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iority-Based Mixed Assembly Support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论文文献综述)
邢颖慧[1](2021)在《分散式数据中心光网络资源控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时代下大规模新型业务量的日益增长,给现代数据中心带来了业务复杂化和流量多样化的严峻挑战。作为大数据重要支撑的数据中心,密集型应用的急速增长使得传统数据中心处理计算愈发的力不从心。而分散式数据中心(DDC)光网络架构凭借其高带宽、低能耗以及支持资源灵活调度的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计算和存储资源分散到不同的资源群组使得网络间通信的流量需求变得多种多样,网络的传输性能和调控机制仍可能成为影响DDC内分布式应用计算性能的瓶颈。为此,本论文针对DDC中分布式应用的计算及网络需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不同角度研究了 DDC光网络资源的控制机制,并进行了设计与实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本文基于DDC光网络结构完成了计算应用的性能评估。由于DDC中应用需要计算和网络传输协同完成具体的运算过程。因此,本文结合DDC内应用的通信特征和流量模型,设计并实现了面向计算应用的DDC模拟器,具体从本地内存比例和网络资源分配的仿真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另外,本文基于自研的网络模拟器,对计算应用进行了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数据中心相比,为了满足应用级性能,DDC网络所需要提供的带宽不低于40Gbps,并且其计算资源池中的本地内存比例不低于35%。第二,本文为实现计算应用性能优化的目标,分析了 DDC网络中影响计算应用性能的瓶颈因素。网络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将增加传输时延,降低吞吐量进而影响业务的整体性能。为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 DDC光网络资源调控机制,并基于建立的网络调控机制进行实验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资源分散式计算平台和基于FPGA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计算请求可以通过此接口访问远端内存空间,且完成了缓存区流量感知的带宽调度功能。同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网络调控对不同分布式计算框架的应用性能具有差异化的改善效果。
李怡嫱[2](2021)在《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用户数和设备数的不断增长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灵活带宽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定义光网络凭借其业务灵活可控、光路弹性可调等优点,为构建灵活弹性的天地综合信息网络架构提供了可能。为满足天基信息网的多样业务需求,需拓展天基信息网业务弹性,研究其业务区分服务和资源分配按需定制;为应对地基骨干网大带宽消耗业务的需求增长,需拓展地基光网络速率弹性,实现网络多速率承载和光路按需分配。本文针对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面临的多样业务差异化服务需求和大带宽业务传输需求,以高效利用频谱资源为出发点,拓展天基光网络业务弹性和地基光网络速率弹性,开展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重点研究了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中的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低松散度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基于重预约的混合业务资源分配算法以及空分复用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静态频谱资源分配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面向混合业务的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资源分配方案为满足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中的多样业务需求,在研究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的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服务于由即时预约(Immediate Reservation,IR)业务和提前预约(Advanced Reservation,AR)业务组成的混合业务,根据全局网络状态信息,为业务分配波长和时隙资源。通过建立卫星光网络模型、混合业务模型和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模型,提出了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的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Elastic Resource Allocation,ERA)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架构下的资源分配方案可实现灵活细粒度的网络资源控制,与不区分处理IR和AR业务的NoDiff-RA算法相比,ERA算法可以在AR业务占比为50%、流量强度为110Erl时使混合业务阻塞率下降约27.2%,波长利用率提高约2.91%。(2)低松散度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为减轻卫星光网络中资源碎片对网络性能的不利影响,本文在所提出的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资源分配方案的基础上,研究了考虑碎片杂乱程度的混合业务资源分配算法。结合卫星光网络动态特性,将全局资源矩阵中的资源碎片分为尾部碎片和非尾部碎片两类,通过证明资源隙状态跳变数与资源碎片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将不同类型碎片的杂乱程度进行了量化,定义了一种名为资源松散度的碎片程度表征方式,提出了 一种低松散度的混合业务资源分配(Elastic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Dispersion Degree,ERA-DD)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对每种候选方案优先级的限制作用。仿真结果表明,所定义的资源松散度可准确表述网络的资源碎片情况,ERA-DD算法可有效限制各种候选方案优先级。与ERA和MTLSC算法相比,ERA-DD算法可在AR业务占比为50%、流量强度为110Erl时使总业务阻塞率分别降低约16.8%和9.21%,波长利用率提高约2.82%和-0.22%。(3)基于重预约的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为减轻混合业务中AR业务的资源提前预约对IR业务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设计了混合业务资源重预约策略,对与IR业务有资源冲突的AR业务进行资源二次优化分配。