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衡的心态——成功者的阶梯(论文文献综述)
陈南[1](2021)在《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文中研究表明
张振江[2](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汪颖奇[3](2021)在《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上世纪交替之际,时论常常将中国比作一叶放于中流的扁舟,处于两头不到岸的处境里,这种“两头不到岸”用于形容近代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群体——过渡时代的功名士人——也极为贴切。他们从小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又成长于西学东渐的时空背景下,或多或少都受到新学的影响。他们亲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既不同于以往只接受过传统教育的旧士人,又区别于孕育于新式教育之中的新知识分子,扮演着士人群体新陈代谢中承上启下的角色。他们的经历与变迁,可以视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转型的缩影。徐兆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生阶段与中国近代几个重要历史阶段互相重合,出生于1867年的他青年时期经历戊戌维新,壮年时期恰逢清末新政、辛亥鼎革,晚年时期又体会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在社会的急剧变迁里,徐兆玮一生都在不断调适、转型,是时代变迁下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戊戌前后是徐兆玮的思想转型期,原本家族并不显赫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进士功名,在地方上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交游网络。他由何市镇走向常熟县域,参与城区事务,并提升家族影响力。在戊戌维新的思潮中,三十而立的他开始接触新书,其阅读结构和思想发生变化。他心怀经世期许,同时秉持着传统士人教化乡里的责任感,在地方办理慈善事业、发展教育农商,开展经世实践。清末新政是徐兆玮面临的第一个关键转型期。清末新政一方面为士人提供了“立功”实践的良机;另一方面,废科举、改革教育制度,又令他们失去了维系自身文化权力的制度基础。心怀“立功”理想的徐兆玮,在常熟地方事务中虽已小有成就,但不愿株守地方,因此去京城拓展交游网络、寻求仕进之捷径。然而受限于清末官制改革的政治环境,自身竞争力不足等因,他未能成功谋取理想实缺。面对旧学不足以救亡图存,传统功名难谋个人发展的状况,徐兆玮奋然赴日游学。遗憾的是,即便游学回来,其入仕目标依然未能实现,在地方自治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浪潮中,他选择暂时返回家乡常熟,参与地方新政事务。辛亥鼎革是徐兆玮迎来的第二次转型期。对清政府的失望、通过地方自治实践积累的资本,成为他易代之际成功转型的主客观因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常熟县民政副长,在稳定地方秩序中起到重要作用。民国建立后,他成功当选为国会议员。从翰林院编修到成为民国“代议士”的他怀着对民国的美好期待,数次北上参加国会,但在混乱的民初议会实践里,其对政党政治乃至对民国的观感都渐趋失望。此后,他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地方。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伴随着时人开始意识到器物、制度不足以救国,而唯有文化才能救国的觉醒,新一代知识分子带着民主与科学、全盘西化、提倡白话文等主张走上历史舞台。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与文化受到无情打击,徐兆玮这一代功名士人则已经逐渐步入花甲之年,从年龄到思想都已成为知识分子眼中的“老新党”。每况愈下的身体状况与不合潮流的心态,推动徐兆玮的重心进一步由国到乡、由政转文。通过搜集乡邦文献、藏书编书、修撰地方志等文化活动,徐兆玮等人由“立功”到“立言”,以维持传统文化于不衰,维系自身文化权力于不坠。并在与志同道合友人的诗文唱和之中,展现着他们的身份认同与怀旧心态。此外,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近代士人身上亦有所体现,作为微观的个体,徐兆玮的“生命史”展现出开放的思想心态,理性、务实的处事作风,刚柔并济的行为面相,体现出江南文化开放包容、“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作为近代士人群体的一员,徐兆玮又反映出上承传统,下接现代的过渡一代功名士人的某些共同特征。他们面对着时代变局,应时而起、心忧天下,践行传统士人“三不朽”的人生理想,为了应付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他们追求新知、自我调适,但内心深处仍保持着对传统儒家文化、伦理秩序的认同与坚守。士人因应时势,时代亦随人事而变迁,随着近代以来求新求变走向激进化,士人内在安身立命的儒家传统文化逐渐被抛弃,士人之“道”被动摇所致的失范、脱序与危机,造成了他们心灵的“两头不到岸”之感。徐兆玮的“心灵史”体现了近代士人在政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国家与个人交织,“趋新”与“怀旧”杂糅、憧憬与迷茫共存的矛盾、困惑与焦虑心态。
吕彦文[4](2021)在《“平行式议论文模型”与构建》文中研究表明"平行式思维模型"是相对于"递进式"和"对比式"而言的,是指主题展开的写作过程中,选择那些和文章主题相同、相似、相近的文章因素进行谋篇、构段,各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根据写作材料和文章中心观点的关系,可以建立起"原因→中心观点""措施→中心观点""中心观点→后果""罗列主语""具体化宾语"等五种思维模型。
刘云杉[5](2020)在《平等与卓越的张力——美国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文中研究指明平等与卓越的张力贯穿了近代以来美国的社会变迁。本文以教育领域中影响深远的"杰斐逊主义与杰克逊主义之争"为线索,追溯"美国梦"的兴与衰,探究教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功能。研究发现,普及教育贯彻了共和的理念与愿景,旨在个体层面奠定自由、平等的基础,然而社会治理的选贤任能又体现了资本主义的效率精神,政治民主的愿望和经济垄断的利益深刻交织在"人"的教养和培育过程中,并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呈现不同的历史面貌。我们看到,民主社会中的机会均等与个人主义催发了向上的自我奋斗,同时也开启了激烈的竞争和淘汰机制。在社会整体向上的趋势渐缓、财富两极分化并通过代际加以承袭延续的当下,劳动力市场对"英才"的筛选标准日益严苛,家庭资本强势介入,依靠教育搭建"社会阶梯"、完成个体阶层跃升的"追梦"之路日趋坎坷。
