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王琪[1](2021)在《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以来,有关"大学精神"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主要围绕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一是中国大学的内涵与起源问题;二是大学精神的内涵和外延精确阐释问题;三是相关概念的思辨问题;四是大学精神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问题。通过对前辈学者之研究成果进行逻辑梳理,认为以培养"大学特有的精神、生活方式、风骨气韵"为目标,下大力气建设与飞速改善的硬环境相适应的"软环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学之道"。
陈启豪[2](2020)在《SCCS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和学习偏好产生影响,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议题。社会认知双联通教学模式(social-and cognitive connectedness schemata,SCCS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导航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该模式适应于信息化时代学习者的需求,与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和关注社会生活的课程理念高度契合。本次实践教学研究是将SCCS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学课堂。利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选择广西某中学的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SCCS教学模式和常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实践研究。通过使用SPSS 20软件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诊断量表和学业成绩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研究SCCS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最后进行教学反思。研究结果表明:(1)对两个平行班的学习兴趣度与学习态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其P值分别为0.018和0.012,均小于0.05,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SCCS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基于SCCS教学模式的学习后,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使得产生积极变化有以下原因:第一,SCCS教学模式是以游戏情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游戏和活动作为契机,在学生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之间搭建桥梁。学生乐意在活动中通过与同伴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第二,作为21世纪互联网大潮中的新生代来说,学生的日常生活已与信息技术实现更为深入的融合。在本次实践研究中,学生能够较为迅速的根据教师布置的网络检索与信息整合任务的相关要求作出网络应答,并展现出较强的数字联通能力。(2)对后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平行班之间P值为0.949,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此次学业水平测试当中无显着性差异。在短期内,SCCS教学模式对于学业成绩的提升无明显成效。但在后测试题难度高于前测试题难度的情况下,相照于前测中的两个平行班在“能力”板块的差值为1.08;在后测中,对照班与实验班的差值为1.79。对照班与实验班在“能力”板块的成绩差值愈加明显,且实验班高于对照班。说明实验班的“能力”目标达成度高于对照班。综合分析,SCCS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会产生何种影响有待开展长期观察实践。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生物学上的认知程度、教师对SCCS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学时间的限制都是影响到上述实验结果的因素。因此,教师应该对SCCS教学模式的各个教学环节灵活处理,防止教学模式固化;授课教师要秉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明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落实合作探究学习。
胡馨[3](2020)在《学生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以S学校为例》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努力着眼发展的对象,当前就高职院校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以及培养成效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较为显着的发展成果,对于我国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的转型,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向现代化职业教育转型的关键环节,要由单纯追求规模数量的扩展向高质量内涵式教育转变,由简单借鉴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向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技能实训过硬、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要逐步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在转型的过程中,“内涵式”发展是我们应该看到重点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抛开唯数量急功近利式的发展模式,静心沉淀教育文化价值理念,进行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实现长足发展。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高职院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水准,既是社会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作为社会文化机构的基本义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看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开展本校校园文化建设,但许多学校文化建设成效收获甚少,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许多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分激进,没有把握文化建设的中心对象和受益群体特性,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建设,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群体——学生能够真正内化的文化熏陶和文化教育成果较少。因此本文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目光应该放在学生的身上,从学生视角出发,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即校园行为文化建设。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不仅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校管理和实践的创新与突破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提升自身教育和管理水平,实现学校向高质量、内涵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转型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对相关文献与现实可能性进行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之上,从学生视角出发,以S学校为例,采取问卷、观察、访谈等调查方法,探究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和学生行为表现的现状,并归纳分析出问题和原因,提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首先,对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等“是什么”信息进行介绍;其次,阐述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以及校园行为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建设意义,解释“为什么”,增强本研究是逻辑性;再次,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调查工具,描述调查结果,展现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现状;此后,总结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习氛围不浓,学风建设有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切实转化为学生行为表现;校园文化活动特色不突出,缺乏影响力。