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缺失与纠偏(论文文献综述)
尚明瑞[1](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罗陈成[2](2020)在《高校立德树人的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为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的内涵非常丰富,它要求高校要立社会主义道德,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它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立德树人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立德树人思想以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思想。立德树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于纠正大学生道德偏差、塑造健全人格,强化大学生价值引领、助力中国梦实现,回应人才培养目标、顺应世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高校自身作用发挥不足、社会及家庭环境支撑力不足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高校立德树人在认同、实践和主体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从高校方面来说,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立德树人,即: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创新高校立德树人体系。从社会方面来说,需要不断优化立德树人社会环境,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加强法制建设;从家庭方面来说,要不断完善立德树人家庭教育,以此形成立德树人合力;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需要大学生全面提升自身修养。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保证立德树人的实现。
李晓颖[3](2020)在《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的时期,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西方价值观不断涌入中国。多元价值观念的交织缠绕,带动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开放程度的提升,也促进了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在这种个体追寻自由解放的情况下,道德主体更愿意遵从内心意愿进行道德选择,个体自决、自为、自省的道德自律体系正稳步建构。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其成长轨迹一般是从家庭到学校,这种单一的成长环境所造成的空中楼阁式的社会认知使大学生对于真实的社会知之甚少,再加上成年之前几乎所有的重要选择与决定都交予父母代劳,大学生很少有机会对于各种道德事件进行独立的分析与判断。因此,当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并要求独立自主时,其内心意愿却常常与自身实际决断能力之间存在偏差。此种局面的出现,呼唤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道德自律这一重大而现实的课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应该因势利导,利用大学生对道德自律的诉求,促使其逐步完成构建自身道德自律体系的任务。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个体的道德行为为主线,分析了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造成此局面的原因,并针对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选题的背景,分析国内外道德自律问题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相关概述。本章节界定了道德自律的概念,指出其与道德他律、道德内化、自我控制等相关概念的差别,并以道德主体的行为为线索,分析了道德自律的基本维度和集中体现。在此基础上,本章节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概念、要素特质及实现条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阐述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的理论基础,为此问题的深入分析提供理论支撑。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道德自律的良好态势进行概括,并以大学生的行为为主线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且试图归纳成因。第五部分分析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价值取向及目标,并指出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具体路径。
余根芳[4](2020)在《中国大学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及其变迁研究》文中认为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承载着知识传递、价值观培育、精神塑造等功能。大学校长身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核心人物,更是在引领大学精神建构、培育学生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中,开学、毕业典礼的校长致辞作为大学仪式教育的重要版块,是校长传达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启迪学生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更是走红网络,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本文梳理了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大学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共560篇,包括开学典礼致辞279篇,毕业典礼致辞281篇,通过整体性和历时性的研究以了解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上主要传达了哪些价值观,另在时间维度上又发生了怎样的价值观变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研究创新;第一章节主要从价值观培育和仪式的角度论述了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的功能以及随媒介环境变化下致辞的特征演变;第二章节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内容分析结合文本分析的方法,解读了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分别传达了哪些价值观;第三章则是总结了校长典礼致辞中价值观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第四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大学校长典礼致辞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同时以典礼致辞为启发尝试总结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应该怎么做。研究发现:大学校长在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上传达的价值观有共通之处,但又存在差异,总体上覆盖了个人、个人与国家和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价值观的培育,并且校长致辞中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存在耦合关系。校长致辞实现了从校园师生到社会大众、从单向传播到社会互动、从严肃认真到贴近生活的表象特征演变外,致辞内容上也经历了民国时期的专研学术,强调救国兴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的以政治建设为主线;二十一世纪的强调学生本位,人文关怀凸显三个阶段。其内含的价值观则完成了从一元向多元、从整体向兼具整体和个体、政治价值观从“无党无派”到方向明确、总体保持神圣价值观的变迁。相较于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历程,大学校长致辞中的价值观变迁并非是其镜像式的反映,而是处于一种张力平衡的状态,学术界依然强调集体凝聚力和高尚的价值观。
