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度文章要目(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1](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郑忱阳[2](2020)在《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风险投资的管理决策中,主要讨论了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嵌入社会网络后对上市公司产生的治理效应,从网络位置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网络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多维影响。风险投资网络由风险投资股东的联合投资行为形成,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经济主体具有信息和资源优势,一方面,网络中的风险投资股东可以通过学习效应和社会资本助力企业长久发展,实现价值投资获得长期收益,另一方面,风险投资网络带来的资源优势会助涨管理层的盲目自信,渠道和信息优势在提供了更多投资机会的同时也会导致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逐利,从而做出损害企业发展的行为。因此,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这是本文欲回答的主要问题。现有关于风险投资对公司治理效应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企业的IPO阶段,对企业长生命周期的多角度、系统性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研究主要聚焦在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的经营管理阶段,选取名列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风险投资机构构建风险投资网络,依次从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盈余管理以及创新能力这三个反映公司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出发,通过对比风险投资持股对三者的影响,凸显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治理效应的独到之处。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发现有:第一,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以创业板IPO抑价、股价信息含量以及股价崩盘风险三个股价波动指标为被解释变量,利用不同的样本和模型检验风险投资网络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三者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在考虑了2014年的IPO首日涨幅限价政策后,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的IPO定价阶段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有助于显着降低IPO抑价;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创业板企业的IPO抑价没有显着影响。(2)风险投资网络能够显着提高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风险投资网络对于股价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更强。(3)风险投资网络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而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网络在上市公司的股价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本文认为,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筛选和认证功能,降低了IPO抑价,提高IPO定价效率;风险投资网络放大了风险投资的监督和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更加有利于上市公司的股价透明度和独立性,增加企业的异质性信息,提高上市公司股价信息含量;风险投资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对股价波动的风险预警效应,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带来的管理者过度自信或代理问题而引发的股价崩盘风险。第二,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面,风险投资机构成为主要股东后长期参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而影响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除了使用常见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外,本文还计算了研发投入盈余管理这一指标,揭示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促进企业创新的路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主要体现企业对于研发费用的控制,其实质是属于真实盈余管理中的费用管理部分,本文把它单独拿出计算是为了研究企业究竟会不会通过降低研发投入费用以提高真实盈余管理。本部分的研究样本为2006—2017年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所有沪深A股上市公司,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差异,得到了如下结论:(1)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对应计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风险投资持股抑制了企业的研发投入盈余管理。(3)当风险投资根据持股周期区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时,在长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在短期持股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的长期持股和短期持股均提高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且风险投资的短期持股也加剧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4)进一步将样本分为创业板和非创业板后,风险投资网络仅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而风险投资持股同时加剧了非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二者对创业板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没有显着影响。上述结论表明风险投资成为上市公司股东后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并没有很好地发挥监督效应。本文认为,风险投资持股促使企业进行更为激进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风险投资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不论是风险投资持股还是风险投资网络,均不会通过对研发投入费用的减少来进行盈余操纵,这也是风险投资从盈余管理角度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路径;当长期持股的风险投资形成社会网络时,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长期监督效应,抑制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而短期持股的风险投资网络加剧了风险投资的短视逐名效应,提高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动机;风险投资的自身特性和投资偏好决定了其更加关注创业板企业,对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发挥了明显的监督和管理职能,且风险投资网络弱化了风险投资持股对于非创业板企业的不利影响。第三,在上市公司的创新水平方面,本文从风险投资网络的中心度和结构洞两个维度的指标考察了网络对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及创新效率的影响。选取2006—2017年沪深两市除金融业、ST企业外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得到如下结论:(1)无论从中心度还是结构洞角度,风险投资网络显着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企业创新投入的增加、发明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加以及发明专利创新效率的提高;相比于风险投资持股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风险投资网络的促进作用更强,这是因为网络集聚了风险投资的“引资”和“引智”功能。(2)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二者之间存在替代性,虽然风险投资的社会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二者优势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3)通过对比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对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风险投资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优于结构洞的影响,因此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有动机去降低结构洞保留中心度优势。(4)相比于非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对创业板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从创新角度来讲,风险投资依旧偏好创业板企业,风险投资网络在创业板企业中放大了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优势。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论,本文创新地提出了风险投资网络的集聚效应和“凹凸镜”效应。集聚效应表现在风险投资网络汇集了专业的风险投资股东、聚拢了优质社会资源,集聚了风险投资的治理效果。