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合登陆作战信息资源动员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何岸[1](2020)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主题为: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作为资源极为缺乏的岛国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为何忽视了极其重要的海上交通线保护,从而导致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以一系列灾难性的失败而告终?由于研究主题属于战略研究领域中关于战争失败的研究范围,所以本文根据战争失败研究的代表性着作《军事灾难:战争失败的剖析》一书提出的导致战争失败的“军事灾难”产生的基本理论框架来加以分析,首先确认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属于战争失败中的典型“军事灾难”,而这种“军事灾难”的产生绝非单一因素所导致。其次,分别从纵向层次与横向领域两个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其中,纵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国家、军队、战区/舰队、部队四个层次,分别对应战略研究中的大战略、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次。横向的研究则分为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领域,并按照这四个领域依次探寻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原因。最后,根据导致其失败的政治、军事、组织、敌人四大原因,总结了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及其对于当今海洋战略的启示。
徐立特[2](2020)在《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文中指出从开启“新海军”时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国海军经历了从籍籍无名到世界第一的巨大转变。这一发展历程固然会受到美国优越的自然禀赋、经济实力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力、国内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人才优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也离不开海军思想、海军战略、海军建设与海军行动四位一体的相互配合与推动。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海军建设和海军行动检验、强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海军思想与海军战略,体现了美国海军独霸全球的实践路径。第1章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海军思想是美国海上力量发展的智力资源与潜在动力。尤其是马汉的海军思想,甫一出世便风靡全球,成为各大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强心剂。马汉海权思想的横空出世并不是偶然的,从华盛顿、亚当斯与杰斐逊,到西奥多·罗斯福时期,海军建设随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型而强化升级,海军思想也围绕着美国的军事扩张与海外商业发展战略演进而不断更新。到马汉时代,他成功地整合了海军历史与海上战争经验的特有规律——尽管这些规律有不少是片面的和不充分的,但依旧比较成功地在海权与大国实力增长之间建立起正向联系。在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与瓜分世界的进程中,体现了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时期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马汉的海权思想在空间-制海权-商业扩张-海外基地之间构建了话语体系,就海权思想而言,是比较完整的,并且存在着不断自我修补的余地,其影响力直至今日依然发挥着效力。第2章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海军战略是海军思想在实践中的反映,作为美国海权推进的总体规划,是美国海军发展运筹帷幄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海军战略随着时代背景的变迁而不断演进。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整个总统任期内,都以将美国海军建设成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海军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伍德罗·威尔逊的海军战略不似罗斯福那样明显和激进,他反复强调的是公海航行自由,为全球性自由贸易的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以海洋自由为口号,以商船和护航舰队为手段,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交战双方供应战争物资,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同时,受战争双方不断扩张海军的影响,威尔逊政府提出了建立“最强大海军”的目标。作为协约国一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迅速将海军战略由攻势制海战略转变为防御制海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岌岌可危的战争威胁面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实行中立战略,保存了美国海军实力。罗斯福认为美国将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而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采取“控制海洋”战略。参战后,在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军事压力面前,出于对国家利益与战场态势的考虑,罗斯福采取了“大西洋优先”战略,把重心放在欧洲,进行跨大西洋航道护航,在太平洋战场采取灵活太平洋战略,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政策。同时,罗斯福继续坚持海权战略,拒绝了派遣远征军参加大陆作战的主张。这些战略的实施,对调配战争资源、保障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第3章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在1882-1945年的这段时期内,美国历届政府的决策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海军发展寄予厚望。19世纪80-90年代,新海军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发展的显要标志,美国海军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造舰高峰。西奥多·罗斯福是热忱的大海军主义者,他不仅为海军建设提出计划、建议并为之游说国会,还亲自在海军战争学院召开舰船设计会议,就建造新舰的设计方案出谋划策。在海军建设上,威尔逊不仅关注到美国可以从海军扩建计划中获取大量利益,还观察到包括日本、英国在内的列强正掀起不可抑制的海军扩建热潮,于是迅速确立起两洋战略,两洋战略配合巴拿马运河的开通,美国海军战略又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海军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并没有阻止任何海军强国的扩军步伐。处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更是把壮大海军作为增加就业、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这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出的工业复兴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顺应海上作战形式的变化,大力推进航空母舰建设,成为美国海军夺取制海权的重要保障。第4章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世纪末以来,美国海军从一支孤立主义海军发展为全球性海军,并确立起在全球海域的支配地位,这一过程是伴随着美国海军行动展开的。美西战争是美国海军对外扩张的开端,战争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殖民权益,激发了美国的扩张野心。此后,即便有时会变换形式,但美国本土之外的对外扩张之路就此开启。美国迟至1917年才决定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协约国一方,在战争中,检验了美国海军的建设成果,验证了美国海军战略,也推动了美国海军的军事变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马汉所倡导的美国海权优势得以尽显,美国彻底冲破了孤立主义的束缚,在大西洋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线作战,在大西洋实行反潜战,在太平洋实行潜艇战,并顺应海军军事变革需要,建立快速航母战斗群。第二次世界大战充分体现了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对海军力量的支撑作用。美国的海军行动,实践并超越了马汉的海权理论,推动了海军作战战术的革新,通过对战争的参与,美国海军深刻体会到并践行了以航空母舰为作战核心取代以战列舰为作战核心的海军军事变革。这些海军行动为二战后美国海军独霸全球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基础。第5章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经济意义上的,还是地缘政治意义上的,尤其是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与大国竞争中,海洋的战略意义日渐凸显。在大国竞争过程中,海军的意义不言而喻,在影响海军建设的诸因素中,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相对突出,大国海军的崛起通常离不开这些因素的支撑。自马汉创立现代海权理论以来,海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瞩目的焦点问题,也上升为很多国家的国家战略。海权论固然符合其提出时期的时代需求,在西方强国崛起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海权论也有其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其理论的自身局限性及其霸权本质上。
