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论文文献综述)
雷富强[1](2021)在《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筛选与处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的富集、分离与筛选及对筛选菌株降解原油性能的评价,获得了适用于废弃钻井泥浆处理的高效降解菌株,然后对筛选菌株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其固体处理菌剂对废弃钻井泥浆进行处理效果评价,为废弃钻井泥浆的生物无害化处理提供研究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废弃钻井泥浆中分离筛选出两株高效降解菌,分别命名为D3和R,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分析及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出这两株菌分别为Bacillus velezensis(贝莱斯芽孢杆菌)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2)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D3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R均能在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条件下产生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两者发酵液的表面张力分别为27.1 m N/m和27.5 m N/m,乳化指数分别为44.6%和24.9%,对石油烃具有良好的乳化效果。(3)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D3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R的适宜生长条件为:介质初始p H为中偏酸性(p H5.0~7.0)、温度为25~40℃和矿化度为0.5%~7%;从生长曲线来看,R菌株较D3菌株的生长较快,前者达到稳定期的时间为32 h,后者为44 h,R:D3=1:1复配菌的生长规律与R菌株较为一致,在培养32 h时达到最大菌体密度。(4)菌株Bacillus velezensis D3和Pseudomonas aeruginosa R均对石油烃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在适宜生长条件下,在10 d内D3菌株可使2.5%的原油降解56.2%,R菌株可使3.5%原油降解52.9%;D3和R菌株对原油的降解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复配使用,最佳复配比例为1:1的复配混合菌可显着降解培养基中的原油,降解率达62.4%。(5)将R菌株、D3菌株以及复配菌株(R:D3=1:1)按照10%的比例接种到固化材料麸皮中,发酵72 h制备出复合固体菌剂,测得固体菌剂的细菌数量分别为7.5×108CFU/g、4.3×108CFU/g和1.1×108CFU/g。(6)固体复合菌剂对废弃钻井泥浆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初始含油量为4.34%的聚磺类钻井泥浆,经该固体复合菌剂90 d处理后,泥浆中的含油量降低为1.48%,降解率达到了65.8%,矿物油含量达到了《油气田钻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DB 65/T 3997-2017),且泥浆中细菌的最终数量高达1011 CFU/g;对于初始原油含量为0.42%的聚磺类钻井泥浆来说,经该固体复合菌剂80 d处理后,原油含量可降至0.21%,降解率为71.4%,处理后的矿物油和重金属含量均达到《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2018)B级污泥产物的相关标准。泥浆中的细菌数和放线菌数均达到了1011CFU/g。
王荣[2](2021)在《《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有关食品安全领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和疾病预防方面;相比之下,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侧重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检测手段和技术应用层面。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外文书籍Food Safety in the 21st Century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一书中的三个章节为材料进行翻译,对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展开研究探讨。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报告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综合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具体译例展示了两种翻译理论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具体应用。译者在语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直译、顺译等翻译方法,分析了缩略词和包含专业术语的句子的翻译;译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语态转化、分译、句式重构等翻译方法,对长句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此外,译者还综合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理论,对表格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概括。本翻译实践不仅提高了笔者的翻译技能,而且扩充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对日后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本译文可以让消费者进一步从知识技术层面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对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李铭[3](2020)在《食品中矿物油检验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矿物油是石油经精馏加工得到的碳数为10~50的烃类混合物,其包括开链及环状饱和烷烃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MOAH)。矿物油可以蓄积在人体内,且对人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与伤害。近年来,矿物油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持续关注,及时开展食品中矿物油的定量分析实属必要。本文阐述了食品中矿物油检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矿物油污染情况调查及其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保障。