刘勤[5](2019)在《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文中指出高校德育一直处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受到国家和党中央的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教育会议、方针、政策对高校德育工作进行提升。在当代高校中,德育学分制是德育工作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将学分制应用于德育工作中。由于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时间比较短、实施经验不丰富、实施体系不完整、理论发展不完善,导致当前高校实施的德育学分制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严重阻碍了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本文章从此现实问题出发,遵循高校教育、高校德育、高校受教育对象的发展规律,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方法,基于云南师范大学,对德育学分制相关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从云南师范大学这一个案推广到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促进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问题的解决。本文章试图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相关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立足于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现状,并且以国外高校德育的发展现状为参考,对解决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相关问题的办法进行探索,促进高校德育学分制体系的完善,推动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本文章包括绪论部分、正文四章部分以及结语部分。绪论部分论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概括了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界定了德育学分制的相关概念,提出了相关理论依据以及本研究的研究维度与研究视角。第二章是对本研究的调查研究设计,包括问卷调查研究设计、访谈调查研究设计。第三章对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调查结果分析。从德育学分制实施的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评价维度,基于问卷结果、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云南师范大学在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的相关问题。第四章是基于第三章研究内容,从不同维度对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提出建议。结语部分是对此次调查研究进行的总结。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清晰明确的找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存在的问题,并推广到我国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中。说明了本研究的不足,研究角度过于细小,没有宏观的进行研究;提出了研究期望,对高校德育学分制进行更多层面的研究,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闫昌锐[6](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胡雪艳[7](2018)在《大学生诚信及其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诚信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逐渐形成的基础性道德范畴,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是公民个人的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从意识形态深层次结构来看,诚信观念作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是社会绝大多数民众普遍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念。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六处谈到“诚信”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出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体现了诚信不仅是人与人相处的重要准则,也是维护整个社会文明交往的标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讲话指出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进入新时代,具有较高层次文化水平的大学生青年群体具有显着的先进性、特殊性以及引领性,大学生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是一个时代最灵敏的记录者和代表者,他们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从依附性向独立性过渡的特殊阶段,心智还未完全成熟,思维、情感与意志尚不稳定,相对而言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易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干扰,很容易受到社会上某些错误极端思想的迷惑、感染,内心表现为矛盾和冲突的多元倾向。这些现状造成了部分大学生道德信仰呈现逐渐淡漠趋势,个人价值取向比较突出,缺乏自控能力,道德意识和行为存在断裂和脱节,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出现迷茫、滑坡等现象。所以突出了对大学生群体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以及正确引导人生方向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教育大学生的根本目标所在。基于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作用以及影响力,所以将大学生群体纳入诚信建设和批判视域是社会诚信建设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视域下,以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大学生诚信现状为主线,从诚信内涵入手,在论述大学生诚信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诚信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界定和严谨的理论概述,进一步厘清大学生诚信与大学诚信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法对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状况做出SPSS量化分析并得出相关数据结论,对大学生诚信现状以及诚信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总结。在详尽分析影响大学生诚信因素前提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在借鉴国外大学制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优化家庭教育和强化自身道德修养重要性的综合梳理基础上得出从教育环节、制度保障、条件支撑三个方面入手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全方位多角度科学有序的大学生诚信路径建设,实现提高大学生诚信度的理论突破。有望在全社会形成不能失信、不愿失信、不敢失信的制度环境,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周光苑[8](2018)在《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道德的养成,是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持续训练过程。侧重于实践,体现出长期性,目的在于使人形成一种稳定的道德习惯,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理想境界。