通过分析IR/AR业务的状态转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预约策略的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Elastic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Reprovision,ERA-RP)。仿真结果表明,与ERA-DD算法相比,ERA-RP算法可以在AR业务占比50%、AR业务重预约间隔5s、流量强度为110Erl时使IR业务阻塞率降低约62.2%,波长利用率提高约16.1%。(4)空分复用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静态频谱资源分配方案各类带宽消耗应用的增长使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地基骨干节点网正向频谱灵活光网络和空分复用光网络演进。为合理规划地基骨干网所需部署的频谱资源,研究空分复用(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SDM)频谱灵活光网络中调制阶数、空间维度和频谱资源的联合分配(Routing,Modulation levels,Spectrum and Space Assignment,RMSSA)问题。在研究频谱灵活光网络的自适应调制策略、SDM光网络的空间交换方式等资源分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 RMSSA问题的整数线性规划(Integar Linear Programming,ILP)模型,并提出了基于预分配和贪婪算法的LO-RMSSA启发式算法以应用于大规模网络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ILP模型可有效求解SDM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静态RMSSA问题,且LO-RMSSA算法可较好地趋近ILP模型的解。与SGA算法相比,LO-RMSSA算法可在单个业务带宽请求为60~80Gbps时使网络所需频率隙数减少约28.24%。
刘旭洲[3](2020)在《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面向未来卫星通信网络,研究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光突发交换等新兴技术,研究内容构成完整卫星通信流量工程解决方案。具体包含以下方面:SDN卫星网络组网架构设计、基于随机相位屏的大气信道建模仿真、ACM和多站点策略联合对抗信道衰减策略、多优先级业务均衡和节点流量均衡的双轮询策略。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可以应用于卫星网络的SDN、NFV等新兴范例,然后提出了基于SDN的弹性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的架构,并且给对架构可应用场景做了介绍。将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和网络虚拟化技术应用给宽带卫星网络带来了一些机遇。SDN和NFV是互补的解决方案,基于这两项技术的卫星网络可以促进卫星和地面网络融合,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业务种类和定制化服务。(2)采用随机相位屏模拟大气湍流,并用分步数值仿真方式研究星地激光链路模型。根据等Rytov间隔方法计算得出多种天顶角下相位屏分布数量及位置。仿真模型建立后,模拟了不同大气相干长度和7个天顶角角度下光束穿越大气湍流后光强起伏分布,并对结果进行分析。(3)本章节研究了如何抵御卫星遭遇严重信道衰减的问题,通过设计卫星信道自适应编码策略和多站点协作策略缓解信道严重衰减。在DVB-S2标准的28种MODCOD中选取合适的8种等Es/NO间隔调制编码方案作为ACM方案,缓解遭受衰减的信道。此外还通过SDN控制器协调多站点协作策略,将该链路剩余数据由其他站点协助转发,降低吞吐量损失。将ACM和多站点策略结合,满足链路误码率要求的情况下降低吞吐量损失。(4)为了解决卫星突发业务优先级和站点流量均衡问题,分析了卫星SDN技术和光突发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提出了能够保证业务优先级和节点负载均衡的加权双轮询突发包组装调度策略。通过仿真,该策略能够根据边缘节点队列状况保障用户多种QoS需求的业务数据,同时还可以均衡突发包发送队列边缘节点负载、降低网络拥塞,能够适用于卫星网络交换场景。
江涛[4](2019)在《面向5G应用的认知数据中心互连网络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诸如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兴数据业务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并对移动通信基础网络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第五代移动通信(5G)系统应运而生,旨在解决未来海量的终端接入和复杂的端到端服务质量需求。为达到上述目标,5G提出更宽泛的应用场景和更高的通信标准,并因此对承载网提出更高要求。以数据中心互连为核心的承载网成为提供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服务以支撑5G新型数据业务的关键。然而,面向5G应用的数据中心互连网络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新的网络架构和技术,包括超大传输容量、集中控制平面和智能的控制算法才能满足未来5G业务的端到端服务需求。针对上述挑战,本论文探索面向5G应用的新型数据中心互连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结合当前光网络技术演进途径,论文提出了认知数据中心互连网络的架构,并开展了以下几方面技术内容的研究:1)采用容量提升空间更大的空分复用光传输构建底层物理网络;2)采用软件定义光网络的架构提供集中的控制平面以支撑高效快速的网络切片;3)引入认知平面和智能算法提升网络自适应处理事件的能力;4)为了验证论文所提出的技术方法,我们设计了基于空分传输的数据中心互连光网络物理拓扑结构,并基于此网络拓扑,进行大量的仿真验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基于空分复用光传输的网络性能分析。由于光纤内在传输机理不同,空分复用光传输有不同的范式。根据光纤传输元素的耦合效应,空分复用光传输分为三种不同的范式,即独立传输,联合传输和部分联合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每种传输范式有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独立传输中每个传输资源独立成为信道,数据包可以被分配到不同的信道中传输。联合传输中所有传输资源组成一个信道,数据包依次在这个信道中传输。部分联合传输将传输资源划分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组,每个组成为一个信道。不同的传输范式带来不同的网络性能,包括吞吐量,丢包率,平均传输时延等。基于空分复用光传输组网的数据中心互连网络需要考虑每种传输范式的性能。基于此,论文对不同的空分复用光传输范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排队理论和马尔科夫链推导出系统稳定状态下的网络性能,并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数值仿真对比。仿真结果显示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独立传输具有最高的传输效率,联合传输可以提供最高的传输速率但不能保证最低平均传输时延。