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公企业青年心态及原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鹏[1](2021)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发展了生产力、扩大了影响力、展现出强劲的活力。非公有制企业的迅猛发展为非公企业党建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上,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当前,非公企业党建在思想观念、组织建设、党务工作力量、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因此,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选择,是保障非公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注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基础,总结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成就,剖析了当前我国非公企业的党建现状,并选取辽宁省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理论渊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企业党组织的思想,毛泽东关于企业党建的思想,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思想。依据时间线索,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分为探索中起步、创新中发展、深化中提高、规范中壮大、巩固中推进五个发展阶段。第二章阐述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即: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须要求、实现“两个健康”的有效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第三章总结了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工作成就是:“两个覆盖”成效显着、工作制度逐步完善、党组织作用日益增强。基本经验有: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辽宁省为例,分析了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工作成效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第四章剖析了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即: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有待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本章在综合考量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成就、现实困境基础上,提出要从强化政治导向、提升组织力、夯实工作力量、完善要素保障四方面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刘舒怀[2](2021)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的重大命题,属于党的政治建设体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全新认识,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问题为研究对象,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聚焦当下和着眼长远的总体思路,通过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发掘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规律,研判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探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整个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论,充分体现了分析与综合相统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建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党内政治文化的现状调查、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论文从中国的语境和实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政党特殊性与政治文化的一般性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综合视角,检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程;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论文突破传统分析的范式,在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础上,综合政治文化的一般理论,阐述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内涵,分析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机制,探寻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规律,建构党内政治文化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现出一定的新意;三是研究过程的创新,在论证的过程中,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建构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框架,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探究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逻辑规律,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统一,分析党内政治文化的现实状况,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探索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凸显各章节间的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
刘潇[3](2020)在《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拓宽基层党组织的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党组织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作用弱化问题,使党的各级组织都充满生命力。随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社会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对非公企业的管理和引导,巩固企业党组织的社会治理之基,强化对“两新组织”的领导,将对非公企业的政治引领建设视为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这些论述都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贯彻党中央关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念重在落实。在工作实践中,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如何科学理解政治引领的核心要义?如何有效落实政治引领?这些问题都是当前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总结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历史及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当前阶段的发展脉络及现实不足,对党组织开展政治引领研究展开了系统深入探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基本问题。首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基本概念界定展开探讨。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引领思想出发寻求加强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理论基础。最后,从贯彻落实“党管企业”的现实需求、破解企业党建矛盾、统揽推动“四个伟大”三个方面阐述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价值意蕴。第二章对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历史进行考察。依据时间线索,将非公企业政治引领工作分为“争议中起步”“探索中推进”“发展中提升”“规范中壮大”“引领中推进”五个阶段。