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癖40例(论文文献综述)
刘彩凤[1](2020)在《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目的:1.1对中医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为例)的近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客观评价软坚散结法治疗常见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常见结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1.2对治疗肝经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每种疾病的高频用药、核心用药组合,发掘核心方剂,总结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临床运用规律。1.3探索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发生在相同患者的中医辨治规律。2研究方法:2.1 Meta 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依据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作为分析辅助工具,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森林图模型展示分析结果,绘制漏斗图使纳入文献发表偏倚情况一目了然。2.2数据挖掘搜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方剂药物稀疏矩阵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应用Clementine12.0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tatistic23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挖掘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组合、核心方剂,并挖掘新的有效方剂。3研究结果:3.1软坚散结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1)甲状腺结节:研究共纳入3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乳腺增生症:研究共纳入40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乳腺增生结节大小、结节硬度、相关激素(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子宫肌瘤:研究共纳入29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医疗法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相关激素(FSH、LH、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2数据挖掘结果(1)甲状腺结节:共筛选处方96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夏枯草、浙贝母、柴胡、莪术、牡蛎。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夏枯草、郁金;莪术、浙贝、夏枯草;夏枯草、陈皮(莪术、浙贝母、牡蛎并列第3)。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郁金、夏枯草、陈皮、甘草、茯苓、连翘;C2方:三棱、莪术、青皮;C3方:海藻、昆布、半夏、当归。C4方:浙贝母、牡蛎、玄参。(2)乳腺增生症:共筛选处方112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柴胡、香附、当归、白芍、浙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柴胡、香附;柴胡、当归;柴胡、白芍;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青皮、王不留行、海藻、昆布、牡蛎;C2方:浙贝母、瓜蒌、穿山甲、夏枯草、延胡索、丹参;C3方:白术、茯苓、白芍、当归;C4方:枳壳、甘草、川芎、柴胡、陈皮、香附。(3)子宫肌瘤:共筛选处方70首,药物使用频次在35次以上的共2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莪术、三棱。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三棱、莪术;三棱、莪术、夏枯草;三棱、莪术、桃仁。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香附、丹参;C2方:夏枯草、牛膝、牡蛎、海藻、昆布、荔枝核;C3方:鸡内金、山楂、黄芪、党参、白术;C4方:柴胡、白芍、土鳖虫、鳖甲、水蛭;C5方:桃仁、穿山甲、赤芍、川芎、当归、桂枝、茯苓、丹皮。4研究结论:4.1 Meta分析结论软坚散结法单独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在改善病灶大小、硬度、总有效率、及相关激素水平等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常规疗法有一定优势,并且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4.2数据挖掘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用药以化痰散结药为主,配合理气药、化瘀药,夏枯草、浙贝母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海藻玉壶汤、消瘰丸为主。可见人体上部甲状腺结节病理变化以痰凝为主,可伴血瘀和气滞,消瘿散结、化痰行气为主要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用药以疏肝理气药为主,配合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柴胡、香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可见人体中部乳腺增生症病理变化以肝郁气滞为主,伴有血虚、血瘀、痰凝等特点,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为主要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用药以活血破血消症药为主,莪术、三棱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为主。可见人体下部子宫肌瘤病理变化以血瘀为主,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判断患者以痰凝、气滞、血瘀中的何种病理变化为主,以此为处方用药的基本依据,病灶所在人体的上、中、下部位为辅助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三种疾病的常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灵活选择中药。
王子彦[2](2020)在《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7.12-2020.01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病人,依据乳痛症的诊断标准,共纳入60例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治疗方案:①针刺组:取穴: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膻中,期门双,腹结双,足三里双,神门双,间使双,太冲双,丰隆双。②电热针组:针灸选穴同电针刺组,加以电热刺激。电热刺激: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予电热针刺激,将2组导线的输出电极夹分别连接阿是穴或病灶局部的针灸针上。选用疏密波,周期0.8s,定时30min,输出脉冲,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按加热键,加热针灸针。治疗周期:每周2-3次,共16次,8周内完成治疗。随访8周,每4周一次,总疗程16周。主要疗效指标评价: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分别记录每月乳腺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次要疗效指标:于0周、4周、8周记录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于0周、8周记录乳腺彩超检测结果(乳腺囊肿、结节)。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并统计完成8周全部疗程的患者60例,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各30例。①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5.17天(95%CI(3.48,6.85)),针刺组为 4.67 天(95%CI(3.62,5.7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8.00 天(95%CI(6.31,9.69)),针刺组为 7.07 天(95%CI(6.02,8.11));与 0 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97天(95%CI(-0.28,2.22));治疗 8 周,差值为 0.53 天(95%CI(-0.81,1.8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3.20mm(95%CI(26.56,39.84)),针刺组为24.80mm(95%CI(17.60,32.00));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37.33mm(95%CI(30.69,43.97)),针刺组为34.97mm(95%CI(27.77,42.17));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4.00mm(95%CI(6.41,21.