蔺陆洲[3](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刘瑞红[4](2020)在《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自从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就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意义。铁路甚至成为近代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生死线”,战时对于铁路无论敌我,该利用时就必须利用,该毁弃时也必须尽可能毁弃,否则都意味着失败。是利用,还是毁弃,取决于战争形势的变化。如不能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决策,从战略战术上适时地利用或毁弃铁路,往往成为生死成败的关键因素。“生死线”是铁路战争中对铁路的精准战略定位,它有时表现为进攻线、有时表现为防御线和封锁线、有时意味着生命线、有时意味着死亡线。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意义上的“线”,取决于铁路掌握敌我之手和如何对待铁路。铁路在抗日战争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死线”作用。本文着眼于铁路和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相关探讨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内容展开。明治维新之后,铁路逐渐成为日本对外侵略的战争武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并利用铁路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日军为了争夺铁路控制权对中国铁路进行了破坏和摧残。为了保持其在华侵略的输血管道铁路的畅通,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对铁路实施殖民化管理,并采取了一些利于铁路维护和运营的措施,如修复旧路并修建新路、推行“爱路运动”、实行铁路联运等措施,以增强铁路的运输力。日本在沦陷区铁路运输以军运为主,同时肩负运输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掠夺的资源和财富。但是由于中国军民的抗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铁路破袭战的开展,给予了日军铁路修复、新筑、营运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始终未能保持铁路畅通。铁路为战争的交通利器,因而做好铁路战备十分必要和重要。国民政府铁路战备主要表现为将铁路纳入战时轨道,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完善铁路法规、规章及管理制度等。同时国民政府又改善和充实了一些铁路线路的铁路设备,如抽换重钢轨、枕木及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车辆增强运输能力,增设电信设备,统一车辆调度,增筑和改进防空设备,增加站场设备提高运输效率,购储行车及紧急修理材料。另外国民政府还进行了一些战备铁路的修筑,如贯通粤汉铁路、修筑苏嘉铁路、修筑钱塘江铁路大桥等。最后国民政府还加强了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如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合作、策动铁路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储备铁路人才等。铁路建设与运输决定了战争的机动性。由于日本沿铁路线快速推进战争,致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铁路大部分沦陷,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随之转移。为了保障大后方与战争前线及国际间的交通联络,国民政府在西南、西北大后方新修筑了一些铁路线。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提高铁路的抗战运输力,又采取了一系列铁路建设和管理措施,如完善铁路设备、强化联合运输机制、铁路线段联合办工、人事策励、交通机关与军队协同作战等。战时铁路运输主要以军运为主,同时兼顾非军事客货运输。由于战火的摧残及战时铁路器材、燃料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战时铁路的运输力,并致使铁路运输呈现不平衡性。虽然战时的环境制约了铁路运输效力,但是在铁路员工的奋勇斗争下,铁路还是为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铁路由于其自身的运输优势,被视为本国国防的“国之重器”。战争时,铁路不仅是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交战双方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交战双方的“生死线”,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战争的直接武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发起的诸多战役,皆围绕破坏铁路的运营或争夺铁路干线的控制权而展开,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由于日军对中国铁路交通线的破坏和摧毁,致使中国的铁路随着国土的沦丧而不断地撤退和沦陷,而中国铁路员工在铁路撤退中奋勇抢拆、抢运,始终保持与军队共进退,以及在铁路沦陷后依然在沦陷区坚持与日军展开英勇斗争等行为,皆表现出了抗战期间铁路员工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民族精神。抗战14年,日本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以及中国军队为时局所迫对铁路的自行破坏和拆除,直接和间接地造成了铁路的巨大损失,如铁路设施、产业设备、财产、营业以及铁路人员的损失等。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后,已经开始进行铁路复员的筹划与准备。但是由于国民政府铁路接收与复员目的是为了打内战的需要,这不仅暴露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和反动的本质,而且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其展开了针锋相对的铁路军事斗争,最终致使国民政府接收铁路和恢复交通的企图破产。通过对铁路与抗日战争的互动关系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铁路诞生后,在近代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改变了战争的战略、战术,也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铁路事业在近代战争中得到了检验与考验,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战争的胜败决定了铁路的存亡;铁路在战争中不仅担负着重要的军运任务,也兼顾了非军事客货运输,但军事运输为其主要方面,但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破坏致使铁路运输力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铁路是大国重器,铁路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代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铁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胜负,但铁路本身并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詹子懿[5](2020)在《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动,中国的外交战略面临着深刻而剧烈的转型,周边外交的重要性显着提升。东南亚拥有着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航道和战略水域,是进出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也是重要的交通运输线路,这种特殊的地缘位置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使得东盟及其成员国在我国周边外交战略中至关重要,其是中国地缘经济、政治和安全的依托地带,也是中国开展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在中国—东盟总体外交关系中,防务外交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安全合作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它对于增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和理解、减少疑虑、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以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巨大的意义,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安全抓手和重要支撑。中国与东南亚的防务外交开始于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地区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出现了重大变革,伴随着东盟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国对外战略与安全观念的转变,中国与东南亚(东盟国家)的防务外交进程在稳步推进中取得了重大突破,逐渐步入新的平台、轨道和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双方关系的深化,并推动着亚太地区新型安全秩序的建立。然而,由于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原因,与高度繁荣的经济合作相比,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机制水平低、互动领域狭窄、内容层次有限和实践性较弱等问题困扰着双方防务外交的深入发展,进而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安全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产生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在此背景下,系统全面地研究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关系的理论和政策实践有着重大学术和现实意义。