“凹凸镜”效应即风险投资网络像凸透镜一样放大风险投资股东的认证、监督和增值等积极影响:位于网络中心位置的上市公司具有更低的IPO抑价、更高的股价信息含量、更低的股价崩盘风险以及更高的创新水平;风险投资网络像凹透镜一样缩小风险投资股东的短视和逐名等消极影响:抑制风险投资持股的应计盈余管理动机,削弱风险投资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不仅丰富了社会网络分析应用于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文献,还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引进优质的风险投资股东、积极嵌入社会网络提供依据,为改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效率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潘佳诚[3](2019)在《基于G-IFAHP的成长期创业项目选择评价研究 ——以XJ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创业投资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成长的助推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创业投资已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在我国持续深化金融改革,调整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环境和机制不断完善,创业投资更是呈井喷式发展。创业投资的目的在于投资获利,如何选择一个有前景的投资项目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创业投资项目选择评价已经成为创业投资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通过引入新的选择评价方法来构建一套符合我国成长期创业投资项目实际情况的选择评价方案。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创业投资项目选择评价的文献,介绍创业投资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创业投资定义、特点、运作流程以及生命周期理论和风险偏好理论;其次根据文献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并根据我国创业投资现状与相关研究文献所展示的经验,在分析成长期项目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六大因素,选取23个下属指标,构建了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来计算体系的权重,并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引入实习中的实际案例来进行方案的现实意义检验。最后,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对于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通过运用灰色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符合我国成长期创业投资项目特征的选择评价方案。方案从市场、管理、技术产品、财务、资本和环境等六大重要因素入手,构建延伸六大因素之下的23个二级指标的项目指标体系,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利用构建的方案对实习中的拟投资案例进行了评价,得到综合评价值7.201,介于优秀与良好之间,属于有较好投资前景的项目,较为符合实际预期。
吴亚梅[4](2019)在《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文中研究表明创业投资是一种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以期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创业投资在硅谷、波士顿128信息公路呈现出独特的集聚现象,并对两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创业投资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以美元基金为市场主导的萌芽期,创业板推出、人民币基金投资活跃度稳步上升的起步期,而现在正处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行业竞争加剧的发展期。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象也开始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为领先、科技创新活跃度高的地区显现。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而少有文献关注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产生的效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相关问题的实证类研究中,极少考虑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据此,本文选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效应。本文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象、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影响因素、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已有的关于创业投资地域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理论分析部分,首先阐述了创业投资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其次,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形成机理;最后,基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产生的效应,提出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人口素质产生影响。随后,在基于风险投资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借助Arcgis软件从创业投资案例数量、创业投资金额数量、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三个角度说明了我国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现状。本文基于2012-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创业投资的地域集聚效应,将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到模型中,分析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会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对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即本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促进本省市的经济发展,邻近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也同样能促进本省市的经济发展。(2)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增加区域企业的研发投入。且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对区域企业研发投入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即本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能增加本省市企业的研发投入,邻近省市的创业投资地域集聚也同样能增加本省市的研发。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积极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创业投资的均衡分布。(2)建立区域发展经济带,提升地区之间的联动效应。(3)加强政府加强引导基金的建设,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成程[5](2019)在《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已证明风险投资对一国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但目前与风险投资有关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的公司金融领域内。从宏观经济的视角出发,分析风险投资影响因素,以及风险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地区创新与地区就业影响的相关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本文创新性地将风险投资的投资次数与投资金额的数据与风险投资所在城市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匹配,将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引入到风险投资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之中,填补了分析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的研究空白。通过对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详细总结,并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进行全面比较,本文发现中国风险投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风险投资基金两极分化严重;政府资金在中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政府引导基金成为了中国风险投资重要的参与主体;中国风险投资早期前期投资不足,行业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明显;对专业性和创新性的追求有所降低,逐渐成为补充地方投资的一种工具。通过采用绘制风险投资空间相位图,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统计方法,本文对2000-2015年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并发现中国的风险投资在历年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不断空间扩散的发展趋势。通过运用Moran’s I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本文在时空分异的动态视角下分析了影响风险投资空间布局的关键因素。政府引导基金的可投资金总额,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成功IPO的企业数量,大学生所占该市总人口的比例,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其他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活动均与本年度本城市风险投资的活动显着正相关,说明了创新活动的发展水平,风险投资在该城市的已有投资,能够获得成功退出的机会,人力资本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能够显着提高一个城市的风险投资活跃程度。其他城市的政府引导基金新增金额尚未对本地风险投资的发展产生显着的挤出效应。但是,其他城市新增专利却会对本城市的风险投资活动产生挤出效应,反映了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存在争夺和竞争。此外,本文也并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实证方法,检验了风险投资对于中国2004-2015年282个城市经济增长,创新活动与就业水平的影响。本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事件数,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新成立的公司数,政府财政支出水平,人均GDP的增加均可以显着促进本市本年度经济的增长。