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7.97mm(95%CI(-0.20,15.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 F-MPQ)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53分(95%CI(5.23,9.83)),针刺组为7.10分(95%CI(5.34,8.86));治疗8周,电热针组为11.43分(95%CI(9.67,13.20)),针刺组为10.90分(95%CI(8.6,13.20));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07分(95%CI(1.13,5.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10分(95%CI(-0.03,4.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PRI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70分(95%CI(2.03,5.37)),针刺组为3.67分(95%CI(2.32,5.02));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37 分(95%CI(4.69,8.04)),针刺组为 6.73分(95%CI(5.38,8.08));较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63分(95%CI(0.29,2.9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1.23分(95%CI(-0.37,2.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B超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乳房B超检查报告的结节大小变化。共收集43例,于治疗前后均在同一医院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检查报告,电热针组22例,针刺组21例。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囊性结节与实性结节大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乳腺结节大小变化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对于治疗8周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低于40mm的54例患者进行随访。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8.20天(95%CI(6.51,9.89)),针刺组为7.73天(95%CI(6.69,8.78));随访第16周,电热针组为7.70天(95%CI(6.01,9.39)),针刺组为6.83天(95%CI(5.79,7.88));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1.00天(95%CI(-0.40,2.40));随访第16周,差值为0.60天(95%CI(-0.65,1.8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 48.35mm(95%CI(41.59,55.11)),针刺组为 44.20mm(95%CI(36.72,51.67));随访第 16 周,电热针组为 46.73mm(95%CI(39.53,53.93)),针刺组为 43.80mm(95%CI(37.16,50.44));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3.75mm(95%CI(-3.06,10.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6周,差值为2.67mm(95%CI(-3.94,9.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W,16W,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对于电热针组与针刺组患者证型进行亚组分析,电热针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8例,非周期性12例;针刺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7例,非周期性13例。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4.33天(95%CI(3.07,5.59)),针刺组为 3.50 天(95%CI(2.02,4.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83天(95%CI(5.57,8.09)),针刺组为 6.22 天(95%CI(4.75,7.70));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50天(95%CI(-2.06,1.06));治疗 8 周,差值为-0.72 天(95%CI(-2.05,0.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67天(95%C I(4.73,10.60)),针刺组为 5.17 天(95%CI(3.36,6.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10.67 天(95%CI(7.73,13.60)),针刺组为 7.42 天(95%CI(5.61,9.23));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17天(95%CI(1.30,5.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42天(95%CI(-0.27,5.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6.33mm(95%CI(27.17,45.49)),针刺组为 23.30mm,(95%CI(14.66,32.34));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8.83mm(95%CI(29.67,47.99)),针刺组为33.17mm(95%CI(24.33,42.01)),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3.67mm(95%CI(2.39,2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间差值为6.50mm(95%CI(-2.36,15.3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28.50mm(95%CI(18.76,38.24)),针刺组为 26.75mm(95%CI(13.99,39.5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7.67mm(95%CI(24.91,50.43)),针刺组为35.08 mm(95%CI(25.34,44.83)),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4.50mm(95%CI(4.72,2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差值为10.17mm(95%CI(-5.21,25.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SF-MP Q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乳痛症(P>0.05)。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PRI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PR I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远期疗效评价,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周,16周,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短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因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效用更佳;但长期与远期疗效与普通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在短时期,对于患者平均乳腺痛V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但对疼痛时间与其他疼痛指标改善效果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别。电热针疗法对于非周期性乳痛症治疗,短期内,缩短疼痛天数、缓解乳房疼痛各项疗效指标效果均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症。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较针刺治疗,缓解疼痛症状见效更快;电热针治疗对非周期性乳痛症疼痛天数、疼痛评分和由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短期改善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更佳。