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俗称韭蛆,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韭菜生长。目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方法是施用化学杀虫剂,但过度依赖化学药剂与生态农业的大发展相悖。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优点,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其它昆虫相比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资源较为匮乏,实验室团队前期从罹病韭蛆幼虫中分离到一株对韭蛆具有高致病活性的病原真菌,以期作为韭菜迟眼蕈蚊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及ITS同源性比对,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进而探究该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杀作用,并进行盆栽试验初步探究该菌株的田间防治作用,同时探究了不同温度对该菌株生长和产孢能力的影响,为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在23℃下培养4 d后,菌落直径为7.16-7.32 cm,菌落为圆形,菌丝呈白色,细长毛状,显微观察菌丝为无隔菌丝,顶端有黑色的球状孢子囊,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囊孢子。经18S r DNA和ITS测序分析,Blast比对结果与已报道的冻土毛霉菌Mucor hiemalis诸多菌株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可定义为冻土毛霉菌的一株新菌株。根据试验发现,冻土毛霉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1℃-28℃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冻土毛霉菌最适宜产孢的温度为18℃,28℃时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最低,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为:18℃>23℃>13℃>28℃。不同温度条件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死亡率试验证明,在28℃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致病力受到抑制,28℃时用106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第4 d死亡率为29.67%,经107孢子/ml处理后的第4 d韭蛆的死亡率为72.50%;23℃时106、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3.34%、94.17%。23℃是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产孢、侵染韭菜迟眼蕈蚊最适宜的温度条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明显,对于卵和蛹的致病力相对较弱,处理后第4 d,对1-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9×105、1.21×105、0.7×105、1.89×105,对卵和蛹的LC50分别为5.95×108、1.25×105当冻土毛霉菌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07孢子/ml时,对韭菜迟眼蕈蚊1-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1.49、2.29、2.52、2.69,对卵和蛹的LT50为1.37、2.10。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发病初期幼虫行动迟缓、取食量减少,消化道存有少量食物;发病中期基本不移动,不取食,虫体略透明,脂肪体和消化道溶解;后期虫体呈淡黄色或者黄褐色,虫体软化,用毛笔轻触即破,幼虫已死亡;末期从死亡幼虫体内长出白色菌丝,顶端有黑色球状孢子囊。在盆栽试验中,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8.64%,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9.44%,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59.45%,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86.11%。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34.21%,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4.86%,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7.36%,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78.37%。
暴可心,罗立平,王小艺,张彦龙,魏可,张永安,杨忠岐[2](2021)在《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文中认为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化学防治效果的计算方法,一般仅体现短期内对目标害虫的致死作用结果,而忽略了天敌在自然界数量增殖后对害虫种群数量的长期而持续的控制效果,以及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评价。判断害虫生物防治计划是否获得成功,目前缺乏广泛认同的评价方法。本文对害虫生物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各种方法可用于害虫生物防治效果评价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评价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的指标体系,并应用此方法结合国内外害虫防治包括生物防治的案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初步提出了害虫生物防治项目成功与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于红妍[3](2020)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4%苏云金杆菌混合剂防治青藏高原草原毛虫药效试验》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索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人畜安全的防控青藏高原草原虫害的生物药剂,本文应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4%苏云金杆菌混合剂对草原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草原毛虫3龄期,选用该药剂防控草原毛虫,平均防治效果达90%以上,对优良牧草安全,因此,该药剂适宜在青藏高原防治草原毛虫中推广应用。