通过梳理推进历程,进一步深化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发展脉络的认识,进而总结出开展政治引领工作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契合党企发展目标为动力、坚持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保障、坚持以明晰职责完善制度为途径。第三章是对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现实审视。本文运用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既有成就的同时,对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阐释,即党组织政治理念仍待深化、肌体建设亟需健全、领导力有待提升、环境适应性有待增强,并以理念指引、智力资源、组织合力、条件保障四个维度为切入点,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弱化、边缘化难题进行深层次的原因解剖。第四章提出了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实践进路。本部分在综合考量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成就经验、现实境遇、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现实理路,强调要从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统筹优化支撑条件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工作的整体实效。
殷娉玥[4](2020)在《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回应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解决社会新矛盾,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在这一工作过程中,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团组织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力量凭借。2015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党的群团组织工作会议,整体推动群团组织改革,要求以工会、妇联、共青团委代表的各类群团组织激发自身组织活力,增强对于服务对象的联系、组织、动员能力,强化自身组织的“枢纽化”性质,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发生联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共同参与。就中央这一改革要求,由于所服务对象包涵各行各业各类型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会改革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以上海地区为例,在改革过程中,地区工会不断调整自身工作形式,积极寻求与社会组织进行工作联合,相应职工服务项目跨出具体企业范围,在一定区域(如商圈、工业园区、楼宇、创新企业孵化基地等用工单位集中区域)实现了工会职工服务的社会化发展,初步实现了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参与,就国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起到了有益作用。对此,本文整体梳理现有研究就这一主题的关注点,结合中央改革意见提出后工会改革实例,梳理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和现实依据。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群团组织,工会一方面是党政管理的助手,负责实现党对于职工群众的联系,具有“政治性”;另一方面,工会自身仍是“群众性”组织,代表职工群众利益,强调组织工作独立性与自治性。双重属性相互结合,使得工会区别于居委会、街道以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为此,本文以上海地区工会为例,重点探讨工会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三个主要问题:非公企业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党群共建中的基层党工共建问题、工会与社会组织合作中的工会购买服务问题,通过具体案例进行相应论证。基于调研观察发现,上海地区工会改革对其工作成效的提升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健全街镇“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拓展工会组建和职工入会方式以及建设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基层工会变得更有活力、更贴近职工群众;另一方面,借助党群共建、培育社会组织以及购买服务等工会社会化发展方式,工会增强了其“枢纽型”组织作用,提升了对于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强化了党与社会的联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值得注意的是,经历前期改革,基层工会仍要切实增加其独立性和代表性,探索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路径,进而在调解劳资冲突、切实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发挥更为实质作用。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体现了中国工会改革背后呈现的“讲政治+讲服务”的组织理念和行动逻辑,回应了全国总工会“维权服务+维稳建设”的组织发展要求,在满足党政工作要求的同时充分回应广大职工群体需求,随着其组织服务的日益社会化发展,工会也将在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吴晨飞[5](2020)在《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台和指引,非公有制经济自改革开放实施以来,日益焕发出勃勃生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要注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发展党员。贯彻十九大精神,把牢阵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是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首先从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党建工作、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三个角度出发,本研究对以往和现有的政策条例按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在全面、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本文把这些政策的演化作为后续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情况进行价值逻辑对比的参照。同时,本文一方面从非公经济党建与党员发展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出发,论证了做好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应当重视党员发展工作的作用,落实党员发展可以推动整个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另一方面,本文以适应和改善党的执政环境、夯实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开拓和丰富党的执政资源、探索和改进党的执政体制四个角度为立脚点,论证了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以上海市W镇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谈等,本研究对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在党员发展的工作框架、环境和保障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认识不足、党务工作实践不规范、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到位、党员发展教育易脱节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一要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二要提升思想政治认识,三要完善保障运行机制,四要优化培养考核体系。