石林[6](2020)在《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作为研究主体,以近代中西文化的融合为背景,以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历史分期,图案的本体特征、空间特征与审美特征为视角,以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以期揭示其发展的机制与动因,从微观领域管窥地域建筑装饰文化的发展脉络。从历时性的维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呈现从单一类型移植到多元类型并存,最终分化为两条分支的发展路径。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发展包含了“发育期(1840到20世纪初)”、“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初)”和“分化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三个发展阶段,发育期以西方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为主要特点,这一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对建筑装饰并不十分重视。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厦门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大量华侨投资房地产业并在厦门兴建自己的住宅,建筑装饰蓬勃发展,各种不同类型、风格的装饰图案得到了大量发展,出现了本土装饰图案与西方建筑构件以及不同类型装饰图案融于同一建筑单体的多元并存现象。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步入分化期,并产生了两条分支,第一条为异质装饰元素进一步相互交融,并在前期的基础上出现了异质装饰符号相互嫁接共生的现象;另一条为地域装饰元素的衍生发展,表现在嘉庚建筑的创作实践中,以闽南传统建筑大屋顶式样及墙面砖石组合式样为基础,衍生出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屋顶装饰以及立面的砖石组合砌筑的装饰手法。从共时性的角度来看,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是以西方观念、技术为主导的,中西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图案的本体特征而言,在西方材料、工艺的影响下呈现出形态特征的变革,同时,西方装饰图案在造型上亦产生了一定的本土化的变异;在构成特征中兼容了中西方的形态构成特点,在突出形式美感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丰富的意象内涵。就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是以西方建筑的形体特征为主导,融合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空间秩序的综合表达,装饰图案呈现出“附加性”与“实体性”的空间特征,并在秩序表达上关注到图案与建筑、图案与人的交互关系。就图案的审美特征而言,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融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征,构建了新的审美系统,表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美感构建、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并最终通过与社会文化相关的情境营造,将装饰图案的审美统一于大的文化系统当中。
颜冉[7](2020)在《网易FPS类手游“荒野行动”交互设计》文中认为电子游戏行业在经历了40年的发展后逐渐成熟,如今朝向多元系统化方向发展,移动游戏行业出口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游戏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19年单日本收入就占据了中国总出口的22.4%,其中,网易游戏公司发行的一款第一人称射击类手游《荒野行动》深耕日本市场,在长期霸榜赢得大量用户的同时也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收益。然而国内在设计领域学术界尚缺乏对此FPS类游戏用户界面设计的研究。近三年,大逃杀型FPS类手游火爆全球。该类型游戏由电脑端游戏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中,游戏设计者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于核心战斗玩法机制与操作的优化当中,同时不断向游戏系统内加入新的元素,如社交系统、消费系统、各类营销活动以及直播电竞等。FPS类手游正以一种“服务型游戏系统平台”的形态呈现给消费者,虽然大大提高了用户活跃度和产品粘性,但也出现了信息过剩、学习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用户体验问题待解决。本课题先通过对FPS类手游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日本市场目标用户特征分析以及基于TAM技术接受模型的用户感知游戏可用性与易用性测试分析,挖掘出由于手游系统平台日益复杂化,而导致信息过剩、界面细碎、层次不清、缺乏新手引导的信息处理问题的核心痛点。而后确定将“用户体验五要素”中与交互设计成高相关度的三个层级分析理论,应用于FPS类移动端游戏系统信息处理问题的解决,自下而上的从范围层、框架层到表现层展开分析,以项目实际的设计流程为线索制定该类型游戏设计策略。继而将理论实践于《荒野行动》的7.0版大厅迭代与火拼街区休闲玩法的设计项目中,并在上线后及时的收集玩家反馈用以系统的二期迭代和项目总结。最后,总结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本课题既从宏观上完整的阐述了游戏交互设计师对行业观察、跨文化用户分析、设计策略研究、项目实践与反思的工作流程,同时也从微观上具体的规范了对FPS类手游的信息架构、层级分布、页面跳转、操作热区、适配规则、交互设计原则和视觉设计的原则。关于将用户体验五要素结合项目实际工作流程提出游戏设计策略、展开国产游戏出口海外市场的跨文化设计研究、将TAM新技术接受理论应用于用户研究,这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也将对游戏设计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璇[8](2020)在《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中公众参与行为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层面“补短板稳投资”政策不断向纵深推进,全国各级及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推动大型公共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在大型公共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决策尤为重要,甚至决定着项目的成败。