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地层学的基础——群落生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科宇[1](2019)在《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被认为是显生宙最严重的一次灭绝事件。然而,一些研究认为,发生在中二叠世末期的生物群更替可能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前奏。在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中,非?有孔虫和?类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受害者。但是,珊瑚、苔藓虫、腕足、双壳以及菊石等在这次危机同样受到了影响,尽管其受影响的时间与有孔虫类不大一致。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起因有很多解释,这些假说包括全球大海退、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Kamura Cooling冷事件、海水缺氧以及甲烷泄漏等。由于不同观点常常依托于不同地区或不同剖面的地质记录,因此,每种解释可能只适用于特定地区的地质条件。要全面了解这一地质事件的起因和过程,需要开展不同地区剖面的研究对比。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剖面所处的地质背景不同,任何单一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均不能代表这一复杂地质事件的全部。在华南地区,前人工作大多集中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邻近地区的中二叠世地层及火山事件上。这一地区剖面的优势在于有非常明显的火山活动记录,为了解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及其环境效应提供了很好的证据。但是,这些地区的生物灭绝记录常常比其它地区的更加严重。因此,要更全面地认识峨眉山玄武岩爆发对整个华南地区生物灭绝的影响,需要更多来自远离喷发区的证据。为此,本研究选择受火山事件影响相对较弱的湖北秭归链子崖与京山连山剖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对中扬子地区海洋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调查发现,尽管这两剖面同样位于相对稳定的扬子台地区,不同水深剖面上的地质记录却存在明显差异。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时,秭归链子崖剖面于浅海陆棚上部环境,而京山连山剖面则位于浅海陆棚下部。这两个剖面的沉积学和古生态学研究为探讨中二叠世末不同水深环境下生物与环境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地质学证据。前人对此次事件的研究大多采用年代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方法,为了解中二叠世地质事件的时间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在远离火山源区的剖面上,年代地层学方法常因缺乏测年材料而难以进行。生物地层学在能够建立足够数量化石带的剖面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缺乏可作为分带化石、或由于化石带持续时间太长的剖面上,该方法也难以满足一个地区生物与环境演化更为详细的研究对比。相比之下,在化石类型和数量均很丰富的剖面上,生态地层学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弥补年代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湖北秭归链子崖和京山连山剖面的沉积微相和化石群落的研究,分析对比了中二叠世末地质事件在不同水深环境的地质过程。论文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通过对沉积微相研究,在链子崖剖面发现了3种微相,分别为潮下高能浅滩相、潮下低能浅滩相和局限海台地相。在连山剖面发现了4种微相,分别为潮下低能浅滩相、斜坡上部相、陆棚相和深水盆地相。(2)通过化石群落分析,在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化石群落,分别为粗枝藻-有孔虫群落、翁戈达藻-有孔虫群落、叶状藻群落和苔藓虫群落。在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分发现了4种化石群落,分别为二叠钙藻-有孔虫群落、钙质海绵群落、遗迹化石群落和放射虫群落;(3)通过沉积序列和碳氧同位素分析对比,发现链子崖剖面茅口组顶部的暴露面与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第一次出现的砾屑灰岩层大致等时,指示一次大规模且快速的海退事件。(4)通过两剖面的沉积微相对比分析,将本区茅口组的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两剖面均为稳定的藻-有孔虫生物碎屑灰岩沉积。第二阶段开始,在两剖面上均出现火山碎屑或陆源输入的增强,反映地质环境开始变得动荡和不稳定。第三阶段则以地壳的差异性升降为标志,其中链子崖剖面因区域抬升而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而连山剖面则反而出现区域沉降,随着水体快速加深而形成稳定的深水盆地沉积。(5)通过对两剖面茅口组上部的岩性序列、沉积微相、古生态群落以及碳氧同位素的综合分析对比,认为链子崖剖面总体展现出由滨海低潮线附近的沉积-化石群落组合到最终完全暴露遭受风化剥蚀的海退过程。连山地区则总体表现为由浅海潮下带下部沉积-化石群落组合逐渐演变为深水盆地沉积-化石群落组合这样一个海进过程。这表明,前人认为的中二叠世大海退并不具有广泛性。本文研究认为,在浅海台地环境,中二叠世末确实发生了一次显着的海退,而在深水相剖面上则表现为一个海平面上升过程。总之,中二叠世末的地质事件对不同水深的生物和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单一的火山学说或者海退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时期生物灭绝的原因。要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地质事件,需要更多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深的剖面综合性的地层学研究和对比。
