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排水鼠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宇[1](2021)在《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人们的设计观念从线性模式逐渐转向了非线性模式,设计师们不再用传统的形式追随功能的方式去做设计,而是运用更加无规则、律动感强、流线型的设计方式表达作品,这种设计手法也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在非线性中分形和混沌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景观设计界的一次冲击,这使人们走向了探索景观设计的新的道路,与此同时,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也愈加成熟,本次研究试图在城市景观绿道设计中引入非线性概念,从不同的角度介绍非线性一词的含义,并且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在实地考察了东湖绿道的前提下,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借用国内外传统景观设计中的案例应用进行分析以及中外景观绿道设计在非线性概念下运用的对比,从滨水绿道,休闲绿道,等多个角度探索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设计的意义和价值,将非线性的设计概念引入绿道设计,用非线性的设计手法完善景观生态系统,保持其原有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使生态绿道环境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文探讨了非线性景观的来源背景概述,以及其思维构建的过程,阐述非线性景观在设计中的具体做法,对比非线性景观和线性景观两者之间的差别,最终将非线性的景观设计概念引入东湖绿道中去,对水系、选址、植被、周边环境等多个要素进行分析,为东湖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的设计运用提供理论依据及设计参考。
孙宇[2](2021)在《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文中提出人类对火星的热切关注主要因为火星是目前最有可能发现地外生命的星球。水和碳是影响类地行星宜居性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火星上水和碳的分布及演化历史是寻找地外生命的关键。碳酸盐矿物与水和碳的循环,乃至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因此一直被视为宜居要素信息的重要载体。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火星表面的碳酸盐认识非常有限。轨道和为数不多的着陆探测显示,尽管二氧化碳在火星大气中的占比高达96%,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分布却非常有限。截至目前,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类似地球表面巨厚且连续沉积的碳酸盐。相关研究认为,火星上的碳酸盐可能以局部微小区域或者地下沉积单元的形式存在。然而,当前火星探测对火星全球碳酸盐岩小尺度露头分布以及性质研究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们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化的认识。在比较行星学的研究中,地球是研究和对比其他行星的基础。在地球上建立相应的行星类似环境,可以通过类比相似的地貌、矿物组成以及沉积环境,进而推测类地行星的演变历史和发展规律,拓展行星探测数据带来的认识。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缘,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盆地中心平均海拔2800 m)。其寒冷、干旱、强风力作用和高紫外线辐射的地表环境,以及广泛分布的蒸发盐矿床和风成地貌都与火星表面特征极其相似,因而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大的类火星环境之一。本论文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选取了一套封闭沉积盆地的碳酸盐沉积相(山麓洪积相的碳酸盐结核,滨湖相的碳酸盐鲕粒,湖相-温泉沉积的碳酸盐麻点岩石)作为研究对象。尽管碳酸盐结核和碳酸盐鲕粒是表生环境中常见的碳酸盐沉积相,但干旱环境中碳酸盐结核的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仍需要进一步的阐释。火星上的麻点岩石首见于海盗2号于火星北部平原的着陆点,有关其成因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论文通过对这些碳酸盐样品开展的详细矿物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分析,探明了这些碳酸盐沉积相代表的沉积环境与古气候演变特征,通过与火星探测数据的联系,评估了这三种盆地碳酸盐沉积相在火星上记录古气候及古环境演变信息并保存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为火星探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明了碳酸盐结核圈层结构的成因并探讨其古气候意义25万年前,在柴达木西部的阿尔金山山麓平原,洪水作用形成了文石和碎屑矿物的沉积,随后的干旱气候导致了先期沉积物的开裂,并为接下来10万年间洪水事件沉积的高镁方解石提供了生长核。波动的水化学条件导致碳酸盐出现不同的晶体形态、元素(如锰)含量,以及孔隙度,进而形成特征性的结核圈层结构。同位素分析表明,旷日持久的干旱导致δ13C和δ18O值从结核的核部到边部分别增加了3‰和6‰。Rayleigh分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结核生长过程中,蒸发导致水体减少了50%的H2O和25%的溶解CO2。以上结果说明,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碳酸盐结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古气候变化指标,这同时可为研究相似沉积环境下的火星盖尔陨石坑结核的形成及其古气候意义提供线索。(2)探究了碳酸盐鲕粒的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本研究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了三个被蒸发盐胶结的碳酸盐鲕粒沉积层,矿物学和年代学分析显示,三个样品分别是:形成于29万年前,在26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白云石鲕粒;形成于16万年前,在11万年前被石盐胶结的文石鲕粒;以及形成于3万年前,在2万年前被石膏胶结的文石鲕粒。对这些碳酸盐鲕粒的元素分析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一个干旱的盐湖沉积环境,且该结果不支持鲕粒的生物成因假说。拉曼光谱分析检测到了鲕粒中的有机物:伪枝藻素(蓝细菌光合作用的保护色素)。尽管随着鲕粒年龄的增大,伪枝藻素的保存情况逐渐变差,但至少在29万年内,都能在鲕粒样品中检测到有效的伪枝藻素信号。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尽管鲕粒可能是无机成因的,但蒸发盐胶结的鲕粒具有在极端环境中保存有机物的潜力。在蒸发盐矿床广泛分布的火星表面,鲕粒不仅可以作为潜在的碳储库,而且其中很有可能保存了古代火星生命演化的关键信息,因此在未来的火星探测中应当对此类蒸发盐矿床给予充分的关注。(3)提出碳酸盐麻点岩石的温泉成因并探讨其天体生物学意义柴达木盆地西部发现的碳酸盐麻点岩石在形貌、尺寸以及分布状态上都与火星麻点岩石非常相似。岩石内部一组自生白云石、高岭石、石膏、Opal-A的矿物组合明确地指示了温泉沉积环境的存在。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麻点岩石形成于温泉水与湖水混合的环境中。扫描电镜观察还在这些麻点岩石中发现了自生黄铁矿。硫同位素分析显示,这些黄铁矿是硫酸盐还原菌在大约25°C的环境条件下诱导生成的。类比研究发现,火星上的麻点岩石很可能也是一个古代温泉的遗迹。此外,这些麻点岩石具有在干燥、氧化的表面环境中长期保存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应该被列为火星生命探测的重点关注对象。毫无疑问,古代火星的表面经历过液态水稳定存在的演化阶段。尽管火星古代大气的成分及厚度仍然存在争议,但火星表面的碳酸盐很可能以各种沉积微相的形式存在。这些微相可以封存一定量的大气碳,并且能够记录古气候演变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早期火星出现过生命,这些碳酸盐沉积环境有极大的可能是孕育生命的场所,进而以不同的形式记录下生命信息。在火星全球露头尺度研究尚未实现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我们认识火星碳酸盐沉积至关重要,并且可为火星古气候研究和生命探测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朱雅梅[3](2021)在《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文中认为伴随着国民健康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席卷全国,养生养老需求也愈发强烈,森林康养旅游已是我国森林旅游转型的必然趋势。森林公园作为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是森林康养发展的重要载体,森林康养公园也成为了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共生理论对于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有利于指导实现森林康养公园的合理规划。对此本文提出将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研究与共生理论结合,通过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研究与共生理论研究,整合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并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内外部共生系统,探索将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康养公园的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森林康养和森林公园的相关理论、国内外发展情况、实际案例等进行综合研究,首先对森林康养公园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并对共生理论、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共生系统分类等基础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和解读。