风险投资通过投资建设新企业能够为地方经济增长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上一年本城市的风险投资事件数,被风险投资投资的新公司数,风险投资年度投资总金额,政府的财政支出,人均收入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新增发明专利显着正相关,说明了风险投资,政府的财政支出,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提高均能够显着促进一个城市创新活动的发展。本城市上一年的风险投资事件数,被风险投资投资的新公司数,风险投资年度投资总金额,大学生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人均GDP,农业就业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均与地区总职工人数显着正相关,说明了风险投资,教育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增长对地区就业人口的增加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与风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相比,本地区风险投资的活动对周边地区的创新活动和就业水平可以起到显着为正的溢出效应,这说明风险投资作为一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股权投资活动,可以很好地支持地方企业的建设和促进当地就业水平的提高,对专利申请和创新活动形成较好的示范效应,对周边城市的就业水平也起到了显着为正的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从国家层面而言,提出了要完善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统一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制度,成立风险投资专业的监管机构,加快注册制的改革和建立的改革方向;从地方政府层面而言,提出了要建立科技与创新优先的风险投资地区引导机制,进一步落实各地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加强地区之间政府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的协调与合作,构建全面综合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的具体措施。
王阿娇[6](2019)在《创业投资撬动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机理、效应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这一表述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战略重点和方向。当下,筹资难筹资贵以及创新效率低下是新能源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单纯依靠政府补贴和扶持,并非长久之计。深入研究作为企业创新“金融杠杆”和“经济引擎”的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机理、效应与路径,对破解新能源企业筹资效率及创新效率困局,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按以下思路设置了研究内容:第一,对创业投资、创新和新能源企业发展相关的文献和基础理论进行了归纳梳理。第二,用DEA超效率模型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别“有创业投资”和“无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第三,解析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机理。第四,用全样本对创业投资撬动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总体效应进行了检验;用“有创业投资”的子样本,分别创业投资出资背景、注资策略和持股强度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进行了检验。第五,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从市场路径和政策路径两个方面提出了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路径优化措施。得出的研究结论是:第一,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机理表现为:创业投资杠杆与新能源企业创新杠杆的互动,创业投资偏好风险与新能源企业创新面临风险的匹配,创业投资增值性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增值性的融合,创业投资外部经济性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外部经济性的共赢。第二,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的参与有效撬动了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从出资背景看,单独国资或国资与民营混合背景的撬动效应为负,外资参与背景和高声誉背景的撬动效应均为正。从注资策略看,创业投资注资时机越早,撬动效应越大;注资轮次数和注资联合者个数均与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显着正相关。从持股强度看,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与撬动效应呈倒“U”形分布;创业投资持股期限越长,撬动效应越明显。第三,优化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撬动路径的措施有:新能源企业主动谋求与创业投资公司合作、创业投资公司积极寻找新能源项目、创业投资公司与新能源企业共同规划投融资行为等市场路径,以及完善创业资本市场和做好新能源产业支持工作等政策路径。
冯冰[7](2016)在《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配套措施之一,目的在于推动创投市场发展并促进创业企业融资。然而,由于政府引导基金总量有限,且大部分创业企业在成长成熟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多轮融资,因此仅仅通过政府引导基金自身投资来破解创业企业的融资困境难免有杯水车薪之嫌。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不仅可以更大程度上缓解创业企业的融资难,还可以更加高效地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以及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本文研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探寻通过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政策措施。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对比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的差异,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本文基于激励视角、认证视角、良性循环视角提出研究假设。基于激励视角,当政府引导基金为私人资本提供收益类补偿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会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但是,当政府引导基金为私人资本提供亏损补偿加上收益类补偿,或者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不能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基于认证视角,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于发展早期或者高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省级和省会市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促进作用优于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基于良性循环视角,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于创投发展落后地区的创业企业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其次,本文通过私募通数据库搜集数据,构建了由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和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组成的一对一匹配样本。最后,本文使用匹配样本对激励视角、认证视角、良性循环视角提出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总体上支持激励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但不支持认证视角和良性循环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的研究表明,政府引导基金可以通过为私人资本提供收益类补偿来促进创业企业后续融资。具体而言,本文的创新性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五点:(1)当政府引导基金为私人资本提供收益类补偿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首轮融资后一年内、两年内和三年内进行后续融资的可能性均显着地高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首轮融资与后续融资的间隔时间也显着地短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然而,当政府引导基金为私人资本提供亏损补偿加上收益类补偿,或者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时,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都不存在显着差异。(2)无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于发展早期的创业企业还是发展后期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都不存在显着差异。(3)无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于高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还是非高科技行业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都不存在显着差异。(4)无论是省级和省会市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还是地市级和区县级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都不存在显着差异。(5)无论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于创投发展落后地区的创业企业还是创投发展成熟地区的创业企业,政府引导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与私人创投基金投资的创业企业在后续融资方面都不存在显着差异。