罗佳鸣[6](2019)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 ——以四川CY集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历史性的突破。无论是在经济贡献还是解决就业等各个方面,非公有制企业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显得越发重要,不仅有利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还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繁荣,构建和谐社会。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实践经验和客观条件,选择了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非公有制企业——四川CY集团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基于对学术界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的阅读,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将党建理论与四川CY集团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其基本经验及有效做法,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此外,结合本地区多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探究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并努力寻找出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选题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思路、研究创新之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概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工人阶级政党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有关党建的论述;非公有制企业的定义以及其党建工作的内涵;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作用、职责以及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第三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四川CY集团及其党组织,其次,基于对回收的问卷数据和访谈纪要的系统分析,总结了四川CY集团在党建工作方面的基本经验、有效做法和存在问题。第四部分:结合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当地两新党工委的调研及访谈,探索出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第五部分:针对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
吴慧心[7](2019)在《南宁市统战部门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三五时期,南宁市有三个国家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县和一个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重点县(区)、共421个贫困村,截至2017年底,还有216个贫困村21.8795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非公有制经济是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发挥统战法宝作用,引导非公经济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加强思想引导、发挥商会力量、组织投资考察、依托粤桂精准扶贫平台来提升非公企业精准扶贫意愿,通过摸清企业意愿、摸清贫困村底数来帮助村企双方精准匹配精准扶贫项目,通过牵头作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协调构建精准扶贫动车模式、推动智力帮扶做好村企合作项目跟踪服务,加快了南宁市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结合作者在南宁市5县7城区调研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情况的结果,通过分析典型产业精准扶贫案例,同时引入迈克尔·布若威提出的“制造同意”观点,探究南宁市各级统战部门通过“身份构建”、“关系构建”、“同意内化”三步,“制造”非公经济参与精准扶贫的“同意”的机制。
陈秋仙[8](2019)在《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中国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在不同领域的迅猛发展,挤进世界五百强,开始“走出去”发展海外市场,也为拉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贡献。在达沃斯论坛等顶尖经济论坛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刺激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对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工作至关重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伟大工程,充满艰巨性,要长期花大力气来抓。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全面从严治党”,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需克服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限制性因素。本文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的研究方法,以深圳市南山区的六家非公有制企业为调查样本,从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者到党建工作者到员工,进行了详细地调研。将调研数据做定性分析,结合调研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党组织覆盖、党组织生活开展、企业中党员表现及认同度、党建文化、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工作能力等。同时,我们将从不同角色群体深入探讨深圳市南山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统计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分别从员工的政治心态、企业发展环境、企业性质、新经济新组织新业态变化、从业人员行业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团队建设,思想建设,载体创新,服务功能六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王勇[9](2019)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以天津塘沽海洋高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满足人民需求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较之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还处于非常滞后的状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全。”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本文从研究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背景、意义、国内外当前的现状入手,从研究非公党建工作的内涵及地位,充分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通过文献参考,问卷调查,实证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科学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认真分析,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及发挥作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让非公企业在思想上接受党建工作,在经济发展中认识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推动非公企业科学、健康发展。
张彦惠[10](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二、非公企业青年心态及原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公企业青年心态及原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1.创新之处 |
2.主要不足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非公有制经济 |
2.非公有制企业 |
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历程 |
(一)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渊源 |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企业党组织的思想 |
2.毛泽东关于企业党建的思想 |
3.邓小平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
4.江泽民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
5.胡锦涛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 |
6.习近平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 |
(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历程 |
1.探索中起步:1978 年-1992 年 |
2.创新中发展:1992 年-1997 年 |