投资决策过程中实现公众的有效、合理、广泛参与,不仅是保证项目决策科学性与合理性,也是注重与实现公众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然而,我国目前的大型公共投资项目主要依靠政府决策,现有的决策机制往往存在多元主体参与不足、主体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作等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博弈论研究方法,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首先构建了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整体系统框架,描绘出影响公众参与行为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其次建立了政府激励公众参与决策微观行为演化机理模型,模拟出政府、公众、企业三方利益主体博弈状态;最后引入网络治理理论,通过总结系统演化规律与公众参与影响因素,设计公众参与网络化激励机制,并结合案例分析为激励公众参与行为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研究结论显示:(1)运用系统理论对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进行系统界定与分析,建立公众参与系统框架;利用博弈理论从政府激励的角度探究了政府、公众及企业的关系,构建了各主体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公众参与决策行为进行宏微观系统分析。(2)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政府、公众、企业、第三方组织通过公众参与广度、公众参与深度、公众参与效度的协同作用下对公众参与决策有效性造成影响,公众参与行为不是单一的决策行为,而与多方利益主体、多重影响因素有关。(3)探究政府、公众、企业三方演化稳定策略,推导出9个有效局部均衡点,对其进行策略突变仿真分析发现演化轨迹最终都处于D4=(0,1,1)-1状态,印证三方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三方博弈群体最后将达成“不激励、参与、努力”稳定状态。(4)演化系统仿真分析发现,在决策工作初期政府通过采取激励策略可以取得很好的公众参与效果,企业的努力行为也有利于公众更快的进入参与稳定状态,政府的激励成本、公众参与的收益、企业不努力的惩罚力度是影响各主体策略选择的最重要因素。(5)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具有群体性多元参与主体网络特征,社会网络能在公众参与决策中起到信息、资源和关系载体的重要作用,网络治理理论可用于解决公众参与问题,帮助构建公众参与网络化激励机制。本文丰富了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公众参与问题相关理论,对激励公众参与公共项目活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旨在改善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公众参与现状,促进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
郑仪东[9](2020)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间故事是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民间故事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不但持久地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滋养了作家文学,无数作家从民间故事获得启发、产生灵感,亦或直接改编民间故事,创作出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国的民间故事浩如烟海,种类齐全,精品众多,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审美趣味,是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标志和见证。民间故事因为承载着丰厚的民俗、历史、文化信息,而引起了民俗学、人类学、民族学的重视,而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通俗的审美趣味却未能引起文艺学、美学同样的重视,此殊为憾事。究其原因,与民间故事缺乏作家文学所具有的艺术技巧性不无关系。民间故事具有人物类型化、情节模式化的特点,看似艺术上简陋粗糙,却能广泛传播、经久不衰,必有原因。本文希望一探民间故事的内部结构,揭开其产生持久魅力的原因。民间故事数量巨大,研究民间故事必须首先限定一定的文本为样本。本文选择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为研究样本。作为中华大家园的一部分,中国东北地区拥有几乎全部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且中国东北地区的民间故事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既能代表中国民间故事,又能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东北三省及邻近的河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都已经出版各自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东北三省各县市大多编有本地的民间故事集,全面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民间故事看似五光十色,但又重复单一,同一类型的故事以多种异文的面目在各地出现,不同异文之间人物、情节、环境各不相同,但故事结构却惊人地一致。一篇篇具体的民间故事是以故事类型结构为核心,融合了本地的民俗、历史、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抓住故事类型也就抓住了故事魅力的关键。据此,本文以“故事类型”的角度审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分析类型演变,挖掘故事结构,解读故事母题,探讨故事价值。本文选择从故事类型各自演变入手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为了揭示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各自演变的规律,本文比较了“蛇郎”型、“巧女”型、“灰姑娘”型、“狗耕田”型这四个中国东北地区最常见的故事类型与中国其它地区同一故事类型的故事。这四个故事类型在中国东北地区大都出现了如下变化:主人公的性别改变;主人公能力改变;中间者身份改变;情节残酷化;不合东北民俗的情节消失;多个故事类型组合为一个故事,等等。这些变化来自东北民众对民间故事的改造,体现了中国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审美趣味。中国东北地区曾长期处于荒蛮状态,东北民众深受神话思维影响,生活艰难,民风淳朴,使得传入东北的故事类型变得更加刚健有力、富有崇高的审美趣味。本文运用苏联学者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以及法国叙事理论,依次分析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功能、行动元和回合。笔者发现,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虽然有很大的普适性,但在应对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却遇到障碍。