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需要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进行道德学习与道德实践,同时也需要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探寻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认清大学生道德养成机制和具体实现路径,对我们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道德养成教育特征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进行探究,从概念切入,理清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主体性、系统性、动态性、时代性的特点,深入探索了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环节,总结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应注重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大学生自觉性,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注重实践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培养道德典型,在显性教育中注重循序渐进的四个关键点。通过问卷调查,摸清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现状,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自身对道德养成教育认识不够,教育内容结合现实不足,教育方法手段缺乏创新,教育载体单一不够丰富多彩。总结出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部分大学生缺少道德养成教育的自觉性,高校道德养成教育一定程度缺少针对性,家庭的道德养成教育有待加强,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因此在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大学生自身提高对道德养成的认识,在主观上积极进行自我教育;需要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常态化,提供教育主支撑;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影响力,为道德养成教育提供助力;需要优化社会环境,为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应宗颖[9](2018)在《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家国天下,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家庭建设之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的重要地位,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推进包括家庭美德在内的公民道德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当代青年的家庭责任感是青年公民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青年公民家庭责任感的基本特征、内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继而探讨促进青年一代家庭责任感培育路径,不仅是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价值,更是社会发展的应时之需。论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实证调查与统计分析为手段,系统建构并验证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心理结构,剖析和提炼青年一代由原生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过程中家庭责任感形成和转变的特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养成活动提出了方法思路和实践路径。论文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解析、内在结构探索、问题现状剖析及实践路径探索等四个部分。理论解析部分重点在对国内外关于青年家庭问题及责任感教育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综述的基础上,对于“青年”、“家庭”、“社会责任感”及“家庭责任感”等核心概念以及研究涉及的基础性、支撑性理论作出厘定和解析。第二部分为内在结构的探索,重点是在充分汲取品德因素构成理论、责任归因理论、责任心理结构理论等涉及不同学科相关理论成果合理内核的基础,提出了由家庭责任认知、家庭责任情感和家庭责任行为为框架的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模型;继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设和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研究证明,当代青年家庭责任认识、家庭责任情感以及家庭责任行为三因素间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第三部分重点对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剖析和论证。研究表明:(1)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整体呈现为积极健康的态势。大多数当代青年对于家庭责任认知明确、情感正向、行为也倾向于积极担当。(2)青年家庭责任感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性。这些差异可以概括为基于生理与成长因素、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和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群体差异性,如女性青年家庭责任感优于男性、已婚优于未婚、核心小家庭优于三代及以上同居家庭,此外还存在工作性质较稳定者优于不稳定者、年龄较大者家庭责任感较稳定、学历越高则家庭责任感越强的现象。(3)青年家庭责任担当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方面,在家庭责任感的知行关系上存在“知行脱节”、“知大于行”的问题;另一方面,青年在家庭责任履行存在多种现实的压力和困境,如家庭物质建设压力、婚姻恋爱压力、生育子女压力、养育子女压力、赡养父母压力等。(4)青年家庭责任感问题的成因源于多个方面,客观上与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影响力下降、新媒体文化传播的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引导不足有关;主观上与多元文化不境下青年对于个性和自由的过度追求,以及青年自身责任感养成的欠缺等因素有关。第四部分在前述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方法与路径。文章主张应积极优化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宏观环境,加强道德文明宣传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积极引导;改进学校的德育理念与方法,从内容和方法上丰富学校家庭责任感教育;完善家庭教育的观念与方式,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代际关系,推进家庭美德的传承;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唤起内心良知和责任意识。核心是要围绕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个人教育的有机统一,以系统全面提升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教育质量和水平。
上官苗苗[10](2017)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一论述深刻的凸显了在改革和发展问题上的系统视野与思维。大至国家、社会的发展,小至教育、个体的发展,都需要系统的视域和思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变迁从来都是具有彻底的革命性意义的,它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崛起与振兴。”面对实践的新发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更需要新的系统、整体视野,进行系统研究。可以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意义重大。对国家来说,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社会来说,事关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个人来说,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正是基于这一重大意义的考虑,加之实践的推动,促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开展。当然,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不仅有着科学的方向指引,是对国家整体规划德育发展政策的积极响应,而且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是对教育内容发展中现实问题的反思,更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既是教育内容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诉求,也是对学术探讨和追问的有力回应。