马超[2](2009)在《上扬子地区志留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的志留系是我国志留系的标准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这些主要集中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等方面,生态地层学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尤其是不同相区的生态地层格架以及初级生产力估算等更是空白。本次工作自南向北选取凯里翁项、旺苍王家沟、紫阳芭蕉口这三条典型的志留系剖面,分别代表靠近古陆的近岸浅水环境、远岸和斜坡盆地环境。利用生态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划分生物群落和生境型,并通过这几个地区的生态地层对比,初步建立起上扬子地区志留系生态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还选择王家沟剖面,尝试估算了志留纪相关生境的初级生产力组成。参照相关研究,本文主要根据生源钡这已替代指标进行了定量估算,并同时用元素Al、P及Al/Ti比值等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王家沟剖面潮间带-潮下带初级生产力973-1110gCm-2y-1之间,内陆架的初级生产力是960-1300 gCm-2y-1,外陆架的初级生产力是139-197 gCm-2y-1。根据现代中国南海和东海南部的资料,其潮间带-潮下带初级生产力在600-1000 gCm-2y-1之间,内陆架的初级生产力是400-600 gCm-2y-1 ,外陆架的初级生产力是100-400gCm-2y-1。这表明,根据生源钡估算出的上扬子地区志留纪各生境型的初级生产力与现代相应环境的生产力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作为良好的生产力指标。同时这还表明,可以通过相同生境型类比分析的方法,恢复、估算其它地区相应生境型的古生产力。这为今后进一步从地球生物学角度评价海相烃源岩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王巍[3](2009)在《上扬子地区奥陶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文中认为经过多年研究,扬子地区奥陶纪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生态地层及古生态学、层序地层学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在该地区奥陶纪地层进行生境型划分、建立生态地层格架以及进行生境型的初级生产力估算等仍属空白。本文通过对上扬子地台不同相区奥陶纪地层进行生物群落和生境型的划分,初步建立起奥陶系由东向西的、穿越近岸-远岸-斜坡盆地相的生态地层格架,并根据地化参数(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等)以及现代海洋数据,初步估算了相关生境型的初级生产力组成。通过对宜昌黄花场剖面奥陶纪地层的研究,采用Ba、Al、Ti等元素,估算出的初级生产力分别为:外陆架(Ⅳ12-Ⅳ22)的生产力为180-250 gCm-2y-1;内陆架(Ⅲ12-Ⅲ22)的生产力为65-280 Cm-2y-1;潮间带—潮下带(Ⅱ12-Ⅱ22)的生产力为120-390 Cm-2y-1,总体趋势与现代海洋生产力相符。该研究表明:Ba元素作为一种定量评价初级生产力的指标,可应用于更古老地史时期地层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无机碳δ13C的变化和Fe比较吻合,即δ13C负偏则生产力比较低同时Fe曲线也发生负偏,δ13C正偏说明生产力高且Fe曲线也正向偏移,说明Fe元素也可以表征研究区奥陶纪地层的初级生产力变化。
曾勇,王茵,陈松[4](2008)在《重庆北碚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落的划分及其地层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重庆北碚地区晚二叠世长兴期地层出露良好,剖面位于北碚代家沟东北部,经过详细调查研究,在厚度为110.5m的长兴组石灰岩地层中发现有丰富的腕足动物,共有28属46种。按照识别与划分化石群落的5个基本条件,本区长兴期腕足动物可以划分为3个化石群落,本区长兴期生态地层建立3个化石群落带,自上而下为:Uncinunellina-Peltichia带、Haydenella-Perigeyerella带、Oldhamina-Meekella带。从而将本区长兴期地层三分。
曾勇,王占磊,孟祥芬[5](2007)在《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识别与划分古群落的5条标准:1)同一古群落应处于相同的沉积环境中,时空分布上相邻的古群落形成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2)古群落化石群为原地埋藏;3)同一地层剖面中,属于同一古群落的不同层位中所含化石相似率应明显高于不同古群落间的相似率;4)同一古群落的物种组成在不同地点或层位中可以重复出现;5)古群落划分可采用单门类或多门类划分法.结果表明,采用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建立区域性复合标准剖面,可以综合不同地层剖面的多种地质信息,最大限度地克服化石标本采集的不完备性和避免人为的主观臆断.通过实例的检验,在古群落识别与划分研究中,Jaccard相异系数是计算和判别古群落相似率高低的有效公式.
