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电话系统和智能网互通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章蕾[1](2010)在《杭州移动软交换关口局规划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政策的开放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信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挑战,电信运营商需要实现战略转型,通过多网络,多终端,多业务的融合及价值链的延伸,实现由传统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软交换网络以其灵活的的业务提供方式,强大的业务提供能力满足了运营商这方面的需求。软交换技术以IP网络作为各种业务的承载网络,通过完善的网络架构保证了对各类业务的支持。软交换网络依托于分组网,通过各种网关设备实现与其它传统电信网络如PSTN、IP网等的连接,实现各网各种业务间的互通和互操作。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杭州移动的现网结构中,规划设计和建设一对移动软交换关口局来替换目前的传统TDM交换关口局。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交换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结构,从理论上给出了软交换网络与内部、外部,相同或不同网络的互联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浙江移动、杭州移动的网络结构和互联互通业务增长趋势做的分析研究,确定了满足未来业务需要的设备配置。再结合软交换技术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移动软交换关口局的网元建设、组网方式、话务路由、信令路由、计费、网管、中继和信令链路配置等的设计方案,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部分疑难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如通过实现双信令点的方案,解决移动到电信之间的中继数量限制问题;为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实现电信固定电话虚拟网与移动虚拟网的互联互通;移动软交换关口局与PSTN关口局之间的信令兼容性问题;软交换情况下的指定中继测试和回声测试等。通过在工程中积累的网络建设经验,对工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和细节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互联互通割接方案范例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杭州移动的关口局建设作为省内首批软交换关口局,工程建设不仅为后期的其它地市软交换关口局建设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经验,也为厂家和运营商培养了大量的技术骨干。投入使用后,在杭州移动的网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最后对移动通信网由软交换发展到IMS阶段的各种网络互通结构进行了一些探讨,为将来的网络升级改造提供一些思路。
黎明君[2](2007)在《程控交换网络的演进和实现方法 ——关于海南省电信交换网络向NGN演进方案》文中指出本文讨论了现有的PSTN(传统程控交换网络)的特点以及发展,并总结传统程控交换网络不足之处。网络转变更新有三个重要驱动力。从业务和市场方面来看,传统的语音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程控交换网络日益提高的需求;从技术基础方面来看,国际上“Internet”和“.com”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IP技术不断成熟为NGN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过去几十年电信业的传统模式出现了业务不断萎缩的趋势,经济收入在不断减少。因此,程控交换网络的转型势在必行。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集中讨论了海南省电信交换网络向NGN演进方案,并提出了程控交换设备“网络智能化”的改造实现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传统网络(PSTN)中引入新一代“NGN”网络技术;二是如何实现传统网络和新一代“NGN”网络的对接和融合。本文作者主要考虑引入“NGN”软交换设备来替换现有“汇接层面”的交换设备,同时在现有软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外置式的全网用户属性存放平台SHLR,从而实现智能用户属性的统一存放和管理。通过研究,本文成功解决了关于新旧程控交换网络技术的更替和衔接问题。本文作者尤其对两代程控交换技术融合时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有益建议和意见。
