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起二次供水污染事故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齐澍晗[1](2016)在《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背景下,“逐步清晰”的环境风险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以德国社会学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者,通过对现代化困境的反思、针对全球化背景下不断出现的、相互之间还有“某种”关联的社会风险展开深入研究;创造性的形成了“风险社会”这一系统而完整的社会学理论。当前,中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高风险社会状态:改革开放过程中迅猛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在短时间的急剧转型——别的国家在近百年逐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将一次性在当代中国集中爆发出来;而环境风险,则是风险社会里最典型的风险。从食品安全视角来看,环境风险通过土壤、空气和水源等环境因素,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初级农产品;环境风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迁移、传递,从而最终影响到人类生命和身体健康。因此,本文通过对西方社会学的风险社会理论的梳理、借鉴和吸取,认为“风险社会”并不是某个具体的社会形态,也不是国家发展的某一历史阶段;“风险社会”理论是针对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困境的全面描述;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其资本主义现代化制度的一种自省与反思;“风险社会”理论是通过描述风险现象和风险特征,以探寻能够改善社会关系、完善现代化制度的发展路径。如前所述,中国正处于高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日益复杂,且具备“潜在性”和“不可预估性”的特征;因此,我们应吸取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研究成果,认真分析中国环境风险的分配现状、并对我国现行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措施进行全面考察与反思,寻求法律手段规制环境风险的具体路径。通过分析,本文指出对环境风险予以法律规制时具体存在着三个法学困境:是关于规制主体和价值取向的困境;二是关于法律规则确定性的困境;三是关于风险责任分配的困境。随后,本文将风险社会理论引入环境法学、传统法理学,指出能够克服上述三个困境的法学理论。最后,通过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现行的风险法律规制手段进行考察,本文提出了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具体路径:一是确立风险法治原则,以该原则作为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运行原则;二是建立环境风险分析管理制度体系,以此制度体系实现应对风险的科学理性;三是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以此机制确保对环境风险的法律规制更及时、更精准;三是完善指引性公共政策,通过推动指导性的公共政策法制化,实现对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引导,形成社会共同治理环境风险的良好社会运行模式。
李鸯[2](2015)在《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及兰州市供水应急预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体污染是目前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水体的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饮用水供给。而饮用水的安全供给是城市迅速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供水安全问题愈来愈明显,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供水安全突发性问题。据资料统计,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数量呈增长趋势,为应对这些城市供水突发事件,我国地方政府、水务企业均制定了突发性供水应急预案,这些预案的制定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近年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仍反映出当前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论文从全国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出发,讨论分析了我国不同类水源、水厂及管网的城市供水突发应急预案,归纳总结出预案所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策略包括建立应急水源、成立明晰供水事件应急组织结构体系、完善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健全主管单位水质监测能力、水源地及管网风险评价5大策略。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在应急处理上两者存在差异,长江流域因沿岸各省跨度小,一旦发生水污染事件,相邻的各省均可以通过应急监测检测出水质问题,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然而黄河流域沿岸各省跨度较大,很难及时的监测水污染情况,加之应急监测能力技术的局限性,更加大了黄河流域各省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难度。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黄河流域的供水突发应急预案。黄河上游兰州市,一个以黄河基本作为唯一供水水源的省会城市(黄河供水量占兰州市总供水量的95%),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水资源环境特点,即开放性的水体和东西狭长的地理规划,使供水水源及管网随时都面临着供水突发事件的威胁。因此,本文将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兰州市供水问题。本文在5大策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兰州市的水环境情况、供水风险,在原有的供水应急预案基础上,建立并完善兰州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体系内容包括:编制目的与原则、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与职责、预防和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结束、善后处置、应急保障等内容,详细地、较为完整地建立了兰州市城市供水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此体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另外,根据兰州市现有供水管网的特点,建立兰州市自来水自动监测系统。本系统拟在兰州市一水厂、二水厂建设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两套、在管网建设水质在线自动动监测系统五套。该系统将以有线(如ADSL)/无线(如GPRS或CDMA)的可选传输方式,将水厂、管网的水质监测数据传输给主管部门,为职能部门提供可靠的监测数据,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决策提供支持。