在不同传输资源情况下,通过合理的传输粒度设计,部分联合传输可以提供最佳的传输性能。平均光数据包的大小对传输性能有重要影响。相比于其它光传输组网,空分复用光传输更有利于构建灵活粒度传输的全光网络。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路由设计。传统光网络控制层面采用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将相同业务映射到固定的传输路径。这种路由算法并没考虑传输路径中节点负载的变化,当这条最短路径上的负载严重时,数据包被大量丢弃,导致丢包率性能下降严重,无法保证5G业务的端到端的服务质量。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深度学习自适应的路由算法。认知平面可以获取网络节点的负载数据,深度神经网络对大量节点负载数据对应的丢包率样本进行学习,输出对应不同网络流量分布的最佳传输路径,实现传输路径的动态调整,进而避免网络拥塞。仿真验证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路由算法的有效性,相比于传统的路由协议,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路由算法显示出了更佳的丢包率性能和拥塞避免能力。基于深度学习的传输时延优化。网络切片是实现不同5G业务端到端传输时延的重要保证。当前5G网络切片采用物理层信道带宽划分的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快速的实现业务的隔离承载,然而并不一定能保证端到端传输时延。这是因为物理层的切片方案没有考虑网络层的流量负载变化,当切片网络中的负载严重时,网络很难保证时延敏感型业务的传输时延。因此论文提出了基于网络层的动态切片方案。认知平面获取网络节点负载信息数据,并通过多个深度神经网络组合训练,得到适合当前网络状态的切片方案。仿真结果显示,基于网络层的动态切片算法比传统物理层切片方案具有更好的传输时延性能。
张晴[5](2019)在《面向多业务的空间光交换网络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多媒体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传统的地面网络已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建设天基网络、空基网络、地面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相结合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将是提升我国整体通信能力的有效途径。考虑到天基网络大容量、高速率的特点,通过空间组网技术构建一个灵活高效的卫星通信系统变的尤为重要。为了支持空间多种业务的透明转发与高速传输需求,本论文针对空间光突发交换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单波长信道设计了一种具有流量自适应功能的集中式资源调度机制。由于空间骨干网节点的缓存容量有限,主控节点通过动态调整子波长级的带宽粒度,对网络流量进行统筹管理,有效降低了全网平均丢包率。其次,针对控制信息与其所对应的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偏置时间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在源节点调整业务的发送时刻来降低资源冲突的可能性,实现突发数据分组的无阻塞交换。2、基于集中式资源调度机制设计了一种支持多业务的空间动态带宽分配算法。首先,针对“跨主节点”冲突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设计了基于优先级原则的动态带宽裁剪算法,以及按序配置原则的时隙映射算法,实现了网络数据分组的无冲突交换,使系统能更快速地响应突发性业务需求,进一步提高了空间光交换网络的带宽利用率。3、基于OPNET Modeler搭建了一个面向多业务的空间光突发交换网络仿真平台。首先,针对集中式资源调度机制,仿真平台重点分析了GEO缓存容量、帧长、DBA周期等系统关键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空间光突发交换网络资源调度机制的合理性。其次,仿真平台验证了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优先级原则的DBA算法可为高优先级业务抢占带宽资源,面向多种业务时可满足高优先级业务的优先传输需求,提高了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
曹鸿[6](2018)在《应用驱动的计算系统光互联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业务和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快速发展,同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相比,现有的云数据中心网络中不仅数据流量规模巨大,数据流的通讯模式也由以前的单播逐步发展为集单播、多播、广播相混合的传输方式;同时由于分布式的应用,还存在大量数据流之间呈现出极强的关联特性——关联流(Coflow)。这些显着的变化使得流在带宽方面需求增大,调度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为当前的网络通信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如此复杂的场景,为解决这些变化所带来的网络通信性能瓶颈,提升通信效率,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对数据中心网络中的流量进行优化式地调度,而合理、高效的调度需要对业务流提前作分类处理。因此,本论文首先通过分析数据中心内应用的流量特征,然后基于面向数据中心互联的OBRN光网络架构,提出了应用驱动的光互联网络节点,设计并实现了节点对于各种场景下的流量分类以及分类后基于小流优先调度策略的业务适配。最后,通过采用高速FPGA以及快/慢速光开关搭建光互联网络平台,对所设计的节点在分类及调度方面进行了实验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流分类准确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达到92.5%。同不对应用流作任何分类下的调度情况相比,基于小流优先的优化调度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流的传输完成时间,加速了网络通信,由此说明了所设计和实现的光互联网络节点对复杂场景下的流量优化调度的有效性。