李臣[3](2007)在《NGN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电信业固网市场的有效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市场竞争局势日渐明朗,固网已经跨入了精细经营的时代。固网运营商已越来越多的将关注点从产品本身转移到客户的需求、业务的赢利能力及网络的运行效率等上来,通过提供更具个性化、层次化的服务来提高APRU(每月每个用户的话费消费额)值、提高客户忠诚度进而挽留在网客户。通过NGN技术和网络智能化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满足运营商对网络建设、演进、业务开拓等多方面的需求,既弥补现有PSTN业务提供能力的不足,也符合长期PSTN向NGN、3G演进的思路。NGN网络智能化通过汇接层的改造和全网集中的数据库,实现业务属性与端局的分离,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固定电话网上无法大规模推广用户签约类业务的问题,而且由于屏蔽了大量端局层业务特性,也使得面向全网用户快速推广智能新业务成为可能。提升了固网对新业务的支持能力,为丰富业务种类奠定了基础。过去一些难以实现的个性化业务都得以方便、灵活地开放给任何用户,既不需要用户更改现有的号码,同时在使用时也不需用户拨打各种接入码,极大地扩展了新业务用户群的范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作为这一应用的主设备商,承担了“北京网通NGN网络智能化”项目的实施工作,笔者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全面参与了整个项目的实施,包括设备安装调测和应用研究工作,对NGN网络智能化的组网方案、业务架构、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新业务的应用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NGN网络智能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技术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最终对于从PSTN向固定移动融合网络的演进方式和步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刘皓[4](2006)在《基于软交换网络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和数字通信网,Internet技术正在互相渗透,相互融合。而传统的TDM电信网络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单一的话音业务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有待改变和发展。未来的下一代网络将能够提供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综合业务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网络演进特别是PSTN向下一代网络的演进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业务创新将是为PSTN运营商提供新的利润空间和赢得未来的根本途径。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以其开放性,标准性,分层次和融合性,以及注意保护现有在TDM设备上的投资和业务提供的连续性,满足电信运营商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广泛深入地研究,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本文针对SIP协议面临的安全威胁以及SIP安全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证和加密算法的SIP安全机制,实现了基于数字信封的安全解决方案。保证了SIP消息的保密性,完整性,认证和不可抵赖性。为了节约IP电话应用中带宽问题,研究了RTP/UDP/IP头部压缩算法,为IP电话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带来重要的选择。
张波[5](2006)在《软交换网络业务提供与组网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分层的、业务驱动的电信级可运营的网络;软交换技术是基于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思想,以软件功能来实现硬件交换的技术;两者的结合无疑是符合电信发展趋势的。本文第二章对NGN和软交换技术作以概要介绍。本文对软交换网络的组网运营模式从NGN的四个层次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可行的建议方案,尤其是其中对于传送网层次的研究和私网NAT/防火墙穿透的研究具有较高价值。这是第三章的研究内容,也是论文的一个研究重点。本文第四章探讨了在软交换网络中的业务提供问题,围绕其业务提供的功能实体,研究了怎样利用其开放的网络特性提供业务,并给出了几种新业务实现实例。在最后对整个辽宁地区的软交换体系实现方案做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几种实现方案,并对这几种方案从优势和劣势进行了比较,并给出最佳的实现方案。
梁锦华[6](2006)在《基于软交换的企业VoIP-呼叫控制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软交换技术是在IP电话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同时提供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s)的核心技术。将软交换技术和企业IP电话网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现有的各种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可以和企业目前现有的IP电话技术互连互通,尤其突出的是通过软交换的APIs接口可以方便企业拓展自身的各项业务应用而不用考虑网络基础设施本身的限制。 本文首先分析了软交换技术和IP电话技术,在分析比较了现有的软交换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MGCP协议来构建企业VoIP网络的思路,给出了呼叫控制模块的整体设计方案。设计中采用了分层次模型和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使得整个软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论文最后详细描述了基于MGCP协议的呼叫控制模块的设计实现。
