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协展出作家手稿上百篇

上海作协展出作家手稿上百篇

一、上海作协展出上百名作家手稿(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1](2021)在《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文中提出

陈喜儒[2](2020)在《日本四题》文中指出我收藏的日本名家签字本前些日子整理日文书,把混在其中的一些中文书剔除,保留日文中译本,并按作家姓名,与日文书摆在一起,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爬上爬下,翻箱倒柜,累得腰酸腿疼,夜不能寐,但总算大体有了眉目。如今再找某作家的作品,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方便多了。我不是藏书家,也不懂版本学,更无孤本珍本善本,所藏日文书,只是工作学习必需的"大路货"。我虽爱书,但自己买的日文书不多,因为日本书贵,我工资低,买不起,所以除各种必备的工具书非买不可外,特别想看的书,也尽量买文库本,价格便宜,也便于携带。但我的日文书,也并非全都"一无是处",不值方家一顾,

张清华,刘正成[3](2018)在《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研讨会发言纪要》文中研究说明为纪念"新文学运动"一百周年,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铸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的讲话精神,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北京玉泉书院承办的"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于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下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欧阳江河、于明诠近百幅以"新文学"为创作内容的书法作品,内容源于两位作者日常研读文学作品的摘录、笔记。他们以笔墨书写的形式,呈现不同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并体现其对"新文学"、当代书法创作以及文学与书法之间关系的思考和探索。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着名作家铁凝出席展览开幕式,并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书协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在代表中国书协致辞中说:"本次展览从美学角度看,有三个方面的拓展:第一,用书法的形式再现了百年中国新文学的历程,让我们感受到精神的鼓舞,让我们想到一百年来一代代文学大师们各具风范的经典之作,唤醒了我们对历史的一种回望和尊重;第二,展览所呈现出的文心比书法技法更为重要,当代书家非常热衷于笔墨技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直追古人,但对书写内容往往关注、思考不多。这次展览作者选择的书写内容是百年的新文学,他们试图用这样一种形式来再现百年新文学的辉煌,实现笔墨技法与文本内容的精神融合;第三,展览讲求「文」「意」相合,就是将书法的「意」和「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追求。"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召开了本次展览的专题研讨会,对展览引发的诸多思考进行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会文学家、书画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精彩发言。本期"聚焦"特刊发研讨会发言纪要,以飨读者。

仇珊华[4](2017)在《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鲁艺精神是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简称“鲁艺人”)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实践中形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优良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它形成于延安时期,内涵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民主严肃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以及勤劳刻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五个方面的精神特质。鲁艺精神虽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和传承的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众多革命精神中的一种,但是鲁艺精神的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想信念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鲁艺人,禀赋鲁艺精神的鲁艺人体现出了文艺人才所应具有的精神思想风貌,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文化以及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辉煌篇章。当前,文艺界存在有数量缺质量、低俗泛滥、浮躁之风、抄袭模仿、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等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这些不良问题严重影响了国人精神家园世界之建设,所以欲正文风必先纠人(创作者)之精神思想。对此,习总书记从2014年10月15日的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到2016年11月30日的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门面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就文艺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可见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文艺人才的重视,对广大文艺人才精神思想家园健康状况的重视,所以,如何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纠文艺人才的精神思想,以及做好文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紧迫的问题。因此,本文立意从对鲁艺精神形成条件、形成的载体和内涵等方面的探析中挖掘可供当前培育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符合中国精神要求的文艺人才的精神思想源泉,为当前加强文艺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借鉴经验和教育目标航向。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这所集文艺教育、文艺创作、文艺研究与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无论是其诞生还是发展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脉搏。