刘潇[4](2019)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毒性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方面,天敌昆虫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天敌昆虫的种类中,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作为一种卵寄生蜂,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害虫天敌。近十几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一直在我国杀虫剂市场占有重要位置,而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天敌昆虫的环境相容性一直备受争议,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致死毒性效应的研究,来阐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安全风险性,为保护天敌昆虫,指导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及风险性。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具有最高毒性的新烟碱杀虫剂为烯啶虫胺,LC50值分别为0.060和0.066 mg a.i./L,而对拟澳洲赤眼蜂急性毒性最高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呋虫胺,LC50值为0.07 mg a.i./L。对松毛虫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和拟澳洲赤眼蜂急性毒性最低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分别为啶虫脒、噻虫啉和噻虫啉,LC50值分别为1.20、1.19和1.73 mg a.i./L。此外,从风险系数结果得知,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此三种赤眼蜂均有风险。其中,啶虫脒是最安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属于低风险药剂。风险系数分别为松毛虫赤眼蜂25.0,玉米螟赤眼蜂29.4,拟澳洲赤眼蜂25.4,而其余六种杀虫剂对赤眼蜂的风险等级均为中等风险。2、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寄生力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均在低致死浓度下对三种赤眼蜂具有显着影响。根据EC50结果,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的寄生力毒性最小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啶虫脒,EC50值分别为3.72、1.102 mg a.i./L,对拟澳洲赤眼蜂的毒性最小的是噻虫啉,EC50值为1.225 mg a.i./L。另外,呋虫胺对三种赤眼蜂寄生力的影响最大,EC50值分别为0.033、0.038、0.0079 mg a.i./L。3、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羽化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羽化率产生显着影响。其中,啶虫脒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羽化率影响最小,EC50分别是8.79、2.91 mg a.i./L。而噻虫啉对拟澳洲赤眼蜂影响最小,EC50值为5.142 mg a.i./L。对这三种赤眼蜂羽化率影响最大的均为烯啶虫胺,EC50分别是0.359、0.239、0.205 mg a.i./L。通过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和亚致死毒性研究可知,七种杀虫剂对赤眼蜂均具有较高的毒性且对赤眼蜂成蜂的寄生力和羽化率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在新烟碱类杀虫剂中,仅啶虫脒和噻虫啉与赤眼蜂的环境相容性相对较好,而呋虫胺和烯啶虫胺相对较差。因此,在室外大田或者室内蔬菜大棚使用时,应当注意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同时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更好地保护天敌种群,使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更好地相结合,以达到农业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最大化。
李娇娇[5](2018)在《球孢白僵菌对蛴螬的高毒菌株筛选及制剂研发》文中认为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为鞘翅目(Coleoptera)金龟甲科(Scarabaeoidae)的幼虫,具有食性杂、食量大、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对植物的根茎造成严重的损害,特别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如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常为重灾区,因此,被公认为是世界各地难于预测防治的土栖性害虫之一。近年来,大量的化学杀虫剂的使用,使害虫产生严重的抗药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造成了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但新杀虫剂的产生与开发需要花费巨资和较长的时间,因此,筛选出高毒力的菌株,作为开发推广新的杀虫剂型的工业菌株,是当前防治蛴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蛴螬的毒力测定作为突破口,探究利用生防真菌防治蛴螬的可能性。首先分别收集来自不同地区的虫尸筛选出5株具有高毒力的潜力性菌株,对其进行室内的生物测定,筛选出优势高毒力菌株,作为开拓新型的生防制剂的工业菌株。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高产菌株的孢子粉添加载体、促活剂、稳定剂等助剂制成颗粒制剂进行优化选择,制成颗粒制剂。通过以上研究初步探索了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蛴螬的可能性,为提高白僵菌颗粒制剂的应用价值和实际防治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筛选出的5株菌株进行序列比对,并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出5株均属于球孢白僵菌菌株(B.bassiana),其中BbQLU1菌株DNA-ITS碱基序列长度为572bp,与NCBI数据库的球孢白僵菌的同源性达到最高,为99.21%。(2)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QLU1菌株在浓度为1×108个/ml的孢子悬浮液对蛴螬幼虫进行侵染试验,第35d蛴螬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8.1%,LT50=22.15 d;对于白僵菌白僵菌发酵液中的毒素成分进行GC-MS分析,测定出对蛴螬有毒杀作用的物质为,2-哌啶酮(峰Ⅲ)和间甲基苯甲酸甲酯(峰VI)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1.698 min和12.066 min。(3)本研究所选用的高岭土、甜菜粉、凹凸棒土、滑石粉、钙质膨润土作为载体,其中甜菜粉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GT50=5.97 d,(F(4,10)=84.79,P<0.01),LT50=29.20 d,(F(4,10)=39.76,P<0.01);选用的海藻糖、酪氨酸以及二者间不等比例作为促活剂,其中海藻糖:酪氨酸=3:1,具有显着性差异其中GT50=5.87 d,(F(6,14)=99.18,P<0.01),LT50=33.26 d,(F(6,14)=67.38,P<0.01);选用的木质素、蔗糖、纳米ZnO、抗坏血酸、纳米TiO2作为稳定剂,其中纳米ZnO具有显着性差异,其GT50=5.98 d,(F(4,10)=72.68,P<0.01),LT50=28.76 d,(F(4,10)=40.70,P<0.01)。助剂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确定了白僵菌颗粒制剂的助剂的含量取值分别为:载体为82.0%,促活剂为1.9%,稳定剂为4.8%。(4)本文制备的白僵菌制剂产品干燥呈松散颗粒状,质地较均匀,外观颜色为紫红色,色泽一致,无特殊刺鼻气味,人体皮肤触摸无碍,便于施撒。通过方差分析(F(2,28)=190.1,P<0.01),白僵菌颗粒剂的活孢率在不同梯度的贮存温度条件下具有显着差异性,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表现出更加优良的贮存效果。
