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闫佳伟[1](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孟复[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腐从来不是新鲜的话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自建立开始,腐败问题就如影随形。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有着名论断:“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进入21世纪,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经济,随之而来的多元价值观和不同文化潮流也带来了腐朽文化的侵蚀,加上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腐败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腐败问题,始终将反腐倡廉作为党内重要工作持续推进。然而我们发现,当前腐败问题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年轻化、高学历化、形式多样化,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大学生作为非公共权力掌握者,也表现出了一些“微腐败”行为,腐败问题不再是“成年人”或“官员”的“专有”之事。进入新时代,中国到达新的历史方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落在年轻一代身上。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将逐步走向社会,走向职场,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成为各级各类的领导者。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升他们的廉洁意识,帮助他们系好从业的“第一粒扣子”,意义重大。大学生廉洁教育作为国家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延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极具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根据“理论阐释——历史考察——现实审视——境外借鉴——总体思路——具体路径”的脉络,分六章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诠释廉洁、廉政的含义入手,进而阐述了廉洁教育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大学生廉洁教育是指主要由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和廉洁技能,增强拒腐防变的理念和能力,逐步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等。大学生廉洁教育具有“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与大学生自身发展和需求密切相关、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教育效果可量化”等特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廉洁教育的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基础。1949年到1976年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的逐步确立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机遇,实事求是的学风建设给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土壤,重视社会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了实验场地;1976年到2005年为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思想理论教育课)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活动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2005年至2012年为第三个阶段,该时期以党中央颁布《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标志,明确要求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为第四个阶段,该时期以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方位为标志,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课程思政的开展等推动大学生廉洁教育,大学生廉洁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总结四个阶段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三是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四是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就大学生廉洁教育相关问题对不同高校师生的调研是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的重要环节。基于对东中西部10所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103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35份访谈记录整理,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廉洁教育认同度有所加强、廉洁意识有了一定提升、整体上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廉洁教育还存在队伍建设不到位、教育内容不完善、教育方法不丰富、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以及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大学生廉洁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和我国香港特区开展廉洁教育的一些好的做法和形式。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政府和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提供条件、营造环境:政府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培育土壤。国外和香港对我国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最突出启示是:“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新时代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时期的努力,一点一滴的扎实开展、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本文提出了“增强廉洁认知、提升廉洁认同、树立廉洁观念、践行廉洁行为”的教育目标;“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并试从主体构建、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四个层面论述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机制的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以提升教育实效性为最终目的。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要从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和优化廉洁教育环境三个维度推进。从马恩经典作家的经典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新理论中汲取营养,逐步完善廉洁教育的内容;从课堂廉洁教育、实践廉洁教育、网络廉洁教育等方面创新廉洁教育的方法;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家庭环境四个方面优化廉洁教育环境,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刘洋洋[3](2020)在《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三全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班主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对于调动班主任育人积极性、提升全员育人实效具有建设性意义。教育生态学为人们观察和认识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思维方式。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切入,以构成要素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影响为主线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而且为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发展提供方法论的指导。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系统分析法,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工具,用生态学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研究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将班主任育人机制看作是由主体、客体、介体以及环体共同构成的具有动态平衡性的统一整体,分析研判育人机制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班主任、负责班主任工作的部门负责人、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充分了解现实情况,旨在肯定既有成绩、发现现存问题,推动机制优化,促进班主任作用发挥。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班主任育人机制在制度环境方面有一定保障,作用发挥也有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基本要素的四个方面: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环体问题日益凸显。