并从学校和学生自身两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本文将立足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背景,以S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为依据,从精神文化建设、管理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文化活动等四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鉴于本文的研究以调查数据及具体案例为支撑,因而所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冯涛[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优化与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前提,如何充分发挥出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突出其在大学生中的特殊地位,是当前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所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正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当然这与我国法治文化尚处于发育阶段不无关系,正是因为其本身并不成熟使得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缺乏有力的理论指导,尽管其已经被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文化教育脱节的情况,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基于党与国家的发展视角明确指出了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利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新要求,要“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的重要功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宝贵指导。为了进一步加快大学时代法治文化教育推进进程,我们必须要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文化教育,不断优化两者的融合途径。本次研究基于对当前我国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现状的深入剖析,从大学生法治文化的实践开展情况及地位角度,找出现存问题及成因,并依托学术界已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对大学生法治文化尚未充分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相融合的具体原因进行详细分析。以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法治文化教育再融合的“三性”为切入点,从不同视角提出成熟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及方法等能够为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实践工作提供指导的理论依据,希望能够为进一步优化与改进我国大学生法治文化教育现状作出贡献。
陈信华[5](2016)在《我国大学精神的培育—教师行为视角分析》文中指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型塑优秀大学精神是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对大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深度剖析大学精神的本然内涵,探究大学精神与教师行为存在的内在关联,分析现代大学精神对教师发展的影响力以及教师在培育大学精神这一实践中的主体作用,以期进一步充实与完善现代大学精神,培育优秀大学教师,促进大学的发展与繁荣。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论述大学精神真、善、美的内涵,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价值,以及从传播知识、追求真理、服务社会三方面梳理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理解。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大学精神培育的现实状况:培育的核心主力不明确,存在共性与个性、继承与创新、顺应与引领、理论与实践四对实然矛盾。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我国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教师行为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精神决定着教师行为的价值取向:促进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复归,促进教师生命体认的澄然超越;另一方面,教师是我国大学精神培育的主体力量,教师自由和教师责任建设是培育大学精神的基石。
鲍建青[6](2016)在《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文中指出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其长期的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不仅包括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还应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有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应遵循高职教育特点,从准确定位、明确办学理念、建立组织保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等方面加强其大学精神的塑造。
龙雪津[7](2014)在《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谐社区建设提上日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受世界范围内社区教育和公民教育理论、实践迅速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来源于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实践中的成就和问题。近年来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取了一系列成绩,同时,在社区环境、社区思想文化、社区居民素质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迫切要求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背景下发展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何以可能的问题;一是在和谐社区建设背景下进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本课题必须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进行确定,对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辨析,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构建的框架和模式。第二个问题要求本课题必须把握和谐社区建设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性,说明二者的本质联系,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区实践中的适用程度和发展路径。只有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才能够合理进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困境。本文在回答两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采用了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式,从构建和谐社区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视角切入相关主题的研究,以和谐社区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支点,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归因进行了探讨。并在对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思想政治发展现状有所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相关举措,试图通过对国内实践路径的研究探索和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建立和谐社区建设背景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合力系统。