普罗普提出一切民间故事有31项功能,而笔者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有33项功能,其中“刺探”与“获悉”合并为“获悉”,“加害”与“非分要求”合并为“加害”,增加“立誓”、“发横财”、“需要”、“交换”功能。这些功能分为主人公功能、反角功能和状态功能三类,大多成对出现。普罗普提出故事人物共有七种行动元:对头、赠予者、相助者、被寻求者、派遣者、主人公、假主人公。分析这七种行动元的彼此关系,可以将“相助者”区分为“助手”和“反助手”,将“助手”与“赠予者”合并为“助手”,将“假主人公”和“对头”合并为“对头”,设立“接受者”以标识承担任务者,设立“中间者”以标识故事中既可偏向主人公也可偏向对头的人物,并以“成功者”、“失败者”标识主人公与对头的身份。这样,将整理后的行动元关系制成如下行动元结构图:(?)故事回合由“起始功能”和“结束功能”相标识,以“谓语功能”推动回合的进展。故事回合可分为“打破生活的平衡”、“努力恢复生活的平衡”、“恢复了生活平衡”这样三部分。其中,“努力恢复生活的平衡”部分又可分为四个小回合:“赢取宝物”回合、“战胜对头”回合、“摆脱追捕”回合、“解答难题”回合。将这些回合连接起来,发现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的逻辑关系为:恶化可能→恶化过程→造成恶化→改善可能→改善过程→获得改善。各民间故事几乎都遵循这一逻辑关系,这是千千万万的民间故事都似曾相识的根本原因。故事类型由母题组成。本文尝试解读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中的四大母题:报恩、负恩、冒充、异婚,分别从民俗、心理、美学的角度探讨其产生根源及反复出现的原因。从中可以发现,东北民众深受“天人合一”思想及以萨满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影响,敬畏大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是一座艺术宝库。在神话思维、民俗传统、故事结构方面,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都为作家文学提供了宝贵资源,树立了成功典范。要创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就不能不从民间故事中吸取养料。要发展中国东北地区的文艺事业,建设东北地域文学,就必须开发、利用好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这宝贵资源。本文探讨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与中国其它地区同一故事类型的区别,以及构成故事类型的母题之文化内涵,比较全面而系统地揭示了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特色及成因,并为其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检验了普罗普的民间故事理论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的适用性,修正了其理论的具体观点,绘制了人物行动元的关系图,归纳了民间故事回合的种类,揭示了民间故事回合推进的内部逻辑关系。这些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在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方面的空白,对进一步认识民间故事的艺术规律、开发利用民间故事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王一博[10](2020)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创新行为》文中认为假设贴近现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区别于传统财务理论,高阶梯队理论拓宽了理性假设的外延,认为管理者的心理特征是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也证实了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会通过影响管理者的认知过程和决策结果来影响企业一般性的投资行为。相比之下,创新行为则是企业的一种特殊投资形式,虽然创新行为对企业构建竞争优势与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程度和受到的关注程度是不相称的。少数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四点局限: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尚未涉及。现有文献仅从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角度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是更好的创新者。但是,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创新效率的必然提高,投入和产出只是企业研发流程中的具体环节,无法体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全貌,现有研究需要由局部向整体转变。第二,现有的创新文献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影响顺序与企业真实的研发流程有明显出入。企业专利申请更多的是代表企业创新行为的起点,而不是创新结果的一个标志,与现实脱节的错误因果推断会掩盖过度自信的价值。第三,已有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仅仅关注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不足以充分掌握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变规律。第四,市场竞争程度是影响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的重要权变因素,但是现有研究对市场竞争程度可能发挥的调节作用仍不明晰,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研究结论。为了验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不都是更好的创新者,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不是在任何维度来看都是更好的创新者,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何种程度的过度自信管理者才是更好的创新者,论文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前景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进行更为全面的检验。已有研究认为,研发投入的资金数据在刻画企业创新行为方面不算敏感,一方面,没披露研发投入的企业不等于没有从事创新活动,同时,研发投入数据的高低是特定财会准则选择下的结果,联合专利数据能够使企业创新行为的度量免受偏误问题的干扰。