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作的残疾人的悲惨生活

一个工作的残疾人的悲惨生活

一、一名打工伤残者的悲惨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杨莹婷[1](2021)在《《到夏威夷的初代韩国移民1903-1973》(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Wayne Patterson撰写的《到夏威夷的初代韩国移民,1903-1973》(节选)为源文本的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源文本是涵盖外交、政治及经济,具有研究及学习价值的历史书籍。作者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并穿插日韩特色语言以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分析韩国人在夏威夷的适应、扎根和发展。这要求译者在准确翻译信息文本的基础上,也注重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感受。译者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展开翻译实践。信息型文本注重对源文本信息的传递,交际翻译注重源语言读者和目标语读者的交流,实现两者相同的感受。在本次翻译实践中,译者从词汇、句法及文本角度采取多样翻译策略,即增词法、减词法、转换法、分裂法、改写法及衔接法,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尊重和传递原文信息,并且充分发挥交际翻译的优势,使译文自然、流畅,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薛皓洁[2](2018)在《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残疾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残疾”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存在状态,“残疾”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是文学作品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一个特殊问题。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有关残疾题材或含有残疾人物的作品很多,这不仅与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密切相关,而且也与中国当代精神文明的发展相互牵涉;残疾既是一种身体缺陷,也是一种心灵创伤,残疾书写不仅关注到残疾人因生理缺陷而导致的能力限制、身心痛苦,而且也涉及到残疾人周围的生存环境、社会文明和伦理道德。本研究引入镜像理论、人格特质论、创伤理论、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视角,分析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中的人物形象、修辞载体、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和主题思想,旨在挖掘残疾书写对各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的折射,揭示残疾书写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论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第一章主要探讨基于“异体”的典型人物形象。“残疾”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现象,是指人的心理、生理或解剖功能上的缺陷或异常。由于残疾人在身体上与健全人存在明显差异,“异体”便成了“残疾”的代名词,常常被用作表现残疾人生存状态的载体。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残疾人物形象,既具有基于“异体”而存在的共性,又具有一定时代、地域、阶层人物所特有的个性;既受到作者创作意图的影响而体现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又被用以寄托作者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态度与倾向。本章将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的典型人物形象分为英雄式的“执着者”形象、理性型的“启蒙者”形象、符号化的“残疾者”形象,分析残疾人基于其“异体”的主体性和自觉意识,探讨作者在塑造典型人物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对残疾英雄个体生存体验的刻画,赋予人物示范、批判和反思的功能;如何通过理性型“启蒙者”与生存环境的冲突,建构“文明与愚昧冲突”的文化批判主题,揭示政治运动给知识分子带来的“伤痛”,反思“伤痛”的文化根源;如何利用“疯子”、“傻子”、“癫子”、“哑巴”等符号化的“残疾者”形象,使其与特定的时空相联系,与现实的社会问题相对应,与具体的社会心理相贯通,发挥其符号意义和隐喻功能。第二章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的修辞载体。“残疾”是人的一种特殊生存状态,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指证,一种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懂得社会、解析人生的工具。“残疾”既是作家文学书写的对象,也是他们借以表达倾向的叙事符号。聋子、瞎子、哑巴、疯子、傻子、瘸子等作为一种物化意象,常常被用作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的修辞载体,构成色彩斑斓的隐喻世界,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驱动读者进入作家所设定的象征系统,引领读者从虚构的情节走向联想的世界,从作品的特殊现象走向对与其相关的一般现象的思考。本章首先解读当代文学中的“残疾”形象,探讨作品如何借助“残疾”隐喻各种社会病症,剖析特定时代的疯狂和人性的邪恶,引发人们对各种社会病症的深刻反思;其次,在分析作品文化寓意的基础上,探析作品如何以“残疾”为工具,构建意蕴深厚的隐喻世界,揭示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表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再现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再次,从解析残疾人物的语言符号意义入手,探讨相关作品如何利用“残疾”隐喻现实社会中的人性善恶,表现社会活动中的人性变异、引发对社会道德伦理问题的深刻思考。第三章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的叙事策略。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与现实世界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叙事的视角、线路、语言、方式是可变的,不同叙事策略产生的叙事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叙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空间的互动、结构的双向和视角的多元上。本章首先探讨残疾书写如何以“残疾”为媒介构建双向互动的叙事空间,利用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互动,实现文学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对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互动,营造亦真亦幻的叙事氛围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采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在荒诞与现实之间架起想象的桥梁,揭示作品荒诞情节背后的社会现实;其次,探讨残疾书写如何借助残疾人物身体性存在所处的情境,以身体叙事和身份建构形成双轨并行的叙事线路,通过明暗交织、环环相扣的事件,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揭示社会规制对人的身体欲望的压制,表现身体表象掩盖下的人性变异,展示身体现象与身份构建的关系,让人们从残疾人的生存现实中看到“人”的残疾;再次,探讨残疾书写如何利用多元视角(傻子“我”的视角、似傻非傻的“我”的视角、全知全能的“我”的视角)与多重叙事(叙述者只讲述人物知晓事件的限制叙事、叙述者不做主观评论的客观叙事、叙述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全知叙事)的交叉递进,构建超越常理的叙事空间,架起勾连历史与当下、虚幻与现实的桥梁,将作者对事件的主体体验转化为作品的文字,使“健全人”世界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暴露无遗。第四章主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的价值取向。文学作为人的精神活动,凝结和体现人的价值追求,文学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一切活动都渗透着文学价值观念的影响,作品的价值取向既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创作观和创作力的基本反映,也蕴涵着作家个人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对书写对象的把握以及对情感理想的寄寓。本章围绕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两点三线”的叙事图谱,从残疾人的“苦难”与“抗争”这两个点出发,沿着“无视世俗偏见、追求平等爱情”、“直面社会歧视、扞卫人格尊严”、“对抗苦难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三条线路,揭示残疾书写在以崇尚个性生命价值的当代文学价值系统中所体现的“与苦难抗争、让生命增值”的价值取向。第五章主要研究残疾人作家的残疾书写。残疾人作家的残疾书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作家在作品中既像健全人作家那样将“残疾”作为隐喻或象征符号,又将“残疾”作为情节设计、人物刻画、冲突缘起、情节发展、思想表达等创作要素的核心。本章首先分析残疾人作家展现自强不息的“励志篇”,探讨残疾人作家如何以切身的残疾人生体验与读者及社会人群交流,既为残疾人又为健全人提供穿越困境、摆脱局限、书写美丽人生的伟大力量;其次分析残疾人作家呼唤公平正义的“呐喊篇”,探讨残疾人作家如何展现建筑在残疾身躯之上的正能量,主持公平正义、维护残疾人的平等人生权利;再次分析残疾人作家求索生命意义的“沉思篇”,探讨残疾人作家如何以“残疾”为引子,超越残疾叙事的习惯边界,直面人性复杂多元的深层内涵,引导读者进入求索生命意义的沉思之中,给读者带来深刻的人生启示。文学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只要有人存在,就一定有“残疾”存在,“残疾”也一定是文学创作的永恒话题。本文将中国当代文学残疾书写作为研究对象,就是要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分析、探究及评论,将作家引导读者进入文本语境、参与话语建构、品味作品意蕴的艺术追求展现出来,就是要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残疾书写的社会学、伦理学以及美学等多角度的审视,为丰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学术参考,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除歧视、倡导公平正义、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奉献智力支撑。

