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拟浓度的物理量选取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毛曳[1](2021)在《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以及经济飞速增长,大气污染问题越发严重,雾、霾天气频繁发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各地区多次发生空气污染事件,给民众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和2018年11月12日至15日,我国京津冀地区发生了持续重度霾天气。本文利用多种资料,对京津冀地区的霾污染展开分析,同时利用激光雷达、风廓线雷达、WRF-CAMx模式和神经网络方法,对这两次重度霾天气过程的气象条件、环流背景、PM2.5和能见度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全国及各地的霾日天数呈现了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京津冀地区的PM2.5和PM10浓度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浓度较高,夏季浓度较低。同时具有一定的双峰特征的日变化特征,在早晨与夜间出现峰值。而京津冀三地相比,北京地区的PM2.5和PM10浓度总体最低,而河北的浓度相对最高。两次典型过程均受高空高压脊前的纬向环流控制,低空有暖脊北伸,地面位于高压东南部,受均压场控制,气压梯度较小,受偏南风影响;逆温层结的存在和弱下沉运动抑制了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地面静小风,相对湿度高,混合层高度较低,不利于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这些是导致两次霾天气过程维持时间长,强度大的共同原因。但大气环流的维持时间和调整周期、气象条件的强度不同,是导致两次霾天气过程的强度与持续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激光雷达和风廓线雷达观测发现,较低且较稳定的边界层高度,以及低层偏西风有利于污染物的汇聚与滞留。同时,这两次污染过程存在从河北、山东等地的外来污染物输入。后期随着冷空气南下,温度降低,风速增大,霾过程迅速结束。但2016年霾过程中,污染物的传输速率要低于2018年霾过程,且风速垂直切变大,风向变换缓慢,污染物堆积时间长,因此持续时间更长,霾过程更严重。对比近30年的气象要素,2016年霾过程的大部分异常度值大于2018年霾过程,污染程度更严重,各气象要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霾天气过程的严重性与异常性。WRF-CAMx模式模拟的两次霾过程PM2.5浓度与观测较好地一致,但2016年过程的模拟存在一定的低估,而2018年过程模拟结果则略有偏高。从污染来源的角度来看,两次过程的来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2016年过程中PM2.5的污染来源存在较大的变化:12月16日和20日以北京本地污染为主;在12月17日以及19日北京本地污染所占贡献比明显下降,主要污染受到传输影响。2018年过程中本地污染来源所带来的影响较低,主要受传输影响。本研究还利用了LSTM神经网络法尝试能见度的预报,发现通过ECMWF预报场订正后的模型优于其他单个空气质量模式的预报能力。基于LSTM神经网络方法的能见度订正模型的预报结果,平均误差最低为6km左右,在各时效下的预报性能也较为稳定。LSTM模型在对数值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订正后,相关系数提升至0.6以上,对能见度预报的水平得到显着提升。
徐双喜[2](2021)在《秋冬季“2+26”城市民用散煤燃烧对北京市PM2.5的影响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北方农村生活能源的消费结构中,除了秸秆薪柴,民用散煤便是家庭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直接燃烧会产生很高浓度的SO2、CO、烟尘等空气污染物。因其排放高度较低,距离农村人群很近,对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构成了较大危害和影响。我国农村能源消耗存在着消费分散、利用方式落后、低能效等问题,为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北方农村地区秋冬季取暖“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化改造工作步伐的加快,北方农村地区家庭散煤燃烧造成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为评估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农村居民面源控制阶段性工作完成后,该区域特别是北京市秋冬季节PM2.5污染、硫酸盐浓度的改善成效,采用空气质量模型对北京市2018—2019年秋冬季5次重污染事件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基准情景“2+26”城市PM2.5浓度高值区位于河北省西部、山东省西南部等邻近地区,呈南北向带状、或零散片状分布格局。“2+26”城市民用散煤燃烧控制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区域PM2.5污染浓度最大值由324μg/m3降至251μg/m3,下降比例23%,与此同时,北京市区PM2.5浓度由139μg/m3降至124μg/m3,下降比例11%,说明民用散煤替代措施使得该区域重污染天气得到有效控制;硫酸盐是PM2.5重要组分部分,农村居民燃煤排放产生SO2对北京市硫酸盐浓度有较显着贡献影响,基准情景结果显示,与PM2.5浓度分布类似,硫酸盐高值区呈点状、南高北低空间分布,显示硫酸盐对PM2.5有较大贡献。控制情景下,随着区域内SO2浓度的显着下降,模拟区域硫酸盐浓度高值区范围已有明显收缩,各城市硫酸盐污染均有较大改善,区域内硫酸盐浓度最大值下降4.70μg/m3,下降比9%,与此同时,北京市区硫酸盐浓度下降4.68μg/m3,下降比24%。本文应用数值模型过程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了控制情景下北京市硫酸盐浓度受传输、扩散、气溶胶化学和源排放等主要大气物理、大气化学过程的影响和贡献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控制前5次重污染案例,北京市硫酸盐的形成受物理过程影响较为显着,水平平流和垂直扩散是影响北京市硫酸盐浓度的最主要过程,但不同重污染水平平流过程的贡献存在差异。控制后,主导北京市硫酸盐形成的物理过程不变但强度减弱,垂直扩散清除过程浓度贡献下降34%,同时气溶胶二次转化过程浓度贡献下降25%。但水平平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平流输送、水平和垂直方向湍流扩散这4个物理过程绝对值总和中的占比有了明显上升,同比增幅为7%,说明北京市硫酸盐的形成受外来输送影响绝对重要性上升、影响增大。为探究京津冀区域内目标城市SO2、硫酸盐浓度形成的区域及行业贡献和影响,结合空气质量模型ISAM颗粒物源示踪技术,秋冬季5次重污染过程,以北京市为对象进行了SO2、硫酸盐区域与行业来源解析,SO2来源解析显示,控制情景下,从源类别看,民用源贡献占比显着下降,北京市SO2浓度主要受工业过程源影响(占比65%),说明散煤控制取得成效,工业是北京市及周边城市重点控制行业。区域来源分析显示,北京市SO2主要为外地贡献,占比达55%。外地贡献中河北省对北京市平均贡献较大为43%,河北省境内8个城市对北京市硫酸盐的形成起着重要贡献作用,其中保定市对北京市SO2浓度贡献最大达19%;而硫酸盐来源解析表明,硫酸盐浓度主要受工业过程源影响(占比82%),区域来源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硫酸盐主要为外地贡献,这与过程分析结果相符,外地贡献中河北省贡献最大,平均贡献达56%。河北省8个城市对北京市硫酸盐贡献最大的为保定市,平均贡献占比达17%。建议北京市污染防控进一步关注其周边城市污染源的排放控制。
