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蛤蜊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菲律宾蛤蜊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一、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杨泽琴,李荣华,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1](2016)在《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文中认为为了研究管角螺受精卵在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以及保育卵的形成,实验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观察方法,对管角螺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管角螺的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平均卵径(0.33±0.03)m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2)°C条件下,1 h精子入卵,23 h受精卵先后排出第1、第2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6 h雌、雄性原核形成,靠近融合,第一次卵裂形成2细胞,1224 h时2细胞继续分裂生成4细胞。研究表明,管角螺受精卵在成熟分裂和卵裂过程中表现出发育的不同步性,同个卵荚内多个发育阶段共存,受精率为43.14%,而受精卵正常发育概率仅5.70%。卵荚内多数卵子不受精或者受精卵停止发育,成为营养卵(保育卵),为正常可育卵消化利用,这两种来源的保育卵比率约为3∶2。管角螺胚胎发育过程中,16 d内胚胎数减少明显,担轮幼虫发育率为0.48%,之后数量稳定,直至稚螺出膜。

宁军号,庞云龙,宋坚,常亚青,张伟杰,何舟,程龙[2](2015)在《偏顶蛤胚胎和幼虫发育及温度对其浮游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室内条件下,人工诱导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产卵并在显微镜下对其胚胎和浮游期幼虫的形态进行连续观察和拍照,并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温度对其浮游期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偏顶蛤亲贝人工催产时,以流水刺激4 h,阴干12 h为宜。偏顶蛤卵呈圆形或卵圆形,沉性卵,卵径为(82.6±3.2)μm,精子鞭毛型,全长约50μm。在水温1921℃下,偏顶蛤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壳长104.0μm±4.3μm)、匍匐幼虫(壳长255.8μm±15.0μm)和早期稚贝(壳长329.1μm±5.8μm)分别历时20.5 h、20 d和36 d。水温是影响偏顶蛤幼虫生长和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幼虫适宜水温为1520℃,15℃组幼虫畸形率显着低于20℃组,生长率20℃组最高达5.4μm/d;水温25℃和30℃下,幼虫畸形率均显着高于15℃组和20℃组,并分别在第6天和第4天全部死亡。相对于高温而言,偏顶蛤幼虫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更强。本文旨在为偏顶蛤繁殖生物学和苗种繁育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王成东[3](2014)在《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随机抽取125个庄河地区野生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作为实验材料,分别测量表型性状壳长(SL)、壳高(SH)、壳宽(SW)、壳顶至壳前(a)、壳顶至壳后(b)、韧带长(c),重量性状活体重(W)、软体重(MW)、壳重(Sw)。运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薄片镜蛤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量的薄片镜蛤的各性状间相关系数均呈极显着水平(P<0.01)。壳长(SL)和壳高(SH)是影响活体重(W)、软体重(MW)和壳重(Sw)的重要表型性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最优回归方程:MW=﹣25.653+0.399SH+0.331SLR2=0.693;Sw=﹣25.484+0.382SL+0.390SHR2=0.739;W=﹣53.576+1.208SL﹣0.347b+0.654SHR2=0.691。本实验结果可为薄片镜蛤的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薄片镜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本实验利用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了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的受精卵在受精过程,早期卵裂的核相变化及早期胚胎发育。实验结果表明,水温25~26℃,盐度26下排放精卵,薄片镜蛤受精卵为圆球形,大部分受精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之后经过精卵入卵、极体的排放、雌雄原核的结合完成受精。之后开始卵裂,经过二细胞期、四细胞期、八细胞期直至桑葚期。桑葚期之后开始复杂化的细胞分裂,依次经过囊胚期、原肠期、担轮幼虫期、面盘幼虫期。研究薄片镜蛤的受精细胞学及早期胚胎发育不仅能丰富贝类受精生物学研究内容,而且还可为薄片人工育苗和繁育中的人工授精操作提供基础资料。3、温度和盐度对薄片镜蛤孵化及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了5个不同温度梯度和6个不同盐度梯度对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受精卵孵化率、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温度实验结果显示,薄片镜蛤适宜孵化温度为26-34℃;受精后第9天,26℃组的幼虫成活率最高,为77.67±1.52%。且幼虫生长最快,到第9天平均壳长和壳高分别达到145.50μm和122.83μm。所以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盐度实验结果显示,薄片镜蛤的适宜孵化盐度为20-30;受精后第9天,25盐度组幼体成活率最高,为73.33±2.89%。第7天至第9天,25盐度组幼虫生长最快,到第9天平均壳长、壳高达到144.67μm和122.83μm。幼虫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0-30。4、不同饵料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研究了两种饵料的三种投喂方式和4种不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饵料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第1d、3d各组幼虫生长情况差异不显着(P>0.05)。实验第5d开始,各组开始出现差异。实验结束时,混投组幼虫壳长最大,达到186.67±3.01μm,和其它组差异显着(P <0.05)且日增长率也最大为8.98μm/d。酵母组幼虫壳长最小为177.50±3.12μm,日增长率为8.07μm/d。培育密度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培育密度为5的实验组壳长最大为186.66±3.01μm,和其它实验组差异显着(P <0.05)。壳长最小的为15和20实验组分别为176.17±2.51μm和174.00±1.80μm。但15和10差异不显着(P>0.05)。