王成武[7](2006)在《智能网融合技术及其过载控制的研究》文中指出智能网以其开放的结构,将交换和控制功能相分离,是一种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作为拓展增值业务的窗口,智能网已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主题。业务控制的高度集中,带来了业务控制点(SCP)上的高负荷性,因此SCP过载成了一大问题,过载控制算法成了研究的热点。同时随着无线智能网(WIN)业务要求不断升级,其与位置业务及下一代网络(NGN)的融合成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的重点。 本文主要致力于智能网过载控制算法及与其他业务的融合研究。针对固定智能网及移动智能网的体系特点和业务流量特性,提出了新的过载控制算法,同时根据无线智能网的业务要求及未来移动网络的特点,设计了无线智能网基于位置计费业务及无线智能网与软交换交互的实现方案。 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主要创新: (1) 研究了在不同队列长度、不同概率p(呼叫时到达间隔时间为0的概率)情况下令牌桶算法的健壮性。提出一种根据数据流速及波动性控制令牌速率的模糊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简单令牌桶算法的良好健壮性,而且提高了过载数据的处理速度,有效减小了数据丢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过载引起的网络拥塞,缓解了业务控制点(SCP)的高负荷。 (2) 研究了智能网过载控制的三种典型算法,根据仿真结果及其特点,给出了各算法的优点。针对适用于移动智能网的基于两级许可证的漏桶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措施,并给出了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数据丢失率、平均呼叫等待时间等方面均要优于两级许可的单速率漏桶算法。同时,标志法的引入,降低了重传率,提高了传输效率。 (3) 结合WIN基于位置业务的网络模型,及实现位置计费业务的标准定位方法,提出了实现WIN基于位置定位业务的方案,并用信令流程加以表示。定位技术和位置信息获取技术的引入,增强了计费的合理性、可靠性、方便性,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今后必将成为移动业务的一个新亮点。
王冠华[8](2005)在《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个人电话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在企业内部的Intranet上实现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是当前网络技术应用的热点。IP电话技术作为一种以IP网络为传输载体的语音、传真、数据综合通信技术,可以满足企业对语音和数据通信的需求,但传统的IP电话技术在网关容量、灵活性、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IP电话技术在企业的大规模部署和应用。 软交换技术是在IP电话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能够同时提供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s)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通过开放应用编程接口APIs方便扩充多种应用业务。 将软交换技术和企业IP电话网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保护企业现有的各种网络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可以和企业目前现有的IP电话技术互连互通,尤其突出的是通过软交换的APIs接口可以方便企业拓展自身的各项业务应用而不用考虑网络基础设施本身的限制。本文在分析企业IP电话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企业内部Intranet网络的建设和企业IP电话的应用实施情况,结合软交换技术的一些优点,提出了将软交换技术应用到企业IP电话网络的设计思想,给出了一个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企业IP电话系统架构,并实现了该系统模型的基本功能。
赖亚寒[9](2005)在《电信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及应用探讨》文中提出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电信领域最热门的名词之一,它涉及到IP技术、多媒体技术、传输技术等多个领域。虽然下一代网络技术仍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但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技术逐渐成为业界的共识,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论着,并在国内外通信设备制造公司工作过程中,在NGN技术发展方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点,提出了目前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过渡的理想方案。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NGN发展的背景和各方对其的定义,然后系统介绍了支持电信网演进的NGN基本原理、体系结构、协议标准,对SIP和H.323协议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卫通公司NGN工程介绍了其组网方式和演进策略。 本文是论文作者根据在中兴公司工作时参与的一个具体研究实验项目—中国卫通NGN实验网而完成的。这个项目是一个实验性和商用性相结合的项目。通过此项目,为中国卫通准备实施的NGN商用网搭建奠定了基础。作者全程参与了此项目的设计,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为设计的最终定稿做出了贡献。