因此,论文使用资金和专利两种视角贯穿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度量;在此基础上,将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刻画分成创新意愿、创新结果和创新效率三个维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不同维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分成强和弱两种程度,探索不同程度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影响;最后,考察市场竞争程度究竟是纠正还是放大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热情。结果表明:首先,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不同维度具有差异性影响。与理性管理者相比,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的企业,创新意愿更高,表现为更多的专利申请数量和更高的研发投入水平;创新结果更好,表现为更多的专利授权数量和更高的资本化支出水平;但是创新效率更低,表现为更低的专利授权比例和研发投入资本转化效率。在进行了 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上述发现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抑制了企业创新结果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从而拓展了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发现,说明即使从经济后果的视角来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也并不是积极的。其次,不同程度的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差异性影响。具体来说,在创新意愿方面,与弱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强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更高,但是研发投入水平更低;在创新结果方面,与弱过度自信管理者相比,强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专利授权数量更低,但是资本化支出水平更高;在创新效率方面,弱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专利授权比例更高,而强过度自信管理者所在企业的研发投入资本转化效率更高。稳健性检验的结果与上述发现没有差别。最后,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显着但不稳定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一方面,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意愿、创新结果以及创新效率间的绝大部分关系起到放大作用,另一方面,区分过度自信程度后,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强弱与企业创新意愿、创新结果以及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差距大部分起到抑制作用。上述发现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整体来看,市场竞争程度能够发挥一定的外部治理作用,但同时,也印证了过度自信的来源和强弱不仅有内部动因,还会受到外部干扰。与现有文献相比,论文主要的理论贡献包括:第一,发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特殊投资活动影响的相关研究,拓宽了高阶梯队理论、前景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在公司财务领域的适用半径。第二,首次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偏差的视角揭示了企业创新效率异化的原因,完善和补充了企业创新行为,尤其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第三,探索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及其程度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外部环境边界,丰富并发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管理建议有:第一,在管理者层面,客观的财务数据无法说服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创新投资意愿,完全是非理性的主观偏差占据了主导地位,结合企业创新行为在不同维度的现实表现可以甄别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强弱程度,使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不易隐藏。第二,在公司治理层面,过度自信管理者的功过不能相抵,尽管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结果,但是效率低下问题的存在会侵蚀之前的努力和收益,从而妨碍了企业价值的提升。这意味着,处于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选择不同心理状态的管理者可能是优化企业创新行为的新思路。第三,在投资者层面,单独使用创新指标无法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行为的有效性,对管理者自信程度的额外解读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决策质量。第四,在监管层面,企业创新行为由于见效慢、风险高等特点往往具有隐蔽性,关于市场竞争程度调节作用的结果表明,行业繁荣会释放过度自信管理者的投资热情,因此重点关注景气行业下的创新投资行为可以提高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
二、平衡的心态——成功者的阶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衡的心态——成功者的阶梯(论文提纲范文)
(2)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画语 |
第二节 画语转向 |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
第七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
小结 |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
小结 |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
第二节 风格迷宫 |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
第四节 画语修辞 |
第五节 物性拓展 |
第六节 动态画语 |
小结——无界创造 |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
第二节 文化图像 |
第三节 人物形象 |
第四节 自然物像 |
小结 |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理论借鉴 |