刘成,曾德才,高育明,陈夏[3](2014)在《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方法收集28例二次供水污染事故案例,回顾分析其原因、调查处置及防范措施。结果二次供水污染以生物性污染为主,占85.7%;以低位蓄水池污水逆流、蓄水池破损渗漏、管网破损渗漏、污染物直接污染为主,发生率分别为35.7%、17.9%、10.7%、14.3%,调查处置时可从这些方面首先考虑;健康危害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占60.7%。结论调查时应选择合适的指标,提高调查效率;对于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处置应考虑全面,从源头消除风险隐患,保护暴露人群。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加强预防性审核及日常监管,避免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条件允许时建议取消二次供水设施或使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减少供水环节。
裔兆宏[4](2013)在《美丽中国样本》文中研究表明引子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洪泉极深,何以(?)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这是屈原在《天问》中几句关系治水的诘问。我始终相信苍天有眼。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是有规律的,任何对大自然的犯罪行为,都将会受到惩罚,只有顺应自然,利用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李贤冠[5](2013)在《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文中指出二次供水是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主要供水形式。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质量直接关系二次供水的水质。根据二次供水的特点,结合近年来深圳市发生的二次供水污染事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探讨建立二次供水卫生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张高嫄[6](2012)在《供水管网水质可靠性与污染源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管网,其安全可靠地运行是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最重要保障。在供水管网安全输配领域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着眼于管网的水力安全性能,常常忽视了管网的水质安全问题。因此,本文从水质角度出发对管网的水质可靠性评价、管网水质监测点布置方法与污染源定位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管网不同工况的管理与调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首先,本文对管网正常运行工况下水质可靠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利用路径熵的分析方法,借助概率空间的概念,解释、定义了管网水质熵,并推导了管网水质熵的计算公式,同时根据该计算公式建立了水质熵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定义了单水源管网的水质最大熵与相对水质熵的概念,并以相对水质熵表征管网水质可靠度。经对某市开发区供水管网分析计算,绘制出该管网等水质可靠度分布图,利用此方法可以直观地找到管网水质可靠度较低的区域,并分析其造成的原因,为管网有针对性的改造扩建提供了重要依据。其次,本文提出了一套供水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本文定义了上游节点集合的概念,利用此概念找出管网中各节点的上游节点集合;并对其进行筛选以保证污染事故发生后在一定的时间内监测点能够监测到水质异常;利用本文定义的节点水质灵敏度的概念对管网所有节点进行求解,并在管网各大供水范围内按照节点水质灵敏度降序排列的顺序逐点比选,全方位考虑该节点监测范围、安装条件、施工难易程度、用户重要级别等诸多因素,在理论计算与实际条件相结合的情况下最终确定最优的水质监测点布置方案。最后,在输水路径的理论基础之上,本文以惰性污染物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污染源定位模型。即在监测到水质异常的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内对各用户节点逐一进行污染源事故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监测点实际监测数据的误差分析,找到可能的污染源,并利用下一时刻监测点监测到的水质异常数据在第一时刻定位结果中再次进行污染事故模拟,找到与第二时刻监测数据更接近的污染源,在经历几个时刻的定位后,最终确定唯一的污染源位置、污染时间和污染物浓度。