对此,本文立足于历史研究和国际关系演绎分析的方法,将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置于冷战后亚太安全合作的整体背景和发展进程中,对其进行多层次、多维度、多轨道、多领域的探究,并基于经验梳理归纳总结双方防务外交发展中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明确其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从而为中国周边防务外交的进一步发展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政策启示。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主体六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立足于当今中国外交战略与亚太安全形势变化的特点阐述了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归纳其不足和局限性,从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学术基础和方向指导。第一章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对防务外交概念的不同认知和使用,对防务外交做出了准确和全面的界定,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清晰的研究视角和概念框架。此外,本章还将从宏观背景和历史参照的角度梳理冷战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防务外交的发展。第二章将结合冷战结束后国际与亚太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分析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演变的原因。在基础因素方面,两极对抗的终结为亚太地区战略力量的分化重组和中国—东南亚关系的全面发展扫清了障碍,进而为中国—东南亚(东盟)防务外交的转型铺平了道路。动力因素方面,冷战结束后全球、区域间、区域、次区域和国家等多层次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交织造成亚太地区安全威胁的综合化,迫切地要求中国与东盟国家提升地区实际安全治理能力,而防务外交则切合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利益诉求。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对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分析的主体,分别探究了东盟框架内外的政策实践。其中,东盟组织框架内、以东盟为中心和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开展的最重要平台,这些机制包括东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以及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除此之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在东盟组织框架外开展了大量的防务外交与合作,主要有香格里拉对话和北京香山论坛等由大国发起并主导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开展的防务外交,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延续并拓展深化的双边防务联系,包括防务对话交流、国防教育、武器转让和国防技术合作、舰艇访问、联合军事演练等多个内容领域。在前文理论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对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的现状与前景进行了评析和展望,归纳出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结构性、规范性和动力性特点,指出其面临的内容层级较低、“软安全”导向与过于依赖多边机制三大局限,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政策建议。第一,扎实提升防务外交层级水平,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国家战略互信建设;第二,切实履行亚洲新安全观中的“综合安全”理念,统筹维护传统与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第三,继续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下的防务合作,同时要将重点放在做实具有战略潜力、战略价值的双边关系上,打造有助于促进中国国家利益的防务外交“战略支点国家”,以点带面,推动中国—东盟防务外交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穆春唤[6](2020)在《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国际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也是美国建立和维持全球统治地位必然要涉足的重点区域。美国自冷战时起,就试图通过和中东地区各种类型政治行为体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这个地区的事务,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之间的关系。多年来,美国始终关注中东地区不同国家的库尔德武装组织,并根据自己与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所在国家的关系或局势,来制定针对这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不同政策。本文主要是从威胁认知理论的视角,来分析美国在规避威胁、遏制威胁以及消灭威胁等动机的驱使下,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作为一种客观现实,美国对中东地区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多元的。既有正向关系的支持、合作以及接触,也有反向关系的打压与制裁。在此基础上,政策实施的深度和广度也存在差异。而这些政策的形成与差异的产生,都和美国的威胁认知具有重要的内在联系。首先,威胁认知是导致美国对不同国家库尔德武装组织开展合作、支持和接触,或是打压、打击和制裁等基本政策的主要原因。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积极支持与合作政策,主要源于美国对冷战时期苏联共产主义势力对伊拉克的影响,还有伊拉克极权主义政权在海湾地区的扩张以及穆斯林什叶派势力在伊拉克的增长等一系列威胁认知。同样,美国积极支持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是感受到了叙利亚内战中“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崛起在中东地区对美国构成的巨大威胁。小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将伊朗视为中东地区的主要安全威胁,而与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进行了接触。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伊朗的威胁评估显着下降,同时对库尔德武装组织自由生活党的威胁认知相对上升,因此,将该组织列入了恐怖主义组织名单进行制裁。对于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美国主要是考虑到与土耳其的同盟关系,因而支持土耳其政府镇压库尔德工人党,并将该组织列入恐怖主义名单予以制裁。其次,威胁认知对美国的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具有限制作用。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追求的违反国家主权原则的民族分离主义目标,影响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因此,美国在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采取支持与合作政策时,谨慎把握对这些组织的支持限度,尽量降低库尔德民族主义对地区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威胁。最后,威胁认知也影响到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就美国与伊拉克和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而言,考虑到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和伊拉克什叶派威胁的长期存在,因而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合作政策更具有战略性;而由于“伊斯兰国”组织威胁的短期性和非关键性,因此美国基于反恐战争与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形成的合作关系则侧重于战术性。本文通过威胁认知理论对美国针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所做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美国作为国家行为体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所代表的非国家行为体制定政策时的威胁认知考量。并从中认识到美国对于中东地区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差异,根本原因就是美国对待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并非是为了支持库尔德民族的自治与独立,而是从威胁认知出发来更加有效地维护美国自身在中东地区的霸权。从论文研究的创新来说,这种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结果,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探讨,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李向格[7](2019)在《“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文中指出大和战舰是日本帝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秘密建造的巨型战舰,1941年建成服役,1945年日本战败前被美军战机击沉。战后,“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以及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在战后七十余年里,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本论文重点考察了日本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变历程。