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待提升、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大时代环境的影响是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对此,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对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进行优化分析:一要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二要遵循生态位原理,主体要明确职责,提升认同;三要遵循动态平衡的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四要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五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唐玮[4](2020)在《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若要做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建设的主力军,而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阵地,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若能够良好地融入高校校园建设,不仅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绿色大学的建设,而且更有利于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顺利实现。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二章节,在阐述本文相关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后,从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入手,并阐述其特点;其次解释了本文涉及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容;最后,整理了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二部分,即第三章节,笔者以个人、高校、社会三方面作为出发点,系统地阐释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即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绿色大学的时代需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重要保障。第三部分,即第四章节,在之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现如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其中存在的不足,并从社会、高校层面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第四部分,即第五章节,此章节不仅是本文写作的重点,而且是本文写作的落脚点,主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方面,即物质、制度、行为、精神以及网络文化建设五方面,全方位地具体阐释了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发挥高校的最大效用。
胡月[5](2019)在《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文中研究表明学风建设对高校的发展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更是一所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充分的诠释了学校长期形成中的教育思想和治学理念,也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基于此,文章首先简要的介绍了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接着分析两者之间的潜在联系,最后重点探讨了在学风建设的主题下,推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以期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韩园园[6](2019)在《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和谐、向上、健康的环境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学校管理者、教师与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本文通过对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意义与原则的阐释,对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而为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对策。本文正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相关理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是本文研究的中心。首先,要将主体的概念、主体性的概念以及其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概念梳理清楚。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概括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第二部分,阐释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意义与原则。其意义在于发挥人在环境建设中的能动性、提高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提升环境的育人功能。其原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第三部分,分析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乏动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全面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制度不完善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探讨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对策。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必须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动力激发出来、营造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并且还要完善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制度。
贺光明[7](2019)在《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努力提高和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顺利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加强的关键工作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进行心理学视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可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实践指导,因而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正确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切与灵活选用教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体现为: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构建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是合规律性、知情意行统一性、民主平等性、情感互动性和自我内化性。心理学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供了依据,体现为:依据积极心理学和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设立教育目标,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选择教育内容,依据建构主义心理学选用教育方式方法,依据态度心理学优化教育过程,依据道德心理学以更好协调教育要素,依据差异心理学以更好把握教育对象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9个维度。鉴于教师和学生的认知差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分为教师卷和学生卷,其中教师卷包括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8个维度,学生卷包括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7个维度。调研显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较有效,但未达到有效和非常有效水平。教师对其8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学生对其7个维度的评估从高到低依次为: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等9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显着,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教育目标有效性、教育环境有效性、教育内容有效性、教育者有效性、教育结果有效性、课堂教学有效性、党团组织有效性、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保障体系有效性。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教育者的知识、能力、素质、教学投入,也包括大学生的认同、配合、支持和投入;既包括环境因素中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网络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又包括学校组织领导体系、学校管理运行机制等。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调研结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心理学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有效性的对策包括:在教育目标设立上,要正确设立教育目标,完善教育目标体系;在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要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在教育方式方法选用上,要兼顾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自我教育、注重社会实践;在教育过程上,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内化、重视师生合作;在教育环境构建上,要营造心理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群体心理效应。