李继祥[3](2021)在《气溶胶反馈对边界层次级环流和垂直交换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地球大气系统的能量几乎完全来自太阳辐射,气溶胶对大气辐射有散射和吸收作用。因此,由人类活动导致气溶胶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进而对天气或气候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重污染地区。然而,天气或气候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不同过程相互牵连,而且还存在着反馈机制。为了分析气溶胶反馈的影响,在考虑气溶胶对大气辐射影响的物理基础上,对其相关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选择包括2014年APEC超常规减排期间的我国重污染地区(京津冀地区)为重点研究对象,以“反馈”和“无反馈”配置运行的WRF-Chem模型模拟结果相互比较,发现反馈使污染物如O3、PM2.5和SO2浓度升高,近地面气象因子如温度、向下短波辐射、边界层高度和风速均变小,风向向左偏转,使得地面气压变大。反馈影响大小主要与气溶胶浓度相关,气溶胶浓度越高反馈影响越强。同时也和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辐射越强则反馈影响越强,但其影响相对弱于气溶胶影响。反馈对污染物和气象因子的影响特征不同,污染物主要受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影响范围主要是局地的。而气象因子在受气溶胶浓度影响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与大气的平流特征相关,同时也与气象因子本身的特征及大气背景有关,所以受影响的区域更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更快。大气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相互关联,且受大气相关规律的制约,当一些因子发生变化后,其它因子或者相关的大气过程也会受到影响。为此,在讨论反馈对气象因子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气溶胶反馈对次级环流的影响。次级环流对边界层中的动量、空气温度、湿度和PM2.5等在大气边界层与自由大气之间的垂直交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空气污染物的垂直混合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边界层和自由大气之间空气污染物垂直交换一直是污染物从边界层转移的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存在山坡地形强迫影响的情况下,针对严重、平均以及轻度PM2.5污染的不同情景,研究了次级环流演变及其对边界层中PM2.5等浓度变化的影响,并研究了气溶胶反馈对北京以及其周边地区次级环流变化的影响,识别了反馈相关次级环流。结果显示,次级环流的存在,使边界层内的污染物更容易传到边界层以上的自由大气,使得水平大气传输和扩散能力减弱,有利于重污染的形成。气溶胶反馈使得边界层中的风速降低并加强了次级环流。气溶胶反馈的影响,不仅使得在重污染情形下次级环流加强,而且在全部模拟时段的平均状态下也加强。边界层中次级环流的加强,有利于边界层内物质向上输送到自由大气。这些结果有助于了解气溶胶反馈如何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次级环流及大气污染物等物质的边界层垂直交换,对更全面更准确评估污染物对大气反馈影响提供新的科学认识。
高峰钧[4](2021)在《网络裂隙中水流及溶质非费克运移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基岩裂隙往往是地下水资源重要的储存场所和运移通道。然而随着地下工程活动的日益增加,例如隧道开凿,矿产开采和垃圾填埋等,地下水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自然裂隙多以网络形式存在。由于基岩裂隙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和多尺度性以及裂隙水复杂的化学反应等原因,难以对基岩裂隙水运移过程进行量化计算,导致网络裂隙介质中水流和污染物运移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为了量化基岩裂隙水运移过程,探究其运移机理,本文设计了垂直交叉裂隙和网络裂隙模型。开展了不同流态条件下交叉裂隙和网络裂隙的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了交叉裂隙对水流和溶质的再分配作用以及网络裂隙中水流和溶质的非达西和非费克运移机制,并利用经典对流弥散模型(ADE模型)和随机游走模型(CTRW-TPL模型)对溶质运移穿透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最后通过室内实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本研究主要得到的结论如下:(1)回流域体积和交叉裂隙流量分配比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关系。对裂隙交叉点附近的回流域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回流域的发育会严重阻碍裂隙水的流动,导致发育回流的裂隙流量与总流入流量的比值显着较小;(2)裂隙交叉点溶质的混合行为与Pe数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随着Pe数的增加,交叉裂隙溶质混合比由0.5逐渐趋向于0,混合模式由完全混合模式转变为流线模式;(3)回流域的体积和网络裂隙渗透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线性关系。网络裂隙中回流区域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发展壮大,非线性流是回流区发育和增长的结果。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回流域体积不断增长,造成裂隙主通道的减小,裂隙的渗透性也相应减小;(4)水流的非线性程度和溶质非费克程度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复杂网络裂隙中水流流态由达西转变为非达西的过程中,溶质也逐渐由费克运移转变为非费克运移,发现福希海默系数F0与TPL模型参数β存在负相关关系,福希海默系数F0和穿透曲线幂律拟合参数b存在正相关关系;(5)对于持续注入的实验条件,可以通过稀释指数的时间演变来捕获滞后的质量交换过程,稀释指数表明了穿透曲线拖尾的严重程度。
张丰帆[5](2020)在《基于Bayesian推理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构建与案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所面临的水污染问题依旧严峻,如何有效的监管河道水质及污染排放,成为相关管理部门所面临的新问题。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具有显着实用性的河流突发水污染监测-预警-溯源技术并建立信息化系统,科学有效地实现河流水环境管理具有积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论文以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问题作为切入点,基于贝叶斯推理对水污染溯源过程中源项参数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研究首先采用水污染溯源领域的环境学语言对贝叶斯推理公式“本地化”,设置源项参数为均匀分布,根据误差项所服从分布形式的不同分别建立似然函数,引入AM-MCMC采样方法以获取源项参数的目标后验分布,完成溯源模型构建工作;随后建立与模型相匹配的性能评价体系;最后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对模型关键参数进行率定、分析确定并采用误差项服从非相关同方差分布假定的模型进行溯源,此外还对后验分布采样中协方差矩阵更新方式提出固定步长、记忆矩阵、混合更新法3种改进方案,针对不同排放类型的计算时间可节省15%~93%,在取得满意结果的同时显着减轻计算负担。在系统开发方面,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设计完成以数据采集、数据过滤、污染溯源、结果可视化、结果数据记录、系统管理为核心功能模块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管理系统。该系统简单实用、操作简便;方便环境管理部门和水污染溯源领域相关人员开展溯源研究工作。系统的开发工作对于将本研究成果应用化,扩大基于贝叶斯推理的水污染溯源模型的受众面具有积极意义。在案例应用方面,依托构建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管理系统,针对瞬时、连续、间歇3种常见的污染物排放类型开展假例溯源分析,并分别用具有瞬时点源特征的Truckee River和具有间歇(Nc=1)点源特征的West Hobolochitto Creek河流示踪剂实验对模型和系统进行验证。总体上模型精确度可以在10%以内,溯源分析结果和浓度正向模拟结果良好,处于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构建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和管理系统可以较好地定量描述源项参数不确定性,并准确重构污染物排放历史,可为相关的水环境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增强其决策信心;所建立的技术方法具有普适性,具备在其他地区推广使用的潜质。