(2)通过构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对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要素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影响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的主要因子和权重排序,准则层中生态要素(0.5349)>康养产业要素(0.2697)>景观要素(0.1201)>基础设施要素(0.0753),指标层中自然环境最为重要,森林康养产品、土地资源、森林康养服务设施、动植物资源、道路交通、景观功能、文化特色和景观空间的权重相对较高。(3)基于共生理论分别以单重共生系统和多重共生系统构建森林康养公园内外两重共生系统,并根据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的相关结论,对规划要素进行提取构建其共生规划的内部共生子系统:空间文化、生态环境、产业功能和道路交通。(4)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对影响森林康养公园内外部共生系统的共生因素显着性分析,得出自然因素、景观因素等显着性共生因素,以明晰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的前期分析重点。(5)最终总结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理论验证对象进行具体案例实践。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共生理论得出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规划方法,为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研究成果也为类似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施秀晶[4](2020)在《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文中指出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来看,萧绍圩区历经两千年水利建设叠加而成的水利景观联系了自然、农业与聚落,构成了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综合景观系统,具有极高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内涵。本文从历史变迁、形态结构、价值与核心特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对萧绍圩区水利景观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三个方面成果:(1)根据水利建设对地区景观形成的重要影响角度分为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整个水利建设旨在不断调整不同时期萧绍圩区“人-地-水”关系的最佳状态,东汉鉴湖的修筑与南宋鉴湖的垦废是两大转折点:鉴湖修筑形成大水域景观格局,奠定了萧绍圩区水环境基础;鉴湖垦废使水面逐渐破碎化,经不断地调整完善最终形成外有海塘御潮,内有运河水系网络调控的水利景观格局。(2)萧绍圩区水利景观整体由海塘景观和闸堰工程景观构成的外御水利景观系统围合,圩区内形成由陂塘景观、泻湖景观、河道景观构成的独立的运河水系景观系统,由外向内形成一个“海塘-闸-河道-泻湖-运河-陂塘-沟渠”的整体景观结构体系。(3)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具有以实用、美学、生态、遗产价值为主的景观价值,并从文化景观的视角,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理论探寻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最后,以“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最终指向,创新性地提出以“整合个体变整体,关照历史与现代,融合无形于有形”为核心的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寻求水利景观重新定位的可能性,推动萧绍圩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邓蓓瑶[5](2020)在《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分级管控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认为频发的绿道安全事故对绿道安全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绿道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标准、日常管理、应急救援等各环节仍存在较多问题。相较而言,国外学者就绿道局部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展开了较为充分的专项研究,而国内绿道安全专项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相关量化评估结果对管控工作指导有限。因此,为提升绿道管控水平,把握绿道安全风险水平,开展绿道安全量化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辨析绿道频发安全问题及其发生环境、后果严重性、可控性特征对管控的需求,为展开对接管控的量化评估工作做前期分析。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辨析安全风险源环境构成要素与绿道安全之间的关系,构建绿道自然环境、设施环境、使用环境三位一体的风险评估框架。在评估框架的指导下,借鉴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理论,综合应用文献分析与实测、地理数据与编程数据处理分析、物理模拟、动态仿真模拟等方法,完成自然、设施和使用环境风险评估,最后,以深圳市为例,运用该风险评估体系对全市绿道网进行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并以深圳市凤凰山绿道、新东绿道、茜坑绿道为例,对其存在的各类环境隐患及其风险等级提出相应的管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分类分级管控的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有助于绿道管理者更全面的了解绿道所在自然环境、自身的设施环境及动态的使用环境风险水平,根据风险水平,结合绿道实际使用情况可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设、提升及管控建议。总的来说,深圳绿道境内设施及使用环境隐患诱发的安全事件宗数较多,但作为一个位于季风气候区的滨海城市,规律性气象灾害对深圳绿道的影响虽不如前者频繁,但影响程度更严重,不可忽略。其中,深圳市绿道自然风险受台风灾害、暴雨灾害影响较大,此外是生态敏感性和地质灾害等;部分精品绿道设施环境较好,但大部分省立绿道的设施不够完备,尤其是一些使用率较高的省立绿道无法达到安全标准,仍需加强完善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使用环境评估中测算所得的服务水平与实地调查所得的使用者感受基本一致,使用隐患暴露具有时间特征。此外,应结合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绿道的需求偏好,开展差异化的管控工作。如,环山型绿道需特别关注地质隐患、地势起伏与使用者安全之间的关系,前者通过遵循自然灾害风险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以保障绿道安全,后者更依赖于设施环境安全,待建设绿道可通过安全选线来规避风险,而建成绿道需着重完善防护等辅助设施;受台风等气象灾害影响,滨海绿道在设施材质耐侵蚀性、形制稳定性上有更高的要求;滨水型绿道出于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的考虑,除完善照明、防护设施以外,其在使用人群秩序的日常管理及相关应急响应上有更高的要求。
苏挺[6](2017)在《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及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文中指出土壤盐渍化是阻碍南疆农业生产和绿洲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红旗农场位于克州境内,农场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0.35×104.hm2,盐渍化土地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75%以上,已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进行了第三师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和暗管排盐技术措施对土壤盐分、养分及作物生长影响研究,为因地制宜制定红旗农场盐渍化防控和修复措施提供科技支撑。暗管排盐试验按照不同暗管埋深,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1.2 m埋深暗管(H12)、1.5 m埋深暗管(H15)、1.8 m埋深暗管(H18)和空白对照处理CK,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红旗农场可利用土地资源土壤全盐含量较高,盐渍化土壤分布面积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盐渍化程度存在差异。农场可利用土地资源土壤全盐平均含量为10.44 g·kg-1,最高含量为79.90 g·kg-1,最低含量为1.28g·kg-1。农场现有可利用土地资源0.35×104·hm2,按照新疆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农场非盐渍化土壤109.77 hm2,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3.11%;轻度盐渍化土壤535.20hm2,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15.15%;中度盐渍化土壤1454.00hm2,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41.15%;重度盐渍化土壤742.33 hm2,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21.01%;盐土 692.40 hm2,占可利用土地资源面积的19.59%。