程二艳[3](2017)在《严歌苓的离散创作》文中指出“离散”是作家严歌苓的生活常态,也是她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离散”一词来自于英文词汇Diaspora。从出现至今,Diaspora的语义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之初,它特别指代犹太人的离散处境,现在则既能用来描写“离散”的实际经历,也能用来说明“离散”的文化内涵,还能用来指离散中的群体本身,以及探究该群体在本土或其文化渊源之外的他乡生活时的内心感受。严歌苓的离散创作与其自身的离散生活经历以及离散生活带来的多元视角密不可分。长期的离散生活,使严歌苓一直处在流动、漂泊的生活状态下,让她真实体验了多国的生活和文化的同时,也激发了她的写作欲望。严歌苓一方面受着别国异质文化的浸染,另一方面又深存着母国传统文化的记忆,这种多重的文化背景给予了她多元的视角,包括客观全面看待本民族的独特视角。于是,严歌苓用文字作为创作的工具,书写一名离散者在“文化夹缝”中的生存体验与感悟。作家严歌苓可以说是典型的离散者,她的经历称得上典型的离散,她的创作也堪称典型的离散创作。从生活的轨迹来看,严歌苓出生于中国大陆,然后定居美国十几年,随后跟随其丈夫前往尼日利亚旅居,接着又到柏林定居,之后更是不断往返于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始终处于一种离散的生活状态。这种不断变化的生活轨迹以及不停穿梭于东西方文化之中的个体生命体验,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也多方面地投射到了她的创作中。严歌苓将她离散生活中真实的生存体验转化为第一手的写作素材,题材从国内的军旅题材转向了移民题材;在离散中,严歌苓体会到了不同语言代表的不同文化内涵、身份与人格,这也在她的作品中多有体现和探讨;美国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女性离散者在异国更为艰辛的奋斗等,这些严歌苓作为离散者的亲身体验,都在她的作品中变成了对女性生命体验的呈现;在多元文化的感染和浸润下,严歌苓有了多元的视角,于是,在她的笔下,对祖国历史的书写有了一种相对客观冷静的视角。离散生活为严歌苓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她的创作到达了新的顶峰。但同时,离散生活也给严歌苓带来了局限。严歌苓与祖国在时间和空间上长时间的分离,再加上与祖国文化的渐行渐远而他国文化却在不断侵入,使严歌苓与祖国的当下有了一定的脱节。这种本土经验的缺失对她的创作也造成了束缚,主要表现为她对祖国当下主流生活的认识有所偏差、对祖国日常生活环境的陌生、以及对当下女性的刻画缺乏感染力。当然,严歌苓也对此采取了相应的办法来应对这种局面,比如创作前进行调查采访、使用复杂的叙事技巧来讲述故事等。但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相较于她的早期作品,还是稍逊一筹。如何更好地处理离散经验与本土经验之间的关系,是严歌苓、其他离散作家、甚至整个华语文学和学界都不得不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赵子剑[4](2015)在《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文中指出文化永远不会静止不动,只要它还未消亡就会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增长、衰落、再生都是文化这个有机体表现出来的种种“生命状态”。而当人们想到民族文化的时候又常常忘记文化本身的这一属性,总认为民族文化应该一成不变才算得上纯正地道。今天,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市场经济已然使民族文化无处藏身,文化的悲剧屡屡上演。民族文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生存策略才能得以持续发展,或者说避免最终消亡的命运呢?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对市场如何作用于民族文化的清晰认识和准确理解。本论文选取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纳瓦尔村庄阿玛迪艺术的兴衰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阿玛迪艺术是借助市场的力量诞生于民族文化的历史基础之上的新艺术,在其兴衰的整个过程中市场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而且这个市场的绝大部分不在墨西哥本土,纳瓦尔民间艺人们受到的是以美国为主的国际艺术市场的声援和支持。因市场而繁荣的阿玛迪艺术不仅没有使纳瓦尔民族文化遭到破坏,反而结果是村庄的经济得到了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他们的文化自信也增强了,甚至其政治权利、政治表达通过这门民族艺术也得到了强化。但是与此同时,阿玛迪艺术由于过度依赖于少数几个艺术中间人,没有充分地建立起匿名市场基础,在遭遇了与外部市场的隔绝、脱节后,阿玛迪艺术渐渐衰落下去。通过阿玛迪艺术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今天全球化加速深化的时代,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实现凤凰涅盘,进化出新的内容来,市场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发出民族文化的创意,使其获得重生,并循环往复的持续发展下去。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在导论中,我首先对选题的背景作了阐述,提出了市场对民族文化的作用这个话题,说明了选取墨西哥纳瓦尔村庄的阿玛迪艺术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并对研究现状作了简要评述;接下来对论文的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作了说明;然后界定了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最后阐明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一章主要讲述位于墨西哥中部的巴尔萨斯河盆地纳瓦尔人在西班牙的征服前后、墨西哥独立以及革命后在当代的生存环境和状态,包括其定居和贸易模式的演变等。通过对该地区历史脉络的梳理,力求从中探寻出巴尔萨斯河上游纳瓦尔文化的一些特点。第二章的头两节探讨了巴尔萨斯河盆地陶器和绘画艺术的历史和多样性,意在表明纳瓦尔人的艺术并不局限于对特定民族文化主题的不断重复,它是一种创新和变革的文化。第三节对影响阿玛迪艺术的三个概念进行了探讨,它们分别是市场导向性、朴素性和民族性。从第三章开始,我把研究的视角缩小,进而聚焦于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的村庄奥邦,在更加微观的场景里探寻阿玛迪绘画的发展演化及市场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概况,然后以马西亚尔为首的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里的主要人物逐个登场,最后叙述了奥邦艺人们对阿玛迪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过程。第四章主要阐述美国市场对阿玛迪艺术的促进和提升。在奥邦这个过程是围绕美国入拉布金来展开的,与美国市场的对接也成为了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的艺术转折点。在拉布金时期,奥邦阿玛迪艺术风格得到了快速发展,加上另一位美国人罗德曼对阿玛迪绘画的推介提升,阿玛迪艺术迎来了高潮。但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也与拉布金产生了分歧,并最终决裂。第五章首先关注奥邦在拉布金离去之时相比1960年代初阿玛迪艺术兴起时整体社会经济发生的一些变化,然后把后拉布金时期留在奥邦和出到外地的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成员的生活经历和艺术发展进行对比,并分析阿玛迪绘画艺术市场的细分状况。第六章主要论述奥邦的社会政治生活对阿玛迪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首先对奥邦的地方政治如何运行进行观察,接下来讲述了发生在该地区的两个重大事件(反对大坝修建的斗争和土地纠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阿玛迪艺人们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如何受其影响,以及阿玛迪艺术在政治抗议中发挥的作用。第七章是结语部分。首先对阿玛迪艺术衰落的原因进行总结概况,剖析三个外因的作用和阿玛迪市场自身问题所在。最后,从三方面分析阿玛迪艺术给予我们的启示,揭示出民族社区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成功的可能性。

刘香[5](2015)在《城乡间的进退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以期求生、求梦。相应地,“乡下人进城”小说逐渐成为当今底层文学的重要创作潮流。本论文以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为研究对象,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文本与现实相联接的研究准则,着重研究进城打工者与农裔知识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其所蕴含的关于人类社会、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和范畴,述评中国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研究现状;梳理乡下人进城的社会背景,结合文学作品阐释“打工潮”、游民、农民工等问题,剖析乡下人的城乡体验所隐含的社会变动与心灵嬗变。其次归纳进城打工者的现实生存境遇,即城市底层边缘人群物质和精神的卑微处境,审视这一群体特有的农民式生存哲学及其精神突围,解读打工者在城乡间游走与留守的人生抉择。再次透视农裔知识者的形象所体现出的性格与命运问题,探究当前时代语境下农裔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与生机。最后总结“乡下人进城”存在的意义及其对现实人生的一些启示;探讨“乡下人进城”小说于现今文坛所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局限;立足之前所作分析的基础上对小说的未来走向进行设想和展望。本论文尝试多种方法进行整体性研究,力争对中国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从而探求乡下人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以及转型时期中国城乡现代性的社会变迁和思想嬗变。