首先还原历史叙述中的大和战舰,其次,呈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大和战舰”话语方式,对以大和战舰为主题的跨越小说、漫画、动画片、电影等多种媒介的文本进行梳理和解读。通过细查这些貌似盘根错节的互文性文本修辞,发现其间的话语范式,分析这些话语范式对日本人的情感倾向与国民记忆的影响,进而揭示在这一反复讲述的过程中潜藏于话语构建背后的日本人的战争历史认知。本论文由五章组成。第一章,还原作为历史事件的“大和战舰”。由“日本近代海军建设”、“大和战舰参战始末”两部分构成。该部分通过对日本近代海军史的回顾,追寻大和战舰相关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战后“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初现”(1945-1973)。由“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三部分构成。将小说、电影等媒介中的“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45-1973年,在这一时期的不同话语范畴中呈现的是“大和战舰”的“本来面目”,即历史中的大和战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大和战舰的幸存者以及参与大和战舰的设计者对“大和战舰”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二次构建,形成了两种表述形态:悲情英雄主义的“大和”和代表先进技术的“大和”。“大和战舰”的书写由文本走向荧幕,其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大和战舰”的悲剧性结尾随着电影的热映被更多人了解的同时,荧幕上的“威武”的大和战舰也成为“国民热血沸腾的材料”。第三章,“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衍生”(1974-2000)。由“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以及“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三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1974-2000年,划分标准是自《宇宙战舰大和号》系列出现伊始,“大和战舰”脱离现实,走向科幻化的道路。这一时期的“大和战舰”逐渐脱离历史文脉,或化身“宇宙战舰”遨游太空,或“穿越”历史重述战争,在早期的“大和战舰”话语基础上不断“衍生”。第一部以大和战舰为题材的小说《大和战舰的末日》历经数次改稿,但其最初版本直到1980年代初才重见于世,围绕改稿问题的争论及其历史动因也是这一时期的研究要点。第四章,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的“扭曲”(2001-2019)。由“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以及“‘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四个部分构成。将“大和战舰”话语讲述出现时间限定在2005年以后,划分标准是进入新世纪后多种媒介特别是博物馆媒介等的介入令“大和战舰”话语修辞愈发多元、表达的价值观愈发扭曲。这一时期随着报纸、期刊杂志、广播、影视、网络、游戏等媒体的强势介入,“大和战舰”反复被重写成小说、电影、电视、动漫、漫画和游戏,在这一“热潮”中,“大和战舰”话语衍变愈发多元与复杂。第五章,“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由“‘大和战舰’话语作为‘集体文本’”、“‘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以及“‘大和战舰’的记忆功能与历史认知构建”三部分构成。将围绕“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视为“集体文本”,分析其叙事选择与叙事原则,从集体记忆的存储与重构功能出发,解读在其反复讲述中呈现的日本国民战争认知的生成与变迁。大和战舰在文化层面上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被文化符码化后转化为潜在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创作互为影响,同时多媒介的强势介入推动了其形象的衍变。通过对“大和战舰”话语修辞衍变的解读,寻觅日本战争文学、战争记忆的历史轨迹。七十余年来在作家与读者、评论者的积极参与下,“大和战舰”物语不断被再生产和转化,被赋予“神风大和”、“昭和时代的平家物语”、“技术大和”、“战后败北的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价值观的大和”等多元意义属性,进而成为日本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为民众“自然”接受。“记忆”立足“现在”再造“过去”,并以此为基础面向未来,“遗忘”与“回忆”均源自当今行动主体面向未来的志向,因此,“国民记忆”的存在方式对于一个国家未来的政治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为我们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然而,潜伏于其中的帝国民族主义的无意识能量无疑是巨大和恐怖的,时常为战后扭曲的战争观念与错误的历史认知推波助澜。
王瑞[8](2019)在《半岛安全视域下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0年以来,韩美联合军演与朝核问题深度交织,成为影响半岛局势起伏的重要因素。高强度、大规模的韩美联合军演与朝鲜的高频核导活动针锋相对,屡屡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给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增加了巨大变数。针对半岛困局,中国提出“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的“双暂停”倡议,敦促双方回到谈判桌前。伴随着2018年以来的朝鲜半岛局势转圜,韩美联合军演进行了延期、暂停等一系列调整,朝鲜停止核导试验,朝韩、朝美首脑会晤频频实现,“双暂停”倡议一度得到实质性落实。可见,韩美联合军演不仅是半岛局势起伏的参照,同时也是打开半岛僵持局面的关键抓手。本文以韩美联合军演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军事学理论和国际关系学理论,结合现实情况,综合历时对比,对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发展演变、实施体系、职能定位、实施效果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韩美联合军演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梳理。韩美联合军演始于美苏冷战正酣、朝鲜战争落幕、韩美同盟缔结的复杂背景,发展历程历经萌芽期、发展期、转型期三个阶段,其调整和演变紧密围绕韩美同盟事务调整、朝鲜问题动态这两个要素,并受到周边安全形势起伏的影响。其次,对韩美联合军演的实施体系和职能定位进行全面分析。依据演习训练对象、参演军种及行动规模、例行程度等不同要素,对韩美联合军演进行不同角度的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韩美联合军演的实施体系特征总结为指挥所演习和实兵演习相结合、综合性演习和单军种演习相配合、例行性演习和临时性演习相补充三点。韩美两国通过庞大而复杂的联合军演体系,巩固韩美军事同盟关系,应对朝鲜问题,干涉地区安全秩序。再次,对半岛局势转圜以来韩美联合军演的最新调整情况和动因进行深层探讨。以2018年平昌冬奥会为契机,韩美两国用联合军演延期换取朝鲜在平昌冬奥会期间暂停核导试验,开启了朝鲜半岛局势转圜进程;随后,韩美两国暂停和取消了部分重要联合军演为朝韩、朝美首脑会晤“让路”;最终,“关键决心/鹞鹰”和“乙支自由卫士”两大演习退出历史舞台,被两场指挥所演习和更多的韩军单独演习取代。上述调整变化受朝鲜实现拥核、韩美同盟分歧与磨合、周边大国斡旋协调等因素共同推动,与此前韩美联合军演调整紧密围绕韩美同盟事务、朝鲜问题动态和受周边地区形势变化的规律相吻合。最后,对朝鲜针对韩美联合军演问题与韩美展开的博弈进行客观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韩美联合军演的对朝效果进行评估。朝鲜以外交谴责、战争准备、中断谈判、军事示强等多种手段强烈反对韩美联合军演,这些举措无益于半岛僵局的缓解,也促使韩美重新评估联合军演的价值,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思路将联合军演运用于与朝鲜的核问题协商。在应对朝鲜问题时,韩美联合军演的运用兼具威慑和威逼双重意味。在应对半岛生战方面,韩美联合军演通过展示强大军力、宣示战争意志有助于在战略层面上慑止朝鲜发动战争的举动,但在战术层面上无法有效减少半岛局部冲突。且坚持大规模联合军演只能被动维持却难以主动破解朝鲜与韩美之间“斗而不破”的僵局。在应对朝核问题方面,一味通过韩美联合军演进行高压威逼不仅无益于促使朝鲜弃核,反而刺激朝鲜以“核威逼”进行战略反制,加剧朝鲜与韩美之间的“双向威逼”困局。而收缩韩美联合军演则可以作为强制外交战略中的有效“补偿”手段,成为打开局面的关键。
施州[9](2019)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总体战争,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凭借其强大国力和武装力量领导同盟国赢得最终胜利。其胜利的原因,除了正义战争之性质这一主因之外,离不开战时国家意志的凝聚,更离不开战时人民力量(包括大规模战争物资生产)的动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开动国家宣传机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战时动员,其中尤以海报为重要宣传工具。海报宣传发挥强大效果,深刻影响了战争进程。同时,二战还对传播学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学几位奠基人都参与战时宣传研究,开创重要理论体系,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二战是近代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输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时至今日世界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的意义深远。