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全盐平均含量分别为:荒地18.97 g·kg-1、弃耕地 15.96 g·kg-1、棉田 8.74 g.kg-1、麦田 5.45 g·kg-1、葡萄 2.24 g.kg-1。2.红旗农场可利用土地资源土壤养分含量低。农场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10.65 mg·kg-1,按照新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属于极低水平;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5.47 g·kg-1,按照新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属于极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21.82 mg·kg-1,按照新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属于较低水平;土壤速效磷平均含量为17.98mg·kg-1,按照新疆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属于中等水平。3.暗管排盐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全盐含量,不同埋深暗管降低土壤全盐存在差异,1.5 m埋深暗管效果最佳,距离暗管越近排盐效果越佳,不同深度土壤全盐含量降幅规律并不一致。CK试验前土壤全盐含量为18.33 g·kg-1,暗管铺设1年后下降至17.81 g·kg-1降幅2.85%,暗管铺设2年后上升至19.73 g·kg-1降幅-7.64%;1.2 m埋深暗管,试验前土壤全盐含量为17.68 g·kg-1,暗管铺设1年后下降至12.69 g.kg-1降幅28.23%,暗管铺设2年后下降至10.68 g·kg-1降幅39.57%;1.5 m埋深暗管,试验前土壤全盐含量为15.94 g·kg-1,暗管铺设1年后下降至12.27 g·kg-1降幅22.98%,暗管铺设2年后下降至8.61 g·kg-1降幅45.99%;1.8 m埋深暗管,试验前土壤全盐含量为15.84 g·kg-1,暗管铺设1年后下降至13.64 g·kg-1降幅13.85%,暗管铺设2年后下降至11.79 g·kg-1降幅25.56%。水平方向1.2 m埋深暗管0m、6.25 m、12.5 m 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39.57%、37.65%、37.3%;1.5m 埋深暗管0m、6.25 m、12.5m 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 45.99%、43.71%、38.88%;1.8 m埋深暗管0m、6.25 m、12.5 m 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25.56%、29.11%、24.95%。1.2 m 埋深暗管 0-120 cm 土层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 43.29%、48.78%、33.67%、28.28%、43.81%、37.33%;1.5 m 埋深暗管 0-15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 68.42%、58.62%、41.76%、36.97%、25.57%、46.87%、26.60%;1.8m 埋深暗管 0-180 cm土层土壤全盐含量降幅依次为::42.28%、40.94%、28.32%、14.17%、32.81%、20.87%、5.36%、2.89%。4.暗管排盐技术措施可以降低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无明显影响。CK在暗管铺设前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402.84mg·kg-1和4.36m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402.86 mg·kg-1和4.34 mg·kg-1,1.2 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348.72 mg·kg-1和4.18 m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295.50 mg·kg-1和2.81mg·kg-1,1.5 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380.36mg·kg-1和5.71m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340.92mg·kg-1和3.65mg·kg-1,1.8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427.83 mg·kg-1和5.06 m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为376.81 mg·kg-1和3.60mg·kg-1。CK在暗管铺设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4.47g·kg-1和0.25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4.45g·kg-1和0.27g·kg-1,1.2 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5.04 g·kg-1和0.28 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4.53 g·kg-1和0.27 g·kg-1,1.5 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5.5Jg·kg-1和0.3J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5.49g·kg-1和0.33 g·kg-1,1.8 m埋深暗管在暗管铺设前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4.92 g·kg-1和0.28g·kg-1,暗管铺设2年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为5.14g·kg-1和0.31g·kg-1。5.暗管排盐技术措施可以降低地下水埋深和暗管排水矿化度。实施暗管排盐技术后,地下水埋深从0.50-1.20 m下降到1.68-2.50m。暗管排水矿化度从28.42 g·L-1下降至13.71 g·L-1.6.暗管排盐技术措施能提高作物出苗率,1.5 m暗管埋深出苗率最高。试验前,试验区为弃耕地,试验后,试验区出苗率提高到了 42.72%。其中1.2 m、1.5 m、1.8 m埋深暗管土壤出苗率依次41.25%、48.16%、38.75%。
程杨[7](2017)在《以产业为导向的丘陵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重庆市20个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整治建设的外延不断扩展,土地整治工程建设已不仅仅满足于粮油生产的目的,并逐步形成了以粮油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和水果种植基地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建设体系。为了指导不同产业农田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有关指导建设的土地整治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是以指导普遍意义上的农田为特点,对特定农业产业建设的专指性不强,难以兼顾各类产业基地建设的特殊情况。随着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将不断增加,以产业为导向的工程建设任务也随之增加,探求不同产业导向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和标准的必要性由此凸显。本文通过对已建成的粮油基地、蔬菜基地、水果基地等三类基地水利工程的资料和实地调查,在水资源平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个不同产业为导向的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水源工程、排灌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建设进行对比归纳,并采用调和函数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权重总排序模型,探寻不同产业导向下的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标准,评价水源工程、排灌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建设是否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需求等。最后,梳理出不同产业导向下土地整治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特点,以期指导不同产业导向的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1)粮油基地建设的敏感因素是每亩成本、管运费等,指标权重分别为0.388、0.260。粮油基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1)水源工程以解决供需、均匀性为根本,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为约束,根据项目区粮油作物旱时需水量、项目区水资源分布均匀程度、项目区地形地貌条件因地制宜布局水源工程;(2)排灌工程设计排灌功能为前提、以成本为基础,利用效率、安全可靠性为制约,粮油基地水利工程建设首要目标是方便生产,提高粮油基地生产力水平。在丘陵沟谷区,沿沟谷纵向布置排灌渠系;排灌渠系设计以M7.5浆砌条石矩形排灌沟、M10砌标准红砖排灌沟以及沟带路的水利工程形式灵活布局。排灌沟每10-20m布设过沟用加钢筋的预置空心板、每300-500m设计机械过道;(3)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分为机耕道、生产便道,其规格分别为3.5-4.0m、1.2-1.8m,整体布局呈路网装,主体机耕道与主要公路相连接。机耕道设计上可以采用页岩回填或素土夯实为地基,地基上覆以25cm厚手摆片石,并以10cm厚碎石铺撒作为路面。