所以,对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实践活动及鲁艺人精神思想特质的考察必须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历史环境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具体分析,对其当代价值的界定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加以分析总结,既不能走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沼泽,也不能以偏概全,奉行拿来主义,而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和研究。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运用前提是对鲁迅艺术学院相关历史的全面把握,于是本文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通过从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鲁艺旧址纪念馆、国家图书馆、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方网等途径搜集到的历史文献资料,运用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解读回现延安时期的鲁迅艺术学院状貌以便对鲁艺精神有较清晰、准确和全面的把握。最后,在对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实践思想与活动以及鲁艺人的精神特质等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中寻找对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培养提供有益的历史支撑和历史经验,并为践行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提供经验借鉴和寻找一条实践路径,因为研究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也只有应用于实践中的理论才能证明其科学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教育活动,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所以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的研究决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总结,而应是注重它对当代文艺人才精神家园建设的实践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总之,本文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从历史学、教育学、哲学、政治学、文艺学、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学科角度,采取整体研究与个别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历史、政治和文化整体的背景中研究鲁艺精神,力图对鲁艺精神做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鲁艺精神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进行分析阐释。于是,本文从鲁艺精神形成的陕甘宁边区这片土壤谈起,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在这样相对封闭稳定的地域环境中激发了边区军民强烈的文化艺术生活需求,加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陕甘宁边区军民的思想文化教育,使得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及其日后鲁艺精神的形成成为可能。其次,本文对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教育状况等发展历程作了详尽描述,从鲁艺人的教育、学习、生活和战斗实践中探析其精神实质。第三,在分析总结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载体的基础上,归纳了鲁艺精神的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民主严肃和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以及勤劳刻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五个方面的精神特质。第四,指出虽然鲁艺精神形成于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队伍在抗日战争实践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绚丽辉煌的优秀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并对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作了归纳。但是在当前培养文艺人才成为怎样的人,以及以鲁艺精神引领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丰富和夯实文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文艺人才发展状况讲话精神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最后,从鲁艺精神实践困境的角度,论述了在当今全球化趋势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社会思潮多样化,国人价值观多元化,加之传播媒介方式的日益更新,影响了鲁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在社会范围内的认知、传承和践行,特别分析了当前广大文艺人才的思想发展状况,令鲁艺精神的广泛和深入传播不甚理想。我们应从加强文艺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优化社会的文化思想环境和规范文艺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积极践行鲁艺精神。让鲁艺精神在浓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土壤里、健康的社会文化思想环境中和规范的教育场域里,生根发芽,最终实现鲁艺精神在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世界里茁壮成长的美好愿景。总之,本文认为,鲁艺精神在我国当前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我们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推动广大文艺人才积极践行鲁艺精神,秉承鲁艺精神传统的文艺人才才能以健康饱满的精神思想内涵创作出内涵丰富、积极向上的满足国人需求的文艺作品,实现“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的目的,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梁海军[5](2016)在《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文中提出鲁迅因其思想和作品的独特性率先吸引了西方学界的目光,成为引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主角。