修新路[8](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张立学[9](2019)在《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文化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与使命,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视域和路径。大学文化作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创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了全体大学人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内容,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的个性化表达和集中体现。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开展具有普遍性的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话,大学文化育人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教育人、培养人,为学生打下了深刻的具有大学个性化的价值烙印,其方法和途径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以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以文化人,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作用,以促进受教育者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社会化、个性化和文明化水平,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理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文化及其育人为研究对象,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的,理论联系实际,从宏观的大学文化走向微观的、具体的、实践的大学文化育人,围绕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这种育人功能展开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第一,阐释了大学文化育人的基本问题。重点阐释了文化的概念、大学文化的内涵、以文化人的意蕴,阐明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大学文化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性和无形性、渗透性、持久性、多样性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密切而特殊,所体现的价值认同、行为导向、情感激励、心灵陶冶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视域和载体。第二,探究了大学文化育人的理论之源。大学文化育人背后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追根溯源,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列宁文化观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这也是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最具根本性的理论基石;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则为大学文化育人奠定了思想基础;西方文化理论中的组织文化理论、文化分层理论、文化选择理论则从不同的维度,为大学文化育人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参考。第三,考察了西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个案与共性。西方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都已有800多年的办学历史,短的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也走过了 300多年的办学历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并在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崇尚学术自由、遵从通识教育、发挥校长作用、注重个人价值等共性之处,给中国大学带来许多启发,必须批判地加以学习借鉴。第四,梳理了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历史过程及特点。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以太学和书院为代表的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教育机构,积累了丰厚的大学文化育人经验;近代大学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校长,很好地将效仿西方与继承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那一时期的大学文化育人模式,也为今天大学文化育人积淀了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逐步受到重视,大学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育人之路已初步形成。第五,分析了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之路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看到成绩与基础的同时,现实困境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中国大学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而新形势、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使得大学以文化人面临着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还不够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与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措施。第六,提出了全方位推进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措施。针对中国大学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以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为指导和借鉴,当代中国大学必须在理念、主体、内容、方法、途径、机制等方面发力,形成全方位的大学文化育人立体格局。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大学文化育人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的统一,实现继承传统和创新发展的统一,推动中国大学文化健康发展和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强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发挥好领导者、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等大学主体在育人过程中的各自作用,达到“化人”与“人化”的统一。三是要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容,推动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大学制度文化育人、大学物质文化育人和大学行为文化育人进一步具体化、深入化。四是要完善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经典阅读、实践体验、环境濡染等文化育人之法作用。五是要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的各种途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教育课等课堂主渠道作用,切实增强宣传工作、校园网络文化和多元文化的育人实效性。六是在组织领导、运行保障、效果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大学文化育人机制。理性深入的研究来自实践的呼唤。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大学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必将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学校风格的大学文化必将成长起来,在育人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也会引领人类精神和文化朝着更为健康的方向迈进。
田云辉[10](2018)在《以传播学视角试析高校学风的影响因素——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在高校,大学生是其学风表现和承载的能动的主体,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学风状况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前提,是高校学风建设的决策基础,本文就此展开讨论。
二、试析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立德树人 |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
三、研究问题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立德树人 |
(二)落实机制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
(一)强化制度建设 |
(二)强化师资培育 |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难点 |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阐释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廉洁与廉政 |
(二) 廉洁教育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 |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 马恩等经典作家廉洁教育理论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廉洁教育的论述 |
(三)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廉政教育的思想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演进和经验总结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历史发展 |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萌发期(1949年—1976年) |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初步发展(1976年—2005年)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快速发展期(2005年—2012年) |
(四)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全面建设期(2012年—)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领导 |
(三) 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中廉洁教育的思想弘扬继承 |
(四) 坚持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实审视 |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调研的基本情况 |
(一) 调研的内容和方式 |
(二) 当前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情况 |
