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城市技术在"数字鄂州"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陈纵[1](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李年鑫[2](2020)在《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及FPGA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指用现有电网实现数据传送,具有覆盖范围广、成本低、运行稳定等特点,目前常用在室内通信、矿井通信等领域。然而由于PLC信道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该技术受到很大限制。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不仅可以实现信号并行传输而且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国外多家PLC标准组织都已经开始了对基于OFDM技术的PLC协议的定制。当前国家电网也基于OFDM技术发布了新一代低压宽带PLC技术标准协议。本文基于该标准,对PLC系统物理层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并基于FPGA给出硬件设计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介绍了OFDM系统原理以及低压宽带PLC技术规范物理层协议的数据帧格式,给出PLC系统整体设计方案。2、详细分析了两种常用同步算法并结合仿真分析二者性能。综合考虑FPGA实现难度与同步性能对本地互相关算法做出改进。改进后降低了算法计算量,其同步性能符合实际系统需求。3、详细分析了延迟互相关频偏估计算法。结合本系统前导结构以及FPGA硬件实现对该算法做出改进。分析改进前后算法仿真可得,延长前导符号后估计性能有所提高。4、结合实际系统前导结构对最小二乘(Least Square,LS)算法做出分析和改进。由均方误差仿真可知,改变估计符号结构后算法性能有所提高。5、介绍了软输入软输出(Soft Input Soft Output,SISO)算法,详细分析MAP算法原理及其四种常用算法以及两种Turbo译码判决方法。优化了循环状态获取方法,优化后的方法不会改变译码器整体结构。为降低硬件资源利用率和计算时延使用滑动窗对算法做出改进。分析MATLAB仿真对改进Turbo译码算法参数大小做出选择,最终结果显示算法性能满足实际系统要求。6、给出了PLC物理层收发关键技术的FPGA设计方案,对发射模块中复杂的交织方式进行了简化设计,通过硬件仿真验证了各模块功能。Turbo译码时序仿真表明,加入滑窗后译码时延有所减少。
谢明山[3](2019)在《物联网传感器的受限部署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是物联网所提供的各种应用和服务的基础。当前对于传感器感知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假设理想的部署环境或充足的传感器数量,而事实上物联网的很多应用中,传感器的感知能力、部署成本以及物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物联网难以全面感知监测区域,传感器的部署和数据采集常常受到限制。针对传感器部署和数据采集受限条件下物联网感知能力提高进行研究,可以扩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并成为近年来物联网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提高物联网在传感器部署和采集受限条件下优化物联网感知能力为目标,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物联网的传感器受限的部署优化和数据采集的一些关键问题。主体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传感器优化部署策略和数据采集关键技术。前者主要研究事件感知类监控网络的传感器优化部署和数据空间分析类传感网络的传感器稀疏部署;后者主要研究不完全采集的数据空间重构技术和广域监测区域中移动机器人数据采集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第一,研究了面向事件感知传感器(如监控摄像头)不完全覆盖时的部署位置优化问题。针对监测区域环境复杂,监控对象的信息随空间位置变化频繁的场景。部署在监测区域的监控传感器数目是有限的或者是给定的条件下,为了提高事件的感知能力,本文提出权重感知的传感器不完全覆盖策略,将有限的感知设备集中部署在关键的位置。在这类物联网应用场景中,监测区域各个部分的权重计算是关键,本文将整个监测区域网格化,从感知网格的异常事件发生概率、异常事件影响度、异常事件容忍时间三方面融合计算感知网格的权重。为了方便计算与分析,本文提出拉锯映射方法对网格的权重进行计算。综合传感精度和覆盖率,结合感知网格的权重,提出了监测传感网络的感知可信度的模型,从而保证可靠且有效的感知到监测区域异常事件。第二,研究了有利于数据重构的传感器稀疏部署问题。针对广域监测区域中传感器感知范围不能完全覆盖监测区域,即监测区域的面积远远大于传感器感知面积,需要考虑传感器稀疏部署的传感器放置问题。本文充分利用监测区域物理量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迭代四分格传感器稀疏部署算法。该方法有利于插值重构过程中重构精度的提高。实验表明当利用反距离插值重构数据空间时,本文所提的迭代四分格稀疏部署方法使得部署更加均匀化,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第三,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不完全采集下的鲁棒性数据空间重构策略。针对监测区域中存在部分传感器数据丢失或失真情况下的重构未部署传感器区域的数据空间问题。由于监测的物理量存在空间关联性,本文利用距离非采集点最近的采集点的信息来重构非采集点的信息。传感网络通常部署在条件恶劣的环境中,信息丢失或者失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利用神经网络的鲁棒性,提出学习算子的概念,将反距离插值算法融入BP人工神经网络,并利用反正切函数调和多个预测值,得到具有鲁棒性的数据重构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所提算法比反距离插值算法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和较强的鲁棒性。第四,研究了能量和时间受限的移动采集问题。移动机器人采集数据时,机器人能量和执行任务的时间会受限。如何在机器人能量和时间受限条件下最大化采集信息量面临着技术挑战,本文提出能量和时间感知的移动采集策略,将能量和时间感知的移动采集转化成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极大极小法将多目标中的各个目标量进行标准化,从而把多目标融合成单目标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本文采用主流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采集路径的在线规划优化,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融合认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为了获得较好的解空间,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粒子的层层竞争机制,使得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搜索空间扩大,收敛较快。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算法比现在主流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能获得较早的收敛和较宽的优化解空间,使得机器人在能量和时间受限条件下收集信息量大、遇障平均概率较小、行驶总路程较短。
张泽义[4](2018)在《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人口、经济活动等要素空间集聚的场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不管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规模都发展较大的变化。2016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297个,大约是1978年的2.91倍。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的17.92%迅速提高到2016年的57.35%。2015年地级以上城市市辖区平均GDP增长率7.55%,有超过50%以上的城市的增速高于其平均水平,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尽管我国城市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这是一条快速的且激进的发展道路,过分关注城市“量”的提升,而忽略了城市“质”的发展。正如我国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认为的那样,我国城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令人振奋的成绩,但是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一样,当前的城市发展是低效率的。这种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导致城市发展中衍生出一系列的危机和矛盾。城市规模盲目扩大,资源大量浪费,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显着。