四 研究对象分析与资料介绍 |
第一章 戊戌前后徐兆玮的经世期许与思想变动 |
第一节 “从何市到常熟”:地方社会中的家族与权势网络 |
一 何市镇状况 |
二 徐氏家族及姻亲网络 |
第二节 “乡谊”与实践:徐兆玮的社会交往与经世期许 |
一 社交网络与交游活动 |
二 守望乡邦与道德教化 |
第三节 “青萍之末”:从阅读世界看维新思潮与士人思想变动 |
一 维新思潮的出现 |
二 旧学与新知:徐兆玮的阅读结构 |
小结 |
第二章 清末新政时期徐兆玮的“立功”实践与转型 |
第一节 徐兆玮的“立功”期望与翰林公务生活 |
一 共预新政的地方士人 |
二 入京动机与翰林公务生活 |
第二节 徐兆玮居京的社会活动与谋官生态 |
一 在京社会交往 |
二 日常活动空间 |
三 京师政治生态与个人状态 |
第三节 应变:游学日本的动机、体验与心理感受 |
一 游学动机与对异邦的想象 |
二 观光游历的感官体验 |
三 对都市文明的理性思考 |
四 阅读选择与关注焦点 |
小结 |
第三章 权变与调适:辛亥鼎革前后的政治抉择 |
第一节 从翰林编修到国会议员:辛亥前后徐兆玮的身份转型 |
一 由国到乡:归国谋职失利后转向地方自治 |
二 1911年再次入京失望到离京返乡 |
三 民政副长到国会议员:鼎革之际的身份转化 |
第二节 1913至1923年的参政议政实践与民国印象 |
一 1913年的国会议政实践与心态变化 |
二 国会恢复与徐兆玮的无心留恋 |
第三节 国会议员与地方资源争夺——以争夺农村师范分校为中心 |
一 事件缘起与常熟士绅因应 |
二 事件转机与士绅分歧 |
三 士绅裂化与纷争结束 |
小结 |
第四章 “五四”之后由“立功”到“立言”的新取向 |
第一节 五四“潮流”之外的士人:徐兆玮对国事日渐疏离 |
一 渐趋排斥:徐兆玮对五四新文化的态度 |
二 小镇隐居:1920年代江南士绅隐逸的一种方式 |
三 由政转文:隐逸期间的文化活动 |
第二节 士绅文化权力的延续:以《重修常昭合志》为中心 |
一 从参与到总纂——徐兆玮接任《重修常昭合志》的编修工作 |
二 《重修常昭合志》的体例与书写 |
三 地方志中士人文化权力的实践 |
第三节 结社与文化认同——以虞社诗文唱和为中心 |
一 虞社创办与发展 |
二 文化认同:徐兆玮与虞社同人的诗文唱和 |
三 科举功名士人的其他文化活动 |
小结 |
余论 士人因应的区域比较——以徐兆玮、刘大鹏为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1 徐氏家族世系图 |
2-1 徐兆玮在京日常活动统计表 |
2-2 徐兆玮在北京出行去处统计表 |
4-1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与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对照表 |
4-2 1931年虞社社员名单 |
4-3 1928至1937年《虞社》各期刊载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平等与卓越的张力——美国社会变迁中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育民众:政治理想的钥匙 |
二、承认差异:社会正义的前提 |
三、机会均等:成功神话的限制 |
四、选优任能:资本逐利的修辞 |
五、精英治理:社会阶梯的陷阱 |
六、结语 |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大背景 |
1.1.2 厦门丰富的地域建筑与装饰图案遗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近代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
1.3.2 近代建筑装饰的研究 |
1.3.3 厦门近代建筑及装饰研究 |
1.3.4 建筑装饰图案的研究 |
1.3.5 国外建筑装饰领域的相关研究 |
1.3.6 总结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生成背景 |
2.1 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 |
2.1.1 沿海对外的地理环境 |
2.1.2 以港兴市的区位优势 |
2.2 近代厦门的开埠与港口贸易的发展 |
2.2.1 厦门的开埠 |
2.2.2 港口贸易的发展 |
2.3 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 |
2.3.1 海外移民的发展 |
2.3.2 以侨汇为支柱的城市发展 |
2.3.3 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 |
2.4 近代城市建设 |
2.4.1 英租界的开辟与建设 |
2.4.2 鼓浪屿公共租界的设立与建设 |
2.5 厦门近代建筑的主要类型 |
2.5.1 早期移植的西式建筑 |
2.5.2 洋楼民居建筑 |
2.5.3 嘉庚建筑 |
2.5.4 骑楼建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历史分期 |
3.1 发育期——西方复古装饰风格的传播 |
3.1.1 早期西方殖民、教会建筑复古装饰符号的移植 |
3.1.2 早期的洋楼民居建筑装饰风格 |
3.2 发展期——西方装饰风格的发展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2.1 华侨意识主导的西方古典装饰图案的发展 |
3.2.2 近代摩登风尚与装饰艺术风格图案的传播 |
3.2.3 中西文化融合与本土装饰式样的兴起 |
3.3 分化期——图案风格的“地域衍生性”与“异质共生性” |
3.3.1 民族意识影响下的地域装饰图案的衍生发展 |
3.3.2 异质文化多元共生的装饰格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载体与细部特征 |
4.1 尚奢重雅的洋楼民居装饰图案 |
4.1.1 山花 |
4.1.2 柱 |
4.1.3 檐口 |
4.1.4 窗 |
4.1.5 栏杆 |
4.2 崇简去繁的骑楼装饰图案 |
4.2.1 女儿墙 |
4.2.2 檐口 |
4.2.3 窗 |
4.2.4 壁柱 |
4.2.5 墙面 |
4.3 承袭地域特色的嘉庚建筑装饰图案 |
4.3.1 闽南传统大屋顶 |
4.3.2 立面砖石拼贴图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本体特征 |
5.1 西中融合的装饰图案造型特征 |
5.1.1 近代西方观念技术体系下的装饰图案形态变革 |
5.1.2 本土装饰文化对西式图案造型的影响 |
5.2 形式与意象并存的装饰图案构成特征 |
5.2.1 秩序构成规范下的形式感 |
5.2.2 本土文化语境中的意象构成 |
5.3 材料与色彩系统的“地域性”与“现代性” |
5.3.1 地域装饰材料的继承 |
5.3.2 现代装饰材料的引进 |
5.3.3 与材质和式样呼应的色彩系统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空间属性与秩序特征 |
6.1 基于西方建筑形体之上的图案空间 |
6.1.1 厦门近代建筑空间观念与形体结构的转变 |
6.1.2 装饰图案空间属性的“附加性”与“实体性” |
6.2 以突出人的观念与尺度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2.1 等级中心秩序 |
6.2.2 视觉中心秩序 |
6.2.3 风格中心秩序 |
6.3 以突出建筑形体结构为目的的装饰秩序 |
6.3.1 横向结构秩序 |
6.3.2 纵向结构秩序 |
6.3.3 混合结构秩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特征 |