姚托[4](2014)在《长牡蛎、葡萄牙牡蛎与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牡蛎和葡萄牙牡蛎在分类学上为亚种关系,长牡蛎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沿海,葡萄牙牡蛎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这两种牡蛎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葡萄牙牡蛎的产量排在我国牡蛎产量的第一位,长牡蛎的产量仅次于香港巨牡蛎排在牡蛎产量的第三位。近江牡蛎在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单产产量排在长牡蛎之后。长牡蛎、葡萄牙牡蛎和近江牡蛎同属于巨牡蛎属,是我国4种产量较高牡蛎之一(还包括香港巨牡蛎)。近年由于长期的种群内自繁,出现生长缓慢、小型化、抗病性低下等一系列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牡蛎养殖业发展。此次开展了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及葡萄牡蛎与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实验,并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得到了大量翔实可靠的数据,其主要结果如下所述:(1)首先开展了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实验,结果发现这两种牡蛎可以受精,且为双向受精,由于配子兼容性比较差,受精率极低,GA组的受精率为0.16%,AG组的受精率为7.31%,显着小于种内自繁组。从生长上看,在浮游期由于母本效应的存在杂交子的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稚贝期杂交子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劣势现象;从存活上看,是浮游期死亡率较高具有明显的杂种劣势现象,在稚贝期虽然存活率比亲本低,但是存活率比较稳定。通过多次重复实验发现较高的死亡率只出现在浮游期,幼虫变态后可以适应来自不同亲本的染色体联合而得到稳定的成活率。在实验中发现纯种牡蛎由于繁殖的原因往往在7月底会发生大量死亡现象,杂交子也会发生死亡,但是死亡现象的发生往往会推迟半个月到一个月,如果对此进行选育,是否能够得到高温季节存活率较高的新品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2)为了确定种间杂交是否能够受精、孵化、存活甚至得到杂种优势,在本次研究中开展了葡萄牙牡蛎和近江牡蛎的2×2双列杂交实验。在实验中观察到葡萄牙牡蛎和近江牡蛎为双向受精,没有出现明显的受精和胚胎发育延迟现象。C. angulata×C. ariakensis的受精率要高于C. ariakensis×C. angulata,但杂交组的受精率都低于自交组。杂交组相对于自交组在浮游期的存活率较低。360日龄时,葡萄牙牡蛎的壳高最大,其次是angulata×C. ariakensis、C.ariakensis×C. ariakensis,C. ariakensis×C. angulata的壳高最小。(3)由于牡蛎生活的礁石上,形态可塑性比较强,牡蛎间不能通过外观进行鉴定,并且实验中杂交子代具有极低的受精率,后期成活率也比较低,稍有不慎就会混入其它牡蛎,因此必须对杂交子进行分子遗传学鉴定。