刘婧娇[6](2014)在《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 ——需要视角下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残疾人的存在,但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残疾人的境遇、地位却迥然不同。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增长及国际交流的增多,人们对残疾人的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旧残疾人观,将残疾视为个人的不幸,“宿命论”式地看待残疾的发生,否定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相应地,对残疾人的救助也只是从慈善和道德层面展开,残疾人作为临时救济的接受者常常感到尊严的丧失。新残疾人观,将社会因素考虑其中,甚至认为残疾更多的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因此社会必须为此负责任。同时,新残疾人观关于残疾的发生不再认为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作为全人类共同的问题,随着社会生活的复杂化,残疾随时会发生在很多人身上。这种由旧残疾人观向新残疾人观的转变,使得学界对于少数人的关心转向对于包括自身在内的全社会成员未来风险的关心,从而带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高涨。社会保障资源的有限性仍然是当代社会的现实,考虑到国内外曾经或正在因社会分配不公引起社会福利负效应的先例,本文认为,将社会有限的资源通过公正的方式分配进而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公正不是均等,而是对有差别的人予以差别的对待,以维持实质上的平等;反之,对于有差别的人予以相同的对待就是对公正的背离,最多仅是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从需要的视角下对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平等问题进行研究,目的是准确评估当前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对平等的实践程度,明确残疾人社会保障在促进残疾人平等地位方面的应然状态,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从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推进的关键因素,提出修正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方案以尽可能的接近实质平等。通过对残疾人当前可以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的梳理,可以明确的是,当前中国残疾人可以享受到的社会保障项目分为一般性社会保障与特殊性社会保障,但是具体考察这些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本身以及制度发挥的效果,却发现现行的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并没有达到弥补残疾人同健全人差距的目的,所谓的平等往往流于形式,实际上残疾人同健全人间的阶层差距依然较大。这些问题包括:现行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标准较低,不能体现残疾人与健全人间的实际差距;制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制度在落实过程中遭遇各种“阻碍”,致使制度最后没能惠及制度对象;即便是制度制定了、落实了,但运行效果又不尽人意,广大残疾人群体仍然面临贫困、疾病、失业、歧视的困扰。形式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显然需要改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可以证明:实质平等应该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价值追求。理论上,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与关系:形式平等是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平等形式,实质平等则带有理想化的成分,但也同样有价值;形式平等实现初级平等,实质平等实现高级平等;形式平等侧重程序上的平等,实质平等侧重结果上的平等;形式平等在政治领域是最合理的,实质平等在经济领域是最理想的;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都是需要重视的期待和价值,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两者的擅长点不同。实践上,形式平等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不利于残疾人“去商品化”;阻碍残疾人的实有人权获得;强化了“阶层化”效果;有违社会公正的追求。相比之下,实质平等基于对结果平等的强调和差别对待方式的认知,使社会保障能在残疾人家庭之外提供充分的外部支持,进而避免残疾人过度“商品化”;促进残疾人的人权由纸面上的应有人权向实践中的实有人权转化;有助于缩小残疾人同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有利于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既然实质平等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价值追求,那么如何实现呢?本文认为满足差别需要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实质平等的关键。实践的检验给出了答案:作为配套工具的社会保障缺乏独立性,难以走上正轨。社会保障的独立必须有一个内在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人的需要,因为社会保障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以需要为本的社会保障是人本主义的回归,是“以人为本”的真正践行。社会保障作为最直接满足人的需要的制度,必须紧紧贴合人的需要的特性而制定相应的对策,人是具有多样性的存在,人的需要也有千种万种,社会保障必须对此作出回应。反之,忽视差别需要的社会保障会阻碍残疾人的应有权利获得,还会造成供非所需和供不及需这样的供需错位。总结起来,主要有四对供需错位问题:重当代残疾人保障,轻残疾人子女保障;重残疾人经济保障,轻残疾人医疗服务保障;重收入型贫困,轻支出型贫困;重残疾人保障的制度制定,轻制度执行的规范与监督。而当前残疾人社会保障“轻”之处常常正是残疾人最需要之处。这些问题均指向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忽视差别需要的社会保障,会带来负福利效应,无法实现实质平等,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残疾人社会保障能否促进实质平等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制度能否注意并回应残疾人的差别需要。建立特殊社会保障作为对差别需要的回应,是今后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改进的方向。社会保障与需要间的关系紧密,需要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一个清晰的发展框架并促进它的发展,需要理论本身就是社会福利制度中的重要理论,同时它又提供了分析社会福利问题的最佳视角。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制定,以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才能更好的促进制度与对象人群间的互动,所以需要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就要根据需要的纵向变动与横向差异形成差异性的制度,由此,特殊社会保障作为残疾人差异需要的回应具有了可能性。同时,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互帮互助精神成为每个人心中最深刻的人性,为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在当今中国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基础;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奠定了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基础;国内四川省成都市积极探索新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进行“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改造,成为国内根据残疾人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先例;英国“小而全、水平高”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通过一系列丰富的专项补贴为残疾人生活与发展的各方面都提供细致周到的保障和服务,为残疾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康复创造了最大限度的方便,日本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在丰富而全面的专项法律保障下,采取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提供方式,尤其是现代残疾人法律对残疾人权利主体地位的强调,将残疾人由被视为福利接受者、被保护者到被视为权利拥有者,突出了残疾人的主体地位。通过文化的支持、组织的支持,国内外宝贵经验的借鉴,将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由抽象层面推向实践层面,使其具有可操作化的意义。具体来说,本文对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进行了构想,将其命名为“残疾人支援制度”。它是一个以残疾人为对象的,旨在满足残疾人包括生活、就业、医疗、康复、教育、服务等多方面需要以及残疾人子女教育、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的专项保障制度。用“支援”代替“救济”,意在摆脱从前对于残疾人医疗模式下那种异类、同情、怜悯、施舍的态度,代之以平等、尊重、共荣的态度。强调残疾人是个人主体权利的拥有者,是个人幸福的把握者,避免政策中传达出的弱势和歧视口吻。残疾人支援制度需要遵循四个原则: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平等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保障水平适度性原则。残疾人支援制度的制定与执行要以残疾人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残疾人需要的真实资料,并在制度制定中采取残疾人听证制度;在中央与地方建立残疾人专项资金,纳入各级政府预算之中,并且通过具体的制度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加以确定的划分,同时建立“中央调节基金”,用于对特别贫困地区予以倾斜补贴;完善残疾人支援制度的组织队伍建设,尤其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制度监管力度,将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考核中去;在监督过程中,对于发现的欠合理之处,都需要及时的反馈,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确保制度在动态之中,始终贴近残疾人的真实需要。

郑素杰[7](2014)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弗兰纳里·奥康纳是20世纪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二战后富有争议的南方天主教作家,由于其一生命运多舛,形成了丧父和恐惧死亡等多种精神创伤,南方农场的隐居生活束缚了她的创作,无形中也潜抑了她的本能欲望。奥康纳的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高度关注,她的创作宗教主题和地域色彩突出,罪恶感和救赎意识浓重,充斥了大量的畸形人格和暴力事件,剖析了人性,表现了人的内在本质,批判了美国南方社会顽疾及落后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精神迷茫的人有一定的启示。奥康纳宣称她的创作是一种“救赎”行为。国内外奥康纳研究基本上从宗教、南方性、女性、暴力、种族等角度对奥康纳小说进行阐释,认为其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是南方文学的变体。对于奥康纳精神层面的研究,基本沿袭了新批评字面意义上的分析范式,对比分析作品人物行为与奥康纳本人生活经历的共同点,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个侧面解释了奥康纳小说中的一些现象和诗学成因,但在不同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奥康纳精神活动过程的探究,未从弗洛伊德“升华”说等理论层面对其写作动因、人物怪诞的内在因素进行挖掘。本论文将奥康纳创作置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视域,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通过文化与文学文本互为参证式的论述,切入其文本精神症候,深入剖析作者和人物内在的思想本质,力求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以达到在宏观上对奥康纳诗学的整体把握。