谢尧卿[4](2020)在《不同脂肪含量食品中矿物油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PLC-GC-FID)测定低脂食品与油脂食品中矿物油饱和烃(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矿物油芳香烃(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MOAH)的分析方法。采用HPLC-GC分析市售粮食加工品、食用油和巧克力中的矿物油,研究了储藏时间和矿物油含量变化的关系,开发了三维荧光光谱快速筛查低脂样品中是否存在MOAH的方法,并对巧克力样品的环氧化方法进行了优化。具体结果如下:(1)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分析芳香烃单体、工业用油和48种粮食加工品中的MOAH。随着苯环数目的增多,荧光峰的数量和强度都会增加,同时峰位置会发生红移。确定以HJ油作为荧光检测的标准品,EX230/EM330为固定的激发/发射波长。最后将荧光检测的结果和HPLC-GC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相关性较好(r=0.946)。(2)分析56种粮食加工品中的矿物油,有47种样品检出MOSH,17种样品检出MOAH。大米的污染水平在粮食加工品中整体偏低,国内不同产地的大米中矿物油污染物的含量也不同;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样品中矿物油污染含量随之上升。(3)分析46种食用油和28种巧克力样品中的矿物油。在食用油样品中,32种样品被矿物油高度污染。针对巧克力样品,优化了提取、富集与去除烯烃的环氧化反应条件,并且提出了准确测定巧克力中MOSH和MOAH的方法。调查了我国市售的巧克力产品,发现MOSH污染比较普遍,包装材料、脂肪含量和矿物油污染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加工工艺和污染含量存在一定关系。
黄小敏[5](2020)在《土着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Acinetobacter sp.Y2对压裂返排液的强化修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新疆克拉玛依玛18井区产生的压裂返排液中筛得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Y2,经16S rRNA测序鉴定为不动杆菌属。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Y2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2%的橄榄油为碳源,2 g/L硫酸铵为氮源,发酵温度为30℃,盐度为10 g/L,pH为7。在最适的条件下对Y2菌株进行大批量发酵培养后使用乙酸乙酯萃取生物表面活性剂。所提取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被鉴定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87.5 mg/L,相应的表面张力为30.2 mN/m,且其性能在不同pH(2~12)、温度(4~100℃)和盐度(0~100 g/L)下均能保持稳定。通过薄层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得到,Y2所产生物表面活性剂为脂肽类。将Y2接种于压裂返排液进行生物强化修复,结果表明,压裂返排液中的微生物生长情况及活性显着提高。COD在7天内从6646.7 mg/L降至1546.7 mg/L、正构烷烃从2635.4 mg/L降至159.7 mg/L,多环芳烃从918.6μg/L降至209.6μg/L。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生物强化组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大幅度的下降。生物强化组由于加入了Y2,属水平上的微生物多样性出现大幅度降低,不动杆菌属占据优势地位,且部分与石油烃降解有关的微生物如铜绿假单胞菌属和根瘤菌属相对丰度提高,表明土着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接种使得群落中的降解菌得到富集,菌群降解能力得到优化。接着,本研究对Y2的降解特性和功能基因进行了分析。2,6-DCPIP实验表明Y2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进一步对Y2的基因组和质粒DNA进行了提取,并从中扩增得到烷烃单加氧酶基因AlkB和细胞色素P450酶基因的部分片段,说明Y2中含有AlkB和P450的同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Y2的接种显着提高了压裂返排液中微生物降解基因的表达水平。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Y2直接参与到了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成果不仅为压裂返排液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可行性依据,加深了对废水生物修复机理的认识,同时也对我国的采油污染治理以及油气田的可持续性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姜树[6](2018)在《食用油脂与含油调味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测定及来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食品受矿物油(Mineral oil hydrocarbons,MOH)污染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固相萃取(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柱分离净化,程序升温(Programmable temperature vaporizer,PTV)大体积进样-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LVI-GC-FID)进行定量检测,建立了食用油脂与含油调味品中饱和烃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的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市售35种食用油脂及含油调味品中的MOSH,并将样品色谱图与液压油、机油、润滑油等油MOSH色谱图进行对比,分析样品MOSH污染来源。此外,初步探索芳香烃矿物油(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MOAH)的分析方法及烯烃类干扰物的去除方法。具体结果如下:(1)5 mL SPE柱(8 cm×13 mm,铝箔包裹外层)固定相选用3 g 0.3%银渍硅胶,流动相选用正己烷,分离纯化食用油脂及含油调味品中MOSH污染物,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采用LVI-GC-FID进行定量检测。方法定量限为1 mg/kg;液体石蜡(MOSH标准品)线性范围为1-200 mg/kg(R2=0.999);加标回收率为93.22-103.93%;日内、日间精密度分别为5.40、2.95%。(2)采用已建立的方法分析35种样品(包括16种食用油脂、9种油辣椒和10种火锅/香锅底料)中MOSH污染物。所有样品MOSH含量均高于5 mg/kg。其中,12种植物油MOSH含量为7.46-107.66 mg/kg,4种动物油脂中MOSH含量为5.37-11.46 mg/kg;9种油辣椒样品MOSH含量为12.24-28.13 mg/kg;10种市售火锅/香锅底料中的MOSH含量为15.35-71.90 mg/kg。(3)齿轮油和食品级润滑油MOSH集中分布于n-C31;液压油、32号机械润滑油和机油MOSH均集中分布于n-C28;印刷油墨MOSH碳数范围为n-C12-C23,集中于n-C17。在35种食用油及含油调味品中,10种样品MOSH污染可能来自液压油、32号机械润滑油、润滑油、机油;14种样品可能来自齿轮油、食品级润滑油;3种样品可能来自印刷油墨。(4)采用3 g 0.3%银渍硅胶作为SPE柱固定相,先后用4 mL正己烷和16 mL正己烷-二氯甲烷-甲苯(V正己烷:V二氯甲烷:V甲苯=75:20:5)混合溶液洗脱,可以较好的分离食用油脂与含油调味品中MOSH和MOAH污染物。使用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进行环氧化反应可以去除样品中烯烃类干扰物,但也会造成待测组分MOAH部分损失。检测了 6种样品(包括油茶籽油、稻米油、花生油、特级初榨橄榄油、火锅底料和油辣椒)MOAH污染物,其中1种样品未检出,4种样品MOAH含量占MOH的比例低于30%。