在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杂交得到的杂交子进行鉴定时,使用了ITS1分子学鉴定方法,而对葡萄牙牡蛎和近江牡蛎杂交得到的杂交子鉴定时,使用了ITS2遗传学鉴定方法。通过凝胶电泳发现这两个杂交组合中纯种牡蛎都出现一条带,杂交子都出现两条带,可以初步判定得到杂交子为真正意义上的两性融合杂交子。但是杂交子的两条带与亲本对应带并不处在同一位置上,因此对所有条带进行克隆测序,经过与基因库对比发现所用亲本为纯种牡蛎,杂交子也为两性融合杂交子。360日龄时对杂交子进行表型观测发现,所有子代与长牡蛎或葡萄牙牡蛎相似,这从杂交子和亲本序列的相似性上也能体现出来。(4)为了评估杂交子的对环境的适应性,以长牡蛎自繁组GG(Crassostreagigas×C.gigas),近江牡蛎自繁组AA(C. ariakensis×C. ariakensis)、正交组GA(Crassostrea gigas×C. ariakensis)、反交组AG(C. ariakensis×C.gigas)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稚贝对盐度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长牡蛎的最适生存盐度为15-35,最适生长盐度为25-35;近江牡蛎的最适生存盐度为10-25,最适生长盐度为20-25;GA的最适生存盐度为15-30,最适生长盐度为15-30,AG的最适生存盐度为20-30,最适生长盐度为20-25。GG对低盐度敏感,AA对高盐度敏感,AG具有高盐度存活的杂种优势,在盐度30时,中亲杂种优势HG×A为13.32,单亲杂种优势HGA和HAG分别为1.89和27.88,在盐度40时,HAG上升到400,GA和AG都不具有生长优势。杂种稚贝对盐度适应介于双亲之间,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父系遗传特点。(5)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的杂子交培育一周年后进行解剖,发现杂交子的性腺发育饱满,与纯种牡蛎没有区别,经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杂交子不仅具有雌性和雄性个体,同样具有雌雄同体的个体存在。基于此现象,利用杂交子与亲本杂交,以观测回交子代是否具有生长或存活优势。在AG与亲本的回交实验中,AG杂交子的自繁组AgAg的受精率、孵化率较高,但后期的生长和存活率都比较低,表现了杂交子的自繁衰退现象。AG自繁后表型性状比较统一,没有出现明显分离现象。回交各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高;回交各组在浮游期和稚贝期具有生长和存活上的优势(除AAg组存活率低)。稚贝后期回交组壳高生长速度小于纯种牡蛎,360日龄时壳高GG> GAg>AAg>AA>AgG>AgA>AgAg,具有明显的母本效应,以AG为母本的回交组表现出回交劣势;GAg壳高虽然小于GG但差异不显着,且具有存活优势。在GA与亲本的回交实验中,实验各组的受精率、孵化率较高,GaG回交组具有生长和存活优势,90日龄时壳高GaGa> GaG> GGa> GG> GaA> AA> Aga,GA自繁组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和存活优势。(6)为了研究三元制种效果并评价杂交子对自然环境中其它牡蛎的影响,在此次研究中开展了AG与葡萄牙牡蛎的三元杂交实验。研究发现杂交子可以与葡萄牙牡蛎双向受精,且受精率、孵化率高;杂交子的生长和存活率介于葡萄牙牡蛎和AG之间。通过此次实验发现杂交子可以与其它牡蛎进行杂交,对生态多样性具有潜在威胁,但考虑到葡萄牙牡蛎为长牡蛎亚种,杂交应该容易进行,杂交子是否可以与其它牡蛎杂交是需要进行的下一步研究,以评价杂交子的基因渐渗风险。