精神分析不仅是一种文学批评方法,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角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中的无意识、精神结构、俄狄浦斯情结、创伤理论等重要概念有助于研究者对不同时代的作品现象做出同质异类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解析奥康纳诗学的本质和成因,使我们得以从奥康纳作品的外部走进内部,能够实现进一步深入挖掘其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本文分为导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奥康纳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学术界及西方评论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滞后的原因。其次介绍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主要理论和在美国的传播应用及其对奥康纳的影响。第三简述了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框架。论文中的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奥康纳文本的创作背景和动因分析了其小说生成的因素,阐述了奥康纳的成长语境、创伤与挫折,剖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时段美国的社会形态和作者的社会身份属性,及奥康纳所处的宗教语境和文学语境是形成她创作动机的内外因素。第二章围绕奥康纳文本的自我精神投射展开,分析了小说中塑造的美国南方社会的代表性人物——强悍的女农场主、仇母恋母的男青年、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孤傲的女博士、充满幻想的女作家、男性情结的小女孩等人物的思想意识,阐释了奥康纳的创作过程是其自我宣泄化、自我理想化和自我限制化的达成。第三章运用弗洛伊德的创伤经验、压抑、焦虑、俄狄浦斯情结、力比多等理论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人物的心理、精神和性格,解读了其文本中的心理范式形成的内在精神因素。第四章根据弗洛伊德的梦是梦者愿望的达成及其梦分为显梦和隐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奥康纳小说中关于梦境的描述——女农场主的焦虑梦、男青年的死亡幻觉、女作家的白日梦,探讨了这几个梦的象征、意象以及小说人物在梦境中所反映出来的焦虑、潜意识冲动与现实环境的矛盾和道德意识,揭示了他们的梦是其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的本质。结语部分,对奥康纳研究中一些有待商榷的观点予以阐释,概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中奥康纳小说的暴力美学意义,对奥康纳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史文静[8](2013)在《莫斯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文中研究表明从19世纪下半叶起莫斯科步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各种就业机会增加,每年约有10万外来人口涌入莫斯科。19世纪末,莫斯科的外来人口几乎占全市人口的3/4,外来人口主要是来自莫斯科省及其周围省份的农民。农民在莫斯科城市化进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的涌入一方面为莫斯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推动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莫斯科的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农民过多涌入,必然会对城市的就业、住房等产生很大压力,而且也会影响城市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就业困难、居住空间狭小、居住环境恶劣、家庭人员构成复杂、家庭关系脆弱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城市的健康发展。莫斯科所吸引的农民大多文化与技能水平偏低,受城市经济发展不稳定性的影响,很容易滑向社会职业阶梯的下层甚至沦为乞丐、流浪者等。19世纪后期,庞大的乞丐队伍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贫穷、乞讨、私生子等社会问题,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杨运强[9](2013)在《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权、民主、平等之普世价值已被渐为接受的今天,世人对待残疾的态度依然没有彻底转变。身体缺损常被指认为异常、病态、残废的代名词。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聋人①等残疾群体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陌生人,有人刻意保持与他们的距离,甚至还有人对其公然的取笑、排斥等。聋人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对他们的教育,社会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过去是“有养无教”、“养而不教”,现在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聋教育长期以来的服务不足与质量下滑,使其无法给聋生一个可期许的美好未来,这也导致它被广泛地定义为异常的、病态的教育。可以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前所未有、从内到外的信任危机之中,这既是中国特殊教育发展困境的真实再现与微观缩影,也折射出一个久被遗漏、忽视的教育公平难题。本研究选择的正是这一危机重重但缺乏关注的研究领域,本文重点解剖的问题是:在回归主流、融入社会为特殊教育基本愿景的背景下,聋教育作为聋生身体补偿,生存、生活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是否满足了聋生的教育需求?通过呈现当前聋教育、一线聋校办学的现况,及聋生聋校学习、生活的场景,本文力图回答的是,带着不便的身体和挥之不去的污名而踏入聋校的聋生,他们在兼具解放和限制功能的聋校中的情况和遭遇如何?聋教育当前扮演的实际角色和发挥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客观审视中国特殊教育变迁与残疾群体命运之间的复杂关联。本研究以聋生是谁及他们的需求②为出发点,以生活史研究、教育人种志和实地研究方法作为搜集、整理及分析资料的主要工具,通过大学聋生的生活史追溯分析以及聋校的实地研究,试图寻找当前聋人不幸社会遭遇和边缘生存的答案。研究以Z大学特教学院的聋生为主要选样范围,借助于教师身份的优势确定具有各自典型特点的19位聋生为研究对象,依靠真诚低调的态度取得聋生信任,借助手语翻译架起沟通桥梁,在日常平等的交往中实现与聋生的心灵沟通,并以走进聋生家庭、实地调研聋校、与聋教育专家对话、进入聋人网络交流平台等方式,丰富、验证以聋生教育需求及其遭遇的困难为核心问题的资料收集工作;在资料整理和分析阶段,运用开放性编码、主题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方式,并在对典型个案进行案例概括的基础上提炼结论。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真实的聋人面貌与社会的普遍认知存在偏差。一方面,在余音不绝的“残废”观下,聋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者和边缘群体,业已被赋予形式各异的标签和污名;另一方面,尽管聋人的听力不便限制了他们的生活,但并不妨碍他们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第二、听力受限为聋生及他们的生活学习蒙上了影响,但聋生依然和正常孩子一样拥有多元、丰富的梦想。梦想是身体、经历、环境、个性等建构的产物,因应于不同的特殊需求。故而,聋生与听人的梦想同中有异,不能等同视之。第三、聋生最核心的教育需求是生存、生活能力。融入生活、自食其力构成了聋生最重要的内驱力。具体而论,尤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2.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3.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4.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5.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第四、聋校教育未能满足和实现聋生的教育需求。聋校教育的“实然”角色与“应然”功能之间出现了巨大的鸿沟,形成名实不符的“乱象”。聋校教育的理念混乱与聋校办学实践的乱象相互纠结,导致聋教育正陷入一场从上而下,从学科建设到基层实践的整体性办学危机之中。第五、隔离和逃离构成聋校生活的两条主旋律。一方面隔离构成了聋校的生活场域:高墙隔离了学校和社会、区隔分解了校内生活群体;另一方面逃离成为聋生的真实生活:在隔离编织的天罗地网中,聋生的学校生活苦不堪言,一系列逃离的方式便成为聋生的弱者应对策略,包括:身体改造、身体装扮、身体表演及身体暴力等。概言之,本研究试图“管窥见豹”,尽管受研究对象和条件限制尚有遗憾。但研究结果至少证明当前国内聋教育业已沦为“全方位落后的教育”。聋生广泛具有最基本的生存发展教育需求,聋校教育却未能也无法满足聋生的这种教育需求,相反以隔离为标志的聋校实践给聋生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和消极影响,既造成了聋生逃离教育场域的事实,更进一步强化并增大了聋生与普通人的社会差异。可以说,在当前的聋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下,聋生所面对的将是一个无法琢磨的黯淡的未来。因此,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变革业已成为当代最紧迫的问题,它既是当前中国特殊教育共同的紧迫课题,也是转型期中国践行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共同的时代课题。

李青[10](2012)在《论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1865-1913年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在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下,地方自治机构的活动范围很小,被压缩至某些民生领域。但民生既是地方自治机构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也是地方自治改革的主要成就。本文介绍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国民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农民问题以及其他领域(兽医学、统计、修路、防火保险等)进行研究,探讨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又为何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民教育领域,地方自治机构发展的重点是初等教育。在地方自治改革之初,县级地方自治机构对初等教育的发展采用奖励制度。奖励制度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等级色彩和严重的弊端,但它的确促进了初等学校在农村的大量建立。19世纪90年代以后,各省级地方自治局在经过激烈争论后,决定积极地发展初等教育,并进一步提出发展普及教育。在政府的协助下,普及初等教育在各地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国民教育也成为地方自治机构最重要的活动。省级地方自治局曾长期将大部分教育支出投向了中等学校,90年代以后,随着省级地方自治机构的注意力转向初等教育和普及教育,它们对中等学校的投入增长缓慢,这项支出占国民教育预算的比重越来越小。培养教师是省级地方自治机构的主要活动方向之一。为此地方自治局一方面建设师范学校,并在其他中等学校设立奖学金以招揽人才,另一方面则邀请着名教育家为教师们组织了大量的培训班和代表大会,以提高他们的知识和教学水平。作为地方自治职员,教师们与医生、农艺师等相比,工资水平要低得多,女教师尤甚。