费娟,黄本雄[10](2005)在《智能业务和软交换互通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电信业的快速发展及下一代网络的全面建设促进智能业务与软交换实现互通。文中首先介绍了互通的种类和方案,并重点讲述了智能网和软交换互通过程中模型的重要部分———软交换侧的SSP。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网和软交换互通的实现方案,并且以智能网的典型业务FPH为例简明分析了方案,对利用业务服务器实现软交换中的智能业务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二、IP电话系统和智能网互通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电话系统和智能网互通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移动软交换关口局规划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 |
1.2 软交换的关键技术和特点 |
1.3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软交换系统原理 |
2.1 软交换技术基本原理 |
2.1.1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
2.1.2 相关标准和协议 |
2.2 软交换的互通技术 |
第三章 软交换关口局建设方案设计 |
3.1 浙江移动网络现状 |
3.1.1 浙江移动GSM话务网现状 |
3.1.2 浙江移动GSM信令网现状 |
3.1.3 杭州地区移动本地网现状 |
3.2 杭州移动关口局话务量预测 |
3.3 网元建设 |
3.4 网络组织 |
3.5 话务路由选择 |
3.6 编号计划及信令点编码 |
3.7 中继及信令链路配置说明 |
3.8 软交换设备的选择 |
3.9 同步方式 |
3.10 计费传送方式 |
3.11 网管系统 |
第四章 系统功能和业务实现 |
4.1 功能综述 |
4.2 业务实现 |
4.2.1 在软交换关口局中实现双信令点的方案 |
4.2.2 电信固定电话虚拟网与移动虚拟网互联互通方案 |
4.2.3 电信特服电路及局数据设置方案 |
4.2.4 关口局中继的指定中继拨测数据制作及实现方法 |
4.2.5 兼容性测试 |
4.2.6 关口局建设中的其它一些思路和方法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工程总结 |
5.2 存在问题与前景展望 |
缩略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程控交换网络的演进和实现方法 ——关于海南省电信交换网络向NGN演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现状阐述 |
1.2 PSTN网络发展背景 |
1.2.1 传统电信网结构 |
1.2.2 智能网的网络发展与结构 |
1.2.3 下一代网络NGN |
1.3. NGN网络的重要意义 |
1.3.1 三个重要驱动力推动网络演进 |
1.3.2 NGN和传统网络比较 |
第二章 程控交换网络的演进—NGN网络智能化 |
2.1 PSTN网络发展的问题和讨论 |
2.2 NGN网络智能化试验具体的方案(海南省全省网络智能化项目) |
2.2.1 本地网改造前状态及网络结构 |
2.2.1.1 电话网结构 |
2.2.1.2 信令网现状 |
2.2.2 本地网工程改造方案 |
2.2.3 工程改造后组网结构 |
2.2.3.1 具体组网说明和各项呼叫模型分析 |
第三章 本次试验的讨论 |
3.1 采取NGN网络智能化改造的优点 |
3.1.1 从网络结构上分析 |
3.1.2 从网络方展方向和业务拓展上分析 |
3.2 采取NGN网络智能化改造的问题 |
3.2.1 从网络的维护上分析 |
3.2.2 从网络改造的难度上分析 |
3.2.3 从网络建设的资源上分析 |
第四章 总结 |
感谢词 |
主要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3)NGN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NGN 网络智能化简介 |
1.1 NGN 网络智能化的定义 |
1.2 NGN 网络智能化的目标 |
1.3 NGN 网络智能化的建设思路 |
1.4 本文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NGN 网络智能化原理 |
2.1 网络智能化的基本原理 |
2.2 网络智能化的几种建设方案 |
2.2.1 端局完全访问SDC 方案 |
2.2.2 汇接局完全访问SDC 方案 |
2.2.3 软交换完全访问SDC 方案 |
2.2.4 端局筛选经SSP 访问SDC |
2.3 NGN 网络智能化的原理和建设方案 |
2.4 NGN 网络智能化协议介绍 |
2.4.1 不同网元之间的通信协议 |
2.4.2 SIP 协议 |
2.4.3 H.248 协议 |
第三章 NGN 网络智能化应用实例 |
3.1 建设需求 |
3.1.1 建设需求描述 |
3.1.2 建设规划 |
3.2 组网方案 |
3.2.1 总体组网拓扑结构 |
3.2.2 组网说明和核心设备的连接 |
3.3 NGN 网络智能化信令与话务组织 |
3.3.1 信令网组织 |
3.3.2 话务网组织 |
第四章 NGN 网络智能化应用分析 |
4.1 互连互通 |
4.1.1 NGN 内部设备互通 |
4.1.2 NGN 与PSTN 网互通 |
4.1.3 与PHS 网互通 |
4.1.4 NGN 与现有智能网互通 |
4.1.5 NGN 与现有NGN 网互通 |
4.1.6 NGN 与现有计费结算系统互通 |
4.1.7 NGN 与现有营业系统互通 |
4.2 IP 承载方案规划 |
4.2.1 IP 承载网的结构 |
4.2.2 IP 地址规划 |
4.2.3 带宽需求 |
4.2.4 软交换系统承载网接入方式 |
第五章 NGN 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之网络安全 |
5.1 NGN 网络智能化的安全保障 |