可以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是一种客观必然的选择。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我们获得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视野,为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武器,是研究范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从系统的视域出发,立足于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和有序性,以新中国成立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历程为经,以教育内容发展中问题的不同方面为纬,围绕“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逻辑框架,自觉的关注、揭示问题,深入的剖析问题进而积极的回应问题、破解问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力求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和系统化发展。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具体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主要围绕着“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结构展开,具体探讨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和思路,以求为本文的展开奠定研究基础。第一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解读。主要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系统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解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明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探讨研究的方向归属,阐明研究的任务,揭示研究的价值,为后续研究的展开做好概念准备工作。第二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从动态性的视角出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在还原历史面貌的基础上,观察其发展过程中内容变化与相对稳定的交织与共进、总结其发展变迁中的特点。具体来说,主要是从内容的探索发展、恢复发展、改革发展三个时期阐明教育内容发展的历史演进轨迹、主题变化和侧重点上的差异性,这一部分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历史生成研究的重要方面。第三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反思。从系统整体性的视角出发,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主要成就、基本经验、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总结与反思。具体来说,从主要成就上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逐渐显现中国特色;基本格局初步成型;作用成效日益凸显。从经验上看,高举旗帜,坚持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遵循;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其理论品格;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是教育不可偏离的天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贯彻始终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和核心统领。从问题上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成、衔接、层次、重复和契合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定位上存在的个别偏差、内容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摸索的过程以及内容研究上系统、整体视域的缺乏是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建构。从系统视域出发,立足于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和有序性,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依据、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具体实施和时代愿景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具体来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系统的相关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理论基点。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的目标、学生自身的发展实际是内容建构的实践依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把握内容取向的科学定位、注重内容要素的有机整合、注重内容结构的科学优化、强调内容体系的逻辑秩序,关注内容发展的现代转型、强调内容系统的内外协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总体思路。把握好横向上的基本点、处理好纵向上的侧重点,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教育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具体实施。而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不懈追求和时代愿景。结语部分主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并提出了本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重要方面。
二、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缺失与纠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缺失与纠偏(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目标及其作用 |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任务及其作用 |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组织及其结构 |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课程体系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高校立德树人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内容 |
一、高校“立德”的主要内容 |
二、高校“树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立德树人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立德树人思想 |
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立德树人思想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
一、纠正大学生道德偏差,塑造健全人格 |
二、强化大学生价值引领,助力中国梦实现 |
三、回应人才培养目标,顺应世界人才培养模式 |
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
第二章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成就 |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提高 |
二、人才培养的质量明显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立德树人的认同问题 |
二、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问题 |
三、高校立德树人的主体问题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存在问题的成因 |
一、高校作用发挥不足 |
二、社会及家庭环境支撑力不足 |
三、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不足 |
第三章 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立德树人 |
一、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全员引导立德树人 |