在教师的法律和社会地位上,他们一方面受到政府的严密监督,另一方面,在地方自治局和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其地位也有一定的改善。职业教育主要包括农业教育和手工业教育两个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地方自治局在各地兴建了很多农业学校和手工业学校,培养了一批农艺师和技术人员。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也是提高民众文化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地方自治机构在发展校外教育方面的活动较为复杂,包括建设校外图书馆、组织民间读书会、创办成人培训班、出版发行图书期刊、建立书库开展图书贸易等等。在医疗卫生领域,在省级地方自治局的领导下,省医院和精神病院的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县级地方自治局的领导下,农村地区医疗区、医院、医士站、医生、医士、医疗辅助人员和病床数量都取得了大幅增长。与此同时,俄国的主要医疗力量从医士向医生转变,主要医疗机构从医士站向医院转变,主要的治疗和管理方式从巡诊巡查向医院坐诊转变。俄国的医疗走出了治疗和管理上的低水平状态,迈出了建立现代医疗体系的第一步。门诊治疗一开始免费的,后来随着地方自治局医疗建设支出的增多,一些地方开始实行收费门诊。到19世纪末,绝大部分县份都实行免费门诊。住院治疗一开始是收费的,在医生们的干预下,地方自治机构逐渐实行了免费住院治疗。到二十世纪初,免费医疗原则正式确立,成为地方自治医疗最突出的标志之一,也是对俄国医疗事业的巨大贡献。为了实行免费医疗,地方自治机构兴建了一批药店,以尽可能地购进低价药品并免费发放。开展卫生防疫,是地方自治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地方自治局聘请了一些卫生医生,专门从事卫生学的调查研究,并建立了卫生委员会及其执行机构卫生局,有些省份还设置了卫生监督站。为了减少发病率,省地方自治局出台了一批卫生条例,建设了包括医疗-食品站和夏季托儿所在内的医疗慈善设施。面对流行病和传染病,各级地方自治局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减少了民众的伤亡率。地方自治机构还负责接种牛痘防治天花。为了对医务人员进行管理,省级地方自治局组织了医生代表大会,它们对地方自治医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很多措施都是在它们的建议和推动下实施的。另外,医生们也建立了自己的职业团体,其中最重要的是皮罗格夫医生协会。总的来看,地方自治医疗实际上建立起来了一种全民免费医疗模式,这在100多年前的专制俄国能够实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成就,与改革前的医疗状况相比,更是一种飞跃。在农业和农民问题上,为了克服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的农业危机,地方自治局开办了一系列金融机构,以便向地主和农民发放贷款。这些机构包括: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地方自治银行、互惠信贷公司和贷款储蓄公司;80年代以后,非黑土区的一些地方自治局还发放土地抵押贷款;八九十年代,地方自治局又资助农民土地银行的发展,以帮助农民购买土地和地主出售土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局还开展了粮食抵押贷款,兴建了一批小额贷款机构。为了解决农民少地化和无产阶级化的问题,地方自治机构支持农民向西伯利亚和本省边境地区迁徙,保护村社,限制土地重分。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地方自治机构聘请了农艺师。20世纪初,为了使农艺师的活动更加深入农村,地方自治机构对各县进行了农区的规划和建设,并设置了农区农艺师的职位,以近距离地指导农民生产。农艺师建设了试验田、示范区、农场、试验站等,还推广种植牧草。农业仓库是地方自治局进行推广改良农机具和农种的最佳方式,不仅降低了农机具的价格,也让农民能够买得起。地方自治机构对待农业工人问题最初主要考虑作为雇佣者的地主的利益,后来越来越重视保护农业工人的权利。为了发展家庭手工业,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地方自治局开始组织农民建设手工业劳动组合,但大多以失败告终。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解决手工业产品的销售问题,地方自治局建设了手工业博物馆。为了向手工业提供资金,地方自治局成立了专门的手工业银行。为了提高手工业产品的质量,地方自治局建设了手工业教学作坊,聘请了技术专家。总而言之,地方自治机构发展农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派遣农艺师到各地指导农业生产,这实际上代表了一种与传统的粗放式农业发展模式完全不同的以技术带动的全面发展模式。在兽医学领域,地方自治局聘请了大量的兽医人才进行动物疫病的防疫活动,并且以兽医医生为中心进行兽医区的规划,建设兽医医院等医疗措施,促使兽医学的主要任务从防疫转向治疗。地方自治局的统计员在实践中,坚持了按户统计法,重视对农户的亲自考察和询问,为获取真实而全面的民生信息奠定了基础。地方自治局还开展修路活动,促进了地方基础设施的建设。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之所以会取得巨大成就,是因为它们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尊重人才,即以地方自治知识分子为中心来进行相关领域的规划和建设;二是公益性,即尽可能彻底地为民众谋福利,尽可能地让民众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运行的成本,而不去增加他们的负担;三是普及性,即尽可能地使所有或者是大多数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享受到民生活动的实惠。这三项原则对我们今日的民生建设仍有借鉴意义。

二、一名打工伤残者的悲惨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名打工伤残者的悲惨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1)《到夏威夷的初代韩国移民1903-1973》(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1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 Purposes and Significance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1.3 Source Text Analysis
2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2 During Translation
    2.3 Post-translation
3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Theory
    3.2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CT in Translating Informative Texts
4 Case Studies
    4.1 Major issues and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4.2 Translation Methods Adopt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CT Theory
        4.2.1 Addition
        4.2.2 Reduction
        4.2.3 Conversion
        4.2.4 Division
        4.2.5 Adaption
        4.2.6 Cohesion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Appendix Ⅱ Terminology
Acknowledgements

(2)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残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人物形象:基于“异体”的典型人物
    一、英雄式的“执着者”形象
    二、理性型的“启蒙者”形象
    三、符号化的“残疾者”形象
第二章 修辞载体:附于“异体”的深刻隐喻
    一、“残疾”用作社会病症隐喻
    二、“残疾”用作文化现象隐喻
    三、“残疾”用作伦理道德隐喻
第三章 叙事策略:“双向多元”的叙事模式
    一、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双向互动
    二、身体叙事与身份构建的双轨并行
    三、多元视角与多重叙事的交叉递进
第四章 价值取向:与苦难抗争、让生命增值
    一、无视世俗偏见,追求平等爱情
    二、直面社会歧视,扞卫人格尊严
    三、对抗苦难命运,实现人生价值
第五章 残者心声:残疾人作家的残疾书写
    一、展现自强不息的“励志篇”
    二、呼唤公平正义的“呐喊篇”
    三、求索生命意义的“沉思篇”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外文文献
    二、中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期刊论文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严歌苓的离散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严歌苓离散创作的原因
    第一节 作家自身的离散生活经历
    第二节 离散经历带来的多元视角
第二章 离散生活在严歌苓小说创作中的呈现
    第一节 小说创作题材的转变
    第二节 强调不同语种背后的多种文化内涵
    第三节 重视女性与历史的书写
    第四节 生活书写面的拓展
第三章 对严歌苓离散创作的评价
    第一节 离散经验带来的创作新机遇
    第二节 严歌苓本土经验的缺失
    第三节 对两种地理经验失衡的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本论文涉及到的严歌苓的相关着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
        (一) 市场对民族文化的作用
        (二) 墨西哥纳瓦尔村庄的阿玛迪艺术
        (三) 研究现状评述
    二、主要观点、创新之处和难点
    三、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一章 墨西哥巴尔萨斯河盆地纳瓦尔社区的历史脉络
    第一节 巴尔萨斯河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概貌
        (一) 地势地形特征
        (二) 气候特征
    第二节 伊瓜拉谷地和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土着定居点
        (一) “聚集”政策的初始效果
        (二) “聚集”政策对伊瓜拉谷地定居模式的影响
        (三) “聚集”政策在巴尔萨斯河盆地的失败
    第三节 伊瓜拉谷地殖民时期的土地所有制
        (一) 伊瓜拉谷地土地所有制的四个阶段
        (二) 奥邦地区在殖民时期的土地状况
    第四节 人口迁徙和佃户定居点的形成
        (一) 伊瓜拉谷地成为人口迁徙目的地
        (二) 奥邦地区的人口迁徙
        (三) 新的佃户定居点形成
    第五节 从独立战争到墨西哥革命期间
        (一) 两种趋势
        (二) 从独立到革命前这段时期奥邦地区的变化
    第六节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和定居、贸易模式
        (一) 墨西哥革命之后伊瓜拉谷地的土地状况
        (二) 劳动力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变化
    第七节 巴尔萨斯河上游纳瓦尔社区现状
        (一) 边缘化的处境
        (二) 阿玛迪绘画的历史基础
第二章 阿玛迪绘画:诞生于历史基础之上的新艺术
    第一节 装饰陶器的发展和衰落
        (一) 制陶业发展的基础和背景
        (二) 陶器贸易的先驱:阿美亚特派克的德·拉·克鲁斯家族