九十年以来,法语世界的鲁迅传播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鲁迅作品被系统地翻译成法语,鲁迅研究机构和研究专家队伍逐渐壮大,鲁迅形象不仅在法国学术界得到了肯定,也渗透到法国社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被法语读者所了解和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学的文化价值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认同和重视,国外学术界充分认识到了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国着名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在《为什么我们西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指出“西方的单一经验”背景下形成的人文科学需要东方思想给其“自省的机会”、“解救”西方理性主义。新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既要遵循“五四”以来中国学界的优良传统,注重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营养成分,也要积极把中国的文化精品和优秀文学成果推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已经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而,系统地梳理、归纳法语世界鲁迅研究活动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既是弘扬中华文学和文化在异域语境中的传承与影响力,也是引进西方先进研究方法和借鉴西方视角反思东方文明的一个价值取向。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渊源学、流传学、媒介学视域下的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的特点、规律和启示,希冀进一步探索鲁迅资源的当下意义,促进全球语境下的鲁迅传播与文化的双向交流。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八章,分别从不同时期分析了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状况及特点,包括域外对鲁迅作品的译介、对鲁迅文本与文艺理论的研究、对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研究以及文化、文学交流活动中的鲁迅形象研究等内容。第一章是“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本章简要介绍了鲁迅的生平及创作、鲁迅的法国文学翻译活动,重点分析了法国思潮在鲁迅的文艺理论、启蒙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形成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是“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本章搜集了1926至1936年间法国鲁迅作品的译介与传播资料,这时期面向法语读者的鲁迅译介与研究的主导模式是以中国留法学生为主力军的个人翻译方式,重点介绍了敬隐渔的鲁迅译介及其作用,以及徐仲年的鲁迅作品的法语译介,阐述了这期间影响鲁迅及其作品在法语世界传播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是“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本章围绕1937至1948年间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在华传教士的鲁迅译研活动展开研究,重点研究了善秉仁、文宝峰、明兴礼、欧克塔·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成果及其局限性。第四章是“‘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本章介绍了1949至1976年间鲁迅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与接受情况,以“毛主义者”和“原样派”的鲁迅研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时期的研究特点和局限性,重点分析了波伏瓦的《长征》和布拉格学派成员贝尔塔·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活动。第五章是“20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本章主要分析了1977年至20世纪末当代汉学家的鲁迅译研特点。重点分析了米歇尔·露阿、弗朗索瓦·于连等汉学家的鲁迅研究活动及其鲁迅观。第六章是“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本章对新世纪鲁迅形象在法语世界的塑造与接受情况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塞巴斯蒂安·魏简的鲁迅译介与研究成果、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以及鲁迅在中法文化交流中的贡献。第七章是“《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本章通过对保罗·让马迪、玛蒂娜·瓦莱特·艾玛丽、米歇尔·露阿和北京外文出版社的《阿q正传》法文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译者对鲁迅的理解和接受状况及特点,揭示阿q的多面性。第八章是“论争”。本章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一)关于《野草》的论战;(二)阿q还存在吗?(三)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四)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五)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对上述存在争论的问题重新追根溯源,澄清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篇的总结,通过分析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和研究规律,揭示鲁迅作品在未来法语世界的发展前景、鲁迅的启蒙思想和革命精神对于当下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指导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法语世界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和特点,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规律。总之,法语世界对鲁迅及其着作的评价很高。20世纪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历程完成了鲁迅从中国作家走向世界作家的历史认知,21世纪鲁迅的传播与研究将继续前进,逐步完成鲁迅世界文化名人形象的塑造与接受。未来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可能呈如下发展态势:一方面21世纪的法语世界鲁迅研究继续加强鲁迅文本的民族性阅读,更为注重作品的国民性批判和启蒙思想的现代性价值检验,并结合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艺理论创作机制论证鲁迅文学的世界性特征。另一方面研究重心将从文学领域逐步转向社会学领域,从有形的文本研究转向无形的机理研究,即鲁迅的社会学影响研究,影响对象不局限于某个种群、某个阶级,影响时间不局限于某个时代,影响范围不局限于文学、文化领域。这种影响力作用下的结果可能是有形的文本输出,也有可能是无形的人格塑造。21世纪法语世界的鲁迅研究将进一步深入发展,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刻。鲁迅的世界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作品产生的世界共识,还体现在其精神产生的普遍心理认知,其人格力量辐射下对社会心理机制产生的普遍约束,在世界范围内思考“理想的人性”并寻求答案。