本研究以战时宣传理论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挖掘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有关海报宣传的重要文献,收集整理了651张政府海报样本,以宣传研究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建构历史语境,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海报样本作整体规律分析,用定性符号学文本分析法对单张海报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分别从政府海报的“宣传组织运作机制”、“宣传渠道和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流变”、“国家精神宣扬”、“战争逻辑建构”、“军事神话塑造”、“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输出”互为有机关联的八个方面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本研究发现,战时宣传组织并不一定是官方垄断式,也可以采用官民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创作、发布,并通过事件配合、媒体联动等方式,共同营造媒介景观。战时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要避免抽象说教,而要具象化、通俗化。战时宣传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宣扬国家精神和爱国主义;建构战争的性质和目标;塑造正义之师和强大武装力量的形象;促进国民身份认同,缓解社会矛盾;输出本国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研究继承了传播学先驱的研究传统,是对战时宣传理论的延续和补充。本研究认为战时宣传研究首先要关注宣传组织,同时要分析宣传渠道、媒介事件、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内容分析不仅要从国家、战争和军事层面,也要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切入。本研究为后续战时宣传研究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同时,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加以凝聚国家意志、团结民心、动员全民参与;在重大历史转折期对内对外加以宣传国家精神、军队形象、国家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供极其鲜活的典例和范式。
杨境安[10](2019)在《美国对冲绳的军政统治研究(1945-1950)》文中研究指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开始在外交和安全保障体系中将“军政”作为国家战略予以重视,并将其应用于对冲绳群岛初期的占领实践活动中。本文以“军政”为中心,力图通过梳理美国的军政从规划、实施再到确立、调适以及向民政府过度转型的历史过程,探剖析美国军政计划的目标与手段,探究美军的军政统治对战后冲绳社会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并对美军的军政统治在美据冲绳时期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从整体来看,美国对冲绳的军政统治的五年可以说是有条件的成功。政治上,在美国军政当局的统治下,冲绳人建立自治政府,逐步恢复社会生活稳定;社会经济上,军政统治使冲绳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以依托美国军事设施为主的服务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上,军政当局的冲绳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一大批更健全、更有教育素养、更具生产力的市民。但在另一方面,军政统治使得冲绳民主化相当有限,土地问题又导致了美琉关系的紧张状态,成为了美国军政时代留下的一笔不好的政治遗产。总而言之,对冲绳的军政治理实践是美国对外宣扬“硬实力”的一种体现。军政统治既是美国处理战后冲绳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日后影响美琉关系的源头之一。在对冲绳实施军政统治的过程中,美军对军政方针的态度、实施与调整,既反映了其对战后冲绳政策的变化,也是美国针对日本以及两战格局调整的缩影。
二、联合登陆作战信息资源动员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合登陆作战信息资源动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任务及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任务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对象的选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战争失败研究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 |
三、研究综述小结与既有研究的不足 |
第四节 核心论点、研究架构与研究方法 |
一、核心论点 |
二、研究架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五节 论文价值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价值 |
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海上交通线与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况 |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基本情况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分布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构成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特点 |
第二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战争的影响 |
一、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的重要性 |
二、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本战争经济的影响 |
三、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上交通线对日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
第三节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概述 |
一、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1-1942 |
二、太平洋战争中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2-1943 |
三、太平洋战争后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3-1944 |
四、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1944-194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政治原因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日本的地缘环境、国家角色定位以及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一、地缘政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的地缘环境与国家角色定位 |
三、近代日本的国家战略与政策取向 |
四、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政治因素: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转换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同盟体系与海上交通线 |
二、近代日本同盟体系的演进与转换 |
三、国际政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保交作战失败的军事原因 |
第一节 海军战略因素:日本海军战略理论的僵化及其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一、海军战略理论中的海上交通线 |
二、海上交通线保护在日本海军战略理论中的角色与地位 |
三、日本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经验教训的研究及其影响: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四、海军战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海军战术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缺陷 |
一、海军战术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战时日本海军反潜护航战术的演变与缺陷 |
三、海军战术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情报因素: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一、海军情报与海上交通线保护 |
二、日本海军反潜护航作战中的情报战失败 |
三、海军情报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组织原因 |
第一节 国家组织因素:政府与军部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统帅权独立与军政二元化体制 |
二、政府与军部分立 |
三、国家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军队组织因素:陆海军之间无法有效协调 |
一、军政与军令并立 |
二、陆军与海军对立 |
三、军队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海军组织因素:海军各单位之间无法有效协凋 |
一、海军省与军令部 |
二、舰队与镇守府 |
三、海上护卫总司令部 |
四、海军组织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的对手原因 |
第一节 误判因素:战前美国海军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与日本海军的误判 |
一、无限制潜艇战与国际法 |
二、战前美国海军对日战略——以无限制潜艇战为中心 |
三、误判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二节 误导因素: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一、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前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误导 |
三、误导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打击因素: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一、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 |