5.1.1 设备的安全性 |
5.1.2 业务的安全性 |
5.1.3 网络的安全性 |
5.2 软交换双归属机制 |
5.2.1 双归属的定义 |
5.2.2 双归属实现方案 |
第六章 NGN 网络智能化其他几个关键技术 |
6.1 NGN 承载网QOS |
6.1.1 影响VOIP QoS 的几个重要因素 |
6.1.2 承载网可采取的QoS 策略 |
6.2 后台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 |
6.2.1 NGN 网络智能化的计费 |
6.2.2 NGN 网络智能化的营帐 |
6.3 网管系统 |
6.3.1 网管系统层次化结构介绍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4)基于软交换网络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现代电信网络 |
1.2 下一代网络 |
1.3 软交换技术 |
第二章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协议 |
2.1 软交换网络概述 |
2.2 软交换网络结构 |
2.3 软交换网络设备 |
2.4 软交换网络协议 |
第三章 软交换网络中关键协议及报头压缩的实现 |
3.1 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协议 |
3.2 RTP 头部压缩算法的研究 |
第四章 SIP协议安全机制及解决方案 |
4.1 SIP 安全机制 |
4.2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将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5)软交换网络业务提供与组网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本文工作 |
第2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
2.1 NGN层次结构及功能 |
2.1.1 NGN功能分层和特征 |
2.1.2 NGN系统结构及各构件的功能 |
2.2 软交换体系协议简述 |
2.2.1 软交换设备与媒体网关之间的控制协议 |
2.2.2 软交换间通信协议互通协议 |
2.2.3 软交换设备与信令网关间的协议 |
2.2.4 多媒体协议 |
2.2.5 应用支持协议 |
2.3 NGN可以给运营商带来的优势 |
第3章 软交换体系组网运营模式研究 |
3.1 控制层组网研究 |
3.1.1 控制层设备功能组织形式 |
3.1.2 控制层设备组网形式 |
3.1.3 控制层设备的设置 |
3.2 传送层组网研究 |
3.2.1 传送层的作用 |
3.2.2 传送层解决方案 |
3.3 媒体接入层组网研究 |
3.3.1 接入方式要求 |
3.3.2 现阶段可实现的接入方式 |
3.3.3 各种媒体网关的设置 |
3.4 应用层设备的设置原则 |
3.5 私网防火墙/NAT穿透解决方案 |
3.5.1 防火墙之后的用户注册过程 |
3.5.2 如何保持信令通道开放 |
3.5.3 媒体流如何实现私网穿透 |
3.5.4 总结 |
3.6 安全机制研究 |
3.6.1 安全性要求 |
3.6.2 解决办法 |
3.6.3 不同业务安全隔离解决方案 |
3.7 与其他网络的互通 |
3.7.1 与PSTN/ISDN/GSM/CDMA的互通 |
3.7.2 与七号信令网的互通 |
3.7.3 与 H.323网的互通 |
第4章 软交换网络中业务提供与实现研究 |
4.1 软交换网络的增值业务框架 |
4.2 软交换业务提供功能实体 |
4.2.1 应用服务器 |
4.2.2 媒体服务器 |
4.2.3 业务应用编程接口 |
4.3 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实体间的交互 |
4.3.1 应用服务器同软交换 |
4.3.2 应用服务器同媒体服务器交互 |
4.3.3 应用服务器间的交互 |
4.4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新业务实现原理举例 |
4.4.1 软交换在分组网中充当Voip网关 |
4.4.2 基于软交换技术构建统一消息平台 |
第5章 辽宁地区软交换体系方案 |
5.1 双星八大区方案 |
5.2 双星七大区方案 |
5.3 四星八大区SS接在CR方案 |
5.4 四星八大区SS接在AR方案 |
5.5 沈阳、大连大区机房组网图 |
5.6 鞍山地区中心机房组网图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6)基于软交换的企业VoIP-呼叫控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软交换的VoIP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工作成果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研究 |
2.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
2.2 软交换技术与下一代网络 |
2.2.1 下一代网络的特点 |
2.2.2 业务融合催生软交换 |
2.3 软交换的组织结构 |
2.3.1 软交换的功能结构 |
2.3.2 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 |
2.4 软交换的主要技术 |
2.5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
2.5.1 业务支持能力 |
2.5.2 目前主要的应用方式 |
2.5.3 演进策略 |
2.5.4 服务质量保证 |
2.5.5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IP电话技术研究 |
3.1 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系统 |
3.1.1 H.323协议栈 |
3.1.2 基于H.323协议的IP电话体系结构 |
3.2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系统 |
3.2.1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