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 |
三、创新高校立德树人体系,全方位开展立德树人 |
第二节 优化立德树人社会环境 |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 |
三、加强法治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
四、把握微时代加强网络育人 |
第三节 完善立德树人家庭教育 |
一、正确使用家庭教育方法 |
二、注重家风建设 |
第四节 全面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能力 |
一、发挥主体作用,开展自我教育 |
二、培养道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3)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相关概述 |
2.1 道德自律的释义 |
2.1.1 道德自律的界定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2.1.3 道德自律的基本维度 |
2.1.4 道德自律的集中体现 |
2.2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阐释 |
2.2.1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概念 |
2.2.2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特殊性 |
2.2.3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要素特质 |
2.2.4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实现条件 |
第3章 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自律的主要论述 |
3.1.1 马恩的道德自律思想 |
3.1.2 列宁的道德自律思想 |
3.1.3 党的领导人的道德自律思想 |
3.2 中国学者关于道德自律的主要论述 |
3.2.1 中国古代的道德自律思想 |
3.2.2 中国近代的道德自律思想 |
3.3 西方学者关于道德自律的主要论述 |
3.3.1 古希腊时期的道德自律思想 |
3.3.2 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道德自律思想 |
3.3.3 近代西方的道德自律思想 |
3.3.4 现代西方的道德自律思想 |
第4章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现状及原因 |
4.1 大学生道德自律的良好态势 |
4.1.1 德育效果初显,个体道德认知总体良好 |
4.1.2 重视道德修养,日益关注自身精神世界 |
4.1.3 关注现实问题,价值追求趋于理性务实 |
4.2 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的问题 |
4.2.1 隐性从众:多数意见压力之下的主体判断退让 |
4.2.2 知行不一:知识认同与精神对抗之下的知善与行善割裂 |
4.2.3 行为波动:自我同一性缺失之下的明堂道德与暗室自私 |
4.2.4 逃避责任:为我与利他观念交织之下的道德责任推脱 |
4.3 大学生道德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主体迷惘:多元价值交织之下精神的迷茫 |
4.3.2 上行下效:不良家风浸染之下榜样的缺场 |
4.3.3 重智轻德:知识本位取向之下德育的窘境 |
4.3.4 反向报偿:善恶行为评判之下结果的困惑 |
4.3.5 开放环境:虚实世界反差之下行为的差异 |
第5章 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基本策略 |
5.1 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价值取向 |
5.1.1 规范性精神: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逻辑起点 |
5.1.2 主体性精神: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价值基础 |
5.2 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目标确立 |
5.2.1 基本目标:个体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尊崇 |
5.2.2 理想目标: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德性 |
5.3 大学生道德自律培育的具体路径 |
5.3.1 求知积善:深化个体认知,促进知行转化 |
5.3.2 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氛围,树立良好家风 |
5.3.3 智德并重: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环境 |
5.3.4 制度保障:强化政策监管,健全奖惩机制 |
5.3.5 虚实共治:协同多方影响,加强外部促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中国大学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及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价值观的研究 |
(二)关于媒介环境的研究 |
(三)关于仪式的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数据说明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方法 |
七、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大学校长典礼致辞的功能及特征 |
第一节 校长典礼致辞对于价值观培育的功能探讨 |
一、个人层面: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塑造健全人格 |
二、学校层面:强化办学理念,传递大学精神 |
三、社会层面:培养国家人才,弘扬核心价值观 |
第二节 基于仪式角度的校长典礼致辞功能探讨 |
一、情感体验,增强集体记忆 |
二、道德感知,建立身份认同 |
三、文化传承,弘扬学校特色 |
第三节 校长典礼致辞随媒介变化的特征演变 |
一、受众:从校园师生到社会大众 |
二、形式:从单向传播到社会互动 |
三、话语风格:从严肃认真到贴近生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主导价值观 |
第一节 校长开学典礼致辞中的主导价值观 |
一、学生角色:强调学习与创新并重 |
二、个人发展:兼并理想和素养 |
三、国家层面:发扬爱国主义,学会服务 |
四、与他人关系:诚信包容,善于合作 |
第二节 校长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主导价值观 |
一、社会角色:敬业奉献,不忘良知 |
二、个人发展:终身学习,立志自信 |
三、国家层面:心系祖国,振兴民族 |
四、与他人关系:谦逊待人,感恩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长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变迁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校长典礼致辞的阶段划分 |
一、民国时期:专研学术,强调救国兴国 |
二、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政治建设为主线 |
三、二十一世纪:强调学生本位,凸显人文关怀 |
第二节 校长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变迁特点 |
一、从一元价值观到多元价值观 |
二、从整体价值观到兼具整体、个体的价值观 |
三、政治价值观:从“无党无派”到方向明确 |
四、整体保持神圣价值观 |
第三节 校长典礼致辞中价值观变迁的影响因素 |
一、高校层面 |
二、社会因素 |
三、媒介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新媒体时代校长典礼致辞的思考 |
第一节 :大学校长典礼致辞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
一、体现学校特色,针砭时弊 |
二、加强档案意识,建设联动传播阵地 |
三、坚守文化保存观,理性对待网络文化 |
第二节 :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启发 |
一、强化“明大德”、“守公德”价值观教育 |
二、坚持隐性教育,理论生动化 |
三、借助媒介优势,塑造全民核心价值观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样本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一、关于国外高校德育实施的状况研究 |
二、关于国内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伦理 |
第一章 德育学分制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德育学分制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高校德育 |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的相关理论支撑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
三、泰勒科学管理原理 |