任忠虎[6](2018)在《小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筛选及其感染后的抗氧化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适应力强、传播范围大,是一种危害十分严重的世界性害虫。小菜蛾在我国南北地区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随着化学农药的大量、过量使用小菜蛾抗药性水平迅速上升,对其防治带来了极大困难。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目前生物防治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该菌种具有杀虫范围广、致病力强、应用简便无污染等优点,为小菜蛾的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提供了新的方向。本论文依托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罐坝村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开展了该地区小菜蛾发生规律调查和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研究,筛选了对小菜蛾高致病力的球孢白僵菌株系,解析了白僵菌与杀虫剂混配后的毒力与相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白僵菌对小菜蛾体壁的侵染过程,并测定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体内抗氧化反应水平,从而为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小菜蛾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潼南地区小菜蛾田间发生动态调查研究调查了2016年10月到2017年3月重庆市潼南区太安镇罐坝村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甘蓝田中小菜蛾的发生动态,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定点调查。甘蓝于10月11日定植,10月25日小菜蛾幼虫为40头/百株,小菜蛾成虫诱捕量为40头/周,随气温降低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发生量逐渐降低,小菜蛾幼虫和成虫分别在1月10日和12月20日停止发生,进入越冬期。越冬后幼虫和成虫活动始见期在3月7日前后,幼虫数量达20头/百株,成虫诱捕量为2头/周。小菜蛾幼虫和成虫的发生量随温度降低而减少,随温度回升而增加。入冬后在日均温7°C环境下1月24日和2月7日调查发现仍有幼虫存活。重庆潼南小菜蛾的越冬形态主要为4龄幼虫和蛹,而且蛹的数量显着多于幼虫。在一月份,小菜蛾越冬态蛹的数量达20头/百株,四龄幼虫为8头/百株。2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筛选及其与化学药剂的复配采用浸液法测定了9种球孢白僵菌不同品系对小菜蛾的致病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601、Bb0604、Bb07、Bb014、Bb252和Bb0603品系对小菜蛾的侵染率较高,其致死浓度分别为9.74×106个/ml、1.11×107个/ml、1.44×107个/ml、1.74×107个/ml、1.50×107个/ml和1.48×107个/ml。其中,以Bb0601品系致病力最高,第6天累计校正死亡率为85.19%。化学药剂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虫酰肼、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潼南地区小菜蛾3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50.52 mg/L、7.52 mg/L、35.18mg/L、335.30 mg/L和8.72 mg/L。潼南地区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抗性倍数达12526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达到94.45倍,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达到91.35倍,对氯虫苯甲酰胺抗性达到32.7倍,对虫酰肼无抗性。复配试验结果表明,虫酰肼与氯虫苯甲酰胺这两种杀虫剂在10:1条件下呈现增效作用,这两种药剂单剂和混剂可作为潼南地区小菜蛾防治推荐使用药剂。在球孢白僵菌Bb0601与5种化学药剂的相容性试验中,萌发率从低到高依次为高效氯氰菊酯(27.0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43.86%)、阿维菌素(46.21%)、氯虫苯甲酰胺(61.21%)和虫酰肼(77.38%),以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对球孢白僵菌Bb0601品系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小。当球孢白僵菌Bb0601与氯虫苯甲酰胺和虫酰肼混配后,混剂的LC50分别为22.60mg/L、5.20mg/L,与单剂相比LC50分别下降了35.76%和30.85%。使用白僵菌和化学药剂的混剂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球孢白僵菌可以在小菜蛾体表正常附着、萌发和穿透体壁。说明白僵菌也参与了混剂的的致死作用。3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抗氧化反应研究以浓度为4.2×106个/ml的白僵菌Bb0601株系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后,每8h测定其体内CAT、SOD和POD活力水平,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被球孢白僵菌侵染16h内,小菜蛾体内的CAT、SOD和POD活力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说明在被侵染前期,这三种酶一起参与了其体内抗氧化活动。SOD活力水平始终高于对照,说明该酶在小菜蛾抵抗球孢白僵菌的侵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OD活力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CAT活力水平在被侵染24h后迅速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说明POD和CAT这两种酶活力被抑制,可能是因为被球孢白僵菌侵染后小菜蛾合成蛋白水平下降,生理平衡被破坏,导致其免疫活力受到抑制。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陈立坤[8](2013)在《LdNPV-Bt复配及LdNPV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和致病基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毒蛾在中国的种群属于亚洲型舞毒蛾(AGM),亚洲型舞毒蛾雌雄成虫均具有飞行能力,传播能力强,危害较大。