7.1 厦门近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系统重塑 |
7.1.1 建筑装饰图案的审美冲突 |
7.1.2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分解 |
7.1.3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整合 |
7.1.4 建筑装饰图案审美的适应 |
7.2 内容与形式的美感构建 |
7.2.1 审美取向导致的式样融合 |
7.2.2 造型感知的视觉生理场 |
7.2.3 空间感知的审美知觉场 |
7.3 主体与客体的情感交融 |
7.3.1 装饰主体的审美移情 |
7.3.2 主体与客体的情境营造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解放前建造的嘉庚建筑及其装饰风格 |
附录2:厦门近代洋楼民居部分门楼装饰图样 |
附录3:作者在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与参与课题 |
(7)网易FPS类手游“荒野行动”交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背景 |
1.1.2 文献综述 |
1.2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项目流程与研究方法及内容 |
1.3.1 项目主要工作流程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行业发展与用户研究 |
2.1 FPS类游戏行业发展研究 |
2.1.1 FPS类游戏的发展历史与特点 |
2.1.2 FPS类手游的发展趋势 |
2.1.3 FPS类手游的设计问题 |
2.2 荒野行动的用户研究 |
2.2.1 用户研究思路 |
2.2.2 目标用户特征分析 |
2.2.3 用户问卷调查分析 |
2.2.4 用户痛点总结 |
第3章 荒野行动设计策略研究 |
3.1 结构层 |
3.1.1 划分信息架构 |
3.1.2 确定层级分布 |
3.1.3 实现页面跳转 |
3.2 框架层 |
3.2.1 交互设计原则 |
3.2.2 操作热区 |
3.2.3 适配规则 |
3.3 表现层 |
3.3.1 视觉设计原则 |
3.3.2 视觉设计规范 |
3.3.3 物料输出规范 |
第4章 荒野行动的界面设计 |
4.1 大厅系统迭代设计 |
4.1.1 前期研究 |
4.1.2 设计方案 |
4.1.3 设计输出与反馈 |
4.2 火拼街区玩法设计 |
4.2.1 前期研究 |
4.2.2 设计方案 |
4.2.3 设计成果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用户研究调查问卷设计 |
附录 B 荒野行动的信息架构 |
附录 C 毕业设计展板展示 |
(8)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中公众参与行为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参数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大型公共项目 |
1.2.2 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 |
1.2.3 公众参与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公共项目投资决策研究 |
1.3.2 公众参与研究 |
1.3.3 激励机制研究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影响系统分析 |
2.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公众参与决策系统组成 |
2.2.1 公众参与决策系统内涵 |
2.2.2 利益主体分析 |
2.2.3 利益主体影响因素分析 |
2.2.4 参与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 |
2.3 公众参与决策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2.3.1 政府子系统 |
2.3.2 公众子系统 |
2.3.3 企业子系统 |
2.3.4 第三方组织子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激励演化分析 |
3.1 演化博弈理论 |
3.2 公众参与行为主体博弈分析 |
3.2.1 博弈主体的利益分析 |
3.2.2 三方博弈焦点分析 |
3.3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 |
3.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3.3.2 支付收益矩阵建立 |
3.4 演化博弈模型分析 |
3.4.1 演化博弈模型求解 |
3.4.2 演化博弈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激励演化博弈模型系统动力学仿真 |
4.1 系统演化模型构建 |
4.2 模型有效性的检验 |
4.2.1 模型的检测 |
4.2.2 积分误差的检测 |
4.2.3 敏感性测试 |
4.3 模型仿真均衡解分析 |
4.3.1 纯策略仿真分析 |
4.3.2 混合策略仿真分析 |
4.4 外生变量对策略选择的影响仿真分析 |
4.4.1 政府策略选择影响因素 |
4.4.2 公众策略选择影响因素 |
4.4.3 企业策略选择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公众参与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激励机制设计 |
5.1 基于网络治理理论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框架设计 |
5.1.1 网络治理理论 |
5.1.2 公众参与网络化激励机制框架设计 |
5.2 公众参与网络化激励机制建立 |
5.2.1 多元参与网络 |
5.2.2 参与信息网络 |
5.2.3 利益协调网络 |
5.2.4 监管惩罚网络 |
5.3 案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系统演化模型中系统动力学公式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选题的研究思路 |
第五节 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
第一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各自变化 |
第一节 “蛇郎”型故事的变化 |
一、主人公的变化 |
二、留存了禁忌情节 |
三、增加了睹物伤情的细节 |
四、增加了试探的情节 |
五、妻子化身为植物的情节消失 |
第二节 “巧女”型故事的变化 |
一、与其它故事类型嫁接 |
二、巧女的力量发生变化 |
三、巧女与外部势力斗争 |
四、巧女变成了“巧男” |
五、出现外力协助 |
第三节 “灰姑娘”型故事的变化 |
一、主人公由女变男 |
二、出现残酷情节 |
三、“洞节奇缘”母题消失 |
四、出现与日本故事相似的异文 |
五、大幅度改造故事 |
第四节 “狗耕田”型故事的变化 |
一、角色改变 |
二、突破了“兄弟矛盾”范围 |
三、出现残酷情节 |
四、出现“动物报恩”母题 |
第五节 四大故事类型在东北的变与不变 |
第二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功能论 |
一、功能的划分 |
二、功能的数目 |
三、功能的顺序 |
四、功能的类别 |
(一)核心功能与辅助功能 |