电热针治疗乳痛症安全性较高。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林淑雯[3](2020)在《回顾性分析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用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08月至2019年08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及甲乳外科门诊明确诊断乳腺增生症并符合肝郁气滞证中医辨证标准的病历共60例,根据临床用药,分为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组(A组)30例和乳块消口服液治疗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乳房相关症状、体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以及肝郁气滞证候(抑郁状态、烦躁易怒、痛经、胁肋胀满或疼痛、善太息)在服药1个月经周期和2个月经周期后的改善情况。所有收集的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加味疏肝消瘰丸和乳块消口服液均能缓解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乳房疼痛、改善肿块性质(大小、质地、分布范围)以及郁气滞证候(痛经、胁肋胀满或疼痛、善太息)(P<0.05);在缓解乳房疼痛、痛经、胁肋胀满或疼痛、善叹气方面,加味疏肝消瘰丸的疗效优于乳块消口服液(P<0.05);在缩小乳房肿块大小、改善肿块质地方面,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加味疏肝消瘰丸的疗效优于乳块消口服液(P<0.05),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两者疗效相当(P>0.05);在改善烦躁易怒方面,加味疏肝消瘰丸在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疗效与乳块消口服液相当(P=0.182),在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疗效优于乳块消口服液(P=0.038);在改善乳房肿块分布范围及抑郁状态方面,加味疏肝消瘰丸的疗效在各治疗时间点上均与乳块消口服液相当(P>0.05);总体疗效评估(改善乳房相关症状及体征以及肝郁气滞证候),加味疏肝消瘰丸在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总有效率为80%,乳块消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在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加味疏肝消瘰丸总有效率为90%,乳块消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在本研究的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女性患者中,加味疏肝消瘰丸与乳块消口服液均能有效地缓解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乳房疼痛、改善肿块性质以及肝郁气滞证候(痛经、胁肋胀满或疼痛、善太息)。其中加味疏肝消瘰丸在改善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质地以及肝郁气滞证候(烦躁易怒、痛经、胁肋胀满或疼痛、善太息)方面,疗效均优于乳块消口服液,在缩小乳房肿块分布范围和改善抑郁状态上,两者疗效相当,提示加味疏肝消瘰丸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患者治疗中。
杨倩怡[4](2020)在《调周埋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根据乳腺周期性变化规律给予周期性埋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与常规埋针方法作比较,比较两种埋针方法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了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经行乳房胀痛60例患者,按照1:1的比例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调周埋针组和常规埋针组,每组各30例。调周埋针组予以皮内针周期疗法,主穴选取膻中、乳根、屋翳、期门、臂中穴,遵循乳腺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规律,以月经期划分时间点,月经来潮前7天为经前期,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加用胆俞、膈俞或合谷、太冲;末次月经后7天为经后期,以补肾固本为主,加用肾俞、关元、命门或三阴交、太溪。3天治疗一次,每个月经周期共治疗四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常规埋针组取膻中、乳根、屋翳、期门、臂中穴为主穴,月经前10天开始治疗,3天一次,每个月经周期共治疗四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经行乳房胀痛疼痛积分、乳腺查体体征积分、月经异常症状积分、其他伴随症状积分、疼痛疗效、临床综合疗效以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并比较两组疼痛疗效和临床综合疗效,分别于3个疗程完成后的下一次月经来潮前和治疗结束3个月经周期后的月经来潮前随访评估疗效,评价调周埋针法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临床疗效。结果:1.在改善经行乳房胀痛疼痛方面,治疗前两组疼痛积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同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疼痛积分对比无显着性差别(P>0.05)。随访时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后有升高,与治疗后对比(P<0.05)具有显着差别;两组间对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疼痛改善情况维持较好,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两组乳腺查体体征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积分及积分差值比较无显着性差别(P>0.05)。3.在改善经行乳房胀痛伴随症状方面,治疗前两组月经异常积分和其他伴随症状(头晕头痛、胁肋胀痛、心烦易怒、情志抑郁、失眠等)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前下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和随访时两组间积分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能较好地改善经行乳房胀痛患者的伴随症状。4.疼痛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两组间疼痛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提示两组疼痛疗效均确切。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间综合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经周期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间远期疗效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时疼痛痊愈患者复发方面,治疗组疼痛痊愈患者19例,随访时复发5例,复发率为26.3%;对照组痊愈患者15例,随访时复发10例,复发率为66.7%,两组复发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周期疗法治疗经行乳房胀痛具有显着临床疗效,能够较持久有效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症状,并能改善月经异常、心烦易怒、胁肋胀痛等伴随症状,且操作简单、治疗频次少,耗时少、患者依从性较好,具有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据研究统计分析提示,皮内针周期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埋针组。