陈景[6](2016)在《建国后沈从文精神世界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建国后沈从文的书信和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致的文本解读,把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建国后沈从文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观念,以及他是怎样逐渐放弃文学创作走向文物研究的。沈从文在四十年代的创作倾向分为两种:书写湘西现实的小说、抒发内心独白与困境的散文。现实世界的战争与堕落,导致沈从文幻想的湘西世界倒塌,他不得不直面现实。他批判吃喝享乐的生活观,追求兼具“美”与“爱”生命观。1949年3月,由于客观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主观思想的困境,沈从文选择自杀。幸运的是及时发现并抢救成功。建国后,沈从文选择文物研究,但是他从未真正放弃文学创作。他时刻关注着文坛,痛斥时下文学创作的弊端,阐述文学创作的理念。首先,文学创作需要作家对人生有透彻理解,及作家自身生命分量的成熟。其次,动静结合:人事变化和自然环境相互辉映。最后,作家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盛行的文学作品是集体观念的适当反映,作家的个性完全被抹杀,毫无艺术性。国家依靠此起彼伏的文艺运动宣传思想、巩固领导地位。文学创作被纳入国家体制之中,创作要遵循上级的安排。“跛者不忘履”,双百方针之后,沈从文创作的心再次活跃,最后长篇小说创作无疾而终。沈从文适应不了文学创作条条框框的限制。他选择做时代的边缘者,做个孤独的垂钓者,坚持“有情”的文学。他始终认为文学是作家生活体验的感悟和升华。沈从文处于极度苦恼之中,深知自己的文学观念无法被此时的社会认可,只能被拒于文学创作之外,无法公开写作,所以在私密的书信当中真诚的表达自己对于文学的留恋。这是他放弃文学写作的最主要的原因。沈从文在历史博物馆重新开辟一番新天地,在与瓶瓶罐罐的相处之中,感悟和追思古人的生活,寻找精神寄托。文物研究占据了沈从文的大部分精力,缺少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创作。沈从文虽然没能在继续文学创作,却在文物研究领域取得一番成就,可谓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陈卫炉[7](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吴辰[8](2016)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大量考证史料的基础上,着重对于那些曾经不常被研究者们关注的日记、书信以及作者对于文本的修改等偏重于个人视野的材料进行爬梳,以整体观察的方式重新审视1950年代中国大陆(1949—1959)的文学生态,并致力于建立一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微景观本文拟从个人化视野出发,来考察和还原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对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长期存在着的“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文学解读方式进行必要的补充和纠正。本文尽力使所用材料回归历史现场,摒除那种带有“后见之明”的预设,将视角从人周围的环境转向环境中的人,从群体转向个体;解释历史变化的方式从直线式的单因素因果关系转向互为联系的多重因果关系。这种阐释历史的方式比起之前粗线条的史实勾勒更能反映出个人在历史之中的意义,也更能反映出个人生活轨迹中一些具有机能性的事件。在文学研究中,这种改变体现为开始对经常使用的以面向公众的“作品”为研究主体的研究方式进行反思,转而从一系列个人化史料出发,以之为研究主体,并结合文学作品,讨论文学现象与个人心路历程之间存在的张力,在这块相对陌生的领域中,努力探寻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研究个人化视野中的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可以对原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补充,从另一个视角去观照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和知识分子,回到他们自己的语境,去理解他们对新生共和国的关切与热爱。另外,本次研究也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观”的一次实践,“现代中国文学史观”是一种立足于现代民族国家,致力于建立一种沟通现代、当代两个领域的大的文学史观,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也证实了这种文学史观在组织材料与论证文学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时的可行性与先进性,同时,这种文学史观也是本文在论述时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本文是由绪论、余论以及正文五章构成,其要点归纳如下:绪论部分:本部分主要对前人关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以及日记、书信等个人化材料的综述,以及对于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范畴的界定,以了解论文选题领域的基本动态。第一章主要以一种整体的角度来描绘1950年代中国大陆个人视野中文学生态,这种对于这一时期文学生态的系统性的考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对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做出整体的把握。但是这种梳理不能仅仅是历时性的,历时性考察背后的时代断裂感在研究中往往会成为不能很好切入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一种历时性的线索的勾勒过程中所更需要把握的是历时背后一种共时性的情绪以及这种情绪随着时间的前进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从而研究在个人化视野中,对于文学生态的一种总体认知。这一部分以历时为经线,以共时为纬线从个人视野的角度回首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十年,来描绘出个人视野下对于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整体印象。第二章主要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中大环境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在文学生态的形成中,大的环境是一种具有先决性质的因素,它可以被看做是文学生态所赖以生存的“空气”,在这种“空气”中,文学生态中的一切主体才可以形成,并形成种种关系,在这种关系的网络中,文学生态里的种种现象才能得以展现。这一部分试图从作家个人化视野中与大环境的关系入手,着重考察作家在适应新的文化政治环境过程中的契合与冲突,被弘扬或者被遮蔽,以及在新的环境中文化资源以一种新的理念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对于作家个人的影响,从而在个人化语境中探索作家与时代文化政治环境的关系。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在新中国1950年代中国大陆,生产制约机制对于文学生态的影响。显然,这种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但是,个人与这套机制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是那种完全的上行下效或反映式的关系,个人在这套生产制约机制的形成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富有机能性的行为,是这一时期文学生态中张力的重要来源。