第三节 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维度和视角 |
一、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维度 |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研究视角 |
第二章 云南师范大学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调查研究设计 |
第一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调查内容 |
二、问卷调查对象的情况 |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
一、访谈问题内容 |
二、访谈对象情况 |
三、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三章 云南师范大学实施的德育学分制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云南师范大学实施德育学分制的状况调查分析 |
一、实施动因 |
二、推行德育学分制所具体实施的举措 |
三、学校2015—2016 年德育成绩的分析 |
第二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的问卷结果分析 |
一、目标维度 |
二、内容维度 |
三、方法维度 |
四、评价体系维度 |
五、问卷调查小结 |
第三节 德育学分制实施访谈结果分析 |
一、目标维度 |
二、内容维度 |
三、方法维度 |
四、评价体系维度 |
五、访谈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建议 |
第一节 明确高校德育学分制的目标 |
一、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优秀的接班人 |
三、形成科学的高校德育学分制发展理念 |
第二节 丰富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内容 |
一、引入符合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
二、重视传统文化的德育地位 |
三、突出德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优化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方法 |
一、提高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效率 |
二、建立高校学生德育档案的网络体系 |
三、探索德育学分制实施新方法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体系 |
一、加强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的监督管理 |
二、推动高校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
三、开展德育学分制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 |
第五节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一、调查问卷 |
二、访谈问卷一 |
三、访谈问卷二 |
致谢 |
(6)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大学生诚信及其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诚信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大学生诚信内容维度 |
2.1.3 大学生诚信相关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思想 |
2.2.2 西方诚信文明缘起与发展 |
2.2.3 马克思主义诚信思想理论 |
2.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诚信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诚信与大学诚信 |
3.1 大学生诚信的价值根基 |
3.1.1 诚信与人的本质 |
3.1.2 诚信与人的价值 |
3.1.3 诚信与人的需要 |
3.1.4 诚信与人的发展 |
3.2 大学诚信的价值阐释 |
3.2.1 大学诚信的自我价值 |
3.2.2 大学诚信的系统价值 |
3.2.3 大学诚信的社会价值 |
3.3 大学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的关系 |
3.3.1 大学诚信:大学生诚信的升华与凝结 |
3.3.2 大学生诚信:大学诚信的前提与基础 |
3.3.3 大学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的辩证统一 |
3.4 本章小结 |
4 实证调查研究: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诚信问卷调查 |
4.1.1 调查方法 |
4.1.2 问卷结构 |
4.2 问卷总体分析 |
4.2.1 大学生对诚信的整体认知 |
4.2.2 大学生诚信内容维度分析 |
4.2.3 大学生诚信路径建设分析 |
4.3 问卷结果与分析 |
4.3.1 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
4.3.2 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 |
4.3.3 大学生诚信困境分析 |
5 环境考量层面:大学生诚信与诚信环境变迁的影响分析 |
5.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诚信的环境变迁 |
5.1.1 社会环境:相对封闭环境下的稳定性到开放流动下的变动性 |
5.1.2 体制转型:道德领域呈现出复杂的矛盾运动态势 |
5.1.3 制度保障:从国家信用保障到社会诚信制度供给不足 |
5.2 新时期环境变迁对大学生诚信的宏观影响 |
5.2.1 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主体道德迷失 |
5.2.2 社会信息化发展与网络管理积弊 |
5.2.3 法规制度建设滞后与法律意识无力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制度层面:大学生诚信与大学制度体系的影响分析 |
6.1 西方大学制度的演进与启示 |
6.1.1 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发展 |
6.1.2 西方大学制度的经验启示 |
6.2 我国大学制度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
6.2.1 我国大学制度内涵的特性 |
6.2.2 我国大学制度存在的问题 |
6.3 我国大学制度对大学生诚信的中观影响 |
6.3.1 大学组织管理机制的顽疾 |
6.3.2 大学学科设置和考评体系的制约 |
6.3.3 大学自主性和人文关怀制度的匮乏 |
6.4 本章小结 |
7 家庭自身层面:大学生诚信与家庭教育隐形效能的影响分析 |
7.1 家庭层面对大学生诚信的微观影响 |
7.1.1 家庭教育理念片面化的影响 |
7.1.2 家庭行为教育引导偏颇的影响 |
7.1.3 家庭道德教育时间错位的影响 |
7.2 自身层面对大学生诚信的微观影响 |
7.2.1 大学生诚信知行偏差的影响 |
7.2.2 思想观念务实造成素质缺陷的影响 |
7.2.3 趋利从众心态造成道德迷失的影响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大学生诚信建设路径选择的现实思考 |
8.1 教育环节:诚信道德教育是破解诚信失范的根本途径 |
8.1.1 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道德素质教育 |
8.1.2 以课堂教学为渠道,加强课程系统建设 |
8.1.3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
8.2 制度保障:诚信建设制度化是破解诚信失范的重要保障 |
8.2.1 完善考核制度,建立信用监督机制 |
8.2.2 规范先进典型,建立诚信评价机制 |
8.2.3 加大媒介监管,建立媒体先导机制 |
8.3 条件支撑:诚信品质养成是破解诚信失范的重要条件 |
8.3.1 重视家庭教育,夯实诚信首要环节 |
8.3.2 引导朋辈交往,发挥情感潜在功能 |
8.3.3 强化自身认知,自觉生成诚信习惯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相关概述 |
2.1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论述 |
2.1.2 中国共产党人道德实践理论 |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养成相关观点 |
2.1.4 西方相关理论借鉴 |
2.2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内涵及特征 |
2.2.1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内涵 |
2.2.2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特征 |
2.3 道德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
2.3.1 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 |
2.3.2 引导个体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