二、战争后期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作战行动对日本海军的打击 |
三、打击因素对保护海上交通线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凡例 |
附录 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运输船队的名称与类型 |
参考文献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的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2.1 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
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论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
4.1 论文结构 |
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海军思想:从华盛顿到马汉 |
1.1 18世纪晚期-19世纪中期的美国海军思想 |
1.1.1 乔治·华盛顿与汉密尔顿的大陆海军 |
1.1.2 约翰·亚当斯与本杰明·斯托德特的国防海军 |
1.1.3 杰斐逊的炮艇海军 |
1.1.4 19世纪前期的“海军第一”思想与新技术海军 |
1.1.5 19世纪中期的商业扩张海军 |
1.2 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
1.2.1 海权论的提出 |
1.2.2 海权论的核心内容 |
1.2.3 马汉海权思想的影响 |
1.3 后马汉时代的美国海权思想 |
第2章 海军战略:从西奥多·罗斯福到富兰克林·罗斯福 |
2.1 西奥多·罗斯福前后的海军战略(1865-1913) |
2.1.1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贸易劫掠海军战略 |
2.1.2 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强大海军”战略 |
2.2 伍德罗·威尔逊时期的海军战略(1913-1921) |
2.2.1 “海洋自由”的主张 |
2.2.2 “最强大海军”的目标 |
2.2.3 一战期间的美国海军战略 |
2.3 后威尔逊时期海军战略的延续与调整(1921-1933) |
2.4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海军战略(1933-1945) |
2.4.1 “工业复兴”海军与中立战略 |
2.4.2 “大西洋优先”“欧洲第一”战略 |
2.4.3 不宣而战的大西洋战略与防御为主的灵活太平洋战略 |
第3章 海军建设:从新海军到《两洋海军法案》 |
3.1 蒸汽铁甲舰船时代与远洋攻击能力的起步 |
3.1.1 旧海军”的遗产 |
3.1.2 新海军建设的准备阶段 |
3.1.3 “海权”战略与新海军建设 |
3.2 西奥多·罗斯福的海军改革计划 |
3.2.1 建造全重型火炮战列舰 |
3.2.2 新兴海军舰船技术与新式武器的应用 |
3.2.3 转向太平洋:“大白舰队”的远航与太平洋防御 |
3.2.4 巴拿马运河的地缘优势 |
3.3 塔夫脱时期的海军建设 |
3.4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与最强海军目标 |
3.4.1 威尔逊的海军扩军计划 |
3.4.2 战略转移与“橙色”计划的修订 |
3.4.3 海军航空兵与航空母舰建设 |
3.5 紧急战备状态与《两洋海军法案》 |
第4章 海军行动:从美西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
4.1 美西战争的里程碑意义 |
4.1.1 战争的缘起 |
4.1.2 马尼拉湾海战 |
4.1.3 圣地亚哥海战 |
4.1.4 扩张野心的激发 |
4.2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 |
4.2.1 潜艇破交战 |
4.2.2 全面护航行动 |
4.2.3 对德反潜战 |
4.2.4 美国海军的胜利:原因及影响 |
4.3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全方位海战 |
4.3.1 太平洋战场 |
4.3.2 大西洋战场 |
4.3.3 马汉海权思想在二战中的实践与超越 |
第5章 海洋、海军与海权:历史与启示 |
5.1 海洋的属性:地理、贸易与权势 |
5.1.1 地理意义上的海洋 |
5.1.2 海洋性生产方式 |
5.1.3 国家权势延伸与辐射的通道:地缘政治中的海洋 |
5.2 影响海军崛起的因素 |
5.2.1 自然条件与经济禀赋 |
5.2.2 新兴技术与军事变革 |
5.2.3 国家战略与外部环境 |
5.3 海权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3.1 马汉海权论的灼见与局限 |
5.3.2 海权的结构:多层次性与统一性 |
5.4 美国海上霸权兴起的决胜之道:历史与启示 |
5.4.1 传统海权的目标与症结 |
5.4.2 规律与特例:英、美海权崛起的比较 |
5.4.3 美国海权兴起之路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铁路与日本侵华 |
第一节 日本对华的铁路交通战 |
一、日本利用铁路线推进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
二、日本利用铁路线在沦陷区推行“囚笼政策” |
三、对中国铁路的破坏和摧残 |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管理和修建 |
一、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殖民化管理 |
二、沦陷区旧线修复和新线修建 |
第三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铁路运输 |
一、日本铁路军运理论的形成及运用 |
二、沦陷区铁路运输体制与措施 |
三、沦陷区铁路的运营 |
小结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铁路战备 |
第一节 铁路纳入战时轨道的准备 |
一、成立铁道运输司令部 |
二、完善铁路法规、规章 |
三、确立和改进战时铁路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铁路设备的改进和战备铁路的修建 |
一、改进铁路设备 |
二、修建战备铁路 |
第三节 铁路员工的战备动员 |
一、增进铁路员工的联络 |
二、增强铁路员工的效能 |
三、储备铁路人才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战时铁路建设和运输 |
第一节 战时铁路建设 |
一、赶筑联络国内国际的西南西北铁路网 |
二、战时铁路建设的特点 |
第二节 战时铁路运输 |
一、增强铁路运输力的措施 |
二、铁路军运及非军事客货运输 |
三、铁路运输的限制因素 |
四、铁路运输的不平衡 |
五、铁路员工维持运输的艰苦斗争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军民的铁路交通战 |
第一节 铁路交通战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 |
一、交通为直接战争武器 |
二、现代战争必须依靠交通 |
三、现代战争的战略目标 |
四、现代战争的战略后勤补给线 |
第二节 铁路破击战和争夺战 |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破击战 |
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铁路争夺战 |
第三节 战时铁路的沦陷与撤退 |
一、铁路撤退 |
二、铁路沦陷 |
小结 |
第五章 铁路损失与战后铁路复员 |
第一节 铁路损失的估计 |
一、日本投降时各主要铁路受损状况 |
二、铁路设施及人员的损失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复员 |
一、铁路复员的筹划 |
二、铁路复员的的实施 |
三、接收铁路与恢复交通的破产 |
小结 |
余论 关于“铁路战争”“铁路与战争”的思考 |
一、铁路之于战争的价值 |
二、铁路与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 |
三、战争是对铁路事业的检验和考验 |
四、关于战争与铁路的悖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第一章 防务外交及其在中国—东南亚关系中的早期表现 |
第一节 防务外交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二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缘由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动力 |
第三章 东盟框架内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地区论坛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三节 “10+1”“10+3”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 |
第四章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实践 |
第一节 东盟框架外中国—东盟国家的多边防务外交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双边防务外交的发展 |
第五章 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评析 |
第一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特点 |
第二节 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发展的局限性 |
第六章 防务外交与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坚持多内容领域齐头并进,夯实防务外交信任基础 |
第二节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统筹维护,推动防务外交深入开展 |
第三节 维护多边与经略双边相结合,优化防务外交战略布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创新 |
六、结构内容 |
第一章 研究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威胁认知理论与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一、对外政策研究的认知方法 |
二、威胁、威胁认知的内涵 |
三、影响威胁认知的一般因素 |
四、影响威胁认知变化的因素 |
五、应对威胁的三种策略:规避威胁、制衡威胁和消灭威胁 |
六、国家行为体对非国家行为体的政策 |
第二节、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的非国家行为体性质 |
一、非国家行为体的内涵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组织性 |