王康[5](2020)在《基于FP-Growth算法拟定乳痛宁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将自拟乳痛宁汤应用于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以及安全性方面,对乳痛宁汤的优劣势进行评价;初步运用FP-Growth算法数据挖掘的结果组方,通过乳痛宁汤的临床疗效,对该数据挖掘的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进行验证。方法对在20 1 9年03月至同年08月期间,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二科门诊就诊的 7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 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数据挖掘和导师临床经验制定的自拟方剂乳痛宁汤治疗,对照组单予乳癖消片,均干预2个疗程,在治疗前、1疗程、治疗结束3个观察节点对患者的乳房疼痛、肿块等主要症候和全身伴随症状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症候评分。选取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期间因脱落和剔除共7人,最终获得符合标准病例63例,对照组3 0例,观察组3 3例。1.主要症候及伴随症状方面:经自拟乳痛宁汤和乳癖消片治疗后,两组主要症候积分在治疗1疗程及治疗结束,即后2个观察点,同未治疗相比,均明显减少(P<0.0 1);各伴随症状积分在后2个观察点均较治疗前改善(P<0.0 5)。组间比较,后2个观察点观察组疼痛积分下降更加明显(P<0.05);肿块和主症总积分表现中,两组相当(P>0.05);伴随症状总积分在后2个观察点观察组表现更加优秀(P<0.05),治疗结束后,情绪变化、两胁胀满、瘀血症状改善观察组更具优势(P<0.01);月经异常两组效果相当(P>0.05);腰膝酸软对照组明显优秀(P<0.0 1)。2.总积分方面:治疗前、治疗1疗程、治疗结束3个观察点相比,两组总积分组内具有明显差异(P<0.01),且减低后相当(P>0.0 5)。总积分差值比较中,对照组第2个疗程比第 1个疗程总积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观察组第1个疗程较第2个疗程总积分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组间比较,第1个疗程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优秀(P<0.01),第2个疗程两组相当(P>0.05)。3.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 1例,总有效率76.67%;观察组显效5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0.90%,两组疗效相当(P>0.05)。4.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安全性均为1 0 0%(P>0.05),安全性等级俱为1级,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自拟乳痛宁汤能有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乳房的疼痛、肿块和全身伴随症状,尤其在缓解患者乳房疼痛和改善情绪变化、两胁胀满、瘀血症状方面较乳癖消片优势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2.基于乳痛宁汤的优秀临床疗效,初步证实了本团队前期FP-Growth算法,对肝郁痰凝型乳癖组方规律数据挖掘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
黄妍妍[6](2020)在《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文中认为目的:越鞠丸是着名滋阴派医学家朱丹溪所创,由川芎、香附、苍术、栀子、神曲五味药物组成。主治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脘腹胀痛,饮食不消,嗳腐吞酸诸证。功用行气解郁。《丹溪心法》中对越鞠丸的论述比较精炼,此方作为丹溪名方,经历了古今临床验证。本文通过研究越鞠丸文献资料,归纳其方证本质,阐述其应用规律,为临床使用本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按其性质不同分为方剂、方论类、药理研究类、临床医案类、临床观察类文献,再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越鞠丸方证进行探讨。1)利用文义解读对方剂、方论类文献逐句分析,了解朱丹溪所处历史背景,归结出越鞠丸创立的历史渊源,及本方的方义;分析本方与其相关方证的鉴别;总结出古代名医对本方的理解和运用;2)通过分析收集到的近现代临床医案和观察类文献数据,总结越鞠丸主治疾病谱和临床运用的合方情况。研究现代临床医案类文献,通过运用频次统计、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法与技术路线,揭示出越鞠丸的方证规律。结果:1.基本病机:气机不畅,气血失和;2.功效:行气解郁;3.疾病谱:统计发现越鞠丸证病因繁多,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以消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妇科疾病为多;4.核心脉症: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脉以弦为主,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5.一般情况:(1)年龄:发病年龄以25岁‐55岁年龄段居多,占78.17%。(2)性别:男女比例为1:2.11,女性患者居多;(3)证型以气郁化火和气滞血瘀兼化火为主,病位以肝(胆)脾(胃)为主;(4)病因:以情志内伤最多,占62.14%;(5)病程:以1-3年最多,占25.12%;6.原方药物使用频次显示香附使用频次最多,川芎次之。原方每味药物的使用平均剂量相差甚微,皆在10克左右,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到3克;7.常随证加用补虚类(补气类最多)、清热类、行气类药物;从单味药物看,甘草76、柴胡66、半夏54、茯苓42、白芍40、当归38、郁金37、枳壳35、陈皮32、木香32、厚朴30、黄连29、山楂28、延胡索26、酸枣仁25、白术25、丹参24、赤芍22、大黄20、砂仁20等为越鞠丸加味使用频次相对多的药物;8.聚类分析显示核心药物药量会随着其核心脉症而发生变化,本文对主要类群第3类群和第2类群进行了分析,两者的核心脉症都是气机失常、气血失和所导致的全身症状,只是稍有微小变化,故两个类群的药物剂量有相应的细微变化;9.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越鞠丸核心脉症和核心药物关联置信度皆超过61.8%,可推断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具有关联性;10.合方情况:甘麦大枣汤的使用频次最多。结论:本研究选取科学的方法对越鞠丸证治规律进行探讨,进而深入了解本方方证。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导致六郁产生,是越鞠丸的基本病机,常见的临床使用指征是纳呆、烦躁、情志抑郁、失眠、腹胀、胸闷、口味异常、腹痛、倦怠乏力、胁胀、脘痞、红舌或青紫舌、黄腻苔或白腻苔、弦脉或兼滑或兼细或兼数,故临证多个系统的疾病凡是符合此病机和临床使用指征皆可用本方化裁治之。
王天[7](2019)在《中医药膳防治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中外文献运用中医药膳治疗肝气郁滞证型疾病的挖掘整理,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理,分析中医药膳防治乳癖的可行性研究。总结中医药膳防治肝气郁滞证型乳癖的机理,并采用citespace5.0可视化聚类分析肝郁气滞证相关网络,指导疏肝解郁药膳的研制,为临床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选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大量翻阅古籍《黄帝内经》、《饮膳正要》、《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搜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中外文献数据库中相关论文。对此进行整理分析,首先研究和探讨乳癖的研究背景、病因病机、中医分型及中医治疗和中医药膳的历史演变过程、特点、分类、常用药材、制作方法、药膳的作用和优势、运用原则及禁忌;然后采用citespace5.0可视化软件分析肝郁气滞证的相关网络,主要是其常见疾病和方药等;最后探讨中医药膳对肝郁气滞型乳癖治疗的可行性研究,探讨在异病同治理论基础上中医药膳防治肝气郁滞证型乳癖的理论体系,并以此研制出药膳成品用于试验,为投入临床使用奠定基础,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基础。结果:1.乳癖是由情志异常、饮食失宜和劳倦内伤所致,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的乳房疾病,该病在乳腺病中发病率居首位。现代研究认为,该病与人体内分泌紊乱和精神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而肝郁气滞是首要。其治疗以中医药治疗为主,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情志疗法,但该疾病存在周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需长期服药,患者容易出现心烦易怒或精神抑郁,临床急需更加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膳理论的形成历经先秦、秦汉、隋唐、宋元及清时期等五个阶段。药膳特点:(1)注重整体,辨证施膳;(2)防治兼宜,效果显着;(3)良药可口,服用方便。药膳的形态主要分为菜肴、粥食、面点、膏滋、饮料等五个类别;主要的制作方法有炖、焖、爆、蒸、煮、熬、炒、煨、熘、炸、炝、腌等。历代医家研究表明药膳因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在临床得到推广,且在施膳过程中,遵循辨证施膳、辨病施膳、因人施膳、因时施膳、因地施膳等原则,还应当注意药材与食材的配伍禁忌。2.肝郁气滞证为中医临床高发证候之一,可导致多种疾病。数据表明1999年至2018年国内关于肝郁气滞发文量逐年上升,说明该证在本科学领域是研究热点。采用citespace5.0可视化聚类分析,表明肝郁气滞引起常见疾病有乳腺增生病、黄褐斑、功能性消化不良、抑郁症、产后缺乳、乳腺癌、失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胰腺炎和不孕症等;其主要表现的证候有不寐、带下、腹痛、乳岩、胁痛、症瘕、月经不调、疝气等,主要治疗方剂为柴胡疏肝散(加减)、逍遥散(丸)、四逆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疏肝解郁汤,主要治疗药物有柴胡、白芍、陈皮、延胡索和香附等。