郑淑雅,饶小珍,陈昭娜[5](2014)在《弓獭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核相变化的细胞学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弓獭蛤(Lutraria arcuata)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观察.其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卵径5560μm,核相处于第1次成熟分裂前期;精子为鞭毛型,全长约5055μm.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1030 min,精子入卵膨胀成球形;3050 min进行第1次成熟分裂,排出第1极体;5060 min进行第2次成熟分裂,排出第2极体;同时精核和卵核体积膨胀,形成雄原核和雌原核;70 min左右,雌、雄原核联合,形成第1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7090 min受精卵进行第1次卵裂,形成2个卵裂球;90110 min进行第2次卵裂,形成1大3小的4个卵裂球.

刘晓赫[6](2012)在《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为研究对象,使用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其解剖卵进行体外处理,使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发育。研究中探索了氨海水与5-羟色胺的最佳促熟条件,对体外促熟的受精卵进行了培育和观察,并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了受精卵发育的整个过程的,希望可以为贝类的遗传育种,多倍体诱导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以成熟的海湾扇贝解剖卵为原材料,在不同浓度的氨海水和5-羟色胺溶液浸泡情况下,采取二者单独或联合处理扇贝解剖卵不同时间,研究其体外促熟作用。统计了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率及其体外受精率,以获得最优的体外促熟方法。结果表明:0.005%-0.30%的氨海水均能诱导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85%左右),经氨海水处理的卵母细胞可以完成受精,但受精率较低,0.005%浓度的氨海水处理45min的受精率最高,仅为(17.28±0.43)%;经5-羟色胺(5-HT)处理的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率相对较低,但受精率得到显着提高,5-HT浓度为8×104M、处理30-60min时,受精率达到(26.73±0.95)%;联合处理时先用氨海水处理卵母细胞,然后用5-羟色胺处理成熟卵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受精率达(36.47±0.87)%。对促熟卵的细胞学研究表明:体外促熟处理的受精卵受精率(37.3±1.46)%低于自然排放受精卵的受精率(87.2±1.12)%;同时促熟卵受精后的发育速度明显滞后于自然排卵受精的发育速度。对促熟卵的荧光显微镜研究表明:自然排放的卵母细胞和解剖获得卵母细胞处于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通过促熟,可以促进解剖获得卵母细胞的成熟。,荧光染色观察揭示促熟受精卵的整个发育过程与自然排放受精卵相同,并记录了海湾扇贝促熟卵受精后的整个发育过程,同时证明了这种促熟方式的可行性。