王汉昆[8](2014)在《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肇始于美国并迅速蔓延至全球的“金融海啸”对国际经济体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地理跨度上看,危机从美国延伸至全球;从经济结构跨度上看,危机从虚拟经济延伸至实体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中国经济结构尚待升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这一经济学领域永不过时的研究主题再次聚焦。一味地强调虚拟经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根基会导致泡沫,出现经济虚假繁荣的假象;而一味地追求实体经济而忽视虚拟经济的创新也必然招致整个经济系统的萎缩。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必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金融创新成就之一,它从本质上说是虚拟经济的产物,而其所投资的项目来源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其中大量的中小企业,那么,股权投资项目源就成为了链接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键结点,股权投资项目源是私募股权基金这一金融资本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私募股权基金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融资结构的优化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却成为制约私募股权基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没有优质的项目源,私募股权基金无法通过投资循环实现增值收益,而实体经济也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大力培育作为金融市场根基的实体经济项目,为实体经济的繁荣和活力储备不竭的生命源泉。文章以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系统分析框架下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作为研究对象,有别于以往从虚拟经济本体出发对私募股权投资项目的研究,具有研究视角上的创新性。文章以金融发展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生态共生理论,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匹配性为出发点,经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存在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问题,并通过总结借鉴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实践,提出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具体培育机制。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之间的资源互补性使二者形成了共生关系。在生态共生理论的框架下,详细剖析了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特征。并基于共生度的分析方法,实证得出二者目前在我国处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加快培育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是实现二者对称互惠共生、稳定进化的关键环节。第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是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作用的结果。从理论上说,股权投资项目源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显着的正外部性,因此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准公共品,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外部性模型论证,股权投资项目源的供给不足是必然结果。而且,股权投资项目源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使得单靠市场机制是无法自动实现项目源的均衡配置的。从现实情况看,来自私募股权基金和中小企业自身的质量约束也使其无法自然成长为优质股权投资项目源,因此,这一系列的因素共同决定了在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培育上,必须引入作为“市场之友”的政府的扶持。政府的角色定位关键在于“引导”而不“主导”,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府职能观的分析框架下可以推导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政府效用模型。第三,在对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实践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政府在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中的职能主要表现在资金引导、信用担保、法律制度构建和优惠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同时要避免政府作为直接出资者和规则制定者的双重身份集权导致项目源筛选“失真”情况的出现。第四,股权投资项目源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其培育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培育体系的建立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为基本原则,采取风险投资加孵化器的综合培育模式,以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基金为运作主体。从资金来源、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培育对象准入机制、深度培育机制、激励补偿机制和风险管控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设计了培育基金的具体运作模式。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培育基金的有效运行,政府必须要辅之以配套设施和环境的建设,并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协会的合作,深化培育体系的公共服务职能。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成功,从微观上说,可以实现项目自身的经济效益,体现其经济价值;从宏观上说,可以起到吸引资金投资,增加税收,解决就业,积聚人才的效应,体现其社会价值。通过构建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以金融资本扶持创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好的代表未来的产业,找到科技和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机制,这样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改造传统产业,完成规模扩张和产业链整合,更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奠定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最终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助一臂之力。
李广[9](2013)在《风险资本、新企业先动优势与资本结构》文中指出企业资本结构研究是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从新企业先动优势入手,分析风险资本对新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风险资本对新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而且能够进一步佐证风险资本给新企业带来先动优势的作用,丰富风险资本对新企业作用的研究。本文使用深圳创业板2009至2011年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Baron and Kenny (1986)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使用Wind金融资讯数据库的数据和手工搜集整理的风险资本数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风险资本参与投资新企业,能够对新企业的先动性与先动优势产生影响。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比没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会表现出较强的先动性。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比没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能够获得较明显地先动优势。第二,不同特征的风险资本,对新企业的先动优势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力强的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比能力弱的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会表现出较明显地先动优势。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的新企业比独立投资的新企业能够产生明显地先动优势。第三,不同特征的风险资本,对新企业的资本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力强的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比能力弱的风险资本支持的新企业的负债率显着提高。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的新企业比独立投资的新企业的负债率显着偏高。第四,新企业的先动优势在风险资本和新企业资本结构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风险资本部分通过影响新企业的先动优势,进而影响新企业的资本结构。论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揭示了风险资本能力与联合投资对新企业先动优势与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丰富了新企业先动优势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第二,揭示了产权性质不同的风险资本对新企业先动优势与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第三,从新企业先动优势的视角,揭示了风险资本对新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近一步丰富了风险资本理论、先动优势理论和资本结构的理论研究。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除了引言和结论两章外,其余章节分别包括文献综述、新企业融资的制度背景分析、风险资本特征与新企业资本结构、风险资本对新企业先动性与先动优势的影响以及先动优势的中介作用检验。