因此,急需国内相关防治、检疫机关和科研组织加强对国内舞毒蛾的防控,寻找更多生态、有效防治舞毒蛾的方法。通过苏云金芽孢杆菌(Bt)与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NPV)混合使用、以及LdNPV高毒力株的筛选来提高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舞毒蛾的致病性。并研究了国内外不同品系毒株对不同区域舞毒蛾幼虫的致病性差异,比较了5株LdNPV增效基因E1、UDP-葡糖基酶基因(egt)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3的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差异,为探索LdNPV致病基因的致病性提供理论参考。Bt与LdNPV(?)昆合使用结果表明,Bt稀释16000倍液对病毒仍具有增效作用,增效倍数为0.16倍;Bt稀释8000倍液对病毒增效倍数为1.93倍;病毒在2.5×107,2.5×106,2.5×105OBs/mL浓度均对Bt表现出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2.02、1.61、0.58倍;而2.5×104OBs/mL与2.5×103OBs/mL病毒溶液对Bt分别表现出相加和拮抗作用。野外混合使用时,套笼实验中Bt、LdNPV单剂和Bt与LdNPV复配3种不同药剂处理中混合药剂杀虫高峰出现在第8d,幼虫死亡率在第4d低于Bt杀虫剂,高于LdNPV杀虫剂第13d的死亡率,平均死亡率混合处理最高,为69.65%;灌木喷洒虫口密度调查表明混合处理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第5d和第16d,单剂Bt与LdNPV处理分别为6d和18d,平均虫口密度降低率混合处理最高,为38.67%,该混合处理不仅克服了Bt杀虫剂在持续性上的不足,也加快了LdNPV杀虫速度。对国内外采集到的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加拿大毒株(Ld-J)、美国1毒株(Ld-M1)、美国2毒株(Ld-M2),内蒙毒株(Ld-N),实验室毒株(Ld-S)对5个地域和实验室传代试虫进行毒力筛选,结果表明内蒙毒株毒力效果最好,平均半致死浓度(LC50)为47.86OBs/μL,最低值达到11.56OBs/μL,而半致死时间(LT50)为16.38d,最低达到10.28d,均低于其它毒株。国内毒株和国外毒株LC5o与LTso比较发现,国内2个品系的毒株要优于美国和加拿大3个品系的毒株,这可能与实验试虫为本地品系有关。毒株分化对毒力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毒株针对分布于不同区域试虫的致病性也存在显着的差异。对5个毒株的egt基因、E1基因和iap-3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egt-N和E1-N均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较其它毒株相似性为最低。与NCBI序列相比,egt-N有153处氨基酸的变化,有4处氨基酸的插入,5处氨基酸的缺失;E1-N有26个位置的氨基酸发生改变,有2处氨基酸的插入。iap-N未表现出与其它毒株有较大差异。这与生测结果,LdNPV-N致病性最强的结果是相一致的。同源性树状图显示,egt-N与其它毒株同源性要低。而iap-S表现出与其它毒株同源性稍远,与E1-N同源性较高。北美毒株之间的同源性要高于国内毒株。这也充分说明毒株在地理区域内出现分化,国内毒株与国外毒株存在同源性上的差异,这与舞毒蛾地理种的差异也是相一致的。通过研究我们认为LdNPV与Bt配以适当比例复配不仅能够提高室内外毒杀舞毒蛾的效力,也能提高舞毒蛾致死时间。对国内外5种LdNPV毒株的毒力差异分析发现LdNPV内蒙株为一株高毒力株,国内2株毒株对不同区域舞毒蛾幼虫致病性要强于北美3株LdNPV毒株。5株LdNPV3个致病基因中,内蒙毒株的El与egt基因与其它毒株出现较大差异,这与内蒙株毒力较高一致。
胡娟[9](2010)在《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水稻害虫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三R”、大米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寻求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的新途径,探索无公害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保障水稻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测定了几种植物源和化学杀虫剂与微生物杀虫剂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Bt)之间的相容性,为不同杀虫剂的混用提供依据;选用5种生物农药分别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以筛选出高效的生物农药品种;着重在田间进行了几种生物农药单用、不同生物农药之间以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混用的药效试验,并探索田间应用技术,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6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相容性6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浓度下,0.5%藜芦碱WP、48%毒死蜱EC和5%氟虫腈EC与球孢白僵菌均有很好的相容性,菌落生长抑制率均在18%以下;2.5%鱼藤酮EC、0.36%苦参碱AS和1.8%阿维菌素EC在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超过65%。对Bt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25%噻嗪酮WP在常规浓度下对Bt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低于14%;而0.5%鱼藤酮EC和0.36%苦参碱AS在常规浓度下对Bt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40%以上。因此,在菌药混用时,可以考虑与之相容性好的杀虫剂混合使用。2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室内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了0.36%苦参碱WP,其它4种生物农药2000IU/μL苏云金杆菌SC、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和球孢白僵菌WP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校正死亡率在81.82%-90.90%。稻苗浸渍法测定了4种生物农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球孢白僵菌WP和0.36%苦参碱WP对褐飞虱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3.72%、80.36%、78.95%和81.34%。3 5种生物农药及其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用5种生物农药以喷雾法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1.8%阿维菌素EC、2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3000 g/hm2、4500 mL/hm2、1200 mL/hm2、600 mL/hm2(?)2400 g/hm2的剂量单独使用,药后7d校正防效在90.30%-94.60%之间,药后15d保叶效果在70.45%-84.09%之间,但单用速效性较差。