刘浩明[7](2011)在《缢蛏苗种繁育及Cu2+、Cd2+、Pb2+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根据我国沿海重金属污染加剧以及滩涂贝类资源衰退的现状,以我国典型的埋栖型滩涂养殖贝类——缢蛏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缢蛏全人工育苗研究,并对缢蛏受精和早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缢蛏苗种繁育提供相应的参考;重点研究了重金属对缢蛏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毒理效应,从而为环境监测、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水质标准的制定、生态保护以及海洋贝类健康养殖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缢蛏全人工育苗研究开展了缢蛏工厂化全人工繁育研究。结果表明,实时掌握亲贝性腺成熟度,适时选择催产对象与方法,催产效率较高;在水温2022℃条件下,经过20天的人工培育,缢蛏稚贝壳长达425500μm。2.缢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研究采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对缢蛏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缢蛏成熟未受精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精子入卵部位随机的,精子入卵后成熟分裂再次开启,释放出第一极体(PB1)和第一极体(PB2),完成成熟分裂。入卵的精子在形态等方面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雄性原核。雌雄原核形成后均有明显的膨大现象,并于卵子中央发生原核联合,不久即发生不等全裂。此外试验中也发现了少量的多精入卵、多极分离等异常现象。3.重金属(Cu2+、Cd2+、Pb2+)对缢蛏(壳顶幼虫、稚贝及成贝)的急性毒性研究研究了Cu2+、Cd2+和Pb2+三种常见重金属对缢蛏壳顶幼虫、稚贝及成贝的急性毒性效应。Cu2+、Cd2+和Pb2+对缢蛏壳顶幼虫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66.557、67.403、1740.415μg/L;Cu2+、Cd2+和Pb2+对缢蛏稚贝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09.742、154.269、31891.536μg/L;Cu2+、Cd2+对缢蛏成贝96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232.138、1005.639μg/L,成贝对Pb2+的耐受能力极强,即便是饱和状态下亦无一个体死亡。4.Cu2+、Cd2+对缢蛏稚贝的毒理效应研究研究了Cu2+、Cd2+单一胁迫对缢蛏稚贝抗氧化指标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发现96h内不同浓度Cu2+、Cd2+胁迫对缢蛏稚贝抗氧化酶(CAT、SOD)活力具有显着影响,其活力呈升高—降低—升高的动态变化趋势;缢蛏稚贝丙二醛(MD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董迎辉,张晓,姚韩韩,林志华[8](2011)在《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文中认为利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方法,对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行为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毛蚶成熟未受精卵呈卵圆形,卵径为52.909±2.092μm,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为26±1℃条件下进行受精,在受精后1518、2025 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后30 min左右,雌、雄性原核形成;受精后35 min,雌、雄性原核各自形成染色体组,在卵子中央发生联合,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受精后40 min左右,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卵裂球;受精后5560 min,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卵裂,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另外,在研究中还发现了极少量的多精受精、多极分离等异常细胞学现象,对其成因及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9](2011)在《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电镜观察表明,斧文蛤精子为鞭毛型,全长45.2~47.7μm,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头部呈稍弯曲的狭茧形,长约2.5μm,由顶体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内部中轴处有亚顶体腔;细胞核为长锥形,有核前窝和核后窝。中段由线粒体围绕中心粒复合体构成,5个近球形的线粒体呈单层梅花状排列;中心粒复合体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远端中心粒延伸出尾部的轴丝。尾部为细丝状鞭毛,内部的轴丝呈典型的"9+2"结构,外周有波浪状质膜包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变化,结果发现,斧文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7~28℃条件下受精,受精后6 min,精子入卵并膨胀成球形;受精后12~15 min、20~25 min受精卵排出第一、第二极体;30 min左右,精、卵核膨胀形成雄、雌原核;35 min,两性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40~45 min,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分裂球;55~60 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75~80 min,第三次卵裂完成,自此次起开始进行螺旋分裂。另外,在斧文蛤受精过程中发现了约1%的多精入卵现象,其对成熟分裂和早期卵裂过程影响很大,常造成成熟分裂紊乱和第一次卵裂染色体分离异常。

董迎辉,陈杰,林志华,胡利华,孙长森[10](2010)在《青蛤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相的细胞学变化》文中研究表明利用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方法,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Gmelin))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青蛤成熟未受精卵呈圆球形,核内同源染色体排列整齐,核相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在水温25~26℃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精,精卵混合后,精子迅速附着于卵子表面;受精后5~10 min,精子进入卵内并明显膨胀成球形;分别在10~15 min、20~25 min受精卵进行两次成熟分裂,排出第一、第二极体;30 min左右,精、卵核体积膨胀,形成弥散状的雌、雄原核;35 min,雌、雄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原核联合,染色体共同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板上,形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的中期分裂相;40~45 min,受精卵进行第一次卵裂,形成2个大小不等的分裂球;55~60 min,第二次卵裂结束,形成1大3小4个卵裂球,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与第一次卵裂基本相同;70 min左右,胚胎开始第三次卵裂。另外,在青蛤受精过程中发现了约1%的多精入卵现象,且入卵精核均能形成雄原核,但多精受精对成熟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有很大影响,往往造成成熟分裂紊乱和第一次卵裂染色体分离异常。