张云山[7](2016)在《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佐剂在鸡蛋、鸡肉等中的残留规律》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研究了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鸡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完善了鸡蛋、鸡肉中油佐剂残留检测方法,并研究了鸡蛋、鸡肉中油佐剂残留规律,为油佐剂疫苗的合理使用和蛋鸡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360只1日龄的京粉1号蛋鸡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3组,每组120只,每组设12个重复,每重复10只。实验Ⅰ组为低剂量组,油佐剂疫苗注射量低于免疫程序推荐剂量的50%;实验Ⅱ组为对照组,按照免疫程序推荐剂量注射油佐剂疫苗;实验Ⅲ组为高剂量组,油佐剂疫苗注射量为免疫程序推荐剂量的1.5倍。试验周期为430d。研究结果如下:1、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140d-336d每天记录产蛋量、总蛋重、破壳蛋数,并计算平均蛋重和产蛋率、料蛋比和死淘率。结果表明:(1)在140-210d,Ⅰ组、Ⅱ组的产蛋率显着高于Ⅲ组(P<0.05),Ⅰ组、Ⅱ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III组(P<0.05),Ⅱ组的破蛋率显着低于Ⅰ组、组(P<0.05)。(2)在211-336日龄,Ⅱ组的料蛋比显着低于Ⅲ组(P<0.05),Ⅱ组的破蛋率显着低于Ⅰ组、Ⅲ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过量使用油佐剂疫苗会影响蛋鸡生产性能,造成产蛋率降低、料蛋比升高和破蛋率增加。2、油佐剂疫苗对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分别在第154d、175d、203d,每组每重复随机收集鸡蛋6枚,测定蛋重、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以及鸡蛋脂肪含量、蛋黄胆固醇含量。分别于140d和203d龄清晨,每组每重复随机选取3只鸡,翅静脉采血5mL,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A/G),球蛋白(GLOB),尿素氮(BUN),胆固醇(CHO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蛋壳厚度、强度显着降低(P<0.05),低剂量组差异不显着。高剂量组的胆固醇含量显着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2)140d,Ⅰ组和Ⅱ组血清SOD含量显着高于Ⅲ组(P<0.05);Ⅰ组的血清GSH-PX含量显着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血清MDA含量显着低于Ⅲ组(P<0.05);203d,Ⅰ组血清SOD含量显着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血清GSH-PX含量显着高于Ⅲ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过量使用油佐剂疫苗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胆固醇含量升高,蛋鸡抗氧化性能下降。3、鸡蛋、鸡肉中油佐剂残留规律的研究。分别于159d,166d,180d,201d,235d,271d分别从试验Ⅱ组的每重复随机采集鸡蛋3枚,测定正烷烃和多环芳烃残留。分别于280d,330d,380d,430d从试验Ⅱ组随机选取6只试验鸡屠宰,采集右侧翅肩鸡,左侧胸肌,右侧胸肌,左侧腿肌,右侧腿肌,肝,肾,测定正烷烃和多环芳烃残留。结果表明:(1)蛋鸡在按照免疫程序多次注射油佐剂疫苗后,矿物油经过机体代谢进入鸡蛋中的含量很少,不足以对鸡蛋质量造成影响;矿物油在鸡体内组织、器官中形成较长期的残留,需要经210天左右停用期才可达到国际食品安全标准。(2)矿物油中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如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十八烷,更易于被机体代谢,残留消除速率较快,也易于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3)矿物油进入机体后,在注射部位中残留量最大,通过体循环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中,在肝、肾中的残留量较大,且消除速率较慢。
薛瑞[8](2015)在《安乃近生产工艺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安乃近药品虽然在国内已经有着五十多年生产历史,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前期探索实验发现:前端中间体制造过程有大量有色副产物和胶体产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本文从优化化学反应工艺条件入手,重点研究前端中间体AT、Faa制造工序化学反应和操作条件。实验发现,在副反应抑制剂P存在的条件下,硫酸二甲酯和吡唑酮摩尔比为1.1:1,反应温度为160℃时,吡唑酮转化率最大,达到98.62%;碱处理反应的工艺优化结果为:氢氧化钠与安替比林硫酸氢甲酯摩尔配比为2.3:1,反应初始温度为60℃,加料完成后缓慢升温至105℃,反应时间2 h,采用并流加料方式。安替比林的工艺优化结果应用到企业生产后,新工艺安替比林收率较传统工艺提高了1.80%,产品颜色外观得到明显改善。实验发现,在保证其他反应过程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亚硝化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反应体系pH值控制2-3,搅拌速度360 r/min,采用正加加料方式,Faa收率达到84.71%;水解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为:加料温度为60℃,硫酸稀释比例为1:3。优化水解反应工艺条件后,水解液中原来大量存在的粒径为4400 nm胶体粒子基本消失,不需要氯仿萃取操作,就可以消除胶体物质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简化了工艺操作、节约了能量。AT、Faa关键中间体的优化研究结果已被生产企业迅速采纳,显着改变了安乃近产品质量,开车稳定后,全部产品均达到出口优级品水平。
张闽,曹万新,史宣明,张骊,陈燕,范明亮[9](2015)在《食用油脂生产中矿物油污染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食用油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被矿物油污染,对食用油脂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加强检测方法研究,提高检测水平尤为重要。对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来源、组成及危害进行了综述,对目前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介绍了利用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和色谱法对食用油脂中矿物油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的方法,以期为保证油料作物及其制品的安全性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陈世豪[10](2014)在《白油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鸡肉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黄羽肉鸡为实验素材,通过模拟油乳剂疫苗免疫程序,研究白油对肉鸡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建立鸡肉中白油残留(正烷烃)的尿素络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检测方法,并据此方法研究鸡肉中白油残留的消除规律,为鸡肉中白油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家禽生产中科学合理使用油乳剂疫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白油对肉鸡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1日龄黄羽肉鸡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重复10只。