同时,中医药膳对肝郁气滞证的治疗已有大量基础研究及临床经验,说明药膳能够克服目前的治疗困难,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3.中医药膳疗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辨体施膳的方法,引导人们的个性化药膳调养,在治疗和保健养生中具有独特优势。它既有药物的治疗作用,又有食物的鲜美,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易被广大患者接受。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理和肝郁气滞型疾病的特点,分析了中医药膳治疗该疾病的可行性因此,总结中医药膳对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治疗的机理,为临床药膳治疗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同时,在研究基础上,总结肝郁气滞型乳癖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按照辨证论治的理论,研制逍遥猪肝汤、陈皮香菇鸡翅、陈皮玫瑰饼干和香附养颜汤等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膳用于试验研究,为临床药膳治疗该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论:乳癖的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其中该病又以肝郁气滞证型最多见。该疾病存在周期性和反复性的问题,临床治疗十分困难。中医药膳把饮食和中药科学结合,以防治疾病且无副作用,而且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也能够长期坚持,从饮食上预防和治疗疾病,防止愈后复发的可能。因此,结合临床上药膳对肝郁气滞型疾病的治疗研究和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理,我们分析了中医药膳防治乳癖的可行性研究,总结中医药膳防治肝气郁滞型乳癖的机理,并在辨证论治理论基础下配制逍遥猪肝汤、陈皮香菇鸡翅、陈皮玫瑰饼干和香附养颜汤等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药膳用于试验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理论基础。
刘莎莎[8](2019)在《基于citespace的肝郁脾虚证的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期刊文献中肝郁脾虚证相关文献的研究,挖掘出肝郁脾虚证所属疾病及其用药特点,探讨异病同证用药的相关性及应用同一方剂治疗不同疾病时用药加减的差异性,为中医治疗肝郁脾虚证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196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有关肝郁脾虚证研究的相关文献,共纳入2483篇文献。对疾病、方剂、中药进行数据规范。将检索到的文献以refworks的形式导出,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关键词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病名、方剂、中药,分别建立疾病、方剂、中药的不同数据库,并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常用方剂分别归类,并将k1逐项记录文献包含的疾病,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将常用方剂治疗的常见疾病分别归类,并将k1逐项记录包含的中药,以记事本的形式保存。导入citespace软件,对疾病、方剂、中药进行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图谱分析,得出肝郁脾虚证常用方剂治疗的相关疾病及异病同证同方的加减用药的区别。结果1肝郁脾虚证疾病、方剂、中药的结果:(1)疾病统计:共涉及疾病162种,最多的疾病为肝炎。疾病科别以消化系统为主。(2)方剂统计:共涉及323首方剂,以和解剂应用最多,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方。(3)中药统计:共涉及244味药物,使用频次为12978次。单味药白术应用最多。药物的使用多集中在补虚药。药物归经以肝、脾两经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中药药味以苦味为主。2常用方剂治疗疾病及加减用药的区别统计:(1)常用方剂治疗疾病的统计:逍遥散治疗疾病为133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18.77%。痛泻要方治疗疾病为15种,最多的为肠易激综合征,所占比例为53.42%。四逆散治疗疾病为17种,最多的为肠易激综合征,所占比例为16.22%。柴胡疏肝散治疗疾病为14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31.03%。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疾病为13种,最多的为肝炎,所占比例为35.14%。(2)各个方剂治疗疾病加减用药的统计:逍遥散治疗不同疾病的加减用药:治疗肝炎的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5.74%。治疗抑郁症中药以安神药为主,所占比例为41.67%。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药以理气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6.67%。治疗黄褐斑的中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3.93%。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中药以理气药为主,所占比例为58.82%。痛泻要方治疗疾病加减用药:治疗肠道疾病的药物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5.13%。四逆散及柴胡疏肝散治疗疾病的加减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9.17%。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17.95%。治疗肝炎中药以补虚药为主,所占比例为38.89%。柴芍六君子汤治疗疾病加减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3.53%。治疗肝炎中药以清热药为主,所占比例为27.59。治疗胃炎中药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所占比例为42.86%。3常用方剂及常见疾病的中药统计: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用药都包含甘草、白芍、白术、柴胡、党参。结论1肝郁脾虚证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2肝郁脾虚证的方剂使用以和解剂为主,代表方为逍遥散加减。3肝郁脾虚证的中药主要是补虚药、理气药、解表药的配伍,归经以肝、脾两经为主;药性以温、平为主;中药药味以苦味为主。4逍遥散治疗肝炎疾病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治疗抑郁症以安神药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理气药为主,治疗黄褐斑以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以理气药为主。5痛泻要方治疗肠道疾病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6四逆散及柴胡疏肝散治疗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加减用药以补虚药为主。7柴芍六君子汤治疗肝炎加减用药以清热药为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理气药、化湿药为主,治疗胃炎以活血化瘀药为主。8肝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基础方为甘草、白芍、白术、柴胡、党参。图21幅;表46个;参268篇。
谢宛君[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收集林毅教授诊治的乳癖病案,建立病案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乳癖证型识别模式的建立,乳癖症状规律和林毅教授用药规律的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林毅教授2008年1月-2019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诊治的乳癖病案原始资料,经过病案筛选及标准化处理后,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信息采集系统建立数据库。通过文献检索并筛选、确定乳癖证型相关客观化指标,运用SPSS 19.0 CHAID决策树算法建立乳癖证型的决策树识别模型。最后以指定病种、指定证型专业需求为驱动,分析乳癖症状规律和林毅教授用药规律。结果:1.建立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数据库共收集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7632个,涉及患者5865人,按相关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乳癖病案593个建立数据库,涉及患者593人,描述症状或体征216个,处方药物155种。肝郁气滞案242个,痰瘀互结案152个,冲任失调案199个。2.