持续的雾霾、水污染、饮用水资源短缺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城市交通拥挤、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紧张等“城市病”逐渐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发展并未体现出发展的本质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导致城市效率和发展质量较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并强调,要坚持集约发展的方向,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向内涵式的转变,提高城市发展可持续能力。在当前面临的城市发展问题以及国家的政策背景下,城市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发展效率,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并成为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内容。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国城市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效率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尝试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框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进行,首先通过背景分析,确定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总结、梳理基础理论和文献综述,明确本研究的基础和研究进展;其次,构建论文的理论框架,对效率、城市效率等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城市效率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内容。通过文献梳理以及理论分析,从单个城市内部的角度,阐述并分析产业结构、经济集聚、人力资本、研发创新、政府干预、环境规制、制度因素、对外开放和城市规模等关键因素对城市效率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将效率因素扩展到城市间关联,基于城市关联的视角,探讨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知识共享和溢出、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等五个影响因素对城市效率的影响机制。再次,利用基于松弛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我国260个地级以上城市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规模和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效率差异,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无效率的原因进行分解。然后,基于第三章的理论分析,从单个城市的视角,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总体层面和不同类型城市的效率差异角度,分析其影响程度及其变化,进一步采用夏普利值分解方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城市间效率差异的贡献,探寻不同城市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驱动力。此外,从城市间关联的视角出发,运用合成控制法检验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即城市网络关联外部性,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为例,运用面板计量模型和夏普利值分解法,从要素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知识共享和溢出、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机制等五个方面,对城市间关联下效率影响因素及其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根据上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城市发展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城市效率提升的路径。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将城市效率理解为传统经济效率和考虑资源环境约束的环境效率,没有全面反映城市的效率水平和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更是城市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和社会进步,居民福祉水平的提升才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本文认为城市效率是以较少的投入,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社会进步,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少的影响,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我国城市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存在较大程度的效率损失。传统经济效率和考虑资源环境的环境效率都将会高估真实的城市效率水平。效率水平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出“W”型波动趋势。效率有效和较高效率水平的城市较少,大多数城市处于中等和低效率水平。从东中西空间尺度看,平均城市效率呈现东部高,中西部略低的态势;从不同城市规模来看,超大城市的平均效率水平最高,小城市次之,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效率水平较低;从不同行政级别城市来看,行政级别越高,其效率越高。效率损失分解发现,导致我国城市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资源投入冗余和环境污染排放过量,社会发展期望产出的无效率贡献度仍仅次于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且三者的无效率贡献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城市效率不存在显着的α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全国以及三大区域、不同规模、不同行政级别内部的城市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且向着自身的稳态水平收敛。第三,单个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研发创新、对外开放对城市效率的影响为正且显着。政府干预和环境规制不利于城市效率的提升。经济集聚、城市规模对城市效率的影响呈现倒U型。经济集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规模是我国城市效率提升的主要动力,且产业结构优化正向影响有逐步加强的趋势。人力资本和创新水平虽然对城市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其积极作用有上升的趋势。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贡献度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不同城市规模和不同行政级别间呈现出差异性。第四,利用准自然实验的合成控制法,以长三角为例验证了城市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即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进一步实证分析发现,要素跨区域流动、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城市效率水平的提高。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能有效提升长三角和珠三角各城市的效率水平,但对京津冀的积极影响不显着。知识溢出和共享并不能有效促进城市效率的提高。对于分样本而言,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和协作、统一市场促进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效率的提升,要素流动、知识溢出和共享对核心城市效率的提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对外围城市产生负向影响。夏普利值分解发现,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对长三角城市效率的改善主要依靠城市间要素的频繁流动以及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分工,珠三角主要依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京津冀主要得益于城市间要素流动。相对于单个城市影响因素而言,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各机制变量对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大。