陈莉莉[7](2011)在《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已经成为我国用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的一个潜在威胁,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频发严重危害着社会稳定与安全。对于应急管理体系尚不完善、风险抵御能力差的中小城镇来说,一旦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地应对水污染,进而造成经济损失与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因此,加强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管理能力,极具紧迫性。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对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概括的基础上,对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当前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相关政府部门应急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识;二是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滞后,各部门之间融合不够,缺乏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机构来指导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三是应急管理预案建设滞后,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缺乏统一部署;四是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在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等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同时本文在借鉴国外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加快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构建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信息通报与信息沟通机制、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应急管理保障机制等应急管理机制等相关应对措施,以期完善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王海亮,周云,孙坚伟,吴潇勇[8](2010)在《二次供水常见水质问题及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二次供水水质投诉情况的调查,找到困扰居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水质问题是黄水、红虫和异嗅异味三类,分别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源头到龙头全面加强的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防治技术。
朱丽[9](2009)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及应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重大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针对城市饮用水源地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研究已成为我国水环境保护领域内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近年来在环境风险评价、水质预警模型以及事故应急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了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及应急机制。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环境风险评价的角度,研究了城市饮用水源地危险源辨识及事故源项分析方法,并用指数法建立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污染危害程度分级体系。(2)建立了城市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水质预警模型。采用沿水深平均的平面二维水质模型对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进行了风险预警,分别考虑了瞬时源和连续源在无边界限制和有边界限制下的情况,得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污染物二维扩散规律。并运用工程软件MATLAB实现事故发生时的污水团实时状态模拟。并实例计算了水源地发生污染事故时取水口受事故危害影响的时间及危害终止的时间。(3)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机制,包括应急组织体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监测、应急处理、应急备用水源和应急保障体制等。
贺海生[10](2008)在《株洲市供水现状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新形势下株洲市城市发展对市政供水事业的更高要求,论文在对株洲市供水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符合企业现实情况和远景需求的供水技术发展策略。根据现状水源及其水质的评估分析,论文对株洲市的水源需求量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水源地保护的工程技术措施。建立了株洲市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的技术框架,从事故的监测与评估、水源污染应急治理、水质净化应急处理和应急信息化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进步策略。在各水厂水质净化处理能力现状测试的基础上,从现有净化处理工艺的技术挖潜、常规处理工艺的技术改造和预处理与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路线三方面提出了提高水质净化效果的途径。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引入株洲市的水处理质量控制过程,按照HACCP体系的7条原理和12个应用实施步骤建立了株洲市水质质量控制的HACCP体系的技术框架。论文分析了影响管网水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管网水质的工程技术措施和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管理对策。为降低管网能耗,提出对株洲市供水管网进行优化调度的技术策略。分析了优化调度中管网数学模型和优化调度模型的特点,并提出近期采用管网宏观数学模型和分级优化调度的技术路线。为了控制管网水耗,分析了管网漏损的原因和株洲市近远期可以采用的主动检漏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漏损控制措施。论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做出了展望。
二、一起二次供水污染事故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起二次供水污染事故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内容 |
第一章 风险社会理论观概述 |
第一节 “风险是什么” |
第二节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梳理 |