陈宇洁[8](2014)在《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任何文化的发展只有以民生的维度为支撑才具备扎实的根基和血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愈发成为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民生领域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文化民生的内涵及其建设意义入手,针对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王力扬[9](2014)在《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温州,走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同时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形势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务工人员。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其治安管理问题也日益严峻。目前,温州市作为浙江省的经济、贸易中心,更是浙江省对外展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窗口,其社会治安的好坏与否,不仅是关系着整个温州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将影响百姓的生活和地区的招商引资,继而对温州的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或减少治安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温州治安及防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如何有效进行治安防控工作的优化与健全角度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研究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关于治安防控体系的相关理论,从而在理论层面对本文的研究提供指导。其次,对温州市的治安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总结目前温州市治安防控工作方面的现状,并对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归囚,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创新对策提供现实基础。最后,根据温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状以及末来发展趋势,明确了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山优化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张瑶[10](2013)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一个新话题,它几乎覆盖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几年来,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向市场化、大众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网络技术也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的气势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科研的每一环节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上课方式。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下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不仅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沟通渠道;而且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践当中带来了诸多困难,使得传统的校园文化在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以及管理形式上都有了不少的冲击。为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院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新变化,重点突出网络人文情境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对具有人文气息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意见。发挥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让网络成为服务于学生,服务于高校的利器,从而建设一个丰富多彩、积极和谐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本文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理论依据;第二章介绍了文化的概念、校园文化的结构和意义;第三章通过介绍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变化,提出创建网络人文情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目前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所出现的问题;探析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大学的内涵与起源问题 |
(一)“大学”之古今义与中外义 |
(二)中国大学的起源 |
二、大学精神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
三、相关概念的辨析问题 |
(一)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 |
(二)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 |
四、大学精神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问题 |
五、结语 |
(2)SCCS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
1.1.2 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探究性学习 |
1.2 SCCS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CCS教学模式的提出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基于SCCS的初中生物教学理论基础 |
2.1.1 联通主义理论 |
2.1.2 社会—认知双联通模型 |
2.1.3 其他一般教学模型 |
2.2 SCCS教学模式的内涵 |
2.3 基于SCCS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框架 |
第3章 基于SCCS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设计 |
3.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3.1.1 研究内容 |
3.1.2 研究思路 |
3.2 基于SCCS的初中生物教学框架 |
3.3 基于SCCS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
3.3.1 教学目标的设计 |
3.3.2 教学活动的设计 |
3.3.3 教学评价的设计 |
3.4 测评材料 |
第4章 基于SCCS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 |
4.1 研究的实施过程 |
4.1.1 课堂实施要素和实验对象特征分析 |
4.1.2 学业水平前测 |
4.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前测 |
4.1.4 基于SCCS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教学 |
4.2 研究的结果 |
4.2.1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后测 |
4.2.2 学生学业水平的后测 |
4.3 结果分析 |
4.3.1 教学时间的限制 |
4.3.2 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 |
4.3.3 教师对SCCS教学模式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
4.4 研究结论 |
第5章 反思与展望 |
5.1 反思 |
5.1.1 灵活处理,防止教学模式固化 |
5.1.2 持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
5.1.3 精准定位,落实合作探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物学科学习兴趣诊断量表 |
附录2 :初中生物学科学习态度诊断量表 |
附录3 :2019年秋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测七年级生物 |
附录4 :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教学检测七年级生物卷 |
附录5 :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前后测成绩数据 |
附录6 :学业水平前后测成绩数据 |
附录7 :教学设计案例——《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学生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以S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 |
1.2.2 有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文化 |
1.3.2 校园文化 |
1.3.3 行为文化 |
1.3.4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路径 |
1.5 理论基础 |
1.5.1 组织文化理论 |
1.5.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意义 |