鲁立江[6](2020)在《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系统研发及人为碳排放估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同化反演方法已被证明是获取地表碳源汇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当前开展的碳同化反演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或大洲等较大尺度,其空间分辨率较为粗放(通常以度为单位),反演结果无法满足区域尺度碳源汇研究的精细化要求。主要原因有:(1)观测数据稀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2)高维、高分辨率运算导致反演系统对运算资源要求过高、运算效率太低。因此,当前亟需发展更高分辨率、更高效的区域碳同化反演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的碳源汇估算研究。本文实现了POD4DVar(The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based Four-Dimensional Variational Data Assimilation)高效同化算法和区域大气传输模型CMAQ的耦合,研发了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命名为Tracers Tracker。根据CO传输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给出了CO通量反演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针对观测数据匮乏导致区域CO2通量无法反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O2/CO排放比的CO2通量反演方法和基于CO2/CO浓度比的CO2通量反演方法。为检验Tracers Tracker系统在不同情景下的通量反演效果,选取了中国境内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的上甸子区域和瓦里关区域进行了验证,实现了两个区域内CO和CO2通量的反演优化,对CO2人为通量和自然通量进行了定量区分。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POD4DVar高效同化算法,研发了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POD4DVar是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它用较少的基向量捕捉数据的时空演变特征,使高维运算问题可以在维度较低的环境下得到解决,克服了传统四维变分同化方法在开发和维护中的困难。本文实现了POD4DVar高效同化算法和区域大气传输模型CMAQ(The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的耦合,研发了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反演系统Tracers Tracker。对该系统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Tracers Tracker系统可以有效吸收观测信息,较好地消除先验通量中的“误差”,明显提高后验模拟的准确性。(2)对研究区域内的CO通量进行了反演优化。本文发展了区域CO通量反演的具体方法,把Tracers Tracker系统应用到两个研究区域,基于区内31组CO地基浓度观测数据,反演得到了3 km分辨率CO通量。结果表明,CO后验通量明显高于先验通量,在上甸子区域和瓦里关区域分别增加了32.7%和62.3%。优化后的CO通量的变化规律也更符合实际,与先验模拟相比,后验模拟绝对误差均值在两个区域分别减小了23%和27%,相关系数均值在上甸子区域由0.6提升至0.79,在瓦里关区域由0.66提升至0.76。(3)提出了基于CO2/CO排放比的CO2通量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域内开展了高分辨率CO2通量的反演和不确定分析。该方法克服了因CO2观测数据不足所导致的区域CO2通量无法反演的困难,利用当前已知排放清单中的CO2/CO伴生比例关系,将CO2/CO排放比作为状态变量参与到同化系统中,最终实现3 km高分辨率CO2通量的反演和优化。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CO2通量极大地优化了先验通量,有效减小了后验模拟误差,明显提升了CO2后验模拟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与先验模拟相比,后验模拟绝对误差均值在两个区域分别减小了65%和62%,相关系数均值在上甸子区域由0.67提升至0.88,在瓦里关区域由0.69提升至0.89。(4)提出了基于CO2/CO浓度比的CO2通量反演方法,利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域开展了高分辨率CO2通量的反演和不确定分析。该方法针对CO2观测数据不足导致的区域CO2通量无法反演的问题,从当前较为有限的CO2、CO卫星及大气本底站观测数据中提取近地表CO2/CO混合浓度比,依据此浓度比及当前较为丰富的CO地基观测数据推算“CO2观测数据”,进而利用Tracers Tracker系统同化“CO2观测数据”反演得到高分辨率CO2通量,优化后的CO2通量空间分辨率提升至3 km。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取的CO2通量在少数时段可以优化先验通量,但整体上表现并不稳定。CO2后验模拟误差没有明显减小,在两个区域较先验模拟仅分别减小了2%和3%,与观测数据的相关性甚至出现了下降,上甸子区域相关系数均值由0.67下降为0.66,在瓦里关区域由0.69下降到0.68。(5)对CO2人为排放通量和自然通量进行了定量区分。结果表明,上甸子区域是明显的碳源,并且该区域碳源有逐年变大的趋势,基于CO2/CO排放比和浓度比反演的CO2后验总通量分别为36.5摩尔/秒和38.1摩尔/秒,人为、自然CO2排放比分别为4.9:1和5:1。瓦里关区域是较小的碳汇,并且该区域碳汇有逐年减小的趋势,基于CO2/CO排放比和浓度比反演的CO2后验总通量分别为-4.4摩尔/秒和-4.0摩尔/秒,人为、自然CO2排放比分别为1:2和1:1.8。该论文有图79幅,表36个,参考文献204篇。