本部分试图通过对于个人化视野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研究,来探索这套生产制约机制是如何在个人身上起作用的,以及这套机制背后的权力话语对文学生产的主体有着怎样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第四章主要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作家在从事文学生产的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人事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对作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也改变着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文学生态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中最微观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在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中作家与团体,作家与亲友以及作家与其他人构成了一层层丰富的关系,种种关系相互交织,使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生态呈现出其独特的面貌。文学生态究其实质,是一种由不同关系组成的关系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这一关系网络表层中最细微的部分。第五章主要是论述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的一些重大政治社会事件对于作家的影响,人的生活不可能脱离社会,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作家以及文学生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通过对于个人视野中1950年代中国大陆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研究,来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来探寻现代民族国家对于个人以及文学生态的整体影响。本选题在论述过程中注意对于个人视野以及个人化材料的综合运用,以及在主体意义上确立这些材料的地位:这些材料常常散见于各类研究之中,或是作为佐证来分析文学文本,通过对于这些材料的综合运用,本选题旨在还原一种文本生成的语境。另外,本选题试图对一种书写文学史尤其是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的思路进行尝试,从“历史中活动的人”过渡为“人的历史”并与现有的经典表述可以互为补充,能够对现有的文学史表述做一些有益的帮助。

李丹[9](2015)在《出版社与文学生产互动关系研究 ——以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代,被称作第二个“五四”新文学时期,被认为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它上承“十七年”文学,遥呼“五四”新文学,下启1990年代以后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归来者”的诗、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先锋文学等“主流”或“非主流”的文学思潮均诞生在这一时期。图书市场与文学期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文学出版社与文学生产之间构成一种理想的良性互动关系。文学出版社主动介入当代文学生产,参与文学创作和理论建构,参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当代文学生产反作用于文学出版社,创作、理论、思潮的大繁荣掀起整个社会的“文化热”。文学出版社助推这场“文化热”,“文化热”反过来引导和刺激文学出版社的全面繁荣。本文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考察它在1980年代的出版举动和办刊特点,以时间为序展开论述,试图重现一个多元、丰富、复杂、繁荣的文学现场,厘清文学出版社与当代文学生产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探究当代文学经典化转向的问题,思考文学出版社在文学边缘化和新媒体冲击下的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论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下设六章,如下所示:引言部分描述本课题的研究现状,以简要的文字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将课题置于纵向时间维度进行考量,说明选取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和目的。第一章讨论《重放的鲜花》事件,通过这一轰动全国的政治事件和文化事件,折射出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敏锐的政治眼光、深厚的学术修养和敢为人先的巨大勇气。第二章讨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工程,通过分析这一跨越七十五年的浩大出版工程,呈现整个上海编辑出版团队的宏深历史眼光、惊人的毅力与信念、继往开来的“殉道式”奉献精神。第三章以社办刊物《小说界》为考察对象,重点分析“微型小说”和“留学生文学”两个栏目,试图展示1980年代文学期刊的普遍生态样貌,突出《小说界》编辑部的集体智慧和积极介入当代文学生产的强大“事业心”。第四章探讨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作家、批评家之间的互动关系。1980年代,编辑与作家之间是互敬互爱的友好协作关系,文学出版社在培养文学新人和编辑新人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作家、编辑和批评家三者构成文学生产的主力,三者良性互动,促成1980年代文学的繁荣。第五章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参与文学史书写和文学评奖活动。另外,自主地编选当代文学作品丛书,与其他文学出版社一起推动了文学经典化的转向。第六章围绕“文化热”与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间的互动关系,说明上海文艺出版社在1980年代走向全面繁荣的外部缘由,敏锐的市场触觉、政治触觉、文化触觉与学术触觉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异于其他文学出版社的根本所在。结语部分侧重于探讨进入新世纪之后,以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代表的文学类出版社普遍遭遇“滑铁卢之战”的缘由。