庞艳春[6](2006)在《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生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分析》文中指出古热液生物群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而成为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以古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生态地层学和岩石学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态学、地球化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对比等手段对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的群落特征及其古环境进行研究,并以此来判断这些化石是否为地质历史期存在的古热液生物群。 研究区内的上三叠统分为根隆组和勉戈组,各组中的化石鉴定结果和剖面资料整理结果表明,根隆组对应的地质年代为卡尼克期,勉戈组对应的地质年代为卡尼克晚期至诺利克期。 通过地层对比可知,本区上三叠统岩性组合复杂,以火山岩为主;邻区上三叠统以沉积岩为主。本区上三叠统产出的化石相对于邻区上三叠统产出的化石类别较单一:本区上三叠统中的化石以双壳动物为主,可见遗迹化石,偶见菊石和海百合碎片;而邻区上三叠统盛产双壳、菊石、珊瑚、腕足和大量腹足类、藻类和牙形石等。 群落特征分析表明,卡尼克时期至诺利克时期的生物群落面貌具有集中程度较高、物种单一、以食悬浮物质外栖足丝型双壳动物为主的特点,优势生物有Halobia、Pergamidia和Modiolus等。纵向上的群落对比具有突变性,横向上的群落对比在优势属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卡尼克中晚期,群落面貌以Halobia为主,代表群落为Halobia pluriradiata—Halobia aff.yunnanensis群落(群落Ⅰ)和Halobia aff.laevia—Halobia cf.ganziensis群落(群落Ⅱ);诺利克早期,群落面貌以Pergamidia和Modiolus为主,代表群落为Pergamidia cf.eumenea群落(群落Ⅲ);诺利克早期以后,群落面貌以Halobia为主,代表群落为Halobia cf.ganziensis—H.aff.parallena群落(群落Ⅳ)。根据优势属在区域上的分布差异,群落Ⅲ可细分为两个亚群落,亚群落Ⅲ—1(Pegermidia cf.eumenea—Modiolus qinghaiensis群落)和亚群落Ⅲ—2(Pergamidia cf.eumenea—Halobia superba群落)。根据优势生物的个体生态分析可知,各群落的生活环境相当于下部浅海—半深海—深海的深水海相环境中。根据群落的取代情况可将群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群落发展的第二阶段(群落Ⅲ)水体底部环境的营养物质较第一阶段(群落Ⅰ和Ⅱ)和第三阶段(群落Ⅳ)水体底部环境中的营养物质相对丰富。
王建坡[7](2005)在《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生态地层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地层学是利用再造古生物群落来分析地层,恢复地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的真实面貌,探索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在划分地层、对比地层和恢复古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在深入探讨生物的进化、灭绝、演变、发展阶段及其控制因素等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羌塘盆地位于西藏北部,青海南部,发育着我国最完整的侏罗系海相地层,因此,深入研究羌塘盆地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羌塘盆地乌兰乌拉湖地区和安多114道班附近所测制的4条剖面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地层学方法,对其进行生态地层研究。 通过岩石特征分析,将4条剖面分别划分为中上侏罗统雀莫错组、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结合生物化石特征,在4条剖面上划分出Corbula群落、Corbula-Protocardia群落、Donacosmilia corallina群落、Chlamys-Protocardia群落、Entolium群落、Gervillella-Protocardia群落、zChlamys-Astarte群落、Ceratomya concentrica群落和Blanfordiceras-Buchia群落共9个群落,其时限为中侏罗世巴通期和上侏罗世牛津期—基米里期。 对9个群落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乌兰乌拉湖雪莲湖地区频繁出现的淡化海水环境,使其区别于其它地区,可能原因是此地区所处位置较接近于河流入海口。兰丽河剖面的Chlamys-Astarte群落和马料山剖面的Chlamys-Protocardia群落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属于一个生态单元。安多114道班的2个群落反映出该地区从滨海陆屑滩转变为较深水浅海陆棚环境的过程。 结合底栖组合的概念,将9个群落分别归并入BA2、BA3和BA4底栖组合,确定此9个群落的生态位。并以Blanfordiceras-Buchia群落为例,探讨群落从出现到衰亡的演化过程。 通过对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的对比分析表明,生态地层可以提高地层的划分精度,并且对古地理和古环境研究,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任东[8](2003)在《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东北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具有丰富的化石资源。