而阿维菌素与Bt之间,藜芦碱、鱼藤酮、阿维菌素、Bt、球孢白僵菌分别与毒死蜱之间,以单用时常规剂量的一半混用,可明显加快杀虫速度,药后3d防效在84.00%-92.96%之间,药后7d防效及药后15d保叶效果与单用相当或更好。因此,这5种生物农药可以部分替代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显着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几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2008年8月以喷雾法防治五(3)代褐飞虱低龄若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用7d后,以0.5%藜芦碱WP3000 mL/hm2和4.0×1010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800 g/hm2制剂用量的杀虫效果较好,分别为78.63%和79.00%,但单用的速效性较差。而以单用的剂量减半两两混合使用,以球孢白僵菌+噻嗪酮防效最高,药后1d达到65.03%,7d达到87.60%。2009年8月以喷雾法研究4种生物农药及其与2种化学农药组合混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6%苦参碱AS、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1500 mL/hm2、3000 g/hm2、900 mL/hm2、1800 g/hm2的制剂用量单独使用,只有阿维菌素效果较好,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3.34%和82.38%。而4种生物农药与2种化学农药分别以单用剂量减半混合使用的8个处理中,①苦参碱+毒死蜱、②藜芦碱+毒死蜱、③阿维菌素+毒死蜱、④球孢白僵菌+毒死蜱、⑤苦参碱+噻嗪酮、⑥藜芦碱+噻嗪酮6种组配,药后1d的校正防效为81.82%-89.20%,3 d为88.24%-96.54%,7 d为95.68%-98.19%,14 d为86.02%-97.81%。因此,以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6种组合混用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低龄若虫。
双龙[10](2010)在《苏云金杆菌及其微胶囊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及抗紫外能力》文中研究说明从呼和浩特市大窑林场自然死亡的落叶松毛虫幼虫体分离菌株Bt-S04,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与菌株Bt-k01进行对照,Bt-S04其精氨酸酶、尿酶和水杨苷反应均为阴性,菌膜反应和蔗糖发酵反应均为阳性,与苏云金杆菌松毛虫变种有差异。室内采用针叶给毒法,测定了两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毒力,Bt-S04和Bt-k01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5.493×106 CFU/mL(1.349×106~1.698×107 CFU/mL)和7.227×105 CFU/mL(3.111×105~1.399×106 CFU/mL),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6.094 d(4.422~15.314 d)和1.216 d(0.295~1.880 d),Bt-k01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毒力是Bt-S04的7.6倍,致死中时间是其的1/5倍,Bt-k01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低,致死中时间短,其毒力高于Bt-S04菌株。由于苏云金杆菌杀虫成分抗紫外线能力较差,制作了Bt微胶囊,对该胶囊进行了抗紫外能力分析并用毒力测定方法比较成囊后的杀虫活性。经紫外光照射2 h后,Bt-k01和Bt-S04活菌率分别是5.4%和8.2%,微胶囊化后的Bt-k01和Bt-S04菌液成活率分别是72.0%和76.3%,表明微胶囊剂的抗紫外能力增强了。同时,微胶囊化后的Bt-k01和Bt-S04进行毒力测定,经过紫外光2 h的照射后,对落叶松毛虫2龄幼虫5 d的死亡率分别达到了78.3%和68.3%。
二、利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综合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物理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
1.3.1 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 |
1.3.3 昆虫病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4 环境条件对病原真菌致病性及生长的影响 |
1.4 冻土毛霉菌的研究现状 |
1.5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虫及饲养 |
2.1.1 虫源 |
2.1.2 试虫的饲养 |
2.2 供试冻土毛霉菌来源及仪器试剂 |
2.2.1 冻土毛霉菌来源 |
2.2.2 供试仪器及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冻土毛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2 温度条件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
2.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病力 |
2.3.4 盆栽药效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冻土毛霉菌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 |
3.1.1 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
3.1.2 分子序列鉴定 |
3.1.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的感病性状 |
3.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的影响 |
3.2.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产孢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温度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 |
3.3 冻土毛霉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韭菜迟眼蕈蚊的致病力 |
3.3.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卵的影响 |
3.3.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1-4 龄幼虫的致病力 |
3.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蛹的羽化率的影响 |
3.4 盆栽药效测定 |
3.4.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盆栽试验 |
3.4.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盆栽试验 |
4 讨论 |
4.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
4.2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