生产便道建议采用M7.5条石或M10砌标准红砖结构。(2)蔬菜基地水利工程建设敏感因素是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权重为0.391和0.238。其水利工程建设既注重水利工程本身特性的发挥,又兼顾成本、效益、生态环境三者的统筹关系。蔬菜基地水利工程建设模式:(1)根据旱时蔬菜需水量和供水量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分析结果用于决策水源工程建设,需平衡缺水总量、用地成本、修建规模作为3因素以预防蔬菜基地的利润空间的压缩;(2)排灌水渠系工程设计在满足灌溉排涝的同时,要节约土地并合理利用排灌渠系工程,要根据产业规划、依据地形地貌合理布设排灌渠系,做到灌排兼顾。设计上推荐主体为M7.5条石或者M10砌标准红砖结构的矩形排灌沟加盖预应力空心板的形式;(3)田间道路工程设计在道路使用功能因素后,还要考虑观光休闲因素,蔬菜基地田间道路设计以3.5m-4m机耕道、1.8m-2.0m耕作道、1.2m-1.0m生产路为田间道路骨干,形成网路体系,机耕道建议采用C20砼路面且与公路相连接,耕作道和生产便道建议采用C20砼路面和条石或砌标准红砖结构;(4)预编蔬菜基地建设污染治理的相关预案,防止蔬菜基地污染。(3)水果基地水利工程建设的敏感因素是经济效益、商品化程度及第三产业带来的效益,权重为0.38和0.261。水果基地建设模式:(1)水源工程建设根据水果作物需水量、域内水资源分布的均匀性来决定水源工程的规模工程等级,在成本控制和占地节约的基础上考虑景观功能。山坪塘坝体可选均质土坝、浆砌石坝、或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需要硬化,且与机耕道相连;(2)水果基地排灌渠系工程设计在满足项目区本身排灌需求的基础上,还需节省用地成本,方便游客旅游观光。在布局上,排灌渠系工程需要形成完整排灌管网,其排灌渠系设计建议采用M7.5浆砌条石排灌沟盖配筋的预应力空心板、或者M10砌标准红砖结构排灌沟盖配筋的预应力空心板;(3)田间道路布局呈网状,以3.5-4.0m宽机耕道为主,辅以1.8-2.0m宽耕作道和1.2-1.0m宽人行便道;步行游览为主的园区以1.8-2.0m宽耕作道和1.2-1.0m宽人行便道为主。机耕道建议采用C30砼、2cm厚水稳层硬化路面,每100-150m设置一处错车道;耕作道和人行便道一般采用C20砼、2cm厚水稳层硬化路面,可合理选择地面铺装,并在坡度较陡的地方灵活设计特色游步道。
刘志华[8](2016)在《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尽快建设内排土场、缩短运距、减少外排占地,对露天矿经济效益影响巨大,而地下水渗流是影响内排土场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对内排土场进行充水治理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分析了元宝山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并对对内排土场边坡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分析了内排土场的充水水源及补给条件,应用解析法分别对采场降雨径流量与内排土场地下水涌水量进行了确定,并建立了内排土场地下水涌水量的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以区段实测历史日涌水量为输入,对内排土场区段规划年地下水涌水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作为各区段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措施的设计依据。根据内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限制,研究设计了以导水管沟为主的分区治理排水方案,针对各区段不同的工程地质条件,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导水管沟形式,分别为顺坡式导水管沟、折线式导水管沟及外置水仓式导水管沟,其中西一区、南一区、南二区采用顺坡式导水管沟,南三区、东一区采用外置水仓式导水管沟,东二区采用折线式导水管沟。最后,设计了采场最下部导水盲沟和回填砾石渗水层的集中治理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对该矿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相似条件的煤矿生产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翠翠[9](2015)在《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红星农场隶属于黑龙江农垦省北安分局,地势为南高北低,中部和西部均为缓坡且坡长较长。该地区水资源补给主要是降雨,地表水利用率低,存在季节性干旱、渍涝与水土流失并存的问题。水土流失将导致坡耕地黑土层逐年变薄,地力减退,土壤肥力下降,作物产量明显下降等不良结果,因此该地区农业生产受到降雨制约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于2013年5月至9月在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选取了鼠道(SD)、鼠道+暗管(SA)、鼠道+垄向区田(SQ)、鼠道+暗管+垄向区田(SAQ)四种不同措施处理模式,并设顺坡耕作方法设计对照小区,即常规处理(CK)。研究了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对不同土层深度、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土壤容重、土壤持水性能等土壤性质指标的影响。以及多年水土流失治理后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质和土壤三相比的变化。并对不同技术模式条件下的表层土壤水分进行了模拟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地区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措施的除渍和保水效果均为良好。其他几种模式的除渍效果也优于常规。无论是坡上还是坡下,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按数值大小的排列为SAQ>SA>SD>SQ>CK。且这5种措施的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Cv和土层深度的关系为土层越深,其变异系数值越小。即表层土壤含水量的变异系数比深层大。(2)各措施处理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逐渐增大,但不同的组合模式之间容重变化有差异。从不同措施处理的土壤容重平均值来看,“鼠道和垄向区田组合”、“鼠道”、“鼠道和暗管组合”,“鼠道、垄向区田和暗管”组合较常规分别减少了2.28%、1.54%、2.29%、3.37%。(3)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以看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的持水性能最好,各措施处理的持水性能依次为鼠道、暗管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SAQ)、鼠道和暗管组合模式(SA)、鼠道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SQ)、鼠道(SD)、常规(CK)。且各措施处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其持水性能越差。(4)通过六年的水土流失治理后,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常规处理比较发现,“鼠道、暗管和垄向区田”组合模式”的治理效果最佳。所研究的4种水土保持措施及组合均对土壤有机质有正面作用。差别程度因措施的不同而不同。“鼠道+暗管+垄向区田”组合模式”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鼠道+垄向区田”组合模式”,“鼠道+暗管”组合模式”的有机质高于“鼠道”处理。(5)将计算得到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评价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不同的处理措施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亦产生了一定影响,和常规处理比较,其他4种水土保持模式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较高。其稳定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鼠道+暗管+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鼠道”>“常规”。四种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有机质含量高的处理措施,其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也较好。但二者却并不是显着的相关关系。(6)不同处理的固相容积的体积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增大,而空气体积随耕层的加深而呈现下降的趋势,“鼠道”、“鼠道+垄向区田”、“鼠道+暗管”、“鼠道+垄向区田+暗管”模式的土壤固相容积均明显小于常规。说明各措施处理均有改善土壤通透性的作用。(7)将GM(1,1)-AR模型和AR模型模拟出的预测值对比,这两种方式得到的预测值相差不大,且都能较准确的模拟和预测土壤含水量。GM(1,1)-AR模型和AR模型这两种方法均可以用来描述水分的具体动态变化,在水分预测上有实际意义,可将其应用和推广。不同坡耕地综合治理技术模式的耕层土壤水分采用AR法模拟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7.9%(CK)、9.7%(SD)、7.22%(SQ)、5.87%(SA)、3.6%(SAQ);采用GM(1,1)-AR法模拟的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2.77%(CK)、4.9%(SD)、4.7%(SQ)、1.6%(SA)、1.69%(SAQ)。二者平均相对误差相差3.53%。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效果最优,但是该模型需要对数据拆分分别进行预测,运算过程繁琐,预测结果需要叠加处理,没有AR模型简便,GM(1,1)-AR模型的运算难度明显高于AR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应对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