该区中生代陆相地层发育完好,是世界上中生代陆相地层研究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大部分着名的陆生化石主要采自于中侏罗世的九龙山组和晚侏罗世的义县组地层中。在这些化石中,昆虫化石(如蛇蛉目和脉翅目)极为丰富,为研究昆虫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蛇蛉目和脉翅目是一类原始的内生翅昆虫,它们绝大部分均是捕食性种类。作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它们在生物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蛇蛉目和脉翅目均是昆虫纲中的小目,全世界已知种数不超过5000种。 本文主要包括5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对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侏罗系陆相地层研究简史和地层划分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介绍了3个新的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采集地质剖面。 第二部分:简要回顾了我国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的研究历史。概括了蛇蛉目和脉翅目的生物学、成虫解剖特征和演化史。 第三部分:首次利用支序分类学方法,对现生和化石蛇蛉目的科级分类单元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研究。简要评述了脉翅目系统演化关系的研究现状。 第四部分:根据所采集的丰富昆虫化石,在中生代晚期陆相地层中识别出4个古昆虫群落,并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分异度和优势度等生物指标进行了分析。恢复了昆虫群落所代表的环境。昆虫群落反映的是一种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化石产地代表的是一种浅水、近岸的湖泊地理环境。在化石产地的中生代地层划分中,首次对非海相生态地层学进行了研究。作出了生态地层柱状图。生态地层划分的结果显示了中生代晚期在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盆地演变的一般模式。古地理分析表明本地区在中生代晚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共经历了4次演化阶段。 第五部分:对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蛇蛉目和脉翅目化石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报道蛇蛉目3科12属16种,其中7新属10新种;脉翅目13科43属56种,其中2新科,1新亚科,42新属56新种。绘制构造特征素描图92幅,化石图版21个,化石照片111张。共有6个科级单元在世界上是最低层位,5个科级单元化石在我国是首次发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在中生代是昆虫的重要起源与演化中心之一。
郭宪璞,彭阳,丁孝忠[9](2002)在《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耦合关系研究——以塔里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有孔虫群落与层序地层关系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大陆边缘海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关系。海平面变化是控制化石群落演替和识别划分层序的主要因素。化石群落在一个完整海水进退旋回中呈机会种群落、平衡种群落、终极种群落演替变化,在化石丰度、多样度、均衡度、成壳类型等方面分异显着,与层序地层的三级层序的海进体系域、凝缩期沉积、高位体系域具有密切的耦合关系。化石群落的演替变化是对海洋环境变迁的能动反映。因此,化石群落的研究可以帮助识别和优化层序、沉积体系域和层序界面,从而为层序地层的准确识别划分提供新的思路。
陈源仁[10](1999)在《露头层序地层学和化石地层学》文中提出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是当前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表地层剖面和地下地震剖面两者无论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均有很大的差异,必然会使露头层序地层研究和地下层序地层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不同的侧重。以地震地层学或地下层序地层学研究为基础的有关概念和理论在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中如何沿用的问题往往最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以笔者近年来对四川龙门山区泥盆系层序地层研究的体会为基础,抛砖引玉。借此机会,向共同参与研究工作的成都理工学院王洪峰、刘文均、郑荣材、李祥辉等,表示深切感谢。
二、生态地层学的基础——群落生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态地层学的基础——群落生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研究现状 |
1.2.1 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与演化 |
1.2.2 有关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假说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古地理背景及沉积序列 |