一、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理论归纳 |
二、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 |
三、卢曼的风险社会理论 |
四、道格拉斯、拉什的风险社会理论 |
第三节 风险社会理论的确立 |
一、辩证唯物观看待西方风险社会理论 |
二、对西方风险社会理论批判与借鉴 |
三、本文风险社会理论观的建立 |
四、总结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现状及界定 |
一、“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现状 |
二、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界定 |
第二节 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中的风险规制措施 |
一、现有法律体系 |
二、监管主体与监管方式 |
三、主要制度及总结 |
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中的风险规制措施 |
一、“风险预防”的发展 |
二、现有法律体系 |
三、监管主体与监管模式 |
四、主要制度及总结 |
第四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不足 |
一、监测方面的不足 |
二、评估方面的不足 |
三、标准方面的不足 |
四、管制方面的不足 |
五、应急方面的不足 |
第三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问题 |
第一节 实践上的困境 |
一、立法、执法、司法路径上的困境 |
二、原因分析 |
三、总结 |
第二节 理论上的困境 |
一、政府“双重”风险地位 |
二、政府与亚政治(次政治)的关系 |
三、“有组织的不负责任” |
四、外部性的责任制度失灵 |
第三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存在问题 |
第四章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问题解决的法理分析 |
第一节 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的特征 |
第二节 规制主体和价值取向 |
一、“宪法”赋予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权力 |
二、四种价值取向 |
三、规制、管制及服务的概念辨析 |
第三节 法律规制的确定性 |
一、原因推定原则的适用 |
二、民主共治 |
三、成本效益分析与软法路径 |
第四节 风险责任分配 |
一、无过失责任原则的适用 |
二、商业判断规则的借鉴 |
第五章 国外风险规制措施的经验考察 |
第一节 欧盟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
一、环境风险法律规制的情况介绍 |
二、食品安全风险法律规制情况介绍 |
三、小结 |
第二节 美国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
一、立法情况 |
二、具体措施 |
三、小结 |
第三节 日本风险规制措施的实践情况简介 |
第六章 完善食品安全为视角的环境风险法律规制措施 |
第一节 确立一个新原则:风险法治原则 |
第二节 建立风险分析管理制度体系 |
一、确立风险分析制度体系 |
二、建立国家风险管理制度 |
三、建立专家委员会的风险评估制度 |
四、建立风险交流制度 |
第三节 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 |
一、“回应型”立法理论 |
二、风险立法机制的组成和作用 |
三、建立回应型立法机制中的风险评估机制 |
四、建立立法的回应型程序机制 |
第四节 完善指引性的公共政策 |
一、推广“绿色发展引导基金” |
二、完善“绿色信贷政策” |
三、构建“环境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2)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及兰州市供水应急预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城市应急响应发展状况 |
1.2.2 我国城市应急响应发展状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研究 |
2.1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情况调查 |
2.1.1 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现状 |
2.1.2 我国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
2.2 我国供水水源应急预案分析 |
2.2.1 我国各类供水水源应急预案的分析 |
2.2.2 存在的问题 |
2.3 我国供水水厂及管网应急预案分析 |
2.3.1 引发水厂及管网供水安全的原因 |
2.3.2 我国供水水厂及管网应急预案分析 |
2.4 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 |
2.4.1 建立应急水源 |
2.4.2 成立明晰供水事件应急组织机构 |
2.4.3 完善城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
2.4.4 建全主管单位水质监测能力 |
2.4.5 水源地及管网风险评价 |
3 兰州市供水应急预案研究 |
3.1 兰州市供水风险及现有应急响应预案体系的分析 |
3.1.1 兰州市概况 |
3.1.2 兰州市供水现状 |
3.1.3 现有的应急预案体系分析 |
3.2 兰州市自来水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 |
3.2.1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概述 |
3.2.2 兰州市自来水系统自动监测系统的建立 |
3.3 兰州市供水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 |
3.3.1 编制目的与原则 |
3.3.2 应急指挥体系的建立及职责 |
3.3.3 预防和预警 |
3.3.4 信息报告 |
3.3.5 应急响应 |
3.3.6 应急结束 |
3.3.7 善后处置 |
3.3.8 应急保障 |
3.3.9 附则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 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发二次供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
1.1 污染类型 |
1.2 发生地点 |
1.3 污染环节 |
1.4 污染物种类 |
2 主要原因 |
3 健康影响 |
4 调查处置 |
4.1 检测指标 |
4.2 应急处置 |
5 讨论与建议 |
5.1 监测指标选择 |
5.2 加强预防性审核及日常监管 |
5.3 减少二次供水环节 |
(5)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二次供水污染的基本类型 |
2 深圳市近年来二次供水污染事件回顾 |
2.1 细菌性污染事件回顾 |
2.2 病毒性污染事件回顾 |