按照免疫程序,分别在第7d、10d、14d、21d和30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活疫苗组进行活苗滴鼻并注射生理盐水,油乳剂组注射油乳剂灭活苗,白油组注射白油。第42d,每组随机选取20只肉鸡进行样品采集,测定了胸肌和腿肌pH、胸肌和腿肌剪切力、胸肌肌内脂肪和肌苷酸含量、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白油组的胸肌和腿肌pH、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而胸肌、腿肌剪切力无显着差异(P>0.05),白油组鸡肉中肌苷酸及校正肌苷酸含量均无差异(P>0.05),但肌苷含量显着升高(P<0.05);白油组肉鸡血清的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其球蛋白含量显着低于油乳剂组(P<0.05),但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白油组血清抗氧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揭示:白油能显着降低甘油三酯的清除和肌内脂肪的蓄积,显着提高肌苷分解为次黄嘌呤的过程,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血清的抗氧化性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劣化了鸡肉品质。2、建立鸡肉中白油残留(正烷烃)的尿素络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检测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选择了尿素络合的净化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条件的优化。净化后的样品经Agilent DB-1ms毛细管柱(60.0m×0.25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升温程序:100℃保持1min,20℃/min升温至200℃,8℃/min升温至320℃,保持5min;质谱按照全扫描/选择离子监测同步采集数据,定量离子(m/z)分别为226.0、240.0、254.0、268.0、284.0、292.0、310.0、324.0、338.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肉样品提取的最佳方法是机械震荡萃取2次(0.5h/次),络合时样品最佳的溶解试剂为二氯甲烷,最佳络合温度为4℃,络合物最佳洗涤试剂为异辛烷;白油中9种正烷烃在线性范围为200μg/L-5m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空白样品添加回收率为65.16%~91.25%,相对标准偏差为2.23%~12.50%,检测限和定量限达到25μg/kg和50μg/kg;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可以实现对鸡肉中白油残留(正烷烃)的定性定量分析,且具有灵敏、准确的特点。3、鸡肉中白油残留(正烷烃)的消除规律的研究。选取50只15日龄的黄羽肉鸡,胸肌分别注射0.5mL白油后,测定第3d、7d、14d、21d、28d、35d及42d胸肌中白油残留量(正烷烃)的变化,研究正烷烃在鸡肉中残留消除规律。结果表明:注射白油后,胸肌内正烷烃的残留逐渐消除或者迁移;在免疫后0~7d内各个烷烃残留量下降速度相对较快,尤其短链烷烃在该时间段内下降量和下降速度都达到了最高值;在免疫后42d内,短链烷烃的残留量已降至检测限以下,而长链烷烃仍有检测值,且相对于短链烷烃而言,长链烷烃整个消除曲线都呈平缓下降,在鸡肉中消除或者迁移所需时间比短链烷烃更长。
二、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筛选与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废弃钻井泥浆的来源及其危害 |
1.2.1 废弃钻井泥浆简介 |
1.2.2 废弃钻井泥浆的危害 |
1.2.3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4 废弃钻井泥浆中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机理 |
1.2.5 微生物处理废弃废弃钻井泥浆过程中的展望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
2.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菌株来源 |
2.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富集和筛选的培养基 |
2.4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富集和分离 |
2.5 初筛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性能评价 |
2.5.1 初筛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对原油的乳化作用 |
2.5.2 初筛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对原油的降解效果 |
2.5.3 初筛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的表面张力作用 |
2.6 结果与分析 |
2.6.1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的富集与分离 |
2.6.2 初筛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性能评价结果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鉴定及产表面活性剂研究 |
3.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 |
3.3 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
3.3.1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革兰氏染色实验 |
3.3.2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SEM扫描电镜分析 |
3.3.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生理生化鉴定 |
3.3.4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16S r DNA鉴定 |
3.3.5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
3.4.2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扫描电镜分析 |
3.4.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生理生化鉴定 |
3.4.4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16S r DNA鉴定 |
3.4.5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产表面活性剂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对环境的适应性评价 |
4.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4.2 实验所用的培养基 |
4.3 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 |
4.3.1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拮抗实验 |
4.3.2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复配比例对原油降解的影响 |