郑冰开[10](2013)在《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各国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加激烈,而未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在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为了在未来竞争中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重视科技创新,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纷纷走向创新型国家之路。我国也不例外,为了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过程中,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极为重要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实现科技和金融良性结合。找到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整的结合模式,促使科技与金融结合运作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发挥不同的作用,相互协调,有序运转,才是关键所在。本文首先从典型事实入手,借鉴和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与金融资源相结合的经验;然后阐述熊彼特的创新、科技企业生命周期以及桥隧模式等相关理论,并且建立关于创新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论证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企业创新;接着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角度经验证明了企业获取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自主创新;最后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剖析科技金融结合的运行机制,阐明科技金融结合实际运作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文建立一个关于创新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来论证金融资本支持有助于企业创新。该模型解释了创新型企业积极参与金融资本会增加企业价值。结果表明金融资本的结构参数是如何决定增长率的,例如经验和金融资本的市场知识等因素。税收政策也能加强金融资本支持,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资本融资兼有产品创新和双重道德风险,相比于第一个最佳配置,在私人均衡中新企业涉及的金融资本的创新速度和程度都会较低。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共政策收益中性的重建,通过从对资本成本的补贴中转移公共资金,以及减少金融资本支持企业的资本利得税。这些政策方法会从实际上刺激金融资本支持并且促进创新型增长。其次,检验金融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通过经验研究得出结论:企业金融发展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技术进步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很强的相关性,表现在同一时期,两者为负相关,而在下一时期,两者为正相关,也即两者融合的积极正效应有明显的跨期滞后,这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要推动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要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的良性互动,有效扭转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当期负面影响,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再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每家公司上市之初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源泉就是来自风险投资的融资支持,从而证明―风险投资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这一命题在我国是成立的;与外资背景相比,民营背景、政府背景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四种不同背景的风险投资中,民营背景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最大;民营背景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创新能力正相关,而政府背景和外资背景都是负相关。总体而言,与政府和民营资本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相比,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机构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表现出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进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完善国内自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完善市场化退出渠道。许多科技型企业的初始资金多来自风险投资,这些资金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戏能力,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支持民营风险投资机构,完善自主创新战略体系。最后,通过一个科技银行的实际案例,阐述了科技金融结合的作用机制,科技金融结合实际运作过程中金融系统的基本构架和组织保证,进一步对科技金融结合的可能性以及实际效果做出回应,再一次证明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
二、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度文章要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度文章要目(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 |
第3章 文献综述 |
3.1 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
3.1.1 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 |
3.1.2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3.2 风险投资文献回顾 |
3.2.1 风险投资与IPO抑价 |
3.2.2 风险投资与企业绩效 |
3.2.3 风险投资与股价信息含量 |
3.2.4 风险投资与股价崩盘风险 |
3.2.5 风险投资与盈余管理 |
3.2.6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 |
3.3 文献评述 |
第4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股价质量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风险投资网络与创业板IPO抑价 |
4.1.2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信息含量 |
4.1.3 风险投资网络与股价崩盘风险 |
4.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4.2.1 主要变量定义 |
4.2.2 模型设定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实证结果分析 |
4.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替换主要变量 |
4.5.2 内生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5.2.1 主要变量定义 |
5.2.2 模型设定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3.2 回归结果分析 |
5.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5.5.1 替换主要变量 |
5.5.2 内生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险投资网络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数据与模型设定 |
6.2.1 主要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定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6.3.2 回归结果分析 |
6.4 与风险投资持股的比较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5.1 替换主要变量 |
6.5.2 内生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建议与不足 |
7.1 文章结论 |
7.1.1 风险投资网络的治理效应 |
7.1.2 风险投资持股的治理效应 |
7.1.3 比较与总结 |
7.2 文章建议 |
7.3 文章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相关系数矩阵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基于G-IFAHP的成长期创业项目选择评价研究 ——以XJ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三节 创新点和有待完善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章 项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描述 |
第一节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二节 成长期创业投资项目的特征分析 |
第三节 项目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建设计 |
第四章 基于灰色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选择评价方案构建 |
第一节 选择评价方案设计思路 |
第二节 利用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三节 基于灰色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五章 项目选择评价方案的案例分析 |
第一节 案例概况 |
第二节 XJ公司G-IFAHP评价 |
第三节 案例评价分析 |
第四节 案例评价结果及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创业投资概念的界定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界定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形成机理及效应分析 |
一、创业投资的基础理论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的形成机理分析 |
三、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二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现状 |
一、创业投资案例数情况 |
二、创业投资金额数情况 |
第二节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程度分析 |
一、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 |