廖尚志[7](2017)在《星上光突发包汇聚算法及资源预留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一极一道”通信与全球通信成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之一。卫星由于其空间位置优势,在全球通信和“一极一道”通信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我国并没有能全天候实时覆盖北极地区的卫星通信系统,北极地区通信能力非常差,急需建立能够实现北极地区实时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传统的卫星通信多是使用透明转发的方式,具有通信时延长等缺点,而星上交换技术可以减少空间通信对地面设备的依赖,减小通信时延并增强网络的健壮性。相比于电交换方式,光交换具有通信容量大、功耗低和设备体积小质量轻的优点,因此星上光交换成为了未来空间网络发展的一大目标。论文在研究国内外覆盖北极的通信卫星星座的基础上,研究覆盖全球及覆盖“一极一道”的卫星星座设计。在研究卫星星上光交换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星上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汇聚组装机制和资源预留协议两项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研究国内外覆盖全球及覆盖“一极一道”的卫星星座结构、卫星星座轨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球静止轨道(GEO)、低轨道(LEO)和大椭圆轨道(HEO)的三层卫星星座,设计了该三层卫星星座的轨道高度、倾角和周期等主要参数,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卫星星座能够全天候实时覆盖全球、北极地区和赤道地区。2)在深入研究星上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汇聚组装策略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QoS保证的星上光突发交换加权轮询组装策略。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汇聚组装策略能够提供良好的区分服务,并且在提高高优先级业务传输质量的同时,也能保证低优先级业务的传输质量,性能优于基于混合门限的轮询算法(FZTFR)及最大长度最大汇聚时间算法(MSMAP)等。3)在研究星上资源预留策略的原理与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宏突发的动态缓存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策略,该方法通过在核心节点采用可调光延时器来实现二次预留,提升目前的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的时延性能与丢包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相比于传统的资源预留策略JET、LAUC和LAUC-VF等,在网络的丢包率及端到端时延性能方面表现更加优秀,都降低了 10%以上。
沈建华[8](2012)在《光网络生存性及智能控制平面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智能光网络(ION)引入了基于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的分布式控制平面,可以提供动态的网络资源发现能力、连接的自动建立和拆除能力、流量工程能力和高效的保护恢复能力。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系统建模、算法构建和性能仿真等多种手段,系统深入研究了光网络生存性、GMPLS/OBS混合光网络控制平面技术以及无源光网络生存性和带宽分配技术。论文首先在概述光网络生存性机制基础上,分析了多层多域光网络中主要的生存性机制。针对多粒度交换光网络生存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GMPLS多粒度疏导的共享恢复GSR算法,仿真结果表明GSR算法的恢复成功率性能明显改善。针对共享保护机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备用重置(AWPRF)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恢复率性能较传统GBR和GBR-ILP算法有明显改善。针对光网络波长路由分配(RWA)问题,提出了一种智慧蚂蚁动态波长路由(SA-DRWA)算法,通过引入随机扰动和链路空闲率约束,可以在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得到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改进。接着,论文研究GMPLS/OBS混合光网络控制平面技术。概述了控制平面生存性一般模型,分析了评价其性能的控制平面恢复时间模型。针对GMPLS/OBS混合光网络控制平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信令提前回送机制并仿真分析了建路时延性能;提出了基于QoS的LSP共享(QLS)机制,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高级别业务性能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小低级别业务的丢包率。最后,论文研究了无源光网络(PON)的生存性机制以及动态带宽分配。在概述PON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PON保护机制的性能;针对两级级联分光PON的生存性问题,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保护方案的性能以及不同的分光比对保护性能的影响;针对PON上行传输空闲时间问题,提出了无空闲时间损失的传输方案以及适配该方案的动态带宽分配NIL-DBA算法,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表明,NIL-DBA算法使PON系统的带宽利用率和业务时延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张春达[9](2010)在《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技术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以IP为代表的数据业务呈现爆炸式增长,、使得网络业务特性越来越多样化。数据业务的自相似性、不对称性、动态性、突发性、多样性等特点,完全不同于稳定的话音业务特性。业务的特性不同,对于光网络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网络如何实时的感知业务特性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参数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光网络中的业务感知机制,包括业务属性感知和业务流量感知。通过业务感知机制,网络可以实时了解所承载业务的特性,并根据自身的运行状况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的服务,从而提高网络运行效率。其中业务感知机制由边缘节点完成,根据该要求,对边缘节点进行了功能需求分析。根据边缘节点的功能需求分析,本文提出了系统设计方案和详细的FPGA设计方案。边缘节点的功能模块分为控制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控制单元完成突发控制包的生成、光波长资源的调度等功能,数据处理单元完成业务感知、交换与汇聚、突发包的组装与拆解等数据处理功能。在边缘节点设计的过程,考虑到了转发延迟、亚稳态、时钟偏移等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和改进方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阐述之后,从仿真与实际测试两方面验证了边缘节点的功能,包括业务感知功能、以太网数据处理、动态波长调度、基于优先级的汇聚等功能。总之,本文在对光网络边缘节点感知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边缘节点实验系统的设计和硬件实现。本文的创新性工作包括以下方面:(?)在对自感知光网络的业务感知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边缘节点的设计方案。(?)对在设计中出现的亚稳态、时钟偏移、数据延迟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或实现了相应的硬件解决方法。(?)对边缘节点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功能仿真,并成功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实现,经过测试证明该系统实现了边缘节点的功能。