4.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盆栽试验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现有害虫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
1.1 根据植株受害程度或靶标害虫虫口变化进行评价 |
1.1.1 以害虫虫口数量变化作为评价指标 |
1.1.2 以植物被害程度作为指标的计算方法 |
1.2 利用校正累积虫日评价 |
1.3 生命表方法 |
1.4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评价 |
1.5 现代控制论的状态空间分析法 |
1.6 害虫增长指数与时间的超越函数定积分方法 |
2 害虫生物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
3 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评价 |
3.1 评价体系框架的构建 |
3.2 评价体系各层级指标权重配比 |
3.2.1 构造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
3.2.2 构建害虫生物防治效果评价体系 |
3.3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定量化 |
4 案例对比分析研究 |
5 讨论 |
(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4%苏云金杆菌混合剂防治青藏高原草原毛虫药效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药剂及器材 |
2.2 小区设计 |
2.3 施药方法 |
2.4 施药时间和次数 |
3 调查、记录方法 |
3.1 调查时间和次数 |
3.2 调查方法 |
3.3 药效计算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试验结果 |
5.2 效益分析 |
5.3 对牧草药害 |
(4)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毒性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寄生蜂在害虫防治中的作用与应用 |
1.2 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 |
1.3 赤眼蜂的种类与分布 |
1.3.1 松毛虫赤眼蜂 |
1.3.2 玉米螟赤眼蜂 |
1.3.3 拟澳洲赤眼蜂 |
1.4 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机理与市场前景 |
1.5 新烟碱杀虫剂 |
1.5.1 氯代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 |
1.5.2 硫代烟碱类-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 |
1.5.3 呋喃烟碱类-呋虫胺 |
1.6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影响 |
1.6.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 |
1.6.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亚致死效应 |
1.7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登记情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杀虫剂 |
2.2 赤眼蜂蜂种来源 |
2.3 赤眼蜂的扩繁 |
2.3.1 寄主卵的选择 |
2.3.2 赤眼蜂的饲养 |
2.4 试剂及仪器设备 |
2.4.1 试剂 |
2.4.2 仪器设备 |
2.4.3 分析统计软件 |
2.5 试验方法 |
2.5.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
2.5.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亚致死毒性试验方法 |
2.6 风险评估 |
2.7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1.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
3.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
3.1.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
3.1.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急性毒性LC50结果比较 |
3.1.5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的风险性 |
3.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寄生力的影响 |
3.2.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力影响 |
3.2.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寄生力影响 |
3.2.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寄生力影响 |
3.2.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寄生力影响试验结果 |
3.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3.3.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3.3.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3.3.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拟澳洲赤眼蜂羽化率的影响 |
3.3.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羽化率影响试验结果 |
4 讨论 |
4.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的急性毒性 |
4.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寄生力影响 |
4.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羽化率影响 |
4.4 辛醇水分配系数与毒力的关系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5)球孢白僵菌对蛴螬的高毒菌株筛选及制剂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蛴螬的发生危害和抗药性 |
1.2 蛴螬控制的生物技术途径 |
1.2.1 常规抗虫品种(系)的选育 |
1.2.2 转基因抗虫作物 |
1.2.3 微生物防治 |
1.3 球孢白僵菌的应用研究 |
1.3.1 致病机理 |
1.3.2 开发现状 |
1.3.3 存在问题 |
1.4 生防真菌的毒力评价 |
1.4.1 毒力指标 |
1.4.2 生测数据分析 |
1.4.3 毒素分析 |
1.5 生防真菌制剂的研制策略 |
1.5.1 菌种筛选 |
1.5.2 剂型的选择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目标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7.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筛选的材料 |
2.1.2 分离和纯化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分离纯化 |
2.2.2 生物学特征 |