薛剑[10](2014)在《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文中提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由于部门分工等原因造成对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认识不统一。现有的相关标准只是着重规定建设内容,并没有说明经过建设后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田所应达到的状态及其对作物生长的保障作用,难以指导科学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本研究在辨析现有相关高标准农田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生长与耕地质量条件的关系,科学界定“高标准农田”的内涵,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方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空布局方法和建设措施,并以黑龙江富锦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检验和论证上述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的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标准农田是在一定时期内,满足区域内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生长需求,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可以持续利用的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并非一定是“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早能灌、涝能排”的“十全十美”农田,只要耕地质量条件能够满足当地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就是高标准农田。2.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需求是确定高标准农田标准的基础。因此,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首先要明确基于当地气候适宜性的区域标准耕作制度的主要作物,以及这些作物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本文综合有关农业区划和农用地质量分等研究成果,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等12个高标准农田类型区,分析区域自然禀赋对耕地质量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对土壤、水分和田间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区域性的高标准农田标准,也指出了影响区域主要作物高产稳产的限制性因素及其相应的改造改良措施。3.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包括空间布局、时序安排和建设措施等三项主要任务。在高标准农田空间布局上,首先通过“一票否决”将空间不稳定的区域排除,即将有可能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或灾害损毁的耕地排除在外,以免造成建设的过程性浪费;其次,将现有耕地质量条件与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进行比对,将已达到高标准农田标准的耕地直接认定为高标准农田,不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第三,分析影响区域主要栽培作物生长的因素,排除那些存在明显限制性因素且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不可改造的耕地;以上三步排除的耕地之外的区域就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建设时序的安排,通过空间稳定性评价方法,按照空间稳定性分级次序确定。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内的建设措施的确定,首先需要诊断影响作物高产稳产高效生产的因素,借鉴现有土壤改良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措施,根据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拟定科学高效的工程措施和政策保障措施。4.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证明,富锦市旱地与水田的高标准农田标准是不同的。由于地处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自然降水完全满足玉米的水分需求,并不需要灌溉,旱地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需要考虑灌溉系统。但若种植水稻,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修建灌排系统。无论旱地还是水田都需要合理确定耕作田块大小以便提高耕作效率。对于在岗地上开垦黑土、白浆土而来的早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进行土地大平整,因为平整土地容易破坏黑土层。根据拟定的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衡量现有耕地,现有高标准农田以旱地为主,占高标准农田总量的99.77%,水田只占高标准农田的很小部分。而富锦市水田占耕地面积的30.91%,旱地占耕地面积的68.95%,水浇地占耕地面积的0.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评价结果,是因为分布在岗地上的旱地种植玉米,土壤没有限制,水分靠天然降水可以满足,排水靠自然地形也没有限制,没有灌溉与排水设施也符合高标准农田标准。而当地的水利工程不完善,对于水田来说,就达不到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富锦市的实证研究还证明,现有高标准农田并非全是农用地分等中的“最优等别”,还包括“次优等别”,这说明,农用地分等成果只是认定高标准农田的重要参考。认定高标准农田,需要比对区域主要作物的高产稳产高效生产需求和耕地质量条件。调研发现,目前富锦市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些项目位于根据本文确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认定的现有高标准农田内,存在着“超高标准建设”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5.由于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必须分区域确定高标准农田的标准。本研究将全国划分了1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差异还是很大,因此所提出的区域高标准农田的标准还是很笼统,特别需要更详细的分区来研究高标准农田标准和待建区的改良或建设措施。6.本文关于高标准农田的空间布局只是考虑到不被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和灾毁,而要保证高标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还应该考虑其他资源环境要素,特别是水资源的可持续保障。如果区域内总体上水分不富裕,而依靠打井开采地下水,从“标准”上判断,有良好的灌溉设施,属于“高标准”,但这种耗竭地质储水的做法就不是可持续的。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必须在将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深入研究。
二、影响排水鼠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排水鼠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选题来源及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2. 非线性景观设计理论背景概述 |
2.1 非线性概念论述 |
2.1.1 “非线性概念产生以及背景” |
2.1.2 “非线性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 线性与非线性的概述与区分 |
2.2.1 线性景观 |
2.2.2 非线性景观 |
2.3 国内外非线性景观研究现状分析 |
2.3.1 国外非线性研究概况 |
2.3.2 国内非线性研究概况 |
2.4 非线性景观设计的思维构建 |
2.4.1 整体协调性的思维模式 |
2.4.2 “自下而上”的设计思维模式 |
2.4.3 关联性的思维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城市绿道景观相关理论设计研究 |
3.1 绿道相关基础概论 |
3.1.1 绿道的定义 |
3.1.2 绿道的分类 |
3.2. 国内外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绿道研究概况 |
3.2.2 国内绿道研究概况 |
3.3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
3.3.1 形式多样化的原则 |
3.3.2 维护生态的原则 |
3.3.3 地域化的原则 |
3.3.4 人性化至上的原则 |
3.4 城市绿道景观设计的主要决策 |
3.4.1 建立绿色景观廊道 |
3.4.2 景观节点的分类设计 |
3.4.3 交通和功能区设计 |
(1) 交通系统 |
(2) 服务设施及标识系统设计 |
3.5 城市绿道在非线性景观概念下的设计作用 |
3.5.1 丰富景观系统的多样性 |
3.5.2 增加生态景观的连续程度 |
3.5.3 增强生态景观安全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景观绿道在非线性概念下的设计方式和空间特性 |
4.1 城市景观绿道在非线性设计中的空间特性 |
4.1.1 高延续性 |
4.1.2 动态特性 |
4.1.3 地域特性 |
4.2 城市景观绿道设计之非线性设计方法 |
4.2.1 空间折叠 |
4.2.2 分形 |
4.2.3 形体的扭曲 |
4.2.4 场地的模拟 |
4.3 非线性的设计方法与空间特性相结合 |
4.3.1 空间功能的变化 |
4.3.2 分形法则的引入 |
4.4 本章小结 |
5. 以武汉东湖绿道景观设计项目为例 |
5.1 项目背景 |
5.1.1 区位分析 |
5.1.2 选址基地现状 |
5.2 非线性景观设计在东湖绿道整体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5.2.1 东湖绿道湖中道通过非线性概念设计的目标 |