3.深化中提高:1997 年-2002 年 |
4.规范中壮大:2002 年-2012 年 |
5.巩固中推进:2012 年至今 |
二、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义 |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必须要求 |
(二)实现“两个健康”的有效途径 |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
三、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和基本经验 |
(一)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成就 |
1.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两个覆盖”成效显着 |
2.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逐步完善 |
3.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日益增强 |
(二)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本经验 |
1.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
2.“党建+品牌” |
3.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三)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证研究 |
1.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
2.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效 |
3.辽宁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
四、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观念滞后:非公有制企业党的思想建设有待加强 |
1.非公有制企业主党建意识弱化 |
2.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党性观念淡化 |
(二)组织薄弱: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织力有待提升 |
1.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面临困难 |
2.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 |
(三)水平不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量有待加强 |
1.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不够强 |
2.党建指导员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适配度不够高 |
(四)制度缺位: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1.工作机制不健全 |
2.运行机制不顺畅 |
3.激励机制不健全 |
五、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
(一)强化政治导向,坚持党建引领 |
1.增进认同凝聚共识 |
2.搭建平台转化优势 |
(二)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作用 |
1.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 |
2.激发组织活力 |
(三)夯实工作力量,提高能力水平 |
1.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
2.打造高素质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 |
3.选优配强党建顾问 |
(四)完善要素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
1.加强经费保障 |
2.强化政策保障 |
3.抓好制度保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辽宁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对党内政治文化基本理论的阐述 |
(二)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历史的考察 |
(三)对党内政治文化现状与面临问题的研究 |
(四)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路径的探讨 |
(五)对已有成果的评价 |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建构 |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一般理论 |
一、政治文化的提出与界定 |
二、政治文化的特征与要素 |
(一)政治文化的特征 |
(二)政治文化的要素 |
三、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
(一)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
(二)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理论内涵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提出与界定 |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特征与要素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特征 |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要素 |
三、党内政治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
(一)党内政治文化的结构层次 |
(二)党内政治文化的主要功能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机制 |
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概念与特征 |
(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概念 |
(二)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特征 |
二、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途径与方式 |
(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途径 |
(二)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方式 |
三、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动因与过程 |
(一)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动因 |
(二)党内政治文化传承的过程 |
第二章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与逻辑理路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历史演进 |
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开创与奠基 |
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曲折 |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推进与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
一、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二、党组织的制度化运作: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逻辑中介 |
三、党员政治人格的完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逻辑指向 |
第三章 党内政治文化的现状调查——以甘青宁地区为例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现状的问卷设计、主体特征与调查样本 |
一、党内政治文化现状的问卷设计 |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二)指标设置与问卷编制 |
二、当前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特征 |
(一)党组织分布情况 |
(二)党员的群体特征 |
三、党内政治文化现状的调查样本 |
(一)调查过程 |
(二)样本特征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的实际状况——基于问卷调查的结果 |
一、党内政治认知的现状 |
二、党内政治情感的现状 |
三、党内政治态度的现状 |
四、党内政治评价的现状 |
五、党内政治信仰的现状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调查结论 |
(一)政治认知存在表面化 |
(二)情感忠诚与疏离并存 |
(三)态度明确但不够稳定 |
(四)价值评价与选择不一 |
(五)信仰与日常行为背离 |
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
第四章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部因素 |
一、行为主体的因素 |
二、政治生态的因素 |
三、传承机制的因素 |