3.2.2 基于SIP协议的IP电话系统的C/S网络结构 |
3.3 基于分离网关的IP电话系统 |
3.3.1 分离网关思想 |
3.3.2 基于软交换的IP电话体系结构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基于MGCP协议的呼叫控制设计 |
4.1 用MGCP协议组建企业VoIP网络 |
4.2 MGCP协议 |
4.2.1 MGCP呼叫模型 |
4.2.2 MGCP的命令和响应 |
4.2.3 MGCP消息可靠传送机制 |
4.2.4 MGCP呼叫控制 |
4.3 基于MGCP协议的MGC整体设计 |
4.3.1 系统设计目标 |
4.3.2 软件开发平台及工具选择 |
4.3.2 MGC整体设计 |
4.4 呼叫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
4.4.1 总体设计目标 |
4.4.2 软件的层次化设计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呼叫控制的实现 |
5.1 MGCP层的实现 |
5.1.1 MGCP协议栈底层实现 |
5.1.1.1 基本类的实现 |
5.1.1.2 基本类的一般使用方式 |
5.1.2 MGCP协议栈上层实现 |
5.1.2.1 基本功能 |
5.1.2.2 MGCP命令的有效性处理 |
5.1.2.3 MGCP命令的超时处理和重传 |
5.2 呼叫控制层的实现 |
5.2.1 主函数功能 |
5.2.2 消息分发函数功能 |
5.2.3 端点相关数据结构 |
5.2.4 基于事件的端点状态维护 |
5.3 系统运行及测试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智能网融合技术及其过载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智能网的提出 |
1.2 智能网的发展动态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第2章 固定智能网业务控制点过载研究 |
2.1 引言 |
2.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的研究动态及研究成果 |
2.3 传统过载控制机制模型与算法 |
2.3.1 过载控制机制模型 |
2.3.2 过载控制算法 |
2.4 模糊令牌桶过载控制机制模型与算法 |
2.4.1 模糊令牌桶过载控制模型 |
2.4.2 模糊令牌桶过载控制算法 |
2.5 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及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智能网过载控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与传统智能网过载控制算法的对比 |
3.3 基于两级缓冲的过载控制算法 |
3.3.1 基本控制思想 |
3.3.2 控制机制模型 |
3.4 基于两级过载控制的改进算法 |
3.4.1 整体控制模型 |
3.4.2 双速令牌桶算法 |
3.5 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及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线智能网基于位置业务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位置计费业务的研究 |
4.2.1 WIN基于 LBS网络体系结构 |
4.2.2 WIN位置计费业务的实现方式 |
4.2.3 WIN位置计费业务的解决方案 |
4.3 其他三种位置业务的研究 |
4.3.1 跟踪类业务(FAM) |
4.3.2 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业务(LBIS) |
4.3.3 增强型呼叫路由业务(ECR)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线智能网与NGN融合研究 |
5.1 引言 |
5.2 下一代网络(NGN) |
5.2.1 NGN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5.2.2 NGN主要特点及其目标 |
5.2.3 NGN的体系结构 |
5.2.4 NGN的主要技术 |
5.3 软交换与智能业务 |
5.3.1 软交换 |
5.3.2 软交换支持智能业务能力 |
5.4 WIN与软交换的互通研究 |
5.4.1 软交换呼叫模型 |
5.4.2 WIN与软交换交互实现方式 |
5.4.3 WIN与软交换交互的流程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个人电话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企业IP电话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企业IP电话的发展过程 |
1.2.2 企业IP电话的协议发展现状 |
1.3 软交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1 软交换的发展历史 |
1.3.2 软交换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章 企业IP电话技术分析 |
2.1 基于H.323的IP电话技术 |
2.1.1 H.323系统结构 |
2.1.2 RAS协议 |
2.1.3 呼叫控制信令协议 |
2.1.4 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
2.1.5 H.323呼叫控制操作流程 |
2.2 基于SIP的IP电话技术 |
2.2.1 SIP协议概述 |
2.2.2 会话描述协议(SDP) |
2.2.3 会话初始化协议(SIP) |
2.3 RTP/RTCP实时协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软交换技术体系结构及其协议 |
3.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
3.2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 |