        (三) 陶器风格的发展及商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第二节 阿玛迪绘画:运用墨西哥古老技艺的艺术革新
        (一) 阿玛迪绘画的诞生:商业力量作用下的艺术创新
        (二) 阿玛迪绘画风格的演化发展
        (三) 不止于民间艺术:阿玛迪绘画对传统的颠覆和超越
    第三节 阿玛迪艺术的三大特性:市场导向性、朴素性和民族性
        (一) 市场之于阿玛迪绘画:生于斯,长于斯
        (二) 阿玛迪绘画的“朴素性”
        (三) 阿玛迪绘画的“民族性”
第三章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及其对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
    第一节 古老的纳瓦尔村庄:圣·奥古斯丁·奥邦
        (一) 基本概况
        (二) 阿玛迪艺术诞生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奥邦的社会经济状况
    第二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里的主要人物
        (一)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
        (二) 希门尼斯·奇诺兄弟和毛里西奥·萨拉萨尔兄弟
    第三节 奥邦艺人们对阿玛迪艺术和市场的初步探索
        (一) 阿玛迪绘画在奥邦的传播和发展
        (二) 卡米洛·阿亚拉家族的阿玛迪艺术
        (三) 绘画内容和风格的演变
        (四) 叙事风格画法在奥邦的传播
        (五) 阿玛迪市场的发展壮大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行情
        (六) 阿玛迪市场的威胁:墨西哥警察的“寻租行为”
        (七) 阿玛迪艺术得以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和市场条件
第四章 美国市场对阿玛迪艺术的促进和提升
    第一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的艺术转折点:与美国市场的对接
        (一)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的相遇
        (二) 其余奥邦绘画群体成员的加入及其各自的艺术个性
    第二节 拉布金时期奥邦阿玛迪艺术风格的发展
        (一) 马西亚尔艺术风格的发展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艺术风格的发展
        (三) 其他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成员的风格发展及宗教和殖民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 罗德曼对阿玛迪绘画的推介提升及阿玛迪艺术高潮的来临
        (一) 美国市场上的重要艺术中间人:塞尔登·罗德曼
        (二) 拉布金与罗德曼关系的建立及其对阿玛迪艺术的推介提升
        (三) 阿玛迪绘画艺术高潮的来临
    第四节 奥邦阿玛迪绘画群体与拉布金的分歧和决裂
        (一) 慷慨的拉布金
        (二) 画工们与其他美国顾客的接触
        (三) 拉布金的经济困境和阿玛迪艺人的纷纷离去
        (四) 马西亚尔与拉布金夫妇的特殊感情
        (五) 拉布金时代的终结
第五章 美国市场的缺失:后拉布金时期的阿玛迪
    第一节 阿玛迪艺术贸易兴起后奥邦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善
        (一) 经济的好转
        (二) 生活的变化
    第二节 留在奥邦的阿玛迪艺人及阿玛迪艺术市场的细分
        (一) 胡安·卡米洛·阿亚拉
        (二) 菲利克斯·卡米洛·阿亚拉
        (三) 罗伯托·毛里西奥
        (四) 阿玛迪市场的细分
    第三节 离开奥邦的阿玛迪艺人
        (一) 伊诺森西奥·希门尼斯·奇诺
        (二) 菲利克斯·希门尼斯·奇诺
        (三) 马西亚尔·卡米洛·阿亚拉
        (四) 阿美亚特派克阿玛迪艺人:尼古拉斯·德·赫苏斯
        (五) 阿玛迪艺术高潮过后的拉布金和罗德曼
第六章 奥邦的社会政治生活对阿玛迪艺人及其艺术的影响
    第一节 奥邦的地方政治
        (一) 什么是卡戈制度
        (二) 卡戈制度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三) 专员马西亚尔及卡戈制度对其他奥邦阿玛迪艺人的影响
    第二节 奥邦的“教堂纠纷”
        (一) “神坛的斗争”:现代牧师和传统牧师之争
        (二) 奥邦宗教和政治之间的模糊界限
    第三节 反对大坝的斗争
        (一) 面对危机的临时团结:CPNAB领导下的斗争
        (二) 人类学家乔纳森·阿米什和阿玛迪抗议画
    第四节 奥邦的土地纠纷
        (一) 土地纠纷的由来
        (二) 奥邦居民对土地纠纷的看法态度及其实质
        (三) 通用汽车公司的土地认购事件
        (四) 经济发展:灾难还是机遇?
第七章 结语
    一、阿玛迪艺术的衰落
        (一) 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的移民外流趋势
        (二) 陶器在巴尔萨斯河上游地区手工艺贸易中的复兴
        (三) 其他手工艺形式对阿玛迪绘画产生的竞争
        (四) 阿玛迪市场自身的问题所在
    二、阿玛迪的启示:运用民族文化发展经济成功的可能性
        (一) 奥邦案例的特殊性
        (二) 巴尔萨斯河上游的“创意集群”
        (三)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市场
附录一:插图
附录二:田野调查照片
参考文献
致谢

(5)城乡间的进退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裂变
    第一节 断裂的社会
        一、城乡:二元对立
        二、农村:空心失根
    第二节“打工潮”与游民
        一、“打工潮”与农民
        二、游民与农民工
    第三节“跃农门”与漂泊者
        一、“跃农门”与知识分子
        二、漂泊者与知识者
第二章 打工者与“打工文学”
    第一节 生存的困境与突围
        一、底层人边缘人
        二、被损害被牺牲
    第二节 身心的沉陷与沦落
        一、沉重的肉身
        二、迷失的心魂
    第三节 城乡的游走与留守
        一、乡村:留守与过客
        二、城市:“候鸟”与困守
第三章 知识者与“乡土文学”
    第一节 身份认同与情感错位
        一、地之子与局外人
        二、乡村伦理与城市法则
    第二节 城市梦与“文明病”
        一、文明与城市梦
        二、“文明病”与畸零者
    第三节 精神原乡与现实废乡
        一、救赎:精神原乡
        二、幻灭:现实废乡
结语
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6)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 ——需要视角下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
        1.2.2 社会保障与残疾人社会保障
        1.2.3 需要与残疾人特殊需要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基本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平等的相关研究
        2.1.1 罗尔斯的平等观
        2.1.2 德沃金的平等观
        2.1.3 金里卡的平等观
    2.2 需要的相关研究
        2.2.1 需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研究
        2.2.2 需要的类型研究
        2.2.3 需要的社会作用
        2.2.4 社会福利中的需要
    2.3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相关研究
        2.3.1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宏观数据分析
        2.3.2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历史脉络梳理
第3章 形式平等: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实然状态
    3.1 基于一般需要:作为“普通人”享有的社会保障
        3.1.1 最低保障层次的社会救助
        3.1.2 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社会保险
        3.1.3 普惠式的社会福利
    3.2 基于特殊需要:作为“特殊人”享有的社会保障
        3.2.1 补缺性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
        3.2.2 指向性的康复救助、教育与就业保障
        3.2.3 福利性的社会优待与无障碍设施
    3.3 平等流于形式:普遍性有余而特殊性不足的社会保障
        3.3.1 现行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标准上的“低”
        3.3.2 现行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地域间的“差”
        3.3.3 现行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落实中的“弱”
        3.3.4 现行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效果上的“劣”
第4章 实质平等: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应然状态
    4.1 两种平等对比: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价值选择
        4.1.1 性质上的差异:现实与理想
        4.1.2 程度上的差异:初级与高级
        4.1.3 侧重点的差异:程序与结果
        4.1.4 表征上的差异:政治与经济
        4.1.5 两者相互关系:基础与发展
    4.2 反思形式平等:残疾人社会保障亟需转变
        4.2.1 形式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不利于残疾人“去商品化”
        4.2.2 形式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阻碍残疾人的人权获得
        4.2.3 形式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强化了“阶层化”效果
        4.2.4 形式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有违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
    4.3 追求实质平等: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想蓝图
        4.3.1 实质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避免残疾人“过度商品化”
        4.3.2 实质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促进应有人权向实有人权的转化
        4.3.3 实质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有助于缩小阶层差距