曹珍[10](2010)在《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及关键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与传统光网络相比,光分组交换(OPS)网络具有高速、大吞吐量、低时延、能高效地承载IP业务等突出优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外逐渐开始了光分组交换相关技术的研究,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元器件上,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光分组交换网的研究并搭建了光交换实验系统,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仅在交换结构设计上有突破,比如提出并验证了多种交换矩阵、竞争解决方法、光信号处理方法,而且在交换系统的实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完成了小环境中的光分组交换实验,比如具有光分组交换功能的核心路由器可以同时实现空分、时分和波分交换,并且仅对带有路由信息的光分组头进行高速处理,而为光分组的有效负载提供透明路径,这些研究进展为光分组交换网络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国内关于光分组交换技术方面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大多跟踪国外的发展状况,并且大多基于单元器件的研究上,且实现的交换速率较低。所以,在国内积极开展光分组交换相关技术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本论文主要研究波长路由的光分组交换及其关键技术,通过对光突发交换网络中传输控制协议(TCP)性能的建模仿真,为研究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网络中TCP的传输性能提供参考模型。第1章主要介绍了光交换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主要对光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包括光标签的提取和插入,光分组的同步,光分组的交换,光分组的竞争解决,光分组的再生等等;第3章主要探讨光分组交换中的节点技术,其中包括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组成、光波长交换的节点结构、分组交换的节点结构类型等等;第4章主要对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网络中TCP overOBS的结构进行讨论,并对光突发交换网络中的TCP传输性能进行了建模和仿真,来作为研究在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网络中TCP传输性能的理论参考;第5章总结全文的主要工作,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Priority-Based Mixed Assembly Support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iority-Based Mixed Assembly Support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论文提纲范文)
(1)分散式数据中心光网络资源控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散式数据中心光网络及计算系统概述 |
1.1.1 分散式数据中心及网络需求 |
1.1.2 DDC内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
1.2 分散式数据中心网络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分散式数据中心内的计算性能分析 |
2.1 面向分散式数据中心光网络的计算模型 |
2.1.1 基于DDC光网络的分布式计算 |
2.1.2 基于DDC计算应用的通信特征 |
2.2 基于DDC光网络的计算作业流量模型分析 |
2.2.1 常规场景1分析 |
2.2.2 常规场景2分析 |
2.2.3 常规场景3分析 |
2.3 面向计算应用的DDC模拟器设计 |
2.3.1 总体设计 |
2.3.2 本地内存比例的方案设计 |
2.3.3 网络资源分配的方案设计 |
2.4 计算性能评估与结果分析 |
2.4.1 本地内存比例的结果分析 |
2.4.2 网络资源分配的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计算性能优化的DDC光网络资源调控 |
3.1 问题描述 |
3.2 DDC光网络调控机制的设计 |
3.2.1 总体调控架构设计 |
3.2.2 调控机制设计 |
3.3 实验平台的实现 |
3.3.1 资源分散式计算平台的实现 |
3.3.2 基于FPGA网络接口的实现 |
3.4 实验性能分析 |
3.4.1 不同缓存空间比例的性能分析 |
3.4.2 基于缓存感知的网络带宽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工作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网络研究现状 |
1.2.2 卫星光网络的资源分配方案研究现状 |
1.2.3 频谱灵活光网络的路由频谱规划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 |
2.1 引言 |
2.2 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 |
2.2.1 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架构 |
2.2.2 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 |
2.2.3 混合业务资源分配通信流程 |
2.3 软件定义卫星光网络混合业务资源分配问题建模 |
2.3.1 卫星光网络模型 |
2.3.2 混合业务模型 |
2.3.3 混合业务资源分配建模 |
2.4 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2.4.1 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2.4.2 算法复杂度分析 |
2.5 仿真分析 |
2.5.1 仿真参数 |
2.5.2 仿真结果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低松散度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3.1 引言 |
3.2 资源碎片分析 |
3.2.1 资源碎片的产生 |
3.2.2 资源碎片的定义和分类 |
3.2.3 资源碎片的利用 |
3.3 资源松散度 |
3.3.1 资源碎片数 |
3.3.2 资源松散度 |
3.4 低松散度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3.4.1 低松散度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3.4.2 候选方案优先级分析 |
3.5 仿真性能分析 |
3.5.1 仿真参数 |