二、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指数分析 |
第三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实证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一、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假设 |
二、基于区域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假设 |
三、基于人口素质的研究假设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一、数据来源 |
二、变量选取 |
第四章 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检验 |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
第二节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与选择 |
一、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 |
二、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
第三节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一、模型估计 |
二、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风险投资对科学研发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
1.2.2 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效应 |
1.2.3 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研究 |
1.2.4 政策供给与风险投资发展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思路与创新 |
第2章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与溢出的理论基础 |
2.1 空间集聚的定义与内涵 |
2.2 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
2.2.1 区位理论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产业集聚理论 |
2.2.4 新经济地理理论 |
2.3 风险投资集聚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
2.3.1 风险投资的定义与内涵 |
2.3.2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的演化动力分析 |
2.3.3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与传统产业集聚的比较 |
2.4 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理论机制分析 |
2.4.1 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具体内容 |
2.4.2 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现路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
3.1 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 |
3.1.1 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 |
3.1.2 风险投资机构的类型 |
3.1.3 风险投资机构的经营模式 |
3.2 风险投资的具体运作流程 |
3.2.1 募资阶段 |
3.2.2 投资阶段 |
3.2.3 投后管理阶段 |
3.2.4 退出阶段 |
3.3 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3.3.1 国外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 |
3.3.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 |
3.3.3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程度评价 |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布局及国际比较 |
4.1.1 国外风险投资空间布局的特点 |
4.1.2 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布局 |
4.1.3 中国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的特点 |
4.2 空间集聚的测算方法 |
4.2.1 区位熵 |
4.2.2 赫芬达尔指数 |
4.2.3 空间基尼指数 |
4.2.4 地理集中指数 |
4.3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的测算结果 |
4.3.1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的数据来源 |
4.3.2 风险投资空间集聚的统计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风险投资与影响因素数据 |
5.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2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选择 |
5.1.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2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
5.2.1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5.2.2 空间回归模型 |
5.2.3 空间固定效应的检验 |
5.2.4 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估计 |
5.3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实证模型的设定 |
5.3.1 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 |
5.3.2 空间自回归模型 |
5.3.3 空间杜宾模型 |
5.4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的实证结果 |
5.4.1 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空间自相关模型实证结果 |
5.4.2 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5.4.3 风险投资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5.5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的异质性分析 |
5.5.1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区域分析 |
5.5.2 外资风险投资对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影响 |
5.5.3 风险投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的分阶段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风险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风险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模型 |
6.1.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1.2 风险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 |
6.1.3 风险投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模型 |
6.2 风险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 |
6.2.1 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模型实证结果 |
6.2.2 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 |
6.2.3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6.3 风险投资对地区创新活动影响的实证结果 |
6.3.1 地区创新空间自相关模型实证结果 |
6.3.2 地区创新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 |
6.3.3 地区创新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6.4 风险投资对地区就业影响的实证结果 |
6.4.1 地区就业空间自相关模型实证结果 |
6.4.2 地区就业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 |
6.4.3 地区就业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进一步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建议 |
7.1 国家层面完善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建议 |
7.1.1 完善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
7.1.2 建立统一的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制度 |
7.1.3 成立风险投资专业的监管机构 |
7.1.4 发展科创板稳步推进注册制的改革和建立 |
7.2 地方政府层面完善风险投资相关政策的建议 |
7.2.1 建立科技与创新优先的风险投资地区引导机制 |
7.2.2 进一步落实各地风险投资的优惠政策 |
7.2.3 加强地区之间风险投资和政府引导基金的协调与合作 |
7.2.4 构建全面综合的风险投资服务体系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6)创业投资撬动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机理、效应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对创业投资支持创新的规范研究 |
1.2.2 对创业投资支持创新的实证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业投资 |
2.1.2 新能源及新能源企业 |
2.1.3 新能源企业创新及创新效率 |
2.2 有关基本理论 |
2.2.1 创业金融理论 |
2.2.2 公共金融理论 |
2.2.3 科技金融理论 |
2.2.4 创新理论 |
3 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在有否创业投资情景下的分别测度 |
3.1 不考虑创业投资情景的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测度 |
3.1.1 测度原则 |
3.1.2 测度指标 |
3.1.3 测度方法 |
3.1.4 测度结果 |
3.2 考虑创业投资情景的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测度 |
3.2.1 样本分组 |
3.2.2 测度差异 |
4 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机理解析 |
4.1 创业投资杠杆与新能源企业创新杠杆的互动 |
4.1.1 创业投资杠杆对新能源企业创新发展的放大作用 |