2.3.3 丰富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表达 |
2.3.4 促进个体的道德心理平衡 |
2.4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
2.4.1 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2.4.2 大学生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2.4.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主要内容环节及关键点 |
3.1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
3.1.1 以基础为主的勤学教育 |
3.1.2 以规范为主的修德教育 |
3.1.3 以纠偏为主的明辨教育 |
3.1.4 以实践为主的笃实教育 |
3.2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主要环节 |
3.2.1 提高道德认知培育道德信念 |
3.2.2 激发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 |
3.2.3 塑造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 |
3.3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需注意的关键点 |
3.3.1 在正面引导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自觉性 |
3.3.2 在知情意行的过程中注重实践环节 |
3.3.3 培养道德模范典型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3.3.4 在道德养成显性教育中注重循序渐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情况调查 |
4.1.1 调查基本情况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自身对道德养成教育认识不够 |
4.2.2 教育内容结合现实不足 |
4.2.3 教育方法手段缺乏创新 |
4.2.4 教育载体单一不够丰富多彩 |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部分大学生缺少道德养成教育的自觉性 |
4.3.2 高校道德养成教育一定程度缺少针对性 |
4.3.3 家庭的道德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
4.3.4 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的负面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实现路径 |
5.1 强化大学生自我养成意识 |
5.1.1 帮助大学生明确道德养成的规范 |
5.1.2 提升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追求 |
5.1.3 培养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的能力 |
5.2 实现高校道德养成教育常态化 |
5.2.1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
5.2.2 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
5.2.3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
5.2.4 开展多种德育活动提供道德养成实践平台 |
5.3 发挥家庭对养成教育影响力 |
5.3.1 家长自觉重视道德修养的作用 |
5.3.2 家长自觉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 |
5.3.3 家长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力量 |
5.4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5.4.1 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舆论引导 |
5.4.2 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制度保障 |
5.4.3 结合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缘由及价值 |
1.1.1 研究的缘由 |
1.1.2 研究的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
1.2.2 国内研究的趋势与成果 |
1.2.3 总结评析与研究展望 |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青年家庭责任感相关概念及理论剖析 |
2.1 核心概念的厘定 |
2.1.1 青年与家庭 |
2.1.2 责任与责任感 |
2.2 家庭责任感研究的理论剖析 |
2.2.1 基于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分析 |
2.2.2 基于中西方责任伦理的分析 |
2.2.3 基于中西方责任心理及教育的分析 |
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构成因素及结构关系分析 |
3.1 构建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理论依据 |
3.1.1 人格的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
3.1.2 品德的因素构成说 |
3.1.3 责任归因理论 |
3.1.4 四水平分层评价理论体系 |
3.1.5 责任心理结构的多元理论 |
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解析 |
3.2.1 家庭责任认知 |
3.2.2 家庭责任情感 |
3.2.3 家庭责任行为 |
3.2.4 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间的关系 |
4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探索与验证 |
4.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探索 |
4.1.1 评价量表结构与维度的预设 |
4.1.2 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测试 |
4.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问卷结构的分析与确立 |
4.2.1 问卷题项的分布设置 |
4.2.2 问卷调查的正式实施 |
4.2.3 问卷分析结构的确立 |
4.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建立与检验 |
4.3.1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构成要素 |
4.3.2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知行体系的结构模型 |
4.3.3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内在结构的检验 |
5 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表现与特征解析 |
5.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总体表现 |
5.1.1 青年家庭责任感认知表现 |
5.1.2 青年家庭责任感情感表现 |
5.1.3 青年家庭责任感行为表现 |
5.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群体差异 |
5.2.1 基于生理与成长性因素的群体差异 |
5.2.2 基于社会角色与教育因素的群体差异 |
5.2.3 基于原生家庭及相关因素的群体差异 |
5.3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一般特征 |
5.3.1 家庭责任感养成具有阶段性 |
5.3.2 家庭责任感问题知易行难 |
5.3.3 家庭责任分配趋于性别平等 |
5.3.4 青年的婚恋观趋于理性 |
5.3.5 青年的养老观趋于传统 |
6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主要问题 |
6.1.1 社会压力和物质经济压力 |
6.1.2 社会、学校和家庭德育作用不足 |
6.1.3 婚恋、生育和养老压力 |
6.2 青年家庭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
6.2.1 社会德育环境和政策的影响 |
6.2.2 学校环境与学校教育的影响 |
6.2.3 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 |
6.2.4 青年个体的自我教育的影响 |
7 青年家庭责任感养成的路径探析 |
7.1 优化养成教育的社会环境 |
7.1.1 凸显社会德育价值 |
7.1.2 维护道德伦理秩序 |
7.1.3 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
7.1.4 健全细化法律规范 |
7.2 改进学校教育的方法 |
7.2.1 均衡德育与智育的发展 |
7.2.2 遵循责任感养成的原则 |
7.2.3 发挥教育者的引导作用 |
7.2.4 提高德育活动的科学性 |
7.2.5 创新德育活动实践方式 |
7.3 完善家庭教育的方式 |