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对核心城市效率的改善主要是靠产业分工协作和统一市场,而对外围城市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产业分工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在本研究中,尝试并努力达成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丰富了城市效率的内涵,强调城市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多目标产出。本研究认为城市效率是以较少的投入,尽可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会进步,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少的影响,实现城市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等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在已有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纳入居民福祉水平和社会发展的指标,能更加全面的衡量城市效率水平和城市发展质量。第二,拓展了城市效率的优化影响机制,将效率的影响机制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间关联。已有文献在考察城市效率影响因素时,仅从单个城市内部出发,而忽略了城市的“第二性”特征,这有悖于现实。因此本研究将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从单个城市扩展到城市间网络关联,提出城市间网络关联存在效率增进效应,要素流动、知识溢出和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分工和协作、市场统一等是其驱动城市效率增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实证分析了上述机制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及其贡献度。将城市置于多种“流”组成的空间中来找寻城市效率的动力路径,为城市效率优化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第三,城市间关联对城市发展和效率的影响源于其外部效应,这种外部性被关联内各城市所共享,而且会促进各城市效率的提高。城市群作为城市间网络关联发展的典型,为我们识别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素材。因此本研究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的方法,将加入城市群看成是对城市的一项准自然实验,以此评估城市间网络关联外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线性回归模型的内生性和遗漏变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的选择性偏差问题,减少了权重选择的主观性。
王斌[5](2018)在《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GIS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地质领域的信息化革命。地质钻孔资料是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数据信息。建国以来,我国形成海量钻孔资料,但大部分以纸介质形式分散保管在各基层单位,造成钻孔资料利用不便、利用效率低、价值未发挥等。钻孔数据具有多源异构、空间分布等特征,决定GIS技术可以在钻孔数据集成、管理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GIS技术对钻孔数据库建设中的方法、技术和数据应用等进行分析研究,解决钻孔数据库建设中数据一体化管理和便捷利用等技术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以地质钻孔数据为对象,研究地质钻孔数据分类规则、数据标准化约束规则等,用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研究地质钻孔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图层划分标准等,应用于钻孔数据库设计。2、研究钻孔数据组织方式、数据集成方法和技术,首次建成全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实现全国范围内钻孔数据的统一管理,解决海量钻孔数据集成汇聚中的技术问题。3、研建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应用于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解决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问题。4、研发基于C/S与B/S混合结构的覆盖地质钻孔数据采集、管理、制图和服务全流程的地质钻孔数据管理服务系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有效解决海量地质钻孔数据的高效管理、发布和共享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问题。5、从服务政府部门地质工作部署的角度,研究我国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圈定地质钻探程度等级空间范围。从矿产资源潜力预测应用的角度,以毕力赫金矿为例,建立矿区地质模型,提出金矿资源成矿远景区和地质找矿方向建议,为地质钻孔数据库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借鉴。同时,验证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王永[6](2017)在《面向公交车载的多路视频播放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交车载电视是政府公共信息和本地商业化信息的重要发布渠道。传统的车载电视,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播放要求,但视频画面质量比较差,视频在显示器上的显示方式单一,以及系统难以维护等问题。为了改善公交车载系统的运营服务水平,提高车载电视信息发布效率,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车体验,开展车载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对各种相关技术方案做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DM385处理器的公交车载多路视频播放系统软件。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DM385的McFW(Multi-Channel Framework)框架,实现了多路视频输出功能。重点采用裁剪缩放节点,开发了具备视频缩放、裁剪、拼接、重新布局等功能的多屏幕多模式的显示软件。实验表明,开发的视频播放子系统可以支持多路视频播放。2)采用进程间通信以及QT的信号和槽核心模块,设计并实现了 UI(User Interface)子系统,包括菜单界面,滚动字幕和报站图片界面功能。基于Linux进程间共享内存方式实现了系统参数的查询和保存。实验表明,车载UI界面子系统运行稳定,图形界面切换流畅。3)为提高系统可移植性和扩展性,采用Gstreamer多媒体框架并结合第三方插件构建多路视频采集子系统,采集视频经过H264编码后进行本地磁盘分段保存,并可以通过网络保存到阿里云对象存储OSS(Object Storage Service)。实验表明,视频采集编码与显示流畅。OSS存储数据安全,容易管理。
赵明[7](2017)在《数字经济引领中国产业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围绕“智能时代·数字经济”这一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指导、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7中国IT市场年会”于近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年会全方位解读了在未来智能时代下业界需要关注的热点和数字经济为企业带来的变革。主办方特意搭建这一投资?
黄恒博[8](2013)在《基于物联网的配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在提升物流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物流市场流通效率和强化物流信息获取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物联网技术在烟草行业的卷烟物流业务中正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全面提升卷烟物流各环节的管控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和阐述如何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开发漳州烟草卷烟物流配送监控系统,本着“全面感知,全程监控”的现代物流建设目标,系统旨在达到卷烟配送过程信息化、网络化和可视化,从而提高烟草物流配送作业的管控能力,实现对卷烟配送过程中人、车、物的全程监控和智能管理。系统采用J2EE+WebGIS+WebServices的关键技术进行物联网三层架构的开发设计。在感知层通过RFID、条形码、GPS等感知技术实现对人、车、物的位置感知和数据读取;在网络层采用WIFI、3G、GPRS等网络层技术实现信息传递;在应用层通过软件系统开发实现业务操作和监控管理。其中业务层子系统基于手持PDA进行开发,对业务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回送,实现车辆趟检、发货扫描、电子签收、服务评价等配送服务功能;监控层子系统通过集成整合,采用Dorado和FLEX开发技术,通过统一平台实现对卷烟配送过程中的发货进度、车辆运行、送货进度、服务评价等多个环节的全方位监控和展示,强化了卷烟物流配送的全程可视化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后,大大提高了卷配物流配送中心对卷烟配送全过程的管控水平,通过系统的全程可视化功能,为物流中心的决策管理、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提供系统支撑;同时系统采用手持PDA设备进行到货签收,减少了票据打印造成的纸张浪费,有效节省了配送成本。