四、制度保障的因素 |
第二节 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外部因素 |
一、封建糟粕观念的影响 |
二、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 |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侵蚀 |
四、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 |
第五章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路径 |
第一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 |
一、规范政治生活和涵养政治生态是直接目标 |
二、加强党的领导和培育合格党员是根本目标 |
第二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二、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
三、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革命文化为源头 |
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 |
五、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 |
第三节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的主体建设 |
(一)加强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二)促进党组织的制度化运作 |
(三)不断完善党员的政治人格 |
二、调适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外环境 |
(一)顺应世界文化多样化的趋势 |
(二)凝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发展 |
(三)全面修复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
三、优化党内政治文化的传承机制 |
(一)继续强化组织系统传承政治文化的功能 |
(二)大力发挥宣传系统传承政治文化的功能 |
(三)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传承政治文化的功能 |
(四)有效促进群团系统传承政治文化的功能 |
四、健全党内政治文化的保障措施 |
(一)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
(二)创新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三)推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主要不足 |
第一章 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基本问题探讨 |
一、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相关概念 |
(一) 非公有制企业 |
(二)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 |
(三)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 |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引领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加强非公企业政治引领思想 |
三、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价值意蕴 |
(一) 贯彻“党管企业”的现实需要 |
(二) 破解企业党建矛盾的应有之义 |
(三) 统揽“四个伟大”的必然要求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历史考察 |
一、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发展历程 |
(一) 第一阶段(1978至1992年): 争议中起步 |
(二) 第二阶段(1992至1997年): 探索中推进 |
(三) 第三阶段(1997至2002年): 发展中提升 |
(四) 第四阶段(2002至2012年): 规范中壮大 |
(五) 第五阶段(2012年至今): 引领中推进 |
二、改革开放以来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基本经验 |
(一) 坚持以契合党企发展目标为动力 |
(二) 坚持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为保障 |
(三) 坚持以明晰职责完善制度为途径 |
第三章 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现实审视 |
一、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现状调查 |
(一) 调研对象的基本概况 |
(二) 问卷设计与样本信息 |
(三) 调查数据的结果透视 |
二、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主要成就 |
(一) 政治引领意识逐渐增强 |
(二) 政治引领工作日益强化 |
(三) 政治引领基础不断夯实 |
三、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阻滞因素 |
(一)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理念仍待深化 |
(二)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肌体建设亟需健全 |
(三) 非公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力有待提升 |
(四) 非公企业党组织环境适应性有待增强 |
四、影响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多维度分析 |
(一) 理念指引维度 |
(二) 智力资源维度 |
(三) 组织合力维度 |
(四) 条件保障维度 |
第四章 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的实践进路 |
一、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奠定政治引领的思想基础 |
(一) 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方向指引 |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文化指向 |
(三) 以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为价值遵循 |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凝聚政治引领的组织力量 |
(一) 加强非公企业主的政治参与 |
(二) 提升企业党务队伍专业水平 |
(三) 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工作 |
三、提升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发挥政治引领的实际效能 |
(一) 以情动人,加强党组织关怀帮扶力度 |
(二) 以文化人,提升党组织思政教育水平 |
(三) 以制管人,健全党组织运行体制机制 |
四、统筹优化支撑条件,筑牢政治引领的坚实保障 |
(一) 抓牢“两个覆盖” |
(二)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
(三) 优化网络宣传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介绍 |
第五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工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和行动策略 |
第一节 党的工会理论及工会组织的定位 |
一、工会组织的性质 |
二、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
三、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工会组织的职能调整 |
第二节 工会同其他治理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优劣势比较 |
一、居委会:科层制模式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优劣表现 |
二、社会组织:新兴力量的参与优势与难度 |
三、工会:间于党政管理与社会服务之间的群团力量 |
第三节 上海地区工会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行动策略 |
一、建设“职工服务站”使工会在基层治理中更紧密联系群众 |
二、工会创新实事项目在基层治理中提升服务职工本领 |
三、激活工会主席活力提升工会参与基层治理的能力 |
第三章 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性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工会改善劳动关系问题 |
一、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必须首先解决非公企业建会问题 |
(一)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情况 |
(二)“四位一体”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 |
二、工会稳定劳资关系对基层治理的作用 |
(一)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的工会能够在基层治理中起到维护职工群众利益作用 |