2.2.3 产孢量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
2.3.2 菌株的分子鉴定 |
2.3.3 产孢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球孢白僵菌对蛴螬的致病力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虫源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生物测定 |
3.2.2 毒力测定 |
3.2.3 毒素分析与鉴定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物测定结果 |
3.3.2 毒力测定结果 |
3.3.3 毒素分析结果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球孢白僵菌孢子颗粒制剂的配方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和孢子粉 |
4.1.2 供试虫源 |
4.1.3 供试培养基 |
4.1.4 主要试剂 |
4.1.5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载体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测定 |
4.2.2 不同比例的促活剂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测定 |
4.2.3 不同稳定剂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测定 |
4.2.4 响应面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制备优化 |
4.2.5 白僵菌颗粒制剂贮存效果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载体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影响 |
4.3.2 促活剂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影响 |
4.3.3 稳定剂对白僵菌颗粒制剂的GT_(50)、LT_(50)的影响 |
4.3.4 白僵菌颗粒制剂的成分优化 |
4.3.5 模型的验证 |
4.3.6 白僵菌颗粒制剂贮存效果评价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实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学术科研成果 |
二、其他科研成果 |
(6)小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筛选及其感染后的抗氧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小菜蛾及其研究概况 |
1.1 小菜蛾的发生与危害 |
1.2 小菜蛾抗药性现状 |
1.2.1 阿维菌素 |
1.2.2 氯虫苯甲酰胺 |
1.2.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
1.2.4 酰基肼类杀虫剂 |
2 球孢白僵菌研究进展 |
2.1 球孢白僵菌分类及致病机理 |
2.2 球孢白僵菌与药剂混配作用机理 |
3 小菜蛾感染球孢白僵菌后抗氧化反应的研究 |
技术路线 |
第2章 潼南地区秋冬季小菜蛾田间发生动态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地点 |
1.2 调查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小菜蛾的发生规律 |
2.2 越冬态调查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和化学药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昆虫 |
1.3 小菜蛾饲养条件 |
1.4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的制备 |
1.5 孢子悬浮液母液的制备 |
1.6 对小菜蛾高毒的球孢白僵菌筛选 |
1.7 球孢白僵菌株系致病力测定 |
1.8 数据处理 |
1.9 对小菜蛾高毒化学农药筛选及毒力测定 |
1.10 化学农药的复配 |
1.11 球孢白僵菌与化学农药的混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小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的筛选 |
2.2 对小菜蛾高毒化学农药筛选及毒力测定 |
2.3 球孢白僵菌与化学农药的混配 |
2.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白僵菌侵染对小菜蛾抗氧化反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主要试剂(盒)与仪器 |
1.3 白僵菌侵染处理 |
1.4 样品制备 |
1.5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白僵菌侵染对小菜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
2.2 白僵菌侵染对小菜蛾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
2.3 白僵菌侵染对小菜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1.1 明确了潼南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发生规律 |
1.2 评价了球孢白僵菌对小菜蛾的致病力和化学药剂的复配潜力 |
1.3 阐明了小菜蛾感染白僵菌后的抗氧化反应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8)LdNPV-Bt复配及LdNPV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和致病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舞毒蛾的研究进展 |
1.2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进展 |
1.3 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舞毒蛾的研究进展 |
1.4 核型多角体病毒与Bt的复配研究进展 |
1.5 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增效基因1(Enhancinl,E1,vef-1)基因、UDP-转葡糖基酶基因(egt)和细胞凋亡抑制基因(iap-3)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Bt和LdNPV的致死中浓度(LC_(50))测定 |
2.3.2 LdNPV 5个毒株对6个地域3龄舞毒蛾的LC_(50),LT_(50)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致死中浓度测定 |
3.1.1 Bt的LC_(50)测定 |
3.1.2 LdNPV的LC_(50)测定 |
3.2 Bt与LdNPV混合使用的毒力筛选 |
3.2.1 室内毒力试验 |
3.2.2 林间防治试验 |
3.3 不同品系LdNPV对不同地理品系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浓度比较 |
3.4 不同品系LdNPV对不同地理品种舞毒蛾幼虫的致死中时间比较 |
3.5 5种LdNPV增效基因、egt基因与iap-3基因相似性分析及进化分析 |
3.6 5株LdNPV-egt基因核苷酸序列比较分析 |
3.7 5株LdNPV-E1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3.8 5株LdNPV-iap-3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3.9 5个LdNPV毒株egt基因、El基因和iap-3基因的进化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文献综述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 供试药剂 |