王智超[9](2013)在《房山大气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近年来,北京市的大气质量污染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工作。本文以北京市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房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房山区环保局在大气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特点与流程,以云计算为基本思想把分散在房山区环保局各科室中的有关大气质量管理工作的职能,使用计算机系统建设的方法,把所有相关业务重新梳理整合成为在一个大气质量管理系统架构下的服务,视执行相关业务环保局工作人员作为该系统的终端用户,从而在概念架构上达到了简明清晰,即这个系统只有两个元素:大气质量管理服务和使用该服务的用户。在系统设计中,为了实现系统的建设目标,本文从相关的科学技术方法中挑选出4个基础和关键的支持技术,分别是PM10颗粒物检测网络、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并在研究基本理论的同时,探寻这些理论在大气质量管理系统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可能的改进方向,例如在系统设计阶段设计了6个实验性功能,由于本文研究侧重工程性的特点,没有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对中6个实验性功能进行足够的理论和数据支持,这些实验性功能从系统建设和房山区环保局对系统的基本要求,“实时监测、准确分析、快速响应”,来讲,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并期待在后续的开发工作中得到完善。在系统实现过程中,系统的逻辑架构按照云计算平台的基本架构进行设计,但是由于保密、互联网线路等问题,最终使用传统的B/S架构,在这个架构当中,尽量贴近云计算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且集成3项第三方云服务,分别是云视频、GCM消息推送、Baidu Map,为以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系统整体向云服务迁移做好技术准备。
袁琳[10](2012)在《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际数字图书出版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中国的数字出版却表现不一:一方面是新型数字出版商的锐意进取,一方面却是传统出版单位的踟蹰不前。一直以来中国学界对数字图书出版的研究囿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理念,或者把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看作统一的毫无差异性的市场,或者把经济学原理生搬硬套到数字出版产业中,或者把有限的一些官方数据罗列在一起,人云亦云,难以创新。这样的研究方法造成了中国数字图书研究的两大缺陷:第一,无法真实、深刻地反应中国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真实境况,继而难以找到问题的症结,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第二,在传统图书出版的逻辑里看数字出版问题,只看到共性,却无法理解其差异性,从而导致研究思路模糊,研究和现实严重脱节。本文把中国数字图书市场作为研究对象,在对数字图书和传统图书商品属性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图书不同于传统图书的新属性,并按照数字图书现有的形态,把数字图书分为电子书1.0、电子书2.0和电子书3.0三个种类,继而对三种形态电子书所对应的三个数字图书市场的生产者、消费内容和定价策略等进行分析,重点描述了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数字图书出版问题以及未来危机的症结在于原有的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的出版体制。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三种数字图书形式对应的生产者的研究。在这一部分,笔者分别阐述了中国传统出版社(电子书1.0的主要生产商)、网络文学网站(电子书2.0的主要生产商)以及图书应用生产商(电子书3.0)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个案分析,介绍经验,总结不足;第二、三部分是通过对三种数字图书形式对应的三个消费市场的排行榜进行分析,阐述目前在中国最受欢迎的数字图书内容、类别以及定价方式。第二部分通过中美市场的对比,总结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本质;第三部分则通过对比传统图书定价策略和数字图书定价策略的差异性,总结目前国际上几种比较流行的数字图书定价方法,并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了反思;第四部分则总结了前三部分所反映出的中国数字图书市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提出中国传统出版社的问题,总结了数字图书定价策略。笔者把问题的症结归根于中国以行政区域划分为基础的出版体制,提出中国出版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而解决这一危机的根本方法在于继续深化出版体制改革,使之适应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通过以上的研究,文章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本文认为,数字图书的商品属性有别于传统图书。数字图书的价格弹性更高,收入弹性更高,同时由于法律、监管等方面的缺失,数字图书的正外部性正在降低;本文认为,总体来说,由于数字图书以及数字阅读方式是一种碎片化和浅阅读形式,因此,它与传统图书之间的替代性并不强。分开来看,电子书1.0由于几乎是传统纸质出版物的翻版,具有相似的内容和版式,因此,其对传统出版物的替代性是三种数字图书中最强的;电子书2.0满足的是原本不读书或者原本读不到书的人群的阅读需求,开了新的阅读市场,它是三种数字图书中对传统图书替代性最弱的;电子书3.0的受众不但有传统读者,也有新出现的读者,因此,它对传统图书的替代性居于三种数字图书中间;本文认为,中国数字图书的市场结构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电子书1.0市场由于传统出版社仍是这个市场的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所以,这个市场仍然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在电子书2.0市场中,盛大文学虽然一枝独大,但却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体现出弱寡头垄断的特点;电子书3.0市场则是中国数字图书产业中最具市场活力的,在这个市场中,大企业和初创企业并存,良性竞争;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出版社面临着最大的危机,这些危机来自于三方面:国际竞争压力,国内数字出版企业的竞争压力以及其他数字媒体对图书媒介形式生存空间的挤压;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出版社是中国数字图书产业发展最大的希望,同时也是最大的障碍。她是最大的希望,因为它掌握着中国最大量的最优质的内容;它是最大的障碍,是因为它掌握的内容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还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不管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出版的真正意义在于丰富的内容,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传统出版企业或者数字出版企业的自身的利益。谁阻碍了文化的发展,谁就应该退出这个市场。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出版社其实只是出版体制的替罪羊。我相信很多出版社有着出版人对于文化的使命感,也努力地推动数字图书出版对文明和文化作出贡献,但中国的出版体制限制了这些努力。因此,2010年年底结束的中国出版体制改革还远远不够。通过市场机制,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出版企业被淘汰出局,中国的数字图书出版产业才有希望,因此,中国传统出版体制的没落是对图书、对出版、对文化乃至对文明的一种救赎。
二、数字城市技术在"数字鄂州"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城市技术在"数字鄂州"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缘起 |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
1.2 研究的对象 |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