5.2.2 东湖绿道湖中道景观流线化设计 |
5.2.3 东湖绿道湖中道景观结构与主题形式 |
5.3 非线性景观设计在东湖绿道专项设计中的应用 |
5.3.1 湖中道景观节点建筑和小品设计 |
5.3.2 景观长廊设计 |
5.3.3 生态驳岸的设计 |
5.3.4 植物搭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2)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火星的基本情况 |
1.1.1 火星的物理特性 |
1.1.2 火星的形成及地质历史 |
1.1.3 火星的表面特征 |
1.2 研究火星的意义 |
1.3 火星水作用历史及探测成果 |
1.3.1 早期火星探测成果 |
1.3.2 寻找火星上的“水” |
1.3.3 火星古可居环境的评估 |
1.4 火星碳酸盐谜团 |
1.4.1 火星大气及气候演变 |
1.4.2 火星大气二氧化碳 |
1.4.3 火星碳酸盐 |
1.4.4 碳酸盐缺失成因假说 |
1.5 选题依据及研究方法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手段 |
1.5.3 研究意义 |
1.6 本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1 比较行星学 |
2.2 火星类似环境的建立 |
2.3 柴达木盆地概况 |
2.3.1 柴达木盆地古湖演化历史 |
2.3.2 柴达木盆地气候特征 |
2.4 柴达木盆地作为火星类似环境 |
2.4.1 沙丘 |
2.4.2 雅丹 |
2.4.3 蒸发多面体 |
2.4.4 冲沟、河谷及冲积扇 |
2.4.5 蒸发盐沉积 |
2.4.6 可居性 |
2.5 柴达木盆地碳酸盐 |
2.5.1 地表分布情况 |
2.5.2 SG-1 钻孔 |
2.6 工作区选择 |
2.7 柴达木盆地野外工作 |
2.7.1 研究区地表特征 |
2.7.2 研究区地表沉积物 |
2.7.3 采样点概况 |
第3章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及古气候意义 |
3.1 引言 |
3.2 碳酸盐结核 |
3.2.1 碳酸盐结核的成因 |
3.2.2 碳酸盐结核的形成环境 |
3.3 火星结核 |
3.4 样品及采样点 |
3.4.1 采样点地质背景 |
3.4.2 样品介绍 |
3.5 研究结果 |
3.5.1 岩相学特征 |
3.5.2 矿物学特征 |
3.5.3 X射线荧光面扫描分析 |
3.5.4 年代学及同位素特征 |
3.6 研究意义 |
3.6.1 基于结核矿物学与同位素特征的古气候重建 |
3.6.2 柴达木结核同心环状结构的成因机制 |
3.6.3 对火星结核的启示意义 |
第4章 碳酸盐鲕粒及赋存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4.1 引言 |
4.2 碳酸盐鲕粒 |
4.2.1 鲕粒的定义与研究意义 |
4.2.2 鲕粒的成因 |
4.3 样品介绍 |
4.4 鲕粒样品表征结果 |
4.4.1 矿物学特征 |
4.4.2 年代学研究 |
4.4.3 同位素特征 |
4.5 鲕粒中赋存伪枝藻素 |
4.5.1 伪枝藻素 |
4.5.2 伪枝藻素的萃取和鉴定 |
4.6 鲕粒成因探讨 |
4.6.1 鲕粒样品的形成过程 |
4.6.2 鲕粒样品的成因 |
4.7 研究意义 |
第5章 碳酸盐麻点岩石及赋存生物黄铁矿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1 引言 |
5.2 火星麻点岩石 |
5.2.1 海盗2 号 |
5.2.2 火星麻点岩石特征 |
5.2.3 风力作用成因 |
5.2.4 化学物理风化成因 |
5.3 温泉及其天体生物学意义 |
5.3.1 温泉沉积 |
5.3.2 温泉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
5.4 柴达木盆地麻点岩石 |
5.4.1 形态特征 |
5.4.2 矿物学特征 |
5.4.3 同位素特征 |
5.5 麻点岩石中的黄铁矿 |
5.5.1 形貌特征 |
5.5.2 硫同位素特征 |
5.6 研究意义 |
5.6.1 古温泉环境的存在 |
5.6.2 保存生物黄铁矿的意义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森林康养在森林公园规划应用中存在不足 |
1.1.3 共生理论的指导意义——森林康养与森林公园融合发展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层次分析法 |
1.4.4 问卷调查法 |
1.4.5 实例研究法 |
1.5 技术路线 |
2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森林公园 |
2.1.2 森林康养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2.2.1 森林公园相关研究 |
2.2.2 森林康养发展概况研究 |
2.3 森林康养公园概念界定 |
2.4 森林康养公园相关案例研究 |
2.4.1 江西象山森林公园 |
2.4.2 浏阳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 |
2.4.3 浙江丽水白云国家森林公园 |
3 共生理论相关研究概述 |
3.1 共生理论 |
3.2 共生系统分类 |
3.2.1 单重共生系统与三要素 |
3.2.2 多重共生系统与子系统 |
3.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3.3.1 国外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
3.3.2 国内共生理论相关研究 |
3.4 共生规划研究 |
3.4.1 共生规划的内容与意义 |
3.4.2 共生规划与传统规划 |
4 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
4.1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调查研究 |
4.1.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1.2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影响要素结果分析 |
4.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研究 |
4.2.1 森林康养公园景观共生的界定 |
4.2.2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系统构建 |
4.2.3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3 森林康养公园共生规划 |
4.3.1 共生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
4.3.2 共生规划布局 |
4.3.3 空间文化共生 |
4.3.4 生态环境共生 |
4.3.5 产业功能共生 |
4.3.6 道路交通共生 |
5 实践研究--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
5.1 外部共生环境分析 |
5.1.1 政策环境 |
5.1.2 社会经济环境 |
5.1.3 文化环境 |
5.1.4 地理区位分析 |
5.1.5 道路交通分析 |
5.1.6 生态环境分析 |
5.1.7 小结 |
5.2 内部共生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2.1 自然因素 |
5.2.2 景观因素 |
5.2.3 内部交通及基础设施影响因素 |
5.2.4 土地利用影响因素 |
5.2.5 小结 |
5.3 总体规划 |
5.3.1 规划理念 |
5.3.2 规划原则 |
5.3.3 规划目标 |
5.3.4 规划定位 |
5.4 分区规划 |
5.4.1 功能分区 |
5.4.2 景区景点规划 |
5.4.3 主要景观节点规划 |
5.5 共生专项规划 |
5.5.1 空间文化共生——空间营造与康养文化活动策划 |
5.5.2 生态环境共生——森林植被保护与植物景观规划 |
5.5.3 产业功能共生——森林康养旅游服务规划 |
5.5.4 道路交通共生——康养游线与道路体系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森林康养公园规划评价体系专家意见调查表 |
附录B: 森林康养公园的共生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4)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萧绍圩区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地位 |
1.1.2 全球化与城镇化对萧绍圩区景观格局的冲击 |
1.1.3 工程水利向景观水利转变的机遇与挑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与概念辨析 |
1.3.1 圩田,圩区,萧绍圩区 |
1.3.2 水利,景观,水利景观 |
1.4 相关研究现状 |
1.4.1 萧绍圩区水利基础性研究 |
1.4.1.1 国内相关研究 |
1.4.1.2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风景园林学角度的水利景观研究进展 |
1.4.2.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2.1 文献资料法 |
1.5.2.2 田野调查法 |
1.5.2.3 历史影像、画作分析 |
1.5.2.4 归纳分析结合重点研究法 |
1.5.2.5 图解分析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支撑 |
2.1 景观生态学 |
2.1.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1.2 景观生态学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
2.2 文化景观 |
2.2.1 文化景观理论 |
2.2.2 文化景观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
2.3 可持续发展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水利景观研究的重要价值 |
3 萧绍圩区自然环境基础与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
3.1 自然环境基础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水文条件 |
3.1.3 气候条件 |
3.2 水利建设历史脉络 |
3.2.1 初步发展时期(西汉以前) |
3.2.2 成熟时期(东汉至北宋) |
3.2.3 调整完善时期(南宋至今) |
3.3 本章小结 |
4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形态构成分析 |
4.1 外御水利景观系统 |
4.1.1 海塘景观 |
4.1.1.1 萧绍海塘主塘塘型 |
4.1.1.2 护塘工程 |
4.1.1.3 其他附属设施 |
4.1.2 闸堰工程景观 |
4.1.2.1 玉山斗门(闸) |
4.1.2.2 三江闸 |