4.3.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
4.3.4 不同原油含量对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降解效果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的拮抗实验 |
4.4.2 不同复配比例的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结果 |
4.4.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株的环境适应性评价研究 |
4.4.4 碳源和表面活性剂对泥浆降解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4.4.5 不同原油含量对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降解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对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效果研究 |
5.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废弃钻井泥浆中组分测定 |
5.2.2 废弃钻井泥浆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测定 |
5.2.3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固体菌剂的制备 |
5.2.4 废弃钻井泥浆的生物处理方案 |
5.2.5 固体复合菌剂对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效果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废弃钻井泥浆组分测定 |
5.3.2 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固体菌剂的制备 |
5.3.3 高含油废弃钻井泥浆Ⅱ的生物处理效果研究 |
5.3.4 低含油废弃钻井泥浆Ⅰ的生物处理效果研究 |
5.3.5 固体复合菌剂对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1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2.1.1 Basic Concept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
2.1.2 Basic Concept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2.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
3.1.1 Source Text Description |
3.1.2 Related Material Preparation |
3.1.3 Translation Tools Preparation |
3.2 Translation Process |
3.2.1 Making a Translation Schedule |
3.2.2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 Text |
3.2.3 Producing the Translated Text |
3.3 Post-translation Work |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
4.1 The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
4.1.2 Linear Translation |
4.2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4.2.1 Voice Conversion |
4.2.2 Division |
4.2.3 Reconstruction |
4.3 The Combined Use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Gai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5.1.1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
5.1.2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s |
5.1.3 In Terms of Language Skills |
5.2 Limit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Ⅲ Glossary |
Acknowledgments |
(3)食品中矿物油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中矿物油的来源 |
2 食品中矿物油检测方法 |
2.1 皂化法 |
2.2 薄层色谱法 |
2.3 气相色谱法 |
2.4 气相色谱-质谱法 |
2.5 其他联用技术 |
3 结论 |
(4)不同脂肪含量食品中矿物油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矿物油简介 |
1.2 矿物油的毒性及其相关限量规定 |
1.2.1 毒性 |
1.2.2 相关限量规定 |
1.3 食品中矿物油的污染情况 |
1.4 食品中矿物油的污染来源 |
1.4.1 环境污染 |
1.4.2 加工过程污染 |
1.4.3 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的污染 |
1.5 食品中矿物油的定量检测方法 |
1.5.1 食品中矿物油的提取方法 |
1.5.2 食品中矿物油的净化方法 |
1.5.3 食品中矿物油的分析方法 |
1.6 食品中矿物油芳香烃的快速检测方法 |
1.6.1 紫外光谱法 |
1.6.2 三维荧光光谱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2 三维荧光快速筛查谷物中MOAH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样品 |
2.2.2 材料与试剂 |
2.2.3 仪器与设备 |
2.3 方法 |
2.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3.2 工业用油溶液的配制 |
2.3.3 市售粮食加工样品中MOSH和 MOAH的提取 |
2.3.3.1 LC-GC分析方法 |
2.3.3.2 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
2.3.4 色谱及荧光光谱分析条件 |
2.3.4.1 色谱分析条件 |
2.3.4.2 荧光光谱分析条件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LC-GC分析样本中的MOAH |
2.4.1.1 LC-GC分析与大米生产相关的润滑油中的MOAH |
2.4.1.2 LC-GC分析大米样品中的MOAH |
2.4.2 荧光光谱法分析样本中的MOAH |
2.4.2.1 主要芳香类化合物的荧光特征 |
2.4.2.2 荧光光谱法分析与大米生产相关的润滑油中的MOAH |
2.4.2.3 荧光光谱法分析粮食加工品中的MOAH |
2.4.3 荧光光谱快筛方法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3 粮食加工品中MOSH和 MOAH的定量检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样品 |
3.2.2 材料与试剂 |
3.2.3 仪器与设备 |
3.3 方法 |
3.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3.2 市售样品中MOSH和 MOAH的提取 |
3.3.3 色谱条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方法学考察 |
3.4.2 粮食加工品样品分析 |