(二)劳资自治、集体博弈的集体协商谈判模式稳定劳资关系 |
第二节 党领导下的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分析 |
一、党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中“党工联建”模式 |
(一)“党工联建”的工会工作模式分析 |
二、党领导下的工会与居委会协同治理分析 |
(一)“三位一体”协同治理 |
三、工会柔性化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
(一)工会创新凝聚职工新方式 |
(二)工会参与社区治理路径分析 |
第三节 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下工会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形式发展 |
一、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形式:工会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
(一)工会购买社会服务概况 |
(二)购买服务环节增进工会与社会力量的沟通 |
二、“社会服务”的改革模式 |
(一)工会参与基层治理创新的“枢纽型组织”转型 |
(二)适用性与挑战 |
第四章 工会进一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与建议 |
第一节 明确基层痛点,争取党政资源支持 |
一、非公企业工会组建缺乏积极性 |
二、加强工会与政府、企业沟通,优化联席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加强工会独立性建设,提升职代会运行质量 |
一、部分工会欠缺代表性未能很好履行职能 |
二、创新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建设 |
第三节 充实枢纽型组织力量,加强工会社会化工作 |
一、工会社会化工作问题分析 |
(一)顶层设计、政策支持与工作机制问题 |
(二)职能规定、条件保障与功能发挥问题 |
二、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创新实践 |
(一)充实力量、建设专业队伍 |
(二)加强社会组织培育职责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19年2月15日:上海市外滩总工会访谈内容 |
附录二:2019年3月1日:上海市杨浦区总工会访谈提纲 |
附录四: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调研记录 |
附录五:2019年5月29日: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本田motor访谈提纲及访谈记录整理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标、对象与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中央关于非公经济党建的政策 |
(一)中央对非公经济的政策调整 |
1.非公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附属与补充 |
2.非公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合法化 |
3.非公经济在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巩固与发展 |
4.非公经济在新时代的发展 |
(二)中央对非公经济党建的政策调整 |
1.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探索与试验 |
2.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推广与普及 |
3.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强化与优化 |
(三)中央对发展非公经济人士入党的政策调整 |
1.中央对非公经济人士认识的变化 |
2.中央对非公经济中发展党员的政策变化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必要性 |
(一)非公经济党建与党员发展工作的逻辑关系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 |
1.有利于适应和改善党的执政环境 |
2.有利于夯实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
3.有利于开拓和丰富党的执政资源 |
4.有利于探索和改进党的执政体制 |
三、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现状分析——以上海市W镇为例 |
(一)W镇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概况 |
1.党员发展情况剖析 |
2.党员发展工作框架 |
3.党员发展工作环境 |
4.党员发展工作保障 |
(二)非公经济党建中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1.非公经济人士思想认识不足 |
2.党务工作实践不规范 |
3.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到位 |
4.党员发展教育环节易脱节 |
四、加强非公经济党建中党员发展工作的建议 |
(一)规范党员发展工作 |
1.统筹党员发展计划 |
2.遵守党员发展标准 |
3.落实党员发展流程 |
(二)提升思想政治认识 |
1.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2.加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3.正确树立政治定位认知 |
(三)完善保障运行机制 |
1.选优配强工作队伍保障 |
2.多筹并举工作经费保障 |
3.分类规划工作阵地保障 |
(四)优化培养考核体系 |
1.严格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
2.统一构建党员教育管理平台 |
3.健全畅通党员能进能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对象概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 ——以四川CY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6 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6.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概述 |
2.1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工人阶级政党的论述 |
2.1.2 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有关党建的论述 |
2.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概念界定 |
2.2.1 非公有制企业的内涵 |
2.2.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
2.3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概述 |
2.3.1 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2 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工作职责 |
2.4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 |
2.4.2 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
2.4.3 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
2.4.4 解决我国主要矛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三章 四川CY集团党建工作的实践 |
3.1 四川CY集团的基本概况 |
3.1.1 四川CY集团简介 |
3.1.2 中共四川CY集团总支部委员会简介 |
3.2 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步骤 |
3.2.3 调查内容 |
3.2.4 调查回收 |
3.3 四川CY集团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及有效做法 |
3.3.1 企业主作用发挥和党组织建设紧密结合 |
3.3.2 企业党组织与法人组织架构紧密结合 |
3.3.3 党建引领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 |
3.3.4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
3.3.5 党组织关怀与企业凝聚力建设紧密结合 |
3.3.6 党建活动与企业社会责任紧密结合 |
3.4 四川CY集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3.4.1 党组织在基层职工群众中展示度不强 |
3.4.2 教育和启发职工群众思想觉悟力度不够 |
3.4.3 党建工作科学安排时间尚有差距 |
3.4.4 党组织调动和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不力 |
第四章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
4.1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困境 |
4.1.1 党建工作内源动力不足 |
4.1.2 非公有制企业“两个覆盖”落实困难 |
4.1.3 党建工作效果不佳 |
4.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面临困境的原因 |