3.3 软交换的协议标准 |
3.3.1 MGCP协议 |
3.3.2 MEGACO/H.248协议 |
3.3.3 BICC协议 |
3.4 软交换的业务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交换技术在企业IP电话网的应用 |
4.1 企业IP电话网络的基本要求 |
4.2 软交换的平台无关性 |
4.3 软交换网络的服务质量保证 |
4.4 软交换的功能提供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软交换的企业IP电话系统的硬件部分设计 |
5.1 硬件部分功能分析 |
5.2 硬件部分模块划分 |
5.3 硬件部分实现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软交换的企业IP电话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
6.1 系统整体模型及模块划分 |
6.2 H.323控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6.2.1 语音数据的采集和播放 |
6.2.2 语音数据的压缩和解压缩 |
6.2.3 协议栈信令消息的处理 |
6.2.4 IP语音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 |
6.3 信令控制模块的设计 |
6.4 媒体网关控制模块的设计 |
6.5 基本呼叫控制模块的设计 |
6.6 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
6.6.1 多线程 |
6.6.2 Socket通讯 |
6.6.3 有限状态机技术 |
6.6.4 异步编程模式 |
6.7 软件开发平台及工具选择 |
6.8 系统的运行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总结 |
7.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电信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NGN的发展背景 |
1.2 NGN的定义 |
1.3 NGN的优势 |
2 NGN关键技术研究 |
2.1 软交换 |
2.1.1 网络体系结构 |
2.1.2 接口和协议 |
2.2 H.323系统技术和协议 |
2.2.1 系统概述 |
2.2.2 RAS协议 |
2.2.3 呼叫信令协议 |
2.2.4 媒体控制协议(H.245) |
2.3 SIP系统技术和协议 |
2.3.1 SIP系统概述 |
2.3.2 协议栈结构 |
2.3.3 网络结构 |
2.3.4 SDP协议 |
2.3.5 SIP协议 |
2.3.6 H.323和SIP的比较 |
2.4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 |
2.4.1 分离网关技术 |
2.4.2 网关控制协议 |
3 中国卫通集团公司NGN实验工程设计方案 |
3.1 卫通软交换试验工程综述 |
3.1.1 试验网网络设计模型 |
3.1.2 试验网业务功能要求 |
3.2 整体方案的设计 |
3.3 方案详细配置 |
3.3.1 本试验网规模拟定 |
3.3.2 方案总体配置 |
3.3.3 设备总体配置清单 |
3.3.4 详细配置说明 |
3.3.5 一个较大容量的网络配置方案 |
3.4 业务提供 |
3.4.1 业务提供步骤 |
3.4.2 增值业务的提供方式 |
3.5 Softswitch与计费营帐系统 |
3.6 相关技术问题说明 |
3.6.1 网络互通 |
3.6.2 如何利用ZTE Softswitch进行大规模组网 |
3.6.3 未来网络结构 |
3.6.4 网络建设初期的路由方案 |
3.6.5 网络建设后期的方案设计 |
3.6.6 用户编号建议 |
3.6.7 信令网关组网方式 |
3.6.8 IP地址分配方案 |
4 结论及对我国NGN发展的思考 |
4.1 我国目前NGN应用情况 |
4.2 我国NGN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声明 |
(10)智能业务和软交换互通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智能网与软交换互通的概述 |
2 智能网与软交换互通的实现 |
2.1 GK触发模型和MGC触发模型的比较 |
2.2 MGC触发方案的实现 |
2.2.1 互通的应用协议 |
2.2.2 FPH业务流程设计 |
3 结束语 |
四、IP电话系统和智能网互通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移动软交换关口局规划设计与实施[D]. 章蕾.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2]程控交换网络的演进和实现方法 ——关于海南省电信交换网络向NGN演进方案[D]. 黎明君. 贵州大学, 2007(04)
- [3]NGN网络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李臣.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7)
- [4]基于软交换网络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皓. 吉林大学, 2006(05)
- [5]软交换网络业务提供与组网运营模式研究[D]. 张波. 吉林大学, 2006(05)
- [6]基于软交换的企业VoIP-呼叫控制研究与设计[D]. 梁锦华. 广西大学, 2006(12)
- [7]智能网融合技术及其过载控制的研究[D]. 王成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6(12)
- [8]基于软交换的企业级个人电话综合服务系统的研究[D]. 王冠华. 广西大学, 2005(05)
- [9]电信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及应用探讨[D]. 赖亚寒. 四川大学, 2005(04)
- [10]智能业务和软交换互通的设计与实现[J]. 费娟,黄本雄. 微机发展,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