二、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偏顶蛤胚胎和幼虫发育及温度对其浮游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偏顶蛤来源及暂养
    1.2 诱导产卵及胚胎和幼虫发育实验
    1.3 幼虫培养
    1.4 温度实验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贝诱导排放
    2.2 胚胎发育
    2.3 幼虫发育
    2.4 温度对浮游幼虫的影响
3 讨论
    3.1 亲贝诱导催产
    3.2 偏顶蛤胚胎和幼虫发育
    3.3 温度对偏顶蛤浮游幼虫的影响

(3)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镜蛤属总论
        1.1.1 生物学特性
        1.1.2 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
        1.1.3 经济价值
    1.2 薄片镜蛤研究现状
    1.3 环境因子对海洋贝类幼虫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2 盐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3 饵料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3.4 培育密度对海洋贝类幼虫的影响
    1.4 薄片镜蛤人工化养殖的意义及展望
第二章 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性状的描述统计量
        2.2.2 各表型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2.3 表型性状与重量性状间的回归分析
        2.2.4 壳尺寸性状对重量性状影响的通径分析
        2.2.5 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决定程度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薄片镜蛤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薄片镜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3.2.2 薄片镜蛤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3.3 讨论
        3.3.1 影响胚胎发育的因素
        3.3.2 精子入卵时机与雌雄原核结合方式
第四章 温度和盐度对薄片镜蛤孵化及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温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4.2.2 温度对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2.3 盐度对孵化率的影响
        4.2.4 盐度对幼虫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3 讨论
        4.3.1 温度对孵化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3.2 盐度对孵化率、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饵料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的生长影响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不同饵料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2.2 不同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饵料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5.3.2 培育密度对薄片镜蛤浮游幼虫生长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及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
致谢

(4)长牡蛎、葡萄牙牡蛎与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我国贝类养殖状况
    第二节 牡蛎及牡蛎的用途
    第三节 牡蛎的杂交和回交育种
    第四节 基因渐渗
    第五节 展望
第二章 长牡蛎与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研究
    第一节 近江牡蛎(?)×长牡蛎(?)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结果
        2.1.3 讨论
    第二节 长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的研究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结果
        2.2.3 讨论
    第三节 长牡蛎和近江牡蛎种间杂交子的遗传学鉴定
        2.3.1 材料与方法
        2.3.2 结果
        2.3.3 讨论
    第四节 AG 杂交子可育性分析
        2.4.1 材料与方法
        2.4.2 结果
        2.4.3 讨论
第三章 葡萄牙牡蛎和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盐度对长牡蛎和近江牡蛎及其杂交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长牡蛎与近江牡蛎杂交子的回交研究
    第一节 AG(C.ARIAKENSIS(?) × C.GIGAS(?) )杂交子与亲本的回交研究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第二节 GA(C.GIGAS(?) ×C.ARIAKENSIS(?) )杂交子与亲本的回交研究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第六章 AG(C.ARIAKENSIS(?) ×C.GIGAS(?) )与葡萄牙牡蛎的杂交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论文