3.4.3 储藏时间与大米中矿物油污染物含量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食用油和巧克力中MOSH和 MOAH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3 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土着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Acinetobacter sp.Y2对压裂返排液的强化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压裂返排液概述 |
1.1.1 压裂返排液的来源、组成及产生情况 |
1.1.2 压裂返排液的特点 |
1.1.3 压裂返排液的生态危害 |
1.1.4 压裂返排液处理方法 |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义 |
1.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产生菌 |
1.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方法 |
1.2.4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烃修复中的应用 |
1.3 立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3 创新点 |
1.3.4 研究内容 |
1.3.5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分离及鉴定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样品来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培养基 |
2.2.5 革兰氏染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株的富集和分离纯化 |
2.3.2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
2.3.3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2.3.4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5 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 |
2.4 实验结果 |
2.4.1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分离结果 |
2.4.2 菌株形态学鉴定结果 |
2.4.3 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4.4 Acinetobacter sp.Y2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Acinetobacter sp.Y2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来源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菌株活化 |
3.3.2 发酵条件优化 |
3.3.3 Acinetobacter sp.Y2 大批量发酵培养 |
3.3.4 评价Acinetobacter sp.Y2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力 |
3.3.5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
3.3.6 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类型鉴定 |
3.3.7 检测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 |
3.3.8 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分 |
3.4 实验结果 |
3.4.1 发酵条件的优化 |
3.4.2 Acinetobacter sp.Y2 大批量发酵培养结果 |
3.4.3 Acinetobacter sp.Y2 产表面活性剂能力分析 |
3.4.4 生物表面活性剂提取结果 |
3.4.5 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类型鉴定结果 |
3.4.6 生物表面活性剂性能检测结果 |
3.4.7 鉴定生物表面活性剂成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压裂返排液的生物修复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种来源 |
4.2.2 压裂返排液 |
4.2.3 培养基 |
4.2.4 实验试剂 |
4.2.5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组设置 |
4.3.2 COD和烷烃组分分析 |
4.3.3 培养液表面张力测定 |
4.3.4 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测定 |
4.3.5 高通量测序 |
4.4 实验结果 |
4.4.1 COD去除效果 |
4.4.2 烃类去除效果 |
4.4.3 培养液表面张力 |
4.4.4 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测定 |
4.4.5 各处理组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Acinetobacter sp.Y2 降解石油烃及其降解功能基因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种来源 |
5.2.2 培养基 |
5.2.3 主要试剂 |
5.2.4 试剂盒 |
5.2.5 PCR引物 |
5.2.6 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引物 |
5.3 实验方法 |
5.3.1 2,6-二氯酚靛酚实验评价Acinetobacter sp.Y2 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 |
5.3.2 Acinetobacter sp.Y2 中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的检测 |
5.3.3 压裂返排液生物修复过程中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的定量PCR测定 |
5.4 实验结果 |
5.4.1 Acinetobacter sp.Y2 对烷烃降解能力分析结果 |
5.4.2 Acinetobacter sp.Y2 中功能基因扩增与分析结果 |
5.4.3 细菌总RNA提取 |
5.4.4 扩增效率分析 |
5.4.5 压裂返排液生物修复过程中各处理组石油烃降解功能基因的表达 |
5.4.6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食用油脂与含油调味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测定及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食用油中矿物油污染 |
1.1.1 食用油简介 |
1.1.2 相关法律和规定 |
1.2 食品中矿物油研究进展 |
1.2.1 化学组成 |
1.2.2 毒性研究 |
1.2.3 污染来源 |
1.3 矿物油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3.1 定量检测 |
1.3.2 提取方法 |
1.3.3 分离和净化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2 MOSH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材料与试剂 |
2.1.3 银渍硅胶的制备 |
2.1.4 样品MOSH洗脱曲线 |
2.1.5 挥发损失测定 |
2.1.6 线性范围 |
2.1.7 加标回收率与方法重复性 |
2.1.8 LVI-GC-FID分析条件 |
2.1.9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MOSH洗脱曲线 |
2.2.2 挥发损失测定与内标物选择 |
2.2.3 方法学考察 |
2.3 本章小结 |
3 食用油脂及含油调味品中MOSH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与设备 |
3.1.2 材料与试剂 |
3.1.3 待测样品中MOSH的提取与纯化 |