4.2 运河水系景观系统 |
4.2.1 陂塘景观 |
4.2.2 泻湖景观 |
4.2.2.1 湘湖与白马湖 |
4.2.2.2 ?犭茶湖 |
4.2.3 河道景观 |
4.2.3.1 运河 |
4.2.3.2 其他各级河道 |
4.3 本章小结 |
5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价值及核心特征 |
5.1 水利景观价值 |
5.1.1 实用价值 |
5.1.2 美学价值 |
5.1.3 生态价值 |
5.1.4 遗产价值 |
5.2 水利景观的核心特征 |
5.2.1 整体设计有意创造的景观 |
5.2.1.1 河湖水网划分土地单元形成圩田景观基底 |
5.2.1.2 运河、海塘构成的两条线性景观廊道 |
5.2.1.3 陂塘、泻湖、水闸形成景观单元 |
5.2.2 历史功能持续演进的景观 |
5.2.3 与文化相关联的景观 |
5.2.3.1 民风民俗 |
5.2.3.2 文化艺术 |
5.2.3.3 生态智慧 |
5.3 本章小结 |
6 萧绍圩区水利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探讨 |
6.1 建立全面系统开放的水利景观信息系统 |
6.2 构建多级联动的政策法规驱动保护体系 |
6.3 构建基于水利景观形态结构的蓝绿生态网络 |
6.4 构建以运河、海塘为载体的景观遗产廊道 |
6.4.1 界定遗产廊道范围、主题与重要节点 |
6.4.1.1 萧绍运河景观遗产廊道 |
6.4.1.2 萧绍海塘景观遗产廊道 |
6.4.2 构建系统的解说体系 |
6.4.3 策划市场营销,完善管理体系 |
6.5 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
6.6 适度扩大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的恢复规模 |
6.7 鼓励社会公众的组织与参与 |
6.8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A:水利景观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
附录 B:水利景观非物质要素文保单位名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分级管控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绿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绿道概念辨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绿道安全管理实践 |
1.3.2 国内外绿道安全理论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绿道安全问题辨析及其与管控体系的衔接 |
2.1 绿道频发安全问题辨析 |
2.1.1 以受损对象为安全问题分类依据 |
2.1.2 以安全事故频发原因为分类依据 |
2.2 绿道安全问题与管控的衔接 |
2.2.1 安全问题发生环境对管控工作的需求 |
2.2.2 安全问题后果严重性对管控工作的需求 |
2.2.3 安全问题可控性特征对管控工作的需求 |
2.3 管控工作需要定性分析结合量化评估结果提供指导 |
2.4 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与管控工作的对接思路 |
第3章 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建构 |
3.1 绿道综合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框架 |
3.1.1 绿道安全风险辨析 |
3.1.2 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框架 |
3.2 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3.2.1 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
3.2.2 设施环境风险评估 |
3.2.3 使用环境风险评估 |
第4章 深圳市绿道网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实践 |
4.1 深圳市绿道网概况 |
4.1.1 深圳市绿道网建设背景与现状 |
4.1.2 深圳市绿道网安全问题分类 |
4.2 深圳市绿道网络综合安全风险评估 |
4.2.1 自然环境风险评估 |
4.2.2 设施环境风险评估 |
4.2.3 使用环境风险评估 |
4.3 小结 |
第5章 分类分级的管控建议 |
5.1 管控建议的基本原则 |
5.2 分类分级的管控建议 |
5.2.1 建设提升 |
5.2.2 日常管护 |
5.2.3 应急救援 |
5.3 分类分级的管控建议应用 |
5.3.1 环山型绿道——深圳凤凰山绿道 |
5.3.2 滨海型绿道——深圳新东绿道 |
5.3.3 滨水型绿道——深圳茜坑绿道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探讨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及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新疆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危害 |
1.2.2 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研究及利用 |
1.2.3 暗管排盐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4 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渍化土壤的关键技术 |
1.2.5 暗管排盐的特点 |
1.2.6 暗管排盐改良盐渍化土壤的机理 |
1.2.7 暗管排盐的技术效果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
2.1.2 研究区气象要素 |
2.1.3 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土壤类型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2.1 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设计与方法 |
2.2.2 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渍化土壤试验设计与方法 |
2.2.3 土壤盐渍化分级标准和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分析 |
3.1.1 红旗农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渍化状况 |
3.1.2 红旗农场各连队盐渍化状况 |
3.1.3 红旗农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
3.1.4 红旗农场土壤PH状况分析 |
3.2 暗管排盐改良盐渍化土壤效果 |
3.2.1 暗管排盐对土壤全盐的影响 |
3.2.2 暗管排盐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3 暗管排盐对土壤PH的影响 |
3.2.4 暗管排盐和灌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
3.2.5 暗管排盐技术对排水矿化度的影响 |
3.2.6 暗管排盐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成因 |
4.1.2 暗管排盐技术措施脱盐效果 |
4.1.3 改良土壤盐渍化建议 |
4.1.4 暗管排盐技术实施中的建议 |
4.1.5 红旗农场暗排与明排成本效益分析 |
4.2 结论 |
4.2.1 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 |
4.2.2 红旗农场养分及PH状况 |
4.2.3 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渍化土壤效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以产业为导向的丘陵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重庆市20个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基本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2 粮油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概况 |
1.3 蔬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概况 |
1.4 水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概况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技术路线 |
第3章 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规范剖析 |
3.1 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理论 |
3.1.1 土地整治及其相关定义 |
3.1.2 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内容 |
3.2 土地整治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标准 |
3.3 小结 |
第4章 粮油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研究思路 |
4.1.3 数据来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2.2 水源工程 |
4.2.3 灌排水工程 |
4.2.4 田间道路工程 |
4.3 效益评价 |
4.3.1 指标体系建立与定量指标分析 |
4.3.2 准则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4.3.3 指标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4.3.4 总排序模型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蔬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研究区概况 |
5.1.2 研究思路 |
5.1.3 数据来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蔬菜区及粮-菜轮作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
5.2.2 蔬菜区及粮-菜轮作区水源工程 |
5.2.3 灌排水工程 |
5.2.4 田间道路工程 |
5.3 效益评价 |