冯源升[7](2019)在《多场耦合作用下隧址区垃圾渗滤液运移规律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交通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有的隧道不可避免地要在垃圾填埋场附近甚至下部通过,隧道建设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已成为学者越来越关注的科学问题。隧道对水文环境的影响主要涉及地下水位、溶液运移路径以及溶质浓度分布,一般来讲污染物是伴随地下水流动的,垃圾场渗滤液运移规律是基于地下水流动规律的。因此,研究隧道对垃圾渗滤液运移规律的影响需首先研究隧道开挖对地下水位的影响,同时在分析地下水位变化时也应考虑到隧道开挖导致的地层扰动。硫酸根离子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时用硫酸根离子的运移代表渗滤液溶质的运移。隧道开挖改变了地质介质的渗透性能,地质介质渗透性能的变化又会导致垃圾渗滤液运移规律的变化;同时垃圾渗滤液是高浓度多组分的污染物质,在地层中运移时必然会与地质介质发生反应,复杂的反应也势必影响地质介质的各种性能,如对渗透性能产生影响,则会改变渗滤液的运移规律,如对强度参数产生影响,则会改变围岩开挖后的力学特性。本文主要内容为从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化学场-渗流场耦合的角度,利用GMS(Groundwater Modeling System)软件对地下水运动及渗滤液运移进行模拟;同时结合岩石强度试验,利用GTS软件对该地区隧道围岩进行了考虑化学作用、渗流作用的开挖模拟。在深入分析隧道建设对填埋场渗滤液运移规律影响基础上,对近填埋场区多场耦合条件下的隧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隧道修建前的模拟水位水头由东北方向西南方向逐次递减,汇于抽水井PW-1。隧道修建前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潜水含水层(第一层)2030年12月时的弥散情况,硫酸根离子纵向弥散最远达到了PW-1监测井,距离1号垃圾场南端500米。(2)通过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实验说明开挖后岩石渗透率的变化,再从渗透率的变化来揭示渗滤液的运移规律。渗透实验发现围压对渗透率变化曲线的整体趋势影响较大。将相同围压和渗透压下未浸泡和浸泡过的岩石试件的渗透率差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经渗滤液浸泡过岩石的渗透率平均增大21%。(3)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模型在隧道中间段和抽水井PW-1附近,形成了降水漏斗。开挖前后水位的变化也说明了隧道对地下水流动方向造成了影响。在隧道开挖后溶质运移模型中,隧道以南硫酸根离子浓度降低,迁移范围减小;隧道以北硫酸根离子浓度增高,迁移范围增大。(4)通过实验探究岩石腐蚀后孔隙度变化,再从孔隙度变化来说明溶质运移规律。总体来说,浸泡环境浓度越高会导致孔隙度越高,同时随浸泡时间的增加,低浓度和高浓度渗滤液中浸泡岩石孔隙度的增加速率都会逐渐变缓。在化学场作用下经高浓度和低浓度渗滤液浸泡88天的岩石试件的孔隙度分别为0.0245和0.0225。(5)隧道开挖后化学场作用下的模拟水位与隧道开挖后的模拟水位相比,化学场作用下水位整体偏低,这是因为开挖后化学场作用导致孔隙度的增加,孔隙度的增加又加快了地下水向下渗透。(6)同围压条件下经垃圾渗滤液浸泡岩石试件的弹性模量要小于未浸泡岩石试件的弹性模量。未浸泡试件泊松比的平均值为0.21;浸泡试件泊松比的平均值为0.2;未浸泡岩石试件粘聚力为5.32MPa,内摩擦角为37.23°;浸泡试件粘聚力为4.69MPa,内摩擦角为33.61°。(7)在化学场-渗流场作用下隧道开挖模拟中,施工步骤1结束时,拱顶最大沉降为2.37mm,拱底最大上浮为2.50mm,在施工步骤2结束时,拱顶最大沉降为3.05mm,拱底最大上浮为2.52mm。对比隧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影响模型,在施工步骤1结束时,拱顶最大沉降增大了0.22mm,拱底最大上浮增加了0.07mm;在施工步骤2结束时,拱顶最大沉降增加了0.36mm,拱底最大上浮增加了0.06mm。
董娇娇[8](2019)在《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容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上及海上的废水被排放到海里,造成近岸海域水质恶化,海洋承载力下降。海洋环境容量,作为一种有限的海洋资源,应该被合理规划利用。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带中重要的一环,享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地处渤海湾西岸,其经济发展依赖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而人口的快速增长,工业的发展又对海洋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为了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防止海洋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平衡海洋环境容量及工业发展的需求,计算海洋环境容量并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合理控制势在必行。本文基于Delft3D软件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的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通过实测水位、流速、流向及渤海周围验潮站多年观测调和常数对水动力学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水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天津近岸海域的水动力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天津近岸海域水质模型,根据天津水质监测站的监测结果对水质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较好,并模拟了2017年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COD、无机氮、磷酸盐的迁移转化。无机氮的大气沉降是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探究大气沉降对天津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在水质模型中考虑无机氮的大气沉降,发现无机氮沉降的浓度约占监测点上计算的无机氮浓度的10~20%,并且水深越浅,无机氮沉降在控制点上的浓度越高。根据水质的模拟结果,得到各河口各污染物在实际排放通量下的响应浓度场,根据天津近岸海域功能区划分确定控制点及其标准,本文设置两种不同的控制点方案,根据总量最优化法计算天津近岸海域的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在81个控制点的限制下,天津近岸海域COD还有容量,应当减少永定新河和大沽排水河的排放量,COD可以主要通过海河、独流减河等排放;无机氮剩余容量较小,应控制第一季度的排放通量,可以主要通过海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及青静黄排水渠的后三季度进行排放;活性磷酸盐的剩余容量较多,可以通过海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排放。在107个控制点的限制下,与81个控制点下的计算结果相比,COD及活性磷酸盐的海域环境容量减少,COD环境容量减少11.9万吨,活性磷酸盐减少1687吨。无机氮在81个控制点下还有2781吨容量,而在107个控制点下应将现容量削减28.39%才能达到控制点的标准。控制点的数量及位置对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应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设置控制点约束。
潘晓曼[9](2019)在《基于机器仿生鱼的水体污染源探查及预测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亡。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工作得到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逐渐成熟,自动化的水质监测系统成为水质安全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前期研发的水下移动机器仿生鱼系统,首先针对复杂的水下环境,研究并建立了污染物扩散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污染源定位算法。进一步,通过对水质数据的预处理,提出了一种水污染预测改进算法,对污染源进行水质追踪。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一般多模态水体污染源扩散模型。在研究了不同场景下的污染物扩散情况后,综合考虑了水流动力、扩散系数以及降解系数等因素,提出一般多模态污染源扩散基本模型。针对机器仿生鱼应用场景的多变性,引入边界衰减系数,实现多种边界场景下边界条件的描述,并通过像源法进行求解。在仿真实验中,验证了各项参数对污染源扩散建模的影响。2)提出一种基于机器仿生鱼的污染源探查定位算法。针对当前污染源定位算法过分侧重于路径规划的情况,算法以污染物浓度为优化目标,引入所提一般多模态水体污染源扩散模型。根据扩散模型优化了信息素更新策略,并加入了精英蚂蚁策略;进一步,引入全局最优位置与局部最优位置优化下一跳节点选择策略,通过节点转移概率判断节点是否需要调整步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参数影响,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3)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质预测改进算法。对于机器仿生鱼所检测到的污染源位置,算法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水质变化,实现污染源水质实时监控。首先对于机器仿生鱼所检测到的水质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采用K-近邻算法将数据分为污染水质与正常水质进行预测。对于所提出的回归预测模型,通过k折交叉验证算法选取最优化参数。然后通过训练样本得到水质预测模型,并在测试集中进行了测试。在仿真实验中根据评价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价。