1、核心功能 |
2、辅助功能 |
(二)主人公功能、反角功能和状态功能 |
五、功能的关系 |
第二节 行动元论 |
一、对行动元结构图的探究 |
二、行动元结构图的试用 |
第三节 回合论 |
一、回合的界定 |
(一)起始功能 |
(二)结束功能 |
二、回合的内部结构 |
三、故事功能的回合结构 |
四、普通故事的回合模式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母题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报恩”母题 |
一、“报恩”母题的民俗解读 |
二、“报恩”母题的心理解读 |
三、“报恩”母题的美学解读 |
第二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负恩”母题 |
一、“负恩”母题的民俗解读 |
二、“负恩”母题的心理解读 |
三、“负恩”母题的美学解读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冒充”母题 |
一、“冒充”母题的民俗解读 |
二、“冒充”母题的心理解读 |
三、“冒充”母题的美学解读 |
第四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异婚”母题 |
一、“异婚”母题的民俗解读 |
二、“异婚”母题的心理解读 |
三、“异婚”母题的美学解读 |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价值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神话思维价值 |
第二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民俗传统价值 |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的故事结构价值 |
一、人物类型化 |
二、情节模式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管理者过度自信、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创新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创新行为 |
2.1.1 企业创新行为的内涵 |
2.1.2 企业创新行为的维度与测量 |
2.1.3 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 |
2.1.4 研究评述 |
2.2 管理者过度自信 |
2.2.1 过度自信的内涵以及表现 |
2.2.2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界定及成因 |
2.2.3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测量 |
2.2.4 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研究 |
2.2.5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6 研究评述 |
2.3 市场竞争程度 |
2.3.1 市场竞争程度的内涵及测量 |
2.3.2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2.3.3 研究评述 |
2.4 总体评述 |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1 理论基础 |
3.1.1 高阶梯队理论 |
3.1.2 前景理论 |
3.1.3 资源基础理论 |
3.2 理论框架 |
3.3 研究假设 |
3.3.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意愿 |
3.3.2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结果 |
3.3.3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效率 |
3.3.4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 |
3.3.5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结果关系的调节作用 |
3.3.6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变量衡量 |
4.1.1 被解释变量 |
4.1.2 解释变量 |
4.1.3 调节变量 |
4.1.4 控制变量 |
4.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4.3 实证模型设计 |
第5章 研究结果 |
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检验 |
5.2.1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 |
5.2.2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结果的影响 |
5.2.3 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 |
5.2.4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意愿关系的调节作用 |
5.2.5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结果关系的调节作用 |
5.2.6 市场竞争程度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的调节作用 |
5.3 稳健性测试 |
5.4 内生性检验 |
5.5 进一步研究 |
5.6 研究结果汇总 |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 |
6.3 管理建议 |
6.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平衡的心态——成功者的阶梯(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生活中的身体呈现 ——中小学教师的身体社会学考察[D]. 陈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3]社会变迁与士人因应 ——以常熟士人徐兆玮为中心[D]. 汪颖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4]“平行式议论文模型”与构建[J]. 吕彦文.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1(09)
- [5]平等与卓越的张力——美国社会变迁中的教育[J]. 刘云杉. 清华社会科学, 2020(01)
- [6]厦门近代建筑的装饰图案研究[D]. 石林. 江南大学, 2020(01)
- [7]网易FPS类手游“荒野行动”交互设计[D]. 颜冉. 湖南大学, 2020(07)
- [8]大型公共项目投资决策中公众参与行为激励机制研究[D]. 吴璇. 广州大学, 2020(02)
- [9]中国东北地区民间故事类型研究[D]. 郑仪东.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管理者过度自信、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创新行为[D]. 王一博.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