三、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意识形态 |
四、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治目标 |
五、库尔德武装组织的跨国影响 |
第三节、影响美国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宗教价值观 |
二、民主思想 |
三、人权价值观 |
四、主流意识形态 |
五、国际法观念 |
六、盟友因素 |
七、历史因素 |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政策 |
第一节、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一、美国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暴力革命在伊拉克的兴起 |
三、遏制威胁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秘密援助 |
第二节、海湾战争后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一、美国对萨达姆政权的威胁认知 |
二、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在海湾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合作关系的初步建立 |
第三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 |
一、“9·11事件”与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威胁认知 |
二、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发展 |
三、美国与库尔德武装组织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合作 |
四、伊拉克战后格局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略合作 |
第四节、美国与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关系的限度 |
一、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七十年代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有限支持政策 |
三、美国反对库尔德自治区独立公投 |
第五节、威胁特点与美国对伊拉克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性质 |
一、伊拉克的地缘重要性 |
二、伊拉克战后形势与美国和库尔德武装组织建立战略性合作的必要性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战术性合作政策 |
第一节、叙利亚内战前库尔德运动组织的发展 |
一、内战前叙利亚库尔德人的生存状况 |
二、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建立与演变 |
三、新世纪以来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发展 |
四、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变化 |
第二节、反恐战争与美国和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军事合作 |
一、美国对“伊斯兰国”组织威胁认知的形成 |
二、美国在叙利亚反恐战争中的盟友困境 |
三、内战前美国与叙利亚库尔德人的关系 |
四、美国与库民联党在反恐战争中的军事合作 |
第三节、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一、美国对库尔德民主联盟党的威胁认知 |
二、规避威胁与美国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组织支持政策的限度 |
第四节、“伊斯兰国”威胁特点与美国和库民联党的战术性合作 |
一、“伊斯兰国”威胁的短期性与美国对库民联党的战术性支持 |
二、美国的叙北撤军计划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接触与制裁政策 |
第一节、影响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因素 |
一、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历史因素 |
二、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文化因素 |
三、美国对伊朗威胁认知的政治因素 |
第二节、伊朗对美国威胁的构成 |
一、伊朗的地缘地位 |
二、伊朗支持政治伊斯兰运动 |
三、构建和扩张什叶派势力范围 |
四、发展核技术 |
第三节、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的变化 |
一、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威胁认知的构成 |
二、美国对伊朗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双重政策 |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打压政策 |
第一节、美国与土耳其的关系 |
一、土耳其的地缘重要性 |
二、冷战时期美土同盟关系的建立 |
三、冷战后美土关系的曲折发展 |
四、中东剧变以来美国与土耳其的紧张关系趋势及其根源 |
第二节、库尔德工人党运动对土耳其的影响 |
一、土耳其早期的库尔德问题与政策 |
二、库尔德工人党在土耳其的崛起及其运动发展 |
三、库工党问题对土耳其内政外交的影响 |
第三节、美国对土耳其库尔德武装组织的基本政策 |
一、美国对库工党的威胁认知 |
二、美国支持土耳其打击库工党 |
三、美国协助土耳其抓捕奥贾兰 |
四、美国制裁打压库工党 |
本章小节 |
结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美国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在美国中东政策中的作用与影响 |
三、美国对库尔德武装组织的政策对库尔德运动发展的影响 |
四、库尔德运动对中东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文献 |
中文文献 |
(7)“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和战舰”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二)“大和战舰”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中国学界研究现状 |
(四)日本战争历史认知相关的日本学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作为历史真相的“大和战舰” |
第一节 日本近代海军建设 |
一、从闭关锁国到“黑船事件” |
二、近代海军的创建 |
三、对外扩张 |
第二节 大和战舰参战始末 |
一、“大舰巨炮主义”与“舰队决战思想”的确立 |
二、大和战舰的设计与建造 |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二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叙述范式之“初现”(1945-1973) |
第一节 占领期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悲情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二、“技术大和”话语讲述之缘起 |
第二节 “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战记”热潮中的“大和战舰” |
二、作为“技术立国之基础”的大和赞美论 |
三、“海军史观”之抬头 |
四、大荧幕中的非主角的“大和战舰” |
第三节 儿童世界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自发特攻”的“大和战舰” |
二、“大和战舰”科幻物语之初作 |
三、儿童世界中“战记读物”热潮的批判与退潮 |
小结 |
第三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衍生”(1974-2000) |
第一节 科幻动画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电视媒介中的“大和战舰” |
二、“技术大和”话语之强化 |
三、“正义大和”形象之构建 |
四、“悲剧大和”之重现与质疑 |
五、重回战争电影主角 |
第二节 假想战记中的“大和战舰”话语修辞 |
一、回归战场重新“开战”的“大和战舰” |
二、穿越未来时空的“超级战舰大和” |
第三节 围绕《大和战舰的末日》的争论 |
一、文稿结尾部分之还原 |
二、江藤淳之“批判” |
三、加藤典洋之“辩白” |
小结 |
第四章 新世纪“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之“扭曲”(2001-2019) |
第一节 博物馆叙事中的“大和战舰” |
一、博物馆成立始末 |
二、博物馆展品所构建的历史记忆 |
三、炫耀与受难并存的话语态度 |
第二节 电影《男人们的大和/YAMATO》:重构历史记忆 |
一、以“记忆传承”为目的的情节设置 |
二、被构建的片面的“受害者”记忆 |
三、“为守护而战”的战争逻辑传承 |
第三节 动画电影《在这世界的角落》:在“日常”与“战争”之间 |
一、战争中的日常 |
二、日常中的战争 |
三、通过日常描写表现战争的可能性 |
第四节 “亚文化”中的“大和战舰” |
一、“重新起航”的“宇宙大和战舰号” |
二、假想战记中反复“战斗”的“大和战舰” |
三、拟人化的“大和战舰” |
小结 |
第五章 “大和战舰”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第一节 作为“集体文本”的“大和战舰”话语 |
一、何谓“集体文本” |
二、大和战舰言说何以成为日本的“集体文本” |
第二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叙事策略 |
一、“大和战舰”话语的文化原型 |
二、“大和”的科幻化言说——全球化语境下的宇宙“卫士” |
三、“大和”的技术化言说——日本人之“魂”的象征 |
第三节 “大和战舰”话语的历史构建功能 |
一、集体记忆的存储与建构 |
二、“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历史认知构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半岛安全视域下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1.4.1 论文的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 |
第二章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演变历程 |
2.1 韩美联合军演的萌芽期 |
2.2 韩美联合军演的发展期 |
2.2.1 半岛冲突频发与联合军演增设 |
2.2.2 驻韩美军缩减与联合军演主旨转变 |
2.2.3 越南战争终结与联合军演例行化 |
2.3 韩美联合军演的转型期 |
2.3.1 朝鲜核导问题发酵与联合军演定位转变 |