吕改艳[10](2019)在《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交通运输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的主要因素。研究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识别主要污染来源、科学评估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的污染减排量等,对制订出本地更具针对性、精准化的机动车污染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支撑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改善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技术基础。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车辆检测站的检测数据与交通路口的动态交通流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国际机动车排放模型(International Vehicle Emission Model)结合道路长度计算了在主城区内环以内和内环以外的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共6类道路不同类型机动车尾气中CO、VOCs、NOx、PM10排放量,并分析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通过对污染物的分配建立了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清单,并采用大气扩散模型ADMS-Urban对机动车NOx排放清单进行了验证。最后以2017年为基准年,计算了目标年2022年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重庆未来在结构、管理和工程三方面采取的减排措施计算了各项措施的减排量,并设计了机动车污染物不同减排情景,分别是现有控制情景和七种强化控制情景(尾号限行、淘汰老旧车辆、严格在用车排放标准以及三项措施的各种组合),评估了不同减排情景的污染物减排效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重庆市主城区2017年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CO、VOCs、NOx和PM10的排放量分别为23.0×104、1.3×104、4.2×104和0.4×104吨。小型客车、轻型货车和重型货车三类车辆的污染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总排放量的86.0%左右,其中小型客车的CO、VOCs和NOx排放分担率较高,分别为54.4%、55.6%和30.4%;重型货车的PM10和NOx排放分担率较高,为59.2%和31.8%;轻型货车对四种污染物均有较高贡献,其对CO、VOCs、NOx和PM10的分担率分别为24.91%、24.34%、23.33%和18.22%。(2)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在快速路和主干道排放量较大,空间排放强度呈现出主城区内环以内向城区外递减的趋势,但在内环以外的次干道PM10和NOx排放强度较高。通过ADMS-Urban模型对NOx排放清单扩散的模拟值与主城区27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值相比,二者相关性较好,说明排放清单计算结果与实际较为接近。(3)预计到2022年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CO、VOCs、NOx和PM10排放量分别达到:39.0×104、2.1×104、5.9×104和0.5×104吨,相较于2017年,污染物排放量增长明显。要将主城区机动车各污染物排放控制在2017年的水平,必须采取一定的强化控制措施,根据不同的强化控制措施构成不同的减排情景。其中单项强化控制措施(强化情景3)减排效果最好的为严格在用车限值标准,其对四种污染物的平均减排比例为28.5%。三项强化控制措施(强化情景7)同时进行时,对四类污染物的减排比例均大于34.4%。
二、模拟浓度的物理量选取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拟浓度的物理量选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与模式介绍 |
2.1.1 研究区域 |
2.1.2 WRF模式介绍 |
2.1.3 CAMx模式介绍 |
2.2 仪器介绍 |
2.2.1 激光雷达 |
2.2.2 风廓线雷达 |
2.3 研究资料 |
2.4 研究方法 |
2.4.1 混合层高度确定 |
2.4.2 标准化异常度 |
2.4.3 静稳天气指数 |
2.4.4 神经网络 |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霾污染概况 |
3.1 霾日数时空变化 |
3.2 京津冀地区PM_(2.5)和PM_(10)的年月变化 |
3.3 京津冀地区PM_(2.5)和PM_(10)的日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次霾过程的气象背景分析 |
4.1 两次霾污染概况 |
4.2 单站气象条件 |
4.3 环流状况 |
4.4 气象要素极端性分析 |
4.5 雷达分析 |
4.5.1 激光雷达 |
4.5.2 风廓线雷达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次霾过程PM_(2.5)和能见度的模拟 |
5.1 WRF-CAMx对 PM_(2.5)浓度和来源的模拟 |
5.1.1 模式设置 |
5.1.2 PM_(2.5)浓度模拟 |
5.1.3 PM_(2.5)来源模拟 |
5.2 神经网络对能见度的模拟 |
5.2.1 数据与验证方法 |
5.2.2 模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及创新点 |
6.3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秋冬季“2+26”城市民用散煤燃烧对北京市PM2.5的影响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空气质量模型概述 |
1.4.2 SMOKE/WRF/CMAQ模式系统简介 |
第2章 模型数据来源和参数设置 |
2.1 京津冀及周边民用散煤燃烧源排放数据 |
2.1.1 基准情景排放数据 |
2.1.2 两个控制阶段模拟情景排放数据 |
2.2 模拟网格与模拟时间段 |
2.3 气象模型及参数设置 |
2.4 化学传输模型及参数设置 |
2.4.1 CMAQ-IPR过程分析技术原理 |
2.4.2 CMAQ-ISAM源解析设置 |
2.5 模型验证与污染特征分析 |
2.5.1 气象模型验证 |
2.5.2 空气质量模型验证 |
第3章 两类民用散煤控制情景特征分析 |
3.1 基准情景PM_(2.5)及硫酸盐空间分布 |
3.2 控制情景1 PM_(2.5)及硫酸盐空间分布 |
3.3 控制情景2 PM_(2.5)及硫酸盐空间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污染PM_(2.5)组分硫酸盐形成过程分析 |
4.1 基准情景与控制情景1 近地面过程分析 |
4.1.1 基准情景近地面过程分析 |
4.1.2 控制情景1 近地面过程分析 |
4.1.3 民用散煤燃烧控制大气化学影响初探 |