7.3.1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7.3.2 调适家庭代际关系 |
7.3.3 维系家庭亲缘情感 |
7.4 深化个体自我教育的意识与实践 |
7.4.1 唤醒内在的责任意识 |
7.4.2 正确对待矛盾与压力 |
7.4.3 实现自律与他律统一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1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一)国家政策的指引 |
(二)内容建设的诉求 |
(三)现实问题的反思 |
(四)学术探讨的追问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成果的类别分布 |
(二)研究成果的内容综述 |
(三)已有成果的理性审视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系统分析法 |
(三)矛盾分析法 |
(四)经验总结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概念解读 |
一、系统的基本要义 |
(一)系统的基本概念 |
(二)系统的基本特征 |
(三)系统思想的发展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概念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特征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意义解读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基本要义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论域归属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概念解读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系统研究的价值意蕴 |
第二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历史沿革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探索发展时期(1949年-1977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初步形成时期(1949年-1956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曲折发展时期(1957年-1965年)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严重受挫时期(1966年-1976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1991年)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恢复重建时期(1977年-1983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稳定发展时期(1984年-1991年)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化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设发展时期(1992年-2002年)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继续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
第三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反思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国特色逐渐显现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基本格局初步成型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用成效日益凸显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高举旗帜,坚持方向,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根本遵循 |
(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论品格 |
(三)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可偏离的天职 |
(四)理论联系实际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贯彻始终的根本原则 |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和核心统领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构成失衡问题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不当问题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不清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无益重复问题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契合不佳问题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是曲折摸索的过程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定位上存在着某些偏差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上系统视域的缺乏 |
(四)外在环境中的个别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效应 |
第四章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建构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依据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理论依据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实践依据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 |
(二)整体性与有序性相结合 |
(三)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 |
(四)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 |
(五)规范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
(六)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总体思路 |
(一)把握内容取向的科学定位 |
(二)注重内容要素的有机整合 |
(三)促进内容结构的科学优化 |
(四)强调内容体系的逻辑秩序 |
(五)关注内容发展的现代转型 |
(六)加强内容系统的内外协调 |
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具体实施 |
(一)横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点 |
(二)纵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侧重点 |
五、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时代愿景 |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化 |
(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大学生公德教育的缺失与纠偏(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2]高校立德树人的对策研究[D]. 罗陈成. 湘潭大学, 2020(02)
- [3]大学生道德自律研究[D]. 李晓颖.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大学校长开学(毕业)典礼致辞中的价值观及其变迁研究[D]. 余根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高校德育学分制实施情况研究 ——基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调查[D]. 刘勤.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大学生诚信及其建设研究[D]. 胡雪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8]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D]. 周光苑.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8(03)
- [9]当代青年家庭责任感及其养成研究[D]. 应宗颖.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10]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系统研究[D]. 上官苗苗. 东北师范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