钱继云[10](2014)在《《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文中提出1980年代是当代诗歌复兴与繁荣的时段,作为诗歌界最重要的官方刊物,《诗刊》在此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诸多作为,它对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八十年代诗歌复兴的前奏在七十年代末便已响起,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为文艺正名”的步伐加速。《诗刊》在1979年以“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为指导对一己的办刊方针进行了调整,旨在繁荣新诗创作,同时建设新诗创作者的队伍。考察新方针导引下的《诗刊》,其刊发的作品从主题到诗艺都呈现出显着的转型期的表征,从刊物所召集的诗人群体来看,其八十年代主要供稿人的团队也已初步成形。七十年代末《诗刊》的转型之一体现为对原刊于民刊的朦胧诗的转载。刊物在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诗潮中扮演了弄潮儿的角色,这种展露峥嵘既体现为对那场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及“三个崛起”论争的发起与积极参与,也表现在作品刊登上对从思想内核到艺术手法都显别于诗歌传统的朦胧诗作的倚重。在新旧两种诗观冲突的梳理中,厘清诗学的以及非诗的因素,就可以解释原本一场以问题讨论为初衷的学术性争鸣何以最终以思想“清污”的运动收场。这其中刊物所暴露出的局限性显然与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学体制密切相关。朦胧诗潮后,在新生代揭竿而起的浮华背景下,《诗刊》以其敏锐的眼光、良好的品位以及包容的心态,上下求索,沉稳而不失活泛。从诗歌创作到诗评、诗论,从栏目设计、编辑理念到评论文章、理论研讨会,都旨在探索后朦胧时期诗潮的多元化衍生,这种探索的痕迹通过这一时段所刊诗作可得到印证。诗潮之外,作为媒介,《诗刊》通过其“青春诗会”与“刊授学院”两个重要品牌分别对高端的与普通的作者进行引导与塑造,并以“诗歌信箱”、“读者中来”等着眼于读者的栏目使得读、写、编的诗歌观念与审美品位趋于一致与和谐。诗歌传播方面,刊物通过诗朗诵的倡导促进诗歌的共时性传播;同时又藉由诗歌评奖使诗作经典化,以利于其历时性传承。在八十年代诗学的海外资源方面,《诗刊》对欧美诗歌的译介对当代诗人从诗歌理念到表现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此外,对海峡彼岸诗歌的推介还占有《诗刊》的绝对比重,在八十年代此岸对彼岸诗歌的传播全貌中,《诗刊》起到了引领与推助作用,其中体现出台湾诗歌与大陆诗歌中现代派的此消彼长、相互错节的现象。《诗刊》在整个八十年代诗歌美学建构中也颇有建树:对现实主义的倚重、对文化之根的回溯和对抒情传统的持守,体现了刊物在诗歌美学基本原则与结构方面的主张;对短诗、叙事诗以及诗歌语言的探索,体现了刊物在诗歌文体方面的倡导;诗人关于生活与自我的诗思也通过刊物得以表达与呈现。论文前三章以时间为经线,以思潮为关键词,分别论述七十年代末思想解放运动启示下的“为文艺正名”的呼声、朦胧诗潮以及后朦胧时期诗歌潮流的多元化衍生;后三章则分别论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生产与传播的影响、对彼时诗坛重要的诗学资源的引入以及刊物自身在诗歌美学方面的建构等,以显现《诗刊》对八十年代诗歌创作所起的作用。

二、上海作协展出上百名作家手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作协展出上百名作家手稿(论文提纲范文)

(2)日本四题(论文提纲范文)

我收藏的日本名家签字本
日本的文学馆
日本的文学碑
怀念辻井乔

(4)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逻辑分析法
        (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论文的重点
        (二) 论文的难点
        (三) 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鲁艺精神的形成条件
    一、鲁艺精神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 陕甘宁边区开辟的历史环境
        (二)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条件
        (三)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条件
        (四)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条件
    二、鲁艺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条件
        (一) 鲁艺精神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源泉
        (二) 鲁艺精神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
        (三) 鲁艺精神形成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源泉
第二章 鲁艺精神形成的载体
    一、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
        (一) 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缘起
        (二) 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备过程
    二、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状况
        (一) 鲁迅艺术学院的师资和生源情况
        (二) 鲁迅艺术学院的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
        (三) 鲁迅艺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 鲁迅艺术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
第三章 鲁艺精神的内涵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想信念精神
    三、为工农兵创作和服务的文艺精神
    四、民主严肃、注重实践的治学精神
    五、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学习创业精神
第四章 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
    一、鲁艺精神的历史作用
        (一) 鲁艺精神在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 鲁艺精神在新中国文艺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鲁艺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 传承鲁艺精神有利于夯实党的执政理论基石
        (二) 弘扬鲁艺精神有利于加强文艺人才的精神家园建设
        (三) 坚持鲁艺精神有利于树立文艺人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四) 继承鲁艺精神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五) 践行鲁艺精神有利于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第五章 鲁艺精神的实践困境和实践路径
    一、鲁艺精神的实践困境
        (一) 全球化趋势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二) 多样化社会思潮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三) 文艺人才的文化思想现状对实践鲁艺精神的影响
    二、鲁艺精神的实践路径
        (一)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保障鲁艺精神的践行
        (二) 以优化社会的文化思想环境保障鲁艺精神的践行
        (三) 以规范文艺人才的教育培养推动鲁艺精神的践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范围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
        一、域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性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性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法兰西与鲁迅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概述