4.2 基准情景高空中硫酸盐形成过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污染PM_(2.5)组分硫酸盐来源解析 |
5.1 控制情景1 硫酸盐及SO_2区域与行业来源解析 |
5.1.1 不同地区对北京市SO_2形成贡献 |
5.1.2 不同地区对北京市硫酸盐形成贡献 |
5.1.3 不同行业对北京市SO_2形成贡献 |
5.1.4 不同行业对北京市硫酸盐形成贡献 |
5.2 控制情景2 硫酸盐及SO_2区域与行业来源解析 |
5.2.1 不同地区对北京市SO_2形成贡献 |
5.2.2 不同地区对北京市硫酸盐形成贡献 |
5.2.3 不同行业对北京市SO_2形成贡献 |
5.2.4 不同行业对北京市硫酸盐形成贡献 |
5.3 污染防控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气溶胶反馈对边界层次级环流和垂直交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空气污染的影响及危害 |
1.2 空气污染对大气反馈研究的特点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数据介绍 |
2.1.1 气象数据 |
2.1.2 源清单数据 |
2.1.3 污染物监测数据 |
2.2 模式介绍 |
2.2.1 WRF-Chem模式介绍 |
2.2.2 SMOKE模式介绍 |
2.2.3 清单制作软件 |
2.3 WRF-Chem模式设置 |
2.4 分析方法 |
2.4.1 对变量的分析方法 |
2.4.2 对次级环流的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模型验证 |
3.1 对气象因子的验证 |
3.2 对PM_(2.5)的验证 |
3.3 对APEC减排期间的验证 |
第四章 反馈对气象因子和污染物的影响 |
4.1 基于时间的对比 |
4.1.1 对污染物的影响 |
4.1.2 对气象因子的影响 |
4.2 基于空间的对比 |
4.2.1 对污染物的影响 |
4.2.2 对气象因子的影响 |
4.3 基于高度的对比 |
4.4 不确定性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反馈对次级环流的影响 |
5.1 PM_(2.5)浓度与次级环流的关系 |
5.2 PM_(2.5)反馈作用对次级环流的影响 |
5.3 APEC期间次级环流的变化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反馈对边界层与自由大气之间物质输送的影响 |
6.1 对PM_(2.5)输送的影响 |
6.2 对O_3输送的影响 |
6.3 对SO_2输送的影响 |
6.4 对CO输送的影响 |
6.5 对相对湿度输送的影响 |
6.6 小结和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网络裂隙中水流及溶质非费克运移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裂隙水流及溶质运移研究进展 |
1.2.2 基岩裂隙渗流研究进展 |
1.2.3 基岩裂隙溶质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数值模拟计算 |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
2.1.2 裂隙介质溶质运移模拟 |
2.2 交叉裂隙水流运动模型 |
2.3 回流域检测方法 |
2.4 裂隙中溶质运移模型 |
2.4.1 对流-弥散模型(ADE) |
2.4.2 随机游走模型(CTRW) |
第三章 交叉裂隙数值模拟研究 |
3.1 交叉裂隙数值模型 |
3.1.1 交叉裂隙模型设置 |
3.1.2 模拟方法及参数设置 |
3.2 交叉裂隙水流模拟 |
3.2.1 一进二出分叉裂隙流 |
3.2.2 一进三出分叉裂隙流 |
3.2.3 二进二出交叉裂隙流 |
3.3 交叉裂隙溶质运移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网络裂隙模拟研究 |
4.1 网络裂隙设置 |
4.2 网络裂隙水流动 |
4.2.1 网络裂隙的非线性流 |
4.2.2 网络裂隙回流域与渗透性 |
4.2.3 网络裂隙优势流 |
4.3 网络裂隙溶质运移 |
4.3.1 网络裂隙溶质运移穿透曲线 |
4.3.2 网络裂隙时间停留分布曲线 |
4.3.3 网络裂隙溶质质心移动 |
4.3.4 网络裂隙浓度分布均匀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裂隙溶质运移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 |
5.1 网络裂隙室内实验 |
5.1.1 实验模型设计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步骤 |
5.1.4 示踪实验检测方法 |
5.2 室内实验与数值模型结果分析比较 |
5.2.1 交叉裂隙实验结果 |
5.2.2 网络裂隙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基于Bayesian推理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构建与案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水污染预警与应急监测研究现状 |
1.2.2 水污染溯源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贝叶斯推理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基本假设与水质模型 |
2.1.1 污染物传输建模基本假定 |
2.1.2 地表河流水质模型研究方法 |
2.1.3 水污染溯源问题描述 |
2.2 贝叶斯推理模型研究方法 |
2.2.1 贝叶斯推理 |
2.2.2 先验分布与后验分布 |
2.2.3 贝叶斯推理的特点 |
2.3 案例概况与数据来源 |
2.3.1 假例数据准备与概况 |
2.3.2 Truckee River实例概况 |
2.3.3 West Hobolochitto Creek实例概况 |
2.4 模型设置与计算环境 |
2.4.1 溯源模型基本设置 |
2.4.2 计算环境 |
第3章 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构建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溯源模型构建 |
3.2.1 建立模型框架 |
3.2.2 设置先验分布 |
3.2.3 构建似然函数 |
3.2.4 获取后验分布 |
3.3 溯源模型性能评价体系构建 |
3.3.1 马尔科夫链收敛诊断 |
3.3.2 源项后验分布描述评价指标 |
3.3.3 模型计算性能评价指标 |
3.4 溯源模型优化 |
3.4.1 溯源模型关键参数率定 |
3.4.2 误差项方差假定形式确定 |
3.4.3 后验分布采样算法改进 |
3.4.4 溯源模型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管理系统构建 |
4.1 引言 |
4.2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4.2.1 系统需求分析 |
4.2.2 系统总体设计 |
4.2.3 系统开发环境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设计 |
4.3.2 逻辑设计 |
4.3.3 物理设计 |
4.4 系统功能及界面设计 |
4.4.1 系统用户登录界面设计 |
4.4.2 系统主界面设计 |
4.4.3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及界面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系统案例应用 |
5.1 引言 |
5.2 瞬时点源假例应用 |
5.2.1 瞬时点源特征分析 |
5.2.2 瞬时点源假例介绍 |
5.2.3 瞬时点源结果分析与讨论 |
5.3 连续点源假例应用 |
5.3.1 连续点源特征分析 |
5.3.2 连续点源假例介绍 |
5.3.3 连续点源结果分析与讨论 |
5.4 间歇点源假例应用 |
5.4.1 间歇点源特征分析 |
5.4.2 间歇点源案例介绍 |
5.4.3 间歇点源结果分析与讨论 |
5.5 示踪剂实验实例应用 |
5.5.1 瞬时点源示踪剂实例应用 |
5.5.2 间歇点源示踪剂实例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系统研发及人为碳排放估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域及数据 |
2.1 研究区域 |