        4.3.4 实质平等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有利于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第5章 满足差别需要: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实质平等的关键
    5.1 社会保障由“工具属性”到“需要本位”的回归
        5.1.1 工具属性:作为政治经济社会各领域工具的社会保障
        5.1.2 需要本位: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社会保障
        5.1.3 强调差异:需要本位下社会保障促进实质平等的关键
    5.2 忽视差别需要的社会保障对残疾人的负福利效应
        5.2.1 忽视差别需要: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调研的个案分析
        5.2.2 供需错位:忽视差别需要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弊端
第6章 特殊社会保障:满足残疾人差别需要的必然选择
    6.1 特殊社会保障对残疾人差别需要满足的可能性分析
    6.2 建立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的可行性分析
        6.2.1 文化传承:“仁爱”思想与古代实践
        6.2.2 组织支持:作为准官方组织的残疾人联合会的发展
        6.2.3 国内经验:成都“量体裁衣”式残疾人社会保障
        6.2.4 国际典范:欧美与东亚国家的残疾人社会保障
第7章 残疾人支援制度:建立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新构想
    7.1 基本原则
        7.1.1 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7.1.2 平等与效率相结合原则
        7.1.3 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7.1.4 保障水平适度性原则
    7.2 制度构想
        7.2.1 “支援”代替“救济”:残疾人支援制度政策话语的转变
        7.2.2 基于一般性强调特殊性:残疾人支援制度范畴的界定
        7.2.3 实地调查与听证:残疾人支援制度民意的听取
    7.3 配套措施
        7.3.1 专项资金支持:夯实残疾人支援制度的经济基础
        7.3.2 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确保残疾人支援制度的顺利运行
        7.3.3 监督考核与反馈:促进残疾人支援制度的良性循环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奥康纳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奥康纳研究综述
        二、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研究奥康纳的现状
    第二节 内化与否认——精神分析理论与奥康纳小说
        一、弗洛伊德学说及精神分析批评
        二、精神分析批评与美国文学
        三、精神分析批评学习与实践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基本框架
第一章 创作的心理动因
    第一节 主体动因
        一、生长语境
        二、创伤与挫折
    第二节 社会动因
        一、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形态的影响
        二、作者社会身份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动因
        一、宗教语境影响
        二、文学语境影响
第二章 文本中的自我意识投射
    第一节 自我宣泄化的达成
        一、强悍的女农场主——南方传统社会女性独立的符码
        二、仇母恋母的男青年——南方社会发展困顿的符码
        三、极具掌控欲的老者——南方社会男权传统的符码
    第二节 自我理想化的达成
        一、孤傲的女博士——自我主体的重构
        二、充满幻想的女作家——自我理想的建构
        三、男性情结的小女孩——自我防御的建构
    第三节 自我限制化的达成
        一、男权语境中的女性书写
        二、中产阶级白人语境中的种族书写
        三、启示主义思潮中的宗教书写
第三章 文本中的心理范式
    第一节 创伤经验与心理范式
        一、生与死的博弈——鲁比对童年创伤的强力压制
        二、黑兹尔的创伤性记忆与记忆复现
        三、诺顿幼年丧母的创伤性固着与退化
        四、加布里埃尔的童年创伤性经验与死亡恐惧
    第二节 压抑与精神焦虑
        一、紧张与精神性焦虑——社会转型时期女农场主的危机意识
        二、困境与道德性焦虑——旧南方意识形态与现代欧洲文明的冲突
        三、危机与现实性焦虑——自我保护本能与现实的冲突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去势焦虑——本我冲动与超我压抑冲突下的防御机制
    第三节 力比多与现代文明的博弈
        一、文明语境中力比多的动力转移
        二、现实语境中力比多的本能宣泄
        三、宗教语境中力比多的极端疏泄
第四章 梦——内在灵魂的梦幻展示
    第一节 焦虑之梦——女农场主情感压抑的伪装式满足
    第二节 死亡幻觉——青年与现实的对抗和冲突的再现
    第三节 创作的幻想——女作家的虚幻创造与白日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弗兰纳里·奥康纳年表
    附录二 弗兰纳里·奥康纳作品中文、英文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莫斯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2章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莫斯科的发展概况及农民涌入状况
    2.1 19 世纪后期至 20 世纪初期的莫斯科及莫斯科省腹地
        2.1.1 莫斯科的发展概况
        2.1.2 莫斯科省及其腹地的发展概况
    2.2 农民大量涌入莫斯科
        2.2.1 农民大量涌入莫斯科的原因
        2.2.2 农民的来源
        2.2.3 农民与乡村的紧密联系
    2.3 农民的城市生活经历、教育状况和技能状况
        2.3.1 农民的城市生活经历
        2.3.2 农民的教育状况
        2.3.3 农民的技能状况
第3章 农民对莫斯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3.1 农民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3.1.1 城市经济部门的多样性
        3.1.2 大小规模的经济组织形式并存
        3.1.3 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
    3.2 农民对城市就业的影响
        3.2.1 劳动力结构
        3.2.2 农民的职业流动状况
    3.3 农民对城市住房与家庭的影响
        3.3.1 住房状况
        3.3.2 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
第4章 政府针对贫困、乞讨、私生子等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4.1 济贫院
        4.1.1 济贫院的起源及发展脉络
        4.1.2 莫斯科济贫院的发展状况
    4.2 弃婴院
        4.2.1 莫斯科弃婴院的大体概况
        4.2.2 莫斯科弃婴院存在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为何研究该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问题是什么
        一、初始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问题的转换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特殊教育需求的研究
        二、聋生的学校适应研究
        三、聋生的教育安置研究
        四、文献讨论
    小结
第二章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第一节 走进聋人的内心世界
        一、难以接近的聋人
        二、研究共同体的手语翻译
        三、如何与聋人实现心灵沟通
    第二节 聋教育现场的对话方法
        一、走进聋人的家庭
        二、在聋人学校蹲点
        三、与特教专家对话
        四、对接聋人虚拟空间
    第三节 文本的收集、整理及分析
        一、资料的收集和补充
        二、资料的整理及分析
        三、研究者的角色
    小结
第三章 拨云见日:聋人是谁与他们的梦
    第一节 弱势的陌生人群
        一、困窘卑微的生活
        二、文化心理中的弱者
        三、背负污名的聋人
        (一) 怪异的人
        (二) 无用的人
        (三) 可怜的人
    第二节 与常人无异的聋人生活
        一、听障不妨碍聋人的生活
        (一) 无声世界的模样
        (二) 和普通孩子一样
        (三) 除了听,我们什么都可以
        (四) 失去听力不等于失去智力
        (五) 无声的世界很精彩
        二、听障限制了聋人的生活
        (一) 限制的多维解读
        (二) 人际交往的烦恼
        (三) 生活上不方便
        (四) 学业上受影响
    第三节 无声世界的五彩梦
        一、梦想的表现
        (一) 多元丰富的聋生梦想
        (二) 与听人学生的梦想有所不同
        (三) 梦想的建构与障碍程度相关
        二、梦想的类型
        (一) 改善学业支持以实现人生成功
        (二) 建构真诚融洽的人际关系
        (三) 营造有爱无碍的社会氛围
        (四) 提供多元、丰富的资讯服务
        (五) 进行生涯发展指导与协助
    小结
第四章 隔离下的生存:身体束缚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隔离及被桎梏的身体
        一、学校外的隔离
        (一) 无声世界的隔离
        (二) 隐形的社会隔离
        二、隔离再造:学校内的隔离
        (一) 符号隔离
        (二) 空间隔离:碉堡式的学校
        (三) 制度隔离:纪律的提醒与管束
        (四) 多样的说教劝诫
    第二节 学校隔离的逻辑
        一、达摩克利斯之剑
        二、对异常身体的担忧
        三、出走恐惧及效率的考量
        四、规训与隔离的诞生
    第三节 身体管理与自救:隔离下的聋生行动
        一、身体改造:对常态身体的追求
        (一) 医疗治愈的努力
        (二) 科技附具的寻求
        二、身体装扮:聋信息的控制
        三、身体表演:弱者的对话方式
        (一) 迎合性表演
        (二) 对抗性表演
        四、身体暴力:对规则的破坏
        (一) 极端方式的身体伤害
        (二) 相对温和的行为偏差
    小结
第五章 帷幕下的剧场:保障缺位与教育混乱
    第一节 白璧有瑕:举步维艰的聋教育
        一、抱残守缺的教育理念
        (一) 特教理念的变迁路线
        (二) 正常/异常的残疾观
        二、莫衷一是的教育研究
        (一) 量小力微与各干各的
        (二) 各执一词与办学纠结
        三、挂一漏万的教育法制
        (一) 笼统“含糊”的法制规定
        (二) 法制建设存在盲点
        四、杂乱无章的教育管理
        (一) 管理格局的设计及架构
        (二) “没人疼”的特教
        (三) 衔接断裂的聋教育
    第二节 适变从宜:聋校经营的选择及安排
        一、因陋就简的聋校课程
        (一) “我们课程的课标在哪呢?”