基于CHAID决策树算法建立乳癖证型识别模型对筛选确定的 LH,E2,PRG,FSH,PRL,TSTO、E2/PRG、E2/TSTO、PRG/TST0 共 9个指标进行决策树分析,建立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冲任失调3个乳癖证型识别模型。肝郁气滞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0.34%、97.14%、92.28%,包括E2、FSH 2个属性,模型深度为2,共有10个节点,7个终节点,形成3条肝郁气滞证识别路线和4条非肝郁气滞证识别路线。痰瘀互结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91.88%、76.39%、87.07%,包括E2、FSH、PRL 3个属性,模型深度为3,共有15个节点,10个终节点,形成2条痰瘀互结证识别路线和8条非痰瘀互结证识别路线。冲任失调证模型特异度、敏感度、准确率分别为87.18%、88.89%、87.80%,包括FSH、E2/TSTO、E2、PRG 4个属性,模型深度为3,共有17个节点,11个终节点,形成5条冲任失调证识别路线和6条非冲任失调证识别路线。3.基于数据挖掘研究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共纳入593个病案,其中肝郁气滞案242个,痰瘀互结案152个,冲任失调199个。乳癖症状以乳房结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为主,乳房疼痛症状按性质分为胀痛、闷痛、刺痛、隐痛、串痛,考虑诱发或缓解等相关因素又可分为周期性疼痛、疼痛而气行觉舒,兼症常表现为不同证型的症候群。舌淡红或红,苔少或舌淡胖,边有齿印,脉弦,又可表现为细、数、涩、沉。遣方用药时,以疏肝理气为总则,用药功擅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利湿化痰、益气补血、滋阴补肾,其中健脾益气、消食类药物比例较大,药物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肝、脾、心、胃经用药最多,常拟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肝郁气滞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胀痛或串痛,呈周期性,病情与情志有关,常伴急躁易怒、情志抑郁、喜叹气,胁胀胁痛、心烦失眠,舌质淡红,脉弦。亦可出现口苦、咽干等兼症,治疗上以疏肝理气化痰、化瘀散结止痛为基本法则,兼用健脾益气。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寒为主,五味分类以辛、苦、甘为主,肝、脾、心、胃经用药最多。常用对药多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组合形式,组方规律为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物群。痰瘀互结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刺痛、闷痛、固定痛,夜间痛甚;常伴胸闷和月经量少等异常,舌淡紫或紫黯,舌有齿印,苔白,舌下脉络青紫,脉象可出现弦、涩、细等类型。可见纳呆恶食、咽部异物感等痰湿蕴结中焦症状。治疗上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基本法则,兼用理气健脾。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平、寒为主,五味分类以苦、辛、甘为主,肝、脾两经用药最多。常用药对多为“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组合形式,组方规律为逍遥萎贝散酌加补血活血药物群。冲任失调证乳癖乳房疼痛多为隐痛、闷痛,常伴腰痛、腰脊痛等骨关节症状,亦有颧红、盗汗等阴虚症状和四肢凉、畏冷、喜温恶凉、四肢凉等阳虚症状,舌淡或淡胖,边有齿印,脉沉,或舌有裂纹,苔少,脉细、数。治疗上以温肾助阳、滋阴生津为基本法则,兼用消食除积。处方药物的四气分类以温性为主,平性、热性次之,且温性远较其他性味多;五味分类中甘味药物最多,咸、辛次之,且甘味远较其他性味多;归经以肾、肝两经最多,且两经药物远较其他归经多。常用药对多为六味地黄丸组成药物即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6味药的相互配对,组方规律亦提示为六味地黄丸加减方药物群,但有温肾助阳和滋阴补肾两种分组倾向,主要通过熟地黄、白术产生联系。结论: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的林毅教授治疗乳癖论治经验为:中体西用,病证结合,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五脏相关,肝为至要,脾肾并重,平衡为宗;溯源求新,知药善用,组方精妙,用药平和。数据挖掘方法可用于乳癖证型识别模型研究,在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案症状规律和用药规律的体现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可一定程度上给临床上诊断乳癖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魏娇娇[10](2019)在《消痞乳安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消痞乳安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更多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痞乳安汤)(甘肃省中医院颗粒药房加工,一次100ml,每日2次)40例和对照组(乳癖消片)(每次6片,一日3次)38例。分别于经后2天开始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乳房疼痛和乳房肿块变化情况,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并分别测定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垂体催乳素:PRL、孕酮:PROG)的变化;B超检测下的BI-RADS分级、乳腺腺体厚度、肿块大小、性质、血流情况(CDFI)等。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78.95%,两组疗效比较(P=0.014<0.05)有显着差异,说明消痞乳安汤的治疗效果优于乳癖消片。1.1.治疗后乳腺疼痛、肿块大小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性差异;肿块硬度、肿块范围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治疗后各主要症状组内比较(P<0.01)有显着差异,即两组患者主要症状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在乳房疼痛、肿块大小上改善明显。1.2.治疗后情绪变化、瘀血症状(舌质、舌下脉络情况)组间比较(P<0.01)有显着性差异;月经异常、腰膝酸软、两胁胀满组间比较(P<0.05)有差异;治疗后各伴随症状组内比较(P<0.01)有显着差异;即两组患者伴随症状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情绪变化、瘀血症状上改善明显。2.实验室指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LH、P、E2、PRL、E2/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LH、P、E2、PRL、E2/P组内比较改善显着(P<0.01);对照组LH、P组内比较改善显着(P<0.01),PRL、E2组内比较无改善(P>0.05);即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方面经治疗后无改善。3.B超检测指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B超影像学检查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左侧腺体厚度、右侧腺体厚度、CDFI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B超影像学检查评分组内比较改善明显(P<0.05),左侧腺体厚度、右侧腺体厚度组内比较改善显着(P<0.01),CDFI评分组内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B超影像学检查评分组内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左侧腺体厚度、右侧腺体厚度组内比较改善明显(P<0.05);即两组患者B超影像学检查评分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左侧腺体厚度、右侧腺体厚度、CDFI评分改善不明显。结论:消痞乳安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总体疗效显着,在主要症状及伴随症状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降低B超影像学分级和左右侧腺体厚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黄体期激素水平,具有调节内分泌的作用。在临床上使用消痞乳安汤治疗乳腺增生病安全有效,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二、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癖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癖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循证医学和数据挖掘相关概念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结论 |
附录 |