(6)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人工获得高质量精卵方法
        1.1.1 种贝促熟
        1.1.2 诱导排卵
        1.1.3 直接解剖获精卵
    1.2 解剖获得精卵的促熟研究
        1.2.1 促熟的必要性
        1.2.2 贝类精子的激活
        1.2.3 贝类卵子的促熟
        1.2.4 精卵促熟的原理
        1.2.5 氨海水的促熟作用
        1.2.6 5-羟色胺的促熟作用
        1.2.7 海湾扇贝卵细胞促熟研究的意义
    1.3 海湾扇贝受精卵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1.3.1 受精卵发育细胞学研究的意义
        1.3.2 贝类受精卵细胞学研究现状
        1.3.3 荧光显微镜的应用
2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研究
    2.1 氨海水对海湾扇贝解剖卵的体外促熟作用
        2.1.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1.4 实验结果
        2.1.5 结果讨论
    2.2 5-羟色胺溶液对海湾扇贝解剖卵的促熟作用
        2.2.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2.2 实验方法
        2.2.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2.4 实验结果
        2.2.5 结果讨论
    2.3 氨海水和5-羟色胺联合处理对海湾扇贝的促熟作用
        2.3.1 实验用精卵获得
        2.3.2 实验方法
        2.3.3 实验数据及处理
        2.3.4 实验结果
        2.3.5 结果讨论
3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受精过程细胞学观察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海湾扇贝受精发育过程
        3.2.2 正常受精卵和促熟受精卵发育速度对照
    3.3 结果讨论
4 海湾扇贝解剖卵体外促熟受精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
    4.1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
    4.3 结果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缢蛏苗种繁育及Cu2+、Cd2+、Pb2+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缢蛏人工育苗概况
    1.2 海洋双壳贝类受精细胞学研究
    1.3 重金属对海洋双壳贝类的毒理效应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
第二章 缢蛏苗种繁育及受精细胞学观察
    2.1 缢蛏人工育苗
    2.2 缢蛏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细胞学研究
第三章 Cu~(~(2+))、Cd~(2+)、P6~(2+)对缢蛏壳顶幼虫、稚贝及成贝的急性毒性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Cu~(2+)、Cd~(2+)对缢蛏稚贝毒理效应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存在问题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的核相变化
    2.2 毛蚶异常受精发育现象
3 讨论
    3.1 毛蚶受精细胞学特点
    3.2 毛蚶多精受精现象的探讨

(9)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斧文蛤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
    2.2 斧文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3 讨论
    3.1 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及其所反映的生殖进化特征
    3.2 斧文蛤的雌雄原核结合方式和多精入卵现象

(10)青蛤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相的细胞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精卵形态和精子入卵
    2.2 两次成熟分裂
    2.3 雌、雄原核的形成与结合
    2.4 早期卵裂
    2.5 多精入卵与染色体异常分离
3 讨论
    3.1 成熟卵母细胞所处的发育时期和雌雄原核的结合方式
    3.2 贝类多精受精的主要成因和发生机理

四、菲律宾蛤仔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管角螺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及保育卵形成分析[J]. 杨泽琴,李荣华,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 水产学报, 2016(11)
  • [2]偏顶蛤胚胎和幼虫发育及温度对其浮游幼虫生长和发育的影响[J]. 宁军号,庞云龙,宋坚,常亚青,张伟杰,何舟,程龙.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2)
  • [3]薄片镜蛤壳形态与重量性状通径分析及繁殖生物学初步研究[D]. 王成东. 大连海洋大学, 2014(08)
  • [4]长牡蛎、葡萄牙牡蛎与近江牡蛎的种间杂交研究[D]. 姚托.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5]弓獭蛤受精及早期卵裂过程核相变化的细胞学观察[J]. 郑淑雅,饶小珍,陈昭娜.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1)
  • [6]氨海水和5-羟色胺对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Lamarck)解剖卵的体外促熟研究[D]. 刘晓赫.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3)
  • [7]缢蛏苗种繁育及Cu2+、Cd2+、Pb2+对其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 刘浩明.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6)
  • [8]毛蚶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核行为的荧光显微镜观察[J]. 董迎辉,张晓,姚韩韩,林志华. 台湾海峡, 2011(02)
  • [9]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J].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 水产学报, 2011(03)
  • [10]青蛤受精和早期卵裂过程中核相的细胞学变化[J]. 董迎辉,陈杰,林志华,胡利华,孙长森. 海洋科学, 2010(12)

标签:;  ;  ;  ;  ;  

菲律宾蛤蜊受精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