2.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2.1.1 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2.1.2 有利于学校践行立德树人教育宗旨,深化德育工作 |
2.1.3 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
2.1.4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 |
2.2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2.2.1 有利于把控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
2.2.2 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
2.2.3 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角色转化 |
3 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1.1 调查方法 |
3.1.2 样本学校概况 |
3.1.3 调查工具 |
3.1.4 调查实施 |
3.2 调查结果 |
3.2.1 学习行为方面 |
3.2.2 日常行为方面 |
3.2.3 文化活动方面 |
4 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存在的问题 |
4.1.1 学习氛围不浓,学风建设有待加强 |
4.1.2 校园文化建设未能切实转化为学生行为表现 |
4.1.3 校园文化活动特色不突出,缺乏影响力 |
4.2 S学校校园行为文化问题存在的原因 |
4.2.1 学生自身因素 |
4.2.2 学校层面原因 |
5 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途径 |
5.1 以精神文化为养料,升华学生行为文化认识 |
5.1.1 引优秀文化进校园,让文化熏陶更有力度和深度 |
5.1.2 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增强学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
5.1.3 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
5.2 以制度文化为保障,加强学生行为文化管理 |
5.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
5.2.2 加强班级行为管理的科学和有效性 |
5.3 以校企合作为桥梁,促进“职业人”的行为转化 |
5.3.1 借鉴引进企业先进管理模式 |
5.3.2 重视实习实训的作用,加强企业行为文化感悟 |
5.4 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凸显职业教育与学校特色 |
5.4.1 结合学校与专业特色,提高文化活动吸引力, |
5.4.2 借力职教精神,丰富大型活动文化内涵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现状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及其意义分析 |
2.1 大学生法治文化的概念及其建设意义 |
2.1.1 基本概念 |
2.1.2 建设大学生法治文化的意义 |
2.2 思想政治教育与建设大学生法治文化的合理性论证 |
2.2.1 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分析 |
2.2.2 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 |
2.3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的内在同一性 |
2.3.1 主体存在一致性 |
2.3.2 目标任务存在一致性 |
2.3.3 方法存在一致性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
3.1 当前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之现状 |
3.1.1 大学生法治知识的现状 |
3.1.2 大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 |
3.1.3 大学生法治实践的现状 |
3.2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
3.2.1 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中存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
3.2.2 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 |
3.2.3 家庭法治教育中“厌诉”思想对于二者的影响较大 |
3.2.4 大学生法治倾向定位不清晰,学校正视程度不够 |
第4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探寻 |
4.1 统筹思想政治日常教育,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
4.1.1 优化大学生法治文化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 |
4.1.2 提倡“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 |
4.1.3 引导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从“被动”到“主动”过渡 |
4.2 重视大学生法治文化师资队伍建设 |
4.2.1 提高法治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素质 |
4.2.2 发扬教育工作者的“头雁”效应 |
4.3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氛围,助推大学生法治习惯的养成 |
4.3.1 构建以学校为主渠道的优越氛围 |
4.3.2 构建以家庭为启蒙的优良环境 |
4.3.3 构建以社会为实践的良好场所 |
4.3.4 构建以网络为辅助的优良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大学精神的培育—教师行为视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大学精神 |
1.5.2 教师行为 |
第2章 大学精神的一般概述 |
2.1 大学精神的内涵:真善美的价值导向 |
2.2 大学精神的普遍价值 |
2.2.1 大学发展的实然目的 |
2.2.2 人的发展的内在目的 |
2.3 国内外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
2.3.1 传播知识 |
2.3.2 追求真理 |
2.3.3 服务社会 |
第3章 我国大学精神培育的现实状况分析 |
3.1 大学精神培育的核心主力不明确 |
3.2 大学精神培育的实然矛盾 |
3.2.1 共性与个性 |
3.2.2 继承与创新 |
3.2.3 顺应与引领 |
3.2.4 理论与实践 |
第4章 大学精神的培育与教师行为的关系 |
4.1 大学精神决定着我国教师行为的价值取向 |
4.1.1 原因分析 |
4.1.2 表现 |
4.2 现实教师行为与大学精神培育的不一致性 |
4.2.1 现实教师行为与“求真”大学精神不一致 |
4.2.2 现实教师行为与“求善”大学精神不一致 |
4.2.3 现实教师行为与“求美”大学精神不一致 |
4.3 教师是我国大学精神培育的主体力量 |
4.3.1 教师的意义:大学精神“守”与“变”的直接内驱力 |
4.3.2 教师的自由和责任:大学精神培育的基石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内涵 |
(一) 大学精神的内涵 |
(二)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内容 |
1.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 |
2.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特有内容 |
三、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 |
(一) 准确定位, 明确办学理念 |
1.注重大学精神的历史传承性 |
2.凝练办学特色 |
(二)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营造民主氛围 |
2.充分发挥学术组织作用, 尊重学术权力 |
3.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 尊重民主权力 |
(三) 加强制度建设, 提供坚实保障 |
(四) 创新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打造育人环境 |
1.物质文化的建设 |
2.精神文化的熏陶 |
(五) 遵循高职教育特点, 注重精神整合 |
1. 结合时代精神 |
2. 融入企业和区域精神, 突显高职特色 |
(7)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研究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研究的缘起 |
(二) 论文选题研究的意义 |
二、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
(一) 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 |
(二) 研究成果的主题归类 |
(三) 研究成果的基本分析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和谐社区概念的提出及其建设意义 |
一、和谐社区概念解析 |
(一) 社区的内涵 |
(二) 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
二、和谐社区概念的理论基础 |
(一) 和谐社会理论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 |
(三) 终身教育理论 |
(四) 公民社会理论 |
三、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一) 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意义 |
(二) 构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性 |
(三) 构建和谐社区的可行性 |