创新点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乳痛症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原因 |
4 乳痛症的临床表现 |
5 乳痛症的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乳痛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乳痛中医内治法 |
4 乳痛中医外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乳痛症热刺激疗法与电热针临床运用进展 |
1 热刺激疗法作用机制 |
2 热刺激在乳痛症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
3 电热针的临床运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中止标准 |
2.6 观察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周期 |
3.6 观察指标 |
3.7 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评价 |
3.9 统计分析 |
4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电热针组与针刺组 |
5.2 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 |
5.3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结果的意义 |
6.2 电热针疗法的选择 |
6.3 研究对象选择 |
6.4 针刺穴位选择 |
6.5 对照组选择 |
6.6 安全性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VAS视觉模拟评分 |
附录2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
(3)回顾性分析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调周埋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对经行乳房胀痛的认识及研究 |
1.1.1 定义与沿革 |
1.1.2 与妇科疾病的关联 |
1.1.3 病因病机 |
1.1.4 辨证分型 |
1.1.5 临床治疗 |
1.2 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1.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2 发病机制 |
1.2.3 治疗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周期疗法的研究进展 |
1.3.1 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3.3 调周疗法治疗乳腺疾病的应用 |
1.3.4 小结 |
1.4 皮内针疗法 |
1.4.1 概述 |
1.4.2 皮内针疗法治疗乳腺疾病应用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中止标准 |
2.1.7 病例脱落和处理 |
2.2 研究方法 |
2.2.1 随机 |
2.2.2 对照 |
2.2.3 治疗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疗效评价 |
2.2.6 安全性评价 |
2.2.7 统计学处理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 |
3.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2 两组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分级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情况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疼痛积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查体体征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月经异常症状积分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其他伴随症状积分比较 |
3.6 两组间疼痛临床疗效评价 |
3.7 两组间综合临床疗效评价 |
3.8 两组患者疼痛痊愈后复发情况比较 |
3.9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经乳同治的理论内涵 |
4.2 乳腺的月经周期性变化规律 |
4.3 主穴及调周选穴的依据 |
4.3.1 膻中 |
4.3.2 屋翳、乳根 |
4.3.3 期门 |
4.3.4 臂中穴 |
4.3.5 调周选穴依据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乳房疼痛积分 |
4.5.2 乳腺查体体征积分 |
4.5.3 伴随症状积分 |
4.5.4 疼痛疗效评定 |
4.5.5 综合疗效评定 |
4.5.6 疼痛复发情况 |
4.6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FP-Growth算法拟定乳痛宁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乳腺增生症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
1.1 追名析源 |
1.2 探因循机 |
1.3 辨证分型 |
1.4 临证论治 |
1.5 外治概要 |
2 乳腺增生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2.1 乳腺增生症的流行病学 |
2.2 西医对乳腺增生症的治疗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剔除及脱落标准 |
3 研究方法及疗效评价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节点 |
3.4 观察指标及记录 |
3.5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处理 |
3.6 疗效判定标准 |
3.7 安全性等级评价标准 |
3.8 统计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分析 |
2.1 年龄及初潮年龄 |
2.2 病程 |
2.3 月经史 |
2.4 孕产史 |
2.5 哺乳史、婚否及家族史 |
2.6 疗效相关可比性分析 |
2.7 小结 |
3 疗效结果及数据分析 |
3.1 主要症候积分 |
3.2 全身伴随症状积分 |
3.3 总积分比较 |
3.4 总积分差值比较 |
3.5 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结果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理论依据 |
2 数据挖掘结果可靠性和可行性分析 |
3 组方依据及方药解析 |
4 对照组选药分析 |
5 临床疗效评价 |
5.1 基线资料比较 |
5.2 主要症候比较 |
5.3 伴随症状比较 |
5.4 总积分比较 |
5.5 疗效比较 |
5.6 安全性结果比较 |
6 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 |
7.2 展望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介 |
(6)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越鞠丸方证基本认识 |
1 组成与用法 |
2 使用注意事项 |
3 功效与主治 |
3.1 功效 |
3.2 主治 |
4 病机与治则 |
5 药物分析 |
6 配伍意义 |
7 越鞠丸相关方证鉴别 |
7.1 小柴胡汤方证 |
7.2 四逆散方证 |
7.3 逍遥散方证 |
7.4 柴胡疏肝散方证 |
8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的理解和运用 |
8.1 名医名家对越鞠丸的理解 |
8.2 古代医家对越鞠丸运用的概述 |
第二章 现代临床医案统计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频次统计 |
2.2 黄金分割法 |
2.3 聚类分析 |
2.4 关联规则 |
3 技术路线 |
3.1 资料来源 |
3.2 资料收集标准 |
3.3 文献检索整理流程图 |
3.4 数据标化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情况 |
4.2 越鞠丸核心脉症 |
4.3 越鞠丸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4.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4.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 |
4.6 越鞠丸合方情况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一般情况 |
5.2 核心脉症 |
5.3 原方药物与加味药物 |
5.4 原方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5.5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5.6 越鞠丸的合方情况 |
第三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越鞠丸临床运用与药理作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医药膳防治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乳癖和药膳的概述 |
1 乳癖 |