4.1.2 新能源企业创新杠杆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倒逼作用 |
4.2 创业投资偏好风险与新能源企业创新面临风险的匹配 |
4.2.1 创业投资天生不惧企业创新风险 |
4.2.2 创业投资能够降低企业创新风险 |
4.3 创业投资增值性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增值性的融合 |
4.3.1 创业投资增值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 |
4.3.2 新能源企业创新增值性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方式 |
4.3.3 创业投资增值性供给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增值性需求的融合 |
4.4 创业投资外部经济性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外部经济性的共赢 |
4.4.1 创业投资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双方的外部经济性 |
4.4.2 创业投资与新能源企业创新双方外部经济性的共赢方式 |
5 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效应检验 |
5.1 假设提出 |
5.1.1 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总体撬动 |
5.1.2 创业投资出资背景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 |
5.1.3 创业投资注资策略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 |
5.1.4 创业投资持股强度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 |
5.2 样本分布、变量设计与模型构建 |
5.2.1 样本分布 |
5.2.2 变量设计 |
5.2.3 模型构建 |
5.3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
5.3.1 实证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6 创业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撬动路径优化 |
6.1 市场路径 |
6.1.1 新能源企业主动谋求与创业投资公司合作 |
6.1.2 创业投资公司积极寻找新能源项目 |
6.1.3 创业投资公司与新能源企业共同规划投融资行为 |
6.2 政策路径 |
6.2.1 完善创业资本市场体系 |
6.2.2 做好新能源产业支持工作 |
7 结论 |
7.1 主要观点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实践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1.3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
1.4 术语界定 |
2 文献综述 |
2.1 政府创投对创业企业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 |
2.2 政府创投(政府引导基金)对创投市场影响方面的相关研究 |
2.3 政府引导基金的其它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1.1 研究假设提出的思路 |
3.1.2 基于激励视角提出研究假设 |
3.1.3 基于认证视角提出研究假设 |
3.1.4 基于良性循环视角提出研究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数据搜集与样本匹配 |
3.2.2 变量界定 |
3.2.3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4 实证检验模型 |
4 实证检验 |
4.1 总体上检验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 |
4.2 检验激励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 |
4.3 检验认证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 |
4.4 检验良性循环视角提出的研究假设 |
4.5 实证检验结果汇总 |
5 稳健性与其它可能的理论解释 |
5.1 基金管理机构能力 |
5.2 选择效应 |
5.3 投资阶段限制 |
5.4 投资行业限制 |
6 讨论 |
6.1 实证结果分析 |
6.2 政策启示 |
6.3 理论贡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
2.1 私募股权基金的内涵与运作 |
2.1.1 私募股权基金的含义及特点 |
2.1.2 私募股权基金的金融中介功能解析 |
2.1.3 私募股权的市场构成 |
2.1.4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程序 |
2.2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概念界定 |
2.2.1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内涵 |
2.2.2 源于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的一个层次 |
2.2.3 基于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项目源价值分析 |
2.3 私募股权基金和股权投资项目源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金融发展理论 |
2.3.2 公共财政理论 |
2.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实意义 |
2.4.1 项目源培育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
2.4.2 项目源培育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 |
2.4.3 项目源培育可以解决企业集群过程中的融资难问题 |
2.4.4 项目源培育可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
第3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协调发展——基于生态共生理论 |
3.1 共生理论的内涵 |
3.1.1 共生理论的起源及其在经济领域的引入 |
3.1.2 共生系统的构成要素 |
3.1.3 共生的基本原理 |
3.1.4 共生理论的分析方法 |
3.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系统 |
3.2.1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单元 |
3.2.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 |
3.2.3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环境 |
3.3 基于共生度的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分析 |
3.3.1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度及共生系数 |
3.3.2 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判定标准 |
3.3.3 我国股权投资项目源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共生模式实证分析 |
3.4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匮乏成为制约该共生系统协调发展的瓶颈 |
第4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成因及其培育主体 |
4.1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准公共品属性 |
4.1.1 准公共品在经济学上的界定 |
4.1.2 股权投资项目源的准公共品属性剖析 |
4.1.3 股权投资项目源供给不足的理论模型 |
4.2 股权投资项目源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
4.2.1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 |
4.2.2 私募股权投资者与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2.3 私募股权投资家与股权投资项目源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4.3 股权投资项目源匮乏的现实原因分析 |
4.3.1 来自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原因 |
4.3.2 来自股权投资项目源自身的原因 |
4.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主体的界定 |
4.4.1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实需求 |
4.4.2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效用模型 |
4.4.3 政府引导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现状及不足 |
第5章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5.1 利用风险投资进行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
5.1.1 政府为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政策环境 |
5.1.2 政府主导的公共风险投资项 |
5.2 利用企业孵化器进行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 |
5.2.1 政府为孵化器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
5.2.2 风险投资参与孵化器的建设 |
5.3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际经验启示 |
5.3.1 政府职能定位 |
5.3.2 政府的局限性 |
5.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国内区域实践考察 |
5.4.1 上海市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
5.4.2 广东省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经验考察 |
第6章 政府引导型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构建 |
6.1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设计目标 |
6.1.1 宏观目标 |
6.1.2 微观目标 |
6.2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设计原则 |
6.2.1 在政府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运作 |
6.2.2 孵化器加风险投资的综合培育模式 |
6.3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结构设计 |
6.4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基金的运作机制 |
6.4.1 资金来源及管理机制 |
6.4.2 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
6.4.3 培育对象准入机制 |
6.4.4 深度培育机制 |
6.4.5 激励补偿机制 |