(三)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成效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 大学生廉洁教育队伍建设不到位 |
(二) 大学生廉洁教育内容不完善 |
(三) 大学生廉洁教育方法不丰富 |
(四) 大学生廉洁实践知行不统一 |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
(二) 价值多元文化和网络环境的持续影响 |
(三) 有效的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境外借鉴 |
一、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国外借鉴 |
(一) 通过课程教学培育廉洁意识 |
(二) 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廉洁习惯 |
(三) 通过文化氛围引导廉洁观念 |
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香港经验 |
(一) 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二) 全方位的育人实践为大学生廉洁教育提供培育土壤 |
三、国外和香港地区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启示 |
(一) 强化廉洁教育的立体化渗透 |
(二) 强化政府在廉洁教育中的组织引领 |
(三) 强化社区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总体思路 |
一、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目标 |
(一) 增强廉洁认知 |
(二) 提升廉洁认同 |
(三) 树立廉洁观念 |
(四) 践行廉洁行为 |
二、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原则 |
(一) 方向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 认知和践行相统一的原则 |
(三) 灌输教育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原则 |
(四)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机制建设 |
(一)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主体构建 |
(二)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组织机制建设 |
(三)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保障机制建设 |
(四) 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廉洁教育的路径探索 |
一、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体系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
(二)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教育理论 |
(三) 加强新时代使命担当的理论教育 |
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载体 |
(一)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课堂廉洁教育 |
(二)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实践廉洁教育 |
(三) 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廉洁教育 |
(四) 拓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途径 |
三、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环境 |
(一) 营造清廉社会环境 |
(二) 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
(三)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
(四) 打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校班主任的研究现状 |
1.2.2 高校育人机制研究现状 |
1.2.3 教育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理论架构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班主任 |
2.1.2 育人机制 |
2.1.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 |
2.1.4 教育生态学 |
2.2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
2.2.1 人本性原则 |
2.2.2 系统性原则 |
2.2.3 动态平衡性原则 |
2.3 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及其在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中的体现 |
2.3.1 限制因子定律 |
2.3.2 教育节律 |
2.3.3 教育生态位原理 |
2.3.4 花盆效应 |
2.3.5 一潭活水效应 |
2.3.6 教育生态链法则 |
2.4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基本要素分析 |
2.4.1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主体 |
2.4.2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客体 |
2.4.3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介体 |
2.4.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环体 |
2.4.5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3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状分析 |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3.2 近年来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的成效 |
3.2.1 制度环境有保障 |
3.2.2 作用发挥有实效 |
3.3 当前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主体定位不明确、职业能力待提升 |
3.3.2 主客体互动难以深入 |
3.3.3 介体有效性发挥不足 |
3.3.4 环体问题日益突显 |
3.4 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顶层设计中生态系统理念有待提升 |
3.4.2 育人机制内部各因子联动不足 |
3.4.3 大时代环境的影响 |
第4章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优化 |
4.1 强化生态思维,加强顶层设计 |
4.1.1 坚持党的领导 |
4.1.2 提高对班主任育人机制的重视 |
4.1.3 健全班主任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
4.2 遵循生态位原理,明确职责,提升认同 |
4.2.1 促进生态位特化,明确定位发挥优势 |
4.2.2 提升职业能力,推动“态”“势”结合 |
4.3 遵循动态平衡原则,促进主客体和谐共生 |
4.3.1 以平等为前提,重视引导 |
4.3.2 以情感为纽带,促进理解 |
4.3.3 以媒体为平台,增进交流 |
4.4 遵循生态链法则,改进育人机制介体 |
4.4.1 教育内容要“新”,提升育人实效 |
4.4.2 教育方式要“活”,拓宽教育渠道 |
4.5 遵循系统性原则,优化育人机制环体 |
4.5.1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
4.5.2 提升对社会环境的重视 |
4.5.3 增进家校互动联系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班主任访谈提纲 |
附录二: 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大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4)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相关概念及逻辑关系 |
2.1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
2.1.1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
2.1.2 生态文明教育的特点 |
2.2 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
2.2.1 高校校园文化的概念 |
2.2.2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 |
2.3 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
2.3.1 高校校园文化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载体 |
2.3.2 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发展 |
2.3.3 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互需要 |
3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3.1 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3.1.1 大学生需要的全面发展 |
3.1.2 大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
3.1.3 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3.1.4 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
3.2 有利于绿色大学的建设 |
3.2.1 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态化 |
3.2.2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化 |
3.3 有利于美丽中国的目标 |
3.3.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
3.3.2 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贯穿我国发展始终 |
3.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 |
4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1 高校物质(环境)文化建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形象内容不足 |
4.1.2 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中生态文明教育的规范内容不足 |
4.1.3 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够丰富 |
4.1.4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没有体现绿色大学理念 |
4.1.5 高校网络文化缺乏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引导 |
4.2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问题的成因 |