3.5.2 仿真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重预约策略的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重预约策略的SD-RON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 |
4.2.1 重预约策略 |
4.2.2 基于重预约策略的SD-RON混合业务资源分配方案 |
4.3 引入重预约策略前后的业务状态分析 |
4.3.1 无重预约 |
4.3.2 有重预约 |
4.4 基于重预约策略的混合业务弹性资源分配算法 |
4.4.1 基于重预约的混合业务资源分配函数 |
4.4.2 基于重预约的混合业务带宽分配算法举例 |
4.5 仿真性能分析 |
4.5.1 仿真参数 |
4.5.2 仿真结果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空分复用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静态频谱资源分配方案 |
5.1 引言 |
5.2 SDM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静态频谱分配 |
5.2.1 SDM频谱灵活光网络 |
5.2.2 SDM频谱灵活光网络的频谱分配建模 |
5.3 RMSSA问题的ILP模型 |
5.3.1 决策变量 |
5.3.2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
5.3.3 ILP模型分析 |
5.4 RMSSA问题的启发式算法 |
5.5 仿真分析 |
5.5.1 小规模网络 |
5.5.2 大规模网络 |
5.6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符号说明 |
附录-1. 缩略语 |
附录-2. 符号说明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SDN网络的组网架构技术 |
1.2.2 地星空间通信信道建模技术 |
1.2.3 星地融合网络流量工程和细粒度QoS相关研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SDN的弹性卫星网络架构研究 |
2.1 卫星网络架构 |
2.1.1 卫星网络特点 |
2.1.2 现有架构介绍及分析 |
2.2 卫星网络技术 |
2.2.1 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虚拟化(NFV) |
2.2.2 SDN弹性卫星网络 |
2.3 三层SDN弹性卫星网络架构 |
2.3.1 网络架构设计 |
2.3.2 架构中的管理、控制及转发平面 |
2.3.3 典型通信场景及流程 |
2.3.4 应用场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星地空间通信信道特性及建模研究 |
3.1 大气激光信道仿真基础 |
3.1.1 大气湍流特性及理论 |
3.1.2 大气湍流表征方式 |
3.1.3 激光穿越大气湍流受到的影响 |
3.2 基于随机相位屏卫星信道建模 |
3.2.1 随机相位屏生成方法 |
3.2.2 分步法仿真 |
3.2.3 随机相位屏布置方法 |
3.3 性能仿真分析 |
3.3.1 仿真程序设置及流程 |
3.3.2 相位屏布置方案 |
3.3.3 随机相位屏信道对光束中光强分布影响 |
3.3.4 天顶角及湍流强度变化对光束光强影响 |
3.3.5 湍流对相干光误码率的影响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DN的卫星自适应多站点协作策略 |
4.1 SDN卫星网络转发控制 |
4.1.1 OpenFlow协议 |
4.1.2 OpenFlow帧格式和流表 |
4.1.3 控制器和交换机 |
4.1.4 报文匹配流程 |
4.1.5 卫星及地面网络管理架构 |
4.1.6 卫星及地面网络管理策略 |
4.2 卫星自适应调制解调方案 |
4.2.1 自适应策略ACM |
4.2.2 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案整体结构 |
4.2.3 MCS方案具体构成 |
4.3 基于SDN的卫星ACM站点切换策略 |
4.3.1 单站点和多站点策略 |
4.3.2 SDN网络架构优化多站点协作 |
4.3.3 基于SDN网络的N+P协作多站点切换方案 |
4.4 性能仿真及分析 |
4.4.1 仿真场景及模型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上光突发交换汇聚策略研究 |
5.1 光突发交换基本原理 |
5.1.1 基本原理 |
5.1.2 SDN卫星光突发交换网络架构 |
5.1.3 边缘节点突发包汇聚机制 |
5.2 光发交换网络汇聚策略 |
5.2.1 常见边缘节点汇聚策略 |
5.2.2 调度策略原理 |
5.2.3 双轮询调度策略 |
5.3 性能及仿真 |
5.3.1 仿真场景及参数设置 |
5.3.2 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面向5G应用的认知数据中心互连网络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网络技术 |
1.3 DCIN所面临的挑战 |
1.4 DCIN研究现状分析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2 认知数据中心互连光网络 |
2.1 构建新型DCIN所需技术 |
2.2 光网络技术演进分析 |
2.3 面向5G应用的DCIN架构设计 |
2.4 CDCIN业务处理逻辑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SDM光传输组网的DCIN建模与网络性能分析 |
3.1 SDM光传输背景 |
3.2 CDCIN网络模型及问题分析 |
3.3 SDM传输数学模型构建 |
3.4 关键网络性能推导 |
3.5 数值仿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认知平面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路由 |
4.1 路由协议简介 |
4.2 ASON路由协议及问题分析 |
4.3 CDCIN认知平面中路由算法设计思路 |
4.4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路由算法实现 |
4.5 仿真和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认知平面基于深度学习的传输时延优化 |
5.1 网络切片背景简介 |
5.2 5G承载网切片技术 |
5.3 CDCIN中基于网络层的动态网络切片设计与实现 |
5.4 基于多个DNN组合的动态网络切片算法实现 |
5.5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内容及创新点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缩略词汇表 |
(5)面向多业务的空间光交换网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介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间激光通信研究现状 |
1.2.2 空间信息网络研究现状 |
1.2.3 空间光交换技术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光交换网络运行机制的设计 |
2.1 空间光交换网络系统架构 |
2.1.1 拓扑结构 |
2.1.2 节点结构 |
2.2 空间光突发交换网络控制机制 |
2.2.1 控制平面 |
2.2.2 GEO帧结构 |
2.3 空间光突发交换网络资源调度机制 |
2.3.1 集中式资源调度机制 |
2.3.2 偏置时间的设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光交换网络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