1.2.2 更新、改造设计 |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理论研究 |
二、策略建构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外文专着 |
中文专着 |
学位论文 |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及FPGA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PLC技术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电力线OFDM载波通信系统设计 |
2.1 OFDM基本原理 |
2.2 国网LV_PLC物理层协议标准 |
2.2.1 物理层数据单元结构 |
2.2.2 帧前导结构 |
2.2.3 帧控制数据结构 |
2.2.4 荷数据符号结构 |
2.3 PLC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3.1 物理层发送端整体结构 |
2.3.2 物理层接收端整体结构 |
2.4 FPGA开发环境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LC接收端关键技术研究 |
3.1 符号同步 |
3.1.1 延迟相关算法 |
3.1.2 本地互相关算法 |
3.1.3 简化本地互相关算法 |
3.2 频偏估计 |
3.2.1 延迟相关算法 |
3.2.2 改进延迟相关算法 |
3.3 信道估计 |
3.3.1 LS算法 |
3.3.2 改进LS算法 |
3.4 Turbo译码算法 |
3.4.1 SISO译码原理 |
3.4.2 Turbo译码算法 |
3.4.3 双二进制译码算法 |
3.4.4 优化Turbo译码算法 |
3.4.5 优化Turbo译码算法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发送系统关键模块FPGA设计 |
4.1 PLC发送端实现方案 |
4.2 前向纠错码设计 |
4.2.1 扰码设计 |
4.2.2 Turbo编码器设计 |
4.2.3 信道交织模块设计 |
4.3 分集拷贝设计 |
4.3.1 帧控制分集拷贝设计 |
4.3.2 载荷数据分集拷贝设计 |
4.4 OFDM调制 |
4.5 符号生成设计 |
4.6 前导模块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LC接收系统关键模块FPGA设计 |
5.1 PLC系统收端实现方案 |
5.2 符号同步设计 |
5.3 频偏估计设计 |
5.4 信道估计设计 |
5.5 Turbo译码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物联网传感器的受限部署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与挑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传感器不完全覆盖研究现状 |
1.2.2 传感器稀疏部署研究现状 |
1.2.3 数据重构研究现状 |
1.2.4 移动采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面向事件感知的传感器不完全覆盖策略 |
2.1 引言 |
2.2 问题模型 |
2.3 监测区域的权重计算 |
2.3.1 拉锯映射 |
2.3.2 基于拉锯映射的权重计算 |
2.4 传感器覆盖的优化模型 |
2.5 权重感知的传感器覆盖算法 |
2.5.1 算法的参数设定 |
2.5.2 算法的描述 |
2.6 实验分析 |
2.6.1 参数设置 |
2.6.2 实验结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数据重构驱动的物联网稀疏部署算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理论工作 |
3.2.1 空间插值 |
3.2.2 分形理论中的自相似性 |
3.3 数据采集模型 |
3.4 传感器的迭代四分格部署算法 |
3.4.1 迭代四分格部署策略 |
3.4.2 四分格余数的交替迭代 |
3.4.3 传感器位置的微调 |
3.4.4 迭代四分格部署算法的描述 |
3.4.5 特殊环境下空洞微调 |
3.5 实验验证 |
3.5.1 重构精度的验证 |
3.5.2 分散度和覆盖率仿真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不完全采集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鲁棒性数据重构算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空间关联性 |
4.2.2 BP人工神经网络 |
4.3 数据空间重构模型 |
4.3.1 数据采集点 |
4.3.2 传感器数据错误 |
4.3.3 数据空间重构模型 |
4.4 数据采集点的学习算子集合 |
4.4.1 输入单元的反距离变换函数 |
4.4.2 人工神经网络学习算子 |
4.5 非数据采集点的数据重构 |
4.5.1 对应非数据采集点的变换函数 |
4.5.2 学习算子迁移 |
4.5.3 非数据采集点的重构数据 |
4.6 实验分析 |
4.6.1 参数设定 |
4.6.2 数据重构的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能量和时间感知的移动采集算法 |
5.1 引言 |
5.2 相关工作 |
5.2.1 信息分布函数 |
5.2.2 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发展 |
5.3 问题描述 |
5.3.1 采集任务离线规划 |
5.3.2 在线采集规划 |
5.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优化 |
5.4.1 粒子初始位置设定 |
5.4.2 融合认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
5.4.3 优良粒子的权重和学习因子继承 |
5.4.4 基于极大极小法的适应度求解 |
5.5 基于融合认知粒子群算法的采集规划流程 |
5.6 实验仿真及分析 |
5.6.1 融合认知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验证 |
5.6.2 移动采集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课题相关的期刊论文 |
发表的其他论文 |
主持与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4)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基础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城市发展理论 |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1.3 区域分工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5 效率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城市效率测算方法研究 |
2.2.2 城市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城市效率其他相关方面研究 |
2.2.4 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3 城市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城市效率的内涵 |
3.1.1 效率 |
3.1.2 城市效率 |
3.2 城市效率投入和产出的基本内容 |
3.2.1 城市效率的投入 |
3.2.2 城市效率的产出 |
3.3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 |
3.3.1 产业结构 |
3.3.2 经济集聚 |
3.3.3 人力资本 |
3.3.4 研发创新能力 |
3.3.5 政府干预 |
3.3.6 环境规制 |
3.3.7 制度因素 |
3.3.8 对外开放程度 |
3.3.9 城市规模 |
3.4 基于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影响因素 |
3.4.1 要素流动机制 |
3.4.2 知识溢出和共享机制 |
3.4.3 基础设施一体化机制 |
3.4.4 产业分工和协作机制 |
3.4.5 市场统一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城市效率测算及其特征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SBM方向性距离函数 |
4.1.2 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 |
4.2 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构建 |
4.3 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
4.3.1 投入指标 |
4.3.2 产出指标 |
4.3.3 数据来源 |
4.4 数据处理 |
4.5 我国城市效率特征分析 |
4.5.1 城市效率总体特征 |
4.5.2 三大区域城市效率特征 |
4.5.3 不同规模城市效率特征 |
4.5.4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效率特征 |
4.5.5 城市效率损失分解 |
4.6 我国城市效率跨期特征分析 |
4.6.1 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总体特征 |
4.6.2 三大区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6.3 不同规模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6.4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特征 |
4.7 我国城市效率敛散性分析 |
4.7.1 σ收敛 |
4.7.2 绝对~β收敛 |