4.2.1 社会层面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
4.2.2 高校层面缺乏足够的重视 |
5 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
5.1 优化高校物质(环境)文化建设 |
5.1.1 科学合理的校园选址 |
5.1.2 合理的校园功能分区 |
5.1.3 生态优先的校园环境 |
5.1.4 适当超前的生态基础配套设施 |
5.2 强化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
5.2.1 建设民主、人本、科学的高校制度文化 |
5.2.2 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 |
5.2.3 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评价制度 |
5.3 重视高校行为文化建设 |
5.3.1 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5.3.2 积极宣传校园先进人物、典型事迹 |
5.3.3 打造大学生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 |
5.4 推动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
5.4.1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5.4.2 发挥专业课、选修课教学的渗透作用 |
5.4.3 在高校各理念中体现生态文明内容 |
5.5 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 |
5.5.1 营造生态的高校网络氛围 |
5.5.2 拓展网络生态文明教育新方式 |
5.5.3 运用手机载体实现实时生态文明教育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风建设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
(一)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二)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基本需求 |
二、学风建设同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潜在联系 |
(一)两者的基本内涵相同 |
(二)两者的总体目标一致 |
(三)两者的教育内容联系密切 |
三、以学风建设为永恒主题,推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措施 |
(一)引导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明确学风建设的总体目标 |
(二)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推动高校学风建设的全面发展 |
(三)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团委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榜样形象 |
四、结语 |
(6)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的重点 |
1.3.2 研究的难点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理论概述 |
2.1 主体性的内涵 |
2.1.1 主体的概念 |
2.1.2 主体性的概念 |
2.1.3 主体性的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2.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概念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
2.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相关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 |
2.3.3 系统论 |
第三章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意义及原则 |
3.1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意义 |
3.1.1 发挥人在环境建设中的能动性 |
3.1.2 提高环境对人的影响力 |
3.1.3 提升环境的育人功能 |
3.2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原则 |
3.2.1 整体性原则 |
3.2.2 主体性原则 |
3.2.3 教育性原则 |
第四章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动力不足 |
4.1.1 学校管理者缺乏改革创新精神 |
4.1.2 教师满足于完成教学工作量 |
4.1.3 学生只关心考试分数 |
4.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氛围不够浓厚 |
4.2.1 高校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氛围需要增强 |
4.2.2 教师之间沟通氛围不够 |
4.2.3 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不够 |
4.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全面 |
4.3.1 重物质环境建设,轻人文环境建设 |
4.3.2 重视现实环境建设,忽视网络环境建设 |
4.3.3 重视教学环境建设,忽视社区环境建设 |
4.4 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环境不完善 |
4.4.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
4.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
4.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制度执行力不够 |
第五章 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对策 |
5.1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主体动力 |
5.1.1 激发学校管理者的改革创新精神 |
5.1.2 激发教师全方位育人的积极性 |
5.1.3 发挥好大学生参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
5.2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5.2.1 营造各部门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
5.2.2 加强教师之间沟通的氛围 |
5.2.3 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
5.3 整体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5.3.1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环境建设 |
5.3.2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建设 |
5.3.3 加强大学生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 |
5.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度建设 |
5.4.1 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物质保障制度 |
5.4.2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激励机制 |
5.4.3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制度落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论 |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理论 |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要素 |
2.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涵 |
2.2.1 教育目标设立:由成为社会公民转向成为社会公民和全面发展 |
2.2.2 教育内容选择:由注重社会需要转向重视身心发展和个体需求 |
2.2.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由注重灌输说教转向适切和灵活 |
2.3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特征 |
2.3.1 合规律性 |
2.3.2 知情意行统一性 |
2.3.3 民主平等性 |
2.3.4 情感互动性 |
2.3.5 自我内化性 |
2.4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依据 |
2.4.1 教育目标设立的依据 |
2.4.2 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 |
2.4.3 方式方法选用的依据 |
2.4.4 教育过程优化的依据 |
2.4.5 教育要素协调的依据 |
2.4.6 教育对象把握的依据 |
第3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现状 |
3.1 调查目的、对象、信度与效度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问卷信度与效度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分析 |
3.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描述性分析 |
3.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回归分析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4.1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者因素 |
4.1.1 教育者知识有缺陷 |
4.1.2 教育者能力不很强 |
4.1.3 教育者素质不太高 |
4.1.4 教育者教学投入不足 |
4.2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自身因素 |
4.2.1 大学生认同不高 |
4.2.2 大学生配合不好 |
4.2.3 大学生支持不够 |
4.2.4 大学生投入不足 |
4.3 心理学视域下教育环境因素 |
4.3.1 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增加思想政治教育难度 |
4.3.2 学校及周边环境教育合力还没有真正形成 |
4.3.3 家庭教育环境负面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效能 |
4.3.4 网络文化环境消极效应削弱课堂教学效果 |
4.3.5 心理环境渗透隐性教育功能尚未高度重视 |
4.4 心理学视域下学校组织因素 |
4.4.1 学校组织领导体系不够健全 |
4.4.2 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很顺畅 |
第5章 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1.1 正确设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5.1.2 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2.1 教育内容选择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