3.1 DBA算法设计原则和目标 |
3.2 基于优先级原则的动态带宽裁剪算法 |
3.3 基于按序配置原则的时隙映射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光交换网络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4.1 OPNET仿真环境简介 |
4.2 仿真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4.3 仿真平台设计与节点结构解析 |
4.3.1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
4.3.2 LEO卫星网络节点模型的实现 |
4.3.3 GEO卫星网络节点模型的实现 |
4.4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应用驱动的计算系统光互联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计算系统通信模式分析 |
1.1.1 典型分布式计算系统及应用 |
1.1.2 分布式计算应用的通信模式 |
1.1.3 分布式计算应用的流量特征 |
1.2 计算系统光互联网络 |
1.2.1 OpenScale光互联网络 |
1.2.2 OBRN环网架构 |
1.2.3 光互联网络节点结构及功能 |
1.3 光互联网络节点对计算系统的支撑作用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混合流分类功能设计与实现 |
2.1 混合流识别及分类概述 |
2.1.1 Coflow网络抽象 |
2.1.2 混合流特征属性分析 |
2.1.3 流识别聚类学习方法 |
2.2 节点混合流分类功能设计 |
2.2.1 功能设计 |
2.2.2 硬件组成设计 |
2.3 节点混合流分类功能实现 |
2.3.1 混合流分类功能模块描述 |
2.3.2 混合通信模式流分类实现 |
2.4 混合流分类功能验证 |
2.4.1 混合流分类功能验证 |
2.4.2 混合通信模式分类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流场景光分组业务适配实现 |
3.1 光分组交换组帧 |
3.2 基于分布控制的Coflow业务适配 |
3.2.1 方法设计 |
3.2.2 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 |
3.3 基于集中控制的混合业务适配 |
3.3.1 方法设计 |
3.3.2 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 |
3.4 节点功能测试验证 |
3.4.1 Coflow业务适配验证 |
3.4.2 混合业务适配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工作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星上光突发包汇聚算法及资源预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卫星通信网络星座设计 |
1.2.2 星上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包汇聚组装策略 |
1.2.3 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策略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 |
2.1 光突发交换(OBS)的基本原理 |
2.2 星上光突发交换网络的基本结构 |
2.3 光突发交换关键技术 |
2.3.1 数据突发汇聚组装机制 |
2.3.2 资源预留协议 |
2.3.3 信道调度算法 |
2.3.4 冲突解决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覆盖全球与“一极一道”的卫星星座设计 |
3.1 卫星星座轨道参数与覆盖形式 |
3.2 覆盖全球与“一极一道”的卫星星座设计 |
3.2.1 星座设计目标 |
3.2.2 参数设计 |
3.3 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 |
3.3.1 仿真建模 |
3.3.2 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星上光突发交换数据突发汇聚组装策略研究 |
4.1 星上OBS数据突发汇聚组装算法 |
4.1.1 星上OBS边缘节点汇聚机制概述 |
4.1.2 数据突发汇聚组装算法分析 |
4.2 基于QoS保证的星上光突发交换加权轮询组装策略 |
4.2.1 队列调度相关方法 |
4.2.2 基于QoS保证的星上光突发交换加权轮询组装策略 |
4.2.3 仿真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策略研究 |
5.1 传统星上OBS资源预留策略 |
5.1.1 JIT协议 |
5.1.2 JET协议 |
5.2 基于宏突发的动态缓存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策略 |
5.2.1 基于宏突发的动态缓存星上光突发交换资源预留策略 |
5.2.2 仿真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光网络生存性及智能控制平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 |
图表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网络发展概述 |
1.2 光网络生存性和控制平面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光网络生存性技术研究 |
2.1 光网络生存性原理 |
2.1.1 生存性策略 |
2.1.2 保护机制 |
2.1.3 恢复机制 |
2.2 多域多层光网络生存性 |
2.2.1 多层光网络生存性 |
2.2.2 多域光网络生存性 |
2.3 多粒度光网络生存性技术 |
2.3.1 多粒度光网络生存性 |
2.3.2 改进的基于GMPLS 共享恢复(GSR)算法 |
2.3.3 改进的共享保护重置(AWPRF)算法 |
2.4 基于智慧蚂蚁算法的光网络RWA 算法 |
2.4.1 问题的提出 |
2.4.2 改进的光网络动态波长路由SA-DRWA 算法 |
2.4.3 算法性能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MPLS/OBS 混合光网络控制平面技术研究 |
3.1 基于GMPLS 的控制平面技术 |
3.1.1 GMPLS 原理 |
3.1.2 GMPLS 生存性机制 |
3.2 控制平面生存性 |
3.2.1 控制平面原理 |
3.2.2 控制平面生存性 |
3.2.3 控制平面生存性模型 |
3.2.4 控制平面恢复时间模型 |
3.3 GMPLS/OBS 混合光网络 |
3.3.1 OBS 技术概述 |
3.3.2 OBS 控制协议 |
3.3.3 GMPLS/OBS 混合光网络 |
3.3.4 混合光网络控制平面实现模型 |
3.4 GMPLS/OBS 混合光网络信令机制及其改进 |
3.4.1 Resv 消息提前回送机制 |
3.4.2 仿真及性能分析 |
3.5 改进的基于QoS 策略的LSP 共享机制(QLS)算法 |
3.5.1 混合光网络QoS 机制 |
3.5.2 改进的GMPLS/OBS 混合光网络QoS 机制 |
3.5.3 仿真和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源光网络生存性及带宽分配技术研究 |
4.1 无源光网络生存性概述 |
4.1.1 PON 生存性需求分析 |
4.1.2 PON 保护技术 |
4.2 级联分光PON 生存性技术 |
4.2.1 PON 生存性模型 |
4.2.2 两级级联分光PON 系统生存性 |
4.3 PON 带宽分配技术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改进的传输方案 |