4.7.3 条件~β收敛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1 计量模型设定 |
5.1.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5.1.3 描述性分析 |
5.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1.5 稳健性检验 |
5.2 基于单个城市的效率影响因素贡献度分析 |
5.2.1 方法选取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城市间关联的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1.1 基本概况 |
6.1.2 城市间网络关联分析 |
6.2 城市间网络关联的效率增进效应 |
6.2.1 研究设计 |
6.2.2 数据说明 |
6.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4 稳健性检验 |
6.3 网络关联外部性影响效率的机制检验 |
6.3.1 计量模型设定 |
6.3.2 数据说明及处理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稳健性检验 |
6.3.5 影响因素的贡献度分析 |
6.3.6 进一步扩展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及其路径选择—基于城市效率的视角 |
7.1 我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
7.1.1 高投入、高消耗导致城市不经济现象 |
7.1.2 知识技术能力的驱动力不足 |
7.1.3 城市社会福利缺位,滞后于经济发展 |
7.1.4 城市效率空间极化现象明显 |
7.2 我国城市效率优化的路径选择 |
7.2.1 走集约化道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
7.2.2 依靠创新驱动,改变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 |
7.2.3 坚持绿色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
7.2.4 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加居民福祉水平 |
7.2.5 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网络化发展新格局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5)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现状 |
1.2.1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钻孔数据模型研究 |
2.1 地质钻孔数据特征 |
2.2 地质钻孔数据内容和分类标准 |
2.2.1 数据源 |
2.2.2 数据库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
2.2.3 数据采集内容 |
2.2.4 数据分类标准 |
2.2.5 数据库建设总体思路 |
2.3 数据标准化与约束规则 |
2.4 数据代码字典 |
2.5 地质钻孔数据模型 |
2.5.1 数据概念模型 |
2.5.2 数据结构模型 |
2.6 地质钻孔图层划分 |
第3章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 |
3.1 地质钻孔数据组织 |
3.2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工作流程 |
3.3 地质钻孔数据采集汇聚 |
3.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3.3.2 资料预处理 |
3.3.3 图表资料数字化处理 |
3.3.4 数据采集入库 |
3.3.5 数据转换与投影变换 |
3.3.6 数据整理与检查 |
3.4 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成果 |
第4章 地质钻孔数据质量控制体系 |
4.1 数据质量控制概念 |
4.2 数据质量控制目标 |
4.3 数据质量检查与验收要求 |
4.3.1 数据质量检查要求 |
4.3.2 数据质量验收要求 |
4.4 数据质量检查内容 |
4.5 数据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
4.5.1 采集阶段质量控制 |
4.5.2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4.5.3 复核复检阶段质量控制 |
4.5.4 监督检查质量控制 |
4.6 数据质量检查方法和手段 |
4.6.1 质量控制方法 |
4.6.2 质量检查方式 |
4.6.3 检查手段 |
4.7 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
第5章 基于GIS的地质钻孔数据管理服务系统集成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系统建设目标 |
5.3 系统总体设计 |
5.3.1 逻辑架构设计 |
5.3.2 技术架构设计 |
5.3.3 系统运行环境要求 |
5.3.4 数据库设计 |
5.3.5 接口设计 |
5.3.6 平台技术的选择 |
5.3.7 系统主要功能设计 |
5.4 系统主要功能与实现 |
5.5 系统应用 |
第6章 地质钻孔数据应用示范研究 |
6.1 地质钻探程度分析 |
6.1.1 地质钻探工作程度总体特征 |
6.1.2 地质钻探工作程度分布特征 |
6.2 1:5万和1:2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
6.2.1 1: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
6.2.2 1:25万图幅地质钻孔数据集成情况分析 |
6.3 矿产资源潜力预测——以内蒙古自治区毕力赫金矿为例 |
6.3.1 区域地质 |
6.3.2 矿区地质 |
6.3.3 矿床地质特征 |
6.3.4 矿区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
6.3.5 矿区成矿远景区预测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7.2.1 存在问题 |
7.2.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附表 |
附录二:附图 |
附录三:个人简历 |
(6)面向公交车载的多路视频播放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嵌入式多媒体处理器发展 |
1.2.2 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发展 |
1.2.3 视频采集与存储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多路视频播放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1 引言 |
2.2 多路视频播放子系统总体设计 |
2.3 通信模块实现原理 |
2.3.1 DM385 McFW架构 |
2.3.2 多核间通信模块 |
2.4 Link的数据流实现原理 |
2.4.1 Link的内部结构 |
2.4.2 Link数据流交互接口 |
2.5 多路视频模块实现 |
2.5.1 音视频写入共享内存 |
2.5.2 Link数据流设计 |
2.5.3 swms link的实现 |
2.6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图形界面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图形界面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
3.3 图形界面资源与通信的实现 |
3.3.1 资源文件与配置文件 |
3.3.2 信号和槽通信模块 |
3.3.3 进程间通信模块 |
3.4 图形界面模块实现 |
3.4.1 菜单界面模块 |
3.4.2 滚动字幕模块 |
3.4.3 报站图片模块 |
3.5 图形界面关键问题 |
3.5.1 界面切换与退出 |
3.5.2 编译链接成可执行的文件 |
3.6 实验结果以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交车内视频收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公交车内视频收集子系统总体设计 |
4.3 视频采集模块实现 |
4.3.1 Gstreamer插件 |
4.3.2 元件、管道模型 |
4.3.3 视频收集与编码 |
4.3.4 收集信息的外部交互 |
4.4 视频传输模块的管理 |
4.4.1 对象存储OSS |
4.4.2 管理认证信息 |
4.4.3 文件生命周期 |
4.5 视频传输模块的实现 |
4.5.1 断点续传模块 |
4.5.2 追加上传模块 |
4.5.3 分片上传模块 |
4.5.4 数据下载的实现 |
4.6 视频收集与存储结合 |
4.7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附录 |
(7)数字经济引领中国产业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数字经济促进中国产业跃升 |
聚焦新兴产业 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
虚拟现实产业风生水起 |
把握产业发展大势聚焦企业投资价值 |
共享时代的网络信息安全 |
新经济、新园区、新动能 |
云集重磅嘉宾 关注热点领域 |
(8)基于物联网的配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开发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应用现状 |
1.2.2 行业物联网应用现状 |
1.2.3 物流配送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介绍 |
2.1 J2EE开发 |
2.1.1 J2EE的体系结构 |