2.3 寄生虫污染事件回顾 |
2.4 其他污染事故回顾 |
3 二次供水污染原因分析 |
3.1 水池卫生防护不严 |
3.2 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污水倒灌 |
3.3 贮水箱周边环境卫生防护差 |
3.4 管网渗漏破裂导致污水倒灌污染水池 |
3.5 日常卫生管理措施不落实 |
4 对策与建议 |
4.1 加强部门协作, 务求源头把关 |
4.2 加大财政投入, 强化水质监测 |
4.3 完善法律法规, 明确管理责任 |
4.4 更新供水技术, 改进储水设施 |
4.5 重视舆论宣传, 共同营造氛围 |
(6)供水管网水质可靠性与污染源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现状 |
1.1.2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 |
1.1.3 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
1.1.4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供水管网可靠性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管网监测点优化布置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3 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源定位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供水管网水质可靠性评价 |
2.1 管网水质指标 |
2.1.1 余氯衰减公式 |
2.1.2 节点余氯计算方法 |
2.2 信息熵在供水管网中的应用 |
2.3 水质熵的定义 |
2.3.1 路径方法 |
2.3.2 概率空间 |
2.3.3 节点水质熵计算公式的推导 |
2.4 计算模型 |
2.5 水质最大熵 |
2.6 管网水质可靠度 |
2.7 实例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 |
3.1 上游节点集合的概念 |
3.2 节点水质灵敏度的概念 |
3.3 管网水质监测点优化布置方法 |
3.4 实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源定位 |
4.1 管网水质污染物 |
4.2 管网水质模型 |
4.3 管网水质模拟软件 |
4.3.1 EPANET 软件介绍 |
4.3.2 EPANET 软件水质功能简介 |
4.3.3 EPANET 软件的二次开发 |
4.4 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模拟 |
4.5 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源定位流程 |
4.6 管网水质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源定位模型详解 |
4.7 实例分析 |
4.7.1 单监测点监测到惰性污染物情况下污染源定位分析 |
4.7.2 多监测点监测到惰性污染物情况下污染源定位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概述 |
2.1 应急管理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
2.1.1 应急管理的定义 |
2.1.2 应急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
2.2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
2.2.1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征 |
2.2.2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主体 |
2.2.3 加强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
2.3 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应急决策理论 |
2.3.2 组织决策协调理论 |
2.3.3 危机管理三段论 |
第3章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3.1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概况 |
3.2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1 应急管理意识淡薄 |
3.2.2 应急管理部门联动不够 |
3.2.3 应急管理预案建设滞后 |
3.2.4 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
3.3 问题的成因 |
3.3.1 对加强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3.3.2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
3.3.3 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 |
3.3.4 财政投入不够 |
3.3.5 应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
第4章 国内外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经验的借鉴 |
4.1 美国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4.2 日本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4.3 德国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4.4 国内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的管理经验 |
4.5 国内外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5章 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5.1 增强应急管理意识 |
5.2 加强应急管理部门分工与协作 |
5.2.1 建立合理的应急管理组织系统 |
5.2.2 应急指挥系统的设计 |
5.2.3 加强各部门分工与协作机制的建设 |
5.3 加强应急管理预案建设 |
5.3.1 制定应急监测预案 |
5.3.2 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
5.3.3 加强应急行动预案建设 |
5.4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 |
5.4.1 明确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
5.4.2 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与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5.4.3 加强应急监测机制建设 |
5.4.4 加强善后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建设 |