4.3.3 改进的消除空闲时间(NIL-DBA)算法 |
4.3.4 算法性能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
参考文献 |
(9)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技术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自感知光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安排 |
第二章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技术研究与需求分析 |
2.1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技术研究 |
2.1.1 自感知光网络体系结构 |
2.1.2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交换方式 |
2.1.3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感知机制 |
2.2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需求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系统设计 |
3.1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总体设计 |
3.1.1 实验网络拓扑 |
3.1.2 边缘节点的功能结构 |
3.1.3 边缘节点的硬件组成 |
3.2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FPGA设计 |
3.2.1 数据处理单元 |
3.2.2 控制单元 |
3.3 边缘节点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
3.3.1 以太网数据帧处理的状态机设计 |
3.3.2 防止亚稳态的多级触发器设计 |
3.3.3 FIFO长度和其他参数的合理设置 |
3.3.4 减少数据帧转发延迟的单FIFO结构 |
3.3.5 解决收发时钟不一致问题的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仿真与实现 |
4.1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模块功能仿真 |
4.1.1 业务类型感知功能 |
4.1.2 以太网成帧功能 |
4.1.3 流量驱动的动态波长调度功能 |
4.1.4 基于优先级的汇聚功能 |
4.2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硬件实现 |
4.2.1 边缘节点的外观接口 |
4.2.2 边缘节点的内部结构 |
4.3 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的系统功能测试 |
4.3.1 边缘节点FPGA测试 |
4.3.2 边缘节点系统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及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交换技术概述 |
1.2.1 光波长交换 |
1.2.2 光分组交换 |
1.2.3 光突发交换 |
1.2.4 光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
1.3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
1.3.1 国外的发展状况 |
1.3.2 国内的发展状况 |
1.4 本论文相关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分组交换的关键技术 |
2.1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 |
2.1.1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背景 |
2.1.2 光分组交换技术的特点 |
2.2 光分组交换的关键技术 |
2.2.1 光分组的产生 |
2.2.2 光标签的提取和插入 |
2.2.3 光分组的同步 |
2.2.4 光分组的交换结构 |
2.2.5 光分组的竞争解决 |
2.2.6 光分组的再生 |
第3章 光分组交换的节点技术 |
3.1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组成 |
3.2 光分组交换网络的节点 |
3.3 光分组交换节点结构类型 |
3.3.1 空分交换型OPS节点 |
3.3.2 波长广播—选择型OPS节点 |
3.3.3 波长路由型OPS节点 |
3.3.4 T bit/s级的混合型OPS节点 |
3.3.5 环形光分组网节点 |
第4章 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网络中TCP性能的研究 |
4.1 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网中TCP性能概述 |
4.2 TCP协议相关内容简介 |
4.2.1 TCP连接建立过程 |
4.2.2 窗口管理 |
4.3 TCP over OBS 网络结构 |
4.4 TCP流的性能分析 |
4.4.1 OBS网络对TCP流的性能影响 |
4.4.2 分析模型 |
4.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
四、Priority-Based Mixed Assembly Supporting Differentiated Service for Optical Burst Switched Networks(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散式数据中心光网络资源控制机制的研究[D]. 邢颖慧.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软件定义弹性光网络的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 李怡嫱.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SDN弹性卫星网络传输技术研究[D]. 刘旭洲.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4]面向5G应用的认知数据中心互连网络架构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 江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面向多业务的空间光交换网络设计[D]. 张晴.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9)
- [6]应用驱动的计算系统光互联网络节点设计与实现[D]. 曹鸿. 北京邮电大学, 2018(11)
- [7]星上光突发包汇聚算法及资源预留策略研究[D]. 廖尚志.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8]光网络生存性及智能控制平面技术研究[D]. 沈建华.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6)
- [9]自感知光网络边缘节点技术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现[D]. 张春达.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10]波长路由光分组交换及关键技术[D]. 曹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