2.1.2 Eclipse开发平台 |
2.1.3 MVC设计模式 |
2.1.4 SSH开发框架 |
2.1.5 dorado中间件 |
2.1.6 Dorado与SSH的集成开发 |
2.2 WebGIS技术 |
2.2.1 WebGIS概述 |
2.2.2 ArcGIS Server简介 |
2.2.3 基于ArcGIS和FLEX的WebGIS开发 |
2.3 Web Services技术 |
2.3.1 Web Services体系结构 |
2.3.2 Web Services的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总体建设目标 |
3.1.2 业务流程描述 |
3.2 功能需求分析 |
3.2.1 利益相关者识别 |
3.2.2 中心监控层功能需求 |
3.2.3 配送终端层功能需求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的性能需求 |
3.3.2 系统安全性需求 |
3.3.3 其他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的原则 |
4.2 基于物联网的层次结构设计 |
4.2.1 感知层 |
4.2.2 网络层 |
4.2.3 应用层 |
4.3 中心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1 中心监控层的软件架构 |
4.3.2 中心监控层的功能模块 |
4.4 配送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 |
4.4.1 配送服务系统的开发架构 |
4.4.2 配送终端层的功能模块 |
4.5 数据库设计 |
4.5.1 系统ER图 |
4.5.2 数据库表 |
4.6 接口设计 |
4.6.1 内部接口 |
4.6.2 外部接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中心监控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系统主界面 |
5.1.2 送货监控模块 |
5.1.3 发货监控模块 |
5.1.4 车辆趟检查询模块 |
5.1.5 签收卡片管理模块 |
5.1.6 签收进度查询模块 |
5.1.7 签收进度统计模块代码 |
5.1.8 零售户管理模块 |
5.1.9 线路信息管理模块 |
5.1.10 车辆管理模块 |
5.1.11 数据同步模块 |
5.2 PDA配送服务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登录模块 |
5.2.2 导入数据模块 |
5.2.3 车辆趟检模块 |
5.2.4 发货扫描模块 |
5.2.5 配送服务模块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规划 |
6.1.1 测试环境 |
6.1.2 测试方法 |
6.1.3 测试内容 |
6.2 测试用例 |
6.2.1 配送监控系统测试用例 |
6.2.2 PDA配送服务系统的测试用例 |
6.3 测试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房山大气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和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 |
1.2.2.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 |
1.2.3. 我国城市大气质量管理系统中的普遍问题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基本理论研究与技术准备 |
2.1. 基本理论与技术的选取 |
2.2. PM10颗粒物监测方法 |
2.2.1. PM10颗粒物监测网络建设 |
2.2.2. PM10监测仪器的选取 |
2.2.3. API指数(PM10浓度)的内部校正和计算方法 |
2.2.4. API指数(PM10浓度)的外部校正方法 |
2.3.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 |
2.3.1. 大气污染扩散理论 |
2.3.2.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型 |
2.3.3. 大气污染扩散模型的计算机表达 |
2.4.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 |
2.4.1. 云计算技术 |
2.4.2. 物联网技术 |
2.4.3. 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 |
2.5. 地理信息技术 |
2.5.1. 地理信息系统 |
2.5.2. 遥感技术 |
2.5.3. GPS技术 |
3. 系统设计 |
3.1. 需求分析 |
3.1.1. 需求分析方法 |
3.1.2. 大气质量管理工作业务性需求 |
3.1.3. 一般性系统需求 |
3.2. 大气质量管理业务流程的重建 |
3.2.1. 大气质量管理的定义 |
3.2.2. 房山区大气质量管理业务现状 |
3.2.3. 大气质量管理工作业务流程的重建过程 |
3.3. 系统总体结构 |
3.3.1. 系统设计目标 |
3.3.2. 系统框架 |
3.4. 系统功能设计 |
3.4.1. 系统功能设计总体说明 |
3.4.2. 入口模块设计 |
3.4.3. 大气质量监测模块 |
3.4.4. 大气污染源专题GIS模块 |
3.4.5. 外勤管理与应急响应模块 |
3.4.6. 辅助性模块设计 |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5.1. 数据库设计概述 |
3.5.2. 自建数据库 |
3.5.3. 第三方数据库 |
4. 系统实现 |
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4.1.1. 服务器的构成 |
4.1.2. 开发环境 |
4.2. 基础数据准备 |
4.2.1. 污染源坐标点采集与坐标转换 |
4.2.2. 历史数据整理 |
4.2.3. 远程基本图层数据获取 |
4.2.4. 环保专题图层的建立 |
4.2.5. 元胞自动机算子图层的建立 |
4.3. 关键功能的实现 |
4.3.1. 元胞自动机算子的实现 |
4.3.2. 系统主入口的实现 |
4.3.3. PM10相关功能的实现 |
4.3.4. 地理信息系统相关功能实现 |
4.3.5. 视频监控相关功能的实现 |
4.3.6. 手机客户端相关功能的实现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后续研究内容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一) 现实背景之一:信息社会的大环境 |
(二) 现实背景之二:三网融合政策的逐渐明朗化 |
(三) 现实背景之三:中国数字出版的全新格局 |
(四) 理论背景之一:从产业分工到产业融合 |
(五) 理论背景之二:从社会学视角到经济学视角的受众(文化消费) |
(六) 理论背景之三:从定价原则到免费文化(文化营销策略) |
二、 选题价值与意义 |
(一) 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二) 为传统出版企业发展以及政府决策提供现实依据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数字出版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一) 国外数字出版研究现状和趋势 |
(二) 对数字图书出版产业各要素的研究 |
(三) 对数字化时代图书消费者的调查 |
(四) 关于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研究 |
二、 中国数字出版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 |
(一) 对数字出版前途的预测 |
(二) 问题解读,应对策略 |
(三) 从法律角度研究网络/电子/数字出版中的版权问题 |
(四) 对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研究 |
第三节 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 网页数据采集技术 |
二、 文献研究、案例分析 |
三、 比较分析法 |
第一章 中国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界定及特性 |
第一节 数字图书出版产业的内涵 |
一、 图书出版产业 |
二、 数字图书出版产业 |
(一) 数字出版 |
(二) 数字出版产业 |
(三) 本文对―数字图书出版‖的界定 |
第二节 作为商品的图书:经济属性分析 |
一、 中国数字图书类型分析 |
(一) 电子书 1.0 (Ebook 1.0) |
(二) 电子书 2.0 (Ebook 2.0) |
(三) 电子书 3.0 (Ebook 3.0) |
二、 图书商品的价格弹性研究 |
(一) 传统图书是低价格弹性的商品 |
(二) 数字图书价格弹性分析 |
三、 图书商品的收入弹性研究 |
(一) 传统图书是较高收入弹性的商品 |
(二) 数字图书收入弹性分析 |
四、 图书商品的垄断属性分析 |
(一) 传统图书具有垄断属性 |
(二) 数字图书的垄断性分析 |
五、 图书商品的信息产品属性 |
(一) 传统图书是信息产品 |
(二) 数字图书是更典型的信息产品 |
六、 图书商品的外部性 |
(一) 传统图书具有正外部性 |
(二) 数字图书的外部性分析 |
第二章 中国数字图书生产者研究 |
第一节 数字图书生产主体概述 |
一、 数字图书生产中的传统出版社 |
二、 数字图书生产新力量:网络文学网站 |
(一) 网络文学网站为草根作者提供了写作及发表平台 |
(二) 网络文学网站积累了大量内容资源 |
(三) 网络文学网站发掘了大批新增阅读者 |
三、 融合内容的生产者:图书应用开发/发布商 |
第二节 数字图书出版产业中的传统出版社:电子书 1.0 的内容提供者 |
一、 总体发展态势 |
二、 典型案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数字化尝试 |
(一) 专业投资公司和传统出版主体的联手合作 |
(二) 自建数字平台的尝试 |
(三) 劣势与瓶颈 |
(四) 辞海阅读器——数字化出版新动作 |
(五) 大众出版集团数字化市场 SWOT 分析 |
三、 兰登书屋的数字化探索 |