5.3.1 指标体系建立与定量指标分析 |
5.3.2 准则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5.3.3 指标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5.3.4 总排序模型的构建结果与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水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研究区概况 |
6.1.2 研究思路 |
6.1.3 数据来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水资源平衡分析 |
6.2.2 水源工程 |
6.2.3 排灌水工程 |
6.2.4 田间道路工程 |
6.3 效益评价 |
6.3.1 指标体系建立与定量指标分析 |
6.3.2 准则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6.3.3 指标层的调和矩阵及其权重计算 |
6.3.4 总排序模型的构建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讨论 |
7.1 结论及建议 |
7.1.1 粮油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及建议 |
7.1.2 蔬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及建议 |
7.1.3 水果基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模式及建议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8)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现状 |
1.2.2 矿坑疏干排水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元宝山露天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1 位置与交通 |
2.2 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
2.3 元宝山露天矿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3.1 地表水 |
2.3.2 第四系含水层及隔水层 |
2.3.3 基岩含水层及隔水层 |
2.3.4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2.3.5 矿区水文地质类型 |
2.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4.1 采场南帮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
2.4.2 采场东帮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
2.4.3 内排土场工程地质条件特征 |
2.4.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工程地质分区 |
2.5 小结 |
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分析 |
3.1 地下水控制现状 |
3.2 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水源分析 |
3.2.1 地下水 |
3.2.2 大气降水 |
3.2.3 河流渗漏 |
3.2.4 含水层补给、排泄条件及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
3.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涌水量预测 |
3.3.1 降雨径流量的计算 |
3.3.2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地下涌水量预测模型 |
3.3.3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地下水涌水量预测 |
3.4 小结 |
4 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 |
4.1 内排土场排水原则及排水设施 |
4.1.1 防排水的一般原则 |
4.1.2 排水设施的选择 |
4.2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规划 |
4.3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 |
4.3.1 疏干井设计 |
4.3.2 导水管沟设计 |
4.3.3 导水盲沟设计 |
4.3.4 回填砾石渗水层设计 |
4.4 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方案研究 |
4.4.1 大气降水控制 |
4.4.2 河流渗漏控制 |
4.4.3 地下水控制 |
4.4.4 排水能力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土流失治理研究进展 |
1.3.2 鼠道暗管技术研究进展 |
1.3.3 土壤水分预测研究进展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区概况及供试品种 |
2.1.1 试区概况 |
2.1.2 供试作物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 不同水土流失治理模式的土壤水文物理参数变化特征 |
3.1 土壤水分特征 |
3.1.1 表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特征 |
3.1.2 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征 |
3.2. 土壤孔隙度和容重 |
3.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4 连续水土流失治理的土壤侵蚀控制与土壤改良作用 |
4.1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 |
4.2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3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4.4 不同措施处理对土壤三相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措施处理的耕层土壤水分的模拟研究 |
5.1 时间序列模型介绍 |
5.2 基于小波分解的GM(1,1)-AR模型 |
5.3 土壤水分预测模型的建立 |
5.3.1 AR拟合和预测 |
5.3.2 GM(1,1)-AR拟合和预测 |
5.4 模型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2.1 基础理论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研究 |
3.1 高标准农田标准的确定过程 |
3.2 满足作物高产稳产需求的农田条件 |
3.3 提高耕作效率所需的农田条件 |
3.4 区域高标准农田标准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标准农田建设路径研究 |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程序 |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 |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时序安排 |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措施 |
4.5 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 |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 富锦市自然条件分析与耕地自然质量等别评价 |
5.3 富锦市土地利用格局分析 |
5.4 富锦市农田稳定性评价 |
5.5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确定 |
5.6 富锦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措施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个人简历 |
四、影响排水鼠道形成及其稳定性的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线性概念下的城市绿道探索 ——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D]. 王浩宇.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2]柴达木盆地碳酸盐沉积对火星古气候及宜居环境演变的类比研究[D]. 孙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
- [3]基于共生理论的森林康养公园规划研究 ——以湖南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 朱雅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萧绍圩区水利景观研究[D]. 施秀晶.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绿道综合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分级管控方法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邓蓓瑶. 深圳大学, 2020(10)
- [6]红旗农场土壤盐渍化状况调查及不同埋深暗管排盐效果研究[D]. 苏挺. 塔里木大学, 2017(12)
- [7]以产业为导向的丘陵区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 ——基于重庆市20个土地整治项目区的调查[D]. 程杨. 西南大学, 2017(02)
- [8]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充水治理技术研究[D]. 刘志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6(05)
- [9]水土流失治理对土壤水文物理特性的影响[D]. 王翠翠.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10]高标准农田标准与建设路径研究 ——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 薛剑.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