4.2.1 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认识不足 |
4.2.2 思想政治工作迟缓与滞后 |
4.2.3 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 |
4.2.4 党建工作模式陈旧 |
4.2.5 党员分布散、流动性较大 |
4.2.6 党务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低 |
第五章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
5.1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
5.1.1 重视非公有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5.1.2 实行“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两手抓 |
5.2 完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党员人才队伍 |
5.2.1 做好党员发展,强化党员管理 |
5.2.2 实行党员干部与企业管理干部的双向培养 |
5.2.3 大力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和指导 |
5.3 找准结合点,实现党建工作和非公有制企业共同发展 |
5.3.1 积极引导企业落实国家政策,做企业发展的导航仪 |
5.3.2 充分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精神,做企业发展的智囊团 |
5.3.3 加强党对工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做企业发展的润滑剂 |
5.4 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体制,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
5.4.1 健全完善党组织组建方式 |
5.4.2 健全完善党建激励和约束机制 |
5.4.3 健全完善活动经费保障机制 |
5.4.4 构建高效节约的党建新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7)南宁市统战部门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1.4.1 统一战线 |
1.4.2 精准扶贫 |
1.4.3 非公企业 |
1.4.4 工商联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5.1 独创或新颖之处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二、统战部门推动南宁市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
2.1 南宁市精准扶贫任务艰巨 |
2.1.1 南宁市概况 |
2.1.2 南宁市农村贫困人口情况 |
2.1.3 南宁市精准扶贫难度较大 |
2.2 南宁市非公企业精准扶贫力量未得到完全释放 |
2.2.1 南宁市非公经济发展向好 |
2.2.2 南宁市非公经济参与精准扶贫力量有待挖掘 |
2.3 政府绝对主导下的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局限性 |
2.3.1 政府精准扶贫资源渠道单一 |
2.3.2 政府精准扶贫的专业性能力欠缺 |
2.3.3 精准扶贫工作的形式化问题 |
2.3.4 易滋生腐败问题 |
2.4 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具有天然优势 |
2.4.1 非公企业具有丰富产业经验 |
2.4.2 非公企业可减轻政府扶贫投入负担 |
2.4.3 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效率高 |
2.5 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需要统战部门引导 |
2.5.1 非公企业对精准扶贫的理解较浅层 |
2.5.2 非公企业自发帮扶不够精准 |
2.5.3 非公企业自发帮扶持续性差 |
三、南宁市统战部门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主要方法 |
3.1 积极发动,引导非公企业提升精准扶贫意愿 |
3.1.1 做好思想引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感 |
3.1.2 通商会力量,发动企业扶贫 |
3.1.3 组织投资考察,帮助企业看到更多精准扶贫商机 |
3.1.4 依托粤桂精准扶贫,对接广东企业参与广西精准扶贫 |
3.2 强调精准,帮助村企双方匹配精准扶贫项目 |
3.2.1 摸清贫困村底数,助力因地制宜引入企业 |
3.2.2 摸清企业意愿,推动提升帮扶动力 |
3.3 积极协调,做好村企合作项目跟踪服务 |
3.3.1 发挥牵头作用,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 |
3.3.2 发挥协调作用,构建精准扶贫动车模式 |
3.3.3 推动献计献策,做好智力帮扶 |
四、南宁统战部门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成效 |
4.1 非公企业参加精准扶贫满意度调查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分析 |
4.1.3 结果分析 |
4.2 南宁统战部门提升了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效果 |
4.2.1 参与精准扶贫的非公企业数量大幅提升 |
4.2.2 非公企业在精准扶贫项目中的投入增多 |
4.2.3 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增多 |
4.2.4 推进了非公企业转型发展 |
4.3 南宁市非公企业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
4.3.1 精准扶贫产业同质化 |
4.3.2 政策配套未能跟上 |
4.3.3 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不高 |
五、南宁市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统战策略 |
5.1 构建身份 |
5.1.1 帮扶企业需构建双重身份 |
5.1.2 非公企业身份构建方法 |
5.2 构建关系 |
5.2.1 “亲”“清”政商关系 |
5.2.2 亲清政商关系具有柔性推动力 |
5.3 同意内化 |
5.3.1 企业精准扶贫的根本动因是盈利 |
5.3.2 精准扶贫工作的最高目的是“双赢”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新时代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理论概述 |
2.1 新时代概述 |
2.1.1 新时代的提出背景 |
2.1.2 新时代提出的依据 |
2.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相关内涵 |
2.2.1 非公有制企业的内涵 |
2.2.2 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的特征 |
2.2.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内涵 |
2.2.4 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征 |
2.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
2.3.1 巩固中共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2.3.2 加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
2.3.3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
2.3.4 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
2.3.5 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有效手段 |
第3章 深圳市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实证分析 |
3.1 调研说明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式 |
3.2 调查结果数据及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分析 |
3.2.2 访谈结果数据及分析 |
3.3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分析 |
3.3.1 基于企业性质的分析 |
3.3.2 基于企业环境的分析 |
3.3.3 基于新经济新组织新业态分析 |
3.3.4 基于企业从业人群阶层性质分析 |
3.3.5 基于政治心态的分析 |
3.3.6 基于行业性质分析 |
第4章 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对策 |
4.1 加强组织建设,探索多维党建新生态 |
4.1.1 组织建设关键在于提高“两个覆盖” |
4.1.2 加强园区的楼宇党建模式 |
4.2 完善制度建设,增强党内生活规范性 |
4.2.1 完善非公有制党建的顶层机制设计 |
4.2.2 配套完善各项党建活动制度 |
4.2.3 党建经费保障制度 |
4.3 重视队伍建设,激活党员参与积极性 |
4.3.1 强化党员主人翁意识 |
4.3.2 强化党组织负责人带头作用 |
4.3.3 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队伍的培养锻造 |
4.4 强化思想教育,提升队伍的能力素质 |
4.4.1 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 |
4.4.2 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培养学习型党员活动 |