2.1 古地理背景 |
2.2 研究剖面沉积序列 |
2.2.1 秭归链子崖剖面 |
2.2.2 京山连山剖面 |
第三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碳酸盐岩微相 |
3.1 研究方法及结果 |
3.2 秭归链子崖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3.3 京山连山剖面碳酸盐岩微相特征 |
第四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群落古生态演化 |
4.1 化石群落研究方法 |
4.2 秭归链子崖化石群落 |
4.2.1 链子崖剖面化石鉴定 |
4.2.2 链子崖剖面古群落分析 |
4.3 京山连山剖面化石群落 |
4.3.1 连山剖面化石鉴定 |
4.3.2 连山剖面古群落分析 |
第五章 中二叠世茅口组不同水深海洋环境和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1 地层年代与碳同位素 |
5.1.1 碳同位素测试方法与结果 |
5.1.2 研究剖面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 |
5.1.3 不同水深剖面的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
5.2 微相演化对比 |
5.2.1 秭归链子崖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
5.2.2 京山连山剖面茅口组上部沉积微相演化 |
5.2.3 不同水深剖面的沉积微相演化对比 |
5.3 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3.1 秭归链子崖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
5.3.2 连山剖面化石群落演化 |
5.3.3 不同水深剖面的化石群落演化对比 |
5.4 综合对比分析 |
第六章 讨论 |
6.1 对中二叠世末东吴运动的理解 |
6.2 对中二叠世末生物灭绝事件的启发 |
6.2.1 火山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 |
6.2.2 峨眉山火成岩省形成的构造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 |
6.2.3 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上扬子地区志留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2.2 相关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概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 |
2.1 志留纪年代地层划分 |
2.2 研究区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麻柳树湾组 |
2.2.2 斑鸠关组 |
2.2.3 陡山沟组 |
2.2.4 吴家河组 |
2.2.5 白崖垭组 |
2.2.6 仙中沟组 |
2.2.7 龙马溪组 |
2.2.8 南江组 |
2.2.9 王家湾组 |
2.2.10 宁强组 |
2.2.11 小河坝组 |
2.2.12 溶溪组 |
2.2.13 秀山组 |
2.2.14 回星哨组 |
2.2.15 翁项组 |
2.3 研究区志留纪大地构造情况 |
3 生境型划分及影响因素 |
3.1 生境型 |
3.2 生境型模式 |
3.2.1 Boucot 生境型划分方案 |
3.2.2 殷鸿福新建议的生境型划分方案 |
3.3 生境型影响因素 |
3.3.1 温度 |
3.3.2 光及光合作用 |
3.3.3 盐度 |
3.3.4 氧饱和度 |
3.3.5 碳酸盐补偿深度(CCD) |
3.3.6 波浪和潮汐 |
3.3.7 底质 |
3.4 生态地层的研究方法 |
3.4.1 生态地层的单位 |
3.4.2 生态地层的研究方法 |
4 上扬子地区志留纪生态地层 |
4.1 陕西紫阳芭蕉口剖面 |
4.2 四川广元旺苍王家沟-鹿渡联合剖面 |
4.3 上扬子地区志留纪生态地层对比 |
5 王家沟剖面早志留世初级生产力评估 |
5.1 初级生产力的评估方法 |
5.1.1 Ba 计算生产力 |
5.1.2 Al/Ti 比值与生产力的关系 |
5.1.3 P 与生产力的关系 |
5.2 初级生产力的计算及其它元素曲线 |
5.2.1 Ba 计算初级生产力 |
5.2.2 其它元素曲线 |
5.3 初级生产力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关系 |
5.4 古生产力与现代生产力的关系 |
6 结论及存在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上扬子地区奥陶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
1.2 研究目的和任务 |
1.3 相关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1 生态地层学 |
1.4.2 生境型的划分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相关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奥陶系地层特征 |
2.1.1 南津关组 |
2.1.2 分乡组 |
2.1.3 红花园组 |
2.1.4 大湾组 |
2.1.5 牯牛潭组 |
2.1.6 庙坡组 |
2.1.7 宝塔组 |
2.1.8 临湘组 |
2.1.9 五峰组 |
2.1.10 赵家坝组 |
2.1.11 西梁寺组 |
2.1.12 谭家沟组 |
2.1.13 盘家嘴组 |
2.1.14 马刀堉组 |
2.1.15 桃花石组 |
2.1.16 九溪组 |
2.1.17 舍人湾组 |
2.2 奥陶纪地层划分和对比 |
2.3 研究区奥陶纪大地构造背景 |
3 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研究 |
3.1 湖北宜昌黄花场奥陶系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