        (二) “爷爷辈”的教材
        二、短路的课堂教学
        (一) 自说自话的手语
        (二) 教学的困扰:词汇量不足
        (三) 教师手语“不过关”
        三、变味的考试
        四、忧心的专业师资
        (一) 专业教师“缺口”甚大
        (二) “门槛低”下的教师素质
        (三) 培训“不是很理想”
    第三节 风行草靡:聋校办学的普校突围
        一、模仿普校的解释
        (一) 对普校办学的向往
        (二) 升学率下的无奈
        二、“普校化”的聋教育
        (一) 普校教材的引入
        (二) 文化知识的偏向
    小结
第六章 融入:艰难的日出与理性的归路
    第一节 安放在高墙的青春
        一、无形隔离及其影响
        (一) 听力隔离
        (二) 社会隔离
        二、学校隔离及其影响
        (一) 监狱般的生活
        (二) 成长中的局限
    第二节 机会剥夺与教育的危机
        一、品质管理空位与机会剥夺
        (一) 家长与学校的烦恼
        (二) 让孩子在外边飞一会
        (三) 推诿扯皮与没人管
        (四) 上学难与没学上
        二、教育失范与无助的成长
        (一) 打了折的需求
        (二) 黯淡的人生
    小结
对本研究的反思及展望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时段
    三、聋人本位
附录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文章
    三、硕博士论文
    四、报纸
后记

(10)论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学者对于俄国地方自治改革的研究状况
    1.3 相关概念的含义与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狭义的民生与广义的民生
        1.3.2 本文对俄国地方自治机构“民生活动”的界定
        1.3.3 自治与地方自治的含义
        1.3.4 大改革之前俄国的自治传统与 19 世纪中期地方自治机构的建立
        1.3.5 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发展与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本文的篇章结构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地方自治机构在国民教育领域的活动
    2.1 地方自治改革之前俄国的国民教育状况
        2.1.1 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的俄国国民教育
        2.1.2 亚历山大一世对国民教育的改革
        2.1.3 尼古拉一世时期国民教育的发展
        2.1.4 亚历山大二世初期国民教育的状况
    2.2 地方自治机构的国民教育活动的展开和发展历程
        2.2.1 沙皇政府对于地方自治机构开展国民教育活动的规定
        2.2.2 地方自治改革之初的国民教育建设思想
        2.2.3 地方自治机构国民教育活动的开始和奖励制度的确立
        2.2.4 地方自治机构国民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
    2.3 地方自治机构与初等教育
        2.3.1 县级地方自治机构主导下的初等教育建设
        2.3.2 省级和县级地方自治机构的协作与初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2.3.3 地方自治机构与普及教育
    2.4 地方自治机构与中等教育
        2.4.1 俄国中等教育的类型
        2.4.2 地方自治机构发展中等教育的方式
        2.4.3 地方自治局对中等教育的资金投入
    2.5 地方自治机构与教师
        2.5.1 地方自治局对教师的培养方式
        2.5.2 教师的物质生活状况
        2.5.3 教师的法律和社会地位
        2.5.4 地方自治局对培养教师的支出
    2.6 地方自治局与职业教育
        2.6.1 职业教育的发起与形成
        2.6.2 职业教育的主要类型
        2.6.3 地方自治局对于职业教育的支出情况
    2.7 地方自治机构与校外教育
        2.7.1 校外图书馆-阅览室的建设
        2.7.2 民间读书会和星期日学校
        2.7.3 书库
        2.7.4 出版发行图书期刊
        2.7.5 地方自治局对校外教育的支出
    2.8 地方自治机构的国民教育活动总结
第3章 地方自治机构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活动
    3.1 地方自治改革之前俄国的医疗状况
        3.1.1 历届沙皇政府对于医疗事务的政策和措施
        3.1.2 地方自治改革之前俄国医疗的总体状况
    3.2 地方自治改革的实施与地方自治医疗的形成
        3.2.1 地方自治机构的成立与社会救济衙门的解散
        3.2.2 省县两级地方自治机构对于医疗事务的分工与地方自治医疗的起步
    3.3 地方自治机构与医疗设施的建设
        3.3.1 省医院的建设与省内医疗的去中心化
        3.3.2 省地方自治局与精神病医院的建设
        3.3.3 县级地方自治局与农村地区医疗设施的建设
    3.4 地方自治医疗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转变
        3.4.1 医士制度的形成和转变
        3.4.2 巡诊制度的形成和消亡
    3.5 地方自治机构的免费医疗实践
        3.5.1 免费门诊治疗
        3.5.2 免费住院治疗
        3.5.3 免费医疗与地方自治药店
    3.6 地方自治机构的卫生防疫活动
        3.6.1 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3.6.2 建设卫生慈善机构
        3.6.3 防治流行病和传染病
        3.6.4 防治天花
    3.7 地方自治机构对医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3.7.1 医学教育与医务人员的培养
        3.7.2 地方自治医务人员的物质生活状况
        3.7.3 省级地方自治局对医生的管理
    3.8 地方自治机构的医疗卫生活动总结
        3.8.1 地方自治医疗的特点总结
        3.8.2 地方自治医疗的发展成就总结
第4章 地方自治机构的兴农活动
    4.1 地方自治机构与抗击农业危机
        4.1.1 农业危机的出现
        4.1.2 地方自治机构与农村金融业的展开和发展
        4.1.3 地方自治局与农民迁徙
        4.1.4 地方自治机构与保护农村公社
    4.2 地方自治机构与改善农业状况
        4.2.1 地方自治机构与农艺师
        4.2.2 地方自治机构与农业组织
        4.2.3 地方自治机构与改良农作物
        4.2.4 地方自治机构与农机具和良种的推广
        4.2.5 地方自治机构与农业工人问题
        4.2.6 地方自治机构的其他便农措施
    4.3 地方自治机构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4.3.1 地方自治机构与初期的家庭手工业劳动组合
        4.3.2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地方自治机构与家庭手工业的新发展
    4.4 地方自治机构的兴农活动总结
第5章 地方自治机构在其他领域的民生活动
    5.1 地方自治机构在兽医学领域的活动
        5.1.1 政府在兽医学方面的政策变迁
        5.1.2 地方自治机构与兽医事务的管理
        5.1.3 防治动物疫病
        5.1.4 地方自治局的牲畜治疗活动
        5.1.5 地方自治局的牲畜保险活动
        5.1.6 地方自治局在兽医学方面的活动总结
    5.2 地方自治机构在统计方面的活动
        5.2.1 政府官方统计的状况与地方自治统计的开始
        5.2.2 地方自治统计的兴起与独立发展
        5.2.3 地方自治统计的理论和方法
        5.2.4 1893 年 6 月 8 日法律与地方自治统计的转型
        5.2.5 地方自治统计员的基本情况
    5.3 地方自治机构在修建道路方面的活动
        5.3.1 地方自治改革之前的道路修建状况
        5.3.2 道路实物税向货币税的转变
        5.3.3 道路建设任务在省县两级地方自治局之间的分配与实施
        5.3.4 政府将官营公路交给地方自治局建设
        5.3.5 道路资金的设置及其影响
        5.3.6 地方自治局与铁路建设
        5.3.7 地方自治局的道路建设投入
    5.4 地方自治机构在防火保险、通信和社会救济方面的活动
        5.4.1 地方自治机构在防火保险方面的活动
        5.4.2 地方自治机构在通信方面的活动
        5.4.3 地方自治机构在社会救济方面的活动
    5.5 地方自治机构在其他方面的活动总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一名打工伤残者的悲惨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 [1]《到夏威夷的初代韩国移民1903-1973》(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杨莹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2]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残疾书写[D]. 薛皓洁. 扬州大学, 2018(12)
  • [3]严歌苓的离散创作[D]. 程二艳. 陕西理工大学, 2017(03)
  • [4]墨西哥巴尔萨斯河上游阿玛迪艺术的兴衰 ——对市场作用于民族文化的考察[D]. 赵子剑. 云南大学, 2015(12)
  • [5]城乡间的进退 ——新世纪“乡下人进城”小说论[D]. 刘香. 江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 ——需要视角下中国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研究[D]. 刘婧娇. 吉林大学, 2014(09)
  • [7]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视域下的弗兰纳里·奥康纳小说研究[D]. 郑素杰.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1)
  • [8]莫斯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D]. 史文静. 吉林大学, 2013(09)
  • [9]梦想的陨落:特殊学校聋生教育需求研究[D]. 杨运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10]论1865-1913年俄国地方自治机构的民生活动[D]. 李青. 吉林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一个工作的残疾人的悲惨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