(四) 构建和谐社区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
第二章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价值 |
一、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
(二)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
(三)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特点 |
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
(一)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
(二)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
(三)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
三、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 历史经验传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 |
(三) 国外理论借鉴:公民教育理论 |
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区融合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
(一)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
(二)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区的价值 |
(三)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社区的内在统一性 |
第三章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模式 |
一、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 人生观教育 |
(二) 政治观教育 |
(三) 道德观教育 |
(四) 法治观教育 |
(五) 民主观教育 |
(六) 主体观教育 |
(七) 生态文明观教育 |
(八) 人际和谐观教育 |
二、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一) 舆论引导法 |
(二) 榜样示范法 |
(三) 情境感染法 |
(四) 社会赏罚法 |
(五) 心理咨询法 |
(六) 实践锻炼法 |
(七) 风气习染法 |
(八) 文体活动影响法 |
三、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 |
(一) 境内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二) 境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与模式的关系 |
(一)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
(二) 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使用促进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 |
(三)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统一于理论与实践之中 |
第四章 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态势 |
(一) 探索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以北京朝阳社区学院为例 |
(二) 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成都青羊示范区为例 |
(三) 创新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方区----以宁波孔二村社区为例 |
(四) 打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区-----以武汉常青花园社区为例 |
(五) 我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发展的先进经验 |
二、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教育内容存在空泛化现象 |
(二) 教育体制还不够完善 |
(三) 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不高 |
(四) 社区工作者整体专业水平不足 |
(五) 教育过程存在简单化现象 |
三、社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认识层面 |
(二) 管理层面 |
(三) 方法层面 |
(四) 对象层面 |
(五) 队伍层面 |
第五章 提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促进和谐社区建设的举措 |
一、完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系统,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
(一) 党的组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 |
(二) 政府机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力 |
(三) 社会组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力 |
(四) 物业管理企业,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 |
(五) 综合协调,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聚合力 |
二、强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力量 |
(一) 构建多元、新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二) 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物质保障 |
(三) 培养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人才及社区精英领袖 |
(四) 发挥居民在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
(五) 营造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 |
三、重视国外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借鉴 |
(一) 社区学院-----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
(二) 构建密切的社区人际关怀网络 |
(三) 心理咨询专家进社区 |
(四) 有限度地利用宗教的教化作用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民生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意义 |
(一)文化民生建设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 |
(二)文化民生建设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
(三)文化民生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二、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文化民生实践中理念的偏差 |
(二)不同收入阶层文化消费水平的分化趋势 |
(三)城乡、区域文化资源共享的失衡 |
(四)公民文化权利有效保障的缺失 |
三、促进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问题解决的对策 |
(一)优化文化民生建设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的文化民生发展理念 |
(二)加强文化民生建设的经济基础,切实提高各收入群体文化消费能力 |
(三)建立稳定的文化民生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各区域文化生态平衡 |
(四)改革和创新文化民生制度安排,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文化享有权利,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
(9)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及其建设意义 |
2.1 社会治安管理与社会治安防控 |
2.1.1 社会治安管理 |
2.1.2 社会治安防控 |
2.1.3 社会治安防控与社会治安管理的辨识 |
2.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2.2.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含义 |
2.2.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构成要素 |
2.2.3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要特征 |
2.3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
2.3.1 可以为发现新的警务工作模式提供契机 |
2.3.2 可以更好地完善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 |
2.3.3 可以提升基层公安机关直接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 |
2.3.4 可以充分挖掘公安机关内部的治安资源 |
2.3.5 可以充分开发社会潜在的治安资源,合理配置各种治安资源 |
第3章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 |
3.1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概述 |