        一、鲁迅生平及创作简介
        二、鲁迅的法国文学译介
    第二节 法国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一、鲁迅文艺启蒙思想的形成
        二、鲁迅科学启蒙思想观的形成
        三、法国艺术对鲁迅革命思想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留法学生的鲁迅译介(1926-193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敬隐渔的鲁迅译介
        一、敬隐渔与罗曼·罗兰
        二、敬隐渔的译介活动
        三、敬隐渔推动了鲁迅作品在世界的传播
    第三节 徐仲年与鲁迅作品的法译
        一、徐仲年简介
        二、徐仲年的鲁迅译介活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国传教士的鲁迅传播与研究(1937-1948)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文宝峰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文宝峰的《新文学运动史》
        二、文宝峰的鲁迅观
        三、局限性
        四、影响
    第三节 善秉仁的鲁迅研究
        一、善秉仁的《说部甄评》
        二、善秉仁的鲁迅观
    第四节 布里埃尔的鲁迅研究
        一、布里埃尔的《鲁迅:一个深受大众喜爱的作家》
        二、局限性
    第五节 明兴礼的鲁迅研究
        一、明兴礼的《中国当代文学的顶峰》
        二、研究特点
    本章小结
第四章“毛主义者”与“原样派”的鲁迅传播与接受(1949-1976)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毛主义者”的鲁迅译研
        一、“毛主义”简介
        二、译品的“毛主义”标签
    第三节“原样派”的鲁迅译介
        一、《原样》、“原样派”、索莱尔斯
        二、“原样派”的鲁迅译研
    第四节 克莱布索娃的鲁迅译研
        一、译介历程
        二、克莱布索娃的《鲁迅,生平与作品》
        三、局限性
    第五节 波伏瓦的鲁迅观
        一、波伏瓦的中国之行
        二、波伏瓦的《长征》
        三、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世纪末对鲁迅的全面译介与研究(1977-1999)
    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译介历程
    第二节 米歇尔·露阿的鲁迅译研
        一、鲁迅是“中国的西方学派诗人”
        二、鲁迅的《过客》与波特莱尔的《异乡人》
        三、《这样的战士》
        四、《抨击与讽刺文选:1925-1936》
        五、《女性不公正的生与死》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六、从《伤逝》到《这就是我对她所做的》
        七、巴黎鲁迅百年诞辰纪念会
        八、巴黎鲁迅翻译研究小组
    第三节 弗朗索瓦·于连的鲁迅研究
        一、于连简介
        二、鲁迅研究历程
        三、主要观点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世纪的鲁迅形象(2000-2016)
    第一节 概述
        一、背景
        二、译介历程
        三、文化交流中的鲁迅
    第二节 魏简的鲁迅传播与研究
        一、简介
        二、译介历程
        三、主要观点
    第三节 勒·克莱齐奥的鲁迅接受
        一、创作活动简介
        二、接受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阿Q正传》的重译与解读
    第一节 译介历程
    第二节 译本比较研究
        一、《阿Q正传》的法译名比较
        二、《阿Q正传》的《序》的翻译
        三、俗语典故的翻译
        四、风格的翻译
        五、词语的翻译
    第三节 《阿Q正传》的解读
        一、沃瓦论阿Q
        二、艾玛丽解读阿Q
        三、沙戴尔论阿Q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论争
    第一节 《野草》之争
        一、概述
        二、分歧
        四、《野草》译名之我见
    第二节 阿Q是否还存在?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三节 鲁迅是人道主义者吗?
        一、问题始末
        二、启示
    第四节 罗曼·罗兰与鲁迅的信事件
        一、信事件始末
        二、调查结果
    第五节 鲁迅是否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
        一、鲁迅真的因罗曼·罗兰的“托庇有了名”吗?
        二、《中国国民性的讽刺性暴露》一文的启示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附录一: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年表
附录二:Chronologie des recherches sur Lu Xun en francophonie
致谢

(6)建国后沈从文精神世界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意义
第一章:四十年代的人生思索
    一、直面湘西世界
    二、生命意义的探询
第二章:生命的转折
    一、现实的浮沉
    二、生命的回复
第三章:独立精神世界的持守
    一、动静结合的创作理念
    二、“有情”的独钓者
    三、再次跃动的创作心
    四、抽象抒情的文学观
第四章:一个天才作家留给我们的思考
    一、创作思想的坚守
    二、文物研究的牵绊
    三、文艺运动的威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5.1 忆苦思甜
    5.2 劳动光荣
    5.3 技术革新
    5.4 接班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6.1 老工人
    6.2 新女工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7.1 “车间文学”模式
    7.2 新闻化模式
    7.3 正剧化模式
    7.4 二元对立模式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综述及前人研究成果
        1.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研究综述
        2.日记及书信研究综述
    二.价值及意义
第一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概述
    第一节“时间开始了”语境下的欣喜和焦虑
        1.时间的开始与合法性的确立
        2.新生带来的焦虑
    第二节 重组的文坛与历史的清算
        1.重组的文坛
        2.历史的清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冲突或是互动:作家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节 政治文化环境与作家精神向度
        1.延宕进日常生活中的战争硝烟
        2.杨沫与巴金:真诚的献祭
        3.“异质“和”异构”:天安门前的胡风与沈从文
    第二节 面对新的文化资源整合
        1.文化资源整合的新方式