(一) 数字化建设 |
(二) 数字化生产 |
(三) 数字化营销 |
(四) 数字版权之争 |
(五)纠结的数字图书定价策略 |
第三节 新兴出版主体:融合、竞争与合作(电子书 2.0 的内容提供者) |
一、 整合:打通一条产业链 |
二、 开放的系统 |
三、 合作共赢 |
(一) 强大的内容集聚能力——内容为王 |
(二) 强大的注意力集聚能力——受众为王 |
第四节 应用开发/发布商:电子书 3.0 的内容生产者 |
一、 Xyologic 报告免费应用排行榜中的中国开发/发布者 |
(一) 免费应用下载量排名 |
(二) 免费应用数量排名 |
二、 Xyologic 报告付费应用排行榜中的中国开发/发布者 |
(一) 付费应用下载量排行情况 |
(二) 收入状况 |
三、 结论:中国 iPhone 手机应用开发/发布商的特点分析 |
(一) 组成结构 |
(二) 地域分布 |
(三) 收入明显低于外国手机应用开发/发布商 |
(四) 图书应用所占比例较小 |
第三章 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产品研究 |
第一节 网络文学网站平台上的数字图书消费 |
一、 ―传统图书畅销总榜单‖研究(电子书 1.0) |
二、 ―网络文学畅销总榜单‖研究(电子书 2.0) |
第二节 平板电脑上的数字图书消费:以 iPad 为例 |
一、 苹果中国店数字图书消费研究 |
(一) 付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二) 免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三)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四) 免费、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作品的对比研究 |
二、 苹果美国店数字图书消费研究 |
(一) 付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二) 免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三)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四) 免费、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作品的对比研究 |
第三节 手机终端上的数字图书消费:以 iPhone 为例 |
一、 中国数字图书消费研究 |
(一) 付费图书排行榜中的图书类别 |
(二) 免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三)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四) 免费、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作品的对比研究 |
二、 美国数字图书消费研究 |
(一) 付费图书排行榜中的图书类别 |
(二) 免费图书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三)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产品类别 |
(四) 免费、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作品的对比研究 |
本章结论 中美数字图书消费差异化:历史与文化的纠结 |
一、 图书类别与终端 |
二、 最受欢迎的图书类别 |
三、 最不受欢迎的图书类别 |
四、 宗教情结与怀古理念 |
五、 少儿图书与成人读物的反差 |
六、 监管的缺失 |
第四章 中国数字图书定价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图书定价理论与实践 |
一、 中国传统图书定价制度历史演变 |
二、 中国传统图书定价策略 |
第二节 文学网站数字图书定价策略研究 |
一、 ―传统图书畅销榜‖中图书价格分布(电子书 1.0) |
(一) 纸质书价格分析 |
(二) 电子版图书价格分析 |
(三) 独特的限时折扣价 |
(四) 纸质版与电子版图书的价格关联性 |
二、 网络文学的定价原则(电子书 2.0) |
第三节 平板电脑终端数字图书定价策略研究 |
一、 中国产品价格分布 |
(一) 付费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分布 |
(二)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 |
(三) 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价格分布对比 |
二、 美国产品价格分布 |
(一) 付费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分布 |
(二)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 |
(三) 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价格分布对比 |
第四节 手机终端数字图书定价策略研究 |
一、 中国产品价格分布 |
(一) 付费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描述 |
(二)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描述 |
(三) 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价格分布对比 |
二、 美国产品价格分布 |
(一) 付费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描述 |
(二) 销售额排行榜中的图书产品价格描述 |
(三) 付费与销售额排行榜价格分布对比 |
第五节 中美数字图书定价对比 |
一、 价格共通性 |
(一) 价格集中 |
(二) 价格与图书类型密切相关 |
(三) 免费策略的妙用 |
二、 定价差异化 |
本章结论 数字图书定价策略转变与趋势 |
一、 数字图书定价策略:三个市场,三种策略 |
二、 定价权之争:数字图书定价新规则 |
本文结论:反思与路径 |
附录 |
附录一 盛大文学传统图书畅销榜 |
附录二 盛大文学网络文学畅销榜 |
附录三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ad 付费排行榜 |
附录四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ad 免费排行榜 |
附录五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ad 销售额排行榜 |
附录六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ad 付费排行榜 |
附录七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ad 免费排行榜 |
附录八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ad 销售额排行榜 |
附录九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hone 付费排行榜 |
附录十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hone 免费排行榜 |
附录十一 苹果图书应用中国店 iPhone 销售额排行榜 |
附录十二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hone 付费排行榜 |
附录十三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hone 免费排行榜 |
附录十四 苹果图书应用美国店 iPhone 销售额排行榜 |
附录十五:中国 iPhone 手机免费应用下载量排行榜 |
附录十六:中国 iPhone 手机付费应用下载量排行榜 |
附录十七:中国 iPhone 手机免费应用下载量排行榜 |
附录十八:中国 iPhone 手机付费应用下载量排行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数字城市技术在"数字鄂州"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系统设计及FPGA实现[D]. 李年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物联网传感器的受限部署与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谢明山. 海南大学, 2019(01)
- [4]我国城市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泽义. 西南财经大学, 2018(12)
- [5]中国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及其在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D]. 王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6]面向公交车载的多路视频播放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D]. 王永.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1)
- [7]数字经济引领中国产业改革[N]. 赵明. 中国计算机报, 2017
- [8]基于物联网的配送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黄恒博. 厦门大学, 2013(05)
- [9]房山大气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王智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3(S2)
- [10]中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研究[D]. 袁琳. 上海大学,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