5.2.2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5.2.3 教育内容选择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3.1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兼顾个体差异 |
5.3.2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重视自我教育 |
5.3.3 教育方式方法选用注重社会实践 |
5.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4.1 教育过程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
5.4.2 教育过程注重学生内化 |
5.4.3 教育过程重视师生合作 |
5.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性的提升对策 |
5.5.1 营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环境 |
5.5.2 净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 |
5.5.3 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效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C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调查问卷(学生卷) |
致谢 |
(8)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大学文化育人基本问题概述 |
2.1 大学文化育人相关概念 |
2.1.1 文化概念探源及界定 |
2.1.2 大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
2.1.3 中国大学文化的特征 |
2.2 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 |
2.2.1 以文化人的意蕴解读 |
2.2.2 大学文化育人的概念 |
2.3 大学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 |
2.3.1 宏观意义: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
2.3.2 中观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
2.3.3 微观意义: 适应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需要 |
2.4 大学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1 差异性 |
2.4.2 一致性 |
2.4.3 互动性 |
3 大学文化育人理论溯源 |
3.1 指导: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 |
3.1.2 列宁主义文化观 |
3.1.3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3.2 基础: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 |
3.2.1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思想 |
3.2.2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思想 |
3.2.3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思想 |
3.2.4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
3.3 借鉴:西方相关文化理论 |
3.3.1 组织文化理论 |
3.3.2 文化分层理论 |
3.3.3 文化选择理论 |
4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个案考察与共性分析 |
4.1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个案举隅 |
4.1.1 哈佛大学文化育人 |
4.1.2 耶鲁大学文化育人 |
4.1.3 牛津大学文化育人 |
4.1.4 剑桥大学文化育人 |
4.2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共性 |
4.2.1 崇尚学术自由 |
4.2.2 遵从通识教育 |
4.2.3 发挥校长作用 |
4.2.4 注重个人价值 |
4.3 西方世界一流大学文化育人的主要启示 |
4.3.1 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的统一 |
4.3.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
4.3.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协调 |
4.3.4 校园环境与教育资源的并重 |
4.3.5 大学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一致 |
5 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历史省察及其启示 |
5.1 萌芽: 中国古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1.1 中国古代大学发展历程概述 |
5.1.2 中国古代太学文化育人 |
5.1.3 中国古代书院文化育人 |
5.1.4 中国古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5.2 嬗变: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2.1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
5.2.2 蔡元培: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
5.2.3 梅贻琦: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 |
5.2.4 张伯苓: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
5.2.5 中国近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5.3 重构: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及其育人 |
5.3.1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
5.3.2 大学文化育人理念逐步受到重视 |
5.3.3 大学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
5.3.4 大学文化育人途径呈现多样趋势 |
5.3.5 中国现代大学文化育人的启示 |
6 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现实困境 |
6.1 大学文化育人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
6.1.1 新时代呼唤中国大学承担新使命 |
6.1.2 新媒体环境以文化人面临新挑战 |
6.1.3 新形势学生思想行为呈现新特点 |
6.2 大学文化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 |
6.2.1 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化 |
6.2.2 大学文化育人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
6.2.3 大学文化育人的内涵建设还不够丰富 |
6.2.4 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还需拓展 |
6.2.5 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 |
6.3 大学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大学的功利化色彩:消解大学使命 |
6.3.2 大学的市场化影响: 削弱人文精神 |
6.3.3 大学的行政化倾向: 淡化学术氛围 |
6.3.4 大学的趋同化状况: 缺乏文化特色 |
7 加强当代中国大学文化育人的对策思考 |
7.1 明确大学文化育人的理念 |
7.1.1 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7.1.2 坚定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7.1.3 加强以人为本与以文化人 |
7.1.4 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 |
7.2 强化大学文化育人的主体 |
7.2.1 领导者 |
7.2.2 教师 |
7.2.3 管理者 |
7.2.4 学生 |
7.3 丰富大学文化育人的内容 |
7.3.1 大学精神文化育人 |
7.3.2 大学制度文化育人 |
7.3.3 大学物质文化育人 |
7.3.4 大学行为文化育人 |
7.4 探索大学文化育人的方法 |
7.4.1 注重言传身教 |
7.4.2 推进经典阅读 |
7.4.3 突出实践体验 |
7.4.4 强化环境濡染 |
7.5 优化大学文化育人的途径 |
7.5.1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
7.5.2 增强宣传工作的实效性 |
7.5.3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5.4 统筹多元文化育人作用 |
7.6 健全大学文化育人的机制 |
7.6.1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
7.6.2 健全运行保障机制 |
7.6.3 健全效果评价机制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以传播学视角试析高校学风的影响因素——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访谈和座谈中表现的学风影响因素 |
(一) 学生主体因素 |
(二) 教师教学因素 |
(三) 学校管理因素 |
(四) 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因素 |
二、教师访谈和座谈中表现的学风影响因素 |
(一) 家庭因素 |
(二) 社会因素 |
(三) 学校因素 |
三、影响学风状况的因素 |
(一) 主体分析 |
1. 学生 |
2. 教师 |
3. 管理者 |
(二) 环境分析 |
1. 家庭 |
2. 学校 |
3. 社会 |
四、试析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D]. 孟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班主任育人机制研究[D]. 刘洋洋.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生态文明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唐玮.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5]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 胡月. 青年与社会, 2019(30)
- [6]主体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研究[D]. 韩园园. 济南大学, 2019(01)
- [7]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 贺光明. 湖南大学, 2019(08)
- [8]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9]以文化人:大学文化育人研究[D]. 张立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5)
- [10]以传播学视角试析高校学风的影响因素——以昆明理工大学为例[J]. 田云辉. 新闻传播,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