3.1.4 LVI-GC-FID分析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市售食用油样品中MOSH的测定 |
3.2.2 市售油辣椒样品中MOSH的测定 |
3.2.3 市售火锅、香锅底料中MOSH的测定 |
3.3 本章小结 |
4 食用油脂及含油调味品中MOSH污染来源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材料与试剂 |
4.1.3 不同来源MOSH分析 |
4.1.4 LVI-GC-FID分析条件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污染来源MOSH谱图解析 |
4.2.2 食用油及其产品污染源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食用油脂及含油调味品中MOAH分析方法的探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设备 |
5.1.2 材料与试剂 |
5.1.3 MOAH洗脱曲线 |
5.1.4 环氧化方法 |
5.1.5 薄层色谱法(TLC)检测角鲨烯 |
5.1.6 紫外-可将光分光光度计检测β-胡萝卜素 |
5.1.7 实际样品检测 |
5.1.8 LVI-GC-FID分析条件 |
5.1.9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MOAH洗脱曲线 |
5.2.2 环氧化反应效果检测 |
5.2.3 市售样品MOAH的检测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各图中数据 |
(7)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佐剂在鸡蛋、鸡肉等中的残留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免疫佐剂概述 |
1.1 免疫佐剂的定义 |
1.2 免疫佐剂的分类及应用 |
2 油佐剂概述 |
2.1 油佐剂的分类及应用 |
2.1.1 矿物油佐剂 |
2.1.2 非矿物油佐剂 |
2.2 油佐剂的作用机理 |
3 白油的概述 |
3.1 白油的理化性质 |
3.2 白油的分类及应用 |
3.3 白油对动物的影响 |
3.4 白油的安全性 |
4 白油的检测方法 |
4.1 皂化法 |
4.2 荧光检测法 |
4.3 薄层色谱法 |
4.4 外光谱法 |
4.5 气相色谱法 |
4.6 气相质谱联用法 |
4.7 液相-气相色谱联用法 |
5 白油残留规律 |
6 研究目的、意义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意义 |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1.1.2 要试剂 |
1.1.3 生产性能测定 |
1.1.4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结论 |
试验二 油佐剂疫苗对蛋品质以及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要仪器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5.1 蛋品质的测定 |
2.1.5.2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油佐剂疫苗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2.2.2 油佐剂疫苗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油佐剂疫苗对鸡蛋品质的影响 |
2.3.2 油佐剂疫苗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4 结论 |
试验三 矿物油佐剂在鸡蛋、鸡肉等中残留规律 |
3.1 材料 |
3.1.1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试剂的配置 |
3.1.5 样品采集 |
3.2 测定方法 |
3.2.1 正烷烃的测定 |
3.2.1.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2.1.2 气相色谱条件 |
3.2.1.3 质谱条件 |
3.2.1.4 数据统计 |
3.2.2 多环芳烃的测定 |
3.2.2.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3.2.2.2 液相色谱条件 |
3.2.2.3 数据统计 |
3.3 结果 |
3.3.1 鸡蛋中矿物油残留 |
3.3.2 鸡肉、肝、肾中矿物油残留 |
3.4 讨论 |
3.4.1 鸡蛋中矿物油残留规律 |
3.4.2 鸡肉、肝、肾中矿物油残留规律 |
3.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安乃近生产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安乃近简介 |
1.2 安乃近发展概况 |
1.2.1 解热镇痛药发展历史 |
1.2.2 安乃近现状 |
1.2.3 安乃近发展前景 |
1.3 安乃近生产工艺研究进展 |
1.3.1 安乃近生产工艺流程图 |
1.3.2 甲基化工艺研究进展 |
1.3.2.1 甲基化理论研究 |
1.3.2.2 典型的甲基化反应 |
1.3.2.3 甲基化反应工艺条件研究 |
1.3.3 亚硝化工艺研究进展 |
1.3.3.1 亚硝化理论研究 |
1.3.3.2 典型的亚硝化反应 |
1.3.3.3 亚硝化反应工艺条件研究 |
1.3.4 缩合反应工艺研究进展 |
1.3.4.1 乙醇中缩合反应研究 |
1.3.4.2 水溶液中缩合反应研究 |
1.3.5 安乃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1.4 安乃近相关物分离提纯及检测方法 |
1.4.1 安乃近相关中间体分离提纯方法 |
1.4.1.1 结晶技术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1.2 重结晶技术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1.3 萃取技术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1.4 活性炭吸附技术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2 安乃近相关中间体检测和鉴定方法 |
1.4.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2.2 分光光度计法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2.3 碘量法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2.4 薄层色谱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4.2.5 红外光谱法在安乃近生产中的应用 |
1.5 安乃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处理方法 |
1.6 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课题研究内容 |
2 安替比林的制备及改进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安替比林生产工艺过程 |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1 产品结构表征 |
2.4.2 甲基化反应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2.1 DMS加入量对收率的影响 |
2.4.2.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2.4.2.3 副反应抑制剂对收率的影响 |
2.4.3 碱处理反应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3.1 碱加入量对收率的影响 |
2.4.3.2 反应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
2.4.3.3 加料方式对收率的影响 |
2.5 小结 |
3 甲酰氨基安替比林的制备及改进 |
3.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甲酰氨基安替比林生产工艺过程 |