3.2 湖南桃源九溪奥陶系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
3.3 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对比与古地理演化 |
3.3.1 上扬子地区奥陶纪生态地层对比 |
4 黄花场奥陶纪地层序列的初级生产力探讨 |
4.1 初级生产力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
4.2 通过Ba 计算生产力 |
4.2.1 生物成因钡Ba 含量的计算 |
4.2.2 利用生物成因 Ba 含量来推算初级生产力 |
4.3 其它元素指标与生产力的相关性 |
4.3.1 Al/Ti 比值与生产力 |
4.3.2 Fe 与生产力的关系 |
4.4 古生产力与现代海洋生产力的相关性 |
4.4.1 现代海洋各生境型的生产力 |
4.4.2 古生产力与现代海洋生产力的相关性 |
5 结论及存在问题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重庆北碚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落的划分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剖 面 |
二、腕足动物群落的划分 |
1 腕足动物群落的识别 |
1.1 埋藏条件 |
1.2 类群划分 |
1.3 性质面貌 |
1.4 相邻类群的相异系数 |
1.5 沉积环境 |
2 腕足动物群落的划分 |
三、本区长兴期地层的划分 |
四、结 论 |
(5)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标准与研究方法 |
2 回归分析图解对比法的应用 |
2.1 基本内容及计算方法 |
2.2 实例分析 |
1) 性质面貌和属种组成 |
2) 沉积环境 |
3) 埋藏条件 |
4) 古群落的划分 |
3 结 论 |
(6)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生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进展 |
1.1.3 存在问题 |
1.1.4 论文题目的确立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特色与创新 |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地质背景 |
2.2 地层概况 |
2.2.1 剖面介绍 |
2.2.2 地层划分 |
2.2.3 地层对比 |
2.3 小结 |
第3章 群落特征 |
3.1 群落的概念及划分 |
3.1.1 古生物群落概念 |
3.1.2 群落划分 |
3.1.3 群落的相似性检验 |
3.2 优势属生物的生态分析 |
3.2.1 Halobia |
3.2.2 Pergamidia和Modiolus |
3.3 群落特征分析 |
3.3.1 Halobia pluriradiata-Halobia yunnanensis群落(Ⅰ) |
3.3.2 Halobia aff. laevia-Halobia cf. ganziensis群落(Ⅱ) |
3.3.3 Pergmidia cf. eumenea群落(Ⅲ) |
3.3.4 Halobia cf. ganziensis-Halobia aff. parallela群落(Ⅳ) |
3.4 群落取代和发展阶段 |
3.4.1 群落取代 |
3.4.2 群落发展阶段 |
3.4.3 控制因素 |
3.5 小结 |
第4章 古环境分析 |
4.1 沉积环境分析 |
4.1.1 根隆组形成时期的环境分析 |
4.1.2 勉戈组形成时期的环境分析 |
4.1.3 呷村矿床形成时期的环境分析 |
4.2 火山期后阶段的微环境分析 |
4.2.1 火山期后阶段 |
4.2.2 岩石学特征 |
4.2.3 地球化学特征 |
4.3 小结 |
第5章 群落分布与古环境的关系 |
5.1 白玉-中甸地区群落与金属元素含量的时空对应关系 |
5.2 川西昌台地区群落与金属元素含量的时空对应关系 |
5.2.1 群落分布与金属元素含量在纵向上的对应关系 |
5.2.2 群落分布与金属元素含量在横向上的对应关系 |
5.3 古群落对古环境的适应 |
5.3.1 Halobia为主的群落对环境的适应 |
5.3.2 Pergamidia和Modiolus为主的群落对环境的适应 |
5.4 群落生态恢复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件: 主要化石特征描述 |
(7)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生态地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生态地层学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3 研究区域介绍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 工作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区划 |
2.3 实测地层剖面介绍 |
2.4 岩石地层划分 |
2.4.1 岩石地层清理 |
2.4.2 岩石地层划分 |
第3章 群落划分 |
3.1 群落的划分依据及命名原则 |
3.2 群落划分 |
第4章 群落分析 |
4.1 Corbula群落(Co) |
4.1.1 Corbula群落丰富度 |
4.1.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2 Corbula-Protocardia群落(C-P) |
4.2.1 Corbula-Protocardia群落丰富度 |
4.2.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3 Donacosmilia corallina群落(D) |
4.3.1 Donacosmilia corallina群落丰富度 |
4.3.2 D群落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4 Chlamys-Protocardia群落(C-P) |
4.4.1 Chlamys-Protocardia群落丰富度 |