2.3.2 作战指挥权移交与“韩主美援”演习模式构建 |
第三章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实施体系与职能定位 |
3.1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实施体系 |
3.1.1 指挥所演习与实兵演习相结合 |
3.1.2 综合性演习与单军种演习相配合 |
3.1.3 例行演习与临时演习相补充 |
3.2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职能定位 |
3.2.1 巩固韩美军事同盟 |
3.2.2 应对朝鲜问题 |
3.2.3 干涉地区安全秩序 |
第四章 半岛局势转圜下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调整和动因 |
4.1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调整 |
4.1.1 转圜进程开启与联合军演延期 |
4.1.2 首脑会晤实现与联合军演收缩 |
4.1.3 对朝政策磋商与联合军演定位 |
4.2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调整动因 |
4.2.1 朝鲜拥核后谋求转型 |
4.2.2 韩美同盟的分歧与磨合 |
4.2.3 周边大国的协调斡旋 |
第五章 朝鲜的应对与韩美联合军事演习对朝效果分析 |
5.1 朝鲜应对韩美联合军演的举措与成效 |
5.1.1 朝鲜应对韩美联合军演的举措 |
5.1.2 朝鲜应对韩美联合军演的成效 |
5.2 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对朝效果分析 |
5.2.1 应对半岛发生战事效果有限 |
5.2.2 应对朝核问题效果初显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成果综述 |
一、中外文献综述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辨析与概念界定 |
一、宣传理论问题辨析 |
二、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基本框架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公共协作机制 |
第一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组织机构流变 |
一、政府海报的主要需求方 |
二、政府海报官方主导机构的流变 |
三、官方与民间机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政府海报的创作与采购模式 |
一、明星海报回购模式(1941-1945年) |
二、海报大赛征集模式(1941-1942年) |
三、协调机构原创模式(1942-1945年) |
四、专家协同创作模式(1943-1945年) |
第三节 政府海报印刷和媒体投放模式 |
一、政府海报的指定印刷方 |
二、民间公司组织捐赠和分发 |
三、基层志愿者分发和张贴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媒介景观营造 |
第一节 海报分发渠道策略和趋势 |
一、海报渠道系统设计 |
二、海报分发与张贴技巧 |
三、海报数量与年份趋势 |
第二节 海报在各类生活场景的运用 |
一、海报在户外场景 |
二、海报在工厂场景 |
三、海报在校园场景 |
四、海报在社区场景 |
第三节 海报相关媒介事件与媒介景观 |
一、杂志国旗封面运动 |
二、海报与视觉艺术大赛 |
三、海报与战时宣传展览 |
四、海报与真人宣传活动 |
五、海报与战时宣传电影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策略流变 |
第一节 二战前海报宣传的历史演变 |
一、二战前海报宣传简史 |
二、一战中美国政府海报宣传 |
三、一战与二战海报宣传策略对比 |
第二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理念博弈 |
一、政治艺术派的理想主义 |
二、商业广告派的专业主义 |
三、政府海报的商业化趋势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内容流变 |
一、美国政府总体宣传策略 |
二、政府海报宣传主题分析 |
三、从抽象爱国到说服行动 |
第四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技巧嬗变 |
一、正反两面理诉求 |
二、温和的恐惧诉求 |
三、大众视觉艺术 |
四、人物情感共鸣 |
五、乐观主义基调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宣扬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精神溯源 |
一、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精神 |
二、开国元勋的精神图腾 |
三、四大自由的对外传播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国家精神的战时表述 |
一、国内外民主统一战线 |
二、外交关系的政治宣言 |
第三节 政府海报的爱国主义图形符号象征 |
一、国旗的爱国主义象征 |
二、国旗的爱国主义背书 |
三、国旗的爱国主义隐喻 |
第四节 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图像符号象征 |
一、国家精神的人格符号象征 |
二、国家精神的物化符号象征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战争逻辑建构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定性 |
一、敌方谬论的批判 |
二、屠杀行为的揭露 |
三、难民问题的态度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场景 |
一、我方军事装备的损失 |
二、我方军事人员的伤亡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目标 |
一、敌方的图形符号象征 |
二、敌方的人物符号建构 |
小结 |
第六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军事神话塑造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事武装力量 |
一、武装力量霸权主义 |
二、军需补给强力威慑 |
三、出征场景仪式渲染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队集体人格 |
一、乐观主义的军营纪实 |
二、实用主义的战地纪实 |
三、英雄主义的战场奇观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英雄神话塑造 |
一、平民式真人英雄 |
二、古典式战斗英雄 |
三、人道主义式光环 |
小结 |
第七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社会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民统一战线 |
一、全民认同和集体主义 |
二、前后方工作的同一性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性别身份认同 |
一、战时女工与女权主义 |
二、家政事务与爱国主义 |
三、巾帼英雄的国家认同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种族平等意识 |
一、少数裔形象的缺席 |
二、刻意凸显的平等幻象 |
小结 |
第八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文化价值输出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传统价值观 |
一、国土情怀与乡民情结 |
二、血缘情愫与情感需求 |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民战时价值观 |
一、为国牺牲精神 |
二、勤劳奋斗信念 |
三、公平与诚信观 |
四、节俭与环保意识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后和平憧憬 |
一、安全感的获得 |
二、丰衣足食的乐土 |
三、乌托邦式的幸福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海报量化内容分析法详细步骤说明 |
附件二:本研究所有海报样本清单 |
附录三 :本文各章节所有图表清单 |
附录四 :二战时期美国着名艺术家和插画师 |
附录五 :重要历史海报文献及来源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美国对冲绳的军政统治研究(1945-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战前美国对冲绳军政计划的制定与准备 |
第一节 战前美国政府关于冲绳战略的两个向度 |
第二节 美军军政教育与“自由琉球运动”构想 |
第三节 军政科的设置与军政系统的二元配置 |
第二章 美国对冲绳军政统治的实施与军政初期的困境 |
第一节 冲绳战役与军政统治的实施 |
第二节 军政初期的困境 |
第三章 卡尔德威尔计划与军政统治的调适 |
第一节 “中央冲绳评议会”与“中央咨询会”的设置尝试 |
第二节 卡尔德威尔计划的出台与冲绳民政府的建立 |
第四章 美国军政统治下的冲绳社会 |
第一节 海外难民的撤离与重新安置 |
第二节 冲绳经济金融的复兴 |
第三节 社会文教事业的重建 |
第四节 冲绳土地问题的凸显 |
第五章 美国对冲绳军政治理模式的转型 |
第一节 《NSC13/3》文件的出台与冲绳地位的再认识 |
第二节 《奥利弗报告》与美援承诺的扩大化 |
第三节 “西茨改革”与美国民政府的建立 |
结语 对美国在冲绳军政统治的历史评价 |
一 美国军政统治的意义与成效 |
二 美国对冲绳军政统治的实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联合登陆作战信息资源动员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保护海上交通线作战失败原因研究[D]. 何岸. 北京大学, 2020(03)
- [2]美国海军的崛起:思想、战略与行动(1882-1945)[D]. 徐立特. 吉林大学, 2020(03)
- [3]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4]生死线:铁路与抗日战争研究[D]. 刘瑞红. 苏州大学, 2020(09)
- [5]冷战后中国-东盟国家防务外交研究[D]. 詹子懿. 南京大学, 2020(05)
- [6]美国对中东库尔德武装组织政策研究[D]. 穆春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D]. 李向格.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半岛安全视域下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研究[D]. 王瑞.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9]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D]. 施州. 上海大学, 2019(03)
- [10]美国对冲绳的军政统治研究(1945-1950)[D]. 杨境安.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