3.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1 产品结构表征 |
3.4.2 亚硝化反应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2.1 反应温度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
3.4.2.2 搅拌速度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
3.4.2.3 硫酸加入量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
3.4.2.4 加料方式对亚硝化反应的影响 |
3.4.2.5 正交实验设计 |
3.4.3 水解反应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3.1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4.3.2 硫酸酸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3.4.4 精制方式对Faa纯度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安乃近的制备及改进 |
4.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 实验仪器 |
4.3 安乃近生产工艺过程 |
4.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1 产品结构表征 |
4.4.2 原料对Maa质量的影响 |
4.4.3 原料对安乃近结晶的影响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AT-SO_4含量标定 |
附录2 比色检查 |
附录3 FAA含量标定 |
附录4 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食用油脂生产中矿物油污染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来源 |
2 矿物油的组成 |
3 矿物油的危害 |
4 食用油脂中矿物油的检测方法 |
4. 1 化学检测法 |
4. 1. 1 皂化法 |
4. 1. 2 二次皂化法 |
4. 2 物理检测法 |
4. 2. 1 感官分析法 |
4. 2. 2 荧光法 |
4. 3 色谱法 |
4. 3. 1 薄层色谱法 |
4. 3. 2 气相色谱法 |
4. 3. 3 气相色谱 - 质谱法 |
5 结束语 |
(10)白油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鸡肉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油乳佐剂的概述 |
1.1 油乳佐剂的作用机理 |
1.2 油乳佐剂的分类及应用 |
1.2.1 矿物油佐剂 |
1.2.2 非矿物油佐剂 |
2 白油的概述 |
2.1 白油的理化性质 |
2.2 白油的分类及应用 |
2.3 白油对动物的影响 |
2.4 白油的安全性 |
3 白油的检测方法 |
3.1 皂化法 |
3.2 荧光检测法 |
3.3 薄层色谱法 |
3.4 红外光谱法 |
3.5 气相色谱法 |
3.6 气相质谱联用法 |
3.7 液相-气相色谱联用法 |
4 白油残留的消除规律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白油对肉鸡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设备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4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1.5 样品的采集 |
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6.1 肉品质指标 |
1.6.2 血清生化指标 |
1.6.3 血清抗氧化指标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2.2 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白油对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
3.2 白油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 白油对肉鸡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章 鸡肉中白油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3.1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
1.3.2 其他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样品的前处理 |
2.1.1 正烷烃的提取 |
2.1.2 尿素络合 |
2.2 色谱条件 |
2.2.1 气相色谱条件 |
2.2.2 质谱条件 |
3 结果 |
3.1 白油中正烷烃的确定 |
3.2 标准品色谱图 |
3.3 基质添加标准曲线 |
3.4 检测限和定量限 |
3.5 添加回收率及精密度 |
4 讨论 |
4.1 提取方法的优化 |
4.2 净化方法的优化 |
4.3 尿素络合条件优化 |
4.3.1 样品溶解试剂的选择 |
4.3.2 络合温度的选择 |
4.3.3 络合物的洗涤 |
4.4 实际阳性样品正烷烃的分析 |
5 小结 |
第三章 白油在鸡肉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 |
1.1 主要仪器 |
1.2 药品及试剂 |
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3.1 标准储备溶液的配制 |
1.3.2 其他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动物 |
1.5 注射方法及样品采集 |
2 方法 |
2.1 样品的前处理 |
2.1.1 正烷烃的提取 |
2.1.2 尿素络合 |
2.2 气相色谱条件 |
2.3 质谱条件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薄层色谱法检测饮水中污染的矿物油(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钻井泥浆降解菌的筛选与处理效果研究[D]. 雷富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2]《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3]食品中矿物油检验检测方法研究[J]. 李铭. 食品安全导刊, 2020(33)
- [4]不同脂肪含量食品中矿物油污染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 谢尧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土着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Acinetobacter sp.Y2对压裂返排液的强化修复研究[D]. 黄小敏.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6]食用油脂与含油调味品中矿物油污染物的测定及来源分析[D]. 姜树.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油佐剂疫苗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佐剂在鸡蛋、鸡肉等中的残留规律[D]. 张云山. 扬州大学, 2016(02)
- [8]安乃近生产工艺条件优化[D]. 薛瑞. 青岛科技大学, 2015(04)
- [9]食用油脂生产中矿物油污染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闽,曹万新,史宣明,张骊,陈燕,范明亮. 中国油脂, 2015(03)
- [10]白油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及其在鸡肉中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D]. 陈世豪. 扬州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