6.4.6 风险管控机制 |
6.5 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体系的配套建设 |
6.5.1 政府要树立敢于担当的信念 |
6.5.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
6.5.3 营造适宜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的文化信念 |
6.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助力培育体系的全面成熟 |
6.6.1 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协会的功能定位 |
6.6.2 行业协会丰富股权投资项目源的渠道 |
6.6.3 行业协会深化培育体系的公共服务功能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风险资本、新企业先动优势与资本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企业资本结构研究得到学者们的关注 |
二、风险资本影响新企业资本结构 |
三、风险资本对新企业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函待挖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过程 |
二、文章整体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先动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一、先动性与先动优势理论 |
二、竞争优势理论 |
第二节 资本结构理论 |
一、资本结构经典理论 |
二、新企业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风险资本相关理论 |
一、风险资本作用的相关研究 |
二、风险资本对企业投资与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
三、风险资本对新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述评 |
一、先动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二、资本结构理论 |
三、风险资本理论 |
第三章 新企业融资的制度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新企业及其融资的特征 |
一、新企业及其特征 |
二、新企业融资的特点 |
三、新企业融资工具及其选择 |
第二节 风险资本及其特征分析 |
一、风险资本及其特征 |
二、风险资本的起源与美国风险资本的特征 |
三、我国风险资本的发展与特点 |
四、风险资本投资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分析 |
一、创业板市场的概念和设立模式 |
二、创业板市场的定位与设立意义 |
三、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创建历程 |
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
第四章 风险资本特征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风险资本持股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二、风险资本能力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三、风险资本联合投资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第二节 实证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
三、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比较分析 |
三、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四、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风险资本持股的选择模型检验 |
二、风险资本能力与资本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
第五章 风险资本对新企业先动性与先动优势的影响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风险资本持股与新企业先动性 |
二、风险资本能力与新企业先动优势 |
三、风险资本产权性质与新企业先动优势 |
四、风险资本联合投资与新企业先动优势 |
第二节 实证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
三、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新企业先动优势与相关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 |
二、风险资本参与对新企业先动性的影响 |
三、风险资本家的能力对新企业先动优势的影响 |
四、风险资本的产权性质对新企业先动优势的影响 |
五、风险资本的联合投资与独立投资对新企业先动优势的影响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一、风险资本持股与新企业先动性的稳健性检验 |
二、风险资本能力与新企业先动优势的稳健性检验 |
三、风险资本联合投资与新企业先动优势的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新企业先动优势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一、风险资本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二、风险资本与新企业先动优势 |
三、先动优势与新企业资本结构 |
第二节 实证设计 |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
二、变量的选择与测量 |
三、模型设计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风险资本对新企业先动优势影响的回归分析 |
二、控制先动优势后风险资本对资本结构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研究发现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局限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第四节 缓解新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章节间逻辑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1.7 概念解释 |
1.7.1 科技 |
1.7.2 金融 |
1.7.3 科技金融 |
1.8 研究不足和展望 |
2 文献综述 |
2.1 金融、科技与经济增长 |
2.1.1 金融与经济增长 |
2.1.2 科技、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 |
2.1.3 小结 |
2.2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 |
2.2.1 全要素生产率与金融发展 |
2.2.2 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 |
2.3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机制和途径 |
2.3.1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途径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总结 |
3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典型事实 |
3.1 国内外高新技术园区模式 |
3.1.1 美国硅谷 |
3.1.2 日本筑波科学城 |
3.1.3 中关村科技园区 |
3.2 国外科技银行经验借鉴 |
3.2.1 硅谷银行发展模式 |
3.2.2 日本政策投资银行(DBJ)模式 |
3.3 新模式的引入 |
3.4 本章小结 |
4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机制 |
4.1 SCHUMPETER的创新理论 |
4.2 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4.3 桥隧模式 |
4.4 理论模型 |
4.4.1 假设 |
4.4.2 产品 |
4.4.3 金融资本 |
4.4.4 均衡 |
4.5 创新、金融资本与增长 |
4.5.1 加入金融资本价值 |
4.5.2 均衡风险回报 |
4.5.3 技术创新和创业启动 |
4.5.4 比较静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基于间接融资的经验研究 |
5.1 问题提出 |
5.2 公司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 |
5.2.1 模型设定及其说明 |
5.2.2 样本数据选取及其指标设定 |
5.2.3 实证分析 |
5.3 科技金融结合对微观企业绩效的影响 |
5.3.1 公司金融支持效率DEA分析 |
5.3.2 科技金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基于直接融资的经验研究 |
6.1 问题提出 |
6.2 样本、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
6.2.1 样本与数据 |
6.2.2 变量设计 |
6.3 风险投资与企业自主创新:回归分析 |
6.3.1 风险投资是否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 |
6.3.2 风险投资背景与企业创新能力差异 |
6.4 本章小结 |
7 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一个案例分析 |
7.1 某银行科技支行的发展现状 |
7.1.1 行业环境 |
7.1.2 独特的商业模式 |
7.1.3 全新的风险控制机制 |
7.1.4 盈利产品 |
7.2 某科技支行面临的问题 |
7.2.1 来自供应方(银行)的困难 |
7.2.2 来自资金需求方的问题 |
7.2.3 市场环境存在的问题 |
7.3 案例启示:完善科技银行发展的几点思路 |
8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2年度文章要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2]风险投资网络对上市公司的治理效应研究[D]. 郑忱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3]基于G-IFAHP的成长期创业项目选择评价研究 ——以XJ公司为例[D]. 潘佳诚.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7)
- [4]我国创业投资地域集聚效应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D]. 吴亚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5]中国风险投资的空间集聚与溢出效应研究[D]. 成程. 湖南大学, 2019(01)
- [6]创业投资撬动新能源企业创新效率的机理、效应与路径研究[D]. 王阿娇.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7]政府引导基金投资对创业企业后续融资的影响研究[D]. 冯冰.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8)
- [8]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中的股权投资项目源培育研究[D]. 王汉昆. 天津财经大学, 2014(10)
- [9]风险资本、新企业先动优势与资本结构[D]. 李广. 南开大学, 2013(07)
- [10]科技与金融资源结合:理论及经验研究[D]. 郑冰开. 浙江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