4.4.3 推进理想信念教育 |
4.5 创新党建载体,着力提升党建实效性 |
4.5.1 党建管理载体要创新 |
4.5.2 党组织生活方式创新 |
4.5.3 党建的学习路径创新 |
4.6 赋能服务职能,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
4.6.1 注重顶层设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4.6.2 服务企业目标,解决企业经营难题 |
4.6.3 服务企业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一 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南山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访谈提纲 |
(9)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以天津塘沽海洋高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党建相关概念 |
2.1.1 非公有制企业 |
2.1.2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
2.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
2.2.1 非公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
2.2.2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3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
2.3.1 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
2.3.2 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具有政治保障作用 |
2.3.3 非公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大发展 |
第三章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
3.1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发展阶段 |
3.1.1 非公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期 |
3.1.2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初步发展期 |
3.1.3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期 |
3.1.4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巩固完善期 |
3.2 塘沽海洋高新区基本概况 |
3.2.1 塘沽海洋高新区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
3.2.2 塘沽海洋高新区非公党建工作主要做法 |
3.2.3 塘沽海洋高新区非公党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四章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1 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方法 |
4.1.1 问卷调查研究 |
4.1.2 相关数据分析 |
4.2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党建工作弱化现象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
4.2.2 党员教育管理失控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
4.2.3 党组织全覆盖的局面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
4.2.4 党员“群众化”、党组织边缘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
4.2.5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
4.3 非公党建工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4.3.1 思想和理解的偏差导致对党建工作缺乏支持 |
4.3.2 非公企业党员学习教育不足,参加教育培训困难 |
4.3.3 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党员发挥作用的工作热情 |
4.3.4 制度建设不健全制约了工作的有效落实 |
4.3.5 党务干部素质偏低制约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
第五章 典型案例分析 |
5.1 基本概况 |
5.2 主要做法 |
5.2.1 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保驾护航企业发展 |
5.2.2 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不断突破企业创新发展 |
5.2.3 支部委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建立优秀党员队伍 |
5.2.4 组织生活丰富多彩,带动企业文化不断进步 |
5.2.5 以人为本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企业服务水平 |
5.3 成功经验 |
第六章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措施 |
6.1 加强思想建设,引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对企业的指导作用 |
6.1.1 统一思想认识,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6.1.2 取得公司高层信任,获得出资人和管理层的支持 |
6.1.3 做好服务管理,加强对非公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6.2 加强能力培养,提高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能力水平 |
6.2.1 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
6.2.2 打造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平台 |
6.2.3 建立常态化教育培训制度 |
6.3 加强组织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
6.3.1 充分认识“两个覆盖”的重要性 |
6.3.2 明确“两个覆盖”工作的目标要求 |
6.3.3 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
6.4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
6.4.1 健全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
6.4.2 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 |
6.4.3 健全完善非公党建经费保障机制 |
6.4.4 健全完善非公党建工作考核方式 |
6.5 加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6.5.1 严格发展工作程序 |
6.5.2 做好党员日常管理工作 |
6.5.3 做好党的群团工作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问卷调查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四、非公企业青年心态及原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研究[D]. 徐鹏.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2021(08)
- [2]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 刘舒怀. 兰州大学, 2021(09)
- [3]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政治引领研究[D]. 刘潇. 山东大学, 2020(10)
- [4]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D]. 殷娉玥.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非公经济党建中的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以上海市W镇为例[D]. 吴晨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 ——以四川CY集团为例[D]. 罗佳鸣.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8)
- [7]南宁市统战部门推动非公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D]. 吴慧心. 广西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D]. 陈秋仙.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问题的研究 ——以天津塘沽海洋高新区为例[D]. 王勇.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2)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