        2.从相离到相合:作家们对新文化资源整合的态度
        3.杂声与冷思考
    第三节 新环境与作家的互动
        1.市场与阶级:两种环境的基础
        2.运动与创作:以中央文学研究所中的作家生活为例
        3.互动的消隐:新环境与作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与规约:作家创作与文学作品
    第一节 转型中的文学生产制约机制
        1.从“同人”到官方:文学生产制约机制的转变
        2.组织下的作家创作方式
        3.民族国家意识下的“双赢”
    第二节 作家身份与作品生成
        1.阶级与土地革命:被重新界定的作家身份
        2.作家的岗位与岗位上的作家
        3.创作:以新的作家身份
    第三节 国家意志统摄下的文学权力话语
        1.体验生活与文学创作
        2.作家与作品的经典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人际关系
    第一节 作家人际关系的重新整合
        1.借鉴与替代:作为文化资源的国统区作家
        2.阶级立场上的人际关系整合
        3.旧的摩擦和新的阐释:作家间矛盾的生成
    第二节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作家家庭关系
        1.解放区:传统家庭模式的瓦解
        2.革命与家庭的互相促进
        3.在家庭与革命之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社会事件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学习与突围:195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与国际关系
        1.民间外交:突围的途径
        2.苏联的阴影
    第二节 批判:以不同的角度
        1.批判:以民族国家的名义
        2.国家意识与自我批判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出版社与文学生产互动关系研究 ——以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状
    二、上海文艺出版社历程简述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事件
    第一节 《重放的鲜花》出版背景
    第二节 《重放的鲜花》出版情况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工程
    第一节 有关《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第二节《中国新文学大系》续编工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
        二、续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三章 《小说界》:文艺百花园
    第一节 微型小说文体的独立
    第二节“留学生文学”引发的讨论
        一、留学生文学的产生
        二、《小说界》中的“留学生文学”
        三、《小说界》之外的“留学生文学”
第四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与作家、批评家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小楼:出版社的暖心之举
    第二节 谢泉铭:编辑与作家的情谊
        一、编辑队伍
        二、作家培养
        三、编辑培养
    第三节 出版社与批评家的良性互动
第五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文学经典化
    第一节 文学史书写
        一、“重写文学史”热潮
        二、“现代派文学”与文学经典化
    第二节 文学评奖
        一、文学评奖与文学经典化
        二、“《小说界》作品奖”与文学经典化
    第三节 参与经典化转向
        一、“文艺探索书系”与文学经典化
        二、“小说界文库”与文学经典化
第六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文化热”
    第一节 背景:“文化热”
    第二节 上海文艺出版社与“文化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诗刊》概观(1980 年代及此前)
    二、 1980 年代诗歌与《诗刊》研究
    三、 思路、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格局的铺垫
    第一节 复兴的“前夜”:“新时期”之前的诗歌概貌
    第二节 思想的转轨:“为文艺正名”
    第三节 《诗刊》的方针调整
    第四节 “早春”的萌动:1970 年代末的诗歌创作
第二章 《诗刊》与朦胧诗群的崛起
    第一节 从“问题讨论”到“精神污染”
    第二节 两种诗歌观念的碰撞
    第三节 “朦胧美”的诗学解析
第三章 《诗刊》与“后朦胧”诗潮的衍生
    第一节 藉“新鲜血液”打造“新鲜岁月”
    第二节 诗歌创作的多元化探索
    第三节 诗歌理论的多维拓展
第四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的生产与传播
    第一节 “青春诗会”的诞生与繁荣
    第二节 刊授学院: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节 以读者为中心的互动
    第四节 诗朗诵与朗诵诗
    第五节 评奖与诗歌“经典化”
第五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海外诗歌的引入
    第一节 东欧的歌
    第二节 西方之石
    第三节 彼岸的风
第六章 《诗刊》与 1980 年代诗歌美学的建构
    第一节 回归现实主义之后
    第二节 诗歌文体的倡导
    第三节 诗思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上海作协展出上百名作家手稿(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艺官员与当代文学体制的互动关系(1942-1992) ——以周扬为中心[D]. 王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日本四题[J]. 陈喜儒. 作家, 2020(07)
  • [3]墨写新文学——欧阳江河、于明诠书法展研讨会发言纪要[J]. 张清华,刘正成. 中国书法, 2018(04)
  • [4]鲁艺精神及其当代价值[D]. 仇珊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7)
  • [5]鲁迅在法语世界的传播与研究(1926-2016)[D]. 梁海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6]建国后沈从文精神世界探究[D]. 陈景.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7]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8]195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生态研究 ——以作家书信日记为视角[D]. 吴辰. 山东师范大学, 2016(12)
  • [9]出版社与文学生产互动关系研究 ——以1980年代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例[D]. 李丹. 河南大学, 2015(07)
  • [10]《诗刊》与1980年代诗歌创作[D]. 钱继云. 苏州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上海作协展出作家手稿上百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