2.2 数据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3 同化反演系统构建方案及框架 |
3.1 引言 |
3.2 相关理论 |
3.3 支持模型及平台 |
3.4 同化反演系统构建方案 |
3.5 评价指标 |
3.6 系统有效性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同化反演系统敏感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敏感性实验设计 |
4.3 扰动样本实验 |
4.4 边界场实验 |
4.5 滞后窗口实验 |
4.6 化学机制实验 |
4.7 空间分辨率实验 |
4.8 本章小结 |
5 区域高分辨CO通量反演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准备 |
5.3 研究方法 |
5.4 结果及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区域高分辨率CO_2通量反演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据准备 |
6.3 研究方法 |
6.4 结果及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系统核心代码及运行界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多场耦合作用下隧址区垃圾渗滤液运移规律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垃圾渗滤液运移及对岩土体强度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1 应力场下垃圾渗滤液运移研究现状 |
1.2.2 化学场下垃圾渗滤液运移研究现状 |
1.2.3 垃圾渗滤液对岩土体强度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不足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隧道开挖前垃圾渗滤液在地层中的运移规律 |
2.1 引言 |
2.2 工程背景 |
2.3 地下水模拟软件介绍 |
2.4 数学模型理论依据 |
2.4.1 地下水运动数学模型 |
2.4.2 溶质运动数学模型 |
2.5 隧道开挖前的水文地质模型 |
2.5.1 模型概化 |
2.5.2 边界条件和初始水头 |
2.5.3 数值模拟设置 |
2.6 隧道开挖前地下水流模型的参数设定 |
2.6.1 地下水补给 |
2.6.2 水文地质参数 |
2.6.3 参数敏感性测试 |
2.7 隧道开挖前地下水流模型的校正和验证 |
2.7.1 隧道开挖前地下水流模型校正的过程 |
2.7.2 隧道开挖前地下水流模型的验证 |
2.8 隧道开挖前地下水流模拟结果 |
2.9 隧道开挖前溶质运移模拟结果 |
2.9.1 隧道开挖前溶质运移模型溶质的选取 |
2.9.2 隧道开挖前溶质运移模型参数设置 |
2.9.3 隧道开挖前溶质运移模型模拟结果 |
2.10 本章小结 |
3 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垃圾渗滤液的运移规律 |
3.1 引言 |
3.2 应力场下渗透系数的变化 |
3.2.1 实验原理 |
3.2.2 实验准备工作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实验数据分析 |
3.3 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变化 |
3.3.1 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模型概化 |
3.3.2 隧道开挖后模型参数设定 |
3.3.3 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模型的校正和验证 |
3.4 隧道开挖后地下水流模型的模拟结果 |
3.5 隧道开挖后溶质运移模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化学场-渗流场耦合作用下垃圾渗滤液的运移规律 |
4.1 引言 |
4.2 孔隙度测试实验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原理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化学场作用下地下水流模拟 |
4.3.1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概化和设置 |
4.3.2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参数设置 |
4.4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的校正与验证 |
4.4.1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参数敏感性测试 |
4.4.2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的校正 |
4.4.3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的验证 |
4.5 化学场下地下水流模型模拟的水位结果 |
4.6 化学场下溶质运移模拟结果 |
4.6.1 化学场下模型第一层监测井处实测与模拟浓度的对比 |
4.6.2 化学场下模型第二层隧道区实测与模拟浓度的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5 多场耦合作用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隧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
5.2.1 数值模拟的准备工作 |
5.2.2 结果分析 |
5.3 化学场作用下隧道开挖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5.3.1 垃圾渗滤液腐蚀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 |
5.3.2 化学场作用下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
5.4 化学场-渗流场作用下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容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水质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3 环境容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污染现状 |
2.1 天津地理区位及河流水系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河流水系 |
2.2 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状况 |
2.2.1 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及其年际变化趋势 |
2.2.2 海水水质年际变化 |
2.2.3 天津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状况 |
2.3 天津各河口污染物通量 |
第三章 渤海湾三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 |
3.1 Delft-FLOW水动力学模型 |
3.1.1 数学模型基本控制方程 |
3.1.2 模型的离散格式及求解方法 |
3.1.3 边界条件 |
3.2 渤海湾水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3.2.1 渤海地形及岸线 |
3.2.2 计算区域和网格划分 |
3.2.3 水动力学模型设置 |
3.3 水动力学模型验证 |
3.4 渤海潮流场及潮致余流分析 |
3.4.1 渤海潮流场 |
3.4.2 渤海潮余流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近岸海域三维水质数学模型 |
4.1 对流扩散反应方程 |
4.2 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 |
4.2.1 化学需氧量 |
4.2.2 无机氮 |
4.2.3 磷酸盐 |
4.3 三维水质模型验证 |
4.3.1 水质模型设置 |
4.3.2 水质模型验证结果与分析 |
4.4 大气沉降对水质的影响 |
4.4.1 湿沉降通量 |
4.4.2 干沉降通量 |