3.1.1 温州市社会治安的基本情况 |
3.1.2 温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现状 |
3.1.3 温州市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3.2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 |
3.2.1 强化责任,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
3.2.2 强化配合,切实提高打击效果 |
3.2.3 强化管理,提高源头管控能力 |
3.2.4 强化基础,构建严密的防控体系 |
3.2.5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3.2.6 强化教育,提高队伍素质和作战能力 |
3.3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特点 |
3.3.1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战略性 |
3.3.2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合性 |
第4章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影响与原因分析 |
4.1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治安防控观念陈旧 |
4.1.2 社会治安防控制度有缺漏 |
4.1.3 社会治安防控协调制度不规范 |
4.2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影响 |
4.2.1 阻碍温州市的经济发展 |
4.2.2 妨碍温州市城市发展进程 |
4.2.3 无法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
4.3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公安机关对防控体系建设重视不够 |
4.3.2 公关机关的工作制度缺乏相应的主动性 |
4.3.3 协调机关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公安机关 |
第5章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优化对策 |
5.1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指导方针 |
5.1.1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方针 |
5.1.2 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原则 |
5.2 优化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 |
5.2.1 运用系统化思想,重点地区重点防控 |
5.2.2 完善考评机制,提高工作主动性 |
5.2.3 转变治安服务模式,提高社会满意度 |
5.2.4 深入社会群众,积极调用社会力量 |
5.2.5 发挥科技优势,合理利用严打手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方法 |
1.3.2 实证研究方法 |
1.3.3 比较分析法 |
1.3.4 个案分析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建设意义 |
2.1 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1 “文化”概念 |
2.1.2 校园文化的含义 |
2.1.3 校园文化的功能 |
2.2 高校校园文化的结构 |
2.2.1 物质文化 |
2.2.2 精神文化 |
2.2.3 制度文化 |
2.2.4 行为文化 |
2.3 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2.3.1 兰州的灿烂文化 |
2.3.2 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 |
2.4 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
2.4.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
2.4.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2.4.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立 |
第3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变化 |
3.1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新特性 |
3.1.1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更具普遍性 |
3.1.2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更具平等性 |
3.1.3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更具开放性 |
3.1.4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更具主体性 |
3.1.5 网络环境下校园文化更具技术性 |
3.2 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 |
3.2.1 网络文化导致校园文化管理复杂性加剧 |
3.2.2 虚拟世界导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
3.2.3 网络上不良世俗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 |
3.2.4 网站对于校园“正能量”宣传力度不够 |
3.3 创建高校网络人文情境的必要性 |
3.3.1 有益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
3.3.2 有益于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3.3.3 有益于大学生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确立 |
第4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4.1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
4.1.1 教育管理的方法单一 |
4.1.2 舆论控制力不足 |
4.1.3 网络文化主题不突出 |
4.1.4 网络文化特征不明显 |
4.1.5 重现代文化轻传统文化 |
4.1.6 重物质文化建设忽略精神文化建设 |
4.2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探析 |
4.2.1 建立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保证网络教育质量 |
4.2.2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体现网络文化价值 |
4.2.3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形成合力 |
第5章 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
5.1 加大网络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 |
5.2 重视人文因素创建与情感互动 |
5.2.1 发掘人文因素创建红色专题网站 |
5.2.2 坚持网络人文精神与民主精神并重原则 |
5.2.3 关注情感交流平台——微博与博客 |
5.3 注重和谐校园建设与绿色网络 |
5.3.1 以网络为载体建立高校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
5.3.2 以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为根本 |
5.3.3 创建绿色校园网络,重视学风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生论文 |
四、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建设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精神研究综述[J]. 王琪. 西部学刊, 2021(21)
- [2]SCCS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 陈启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3]学生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研究 ——以S学校为例[D]. 胡馨.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 冯涛.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5]我国大学精神的培育—教师行为视角分析[D]. 陈信华. 赣南师范大学, 2016(04)
- [6]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J]. 鲍建青.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
- [7]构建和谐社区背景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龙雪津.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8]当前我国文化民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陈宇洁.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4(03)
- [9]温州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D]. 王力扬. 西南大学, 2014(09)
- [10]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 张瑶.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