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
1.2.2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1.3 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
1.3.1 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分析 |
1.3.2 水产品供给链中的水产品安全——博弈分析 |
2 国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1 美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1.1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管理机构 |
2.1.2 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2.1.3 危险性分析与标准和技术法规 |
2.1.4 检验检测和认证 |
2.1.5 危险性预警系统、可追溯制度和产品召回制度 |
2.2 欧盟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2.1 欧盟食品安全运作的管理机制 |
2.2.2 欧盟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体系 |
2.2.3 风险分析 |
2.2.4 检验、检测及认证体系 |
2.2.5 预警系统、水产品链可追溯和食品召回 |
2.2.6 教育和培训 |
2.3 日本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2.3.1 日本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 |
2.3.2 相关法律法规 |
2.3.3 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 |
2.3.4 风险信息沟通、食品可追溯制度和食品召回 |
3 我国大菱鲆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 |
3.1 从大菱鲆事件说起 |
3.2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后产业的情况 |
3.2.1 大菱鲆事件发生前产业的情况 |
3.2.2 大菱鲆事件发生后产业所受的影响 |
3.3 大菱鲆养殖过程各环节的监管现状 |
3.3.1 环境 |
3.3.2 投入品 |
3.3.3 初级产品 |
3.3.4 认证工作在大菱鲆产业中的开展 |
3.3.5 信息发布与产品召回 |
3.4 存在的问题 |
3.4.1 我国对大菱鲆养殖过程的监管存在的问题 |
3.4.2 在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3 在标准方面存在的问题 |
3.4.4 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
3.4.5 认证刚刚起步,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
3.4.6 信息与产品召回中存在的不足 |
3.5 相关的监管建议 |
3.5.1 完善监管体制 |
3.5.2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
3.5.3 加大大菱鲆养殖标准化步伐 |
3.5.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3.5.5 认证体系、信息交流和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 |
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4.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
4.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 |
4.1.2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
4.1.3 食品生产监管司和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
4.1.4 食品许可司和食品安全监管司 |
4.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 |
4.2.1 相关法律 |
4.2.2 行政法规 |
4.2.3 部门规章 |
4.3 我国的水产标准化管理 |
4.3.1 相关法律对标准的规定 |
4.3.2 我国水产标准化发展历程 |
4.3.3 我国水产标准化工作现状 |
4.4 我国的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4.4.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 |
4.4.2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
4.4.3 我国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4.5 水产品认证认可 |
4.5.1 我国认证认可的发展及相关规定 |
4.5.2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认证发展现状 |
4.5.3 产品认证 |
4.5.4 体系认证 |
4.6 水产品可追溯 |
4.7 水产品召回 |
4.8 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布 |
5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思考 |
5.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5.1.1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
5.1.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3 我国水产品标准存在的问题 |
5.1.4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5.1.5 我国水产品质量认证存在的不足 |
5.1.6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
5.1.7 可追溯体系难以建立的主要原因 |
5.2 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
5.2.1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5.2.2 逐步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5.2.3 积极推进我国水产标准化的进展 |
5.2.4 完善我国水产品检验检测体系 |
5.2.5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的建设 |
5.2.6 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建设 |
5.2.7 建立完整有效的水产品可追溯性体系 |
5.2.8 建立水产品召回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日本开发防止鱼贝类罐头食品黑变的添加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养殖鲟鱼鱼肉制品开发及其品质评价[D]. 郭思亚. 成都大学, 2019(01)
- [2]富马酸钠对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现象及其腐败活性的抑制作用[J]. 孙晓佳,李婷婷,赫彬彬,梅永超,王当丰,谢晶,励建荣. 食品科学, 2019(11)
- [3]海产品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及产品开发[D]. 陈山. 福州大学, 2016(07)
- [4]佛跳墙食品生产工艺及其货架期的研究[D]. 戴志平. 福州大学, 2014(10)
- [5]即食鲍产品加工过程品质与安全控制技术研究[D]. 郑瑞生.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6)
- [6]栅栏技术在即食鲍鱼研制中的应用[D]. 席庆. 广东海洋大学, 2013(S1)
- [7]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其抑菌机理初步研究[D]. 张军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2)
- [8]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孙波.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9]南美白对虾保鲜剂研究进展[J]. 胡冬梅,孙涛,谢晶. 食品科学, 2011(13)
- [10]基于食品安全法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D]. 郭可汾.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