1.1 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床表现 |
1.4 治疗现状 |
1.5 治疗展望 |
2 药膳 |
2.1 发展简史 |
2.2 特点 |
2.3 常用药材、分类及制作 |
2.4 运用 |
二、药膳防治肝郁气滞型疾病的理论研究 |
1 肝郁气滞证的概述 |
1.1 概念 |
1.2 病因病机 |
1.3 症状 |
2 文献研究方法 |
2.1 聚类分析法 |
2.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总体分析 |
3.2 常见疾病分析 |
3.3 常用方剂分析 |
3.4 常用中药分析 |
4 药膳对肝郁气滞型疾病的防治研究 |
4.1 药膳防治的优势 |
4.2 药膳防治的研究 |
三、中医药膳防治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1 肝郁气滞型乳癖概述 |
2 异病同治的概述 |
2.1 异病同治的原理 |
2.2 异病同治的运用 |
3 药膳对肝郁气滞型乳癖的防治 |
3.1 从病因病机论述 |
3.2 从疾病特点论述 |
3.3 从异病同治论述 |
4 治疗肝郁气滞型乳癖的药膳配制 |
4.1 功效相似方药的配制 |
4.2 以药为主要功效的美食制作 |
4.3 疏肝理气药膳的调查研究 |
四、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8)基于citespace的肝郁脾虚证的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资料来源 |
1.1.2 检索方法 |
1.1.3 研究方法 |
1.1.4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结果 |
1.2.1 肝郁脾虚证关键词可视化 |
1.2.2 疾病、方剂、中药总体篇的统计 |
1.2.3 常用方剂治疗疾病及加减用药的区别 |
1.2.4 常用方剂及常见疾病的中药统计 |
1.3 讨论 |
1.3.1 肝郁脾虚证简述 |
1.3.2 疾病、方剂、中药的讨论 |
1.3.3 常用方剂治疗疾病及加减用药的区别 |
1.3.4 常用方剂及常见疾病的中药讨论 |
1.3.5 关于软件citespace的讨论 |
1.4 结论 |
1.4.1 疾病、方剂、中药的结论 |
1.4.2 常用方剂治疗疾病及加减用药的结论 |
1.4.3 常见疾病用药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中医证候研究 |
2.1.1 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
2.1.2 肝郁脾虚证研究 |
2.2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应用进展 |
2.2.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 |
2.2.2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与应用 |
2.2.3 科学知识图谱在医学领域内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乳腺增生病中西医研究现状 |
一、MGH西医研究现状 |
二、MGH中医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乳癖证治规律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林毅教授治疗乳癖临证经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数据挖掘研究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 |
第一节 林毅教授治疗乳癖病病案数据库的建立 |
一、病案资料来源 |
二、病案资料筛选 |
三、数据库建立 |
四、质量监督 |
五、研究结果 |
六、小结 |
第二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病证候识别模型的建立 |
一、资料来源 |
二、相关标准 |
三、确定客观化指标 |
四、样本含量估算 |
五、数据预处理 |
六、质量监督 |
七、统计学方法 |
八、研究结果 |
第三节 基于数据挖掘的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研究 |
一、病例来源 |
二、相关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一般资料分析 |
第二节 基于决策树方法建立的乳癖证型识别模型 |
一、CHAID决策树方法定义与优势 |
二、乳癖证型识别模型的分析 |
第三节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林毅教授乳癖论治经验 |
一、总体情况分析 |
二、肝郁气滞证情况分析 |
三、痰瘀互结证情况分析 |
四、冲任失调证情况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10)消痞乳安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病例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辨证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研究方法 |
4.1 药品来源 |
4.2 治疗方案 |
4.3 操作 |
4.4 中医症候疗效指标 |
4.5 实验室指标 |
4.6 超声检查 |
4.7 乳房疼痛与肿块疗效判定标准 |
4.8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4.9 中医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
4.10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11 统计学方法 |
5.结果 |
5.1 分组方法 |
5.2 一般资料 |
5.3 临床疗效结果 |
5.4 疗效性观察 |
5.5 安全性观察 |
5.6 结论 |
6 讨论 |
6.1 中医对肝郁痰凝型乳痞的认识 |
6.1.1 肝郁痰凝型乳痞的理论依据 |
6.1.2 病因病机 |
6.2 方药分析 |
6.2.1 消痞乳安汤选方依据 |
6.2.2 本草溯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2.3 消痞乳安汤与乳癖消片的功效比较 |
6.3 结果分析 |
6.3.1 临床疗效分析 |
6.3.2 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分析 |
6.3.3 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 |
6.4 作用机制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乳腺增生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况 |
1.1 中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1.1.1 乳痞病名的探究 |
1.1.2 肝郁痰凝型乳痞病机的认识 |
1.2 乳痞病因的认识 |
1.2.1 情志致病 |
1.2.2 饮食致病 |
1.2.3 劳倦内伤致病 |
1.3 乳痞与乳岩 |
2.中医治疗乳痞的临床研究进展 |
2.1 中医内治 |
2.2 中医外治 |
2.3 膏药贴敷 |
2.4 推拿疗法 |
3.西方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研究概况 |
3.1 西方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
3.2 西方医学治疗乳腺增生病进展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四、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乳癖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彩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2]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D]. 王子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回顾性分析加味疏肝消瘰丸治疗乳腺增生症(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D]. 林淑雯.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4]调周埋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D]. 杨倩怡.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基于FP-Growth算法拟定乳痛宁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D]. 王康.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基于现代医案探讨越鞠丸证治规律[D]. 黄妍妍.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中医药膳防治肝郁气滞型乳癖的理论研究[D]. 王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于citespace的肝郁脾虚证的知识图谱分析[D]. 刘莎莎.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数据挖掘的乳癖临床规律及林毅教授临证经验[D]. 谢宛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消痞乳安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D]. 魏娇娇.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