4.4.3 沉降衰减规律 |
4.4.4 大气沉降对水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近岸海域环境容量的计算 |
5.1 海洋环境容量计算原理 |
5.2 容量规划模型与求解 |
5.3 天津近岸海域水质目标 |
5.3.1 天津近岸海域功能区划分 |
5.3.2 控制点的选取 |
5.4 天津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
5.4.1 化学需氧量环境容量结果及分析 |
5.4.2 无机氮环境容量结果及分析 |
5.4.3 活性磷酸盐环境容量结果及分析 |
5.5 控制点的选取对环境容量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机器仿生鱼的水体污染源探查及预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污染源建模 |
1.2.2 污染源定位 |
1.2.3 水质预测 |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一般多模态污染源扩散模型研究 |
2.1 水环境建模基本原理 |
2.1.1 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
2.1.2 污染物扩散原理 |
2.2 点污染源扩散的基本模型 |
2.2.1 二维瞬时点源扩散模型 |
2.2.2 二维连续点源扩散模型 |
2.3 二维连续点源随流扩散模型 |
2.4 边界条件下二维连续点源随流扩散模型 |
2.4.1 单边界二维连续点源随流扩散模型 |
2.4.2 双边界二维连续点源随流扩散模型 |
2.5 一般多模态二维污染源扩散模型 |
2.5.1 问题描述 |
2.5.2 一般多模态水体污染源基本模型建立 |
2.5.3 一般多模态边界条件求解 |
2.6 仿真实验 |
2.6.1 仿真参数说明 |
2.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仿生鱼的污染源探查定位算法研究 |
3.1 算法理论支持 |
3.2 基本知识和问题描述 |
3.2.1 问题描述 |
3.2.2 基本知识 |
3.3 算法关键参数设计 |
3.3.1 信息素更新策略 |
3.3.2 下一跳节点的选择策略 |
3.4 算法流程 |
3.5 仿真实验结果 |
3.5.1 仿真参数说明 |
3.5.2 机器仿生鱼数量的影响 |
3.5.3 步长调整因子的影响 |
3.5.4 对比算法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质预测改进算法研究 |
4.1 算法理论支持 |
4.1.1 K-近邻算法分类 |
4.1.2 支持向量机回归预测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异常数据处理 |
4.2.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 算法设计 |
4.3.1 基于KNN的水质预分类 |
4.3.2 预测模型参数选取 |
4.4 预测结果评价指标 |
4.5 实验结果与仿真 |
4.5.1 基于KNN的水质预分类效果 |
4.5.2 最优参数的选择 |
4.5.3 水质预测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机动车排放特征及控制措施研究进展 |
1.2.1 机动车排放特征研究进展 |
1.2.2 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进展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与基础数据分析 |
2.1 模型选择 |
2.2 IVE模型介绍 |
2.2.1 模型架构 |
2.2.2 模型计算过程 |
2.2.3 比功率分布 |
2.2.4 操作界面 |
2.3 模型基础数据分析 |
2.3.1 车辆分类依据 |
2.3.2 车队数据 |
2.3.3 活动水平数据 |
2.3.4 其他基础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3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3.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
3.1.1 计算方法 |
3.1.2 计算结果分析 |
3.2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3.2.1 道路排放强度 |
3.2.2 分道路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
3.2.3 分车型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 |
3.2.4 机动车排放因子特征 |
3.3 不确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及验证 |
4.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建立 |
4.1.1 排放量时空分配 |
4.1.2 排放清单结果 |
4.2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验证 |
4.2.1 模型参数设置 |
4.2.2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控制措施及减排情景研究 |
5.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增量预测 |
5.1.1 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预测 |
5.1.2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
5.2 机动车污染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
5.2.1 结构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
5.2.2 管理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
5.2.3 工程控制措施减排量计算 |
5.2.4 控制措施减排量比较 |
5.3 不同控制情景下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预测 |
5.3.1 现有控制情景 |
5.3.2 不同强化控制情景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模拟浓度的物理量选取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京津冀两次持续重度霾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及模拟[D]. 毛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秋冬季“2+26”城市民用散煤燃烧对北京市PM2.5的影响模拟研究[D]. 徐双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3]气溶胶反馈对边界层次级环流和垂直交换的影响[D]. 李继祥. 兰州大学, 2021(09)
- [4]网络裂隙中水流及溶质非费克运移模拟与实验研究[D]. 高峰钧.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5]基于Bayesian推理的河流突发水污染溯源模型构建与案例应用[D]. 张丰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区域高分辨率碳同化系统研发及人为碳排放估算研究[D]. 鲁立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7]多场耦合作用下隧址区垃圾渗滤液运移规律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D]. 冯源升. 重庆大学, 2019(01)
- [8]天津近岸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环境容量研究[D]. 董娇娇. 天津大学, 2019(01)
- [9]基于机器仿生鱼的水体污染源探查及预测系统的研究[D]. 潘晓曼. 浙江理工大学, 2019(02)
- [10]重庆市主城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情景研究[D]. 吕改艳.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