5.4.5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
5.4.6 加强应急管理保障机制建设 |
5.5 加强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法制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及应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研究 |
1.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水质预警模型研究 |
1.2.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研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3.3 本论文创新点 |
2 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影响分级研究 |
2.1 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概述 |
2.2 危险源辨识与源项分析 |
2.2.1 危险源辨识 |
2.2.2 源项分析 |
2.3 污染事故分级研究 |
2.3.1 污染事故分类 |
2.3.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分级方法建立 |
2.4 实例分析 |
2.4.1 松花江水污染事故 |
2.4.2 广东北江流域污染事故 |
2.4.3 盐城水污染事故 |
2.5 本章小结 |
3 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风险预测研究 |
3.1 模型确定 |
3.1.1 模型基本方程 |
3.1.2 模型方程的确定 |
3.2 参数确定 |
3.3 模型的解 |
3.3.1 瞬时源事故排污水质模型 |
3.3.2 连续源事故排污水质模型 |
3.4 模型解的MATLAB 实现 |
3.5 实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机制研究 |
4.1 应急组织体制 |
4.2 应急响应机制 |
4.2.1 事故报告 |
4.2.2 现场调查 |
4.2.3 应急分级 |
4.3 应急处理技术 |
4.3.1 应急监测 |
4.3.2 应急处理 |
4.3.3 应急水源 |
4.4 应急保障体制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株洲市供水现状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供水技术现状 |
1.2.1 水源保护 |
1.2.2 处理工艺 |
1.2.3 深度处理 |
1.2.4 输配水管网 |
1.2.5 信息化与自动化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株洲市供水现状调查 |
2.1 供水概况 |
2.2 供水水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
2.2.1 湘江流域株洲段水质现状 |
2.2.2 水源水质现状调查 |
2.2.3 水源保护现场评估 |
2.2.4 水源污染原因分析 |
2.3 水质净化处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2.3.1 水厂工艺现状 |
2.3.2 处理工艺调查评估 |
2.3.3 处理效果测试分析 |
2.4 输配水管网现状调查与分析 |
2.4.1 管网的组成与规模 |
2.4.2 管网水质状况检测分析 |
2.4.3 供水产销差 |
2.4.4 管网运行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水源与水源保护 |
3.1 水源需求预测 |
3.1.1 用水变化趋势 |
3.1.2 用水需求预测 |
3.1.3 预测结论 |
3.2 水源地保护 |
3.2.1 完善地方法规 |
3.2.2 完善管理体制 |
3.2.3 工程技术措施 |
3.3 突发水源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
3.3.1 事故监测与评估 |
3.3.2 水源污染应急治理技术 |
3.3.3 水质净化应急处理技术 |
3.3.4 事故应急处理信息化系统 |
第4章 水质净化与质量控制 |
4.1 水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策略 |
4.1.1 现有净化处理工艺的技术挖潜 |
4.1.2 常规处理工艺的技术改造 |
4.1.3 预处理与深度处理工艺的技术路线 |
4.2 基于HACCP体系的水质控制 |
4.2.1 HACCP体系 |
4.2.2 HACCP体系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
4.2.3 构建株洲市水质控制的HACCP体系 |
第5章 输配水管网的运行控制 |
5.1 管网水质控制 |
5.1.1 影响管网水质的因素分析 |
5.1.2 提高管网水质的工程技术措施 |
5.1.3 改善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
5.2 管网优化调度 |
5.2.1 实现管网优化调度的技术路线 |
5.2.2 管网数学模型 |
5.2.3 一级优化调度模型 |
5.3 控制管网漏损的技术措施 |
5.3.1 管网漏损的原因分析 |
5.3.2 主动检漏技术 |
5.3.3 漏损控制的措施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一起二次供水污染事故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试论风险社会理论下的环境风险规制 ——以食品安全为视角[D]. 齐澍晗. 武汉大学, 2016(01)
- [2]我国城市供水应急预案策略及兰州市供水应急预案研究[D]. 李鸯. 兰州交通大学, 2015(04)
- [3]二次供水突发水污染事件案例分析[J]. 刘成,曾德才,高育明,陈夏.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4(05)
- [4]美丽中国样本[J]. 裔兆宏. 中国作家, 2013(20)
- [5]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李贤冠.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01)
- [6]供水管网水质可靠性与污染源定位研究[D]. 张高嫄. 天津大学, 2012(08)
- [7]中小城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D]. 陈莉莉. 湖南大学, 2011(04)
- [8]二次供水常见水质问题及防治技术[J]. 王海亮,周云,孙坚伟,吴潇勇. 净水技术, 2010(04)
- [9]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及应急机制研究[D]. 朱丽. 扬州大学, 2009(01)
- [10]株洲市供水现状评价与发展策略研究[D]. 贺海生. 湖南大学, 2008(01)
标签:水污染论文; 二次供水论文; 风险社会论文;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论文; 水质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