1.1.3 供试虫源 |
1.1.4 实验器材 |
1.2 实验方法 |
1.2.1 6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生物相容性测定 |
1.2.2 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室内毒力测定 |
1.2.3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1.2.4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几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相容性 |
2.1.1 6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2.1.2 6种杀虫剂对苏云金杆菌菌落生长的影响 |
2.2 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毒力测定结果 |
2.2.1 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 |
2.2.2 4生物农药对褐飞虱的室内毒力 |
2.3 5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1 对水稻的安全性 |
2.3.2 5种生物农药单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
2.3.3 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 |
2.4 几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稻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
2.4.1 5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用对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
2.4.2 4种生物农药及其与2种化学农药混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苏云金杆菌及其微胶囊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及抗紫外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松毛虫的分布、危害 |
1.2 松毛虫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1 化学物理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3 苏云金杆菌的研究进展 |
1.4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剂的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2.1.2 供试病原菌的来源 |
2.1.3 仪器设备 |
2.1.4 试剂 |
2.2 研究方法 |
2.3 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测定 |
2.3.1 苏云金杆菌鉴定的生化反应 |
2.3.2 生理生化试验培养基 |
2.3.2.1 V·P 试验(乙酰甲基甲醇) |
2.3.2.2 卵磷脂酶试验 |
2.3.2.3 精氨酸脱羧酶试验 |
2.3.2.4 脲酶试验 |
2.3.2.5 淀粉水解试验 |
2.3.2.6 蛋白质水解试验 |
2.3.2.7 各种糖(蔗糖、水杨苷)的发酵试验 |
2.3.2.8 七叶灵利用试验 |
2.3.2.9 菌膜形成试验 |
2.3.2.10 吐温酯酶(Tween80)试验 |
2.4 落叶松毛虫幼虫的饲养 |
2.5 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的毒力生物测定 |
2.5.1 苏云金杆菌菌液浓度的设置 |
2.5.2 落叶松毛虫幼虫接菌及饲养 |
2.6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制剂抗紫外光处理的活性 |
2.7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剂的毒力生物测定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苏云金杆菌两菌株的培养特征 |
3.2 苏云金杆菌两菌株的理化特性 |
3.3 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 龄幼虫的毒力 |
3.3.1 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 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 |
3.3.2 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对落叶松毛虫2 龄幼虫的致死中时间 |
3.4 Bt 微胶囊剂抗紫外光能力 |
3.5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的毒力测定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苏云金杆菌的分离和不同菌株鉴定 |
4.2 苏云金杆菌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 |
4.3 苏云金杆菌微胶囊剂抗紫外能力及其毒力测定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利用苏云金杆菌悬浮剂对油松毛虫进行生物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D].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害虫生物防治综合效益评价方法[J]. 暴可心,罗立平,王小艺,张彦龙,魏可,张永安,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01)
- [3]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4%苏云金杆菌混合剂防治青藏高原草原毛虫药效试验[J]. 于红妍. 青海草业, 2020(01)
- [4]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毒性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D]. 刘潇.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5]球孢白僵菌对蛴螬的高毒菌株筛选及制剂研发[D]. 李娇娇. 齐鲁工业大学, 2018(05)
- [6]小菜蛾高致病力球孢白僵菌株系筛选及其感染后的抗氧化反应研究[D]. 任忠虎. 西南大学, 2018(01)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LdNPV-Bt复配及LdNPV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和致病基因研究[D]. 陈立坤.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9]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防治作用研究[D]. 胡娟.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6)
- [10]苏云金杆菌及其微胶囊剂对落叶松毛虫的毒力及抗紫外能力[D]. 双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