4.4.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5 Entolium群落(E) |
4.5.1 Entolium群落丰富度 |
4.5.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6 Gerviliella-Protocardia群落(G-P) |
4.6.1 Gervillella-Protocardia群落丰富度 |
4.6.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7 Chlamys-Astarte群落(C-A) |
4.7.1 Chlamys-Astarte群落丰富度 |
4.7.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4.8 Ceratomya concentrica群落(Cc) |
4.8.1 Ceratomya concentrica群落丰富度 |
4.8.2 生态特征和生态环境 |
4.9 Blanfordiceras-Buchia群落(B-B) |
4.9.1 Blanfordiceras-Buchia群落丰富度 |
4.9.2 生态特征及生态环境 |
第5章 群落的区域对比和时间演化 |
5.1 群落的区域对比 |
5.2 群落的时间演化 |
第6章 生态地层综合分析 |
6.1 底栖组合 |
6.2 多重地层对比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8)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简史 |
1.1 地层部分研究简史 |
1.2 昆虫化石研究简史 |
1.3 蛇蛉目化石研究简史 |
1.4 脉翅目化石研究简史 |
2 地层划分 |
2.1 地层划分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
2.2 岩石地层 |
2.3 昆虫生物地层 |
2.4 年代地层 |
3 蛇蛉目及脉翅目昆虫外部形态 |
3.1 蛇蛉目外部形态 |
3.2 脉翅目外部形态 |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野外研究方法 |
4.2 化石收集过程 |
4.3 化石材料的处理方法 |
4.4 技术路线 |
5 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
5.1 蛇蛉目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
5.2 脉翅目的起源、演化及系统学 |
6 中生代晚期古生态及生态地层学 |
6.1 岩石地层划分 |
6.2 昆虫群落生态 |
6.3 生态地层划分与生态地层剖面描述 |
6.4 古地理及其演化过程 |
6.5 控矿背景分析 |
7 蛇蛉目化石系统描述 |
7.1 巴依萨蛇蛉科 Baissopteridae Martynova,1961 |
7.2 中蛇蛉科 Mesoraphidiidae Martynov,1925 |
7.3 异蛇蛉科 Alloraphidiidae Carpenter,1967 |
8 脉翅目昆虫化石系统描述 |
8.1 丽蛉科 Kalligrammatidae Handlirsch,1906 |
8.2 异丽蛉科(新科) Allogrammatidae fam.nov |
8.3 线蛉科 Grammolingiidae Ren,2002 |
8.4 多叉蛉科 Polystoechotidae Burmeister,1839 |
8.5 翼蛉科 Osmylidae Leach,1815 |
8.6 鳞蛉科 Berothidae Handlirsch,1906 |
8.7 草蛉科 Chrysopidae Schneider,1851 |
8.8 蝶角蛉科 Ascalaphidae Lefroy,1842 |
8.9 蚁蛉科 Myrmeleontidae Latreille,1804 |
8.10 蚁蛉总科(科未定) Myrmeleontoidea familia incertae |
8.11 山蛉科 Rapismatidae Navas,1929 |
8.12 拟蝶蛉科 Psychopsidae Handlirsch,1906 |
8.13 神蛉科 NymphidaeRambur,1842 |
9 讨论 |
10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生态地层学的基础——群落生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秭归及京山中二叠世茅口组沉积相与化石群落演化对比[D]. 朱科宇.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2]上扬子地区志留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D]. 马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5)
- [3]上扬子地区奥陶系生态地层格架及其初级生产力的初步探讨[D]. 王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4)
- [4]重庆北碚长兴期腕足动物群落的划分及其地层意义[J]. 曾勇,王茵,陈松. 地层学杂志, 2008(01)
- [5]海洋底栖古群落的识别与划分[J]. 曾勇,王占磊,孟祥芬.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7(01)
- [6]川西昌台地区晚三叠世生物群落特征及环境分析[D]. 庞艳春.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7]羌塘盆地东部中晚侏罗世生态地层研究[D]. 王建坡. 成都理工大学, 2005(07)
- [8]中国东北侏罗纪蛇蛉目和脉翅目昆虫化石研究[D]. 任东. 北京林业大学, 2003(02)
- [9]化石群落与层序地层的耦合关系研究——以塔里木盆地西部中新生代有孔虫群落与层序地层关系研究为例[J]. 郭宪璞,彭阳,丁孝忠. 地质通报, 2002(07)
- [10]露头层序地层学和化石地层学[J]. 陈源仁.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1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